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原创《峨溪河畔》:一部记录末代农耕文化的长篇叙事散文

峨溪河畔
无名诗曰:夕阳江寂寞,月圆照人行。最惜西湖水,只为骚客生。
读完《今生今世》后,感触绍兴山水之恬静,笔下人物之静谧。不觉指动笔纸之间,斯山斯水斯情斯意,同为江南,山川井邑也相似鄙人之故乡。堂哥以好说:胡兰成的乡情,是南国文人的精神家园,平易细腻传统文化归属感浓烈。"。可谓一语道出。民国乱世,群雄相逐,铠甲生虱、饥妇弃子。大乱之愁苦,生民之断肠,始终阻不断那悠悠岁月。
山川如故,看淡了生死离别、喜怒悲欢;星辰依旧,平静了风霜雨雪,春秋冬夏。
总觉笔拙,也总是有种"年少文章老始成"感觉,害怕漏了什么,少写了什么?也怕误解了古人的意思,违背了老年人的初衷,字里行间过多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红楼梦》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此话既有“知音世所稀”之伤,更有“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之叹!试想即便曹雪芹生于今世,又何尝不是孤独的,曲高和寡,思想之前卫,后世之人又岂能尽识哉?不过是自语“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罢了。
家乡的山水有别于浙江,也近于江浙。两山夹水,峨溪河从浮山、梅山之间穿过,河两边池塘水洼,星罗棋布。每每清明节,登山远眺,油菜花金黄一片,黄巢说"满城尽带黄金甲",其实菊花哪有那么多,只有农家油菜花开的多、开的艳。一块一块水平如镜的池塘更多,三分之二全是水,一个个村庄就像一艘艘大船飘浮在水面上。李白有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虽写的是宣城,其实也是写芜湖,在唐代芜湖和宣城同属一个州府。梅山浮山相印成辉,荡舟河中,山青水碧,隐隐若丹青浮动。浮山雄壮魁伟,梅山相对小很多,梅山虽有梅字,但我从来没有在山上看到过梅花,其体态也不似梅,而老人说梅山从远处望有青狮白象之形,细看倒是贴切,象是立状,狮是卧状,相传明初刘伯温为朱元璋献策,凿断全国龙脉,朱元璋的意思也就是让朱家天下传万世吧。梅山因有狮象之形而遭谗,随之毒手。青狮之形虽未破坏,但其小肾被凿,成了阉狮,而被凿的地方也是石材极好地,朱元璋修建南京紫禁城,正需石料,于是将梅山上的石材用独轮车拉到我村村口,村口池塘名濠沟,三国时周瑜开凿,濠沟水通峨溪河,峨溪河流入漳河,漳河是长江支流。古代河床不高,冬季雨水少时,小船应畅通无阻,于是村口的渡头便成了通往紫禁城的第一道关卡。父亲说他小时候,大路上偶尔能见铺路带有车辙印的石块,朱家王朝灭亡几百年,历史的印迹止存在于石块中,朱元璋也算机关算尽吧。父亲还说,村里某家老石房上可能还有带车辙印的石头,小时候每次走他家屋后,细细端详他家墙上的每块石头,始终没有发现,只看见某块石头上好像类似于现代放火药的钻孔。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6-30 15:59:23 +0800 CST  
盖楼自己好像也好读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6-30 16:02:27 +0800 CST  
这第一篇以前是发在杂谈里的,所以帖有些混乱,正好整理一下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6-30 16:04:30 +0800 CST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1 06:39:55 +0800 CST  
濠沟边有一棵柳树,也不知道多少年了,树发黑,已经空心了,调皮的孩子们经常用火烧,见过好几次树芯冒烟,然每年春季竟也能透出绿枝叶。谚语说:“树怕剥皮。”皮在树就能活,那个空心部分藏一个人是可以的,都说伊尹生空桑,桑树空心能生出圣人,也许柳树也能生出圣人,不然为何空心呢?
