2017,我的年度荐书


近些年每年都为读过的书写书评,锱铢积累,汇成《闲书过眼录》,后来越写越长,《2016闲书过眼录》算了算,有六万多字,只怕长得让人厌倦了。我有自知之明,不敢效颦罗兰·巴特,写批评文字写得比原小说长很多倍,以自己的浅陋,再这么大放厥词,迟早沦为笑柄。2017年初自己发文,说要停止写这个系列,“换一个方式讲点东西”“试着走些不同的路”。其实不过是粉饰之说,内心真正想的是做一件事很难,放弃一件事却很容易,该放手时就放手,得清闲处且清闲。何况因为一些评论,得罪了某些大作家的粉丝,跑来说我目光短浅,妄议大德,尤其是一些风头正火的当代作者,粉丝尤其势大,有的直接说,看见我写的头一句,就不想往下看,就知道我什么都不懂了,堪称目光如炬。我何苦费心尽力去得罪人呢?得罢手时且罢手吧。

岂知话不能乱讲,只想着在写东西这件事上换条路,不想一语成谶,今年家中遭遇了很多事情,真是走了一条与往年大不相同之路,一路颠簸,不堪回首,此时不多说了。疲于应付各种变故中,还是会读书,书中有宁静,可避纷乱,可片刻忘忧,偶尔写下点东西,也像是暂时忘却了人世。明知是自欺欺人,可如此残忍的世界,不自欺又能如何?虽然我太太看我坐在电脑前写东西,常忍不住现出鄙弃之色,觉得是浪费时间做没意义的事。可我还是积习难改。夫妻之间,真是百忍成仁,她忍了我这么多年,也算宽容了。

又到了年末岁初,想着《2018闲书过眼录》是不必再写了,但还是要写下两句,决定挑今年读的十本还算不错的书来推介一下。不敢说是开书单,容易误人子弟,就是自己觉得还好,拿出来分享一下。

今年其实读过几本名声在外的书,曾被各类专家推荐,登上各种年度好书榜,结果我真是硬着头皮看完的,本想说两句,转念想想,这不是又招惹作者粉丝跑来骂吗?我忍了,不说,少得罪点人。所以这十本书只选好的,大部分是赞歌,小有微词的,也强调瑕不掩瑜,传递正能量,希望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另外,这十本书的作者多数都不在世了,在世的也是外国人,麻烦会少得多。不过,总是看一些以前的书,恐怕又会被人讥刺吧。我太太就说,家里没什么值钱的老物件,只有一件老古董,就是我,还不值钱。

话还是啰嗦了,切入正题:

一、《田园小说》;废名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二、《春琴抄》;谷崎润一郎著;郑民钦译;南海出版公司。

三、《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著;:叶如兰、陈宁阳译;山东文艺出版社。

四、《恋情的终结》;格雷厄姆·格林著;柯平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五、《被占的宅子》;科塔萨尔著;陶玉平、李静、莫娅妮译;南海出版公司。

六、《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著;吴冰青译;译林出版社。

七、《活着为了讲述》;加西亚·马尔克斯著;李静译;南海出版公司。

八、《哈扎尔辞典》;米洛拉德·帕维奇著;南山、戴骢、石枕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九、《巴黎烧了吗?》;拉莱·科林斯、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著;董乐山译;译林出版社。

十、《天国之秋》;裴士锋著;黄中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1-01 18:48:52 +0800 CST  
@关粉儿 2018-01-01 18:55:52
潇湘兄,新年快乐。
-----------------------------
新年快乐!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1-01 19:04:33 +0800 CST  

一、《田园小说》;废名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来头一本,先要说点不好的(吐槽的冲动还是无法抑制):《田园小说》这本书的选材并不太好,书名尤其有贴标签的嫌疑,“田园小说”的叫法很可能会误导读者,把废名的小说当做牧歌看待,但废名在其田园生活的表象下,有着更深的哲学意味。尽管这种哲学意味清空飘忽,不易捕捉,却是废名小说的重要特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小说史里,废名的地位都不高,最多在长篇累牍中占有一段小小的篇幅。夏志清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不曾遗漏叶圣陶、张天翼、师陀等人,却完全忘记了废名。废名创作小说的极盛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数量和格局上看,废名都谈不上宽广,文学史上轻轻带过也不算冤枉。但废名的风格特立独行,却不该被后人忽略。中国现代小说之林,曾有一株如此清癯夭矫的异卉奇花,绝对值得驻足。

废名之“涩”伴随着阅读者的“艰”,想来很多人看罢废名的小说后会如堕云雾。废名小说的主题若有若无,人物之间的关系即若离,少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废名的文字间总有一种悠远,如山岚晓雾,引人浮想:《竹林的故事》里,三姑娘洗衣、卖菜,从祠堂边走过,走过上学的学生们,淡淡地羞怯着,结尾,“再没有别的声息”,只有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简简单单的人物,淡若流水的生活;《河上柳》中,河边的一株老柳,一个风烛之年的老人,老人的木头戏被官家禁止了,没有酒的老人找人伐掉了柳树;《桃园》病弱的阿毛和父亲身在桃园,简直如在陶渊明的桃花源内,故事结局,撞碎的玻璃桃子,有“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无奈;《桥》淡而写意的景致后,有一种悠远潜绕的禅机,“桥”成了一种象征,风景成了一句偈子,能否参透,全看读者内心的河水。松松散散的结构,寥寥数笔勾勒,废名写的是小说,透出的却是诗的意境。

