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草民经济学——写给普通人的经济学【已出版】

偶最近写了一个东西(保证原创),是想通过这个东西让广大没有经济学知识基础,在层层密布、无所不在的各类“大忽悠”的包围圈中艰难度日的芸芸众生们,能有一个冲破包围网的契机。
保证通俗易懂,争取能让街道卖菜的大妈都能看明白。
请各位高手多多支招儿,多捧多灭,因为捧也好、灭也好,你们的关注就是偶最大的荣幸!
用连载方式发帖,关注者过少时自动终止。



序 借我一双慧眼吧!

(一)
经济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当你看到连大街上卖白菜的大妈都开始买股票了,你就要赶紧“开溜”。
苦涩。
一是明显这句话带着巨大的歧视。凭什么“卖白菜的大妈”--- 我们这些所谓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苦大众们就没有“投资挣钱”,过好日子的权利了?!难道只能让有知识的人吃香喝辣,没知识的人只配在一旁看着流口水的份儿?连十七大报告都说“要增加广大普通百姓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机会”,为什么我们这些“市井小民”、“芸芸众生”们就不配拥有“发财梦”了?!
二是这明摆着把普通大众、芸芸众生当成了社会“精英”们的“刀俎肉”,有知识的人欺负没知识的人 --- 以“卖菜大妈”为代表的,没知识的“市井小民”、“芸芸众生”们纵身跳入“股海”,就跟纵身跳入“火海”没什么区别。那些“学富九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精英们”,吃人不吐骨头的“大鳄”们,正张着血盆大口,在海里等着您跳呢!和这些人叫板,您想不吃亏都难!您那点收入可是辛辛苦苦一颗颗卖白菜挣回来的,让这帮孙子轻轻松松地骗了去看您冤不冤!
所以,尽管颇有点“堂吉诃德”般的“很傻,很天真”的劲儿,我还是要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哪怕仅仅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也要写出一本让“卖菜大妈”都能看懂的经济学普及读物,让广大劳苦大众少一点儿被“忽悠”的风险,多一些“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机会,或者,至少多一些捍卫自己得来不易的“血汗钱”的机会,也算是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号召,扎扎实实地为咱老百姓做了一点实事儿吧!




(二)
这是一个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忽悠”的世界。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被各种各样的“诱惑”撩拨得“心旌摇曳”,情不自禁地钻进一个个“大忽悠”们早已撑开,恭候多时的大网中,而且还是那种摩拳擦掌、争先恐后的架势。
那么,到底谁才是是真正的“大忽悠”呢?他们又为什么要“忽悠”我们呢?
让我为您细细道来。
资本家忽悠 --- 为了多挣您钱,摆明了欺负您没知识,没文化,没势力,活该受骗上当,让人牵着鼻子走,谁让您是“弱势群体”呢!
专家学者忽悠 --- 除了想“挣您钱”和“欺负您没知识”之外,还有一个图 “名”的用心。某些观点明知偏激(以他那么高超的知识水平,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摆明了是“愿者上钩”),却偏偏要“将错就错”,“一条道走到黑”,无非是想赚个“噱头”,成个名,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钱”和“利”,未必是想真心地“为民请命”;
政府官员忽悠 --- 这是唯一的一种可以被原谅的“忽悠”。因为政治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敏感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所以政治家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引发外界的不安。因此,他们必须要格外“谨慎”,要高度重视一个“氛围”问题、一个“影响”问题。所以,他们必须要“顾全大局”,有时候为了维护一个“安定团结”的整体气氛,不得不说一些“违心话”,做一些“违心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但甭管怎么说,在这铺天盖地的“忽悠”声中,老百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看来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学点儿必要的经济学知识,自个儿武装自个儿,自个儿保护自个儿。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甭管你学历有多低,对“天下大事”有多不关心,只要你识字儿,有些知识是一定要学的。尤其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你可以不必成为专家,但至少要保证自己不被人忽悠。相信我,人未必是知识越丰富就会变得越善良,恰恰相反,知识越丰富心越“黑”的主儿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是大有人在的。因此,你一定得学会向知识借一双“慧眼”,彻底擦亮自己的眼睛,真正看清楚这个世界上的“纷纷扰扰”才成。
所以,“经济学”可不是一般的知识,它除了是一种“天下大事”之外,还是一件“你自己”的大事儿。
而且,尽管本书以“嬉笑怒骂”的风格展示了许多旗帜鲜明的观点,但这仅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就是说,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它们依然有可能是一种“忽悠”。所以,我并不赞成不加任何辨别地将这些观点“照单全收”。
我只是想通过这些“嬉笑怒骂”,这些“旗帜鲜明”让一些原本艰涩难懂的经济学知识尽可能“妙趣横生”一些,通俗易懂一些,让一些缺乏这方面知识基础的人能够更容易地掌握一些经济学常识。
然后,以这些“知识”和“常识”为武器,为工具,去分析、判断这个世界上无数“纷纷扰扰”的社会经济现象,捍卫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经济权益。
这就算达到目的了。
盼着有那么一天,会有某位市场上卖白菜的大妈拿着这本书找上门来,愤愤然地指责我:“俺通过看你的书,倒是确实弄清了一些经济学上的知识,可是当俺拿这些知识琢磨你书里的观点时,却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儿,越琢磨越觉得可疑。所以俺觉得你自己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忽悠!”
衷心感谢大妈!吾愿足矣!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27 12:29:00 +0800 CST  
前言 “经济”是个什么东西?
“经济”这个词儿,每个人都听过,每个人都多少有点儿概念。
可一旦往深里说事儿,绝大多数人又难免会产生一种“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之感。
但甭管怎么说,“经济”这玩意儿对我们很重要这一点,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不会有什么争议。
既然我们承认这东西“重要”,就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这种“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状态,有必要往深里了解一下关于它的故事。
那么,“经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经济”这个词儿,按照字面儿上的意思理解,就是“经世济民”。
“经世”,顾名思义,就是经营一个世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意思。
“济民”,意思更简单,说白了就是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所以,“经济”这个词儿的含义,简单点儿说就是“通过经营好我们的社会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这是一个多纯粹的词儿啊!简直让人不肃然起敬都难!
其实,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经济”二字为基础的。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物质基础”,说的就是“经济”的事儿。
有个词儿叫“政治经济学”。这里的“政治”,是典型的“上层建筑”,所以,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儿,“政治”也得以“经济”为基础,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
所以,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百姓而言,“经济”都无比重要。
对国家,几乎所有政府干的事儿,都围绕着“经济”二字打转儿。
甚至包括派兵打仗,都是为了捍卫或夺取经济果实。
对个人,“经济”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几乎渗透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是整个人生的方方面面。
首先,对人生来说,她会影响到你的学业选择和就职方向。
比如说,你考大学,除了你个人的喜好之外,你是否知道哪个专业更有前途?
再比如说,你找工作,你是否知道哪个行业更有发展,哪个行业则行将被淘汰;哪个行业收入很难再增长,哪个行业的收入则增长潜力相当可观呢?
这些都是事关你人生的大事儿,但你确认你都能很好地把握吗?
所以说,如果你不懂经济,你就把握不好人生的方向盘。
对生活,她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
先别说你想玩玩儿股票,搞点儿小投资什么的,办这些事儿没点儿经济学的知识无异于“瞎子摸象”,等于是白糟蹋钱。
即便那些令你更为“牵肠挂肚”的事儿,比如说会直接影响你们家每天的菜篮子的通胀、通缩这哥俩儿有什么新动静;
比如说工资能不能涨,所得税会不会降;
再比如说房价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医疗改革走向如何,教育体制如何变化,养老的事儿会是个什么结果……,等等等等,所有这些事儿,都和“经济”二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这都是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儿。
这些事儿不清楚,你就不可能过得好日子。
举个也许会令你觉得更“夸张”的例子。
国家制定“节能减排”指标,和你的生活有关系吗?
你也许会说,那些都是国家的事儿,“上边儿”的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错了,这事儿和你有关系,也许还是相--当—密切的关系。
国家制定这个政策,意味着有些低效工厂可能会倒闭,而你也许就在这些厂子里上班儿,所以你得小心点儿自个儿的饭碗儿了;
或者你并没有在这些行将关闭的工厂上班,但是你也许会发现你们小区最近总停电,工厂老放假,让你倍儿郁闷。可能“上边儿”的人也会用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你,但我告诉你,很有可能是“上边儿”的人为了“突击”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人为地“拉闸限电”,从而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一团糟。
听了这些话,你还能说这些事儿和你八竿子打不着吗?
所以,“经济”二字与你的关系,绝不像你自个儿想象的那样都是属于“国家”的事儿,“上边儿”的事儿,所以和你无关,真实的情况刚好相反。
说句不礼貌的话,你即便不知道你对象的事儿,也一定得知道“经济”是怎么回事儿。
只要你有“生活”。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就是“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今天过的日子,明天将要过的日子;
就是说,它是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此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所以,你的“人生”对你有多重要,“经济”对你来说就有多重要。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27 12:39:39 +0800 CST  
亮相 --- 名词解释

