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资治通鉴》

第一篇 三家分晋


要谈《资治通鉴》,我们就要从战国之世的启幕性事件——三家分晋开始。

话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经过了数代发展,国君的权力逐步落入到几大家族手中,这也是当时天下各国的普遍现象。说起来当年大周朝夺取天下后,采用的统治方式就是分封。这个管理方式说的现代一点就是分包:我管理一个大企业,但是自己精力实在不足,就把各个不同的项目或者部门完全承包给下面的人,让他们自负盈亏。具体如何操作我不管,只要给我点管理费就行。

这种模式的好处不言而喻——简单,在没有成熟官僚管理体系的时代,这种方式最容易管理国家。每个小部分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大更多只是名义上的主人和各个小个体的纠纷裁判者。欧洲国家数百年都是如此经营,而且做的不坏,可见这种原始管理方式也挺好。

在大周朝,周天子把天下土地都分包给一些贵族,这里面有周天子的亲戚(鲁国、晋国)、功臣(齐国)、前朝贵族(宋),还有本来不归他管的,也给人家一个封号取得表面上的领导地位(楚国)。并根据这些国家的大小、功劳给与他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这些小国家一开始还运转正常,毕竟当年人口不多,几个贵族就能管理的不错。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几个主要大国土地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君主也没精力管理了。怎么办?当时只有一个办法——继续分包,再次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承包给自己的大臣(小贵族)。于是到战国之时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周天子的权力落到几个大国手中,大国的权力又落到国内几大家族手中。

其中又以当时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两个国家权力旁落最严重,这就是齐和晋。这两个国家也相应的都经历了权臣篡位的血腥事件。再多说一句,这些篡位事件可以说是战国之时,各国变法的重要推动力。什么国富民强对统治者而言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家族的地位。继续分封下去太危险,必须把权力收回,变分封为独裁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所以才要变法。这也算拉开了中国两千年政治史的一个不变主题——集权和分权、地方和中央的利益之争。

交代了背景,赶紧进入我们的故事主题。话说晋国当时有一个智氏家族,其先祖因为功劳,逐步跻身晋国的权贵家族行列。到了第六代传人智宣子时智家的实力已经遥遥领先于当时四大家族中的韩、赵、魏三家。虽然社会上都知道晋国是多党派联合执政,但大家平常只看到智家站在舞台中央,其他家族只能做陪衬。

然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在智宣子的手中智家的实力确实达到了巅峰,但也正是智宣子在继承人安排上的失误,使得家族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从巅峰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智宣子的众多儿子当中,有一个很出色的孩子一直深得他的喜爱,这个孩子叫做智瑶,因此智宣子早就内定让智瑶做他的继承人。对于这个人事安排,智宣子的弟弟智果非常反对,他不止一次的找到智宣子帮他分析情况,希望改变哥哥的主意。智果说:“智瑶的确有很多的优点:长的很帅、武艺高强、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决断力强。虽然有这五方面优势,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心胸狭窄、刻薄寡恩。换言之,这就是一个品德差、但能力强的人。这样的人当家,谁能跟他相处得好呢?没法和别人相处,恐怕家族以后危险了。”

对弟弟的意见智宣子不以为然,仍然坚持的选用智瑶。聪明的智果一看照这样下去自己也危险了,于是把自家的姓氏改成了“辅”,以后叫辅果了。

后来智瑶果然顺利的当上了智家的CEO。上台后,他自认为能力出众、家族实力又一骑绝尘,那更是骄傲自大的不得了。有一次跟韩家、魏家的老大聚会喝酒,智瑶竟然当面戏弄韩家的老大韩虎和大管家段规,迫于实力上的差距,老韩家也是敢怒不敢言,还得强颜欢笑。

智瑶的侄子智国(智家聪明人还是不少的)看在眼里就劝谏他的叔叔说:“您这样羞辱韩家有点过分了,韩家肯定要对我们记恨,您还一点防范的心理都没有,这样下去恐怕会有大难降临的。”智瑶对此却丝毫不以为然,琢磨着我们家实力那么强悍、你叔叔我又能力超强,我们不去找别人的麻烦已经是他们的万幸了。在当今的晋国,谁还能给我们制造麻烦呢?于是他开始了新一轮的过头行为。

首先,他开口向韩家要求土地。面对智瑶咄咄逼人的行为,韩虎气的浑身发抖,但是管家段规劝他说:“智瑶这个人喜欢占小便宜,性情又刚愎自用,要是我们拒绝了,他一定会对我们发起攻击。不如我们暂且答应他,让他尝点甜头,这样他一定会对别人也如法炮制。等到有一个人不答应的时候战争必然爆发,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联合起来灭了智瑶。”

这个建议韩虎认为很有道理,就把自家的一个大城市割让给了智瑶。果然不久,智瑶又向魏家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魏家也如法炮制割让了一个大城市给智瑶。

两次要求都得到了满足,智瑶的心理越发的膨胀。过了不久,他又向赵家提出割让两个城市的要求。这一次,他碰上了钉子户,赵家的掌门赵无恤根本不鸟他。说到这里有必要说下这个赵家,这个家族就是我们熟悉的《赵氏孤儿》的主人公,对于这样一个以出战将闻名,而又经历过灭门惨案的热血家族来说,有人欺负自己是绝对不会忍的。

这公然的拒绝对智瑶而言是个莫大的耻辱,果然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智瑶胁迫韩家、魏家一起出兵攻打不听话的赵家。以一敌三赵无恤肯定打不过他们,一路狂奔逃到了老赵家的根据地--晋阳城(现太原市)。

晋阳是赵家的根据地,之前几代核心都没少了照顾那里的乡里乡亲,关键时刻靠着乡亲们的帮助果然顶住了围攻,联合军团攻了将近两年都没能攻下。说起智瑶来,还真是有些本事,一看打不下晋阳城,他来了一招水攻之计,在晋阳旁边的汾河上筑起个大坝蓄水,等到雨水多的时候,把大坝掘开水淹晋阳。幸好晋阳城高墙厚,大水一直涨到距离城墙的顶部仅有三块木板的距离总算被拦截住。
可城里百姓遭殃了,各家的锅灶全被水浸泡的倒塌、街巷里也到处都是鱼虾。

城里困难,城外的智瑶却很高兴,他带着韩家老大韩虎、魏家老大魏驹(这老哥俩一只虎一匹马,哪里那么好管理啊?)一起乘船去视察前线。举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会晋阳城里的惨状,智瑶洋洋得意的说:“真没想到水也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可以灭城啊!哈哈。”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场魏驹用手轻轻碰了碰韩虎、韩虎则用脚轻轻踢了下魏驹,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脸色的变化。原来,魏家的大本营安邑(今山西夏县)也在汾河的边上、韩家的大本营平阳(今临汾)离绛水也不远,未来也是被水攻的对象啊。

看到这一幕,智瑶的谋士疵立即找机会警告他:“韩、魏两家可能要叛变啊。”智瑶问:“你怎么知道的呢?”疵说:“我是根据常理来判断的,今天发生的一幕魏韩两家看到后一定会想到赵家灭亡以后就要轮到他们两家了。您看,本来我们约定灭了赵家后,三家平分赵家的土地和财产。现在大水围困了晋阳,城破指日可待,他们两个人应该高兴才对,但是今天在前线视察的时候他们却忧形于色,还私底下搞小动作,他们要是不反那才是怪事呢。”

对这个提醒,智瑶是一点都不相信,相反还把疵的话告诉给了韩虎和魏驹。这二位当场就急了,指着天发誓辩解道:“我们哪有那么傻呢,晋阳眼看就要被攻破了,赵家的土地和财富很快就变成我们的了,怎么会放着这到手的利益不要反过来背叛实力远比我们强大的您呢?这一定是赵家使的离间计。”

等到韩魏二人离开后,疵走进来向智瑶抱怨到:“您怎么能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两人呢?”智瑶很吃惊:“你怎么晓得的?”疵说:“刚才我在路上遇到他们,发现他们抬头向我看了一下就立刻就踉跄的低头走掉。很显然他们已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底细啊。”但智瑶的自大仍然让自己远离真相。

果不其然,没多久赵无恤便派人偷偷的出城找到韩虎、魏驹,对这两人晓以利害,随即三家立即达成一致——联合攻打智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赵家军乘船攻出城来,韩、魏两家临阵倒戈,三家大军一起杀向智家军营。没的说,这下智家军立刻大败,智瑶自己也被生擒并被赵无恤斩首,脑袋被做成了酒壶。随后智氏全族都被屠杀殆尽,只有辅果因为改了姓氏而逃过一劫,算是为智氏家族家留下了一条血脉。

对这个事情司马光老先生总结说:智瑶之所以覆亡,在于他的才能胜过他的品德。才能的意义是“聪察强毅”(聪慧、明察、有魄力、坚毅不拨),品德的意义是“正直中和”(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和平温柔)。才能是品德的基础,品德是才能的主宰,才能和品德兼备,就是圣人;才能和品德都没有,就是愚人;品德胜过才能,就是君子;才能胜过品德,就是小人。我们到底要选择哪一种人?