废名的很多小说显然是自传,多部小说中出现的小林就是他的化身。废名的少年时代看来是波澜不惊的,过得恬淡宁定,也许是平和的人生给了废名这样的笔调,抑或还有个性所致,让废名之心静若菱荡。哪怕小说中也有一些生离死别的段落,如《柚子》中表妹一家悲惨的遭遇,《阿妹》中小妹妹的夭亡,废名也不做擗踊嚎啕之状,。然而,废名并非无情,在这些作品里有着一股莫可奈何的沉痛,令人“冷得打颤”。在其他情节并不太强的作品里,废名笔下的风景容易被人理解为田园诗,但在诗意的朦胧中,总萦回着某种味道,像莲子的清爽与苦辛。

废名是把逝去的人生化成诗了,所以模糊了情节、甚至模糊了故人的相貌,只有如烟如雾的记忆之诗,弥漫着生之苦,爱之哀。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1-15 09:32:39 +0800 CST  

二、《春琴抄》;谷崎润一郎著;郑民钦译;南海出版公司。

日本小说中有很多畸零者,颓废沉沦,敏感脆弱,沉浸于自我世界。比起这中间的一些经典形象,如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叶藏、三岛由纪夫《金阁寺》里的沟口,我更容易理解《春琴抄》中的春琴和佐助。

春琴是一个盲人,终日身陷黑暗世界,心灵格外敏感脆弱,尤其她的失明是后天造成,一个后天失明的人性格转为极端也顺理成章。佐助出身卑微,自幼服侍春琴,带着崇拜者的爱一生侍奉心中的女神,两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有着诸多不寻常之处。春琴并非一个温柔可爱的女性形象,相反,她行事乖戾,脾气暴躁,为人自私,对待佐助苛刻到了残忍的程度。不但不愿承认自己和佐助之间的私情,对于两个人的孩子也全无母性的温怜。但也是这样的春琴,任性、孤傲地活着,尽管音乐似乎是春琴最重要,甚至像是唯一的事情,但春琴似乎对容貌的骄矜更胜过对音乐的沉醉。对佐助而言,春琴的容貌和音乐全不重要,他崇仰着的是一个灵魂,所以,当春琴因为被毁容而万念俱灰,佐助才有刺瞎双眼的极端做法。佐助是为了抚慰春琴的骄傲,但在背后,是不是也有一种潜存的愿望,要留住自己心中的美好?而春琴真的是因容貌而自负吗?在失明的世界里,除了那点强蛮的骄傲,春琴还能守住什么呢?在很长时间内,她大概也无法确认佐助的爱是否真的可以依赖终身,直到佐助刺瞎双眼,为了爱和她一并沉入入黑暗之渊,春琴的心中大概才平静了许多。春琴和佐助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摒除了世间万物。尽管在常人看来如此不可理喻,焉知这不是爱的最高形式呢?

我读的这本书内,除《春琴抄》,还收录了谷崎润一郎另两部作品:《痴人之爱》和《各有所好》。《痴人之爱》不同于《春琴抄》中的爱,虽然其中一样含有一份自虐。小说让我联想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主人公河合让治的心理状态和《洛丽塔》中的亨伯特颇有几分暗合。虽然,娜奥密并没有洛丽塔那么年幼,但仍然和让治有十三年的年龄差,两个人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但娜奥密酷似西方人的容貌和年轻的肉体最终令让治沉迷,这和《洛丽塔》中亨伯特对少女的迷恋是不是也有几分相似?
让治作为一个本分得显得有点愚钝的工程师,内心有种理想,想要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女人,像他在电影里看过的西方女人一样。他选择了看上去不谙世事的娜奥密作为培养对象,然而,事情很快走向相反方向,娜奥密迅速变得放荡,原来单纯不过是初见时的表象,娜奥密轻松游走于多个男人之间,操控自如,露出狡黠而强韧的性格特质,发现真相的让治起初试图整治娜奥密,控制她,经过几个回合的进退,却最终被娜奥密降服,无条件地任你摆弄。谷崎润一郎描述中,让治渐渐流露出受虐的倾向,但在这种看上去有点变态的故事里,让治心理变化的层层递进,在谷崎润一郎细致描述下、又显得合乎情理,使得这段虐恋呈现出一种纠缠的美,一股无奈的哀感,叹息乃至痛苦背后竟含着某种快慰。让治的理想破灭了,但他那份痴人之爱却在娜奥密地折磨中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相对前面两部小说,本书收录的另一部小说《各有所好》里的人物简直太正常了,虽然放到现在来看,故事里的婚姻关系也很另类,但由于二十一世纪的光怪陆离,这类事情已经让我们见怪不怪了。《各有所好》里的一对夫妇,之间已没有爱,因为社会、家庭的原因,迟迟没有离婚,于是丈夫斯波要默认妻子美佐子去寻找情人。另类的夫妻关系,并不改变徐徐的日常生活,二人似乎始终静静的,各怀心事。作为配角,美佐子的父亲和他的情人,也是侍女的阿要,也占有重要位置。他们是另一种爱的类型,而斯波要对阿要内心深处隐隐的情感,让几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朦胧迷离。然而,故事的结尾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斯波要和美佐子仍然没有离婚,也没有重修旧好,生活仍在继续,望不到终局,抑或人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小说中间对日本传统的净琉璃木偶戏费了很多笔墨,看上去是闲笔,却将谷崎润一郎的审美趣味充分展现。审美,在谷崎润一郎的小说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如果无法理解小说中的美,就很难亲近谷崎润一郎。

谷崎润一郎的笔下是美的,所有的虐恋都浸着美的余光,是含悲带痛的美。谷崎润一郎描绘了一幅无望的图景,却从中咀嚼着美,细细品味哀与怨,触摸徒劳的人生。如果你对纠结的情感无力应对,我建议你不必读谷崎润一郎,如果你不能从颓然中体味到美,我建议你放弃谷崎润一郎。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2-15 22:44:20 +0800 CST  

