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94税制与当下中国

滚雪球的地方债务(2)城市债务
城市债务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想,根本原因在地方财政收入或政策的不确定性,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不过收入或政策不确定性因素是主因。下面详细分析:
94税制实施之后,地方财政收入被削减的很厉害。而公共事务义务却没有减少,支出还要那么多,而收入却在减少,地方政府不得不想尽办法甩包袱和捞钱。前面11篇已经详细介绍了。
地方政府捞钱的办法虽然很多,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收入的不确定,特别是占相当大份额的收入:中央转移支付和土地出让金。另外还有政策的不确定性。
A、中央转移支付的不确定。中央转移支付是地方的一块很大的收入,可是这项收入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不知道中央到底给多少。照理来说,中央转移支付应该是明确的,这样地方政府可以做一个明确的收支预算。事实上,转移支付却以大量专项支付出现,这可害苦了各级地方政府,中央人大会议是最后开,地方先开,我地方人大都不知道中央转移给地方多少钱,你叫我怎么去做预算?我列了计划没给钱,咋办?只有发债了。
B、土地收入的不确定。虽然每年各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收入非常可观,可是这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哪年行情好,土地卖了个好价钱,地方财政一下就够了,甚至超过不少。有的年份不景气,地方政府卖地是挂一块流一块,忙了一年收效甚微,可是工作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啊,没钱进行下去了,咋办?只有发债了。
C、如2008年那样刺激经济的政策突然出现。本来地方上压根没想举债,或者也不需要那么多债,有些工程甚至计划在10年、20年后才实施的,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经济刺激计划,让大家大干快上,甚至鼓励举借大额债务来建设。在这一号召下,债务就来了,而且规模也很大。
记得2008年,各级地方政府加班加点,甚至发动群众,想点子,找项目报发改委批准,唉,真是难为他们了,也害惨他们了!
除了上面分析的收入不确定性是一个主要因素外,还存在一些其他次要因素。
另一个是弥补地方支出缺口。比如修条路,预算10亿可以修好,没想最后要花12亿才能完成,这也需要举债。只是,这些规模都不是很大,影响也很小,不是主要因素。
地方城市债务产生的原因前面已经说了。下面说说城市债务产生的方式。
债务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两个
一是直接发债。另一个是城投债。
直接发债就是地方支付发行公债,叫地方国债吧。这种债务发行、审批比较严格,被监管的也很严格,所以一般地方都很难成功发行。这种债务目前不是占主流。
城投债。这个债务,是地方政府成立市政公司,城投公司,或利用其他地方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来举债。这种债务隐蔽性很强,也很难掌握,很难监管,目前大家知道规模巨大,可是没人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这些贷款,有的是利用做假账,有的是通过行政干预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贷到的。政府拿这些钱来搞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道理,桥梁,楼堂馆所,形象工程等。其抵押物资往往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地方供水、燃气等资产来抵押。
前面分析过许多地方土地出让金在开始下降,其债务风险已经开始显露出来,无他只有等中央来救火了。事实上,不管怎么救火,只有地方收入确定了,城市债务才能根本上被解决?中央到底怎么做,以后再看看吧!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4 21:04:24 +0800 CST  
@manchern 393楼 2013-09-14 23:18:28
也希望楼主不要雇佣水军才好。
-----------------------------
我晕。呵呵,兄弟我收入不高,没钱雇水军。
另外啊,发贴又不赚钱,又不做商业广告,又不申冤,做么要雇水军呢?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4 23:24:49 +0800 CST  
感谢各位网友的批评指正。
下面继续谈第二部分的内容,题目就叫:分论94税制下的中央政府各项政策。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5 12:11:37 +0800 CST  
二、分论94税制下的中央政府各项政策
1、试论一般中央政府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式,并兼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其唯一目标应是实现天下大治。
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的长期和平繁荣,人民幸福。简单说就是维稳,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施政目标,不管实施何种政治制度(无论专制或民主),采取何种治理方式,一切的一切以应该且必须围绕维护和实现社会稳定这一中心任务来展开,因为稳定是执政者存在的价值前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当今中国,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句子是:改革、发展、稳定。