池塘边的树近水,孩子们喜欢在树上嬉戏,树干为了怕孩子不小心落水,很配合,像老人渐渐垂弯下腰,有的开始平行于水面,天气闷热时,鱼儿甚至能将它当作跳高的横杆,来回腾跃。都说缘木求鱼,其实也不假,冬季在水塘水抽干后,站在垂倒的树上,用棍拨下面的塘泥,偶尔也能发现黑鱼和塘鳢,黑鱼和塘鳢是不怕没有水的,即便塘泥被晒裂,自己被晒干,它们也能张着口活得很好。濠沟里鱼是家家户户有份的,每年腊月二十过后,村民们用泵抽掉濠沟里水(水是抽干的),便开始捉鱼,鱼在泥水里翻腾打滚,岸上的人内心也是翻腾打滚的,捉鱼的人也经常被鱼溅得满脸泥,岸边的老老少少也开始哄笑起来"花脸猫、黑包公"。捉鱼的人也不好意思的"扑 嗤”一笑,"呸"的一声吐出泥痰,继续捉。腊月还是很冷的,霜很厚,风也刺骨,在热火朝天的收获季节,人们已经忘记了寒冷,塘里的鱼跳的愈欢,大家的心也跳的愈欢,一腔腔热血熔化了冰冷的空气,如煮沸的水热腾腾地上升着,太阳也从来不打断人们的热情,很配合的喷吐着自己的阳光。鱼儿快捉净了,岸上早已有很多人拿上"网兜,鱼叉、竹篮",他们在等待,等待塘里捉鱼的人说一句话。随着一句"解放了",岸边的人也不顾池塘泥有多泞、水还有多深,冲了下去。塘里不过剩了点小鱼小虾,那不属公用的了,谁弄到就归谁,因为池塘已经"解放"了。一会儿,池塘里全是人,好像煎锅里的饺子,吵吵闹闹、熙熙嚷嚷,小鱼小虾很快被捕捉殆尽,只剩下水不似水泥不似泥的泥水混合物。
捉鱼的人将鱼一筐一筐的抬上岸,大小搭匀,分成一份一份,一户一份,拈阄,有时用纸写上"一,二,三......",大多数时候,随手将草垛上的稻草 掐成长短不一的一、二、三......,主管分鱼的人握在手里,让大伙抽,最原始分配是最公平的,大家不会再去议论谁家分的鱼大鱼小,即便议论,也是运气成分,不会去纠结。(二)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1 15:52:43 +0800 CST  
濠沟的下游水塘更大,分下段,上段两块,还有村东的门塘,都是村子集体的。村名叫外滩,也有水落滩露的意思,村子三面都被水环绕,似半岛也不像,叫滩或许更合适。小学读地理,看到上海外滩,心头一震,邻村那位深度近视的老师不屑地笑着说:“不是你们那外滩。”
 上段下段水深,鱼比濠沟里大,水也极清澈,村子没有打水井之前,吃水都在那儿。母亲说,最早吃水都在濠沟。"七十年代吃濠沟水,八十年代吃下段水,九十年代吃井水",我记事起,濠沟水已经泛浑了,岸边也开始出现杀虫剂的空瓶和废旧电池。上下段水塘不似濠沟,是一直有菱有荷的,长有菱荷的池塘水清澈透些静雅,些许凉爽。江南的菱荷是很多的,南朝有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没有过多去想,也只是"只缘生在莲荷中"吧。白居易说: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首写的不错,但常理不符,小娃偷采白莲可能性不大,莲蓬是可能的,还有浮萍,如果莲藕茂密,浮萍是很难生存的,诗不用过分纠缠,白莲是白莲花的莲蓬也是无话可说了,意境到了就是好诗。荷花美,荷叶清香,菱花却很小,菱角好吃。夏季清风吹罢,菱荷的清香几分恬静,几分醉人。塘岸边水丛里的苇草,好似淡水中海带,深绿有层次,仿佛水中的伏兵,善游泳的也害怕它,怕它缠腿;农家也常用竹竿把它卷夹上来喂猪,猪喜欢它,它是猪的"海味"。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2 14:50:34 +0800 CST  