(一)两面三刀 — GDP
GDP,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族”里的头号成员,响当当的“大哥级”人物。
只要我们拿经济学说事儿,就很难绕过这个GDP。
但是,除了专业人士以外,尽管我们许多人对这个名词儿耳熟能详,但大多都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鲜有人清楚这位“老兄”的庐山真面目。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位仁兄。
GDP,就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即经济表现如何,国民财富的多寡,国家实力的强弱的最佳指标。
有人经常把这位仁兄误称为“国民生产总值”,其实是一个概念错误。“国民”与“国内”别看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为不同。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简称为GNP)这个概念,要把你的人在外国创造,然后汇回国内来的收入都算进去,而将外国人在你的国家里创造,却要汇回人家地盘儿的收入刨掉。
打个比方,中国人到美国做生意,然后把挣的钱汇回中国,这笔收入就算咱们的GNP,反之,美国人到咱这儿搞买卖,挣了钱又汇到美国去,那这些钱就得算人家美国的GNP。
由于GNP的计算相对麻烦,一般来说,绝大部分涉及经济的话题还是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概念,就是说,甭管是哪国人干的活儿,只要是在我这一亩三分地儿上干的,那就少啰嗦,所有成果都得算我的。
一般人提起GDP,基本上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就是觉得这位仁兄基本上算一“好人”,起码不招人烦。
其实不然,GDP虽说堪称经济学家族中的老大,但远远不如我们大家想象的那么厚道。
因为这位仁兄是一位“只以结果论英雄,不问内容与过程”的主儿,因此,也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典型。
打个比方,你今天建个楼,明天就用炸药崩了它,然后再建一座,这是GDP;本来一个苹果一块钱,但某个“大忽悠”就有本事生生一个十块钱卖了出去,也是GDP;你把一片林子砍了,木材卖给了一个中间商,这个中间商倒手一把火就把这些木材烧了,还是GDP!
就是说,甭管有意义没意义,有价值没价值,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在经济的世界里,只要有“钱”的往来,就能生成GDP。
最搞笑的例子就是,英国石油公司为了处理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花了几百亿美元,这些钱都被算到了美国人的GDP里,一个子儿都没少!
就拿我们中国来说,“GDP至上主义”的危害虽说现在已经逐渐被国人所知晓,但曾几何时,为了追求GDP,我们的国人可谓“几近疯狂”,而且还是“官民一致”的架势。
于官,为了追求GDP,不惜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广场越来越大,办公楼越盖越豪华,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因为促进了GDP;
于民,我们不惜严重污染、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榨干了宝贵的资源,并以极低的效率去换取不可持续的GDP。我们甚至把外国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高毒性“洋垃圾”花大价钱买来进行所谓的“加工”,通过牺牲工人的健康来换取一点点可怜的GDP。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GDP,但是真正流入老百姓腰包里的实惠,却始终是一个零头中的零头,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所以,如果我们要创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看来对于GDP老兄的看法应该变一变了。
今后,“结果GDP”应该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内容GDP”、“绿色GDP”“和谐GDP”应该被我们大大方方地请到舞台的正中央来。
如果真的到了这种境界,相信GDP仁兄也会欣然接受这样的“角色转变”吧!



(二)架为你掐 — 要了亲命的“汇率”
汇率这玩意儿,本来在“经济学家族”中只能算一个小老弟儿,地位一般般,老是处于一种“不咸不淡”的状态。
但这两年,由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逮着了“人民币”这样一个世纪性“劲爆”话题,一夜之间变得风光无比,尽人皆知。
其实汇率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货币的“价格”,当然“参照物”是别的国家的货币。
我们知道,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供需关系”,汇率也不例外。
哪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好一些,经济实力强一些,国际上的影响大一些,哪个国家的货币需求量就会比较大,价格就会比较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升值”或“坚挺”;反之,货币的需求量小,就会带来价格的下滑,是为“贬值”或“疲软”。
虽然影响一个国家货币汇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一般来说,“贸易因素”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为货币之所以要“定价”,完全是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买卖关系”的需要,如果只是在国内使,货币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除了个别国家,如美国,基本上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希望自己的货币“疲软”点儿,就是说,都盼着自己的货币能尽量“不值钱”或“少值钱”,很少有哪个国家会哭着喊着盼着自己的货币能尽可能地“坚挺”、“值钱”点儿的。
不止如此,为了让自己的货币尽可能多地“疲软”点儿,“不值钱”点儿,世界各国甚至不惜撕破脸,时不常地掐架,而且还掐起来没完。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脑子进水了吗?自己的货币坚挺点儿,更值钱点儿,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吗?那不就可以狂敛别人的东西了吗?
道理虽说没错,但是把事儿一放到“汇率”上边儿,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因为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来说,“出口”的贡献绝对不可小觑。
尤其对于那些经济规模较小,或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国家来说,“出口”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尽量“多出口”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儿。
说得通俗点儿,你生产的东西自己人买不动了的时候,“卖给别人”就是唯一的出路。
而你的货币越便宜,越疲软,就意味着你的东西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越低,竞争力就越强。
同时,也是因为你的货币便宜,别人的东西对你来说就会变得更贵,这就意味着别人的东西在你这儿就会不太好卖,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这一来一去,你就会在贸易方面占大便宜:别人很难挣你的钱,净剩下你扎人家的钱了。
所以,当大家伙儿都想尽量自个儿多捞点儿的时候,“汇率”就会成为一个导火索,掐架就在所难免了。
其实说实在的,真正公平的做法儿,是你在挣人家钱的同时,也能让人家挣点儿你的钱,“来而不往非礼也”嘛!为了让大家伙儿能长久交往下去,人不能太自私。
经济学当中把单方面压低本国汇率的做法称为“让邻居变穷”的政策,说白了就是“损人利己”、“以邻为壑”,这确实不太厚道。
当大家都想着“损人利己”的时候,就会争先恐后地贬值自己的货币,从而导致“货币战争”的爆发,而“货币战争”的结局,其实就是每个人都“损人不利己”,最后一起玩儿完,谁也好不了。
所以,“货币战争”带来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或者干脆就是俩字儿 --- 战争。
人类历史上几次教训惨痛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基本上都是这一出。
俗话说“把别人当傻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傻”。既然谁都不傻,就别老惦记着抖那点儿小机灵。
否则就等于挑事儿,上赶着找人掐架,最后挨了揍也只能怨自己不长眼。
说到底,还是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儿是正经。
所以,既然“汇率”这事儿是一件大家都巨敏感的事儿,还是把“互利”、“双赢”这些词儿放在心上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都是出来混的,彼此给条生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叫够哥们儿。

(三)老实人的笨方法 — 储蓄
“储蓄”这个词儿,大家都不陌生。相信这恐怕是离咱老百姓生活最近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了。
曾几何时,对中国人而言,钱这玩意儿,除了“花掉”,就是“存起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根本就没那么多幺蛾子。
但是这几年,随着剧烈社会变革的发生,情况也变得大为不同了。
说得露骨点儿,如今这年头,还能惦记着把钱往银行里放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太过有钱的人,钱多得怎么得瑟都得瑟不清,没辙了才把实在“多余”的票子搁在了银行;还有一种就是太过没钱的人,这部分人人数虽多,但钱却很少,而且还是一没势力、二没知识、三没渠道,为了保险不得已才把钱都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因此,说句也许会犯众怒的话,如今这年头,把钱“放银行”是件挺没面子的事儿,甚至于有可能让人瞧不起,因为把钱放银行就意味着你的生活较为拮据,而且是属于那种比较“没路子”的人。
这话虽说听起来挺“伤人”,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说实话,一个国家有比较充足的“储蓄”本来是一件好事儿,因为这样一可以保证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手里有钱,心中不慌),另一个也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银行有充足的放贷资源);但是,如果“储蓄率”过高的话,就不是一件好事儿了,根本不值得高兴。
因为一个国家的储蓄率过高,首先意味着大家手里的钱还是不宽裕,因此没有过多的票子用在“消费”上。而只要大家不敢消费,就无法结结实实地提升生活质素,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令我们国家的经济始终不能靠“内需”来拉动,从而很难做到“可持续”,老是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另外,大家之所以都惦记着有点儿钱赶紧放银行,还有一个极为深刻的社会背景,那就是,大家的生活严重地缺乏“保障”。
如今这年头,住房、看病、上学、养老……所有这些事儿都成了“心头永远的痛”。用自己干瘪的钱包里那几张有限的票子应付这些事儿已经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谁还敢放展了“消费”、“造钱”呢?
更何况如今这年头,涨工资永远追不上涨价的速度,背上还压着一块儿巨大的叫做“通胀”的石头,“消费”神马的,就只能是“浮云”了。
所以,这种“储蓄”,基本上属于那种“避险式储蓄”,是老百姓为了应付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生活压力而不得已为之的事儿。
就是说,这种“储蓄”增加的方式,并不是由于老百姓都“富裕”了,生活更“安逸”了,手里的票子更多了;相反,恰恰是由于很多老百姓手头变得更拮据了,生活更不安定了造成的,因此,是一件让我们根本“笑不出来”的事情。
所以,“我们国家银行里有的是钱!”、“中国人的储蓄率和储蓄的增长速度举世无双!”之类的事,实在谈不上是一件有多“争脸”的事儿!
这种事儿不值得到处宣扬,还是尽量藏着掖着点儿好。
所以,任何一种“中国人天生爱储蓄,根本不喜欢花钱”的说法,都会令我极为愤慨:除了脑子进水的变态狂,世界上有几个人不喜欢花钱,不喜欢消费,不喜欢享受生活?!
问题是我们消费得起,享受得起吗?!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孙子们,整个儿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有本事你们也来过两天老百姓的日子,看你们还敢满嘴胡言!
我盼望着有那么一天,除了储蓄,全体国人手里都能有足够的钱再玩点儿别的,比如说,玩儿点投资、理财,玩儿点“扫货”、“血拼”、“奢侈品”什么的,真到了那时候,我们就会成为货真价实的全世界最牛×的国家!中国人就会成为人人艳羡的,全世界腰板儿最直、最硬的民族!
而且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即便真到了那时候,银行里的储蓄依然一点儿都不会少。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28 09:36:46 +0800 CST  
(部分内容略)