小龙人认为:德和才的概念都太大,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判断和量化?我们能做到自己越有能力(有才)时越谦虚谨慎(有德)就不错了。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1 21:06:00 +0800 CST  


第二篇 魏赵故事

今天我们来说说晋国三家中比较强的两家——赵和魏。

赵家的故事要从一位刺客说起。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刺客可多了,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里还专门给他们做了一个列传,什么专诸、要离、聂政……最出名的非荆轲莫属,易水送别、击筑高歌,一幅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我们说的这位刺客是和荆轲一样的燕赵之地慷慨男儿——豫让。

话还得接着智瑶战败说起,智瑶被俘后旋即被赵襄子斩杀,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家的土地,智氏全族也被灭门。恨智瑶至深的赵襄子甚至把智瑶的头骨做成自己的酒壶(看来匈奴对大月氏国王做的事情也不是只有蛮族做的出的暴行)。

赵襄子本以为智家全族都已经被屠杀干净,没人会再为智家向他寻仇,却未曾想到有个跟智家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人一直在暗中寻找时机要刺杀自己,为智瑶报仇,这个人就是智瑶的门客——豫让。

为报仇豫让做了精密的计划,他先是更名改姓伪装成一个囚犯。因为那个时候人口少、劳动力短缺,对犯人也不讲什么人权,所以监狱将犯人们组成一支支劳改队出去接私活、赚外快。豫让找了个机会混进了一支在赵襄子家干杂役的队伍,并获得了扫厕所的工作。

从此,豫让每天清扫厕所的时候,都会随身藏了把匕首,打算趁赵襄子嘘嘘的机会把他给捅了。这天好不容易让他等到了赵襄子来如厕,万没想到赵襄子有个毛病,别人在旁边怎么样也尿不出来,看到豫让这个扫厕所的不肯走,就叫手下人把他给轰出去,这一轰就查到了他身上带的匕首,豫让的计划就这样失败了。

手下人一看有人来刺杀老大,都嚷嚷要把豫让给做了。赵襄子却喝止了他们,说道:“智瑶一家被我杀了那么多人,他也没有子孙后代。豫让仅仅是智瑶的手下,却能不怕危险为故主报仇,可见他是个讲义气的人,我不能杀他。他要杀我,我躲开也就是了。”竟然这样就把豫让给放了。

经过一次失败,豫让依然初心不改,他又想出了一个主意。这次他在全身涂漆弄成一个癞疮病人的模样,还生吞烧红的火炭弄哑了自己,完成打扮后在街道上乞讨等待时机,这个形象甚至连他结发的妻子都认不出来。

豫让的一个朋友得知此事后很是为他痛惜,哭着劝他说:“以你的才干要是投靠赵襄子一定可以得到重用,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刺杀他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何必要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

对此建议豫让正色回答:“要是我委身到赵家去,背地里却刺杀赵襄子,那不就成了背叛主人的小人嘛。我现在的做法是很困难,但是我必须这样做。我想后世那些做人家小弟、却怀有二心的人,都会因为我的行为而感到羞愧。”

就这样,豫让执著的坚持着。终于有一天等到了赵襄子的车队出行,豫让事先埋伏在一座桥下。但又很不幸,赵襄子骑的马在过桥时突然受惊,豫让的计划再次失败。侍卫们捉住了豫让,赵襄子责备他说:“你以前也曾经在范氏和中行氏的手底下做事,智瑶消灭了他们你也没有为他们报仇啊,反而投靠了智瑶。现在你也一样可以投靠我,为什么一定要不懈的为智瑶报仇呢?”

豫让说道:“我在范氏和中行氏手下干活的时候,他们只是把我当成一个普通的小喽啰,所以我也只会像一个小喽啰一般对待他们。但是智瑶非常看重我,认为我很优秀还把我当做心腹,为这份知遇之恩我必须为他报仇。”

听了这番慷慨陈词,赵襄子感慨道:“你这样对待智瑶,也算是是仁至义尽了。我之前已经放过你一次,事不过三,这次我是不会再放你走了。”豫让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近,却毫不变色,对着赵襄子抱拳拱手道:“我听说明主会成人之美,而忠义之士也会舍身取义。之前我刺杀您,您却放了我,天底下的人没有不夸赞您贤明的。今天事已如此,我甘愿被杀。但是临死之前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希望您把衣服脱下来,让我在您的衣服上刺几剑,就当是我为智瑶报仇了。”

赵襄子听罢,毫不犹豫的脱下自己的衣服交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跳起刺向这衣服,连刺三下后口中大叫:“我终于为智瑶报仇,可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了。”然后挥剑自杀。

就豫让刺杀故事本身,我们能看到一个“义”字。“义”一为正义,心底坚守是非的标准,有这样的信念,才能做到虽千万人吾往矣。二为义气,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豫让有义,赵无恤也有义!这种义就是我们这个几千年不倒的民族成功的根本!

说起来赵襄子也真是个人物,如果说智瑶的刚愎自用是智家被灭族的内在原因,那赵襄子无恤的强悍就是智家毁灭的外在原因。

当年赵简子的儿子中大儿子伯鲁是正妻所生,不管立长还是立嫡,他都是不二人选;小儿子无恤则是侧房的小妾所生,原本是绝无可能取代哥哥成为一家之长的。幸运的是赵简子的理念是立贤不立长,为了家族的长久利益他打算在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贤能的人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为了考核儿子们的能力,赵简子把自己的治国方略写在竹简上给两个儿子每人一卷,叮嘱他们好好学习,三年后举行统考。三年期满一考试,结果伯鲁啥都不会,而无恤对答如流。再让他们把竹简拿出来看看,伯鲁说时间太长不小心弄丢了;而无恤立马就从自己的袖子里掏出了竹简,而且因为三年里不断的翻看,连串竹简的绳子都断了。

据此赵简子当即宣布:他死后,赵家掌门将由这个庶子担当。事实证明赵简子没有看走眼,就是这位庶子竖起大旗反抗智家,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成为掌门人后赵无恤觉的自己抢了大哥的地位,对不住大哥,所以不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而是把大哥的儿子封在代城,称为代成君,准备好好的培养接自己的班。不幸这孩子年纪轻轻就亡故了,无恤就又把代成君的儿子赵浣宣布为赵家的未来掌门。这个赵浣就是后来的赵献子,他的儿子赵籍就是三家分晋中赵氏的族长,也就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开国之君——赵烈候!

后世刻薄的柏杨先生认为:赵无恤是个投机主义者,揣测父亲的心事,投父亲所好,所以才会赢得继承人选拔赛的胜利。理由是:竹简又不是纸书,那么笨重的东西怎么可能放在袖中长达三年之久?一定是他事先买通了父亲的左右,了解了父亲的动向,提前作了准备。这些都只能证明他的狡狯。

我却认为:即使真如柏杨先生所说,不正好也说明赵无恤是一个有心之人、注重细节之人吗?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难道不做好准备的人该得到机会么?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3 17:14:55 +0800 CST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魏家,说这家人一定少不了魏文候。说起这位魏文侯肯定不如后来的魏武曹操出名,但却同样优秀。他就是那位被智氏欺负而反水的魏驹的孙子。正是他,同赵无恤的侄孙、韩虎的孙子一起把晋文公重耳的子孙赶到一个小城居住,把个曾经的春秋五霸之一的老大晋国裂解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魏文侯就是其中魏国的开国之君。

魏文候可能没人知道,但说起西门豹,估计大多数人都能记起小学课本上学过的那则故事——西门豹治邺,这么个人物其实就是魏文侯手下一个地方搞水利的官员而已。说起来在文候治下比他牛的可是大有人在,其中有大将乐羊、举世奇才吴起、改革家李悝……。这一大群的千里马因着魏文侯这个伯乐得以在魏国的大地上纵横驰骋,也使魏国这样一个四战之地的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为啥这个魏文候这么厉害,能吸引到那么多强人呢?看几个他的故事我们就会明白了。

有一次,魏文侯在家没事,和手下的一帮大臣喝酒玩耍,大家正在喝的兴起之时,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文侯立即命令停下酒宴,备车前往郊外。旁边的侍臣就问:“今天饮酒作乐多好啊,外面又下着大雨,您这是打算到哪里去啊?”文侯道:“我和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高兴,但不能不遵守约定,让人家在雨里面等着啊!”于是亲自前去告知停猎。以信守承诺为要,这样的老板底下人怎么会不信服?

还有一次韩国邀请魏国出兵帮忙去打赵国,文侯直接拒绝了。过两天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打韩国,魏文侯也同样拒绝了。两国使者被拒绝后当时都怒气冲冲的离去,可后来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对魏国非常感激,而且此时魏国国力逐步上升,于是自然而然的成为魏、赵、韩三国中的老大。

文侯治下,有一次魏国由大将乐羊率兵征伐中山国,大获全胜。胜利后文候下令把攻占的土地给自己的儿子做封地。对这个成果,文侯也很开心,就有点得意忘形,他问群臣道:“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大喊道:“您得了中山国土地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

实话说,这个驳斥即没有道理又很过分,文侯当即勃然大怒;任座也聪明,看到把老大惹火了赶紧快步离开。这时候聪明的翟璜出来圆场了:“我看您还是仁德的君主。”文侯问:“怎么说?任座那小子不是说我坏么?”翟璜答到:“我听说国君要是仁德的话,他的臣子就敢于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

听了这个话文侯也很高兴,立刻派人把任座追了回来,还亲自下堂去迎接他。有句话叫做:“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文侯有点这个意思。

有一次魏文侯和田子方喝酒,文侯说:“我听着编钟的乐声好像不协调,左边高了些。”田子方不置可否的笑了,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该懂得任用乐官而不必懂得音乐。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文侯也是当场接受批评。

文侯的大少爷魏击有一次在路上遇见国师田子方,立即下车伏拜行礼,可田子方却不作回礼、毫不在乎。魏击作为绝对的官二代那是一个愤怒啊,他立刻拦下田子方问道:“您能告诉我,是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

田子方也不含糊,回到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你想想看,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失去国家和封地的人都将一无所有。至于像我这样贫贱的游士,我说的话你不听、行为不合意,我穿上鞋子就告辞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我什么都不会失去!”这番话说的魏击心服口服,当场赔礼道歉。

有一次,文侯向李克咨询:“先生您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想从魏成和翟璜中找一个人做我的宰相,您看这两人怎么样?”

李克推诿一番后说道:“其实这个事情简单,国君您要仔细观察!看人,就看平时他所亲近的人、富贵时所交往的人、显赫时所推荐的人、穷困时所不做的事、贫贱时所不取的利益。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一个人,又何必要等我去指明呢!”