塘中央有高出水面的水岛,长出一片片芦苇,芦苇的青叶可以包粽子,叶有点尖窄,不似山上的箬叶宽大,包出的粽子却比箬叶更清香。孩子边吃粽子也喜欢听关于芦苇的故事:有一个小癞痢卖花,有次走到小姐楼下叫卖,小姐忍不住探开楼窗,小癞痢突见小姐,若暮春的蝴蝶看到花儿一般,生出情愫来,一时形若木鸡,小姐见状慌忙闭上窗户。小癞痢花也不卖了,急急忙忙回家告诉他妈妈,说想娶小姐,妈妈说,你一个残疾人,配不上人家小姐。小癞痢才不管世俗偏见,执意要妈妈去提亲,妈妈不从,他茶饭不思,精神憔悴,妈妈爱儿心切,只好去见小姐。小姐闻言,一口拒绝,还恶言攻击,妈妈面如死灰的回来了,小癞痢知道事已不遂,心神俱亡、不吃不喝,竟至殇死。临终前嘱咐妈妈,要将他偷偷埋在小姐那楼窗之下,妈妈含泪依言。不想数日后,坟上长出一根芦苇探至小姐窗外,一日清晨,小姐推窗,见芦苇杆劲叶青,而芦叶上露珠更是晶莹透亮,小姐忍不住吮吸了一口叶上的珠水。此后小姐眉疏脸润、日渐慵懒,竟怀孕产子,孩子取名芦苇先生。小时候觉得故事离奇有意思,小癞痢演了一幕"生则相亲,死又何恨"的独角戏。芦苇先生生世之离奇竟然也不生在帝王之家,毕竟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出生是相像的。
除了听故事,芦苇丛里还生活着一种鸟(秧鸡),孩子们经常去掏鸟蛋,也喜欢捉它的幼鸟,它还会在稻田里筑窝,总是将禾苗叶用喙夹断,乱蓬蓬搭在几簇禾上,父亲有一次在稻田里抓了一只幼鸟,带回来给我玩,我先用绳拴住它的腿,它一直哀叫,我有些不忍心,见它身乌体小,像小黑鸡的兄弟,于是解下绳,把它放入家中一两个月的小鸡群中,希望它们和平共处、相亲相爱,谁知鸟儿并不领情,趁我不注意,飞奔冲向门外,一溜烟窜入濠沟中,我追出门外,但为时已晚。直到大了读到支公养鹤,才知道儿时也做了件"圣贤"的事,可惜鸟儿却没说拜拜。(三)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2 14:52:01 +0800 CST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2 15:02:47 +0800 CST  
谢谢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3 10:05:42 +0800 CST  
水塘里还有种叫"游不罗"(䴙䴘)鸟,灰黑色似小鸭,从来没有近眼观看过它的样子,这种鸟濠沟是没有的,只有在大些塘和河里才有,有些鹓鶵的意思,非梧桐不歇,非楝食不食,非甜泉不饮。它很孤傲,经常出现在塘中央,有时用嘴吮理自己的羽毛、有时和同伴嬉戏水面,互相追逐,更多的时候是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各自飘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如高傲的绅士,享受大自然付予自己的一片水泊。孩子们远远见到他,总是在岸边抠上泥土、捡上小石块,向游不罗掷去,游不罗却也不慌,因为泥土和石块凭孩子的力气根本威胁不到它的度假水域,它依然宠辱不惊,偶尔有石块投到跟前,不过咕噜一声钻入水下,用不了多时,它又会钻出水面,继续它悠闲的时光。有次我和堂弟华 叔之子)说:怎么才能捉到游不罗?堂弟说:"除非将塘底铺上网、水里洒上网、空中罩网。"一想这不是天罗地网吗,如此费劲,游不罗如知,也感叹世人千两黄金买马骨又何足道哉!