三、《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著;:叶如兰、陈宁阳译;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7年读了一些侦探小说,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重读多年前读过的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和《最后一案》(这两篇,一篇是柯南道尔第一部以福尔摩斯为主人公的小说,一部是他试图结束福尔摩斯系列故事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他让华尔叙述了福尔摩斯的死,可惜读者口诛笔伐,最后柯南道尔不得不在《空屋》里复活了福尔摩斯,很有点像当今好莱坞各种续集的套路),但我特别推荐的是2017年读过的另一部侦探小说——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

论在中国读者中的名气,《漫长的告别》可能比不上前面这几部,没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精巧,柯南道尔的缜密,但钱德勒开创了一种风格,这种风格被人习惯上称之为“硬汉侦探小说”。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归纳,”硬汉“不过是钱德勒系列小说主人公马洛的形象,钱德勒对侦探小说真正的贡献在于,他开创了一种侦探小说的范式,在这种范式中,人物性格跃升到首要位置,悬疑奇妙的情节退居其次。

《漫长的告别》中,马洛是核心,核心的意思并非只意味着主角。福尔摩斯和波洛也是侦探小说的主角,但在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故事中,真正的核心是悬疑的情节,曲折的推理。但在《漫长的告别》中,马洛才是推动整个故事的核心力量。是他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构建了故事。马洛不仅有粗豪的外表和不羁的言谈举止,在行事做人方面,也处处随心,这种个性,现在可以用“酷”来形容。马洛成了经典形象后,很多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这种“酷酷”的男人,直到现在,国内仍能看到一些影视演员拿腔作势的扮“酷”,过犹不及,令人对所谓“硬汉”反胃。但这不是“硬汉”的过错,是画虎类犬造成的恶果。

钱德勒塑造马洛,不是只有酷酷的外表,否则真成了明星装模作样的表演。马洛灵魂里的“酷”带着极深的离经叛道特征,成了一种人生态度。他对钱财不经意,对朋友重情义,与社会浮华风尚格格不入,在某些人的恐吓威胁下依然故我,活得坚韧而不张扬,又带着几分颓丧和玩世不恭。他和以往侦探小说中睿智如神的侦探全然不同,甚至有点漫不经心。你可曾听到过福尔摩斯、波洛如此丰富的心理独白,只有在马洛身上,从钱德勒写下的丰富心理活动中,你看到一个如此独特的人。全书有很多看起来颇有些冗长的细节描述,也在或多或少透露着马洛的个性。钱德勒在通过马洛看待世界,在黑暗、冷峻、颓废、纸醉金迷的世界里,马洛简直是灯红酒绿间的一股泥石流。

除了钱德勒塑造最为成功的形象马洛,《漫长的告别》中几个主要人物同样在推动故事发展中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伦诺克斯和马洛的邂逅,故事就无从开始,这场相遇充满偶然,如果马洛不是那种性格,他完全可以看个热闹,远远走开,两个人完全不该有交集,也不会有这一次漫长的告别。伦诺克斯是受伤的老兵,被生活折磨的失败者,在性格上,和马洛颇有几分相似,也正因为如此,在两个人看似浅浅的交情背后,有深深的相惜相知,尽管全不着痕迹。正因如此,那个看似事事不关心的马洛才会坚持不懈,寻求事情的真相。作家韦德和他美艳绝伦的妻子是故事的关键,两个人的悲剧是爱的悲剧,同样是性格悲剧。比起马洛,韦德的形象更像钱德勒本人,钱德勒在用一个自己描述着另一个自己。

倾国倾城的韦德太太,个性独特的艾琳,出场不多就挂掉的西尔维娅,本书中的女性形象都令人难忘。钱德勒未必对女人知之甚深,但他能精准把握女人性格的特质,勾描出她们的魅力。

本书在推理和悬疑上也有亮点,悬疑环环相扣,引诱读者的兴趣。但对看惯了各类侦探影视剧套路的现代人,也许没有太多令人惊叹的亮点,对于热衷于智力解谜的读者,我并不推荐这本书,因为姿态和氛围才是本书的特点。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3-01 09:38:33 +0800 CST  

四、《恋情的终结》;格雷厄姆·格林著;柯平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恋情的终结》出版前,出版此书的图书公司营销编辑联系我,想寄一本给我,约我写一篇书评。我谢绝了,因为家务事太多,不能按时交稿。后来,我自己买了一本,现在终于可以挤点时间出来写篇书评了,但并非应图书公司之邀,而是写一点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格雷厄姆·格林曾被英语文学界低估,因为他的小说有着通俗流行的外表,正如村上春树很难入诺@贝@尔@奖评委会的法眼,格雷厄姆·格林也长期被忽略了。《恋情的终结》一样有一副通俗爱情小说的样貌:中年作家本德里克斯和朋友亨利的妻子萨拉有了一段感情,分手后,两人多年不再见面。怀疑自己的妻子有情人的亨利,并不知道本德里克斯也曾是自己妻子的情人,竟向他倾诉自己的心事。出于妒恨,本德里克斯主动找私家侦探跟踪萨拉,调查她是否有新的情人。看,这俨然就是一个肥皂剧的情节,糊弄天天以为自己是灰姑娘的家庭主妇,看完了还可以骂一句:“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恋情的终结》是爱情的俗套,但为什么一代代看起来大同小异的爱情俗套里,永远都有令人刻骨铭心的东西?《恋情的终结》在、猜忌、怨恨、背叛等一切爱情俗套中,让读者看到了什么不同的东西吗?《恋情的终结》集爱情形态之大成:热恋、出@轨、分离、复合、献身、报复、死@别,包含了沉醉、忐忑、恐惧、悔恨,种种心态交织,窥见了人的脆弱、自私、高尚、卑鄙、狭隘、宽容,这是一部爱情的百科全书,格林借用这样的故事,将爱情男女心理分析得淋漓尽致。一部小说竟能将恋爱中男女心里的波澜描绘得如此精微,仿佛捉住一缕微风,重新吹过读者的面颊。挖掘到如此深度,我们还能说它是通俗小说吗?

