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雄安新区成不了经济重镇?

为什么雄安新区成不了经济重镇?

雄安新区的定位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这意味着将从北京搬过来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国家部委和所属事业单位是不能搬过来的,因为这属于中央政府,属于首都;著名大学也是不能搬过来的,因为这属于教育部,属于首都;著名医院也是不能搬过来的,因为大量退休的领导不能跑那么老远去看病。那么,剩下的就是企业。私有企业不好指挥,有些企业宁愿搬到上海,甚至关闭也不愿意搬到雄安新区。那么好控制一点就是国有企业。可以说,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也是不愿意搬的,最后博弈的结果大概就是少量中小型国有企业和污染严重的国有企业搬到雄安新区。
但是这些少量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搬迁的过程中会流失很多人才,能搬过去的多数是相对低端的人才和并不重要的部门,以在形式上响应号召。需要很多产业链配套的企业是绝难搬过去的,因为马上会面临高额成本的上升。污染严重的企业是比较容易搬过去的,因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通常比较低端,容易招聘。所以,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低端的国有企业、不需要大量产业链配套的企业孤零零地搬过去。而这些企业通常本来效益就不好,是很难显著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那么,如果政府要强力推动,杀手锏就是税收优惠,这只会导致更多的空壳公司注册在当地,也达不到显著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分析完上述逻辑之后,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更大一点,比较一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经济带的特点,就能发现京津冀经济带的脆弱性并不足以衍生出周边的经济重镇来。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经济带虽然被称为一个经济带,却是内生发展能力很弱的。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其经济发展路径是政治文化因素推动了人口聚集,人口聚集再衍生出经济商机来。比如教育产业诞生了新东方等企业,比如餐饮产业诞生过著名上市公司湘鄂情(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改名了),互联网行业有百度、京东、搜狐等知名企业。但是北京缺乏制造业基础,产业链并不长,也就是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比较少。所以,北京经济就不容易产生外溢效应。而看上海,大量的外资企业在上海设厂,带动上海周边一大批本土的代工厂。浙江最近三十年来,虽然没有特大企业,却家家户户经商,诞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所以才最后推出了一个巨无霸阿里巴巴。这不是哪个领导人计划的,而是市场经济内生增长的结果。所以,长三角的人均收入非常高,经济基础很扎实。再看珠三角,虽然人均收入不如长三角地区高,但是在早期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的带动下,加上毗邻香港的优势,经济体系已经形成了正循环。香港是自由港,零关税的魅力独一无二,是消费购物的天堂,带动相关产品的制造。深圳已经诞生出多个中国民企的领军企业如腾讯、华为、平安、顺丰等等,这是很大的优势。相比起来,北京的几个互联网企业,和深圳的巨头就差远了。所以,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辐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辐射到更多的周边地区,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最终形成越来越大、越来越富裕的城市群。而京津冀经济带是更加封闭的,辐射能力是相对弱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北京、天津周边很难长出类似于东莞、昆山那样的经济重镇来。所以,希望在北京周边凭空产生一个经济重镇,十分困难。更何况雄安新区和北京之间还隔着霸州、固安。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01:19:00 +0800 CST  
古时候有个老爷子,治家失败,资产表要塌陷了,他就拿出来一个要饭的瓦罐,说这是个古董,值一千万,以这个撑起资产表,现在弄一块没人去的偏远地区的地产做个副首都,估计也是这个意思,账面是能撑起来,但是流动现金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我说未来缺的是储蓄(美元计价)

连天津这么近,商业文明基础如此好,各种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不错的一等城市,都不愿意迁过去,就别说河北了,行政再造一个新首都没问题,不就是印钱全国买单吗?反正最后就是一个鬼都 ​​​​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02:09:38 +0800 CST  
起名字都讲个吉利,凶案新区啊,想想就后怕[doge]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02:10:44 +0800 CST  
现在不是90年代初了,那些幻想能用行政手段建立一个新都或者副首都的人,都是做梦,家里的坛坛罐罐太多了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02:13:05 +0800 CST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雄安新区,炒房的认为雄安房价要涨几倍,连夜买机票大巴去周边看房;炒股的认为河北、基建概念股会有N个涨停,券商连夜组织电话会议、狂出概念股研报;炒商品的纷纷表示下周必须满仓螺纹钢;经济学家认为雄安会成为下一个深圳或浦东,对中国经济前景非常乐观,中国必然能依靠雄安走出低谷一飞冲天……总之各种眼花缭乱雄心壮志的高昂口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我倒是有个小问题,既然大家都坚定的认为规划一个新区能带来无数的利好让中国经济瞬间爆发,那么国家为什么不早点搞,不全国各省一起搞呢?

