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宋

引言:
公元907年,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在历经三百年之后迎来了最终的宿命。
虽然这个王朝留下了万人向往的贞观和开元盛世,但这繁荣并没有得到长久的延续。在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中,消耗了最后一丝气力,最终还是面对死亡。
一个末路的政府,一旦成为历史的阻碍,无论曾经多么辉煌,都需要被推翻。新的秩序是建立在旧秩序的基础之上。其中各种精彩,有昏聩的帝王。有杀人如麻的反叛者,有拥兵自重的武将,有毫无节操的文臣,有不堪屈辱的百姓。
抛去好坏,他们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依靠造反和叛变上位的朱温在洛阳成功废掉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李柷,做了后梁的开国皇帝,同时也开启了五代的乱世纷争。
对于后梁的建立,刺激最大的无疑是老仇人沙陀族。
无论是从私人感情还是民族感情出发,沙陀人的领袖李克用对朱温都是只有仇恨。
后唐镇压黄巢起义时,朱温和李克用作为两支主力军队,有着很好的合作,但背后更充满了勾心斗角。
起义镇压之后,朱温为了独揽军权消除异己,摆了一桌鸿门宴,想要干掉李克用。不料天命不绝,李克用死里逃生,跑了。梁子就此结下。
之后二人各据一方斗得不可开交。
然而天命难测,就在朱温称帝一年后,李克用病逝。在死之前,李克用对儿子李存勖留下了三个遗愿,其中之一就是一定要干掉朱温。
仇恨的生命力就是这么顽强。
带着李克用的遗愿,李存勖继位晋王,终于在公元923年灭亡后梁,建立了五代中的第二个政权——后唐。
继而在公元936年,出于个人野心和政治斗争的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借助北方契丹兵力灭亡了后唐,建立后晋。
可后晋的建立便伴随着危机。石敬瑭以臣服和燕云十六州作为契丹的出兵的条件,换取了富贵,同时也造就了灭亡。
公元947年,后晋与契丹反目成仇。契丹从毫无防御的燕云地区越过黄河,在开封结束了后晋王朝。
同年,远在太原的后晋河东节度使沙陀人刘知远建立后汉。历时四年,却因内部斗争被天雄军节度使郭威杀了个干干净净。
也即是在公元951年,郭威代后汉建立后周。这也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朝代。
在这个时代中,无论谁打败了谁,谁干掉了谁,都不能算得上是成功者。只有最后能够站着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操纵者。
这样的一个结果,其过程是十分痛苦的。无数人在其中死亡,无数阴谋诡计在充斥,稍错一步便万劫不复。
但始终都有这样的一个人。
战国末,始皇帝剑指诸侯,尽皆西来。
秦末,高祖刘邦起于沛县,终得汉室四百年。
隋末,太原李氏起兵晋阳,遂成三百年李唐。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18:00 +0800 CST  
第一章:世道艰难
出生
地点洛阳夹马营,从汉代开始就是防御洛阳的军事驻地。
在一个名叫赵弘殷的军官家中,有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正躺在床上等待孩子的诞生。可就这战乱年代的一次顺产事件却惊动了整个江湖。原因是有灵异发生,首先整个军营一片香气(当时是阳历三月份,差不多还是冬天),其次屋内红光突现,让人误以为哪家不省心烧了房子。
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可能是那一天全军营的梅花齐开放,外加那天姓赵的点了全家一年的柴火来取暖。当然我不知道洛阳夹马营种的是不是梅花,也不知道赵家是不是那么烧钱的主。
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两者都必须同时发生。那如果不是这样,或缺少其中一种,就可以认为这是在扯淡。
其实不必这样较真的,你我不信,关键有人信就可以了。翻遍史书就可以发现,历代伟大人物发生必有逆天大事发生,不管是天有异象,还是怪力乱神,总之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借着这个优势,古人在忽悠的道路上一路前进,永不停歇。并且还忽悠出了高度,忽悠出了创新。
就如汉高祖刘邦,那是他妈妈河边一觉睡出来的,跟他爸完全没关系。唐高祖李渊则是‘体有三乳’,类似周公(传说周公就是这样)。慢慢到今天,发展为晴天霹雳、室有红光,遍地异香。
其实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前者刘邦则是给老爹带了个流芳百世的绿帽子,后者李渊顶多说明是基因变异。这些算得上是奇特,但不是优势。至于室有红光金光紫光、晴天打雷下雨刮风下冰雹,遍地梅花香桂花香菊花香,这些就温和了很多。抛弃了身世不明,基因变异等客观现象,从自身寻求突破点。
此刻不管什么天有异象,赵弘殷最希望的是这个孩子可以平安健康地长大。
因为这是第一个存活孩子(之前夭折一个),赵弘殷希望这个孩子只是一个起点,所以取名为赵匡胤(匡为辅助的意思,胤为子孙相承的意思)。
鉴于赵弘殷是公元899年出生,到公元927年也就是28岁。在古代这个岁数还没有孩子继承香火是会受到鄙夷的。赵匡胤的出生成功挽回了夫妻二人在别人眼中的世俗眼光。
这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一个生命的诞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借着上一次的成功经验,赵氏夫妇在以后的20多年里,也就是从28岁到50岁左右一直奔走在生产的第一线。
结果如下:公元939年,赵匡义出生。公元947年,赵廷美出生。另外还有一子两女,因没有史料且不重要所以不提。可见产量还是可喜的。
孩子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是沉重的,这个话题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一个逃不开的注定。照顾需要人力,吃饭需要物力,打架需要赔罪,长大需要找工作,找工作之后需要娶媳妇。
但是从赵家的经济水平来看,虽不能说是大富大贵,但养孩子是没有问题的。等到会跑会跳了,往军区大院一放,随怎么弄。
因为生长的环境和家庭因素,长时间见惯了刀剑甲胄,断腿断脚,反而锻炼了赵匡胤的性格。在军营中是孩子头,在外面也是孩子头。闹事打架方面从来都是勇往直前,不屈人后。
时间流走,岁月磨练。转眼间到了后汉乾祐元年(948年),这时的赵匡胤已经21岁,是面临择业的时候了。和现代一样,企事业单位的家长已经托好了关系,家族企业的家长已经预留好了董事的职位,而农村和职工的家长只能让孩子自己出门闯荡。
这时的赵匡胤被选择了出门闯荡,原因是家里没有给安排工作。虽说赵家是官宦世家,祖辈父辈都是做官的。但做官也是有大小之分的。
那么就说说赵弘殷官宦历程。
看了赵弘殷的简历之后,发现赵老先生可以算得上是政坛不倒翁了。公元921年之前投靠王镕(朱温所封),也就是打工仔的打工仔。后来王镕被杀,投靠后唐掌管禁军(具体官职不明,应属于下级官兵)。后唐灭亡之后投靠后汉,之后又投靠后周。不管江山换成了李姓、刘姓还是柴姓,姓赵的总能从中分一杯羹。并且不求混得好,只求混的饱。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反复的跟换阵营并没有使赵弘殷混个大富大贵,毕竟在那样的乱世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已经算得上是成功了。
所以不管是赵弘殷还是李弘殷能做到这地步已经很不错了,但始终不能抹去一个墙头草的身份。
如今的赵匡胤只能出门寻求出路。毕竟这样的乱世,运气好命硬点,混口饭吃还是容易的。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19:36 +0800 CST  
选择
虽无力给儿子提供一份敞亮的工作,赵老先生还是动用了全部关系,力图把最好的给到儿子。
在赵弘殷的指导下,赵匡胤选择了南下前往复州(今湖北天门)。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赵老先生有个叫王彦超的故友此刻正在复州防御使(一地军事长官)。
在这里。赵匡胤尝到了第一次的羞辱。
那是因为人家王老先生根本看不上小赵。试想一下,王老先生和赵老先生曾经是同事,但现在人家已经贵为防御使,而赵老先生还依然做着低级军官。并且赵老先生家可是世代为官,并且还出过大官,有着厚重的为官经验。再看王老先生背景不行,换老板也比不上人家。结果官却做大了。
从各方面来看,赵老先生是比不上王老先生的。既然如此,老子不行,儿子应该也是不行的。
王彦超借着这个论点,丝毫没有给老战友儿子一个展示的机会,直接给了点钱打发走了。
多少钱,应该很多吧?