小说的结局是悲哀的,被嫉恨折磨的本德里克斯发现了萨拉的日记,原来萨拉一直深爱着他,只为了遵守一段对上帝的誓言,忍受着爱的痛苦,离他而去。本德里克斯试图重拾这段爱情,萨拉却在自我折磨中死去,在将爱情的洋葱层层剥开后,恋情终结了。
格林在小说中,让本德里克斯和神父发生冲突,一再打压上帝,刻意否定它的存在,却又一次次展现上帝的奇迹。萨拉最终死去,但格林在暗示,正是她的祈祷让本德里克斯在轰炸中幸存,她的亲吻治愈了斯迈思难看的伤疤。而一切奇迹的发生,隐隐指向萨拉的幼年,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时刻,她母亲带着她受洗,皈依天主。无论本德里克斯如何反对以天@主@教的仪式为她下@葬,斯迈思曾有着多么坚定、理性的无@神@论@思@想,他们都被奇迹拯救了。对于大多不信*仰上*帝的中国读者,小说流露出的浓郁宗*教*情感恐怕很难引发读者的共鸣,将大大折损本书的魅力。但对于有着宗教传统的西@方读者,以及能够理解这种思想的中国读者,本书对于罪与爱、道德与欲望、克制与@自@由的描述,无疑都有着宗@教的影子。我们总是在怀疑中信@仰,在信@仰中怀@疑,人可能都需要一种宗@教,无论这种宗@教中是否有神和奇迹。如果忽视了宗@教情感与思想,本书只能算读懂了一半。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人生中我们不懂的东西太多了,即便能感受一半的一半,也是巨大的收获。爱情有那么多可能,如此多态,但你永远只能爱一次,唯一的一次,下一次的爱决不会重复上一次的情感,我们总是无知的。

我们究竟是喜欢爱的甜蜜,还是钟情爱的痛苦?谁说的清楚呢,也许因为痛苦和欣悦的交织,爱才永无终结。

如果你想要了解恋爱的心理,我要推荐这本《恋情的终结》,如果你想了解爱情的种种形态,我还可以推荐另外一本书: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尽管文风迥异,但对比阅读下来,在爱情的内在心理和外在形态上,你会颇有心得。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3-08 09:43:23 +0800 CST  

五、《被占的宅子》;科塔萨尔著;陶玉平、李静、莫娅妮译;南海出版公司。

《被占的宅子》一书包括科塔萨尔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彼岸》《动物寓言集》和《游戏的终结》,这三部小说集都属于科塔萨尔早期作品,尽管那时的科塔萨尔只是锋芒初露,强烈的个人风格却已展现无遗。

第一次遇到科塔萨尔的小说,是读他的《万火归一》,如今和科塔萨尔重逢,如果说缺少了什么,那就是第一次相遇的惊艳感。原来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诡异莫测的氛围、不拘形态的结构早已是科塔萨尔用惯的伎俩。如果熟悉科塔萨尔讲故事的方式,看到本书中《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偶像》的结尾,发现那个一直让你认为是阻止杀人的人,才是实施杀戮祭祀者,你就不会那么瞠目结舌了,因为按照科塔萨尔一贯的做派,他一定不会给你一个顺理成章的结局。科塔萨尔的小说无法摘抄,你不能摘出几段警句来展现作者的风格,或者用一句话来统括整个故事。虽然读多了科塔萨尔,你多多少少能把握住科塔萨尔的习惯:在他那里,故事总是会颠覆,但你很难猜到他将在什么地方反转,会用哪个人物实现他的意图。

科塔萨尔描述的世界看起来是现实的,却又总如幻境般迷离。科塔萨尔有时截取现实,再把现实的某一部分放大、变形,日常最普通的一件事也可能变得压抑、恐怖,无比狞厉,如《怪不得别人》一文,不过是写一个人如何穿上一件衣服,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件,却一步步演化为主人公坠楼,坠入极端的黑色;《公共汽车》里,一次普通的公交车出行却变得危机重重,凶险无比;《被占的宅子》中,兄妹在又大又安静的宅子里过着规律的生活,仿佛要终老此地,可在在某一扇门背后,一个不可知的神秘势力,一点点侵蚀着宅子的空间,直至房间的主人们不得不头也不回地逃离,那恐怖的事物也始终不曾现出身形。

科塔萨尔甚至不在乎“重口味”,《奸诈的女人》里的主人公是一位不断搞掉自己男朋友的漂亮女孩,《越长越大的手》里,主人公的手疯狂变大,当他醒来,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梦里,看到了自己已被截去手的臂膀;《动物寓言集》里让一个人被房间里到处游荡的老虎咬死了。但在科塔萨尔笔下,这些“重口味”的情节又平实如日常,细节是如此琐碎,形象也平凡无奇,仿佛就发生在身边,真实可信。

科塔萨尔不故做怪诞,荒谬在他那里像件日常小事:《给巴黎一位小姐的信》里,似乎只是一封普通的信件,讲述自己日常生活,谈论自己对巴黎的印象,但当讲述者描述嘴里不断吐出小兔子时,那种莫名的恐惧,有没有让你想起卡夫卡,想到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那种随之而来的焦虑、恐怖,和彻骨的孤独,就在日常生活的角落里发酵。