李克回去的路上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选,到底定了谁呢?”李克说:“我看是魏成。”

翟璜当场就火了,追问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邺县负责人西门豹是我推荐的;征伐中山国的乐羊是我推荐的;连先生您都是我推荐的;还有国君公子的老师也是我推荐的。就这些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

李克回复到:“您把我介绍给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就说了那一番话。我之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的行为。他把俸禄中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交朋友找能人,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因为他的付出,国君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您怎么能和魏成比呢?”翟璜听罢这才清醒认错。

小龙人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想方设法吸引人才、找到人才就是领导人要做的事情。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3 17:16:26 +0800 CST  
第三篇 吴起故事

如果让我在《资治通鉴》中选出个最传奇的人,我选择吴起!这个人热衷名利、残忍好杀、阴险狡诈,却能单凭自己个人的本事(不靠背景、资历、团队)在几个国家做到顶尖的位置,实在不简单。

吴起本来是卫国人,和后来的大人物商鞅还算老乡,他年轻时候的梦想就是当大官。那时因为家里有钱,他求官的方式就是到处投资,希望靠财富获得权力。结果因为自己没本事,不但没得到什么官职,反而把万贯家财都花光了。为这个事情,身边的老乡都笑话他,吴起一怒之下杀了数个笑话过他的人就逃亡了。

在逃亡的路上吴起一直在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突然他灵官重开,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从此他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不再做一个靠家里财富的富二代,而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凭真本事建立功勋。于是逃犯吴起洗心革面、变换身份投身到当时儒家大佬曾参老师门下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聪颖的吴起很快脱颖而出,并在鲁国混了个小官当。说起鲁国这个国家,在春秋战国时代除了一个孔老夫子,实在没啥拿的出手了,典型的弱小之国。因为弱小,强悍的邻居齐国就打起他的主意,开始对鲁国发起进攻。

弱小的鲁国肯定不是强悍的齐国对手,还好他们有能人吴起。但就在准备启用吴起的时候,鲁国国君发现吴起的老婆竟然是齐国人!这还怎么敢把军队交给吴起呢?很快这个障碍就被吴起知道了,对这个阻碍自己成功的困难,吴起先生没多想,回家就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表明心意。对这个事情的评价,有学者认为吴起就是个禽兽,有人认为是司马迁这些制史学者故意给他扣屎盆子。

不管具体情况如何,吴起是得到了鲁国大将的工作,并以自己出色的军事天赋率领弱小的鲁国大破齐国军队。“人怕出名猪怕壮”,吴起一立功就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攻击他了,说:“吴起当初在曾参门下学习,母亲死了都不回去治丧,曾参为此与他断绝了师生关系。现在他又杀死妻子来求得您的大将职位。可见吴起就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而且,以我们鲁国的弱小国力竟然把齐国给打败了,如果吴起还在,各个国家都会因为害怕而来算计咱们了。”鲁国国君也真是昏庸,这种不靠谱的话竟然也相信,逐渐开始疏远吴起。吴起多聪明,一看在鲁国没前途了,正好这时又听说魏文侯在招贤纳士,就跑去投奔了魏国。

对吴起的到来,魏国君臣也自有一番讨论,李克就为魏文侯分析说:“吴起这个人贪婪而好色,但他的用兵能力,恐怕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比不了呢。”于是魏文侯下定决心启用这个品质恶劣的奇才,直接任命吴起为大将,并让他担任攻击秦国的重任。

吴起的能力加上魏国的国力,很快就攻占了秦国的五座城池,并在战略上压制秦国。可以说整个战国之世,这段时间是秦国最悲惨的岁月,能用人之长,魏文侯确实不简单。

吴起在魏国做大将,总是与最下等的士兵穿同样衣、吃同样饭、睡觉不铺席、行军不骑马,坚持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毫无忌讳的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亲听说此事后放声痛哭,人们很奇怪地问到:“你的儿子就是个普通士兵,而吴起大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为什么哭?难不成感动的?”士兵母亲答道:“不是这样啊!当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他父亲被感动的从此作战决不后退,于是战死敌阵之中。吴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该死在哪里了,所以为他哭泣。”

吴起的能力不止体现在军事上,在国家战略上同样有很深的见解。文侯死后,武侯即位,有一次武侯坐船顺黄河而下,船到中游之时对同行的吴起说:“我这稳固的山河真美啊,这就是我们魏国的国宝!”

吴起则回答说:“国家之宝该是德政而不是险要的地势啊。当年的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就是现在的鄱阳湖),地势够好了,但因为他们不修德行,被禹消灭掉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边是黄河和济水、右边是泰华山、南面是伊阙山、北面是羊肠阪,地利也很险要,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汤王驱逐了。商纣王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北面有常山、南面有黄河,但也被周武王所杀。由此可见,地势险要不是根本。君主您不修德政的话,恐怕就是这条船上的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到那时什么地利还有用呢?”武侯听罢,连连称是。

后来魏国任命田文担任丞相,对此吴起很不满意,他找到人家田文去对比功劳,炫耀到:“要说统率三军,使士兵乐于战死、敌国不敢谋算,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问:“若论整治百官、亲善百姓、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再问:“镇守西河郡,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使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还是不如你。”

吴起这下开心了,说道:“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你觉得这个合理么?”田文反问道:“如今国君年幼,国家正值多疑难之际,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这个时候,是把国家重任托付给你还是托付给我呢?”

吴起多聪明的人啊,听了这个话默然不语,想了一会儿说:“还是把政局交给你合适啊!”在最需要政局稳定的时候,一个老好人是比吴起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强人做丞相合适。

过了一段时间田文死了,魏国又换了国相,可惜还是没有吴起的事,这次是公叔痤得到了这个位置。要说公叔痤这个人多少也有点本事,但他能坐上国相的位置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娶了公主为妻。因为这个裙带关系,他非常忌惮能力强又对丞相高位虎视眈眈的吴起。

见到主人的焦虑,公叔痤的仆人献计说:“吴起这个人其实很容易对付的,他为人刚劲而又骄傲自大。您可以先对国君说:‘吴起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但咱们国家太小,我担心他没有长留的心思。国君您可以提出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就一定会不接受。’之后主人您再请吴起一起回家做客,在吃饭的过程中让公主使劲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都这样欺负老公,就会不愿意娶公主,一定会辞谢国君的婚事。这样国君也就不会再信任他了,那您还怕什么呢。”

公叔痤一听有理,马上照此方法施行。果不其然,骄傲的吴起真的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魏武侯也从此开始疑忌他、不敢信任他。吴起看到这个局面,知道自己在魏国的政治生涯到头了。作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吴起不愁没饭吃,他很快就被强大的楚国招募,去南方强国任职了。而魏国也失去了魏文侯一代留下的最后一个能人。

再说吴起在楚国的创业经历。此时的楚国国君是楚悼王,这也是个想励精图治的君主,他平素就听说吴起是个人才,早就想抢他到手里了。因此吴起一到楚国就先任命他为地方行政长官,随即就升为令尹(相当于国相)。由此吴起开始了个人第三次的创业。

在楚国,悼王就是要吴起来变法的,因此吴起上任后大刀阔斧的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他首先做的就是政府机构改革,裁撤掉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了一些白吃饭的王族特权,用省下来的钱来安抚奖励士兵。然后大力增强军队,并对周边国家进行侵略。

在吴起的努力工作下,楚国这个老牌封建国家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向南平定百越部落,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一时间各诸侯国都开始惧怕楚国的强大。

可是和历史上的任何改革一样,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引起既得利益集团的恼怒。楚国是个老国家,以芈家、屈家为首有一大批王亲贵戚、权臣显要,这次变法很大程度上就是把他们的权益抽出来给政府,他们哪里会愿意?而且这些人之间关系盘根错节,于是很快在私下达成一致,要整死吴起。

后来楚悼王去世,这些贵族国戚和权臣们看吴起没了保护伞,立刻作乱开始攻打他。吴起看到这个局面,知道自己跑是跑不掉了,这个智慧的人决定为自己报仇。他没有反抗而是直接逃到楚悼王尸体边并伏在上面,攻击吴起的暴徒们此时已经红了眼睛,不分青红皂白就用箭射向他的身体。

吴起肯定是被射杀了,但其中也有大量的箭射在悼王的尸体上。办完葬事,楚肃王即位。自己父亲的尸体被射了这么多箭、临死也受到侮辱,于是年轻的肃王非常生气,命令把作乱者全部剪除,因此事而被灭族的多达七十余家。吴起也算为自己讨回了公道。

小龙人说:战国时期的精彩就在于有一大批吴起一样的法家人物,他们起于下层、能力出众;他们爱好功名、热衷权力。这些特点和儒家学者们一样,但不一样的是他们爱憎分明、性格乖张、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其中最突出者非吴起莫属!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4 23:31:04 +0800 CST  
第四篇 人才战国
今天我们用两个不同人的视角来了解战国这个社会动荡期的人物和事业,他们分别是民间学者和有为君主。

先说民间学者子思先生。他可了不起,首先人家根红苗正,他的爷爷就是儒家创始人孔老夫子;然后人家还师从名家,拜在当时儒家的泰斗曾参老先生门下,和吴起是同学呢;最后他是孟子的老师,孟母三迁后就把小孟轲送到了子思先生的门下学习,并逐渐成为让儒家真正发扬光大的人物。

不夸张的说,子思可以说是孔孟二位圣人的连接过渡点。对儒学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和孟子也被后世并称为思孟学派,我们先讲几个他的故事。

子思先生在卫国混过很长一段时间,有一次他和卫国国君聊起一位叫做苟变的大臣时说:“这个人的才能可以统领五百辆车战车。”卫侯却不接受,他说:“我知道他是个人才,也确实有水平。但是此人思想品德不好,他过去征税的时候竟然吃拿卡要,吃了老百姓的两个鸡蛋。这样的人我不能用。”对此,子思给出了经典答复:“好的领导挑选官员,就像木匠使用木料,不可能所有的料都完全适合,而是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如果有一根一个人合包的好木头,但有几个地方腐烂了,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能干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的小操守问题,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这才恍然大悟,表示接受子思先生的指教,开始任用这位干部。

对人一棒子打死、完全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一切,这是儒家学者爱做的事情。可是儒家的大佬级人物子思却能提出用人取其所长、弃其所短的观念,似乎很奇怪。但细究起来,儒家学说从孔子开始也是变通、活泼、务实的,我们看《论语》和曾参、子思等人的语录也能感受得到。只是从亚圣孟子出现后,儒家的主流思想才发生了变化,固执、务虚的形象开始出现。说起这个变化来我想还是和人的成长背景有关吧。