据说是十几贯!
刨去因战乱导致的物价上涨。正常来说,一贯就是一千个铜钱。依照《宋史食货志》粗略估计,宋初米价是400铜钱一石,一石为118斤,现在米价大约为2元钱一斤。一贯也就是现在的590元钱,那么十几贯也就大概一万块左右。
那么这样看来,老王出手还是挺大方的。
人格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至少是个弥补。所以赵匡胤还是揣着这万把块钱离开了复州。
这对赵匡胤来说,没有任何关系,毕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因为赵老先生在随州(今湖北随县)还有一个老朋友,也是当地的长官。
说起来在当时也不是多大的官,因为当时后汉也就那么点大。有限的土地分到无限的刺史、节度使和皇帝家亲戚头上,导致每个人分的都不多,但至少也是做到了利益均沾,共同发财。
无论多少,作为一地长官养活个把闲人是丝毫没有压力的。
凭借着父亲的关系,赵匡胤成功入住随州。但赵匡胤忘记了一点,他自始至终不过是寄人篱下的一个闲人。所以当他在随州开始展现人格魅力的时候,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那就是随州刺史儿子董遵海。
要知道在赵匡胤来随州之前,扶老奶奶过马路,帮邻居家挑水这些事可都是董遵海干的。他小赵一来就任劳任怨,什么累事脏活抢着干,成了随州的大红人。这导致董遵海却随州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被抢了风头。对比产生美,可对比更容易产生的是妒忌。现在,小董的妒忌已经到达了定点。
随州不大,容不下两只老虎。那就只能赶走一只了。
在董遵海日日夜夜的撺掇下,半年之后赵匡胤被赶出随州,再次流浪江湖。
两次的投靠,两次的驱逐,两次的羞辱。
半年多的生活,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在冷眼中受到痛苦。这使赵匡胤感受到了很多。
首先靠人不如靠己,老官僚的交情是完全靠不住的。其次好事做多了是会受人嫉妒的。
带着这两个全新的理念,赵匡胤再次上路。
可去哪里呢?
赵匡胤并不知道!
世界这么大,那就走着瞧着。
但看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人坐飞机看世界,有人坐游轮看世界,有人开车看世界,有人走路看世界。有人看出了世界的美丽,有人看出了世界丑恶。看世界的方法不同,看出的世界也就不同。
不管怎么样,赵匡胤看到的世界绝对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不知是临走前董老先生没有给遣散费,还是给的少了,赵匡胤已经饿了好几天了。
此刻,赵匡胤已踏入襄阳地界。
这乱世天下,荒郊野岭,人毛都看不见一根,讨饭也没处去。只能忍着憋着。
这个世界怎么了,别人眼中的乱世机遇在赵匡胤这里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
想不了那么多了,还是吃饭最要紧。
此刻,前方已经出现了一块白菜地,硕大的叶子,粗壮的根茎,充足的水分。这赤裸裸的诱惑让赵匡胤为之疯狂,也不顾是谁家的,飞身一跃,越过篱笆,冲进了菜地。犹如野猪冲进了菜地,闷头就吃。
也许是吃饭的习惯不好,出声了,还挺大的。被人发现了。但他没有逃跑,坚持吃饱了再抬头。
只见眼前,一个摇曳在烛光中的老和尚,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他没有责怪赵匡胤,在这乱世中活命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难道作为出家人还舍不得几颗白菜吗?
和尚领着吃饱的赵匡胤到了他独处的小屋之中,用着一颗慈悲的心对待着发生的一切。
在交谈中,和尚了解了赵匡胤的抱负和遭受的苦难。他并没有浅显的留下赵匡胤与他做伴,而是为赵匡胤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往北走便可以得到你想要的”。
能够说出这句话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忽悠,一种是智者。
从赵匡胤之后来看,完全可以排除忽悠。这说明赵匡胤遇到了智者,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贵人。
在交谈中和尚已知赵匡胤的志向,在观察中和尚看到了赵匡胤的气质。
这样的人其实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于是和尚把这个机会告诉了赵匡胤。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2:41 +0800 CST  
跟随
公元947年,刘知远在开封建立后汉王朝,历时四年之后就匆匆撒手人寰。在老子走人儿子上的规则下,刘知远年仅19岁的儿子刘承祐登上的皇位。但是刘知远在死前没有忘记这个社会是实力的社会,规则并起不到什么实质的作用。所以他给年幼的刘承祐安排了几个托孤大臣,玩起了政治斗争。
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实际作用却要实践来检验。
不出所料,在刘知远血还没凉透的时候,就有人率先举起了造反的大旗。
此人名叫李守贞,时为河中节度使(今山西西南部),负责一地的军事大权、人事任免、司法判决和财政税收,那就是一个标准的土皇帝。令李守贞的想不通的是,皇帝就皇帝了,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一个土子。
既然想不通就要找方法去想通。结果李守贞还真的想通了。是因为在开封城内还坐着一个皇帝,那位爷才是正主。
没办法,封建思想害死人,谁让人家出生好。
可陈胜不是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虽然现在已经达到了王侯将相的地步,但以逻辑学来看,既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么皇帝肯定也是宁有种乎!理论依据就此而来。
那就率兵打入开封吧!