上段下段东岸便是峨溪河的河堤,小学三年级时,一本《月亮河的传说》如同武林秘笈一般,传遍整个孩子圈,书被翻得页页卷褶,如同发酵的蒸馍,本不厚的书,硬生生成了字典。故事的内容已经忘记,作者叫陶方宣,月亮河也就是峨溪河,作者就是峨溪河沿岸某个村子的。峨溪河是繁昌境内的一条长河,流经县城、城关镇和峨桥镇境内,宽得地方近千米,窄得也有五六十米,夏天孩子们放暑假,河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游泳、钓鱼。河已被私人承包,游泳是可以的,钓鱼只能偷偷钓。堂哥以好应该是嫌钓鱼太急人,他总是带上鱼叉去叉鱼,他眼力极好,我问他,你怎么发现鱼,他指向河中某块水域,说:"那波光粼粼带有动荡处便是有鱼群在那儿。"此刻他便抛叉投掷那儿,戳不戳得到得看运气了,大多数叉未落水之前,鱼群早已惊散,空手的时候比收获时候多。河是私人承包的,钓鱼不可以,叉鱼自然也不行,每听到巡逻小艇"啪啪"的清脆发动机声从远处传来,堂哥便将鱼叉藏入河埂靠上下段水塘这边的蓖麻丛中,自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河埂上闲庭信步。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3 14:40:14 +0800 CST  
夏天的太阳很炙热,孩子们都是穿着裤头,套一个薄薄背褡子(背心),一个个晒得黑黢黢的,背褡子脱下,才看见背褡子也投影在胸背上,皮肤也是那么的白。我小时是不穿背褡子的,脚也不穿凉鞋,脚底被栅刺(zhaci,荆棘)不知戳过多少回,大脚趾更是受了不少难,脚趾甲盖也踢掉过好多次,血淋淋的,也不觉得痛。

夕阳余晖降临,红彤彤的太阳慢慢地从梅山落下,河也开始"半江瑟瑟半江红",孩子们脱下衣服,顺着岸边的石头跳板往河里使劲"扎个猛子",透出脑袋已是十米开外了,脚踩着水、手搓着身子的汗泥,小鱼也不失调皮,总是吮舔着脚心,弄得痒丝丝的。村妇们在跳板上捶打着衣服,孩子们憋急的尿只能在水里解决,"尿素高鱼儿长的快"。孩子们会比拼着谁能最快游到河对岸和谁能抠一块河底的泥土。夜也慢慢拉下帘幕,夕阳像一块烧红的铁条慢慢缩成针状,云彩红的变黄,黄的也灰了。孩子们也赶紧上岸,水猴子就要来了,水猴子天黑会拖人脚的。水猴子应该类似水獭一类,有人说见过,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见过的人说它红脸蓝眼晴,全身毛绒绒的,它水性极好,在水里人根本斗不过它的,好像《水浒》里浪里白跳张顺,甚至水性超过他。孩子们平时游泳是极少一个人下水的,为了互相照应,大家都是成群结队,是怕万一有人抽筋溺水,毕竟水猴子不过是个传说。(四)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3 14:43:05 +0800 CST  
少了几个字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3 14:59:05 +0800 CST  
谢谢各位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4 08:55:42 +0800 CST  
"倒东瓜,倒西瓜,倒到河里没人拉......",孩子们一边哼着,一边上岸换上衣服,水岸溅起的水花一阵比一阵轻,水纹渐渐成了鱼鳞状,平静又悠闲,不一刻便月华如洗,江天一色。
