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上海事件”为泡沫敲响了丧钟——震天动地的丧钟!!!


上海张政,用缩成法施教,让儿子张方13岁入籍中国科技大——这可谓是鲜为人知的“上海事件”。

按张政的教法,当今的学校可谓是“泡沫集中营”。

张政的教法一旦家喻户晓,泡沫破裂必定会震天动地!

成绩优异的张方如期毕业,如今已年过半百,自觉活得落魄而一事无成。
如此看来,张方身上也隐藏着巨大的泡沫—— 一个泡沫中居然还隐藏着另一个泡沫。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3:26:56 +0800 CST  

张政 教5岁的孩子,一开始就是初中数学——小学数学只是夹杂其中一带而过 不做重点施教。

张政 教小孩,不仅教数学,还在数学中掺入物理——数理其实本是一家 不应分开。

张政 都是参照校用教材,然后自己编写——编得妙趣横生 很是实用。

这是教材部分。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3:34:01 +0800 CST  

加插一段。

近日,华为老总任正非从美国回来,途经北京。听他讲,这次去美主要是商谈了对芯片生产的等级分工,并参观了美芯片生产基地。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人竟然让他参观了全部最高端的产品,并允许拍照。任总看完后回到宾馆仍未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给我全部图纸,我们也造不出来。太先进了,【就好比刚进小学一年级学生给他一张二元二次方程的一道题】。

任正非有所不知,用张政的教法,中国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自解 二元二次方程。

那张政是如何让低龄孩子弯道超车的呢?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3:42:36 +0800 CST  

张政 的教法,合乎先贤探得的古道。
张政 不知古道,只是瞎猫子 碰到了 死老鼠。

古道说,孩子都有“内隐认知”的能力。

你看方言,比如福建话——号称中国最难的方言,外地的成年人去学,一辈子不一定能掌握,而当地的孩子,个个都是超级专家。

家里人彼此即哩哗啦 说说说,孩子在旁边玩玩玩,不知不觉就会了——不需要刻意教 不需要刻意讲 突然之间就通了。

孩子在方言上的相对于成年人的超凡脱俗的吸收和自解能力,就是来自于 内隐认知。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3:52:24 +0800 CST  

中国古语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这里面也包含了“内隐认知”的古道。

不过,张政 没有要孩子读千遍,自己也没有讲千遍,而是反复讲讲讲,一般也就二三十遍。

张政 在编写教材上 花了很多心血,希望能以此激发孩子的兴趣。

这其实是多此一举。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4:23:22 +0800 CST  

孩子是因为对福建话“感兴趣”,才精通福建话的?
不是的。

孩子是“只要旁边有人说”,就能精通。
也就是说,只要提供氛围,孩子沉浸其中,就能精通。

《三百千 之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生命初期,每个人的记性都很棒,而且彼此之间几无悬殊——性相近。后来的差距越来越大,都是因为当初耳听目看 有多有少 带来的。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4:33:58 +0800 CST  

你在上海的大街上,找一个精通数理化的人 不难。
你在上海的大街上,找一个精通古文的人 那是难上加难。

“数理化跟古文相比,你觉得哪个更难学”,面对调查,几乎每个人都觉得 古文超过数理化。

明朝以上,历朝历代精通古文的人 那是数不胜数的呀!

为什么过去那么多人精通古文呢?

就是因为读读读,读读就通了。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4:43:50 +0800 CST  

古文难度超过数理化,这是普遍感觉。

小学数学难度不及古文,大学数学也未必。

教古文的方法,不仅可以教好 古文,还可 用于施教 数理化。
教数理化的方法,可以教好 数理化,但却毁了 古文。

张政的缩成法,本质可以看作是古文施教法的浅显运用。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5:04:24 +0800 CST  

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了;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了。其实,名人与凡人并没有截然的差别。

这段话的“著作权”属于故大学者 王选。

王选 拥有当代毕昇的美称,他因为发明激光照排而名扬海内外。

王选在科学上成就斐然,在文学上更是笑傲江湖。

王选说,文学应该是人生的主业,科学只能作为副业。
只有这样,才能主副皆旺,干枝并茂。

人生的一波三折,多半是因为文学薄弱孳生出来的。
张方 感慨人生不济,也因于此。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5:52:54 +0800 CST  

上面有网友说,这是“揠苗助长”。

先贤说过,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狷,就是“抑郁”了。

任正非推崇美国,而任正非却不知道美国技术领先全球的超级机密 就在于文学领先。

美国属于文学的“狂国”。

明朝以上的中国 更是狂。
美国跟我大明王朝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6:30:55 +0800 CST  

《大学》说,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用其极 含义有二。一是指 一切发挥到极致,二是指 一切做到极致。

明朝教育,多半是“一对一”—— 一个老师施教一个孩子。

这样的做法,能将孩子的“人之初 性本善”发挥到极致。

正是因为“一对一”,才有了《红楼梦》这部奇书的横空出世。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6:36:14 +0800 CST  

@ty_康斯 把古文和现代科学类比,楼主什么文化水平,充其量高中学渣水平。

正在寻觅现在人的看法,你居然送上门了。谢谢你的无私奉献。

话说现在的教法,都是胡适从美国导入的。

中国文化毁于满清——《红楼梦》谓之为“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过满清还是留下了一点点大明的余温。

这点余温在胡适身上一览无余。

胡适得益于传统,却一味诋毁传统——尤其从美国回来以后。口不择言的辱骂和带来的毁灭打击,那不是这位网友所能及。

1920年,胡适生病了,被西医判了死刑,迫不得已听从朋友劝告,找了来当时的名医 陆仲安。陆用重剂 黄芪 党参,让胡适转危为安。

从那之后,胡适再也不敢胡言乱语了。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19:42:20 +0800 CST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

胡适很是感恩花花草草救了他的性命。惊叹之余,他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成分发挥了作用。

他的思维显然是被西方同化了。他不知道中医的治病法则 跟西方大相径庭。

人体有一个运化路径,这个路径只有中国有。
古中医治病,都是根据这个路径 而投药施治。

路径 说,在胡适年代就已接近失传。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21:25:42 +0800 CST  

负重畏远,执热愿凉。
背负着很重的东西,你就希望路途不要长远;拿着滚烫的东西,你就希望它赶快冷却下来。
这是人类的天性。

这个天性用什么仪器能检测出来?