李守贞却没有那么傻。充其量他李守贞的兵力只够守着自己的老巢,想要迈过重重阻隔直捣开封,那是在做梦。
不谈理想,只求现实。现在开封城内,老子刚死,儿子刚上。一个小屁孩子,又没啥根基威望,山高水远的,那就先反了再说。
事做的很快,传到了开封城内。
刚继位的刘承祐心里太不是滋味了。这不是欺负人嘛!想当年你来投靠我老爹,给你封官加爵。这人一死,就开始窝里横。
打死你个王八蛋。
理想是好的,现实却不怎么样。刘承祐派兵打了几次,都不行。在几次的交战中,敌人没有溃退,却大有成燎原的态势。
此时,作为辅国大臣的枢密使(总揽全国军政)郭威就被推了出去。
郭威,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人,家境贫寒,父母早亡,是个被姨母养大的孤儿。18岁从军,从普通的亲兵到将领,到后汉枢密副使,再到现在的枢密使。这是一个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权利高峰的一个有能力的人。
史书记载,郭威打架、喝酒、赌博样样精通,这样一个败坏八荣八耻的人,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从来不欺负好人。
想必大家都有看过《水浒传》,更知道纹着牡丹花的大和尚,名叫鲁智深。
在《水浒传》里有一章节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故事就是以郭威作为原型的。
在故事中,屠户和好汉是势不两立,提拳就打情节。在现实中,好汉也没有手下留情,提刀就捅,捅个人仰马翻,血流遍地。
当然结局不是郭威跑去出家做了和尚,而是更惨一点,直接抓了关起。但郭威的魅力太过强大,那除暴安良的气概,一挥刀的潇洒,深深吸引了上级领导。
一声令下,郭威无罪释放,恶霸死的活该。
郭威就是这样的一个有缺点,有优点,但优点足以掩盖缺点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从来都不是软骨头的人,更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欺负的人。
在出征之前,郭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募兵。在前几次的交战中,足以说明李守贞不是街头混混,而是一只可以吃人的老虎。
作为一场攻与守的战争,兵力是最重要的。孙子不是说过嘛,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意思就是说:有十倍的人就困死他,有五倍的人就打死他,有两倍的人就先把分开再打死他。
招兵在古代可没有现在这么麻烦,有年龄限制,有视力限制,有地域限制,只有两点,服从命令和照死砍人。服从命令是为了砍人(只限于正确的命令),砍人是为了拿钱做官,总之是砍得越多钱越多,官也越大。
在此诱惑之下,没钱想挣钱,穷人想做官,劲大没处使的人大都会选择当兵这一条出路。
此时,一路向北的赵匡胤正好遇上了郭威的募兵,顺利的当上一名士兵。
从军后,赵匡胤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砍人方面从来都是奔跑在第一线,加上自身的高超武艺(太祖长拳和三节棍法),得到郭威的注意。
自此,赵匡胤不再是一个流浪的异乡人,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他即将遇到志同道合的兄弟,壮志凌云的领导,还有未来的自己。
时势造就英雄,但一个时势只能造就一个英雄。这一个名额有无数人在争抢。最终只会有一个人得到。而得到的人,从单方面来看不一定有多优秀。但综合自身能力和外部机遇等种种因素,这必定是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3:35 +0800 CST  
机遇
在赵匡胤从军的这段时间里,郭威先是打败李守贞,后又在北方大败契丹外族,取得无比的荣耀。虽然在这一系列的征伐中,我们没有可见赵匡胤的身影,但透过史料是可以发现,他在这些战斗中是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并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不是我在瞎说。
因为赵匡胤在军中结交了九个志同道合的兄弟,人称‘义社十兄弟’。主要有元城人李继勋、开封人石守信、洛阳人王审琦、武安人韩重赟等十人。不过这十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都是下级军官。至于有没有像《水浒》那样弄个排名,起个绰号就不得而知了。可以知道的是,这十个人,在以后的日子里都将是王侯将相。
只有品德能力相近和有着共同目标的人,才能结交到一起。相信此时赵匡胤在军营中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的。
军队中的认可说到底就这些,就是敢拼命,不怕死和死不了的人。首先军队就是个拼命的地方,怕死拼不了命。其次拼命死了的叫做缅怀,只有死不了的才能得到认可。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赵匡胤遇到了一个人,一个彼此都很欣赏的人。
柴荣,邢州尧山(今河北邢台人)郭威的侄子也是养子,比赵匡胤大六岁。柴荣自小是跟着郭威长大的,一开始在江陵地区贩卖茶货。后来郭威从军发迹,柴荣也就随着做起了打仗的买卖。
不过柴荣绝不是一个老实的生意人。兵荒马乱做生意,是随时会遇到几个流寇绑匪,问要钱还是要命。
要命吧,钱没了,缺钱。要钱吧,命没了,更缺命。两样都想要的柴荣,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每天不忘锻炼身体,终于练就了一身武功。
会做生意不怕,会功夫也不怕,关键是会功夫的生意人却非常可怕。头脑与体力的完美结合,骗你也没办法。
这个时代不是仅仅依靠氏族门阀就可以扬名的时代,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生存下去。没有才能只能被淘汰,犹如大浪淘沙般的残忍。
站在赵匡胤的角度来看,被柴荣看重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站在柴荣的角度来看,遇到赵匡胤是一件幸事,也更是一个悲剧。
郭威为后汉扫平障碍之后,得到了应有的奖赏。被封为天雄军节度使和邺都(今河北临漳)留守且兼职枢密使。赵匡胤作为家臣也跟随去了邺都。
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此时的郭威看似得到了无尚的荣耀,却远离了权利中心。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中,刘承祐耍了明升暗贬的心眼。
对于这样的安排,郭威没有表现出愤怒,只是收拾行李,带着人马去了。为了表示对后汉的忠心,郭威没有带走任何家人,全部留在开封城内。
其实郭威是误判了刘承祐。
要知道这个小皇帝绝不是善茬。自继位以来,刘知远留下的辅国大臣被以各种原因杀了差不多。在权利的斗争中,没有丝毫的情亲可言,有的只是死或者活。
以郭威现在的地位来说,刘承祐是绝对不会放心的。只有弄死了才会放心。
乾佑三年(公元520年)下半年,刘承祐谋划诛杀郭威等功臣,不料事情败露。郭威见刘承祐的刀子已经霍霍来了,也不再躲避,联络一干不满刘承祐的武将自邺都开始反抗。
出兵虽容易,但一个借口却难。自古君要臣死是纲常伦理,总不能对外说,刘承祐这王八蛋过河拆桥,大家和他拼了。
事情总是人来做的。只要想做,理由可以随便说。
翻翻史书,郭威就可以发现在汉朝就有一次藩王进京的实例。虽然京没进城,人也死了,不过名头不错,正好可以拿来借用一下。那就是‘清君侧(清除君王身边的奸臣)’。
这事一般都是皇室内部的斗争。郭威不是皇室成员,清君侧怎么也轮不到他。但借口始终是借口,就是奔着要你命来的。这还和你说道理,这不扯淡嘛!
消息传到开封城内,高高在上的刘承祐出离愤怒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反转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一激动,郭威在开封城内不是还有老婆孩子加上七大姑八大姨共二十多口嘛,杀了。统统杀了。
这下刘承祐舒服了,郭威却炸了。好歹我也是打着清君侧名号来的,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你好。替你老爹教训一下你有错吗?