以我不算太多的短篇小说阅读经验,科塔萨尔是其中最擅长用时间来讲故事的短篇小说作者。在科塔萨尔手中,时间可以颠倒、揉碎,随性切割,再以一种天衣无缝的方式粘连起来。线性的时间在科塔萨尔的小说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多维世界,拥有了全新的形态。这种形态并没有合乎逻辑的规则,一丝不苟的等分,像街道的转角,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饭后》里两个人信件往还,却彼此处在时间轴的不同地点。究竟是时间发生了扭曲,还是两个人根本生活在不同的时间内?《一朵黄花》里生死轮回的桥接,一个人和自己的转世相遇。

不但时间可以扭曲,在科塔萨尔这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可以随心置换,随意往还,不受现实的羁绊。《远方的女人》《搬家》《美西螈》都涉及灵魂的转换:一个女人进入另一个女人的身体,互换人生;一个人渐渐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终日流连在动物园内,观察美西螈的人,最终让自己的灵魂和美西螈融为一体。

这一切还是现实吗?难道是一场梦?科塔萨尔的现实世界会踱入梦中,做着梦中却发现进入了现实。《水底故事》中,讲述者的梦将终将变成真实的故事;《河水》中,以为是梦境,却由死亡变成了现实;《夜,仰面朝天》里,一个人在现代遭遇车祸,同时,他在远古的荣光之战中被俘,成为献祭的祭品,哪一部分才是梦?究竟现实就是一场噩梦,还是噩梦变成了现实?但科塔萨尔并不会告诉你这只是梦,因为那个答案太简单,才草率了,人生不是这样的。读者也不知道,可能科塔萨尔也分不清,孰真孰幻。

《迈那得斯之夜》荒诞的疯狂中,是否能解读出政治的隐喻?一面是捧上神坛的大人物漫不经心地表演,一面是庸众的盲目崇拜最终演化为无法控制的狂暴,人类政治舞台上曾有过多少幕相似的戏剧?多态的隐喻得到的是多态的结果,我们知道那是隐喻,但隐喻着什么,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但作者不会解释自己的隐喻,读者要寻求自己的谜底,可能每个人得到的谜底各不相同,却同样正确。科塔萨尔光怪陆离的故事映射着更加诡谲莫测的现实,现实的荒诞,永远多过小说的铺陈,而优秀的小说,总能尽可能多地隐喻现实之态。

《游戏的终结》是整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个故事。整篇小说描述克制,细节丰满,节奏平缓,正适合表现故事中纯洁而哀伤的人物,压抑的凄美。一个身体残疾的女孩,面对一份朦胧的爱意,用一种近乎高尚的优雅,平复着心中的痛苦。而两个女伴心理活动的转合,又何其细腻。青春像一列火车驶过,美丽的爱情如树下的女孩,终结于游戏,生长于孤独。

可惜,不管科塔萨尔在创作之始展现出多么高的天赋,一个作家的笔毕竟需要长期的磨砺。尽管发布第一篇小说集时,科塔萨尔已经三十七岁,但本书中的很多作品其实创作时间都较早。比起《万火归一》的成熟,有些小说仍显稚嫩,尤其《彼岸》中收录的作品,似乎还带有尝试的味道。一些故事技巧多过内涵,运用尚未成熟,平庸之作所占比例不低,可能是科塔萨尔对人生的观察体味尚未深入。读者可能很容易被形式感吸引,读罢却也会很快忘记故事的内容,缺了一丝回味。

新经典计划出版科塔萨尔短篇小说全集,《游戏的终结》是全集的第一部,2017年,还出了第二部《南方高速》,我已收入囊中。在《南方高速》里,就包括《万火归一》这部老相识,看样子,2018年我要重读一下了。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3-12 14:55:32 +0800 CST  
@潇湘夜语 2018-03-01 09:38:33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三、《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著;:叶如兰、陈宁阳译;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7年读了一些侦探小说,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重读多年前读过的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和《最后一案》(这两篇,一篇是柯南道尔第一部以福尔摩斯为主人公的小说,一部是他试图结束福尔摩斯系列故事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他让华尔叙......
-----------------------------
@素心人语 2018-03-13 11:41:55
男作家描写女性往往隔靴搔痒。跨性别的体察和理解,是优秀作家的标志之一。
-----------------------------
不要说跨性别,即便跨过某些背景、经历、阶级都非常难,能做到的确很不容易。但就我看,很多优秀作家也达不到这个要求,只能说尽量写好自己能够理解和体察的东西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格林对女性心理的体察还是很细腻的,但作为一个男性,我也不好说他的描述是否准确。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3-14 09:06:25 +0800 CST  

六、《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著;吴冰青译;译林出版社。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本疯狂的书,但不会比这个世界更疯狂。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本能让人痛快淋漓的书,阅读期间,我曾在微博上写下一段话,表达我的观感:“那种荒谬到极致后的真实,真实到极致后的荒谬,映照出人世冠冕背后的种种残酷、绝望、无奈和无谓。假如世上的人都疯狂了,清醒的人就是疯狂的。假如世界本来就是荒谬的,理性就变成了荒谬。”

荒诞——这是贴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上的标签,我想换一个字来做这本书的标签。(虽然任何标签都是一种偷懒的行为,只不过是为了便于普通读者的理解,好的读者永远不会为标签束缚)《世说新语》里有《任诞》一篇,《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一本任诞之作。除了荒谬的情节,小说里有一种狂放之气,无论故事或人物,都任性而为,肆无忌惮。比如里面让人印象最深的米洛,他将战争做成一门巨大无比生意,把轰炸机当成运输机运送走私货物,把棉花蘸上巧克力当食物,凭着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成为一座城市的市长,甚至可以和敌人把战争做成生意,为了完成和德军签署的合同,用自己的飞机轰炸自己的机场;相比之下,主人公约塞连反而显得是个太正常不过的人了。