河这边到对岸是没有桥的,是通过渡船的,只有镇上和县城有桥。渡口自古是靠人力摆渡,渡口叫新兴街、又叫西街,其实不是街,是外滩村辖下的生产队,字眼上看也能感触到渡口曾经的繁华。清末民国至解放后,直到现在,去年听说怕渡船出事,竟然停摆了。渡船历来是村子人摆渡,村民是免费的,只收别村人和外来人过河费,有时摆渡遇到村民孩子,不认识,孩子报上家长名字,摆渡人也就不会去收费。最早渡船是木船,后来换了水泥船,再后来就成铁船了,铁船也不再用橹桨和船篙,在河两岸固定桩,中间拉一根绳,摆渡人拉上绳,如双手走钢丝,船便可来回,省时也省力。听景配父亲说,以前河埂并不高,当年太平天国快失败时,长毛(太平天国兵将)不知什么缘故,拆河对岸徐姓祠堂,我祖上文茂公被抓了壮丁,去当拆迁工,可能是肚中饥饿,长毛又不管饭,他趁监工不注意,一溜烟凫水过了河这边,长毛便一眼从河那边瞅到河这边,提刀追杀过来,祖上也知危险,却不知何处藏身,危极时刻,其母便让其藏在自家床下,长毛逼近家门,见不着他,冲进家门后用刀在床下横扫了几下,祖上双手抓住床板吸附床底,逃过一劫,便有了我们族下。如果当年河堤很高的话,祖上或许不用回家藏身,直接躲入河堤下杂乱草中,长毛也是很难寻。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4 14:35:26 +0800 CST  
01年无事,堂哥小街介绍我去峨溪河看河,看河的工作其实就是巡河和协助捕鱼,峨溪河最忙的季节是秋冬季,开闸将河水放浅,再用大网网捕,一网多的时候也能网几千斤鱼,拉网人很多,他们像纤夫一样在河埂上拖拉,鱼进了大网内,我摇上小船,去撑网,协助他们用网做个大网箱,把活鱼圈在大网箱内。
和我一起配合的是河上的一名股东,也就是正式工,名叫光辉,而我是临时工。河上作业,必须一人摇船兼固定船,另一个人干活。白天协助捕鱼,有时也在河埂上走走,查看有没有偷钓的人。半夜的时候摆上小船,前面人坐在床舱小凳上,牵上一个小锚挂在水里,像溜狗一样,来锚钩河里偷鱼人撒的网,夜里偷鱼的人并不多,也能锚上网,却很难发现偷鱼的人。光辉身材不高,黑黝黝的,腹肚有些便便,一脸横肉,看着有些凶相,身上有很多纹身,手臂上刺了条蛇,人见到他都害怕。此人八九十年代曾是"飞虎队"的一员,飞虎队其实就是类似过去的白相人,后改邪归正,务起正当行业,然其凶性未减,曾抓住一名偷钓者,除没收其钓竿,竟还让偷钓人自己脱掉衣服,剩个裤头回家。喜好下棋,无事时也常与我对弈,棋艺在我之下,念我是个文化人,对我态度也不似对待其他人,其母去世,我撰写挽联,帮他忙里忙外,他更是钦佩,也逢人夸我优处,古人说:仗义每多屠狗辈,可能也是有的。后来我辞去河上工作,过了一年,听父亲说,光辉没了,死于水上的交通事故。(五)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4 14:36:49 +0800 CST  
谢谢大家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5 07:19:46 +0800 CST  
县城在峨溪河的上游,西街渡口到县城有十几公里,以前马路公路不便利时,去县城和下游的峨桥镇都是坐机板船。机板船是一种水泥钢筋结构的船,长有十来米,宽也有三米左右,中间是个船舱,舱内搭一个两层棚,一层二层是通过铺木板分隔的,棚顶用牛毛毡或芦席铺上,上面再盖些稻草,其实说是船,不如说是个水上移动的屋子,开船的司机有时会以船为家,在船上生活。船的马达就是个单缸柴油机,啪啪啪啪啪,和拖拉机声音一样,开船的人在船尾掌舵,舵把是个铸铁的横杆,下连螺旋桨。过去公路上三轮车不多时,运货全靠它了,而每年油菜籽采收后,农家便通过机板船把菜籽拉到县城或镇上去卖。八岁那年,父亲装上菜籽,说带我们兄弟仨去县城玩,小时候门出的少,每天都想着能上街玩,听父亲一说,我高兴地蹦蹦跳跳,一口气跑到渡口,刚一上船,才发现船舱已被蛇皮袋装的菜籽包填满了,人只能坐在蛇皮袋上,有些人蜷缩在某个不碍人行的角落里,有些人反剪着手靠在舱尾和司机拉话。"开船了",大家开始坐稳,抓紧船上某个部件,船上的孩子们都挺兴奋,叽叽呱呱地说个不停。船驶着驶着就到了大桥(地名)河面,大桥河面极宽,远远望去,白波万顷,隐隐约约的浮山倒影随着机板船划出的波浪变得摇摇曳曳。再看看河岸边,时不时也有人招手等船,司机的大声敌不过马达的轰鸣声,只能通过手势或不靠岸表示拒载。