这句话,按照官方的解释是:稳定是基础,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在稳定的前提下,采取改革的手段,实现国家的发展,咋一看是没错的,可是深究一下,逻辑上,我们会发现必然存在改革和发展导致了不稳定这一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出现后,我们就只能做的一个选择是:为了发展,只有去维稳,因为发展是目的。可是发展是导致不稳定原因,会推导出一个悖论:维护稳定目的是制造下一次的不稳定,形成了一个维稳死循环。为维稳而维稳,必然导致越维稳越不稳定的局面。
从常理来讲,发展有三个要素:一是发展什么,二是为什么发展,三是怎样发展。显然发展是一个手段问题,根本不是目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官方对这三者关系的解读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不全面的。
我想,真正合理的解释是:通过改革、发展的手段实现社会的稳定。把稳定作为社会目的,一切改革,一切发展,都应该且必须围绕维护稳定,实现天下大治,或者说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人民幸福来实施。
前面论述了中央政府施政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天下大治。
怎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是治理理念要超脱。为实现社会稳定,天下大治这一目标,中央政府的治理理念应该是超脱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在中国,讲究治理国家的应该无偏私,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驺狗。不仁就是不偏向、不偏心。驺狗就是祭祀用的草扎的狗,用完就丢掉,弃如蹩履。意思是说对天下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以众人之私,成天下之私,成统治者之私。《国富论》也讲政府的应该是社会的守夜人,不能随便干预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众多国民的自私来实现国家的和平繁荣这一天下之私。
二围绕社会大治的目标,尽可能去消除导致不稳定的制度因素,尽可能提供促进社会稳定的政策法律。粗想一下,列出以下几点:
1、保护国民。通过国防和外交保护国民免受他国的掠夺。
2、国民保障。建立社会保障网,保障国民不因自然灾害,个体际遇等伤害而受难。保障国家教育、医疗、科学技术、文化等发展。
3、提供公平的政策和法律供应。围绕天下大治的目标,适时提供或调整国家政策和法律
4、提供公正的司法救济。保障国民纠纷在公正的司法下得到解决。
5、提供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货币供应。
...............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5 13:47:32 +0800 CST  
@川版男子 547楼 2013-09-15 14:40:42
楼主好贴,关键是要对现在中国局势有很好的分析,如何才能在现有环境下获得挣钱的机会
-----------------------------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谈到这个问题。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5 16:19:59 +0800 CST  
@fspatrick 562楼 2013-09-15 17:34:34
未来我们还有什么途径走进上层社会?
-----------------------------
送你两句贤文: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学好本领,做好准备,刀笔小吏亦可拜相!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5 19:26:29 +0800 CST  
2、简述分税制后中央政府的收入来源
中央收入来源,许多人以为只有税收,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认识,除了税收收入外,还存在其他很多收入
1)税收收入。在94税制实施之后,中央税收收入增长明显,财政状况与改革前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不具备目前的超高比例。为什么当初效果没那么明显呢?主要原因是增值税抵扣制度的漏洞存在,企业为了少纳税,纷纷想办法获取非法的增值税发票来抵扣,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税款,想尽办法向外省、外市和外县开具虚假发票,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和企业构成了一个利益链条,相互需要。而中央政府却无能为力,因为中央政府很难判断哪些票是假票,哪些票是虚开。中央政府无奈只有动用立法权、司法权来打击,设置了非常严格的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等罪名进行打击(甚至很容易就可判处死刑
)。即便这样,虚开发票和假发票还是非常严重。不得不,在2000左右,中央政府实施了一个重要决策,那就是实施“金税工程”。金税工程完成后,增值税假发票基本上被杜绝,增值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收入规模累创新高。