疯狂而荒谬,然而,读者却在这种卡狂欢一般的气质中,嗅到了哀伤和痛苦。潜藏在任诞的人与事背后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无可奈何,是无法摆脱的困境。所有贪婪、愚蠢的人都是幸福的,而卑微的生存却如此艰难。一个人如果不能像米洛一样唯利是图,不能像德里德尔将军、佩克姆、沙伊斯科普夫将军那样在官僚规则中游刃有余,像卡思卡特上校和科恩中校那样一心想着自己的功绩,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自己官衔,也就只能像梅杰上校那样,鸵鸟一般藏起自己的脑袋,躲避一切。如果你稍微有一点良心,希望能够改变一点什么,可能就会遭遇牧师同样的下场,因自己毫不知情的“罪行”被审判。就连军医丹尼卡那种一心明哲保身的人,也难免成为一个活着的“阵亡者”。剩下的人,努力为活着拼杀,却不是死在战场上,死在疯狂中,就是死在噩梦里。那位看上去笨笨的奥尔,反而是故事里最聪明的人,他精妙地通过一次次尝试,设计好自己逃亡的方式,并最终得以摆脱掉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束缚,逃往自由。

一切看上去那么荒诞,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放诞仅仅是夸张吗?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有多少人在践踏着他人的利益、尊严乃至生命吗?这个世界种种看似严密谨严的规则中,有多少荒诞的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有一股狂欢的气息,像一阵疯狂地气流,横扫尘埃满目的世界,碎屑漫天飞扬。当我们仰望,为疯狂地景象惊诧、沉迷时,突然间,真相之门骤然洞开,荒谬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约瑟夫·海勒说,如果要他继续写这个故事,他还会让约塞连一直活着。尽管海勒没有能够写出续篇,但《第二十条军规》的故事仍旧在上演,一代代的约塞连活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当小说里士兵救命药箱里的药品被米洛以辛迪加名义拿去贩卖,药箱里只留下一张字条,“有益于M&M辛迪加联和体就是有益于国家“,这样的论调作为中国人是不是很耳熟?中国人遭遇的荒诞远远超越《第二十二条军规》里美国大兵的经历,我们至今仍活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下。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3-19 11:14:54 +0800 CST  

七、《活着为了讲述》;加西亚·马尔克斯著;李静译;南海出版公司。

今年在这里推荐十本书,但写下来的推荐书单我未必推荐给所有朋友,不是因为推荐只是敷衍,恰恰相反,我是觉得这些书可以推荐给大多数读者才写在这里。但是,读者只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可以泛而论之,朋友却是具体的个人。以我的了解,某些书中吐露的思想,或一些话题,未必符合某些朋友的价值观或欣赏习惯。读书其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不必强求一致,个人都该有个人的取舍标准。但唯独这本《活着为了讲述》,我愿意推荐给所有朋友,因为我觉得,它可以适合所有人。

要了解马尔克斯的生平,没有比本书更重要的了。早年的《番石榴飘香》是马尔克斯和门多萨的谈话录,已经有了一些自传的味道,没有学术的艰涩,是朋友间随性吹牛的风致。读来,只觉得老马就坐在面前,侃侃而谈中透着一丝狡黠。《活着为了讲述》里,马尔克斯没有了对谈者,一个坐在那里眉飞色舞,更加云山雾罩。老马这部自传里掺了多少水分,我不好说,过分细致入微的陈述,实在让我难以相信,一个人竟会有这么好的记忆力,可以把自己的过去还原到这种程度。从自传的角度,我认为恐怕有不少细节属于老马自由发挥,但从文学的角度,老马的叙述技巧超绝,令我折服。《番石榴飘香》还需要一位对谈者的引导,到了《活着为了讲述》里,老马可以任性发挥,更加放松而自如。

老马真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尽管所述未必都是事实,但他并没采用夸张的语言讲述离奇的情节,他很好地克制住了自己的笔。有人以为,老马是因为经历丰富,才能写出宏大细致的小说,这无疑是误解。丰富的经历固然能够帮助作家,但只有深刻的观察才能让伟大作者迥异于常人。仔细读完《活着为了讲述》,你会发现,尽管其中也有反对派领袖被刺杀、政府镇压百姓这类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有诸如马尔克斯调查哥伦比亚海军海难事件真相,撰写系列报道一类的焦点事件,似乎很有大历史波澜壮阔的味道,但本书更多地方描写的,只是一个普通人过的平常日子,没有太多跌宕沉浮:陪着母亲回老家卖房;和一些文人、作家、新闻从业者的交往;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求学经历;进入报社后的日常工作;不过是一些平常事,被冠以魔幻现实主义头衔的马尔克斯并没有魔幻的人生,如果把他的这段时间浓缩着一纸简历,大多数人会看不出有多少亮点。然而,老马却有本事能把很多人都会经历的庸常人生描绘得生动鲜活,如在目前,甚至让人产生愿意陪着他,重新过一遍那段日子的愿望。老马堆叠了大量的细节,让你随着他走近凋敝的故乡,走近巴旦杏树下的荒凉,跟着他一起去体验美好的夜晚,让家人、朋友、师长、同事,读罢《活着为了讲述》,你会觉得,在这样的笔下,任何人生都可以过出魔幻色彩。