一切源于一个“公式”
粗粗介绍了一遍“经济学家族”的重要成员,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儿了。
尽管我打定主意在此书中尽量回避掉那些招人烦的、艰涩难懂的公式与数据,但毕竟这是一本拿“经济”说事儿的书,有一个公式是万万绕不过去的。
因为这个公式可以说是迈进“经济学”殿堂的一扇门,几乎所有与“经济”二字有关的故事,都是从这个公式引发的。
下面,就正式向大家介绍一下它。
Y=C+I+G+NX(EX-IM)
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也叫“国民总收入”,就是我们常说的GDP。
C:英文“消费”的第一个字母,代表“消费”;
I:英文“投资”的第一个字母,代表“投资”;
G:英文“政府”的第一个字母,代表“政府支出”;
NX:代表“净出口”;
EX:英文“出口”的头两个字母,代表“出口”;
IM:英文“进口”的头两个字母,代表“进口”。
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即“国民总收入”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这几部分组成的。
在经济学里,有这样一个前提,就是“只要有需求,就必然会有供给”,说白了就是“只要有人买,就不愁找不到卖家”。
所以,“经济总量”归根结底是由“需求”决定的,而且还得是“有效需求”。
在经济的世界里,“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这几项都属于毫无争议的“有效需求”。
但是,因为“政府支出”同时包括了“政府消费”与“政府投资”这两项,其实归根结底还得算到“投资”和“消费”的范畴里去,只不过这种“投资”与“消费”属于“政府行为”而已。
“进出口”的事儿稍微复杂一点儿。“出口”叫做“有效需求的净流入”,说白了就是“你扎到了人家的钱”;而“进口”则叫做“有效需求的净流出”,说得简单点儿就是“人家赚走了你的钱”。
所以,从“出口”里刨去“进口”的“净出口”,就属于货真价实的“有效需求”了。
这几个“有效需求”,分别与“利率”和“汇率”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
而且还都是“反比关系”。
其中,“消费”和“投资”与“利率”有关。
利率越高,人们越对“存钱”感兴趣,对“花钱”没兴趣,因此就会抑制消费,反之则会促进消费;
同时,利率越高,借贷成本就越高,人们对贷款的兴趣就会降低,所以就会抑制“投资”,反之则促进投资。
“出口”与“汇率”有关。
汇率越高,货币越坚挺,你的东西在人家那儿就会卖得越贵,销路就会不好,因此就会抑制出口,反之则会促进出口。
总之,这几项“有效需求”的所有动静,就是一国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
“国民总收入”,就是由这几项“有效需求”共同决定的。
因此,为了发展经济,就得在这几项“有效需求”上下功夫。
我们经常说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说的就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项。
先来说说“消费”。
“消费”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人类进行的任何一种经济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社会大众的“消费”服务的,就是说,是为了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生活”服务的。偏离了这个宗旨,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失去它的意义。
而且,在所有经济总量的构成元素中,只有“消费”是最具“可持续性”的有效需求,简单点儿说,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消费来拉动,就会比较稳定,比较靠谱,比较可持续。
一般情况下,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普遍还不太富裕,收入较低,所以“消费”很难独挑大梁,得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担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发展中国家为了确保投资资金的来源,并不太会鼓励国民消费,相反,往往会号召大家“勤俭节约”,把钱都存银行来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哪个街道储蓄所能超额完成居民储蓄任务的话,还会得到通报嘉奖呢!
所以,消费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往往较小,一般只有三、四成左右。
与之相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高,国民富裕,所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消费”来拉动。
在他们那里,消费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度往往要占到七八成,甚至更多。
所以对于他们来讲,“就业”是一个比发展中国家更重要的问题。因为确保了“就业”,就等于确保了“消费”,也就等于确保了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因此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美国人的“失业率”指标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再来说说“投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无论是机场、公路等所谓“硬件儿”,还是电信系统等所谓“软件儿”,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这些个“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个异常薄弱的环节,
这种现象一方面严重地妨碍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简单点儿说,就是为“投资”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因为要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好歹投点儿钱,就能派上大用场。
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实力相对较弱,所以政府投资往往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大显身手,出尽了风头。
因此,从一张白纸的状态中起家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相对轻松地保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但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他们的“基础设施”已然非常完备,该有的基本上都有了,“投资”,尤其是国家的投资所起的作用就会显著变小,只能靠企业的那点儿投资单打独斗了。
所以,一般来说,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贡献度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最后,再来看看“出口”。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的意义不可小觑。
因为发展中国家甭管有多少人,经济规模往往都很小,老百姓收入极低,很难形成真正“成气候”的市场。所以,光靠国内这点儿市场上的仨瓜俩枣是很难真正拉动经济增长的。
怎么办?
把东西卖给外国人呗!
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就是说,人家一个人的“购买力”就能抵得上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小村落一个村的“购买力”,所以,只要能把东西卖给他们,这市场容量就会一下子扩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还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刚刚步入社会的我曾经做过一件特“书生气”的事儿。我相当认真地把当时中日之间的收入水平做了一下计算对比,得出了一个结论把自己都吓了一跳:当时日本一个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可以在咱这儿买整整一大卡车的鸡蛋!
尽管颇有些“同人不同命”的委屈感,但人家老外的市场之牛叉,还是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所以,为何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削尖了脑袋,拼着命地和“出口”死磕,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得不死磕“出口”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发展中国家要想从其他国家进口东西,手里没俩“硬通货”绝对不行,这等于没有“支付能力”,所以为了这个“支付能力”,也不得不狂拼出口,尽可能多攒点儿“硬通货”。
好事儿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什么都巨便宜,尤其是“劳动力”巨廉价,因此生产的东西极具“价格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的百姓也愿意买单。
与之相反,发达国家由于什么都贵,所以生产出来的东西成本就较高,在“出口”方面的竞争力相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弱一点儿。
但由于人家兜里不缺“硬通货”,甚至有些国家自己的印钞机就能直接印刷出“硬通货”来,所以人家就可以不用发愁没有“支付能力”这种事儿,大大方方地从咱发展中国家手里大肆“扫货”。
因此,在国际经济领域,发展中国家主攻“出口”,发达国家专门负责“进口”,这本是一个相当“合理”而“和谐”的局面。
但这二年风向却有所不同了。
随着自身的经济在危机中泥足深陷,迟迟不能脱身,甭管怎么打折老百姓都捂紧腰包就是不买东西,最近发达国家也急红了眼,纷纷祭出“促进出口”的大旗,要来和发展中国家抢饭碗了。
许多老牌经济大国天天吵吵着新兴国家“汇率太低”,跳着脚地要和这些发展中国家掐架,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以上,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个公式以及它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当然,有关这个公式的故事还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但是,你过去、现在和将来能够看到的任何经济事件,几乎都能与这个公式或多或少扯上点关系。
就是说,甭管你是一个对数学有多不感冒的人,还是请你至少记住这一个公式。
只要你记住了它,理解了它,一场叫做“经济”的波澜壮阔的大戏,就将在你面前拉开她巨大而神秘的帷幕。
















