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字长篇章回小说连载《蜕变》,怀旧;励志;情色;商战。


——穿越百年浩瀚时空,倾心百章曲折叙述。无论您身居社会哪个阶层,不管您阅读品味多么严苛,总有一个章节您会喜欢,总有一个故事会在您的心海深处激起涟漪!

——谨以拙作纪念那些百余年来为了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不甘年华虚度,不甘久居社会底层而奋发向上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众人们,尽管他们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终结后直至现在的极为平凡的普通人!

——欢迎阅读关注,甚至吐槽!更欢迎有识之士或过路高人不吝赐教!!关中马深表谢意!!!

《蜕变》 自 序

清晨,大地初醒,万物复苏,旭日东升,露珠渐逝,众蛹们爬上花草枝蔓,熬过一番痛苦挣扎,蜕去丑陋的壳,变成了五彩斑斓人见人爱的花蝴蝶;可有些——仅仅极少数——则变成令人厌恶唾弃的黑色或者灰色的“鬼蛾子”。

日月穿梭中,时代在变革,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在大千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像蛹们一样发生着蜕变——大家变得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文明,越来越高尚,越来越赢得相互的尊重和博爱;可有些利欲熏心之徒,却蜕变成被芸芸众生所不齿之人,变成危害他人乃至危害社会的人渣、魔鬼。

小说主人公家族五代人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其实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农家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乡村走进城市的蜕变的缩影。这些众多的鲜活的主角或者配角人物形象,尊敬的读者朋友们是否也似曾相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同年代的一个个令人激动甚或令人唏嘘的精彩故事,大家是否也感同身受?



关中马

QQ:1677232093
2015.11.26



《蜕变》 章 目

上 卷

第一章 白鹿原章三寻子 第二章 章木犊满月灾降

第三章 饥馑年兵匪一家 第四章 虎烈拉草菅人命

第五章 循孝道弃戎务农 第六章 天放晴曙光初现

第七章 两情悦喜结连理 第八章 歪心汉鸠占鹊巢

第九章 好年华人各其志 第十章 多经营芝麻开花

第十一章 援朝男一死一伤 第十二章 副省长低调省亲

第十三章 同欢庆社火获奖 第十四章 逼入社趁火打劫

第十五章 舔犊情父爱如山 第十六章 跃进年浮夸冒进

第十七章 豺狼行良善遭殃 第十八章 恓惶人着实恓惶

第十九章 良家妇难逃魔掌 第二十章 灾害年日月难捱

第二十一章 冬至会饥寒生盗 第二十二章 贩猪娃险象环生

第二十三章 暴风雨冲洗灾年 第二十四章 苦连连慈母缝衣

第二十五章 怜英雄惨遭毒手 第二十六章 清白人被诬投机

第二十七章 作恶者反作先进 第二十八章 浪荡妇也有真爱

第二十九章 动乱期黑白颠倒 第三十章 浩劫中良莠不分

第三十一章 蒙冤人含恨西去 第三十二章 拉大粪首进省城

第三十三章 树雄心勤能补拙 第三十四章 同学情拒绝对立

第三十五章 知感恩出类拔萃 第三十六章 朦胧爱不可直白

第三十七章 严家教手足情深 第三十八章 苦心志浴火重生

第三十九章 挑大梁呕心沥血 第四十章 上大学资格离奇

第四十一章 栖梧桐凤落枝头 第四十二章 拔头筹曲折转正



中 卷

第四十三章 求歪财蒙冤缧绁 第四十四章 囚室中思谋改弦

第四十五章 建新房劳燕分飞 第四十六章 喜同心花好月圆

第四十七章 好教师亦商亦农 第四十八章 走鹏城小试牛刀

第四十九章 转海岛艰难经营 第五十章 重亲情虽苦犹乐

第五十一章 鸿运来炒楼暴富 第五十二章 拓财路钱色开道

第五十三章 故乡情魂牵梦绕 第五十四章 桃花运未必吉祥

第五十五章 逆天行终归覆灭 第五十六章 福满堂南方春早

第五十七章 纯真男初进淫窟 第五十八章 风骚女觅得知音

第五十九章 深圳行各有其事 第六十章 欲独吞瞒天过海

第六十一章 蒙鼓中依然得意 第六十二章 遇故知他乡盛情

第六十三章 游子归衣锦还乡 第六十四章 亲兄弟形同陌路

第六十五章 露端倪急忙扑火 第六十六章 夏威夷难说福地

第六十七章 钱啊钱难言不贪 第六十八章 吞军产明星出马

第六十九章 守海岛一事无成 第七十章 再中计二进鹏城

第七十一章 善心人处处善良 第七十二章 硬上弓弓折弦断

第七十三章 同学聚明星受辱 第七十四章 妯娌们千姿百态

第七十五章 萌恶念借刀除患 第七十六章 携小三古都安抚



下 卷

第七十七章 过大年难说喜庆 第七十八章 藏祸心事事设障

第七十九章 长相知老来分居 第八十章 合伙人地位悬殊

第八十一章 大事故冷血毕现 第八十二章 儿造孽父命归天

第八十三章 不相谋兄弟阋墙 第八十四章 欲弑兄人性泯灭

第八十五章 遇凶险急流勇退 第八十六章 施奇计长辈调解

第八十七章 著檄文欲讨贼人 第八十八章 伤翅鹄亦能高飞

第八十九章 再振作从头再来 第九十章 回故乡难见真情

第九十一章 关中城父子同建 第九十二章 鸿运楼兄弟同婚

第九十三章 渭阳县再起风暴 第九十四章 新农村人心所向

第九十五章 七零后难言孝顺 第九十六章 九零后新潮开放

第九十七章 死了难活着更难 第九十八章 知今日悔恨当初

第九十九章 敬老院幸福生活 第一百章 牧候关续修家谱







上 卷



第一章 白鹿原章三寻子

东方的天空刚有一点鱼肚白,戴着黑色六瓣瓜皮帽、身穿粗青布夹衣的章三老汉,双肩掮着褡裢和棉花,就已经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渭河北岸码头。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渭阳县境内的渭河白蟒原码头,只有一条小木船在摆渡。此时,木船已经起锚向南岸驶去,土黄色的渭河水面上,渡船越来越小,章三老汉再急也没有办法。于是,他寻到码头上一尊渡船靠岸时绑缠绳索的石墩坐了下来,放下左肩上掮着的两捆(一捆10斤)棉花和右肩上的帆布褡裢,看似消停地从褡裢里取出火镰、火石,点燃一支媒头(用火纸卷成的保持较长时间火种的细长纸筒),又取出一个年代久远被手掌把摸得明光发亮的黄铜水烟袋,按上一撮烟丝,“咕噜咕噜”地吸起水烟来。

章三老汉年逾花甲,中等个头,腰已经弯了,背有些驼了,一头灰白的短发和脸上深深的皱纹以及黄得发黑的皮肤,显示着老人的饱经沧桑;可他双目炯炯,眉宇间透出的刚毅与英气,又明显流露出关中汉子坚定倔强的性格与魅力。正因为年轻时随同父兄们靠着一双脚板一副扁担两只筐,徒步来往于商州山区与渭阳县城贩运山货药材,章三老汉练就了一双钢腿铁脚,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当昨儿后晌从邻村笀儿大(关中人称父亲为大)的嘴里,听到被抓了壮丁离家在外三年多的儿子章奇子,成了一名解放军士兵,就驻扎在离家七十多里、离西安城三十多里地的白鹿原原刘村、正做着攻打省城西安的准备时,章三老汉就再也坐不住了。就想立马动身,寻找到日夜思念的儿子,叫儿子回来。

当时,章三老汉和老伴章董氏正坐在自家空荡荡的茶水店里唉声叹气,唠叨着儿子奇子的事情,邻村笀儿大老孙头来到章三老汉的茶水店,一进门就大喊:三哥!大喜事!我刚从白鹿原原刘村姐姐家回来,在我姐姐家见到你儿子奇子了!——