老马可以时而细腻,时而粗犷,时而浪漫幻想,时而冷静幽默,像婉转唱着一曲长长的博莱罗(博莱罗是一种舞曲的形式,盛行于拉美)。根据本书中老马的记述,他的确拥有一个好嗓子,擅长歌唱,甚至曾想以音乐为终身事业。在前往波哥大报考高中的路上,老马用一曲博莱罗吸引了一位同车旅客。没想到的是,这位萍水相逢之人竟是教育部国家奖学金办公室的主任,他帮助马尔克斯进入了锡帕基拉国立男子中学。《活着为了讲述》是老马的吟唱,满满是抑扬顿挫的细节,巴兰基亚、里奥阿查、波哥大,一个时代多彩的影像缓缓铺陈。故事中穿梭的一个个人物,尽管匆匆而过,却令人印象深刻,无论家人或是师长,朋友还是同事,人人个性鲜明。马尔克斯就是有这样的本事,用简单的旋律汇聚成辉煌的乐曲,让读者忍不住舞之蹈之。

即便是平庸无甚新奇的日子,只要你裁剪好材料,搭建好好结构,设置好悬念,处理好节奏,加以适当充盈的细节,一样能够精彩美妙。我们不需要魔幻,不需要耸人听闻和离奇怪诞,最普通的人生也有自己的悬疑和高潮,也能引人入胜,令人流连。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头脑,还要肯辛辛苦苦、日复一日打磨你的文字。

如果你不喜欢自传里有太多看上去虚构的东西,不如索性把《活着为了讲述》当成小说来读。马尔克斯的第一部小说《枯枝败叶》,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在《活着为了讲述》中,我很高兴地发现并非只有我一个人持此观点,马尔克斯曾把这部小说给很多人看,其中一人说:“写得差,真亦假”,当一位作家写得精彩,虚构也会极其真实,而对一个蹩脚的作家而言,真实的事件也会看上去无比虚假,因为他看到的只是真实的表象,只是僵化的现实,难以令人信服。在写作《枯枝败叶》时,老马还只能把真实写得像拙劣的虚构,在《百年孤独》中,老马已经有能力把一切魔幻写得历历如目前,到了《活着为了讲述》,晚年炉火纯青的老马笔下,我们还分得清真实和虚构的界限吗?

《活着为了讲述》中的故事如此精彩,我才觉得真可以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对所有朋友都推荐一下。就算你不喜欢老马不露痕迹的吹牛和煞有介事的虚构,至少你不会讨厌这个故事。

在《活着为了讲述》中,你能看到马尔克斯父母的爱情活脱脱就是一部现实版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不过,小说中和有妇之夫偷情的故事原型和他的父母无关,而是来自他自己。你还会很会心地看到《枯枝败叶》在现实中的展示,看到《百年孤独》中的马贡多镇,在灰尘中回忆着香蕉种植园时代的辉煌。我就不用再一一列举书中和《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礼拜二午睡时刻》《苦妓回忆录》《爱情和其他魔鬼》等等故事相关的真实内容和人物了。马尔克斯讲述了自己的人生,也重现了写作的历程,在这条路上,他也曾饱尝失败,心灰意懒,同样拖稿,不断有作品胎死腹中。但老马终于没有放弃讲述,不管这中间曾多么艰难绝望。当他从少年时代,开始拿起笔,开启这条讲述之路,他恐怕并没有意识到,这会成为他活着的意义。一个伟大的作者不会仅仅因为意义而讲述,而是不断写着,把讲述活成了人生的意义。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4-16 13:35:22 +0800 CST  

八、《哈扎尔辞典(阳本)》;米洛拉德·帕维奇著;南山、戴骢、石枕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我坐在沙发上读《哈扎尔辞典》,我太太偏头看了一眼书名后,盯着我说:“你现在看的东西真是……我越来越不明白了”,这大概是很多人看到书名后的通感。

《哈扎尔辞典》的书名像个噱头,但除了唬人的书名,里面的内容比一部辞典更不好理解,也算名实相称。我可以尝试捋出一个梗概,虽然辞典的形式严重打乱了时间线,但沉下心来整理一下,大的故事轮廓还是可以呈现出来的。《哈扎尔辞典》复杂的并非只有它的讲述方式,更令人炫目的是模糊在梦幻与现实间,神话和历史间的离奇设定。

整个故事可以看做视为《哈扎尔辞典》这部书的创作出版史。本书开头说,此书1691年的版本据说只剩下两本,一本金本被一位老人用于吸掉汤中的油,最后只留下了书中的插图,另一本银本被禁,无人能看到。但其实这本书还有一个更早的版本,创作者是一名叫阿婕赫的公主和她的情人莫加达萨·阿勒·萨费尔。

阿捷赫公主属于一个教派——捕梦者教派,她是这个教派的保护人。捕梦者教派的人在追寻梦中的片段,试图用这些片段拼合,拼凑成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有一种说法叫“亚当之躯”,另一种说法是一位叫“阿丹·鲁阿尼”的天神,究竟叫什么,因为我们已经无法看到最原始的《哈扎尔辞典》,能看到的是不同人采集的片段,他们之间的描述千差万别,后人已无从知道哪一种才是正确的描述。但无论最终的东西叫什么名字,捕梦者都试图通过捕捉碎片,接近上帝,他们在别人的梦中穿梭,不断地捕捉梦境,去窥探上天的秘密。

他们将要捕获所有碎片,聚合出宇宙的秘密,《哈扎尔辞典》正是讲述如何捕梦的一把钥匙,打开天堂之门。但就像《圣经》中永远无法建成巴别塔,,《哈扎尔辞典》也注定要遭遇毁灭的命运。一代代,捕梦者们轮回转世,不断搜集《哈扎尔辞典》碎片,而一次次让这本书消失的,是魔鬼,它总是先行一步,用种种办法毁掉捕梦者们的努力。