什么狗屁清君侧,老子这次就是标标准准来要你命的,谁劝都不行。
随后,郭威在七里坡彻底打败后汉,刘承祐在乱军中被杀。几天之后,郭威进入开封。
皇帝被‘清’死了,清君侧随之结束。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4:27 +0800 CST  
心计
不过皇帝这个位置说到底还是刘家的,突然坐上去风险太大。绝不是郭威不想做皇帝,只是暂时不想坐而已。
为此,郭威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从刘氏宗族中挑出了一个叫刘赟的人,接替了正空着的皇位。其实这么做是有道理的。
刘赟,刘知远的侄子兼职养子,是刘承祐的堂兄,根正苗红。推他上位合情合理,又可以服众。最重要的是,刘赟的亲爹刘崇此刻正镇守河东,是为河东节度使(山西太原),人多势众,必须得安抚一下。毕竟刚杀了人家亲戚,再不给根胡萝卜,是只兔子也会咬人的。
效果也是这样达到的。接到开封传去了喜讯,刘崇变悲为喜。侄子死了却换来儿子做皇帝,这个帐怎么算都值得。只要郭威认真待自己儿子,大家还是同事,还是好朋友。
退一步说,他郭威就算不是真心的也没有什么。自己带兵镇守河东,怎么也起到了一个威慑作用。谅他也不敢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来。
双方达成协议,刘赟做皇帝,刘崇不找郭威麻烦,握手言和。刘赟收拾行李去开封,郭威收拾行李北上。
刘赟去做皇帝,而郭威是去打仗的。
其实,郭威这么做只是为了缓和一下内部的矛盾,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把皇位拱手让人。现在就等人心稳定,足以服众。
一番安排。
几个月之后,郭威带领的军队抵达澶州(今河北濮阳)。在澶州,士兵哗变,集体拥戴郭威做皇帝。而郭威丝毫没有推辞,便丢下前方战事,率兵迅速返回开封,逼迫后汉让出政权。
公元951年,郭威废后汉建国,改国号为大周,年号为广顺。
在这次的政变中,集团利益得到了重新分配。作为郭威死忠粉的赵匡胤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回报。
后周建立后柴荣被封为开封尹,赵匡胤被随之被提升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典掌禁军。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5:19 +0800 CST  
高平之战
禁军是一支特别的军队,负责皇城保卫,外出作战等多种任务。无论是士兵素质,装备武器还是待遇薪酬方面都是地方武装远远达不到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支军队是直接隶属于皇帝的私人武装。
作为禁军军官一员的赵匡胤得到了后周王朝的倚重和信任。
无论这种信任达到了何种地步,赵匡胤的发展都是受到限制的。因为从赵匡胤的仕途发展来看,他虽是郭威的兵,但却不是跟着郭威混的。
自赵匡胤被柴荣看重后,就一直跟在柴荣的身边。说到底,赵匡胤是直接对柴荣负责的,柴荣才是他的直接领导。
从官场厚黑学的角度来看,赵匡胤只是郭威下属的下属,他的利益是和柴荣息息相关的。所以每当柴荣上升一步,赵匡胤就会跟着上升一步。
然而命运注定柴荣是要继承郭威的遗产的,所以赵匡胤不用急。这是一条康庄大道,走向光明只是时间问题。
广顺四年(公元954年),51岁的郭威在开封滋德殿病逝。柴荣以郭威养子身份继承皇位,成为后周第二任皇帝,史称周世宗。在水涨船高的物理学定义下,赵匡胤在禁军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时柴荣虽已是皇帝,但在看似平稳的权利交接外表下,却有暗流涌动。首先柴荣资历太浅,军中老人不买账,根基未稳。其次外患不断,不时外敌来侵。
这边就要说到被郭威狠玩一把的刘崇。
广顺元年正月,得知彻底被耍后的刘崇在河东称帝,建立汉国,史称北汉。
人格上受到极大侮辱的刘崇,深深的把这笔血仇记在了心里。由于郭威在这次政变中的表现,朝中大臣和外地节度使都表示了诚意的归顺。加上自己这边和后周还是有很大的实力悬殊,刘崇一直都在等待。直到郭威病死,新主柴荣继位,刘崇感觉到机会来了。
于是集河东兵力攻打后周。
二月,在后周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北汉围困潞(今山西长治)泽(今山西晋城)二州,进而率兵南下,直指开封。
这对于后周来说,是一次考验。对于刚继位缺乏威望的柴荣来说,刘崇的进犯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综合事关国运的生死决战和巩固地位的绝好时机等因素,柴荣决定亲征。
可就在柴荣决定带兵亲征的时候,后周朝廷遇到了变故。
以老宰相冯道为首的一群老臣坚决反对柴荣亲征。在他们眼中,柴荣不过是个二世祖,只是命好才坐了皇帝。让这样一个人带兵打仗,大家一万个不放心。
对于这样的挑衅,柴荣并没有丝毫的让步。在罢免冯道后,立刻率兵西进。作为亲信的赵匡胤也随军出征。
三月中旬,后周军队抵达泽州,在这里将决定两国的命运。
要么生,要么死。
双方约架高平城下。为了应对北汉的攻势,柴荣分军为左中右三路来划分各自的任务指标,自己则亲自督战。柴荣有理由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指挥来掐架。必胜!
现实却狠狠给了柴荣一个耳光。就在后周军列好阵势,准备迎接北汉军冲击的时候,军中出现的异动。
只见右路军主将和一干将士跨马而出,众人皆以为将军带头冲锋。正准备士气大振前,突然那群人调转马头,直奔反方向而去。原来是逃跑了。
主将阵前逃跑,右路军迅速溃败,局势倾向了北汉。
在此事关存亡的时刻,赵匡胤正在柴荣身边,负责保护工作。看见这样的局面,赵匡胤明白只有抵挡住北汉先军的冲锋,才能暂时稳定住局面,不然必定一溃而败。
在赵匡胤的强烈要求下,时为殿前都指挥使的张永德决定采纳分兵两翼的建议,分而攻之。
就在柴荣败势将成时,后周军中奔出两支部队。满月的弯弓和发着银光的刀刃让已经开始意骄的北汉军感到了恐惧。
希望浮现在了后周军队的上方。柴荣借着机会,迅速重组败兵,亲自加入了战斗。
局势得到了稳定。
而老天也似乎被感动的稀里哗啦,原本的东北风突然变相为南风。这让原本处于逆风状态的后周军变成了顺风,处于顺风的北汉军变成了逆风。大风夹杂着漫天的飞沙,怒吼着朝北汉军方向刮去。
很显然,忙着揉眼和克服风阻力的北汉没有抵挡住柴荣的反击。刘崇带着百余人撤离高平战场,狼狈逃亡太原。
在这场与北汉的战争中,后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柴荣也树立了梦想中的威望。可这一切的结果有一部分是属于赵匡胤的功劳。
是赵匡胤在右路军将士阵前逃跑,后周军溃乱的时候,率军冲入敌方阵营,大破北汉前军,稳定了军心。这才使柴荣能够顺利的指挥军队,最终取得对北汉的胜利。
胜利班师回朝后,柴荣作为一个力挽狂澜的君主出现在大臣的眼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6:10 +0800 CST  
军制改革
高平之战,胜利的一方是属于柴荣的。可柴荣并没有为此而高兴,只因为这本就不是一场必胜的战争,其中夹杂了太多的偶然因素。
先是赵匡胤等人临危大显神通,后天公作美,这才取得了胜利。
可除去这两种,后周下场会是怎么样?