2)国有企业的收入。98年国企改革之后,把一些亏损国企当包袱甩掉之后,剩下的都是些资产优质的国企,中央政府利用立法权,行政管理权,赋予了这些企业非常优惠的政策,如剥离历史债务,赋予这些企业行业专营权,垄断经营权,设置高门槛制度限制民企和外企的进入、税收优惠,提高价格等。通过这些措施之后,国企成了非常赚钱的手段。可是国企赚的钱很少进入中央财政预算,甚至还对这些国企施行巨额补贴。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方面是国企承担了政府不方便承担的任务。如塑造国家形象的海外上市公司分红,对外援助,慈善捐赠,海外采购等。另一个方面承担了各级官员花费的额外支出,如三公费用等。还有一个是对其他老少边穷地区的投资等很难产生效益的支出。
3)名目繁多的基金和收费收入。基金这块的收入,可能许多人没有怎么注意。其实这个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但是这些收入往往很隐蔽,且一次收取数额不大,往往难以引起重视。基金的项目很多很多,随便列举一点哈,如铁路建设基 峡基金,公路建设基金,水利建设基金,污水处理基金,工会经费,废旧电子处理基金,价格调节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新菜地开发基金。是不是许多没听说过?收费收入那就不列举了,估计大家随便都能列一大串。
4)罚没收入。一些行政性罚款和司法没收等收入。
5)慈善捐款。慈善捐款这块基本上也算收入,名曰统筹使用,提高效率。不多说了。
6)发行货币收入。这块的收入虽然比不上税收那么多,但是每年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每年中央政府向市场投放那么多货币,稀释掉了来百姓手上的存款。现在M2有100多万亿,各年真实CPI不低,简单算一下,估计每年差不多超过万亿吧。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6 10:09:42 +0800 CST  
3、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政策
食品安全是现在一个非常热门又非常令人无奈的问题!
楼主来八一八在94税制之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刻的根源。
94税制实施之后,地方政府不得不想尽办法发展本地经济,以求培育和保护本地的税源,间接也要提升本地的就业率。
食品行业本来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技术比较成熟,投资额也不很大,自然就成了本地经济发展的优先项目。
食品工厂的规模小,安全意识低,操作规范程度差等因素存在,食品的质量不稳定,水平必然不高,这样就形成了最早的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食品工厂也在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本乡镇,本县的税源大户。当这些企业成为本地的摇钱树之后,地方保护必然就会跟进,食品安全监管就会弱化,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地方政府部门一定会拼命遮掩,因为只有遮掩,否则摇钱树就要倒。对出的其他小问题,更是不会采取措施。而另外一些地方,没有形成税源大户,但是出现了一些小作坊,这些作坊食品质量更无法保证,不过好在生产成本低,利润空间大,一些小收费,小罚款对他们影响不大,累积起来却是一个乡镇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地方政府也不会去取缔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积累起来的问题最终爆发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94分税制本质上是一个鼓励地方政府搞钱的制度。至于怎么搞钱,上面是不过问的,只要能搞到钱,就是政绩,就会提拔。
早期地方政府通过农业税和计生罚款来搞钱,后来,源泉枯竭了,只有另想办法,而小食品作坊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我想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供应上的问题。许多人把食品安全归结于政府的多头管理,我认为这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错误。多头管理的确会影响监管效率,可是,管理是服从于目的的,目的是保护摇钱树而不是国民健康,即使只一个人来管理,也不会把食品安全搞好。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国家出台了那么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了诸如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以集中管理等众多措施仍然没有见效的原因所在。显然,中央的食品安全政策供应是存在问题的。
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主要是垄断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权。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受害人无法自由主张自身权利受到极大限制。为了保护摇钱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这么规定:最多获得10倍赔偿。我简直要爆粗口了:1块钱买了一个问题包子,经过10天半月的奔走,回头赔我10个没问题的包子,艹。如果是法律党,肯定这么做,政府高兴坏了,马上启动《食品安全法》罚则,罚个几千几万,法律党拿10个包子回家去啃。几千几万跟10个包子,谁得益最大?
中央为什么立法支持地方垄断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权呢?本质上还是为了钱。第一个是从地方获取大份额的税收收入,如果允许老百姓去无上限索赔,中央的收入必然会大受影响,钱都赔给受害者了,哪有钱给中央呢?第二是减少对地方政权的一般转移支付。地方通过收保护费和罚款后,地方是有些收入的,如果这些钱收不到,许多乡镇政府只有完全依靠转移支付,全国大部分乡镇都没什么像样的产业的,那个转移支付得要花多少钱?
