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其实是个志大才疏的平庸之辈

袁崇焕历史地位太高,捧得很高,其实是个志大才疏的平庸之辈,其所作所为客观上助推了满清入关,所以满清一朝把他捧得很高。当然,说他是汉奸的人就是瞎扯了,只能说他能力不够,不足以应付明末的这种局面。

袁崇焕死得冤不冤,我觉得一点都不冤。崇祯对他够好了,坐直升机的升职,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又加封袁崇焕为太子太保,赐尚方宝剑。财政大部分收入都供给辽东,特征辽饷,崇祯四年时辽饷达到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
可是换来的结果却是,非但没有五年复辽,满清还长驱直入攻入北京城下,沿路烧杀掠夺,如入无人之境。你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如果现代一个官员,官至国防部长,统领全国北方所有军队,中央还特批财政收入一大半供他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就是所谓“关宁铁骑”去“剿匪”。结果,这厮让匪徒长驱直入到首都,你说这个人不上军事法庭才怪。
有人说满清不是从袁崇焕主力“关宁铁骑”坐镇的防区进入北京,来证明不是袁崇焕能力问题。这是不对的,首先,皇帝给袁崇焕的目标是“剿匪”,而不是让你守一两座城,或者一个山海关。如果只是镇守一个防区,派一个总兵就行了,需要你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加尚方宝剑吗。所以你的目标就是消灭满清,不让满清对明朝造成威胁。但是显然,这个目标彻底失败了,满清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就打到北京城下,举国震动,几乎要发令全国勤王。至于不是从你坐镇的防区突破的,这绝不是借口。如果,是从山海关突破的,那明朝直接可以宣布灭亡了。为什么?因为全国精锐部队都堆在这个防区,里面有数不清的战略物资,花费百年修建的要塞防御体系。这里被直接突破,就表示明朝精锐全灭,那还打个屁啊,山海关沿线的防御设施、军事物资不比承平多年的北京城强多了,这里尚且守不住,靠北京的一些老弱残兵还能守得住?
有人把满清战斗力吹嘘的太厉害,好像明军都是渣,满清战斗力无敌,这也是不对的。强弱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明末边军,满清战斗力确实强悍无比,但是实际战斗力根本没那么强。康熙巅峰时期,几百俄罗斯探险队可以跟上万满清八旗精锐对战一年多。明末边军战斗力之所以差,主要还是军制和军饷的问题。
举个例子沿海倭寇时期,曾经有过1百倭寇沿途袭扰东南10几个州县,而南京城号称10万地方军队,不敢出城迎战的事情。这不是所倭寇战斗力有多强,只不过地方军队因为军制问题在明末逐渐沦为失去土地的佃农地位,长期缺乏训练,兵器奇差无比,身体条件差,自信心更接近没有。但是戚继光到任之后解散地方卫所兵,拿军饷募兵,选拔身强力壮的3千矿工,灭倭寇如砍瓜切菜。戚继光当年才多少军饷,袁崇焕拿了多少军饷,可以说远超满清的财力。但是他招募和倚重的10多万关宁铁骑外战懦弱无能,砍起同胞来却英勇异常,明末彻底沦为满清的马前卒。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3:37:00 +0800 CST  
@上言飘雪 2楼 2014-02-26 14:47:18
脑袋一热,说了句“五年复辽”。后又说“聊慰上意”,最后被北京老百姓咬死。虽有被陷购情节,但说他能力有限,也可以。钱锡龙就“五年复辽”是否靠谱找袁谈过话。就袁当时的回应来看,他心里也没底。后又矫制擅诛毛文龙,授人以柄,明廷虽然震怒,也无可奈何。这些都是袁功利心太重的缘故。汉奸固然不是,但其下场比汉奸还悲惨。
所谓 历史 地位,是张廷玉赋予的,也就是清廷。原因楼主已经说了,所谓“自毁长城......
-----------------------------
袁崇焕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辽东军阀给坑了。他倚重的10万“关宁铁骑”,是以辽东门阀家族为基础的私人武装。这些人以祖大寿为代表,受当年李成梁习气影响,私心极重,没什么国家民族的概念,关注的是保存和扩张自己手上的实力。这些将领中很多都和满清有姻亲关系,指望这些人去拼死剿匪,后果可想而知。
