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汽车销售数据,很不妙

没理由售价两三千元的手机销量都暴跌了,大家都不舍得花钱买手机了;而售价几十万几百万的房子销量还会坚挺,大家还舍得花钱买几十万几百万的房子,对吧?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5 22:23:10 +0800 CST  
今天很热闹啊,美股暴跌,带动无数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18:59:49 +0800 CST  
这一波去杠杆已经开始,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没明白过来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19:02:23 +0800 CST  
还没公布财报的苹果,去年第三季度末拥有接近2500亿美元的海外现金,占其总现金头寸的96%;微软在海外拥有1385亿美元现金,占其总现金头寸的95%。其他科技巨头之中,谷歌在海外拥有605亿美元现金,思科675亿美元,甲骨文583亿美元,高通294亿美元,英特尔100亿美元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19:03:16 +0800 CST  
北京三宗共有产权房用地流拍 流拍原因业内看法不一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0 2 记者 银昕|北京报道

“自2017年9月共有产权住房政策实施以来,北京市已陆续推出了8个启动网申的共有产权房项目,提供房源约7300套。2017年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同各区政府已经完成207公顷共有产权房供地任务。”1月29日上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副主任邹劲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然而,就在1月25日,两块位于丰台区的共有产权住房建设用地流拍;1月30日,另一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共有产权住房建设用地再次流拍。3次流拍的原因均为无开发商提出竞买申请。

“我们没有参加这3个地块的竞买申请,也不便对相关政策进行评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多家房地产企业的有关人员口中得到类似答复。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19:06:28 +0800 CST  
房地产开发商在抵制....共有...产....权房?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19:19:41 +0800 CST  
美国股市周一大幅收跌,道琼斯指数与标普500指数抹去今年的涨幅。继上周五重挫后,道指创历史最大单日下跌数字,盘中一度狂泻近1600点。

道指跌1175.21点,或4.60%,报24345.75点;标普500指数跌113.19点,或4.10%,报2648.94点;纳指跌273.42点,或3.78%,报6967.53点。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19:24:19 +0800 CST  
2月6日讯,海南生态监管风暴正“刮”向恒大集团,其投巨资打造的人工旅游岛海花岛可能面临停工。近日海南省儋州市下达紧急通知,对违法违规填海项目要求自1月5日起实施“双暂停”(暂停建设、暂停营业),即在建项目一律暂停建设,涉及的房地产销售宣传全部暂停。这意味着,一旦儋州市落实了双暂停政策之后,海花岛就将会进入停工状态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19:24:47 +0800 CST  
转:
2012年刘鹤发表了一篇论文,主题就是经济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这篇研究获得了孙冶方经济学奖。
在研究了1929年和2008年美国的经济大危机后,他得出以下结论:
1,两次危机爆发前,都发生了重大的技术革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政府都采取了极其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
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爆发危机的前兆,而且在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化三大挑战;
3,两次危机前,货币政策都过于宽松,经济泡沫恶性膨胀。股市泡沫使大众心理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人类本性中的贪婪和健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4,危机在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复苏。
这四条结论同样适用于88,98,08年的世界危机中。其中贫富差距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就像93年的日本,经济超级繁荣,房价泡沫经济泡沫空前巨大,富人炒房,穷人迫不得已,吐血上车接盘。
泡沫刺破,直接引发穷人断供断贷,金融债务链崩溃,货币一夜之间蒸发。这也是为什么要把精准扶贫攻坚战放在首要位置的道理。
目前马云,刘强东等人引领的大批重要企业家正在如火如荼的搞精准扶贫,背后不缺乏中央给下的指令。
目的就是上限不变,拉高下限,减小社会贫富差距,防范金融危机。
第二道攻坚战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里面的重要内容是把握宏观杠杆率,解决银行理财产品、地方债以及股市的“庞氏骗局”。那么去杠杆和金融监管就成了主要任务。
所以说,未来去杠杆的这几年,无论是企业贷款还是个人贷款将会更加困难,房贷利率市场化上浮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开发商也面临着贷不出钱拍地的窘境,土地溢价率会变低,地王不再出现。中国楼市将面临一场大的横盘期。
国家开始严控地方债务黑洞(《房价为何越调越高》中写过),接下来就要真正考验地方的财政能力,不出意外会有一些纯靠卖地拉动经济增速的地方政府挤水分,严重者会告急求援。
未来无论是银行还是互联网理财产品都将会面临各种查杀,日子并不好过。但是换句话讲,经过金融监管层层扒皮活下来的一般是最为靠谱的。
对于股市来讲,自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上台后,资本家很难再通过玩资本运作的方式大规模割韭菜赚钱,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梦想创业家被抛弃。
2018金融风暴卷土重来?真相没那么简单!
例如我们的“京城互联网四少”茅侃侃选择了家中自杀,京城四美之一甘薇的创业明星老公贾跃亭选择了远遁美国,未来资本家们会想尽办法套现和逃逸,对于创业者来讲,将会迎来漫长的冬天。
5
乍一看来,似乎整个经济顶层的设计都是在控制、压缩和防范。
但是如果把视角放大到历史层面上,你就会发现,未来所要做的这一系列改革在历史阶段其实就是让中国进入了短暂的调整期,刘鹤给出的时间是3年左右。
等去完杠杆和库存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后,中国经济势必会进入下一轮高质量的增长阶段,这和美联储的加息截止到19年底20年初的周期大致吻合,届时市场还会迎来强监管下的新一轮货币宽松,资本市场会迎来况前的大牛市。
那么这个信息预示着,未来的房贷利率会在3年之后降下来。货币宽松,房价定会上涨,但是在如此强的经济监管下,未来房价大涨的局面将不会存在。
2018年金融危机是否会到来?如果来了,我相信中国可以依靠庞大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劳动力,独特的国情和顶层经济设计把损伤降到最小。如果不来,皆大欢喜,10年一轮的经济危机魔咒将会被历史解除。
无论与否,中国会在21世纪完成大国的更替,这个事实将越来越明晰,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
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
具体可以研究《大国的兴衰》。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21:08:02 +0800 CST  
2月6日讯,有知情人士称,今年银监会的重点是:居民去杠杆。例如消费贷之类的产品,银行为了获得利差,通过各种名目帮助居民加杠杆,结果就是居民把钱拿去炒房、炒股,这样蕴含很大的风险,也会带来银行的坏账,很难穿透监管。未来,会有许多相关的政策跟进下发。知情人士说,“实际上,这些问题此前就存在,银监会是不断补足政策缺位,堵住漏洞的过程。”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6 21:51:10 +0800 CST  
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是破灭了,但人家照样还有无数领先世界的企业、企业家,照样能让整个国家经济领先世界,人均GDP达4万美元,继续让国民享受发达国家的生活和福利待遇。

