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济小酒醉一醉(重发版)

作为一门非精确的学科,经济学并不能预测未来,但经济学有助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

但经济学又不同于运营一家企业,精通经济学各种理论对经营好一个企业有帮助,但却不是充要条件。

所以,哪怕知名的经济学家谈企业经营也避免不了不接地气。

我比较反对一些经济学者对企业经营的指手画脚,比如XX平、XX波等等,讲经济理论是没有问题的,那本来就是在其专业内的东西。

但企业经营永远不是一套经济学能摆平的,企业的策略要与实际情况相合,而不是经济学假定式的任意设定。企业经营也涉及到执行力、产品开发能力、管理能力等必须落地的能力。

一个不懂经济学的人,有可能经营好一家企业;一个精通经济学的经济学者,想经营好一个企业反而很难,至少我就没有看到某个著名经济学者在企业经营上有建树。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13:27 +0800 CST  



去申请复议什么的就算了!

重新发一下,去掉天涯不允许的一部分,看看行不行!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16:40 +0800 CST  
目前,经济的根由是人口!

人口即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这意味着只有人群聚集的地方经济才能繁盛。

以前人口大国都比较穷,原因不是人口多的问题,而是在社会治理、科技层面落后太远。

在治理水平相近,科技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人口就是决定性因素。

这不难理解日本经济规模长期没有扩张依然可以占据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由来!

现在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亚,在地缘政治中影响力巨大本身依托的就是巨大的人口基数。

印度为何底气十足的声称要超越英国?根子上还是人口基数。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空有广袤的国土,但人口稀少,注定经济力量有限,影响力也不足。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17:54 +0800 CST  
对当下经济的解构,应该放在宏观经济周期的大背景下,这是基本面!目前还没有看到这个基本面发生逆转的迹象。

也就是,现在全球经济增长下滑的大趋势没有变化,即使各种数据最好的美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了下滑。中国经济增长明确减弱是从2018年开始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估计大家都有感受。

欧洲,也是从2018年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日本的GDP还是在5万亿上下徘徊。

主要经济体看起来都不太美,大家的矛盾开始表面化。

这有点像夫妻关系,当没钱了的时候就是相互指责的开始。美国怼了全世界,中国怼半个世界,日本怼不动欧美和中国,就去怼韩国。

纷争越多,代表着现实因为缺钱而内部矛盾重重,不得不强硬对外以安抚国内民众。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18:37 +0800 CST  

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么?还是苏联畸形的经济结构不能存续呢?

核心问题还是内部问题,和美国军事竞赛不过是加速了苏联分崩离析的速度。

是美国忽悠苏联民众上当了么?如果有吃有喝,一切都很好,很难想象美国人是如何忽悠苏联人的。只能说美国借助苏联内部日益激化的矛盾,但美国没有能力去在苏联内部制造这种矛盾。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结果是内外相合造成的。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0:37 +0800 CST  
苏联的工业基础很好,这一点日本也比不上苏联。

中国则是典型的农业国家,记得以前上学,经常说10亿中国人8亿在农村。

所以中国比苏联更早出现了危机,这才有了七十年代末的改开。

纵观全球经济历史,企业国有从来都不是一种高效率的模式!如果一个国家想在效率层面有所提升,就必须开放生产领域,引入私有资本。

国有企业,应该只在无利可图的基础民生领域和与国防安全相关的领域里存在,因为这些领域的关键不是效率,而是保障。一旦进入其他领域,必然会拖累行业乃至国家的经济运转效率。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0:49 +0800 CST  
改开前,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社会——城市和农村。

由于工业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落后,就必须通过农业补贴工业的路线建立工业体系。

但,这种玩法又被公有制的低效率所消耗,所以进展很缓慢,还经常出现倒退。

农业补贴工业,农村补贴城市,农民补贴工人,就是当时的状态。

农民不得进城当工人,是工业发展缓慢不能产生新的就业岗位的表现。上山下乡则是连城市的青年人,能给出的就业岗位依然不足。

农村和城市壁垒森严,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更能吃苦的农民进城抢了城镇居民的工作,善后很难。且工人作为领导阶级,优先工人子弟的就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1:08 +0800 CST  
而农村,由于没有工业的反哺,化肥、农药、农机、种子都不行,且组织形态落后,生产积极性也不行,这与公有体制异曲同工,或者本身就是。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农业上不去,工业也上不去,而人口还在增长。

能过得好的人,一定是在城市,有一定的权利的人!这未必一定当多大的官,只要能掌握物质的流动,日子不会不好。比如供销社体系,比如粮食系统。

所以改开改的是清一水的公有企业造成的效率低下问题。最开始招商引资的政策大家应该很清楚,那不是国民待遇,那是超国民待遇。

如果以前的体制有利于人民生活,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科技进步,就没有改开那回事了,也没有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当打开国门,中国人突然发现我们所有的领域都像处于原始社会一样,哪怕引以为傲的领域也是如此。即使烤面包也是人家的技术高、设备好,就更不用提和工业有关的领域了。