还有一次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手下的大臣们明知道有问题却都附和支持,说老板您真英明。子思先生对此又有评价了,他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君、臣不臣’呀!”公丘懿子问道:“您为什么会这样评价这样呢?”子思回答说:“如果一个君主自以为是,底下的人便不愿意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即使君主决定的这个事情是对的,但是因为没有听取众议,也就没有了进一步完善的机会。更何况现在众人附和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见解,这不是助长邪恶之风嘛!不考察事情的是非对错而只乐于让别人赞扬,这样的君主可以说是无比的昏庸;另一方面,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向领导阿谀奉承,这样的臣子是无比的谄媚。一个国家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一帮人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肯定会同意的。长期这样不改,国家也就没有了希望,国将不国了。”

其实中国后面几千年的历史也如是告诉我们,“万马齐喑究可哀”是一个谁都懂得的大道理。但是如果一个人独裁在位时间太长,而没有外部威胁的话,无一例外都走入了这个误区,不可自拔。

当然子思先生和后代的一些光说风凉大话、不干实事的儒家学者肯定不一样,发现问题他就立刻向卫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您的国家以后会一天不如一天了。”卫侯问:“为什么?”他回答说:“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也是会复制下来的。国君您平常说话自以为是,大臣们没有人敢指出你的错误;于是他们也有样学样,说话都自以为是,底下的士人和百姓们也不敢改正他们的错误。君臣都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有本事,下属又都跟着说好话一起吹捧。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是违心奉承的人就有好处,而实实在在指出错误的人就会因为忤逆而倒霉,这样的国家怎么会有好结果呢?《诗经》说:“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都说自己是圣贤,这样谁能辨别其中哪个乌鸦是公的、哪个乌鸦是母的呢。也就是说一帮人都认为自己牛,那谁还分得清这里面谁这有本事、谁是骗子呢?)我看就是说你的这帮人。”子思的劝解可谓犀利,但卫侯却不以为然、继续如故。

当然子思先生更多的成绩还是他学术上的见解,比如《中庸》就是他所论著的。我们今天只是用这几个他在卫国的小故事来展现当年的知识分子在思考和行为上的特点。聊了知识分子,我们再看君主,这就是齐威王。

说起这位齐威王可是战国时期很有为的一位君主,可能对他大家并不熟悉,但要是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田忌赛马》、《马陵之战》这几个故事相信上过学、读过书的人都该知道。邹忌讽的就是这位齐威王,而田忌和孙膑效力的君主也就是这位齐威王,今天我们来看他另外的几件小事。

说话齐威王有一次召见即墨大夫,也就是即墨的市长。这个即墨市现在还有,后来就是靠这个城市,齐国才凤凰涅槃的。见面后,威王开门见山的说到:“自从你到即墨这个地方当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到我这里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发现那里土地开辟整治、百姓丰衣足食、官府清净自在,也带动我国的东方地区变得十分安定繁荣。我这才知道前面对你的诋毁,是因为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而已。”说完就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以示鼓励。

然后威王又召见阿地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去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到我耳朵里来。但我派人前去实地察看,只见阿地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赵国发兵攻打我的鄄地,你不去救援;卫国夺取我的薛陵,你竟毫不知情。于是我就知道你这个家伙很聪明,不干事实却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让他们替你说好话!”说完,齐威王就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

这件事情之后齐国的臣僚们都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做假、转而尽力做实事了。齐国也因此获得了大治,逐步成长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问题在于齐王是如何了解两位地方干部真实情况的呢?看来此时已经有了早期的秘密警察组织了啊。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魏惠王问宝”。这位魏惠王就是大牛人魏文侯的孙子,他爸爸就是那位和吴起在一起说自己的国宝是江河山川的魏武侯。惠王本人颇有点志大才疏的感觉,一方面爷爷的基业在自己这里损失了不少;另一面地处四战之地的魏国此时身边的国家都强大起来,让他颇感压力。因此惠王总想找点事情挽回面子。

有一次各诸侯国召开联合国会议,齐威王和魏惠王两个人就相约在郊外一起打猎游玩。对于齐国田氏这个靠自己爷爷才名正言顺获得君主地位,现在实力又在赶超自己的家族,惠王非常想压压人家,于是自信的问到:“你们齐国有什么好的宝贝吗?”齐威王谦虚的回答说没有。

惠王这时来了兴致,夸夸其谈的说:“我的国家虽然小,但尚且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可以同时照亮十二辆车子的大珍珠。难道凭你齐国这儿大、这么富裕,能没有什么宝贝?我才不信,您老哥也不必这么藏财富啊。”

人家齐威王却淡定的回答到:“看来这是我对宝贝的认识和您不一样啊。我的大臣中有位檀子,我派他镇守南城,于是楚国就不敢来犯我,泗水河流域的十二个小诸侯国也都来朝贺我,尊我当老大。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盼子,我让他去守高唐,于是赵国人怕得都不敢到黄河边上来打渔。我的手下还有一位黔夫,我令他去守徐州,于是燕国人在北方、赵国人在西方都望空礼拜求福,祈求我的宽恕,这两个国家来投奔我的百姓多达七千余家。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种首,我让他去防备盗贼、管理治安,我国便出现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这四位大臣,都能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乘车子呢!”

魏惠王听了这些话之后立即十分惭愧,再也无力反驳。一位君主以人才为宝物、一位以金银为宝物,后来齐国战胜魏国也就不奇怪了。

小龙人说:“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老先生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在战国乱世,齐威王这样的君主才会为了国家强大而积极招揽人才、想办法统御人才;子思这样的知识分子才有机会被君主赏识、得到展现能力的机会。这两种力量的结合才造就了精彩的战国历史。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5 22:00:58 +0800 CST  
第五篇 商鞅变法(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说起商鞅的变法故事,我们首先要谈谈他的伯乐——秦孝公。
要说孝公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他即位时的秦国局面非常不乐观:东面有新兴的韩赵魏“三晋”,这些新生国家朝气蓬勃又同气连枝,其中的魏国又实力强劲,使秦国受到巨大的外部压力;西部有义渠等强悍游牧民的骚扰;更危险的是自身内部问题,地处偏僻西方的秦国本来经济、文化就不如东方六国,现在还和楚国一样都有着老牌国家的富贵病,内部贵族多、管理僵化。面对这样内忧外患的局面,孝公不得不变法图强。
孝公要变法,首先要大肆宣传、吸引人才,他告知全国百姓说:“当年我国的国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和雍的土地,励精图治向东帮助晋国平定了内乱,向西在少数民族地区称霸,又被周王赐给很高的荣誉和赏赐,这才称霸于诸侯。后来,趁我们内乱的机会,魏、赵、韩三国夺去了先王开创的河西领土,这可是无比的耻辱啊。到我父亲献公即位后,为了夺回河西地区,把都城迁到栎阳,以保证更接近战场方便出击,并且积极筹备向东征讨,以收复旧地、回归光荣。每当想到父亲的这个未竟之志,我总是痛心疾首。现在谁能献上奇计让我国强盛起来,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地。”
此消息一出,立即有很多山东学子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去秦国讨一场富贵。其中有一个在魏国混的年轻小伙子也顺势来到了秦国,他的名字注定将震撼这个世界,他就是商鞅。
说起商鞅,首先要说下他的另外两个名字“卫鞅”和“公孙鞅”,这两个名字比“商鞅”跟着他的时间更长。战国时人往往用自己的国家和宗族为自己命名,所以这两个名字就显现出商鞅的背景——卫国人、还是国君家旁支的亲戚,说的简单些,他就是个小国家的落魄小贵族。
类似商鞅这样背景的人往往都有如下特点:既不像大贵族那样有家族势力可以依靠、又不像贫民那样没条件学习足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见过贵族的奢侈生活而不甘心于平凡。这些特征让他们更容易出人头地、创造传奇,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商鞅从小就喜好法家刑名之学,属于李悝、吴起一派的人物。年轻时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小秘书,说起这个公叔痤挺有意思,他挤兑走了英雄吴起,却又发现了另一个大英雄商鞅,也算幸运了。
公叔痤通过日常工作很快就发现了商鞅的才干,但还未及推荐,自己就一病不起。丞相病了国君当然要关心了,魏惠王就跑来看望公叔痤,病床前他直接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了,国家大事该如何来处置?”这时公叔痤也不忌讳死了,直接回答说:“我手下当秘书的那个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
魏惠王听完默然不语,说来也不奇怪,把国家交给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小秘书来治理,换谁也不会接受。公叔痤看到惠王的表情后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重用公孙鞅,那就赶快把他杀掉,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帮人家。”惠王随口答应后就告辞而去。
惠王刚走,公叔痤就急忙召见商鞅鞅,对他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主,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我先建议惠王杀掉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紧逃走吧!”商鞅听了却毫不紧张,摇了摇头说:“我不怕,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也就没有出逃。
果然魏惠王离开公叔痤的家后对左右的近臣说:“老丞相公叔痤看来真是病入膏肓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过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这不是病糊涂了吗?”
虽然在魏国没有危险,但也没了晋身的可能,于是商鞅来到秦国找出路。到了秦国,商鞅没有傻乎乎的按照常规等待召见,而是直接走了个后门,托宠臣景监的门路直接见到了孝公。
第一次见孝公面试,商鞅上来谈的就是三皇五帝、尧舜禹汤那一套,完全一副圣贤附体的派头,听得孝公哈欠连连,很快就把他给赶跑了。商鞅不放弃,又找机会见到了孝公,这次他换了个角度,从文王、周公聊起,把以礼治国讲的天花乱坠,可吐沫横飞说了半天孝公还是不赶兴趣,只得再次无果而去。等第三次见孝公的时候,他见面就单刀直入告诉孝公:我其实就是来帮你强大国家、扩充地盘的。这下两人瞬间找到了共同话题,畅谈数次后,孝公决定开始变法。
说起这个事情人们总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商鞅确实通晓各种治国之道,因此和孝公见面就把最好的“帝道”、“王道”逐个介绍给他,当他不接受这些好的方式才把最不好的“霸道”拿出来的;也有说商鞅干脆就是个投机分子,他在通过面试考察自己主子的喜好,然后根据喜好确定自己的主攻点。可不管经过如何,最终商鞅和孝公达成了一致,组成了战国时代最成功的君臣组合。
孝公既然决定要变法,便雷厉风行的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推变法工作。说到“左庶长”这个职位要多说几句,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军中职位,但在秦国这个职位却有近似“丞相”的功能。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出秦国的军事国家特性,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军队,国家的丞相也是这个大军队中的军官。商鞅的改制很大程度上就是让这个已经军事化很严重的国家进一步军事化,形成一个完全为战争而生的战争机器,这一点是好是坏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评论。另外,商鞅的前任左庶长名字叫做“赢虔”,这个人是孝公的哥哥,一个如此身份尊贵的高级干部能够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可见他一定是支持这次变革的。但他却成为商鞅性命的终结者,其中的恩怨情仇我们后面再做介绍。
与之前的法家人物不同,他们更多是政治上的修修补补、对原制度做部分调整,商鞅变法的强势就在于他确定了一整套制度,而且把这套制度深深的烙印在秦国官民的内心深处。
商鞅首次颁布的变法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就是持续至今的保甲户籍制度。他下令将人民编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监督、犯法连坐,每个人必须严格按照户籍行动。
第二个就是加强人民内部监督,鼓励互相举报。对于举报者给与和杀敌立功的人同等赏赐、对隐匿不报的人按临阵降敌给以同等处罚,把举报和隐匿都作为和军事胜利或投降一样的惩罚可见这项制度的严格,估计秦朝也就没有毕福剑了。
第三个就是奖“战”罚“斗”。简单说就是在战场上立军功者可以获得上等爵位;而在私下斗殴内讧的人将被处以严重的刑罚。
第四个是奖勤罚懒。对致力于农业,在耕田和织布中表现出色,生产粮食布匹多的人,可以免除他们的赋役。对于不务正业、因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都被收为国家奴隶。
第五是废除世袭。王亲国戚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再世代享有贵族的地位。按照由低到高的各级官阶等级,分配给相应数量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这样使有功劳的人获得荣誉,无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显耀。
从此在秦国这块土地上基本上就没什么自由、也没什么贵族了,有的只是一大群军事奴隶和一个奴隶主——秦孝公。人们的出路只能是努力征战和努力生产。这样的好处很明显——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为什么二战前的德国和苏联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也是这个道理。
这些法令条款制订出来后没有立即公布,商鞅怕贵族和百姓不相信自己的决心。他想了个办法来树立自己这一届政府的公信力。
一天商鞅安排在首都咸阳的集市树了根三丈长的木头杆子,然后把老百姓都召集来,现场宣布说谁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立刻赏给十金。
这个要求也太简单了吧?老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商鞅一见此情景又加筹码,表示对于能做到的人奖赏五十金。重赏之下才有勇夫,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扛着木杆走到了北门,政府立刻奖赏了他五十金。通过此事,商鞅让百姓看到了自己新政府的诚信和决心,这才开始真正颁布变法法令。
就在这次法令颁布一年后,麻烦事出现了。秦国各地上千的百姓都去首都上访,投诉新法使他们生活不方便。偏巧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对于商鞅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杀鸡儆猴的机会。于是他下令说:“新法现在被百姓投诉,不能顺利施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不遵守。因此必须严格惩罚。”