这中间发生过一次哈扎尔大论辩,哈扎尔可汗做了一个梦,梦到天使对他说:“创世主看重的是你的意愿,而不是你的举止。”可汗向捕梦者求教梦的预兆,但捕梦者的回答可汗并不满意,于是,他邀集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代表来为他解梦,哪门宗教代表的解释令他满意,他将率领所有子民皈依。然而,在后世的记述中,每一门宗教的代表都声称可汗皈依了本门。无论说法多么彼此矛盾,哈扎尔国在辩论后放弃了原始宗教,改宗了别的教派是确定无疑,不久之后,哈扎尔国便分崩离析,消失于历史之中,第一版《哈扎尔辞典》也消失了。

魔鬼毁灭了第一版《哈扎尔辞典》,阿捷赫公主被魔鬼操纵,忘记了哈扎尔的语言和自己写下的文字,却获得了永生,她只记得一个字母,只能依靠一代代鹦鹉的记忆来传递早已遗失的哈扎尔语言。但鹦鹉的语言就像埃及的象形文字,虽有其形体,却已无人能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另一位作者,她的情人萨费尔被囚禁于笼中死去。

进入十七世纪,三位分别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学者试图将大辩论的资料搜集,重新拼接,这就是第二版《哈扎尔辞典》。他们三人同时也是捕梦者,但搜集到的三教资料彼此不同,这版的《哈扎尔辞典》出现了红、绿、黄三部分内容,表述同一件事情,却充满彼此矛盾的事实,被看做是哈扎尔文题的史料汇编,是“关于哈扎尔王国的辞典中的辞典”。然而,魔鬼再一次插手,准备毁掉这本拼凑出的《哈扎尔辞典》。在经过捕梦者们曲折的追寻和魔鬼的毁灭后,1691年版的《哈扎尔辞典》经历劫火,得以出版,却又被宗教裁判所下令销毁,世间只留下了两部。之后,时间当了现代,又有三位分别来自不同教派的学者,正是当年捕梦者的转世,又一次试图拼凑出《哈扎尔辞典》,魔鬼再一次出手干预。最终,一位阿拉伯学者以撒洛·苏克在死前用神奇的时间蛋保护了手中某个版本的《哈扎尔辞典》,而在死后,他拥有的版本不翼而飞,另两位转世的捕梦者一个被杀,一个被判刑关押,魔鬼又一次得逞。帕维尔说,今天我们手头的1984年版《哈扎尔辞典》是第二版《哈扎尔辞典》的断篇和其他资料拼凑而成。

讲到这里,我担心读者仍然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我虽然能勾勒出轮廓,但《哈扎尔辞典》的复杂无法用概述的方式来表达,你一定要自己去看,而且,我怀疑很多读者读后所得可能大相径庭。我以为,《哈扎尔辞典》的独特之处到并非在于其用辞典条目形式来创作小说,而在于其如轮回般的结构和迷宫般的脉络,错综交织形成一张庞大的地图,读者可能从中找到无数条路径,而出口也似乎不止一个。

在《哈扎尔辞典》中,一个捕梦者会到现实中寻找自己梦中见到的人,而见到之时,便意味着两个人中的一个会立即死去,而另一个人不久也会被死亡带走。阅读《哈扎尔辞典》本身就像在捕捉一场梦,尽管阅读者不用担心在现实中会碰到梦中人,但我们仍像捕梦者一般在梦中寻找着某种东西。帕维尔让我们进入这个梦里,时间不再像河水般流淌,而是像浮冰,被一段段崩裂,在未来与过去的堤岸间碰撞、分裂、组合、穿梭。

我们看到了帕维奇勃勃的雄心,看到了他造梦的能力:神奇的故事中有缤纷的意向、匪夷所思的设定与离奇怪诞的情节安排。漫长的时间流逝,捕梦者的追寻,悬疑诡异的阴谋和杀戮,一代代的努力和努力的失败,充满了纷繁的隐喻。我能读到人类对生命的秘密、精神归宿充满焦灼的探索,秘密丛生的世界,也能读出险恶的社会生态,一代代政治阴谋的影射,复杂融合的宗教思想。多维度的哲学隐喻在《哈扎尔辞典》像洪水泛滥后的河网,曲折穿行,纵横缠绕。

《哈扎尔辞典》的结构和技巧有很多创新,也许很多方法帕维奇不算是初创者,我阅读时常能想到卡夫卡、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科塔萨尔一些人的某些小说,但帕维奇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书中渗透的思想并非独创,只是挖掘得更深,呈现出斑斓多彩的面貌。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书籍既然也是阳光下的事物,自然也不会有新鲜事,所有的新鲜手段都不过是为了叙述,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让读者在故事的迷宫中寻觅,发现自己的房间,优秀的作者可以为不同的读者打造自己的房间。

最后要说,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这本书,因为书中涉及太多陌生的历史和宗教背景,虚实相生的叙述迷乱了我的视线,很多东西我囫囵吞下,以后随着自己知识的累计,也许能破解,也许会成为永远的谜,就像书中《哈扎尔辞典》的命运。

自己没完全读懂,还要推荐,估计有人要讥刺为“装”了,但考虑到一本书并非只属于作者,只要它让别人看到,就同样属于读者。希望我的推介能够让更多读者知道《哈扎尔辞典》的存在,没准能发现连作者都不曾了解的秘密。

帕维奇刻意向出版社强调,本书出版时一定要分成阳本和阴本,按书中的描述,阴本来自阿捷赫公主,阳本来自他的情人萨费尔,我手头的就是阳本。有好事者自己比对了一些阴阳二本的差异,发现中间不过只有几百个字的不同,实在看不出这几百个字的差异中到底埋藏了什么惊天秘密,非如此不可。阳本和阴本究竟只是作者玩的一个狡猾手段,还是另有深意,除了作者,无人知晓。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8-04-24 09:10:50 +0800 CST  

楼主:潇湘夜语

字数:15400

发表时间:2018-01-02 02:48:5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25 19:34:11 +0800 CST

评论数: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