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批评财政部“耍流氓”, 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央行和财政部吵架了。


争论的虽然是化解金融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这种重大问题,但只要一进入吵架模式,节奏就和普通吵架没区别了。

双方交锋异常精彩,信息量很大,对于理解经济走向和政策制定很有益处。我们一起围观一下。

1、财政政策积极吗?

央妈:你财政政策不积极,经济下行压力下,你还将赤字率从3%降低到2.6%,太过分了。

原话:“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部门正在去杠杆,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稳健中性的。在这种背景下,财政政策应该是积极的,然而现在看到的情况是,财政收入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今年预算安排的赤字率是2.6%,与去年3%的水平相比是紧缩的。即使按照一些财政专家所测算的,实际的赤字率可能达到3%,那也不是积极的。因为对地方债务控制后,总的财政政策不可能积极。”

财爸:你太不严谨太不专业,只看到一般预算内的赤字率,如果你看专业点,就会发现我很积极。

原话:“简单地用赤字率衡量积极财政政策,可适用于一般经济评论场合,但对于专门研究财政体制和政策来说,是不够严谨的……

虽然官方赤字口径未发生变化,但财政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已统筹考虑多种渠道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此不能将赤字规模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简单等同起来。”

有才金银点评:财政部的回击毫不客气,直接说一个大国央行的研究局长不专业,人家可是专门吃专业这碗饭的。

2、谁是高杠杆的推手?

央妈:金融机构是被迫加杠杆。

原话:“金融乱象实际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和整个体制机制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杠杆是被动加起来的,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规模扩张、杠杆率攀升的结果。”

财爸:你不知道央行应该保持独立性的吗?自己没骨气,现在却来怪我,谁逼你去接客了?

原话:“中国实施货币政策有很多客观困难和约束条件,央行有不少苦衷可以理解。可让人遗憾的是,一些内部专业人士主观上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缺乏足够重视……”

有才金银点评:财政部批评对方没骨气,是一种很居高临下的吵架方式。

3、谁骗了谁?

央妈:金融机构是弱势群体,详细的财政情况你不公开。

原话:“与地方政府相比,金融机构相对弱势。金融机构通常只能从公开渠道获得信息,很难实质性审查地方政府的资本金来源。目前的预算管理并没有将经常性预算与资本性预算分开,地方政府也没有公布政府资产负债表,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依然很低。在当前条件下,金融机构很难按照市场化原则有效识别项目风险。”

财爸:憋给我装傻白甜了,你就是个心机很深的绿茶婊,把地方政府耍得团团转。

原话:“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地方政府不规范举债的各类形式、各个环节,几乎都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参与,其包装操作之复杂,远超出基层财政部门的工作水平。在以前地方举债处于灰色地带的情况下,不可能在像发行政府债券一样明面上公平竞争,金融机构在帮助地方政府融资时,自然设计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既要确保刚性兑付,又要将自身收益最大化。考虑到地方政府融资冲动十分强烈,难说双方究竟孰强孰弱,甚至在预算法修订和地方债清理规范之后,还有金融机构强势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对非政府债务进行担保。”

有才金银点评:“傻白甜”、“共谋”、“从犯”三个词都是财政部回击的原话,流行词汇和严肃词汇用在一起,可以说为了吵架已经放下顾忌了。

4、真假出资

央妈:你对金融机构的出资都是虚的,造成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太弱。

原话:“从金融业的角度看,现有国有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实的,有的是自己为自己注资,有的注资早已消耗殆尽。之前的历次注资,财政并没有真正掏钱,“特别国债”实际是在央行的帮助下财政发债银行买、银行自己为自己注资,没有真正增强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

财爸:借来的钱不是钱啊,我用借来的钱出资怎么就虚假了?我们借钱是受约束的,你们央行印起钱来才无所顾忌。

原话:“财政当局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是受限的,举债安排的支出与通过财政收入安排的支出都是掏出真金白银,除了对举债形成的支出往往要增加一些限制之外,资金本身并无区别;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伸缩度极大,由于存在印钞稀释货币的能力,对其“慷慨掏钱”则需要高度警惕。只要中央政府没有穷到打白条挂账的地步,质疑中央财政没有真正掏钱,这种说法是很不专业的。

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9800多亿元,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不是一个小数。回过头来看,当时设计出一整套合乎市场经济规律的注资方案,是值得称道的。放到今天来看,财政发债注资商业银行,举债的同时形成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同时央行释放流动性,缓解资金面紧张,实属十分正常的协同操作。只不过20年前市场主体和手段有限,定向发行国债、降准备金率和被注资的对象都同为四大行而已。

当年财政注资银行,就是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重要体现,后来财政对于商业银行股改的支持也是毋庸置疑的。从一直存续的特别国债及付息,到后来银行不良资产转为优质债权,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和权益,最后承担者是全体纳税人,岂能转身一笔勾销变成了靠银行自己和央行“帮助”呢?进一步设想,若1998年不采取这个注资方案,解决问题还有几种可能:央行直接“放水”当出资人,财政挤掉大量民生支出用于注资银行,财政以高息举债注资而后用更多的财政收入偿还;如果采取这些做法,最终利益受损的是谁呢?”