瘸了腿儿的“马车”--- “消费”缺失的苦恼
我们常会听到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说。
这“三驾马车”,指的就是消费、投资和出口。
那么,这些个“马车”当中,哪个最重要呢?
这个问题毫无悬念:消费。
其实说白了,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消费。
因为,只有消费才是让经济成果反映到日常生活的最直接方式,是让人类感受到“富裕”与“幸福”的最直接方式。
所以,说“经济”的终点就是“消费”一点儿都不为过。
不止如此,即便拿经济增长本身说事儿,在所有这些“马车”当中,只有“消费”才是确保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唯一手段,而且,也只有“消费”才是保障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独立性”的唯一途径。
道理也很简单。
你“投资”是为了什么?
为了多生产东西。
生产出来东西为了什么?
为了让人家买。就是说为了被“消费”掉。
所以,如果你的“投资”最终不能转化成“消费”,你投的那些钱就得打水漂,这就叫“穷折腾”、糟蹋钱。
因此,只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由于没有“消费”兜底儿,根本不可能做到“可持续”。
再说说“出口”。
“出口”是个什么东西?
是把东西卖给外国人。
说白了,就是靠外国佬的“消费”来拉动我们的经济。
这里就有个大问题:你的经济发展得看人家的“脸色”。
人家高兴了,多买你点儿,你就多发展会儿。
人家不高兴了,不买或少买你点儿,你的发展就得立马停下来。
一言以蔽之,“出口”带来的经济发展,主动权不在你自己的手里。
人家想把你怎么着,就把你怎么着。
看你闹心不闹心!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对于“经济”这个“大轿子”来说,只有“消费”才是最靠谱、最踏实、最值得信赖的“马车”
其他两架马车说白了都是“权宜之计”,是无奈之下才被找来给“消费”打打杂的帮手而已。
指着这两架马车吃饭可不行,那可就活活要了亲命了。
但是,偏偏是我们中国,现在正在干这种要了亲命的事儿。
现如今的中国,三驾马车明显瘸了腿儿,而且瘸的还是最不应该的“消费”这架马车的腿儿。
我们现在的经济,“投资”和“出口”可谓气势如虹,但“消费”却迟迟跟不上趟,给不上力。
这带来了一个恶性循环。
“消费”越不给力,就越得依靠“投资”拉动经济;“投资”越多,产能与产品就越过剩,可自己人又买不起,只得卖给外国人,就是说,只能靠“出口”来消化这庞大的产能;而且,由于产能过大,在把东西卖给外国老板之前,我们自己人往往会先掐将起来,竞相降价,让外国佬捡了个大便宜,直美得人家屁颠儿屁颠儿的,乐得“坐山观虎斗”,尽享“渔翁之利”。
这还不算完,人家得了便宜还背过身儿来骂你,让你楞没脾气!
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不被彻底斩断,我们的经济永远也不可能踏上健康发展的坦途。
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天下百姓的收入,将放逐多年的“消费”这架马车重新找回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那位说了,增加百姓收入会有恶化通胀的风险,所以未必是个好办法。你看看,现在百姓的收入没怎么长,物价都一个劲儿地上升,你这要是把百姓收入再升上去,物价还不得顶到天上去啊!
此言看似不虚,因为说的确实也是事实。
但仔细想想,却未必站得住脚。
让我们重新剖析一下通胀形成的三条轨迹。
其一: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消费的东西变多,需求也更多,但供应却一时半会儿跟不上,所以只有涨价,形成通胀;
其二:大家的收入并没怎么提高,但是拥有较高收入的人数增多了,消费的东西就会变多,需求也更多,但供应却一时半会儿跟不上,导致价格上涨,形成通胀;
其三:大家的收入并没怎么提高,拥有较高收入的人数也没怎么增加,但是社会上的闲钱多了,它们就会到处寻找“猎物”,伺机而动。某种东西好歹有点儿动静,比如说因为季节、气候、运输、储存或者舆论甚至谣言等突发性原因价格有松动的迹象,这些闲钱就会立马大肆进入,疯狂炒作,导致价格“非理性”上涨,从而形成通胀。
当然,也还会有其他一些可能,在这里不再赘述,因为最主要的通胀轨迹就这三种。
那么,我们中国目前这通胀的动静,到底是哪种轨迹的“杰作”呢?
相信不用我说,你也会立马给出正确答案。
没错儿,是第三种。
就是说,我们现在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显著的提高,较高收入人群也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但消费品价格却有“显著”的增长,这除了用“热钱炒作的结果”来解释,实在找不出其他更好的理由。
这就是问题。
老百姓收入没增加,消费的东西没增加,价格却“涨”了,这意味着老百姓手里的票子更不值钱,等于事实上的消费能力的下降,说白了,就是生活水平的下降。
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由于价格的上涨,我们的GDP照样会增加。
这就是GDP老兄的本色:不管内容,只看结果。
所以,收入提高,往往并不是造成通胀真正的“罪魁”,恰恰相反,收入的提高常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通胀的不利影响。
说得再直白点儿,由收入提高带来的通胀要比由炒作带来的通胀“良性”得多,是个值得欢迎的通胀模式。
不止如此,收入的提高甚至有可能解决“炒作性通胀”的问题,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
道理也很简单。
为什么社会上会有那么多“闲钱”?
顾名思义,因为这些钱没地儿去。闲着也是闲着,不折腾点儿事儿出来整个儿就是浪费。
但假设普天下百姓收入都能有个显著的提高,消费力迅速上升,那么,国内经济一定会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那时候保准儿满世界都是商机,遍地都是黄金,这些“闲钱”肯定会找到数不清的用武之地。
真到了那种状态,每个人都忙着弯腰捡金子,谁还有闲工夫去张罗“炒作”的事儿,和通胀死磕呢!
其实说句公道话,我们给予“消费”的关注,从一开始就严重不足。
这么些年来,我们不停地和“投资”死磕,和“出口”死磕,都是玩儿真的,但我们几乎从未与“消费”真正死磕过。
尽管我们也在不停地说“百姓重要”,“提高收入重要”,“消费重要”这样的话,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东西都停留在了口头上,一到了动真格儿的时候,准没了下文。
但是,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都已经把“消费”这辆马车推到了我们眼前,而且从未如此近过。
这辆车,无论我们是否情愿,都必须上,没得选择。
其实,尽管上车前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阵痛”和麻烦,“消费”这辆马车还是倍儿舒服的,包你上去了就不想再下来。
既然事已至此,你要办的又不是什么缺德事儿,干嘛这么扭扭捏捏的,爽快点儿不好吗?
和“消费”死磕,绝对是一种“幸福”。
这东西不沾则已,一沾上准上瘾,想戒都戒不了。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29 08:58:23 +0800 CST  
感谢!偶会及时更新!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29 10:03:49 +0800 CST  
绕不过去的“三农问题”
我们在前边说到,现如今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在中国已然走到了尽头。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只要我们想实现独立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都必须将“消费”这辆马车请出来,并赋予重任。
所以,“促内需,调结构”这句话在现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热点。
而促进“消费”,忽略占中国总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是不可想象的。
光凭剩下的这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城里人,就算撅着屁股天天“血拼”,也不可能拉得动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经济这辆沉重的“马车”。
何况城里人手头也并不那么宽裕。
房价、教育、医疗、养老这四座大山正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哪有闲钱、闲工夫天天逛商场啊!
所以,要想扩大内需,九亿农民兄弟不“给力”,是万万不能想象的。
但是,靠农民兄弟花钱促内需又谈何容易!
他们的面前,也横亘着一座大山,而且可谓“一个顶四个”,分量丝毫不比城里人脑袋上那四座山轻。
这座大山有个学名,叫“三农问题”。
不解决三农问题,“靠农民拉内需”就永远是一纸空谈。
那么,什么是“三农问题”呢?
简单点儿说,就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具体地说,“农村”,主要是指“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
“农业”,说的是“农田生产率低下”的问题;
“农民”,主要是说“就业难”的问题。
先说说“农村问题”。
无论是软件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电信系统等),还是硬件方面(各种生活、商业和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长期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农村始终摆脱不了“简单重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就给“促内需”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首先,出行不方便,缺乏交通工具。
其次,农村也没有几个像样的商场和超市,你想买东西也没地儿去,很多时候只能奔城里。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根本不敢乱花钱去玩儿什么“消费”。
本来兜里就没俩子儿,要是碰到个大病小灾什么的那还了得!
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故事,在农村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预防万一,农民只能把绝大部分收入都存起来。
所以说,“消费”神马的,对农民兄弟而言只能是“浮云”,脑子里想想还成,真刀真枪可动不起。
再说说“农业问题”。
说得露骨点儿,和“工业”相比,“农业”是个很难制造财富,尤其是大规模制造财富的行当。
只要你干工厂,你就有不停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机会。
刚开始你可能只能攒针头线脑,打火机什么的,等你挖到了第一桶金,你就可以慢慢地转型升级,开始攒点儿电子零部件之类的高附加值产品,最后,等你真玩儿大了,汽车、轮船都能攒。
人还是那几个人,但钱你可就赚大发了。
这就是工业,而且是“大工业”的威力。
为什么把发达国家叫做“工业化国家”?就是因为只有“工业”才有可能提供无尽的创造财富的机会,提供无数的制造富翁的机会。
而农业不行。
你想想,无论你怎么使劲儿,田里也不可能长出金子来。
所谓“亩产百万斤”之类的说法,只不过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人为炮制的神话而已,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儿。
即便你搞副业,你搞深加工,农业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潜力和工业比起来,也还是相差了一大截。经济越向高级化发展,农业就越跟不上趟,工农之间的差距也就越大。
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仅仅依靠“农业”的话,“温饱”问题也许能解决,“致富”,尤其是“致大富”则只能是一朵永远的“浮云”。
话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提“农民问题”。
因为“农业”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潜力都极为有限,所以要想让从事农业的人也能尽量富裕,就只有一个办法:想方设法减少“纯农业从业人口”的数量。
就是说,因为分子很小,所以只有缩小分母,才能让大家都有真正富起来的机会。
但现在我们的现实刚好相反,在最缺乏造富潜力的农业里,却聚集了最多的劳动力人口。
你想想,就算你往庄稼地里喷了“仙水儿”,田里也不可能长出黄金来,你还用你的绝大多数人口和田地死磕,这人能富裕得起来吗?
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农业从业人口太多,还极大地妨碍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这首先是因为农民很穷,兜里没钱,玩儿不起“现代化”;其次,是因为“人”挡住了“机器”的脚步。你想,不玩儿机械化田里都已经“人满为患”了,你再把机器搬来,那你让人都干啥去?喝西北风啊!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地少人多,大家分到的实惠就有限,谁也富不了;人多地少,也妨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使农业的效率很难提高,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创富能力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善,从而使农业人口更难脱贫,一万年过苦日子。
因此,一言以蔽之,农业人口要想富起来,就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人口的从业数量,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就拿世界第一农业大国美国来说,人家从事农业的人口只有区区几千万人,只是我们的一个零头,所以人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农业上大玩儿机械化,往往几个人就可以玩儿转一个庞大的农场,顶上我们几百、甚至几千的劳动力。
所以人家的农民想不富都难,连城里人都羡慕不已,总统都以有自己的农场为荣。
因此,现如今中国大张旗鼓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改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所有这一切,固然说明了政府心中始终装着咱农民的事儿,没忘了咱农民,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没法儿再等,再绕了,必须解决这个事儿,否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无从谈起。
说得再直白点儿,在咱中国,任何事儿没咱九亿农民的参与都不可能弄成,只能是一纸空谈。
所以,要想保增长,就得促内需;要想促内需,就必须调动起九亿农民的积极性;要想调动农民积极性,就得扎扎实实地面对并解决“三农问题”。
这是一条不容置疑的“逻辑线”,任何人都无法回避。
下面,我们就以“城乡对比”为一个尺度,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不同视角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三农问题”。