几乎所有的生产领域都来了一遍推到重来,所谓的“工业底子”都是被清除的对象,重新来过才是最好最快的办法。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1:26 +0800 CST  
改开前,中国没有电子表,以前的收音机都是电子管的,打开收音机的后壳看到的是一个个高高低低的玻璃管,开机的时候这些东西还会亮。那时不要说欧美、日本,就是香港台湾都能做集成电路了,但中国没有。

即使国内外都有的产品,中国在当时也和国外差距几个层级,哪怕是个开关,中国制造的都和苏联一样用很多材料制造出丑不拉几的笨重玩意。崇洋媚外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所有人都认同国外的东西就是比本国制造得好。崇洋媚外是有现实基础的,不仅仅是意识形态问题。

很庆幸,我的孩子辈不再会有我这样的经历,他们成长过程中,中国已经在各个具体产品领域达到了与国外产品相当的水平,有些领域还不足,有些领域已经反超。

中国的科技已经不在是不值一提——我估计以前发达国家的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现在看卢旺达人一样,但现在他们在思考中国强大后会不会抢他们的饭碗,会不会用拳头揍他们。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1:39 +0800 CST  
太绕口可能不容易明白,用简单的思维来看,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是如何认知自己的。

还是那句话,知易行难!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善良的、讲道理的,脑袋瓜子也不笨!

这要看以什么评价维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以“我”看“我”,那么你的认知都是对的!

如果以“客观公允尺度”来看,则可能得到相反的结论。而客观公允尺度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代表着大多数人认同的标准。

比如,你究竟是“聪明的”还是“笨蛋”?

这和评价框架有直接关系。

如果,十里挑一的生活水平,其实每个月达到1万元就能处于中国的前10%,百里挑一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月入2万以上就差不多了。千里挑一那就需要每个月收入5万,万里挑一每个月10万也就差不多了。

大家不要高估中国人普遍的生活水平,我上面的举例应该大概靠谱,或者有些乐观了。至于天涯涯友一贯 的高收入,那是特例,谁让上天涯的都有钱呢?!

假如高考分数和收入直接正相关,当你追求2万以上的收入水平,那和高考进入全国大学的TOP10差不多。如果你追求的是10万元的水平,那不仅高考要上清北,还要去哈弗一类的牛掰学校读完硕博。

我相信大家都基本参加了高考,考上985、211有多难应该比较清楚。其实反馈到现实生活里也一样,月收入真的达到2万已经是完全的精英阶层了,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打工。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4:17 +0800 CST  
所以要得出:

我们没有想象中善良,我们也没有想象中讲理,我们更没有自己觉得那么聪明,是个很简单的推论。

但是人并不愿意相信自己没那么好,没那么优秀!

这就是认知自我最难的地方!

搞清楚自己,再看客观世界,一切以前不能接受的东西你就都能接受了!

就像打仗一样,先知己,后知彼,才有可能打胜仗!

怨天尤人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怀才不遇最大概率是根本没有什么才!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4:29 +0800 CST  
我不太喜欢价值判断,尤其不喜欢道德价值判断。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具体的生活。

在本质上,人的利己是普遍的,否认生物学本能的利己,就是在否定生命本身。

生命得以延续的简单逻辑就是趋利避害,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就没有现在的所有生物。


承认天性中的利己,就因为懂得别人也是利己的,就要去尊重别人的利益,就不能利己而损人,因为这必然招致反击。

所以,当所有人都承认且尊重“利己”是生物本性,才能建立约束部分人利己而损人的行为。

所以,高尚从来都不是某个人的终身品质,而是某人某时闪现的人性光辉。

因为知道孩子生病父母焦虑,所以有了同情心,并给与适当的帮助。因为利己的生物本能,才有感同身受的体验,才显示出人性的善和美。

高尚,不是无源之水,是置于本能之上的通感。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5:25 +0800 CST  
如果一个社会不尊重别人的利益,不尊重少数人的利益,其价值观必定是扭曲的!

损害少部分人的利益是对的么?

这个问题其实探讨了很都多,但有很多畏忌,生怕说了自己就变得格局小,变得自私,变得成为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

假如在中国大地随机选一人杀掉,中国人每个人的收入可以上升1000元,这个事情该不该做?如果选到了你,你一定觉得不公平,如果选到了别人,拍手称快的大有人在。

这事对不对,对于很多人来说,要看是否选到自己!说白了就是希望得到好处,但自己没有损失才是关键。至于因此产生的愧疚感将被无限的数量分薄而每个人都觉得不是自己的责任。

当然也有机会主义者,这么庞大的人口,选到自己的概率微乎其微,赚的概率更大。

如果每个人都能感受被选中的那个人的委屈、愤怒、惊恐,这是由利己及人的推论,那么就不会支持这种事情。

不要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不要用道德去绑架别人,这很关键!

道德用于自律,不适合他律。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25:55 +0800 CST  
大概复制了一下,前面被封的帖子写的一些东西搬家过来了!