我们呢?我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卷入房地产的是无数企业、个人,对吧?房地产破灭了,这些无数企业、个人也就完蛋了。

我们房地产就是一切,绑架了经济,几乎占整个国家金融、经济的50%,60%。
人家日本房地产只是房地产,对吧?只占国家经济的10%,20%而已。

这些年,俺们银行每年发放的贷款,放给房地产的占了50%左右,还有很多行业企业的贷款,也是直接和房地产相关的。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完蛋了,绝大多数企业、以及国民经济照样是强大的。
俺们的房地产泡沫完蛋的话,大部分企业和个人都要完蛋。

有几个人认识到了这个基本事实?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7 17:00:20 +0800 CST  
人家的官府、企业、个人收入,来自于无数领先先进企业,俺们是来自于钢筋水泥大跃进.......眼看玩不下去了,怎么乐观?

说白了就是人家的经济实力来自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稳的很。

我们来自砖头钢筋水泥大跃进、大炒作、大举债、大投资、大浪费,脆弱的很。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7 17:03:57 +0800 CST  
金融大泡沫、房地产大跃进、大炒作,这些加杠杆,让无数人受益。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8 11:58:24 +0800 CST  
然而现在突然转向,去杠杆,又让多少人利益极大受损?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8 11:59:37 +0800 CST  
我就说的那句超级实的大实话:OK,一个日本人,随便登上附近的一个山顶,四周几十公里看出去,人家能看到N个世界领先的一流企业。
我们呢?大家就在附近,你就登上山顶,你看周围几十公里,看到我们有几个企业是世界一流的?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8 12:06:19 +0800 CST  
日本去了房地产泡沫,照样靠着无数世界领先的企业、实业,轻松赚全世界的钱,过着人均几万美元的发达富裕生活。
我们呢?房地产泡沫完蛋,多少行业、企业、个人甚至官府财政收入跟着完蛋?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8 12:06:44 +0800 CST  
欢迎理性的加..群..16.....4850989,更多理性交流、真实经济信息交流。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8 12:12:23 +0800 CST  
一份减持公告,将荣盛发展拉到了聚光灯下。

1月17日,荣盛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总裁刘山因个人家庭资金安排需要于1月16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以每股均价12.18元减持公司股票252.6万股。本次减持后刘山共持有荣盛发展15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345%。

刘山称,本次减持计划已经完成,未来6个月内其将不再减持公司股票,仍将高度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

看似一笔简单的高管减持股票的交易,但时间点却恰逢荣盛发展涨幅处于高位,年初至今荣盛发展的股价涨幅已超过30%,受益于雄安新区、产业园区等概念股的影响,荣盛发展的总市值已突破500亿元。