话是如此说,但太子毕竟是国君的继承人,就算商鞅胆大妄为、蛮横无理到极致也不敢对他施以刑罚,只能找替罪羊。于是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割了鼻子、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通过这种处罚以示惩戒。也告诉其他上访的人,法律肯定会坚决执行,太子都被惩罚了更别说你们。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6 21:11:03 +0800 CST  
第六篇 商鞅变法(二)



转过天,秦国的百姓和大臣们听说太子都被收拾了,大家都心惊胆颤、小心翼翼地去遵从法令再也没人敢上访了,这样新法才算获得了彻底的执行。
新法施行十年之后开始见了成效,秦国上下一片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另一方面,在民风上百姓们都勇于为国作战、而不敢再行私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也更加充足了。
这时,当初说新法不好的人中有些又开始拍马屁说新法好了。商鞅可不傻,作为法家人物中的翘楚,他眼睛可不揉沙子,对这些人立场的改变给出的评价是:“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下令把他们全部发配边疆,此后老百姓都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了。对这些拍马屁的人我只能说一个字“该”,对百姓不敢再议论是非这件事情我也只能说一个字“悲”。
对商鞅的变法,《资治通鉴》里司马光老先生也做过评价,他说:“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的权力靠君主的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就无法使人民服从,而没有人民支持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能成就王道的人就绝不会欺骗天下,能建立霸业、成就霸道的人至少也不会欺骗四方的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人民、善于治理家族的人不欺骗家里的亲人,只有蠢笨之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到最后一定会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点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所失去的,这真是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遵守信用退避三舍、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且称不上完美,还不敢欺骗别人呢。说起公孙鞅来,可以说是个非常刻薄的人,但即使像他这样的人,而且正处于你攻我夺、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的战国乱世,还尚且不敢忘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很快商鞅就公布了变法的2.0版,这次的政策就更为直接了。第一、在咸阳修建宫殿,将国都迁到那里。说起来迁都可是大事情,这不是搬个家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官僚系统、军队、百姓一起搬家。下这个决心可不容易,那为什么迁?其实很简单——准备向东发展、扩充地盘!
第二、禁止百姓家庭不分长幼尊卑而父子、兄弟混居一堂。简单的说就是要求把大家族拆散为小家庭。这个政策的好处在哪里?当时主要是按照户头收税、征兵役和徭役,这样家庭单位越小、漏网之鱼就越少。把大家族拆散就能直接提升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源。
第三、把小村落合并到一起,成为一个县,并设置县令、县丞等官员来管理,在全国共设了三十一个县。郡县制度从此开始,我国的国家行政机构从这时开始真正涉足到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使征税、征兵工作减少死角。彻底改变了分封制的基础。
第四、废除旧的井田制度,打破原来的土地疆界。这个教科书一直说是把奴隶主的土地分给百姓,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土地真的是百姓的吗?从此之后中国土地的所有者一直都是国家,可国家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拨开云雾其实就是君主个人嘛。这个政策说白了就是打着为百姓争取利益的幌子,从贵族手里抢夺土地给君主,而没有了贵族的从中抽成,君主的收入显然就更多了嘛。
最后一个,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计量单位。为什么统一?为了百姓使用方面?对不起,商鞅可不是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这又是为了方便征税,你收庄稼有用斤的、有用斗的、有用斛的,我怎么收税?统一就方便多了,而且什么东西都可以被国家征收了。
综合看起来,可以说2.0版的变法内容主要就是为了收税、征兵所准备的,有了这样的制度在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秦在战国诸国中无出其右者。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单纯的军事能力而言,秦国并不一定最强,魏武卒、赵骑兵、齐国技击之士可能都比秦军厉害;单纯的国力方面,秦也不一定强过魏、齐、楚等经济强国。秦最强悍的就是其强大的动员能力,而这是决定战争胜负非常重要的因素,参照二战的苏联就好。
国力提升、动员能力又大幅度提高,接下来秦国就要开疆拓土了。战争前商鞅对秦孝公分析到:“山东六国中,魏国和咱们秦国接壤,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为什么这样说呢,魏国建都于安邑城,与咱们秦国以黄河为界。但是他却独享崤山以东的地利,靠着这样的地理优势,魏国强盛时便向西侵入秦国、衰弱时也可向东收缩自保。现在咱们秦国国势渐强;而魏国去年大败于齐国,而且因为魏国的穷兵黩武,目前也没什么朋友可以合作,我们就应该乘此时机攻打魏国。目下看我们打魏国,魏国一定无法抵抗,只能向东迁徙。这样我们就可以抢占黄河、崤山的险要,取得地理优势,这也就奠定了称王称霸的基础。”
听了这番分析,秦孝公立刻下定决心,并直接派商鞅率兵攻打魏国。面对气势汹汹的秦兵,魏国这边也不示弱,立即派公子卬为将军率领骁勇的魏武卒前来抵抗。
商鞅是政治人才但不是军人,可从此战的实际效果看,用政治家特有的诡计照样可以打败敌人。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7 14:37:05 +0800 CST  
话说秦魏两军对垒之际,商鞅派人送信给公子卬,书信上写道:“当年我在公叔座手下干活的时候与您交情非常好,现在咱们两都成了两军大将,我也不忍心和你打仗。我们这样吧,见个面互相起誓结盟,然后一起喝顿酒、叙叙旧就罢兵回国,这样咱们俩舒服,两国的百姓也安心。”
公子卬是个挺实在的旧贵族,看了这封信还真的跑来赴会。可等两方盟誓已毕,正在喝酒的时候,商鞅事先埋伏下的甲士却突然冲出来俘虏了公子卬。接着趁对方主将被俘,商鞅命令全军乘势攻击魏军,取得全面胜利。
商鞅对秦国百姓用抬杆子的方式表现诚信,对自己的老朋友又可以用如此厚颜无耻的欺诈计谋以获取胜利,这就是典型的战国时期法家人物。在他们眼里一切都只是获取成功的工具,只要可以达成目标天使和魔鬼他们都愿意做。
魏惠王闻知败讯,十分惊恐,想想自己刚两次战败于齐国,现在又败给秦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马上派人向秦国献出河西一带的地方以求和。此后为避开秦国锋芒,他还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从此开始秦国获得了对魏国等山东国家的战略主动。一直到这时魏惠王才叹息说:“我真后悔当年不听公叔痤的话杀掉公孙鞅啊!”
战后为表彰功绩,孝公封给卫鞅商於地区的十五个县,给其封号为商君,从此他才该真正叫做商鞅。不过好景不长,很快孝公就去世了,其子即位,这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也就是前面那位犯错误被处罚的太子。
惠文王上台后反攻倒算的政治风波就出现了。我们之前说的孝公的哥哥,支持变法的实力派人物,但是被商鞅割了鼻子的公子虔率先发难,他派手下门人指控商君要谋反,惠文王也不多做调查便派官吏前去捕捉。
商鞅知道自己仇家多,真被抓了肯定要倒霉,就急忙逃往老家魏国。可魏国人被商鞅害的这么惨、又惧怕惹怒秦国,拒不接纳他,还把他送回到秦国。商鞅无奈之下只好与手下门人一起来到自己的封地商於,并发动自己封地的势力造反。
真动起手来,被商鞅训练出的秦国军队可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击败叛军,并俘虏了商鞅本人。惠文王对这位秦国的功臣也没客气,直接将商鞅车裂分尸,并屠尽其全家老小。
五马分尸、全家鸡犬不留,商鞅可说得到了一个悲惨结局。这个结果有其必然的原因,前面也有人为其做过预测。
要说商鞅在秦国任国相的十年,靠的就是严刑峻法,有一次他在渭河处决犯人,血把河水都全染红了,因此仇家极多。当时的一位名士赵良来见商鞅,商鞅问他:“你看我治理秦国,与当年的五大夫百里奚比谁更高明?”赵良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不如有一个人敢于直言不讳。请允许我把心里话告诉您,但您不加以怪罪,可以吗?”商鞅答应了。
这个赵良就直点问题关键:“五大夫百里奚,原是楚国的一个乡野之人,秦穆公把他从卑贱的养牛小官提拔到万民之上、无人可及的崇高职位。他在秦国做国相六七年,向东讨伐郑国、三次为晋国扶立国君、一次拯救楚国于危难之中。他做国相,劳累了也不乘车、炎热的夏天也不打伞;他在国中视察,从没有众多车马随从前拥后呼、也不舞刀弄剑咄咄逼人。因此五大夫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连儿童也不再唱歌谣。现在再看您,您起初以结交主上的宠幸心腹景监为进身之途;待到掌权执政,就凌辱践踏贵族大家、残害百姓,弄得公子虔被迫关门不出有八年之久;您又杀死祝欢,给公孙贾以刺面的刑罚。《诗经》中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也就是说得到人心才会兴盛、失去人心就会崩溃。刚才我说的几件事,可算不上是得人心啊。您每次出行,后面总尾随大批车辆甲士保护。这些保卫措施缺了一样,您就绝不出行,这是为什么呢?是你害怕啊,你不敢直接接触百姓。《尚书》中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就是说‘倚仗仁德的人会昌盛,凭借暴力的人会灭亡。’这几件事,可算不上是以德服人。以我看,您的危险处境正像早晨的露水,没有多少时间了;现在却还贪恋商於这个地方的富庶收入,在秦国独断专行积蓄百姓的怨恨。一旦秦王有个三长两短,您还会得到好处吗?”
这番分析可说是鞭辟入里,但商鞅最终还是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果然五个月后就大难临头了。
小龙人说:商鞅的悲剧结局集中反映了所有搞变法之人的困境。变法就是改变利益格局、就是侵犯既得利益集团,要成功就必然得罪人,而得罪人就很难有好下场。那到底是要建立功勋还是要求全保身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7 14:44:35 +0800 CST  
第七篇 孟子故事