(一)过去:“农村”包围“城市”
故事,要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讲起。
其实,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那时的农民才是不折不扣的“先富起来”的人,农村经济火得不行,让那些依然在计划经济束缚下每个月只能挣几十元人民币的城里人羡慕得眼里直喷火。
就连娱乐圈都抢着跟风,大明星们纷纷跑到农村扮成村姑的样子拍电影。那时候巨火的杂志《大众电影》封皮上满是这样的农民形象,使村姑打扮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好像没演过这样的电影,没拍过这种剧照就不算真正的明星,没资格当真正的“潮人”。
那阵子像《甜蜜的事业》、《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这样的农村题材电影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片儿”,绝对比今天的大片火得多,票房也高得多!
那架势,简直可以用“妇孺皆知”、“万人空巷”来形容,要是折算成今天的票价,这些片子估计个个都能超过10个亿的票房!
所以说,农村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头部队”,是城市改革的一个“试验田”,城市改革的启动与最终的成功,离不开农民兄弟的大胆探索和艰辛付出。
因此,如果说农民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者,城里人好日子的赐予者,一点儿都不过分。
可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城市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这“城里人”的优势就渐渐地盖过了“农村人”的风头。
农村的话题慢慢地变得不再热火,曾经风光无两的农民也逐渐变得沉默了起来。
“农村”与“农民”这些字眼,也一点一点地淡出了城里人的视野……
自那以后,城市的发展可谓势不可挡,一日千里;农村却好像被重重的铁链拴住了手脚,怎么也拔不出来,总是在原地踏步。
随着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农民”这些字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又一次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城里人”的视线中。
只不过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不是挟着娱乐圈和大片儿的余威吸引城里人的眼球,而是连篇累牍,令人心酸的“求救”与“扶贫”的消息。
这些消息震撼了城里人的心灵,让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获知了农民兄弟的窘境,真可谓振聋发聩,促人深省。
其实说起来,即便是那时候,农村经济也并非没有亮点。
大量乡镇企业的涌现,不但吸纳了无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创造了数不清的社会财富。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的探索与努力,为将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播下了许许多多无比珍贵的火种。
我们今天的一些企业界大鳄,就是脱胎于那时尚显稚嫩的乡镇企业。
威震四海的“华西村”,即使是今天依然余勇尚在,宝刀未老。
但是,和“工业”相比,“农业”以及根植于农业的乡镇企业毕竟潜力有限,在初期的风光之后,除了个别成功上演“华丽转身”大戏者之外,绝大多数乡镇企业都被时代的潮流所吞噬,逐渐销声匿迹,杳无音息……
但城市没有停下脚步。
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机遇扑面而来,使城市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步子越迈越大,终于缔造了一个世人公认的“奇迹”,把中国推到了一个新兴超级大国的崭新地位。
城里人好像是坐在了疾驰的高铁里,看着窗外像闪电般划向身后的风景。
而这个风景里,偶尔依稀可见几个赶着牛车的农民兄弟的身影……










(二)现在:“城市”反哺“农村”
如果说,城里人今天的好日子里有农民兄弟不可磨灭的功劳,那么,今天对于城里人来说,能为农民兄弟做点什么呢?
很显然,“救济”与“扶贫”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就是说,“救济”这东西只能解一时之需,是个“治标不治本”的笨办法;只有让所有农民兄弟找到一个永续的“生财之道”,不但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才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治本”高招儿。
那么,怎么做,才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呢?
首先,大量吸收农民工,让农民兄弟有机会跳出“农业”的框框,到工业化城市里寻找发挥才干与挣更多钱的机会。
这样做一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二能通过农民工的大量汇款改善乡村的生活条件,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里人,包括在城里的农民工兄弟拼命地消费,也能促进城市对农产品需求的提升,从而拉升农产品的消费量与价格,给农民兄弟带来扎扎实实的实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城里人富了,要把资金大量地投向农村,促进农村地区的就业和乡村经济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感恩”与“报恩”的举动。
但是,这一条也是最难的一条,光靠民间的努力很难做到。
这需要我们的政府大力引导,并为民间资金的到来扫清“基础设施”的障碍。
但是,仅凭这三条,还不能说就能够完全搞定“三农问题”,现实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比如说“吸收农民工”这事儿,其实城市迄今为止的努力并不算小。
恰恰相反,现如今城里的农民工过多已经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使城市发展遭遇了巨大的“瓶颈”效应。
即便这样,城市吸引的农民工总量也就一两个亿,和九亿农民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九亿农民都进了城,城市会变成什么样。那还不得活活炸开了锅!
另外,“城里人敞开了消费农产品”也是一件有“限度”的事儿,并不是一颗“万灵丹”,能解决所有问题。
先别说城里人兜里其实也并不算宽裕,你要真涨了价还真有可能抑制城里人的消费欲望与消费量;
就算城里人兜里不缺钱,真就能放展了买农产品,城里人肚皮的容量毕竟还是有限的,要养活九个亿的农民兄弟纯属是幻想,根本就是“浮云”。
所以,只有政府出面大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引导城里的民间资金大量涌入农村,将“乡村”本身也变成“城市”这一条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这才是一个“授人以渔”的招儿。
那时,农民兄弟即便谁都不靠,仅凭自己的力量也可以讨生活,而且是质量相当高的“好生活”。
如果九亿农民都能走到这一步,你想农村的经济得热火到什么程度!
那整个儿就是又多了一个,甚至是几个现今中国的实力,那时的中国将呈现出一幅何等壮观的发展景象!
相信那时的中国一定是遍布商机,满地黄金,恐怕城里人都得削尖脑袋往农村钻,弄个乡间别墅或农场什么的,享享清福。
真到了那时候,就是城里人沾农民兄弟光的时候了。
但愿这不仅仅是梦想。









