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继续读书

第一部《顾准文集》

购于孔网,阅读时间:2017年9月19日-2018年1月9日
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希腊城邦制度;第二,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第三,经济学文稿。
希腊城邦制度是顾准读希腊史的笔记,应该是没有写完。
第二部分中有很多顾准(五哥)与六弟陈敏之的书信往来,俩人就老子、孔子、韩非子进行了讨论。
第三部分是顾准早年的关于经济的一些论文。

在第一部分中,顾准通过古希腊史的演进,给我们阐明古希腊从神授王权到僭主到民选官再到民主的城邦制度的来龙去脉。希腊没有形成像东方出现的大帝国体制,而是城邦制度,从而形成了民主制度。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西方宗教,思想体系,乃至法律体系的发源地。
在第二部分中,陈敏之把老子、孔子和韩非都无情的批判了一通,可能作为当时(上世纪70年代)的“失意”之人,文章中充斥着一种愤懑需要发泄的情绪,而顾准给其的回复中批评他不够深刻犀利,此点也很中肯。
顾准在他的《辩证法与神学》中最后写到“当人们以烈士的名义,把革命的理想主义变成保守的专制主义的时候,我坚决走上彻底经验主义,多元主义的立场,要为反对这种专制主义而奋斗到底!”顾准发出了战斗的呐喊,但这时候离他去世也只有一年多了。
最后一部分是经济学文稿,比较专业,外行不太能懂。但顾准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确难能可贵。

顾准是在1952年受到撤职等严厉处分的,此后是“反右”再是“文革”,顾准再也没有翻身。而1952年的被整,应该是在税收方法上顾准与当时的“中财部”有分歧。当时中财部的领导就是薄一波。
这是题外话了。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1-10 07:36:10 +0800 CST  
第二部《扶桑》严歌苓

购于孔网,阅读时间:2017年12月27日-2018年1月12日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被人贩子骗到旧金山,有着三寸金莲的20岁的扶桑开始了她的妓女生涯。豪客华人大勇用犯罪为自己积累了巨大财富。白人小子克里斯爱上了扶桑,并且堕入了自己的感情漩涡。大勇最终被白人警察抓获,当他走向绞刑架的时候扶桑和他举行了婚礼。克里斯用一辈子也没弄明白扶桑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

作者用复杂甚至有点啰嗦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情节本不复杂的悲惨故事。那是时代的产物,看到的是无奈的挣扎。作者用了很重的色彩来描写,也许是想让读者有一种影像感吧。
如果被xx歌或xx谋拍成电影,也许还可能获得个什么国际奖呢!

赶个时髦才读的,心里话,不喜欢。
给2星。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1-12 19:51:34 +0800 CST  
第三部《话说杂家》

购于孔网,阅读时间:2018年1月9日-2018年1月15日

先秦有诸子百家,而杂家兼收并蓄,并无独立主张,而是大拼盘。代表作就是《吕氏春秋》。
本书属于中学生读物,主要介绍了吕不韦生平和《吕氏春秋》。

很多小故事,简单易懂,生动有趣。随手翻看,也有裨益。

给3星。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1-15 13:55:51 +0800 CST  
第四部《三松堂自序》冯友兰

购于孔网,阅读时间: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月27日

此书分三个脉络。
1、时间脉络: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是自序。
从1983-1990年是以年谱简编形式记述。好像是助手的口吻。
2、思想发展的脉络:记述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后的自己哲学思想体系的
形成和发展过程。
3、与大学关系的脉络:讲述了自己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的关系。

讲述了冯先生自己生活,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与演进的过程。
语言简洁有力,内容充实有营养。虽有多处涉及专业,但普通读者亦能读懂。
冯先生本着“修辞立其诚”的原则去写,对自己的错误并不回避,
读者亦能在书中感到诚意。
我个人认为冯先生的某些“哲思”在今天看来有些简单化了,但作为中国从古典哲学到现代哲学的过度桥梁,冯先生是功不可没的,绝对的大师级的。
向大师致敬。

好书,给4星。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1-27 11:22:38 +0800 CST  
近读张草纫的《纳兰词签注》

读到一首《长相思》,被张草纫的签注搞糊涂了。

首先,康熙二十一年是1682年,张草纫说在该年容若两次随康熙出关去东北地区。而举《清实录》两节做证明。但《清实录》两节中说到癸巳年应是1713年,庚寅年是1710年,这与康熙二十一年根本对不上。

再者,不管是1710年还是1713年,纳兰容若都早已不在人世了。容若的生卒为
1655年-1685年。

又再者,《清实录》上记庚寅年即1710年,康熙派郎谈去索伦等地,也不可能,因为郎谈在1695年就去世了。

那么是《清实录》记述有误吗?
《清实录》是上一代皇帝死后,由新即位的皇帝命大臣开馆纂修上一朝皇帝实录。
理论上,时间没隔多久,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那么,我想只能是张草纫犯了错误。他或者就没看到过《清实录》,而是从别家文章上抄下来的。或许,张草纫在抄写《清实录》这条时看串行(列)了,把时间抄混了。