估计永远也发明不了这样的仪器——也就是说永远都无法检测。

还有“内隐认知”,你也找不到能够检测的仪器。

还有“人体运化路径”,同样找不到检测仪。

难道没法检测的,就都不能称为“科学”吗?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21:51:58 +0800 CST  

故大医家 美籍华人倪海厦,在美国创办中医院,救人无数。

倪海厦 曾经发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只有中国老祖宗掌握的东西是科学,其他的充其量只能称为科技”。

倪海厦的这个言论,似乎跟国人的普遍认识背道而驰。

那么,倪海厦为什么敢于冒出这样的“大逆不道”呢?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4 22:06:50 +0800 CST  

倪海厦 医案:

2007-3-24

病患D.M,70岁,男,瘦高,个性刚毅,满头白发,脸上条纹深而有力,看得出经历不少风霜。素有牛皮癣、高血压、心脏肥大、动脉硬化,咳嗽……等一箩筐问题;当然也服了一箩筐西药。今日来看诊,主要是为咳嗽而来。

我问他:咳了多久?忘了,有几年了吧(多是内伤痰饮之症)。有痰吗?什么颜色?白痰(应是寒痰)。粘稠或清稀?粘粘的,不易咯出。咳之前喉咙会不会痒?对极了,我一定要咳到痰出来才不痒,但没过多久又开始痒(此乃水气上冲之症)。怕冷吗?不会。头痛或身体疼痛?没有(确定没有表证)。口渴不渴?渴。想喝冷水还是温水?冷水(已有里热之象)。再问:胃口如何?还好。

刻下舌诊:苔白厚而腻。
脉诊:右寸滑有力。左关弦
此乃肺有寒痰,兼有里热之证。

处方:【射干麻黄汤加石膏、杏仁】。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5 15:16:58 +0800 CST  

2007-4-16

病人告知,喉痒减轻一点点,但咳嗽并未改善多少,一打电话就咳得更厉害,而且半夜2~3点都会咳醒。
即刻问他:感到恶心吗?会呀。口干口苦?是的。上回就有这个证状吗?嗯。您怎么没告诉我?你又没问我(确实是我的疏忽)。

麻烦您躺下,让我按一按您的胸腹。
刻下腹诊:右胁下苦满,心下满,重压则痛,胸口躁而略热。

舌诊:苔黄而腻。
脉诊:右寸滑,左脉弦。
此为少阳兼痰饮,金克木。

复诊 处方:【柴陷汤合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5 15:21:58 +0800 CST  

2007-6-14

上方服后病人即感到舒服许多,但一星期后咳嗽又开始增多,到了昨夜,咳嗽转剧,咳到喉痛,变成胸口胀满,呼吸困难而喘,几乎不能躺下来睡。只有坐着比较能休息。(难道又是十枣汤证?)
刻下舌诊:舌苔淡黄腻,舌根部苔厚。
脉诊:双脉滑数。
腹诊:右胁下苦满减轻,心下满,胸口躁而略热,起伏较速。
问病人:您的痰是什么样子?黄而粘稠。口渴?是的。恶寒吗?不会。(非十枣汤证也!)

三诊 处方:【葶苈(5钱)大枣泻肺汤合上方加减】一剂。

询问得知:服药后,吐大量黄痰,鼻涕出,当晚即能躺下睡觉,只剩轻微咳嗽,胸口胀满若失,似乎几年来堆在胸口的痰都清出来了。病人告诉我,早该下这个药了,害他辛苦这么久!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5 15:30:14 +0800 CST  

一诊 射干麻黄汤,二诊 柴陷汤(小柴胡汤 与 小陷胸汤 合方)合苓甘姜味辛夏仁汤,三诊 葶苈大枣泻肺汤。三次用了 五个经方。五方都是医圣张仲景所立。

倪海厦 说,数十年来 他从不参加任何的Paty,一有时间,就钻在古书里面 记忆经方,令人羡慕嫉妒的成就,都是泡古泡出来的。

【病人告诉我说,早该下这个药了(指最后一个 葶苈大枣泻肺汤),害他辛苦这么久!】

病人的嗔怪,说明一诊 二诊 辩证失误。
所谓辩证,就是寻找 证据,投以相应的 经方。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5 16:07:51 +0800 CST  

射干麻黄汤,一般伴有喉痈或痰积而发出 水鸡声。
柴陷汤,舌质偏红,舌苔偏黄,胸闷,夜眠不安。
葶苈大枣泻肺汤,伴有面肿或四肢肿,难以仰卧。

海量的经方记住不容易,辩证投治更不容易。

一师讲 众童听的模式,一辈子也难以 收藏胸中。

唯有恢复明朝以上的“一对一”,才有可能在 加冠之年 诞登道岸。
楼主 2012钱勇  发布于 2018-07-15 16:38:38 +0800 CST  

楼主:2012钱勇

字数:25477

发表时间:2018-07-14 21:26: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7 15:20:12 +0800 CST

评论数:3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