原来,渭阳县城解放后,芒儿大见其自家日子好过了,就操心起远在白鹿原的姐姐,背着一口袋玉米面去探望。经过大半天艰难跋涉,到了原刘村,没想到姐姐的家乡也解放了,村里还住着好多好多的解放军。这些解放军大都是搭起军用帐篷驻扎在屋外,只有一些军官临时住在百姓家里。姐姐家里就住着一个营长和他的警卫员。姐夫对芒儿大说,这些兵是属于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的一个团,几个月前已经解放了延安,正在为解放省城西安做准备。凑巧的是,临回来的前一天,有一个解放军战士进来,好像是要向营长汇报工作。不一会儿战士从营长房间出来,笀儿大瞅着眼熟,也就多看了一眼。没想到这个解放军战士也注意到了笀儿大。突然,战士叫了一声“孙叔”,又急急说道:“叔你不认得我啦?我是奇子,是笀儿的同学奇子啊!”笀儿大想起来了,说道:“哈哈!我就看着眼熟嘛!你和笀儿上学时,不是经常在我家住吗!几年不见,奇子出息多了,穿上解放军衣服,更显精神、帅气,叔都不敢认了!”奇子问道:“孙叔,你去过我家么?见过我大么?笀儿现在干啥哩?”笀儿大说:“贤侄嫑急!听叔慢讲。你大那我常去,想喝茶了就去你大的茶水店。你大如今挺好,解放了,你大把大烟(指鸦片)都记了(指戒了),身体美着呢!……就是常常提起你,念叨你,说你一走就是两三年,也不给家里捎个信!……笀儿莫出息,念了几年书,和你叔我一样,还是打牛后半截子(指务农种庄稼)。——咦!你不是当了‘国军’么?咋又成了解放军?”奇子答道:“唉!嫑提啦!我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想给家里捎信也不好捎啊!好在解放延安时我们团投诚了解放军。” “好,好,好,太好了!太好了!你大知道现在国民党的‘国军’和共产党的解放军一直在打仗,‘国军’又一败再败,眼见得快要完蛋,只知道你在‘国军’,就成天操心你。你在解放军就好了,我回去告诉你大,你大一定会放心的,高兴的。”“解放军是咱穷人自己的军队,我打算西安解放后,就回家去看望我大。”奇子说。

三年前,章三老汉弟弟章四在西安城开的药店扩大经营,需要人手,而章四自己的一女三儿四个孩子又小,看到奇子已满十七岁,又念过几年书,心窍灵活,就有心带侄子去西安。章四回家后和哥哥商量,章三一听大喜,连连说道:“好,好,好!奇子在你那里哥放心,奇子也能跟着他四大学些本事。”当下,章四就带着侄子奇子,来到西安城内南大街粉巷的济民药店。奇子果然表现不错,样样事情都做得干净利落,深得四大喜欢。一天,奇子随同店里伙计“瘸腿”李相,一人一个背篓,一起去西安城外秦岭山下收购药材,遭遇一队国民党军队抓壮丁。他们一见奇子年轻力壮,抓起来就走。李相拖着一条瘸腿,追上去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一个军官摸样的人说:“别胡缠!再缠连你也一块带上走!这是吃饷当兵,又不是上刑场杀他!”奇子也劝解李相道:“李哥,你回去告诉我四大,让他也转告我大,让家里放心,就说我自愿当兵去了,我混出个‘人样’就回来。”
当李相把这一切告诉章四时,章四懊恼不已,后悔不该派奇子外出收药。章三老汉知道后,更是气愤,大骂这国民党也真是太可恶了!你打不过人家共产党,却拉我儿子去挡枪子!当炮灰!真是岂有此理!随后,奇子就随部队来到延安守卫延安城。随同奇子一起被抓的还有一位河南逃荒到陕西的年轻人,叫刘顺,和奇子很是谈得来。一天,刘顺悄悄地对奇子说:“兄弟,解放军就要打到延安了,‘国军’快要完蛋了,你打算以后咋办?”奇子说:“国民党气数已尽,完蛋也是迟早的事!‘国军’完蛋了,我还想回我四大那做生意。老哥你想咋办?”刘顺说:“其实,解放军本来就是老百姓的队伍,是穷人的队伍,这延安城本来就是解放军的大本营。当年朱、毛红军来到这儿,在这住了十几年,联合国民党指挥全国老百姓打日本。日本战败了,投降了,国民党头头老蒋翻脸了。”奇子说:“听人说老蒋本来就不想抗日,是当年他的手下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在临潼华清池抓了他,他才不得不同意和朱、毛联合一起共同抗日的。”刘顺说:“对呀!这老蒋就是个独夫民贼!日本人投降了,他想一人坐江山,就打起内战,想消灭朱、毛。”奇子说:“这老蒋真是该死!不得人心!”刘顺说:“是的,正因为老蒋不得人心,不到两三年,美国人支持的蒋介石八百万军队,就被‘小米加步枪’的朱、毛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奇子问道:“刘哥,那延安咋就被国民党的‘国军’占领了?”刘顺回答:“兄弟,这你就不懂了。这不叫‘占领’,这是解放军故意让出的。当时,蒋介石王牌嫡系部队胡宗南大军压境,胡宗南气势汹汹,声言三个月消灭朱、毛!结果呢,朱、毛军队避其锋芒,战略转移,渡过黄河,让给胡宗南一座空城延安。朱、毛所到之处,百姓拥护,队伍不断壮大,打了无数的大胜仗。如今全国大部分地方已经解放,延安城也为期不远了!”奇子听后很是高兴,说道:“那真是太好了!延安解放了,我就可以回家了!”刘顺说道;“既然盼着早点解放,将来解放军进攻时,咱可不能对着解放军开枪啊!”奇子则信誓旦旦表示:“刘哥,到时我一切都听你的!”