袁崇焕用全国大部分军费打造的“关宁铁骑”便成了吞金兽,一边拿朝廷的钱扩充自己的实力,一边打仗出洋工,整天闹饷,给钱就打打,没钱就不出力,而且对其他地方来的客军十分歹毒,战时常常抛弃友军,导致客军孤军奋战,最后全军覆没。如果是明朝全盛时期,如万历中前期,无所谓,就当再养一个李成梁。毕竟这些人也就是养贼自重,守城还是可靠的。可问题是,明末辽饷是在透支整个国家的生命挤出来的,崇祯就指望着快点结束,好恢复国力。
这又是袁崇焕能力的问题了,因为他本身文人出身,不会练兵。这厮张口就是“南兵脆弱”,认为辽东要靠辽人。这理论倒是跟大名鼎鼎的李林甫的“汉人怯懦,当用胡人”理论很相似。他似乎忘了几十年前戚继光的几千东南矿工如何横扫蒙古骑兵。其实经过李成梁的影响,辽兵已经不可倚重了,只能利用。主力要靠募兵,选一干将训练,明朝这么大,只要肯砸钱,多少勇猛健壮的军士可以招募,怕就怕那些兵油子。但是在袁崇焕看来,如祖大寿这些辽兵辽将,弓马娴熟,能征惯战,似乎是最值得倚重的。殊不知,这些人都是军阀兵油子,守城还行,靠他们进攻,复辽,那是痴人说梦。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6:32:19 +0800 CST  
明末辽东之事,如果有岳飞、戚继光这样的干将在,不会变成后来的样子。崇祯做皇帝,力挽狂澜或许不行,守成是绰绰有余的。袁崇焕也算是忧国忧民了,可惜能力差太远,误国误民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6:39:40 +0800 CST  
@林间一木 5楼 2014-02-26 16:13:10
楼主,看了两集百家讲坛就到这里喷喷粪,颠覆颠覆,赚赚人气来了??鄙视你这种不学无术,以傲视天下的心态,专抹黑英雄为乐的货色。设身处地想一下,放在当时,你有袁督师功绩与能力的千分之一就算不错了。人家最起码是进士出身!是让皇太极不敢小觑的战将!
-----------------------------
百家讲坛只看过易中天,据说里面明清史的专家有不少是满粉,宣传满清的高大上。
袁崇焕能力确实不行,用不着抹黑。首先没觉得皇太极有多牛,不过恰逢其时而已。其次袁崇焕显然也不是战将,他是文官统兵。满清有满清的优势,明朝也有明朝的实力。袁崇焕手上也算是一把好牌,果真有过人的实力,五年复辽不一定,但是打得女真节节败退应该不是难事。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这三样历史上很少有将领能机会同时拥有,多少名将梦寐以求的事情,只用专心作战就行了,后方全力支持你。崇祯都给他了,你总得有点成绩,有点回报吧,结果换来的是,满清入关,沿路烧杀掠夺,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打到北京城下,京城危在旦夕。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6:56:59 +0800 CST  
@brilliant2011 3楼 2014-02-26 15:58:33
仅凭一炮轰死努尔哈赤就傲视群雄了。
主要还是崇祯的性格问题。疑心,多变,无魄力。从对待农民军剿抚不定,政策多变就能预测出最终肯定养虎遗患,反受其害,否则李自成张献忠不知死多少回了。
还有问手下大臣要银子,一个都不给。连自己老丈人都搞不定,你说能有多少能耐。
只能搞搞几个真正愚忠的忠臣,比如袁,比如累死战死在剿匪途中的几个督师。对付小人,伪君子就完全一筹莫展,麻了手脚。
其实要......
-----------------------------
对待农民军剿抚不定这是后话了,没有沉重的辽饷,没有满清军事干扰,崇祯朝到不至于发展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辽饷本来就占了财政收入大半,农民苦不堪言。后来皇太极成功打到北京城下,又不得不加征练饷,用以训练其他边军。换做你是皇帝你不恼火??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7:04:10 +0800 CST  
崇祯前期倒不是懦弱无能之辈,不过后期国事糜烂,已经没有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了。这时候想要像他祖先朱元璋那样对朝臣用重典,是不现实的。明朝被搞下的皇帝可不是一两个。你看后期被治罪的督抚基本都是没有什么根基官员,有自己党羽和私兵的,崇祯一个都不敢动。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7:09:36 +0800 CST  