总之,应该是张草纫的工作不细心造成的。

所说康熙二十一年,即1682年(壬戌年)容若伴驾出关去东北地区,当时容若27岁,应该是成立的。只是张草纫引用的《清实录》把时间弄错了。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1-27 12:02:32 +0800 CST  
近读《恽毓鼎澄斋日记》

恽毓鼎(1862—1917),字薇孙,一字澄斋,担任晚清宫廷史官达十九年之久。

有一趣事当记。
恽毓鼎剃头很勤,基本三到五天剃一次,而且正月里依然如故。
我记得小时候不知谁说的“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于是在我印象里我就从没正月里剃过头。本以为这是尽人皆知的“老理儿”,可想不到人家在清代就没这么一说。
这次犯回懒,不去深究了。

“纯庙赐阮文达”一语,不知“纯庙”是何人,猜想可能是乾隆吧。
乾隆,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纯庙”是乾隆,不知确否?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1-29 12:00:37 +0800 CST  
第五部《李敖快意恩仇录》

购于孔网,阅读时间:2017年11月9日-2018年1月31日

李傲生平的自序。生在大陆的东北,少年时在北京,1949年后随家到台湾。读书、服兵役,去《文星》崭露头角。两次坐牢,跟国民党斗,跟文化官员斗,跟奸商斗,跟有犯于自己的任何人斗。当然也有爱,有对弱者的同情,有对战友的义气。也泡妞,也自撸,丰富多彩,快意恩仇。

李傲是自负的,但也确实才华横溢。他是爱憎分明的,是孤独的斗士。在写此书时(1998年),李傲50年从未离开过台湾,但他自己说“台湾太小,国民党太小”,好像是说他斗得还不过瘾。李傲是不可复制的,似乎心胸窄了点。但他的才华和胆气佩的上他的自负。
战士暮年,回望沙场,敌人都已倒下,只有战旗依然飘扬。虽快意恩仇,但也难免孤寂。愿大师有个平静安详的晚年吧。

给4星。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1-31 11:09:04 +0800 CST  
第六部《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购于孔网,阅读时间:2017年12月28日-2018年2月8日

书成于1993年,用相对较粗的线条从秦到当代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描述。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为主线对中国各朝代进行了精简的评述。

黄仁宇将中国的历史进行了高度压缩,提炼出各朝代的关键点,使读者能用较少的时间对中国历史有个概括的认识。也许是个人经历的原因,黄老师在讲述中国历史的时候好像一个局外人,因此给人以更客观更冷静的感觉。对中国各朝代每次特意提到“不能用数目字管理”,可见在黄老师心中用数目字管理是多么重要,甚至是区分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标准了。

好书,给4星。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2-09 10:00:44 +0800 CST  
近读范用的《买书琐记》,其中汪曾祺有篇“读廉价书”,有段提到扫叶山房,感觉往】汪老可能有误。

汪老说扫叶山房是龚半千的斋名,感觉和我印象不符,于是赶紧百度了一下。

扫叶山房是一家有三四百年悠久历史的老牌书店,最初创于明朝万历年间,店主席氏,先世居苏州洞庭东山,于明末清初购得常熟毛氏汲古阁书版而设此扫叶山房。
扫叶山房是明清之际江苏常熟席氏所建刻书坊,清代最著名的以出版古籍为主的民间出版机构之一,也是席氏用作坊刻图书的字号名。

结论:扫叶山房的主人姓席,而非龚氏。

那么龚半千又是何许人呢?他的斋名是不是也叫“扫叶山房”呢?就是重名了呢?

再次百度。
龚贤(1618—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岂贤,号半亩,又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龚半千确有其人,且当时名气不小,但没有提到他的斋名。但从他的文集名称,是不是可以推论他的斋名是香草堂呢?

不知道我的这种推论是否正确,或许真的是汪老搞错了。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2-09 10:31:49 +0800 CST  
第七部《从传统到现代》金耀基

购于孔网,阅读时间:2018年1月5日-2018年2月13日

金耀基在香港和台湾任教,并游历于世界著名院校。作为社会学家,研究兴趣主要为中国现代化及传统在社会、文化转变中的角色。
书最初成于1966年,应该是在台湾出版,此书是在1989年在大陆出版的。
内容分为四大篇。第一篇 中国的传统社会;第二篇 巨变的中国;第三篇 现代与现代化;第四篇 中国的现代化。后有三篇附录。包括:世界文化的浮现;胡适与中国现代化运动;中国现代化的动向。

从中国传统社会入题,先讲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人格结构。继而说到中国发生的巨变,包括清末被西方用枪炮轰开国门,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最后以60年代的台湾为中国模本,讲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金耀基在此书中的主旨就是:现代化就是环绕在工业化的主轴上所产生的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互动过程。金教授非常看重工业化,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金教授也反对所谓的庸俗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说。
当然,由于时空所限,金教授眼中的中国当时只能是台湾,因而从现在的角度看,金教授的某些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然,如果能以这20年中国大陆所发生的巨变为模本,金教授一定会有更为精彩的篇章。

虽然有些东西显得有点“久远”,但仍能给人以启迪,好书。给4星。
楼主 北京老石头  发布于 2018-02-14 19:20:40 +0800 CST  

楼主:北京老石头

字数:666

发表时间:2018-01-10 15:36:1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09 21:19:00 +0800 CST

评论数: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