沿河岸的每个村庄都有农家下河洗衣洗菜的跳板,台阶一层一层直铺到水面,正面像登山的阶梯,侧面像一根根锯条,不过锯齿却是直角的。每一个台阶便是每一块跳板,河水会因为雨水的旺季和淡季而变得深浅不一,台阶仿佛是测水的"定海神铁"。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5 14:53:16 +0800 CST  
总觉得船像水里游泳的人一样,游的太慢,到县城的渡口已近中午了,渡口边就有收菜籽的粮油铺,粮油铺的搬运工见船来,也赶紧协助大家把蛇皮袋一包包卸下,搬至铺内,过磅秤后,老板打开袋子,总是嫌这家菜籽太潮、那家杂物太多,装作不想收的样子,其实他们不过以产品质量不好之虚行杀价之实。"货到地头死",农家也不可能多花运费将菜籽拉回,一是会让人笑话,二是太费劲不划算。父亲从口袋里掏出烟,递一根给老板点上,自己也抽一根点上,说几句话,老板也不再说什么了,价格的事我们孩子们并不关心,直到后来课本上有一篇叶圣陶的《粜米》,觉得故事内容很熟,好像在哪儿经历过。

去县城最开心的事就是去"迎春楼"饭馆,吃碗面或吃碗馄饨,面很细,似如今拉细的兰州拉面,软而好嚼,汤是淡淡的酱色,飘着葱花,很香很香,面捞完后,总是咕咚咕咚把汤也喝个净光。临走时也顺便捎上几个包子。(母亲每次下县城回来,也总是去那儿买几个包子,放在饭锅里热着,中午放学回来,掀开锅盖,见着包子,总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吃完饭,下一站就是新华书店了,书店人很多,书架上书可以挑看,锁在玻璃柜台里的书,是不能随便乱翻的,柜台内书和农村货郎卖百货一样,你想看某本书,招呼营业员拿出来,浏览一下,想买就留下,不想买就麻烦她放回原处。连环画是孩子们的最爱,一套下来很贵的,孩子们总想买,家长是不同意买连环画的,在大人们眼中,连环画就不是正儿八经的书。书店逛罢,便是街上,东瞅瞅西瞧瞧,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一会儿就进了菜市场,农家最爱买的便是整捆的海带和淡白肉(北方叫干豆腐皮,黄色扁平状),海带体表吸附着盐耐放,淡白肉是干货也耐放。农忙时节农家来不及做菜时,临出门前用水泡上海带和淡白肉,中午晚上回来一洗一切,下锅一炒,放些自家腌制的剁椒,便是两道下饭的菜。(六)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5 14:55:10 +0800 CST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5 15:06:57 +0800 CST  
希望看帖的朋友能提提宝贵意见
楼主 贰拾叁划  发布于 2019-07-05 16:21:51 +0800 CST  

楼主:贰拾叁划

字数:109345

发表时间:2019-06-30 23:59:2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6 08:40:00 +0800 CST

评论数:114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