后来,解放军进攻延安,奇子所在的‘国军’部队一个团,一枪未放,全部投诚。奇子从此也知道了刘顺本来就是共产党,有意装着逃荒要饭,有意被抓了壮丁,有意混进了‘国军’队伍的。最后和他的战友一道,策反了这股‘国军’。解放军接管了这支部队后,对不愿意留下当解放军的,发给路费,让其回家;对愿意参加解放军的则整编到解放军队伍中来。此时,奇子非常崇拜刘顺大哥,就征求刘顺意见,刘顺说:“兄弟,你有文化,我看你的确是个人才,家里你还有两个弟弟,建议你留在部队。全国解放后,咱们一块建设新中国吧。你的前途无量啊!”就这样,奇子当上了解放军,编制在刘顺任营长的三团一营,成了营部的文化教员。随后,部队开拔至西安城外白鹿原,作为解放西安城的解放军之一部,驻扎在白鹿原上的原刘村。(待续)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1-28 16:27:00 +0800 CST  
@秦人f 2015-11-29 00:07:49
看到大作,深为震撼。这样的好作品很少看到,希望继续。等待更新。
-----------------------------
十分惊喜地看到第一位留言的朋友给予关中马拙作这样高的评价!谢谢您!您的支持与鼓励,是我最终完成作品的最大动力!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1-29 08:14:06 +0800 CST  
章三老汉能不着急吗?
他心想儿子咋这么瓜( 傻的意思)?本来你好好在西安城学生意,被抓了壮丁当了兵是万般无奈,可解放军给你路费让你回家你却不回,却自愿扛枪打仗,眼睁睁地往火坑里跳。难怪前段时间从北边延安方向开过来一队一队解放军,路过家门口,一直向南边西安方向开去。当时,章三老汉坐在自己家茶水店门口,看到不时有解放军来到店里打水。这些解放军和章三老汉以前常常见到的生蹭愣倔骂骂咧咧的“国军”不同,一个个和蔼可亲,打完水就和来到店里消费的顾客一样,放下几个铜板再走,搞得章三老汉很不好意思。人家村里好多人提着鸡蛋,端着茶水招待解放军,可这些解放军打了水却一定要放下茶水钱!还说这是我们的部队纪律,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再说你老人家开店也不易啊。
章三老汉想,怪不得人家解放军打胜仗,这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嘛!
这些路过章三老汉茶水店门口的解放军,一直持续了一天一夜。看来这些解放军里面,肯定有我的儿子奇子!这碎仔娃子(对年轻人的爱称)肯定怕我留住他,偷偷溜了过去。不行,无论如何我得去白鹿原,把儿子叫回来。
当笀儿大说到奇子现在一切很好时,章三老汉急了:“好啥哩么!这马上就要打仗了,枪子可不长眼睛!他还不感到一点危险?解放西安城是干啥?是攻城!可这城不好攻啊!当年‘二虎(指杨虎城、李虎臣)守长安’,刘镇华八个月都攻不下来,你彭德怀就有多大能耐?他四大一直在城里做生意,前次回来说,这些国民党兵个个如狼似虎,都拿着美国人支持的先进武器,你能打过人家吗?咹!还不是白白去送死!”
笀儿大说:“三哥,现在解放军越来越厉害,关键是人家得民心,老百姓都拥护。国民党兵看起来都很凶,其实个个是草包,枪一响夹起尾巴就跑,这些好武器就都送到了解放军手里。”
章三老汉说:“不管咋说,这打仗不能说不死人的。我不管他谁最后坐天下,我就要我儿子平安顺当的回家,做个实实在在的庄稼人。”
说着,章三老汉就想立马动身。眼看天色已晚,就详细询问了芒儿大原刘村笀儿姑妈家地址,招呼老伴章董氏拾掇干粮,准备路费,决定第二天出发。章三老汉又盘算着要带儿子回来,恐怕要花大钱,茶水店余钱不多,于是打算背上两捆棉花,路过郭镇时,委托郭镇朋友胡道生帮忙卖掉,凑得更多盘缠,以便到时候事情好办。
章三老汉坐在石墩上,焦急地等待着。点燃了两根媒头,不知抽了多少袋水烟,足足一个时辰过后,摆渡船才开了过来。章三老汉坐了船,过了渭河,再向南走了五里地,到了郭镇,找到朋友胡道生,已是日上三竿。
胡道生是章三“自乐班”(关中农村群众自发组织,常常受雇于乡间的红白喜事)里的朋友,一支长萧品得极好。章三拉的二胡也是一绝,远近闻名,当年他发起成立自乐班,胡道生理所当然成为了班里的顶梁柱。章三儿子被抓壮丁,他也曾委托自乐班里的弟兄四处打听奇子下落。今日得知老朋友要去见已离家三年多的儿子,胡道生很是高兴。马上带章三去了自己熟悉的一家货栈,卖过两捆棉花后,又请章三吃了一碗红肉泡馍。章三老汉不愿久留,背起褡裢,告别胡道生,急急上路,向南朝着白鹿原的方向赶去。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1-29 08:18:42 +0800 CST  
第二章 章木犊满月灾降
章三老汉大名章延平,祖籍商州牧候关,出生于晚清的动荡年代。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章三的父亲章老太爷早年读过几年私塾,是一位有文化、很精明,也很勤劳的山里人。靠着几十年肩挑馬驮,贩运商洛山区各种山货药材到平川,积攒了不少钱财。
年轻的章老太爷秉承家族“崇文尚义重德”的祖训,让自己的几个男孩子都是先进私塾学堂读书,长大后再跟着他跑生意。
后来,章老太爷因生意认识了渭阳县白蟒原下原下村大财东王秀才,二人成了知冷知热的好朋友。王秀才见章老太爷有意在渭阳县落脚,又为生意方便,就将紧靠官道边上的二亩地便宜卖给了章老太爷。章老太爷就沿路边盖起三间门面房做货栈,后边再盖起三间上房连着对檐十间厦子房,于民国初年将全家老小接到了山外。
这时,章三的大哥章延德已结婚,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二哥章延进也已娶妻。从商州山里搬到渭阳县后,章老太爷带领几个儿子仍然做着山货买卖。赚了钱,就买地。几年下来,章家已有良田五十余亩,马车一挂,良马一匹,耕牛两头,货栈生意也越做越好,章家成了渭阳县颇有名气的生意人,大财东。
原先这里只住着黄姓、胡姓两户人家,离王秀才的原下村三里地,行政上属原下村管辖。随着章老太爷一家的到来,又有何姓、娄姓两家河南人逃荒到这里落户,虽然行政上仍然隶属原下村,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已经形成。由于此处离渭阳县城刚好九里地,路边章家又开着一家货栈,村名就被大家约定俗成喊成了“九里店”。
生意做大了,土地增多了,可章老太爷从来行事低调,家里从不雇长工。只是到了夏秋两季收种时节,才请短工帮忙。
到了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年底,章三延平已结婚生子,并且有了三女一儿:大女儿叫兰兰,六岁;二女儿叫红红,四岁;三女儿叫莲莲,两岁;儿子出生不久,尚未取名。
按照关中平原风俗习惯,小孩出生到给孩子取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里人都会喜爱地喊其为“木犊”,大多数人会等到下一个“木犊”出生或即将出生,才会给前边的“木犊”取上大名。“木犊”也就慢慢变成了婴幼儿的代名词。有些人家很可能后边再无添丁,或者家里人叫得顺口舍不得改,“木犊”就作为乳名伴其一生。
因此,关中农村里,叫作王木犊李木犊赵木犊等各种姓氏木犊的比比皆是。此时延平的宝贝儿子出生不久,正处在被大家叫作“木犊”的阶段。这个木犊,就是后来章三老汉要去白鹿原找回的儿子章奇子。
连着生了三个女儿,到了第四个孩子才是儿子。能够传宗接代了,章三延平尤其疼爱,视若珍宝。
章四延春小章三延平十岁,这时也娶了媳妇,只是尚无子嗣,在省城西安的一家药店当相工(指学徒),人称章相。
眼看着自己一生历经磨难,苦苦奋斗,将自己后辈们从商州的穷山沟里迁徙到了关中平原,如今又有了偌大家业,儿孙满堂,日子越来越好,父亲章老太爷心满意足,十分高兴。可他知道,创家业难,守住家业更难。