当然,刘山并不是荣盛发展第一个高位减持的高管。在2017年4月份,荣盛发展股价上涨的那波行情中,荣盛发展监事会主席邹家立减持了150万股,减持金额约为1700万元。在其减持前后,荣盛发展董事长耿建明的弟弟耿建富先后共减持了5万股。

问题在于,在股价飙涨之后高管果断减持之前,出现了控股股东伴随高质押阴影的增持。在2017年12月8日至12月11日期间,公司控股股东荣盛控股以均价每股8.6元增持了240万股,而当天另一控股股东荣盛建设却质押了5.96亿股,质押率达到99.3%,接近全部质押。

实际上,从2017年11月17日起,荣盛发展就开始出现控股股东股权的高度质押,除荣盛建设外,第一大股东荣盛控股于去年12月29日质押14.59亿股,质押股份占持股总数的94.19%。董事长耿建明于2017年11月17日质押了0.16亿股,质押率为2.89%。三者累计质押股份约20.72亿股,占总股本47.66%,逼近50%的质押红线。

一面是管理层的高位减持,一面是大股东带有高质押阴影的增持,且不论荣盛发展内部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矛盾分歧,仅就荣盛发展多年连续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一路走高的资产负债率以及4年激增的1200亿元负债,荣盛发展如何维系天秤上狂飙突进和财务风险这两个砝码的平衡?依然大手笔吃入土地的“赌性”是否太大?实控人的高质押率是否会触及强平甚至出现质押爆仓的风险呢?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以上问题分别通过电话以及短信等方式试图采访荣盛发展副总栽、董事会秘书陈金海,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扩张全靠融资
雄安新区的崛起,让一大拨儿河北地产概念股走上了市值飙升快车道,有“河北地王”之称的荣盛发展就表现的十分抢眼,总市值已经突破500亿元。

2016年11月份,荣盛发展发布了“大地产”“大健康”“大金融”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构成的“3+X”的战略布局之后,便进入快速扩张的轨道,业绩也有所提升。

2018年1月30日,荣盛发展发布2017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2.76亿元,同比增长24.99%;营业利润78.43亿元,同比增长39.15%;利润总额81.05亿元,同比增长41.68%。

荣盛发展将2017年各项经营指标都实现增长态势的原因归结于,随着公司地产业务经营规模的扩大、可结算项目增加,各地区实现收入同比增长较多,以及公司产业园等非房地产业务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然而,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了一个特别显眼的数据,2017年荣盛发展总负债1607.4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4.5%,这是近10年荣盛发展负债的最高值。其2013年末负债总额的数值为469.21亿元,4年时间,总负债激增近1200亿元。资产负债率在这十年里,虽略有波动,但基本属于上升趋势,去年84.5%的负债率水平则处于历史最高位。

债务增加并没有带来经营性现金流的好转。根据能查询到的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荣盛发展上市以后,除2009年经营性现金流为2.58亿元外,其余年份经营性现金流均为负,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从2014年的-16.61亿元扩大至2016年的-36.95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则为净流出75.71亿元。

深圳某注册会计师分析称,经营活动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段周期内该公司所支付的土地成本情况,这也在侧面反映荣盛发展近两年拿地的激进表现。

意外的是,在这8年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负值的背后,却是堪称惊艳的净利润表现。荣盛发展的净利润从2007年的2.84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57.68亿元,增加了19.31倍。

在2016年的年报中,荣盛发展对经营性现金流出增加的原因解释为支付的土地投标保证金增多,而经营性净现金流与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是因为存货的增多。

某券商分析师指出,荣盛发展自上市后几乎没有正向现金流,现金流基本上靠融资和借款支撑,这也说明荣盛发展的规模扩张具有一定程度的“融资依赖”。这也是当下部分房企的规模扩张“套路”,融资拿钱囤地,土储是硬通货,以拿到土地为首要目的,然后再融资,坐等新一拨儿地价和房价的上涨,这样就可以实现收益翻倍,但这么做的“赌性”太大,荣盛发展是京津冀的“三线之王”,在强调控下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全年夺下100多宗地块
不过,这并未影响荣盛发展对土地的青睐。在这一轮房企规模之战中,荣盛发展正试图通过大量补充土地资源来应对这场竞争。

在2016年最后一个月创下在全国土地市场斥资80亿元狂揽47宗地块的纪录后,进入2017年荣盛发展的拿地热度更加“疯狂”。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年12个月荣盛发展有11个月都有拿地记录。最新的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荣盛发展新增总土储超15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达同期销售面积(691万平米)两倍以上。

大手笔的攻城略地显示出荣盛发展对规模的饥渴诉求。作为河北省首家通过IPO上市的房地产企业,荣盛发展董事长耿建明在2011年就提出未来五年公司要实现总资产千亿的目标。五年过去,荣盛发展在2016年收获的最好业绩也仅为512亿元,但这一规模在如今的地产行业却并不突出。

