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纪实文学《爱情与葬礼——红与白》



红与白(1)
一、丹凤眼

那双美丽的眼睛真的可以称为丹凤眼了。
所谓的丹凤眼就是指眼形细长,眼尾斜斜往上延伸指向太阳穴的部位,清澈透底的眸子内藏不外露,神光照人而令人印象深刻。据相面师说,有丹凤眼的,如果是男人,就会是《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天生忠肝义胆,爱恨分明,重承诺守信用;如果是女人,那就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当然首先必须是双眼皮,还得有两条柳叶眉,才能形成眼型中最具美感的丹凤眼,因为拥有丹凤眼的女人上、下眼的弧度也是最显美感,所以才能是美不可言。
拥有丹凤眼的不一定就能成为杨贵妃、王昭君、貂蝉和西施那样的四大美人,也不可能就一定是演艺界的王丹凤、刘晓庆,或者是周璇和王文娟,可是在那个城市男人眼前出现的那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子既有着一双会说话的丹凤眼,还有着一对淡淡的细眉,就不由叫人想起“媚眼如丝”这个词,也就想起南北朝的何思澄的那首《南苑逢美人》:“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那个拥有令人怦然心动的丹凤眼的女子在人群中不过就是额前梳着齐整的刘海、用橡皮筋扎一对小辫,脸上浮动着一对笑窝的年轻女子,因为穿了一件当时在农村很流行、但俗不可耐的深色涤纶春装,还有一条稍显肥大的银灰色长裤而很容易的被淹没在那满屋的女人之中。他想起了某人的一段评价:在农村男人眼里,外表没什么大用,重要的是女人的身体,平常的时候就像工具,用一下就放开;有些时候就像土地,辛辛苦苦播种,不一定就会有收获。
所以,农村的女子在年轻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母教会要在公开场所善于隐蔽自己,以防成为男人的工具;成家以后,除了相夫教子做家务干农活,忙的一塌糊涂,自然也就没有了追求时尚、向往漂亮的欲望。所以思想陈旧是自然的,观念落后也是很可以理解的。男人都是视觉动物,偏偏需要那种喜欢卖弄、熟悉打情骂俏、知道男女之间那点事的乐趣的女人在她们面前表现自己,摇头摆尾,才会对她们产生兴趣。
而那个绝对第一次见到的年轻女子虽然有一对无法用文字进行描述的好看的丹凤眼,还有着一张很有个性的漂亮脸蛋,加上即便是因为天气转凉而多穿了些衣服,可依然可以隐约看出的富有曲线的粉肩、不算太大的胸部、匀称的两条腿和苗条的身段,无疑是一个出类拔萃之人,可就是因为一直安静的坐在女人堆里,除了偶尔和女人们一起出动帮忙,就一直坐在墙角,也很少与人交谈,就有些被那些满屋出出进进的男人所忽略。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被介绍为“大哥的干姑娘”的年轻女子无疑是他在这个还算偏僻、还算闭塞的乡村里所见到的最漂亮、最能令人心动的女子,乍一看就是一幅乡土气息很浓的传统画,或者就是一首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的朦胧诗,就真的有些被那个女子深藏不露的美丽所吸引,被她那端庄无暇的风度所陶醉,被她那楚楚动人的羞怯所打动,就突然有了辛弃疾那样的惊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7 09:38:39 +0800 CST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8 05:23:11 +0800 CST  
红与白(2)
二、一场葬礼