于是,章老太爷经常教育自己四个儿子,要牢记“崇文尚义重德”的祖训,要读书知礼,尚义重德;要踏实做事,谦逊做人;要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章老太爷还爱讲:成由勤俭败由奢。讲给儿孙们最多的一个故事是:有一天,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老头,肩扛着铁锨挑着粪笼去渭阳县城。走进县城时,粪笼里已经装上了半笼牛粪。此人看见一家财东门前贴了一张告示,说是要卖掉城南一块上等水田,开价三千大洋,心想这块水田正好挨着自家土地,就走了进去。找到管事的账房先生,问道:“你们家的土地价格还能否再谈?”账房先生一看此人挑着半笼牛粪来谈买地之事,觉得十分滑稽,腆着脸十分鄙夷地说道:“本来不讲价,你要买,可以讲,一千大洋给你。”旁边一群看热闹的人也哈哈大笑。挑粪者问道:“此话当真?”账房先生回道:“当着这么多人之面,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岂能有假?”挑粪者一句“那好,你等着,我去去就来!”回转身,大踏步向门外走去。背后传来账房先生一句大声地嘲笑,“下次来别挑牛粪,要挑上银元吆!”看热闹的人群又是一阵开怀大笑。一个时辰过后,挑粪者没有再挑粪笼,却带着一个小伙子,小伙子背着一个破褡裢,又来到账房先生面前。进门也不答话,招呼小伙子取下褡裢,哗啦啦倒出里面东西——原来是一堆银元。挑粪者说:“掌柜的,你数数,看够不够一千现大洋?”一帮凑热闹的和账房先生先生一看都傻了眼,急问小伙子此人来路,小伙子答道:“这是我大,县南的王秀才。”账房先生一听大惊,早听说县南王秀才从来不显山、不露水,可怎么也想不到王秀才竟然挑着粪笼捡牛粪!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有心按前言和王秀才成交,又怕东家怪罪下来不好交代。“这......这......”账房先生正在左右为难,主人孙财东端着水烟袋踱了来。“咋啦!想反悔?”孙财东说,“做人岂可无信!成交。”于是,双方写就卖地契约,这块上等水田就到了王秀才手里,王秀才和孙财东也成了常来常往的好朋友。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1-29 16:06:32 +0800 CST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中国北方遭遇了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史称“十八年年馑”。尤以陕西灾情最重。
据后来官方统计,全省200多万人活活饿死;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荒乞讨;800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观音土填充肚皮,苟延生命。特大旱灾,加上风灾、雹灾、虫灾、瘟疫以及兵匪之患一起袭来。一时间赤野千里,尸骨遍地,甚至人间同类相食,真是惨绝人寰!
章老太爷倾注毕生心血建设起来的幸福美满之家,顷刻之间破败人亡,章氏家族遭遇灭顶之灾!
灾情其实从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已经开始。
由于干旱,夏粮歉收,靠着人力的桶担盆端,勉强种下秋季作物,又是几个月滴雨未下,不少农人地里的秋粮颗粒未收。章老太爷虽然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亲率自己除了在西安药店当相工的章四延春夫妇以外的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两个孙子打井取水抗旱,可秋季收成还是不够缴纳官府的‘皇粮’。
腊月初,章三延平儿子快要满月,章三高兴地和父亲商量如何给儿子过“满月”,父亲问:“你想咋样过呢?”
章三回答:“前边一连三个女子,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儿子,我想办大一点,办洋活(体面的意思)一点。”
父亲说:“儿啊!你三十几岁的人了,咋还不懂事呢?今年遭灾,家里存粮已经不多,穷人们家家户户开始断粮。王秀才支起大锅,已施舍穷人粥饭一个多月。村里不少人已经外出逃荒。你说木犊的满月酒该办多大?多洋活?”
章三说:“大,你看咋办?我听你的!”
父亲说:“我看咱不摆酒请客了!就咱家自己人一块聚聚,悄悄地高兴高兴就行。”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1-29 20:34:10 +0800 CST  
木犊满月这天,由于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场大雪,天气极冷。
章老太爷和儿子们在家里屋子正厅烧起红红的木炭火盆,把两张大方桌合并一起,老伴章黄氏招呼大儿媳、二儿媳,作了一桌好菜,烫了一壶烧酒。
章老太爷与老伴章黄氏居首而坐,左边章老太爷一侧坐着章大延德一家五口,右边章黄氏一侧坐着章二延进一家四口,章三延平一家坐于下首,媳妇怀里抱着满月的木犊。
章家的正厅虽说宽敞,却也布置得简单清爽。由于方桌并到了厅堂中间,四周就变得空荡,原先摆放方桌的中堂位置的墙上,悬挂着装裱得十分考究的“崇文、尚义、重德”六个大字就显得分外醒目。中堂两边是一副对联,上联:天马自行空,下联:云龙远飞驾。——这是当年新房落成后,章老太爷特意让老朋友王秀才留下的墨宝。
章老太爷经常给儿子们说,咱家虽说祖上是穷苦的山民,可传下来“崇文、尚义、重德”的家训,实属不易!六字家训字数不多,可包含着深刻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咱的先人就是期望他的后人们好好读书,多学文化,当个明白人、智者。咱家有生意,更应该讲“义”,讲“德”,童叟无欺,凭天地良心做事。至于两边的对子是我加的,我希望咱们做人要像天马、云龙一样,当行当止,随行就势,不受外务所役使,不被世俗偏见所束缚,始终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这样,咱们章氏家族就一定会富足兴旺。
大家都在等着章老太爷来个开场白,就可以动筷子了。正在这时,紧闭着的大门被人撞开了。章四延春脸色煞白,提着个竹箱,拉着娶回家不到半年的媳妇,出现在大家面前。章三延平急忙走上前,接过竹箱放置一边,问道:“四弟,你咋啦?没听说你要回来么!”延春放下行李,扑打着身上的白雪,结结巴巴说道:“唉!出......出事了,西......西安城......城里,出.......出大事了!”
章老太爷说道:“我儿不急,坐下慢慢说,慢慢说。”
延春与媳妇拉过一条长凳,坐了下来。接过大嫂递过来的热茶,喝过几口,延春这才缓过气来,说出了让大家感到十分吃惊又十分可怕的事情:“入冬以来,西安城内灾民越聚越多,开始还可见到一些慈善的富户搭起的粥棚,政府也成立了赈灾救济会,组织了一些救济,办起了粥厂。可时间一长,大家都不堪重负,富户们撤走了粥棚,政府也没有了救济,关闭了粥厂。于是因饥生盗,因灾生盗,整个西安城内盗贼四起,商户们已不敢开门营业,尤其是经营食品一类商店,往往门一开货品即被饥民一抢而光。政府派出军队维持治安也无济于事。一些仍然是饥肠辘辘的士兵也加入到盗匪的行列。没有办法,我们药店也只好关门歇业。尤其这几天大雪,城内已发现了几十具饿死的或者冻死的灾民尸体。我俩呆在西安城里没事可干,也不知咱家里情况还好不好,就搭乘顺路马车赶了回来。一路上,这不算太远的七十多里官道,我发现至少不下十多具无名尸体倒卧路边,无人问津。”
说到这儿,延春眼圈红红的,脸上露出受惊惶恐的神情。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1-29 22:28:25 +0800 CST  
章老太爷听着延春说完,表情严肃,冷峻,并不答话。招手让孩子们先吃,自己取来一个竹编的烟盘,拿出火镰火石,点燃一根媒头,取过一支古老而精致的黄铜水烟袋,“咕噜咕噜”抽了几口,弹掉烟灰,语言沉重的对大家说:
“儿孙们,今儿个咱家老小一十九口凑巧算是到齐了。眼见是遇到了我今生从莫遇到过的大灾年。刚才延春说的西安情况,其实我觉得并不突然。多年来战乱不息,民不聊生,为着增加税赋,政府默认咱这自古以来种植粮食的八百里秦川种植的大烟(指鸦片)却越来越多。加上干旱已经持续两年,老百姓本来已经歉收,可咱这儿驻扎的西北军和蒋介石还要打仗,沉重的田赋还有苛捐杂税把老百姓的血都已经榨干。
“近日,想必你们也听到了,渭阳县已有饿死多人的消息,多人自杀的消息,县城南门口还出现了让人吃惊的‘人口市场’,卖儿卖女卖媳妇。更加令人痛心的是县北岳家村一对年轻夫妇,不堪忍受饥饿煎熬,合力用绳子勒死自己一对一岁、三岁儿女,然后一道上吊自杀,可怜啊!”
章老太爷说着,眼圈发红,含着泪花,又点起一锅水烟,抽了几口接着说,“灾情已经很严重了,只因咱家囤中有粮,咱们一家人才莫有感到恐慌。延平本来还想给‘木犊’办个排场的‘满月酒’,是我挡住了才莫有办成。我想,乡亲们已经很艰难了,咱家虽然好一点,但绝不能铺张,不能张扬,要比以前更节约,更俭省。还好,最近下了一场大雪,人说‘瑞雪兆丰年’,麦子旱情已经缓解。我估算了一下,即就是明年夏粮大丰收,也还有小半年时间。虽然咱家粮食吃到明年莫有问题,但咱们节约一点有了剩余,帮帮乡亲帮帮亲戚岂不更好?
“今天当着大家面,我把话说死了!今天‘满月酒’吃后,从明天开始,大人小孩每天吃粮不超过四两,不够用菜蔬代替。每顿吃饭由你妈决定吃啥东西,咋样分配!”