我在各个平台上的ID都是“老仇乱侃”,我在天涯上的帖子并没有写到其它平台上去,因此有时候也会说我在天涯发了什么什么帖子,大家的观点如何,但没有招致其它平台的责难。

我有自己的GZ号,有BJ号,有ZH号,有DY号,有WB。当然也有TY号,其实我比较喜欢论坛体,主要是有来有往,不像写一篇文章一样自言自语。写文章的好处则在于能够相对完整的对一件事表达看法。

天涯应该敞开怀抱,因为优质作者最多的不是天涯,而是各种自媒体作者。

还是那句话,天涯如果没有优质的内容,就不可能真的有流量。优质的内容从来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写出来,并且在一问一答中玩出各种乐趣。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36:34 +0800 CST  
为什么天涯的优质作者越来越少?

因为既没有现实的利益,又没有基本的尊重!

为什么老仇还来写帖子?

只是因为比较喜欢论坛这种模式!

但再喜欢也架不住不断的“封贴”,天涯不要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让原创作者从天涯滚开的思路上。水贴不会有长期观众的!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0:39:55 +0800 CST  
@a6BPi 2020-01-09 12:16:12
哈哈--又快了-----!
-----------------------------
不会吧,现在已经很老实了!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3:56:43 +0800 CST  
@那时花开30 2020-01-09 13:04:49
收入分配才是问题,由于收入分配不平衡,才导致内需不足,消费市场的低迷才导致产能过剩,需要对外大量倾销。如果解决了收入分配问题,消费能够达到80%左右,这些经济问题才会解决,别无选择。
-----------------------------
凡事都有两面性,鼓励消费没问题,但是如果生产环节没有利润,那谁去做生产?!

全民消费中国就富裕了?

鼓励消费也要鼓励生产,生产是财富的源头,消费是财富的流转。源头掐灭了,流转就成了空话。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3:58:26 +0800 CST  
天涯PC版非常不稳定,难登录,不知为啥!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4:20:35 +0800 CST  
经济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的循环,两者缺一不可!

生产过剩就是当下中国的局面!

生产的扩张,背后的逻辑是资本回报率。现在制造业之所以萎缩,就是资本回报率太低,低到还不如存银行的收益。

假如投资100万,收益低于10%,则实际收入还要减去银行利率,按理财大约是4.5——5%。假如是10%资本回报率,实际上的收益也不过是5%左右。

关键这5%不是无风险所得,而是风险收益,风险收益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要加大权重,5%是无法平衡的。

如果企业是老板自己经营的,还要加上经营者工资。

假如这个老板打工收益是10万元/年,银行收益大约5%每年,那么其投资100万做企业,收益达到15万也不过是保本,收益20万也不过是5%的投资回报率。

这笔账其实很多人算不明白。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14:34:34 +0800 CST  

@小儿来了 :

评论 老仇乱侃:不说那些高大上的,就说3元的可乐,这个不算是高利润吧,还有2元的瓶装水,谁家都有的桶装水,15元一桶,怡宝水不算大企业,不靠量?养殖,比如鸡,鱼每斤肉赚多少钱(不说猪,烦) 还有快递诸如此类的衣食住行,不靠量也不行吧?不知道算不算大企业。

===================

刚和几个以前的老同事一起喝酒回来,看了你几个回复说薄利多销的问题,特意回复一下。

所有的大企业,都建立在一个广大的市场基础上的,也一定多销,不多销就没有大企业。

但我说的是“薄利多销”的逻辑不成立,不是说没有多销,是建立在“薄利”基础上的多销在中国现在市场环境已经不成立了。

所谓的薄利多销,是以价格为武器展开的占领市场的销售策略。在当下之中国,成本上大幅度领先已经不可能了,这个问题就不展开了。

事实上,你举的例子都不是薄利多销的例子,而是厚利多销的例子。

举例来说,可口可乐的直接成本只有0.6元,按3元销售绝对不是“薄利多销”。

如果按照2018年可口可乐年报,营收达到314亿美元,净利润64.76亿美元,其存利润也高达20%以上。

你后面说的苹果、华为,都是大销量高利润的例子,他们既不是同行价格最便宜的产品,也不是功能相当条件下价格最低的产品。

怡宝也一样,在所有的市场里,怡宝不是低价的例子。

房地产里,碧桂园、万科、绿地、保利这些头部企业都不是低利润率企业;

电器里,美的、格兰仕、海尔也不是靠低价格走到今天;

汽车领域的丰田、大众、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不是靠低价策略占据现在汽车领域头部的,即使电动汽车的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也不靠低价、低利润率。

走到头部的企业,其实更关注品质、体验,其利润率也比一般的同行高,这是普遍现象。

不知道我这么说算不算说明白了?!



楼主 老仇乱侃  发布于 2020-01-09 22:21:54 +0800 CST  

楼主:老仇乱侃

字数:128919

发表时间:2020-01-09 17:46: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8 14:08:33 +0800 CST

评论数:57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