有才金银点评:财政部回应质疑的同时还不忘反击。

5、不行就让开,i can i up

央妈:财政部没有很好地履行国有金融机构出资人角色。估计他们也没这个能力,还是换我们来吧。

原话:“通过银行董事会结构多元化,提高董事会专业性,提升国有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如果光是派人、给国有金融机构当“婆婆”,不能改善公司治理,我估计将来中央可能需要出另一个文件,授权人民银行或其他部门来履行出资人职责。”

财爸:你曾经弄的烂摊子还是我帮你收拾的呢。

原话:“了解上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呆坏账历史的人……知道央行控股商业银行意味着多大的倒退。”

有才金银点评:想从别人口里夺食,没那么容易。

6、财政支出

央妈:你花起钱来只图一时爽,不考虑长远重大问题。

原话:“财政支出以应对短期问题为主,缺少对长期问题考虑的财政制度设计。从长远来看,地方隐性债务问题、养老金缺口问题,都需要财政资金解决。通过供给侧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杠杆率偏高、房地产泡沫等结构性问题,也需要财政政策提供支持。寄希望提高财政收入来解决这些资金问题是涸泽而渔,最终必须通过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来解决。”

财爸:你让我怎么花就怎么花啊?我自己有计划,你能别多管闲事吗?

原话:“财政资金绝不是弥补部门和地方既得利益的“唐僧肉”,不能认为过去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紧密配合,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协调制定政策和确定力度。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财政和央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法治化和市场化的框架下,各司其职,权责匹配,自己不乱作为,也不要求对方乱作为,这才是对人民根本利益负责任的做法。”

有才金银点评:央行的确不该管财政部的事,财政部的回应很在理,但也很傲慢。

7、怎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央妈:你就是个不负责任的渣男,把地方政府的肚子搞大了,却打算一推了之。

原话:“在没有理清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财政与金融的边界之前,将一些隐性债务划到政府债务之外,一推了之,这对化解风险本身没有帮助。这种做法可能引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偿债意愿降低,将财政风险转嫁金融部门,势必增加金融机构出现坏账的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事实上,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是同时扩张的,有些基础资产的质量还是相对良好的,可以对其债务偿还形成一定的担保。地方政府的去杠杆不能只关注负债方,更要关注资产方,完全可以通过资产出售、兼并重组等方式来缓解债务风险。”

财爸:该负责的我会负责,你都不知道为了负责我有多努力。但如果你想让我当冤大头、接盘侠,也没那么容易。

原话:“在地方政府债务野蛮生长时期,金融市场产生了大批“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扭曲了市场定价,挤占了投向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源;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对这种扭曲的强力纠正,不可避免给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带来阵痛。地方政府处置存量债务风险,的确应当分类妥善处理,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对划入企业债务、未纳入政府债务的存量债务,应积极稳妥采取措施,加快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提高经营水平,增强偿债能力。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一些地方政府有意压低纳入政府债务的存量债务,也更多出于政绩考核和风险指标的考虑,而不是有意赖账不还,等着违约。因为基于中国国情和政治现实,特别是突出防范重大风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是不愿意看到辖内任何企业发生债务违约的,无论融资平台公司、国有企业,哪怕是民营企业。

真正需要防范的是另一种倾向,就是站在金融机构的立场上,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借口要求地方政府兜底,对不该担保或救助的隐性债务提供保护。这种做法延续了对金融市场的扭曲,不利于打破刚性兑付。尤其是提供保护的潜在手法,同样能给新增隐性债务打开方便之门,刺激金融机构继续“创新”,助长地方违规举债融资。这种现象更为隐蔽,危害更大。”

有才金银点评:对于投资地方政府债权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央行和财政部这次吵架中的表态,算是一个好消息。

8、谁的格局low?

央妈:你格局太low,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只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

原话:“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支柱,思考财政问题,一定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而不能是部门的立场。”

财爸:你格局才low,还站在小国央行的视角看问题。你没让人民币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这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

原话:“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制定者都面临着重大挑战,主要是如何从小国赶超视角转向大国主动视角看待问题...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利率、汇率市场化水平与国内外期望还有不小距离。比现实差距更为重要的是理念差距,即决策思路上仍然属于小国央行的特征。”

有才金银点评:既然你说要站在国家的角度,那我就说要站在大国的角度,吵架的水平还是挺高的。

9、减税呢?

央妈:财政收入增速几年来一直高于GDP增速了,你这还是减税吗?税收不减反增,那岂不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吗?

原话:“公开资料显示,近几年的减税降费规模超万亿元,但这两年的财政收入增速一直高于GDP的增速,单位GDP承担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这种现象让老百姓对减税政策的效果产生质疑,对市场的预期引导也会有问题。”

财爸:我装作没听到……

原话:“……”

有才金银点评:财政部心里想说:你能别提这个吗?

最后:都是为人民服务,有争议和冲突,也很正常。把分歧摆出来讨论,离解决问题就更近了一步,吵吵更健康。

当然,如果财政部能够出一篇更多地从专业角度进行正面回应的文章,就更好了。

楼主 莘莘电瞪  发布于 2018-07-19 11:46:46 +0800 CST  

楼主:莘莘电瞪

字数:4363

发表时间:2018-07-19 19:46:4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1 12:41:58 +0800 CST

评论数:1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