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真实的故事)

活着
By lassie

由于家里的种种避讳以及不提及,那段历史我到现在才理清一个大致的脉络。太想将它描绘,但又太害怕自己干枯的笔触破坏了它的沧桑感。

自小,我便十分不习惯爷爷奶奶家那种阴冷沉寂的气氛,该怎样形容?白天寂静的连钟表表针的一停一顿都感受得清清楚楚。

奶奶一家都信奉天主教,而奶奶家又是每晚聚会点。沉寂的祷告声,沉闷的教歌声……我那时小小的心里自然衍生出了一种排斥的心理,直觉上每个人都像是在强颜欢笑,配上那低矮的房,阴暗的屋,沉默的人……一个孩子难以忍受的死寂。可当我了解到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和即将经历过的,才理解,在那样的无助境地下,宗教大概是他们唯一的寄托了吧!

可是追溯那段历史,我仍然不能不为之动容。现在,他们都已经去世多年,作为一名后代人,所有的都是道听途说的的碎片,我尽量客观完整地将它们拼合吧!

奶奶家里是山东的一个大户人家,奶奶的爷爷是武状元,听奶奶说,闯关东之前,武状元的袍子还在正厅挂着呢。奶奶的哥哥是国民党的一个连长,国民党溃败后,至今无音讯,可能是早已去世可能是已经逃到了台湾。这样一个大家闺秀的背景,使奶奶的许多好习惯一直保持到老,箱子盖儿总是纤尘不染,白白的袜子也总是纤尘不染,即使岁月在她那段心酸的经历上安置了太多的坎儿,她的身上却总是散发着香皂的清香味儿,而非年老衰败令人作呕的腐朽味道。白白的发丝纤尘不染,除去晚年的糊涂,可以说,这是一个纤尘不染的人。命运多舛,但在她身上,我却嗅到了那股坚强、纯净、善良品质所散发的味道,那就是一种至死不渝的气质吧!

爷爷的家庭条件有些勉强,但却是家里的独苗儿。至于奶奶为何嫁给倔强的爷爷,我至今也没敢询问。总之,爷爷奶奶就这样在一起了。

爷爷奶奶在山东育有四个孩子:大爷、大姑、二姑和小大爷。爷爷的二婶子17岁嫁到爷爷家,18岁时,爷爷的二叔就坠河溺水身亡,二婶子成了孤寡一人的遗孀。1958年三年大饥荒,生活窘迫,为谋生计无奈闯关东,二婶子和爷爷的爸爸留恋故土不肯远走,爷爷奶奶决定把大爷留给他们,大爷那时已经记事了,被父母“抛弃”让大爷一直心存芥蒂,无法理解父母为何如此狠心。二姑也被留给了没有子嗣的三叔三婶。本以为熬过几年,全家人就可以团圆,怎料命运不遂人意,十几年,几十年……时光容易把人抛。

就这样,爷爷奶奶带着大姑和刚出生的小大爷一路闯到黑龙江省双鸭山,也就是我现在的家。一路多少颠沛,无从得知,但即使我想象力匮乏,也略能体会一二。还好,一家人安定了下来,但谁也曾未预料到,这里,有更多的磨难等待着他们。

爷爷在当地的煤矿上了班,三姑和爸爸也出生了。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转,不幸的是文革又开始了。一天,爷爷和同事闲聊时,说了句林彪长的像个猴,遂被举报。矿革命委员会下来调查,我爷爷不知道哪里来的倔强劲儿,死不改口,坚持说林彪长得像个猴。我每次想起时都会觉得好笑(虽然我也持爷爷一样的看法),可是这后果可一点不好笑。爷爷以反革命罪被判20年的牢狱。爷爷入狱时,爸爸才刚刚出生不久,生命伊始,便没了爸爸,幼年的经历对爸爸的一生影响巨大。爸爸对童年、对他的家一直很避讳,我从未从他口中知道些许的经历。我总以为那是因为爸爸沉默少言,现在想来,自己真是什么都不懂。那段经历于爸爸,是段难以启齿的伤痛。

但是奶奶不能倒下,她是那4个孩子唯一的依靠。每月靠着5元的生活费艰难度日。穷,穷得辛酸……穷的几个孩子十几岁连苹果都没有吃过,穷的天天月月年年吃苞米面饼、苞米面粥,穷得几近辍学,穷得……每吃一顿饭都为下一顿饭绝望发愁,奶奶带着几个孩子是怎么熬过那些年的……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这天道更为可贵,那就是坚强地活着。