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其它任何办法,除了放弃垄断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权,施行受害人无上限索赔制度!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6 16:09:52 +0800 CST  
@我国家 622楼 2013-09-16 16:47:39
受益匪浅!感谢楼主写了这普及帖,让我大致了解分税制等政经问题。请问楼主这些资料论点从何而来?
-----------------------------
谢谢抬爱
资料主要是来自网上,政府公布的报告,一些新闻,统计年鉴,一些评论和一些博客等。资料是死的,怎么看,从多角度看,会发现有所不同。
我的观点是自己瞎琢磨的,见笑了。我喜欢看各类博客和评论,他们的观点众多,分析问题的角度各有千秋,很给人启发。另外楼主爱看书,尤其喜欢黄老之学,历史也很喜欢,也看了些西方的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不过楼主有一缺点,就是不喜欢文学,所以文字功底很差,写的东西,自己觉得都看不下去。
再一个吧,楼主以前搞程序设计、系统设计,所以逻辑思维还勉强能过关。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6 17:14:53 +0800 CST  
4、谈谈取消农业税的理由,以及取消后农民为什么没有回到农村
前面我谈过了,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央政府治理的目标都应该是天下大治

,维护社会稳定,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央政府应该是超然的并及时为社会提

供政策和法律供应。
2006年废除农业税,这一政策供应是非常可取的,但是其及时性却不是很好。
取消农业税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农业税收收入占比太小。94税制实质上断了地方政府的财路,逼迫地方政府想尽办法去创收,最开始自然是农业税和计生罚款,随后进行国企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招商引资,逐渐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土地、房产以及新办企业而不是农业税。其他行业的兴起,加上农民大面积抛荒外出,农业税税基大降,全国农业税收入到2004年降到了不到总收入的3%。在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突破3万亿,农业税占比已经下降到接近1%。这点收入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甚至征收成本还大于实际收入。农业税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买卖或者是亏本的买卖。
那么取消农业税为什么没有吸引农民回流农村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农民工大部分已经转变成了产业工人。94税制后,农民被逼大批量流向城市,他们经过10多年的打拼,大部分已经熟悉了城市,掌握了新的技能,找到了生存之道,完成了农民身份向产业工人转变。其收入也逐年增加,其收入增加的预期也不断提高。农业的产出已经不能达到其当前收入水平,也不能满足他们对收入的预期。在乡愁和收入之间,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除非在城市无法生存。
2)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城市化让他们更不愿意回到农村。新生态农民工在孩童的时候就了解了城市,有些已经熟悉了城市,城市对他们拥有无尽的吸引力。这些孩子们几乎无例外地在放下书本后就立即走向城市,来城市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方式。他们对农业毫无兴趣,也没有任何农业生产技能,对农村的生活方式更是嗤之以鼻。逐渐他们对农村陌生了,也对农业陌生了。除非,有一天,农业成了一个掘金的行业,否则对他们来说也就是一个老家的概念。
3)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由于农民的外出,农业非常依赖的基础设施如灌溉,排水、农业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因年久失修,已经彻底地废弃了(楼主家乡以前绵延几百里的灌溉水渠已经只有一点历史的痕迹了),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力。再要恢复起来,几乎不可能,除非巨额投入。
4)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和中国粮食政策对农民工回流没有吸引力。中国的土地制度,因为公有化、分散化的原因,除了政府投资,没有人愿意进行基础投资的。另外中国的粮食制度导致农业利润不高,中国的粮食价格制度本质上是价格抑制制度,只能保证比较低水平的利润,对农民没什么吸引力。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7 16:46:31 +0800 CST  
@骆驼祥子1974 653楼 2013-09-17 14:20:00
食品安全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为了抵消通胀的影响,否则中国老百姓就要挨饿了。