说着,章老太爷看了一眼章黄氏,又扫视了一眼四个儿子,郑重其事问道:“你们可听清楚了!”
长子延德在四个儿子当中读书最少,吃苦最多,十几岁就跟着父亲翻山越岭贩运山货,最得章老太爷喜爱。本来就和父亲一样具有吃苦精神,近来也知道了渭阳县很多灾民死亡的情况。现在父亲这样安排也正合延德意思。父亲问起,延德马上回答:“听清楚了,就按大说的办!”
次子延进性格倔强,打小除了和哥哥一样随着父亲往返商洛山区与渭阳县城外,还喜好习武,喜舞枪弄棒,也曾在外边惹出诸多是非之事,甚至惊动官府,被父亲多次责备训斥,而延进对父母可是出了名的孝顺。面对父亲发问,延进毫不犹豫,立刻跟着延德表态:“我同意咱大作出的安排!”
三子延平从商州山区下来时,只有十多岁,来后也只是以读书为主。读书也并不上心,几年下来,私塾老师的满腹经纶没学多少,倒是老师的另一门技艺成就了延平的一门绝技。原来老师闲暇时喜拉二胡,延平总是缠着老师教他,老师也觉得应该照顾孩子的兴趣爱好,说服父亲跟着他学起二胡来。离开私塾学堂后,延平依然对二胡爱不释手,常常到处寻找名家,切磋技艺。久而久之,延平二胡技艺大长,成为渭阳县内一绝。他还几次与父亲提起,说行行出状元,搞艺术并不低贱,想成立自己的戏班子,均被传统思想主宰的章老太爷坚决回绝。虽然对父亲的武断很有意见,可父亲无论做出何种决定,延平也总是言听计从。此时见两位哥哥已经对父亲意见表态,也立刻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四子延春,年龄最小,却是四兄弟中读书最多一个。小学读完,章老太爷送延春去了省城读中学。中学毕业后,延春按照父亲旨意,学做生意,进了一家药店当相工。章老太爷曾经进城见过药店老板,谈起延春,老板直夸其勤学上进,工作出色,对其赞不绝口。此刻听了父亲安排,不光表示坚决支持,还建议父亲道:“西安城内盗贼四起,想必咱家也恐须以安全为要。”
章老太爷听罢,脸上流露喜色,接住延春话题说道:“我儿此话有理!眼见年关渐近,地里也没农活可做,全家人无事减少外出,晚上你们四个轮流守夜,提防盗贼。”
末了,章老太爷又叮嘱老伴章黄氏说:“家里每天多熬些苞米粥,若有要饭的上门,大大方方的打发他们。咋不能像王秀才那样张扬,但能做的善事还是要做。”
一场满月酒,只有几个孩子忍不住饥饿,慢慢吞吞吃着已放得冰凉希渗的饭菜外,大人们都没有动筷子。章老太爷的水烟不停地“咕噜咕噜”吸着,延德延进延平的旱烟袋也“吧嗒吧嗒”不停地抽着,只有延春不吸烟,偶尔端起茶杯喝喝茶。
章老太爷觉得事先想好的该说的话已经说完,这才放下水烟袋,端起酒杯,环视一下四周,说起与今天有关的话题:“今儿个延平儿子满月,咱章家喜添男丁,我自然高兴。为着咱章家兴旺,后继有人,今儿个不妨多喝一点!”
老爷子发话,大家齐齐端起酒杯,一时间杯著骤响。章黄氏又让儿媳们热了饭菜,一家人终于在有点喜庆的气氛中度过了木犊满月这一天。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1-30 22:48:11 +0800 CST  
一切按照章老太爷的吩咐进行。
白天,章老太爷和延德、延进、延平一起,要么拾掇农具,修理马车,务弄牲口,支起铡刀铡草;要么盘点货栈,整理山货,拣选药材。碰到好的天气,则拉开院子中间长长的簿子(一种竹子制做的晾晒工具)草席,晾晒上潮湿的山货或药材;延春两口不参与家里劳动,整天辅导着侄子侄女们读书习字;章黄氏则安排儿媳们定量做饭,定量配餐。只是施舍的苞米粥从不间断。大门口路过的饥民,总能喝上在章家讨到的一碗稀粥。晚上,厅堂里的柴炭一直烧着,彻夜不熄。四个儿子轮流当值,从不懈怠。
没过几天,章家施舍粥饭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章家讨粥的人越来越多。有时粥没熬好,饥民在门外就已排起长队。这时,章老太爷必然反复叮嘱章黄氏,柴火烧旺一点,动作放快一点。嘴里还不时念叨着“咱也是从可怜处过来的人,没有这些关中乡党,也莫有我老章头的今天!咱要帮帮这些穷乡亲们度过难关啊!”
在骇人听闻的“十八年年馑”已经逐渐拉开帷幕的时势下,在章老太爷主持的章氏大家庭里,反倒出现难得的温馨祥和的景象。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1 09:30:59 +0800 CST  
第三章 饥馑年兵匪一家
好景不长。腊月二十六,离大年除夕刚好三天。早上,白蟒原镇镇公所几个人,由原下村胡保长带路,率领一队黑狗子(指身穿黑色军服的士兵),浩浩荡荡来到章家。
章家宽大敞亮的门厅里,大儿媳正在给十几个饥民盛粥。章老太爷坐在一旁,一手拿着水烟袋,一手夹着媒头,边抽着水烟边和一位喝粥的年长饥民拉着家常。
胡保长见到章老太爷,就像多年没见的老朋友,马上打起哈哈:“啊呀!大善人哪!还在舍粥哩哪?”
章老太爷离座,站起,上前一步问道:“胡保长,您这是?”几个儿子一见来了部队,纷纷放下手中活计围了过来。
胡保长说:“啊哦,我介绍一下,这是镇公所马干事,这是驻军李班长,今天来是收粮的。”
章老太爷弄清了来意,不急不忙地说:“原来是这样。你们可能搞错了!我家把民国十八年的粮都已经纳完了。”
胡保长说:“莫有错!莫有错!现在是特殊时期,政府有令,有能力就多交一点。”
章二延进脾气暴躁,是远近出了名的“冷娃”、“二杆子”,听胡保长说还得交粮,按捺不住心中怒火,立刻骂了一句:“放屁!狗日的!你们这是啥锤子政府!一年四季剥着老百姓的皮,剥了一层又一层,还让百姓活是不活?”
看见延进发火,李班长一个眼色,士兵们立马端起长枪,枪栓拉得噼啪直响。
章老太爷见状,训斥延进道:“回去,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延进脸憋得通红,但不得不怒气冲冲退了回去。
胡保长又说:“上头发了话,我们也莫办法!老蒋背叛了革命,你说这该不该伐?咱西北军冯玉祥将军素来爱民如子,如果打败了老蒋,当了总统,咱老百姓还愁莫有好日子过?这部队要打仗,就要用粮。再说今年遭了灾,政府要赈灾,更要用粮。我说这老章头,要用粮,不向你们这些富户征收向谁征收?”
章老太爷说:“老蒋该伐,仗该打,灾该赈,粮该收。可我老章家不说现在是年初官粮已交到了年底,就是现在要交,也无粮能交了,余粮一家人也只能顿顿掐掐(指精打细算)凑合到明年夏收。不是不为之,实在是无力而为之!”
胡保长说:“这就是你老章头的不对了!你说你莫有粮食了,你支起大锅,施舍粥饭,听说已有一段时日,这是哪儿来的粮食?”
章老太爷一时语塞:“这......这是一家人从自己口中省下的,想做些善事。”
胡保长说:“做善事有政府呢,你们交了粮,政府统一赈灾,岂不更好?!”
斯斯文文的马干事一直没有说话,这时翻开一个黑色的夹子,说道:“老章头你听着,你以为你的官粮已经交到年底就多交了?王秀才已交到了民国二十三年,原头村的梁财东已交到了民国二十五年,......”
马干事还要继续往下读,李班长早已等得不耐烦了,手一挥,干干脆脆说道:“行啦!行啦!别跟他磨牙(指啰嗦)了!他妈的!现今这世道,瘦猪哼哼,肥猪也哼哼(指穷人哭恓惶,富人也哭恓惶)!仓库门一打开,马上秃子鲨(读sa,指脑袋)上的虱子摆明了,就用不上废话了!”说着,手一挥,一队士兵就往里闯。章老太爷眼看已经拦挡不住,只好吩咐章黄氏开库门。
章黄氏打开库门,大家伙儿看到,四个大囤已经收起三个,只剩下一个粮囤尚有半囤玉米,旁边的几个麻袋装着小麦和马牛饲料黄豆和黑豆。李班长说:“你们看,你们口口声声说莫粮了,这不是粮食这是啥?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你说你们欺骗糊弄民国政府,该当何罪?”
章老太爷上前,抱拳打拱,向李班长行礼道:“老总,行行好!行行好!您掐指头算算,这些粮食就是每人每天吃上半斤,一家大小将近二十几口,可否吃到明年?”
李班长一听大怒:“你这棺材瓤子(对老人的蔑称)真算是活腻了!士兵们提着脑袋在前方打仗,吃了今天还不知明天有无饭吃。你倒好,还算计着明年的粮食!”说着,指着马干事:“开票,再交官粮四年!”
章老太爷颤抖着声音苦苦哀求:“老总老总,不敢不敢!你不能这样啊!你这样可是让我们无法活下去了呀!”
延进忍无可忍,又冲将出来,手上顺势举着一把铁锨骂道:“我日你妈!老子不想活了!今儿个就和你拼了!”
延德连忙搂住延进后腰,口中急急说道:“兄弟,兄弟!冷静,冷静!千万不要动下烂子(指闯下祸端)!”延平、延春也急忙上前拉住二哥,好言相劝。
这时,李班长举起枪,朝天扣动扳机,“啪!”的一声,声音极脆,极响,场面立刻静了下来。
李班长说:“他妈的!你还想造反?”
胡保长嘻嘻哈哈打着圆场:“哎呀哎呀!大家有话好说嘛!都是为国分忧,量力而行。四年不够,就交三年嘛!”