简单直白的口号、无脑浅显的逻辑这些总是能让人兴奋,毕竟大多数人都是乌合之众:非常短视、不愿思考、情绪被疯狂的口号主导,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冷静的去思考事物背后详细完整的逻辑。

有谁去思考雄安和深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差异?深圳是港口、雄安是内陆、当年深圳的劳动力成本、老龄化程度、资产价格、经济发展阶段、债务水准、未来增长潜力和现在的雄安是一样吗?

有谁去思考雄安新区是增量共赢还是存量博弈?全球面对的问题就是增量不足,所以各国都纷纷开始反全球化,开始抢存量的蛋糕,中国对内对外都一样,国内其实也是存量博弈,资源不断向一二线城市向长三角珠三角靠拢,现在的问题是:雄安是要迎来大发展了,那么谁要让出蛋糕呢?

有谁去思考在中国整体债务那么高的情况下,雄安新区大规模的建设钱来自哪里?如果雄安通过政策性银行大量贷款或发债,并且全国其他地方的基建也不减少继续增长,那么整体的负债率不就越来越高?规划一个新城本质上不就还是投资拉动GDP的老套路吗?

谁会去思考:为什么规划一个新区之后,当前存在的问题——实体高负债、金融高杠杆、劳动力拐点、生产率下滑、老龄化来临、资产价格泡沫、信贷泡沫、投资过剩、出口萎靡、汇率压力——就全都不存在了?

人们总是幻想一夜之间练成绝世武功,比如左脚踩右脚的轻功或拎着自己的头发就能飞天(快速全面的增量共赢),但梦想归梦想,现实归现实。印钱能解决问题吗?那么世上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不会有90年日本、08年美国、委内瑞拉、津巴布韦…靠规划搞投资和基建能解决问题吗?那当年轰轰烈烈的曹妃甸新区是怎么回事,08年的4万亿为什么让我们在泥潭越陷越深?中国现在是新区不够、投资不够、基建不够吗?08年之后我们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背上了N年的贷款,实体负债率搞到全球第一,把信贷泡沫推到全球史无前例,最终收获的是:大量低效无现金流的基建、越来越弱的民营实体经济、越来越疯狂的资产价格泡沫,越来越脆弱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危险的系统性经济/债务危机……

政策出来后,每个人都在思考明天怎么赚快钱,没有人去想未来10年甚至1年的前景。看看大家对于雄安新区规划的点评吧:去哪里炒房?买什么股票?做什么品种期货?如何参与基建开发?大家只关心如何炒作赚钱,没人关心新区的经济性、没人关心新区的实体如何发展、没人关心新区的未来……

如果大家都只喊嘹亮振奋的口号而非实际去行动,只用短视浅显的目光看待明天,不用深入长久的逻辑去思考未来,妄想用纸面上的规划而非实质性的改革来解决问题。那这根本不是千年大计,而是饮鸩止渴。

古时候有个老爷子,治家失败,资产表要塌陷了,他就拿出来一个要饭的瓦罐,说这是个古董,值一千万,以这个撑起资产表,现在弄一块没人去的偏远地区的地产做个副首都,估计也是这个意思,账面是能撑起来,但是流动现金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我说未来缺的是储蓄(美元计价)

连天津这么近,商业文明基础如此好,各种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不错的一等城市,都不愿意迁过去,就别说河北了,行政再造一个新首都没问题,不就是印钱全国买单吗?反正最后就是一个鬼都 ​​​​.