-----------------------------
您的观点很难说明食品安全领域中以次充好,掺假兑水问题。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不足,较低的购买力只会去购买质优价廉的产品而不是以次充好高价格的产品。
前面我说了,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是制度供给错误的问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来对抗造假者(无上限索赔制度),换句话说是违法成本太低,低到不足以抵消其获得的利益,造假必然会猖獗。如果存在无上限索赔制度,那么任何一个早假者必然要非常谨慎地对待其生产的产品,如果不这样,他破产的日子会来得很快。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7 17:02:00 +0800 CST  
@巴彦克拉 635楼 2013-09-16 22:55:45
在说,假设楼主说的是事实,农业税导致了农村的凋敝衰败,从94税制开始,那么怎么解释现在取消了农业税,加大了农业补贴的现在,农村还是越来越萧条呢,年轻人都哪里去了,怎么拿着国家的补贴还不安心农村的发展和生活呢,农田越来越多的抛荒呢。
-----------------------------
我在第二部分 第四节中回答了你的问题。有不妥之处,请指教。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7 17:04:14 +0800 CST  
@cn_alpha 12楼 2013-09-11 16:54:52
2、征收农业税的悲歌
在94税制正式施行之后,地方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钱了,钱大部分归中央的,那时候服务业不发达,营业税收入是很少的,为了弥补出现的财政缺口,地方政府首先把手伸向了最弱、最老实、最无话语权的农民。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活力被极大释放,农村经济和农村面貌得到极大改观,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把农民解放了出来。农民在分田到户的制度下,发挥着无限的聪明才智,劳动积极性极大提高,......
-----------------------------
@manchern 18楼 2013-09-11 18:23:31
农业税一共多少钱?说的这么悲惨?你去看看数据算一算行吗?农村凋敝,是城市化的副作用,跟农业税有半毛钱的关系?
结论:知识普及和分析是好的,不能胡说。
-----------------------------
@巴彦克拉 89楼 2013-09-12 20:28:59
是的,农村的凋敝是因为农业产出太低,不如打工做生意来的更好,在加上城市生活更方便,城市比以前更加包容造成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很少在村里生活务农了,最差的也是到附近的集镇上买房生活,和农业税完全没关系,楼主在这个方面是瞎扯
-----------------------------
@weiguangjun 92楼 2013-09-12 20:51:40
没证据,瞎扯。
-----------------------------
@五花肉了 624楼 2013-09-16 17:19:44
你要是80-90年代在农村生活就知道农业税、地方政府提留粮(三提五统)和农民实际负担是多少。就知道什么是胡扯,什么是真相。
-----------------------------
@清晰的眼 624楼 2013-09-16 19:37:36
这个是要看区域的,有些省区农民的负担特别重(如湖北),有些省区却不是很明显(如浙江,我农村的,就不知道农业税很重)。
-----------------------------
羡慕你生在了一个好的地方。你所说的也从侧面证明了,我的推理是合理的。工业发展不很好的地方,农业税是当然的主力,反之,就是次要。人类最难做,也最不想做的,又不得不做的事就是赚钱。农业税的钱不好赚,有其它的法子,没有那个政府愿意收农业税,何况是暴敛式的?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7 17:10:20 +0800 CST  
@麦当劳KFC 661楼 2013-09-17 18:10:27
好久没有这样的好贴了,顶一个,持续关注。
-----------------------------
感谢支持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7 19:42:09 +0800 CST  
@东莞一只狼dg 669楼 2013-09-17 23:23:01
楼主你好,感谢你的耐心指导,很不错的帖子,让我们终于回过头来审视过去20年来所走过的走,有几个问题能否向楼主讨教下:
1、中央在94年推出分税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仅仅是为了增强中央的财政或者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它出台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我们必须首先要考虑清楚,这点我想不明白,还望指点一二。
2、中央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后,这样收入都花到哪里去了?能否就中央财政支出情况做下科普......