在荣盛发展内部,虽然对销售业绩达到千亿目标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但它们却用土地市场上的激进表现侧面给出了答案。截至2017年末,荣盛发展总土储规模接近3500万平方米,对应货值约3700亿元。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梳理2017年荣盛发展拿地情况发现,1月,荣盛发展分别在河北霸州、安徽池州和安徽黄山获得了7宗土地。3月,荣盛发展在河北张家口、沧州和河南濮阳获得了7宗土地。4月,荣盛发展在天津以17.92亿的总价,拿下了静海区地块。6月更是大手笔斥资85.76亿元新增位于重庆、廊坊、张家口等地的土地储备,共19宗。其他几个月也都以平均每个月约获取10宗土地的速度加速布局。其中最高的8月和9月拿地都在13宗,金额均接近40亿元。

除了通过招拍挂或股权转让方式直接获取土地外,荣盛发展还通过签订产业新城框架协议、旅游康养协议等间接获取土地。

北京某房企高管认为,荣盛发展曾在一个月内狂扫47宗地块,让全行业见识了这家房企的野心。但从其城市布局来看,多且分散,其中包括池州、沈阳、徐州、蚌埠、沧州、濮阳、天津、张家口等城市,这些城市发展良莠不齐,有些城市可能因政策利好销售好一些,但是有些城市即使降价也卖不动,多个城市基本是属于“割韭菜式”的发展,这对荣盛发展是极大的考验。

某环京区域的业内人士分析称,荣盛发展的重镇布局还是在环京地带,而这又恰恰是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区域,这很难避免业绩受到调控影响。而对于京津冀板块的发展前景,还要取决于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充当的角色来定。

银行、股市、债市多重补血
或许正是认识到受政策影响较大,荣盛发展一方面在土地市场上加速布局,一方面在旅游康养上着重发展,但是冲千亿目标的时间依然还是个未知数。

但在其“大干快跑”之下,却不得不面对猛烈扩张带来的债务、现金流和政策风险。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荣盛发展寄望于连续的资本运作。除了以股权和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外,荣盛发展还通过长短期借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2017年,荣盛发展合计融资规模440亿元,平均融资成本为6.5%。

荣盛发展大规模融资,对外公告为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营,融资资金虽没有直接用于拿地,但存货大规模增长确是不争的事实。

在荣盛发展多管齐下的融资手段中,控股股东频繁质押股权,用于补充运营资金,偿还债务显得格外耀眼。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荣盛发展的控股股东,荣盛控股的股份质押情况并不乐观。公告显示,荣盛控股从去年4月开始,平均每月都向第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抵押股份。截至去年12月29日,荣盛控股所持有公司股份为15.5亿股,其中高达14.60亿股被质押,占公司总股本的33.58%。

而第二大股东荣盛建设截至2017年9月20日,持有公司6亿股,其中5.86亿股被质押,占公司总股本的13.48%。

特别是在去年12月9日,荣盛控股和荣盛建设同时将持有的9400万股和1000万股质押给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用来补充流动资金。董事长耿建明也于2017年11月17日质押了0.16亿股,质押率为2.89%。

三者累计质押股份约20.72亿股,占总股本47.66%,逼近50%的质押红线。一旦公司股价快速走低,高质押率会触及强平风险。

除了大股东质押股权外,荣盛发展在2015年定增募资了50.31亿元,而在2016年提出的定增募资约49亿元计划正在进行中,仅这两次增发,荣盛发展就能获得百亿元的真金白银,这只是荣盛发展融资的冰山一角。

有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企业在2018年普遍面临资金紧缺,在销售回款和资金的双重压力下,或面临生存危机。荣盛发展如果能够保持销售规模,持续回款,通过融资维持现金流,短期内问题可能不大,但要面临政策调控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缩紧带来的经营风险,“资金饥渴症”是极其可怕的。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8 13:12:48 +0800 CST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企总资产150万亿,负债100万亿。

这两个重要数据,仔细分析的话,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8 16:21:15 +0800 CST  
比如丹东港,大家可以查一下有关丹东港债务违约的新闻。

欠了19个银行,370亿。

丹东港可以讲,这370亿都拿来投资建设港口了,形成了370亿的总资产。

然而,在港口吞吐能力过剩,货量难以增长,日益亏损之下,这370亿的总资产,拿来拍卖,实际能卖多少?100亿,50亿?

也就是说,号称值370亿的总资产,真正价值是多少?
楼主 上林隐士  发布于 2018-02-08 16:23:15 +0800 CST  

楼主:上林隐士

字数:92363

发表时间:2017-11-03 18:27:3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23 09:32:01 +0800 CST

评论数:16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