每个人都知道:失败灭国!
阵前叛逃本就是对于柴荣的侮辱,这是不信任的表现。在那群贪生怕死的人眼中,他们从来都没有给予柴荣丝毫的信任和尊重。在他们眼中,依然还是那一套的老封建思想。
自唐末以来,皇帝的地位一直在下降,纵观五代哪一个王朝的灭亡不是武将窝里横导致的。有兵才是王,没兵根本没人鸟。就算是造反失败,也没有关系,要么投靠别人,要么占一地自己做皇帝。总之手里有兵就不怕饿着。
柴荣决心要改变这种现象(只说关于赵匡胤的一点)。
依于在高平之战中的出色表现,柴荣决定扩大殿前军。他命令赵匡胤从全国各地挑选身强体壮,武艺高强的士兵和百姓充为殿前军。另外把之前军中的老弱病残,歪瓜裂枣统统剔除,做到精兵强将。
中国自古就有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这句话。个人认为,一个用千万人鲜血性命换来的道理,必定是至理名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以精兵两万于官渡大败袁绍十万大军。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谢玄领东晋举国之力八万于淝水一举打败前秦苻坚八十万大军(实际主力参战人数为三十万,另五十万正在赶路)。
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不可胜数。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一个:衡量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士兵有多少,而在于非凡的将领和不怕死的士兵有多少。
柴荣的改革使得只是负责宿卫的殿前军一跃成为了后周军中的主力,承担了闲时宿卫和战时出征的双重任务。赵匡胤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支军队中开始崭露头角,走向人生的巅峰。
高平之战论功行赏,赵匡胤因在战争的出色表现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禁军高级将领)兼严州刺史,进入了权利中心的边缘。
离权利中心还差一点!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6:56 +0800 CST  
陈桥兵变
从一介平民混到现在这个地位对于赵匡胤来说,是不可预料的,同时也是情理之中的。
这样的一个时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机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十足的把握。
有的人守着一亩三分地,遭受着兵荒马乱带来的家破人亡。有的人借着兵荒马乱出入山林,做着留下买路财的勾当。有的人投身军旅,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
对于每个人公平都是存在的。想保全性命于乱世却不能大富大贵,不顾性命而从军往往能够闻达于诸侯。
这个时代打破了原有的规则,留下了每个人都可以追逐的名利。可又有多少人在这场追名逐利中成为成功者道路上的绊脚石或者垫脚石。
失败者的失败是机遇是能力,成功者的成功是机遇也是能力。
多年从军的经验和战功表明赵匡胤的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只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另一个因素则是冯唐易老的尴尬。
没有一个好的机遇,虽有能力也只能郁郁寡欢,壮志难酬,就如李广难封的遗憾。
也许是上天给了赵匡胤这样的一个机遇,使他能够向前一步,迈上一层楼。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7:46 +0800 CST  
局势
时间走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局势。
自郭威建立政权,到柴荣继承皇位,后周只是属于中原地区的一个地方性的政权,与之相对立的还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
北方有之前提到过的北汉,虽被柴荣打败但还没有灭亡,此外还有一直没有提到的辽国。
对于辽国这里有必要好好的介绍一下,因为在以后几百年中,我们一直都需要和它打交道。
辽国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个国家,辽人是鲜卑族的后裔。契丹人兴起于晚唐时期,借助唐朝内乱的时机统一北方草原。公元915年,契丹大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公元926年,阿保机因病去世,辽国陷入权利争夺,随后耶律德光再次统一辽国。公元936年,后唐大将石敬瑭求助契丹借兵灭亡后唐,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作为出兵的回报。自此契丹越过长城进入河北平原,中原地区丧失了千年来抵御外族的屏障。
由于契丹是属于游牧民族,农业基本为零,靠的只是牛羊牲畜。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契丹的经济存在很大的波动。遇到年份比较好的,大家烤羊肉涮火锅可以敞开肚子吃。若是遇到差的年份,雨水不足,大雪纷飞,牛羊没草吃只能饿死,人也只能饿死。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契丹人发明一个词,叫‘打草谷’。意思就是说,去别地弄点吃的。
按理说,没吃的出来抢一下还情有可原,但契丹完全不按照游戏规则,无论是能吃饱还是吃不饱一年都要打几次草谷。
原因很简单,吃饱了要锻炼身体,锻炼身体还可以抢点东西,何乐而不为?
其实咱们汉族对外族人民已经给予了很大的照顾,只要双方不闹矛盾,边境地区弄个互市。过年放假时,那边赶个牛羊到互市点换点锅碗瓢盆,也算是互利互惠了。
可家有好东西总是要遭人惦记的,有人在家还能老实点,没人在家就可以抢了。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为什么说契丹是占便宜,那是因为有便宜占。
要知道现在中原地区乱了,也没人管了。好吃、好玩、好用的东西摆在家门口,不抢白不抢,抢了也白抢。最关键的还是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这么好的市场环境,不趁机赚点,那不是傻瓜了。
对于汉人的东西,契丹是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具体体现在抢的东西方面。
锅碗瓢盆,日常用品,少不得,抢!
木质家具,可以美化帐篷,抢!
书画古董,提升情操和道德修养,抢!
稻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对契丹人来说那不一定。试想一下,涮羊肉加米饭,总比整天只吃涮羊肉来的痛快,换换口味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必须抢!
汉族人民,免费劳动力,可以抢!
金银珠宝,这个不用说,不要命也得抢!
在经过汉人物质与精神方面的熏陶下,契丹发现了一个更为赚钱的方法,那就是支持汉人打汉人,自己渔翁得利。
北汉就是在此指导方针下,由契丹扶植起来的政权。在上一次后周与北汉的交战中,也有契丹的身影。
南方则有南唐、后蜀、南汉、吴越、南平等几个主要政权。
南唐,公元937年,李昪建立,都城为金陵(南京),如今皇帝是李璟。
后蜀,公元934年,孟知祥建立,都城为成都,如今皇帝是孟昶.