-----------------------------
你好。你的问题很大,不过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第一,94税制前,虽然中国的税收总收入在持续增长。但是中央占比却一直在下降,好像是从45%下降到93年的约22%的样子(以前在一个学者的文章中看到的,没求证过)。80年代的利改税制度虽然取得了很多效果,但是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税负不公,漏洞太多。不公表现在国企和民营企业及乡镇企业的不公,国企交利润,其他企业交税,乡镇企业就是那个时候死掉的。直接导致80年代末的的经济危机。漏洞太大表现在,地方政府可以很容易隐瞒收入,建立小金库,以利润为主,如果懂财务知识的很容易明白,那就是做假帐,少交税。为什么要隐瞒收入呢,这与财政包干制有关,交完中央规定的任务,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虽然地方收的钱比较多,但是不能把盘子做大,做大意味着第二年就上交中央的多,所以,地方政府就设立小金库。结果是地方收入占比越来越大,中央财政吃紧。
第二,税改后中央收入增加,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呢。一个是中央支出大幅增加,2000年后中央的国防费用增加就是一个缩影。另一个支出是补贴国有企业,为国有企业处理不良资产和债务。三个用度是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特别是欠发达省份。转移支付方式前面谈到了,一般转移比例不高,很大部分是专项转移(专项支付大部分在各个部门手里),直接导致驻京办兴起和跑步钱进的盛行。四个用度是一些大型工程建设,如青藏铁路,高铁等。
第三,所谓中央的持续投入问题。中央收入最终是要用出去的。有些支出是必须项目,如国防支出,外交支出,社会保障,中央办公经费支出等。另一些支出是非必须的,叫项目支出。如家电下乡补贴,种粮补贴,种子补贴,一些大型工程建设等等,这些支出都是些临时的,虽然有的持续了许多年,完成目标后就会撤销的。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8 08:57:42 +0800 CST  
5、谈谈房地产调控为什么变成空调
从2003年到2013年,中央是年年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却是房地产价格节节高升,民间称之为空调。楼主现在来八一八房地产调控变成空调的原因。
中央政府的职责就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天下大治。为此,就要向社会提供合适的政策和法律供应,及时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政策法律。这个我在前面已经说明。
可是在94税制实施后,地方政府财力大减且事权还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不是及时调整不合适的财政分配制度,而是采取了在社会稳定目标上让步策略,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公司化,公司化的结果就是想尽办法捞钱,捞钱的后果是社会稳定遭到一定的破坏,结局是不稳定与中央政府的目标相违背,中央政府就出台系列制度进行调控,这就是房地产调控的逻辑所在。
中国房地产问题的根源是《土地管理法》,《房屋拆迁条例》,土地招拍挂制度,城管合法化等制度的必然结果。 因为这些制度能够保障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上的绝对话语权,而没有任何对冲的政策来平抑。土地管理法保障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来源,地方政府是征收土地的唯一主体,在获取土地的手段上依靠《拆迁条例》和城管制度,用招拍挂制度保障地方政府操控土地价格。在土地征收垄断和销售垄断的双重制度下,推高土地价格就是必然,间接地推高房价,形成中国房价高企局面,导致民众对高房价的不满,进而刺激征收土地的难度,形成巨大的社会矛盾(如强拆,城管打人,货币贬值,炒房,实体经济空心化等等)。
在社会问题出现后,中央政府不得不为地方的行为背书,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调控。可是无一例外地,我们看到,所有政策都没有动摇根源,而是仅仅在房地产生产,销售,消费,转让等治标方面出台政策,治标的后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调控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中央政府的权威和信仰也受到极大的挑战。
任志强为什么每次都能成功预测房价走势,这是因为他掌握了中国的内在逻辑。不过任志强是做企业的,他知道这样下去是不会持久的,且必须改变。而董潘不同,他是搞理论的,虽然他预测也准确,不过他说房价能到80万/平就太有点理论化了。
通过楼主分析,大家会预测房价了吗?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8 10:49:58 +0800 CST  
继续有关房地产调控有关话题。
10多年的房地产调控变成空调之后,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已经积累了很大的风险。在土地政策没改变的情况下,房价是不是一直上涨上去呢?我认为不是的。