(三)将来:“农村”就是“城市”
我们在上文说到,把农村人都“搬”到城里去,不是一个高招儿,而是一个损招儿。
以中国现有城市的数量与规模,无论你怎么玩儿“城镇化”,也不可能盛得下数亿农民。
实际上,即便是现在“区区”一两个亿的农民工,而且还是属于那种“盲流”性质的人口,就已经到了压得城市喘不过气来,直想把人家轰回去的程度了。
到了这份儿上你还惦记着通过向城市“移民”来解决“城镇化”的问题,那简直就是脑袋让门挤坏了,整个儿是一自杀行为。
其实,活人不可能让尿憋死,除了“搬家”之外未必没有更好的招儿。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决“三农问题”的终极杀手锏根本不在城里,而是在农村。
一言以蔽之,只有让“农村”本身变成拥有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
就是说,我们只要把前段时间城市化进程中大力拆除的“城中村”搬到乡下,大张旗鼓地在农村地区搞“村中城”,就能一举摆平这件事儿。
那么,为什么说只有“村中城”建设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呢?
原因有二。
其一,中国的“城镇化”不能都靠往现有城市里“搬家”来解决,只有不断地增加“新的”城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对“城市”与“市民”的概念还有着极大的局限性,这就是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泾渭分明的所谓“城乡二元”性。
说白了就是“城市就是城市,乡村就是乡村”,“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村民”与“市民”的概念也一样,必须来个“二选一”:“村民”就得种地,老老实实在地里呆着,充其量农闲的时候去打点儿零工;而“市民”则绝对不可能攥锄把子,必须规规矩矩去单位上班儿。
这种概念上的“强迫症”不被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永远都将是一纸空谈。
因为你不可能把全中国都变成传统概念中的“城市”,大家都在城里上班儿,谁也不去种地,那全国人民还不得天天喝西北风?
就算你手里有的是钱,能从外国敞开了买粮食,但作为国家生命线之一的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就得拱手送给别人,这可是断断做不得的事儿。
所以说,只有彻底改变我们传统的“城市观”,才能为中国的“城市化”带来一线生机。
其实,除了那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城中有村”、“村中有城”,城与村“和平共处”的架构是完全有可能成立的。
即便做不到这一点,那至少做到“城边有村”、“村边有城”的程度应该没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满足农民“就地进城”的需求,使大量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市民”,从而大幅减少“纯农业就业人口”,增加绝大多数农民的致富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腾出巨大空间,让数量得到极大精简的农民兄弟变身为“农业产业工人”,迅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彻底下活“农业工业化”这步棋。
其二,只有“村中城”建设,才是彻底改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局面的唯一途径。
其实,我们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明确提出过大规模兴建“小城镇”的设想,而且也确实付诸过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总的来说,这种“小城镇建设”的结果还是不太“尽如人意”,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由于广大农民对“大城市”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怎么也是走出小山村了,要去就去大地方儿,不然还不如在家呆着。
这种情结一方面导致了大城市里“人满为患”的局面,一方面又造成了大量小城镇“无人问津”,难成气候的结果。
其次,大量的“小城镇”存在着较严重的“名实不符”现象。
虽说也叫“城”,可这“城”里该有的东西,比如说水电暖、交通及商业设施、医院学校等等,要不就是根本不具备,要不就是稀稀拉拉地瞎凑合,压根儿就不是一个能“安居”的地方,这玩意儿谁愿意搬来住啊!住进来还不得活活憋屈死?
所以,兴建“小城镇”的招儿是好的,就是没落实到地方。
因此,只要我们把“村中城”的基础设施建设真当回事儿好好地帮人家弄齐全了,能够让人家扎扎实实地感觉到“这回是真住到了‘城’里”,那即便是和大城市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广大农民兄弟也未必就会那么死性,宁可跑到十万八千里外的大城市,也不愿呆在自家的大门口。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
这“村中城”建设的初期,一定要有政府的“主动作为”乃至“强力作为”才成。
就是说,除了将各类基础设施捯饬齐备之外,还要想方设法地将各种工商业企业引进来,给大批新晋的“城里人”一个饭碗儿。
这就是所谓“扶上马,再送一程”的道理。
只有当这些城市沿着正确的轨道充分运转起来之后,农民兄弟才能真正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心无旁骛地过日子。
这才算真正达到了“安居乐业”的目的。
总之,“村中城”建设一能解决“农村问题”,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面貌;二能解决“农业问题”,为农业的“大工业化”生产模式制造巨大的发展空间;三能解决“农民问题”,将大量农民“市民化”,“产业工人化”,为广大农民向财富链条的高端攀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是一个结结实实“标本兼治”的招儿。
而“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但会极大地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可以为我们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能维持住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开辟出极为广阔的空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的动力。
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很大程度上以“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最终标志。
其实,说句老百姓的话,尽管国家也有种种苦衷,但“城乡二元体制”归根结底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体制,是束缚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绳索,迟早得把它废了才成。
农民也是“国民”,“市民”享受的待遇他们一样有资格享受。
城里人种种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娱乐设施,一样也可以为农民服务。
凭什么无论农民手里多有钱,也只能到城里“找乐子”,让城里人把钱扎走?
就在当地“找乐子”,把钱留给当地,有什么不可能的?
更何况这样做还能促进当地的投资和消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一个有着长期留学西方经历的人,我的脑海中始终有一幅美丽迷人的“村中城”的画面:
宽敞笔直的马路旁边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
稻田的对面是一座座高档购物中心、休闲娱乐中心,里面风格各异的酒吧以及麦当劳、星巴克、肯德基等餐饮设施一应俱全;各种高档影院、电子游戏厅、迪厅等娱乐场所也是应有尽有。
时值傍晚。
农民忙完庄稼活,纷纷换上时尚的装扮,开着自家小车到购物中心闲逛,或者到酒吧小酌,去电影院看个大片儿。晚上玩儿累了再来个桑拿浴,享受一把足底按摩什么的,小日子那叫一滋润!
同时,大片的农田也会吸收掉城里的污染,那里的空气特新鲜,河水倍儿清亮,风光巨优美,那才真叫神仙过的日子!
这是一幅何等醉人的画面啊!
真到了那时候,农民不可能再对城里有什么幻想,反过来该城里人削尖脑袋往农村跑了。
“村中城”建设真要发展到了那份儿上,广大农村也就真正做到了“城中有村”、“村中有城”,城乡“二元对立”,户籍制度“神马的”,自个儿就会变成一片“浮云”飘走了。
其实,我头脑中那幅美丽的画面,就是自己亲眼所见。
在我曾经留学八年的日本,到处可见这样的画面。
所以,日本不存在所谓的“城乡二元对立”,也不存在所谓的“户籍制度”,“市民”变“村民”,“村民”变“市民”都是“随想随做”的事儿。
由于我在日本留学期间一直住在中小城市,所以事实上等于一直呆在人家的“村儿”里。
但我敢保证,人家“村里”的风光之美,比“城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里四处花团锦簇,绿草成茵;农田旁边儿一水儿的青砖小别墅,农民家家户户有汽车……
那种状态,才应该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所在。
那位说了:你说的这个不现实,我们中国的地理环境远比日本要复杂,而且农民住得太分散,有时候一个大山沟里就住着那么几十户村民。在这种地方攒“村中城”,能成事儿吗?这不是说笑话吗?
你说得没错儿,在那样的地方攒“村中城”,确实是个笑话。
那种地方当然不能搞这种事儿,即便搞了也成不了气候。
所以,有些开发成本不合算,或不适合人居住,不适合发展现代化工农业的地方儿,你不妨把它让出来,把原来稀稀拉拉散居在四处的农民都聚集在一起,来个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圈地”运动,人为地建造出一座座崭新的“村中城”出来。
否则,即便一个大山沟里就住着几百号人,我也得花上几百、上千万的资金给他们开山挖沟埋地下水管道,戳电线杆子,那不是脑袋进水了吗?
那还不如把这些钱干脆分给这些人,也足以让他们在任何一座城市或乡村过上几辈子好日子了。
所以,一定的规划和搬迁,还是必要的,而且还必须是强有力的。
这是为了大局考虑。
有人说,中国人有“故土情结”,不喜“搬迁”。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就是故乡再穷,也舍不得离开。
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儿。
说我们中国人恋土情结深不假,但为了大义与更美好的未来,中国人从来都是舍得“背井离乡”的。
就拿现实来说,哪个农民兄弟因为恋土情结过深而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上大学,跳农门”的?
何况,我们现在的“圈地”,甚至说句不礼貌的话,“圈人”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将国土内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件利国利民,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大好事;是使中国经济可以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大好事。
对于这样的事情,以“晓大义”著称的中国人民根本不可能不支持。
想当年党中央、毛主席一句话,就有多少人踏上了“千里大迁徙”的征途,多少人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上山下乡”的洪流?
怎么到了今天却忽然对我们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农民失去信心了呢?
尤其是当这样做归根结底是为了农民兄弟自己能彻底过上好日子的时候?
相信我们的农民兄弟绝对不会那么矫情,一定会竭尽全力地配合国家的新政策、好政策的。
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必定会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30 09:59:03 +0800 CST  
今天先发到这里,下午接着发!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30 10:59:04 +0800 CST  
感谢!!!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30 12:50:52 +0800 CST  
“义务放映数万场”的喜与悲
经常会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放映队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千村万落,为广大农民兄弟义务放映电影数万场,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地区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农民弟兄的热烈欢迎。
当然,播音员的声音一定是“赞美式”的,画面中的一张张笑脸也显得格外的真诚。
但我却笑不出来。
恰恰相反,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股憾意,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如鲠在喉。
当然,我必须要说,这是一件好事儿。
哪怕比城里的上映时间略微滞后,千百万农民兄弟免费在自家门口的大银幕上看到了货真价实的电影(闹不好还会有几部“大片儿”),肯定会很爽,“业余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当然也会被“丰富”。
但是,这事儿也有不那么好的一面。
恕我直言,我向来不太赞成过多的“义务”。
因为所有的“义务”行为,说白了都是一种“授人以鱼”的行为,因此都是不可持续,无法长久的。
就是说,任何“义务”都不成“经济”,不成“经济”就难以持续。
甚至于说得再极端点儿,过多的“义务”其实是对“经济”的一种破坏,尽管这种破坏是善意的,甚至是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令人感动与敬佩的。
就拿这个“农村义务放映电影数万场”的事儿来说。
几亿农民,看了几万场电影,就算一个人只收五块钱的票钱,那能收多少票房,盖多少家影院,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啊!
虽说每人收了五块钱不假,但这区区五块钱将为我们的农村地区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做多大的贡献,留下多少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社会财富!
这才是一笔真正要算的帐。
这样做才是一个真正“授人以渔”、“长治久安”的招儿。
而所有这些可能性,都被“义务”二字一笔勾销掉了。
其实,“义务”是个苦涩的词儿,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温暖。
因为它的出现往往说明我们的经济社会的某个环节在本质上出了问题,还不够完善。
所以,光凭“义务”不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甚至你的“义务”太多,还有可能使人产生惰性,给那些真正负有责任的人降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提供口实。
所以我们说,不去解决问题,只拿“义务”说事儿,是“治标不治本”,或者是“以标盖本”的做法儿。
说得再严重点儿这叫“偷换概念”,是没有解决问题诚意的表现。
因此,每当有“义务”发生的时候,我们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仔细想一想它后面的社会责任与制度安排的缺失,拿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呼吁问题的根本解决,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就是说,这些事国家要负责,政府要负责,社会要负责,或者拿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者至少提供一个可以让民间自行解决问题的制度或框架安排。
总之,不能让所有的事终止于“义务”,它仅仅应该是一个开始。
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事出紧急的情况下,“义务”也是必须的。
但即便是这样,它也仅仅应该是一个“权益之计”,而不可以是“最终解决”,就是说,当“制度安排”到来时,“义务”就应该迅速销声匿迹。
相信我,当我们将所有不必要的“义务”,甚至是不负责任的“义务”都统统消灭掉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绝不会变成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相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间天堂”。
期待着有那么一天,“义务放映数万场”的新闻从我们的电视里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农村地区大片儿票房风云榜”之类的“劲爆”消息。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30 13:14:01 +0800 CST  
是的,所以就需要我们自己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才可以避免被忽悠啊!65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1-30 13:52:43 +0800 CST  
非常抱歉,因为春节期间家里出了一些事情,耽误发帖了。今天开始,继续发帖!欢迎拍砖!您的关注就是我最大的荣幸,您的砖头,将帮助我缩短通向有产者的路程!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5 16:59:40 +0800 CST  
老百姓的“生机”— “十二五”!