@一片孤舟蓑笠翁 11楼 2014-02-26 17:09:36
崇祯前期倒不是懦弱无能之辈,不过后期国事糜烂,已经没有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了。这时候想要像他祖先朱元璋那样对朝臣用重典,是不现实的。明朝被搞下的皇帝可不是一两个。你看后期被治罪的督抚基本都是没有什么根基官员,有自己党羽和私兵的,崇祯一个都不敢动。
-----------------------------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年庐山会议,老毛和彭总争吵骂娘,等林彪一上山表态,老毛就对彭总下手了。刘主席也是,老毛先不发话,只到周总理亲自把林彪接来北京,老毛才发话。到后来,林彪一死,老毛还整死过几个高层,也就贬官下放而已。这其中的道道,嘿嘿,值得揣摩。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7:22:43 +0800 CST  
@一片孤舟蓑笠翁
财政大部分收入都供给辽东,特征辽饷,崇祯四年时辽饷达到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
---------------------
@xhcy 13楼 2014-02-26 17:35:41
呵呵,崇祯四年时,袁崇焕人在哪?
黑袁请专业一点。
-----------------------------
崇祯四年的例子是表明辽饷数额巨大,前几年的数额没有数据。这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确实占了财政大半是明朝不能承受之重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7:46:57 +0800 CST  
袁崇焕拿了多少军饷,可以说远超满清的财力。但是他招募和倚重的10多万关宁铁骑外战懦弱无能,砍起同胞来却英勇异常,明末彻底沦为满清的马前卒。
----------------------------------
@xhcy 14楼 2014-02-26 17:39:41
袁在时,关宁军一胜于宁远,再胜于宁锦,三胜于广渠门,四胜于南海子,五胜于关内四城。不知你所谓的懦弱无能指的是哪一件事,能否明示?
-----------------------------
这种史料吹嘘大捷大胜,懂历史的都懂。你只分析结果就知道了,满清八旗才多少人,你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大胜,但敌人却进退自如,力量越来越强。关宁军的胜一不见攻城略地,二不见保境安民,三不见敌军减员,实在看不出哪里能称得上一个胜字。反而匪军,长驱入关,攻破数十城,抄略数省,杀民无数,还掠夺无数民众和财物,大摇大摆的回境。这才算得上一个胜字吧。
杀起同胞来,那真当得起一个胜,从东北打到缅甸,杀的汉族军民以百万计。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7:57:27 +0800 CST  
还有,你分析明末战史,在对后金的历次作战中,后金对付那些客军是非常狠的,而这些客军也不少是战到全军覆没。但是关宁铁骑是个例外,几乎没有全军覆没的情况发生,这固然有关宁铁骑骑兵居多,跑起来快的因素,但是换个角度看,野战这些骑兵本应是主攻的才对。正常应该是关宁铁骑跟后金骑兵对战,伤亡惨重,客军辅助才对。为什么往往是客军跟后金苦战,关宁铁骑却开溜了。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8:05:01 +0800 CST  
逃跑如风,缓慢如林,掠夺如火,畏敌如山 —— 关宁铁骑
楼主 一片孤舟蓑笠翁  发布于 2014-02-26 18:11:20 +0800 CST  

楼主:一片孤舟蓑笠翁

字数:3585

发表时间:2014-02-26 21: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6 11:15:55 +0800 CST

评论数:15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