马干事此时正在开票,口中说道:“章家土地五十亩,一年一亩地一斗,现在存粮可交两年,即交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说着将一张凭证递于章老太爷手中。胡保长说道:“称粮装车,马上运走。”
事已至此,章老太爷只好吩咐延德套车装粮,和延平一起,在李班长率领的一队士兵押送下,运粮马车向渭阳县城赶去。
延德、延平走后,章老太爷看着库底只剩下不到一石玉米,旁边麻袋里装着的小麦被全部拿走,留下的黑豆、黄豆也不足五斗。想到一大家人日后生活,这个一生从不被艰难吓到的坚强老人,不禁心如刀绞,老泪纵横。
章老太爷此时想到,我是一家之主,绝对不能倒下去!我倒下了,老章家可咋办呀!虽然几个儿子均已长大,均已成家,可如今这样的大灾年,大荒年,连我老章头也是头一回遇到啊!
于是,章老太爷擦干眼泪,取过烟盘,打起火镰,点燃媒头,抽着水烟,招呼延进延春过来,也叫来老伴章黄氏,吩咐道:“你们都听着,人家端着枪来收粮,咱咋能霸王硬上弓呢?硬来注定吃亏!我盘算着咱家就剩下这点粮食,今后咱家也和饥民一样安排伙食,每天每人两顿粥,多搭间些菜蔬,也不至于饿死。政府收了粮,县城办起粥厂,统一救济饥民也好。”章老太爷又安排延春写了一张告示贴在门外,内容是: 告 示
敬告各位乡党:由于政府收粮,统一开办粥厂,章家从明天(即民国十八年二月五日)起,停止施舍粥饭,敬请广大灾民去渭阳县城南门口领取粥饭,还望各位乡党谅解并相互转告。
谨此。
民国十八年二月四日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1 23:34:42 +0800 CST  
@秦人f 2015-11-30 10:35:47
越来越有味道了
-----------------------------
谢谢鼓励!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1 23:43:46 +0800 CST  
@小小的鸟2014 2015-12-02 05:46:37
就不能贴快点么?
-----------------------------
谢谢关注!好,马上更新。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2 11:33:56 +0800 CST  
民国十八年春节,不光老章家一切从简,整个关中大地都处在一片死一样的沉寂之中。没有了社火,没有了爆竹,没有了烟花,没有了灯笼,没有了中国人喜过的传统大年——“春节”的丝毫迹象。最能折腾出点“热闹”气氛,最能吸引人的眼球的,是到处可见穿着白色衣服的孝子孝孙,伴着“乐人”如诉如泣的唢呐声的送葬队伍。这些人大都是饿死了,或者是由于饥饿病死了冻死了,再或者由于饥饿吃多了观音土肚子里结成了石头撑死了。总之,相对来说,这些死者还是幸运的,大家都知道他是谁,多大了,咋死的,有多少人为他送埋,孝子孝孙是谁;春节期间,又下了一场大雪,大路小路上常常可见不知是饿死的冻死的还是病死的路人尸体。相对于前者,这些人就不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尸体以各种姿势倒卧在路边,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还有的甚至两个或者三个相拥着倒在一起,从年龄上仅仅可以估摸出这些人有可能是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或者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路人关系。直到一些好心人把他们拉走埋掉,或者就近挖坑就近掩埋,他们没有姓名,没有来路,没有孝子孝孙,没有送埋队伍,没有寿衣棺材,甚至连一张裹尸的草席也没有。这些埋人的好心人埋死人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好像现今公路上偶尔一条野狗被飞疾而过的汽车撞死了,有个好心人看见了,路边挖个仅仅能容下这条死狗的小坑,草草掩埋了事,心里并不会留下半点遗憾!
有一天早上,章老太爷听见门口有人说话,开门一看,原来是村里几个人,正在指指戳戳议论着自家屋檐下,倒卧着的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壮汉。说是壮汉,是指年龄,是指过去。现在此人猥琐的蜷曲在墙角,身上的棉衣已经开花(因破旧棉衣内棉花露了出来),两手相互插在又脏又破的袖口内,双目紧闭,眉毛和胡须上结了白白的一层霜,裸露的前胸硕大的脑袋以及肿胀的脸庞可以看出此人以前比较壮实,现在好像正在沉睡,可一点血色也没有的蜡白蜡白的脸上却显示出此人永远不会再次醒来。章老太爷走上前,伸出两根手指试试“壮汉”鼻孔,又使劲抽出“壮汉”已经僵硬的手臂,摸摸胳膊,试试脉搏,摇摇头,叹口气,对大家说:“唉!已经死了多时了。”章老太爷吩咐延德拉来板车,取来一张草席,裹住“壮汉”尸体,抬上板车,和村里几个好心人一起,拉到离村不远大概只有二里开外的一个偌大的土坑里。这个土坑何年何月因何原因形成已无从考究,往年风调雨顺时坑里有水,是一个很大的涝池,也是附近农人的天然水库,一年四季,池边总有几部牛拉水车吱吱作响,池中的蓄水浇灌着周围的农田。可近几年持续的干旱,关中大地河水断流,水井干涸,这个被人们不知叫了多少年的“涝池”变成了今天的土坑。如今土坑里,正好被远近的好心人用来埋葬不知是怎么死的反正已经死在路边的无人认领的饥民尸体。此时在偌大的土坑底部全是垒起的新土,说明这些新土下面注定埋葬着不知是哪里的亡灵。延德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尚未挖过的地方,挖了一个长七尺,宽一尺,深一尺的土坑,放下“壮汉”尸体,盖上土,用铁锨拍了拍,大功告成。整个过程大家都很自然,都很熟练,也没人讲话,也没人哀伤,依然好像埋掉了一条令人恶心的死狗。
春节过去了,春天来到了。民国十八年关中的春天也和过去的每一个春天一样,冰冻沉睡的大地渐渐醒来,万物复苏,田地里的小麦也开始返青。可祖祖辈辈生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没有摆脱饥馑的任何迹象,依然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正如章老太爷所料,年前的一场大雪虽然冻死了不少已经饿得濒临死亡的饥民,但也提供了早春庄稼尤其是小麦返青所需的水分。小麦长势不错,地里的野菜比如刺荆苦菜灰菜等,也在麦田里和麦苗一样茂盛的生长起来。这些野菜,也就成了吃了一冬树皮草根锯末观音土的饥民们救命的食物。一片片麦田里,到处可见寻找野菜的饥民。他们不会像现今人们吃腻了大鱼大肉偶尔得到一包野菜后,拣选了洗净了然后包饺子包包子或者凉拌或者清炒,当作稀罕珍贵之物精细来吃。这些饥民们不像几十年后一出眉户剧《梁秋燕》里女主角梁秋燕那样挖野菜,“一手提着竹篮蓝,一手拿着铁铲铲,慰劳军属把呀把菜剜”的极富乐观幸福浪漫之色彩。这些饥民大都是赤手空拳,穿着肮脏破烂的衣裤,有气无力地徜徉在麦田里,找到野菜,拔出来就吃,吃得牙齿绿了嘴巴绿了双手绿了甚至眼睛都绿了。
章家囤里的粮食愈来愈少,章老太爷时下也将平时瞧不上眼的各种野菜看得珍贵起来,全家人几乎整天都在自家麦田里挖野菜。稀粥里加上野菜,最起码肚子可以填饱,不至于上顿下顿全是稀粥,喝的人肚子里整天“框里框床咕咚”响。章老太爷吩咐章黄氏,趁着开春野菜茂盛一段时间,让大家多挖野菜,暂时吃不了的可以洗净晾干,做些储备,毕竟距离夏粮下来尚需一段时日。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2 16:17:34 +0800 CST  
一天上午,天气晴朗,虽说是早春乍寒,可太阳照在人的身上,还是让这些刚刚经过了严寒冬季的人们有了一些久违了的舒服感。章老太爷这时也来到了地里,看着儿孙们挖野菜。章老太爷瞅着微风下轻轻摇动的绿油油的禾苗,想到再坚持两三个月,夏粮丰收,人们再也不像现在这样忍饥挨饿,章家终于会走出困境,九里店、原下村也会走出困境,渭阳县乃至整个关中平原、陕西全省、中国北部都会走出困境,章老太爷竟一人哼起秦腔戏包拯包龙图的陈州放粮来。
突然,东边的天空出现了一片乌云。这片乌云迅速扩大,很快遮住了太阳。乍看起来,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这对于干涸了几年的关中大地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农谚说:“春雨贵如油”,是说春天难得下雨,即使下也会是细雨霏霏,哪会来一场痛快淋漓的倾盆大雨?