(一)最后一搏!-- 搬掉老百姓头上四座大山的“世纪性机会”
2010年即将过去。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件事儿有两层意思。
一个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中国经济可谓收获颇丰,GDP突飞猛进,赚了个“盆满钵满”;
一个是中国经济将迎来具有历史意义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在这五年当中,长期压迫老百姓的四座大山,有望被彻底搬掉,或至少挪个地方儿。
其实,尽管中国经济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里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国进民退”、“国富民贫”的现象。
这还得从咱老百姓的心头之痛 --- “四座大山”说起。
长期以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这几件事关“民生”的大事儿,就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儿来。
这年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成了城乡居民共同的口头禅。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不再是什么新闻;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和‘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广大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
记得头两年,电视里曾一度把这当成一个体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美滋滋地予以报道。
但时至今日,这种“赞美”式的新闻报道已经几乎绝迹了。
没错儿。
现如今“住房”和“教育”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轻松的,“消费”这个范畴的概念了,而是一个沉重的,令人窒息的概念。
飙升的房价,高昂的学费,其实和“看病贵”一样,已经在一夜之间吞噬了无数家庭积攒多年的“家底儿”,令数不清的居民“致贫”或“返贫”了。
这还不算完,偏偏这“养老”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令本已囊中羞涩的广大居民更将钱包捂紧,绝不敢乱花一分钱。
其实,这十年对我们的经济来说,本来应该是发展势头最好,挣钱能力最强的十年。
就是说,这是国家经济实力突飞猛进,政府财政收入大幅飙升的十年;也是江湖沸腾,英豪辈出,各路大小老板、社会精英们迅速崛起,财富暴增的十年。
但为什么这么亮丽的成绩单,就让老百姓感受不到什么切身的实惠呢?
原因还是出在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问题上。
我们现今的体制,说白了就是一种“谁有路子谁发财”的体制,简单点儿说,就是一种“资源为王”的体制: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是最后的“胜者”。
所以,不缺“路子”和“资源”的“官”与“商”们就会跑到前头,而且是越跑越快,越跑越远;而缺乏或者没有“路子”和“资源”的广大居民,也就必然地被越落越远。
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结构问题”。
说得再形象点儿。
老板拥有资本和工厂,他只要玩儿了命地接订单,钱就会越挣越多;
政府手里有“公权力”,他让你交税你就不得不交,所以老板们挣得越多,政府也就收得越多;
只有这工人最倒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撅着屁股苦干,每月挣的还是那点儿工资,一百年也不见长。
偏偏这大小老板、社会精英们挣够了钱闲不住,拿着大把大把的票子到处惹是生非,狂炒各种物件儿,不停地把“通胀”这家伙拽出来闹事。
这下可害惨了咱老百姓,四座大山压顶不说,工资一万年长不上去不说,还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通胀”对自己那点儿可怜的财富的无情吞噬,真真是怎一个“苦”字了得!
所以,为什么会“国富民贫”、“国进民退”,病根儿就在这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好在我们的国家够英明,反应得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已经痛下决心,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
这就是“十二五”的伟大意义。
所以,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十二五”将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儿。
是咱老百姓的生活彻底翻身的“世纪性机会”。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5 17:06:28 +0800 CST  
今天发到这里,明天继续发!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5 19:33:03 +0800 CST  
国际视野的内容,后面还有很多!别急,慢慢来。书很长。欢迎继续跟踪!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5 21:55:33 +0800 CST  
(二)“满嘴跑火车”的西方媒体
新闻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关于十七届五中全会,西方媒体的主流观点是:由于“十二五规划”将以“调结构”、“促民生”为主题,因此其意义堪比拉开改革开放大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继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第三次“华丽大转身”的重要标志。
但是,在这一主流观点之外,西方媒体对于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报道当中,亦不乏“满嘴跑火车”,“张口就来”的杂音。
现略举一二。

其一,路透社北京10月18日电 ---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5000美元,GDP总量将达7.5万亿美元。
“杂音”点评:
脑袋进水了?哄小孩子玩呢?!
中国自从在03年人均GDP迈上1000美元的大台阶儿后,到2010年时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000美元的水平。
就是说,仅用了区区七年时间人均GDP就增长了四倍之多。
所以,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如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等情况),再用五年的时间,即“十二五”期间中国的人均GDP最低限度也会轻松跃过1万美元大关,GDP总量铁定超13万亿美元,就是说将会达到或至少接近今天美国的水平。
更何况这五年人民币铁定会发生比“十一五期间”更为显著的升值情况,使这个目标的达成更加易如反掌,简直可以说是“双保险”。
因此,不知道这些外国专家们是“银样蜡枪头”,不懂装懂呢?还是书读得太多了,成了书呆子了?抑或两者都不是,他们是把全世界亿万读者都当文盲、傻子了,认为只有自己懂点儿经济学知识,所以敢于大胆地忽悠,见人就蒙?

其二,美国《商业周刊》网站10月18日报道 ---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从“国富”转为“民富”,所以经济增长率将会适当回落,从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每年百分之七点五左右,降至大约平均每年百分之七。
“杂音”点评:
又是一个“大忽悠”。欺负广大老百姓不懂经济学知识。
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明白,“民富”意味着经济增长将由内需(中国人自个儿买东西)来拉动,所以,这种由国人自己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将更加“可持续”,意味着甭管外部世界有多少“风起云涌”的事儿,我们自己的经济发展将会不受(或少受)干扰、“波澜不惊”地平稳发展;
同时,中国人穷了几千年了,到现在荷包还是瘪瘪的,再加上“房价”、“医疗”、“孩子教育”、“养老”等几座大山,压得咱们喘不过气来,所以压根儿就没法儿消费,敞开了买东西。
这回“十二五”要是真就能替咱老百姓搬掉这几座大山,或至少稍微给挪点地儿,让咱老百姓好歹喘口气儿,那凭咱13亿人口的巨大潜力,消费还不得来个“大爆炸”、“超级井喷”?
那个时候老百姓还不得撒了欢儿地消费、狂买东西、“天天血拼”,国民经济还不得跟个火箭似的往上窜?怎么就至于会“增长率适当回落”了呢?蒙谁呢?!
另外,对于国内外某些学者及各路“达人”们长期以来认为中国人“喜储蓄,不喜消费”、“给多少钱都会存起来”的论点,我也向来感到非常愤慨!
这是典型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信口胡扯”!
这些个自己个儿富得流油、毫无衣食之忧,整天价饱食终日却闲着没事儿动不动就“满嘴跑火车”的孙子们,把老百姓头顶上那几座大山压你们脑袋上试试,看你们还敢张口就来!
中国人不是不愿意消费,不是天生喜欢“存钱”,而是压根儿消费不起,不得不“存钱”。
恰恰相反,我们中国人穷了几千年了,那种对“好日子”的向往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无以复加”的,是融入了DNA的,所以如果有人真正帮咱挪开了头顶上那几座大山,真敢往我们兜里楞塞钱的话,我们的消费潜能还不得像“脱了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
那个时候,国内的消费将绝对会是一片“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政府官员们能控制好“通胀”就算他们大功一件了!
说句大实话,看了媒体们动不动就大肆报道的各路大小“星星们”整天价全世界绕着圈儿地“血拼”,到了名牌店伸手就拿,连眼都不眨一下,就跟到了“超市”似地疯狂购物的新闻,有几个不眼红的?
就盼着“十二五”也给咱老百姓做个主,让咱荷包也变得鼓鼓的,到时候咱老百姓也跟那些“星星们”拼一把“血拼”的本事,看谁是“吃货”,看谁“拼”得过谁!
而且,即使到了那个时候,其实也没必要太把“通胀”当事儿,因为中国这架庞大的“生产机器”可是世界级的,“世界工厂”嘛!
只不过迄今为止这架机器生产的东西大都卖外国人了,谁让咱自己个儿买不起呢!这真是个悲哀,咱们中国人为全世界造东西,可自己却买不起自己造出来的东西。
如果国人荷包鼓了,消费能力强了,大不了咱自己生产的东西卖给咱自己人就完了。
不止如此,那时全世界的工厂都会削尖脑袋,挤破头、掐着架地为咱一家生产东西,争先恐后地给咱“供货”,所以不愁发生“通货膨胀”这种事儿。
真到那个时候,咱可是“世界工厂”外加“世界市场”,国力之强世上将无人能比,真就能成就国人“伟大复兴”的美梦了!