今天我们来聊一位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老夫子孟轲。对这位老人家的评述那是汗牛充栋,我实在不敢说评价,只能算瞎聊几句。

说起孟子老人家,史书都说他是邹人,现在一般都认为这个邹国就是鲁国的下属小分封国,所以他还是鲁国人。说到此我突然想起曾有网络传言说韩国人认为孔孟都是韩国人,冷静下来分析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联系。山东本是东夷人故地,现代考证中国大陆古人类三大支其中之一就是东夷人,他们也是商朝的创立者。后来周朝兴起、故地丧失,周王朝仍然不放心,就分封了最厉害的两个大人物去管理东夷人故地,分别是周公旦的鲁国、姜子牙的齐国。而东夷人残部很多都跑到了东北和朝鲜,所以韩国颇以自己就是东夷人后代自居。如果能考证孔孟也是东夷人后代,那韩国人认孔孟为自己人,其实就和我们经常靠杨振宁、李政道、林书豪等美籍华人来自慰道理差不多,不值得大惊小怪。

我国史书有个特点,但凡一个人先祖有点啥功劳、名位都会不遗余力介绍一番。但现在还真没听说孟夫子的父、祖有什么出色成绩,所以基本可以判断他老人家没什么家世背景。

“孟母三迁”的故事尽人皆知,但还有个“孟母断织”的故事恐怕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话说孟轲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表现的对学习很不积极,他的母亲为了教育他就把自己纺的线都扯断了。意思是你不好好学习就没前途,我也不纺线养活你了,然后孟轲就开始发奋图强。其实这个故事的背后展现的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通过自己双手的辛勤劳动,含辛茹苦把孩子教育成才的励志故事。

书归正传,我们的孟子老先生也不能脱俗,他和其他同时代知识分子一样都在到处找门路,希望找到个识货的老大把自己买个好价钱。在老家山东没得到重用,他就跑到当时最强大的魏国去求见魏惠王,惠王问道:“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能给我的国家带来些什么利益呢?”孟轲说:“君主您何必张口闭口就要利益呢,有了仁义就足够了啊!如果君主光说为国谋利益、大夫光说为家谋利益、士民百姓所说的也是如何让自身得到利益,上上下下都追逐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只有仁爱的人才不会抛弃他的亲人、忠义的人才不会把国君放到脑后啊。”

听了这一篇大道理,魏惠王想了想好像也对,其实这个事情不要说昏庸的富二代魏惠王,换了谁听了都很难辩驳。这也是孟子后儒家学者辩论的厉害之处,他们永远不和你就事论事谈问题,只从道德制高点对你发动无情进攻。这就使辩论者左右为难,辩论吧就是自己道德有问题、不辨吧就只能认输。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诡辩者,把持着舆论的制高点。

针对“利益”的话题,我们回过头再看孟轲的老师子思是怎么说的。话说孟老夫子在子思老师那里学习时,也曾请教治理百姓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子思说:“应该叫他们先得到利益。”孟轲当场就犀利的问道:“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应该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子思说:“仁义原本就是利益啊!上面的人不仁义,则下面的人就不会安分的生活;上面的人不仁义,则下面的人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经》中说:‘利者,义之和也。’又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这些就是利益中最重要的东西。”

对于这两段关于“利益”的对话,《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老先生也曾专门做了批注:“子思和孟子的话,其实并不矛盾,都是一个道理。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益,不仁义的人是不懂得的。所以孟子对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益,是因为谈话的对象不同的缘故。”

后来魏惠王去世,他的儿子即位,是为魏襄王。孟老夫子又前去拜见他,结果见了后,离开就对别人说:“这人看样子就不像一个君主,和他接触根本无法让人产生敬畏之感。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见面他猛然就问我:‘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就能安定了。’他又问:‘谁能统一这个国家?’我回答:‘不滥杀人的人能统一国家。’他继续问:‘谁愿意让他统一呢?’我回答说:‘天下的百姓都愿意啊。大王您知道禾苗吧,七八月间遇上大旱,禾苗都干枯萎靡。这时天上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禾苗就生机勃勃,一片葱郁。这样的势头,谁能阻挡!’”

这个时候战国历史上出现了个大事情,老燕国的国君因为重用一位叫做“子之”的人物,决定把国家禅让给“子之”。其实这个事情对大臣和百姓而言也没啥,对大臣而言在哪个老板手下都是打工,对百姓而言来了谁都是对我敲骨吸髓。可对于燕国的太子就不一样了,这是赤裸裸的抢我家业啊,于是带兵开打,燕国发生了大规模内乱。

这种内乱却让齐国就有了可乘之机,以协助燕国平定内乱为由,齐国军队进入燕国。对此情况,齐王请教孟轲说:“有人建议我不要攻占燕国,有人却建议我乘机吞并它。我想,以万乘兵车的大国去进攻另一个同样的大国,五十天就给征服掉,这不是人的力量而是天意。既然上天这样安排,现在我若不吞并燕国,上天一定会降祸怪罪。您看我把燕国并入齐国,怎么样?”

对这个问题,我们看看人家孟老夫子的回答,也就知道人家为啥是圣人了,他说:“吞并后如果燕国人民很高兴,那就吞并吧。古代也有这样做的,比如周武王。吞并后使燕国人民气愤,就不要吞并,古代也有这样行事的,比如周文王。齐国以一个万乘兵车水平的大国征讨另一个大国,那里的百姓都捧着食品、茶水来迎接齐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跳出水深火热的战祸啊!如果在您的统治下水更深、火更热,百姓又将转而投奔别的国家了。”

可是孟夫子只是个理想主义者,统治者何曾给过百姓选择的机会?虽然百姓还算支持齐国,但是其他大国们不同意了,道理很简单——平衡被打破了,你齐国这么强、又吞并了燕国,那不就成了超级强国了么?这哪里还是多级发展的世界格局啊。

于是各大国开始策划援救燕国。对此齐王又对孟轲问道:“老夫子啊,现在各国都谋划来打我,怎么办?”