现在不是90年代初了,那些幻想能用行政手段建立一个新都或者副首都的人,都是做梦,家里的坛坛罐罐太多了,起名字都讲个吉利,凶案新区啊,想想就后怕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02:27:57 +0800 CST  
假日期间最大的消息莫过于雄安新区的设立,这个消息一下子引爆了当地及周边的房地产市场,不过由于政府管控较严,新区是无房可卖,其附近地区也都是待价而沽的居多。预计这个消息对股市的影响较大,同在新区买房一样,,重点的股票都会一字涨停的走势,很难买到,只有关联度较低的个股才有机会,(这也和在新区买房一样,10公里范围内选择是买不到的,放大到100公里内再选择的还有机会),所以像大家普遍关注的华夏幸福、金隅股份之类的个股几乎不用想了,排板就是浪费资金的使用。可以从地域接近的地产、建材、物流入手,不要从有望涨停的,而要从有机会买入这种思路入手,新区的建设非以周、月计,由于建设的周期较长,如果政策可以延续的话,这会成为一个长期的概念,下周可以关注一下,个股就不贴了,网上搜索几乎都是这方面的消息,重点是从冷门而不是热点下手,这样才能有买入的机会。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16:44:18 +0800 CST  
章立凡:19大前推出这样一个大蛋糕,不知能否实现。因为华北缺水,建特大城市,水的供应有问题。所有的项目及城市发展,离北京太近的都发展不好,因为离中央近,权贵的手伸得长,新区可能成为烂尾工程 ​​​​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22:14:08 +0800 CST  
没有人思考结账的事,现在都在思考怎么样上车的事。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没意识到我们处在长期周期的尾部。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22:43:07 +0800 CST  
资产泡沫和金融泡沫严重不严重?很严重?要不要解决?只能慢慢来,具体有多久,现在新伟人也不知道,眼下最要紧的是继续画资产大饼(比如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避免天朝这辆破车立即翻车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23:53:09 +0800 CST  
抑制泡沫的手段很简单,就是加息,其他的都是扯淡,连续加息3次以上,就抑制住了,但泡沫破裂的系统性风险谁来承担,混一天算一天,不要砸在自己手里是上策。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4 23:58:13 +0800 CST  

砖制锅架对外从未赢过,对内从未输过!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01:03:31 +0800 CST  
这边厢刚刚宣布设立新区,随即该地区地产价格暴涨。有人跟我说:假如改天,大老板设立‘’天朝新区‘’那么普天下房产价格连续涨停,政府财政收入也随之暴增,此情此景岂非皆大欢喜?我答:如是,则民币一夜之间就会幂币化。于我大天朝而言,现在的状况是:要么是货币幂币化,要么是资产价格正常化。孰轻孰重,当政者自知。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01:13:27 +0800 CST  
1967年8月19日,是毛泽东接见全国百万红卫兵小将和革命群众一周年。新华社刊文称“革命的大批判”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01:13:56 +0800 CST  
所谓千年大计,让人贻笑大方

自己能不能活百年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15:52:34 +0800 CST  
1967年8月19日,是毛泽东接见全国百万红卫兵小将和革命群众一周年。新华社刊文称“革命的大批判”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15:53:07 +0800 CST  
所谓千年大计,让人贻笑大方

自己能不能活百年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16:17:45 +0800 CST  
继“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特区”,这句话打在炒房团脑中,那就是10万+,于是中国炒房团连夜出动了,开着奔驰宝马前进前进前进进。

政府紧急发通告,停止了交易系统,警告炒房团,然而,已经被激活的投机者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雄安售楼处熊熊燃烧着。

我自己是绝对不会这么投机的,也希望朋友们不要这么疯狂。当然,如此千年大事在身边发生,也不能无动于衷吧。既然活在当下,总得想想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怎么应对吧。

1979深圳特区,秉承天时地利人和,无数人奔向南方,当时市场好,优势突出,门槛低,机会多,草根也可以创业;浦东新区,大批外资和金融机构涌入,提升中国产业结构并分享经济成长红利。

雄安新区呢,好像是在等待中央命令把哪些央企哪些机构迁过去,能看到什么创业机会?