南汉,公元917年,刘龑建立,都城为番禹(广州),如今皇帝是刘晟。
吴越,公元907年,钱镠建立,都城为钱塘(杭州),如今皇帝是钱弘俶。
南平,公元924年,高季兴建立,都城为江陵(荆州),如今皇帝是高保融。
这就是柴荣所面对的局势,北有契丹北汉虎视眈眈,南有南唐等国遏制发展。然而自始至终柴荣就没有想过称霸一方,偏安一隅,他想要的是整个天下。
在这样的乱世中,统一是每个君主心中的愿望。毕竟纵观历史,能完成此壮举的无非就是嬴政、刘邦、杨坚、李渊这四位开国君主。每个人都想要把自己的名字加上去,可每个时代只有一个这样的名字。大多数人成为了成功者路上的一块块垫脚石。
柴荣是一个有着志向的人,他算得上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最贤明的君主。在他的带领下,后周朝廷一片欣欣向荣。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国内早已稳定,柴荣率兵攻打南唐淮南、扬州等地。在对于南唐的战争中,后周取得了连续性的胜利。因为赵匡胤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封为定国军节度使。
显德四年(公元957年),柴荣再次发兵攻打南唐,赵匡胤率兵攻破淮南,被封为忠武军节度使。
如今的赵匡胤凭借着在对南唐军事行动中的一系列战功,成为了柴荣最倚重也是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8:44 +0800 CST  
点检作天子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在稳定国内,威震南方诸国后,终于想到了老冤家契丹。
不管从哪方面考虑,柴荣都认为讨伐契丹是必须要进行的。首先北汉在契丹的支持下像一颗钉子一样扎在柴荣皇帝的宝座之上,让他坐立不安。其次,契丹占领燕云十六州,虎视后周,更让柴荣如坐针毡。
从之前的经验来看,攻打北汉容易遭受两面夹击,攻打契丹则可以相对集中兵力。
三月份,柴荣由开封出兵,直指燕云地区。
和柴荣预想的一样,此刻民族情感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在得知汉人政权要收复燕云地区的想法后,当地汉人接连投降,使得柴荣不费一兵一卒得到十六州中的三个州。
这利好的形式让契丹的大本营幽州很快暴露在柴荣的眼前。可就在朝幽州进兵的过程中命运开起了玩笑。
柴荣突然生病。
这对于后周军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面对战斗力超强的契丹骑兵,柴荣必须要做到亲自规划应战。如若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周是很难抵挡住北汉和契丹的两线作战。
柴荣不能冒这么大的险。慎重考虑之后,柴荣留下兵力镇守攻下的城池,率余部急忙返回开封。
然而此刻命运又对另一个人开起了玩笑。
在回军过程中,有人向柴荣打了一个小报告。目的是让柴荣明白一个道理,你现在生病了,有人要夺取你的皇位。
至于具体是谁,没有说,但给了五个字“点检作天子”。
点检即殿前都点检,是一个官职,为殿前军的最高将领。
结合五代以来武人当政的局面,柴荣绝对有理由相信这种事情有发生的可能性。出于防患于未然的情结,柴荣起了疑心。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点检的张永德是有话说的。
张永德,并州人,出生于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年轻时的张永德是家乡的名人,以贤孝的名声被人广泛赞许。
年纪轻轻就名声在外,这无疑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张永德父亲的好朋友郭威。在郭威的促成下,二十岁的张永德娶了郭威的女儿,成了郭家的女婿。
郭威建立后周后,张永德受到了关爱,被提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掌管禁军部队。郭威死后,柴荣登基,张永德作为先朝元老,又被官升一等成了殿前都指挥使。
先前说到在后周和北汉的高平之战中, 张永德作为赵匡胤的上级,在危急关头听取了赵匡胤的建议,分兵两翼进攻才挽回了后周军的颓势。之后又建议柴荣重建新军,改革兵制,深得柴荣的欣赏。
现在谁也不知道张永德到底有没有造反的想法,肯定的是张永德有这个能力。
对于这突然的一击,张永德感到了深深的委屈:无论我想不想造反,现在说这个事的都是赤裸裸的诬陷。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29:31 +0800 CST  
张永德的辩解
话说张永德有这个实力,但放眼整个后周朝廷,拥有这样实力的人绝对不止他一个。
后周的禁军系统分为殿前司和侍卫亲军两个部门,前者是新军改革的成果,后者则是地地道道的老牌部队。从实力上来说,侍卫亲军是高于殿前司的。
可为什么不怀疑侍卫亲军的长官而来怀疑张永德,这是个问题。
柴荣率军北伐契丹,殿前军和侍卫亲军的长官是跟随着一起出征,张永德此刻正在柴荣身边。
那么究竟为什么别人会给柴荣提这个醒,历史上争论不一。我个人认为陷害的可能性大一些。
要知道后周的兵权从来都不是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相互之间的制约是柴荣统帅军队的重要方法。柴荣此时在军中威望如日中天,再加上侍卫亲军的制约,张永德不会傻到这种程度。
所以只要柴荣活着且张永德的势力还没有渗透进侍卫亲军,他是万万不敢造反的。
张永德想要达到其中的任何一种都是难入登天的。首先,此刻的柴荣才38岁,正值岁月的黄金时期,没有任何迹象会显示突然驾崩。其次侍卫亲军的长官是张永德最大的死敌,二人一直暗中斗争,你死我活,张永德根本没有渗透侍卫亲军的机会。
之所以认为张永德是被人诬陷的,也是根据张永德和侍卫亲军的矛盾来说的。
李重进,沧州人,郭威的外甥,时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说起张永德和李重进的矛盾,那真是从小没娘,说来话长了。
二人虽说都是后周的皇亲国戚,但在待遇上明显是有差别的。在后周建立之前,李重进就因跟随郭威出入战场,凭借军功得到了官职。郭威建立后周后,李重进备受重用。郭威临死之前,为了确保柴荣能够顺利登基,强行命令李重进给柴荣下跪,以确定君臣名分。可见在郭威朝,张永德是实力是远远比不上李重进。
柴荣继位之后,为了防止一人独大的局面,大幅度提升了张永德在军中的地位来压制李重进。
二人分别为殿前军最高统帅和侍卫亲军最高统帅,共同掌管着后周的军事力量。
至此二人的矛盾还没有升到台面上来。直到显德三年,柴荣命李重进和张永德二人率兵讨伐南唐,李重进担任先锋,张永德担任防御。在这场战争中,李重进出生入死,一路凯歌,获得了无数的荣耀,而一边的张永德在战功上却没有多大的成就。
张永德对此感到深深的不满和嫉妒。日子长了这种内心的压抑没处释放是很痛苦的。于是张永德想到了一个很阴险方法,诬陷李重进造反。
对于张永德来说,这是一个有赚无赔的买卖。武将手握兵权在外本就是历代皇帝最忌讳的事情,再加上柴荣本身就对李重进有着防备之心,从上来看搞定李重进是指日可待。