于是孟夫子又来了一段圣人版的回答:“我听说只占有七十里土地却能统一号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王汤;没听说过拥有千里之广的土地,却畏惧别人的。《尚书》说:“盼望我们的君主,他来了我们就可以获得解救。’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您前往征服它,燕国人民认为是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他们,都箪食壶浆前来迎接仁义之师。反过来您现在却杀了他们的父兄、囚捕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祖庙、掠夺他们的财宝,那可就不行了。天下各国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施行仁政,必然会招致天下的讨伐。大王您应该立即下令,释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财宝,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再离开燕国,这样做还来得及。”

不久,燕国百姓果然纷纷反叛齐国、而各国的外交压力也来到身边。齐王叹息道:“我真惭愧没听孟轲的话啊。”大臣陈贾为表忠心,对齐王说:“大王不用担心,我把面子给您找回来。”

于是他前去见孟轲,并刁难问到:“您老夫子认为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回答说:“是古代的圣人啊。”陈贾又说:“周公曾派管叔去监视商朝旧地,管叔却自己在商地反叛。难道周公预先知道管叔会反叛而仍派他去吗?”孟夫子回答说:“周公预先肯定不知道。”陈贾便说:“如此说来圣人也会犯错误对吧。”

对这个逻辑陷阱,孟夫子又开始了圣人版的神回复:“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因此周公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错误就改;现在的所谓君子,有了错误却听之任之。古代的君子,他的过失像日食月食,人民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人民便更加景仰他。现在的君子,不但听任错误不改,反而寻找托辞。”听了这几话充满道德神圣感的辩论,陈贾也没了脾气,放弃了为自己老大找回面子的计划。

小龙人说:孟夫子绝对是古代残酷历史中的一个特例。他单纯、直接、尊重普通人、能够勇敢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是一个伟人!但他的偏激有时候也多少有点不可理喻,典型的例子就是他骂同时期的“墨子”“杨朱”。人家墨子认为应该对天下人兼爱,在他眼里就成了“无父”;人家杨朱认为拿国王的位置和自己换生命我也不干,在他眼里就成了“无君”,无父无君就是禽兽!自说自话的最后竟然推导出人家都是“禽兽”,这确实有点过分了。所以和他、还有他的门徒辩论实在费劲。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08 16:51:39 +0800 CST  
第九篇 苏秦张仪



和孙膑、庞涓一样,苏秦、张仪作为一对充满着恩怨情仇的兄弟,也无数次被搬上电影、电视。这次让我们来聊聊他们的故事,但之前要说一句,现在的考古发现这二人的年龄、关系以及事迹都和史书记载有出入,我不喜欢考据,咱们就照着史书聊。

与孙膑、庞涓一样,苏秦张仪二人也拜在鬼谷先生门下。说起这位鬼谷先生可有些传奇,彷佛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年龄又跨越巨大,本着客观的历史观,估计鬼谷先生也就是一位有学问又没有功名的大师吧,可能行事更隐秘一些。

从鬼谷先生处学成归来的苏秦和那个年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也要寻求功名。他第一站就来到了秦国,此时的秦国国君就是那位车裂商鞅的秦惠文王。苏秦来到秦国后立刻向惠文王进献了兼并天下的策略,他知道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是当时最有希望的国家,在这里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惠文王虽然车裂了商鞅,但他可不是一个平庸君主,相反他精明、果断。惠文王知道对于刚刚强大起来的秦国来说,此时的关键应该是韬光养晦、逐步抢地盘,而不是高调的成为众矢之的,否则魏国的遭遇将落到自己身上。因此对于苏秦“兼并天下”的计划,惠文王是不会接受的。失败了的苏秦只有灰头土脸的回到老家务农,这之后就是一个失败者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开始重新发奋图强,再拼搏创业的故事。

静心修习了一段时间后苏秦把天下局势想明白了,正在崛起的秦国会成为各国的梦魇,未来东方六国合作抗秦会成为战国长期的趋势,而六国之间的历史矛盾和沟通障碍将是阻碍合作的重要原因,解决沟通障碍不正是自己擅长的嘛。所谓把握趋势就是把握命运,于是他开始了游说六国的工作。

既然变换了自己的思路,那这次就先从最弱的国家谈起。苏秦首先跑到了燕国,对燕文公说:“燕国之所以没遭受秦国的侵犯,是因为南面有赵国做挡箭牌。秦国要想攻打燕国,必须远涉千里之外;而赵国要攻打燕国,只需行军百里以内。现在您不担忧眼前的赵国,反倒顾虑千里之外的秦国,这可不够明智啊。我看大王您如果能与赵国结为亲密友邦,维护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则燕国就可以无忧无虑了。”

燕国是弱国,找别国结盟自保是最好的策略,燕文公立即听从了苏秦的劝告,并资助他车马让他去游说赵国。

苏秦到了赵国后就对赵肃侯说:“当今之时,崤山以东的国家中以赵国军力最强,秦国的心腹之患也是赵国。但秦国始终不敢起兵攻打赵国,这并不是说打不过您,只是怕韩国、魏国在背后算计他。秦国要是真的全力攻打韩、魏两国,这两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阻挡,只要吞并一些土地,很快就能兵临他们的国都。到那时,韩国、魏国抵挡不住,就只能俯首称臣。如果秦国没有了韩国、魏国的牵制,就会立即把战祸蔓延到赵国头上,到那时赵国不就危险了么?”

“让我再根据天下的地图来分析一下。您看啊,东方六国的国土总面积是秦国的五倍,各国的兵力加在一起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能够结成一气,向西进攻秦国,一定可以攻破秦国。但是,现在各国的国内重臣都主张结好秦国,都想割自己国家的土地去献给秦国。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秦国成就霸业这些人就可以获得个人荣华富贵,而各国遭受秦国的践踏他们却毫无分忧之感。所以这些人总是用秦国的威势来恐吓自己国家的君主,以使各国割地求和。我劝大王您要好好想一想!为了赵国着想,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等各国为友邦,一起抵抗秦国。让各国开联合会议,互换人质以结成同盟,并且共同宣誓:‘如果秦国攻打某一国,其他五国都要派出精兵,或者进行牵制、或者直接进行救援。哪一国如果不遵守盟约,其他五国就一起讨伐它!’这样六国就能够结成盟邦来对抗秦国,秦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赵肃侯听了这番道理很高兴,立刻将苏秦奉为上宾,并以赵国作为发起者,给了苏秦很多赏赐让他去约会各国结成同盟。

就在此时,秦国派犀首为大将去攻打魏国,结果秦国又是大胜,一举打败四万多魏军,并且活捉了魏国大将龙贾。对这个新情况苏秦很担心,如果秦兵顺势打到赵国就会挫败自己联合各国的根本。为解决这个问题,他想到了一个人,只有这个人的出山才可以帮自己完成计划,此人就是张仪。

张仪老家在魏国,当年与苏秦一起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合纵连横这套外交功夫,同窗学习的时候苏秦就发现张仪比自己厉害。但和苏秦一样,张仪一开始游说各国也没有被赏识,此时只能流落在楚国混饭吃。

苏秦的策略是启发张仪出山,帮助他完成合纵连横的大局。但此时的张仪颓废不堪,苏秦就用猛药,故意把他找来使劲羞辱一番。张仪被师兄的羞辱所激怒,再次迸发出创业的激情,心想当今天下各国只有秦国能让师兄的赵国吃苦头,便前往秦国谋求发展。看到张仪重新振作,苏秦很高兴,更暗中派手下人送钱去资助张仪,使张仪见到了秦王。

和当年孝公遇到商鞅一样,惠文王见到张义后一谈就很高兴,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商鞅”,便以客卿之礼待他。这时苏秦派来帮忙的人才对张仪说:“其实我是苏秦先生派来帮您的啊,苏秦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受不了压力会放弃合纵,那他的合纵计划就失败了。他说天下除了您没人能操纵秦国,所以故意激怒您,又暗中派我来供给您费用,希望你们师兄弟一起完成合纵连横大局。”

听了这个话,张仪感慨道:“唉!我自称能干,但是掉在别人的计谋中还不自知,看来我还是不如苏秦啊。请代我拜谢苏秦先生,告诉他只要他活着,我张仪就一定给他面子!”

小龙人说:张仪出山所带来的连横必然影响苏秦的合纵,甚至会直接导致其合纵计划的失败。而张仪说的“苏君之时,仪何敢言!”更是没谱,他老人家这辈子一直在和苏秦做对、拆他的台,不但拆苏秦的台后来连带着苏秦的兄弟也被他拆台,这又叫啥听话配合呢?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0 21:22:44 +0800 CST  
张义走访秦国后,秦国果然停止了对赵国的军事计划。于是苏秦又马不停蹄的跑到韩国去游说韩宣惠王,他说:“韩国方圆九百多里,有几十万带甲之士,天下的强弓、硬弩、利剑都产自于韩国。韩国的战士英勇无比,用脚踏弩来射箭,能连续发百发以上。用这样勇猛的士兵、披上坚固的盔甲、张起强劲的弓弩、手持锋利宝剑,以一顶百也不在话下。大王若是向秦国屈服,秦国必定继而索要宜阳、成皋两城;即使今天满足了它,明天秦国还会要割别的地。等到最后已无地可给时,韩国不也就亡了么。况且大王您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无止,以有限的土地来迎合无穷的贪求,这正是自讨苦吃啊。最后的结局就是没打一仗就丢失了全部国土。俗话说得好:‘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大王您这样贤明,又拥有韩国这样的强兵,却落得个尾从的名声,我都为您感到羞耻啊!”韩王被苏秦说的热血沸腾,也就听从了苏秦的劝说,加入了合纵同盟。

搞定了赵国和韩国,三晋之地就只剩下魏国了。于是苏秦又到魏国对魏王游说开来,他说:“大王您的领地方圆千里,表面上看虽不算大,但魏国繁华啊!村镇房屋极为稠密,已到了无处可以放牧的地步。百姓、车马之多,在道路上络绎不绝,好像千军万马一般。我私下估计大王您的综合国力不会弱于楚国。现在听说大王您有二十万武士、二十万后勤部队、二十万敢死队、十万随从、六百辆战车、五千匹战马。有这样的军事实力却打算听从群臣的浅见,去屈服秦国?今天赵王派我向您提出建议订立盟约,望大王明察决断。”就这样魏王也同意了苏秦的建议。

把三晋绑上战车后,最重要的就是齐、楚两个和秦国没有太多交集但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了。