那一天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最后两个月的相交之时,而从时间上来说,也已经快要到两天相交了,屋外是一片寂静,屋内是锣鼓喧天;窗外是一片黑暗,窗内是一片繁忙。
时间和日月交替的时候,也是生与死、阳与阴、白与黑相替代的时刻。在中国的老黄历上,把23:00—1:00界定为“子时”,指的是一天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而正子时为0:00,也因为是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所以就叫“夜半”。最早出现“夜半”这个时间名词的是《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人家那是喝夜酒喝醉了,他这个城里人在这个乡村却是为了参加一场葬礼。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8 10:07:00 +0800 CST  
在长江西陵峡口这个宜昌所属区域,对于死人有一些特定的称谓:比如未满3岁而夭折的被称为“化生子儿”,意思是说这孩子是父母的前世孽债;未满12周岁死去的称为“短命鬼”,这一点全国称呼都一样;未满30岁死的被称为“少年亡”;夫妻或兄弟之间称先死的那一个为“死鬼子”;只有年过花甲、过了六旬之后去世的才会视为正常。但不能说死,只能说“老了”、“过世了”、“走了路”,或者是“已故”、“逝世”、“仙逝”之说,对于死人也只能称“亡人”,对于高寿老人之死更是称之为过“白喜事”。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8 10:45:35 +0800 CST  
在长江西陵峡口这个宜昌所属区域,对于死人有一些特定的称谓:比如未满3岁而夭折的被称为“化生子儿”,意思是说这孩子是父母的前世孽债;未满12周岁死去的称为“短命鬼”,这一点全国称呼都一样;未满30岁死的被称为“少年亡”;夫妻或兄弟之间称先死的那一个为“死鬼子”;只有年过花甲、过了六旬之后去世的才会视为正常。但不能说死,只能说“老了”、“过世了”、“走了路”,或者是“已故”、“逝世”、“仙逝”之说,对于死人也只能称“亡人”,对于高寿老人之死更是称之为过“白喜事”。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8 10:52:18 +0800 CST  
在这个既有别于江汉荆沙,也有别于渝东鄂西的宜昌地区而言,办丧事向来有着很浓厚的本地特色,丧家就被称为“孝家”,首先孝家要请人给各亲友家报丧,称之为“把信”;得到消息的亲友要么留把信的人吃饭,要么送点跑路钱,至少也要倒杯水给把信的人喝,据说只有这样,亡人才会保佑“把信人”万事顺喜,不然的话得罪了人不说,也许还会闹出风波。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8 14:27:28 +0800 CST  
那个年代没有现在到处都有的丧葬一条龙服务,丧家要办丧事,必须要向左邻右舍去借桌椅板凳、锅碗瓢勺,当然不能说“借”,孝子要跪在被借主的门外,由帮忙的人进去叫出主人,只能说“讨”什么什么东西,人家也会很大方的答应的。值得注意的是,平时找别人借东西是一定要还的,而丧家讨来的东西是不允许讨主去还的,一般由帮忙的人帮忙送去,还要回敬一些肉糕、烟糖之类的礼物。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8 16:22:03 +0800 CST  
宜昌的白事的规矩繁多,几乎多如牛毛,和笔者的一个好友所说的:“要信就信不完,不信就干脆不信。”如果按照老规矩办丧事,首先就要请人帮忙。比如婚礼上支派人员、掌管所有事务的人叫“知客”,而丧葬活动中同样总负责人却叫“督官”,和都督如出一辙,可见得责任重大、权力也巨大。在白事的“五七”之内,丧家的孝子贤孙是不能进别人的家门的,因为在三十五天之内,亡人阴魂未散,进了别人的门会给他人造成麻烦的。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8 19:19:53 +0800 CST  
同样如此,前来丧家吊唁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来到丧家,丧家接待吊唁人的时候的礼节也很有讲究。吊唁的如果碰到亡者的晚辈,则要说“您儿(宜昌话你的尊称)忠孝总算都尽到了”,晚辈则应该回答是“我们做的不好”或用宜昌话说:“他(指亡人)跟着我们磨不来哒”;吊唁的如果见到死者的兄弟妻子等平辈,则要说“他一走,把你儿的伴给拆散了”,平辈的回答则应该说“他自己要抢着先去享福”;吊唁的人如果碰到死者的长辈则要客气的用宜昌话劝解:“把你儿急倒哒”,丧家的长辈的回答则应该说:“只怪我的命苦,留他不住”之类的客套话。