只要李重进一旦下马,武将之中资历最高的便是自己。想起这样的效果,令张永德睡着都能笑醒。
可偏偏张永德千算万算就忘了一个道理,他的地位一大部分来源是柴荣为了压制李重进而给予的。如果李重进下台,何人来压制张永德?何况现在天下未定,人才难得,贸然撤下主帅对军心必定造成影响,仗还怎么打。最重要的是柴荣并不相信李重进真的会造反。
李重进得知张永德的诬陷之后,深感恐惧,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如今张永德深得柴荣信任,自己在柴荣一朝已是备受压制。权衡利弊后,李重进决定忍气吞声,亲自跑到张永德那里去赔礼道歉。
矛盾解决了,张永德很愉快,李重进很愤怒。
结合来看,此次张永德被诬陷造反,就是当年诬陷李重进的翻版。所以张永德有足够的理由来认为是李重进背后捅刀子。
但历来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人认为是赵匡胤背后捅了刀子。理由是赵匡胤是这个事件的最终受益人。其实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赵匡胤没有理由这么做。
抛开私人感情(张赵二人私下关系相当不错,赵匡胤能达到今天的地位有一部分是张永德提拔的功劳。另外在赵匡胤娶妻时,张永德也私下赞助过钱财)不说,张永德作为元老重臣,是赵匡胤在朝廷的一大靠山,在没有一定把握能取而代之的情况下,赵匡胤陷害张永德无异于是杀鸡取卵。
无论张永德对赵匡胤的提拔是出于个人欣赏还是扩大殿前司的力量,赵匡胤都是张永德利益的直接受益人。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30:19 +0800 CST  
安排
回到开封之后,柴荣病情不断加重。为了保证柴氏天下,柴荣在死前做了最后的努力。
最让柴荣担心就是皇位的继承问题。
当年郭威起兵,开封城内一家老小满门被杀,顺带着柴荣的两个孩子被做了陪葬。如今柴荣最大的孩子柴宗训才七岁。把这偌大的天下交给如此年幼的小孩,无论怎样柴荣都是不放心的。
结合‘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的客观情况,柴荣最为担心的就是武将借机造反。
虽说柴荣对张永德保留着一定的信任,但这个人名声已经臭了。更何况张永德威望甚高,又手握兵权,不得不防。另外柴荣对张永德的能力也有所怀疑(吾观汝之穷薄恶足当此),也不适合留下辅政。
综合考虑之后,柴荣决定放弃张永德。
既然放弃了张永德,那么朝廷之中就形成了李重进一人独大的局面。无论取代张永德的是谁都将再也压制不住李重进,所以李重进也不可再用。
对于张永德的继任者,柴荣已经想好了。殿前司中的赵匡胤虽是张永德的下属,但此人资历尚浅,可以控制,并且此人一直跟随柴荣,忠心耿耿,值得信赖。
况且一旦柴荣死去,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再次发生当年高平之战那样的情况。柴荣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都需要给自己的儿子留下几个能征善战的将领。
在柴荣的调整下,张永德和李重进纷纷离开权利中心,消除了权臣谋反的可能。对于这样的安排柴荣是比较满意的,
安排完最担心的事之后,柴荣想到自己自上任皇后符氏死后,迄今还没有再立皇后。
于是乎,在病痛中柴荣再立皇后。巧妙的是这次的皇后任然是姓符,和上任皇后是亲姐妹。这并不是符家子女有多么的美丽优秀,而是她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父亲符彦卿。
符彦卿,宛丘人(今河南淮阳县),时为天雄军节度使。作为开封的屏障,负责北方防御,兵多而权盛。柴荣立符氏为皇后,朝内可以震慑文武大臣,朝外可以抵御契丹。
对辅国大臣方面,柴荣任命魏仁浦为宰相,范质、王溥为参知枢密院事,共同辅助柴宗训。
这样的安排,已是柴荣最大的努力了。他在死前对所有人都留下了怀疑,出于无奈对其中的一些人又保持了信任。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天下一定要姓柴。
不久之后柴荣便撒手人寰。在死之前,柴荣留下了遗憾,更多的是无奈。
只能如此了。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31:08 +0800 CST  
陈桥兵变
柴荣死后,柴宗训继位。依照柴荣死前的规划,后周王朝在顺利运转。
在这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实有暗潮涌动。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新年开始,正坐在大殿上接受朝拜的柴宗训突然接到北方快马传来的紧急消息:辽国已率军南下,请求中央支援。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枚深水炸弹,毁了这新年所有的喜气。
不过也可以料想的到,旧主刚死,新主才立,国内正处在新老过度的关键时刻。当年北汉刘崇不也玩过这招嘛?
但情况却和几年前大不一样。北汉哪能和辽国比,充其量北汉只是辽国的一个小喽喽。如今正主来了,谁知道是来‘打草谷’还是来灭国的。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恐怖了。
北周朝廷一片恐慌。
为了解决困难时刻的雪上加霜,在辅政老臣范质等人的授权下,朝廷急命赵匡胤率领殿前司和侍卫亲军两支禁军火速北上,抵抗契丹的入侵。
一天之后,赵匡胤命令慕容彦钊率先锋部队先行北上。
再一天之后,赵匡胤带着开封城内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奔赴北方。
当夜,大军达到陈桥驿。前方即是燕云十六州丢失后,中原地区防范北方契丹的唯一屏障¬¬——黄河。
此时慕容彦钊已经渡过黄河,到达了北方。夜已黑,赵匡胤下令全军驻扎,等明早再行进军。
可就是这一等,赵匡胤再也没有向北踏出一步。
当晚夜里一直平安无事,赵匡胤不知何故喝了一点酒醉倒在营帐之中。直到次日凌晨,军中发生了骚乱。
不知在何人的挑唆之下,各军将士乘着夜色聚集在营帐之前,喊话赵匡胤,非要他出来,因为大家有话说。
原因是大家觉得拼死拼活为了一个小皇帝不值得,想让赵匡胤当皇帝。
而此刻赵匡胤正在呼呼大睡,丝毫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当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正在军中,听见骚动后,急忙见了闹事的将士。对待这样的情形,赵普只说了一句话:你们死定了(太尉忠赤,必不涉汝)。
听到这样答案,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将士产生了退缩心理,纷纷当做没事发生,走了。
可越想越不对劲。赵普刚才的那句话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如今造反的风声已经传出去了,横竖都没有好果子吃。不造反,回京之后必受处罚。造反,反而可以捞个开国功臣当当。何乐而不为?