细细一看,果然如此。这片乌云很快漫过了人们的头顶,却没有一星半点雨水落下,人们很快发现自己的周围乃至整片整片的麦田里,霎时落满了好像土蚂蚱一样的虫子,这些虫子一落到绿茵茵的麦苗上,立刻像饿极了的关中饥民得到了一个白生生的细面馒头,大口大口咀嚼起来。
一时间这种土蚂蚱遮天蔽日,整个世界成了土蚂蚱这种虫子的世界。
经历过多种多样灾难的章老太爷大叫一声:“不好了!蝗虫来了!快快回家抄家伙,赶蝗虫!”
大家立刻回到家里,拿着扫帚,树枝,抱起柴火,赶到麦田,又是驱打,又是烟熏。可这种又粗又笨的土办法,相对于遮天蔽日的蝗虫世界而言,这些可怜的农人们又是多么的渺小!虽然大家起劲的扑打烟熏,依然无济于事,大家基本上是眼睁睁地看着蝗虫很快的掠过了自家麦田,欲哭无泪。
蝗虫过后,绿油油的麦田不见了,田地又变成光秃秃的黄土地。蝗虫飞走了,也带走了大家对走出饥馑迎来丰年的憧憬,大家颓然的蹲在地头,唉声叹气。
章老太爷忽然眼前一亮,对几个儿子说:“天无绝人之路,天无绝人之路啊!你们看,这地头的黄豆苗,黑豆苗,怎么还好好地,一片叶子也莫被吃掉!这是为什么?这说明蝗虫不吃豆子!咱们给所有的麦田里点种上黄豆黑豆,虽然时间是晚了一点,到时收成会少很多,可总比颗粒不收好。”
说干就干,章老太爷指派延德、延进立即进城,高价买回黄豆、黑豆种子,为赶时间又临时雇佣了几个短工。这个时间短工好雇,不要工钱,只要干活时吃顿饱饭就行。全家人连同八个短工干了三天,终于给自家麦田里全部点种上了黄豆和黑豆。村里的其他几户人家包括王秀才以及他的很多佃户,麦田里也种上豆类植物。
这种防止蝗虫侵害的方法很快在渭阳县乃至整个关中地区传播开来,农人们纷纷效法,对当时乃至以后的防治蝗虫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豆子下种了,小苗长得不错,可接着又是持续的干旱,一棵棵豆株都长得小巧玲珑,豆角也大多干瘪。小麦应该分蘖了,抽穗了,灌浆了,被蝗虫啃得剩下为数不多的麦子得不到一点水分的滋润,都长成了非常纤细的小矮个、蝇子鲨(鲨,读sa,蝇子鲨,形容麦穗很小)。章家的五十亩豆子和小麦收割后,没有用碌碡碾打,全部由章老太爷和儿孙们拉回院子用棒槌捶打,打下的豆子和小麦各装了两个囤底。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2 16:27:43 +0800 CST  
@戴维熊118 2015-12-02 17:36:50
真实,深刻的好文! 持续关注中!!
-----------------------------
谢谢关注!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2 21:44:32 +0800 CST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到了后半夜,章家厅堂里依然亮着马灯,章二延进今夜当值。这样的轮值进行了半年也没事,大家思想难免松懈。此时延进看着是像练武之人一样闭目打坐,其实已经似睡非睡,渐渐进入梦乡。
朦朦胧胧当中,延进听见“咚、咚、咚”几声,立刻睁开眼睛,几条黑影已窜到眼前。
“有贼!”延进大叫一声,马上被两个盗贼扑倒在地。
如果扑倒的是延德、延平或者延春,现在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好一个延进,从小练功,自有一副好身手。只见他仰面躺在地上,首先一个掏心拳,照准打在压在自己身上的一个盗贼的面门上,盗贼“啊呀”一声,翻身地下,鬼哭狼嚎起来。延进一个鲤鱼打挺,翻身站起,顺手抓住自己早就放于旁边的九节鞭,朝着扑过来的一个盗贼抡了过去,只听盗贼“啊”了一下,倒在地上,脑袋已经开花。
此时,其中一个翻墙进屋的盗贼已经打开了大门,盗贼们一拥而进。
领头的看见延进抡起的九节鞭打死了自己一个手下,一扬手,对着延进胸膛连开三枪,延进登时浑身是血,支撑不住,扑倒在地。领头的骂了一句:“他妈的!竟敢对着我兄弟下冷手!看看是你的鞭子厉害,还是我的手枪厉害?”
从延进一声“有贼”开始,章家人都已惊醒。章老太爷已经起床赶了过来。此时,延德、延平、延春已经手里举着铁锨棍棒,冲到了跟前。
眼看着延进被杀,可是盗贼们二十几杆长枪顶着,大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有二儿媳和章黄氏以及延进几个孩子,扑在延进身上哭天喊地。
章老太爷带着哭腔喊道:“你们要啥就说话呀!为何打死我儿?”
领头的上前一步,用手枪指着章老太爷脑袋,气呼呼说道:“你这个老不死的,你睁开眼看看,你看看我兄弟的脑袋烂了莫有?你儿子不先动手杀我兄弟,我会开枪打死他么?我是来求财的,不是来害命的!”
借着马灯朦胧的灯光,延德、延平这时已经看清了这伙人,这伙人衣服虽然五花八门,不像正规部队的整齐统一,可每人左胳膊上都缠着黄色的布条,脸上除了眼睛以外,则是黑纱蒙面。哥俩知道这些人正是河阳郭麻子的“黄条军”,领头的正是哥俩在县城南门口上见过的招募官“大块头”。旁边一个师爷模样的人,给“大块头”说了几句话,章老太爷立刻觉得这个人竟然是年前曾经拿着枪代表政府来收官粮的李班长。
“大块头”听了李班长指点,对着章老太爷说:“看来你是一家之主,那我就和你一人说了!你若不想看到家里再有人死,就乖乖地痛痛快快地把家里的粮食银元财宝只要是值钱的东西统统拿出来,统统装上马车!”
章老太爷知道遇到土匪了,粮食注定是保不住了,好在家里钱财不算太多,也分几个地方藏着,尽量少点损失,平顺过关就好。章老太爷说:“各位行行好!只要不再伤害我的家人,我家粮食留给我一点口粮,一点种子,其余全部给你,银元钱财全部给你。”章老太爷喊过章黄氏,拿来库房钥匙,让延德打开了家里的库门。
“大块头”和师爷以及几个土匪提着马灯,走进库房。看到库房粮食并不像想象中多,“大块头”又气势汹汹说:“你这个老东西,该不是把粮食藏起来了吧,怎么才这么点粮食?”
章老太爷哭丧着脸,低声下气说道:“好长官呢,今年遭了旱灾又遭蝗灾,谁不知道?粮食都在这,小的不敢欺骗长官哪?”说着,章老太爷走到墙角,又用钥匙打开一个黑色的板柜,取出一个扎着口的布袋,交给“大块头”说:“这是家里全部钱财,长官你就全部拿走吧。”
“大块头”接过银元,提在手上掂了掂,对章老太爷说:“都说你是个大财东,看来你他妈的也不怎么样!叫你儿子套车吧,库房的东西全部装走”转身又对着众土匪喊道:“去!到房间里都看看去,看看还有莫有值钱东西!”
众土匪得令,马上到几个媳妇房间翻箱倒柜起来。章家屋里院里厅堂里,媳妇娃娃哭喊声夹杂着土匪的训斥声叫骂声,混成一片,此起彼伏。
整个野蛮霸道地抢劫持续了一个钟头,整个章家被洗劫一空!粮食全部拿走了,是老章家自己的马车拉走的。两头牛被拉走了,几个儿子、媳妇、孙子、孙女房间里值钱一点的东西,甚至新一点的被子都被抢走了。当章老太爷苦苦哀求留下一点豆子、小麦作种子时,被穿着马靴的“大块头”一脚踢在胸脯上,老人一下子被踢出去老远,翻倒在地,口鼻出血,顿时昏了过去。
土匪走了,一家人哭作一团。老人在儿孙们的呼喊声中醒了过来,延德拿着毛巾揩擦着老人脸上的鲜血。老人突然抓住延德双手,断断续续很吃力地说道:“空......空了!空......了!土匪把家......家里腾空了!儿啊!你......你......你一定带......带着家人,度......度过难......难关啊!”
老人说完,闭上了眼睛,握着延德的双手也无力地耷拉下去。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七十多岁老人,就这样在土匪的残害之下,永远的离开了他挚爱着的儿孙们。
全家人更加凄惨震撼的嚎哭起来,哭声引来了村上的乡亲们。其实乡亲们在土匪进村后就已经知觉,可大家有谁敢过来冒犯这些端着钢枪杀人如麻的土匪?此时大家劝慰着章家老小,又和长子延德商量着如何办理丧事,早点让逝者入土为安。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2 22:37:26 +0800 CST  
@zhongcheng2015 2015-12-03 01:42:52
好文章,扣人心旋,值得关注;赞
-----------------------------
谢谢好评!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3 08:34:10 +0800 CST  
第四章 虎烈拉草菅人命
安葬章老太爷和延进的丧事办得比较简朴,但很隆重。村里黄、胡、何、娄几家乡亲们的成年人都来为章家父子送行。
这几家乡亲的日子虽然比不上章家富裕,可黄、胡两家有着自己的几亩土地,又都租种着王秀才王财东的土地,何、娄两家虽然属于王秀才王财东的佃户,可王秀才为人慈善,每逢灾年主动给佃户们减租。因此,整个九里店村抵御歉年的能力还是有的。如果不是官府横征暴敛,预交田赋,可以说九里店村每一户人家还会有存粮的。尽管如此,村里从年馑开始到现在,还没有饿死一人,没有自杀一人,没有一户卖儿卖女卖媳妇的。整个一个村子尚能如此,这在年馑中的渭阳县是非常罕见的!