怪不得先行杀过去的是炒房团呢。

显然,于我等屌丝而言,直接的机会暂时是没有的。

那么间接的呢?戴上千年计划桂冠的雄安,其实一片荒芜。如此巨大的基建工程量,要花很多钱。你花钱,就一定影响到我这个升斗小民。

是的,我关心的是:钱从哪里来?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16:18:22 +0800 CST  
数据说话。先看看全国的家底。

第一、全国财政状况

我来简明扼要解读一下上面这张表:

1)上表是2016年的全国财政数据,包括地方和中央的,来自于财政部;

2)可以看到,全国财政是呈现赤字状态的,缺2.8万亿;

3)公共预算收入是15.9万亿,而公共预算支出是18.8万亿,缺口大约是2.9万亿;

4)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3.75万亿,但是对应的是政府基金支出,3.84万亿,也是收不抵支;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数目都小,也是互抵;

6)我把土地房产相关收入单列了一行,总计5.86万亿(企业所得税里的房产公司所得税3641亿是财政数据里表明的,2500亿的个人所得税是我估计的,会有误差);

7)全国的公共预算收入15.9万亿减去房产土地相关税2.11万亿,大约是13.8万亿。可以感受一下,房产土地的5.86万亿收入对于全国财政的影响,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指标数据。

全国财政是赤字,税不可能再加,调控下卖地收入也会受影响,财政已经没有余力了。

再看看能不能举债。先看地方政府债务。

第二、地方债

2014年最后一次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万亿,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为15.4万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为8.6万亿。从2015年开始,每年按照人大批准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限,规定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最高上限,2015年为16万亿(新增0.6万亿),2016年17.18万亿(新增1.18万亿)。

即使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不变,仍然是8.6万亿,2016年地方政府的债务也达到了17.18+8.6=25.78万亿。

下面是债市研究从300多个wind认为是城投的发债名单里面整理出的240家发行人用于统计(扣除了非城投,已发债城投的子孙公司),先看江苏省的: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16:19:21 +0800 CST  




再用同样口径看几个典型省份的,如下:



可以看到,各省市的债务率都比较高,前四名天津、重庆、湖南、江苏的债务率在350-573%。

有没有突然有一种很累、很疲惫的感觉?

再看看国企债务。
第三、国企债务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2月,国企(不包含金融类企业)负债总额89.6万亿,同比增长11.6%。

国企的债务是持续增长的,我们看一下近几年国企负债余额与增长率,2017年参照前两月的同比增长11.6%,采用11%:


估计,今年底,不包含金融机构的国企的负债余额也将达到97万亿,意味着,国企今年新增负债大约是10万亿。

而2016年全年,(非金融)国企营业总收入45.9万亿,营业总成本是45万亿,营业利润是9000亿,加上补贴和卖房子等投资收益1.4万亿后,利润总额是2.3万亿,那么税后利润大约是1.7万亿。

哦,可以说,国企忙乎一年后的利润,几乎就是补贴+卖房子等投资收益。

国企债务是持续增加的,每年还完利息完税后,看起来国企并无多少余力减少负债总额,债转股也存在很多问题。

最现实的就是,中国A股市场发展26年,也就50多万亿的规模,怎么消化近100万亿的国企负债?
最后我们来看看能做救命稻草的国债与PPP。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16:21:27 +0800 CST  
第四、国债和PPP

2014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95655亿元, 2015年末国债余额实际数106599亿元,增加10944亿元。

国债余额是指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即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相互冲抵后的赤字累计额和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特别国债的累计额。分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和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

国债发行目的包括筹措军费,平衡财政收支,筹集建设基金和借换国债发行,偿还资金来源是预算列支,动用财政盈余,设立偿债基金(也是从财政收入中拨付)和借新还旧。

所以,国债还是要以财政为基础的。

在立法和财政双重限制之下,国债每年的腾挪量也有限,还有很多项目要使用。

最后让我们看看PPP。

PPP本意是为了缓解越演越烈的地方债务,让民营资本参与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然而,既然是民营资本参与,就存在一个收益问题,项目收益好法律架构清晰的可以吸引民营资本,别的那些呢?其实,收益好法律结构好的项目不缺钱,缺钱的是那种盈利不好的或者有各种法律缺陷的。

我们参照一下一带一路基建的资金来源。

据国际观察文章,“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倡议的主要融资来源现在仍是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双边贷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2015年发放贷款逾800亿美元。相比之下,亚洲开发银行只发放了271亿美元。

2016年9月21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6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要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都比较长,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从上述的新闻可以看到,一带一路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我们的政策性银行,PPP模式还在研究摸索之中。
楼主 价值趋势投资家  发布于 2017-04-05 16:21:59 +0800 CST  

楼主:价值趋势投资家

字数:16823

发表时间:2017-04-04 09: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9 21:03:58 +0800 CST

评论数:39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