一问一答之间,都有极其严格的规矩,这就是地方特色。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8 20:45:57 +0800 CST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9 05:22:59 +0800 CST  
红与白(3)
三、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的典故出自宋玉的《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而对于怦然心动的解释应该是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出现的某种情感反应,证明自己的心被某件事、某件东西、某个人深深吸引住了。就和那部同名电影里的台词说的一样:“有些人浅薄,有些人沉默,有些人金玉其外,有些人内在光华。但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当你遇到了这个人,你就会觉得,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9 08:47:57 +0800 CST  
情为何物?爱情何时发生?都是永远困扰滚滚红尘中人的一道谜一般的难题。或许就那么凑巧,某一次的某个人的某一个侧脸,就使人无法自拔,将自己陷入那么可笑、那么尴尬的境地,可一下子就明白了一个真理:爱情不是设定,而是怦然心动;或许就和那个从城里来的男人一样,不过就是偶尔来到乡村参加一场很严肃、很热闹的老人的葬礼,怦然心动就发生他见到那个丹凤眼的女孩子的第一眼,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种震撼心弦的瞬间惊艳!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9 09:11:46 +0800 CST  
那个来自城市的男人就那么莫名其妙的被一个无意中看见的一个丹凤眼的女子所迷惑:虽然那个年方不过二十的年轻女子坐在一些乡村女人堆里一点也不显山露水,可他就是能感觉到她那一点也不显山露水的魅力;虽然他们认识不过就是几个小时,而且几乎没有任何语言和行动上的交流,可是他却从冥冥中感觉到他们之间会有故事发生;虽然他知道这样的枰然心动只是一时性起,也知道他们不可能有什么交结的机会,可他就是想试一试,连自己都感到有些“拼死吃河豚”的壮举。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9 20:43:50 +0800 CST  
那个丹凤眼的女子是个文静的女孩,既没有和那些爱热闹的女子那样。挤在人满为患的堂屋里听一个老先生一边打丧鼓一边唱戏文,也没有和厨屋里那些爱饶舌的女人一起,围在某个角落小声的交换着什么意见,她要么就坐在一些女孩子中间,一言不发的听人家说说话,要么就和他看见她的那第一个瞬间那样,坐在一间小屋的桌边看那个记账先生将每一个前来吊孝的人所奉献的钱物给一点一滴的记下来。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09 22:05:31 +0800 CST  
明明知道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冲动,他还是跃跃欲试;明明知道极有可能是一种错觉,他还是异想天开的试图去追寻梦幻般的彩虹。他向那个丹凤眼的女子走过去的时候,她当然会看见那个瘦高个的城里人的到来。虽然是今天才见第一次面,可她的记忆很好,一下子就认出他是谁,脸上有了些浅浅的微笑,站起身来让出了自己坐的一把木靠椅:“你请这边坐。”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0 04:34:30 +0800 CST  
她的声音是一种柔软的乡下话,但肯定不是本地话。
他没有坐下:“你坐,我就是走走看看。”
他也是说的一口土话,不过就是城里话。
她又笑了一下:“我给你点支烟吧?”
他在点头,这本来就是他最希望的。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0 06:54:26 +0800 CST  