一年一年,大姑到了嫁人的年龄,而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反革命家庭背景,那样清贫窘困的生活……大姑嫁人后在婆家地位极低,忍气吞声,受尽丈夫打骂,对娘家也是心怀怨恨,怨恨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不幸一次又一次降临在了她的身上。我第一次相信,原来贫困和仇恨真的可以使一个人变节,变得忘恩负义,变得趋炎附势,变得失去本心。大姑一点儿不像奶奶。

转眼,小大爷已经高中毕业,那时已经恢复了高考,小大爷的成绩非常优异,按现在的标准,小大爷应该算上是一个忧郁的文艺青年吧,能写诗会做文章,据说长的还十分俊朗。

然而,世道不仁,高考需要政治审核,爷爷还在监狱“反革命”,这样的政治背景无疑不会让小大爷通过政审的。成绩优异却因家庭背景失去了高考机会,阻断了前路,对小大爷的打击极大,他的心里大概在埋怨,埋怨牢狱中倔强的父亲,埋怨命运的不公,埋怨天意弄人,埋怨怀才不遇……但看着这样的残破的家,操劳的母亲,未成年的弟妹,有苦又能向谁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后来矿上考虑到奶奶加家中没有劳动力,就将小大爷安排到了矿上的木厂上班,小大爷日渐沉默。一日,小大爷和单位同事发生口角,对方说他是反革命家属,他人即地狱,多年来的郁结终于在这一天爆发——小大爷触了木厂的高压电自杀了,那年他还不到20岁。

也许正应了鲁迅先生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毁灭。听闻死亡,听闻自杀,是一种旁观者的感受,可是如此近距离的知晓自己亲人的自杀,心里是一阵打颤儿,又是一阵心疼,我们惧怕的并想摆脱的并非死亡本身,而是与死俱来的一切。

紧接着噩耗传来,奶奶也终于病倒了。这时,在山东的二姑已经订婚了,二人非常恩爱。在结婚之前,二姑想看看父母。可家中破败的景象让二姑震惊心酸:奶奶病倒躺在炕上,爷爷在监狱中,弟弟自杀,还有两个上学的弟妹……二姑是个好人是个美人,一切用来褒扬二姑的话语都会显得匮乏。好人美人,足矣……二姑最终退了山东的那门亲事,留了下来照顾这不幸的一家,这个家给予二姑的太少,而二姑付出的太多。二姑在山东的未婚夫对二姑念念不忘,一直打听着二姑的境况。但似乎和这个家沾上边,便注定不幸。直到二姑有了孩子,那未婚夫仍不死心,托人捎话,只要二姑愿意回来,孩子他抚养……这一往情深我感动落泪,可二姑却对那些遗失的美好只字不提,错过了不该错过的,便是过错,她执意铸成这过错,又执意承担这后果。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她一直不幸着……看过这样一句话,适用不过: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1979年平反,爷爷蹲了十年的监狱终于得以平反,可是,十年,爷爷早已不能走路。听说器重的儿子因他的过错而自杀,他自责不已,大哭大闹……但日子还是要继续的。所幸,接下来还算顺利,爷爷退休,三姑接了爷爷的班,爸爸考上了大学,没有不幸发生便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幸福了,即使一直清贫着。也许真的如俄瑞斯忒斯所说:人生始于绝望的彼岸。

在我大概六七岁的样子,大爷回来了,那时我从不知道我还有一个年龄和我姥爷相似的大爷,有一个上了大学的小哥哥,有一个已经结了婚的大哥哥……大爷其实这么多年来一直对父母十分惦记,人老了,也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可是,回来以后,爷爷已经去世了,大爷抱着奶奶痛哭,说着些我听不懂的山东话,我想大概是忏悔,是诉苦,是关切。大爷大概是想弥补些什么,为奶奶家里添置电器,修缮房屋,一连在家里住了几个月。

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他们坎坷的经历没有延续下去,今年暑假,我去了山东老家参加小哥哥的婚礼,红色的轿车,敞亮的新房,小哥哥小嫂子的笑容……早已看不出岁月在这个家族过往刻下的印记,我们这一代,是活着的幸福安逸的一代。
楼主 Lassie56  发布于 2012-11-21 13:34:00 +0800 CST  
啊呜每次都是这样
楼主 Lassie56  发布于 2012-11-21 14:39:39 +0800 CST  

楼主:Lassie56

字数:3010

发表时间:2012-11-21 21: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09 17:15:09 +0800 CST

评论数: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