想通了也就好办了。
众将领于是再次聚集在赵匡胤的大帐前,还是之前的口号,只不过现在人越来越多,已经阻止不了了。
赵匡义见此,只得入帐中叫起熟睡中的赵匡胤。没等赵匡胤反应过来,有人就拿着一件长袍披在了他的身上。将士见此,纷纷大呼万岁。
于是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大军也完全忘了北征的任务,匆忙返回开封。
在返回开封之前,赵匡胤命令传令员火速前往开封,通知自己的老哥们石守信自己已经做了皇帝,正准备返回开封。
石守信此时身为殿前都指挥使,是留在开封城内最高的武将,负责开封城的把守。
清晨大军抵达开封城下,石守信打开城门,赵匡胤进入开封。
对于这突来的一切,开封城内的文武大臣惊呆了。赵匡胤居然造反了!可对于这既定的事实,没有丝毫改变的能力。毕竟军队在人家手中,还进了开封城,拿什么和别人斗。
悲伤完之后,生活还得继续。什么三纲五常,君臣之道,性命最重要。
后周朝廷除了意外被杀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外,其余分毫未损,因为他们都投靠了赵匡胤。
这就是现实。
任何虚伪的道德在现实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显德七年正月初五,赵匡胤废掉七岁的柴宗训,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定国号为建隆。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31:59 +0800 CST  
这是一场阴谋
无论怎么看,赵匡胤坐上皇位建立宋朝,相比于历代开国皇帝都显得异常简单和轻松。
他没有始皇帝剑指七国诸侯的气概,没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的艰辛,更没有李渊建立大唐的苦难。
从赵匡胤那里,我们看到的非常单调。先是从军入伍,后凭借战功和机遇做到了殿前都点检的职位,后在陈桥驿黄袍加身。
论及主要原因则是这个时代造成的。纵观五代,哪一个皇帝不是依靠军队得到了皇位,就连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也是跟着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照葫芦画瓢。
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平头百姓,对于这样的现象早已见怪不该了。
既然大家都是一个德行,那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既然不能划分界限,那就同流合污吧!
次要原因是赵匡胤的阴谋诡计。在赵匡胤进入权利中心的时候,他就私下有了一批跟随的铁杆粉丝。这批人分布在朝廷的各个部门,掌握着后周最为致命的武装。
先简单大致介绍一下赵匡胤的铁杆粉丝。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今河北武安),陈桥兵变前为侍卫马步军都虞候。
韩重赟,磁州武安人,陈桥兵变前为殿前司控鹤军(殿前军番号)都指挥使。
王审琦,河南洛阳人,陈桥兵变前为殿前都虞候。
高怀德,真定常山人(今河北真定),陈桥兵变前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张令铎,棣州厌次人(今山东阳信),陈桥兵变前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王彦超,蜀地人(今四川),陈桥兵变前为散员都指挥使。
可见,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的势力不仅遍布殿前军,而且连与之相制衡的侍卫亲军中也安插了众多亲信。
当赵匡胤带着殿前军和侍卫亲军出征契丹时,军中早已万众一心,就等着随时听命造反。
另外赵匡胤安排慕容彦钊先行渡过黄河,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北方驻军趁机反抗,尤其是之前柴荣所立皇后符氏的父亲符彦卿。留下大将石守信驻守开封,是为了率军返回大开方便之门。
虽然当夜赵匡胤借醉撇清了所有的关系,通过种种不难看出这是他设计的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
其实对于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赵匡胤是在兵变中被迫当上皇帝。
不管怎么说,有何种理由,不能否认的是,赵匡胤在军中培养了私人势力,最重要的是他确确实实做了大宋的开国皇帝。
阴谋也好,被迫也罢!历来的权利斗争有明枪也有暗箭,看重的并不是过程,而是一个结果。
始皇帝一统天下,以恶政治天下,这并不阻止其为千古一帝。唐太宗杀兄而篡父位,行贞观之治,终成一代明君。
如果赵匡胤能够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又何必在乎他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取得了皇位。
毕竟在权利斗争面前,所谓的道义都只是一句可有可无空话。
鱼与熊掌必不可兼得!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6:32:58 +0800 CST  
利益的重新划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司马迁对人性看的是非常透彻。人性本就是私欲的表现,人生只是一场追名逐利。在这个过程之中,有胜利者的荣耀,更多的则是失败者的性命。可以无悔的是,无论奸雄,枭雄还是英雄,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主导者。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9:15:45 +0800 CST  
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
此刻的赵匡胤端坐在柴宗训还留有余温的皇位之上,看着殿下俯首称臣的文武大臣。如此逆转,实在难免心中愉悦。
两天之前他带兵出征,任务是北上抵抗契丹入侵。两天之后,他坐在开封城内,接受各方朝拜,契丹大军却不战而退。
契丹大军的撤退并没有让赵匡胤感到丝毫的开心。因为在这场兵变计划中,契丹注定是要撤退的。就像高低压强形成了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在压强差消失之时,注定要偃旗息鼓,留下人们的惊恐。
好好的一个正月算是毁了。开封城内的百姓回忆着当年郭威带兵进入开封城后肆意屠杀的恐惧,再也没有了过年的激情。
可喜的是,赵匡胤并没有像郭威一样大开杀戒。叛军回开封城之前,赵匡胤已经严令将士不准烧杀抢掠,违者要你小命。除了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韩通在意图反抗之中被王彦升所杀,其余秋毫无犯。
得知这样利好的消息,本已逃出城的百姓和文武官员匆忙返回开封,来分享新皇帝继位的喜悦。
开封城内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但经过这一闹,年已无法再过了。
赵匡胤此时是开心的也是烦恼的。开心是做了皇帝,烦恼是做了皇帝之后事太多。
新国刚建,各项制度需要规范,有功之臣需要加封,先朝遗老需要安抚。
首先皇位得来是名不正言不顺,怎么才能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信服,这是个问题。其次大家辛辛苦苦。拖家带口把你送到权利的最高点,若没有表示是根本说不过去的。小心背后捅刀。最后先朝遗老朝中势力尚存,安置不好必生变动。
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一个根本点,那就是利益共沾。
只要消除了白,就没有了黑。赵匡胤和手下一干支持叛变的将士已经黑的一塌糊涂,洗白想都不要想了。而那一群开封城内外的文武官员各个衣着光鲜,白白净净,看着怎么都是讽刺。
赵匡胤要把他们统统拉下水,于是大封百官(赐内外百官军士爵赏,贬降者叙复)。好处多多的给,话少少的说,只要愿意站在一条战线上的都是朋友。这样既得到了名正言顺也得到了文武百官的支持。
具体则体现在:赵匡胤最为忌惮的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被封为太师(一品荣誉官职);老上级张永德被封为侍中,调回开封。柴荣留下的三位辅政大臣魏仁浦、范质和王薄继续担任宰相。
对待自己人,赵匡胤显示了充分的重视。石守信被封为归德军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慕容延钊被封为殿前都点检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品虚职);高怀德被封为义成军节度使兼殿前副都点检;王审琦被封为泰宁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赵匡义被封为殿前都虞候;谋士赵普被封为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高级顾问)。
赵匡胤对于这新老政权交替时的利益分配感到了满意。北宋王朝也正由着他的规划做成了第一笔生意。
楼主 yeah123TY  发布于 2016-05-23 19:16:37 +0800 CST  

楼主:yeah123TY

字数:19775

发表时间:2016-05-24 00: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3 22:51:10 +0800 CST

评论数: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