丧事的“大总管”由黄家老大担任。黄老大和延德同岁,办事稳妥持重,深得乡民们爱戴。早先家里已经做好了两幅上好的柏木棺材,本来是给章老太爷和章黄氏准备的。现在章黄氏健在,经过黄老大和延德商量又征求章黄氏意见,遂决定将她老人家一副先给延进睡了,过后再及时给她老人家置办。
章黄氏安排儿媳们清扫了囤底,抖落干净了囤底麦秸里的粮食。章家已没了拉磨的牲口,黄老大拉来自家黄牛,让村里帮忙的乡亲磨面出来,蒸出馍馍招待大家。
墓地选择在章家田地一处较高的地头位置,这是章老太爷很早以前就对四个儿子反复说过的。说这是章家专用墓地,从章老太爷开始及至以后的子子孙孙,百年以后都需安息在这里。黄老大安排村里十多个精壮劳动力,开挖垒砌一整天,两座关中农村常见的土墓终于箍成。
丧事只请了两吹乐人(指两个吹唢呐的人),这是黄老大和章黄氏、延德母子反复商量后才决定的。延德坚持最少要请八吹乐人,当时他心事沉重地说:“我大一辈子不容易,又遭这样横事,怎么说也得给老人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逢了灾年,咱请不起大戏,叫不了‘自乐班’,做不了道场,亲戚都在商州老家,路远不通知他们倒也罢了,可八吹乐人总还是请得起的!再说还有二弟延进,咱总不能悄没声息的葬埋了我大跟二弟!”
可章黄氏就是不同意,她认为走了的人已经走了,活着的人还要艰难的活着,丧事一定要简朴,最多两吹乐人,有一点响动足够!多盘算盘算活着的人怎么平安的活着要紧。黄老大综合二人意见,认为章黄氏讲的有理,如此操办,章老太爷和延进九泉之下也不会怪罪的。
第二天,两吹乐人吹吹打打在前边引路,众乡亲抬起章老太爷和延进二人棺材,章家大大小小除章黄氏外全部穿起白色的孝服,哭哭啼啼地跟在队伍后边。就连几个月大的木犊也不例外,也穿着孝服,被延平的大女儿兰兰抱着,跟着大家伙儿哭得伤心欲绝。木犊恐怕最多的不是像大姐兰兰一样因为孝顺,而是因为还没有经历过如此可怕的场面,大人一哭,也不知道这世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也跟着哭。姐姐兰兰本来就哭着,这是爷爷二伯死去后真正伤心地哭,此刻弟弟哭了也不会去哄。因此哭声越来越大,一时间直哭地惊天动地,昏天黑地,直到安葬了章老太爷父子俩,烧过纸,磕过头,哭声才慢慢消失。
走了父亲和二弟,延德理所当然的执掌起家事来。土匪抢走了家里地面上的一切,可他们还是留给了章家一些糊口的粮食和菜蔬。
原来,章家也和关中众多农户一样,在院子内的隐蔽处挖有地窖,用来贮藏过冬的蔬菜诸如萝卜白菜土豆红苕之类。早在夏粮收下后,章老太爷就怕政府又来征粮,将收成一半的豆子、小麦藏在了地窖里。章老太爷果然想得周到。这次政府没来,土匪却来了。假若这些粮食全部放在地面的库房,后果真是不堪想象。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3 10:22:04 +0800 CST  
秋风萧瑟,天气转凉。
虽然依旧是干旱,地里的玉米长得不到半人高,腰间都是拳头大的棒子,可人们还是看到了希望。大家期盼着秋粮早点收下来,尽快结束食不果腹的饥馑生活。有谁知道,还有着一场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慢慢走来,正在逼向这些可怜的庄稼人。
玉米棒子渐渐成型,虽然剥开绿绿的嫩壳,棒子上面的玉米粒还像一颗颗排列整齐晶莹剔透的小米粒,可这已经成为四处游荡的饥民大肆偷窃用以裹腹的美味。延德兄弟三个日夜巡视在田间地头,以防饥民们糟蹋尚未成熟的庄稼。
这一天,艳阳高照,天空似乎并无一点云彩,人们也无丝毫防备。突然,西北方向涌来几片乌云,乌云迅速覆盖整个天空,刚才还是灿烂阳光的大地立刻变成一片昏暗的世界。延德高兴地对众兄弟大喊:“要下大雨了!要下大雨了!这下好了!老天爷终于开眼了!”延德话音刚落,黑暗的天空立刻划过几道明亮刺眼的闪电,随着闪电,接着传来一声声急促的震耳欲聋的炸雷,天空似乎像一口倒扣的巨大铁锅,锅底已经裂开,顷刻就要垮塌下来一样。当天上栗子大的核桃大的鸡蛋大的圆形冰疙瘩倾盆砸下时,人们惊醒了!“冰雹来了!冰雹来了!”延德大喊着,招呼着兄弟们双手护着脑袋向家里跑去。一些时刻觊觎着田地里的嫩玉米,一直和看护庄稼的延德他们“捉迷藏”的饥民们,此刻已经不怕暴露目标,也鬼哭狼嚎地双手抱头,寻找着躲避之地。
延德兄弟们跑回家不久,冰雹就停止了,天空又是艳阳高照。这场关中平原罕见的冰雹仅仅下了半个多钟头,可别小瞧这短短的半个钟头,它的破坏力、杀伤力却是空前的,毁灭性的!延德兄弟三个,个个被砸得鼻青脸肿。出门一看,地里的庄稼全都倒在了地里,个别坚强站着的玉米杆,豆子杆,杆上也没有了果实和枝叶,变成了光秃秃的光杆。树木上的枝叶也全部被砸落,这些也变成光秃秃的光杆的树木,比起深冬雪霜打过的各种树木来更显干净。一切都变成了光秃秃的,包括人们对秋粮下来走出饥馑的信心与憧憬。整个成了一个光秃秃的世界!
延德哭了,延平延春也哭了,整个渭阳县,整个关中平原都哭了!人们只好像偷窃的饥民糟蹋庄稼一样,掰下尚未成熟的嫩玉米煮了来吃。这些嫩玉米鲜嫩得真够可以,一咬到嘴里一口水,甜甜的,没有多少可以咽下的东西用来充饥。
几天过后,嫩玉米吃完了或者说变得干却了不能再吃了,人们又回到了以前的饥饿状态。没有了信心没有了憧憬没有了丁点希望的饥民们,也更加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各个村庄到处都有上吊的喝药的跳井的各种方式自杀的饥民。渭阳县城南门口的粥厂已经关闭,已经习惯了跑到那里讨口稀粥的饥民依然锲而不舍的守候在施粥广场。尽管不断有饿死的人倒在了原先熬粥的大锅旁边,可依旧有人顽强的或者说是麻木的继续等待。
真是祸不单行!雹灾过后不久的一天下午,九里店村通往渭阳县城的官道上,正在互相搀扶地走着的父女俩突然倒了下去,父亲不省人事,女儿吓得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路边九里店村正在地里点种豆子的黄老大。黄老大放下手中活计,走上前去查看,发现父亲已死。
询问女儿得知,父女俩是东边的潼关人,当地好多人都得了一种可怕的疾病,母亲得病死了,自己和父亲逃难来到这里,不想父亲刚刚说自己不舒服,一下子就没人了。好心的黄老大回家拉上板车,喊上弟弟黄老二,一块将女孩父亲尸体拉到了村南土坑里。谁知两人还没有埋好父亲,一旁哭泣的女儿竟然也手足抽搐,不一会也暴毙而亡。于是两人又在父亲旁边挖了一个小坑,埋掉了女儿。
黄老大回家后,当晚就觉得头疼发晕,走路不稳,浑身时冷时热,酸痛无比。第二天,全身长满红点,说着胡话,腹泻不止,嘴里呕吐出黑黑的脏水,又腥又臭。黄老大媳妇叫来弟弟黄老二、黄老三,黄老大己经死亡。
黄家久居渭阳县,亲戚朋友众多,如今黄家老大死了,按照风俗习惯,必须通知黄家所有亲戚朋友前来参加葬礼。黄老二请章家老大延德作为“大总管”,全权安排处理黄家丧事。
延德通知了九里店村的所有成年人参与帮忙,村里一些大点的孩子也主动跑去帮忙,为的是混口吃喝。延德分派村里人通知了黄家所有亲戚朋友,又经延平介绍请来一个“自乐班”和六吹乐人,吹吹打打停尸三天,大家伙儿也吃吃喝喝三天,黄家这才热热闹闹排排场场体体面面埋葬了黄老大。
惊天灾难由此开始——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3 11:15:00 +0800 CST  
@戴维熊118 2015-12-03 10:19:07
真实,深刻的好文! 持续关注中!!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
-----------------------------
谢谢好评!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3 15:56:57 +0800 CST  
@zhongcheng2015 2015-12-01 21:42:20
henhao
-----------------------------
多谢好评!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5-12-03 16:51:42 +0800 CST  

楼主:关中马

字数:501802

发表时间:2015-11-29 00: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2-10 21:26:28 +0800 CST

评论数:240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