一是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土地供应过度,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及大量县城,前面在土地财政中已经讲到了。因前期地方政府大卖特卖土地后,土地的边际收益已大幅递减,甚至出现有地无人买的局面,而国民的收入却徘徊不前,在掏空实体经济的情况下,逐渐无力支撑起高位的房价。所以会出现目前所说的“鬼城”,再强大的政府也对抗不了经济规律,房价跌破成本价已经在一些地方出现。如鄂尔多斯等地。所以在一些中小城市投资买房,可能要慎重一点哦。
二是货币供应的减少也会让房地产价格向下走。因为,美元的QE逐渐退出,美元回流是迟早的事情,不管我们如何挽留。美元回流导致的后果是中国印钞机要停机,并且被逼收缩存量货币,中国将会出现货币紧张的局面,货币紧张对房价的打击是很大的。没有货币的支撑,高房价就是无源之水。当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对冲货币减少,即在存量上做文章,最好的方式是资产证券化,以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来对冲货币的减少。
三是需求在减少。因计划生育和国民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中国每年新增人口在逐年下降,必然降低住房需求。
在供给过度,需求减少、货币供应减少,收入减少等多重压力下,房地产价格已经难以维持高位。北上广例外点,不过也会受到冲击,如果社会保障一体化后,那他们也逃不了。
产能过剩,物极必反。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8 14:30:11 +0800 CST  
@danflu 674楼 2013-09-18 07:46:40
楼主这篇可以扩展出本书了
-----------------------------
一点浅陋的看法而已,请批评指正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8 16:30:37 +0800 CST  
6、为什么中国那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
据报道:2009年有10个行业产能过剩,2013年却有21个行业产能过剩。
国家一直在出台限制产能过剩的行业,可是结果是不仅产能没减少,而且产能还在扩大,甚至还在继续出现新的行业产能过剩。楼主现在就八一八中国大规模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
94税制施行后,地方收入大幅度减少,为了取得税收收入,除了前面讲的一些做法外,还有一点是想尽办法扩大税基,换句话说就是扩大地方产能,不管是什么行业。因为只有产能扩大了,才有税收收入来源。94税制本质上是一个鼓励地方政府赚钱的制度。
地方政府首先想到招商引资,强化招商力度,提供尽可能的优惠政策,给土地,给贷款,给补贴等等优惠来吸引企业到本地投产,为地方创造税收来源。
另一个是鼓励企业出口。国家实行出口退税制度,鼓励企业出口,更邪门的是还分配指标给各个地方出口退税指标(退税基数),打个比方说:某省今年出口退税指标是1000亿,全额归中央支付,超过的部分按97.5:2.5的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分摊。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出口企业地方基本上不需要承担什么退税成本,虽然没有增值税的25%,但是其他税收的收入也是很不错的,所以他们很积极鼓励企业出口,企业就继续扩大产能,哪天外销不行了,只能内销,就形成了产能过剩。
中央治理产能过剩为什么越治理越过剩呢?
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可以获取财政利益,而且中央占大头。每年中央有税收任务增长的指标,各个地方政府层层下任务要求完成。从逻辑上讲,你不能叫我一边增加税收一边关闭企业吧,关闭企业可以啊,你把我地方政府的税收增长任务下降,另加些财政补贴总可以吧。呵呵中央政府是不愿意税收下降的,更不愿意给予财政补贴,所以治理产能过剩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产能过剩应该来说会导致一些企业利润下滑甚至倒闭。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些个企业却多少年亏损照样活得好好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一个是政府补贴,让企业活下来,保住产能,等下一个春天。另一个是国进民退,国企经营效果不好,但是存在一些民营企业经营是很不错的,那么好,我国企兼并民企,国企就保住了,产能也保住了。三个税股市制度,股市就更有意思了,企业亏损的都不行了,却不会退市,搞不好还咸鱼翻身,圈一笔大钱,来个第二春。以后有机会也谈谈股市的逻辑。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8 17:21:48 +0800 CST  
@谨慎回复 692楼 2013-09-18 17:42:45
没有人会放弃已得利益的,特别是既得利益者还是最高统治集团,能决定下面人的生死。不要到资产阶级抱有幻想,楼主的帖意义不大,不过也许可以唤醒部分正在做房奴车奴之类的奴隶们。
-----------------------------
知道怎么回事也许可以找到规避的方法
楼主 cn_alpha  发布于 2013-09-18 19:40:39 +0800 CST  

楼主:cn_alpha

字数:96161

发表时间:2013-09-11 17: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2-05-06 17:50:21 +0800 CST

评论数:367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