(三)“逼上梁山”的“经济大转型”
其实,“十二五”的登场,除了是因为国家没忘了咱老百姓,扎扎实实地把咱百姓的事儿放在了心上之外,也还有着其他的一些必然的因素。
那就是,时代的发展,已经把我们逼到了必须搞“经济大转型”才能生存下去的份儿上。
因为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既有的发展模式,即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际上的大环境和我们自己的小环境。
在国际上,随着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外汇储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近3万亿美元的水平,几乎占了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一,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受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打压,靠“出口”搞外向型经济的路数已经逐渐走到了尽头。
尤其是这回的金融危机令西方国家元气大伤,也极大地伤害了我们自己的出口,这无疑为过分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在国内,广大百姓并没有从长期的经济增长中获得什么明显的实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更为严重的是,经济发展长期无法充分惠及广大百姓也令我们的“内需”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从而使我们的经济不得不继续依靠已然摇摇欲坠的“投资”与“出口”,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忧。
所以说,这所有的“内忧外患”,都在呼唤着两个字:内需。
而“扩内需”,就必须要让老百姓手里有钱,而且敢花钱才成。
但我们现行的社会经济发展体制,却很难让百姓“有钱”,也很难让百姓“敢花钱”。
首先,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严重“缺位”。
说得直白点儿,在许多根本不该过分市场化的领域,我们的市场化玩儿得有些过火了。
就拿医疗、教育和住房这三件事儿来说。
哪件都是事关老百姓生计的“基础中的基础”。
这些领域,即便在纯玩儿市场经济的许多西方国家都属于“社会福利”色彩巨浓郁的领域,但在我们国家居然就实现了神奇的“纯市场化”!
这一“业绩”令许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惊诧不已。
那就可想而知老百姓在这些“市场化”的大潮中到底得到的是什么了。
就这样,你还惦记着靠老百姓的力量“促内需”,那简直就是脑袋进水了。
你想想,这买房、看病、孩子上学,就足以令绝大多数本应“家境殷实”的人“倾家荡产”,哪有什么闲钱逛商场啊!
这还不算养老的事儿,一个人总得攒点儿钱给自己的老后生活做点打算吧?
这么一算,可以用来“消费”的钱就更加紧巴了。
不止如此,现如今我们的分配体制也出了很大的问题。
这种体制使中国绝大多数的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都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只能为这一小部分的人提供服务。
相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只能“分享”那剩下的一点点可怜的资源。
所以我们就能够随处可见一个个高档小区尽管打着“全部售罄”的招牌,却难见人间烟火,成为一座座“鬼城”,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却挤在一间间狭小的“蜗居”、“蚁居”或“窝棚”里苟延残喘;
底层工人的工资一万年也长不上去,
国有银行的一介科级干部却享受着年收入近百万元,号称“好事落不下”的待遇,日子好得连自己都觉得心里不踏实,
这些现象。
所以,如果说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在“福利”方面走得过远,“过分作为”,极大地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政府在“福利”方面的过分“不作为”已经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所以,有些事关国计民生大计的东西,是不能盲目地搞“市场化”的,政府一定要介入,而且是强力介入才能建设一个真正和谐、健康的社会。
另外,就拿现在已经时不我待的“促内需”大业来说,如果不能彻底扭转目前畸形的社会经济体制,老百姓“没钱”或“不敢花钱”的状态就得不到根本的改变。
你想想,只靠那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无论他们手里的财富多么惊人,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儿啊!
靠他们这些人拉动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的经济,恐怕就是累死他们,天天“血拼”也照样没戏。
所以,与公与私,于情于理,要想实现“经济大转型”,必须把广大百姓的“福利”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地当成事儿,而且还是大事儿来对待,来解决。
否则,迟早有一天,我们的经济蛋糕会越变越小,发展潜力会越来越低,最后搞到谁都没饭吃。
愿上帝佑我“十二五”大获成功!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6 11:30:14 +0800 CST  
今天先发到这里,明天开始发阶段性的“重头戏”--- 房价!房价!,敬请期待!!!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6 11:37:20 +0800 CST  
谢谢关注!明天会有重头戏!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6 14:57:09 +0800 CST  
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就是偶继续努力发帖的强大动力!!!!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6 20:56:21 +0800 CST  
房价!房价!
(一)疯狂的“楼市”
--- 绑架了中国人民,也势必会绑架世界人民的“高房价”
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站到了悬崖边儿上。
中国现在已经陷入了一种疯狂的“全民炒房”的亢奋当中。无论央企、国企还是私企、外企;无论各路精英还是市井小民;无论黑道、白道还是羊肠小道;无论合法、非法还是打“擦边儿球”,万千国人可谓是摩拳擦掌、急不可耐地竞相投身“楼市”,举国上下到处呈现出一派蔚为壮观的,热气腾腾的“炒楼”景象。
结果当然也是不负众望。在中外炒家万众一心的努力之下,我们的楼价就像搭上了“神舟七号”,一路腾飞,直入云霄,霎时消失于天际,令我们老百姓即便拿着“哈勃天文望远镜”,把眼睛都瞪出了血,也难以再望见一丝一毫的踪影,只有“望楼兴叹”的份儿了。
那么,造成“楼价”以如此神奇的速度,一个筋斗云就“绝尘而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无非是两个:
其一、大家都疯了。
其二、“楼市”赚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这两个原因互为因果:大家越疯,楼市越容易赚钱;楼市越容易赚钱,大家就越疯。
就这样,疯狂的人+疯狂的钱,共同缔造了现如今“全民疯狂”的楼市乱相。
那么,为什么“楼市”赚钱会如此容易,从而导致大家都如此疯狂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听老人们说,在“经济学”的童话书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叫“楼市”。
这玩意儿很有意思,首先,它是一个被称为具有所谓“刚性需求”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房子”,这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只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要有“房子”住才成,所以这个东西一万年都不会过时,永远都会有人买。因此,“房子”具备“消费品”的特征,在“经济学”的童话书里也有把它称为“耐用消费品”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它具有所谓“刚性需求”的特点,是一种可以“保值”甚至“升值”的“投资”对象,因此也容易被很多利欲熏心的“投机家”瞄上,这些人本身并不一定对房子有“刚性需求”,却将资金大肆投入楼市,十套八套,甚至成百上千套的买房子。他们或者租出去,或者干脆把房子闲置在那儿,坐等楼价不断飙升,好舒舒服服地赚他个“盆满钵满”。
但是,童话世界里的老百姓们可就受了大罪了,因为买不起房,他们只能攥着自己那干瘪的钱袋,痴痴而无奈地望着那些如雨后春笋般,日复一日不断从地里面冒出来的,漂亮的高楼大厦,幻想着有一天也能化身为幸福的王子、公主,在那些漂亮的大楼里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港湾”。
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楼价不但没有丝毫下降的意思,相反在“投机家”的一片“喊涨声”中越飙越高,而老百姓干瘪的钱袋却依然干瘪如初,慢慢地连做梦的勇气都没有了…….
但是有一天,老百姓愤怒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身边那一座座漂亮的高楼大厦虽然对外都标榜着“全部售出”,但却丝毫不见“炊烟升起”的样子,就是说,那都是一座座根本没人住的“空楼”、“鬼屋”!
他们迷茫了,回到自己那破旧不堪的“陋室”中感慨万千,百思不得其解 --- 他们的父辈从来没有为“房子”的事儿担忧过,哪怕仅仅是“陋室”。他们从小都能幸福地成长在“单位”或“国家”分配给他们父辈的房子里,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但美梦到了他们这一辈却嘎然而止了,他们不再容易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只有和已经上了年纪的父母一起挤在他们小时候生活过的父辈的“陋室”里面,直到结婚成家,直到看着自己的小宝贝也来到这个世界上……房子越来越老,越来越破,也越来越小,但他们不知这种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只有每天隔着窗户痴痴地望着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发呆…….
但是,那些令他们如此向往的高楼大厦里,居然没有丝毫“人烟”的迹象!
那么,这些房子,到底是为谁而盖,到底又是谁通过这些房子得到了童话里的“幸福”生活呢?
慢慢地,政府也注意到了群众的“心声”,决心为群众做一些实事儿。
政府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楼价飙升的政策,眼看着形势一点点好转起来,老百姓终于感到了一丝希望……
以上是这个故事的大概梗概。
如果它真就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也许一切都早已“完美”了起来。
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
正当情况有所好转,老百姓看到了一线光亮的时候,地球那边的美国佬引爆了一颗“金融原子弹”--- 次贷危机的爆发顷刻间引发了全球性金融海啸。在全球经济一片凄风苦雨之中,中国政府也不得不出重手挽救经济。
虽说中国成功地成为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国家,但宽松的政策与金融环境也让那些一度“偃旗息鼓”、“刀枪入库”的投机家们重新活跃了起来,重新纵身“楼市”,开始翻云覆雨。
而且,这回的情况要比以前更疯狂、更离谱。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行业已经逐渐进入到“微利”或“无利”的状态,就是说,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钱变得越来越难赚。
这时,他们忽然发现,那边站着一群拼命“吹气泡”的人,房价蹭蹭地往上窜,顿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天下竟有这等好事,为什么我早没有想到呢?与其撅着屁股往死里干也挣不到几毛钱,为何不投身“楼海”一试身手呢?
于是乎,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各行各业,各色人等,纷纷加入“炒楼”的行列,大家齐齐痛饮“楼市”飙升,荷包爆鼓的美酒!
也难怪,只要进入“楼市”,就等于弯腰捡钱。这么舒服就能来钱,谁还惦记着那些“出大力流大汗”、“费力不讨好”的老本行呢?
但是,这种行为无异于绑架了政府,因为“楼市”的泡沫尽管都已经被吹到天上去了,但即便是“虚热”,它表面上的“繁荣”也确实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无以数计的就业岗位与GDP。
这就令好不容易才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的政府“左右为难”--- 对于楼市来说,不压,老百姓这关过不去,而且“泡沫”太大迟早有崩裂的危险,那时对经济的伤害可就太大了;但是,压,就会令依然脆弱的经济复苏趋势遭受打击,好不容易才挽回的经济果实就有再次失去的危险。
这可如何是好?
同时,中国的百姓也遭到了绑架 --- 高楼价确实保证了经济的较高增长率,为众多百姓创造了安定就业的机会;但同时,高楼价也狠狠地伤害了普天下的百姓,他们那作为基本生存权利的“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变得更为遥远了……
最后,世界人民也受到了绑架 ---- 中国是世界经济走出全球经济危机阴霾的重要依托,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是唯一的希望,如果中国经济再有个“风吹草动”,那简直就跟再引爆一颗全球范围的“经济原子弹”无二,世界人民就算做恶梦也绝不希望梦到这一出。
再加上那边厢美国佬天天打开印钞机狂印钞票,憋着劲儿地让美元贬值的同时,天天吵吵着让人民币升值,在人民币“必将升值”的预期下,中国的“楼市”更是成为了世界级的“香饽饽”。
因为只要把钱砸到中国的楼市里,海外资金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坐享“三重收入”,即“利率差收入”(中国的利率水平比外国的高)、“汇率差收入”(人民币肯定升值)、和“楼价差收入”(房价绝对会涨)。
说简单点儿,在如今这当口上,有谁能把钱塞进中国楼市,就跟塞进一棵超级“摇钱树”里没什么区别,剩下的事儿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只管到时候去“收钱”就成。
而美国佬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印钞机再加上“零利率”政策,又给了那些海外炒家们无数的“超廉价弹药”。
于是乎,就有那大批海外的炒家们跟鲨鱼见了血一样瞄上了这个新“猎物”,他们上天入地,翻山越岭,想遍了各种奇招,纷纷脱离西方国家狂跌的“楼市”及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这个“市”、那个“市”,一个猛子扎进了中国的“楼市”。
这些国际炒家们到了中国,立马与那些脑门发亮,眼睛发绿,已然处于一种癫狂状态的各路国内炒家们“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共同汇聚成一股蔚为壮观的“炒楼大军”,一起上演了一出叫做《疯狂的“楼市”》的超级大片儿,狂敛了数不清的票房。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7 09:45:45 +0800 CST  
谢谢!明天接着发!
楼主 士兵突击2011  发布于 2011-02-17 21:08:17 +0800 CST  

楼主:士兵突击2011

字数:1181468

发表时间:2011-01-27 20: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30 10:45:20 +0800 CST

评论数:83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