高枫的那首《大中国》唱得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也正因为国土如此之大,兄弟姐妹众多,历史悠久,战乱不断,即便来自同一个祖先,即便都是罗大佑唱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液,也同样造就了中国人的南腔北调,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也就形成了我国的四大方言、八大菜系,各是各的风格和特色。
世界各大洲都是如此,不过就中国而言,南方的语言差异要比北方大得多。这是因为对中华文明而言,在一个相当久远的历史时期里,南方都属于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每遇战乱,中原百姓就会扶老携幼为躲避战火而向南迁徙,那些丢官卸职、遭到贬迁的官员,那些因为各种罪名,遭到流放的犯人,不是发配到云贵川、也是被指派到海南和两广。他们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会在远离华夏文明政治中心的南方以农耕家族的形式定居下来。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0 08:43:03 +0800 CST  
宜昌的原籍土著无从考证,最初的文明就是那些虽然同样来自北方、虽然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头,可是由于来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的移民,所以每一个家族都代表着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加上后来明清时代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以及随着荆江、川江交通的日益发达,沿江一带聚集的数十万来自各地的纤夫、苦力以及商贩,久而久之,这个西陵峡口城市及其周边就布满了这种在文化和风俗上既彼此融合却又相互顽强独立的村庄和族群,也就造就了即便是同一区域、对同一类似的丧事的处理方式上也千奇百怪。
譬如在对待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而言,枝江白洋一带的丧葬习俗是采取“推帐子”,就是将他床上的帐子推掉。据说如果不推倒蚊帐,将死之人就出不去,就不能“拿脚”,用宜昌话说,就是“悠得造孽(可怜)”,而后人不忍心看到老人“悠”得痛苦,只得推掉帐子让其尽快“落气”。待老人断气之后,还要将床架子都拆开,搬到外面去,疏通道路,给亡人让路,然后再请人(自家亲人不能动手)给亡人擦洗更衣。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0 10:11:56 +0800 CST  
在夷陵鸦鹊岭一带的风俗习惯则是首先鸣放鞭炮,让左邻右舍知道这家有事,好及时赶过来帮忙,再就是孝子贤孙在老人去世的房里烧纸焚香,寄托自己的哀思。这里是先给亡人的遗体洗净换衣,也是请外人帮忙,俗称“装老”;然后由孝子贤孙将已经更换“老衣”的遗体移在某个墙角临时用稻草和床单布置的地铺上,这叫“出榻(床榻)”。随后将亡人睡过的床铺马上搬走,和他生前所穿的衣服以及个人用品找一空地付之一烛,全部烧掉。
而在笔者祖籍所在的河北保定,则对亡人“上床”有着更详尽、更令人信服的解释:老人在弥留之际,就必须赶紧请帮忙装殓的人为之梳洗、穿衣,因为不能死在炕上,否则对后人不利;穿戴齐整后,立刻将奄奄一息的老人停放在一张铺好棉褥、用两条木凳支撑着的木板上,因为俗称“灵床”,故曰“上床”。一般而言,亡人一手持打狗棒,另一手持硬币(买路钱),怀揣坐钱,用白布覆盖全身,俗称“蒙脸”,然后在亡人的头前摆放一盏油灯、放一些供品,当然还有烧纸用的大瓦盆。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0 20:43:49 +0800 CST  
这就是丧葬仪式中的“小敛”,将遗体移放在设在堂屋的灵床上,因为堂屋又叫“中堂”,所以叫“寿终正寝”。在河北保定,其灵床的放置也很有讲究,如果为男性,灵床就停放在堂屋左侧;如果为女性,则停放于堂屋的右侧。小敛的用意一则是防止出现病理学中的假死现象,这样的特殊事例时有所闻;用意之二则是为了等待远在外地的至爱亲朋得到消息以后有一个“奔丧”的时间和机会,然后再选择吉日吉时“大殓”,也就是名词所说的“盖棺论定”。
笔者参加过很多次传统葬礼,对宜昌周边的丧葬风俗略知一二。可笔者的母亲自幼离家,先是抗战期间的儿童保育院,后又是光复后的宜都师范,解放后又是宜昌第一期行政干部学院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成了这座城市的第一批女干部,加上笔者的老爷子又是北方人,母亲就对本地的风俗习惯了解甚少,以至于笔者外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荆门多宝去世,母亲奔丧回去,看见将自己母亲的遗体放在铺了稻草和床单的地上,立马泪如泉涌,愤愤不平的指责我大姨妈:“为什么这样做?”
这不过就是因为离家太久,不懂故乡风俗而已。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0 22:20:34 +0800 CST  

楼主:宜昌石头

字数:18515

发表时间:2017-10-07 17:38:3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1 14:18:19 +0800 CST

评论数: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