苏秦先来到齐国对说齐王游说到:“齐国真强大啊!四面都有要塞,土地面积达到二千多公里,披甲战士有几十万之多,粮食堆积如山。先说军队,我听说您这里精良的军队,进攻就像离弦利箭一般雷霆万钧,解散后就像风雨扫过一般干净利索。您的国家如果遇到大的战事,都不用到泰山、清河、渤海一带去征兵,单单首都临淄城就有七万户人口,每户的成年男子不下三人,这样算来仅一个临淄就可以凑足二十一万的兵力。再说经济,临淄城本身就极为富庶,居民因为有闲有钱、不愁吃喝,平常都斗鸡、赛狗、下棋、踢球。临淄城道路上,车多的互相碰撞、人多得摩肩接踵,衣服连起来能成帷帐、人们一起挥汗就如同下大雨。再说国际局势,韩国、魏国之所以十分害怕秦国,是因为他们与秦国接壤,一开战用不了十天就到了存亡的生死关头。韩国、魏国即使打败了秦国,自身也要损伤过半;反过来说如果败给秦国,那么紧接着国家就濒临危亡。所以韩国、魏国对与秦国作战都十分慎重,尽量保持和平。但秦国如果要来攻打齐国就不一样了,他要背靠韩国、魏国的国土,经过卫国的土地才能到来。在这条道路上,您一百人守住险要位置,他秦国一千人也不敢通过。退一万步说,就算秦国想驱兵深入对齐国发起进攻,也要顾忌韩、魏两国在它背后的活动,漫长的补给线都在韩、魏的攻击范围内。所以秦国虽然骄横,却不敢贸然攻击齐国。如此看来,秦国难以危害齐国是很明显的。齐国有这么好的条件,却要向秦俯首称臣,这是齐国的失策。现在如果能听我的建议,齐国一方面可以免去屈服于秦国的坏名声、另一方面能获得强国的实际利益,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我希望大王您能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辩论没任何疑问,齐王也应允了苏秦的建议。

解决了齐国后,苏秦来到自己的最后一个目标——楚国,并劝说楚威王道:“楚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有方圆六千余里的土地、百万甲士、千辆战车、万匹战马,仓库里面的存粮可支持十年,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啊!别看秦国现在强大了,但是秦国的心腹之患莫过于楚国。你们两国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楚国强则秦国就弱、秦国强则楚国就弱,两国势不两立。所以我为大王您着想,不如联合各国孤立秦国。我可以为您去谈判,让崤山以东各国都向您进贡,以求得大王您能为他们去对抗秦国;再让他们把江山社稷、祖先宗庙都托付给您,练兵整军,一起听从您的指挥。总之,合纵结盟则各国都会割地来归附楚国,而连横亲秦则楚国要割地去归附秦国,这两种办法对楚国的利益来说真是有天壤之别,大王您选择哪一种呢?”就这样楚王也听从了苏秦的劝说。

用口舌之能征服了各国的苏秦,也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他被各国共同尊为“约纵长”,这也算是一个联络官的名位吧;并且身背六国相印,对这点我是很怀疑的,丞相之位怎么可能随便给这么一个没有固定效忠国家的人物呢,更可能的只是个荣誉称号吧,比如现在动辄出现的“名誉会长、主席……”。完成工作后苏秦就回到了赵国汇报工作,归来时各国送给他的车马之多,让他看起来像个国王,苏秦至此也算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虽然苏秦现在有六国相印,但实际上他的真正东家还是燕国,于是他把办公地点设在了燕国。在燕国工作的时候苏秦却出了点私人问题,他竟然与已故燕文公的夫人私通,而且被人家的儿子燕易王发现了。也不知道这位燕夫人是不是易王的亲妈,要是的话那可太有戏剧性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事情确实不好看,苏秦自己也十分害怕,于是对燕易王说:“我留在燕国也不能使咱们燕国变得更强大了,而我要是去了齐国,就可以设法增强燕国的力量。”面对这样实在的表白,易王当然同意了。

于是苏秦伪装得罪了燕国而逃奔到齐国,此时的齐国国君齐宣王很欣赏苏秦,便留下他做了客卿。这里多说一句,这位宣王就是齐威王的儿子,大家对他可能不熟悉,但是说起钟无艳和夏迎春的老公、还有爱听集体奏乐而引起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国王,就是这位老兄了。可见他也是位典型的逗比国君。

苏秦到了齐国就开始鼓动齐王增高宫殿、扩大林园,表面上是以此来显示齐王的地位,实际上想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通过这个行动为燕国效劳。可怜啊,做到了联合国秘书长的人物,现在却混成了小间谍,还真是红颜祸水啊。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1 21:56:37 +0800 CST  
这边苏秦因为红颜而落魄成为间谍,那边张仪带着连横的说辞出发工作了。第一站张仪就来到了“三晋”中的薄弱环节——魏国,他对魏襄王道:“魏国土地方圆不满千里、士兵不足三十万、地势四下平坦、没有山河险要,而且边防军需要分别守卫与楚、韩、齐、赵接壤的边界,魏国就是一个四战之地。各国虽然约定了联合抗秦,并在洹水边结盟,说是兄弟之邦互相救援。但是即使真的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有时还会为了争夺钱财而互相残杀;更别说各个国家之间了。现在您想靠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苏秦,凭一番伎俩就想结成同盟,明显是不足恃的。大王您如果不与秦国结好,秦国就会发兵进攻河外,占据卷县、酸枣等地,袭击卫国、夺取阳晋。到那时,赵国不能南下、魏国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绝,还谈什么联合抗秦呢。如此则大王您的国家就危险了!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虑、拿定主意,让我回秦国去筹划修好。”

魏国本来受到秦国的压力就最大,要承担合纵联盟中最重的任务,张仪的一番话立刻让魏王背弃了合纵的盟约,请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获得了首次外交胜利的张仪回到秦国就被任命为国相。

解决了近邻魏国的外交关系之后,秦惠文王突发奇想,不顾地理上的困难竟想远征齐国。但这个时候齐、楚的合纵联盟正是牢固之时,秦国害怕楚国借机在自己的侧面进攻,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希望达成战略同盟。

此时的楚王就是那位把屈原先生气的跳河自杀的楚怀王,后面此人的悲惨、可笑故事可多了。张仪到了楚国就和楚王谈起了条件:“大王您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转而与我秦国合作,我们秦国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然后我还会给您安排些秦国美女服侍,这样咱们秦、楚两国互通婚嫁,永远结为兄弟之邦。”

这么好的条件一提出,楚王当然十分高兴,立刻允诺张仪断绝和齐国的关系,转而和秦国结成同盟。老板作出了决策,底下人立即开始拍马屁前来祝贺,只有一个叫陈轸的大臣很慎重,甚至对这个计划表示了哀悼。这下楚王不高兴了,恼怒到:“我一兵一卒都没用就得到了六百里土地,你哭什么丧?”陈轸回答:“大王啊,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以我之见,商於的土地您肯定得不到,相反齐国和秦国却会联合起来,这一东一西两大强邻一旦联合起来咱们楚国就要倒霉了。”

楚王问:“这个话怎么说?”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有齐国这个盟友。现在和齐国断交,我们就孤立了,对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秦国这样的虎狼之国如何会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我想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承诺。到那时,咱们北面和齐国断交,西面和秦国又产生仇恨,结果这两个国家都会来打我们。因此我建议,不如暗中与齐国保持关系而只表面上绝交。然后再派人跟张仪回去,如果秦国真的把土地给我们,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

对这个老成的主意,楚王完全不屑,说道:“你闭嘴吧,别再说废话了,就等着看我去接收土地吧!”然后为表心意,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随后就下令与齐国断绝盟约,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准备接收土地。

眼瞅着回秦国就要兑现承诺了,张仪耍起了无赖手段。他先是找个机会假装从车上跌下,说自己摔坏了,然后躲在家里三个月都不上朝。对于这个赖账的家伙,楚怀王不但没发觉人家的不诚信,反而怀疑起自己来:“张仪是不是觉得我和齐国断交的事情做得还不够狠啊?”随即便派手下的勇士跑到齐国去把人家齐王辱骂了一顿。

齐王无缘无故的被楚国断交、又无缘无故的被骂一顿,自然大怒。但人家不傻,没直接去和楚国开战,而是去讨好秦国,准备和秦国结成联盟。对秦国而言,现在既然齐国都低头了,自己也自然不必对齐国开战了。最后搞来搞去只有一个楚国倒霉,之后的战国历史上楚国还将不断上演这样的倒霉蛋角色。

一直到自己的外交工作全部完成,张仪才上朝,并见到了楚国使者。一见面他就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啊?从这里到这里,有六里多地呢。”说好的六百里变成了六里,这是标准的耍流氓啊。楚国使者也不高兴了,二话没说就回国报告楚王,这下楚怀王才知道自己成了唯一的冤大头,恼羞成怒之下竟然就想发兵攻打秦国。

这时陈轸又出来说话了:“大王啊,我现在可以开口说句话吧?您要是直接去攻打秦国还不如拿出一座大城送给秦国,然后与秦国合力去打齐国。这样虽然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咱们已经和齐国断交了,又贸然对秦国开战,这是两面不讨好。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我们反而促使了齐秦和好,然后招来天下的军队都来打我们,咱们国家一定损失惨重!”

可此时的楚王只想出气,已经没有了思考的能力,根本不听劝解,立即派军队去征讨秦国。兵来将挡,秦国这边也任命魏章为庶长起兵迎击楚军,秦楚两个大国的战争开始了。

几千年来的道理都一样,“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要做青皮你就得能打,秦国耍无赖也是有资本的。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展开会战,结果秦军一发力,楚军就被打得大败,八万甲士被杀,统兵的屈氏大将及以下的列侯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不但如此,秦军还乘胜势夺取了汉中郡,这可是一个大郡,后来刘邦就是得到了这块土地才拉开统一天下的局面。

面子没了、里子也折了,气急败坏的楚怀王像个赌徒一般,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攻击秦国。这次双方又在蓝田展开决战,结果楚军再次大败。而且此时墙倒众人推,韩、魏等国见楚国垮了,也向南袭击楚国,一直打到楚国腹地。楚王见此情景,知道再疯狂下去自己只能损失更大,只好率军回国,并且割了两座城向秦国求和才算稍稍稳定了局面。

按说秦国欺负、玩弄楚国已经够了吧,还没完!人家隔了几天又来了。秦惠王派人通知楚怀王,这次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也就是河南和陕西边境的部分土地)换楚国的黔中之地(湖南、四川、贵州交接的土地)。

对这个提议,楚怀王又开始了耍小性子,他说:“我不要换地,你把张仪这个坏人给我,我就把黔中的土地给你。”张仪听说了这个事,没多想就要去楚国换地。秦王不放心,问到:“楚国就是要收拾你,你去干什么啊?”张仪说:“秦国强、楚国弱,只要大王您在,楚国不敢把我怎么样。而且我和楚王的宠臣靳尚关系很铁,靳尚又很受楚王爱姬郑袖的崇信,郑袖说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于是张仪毫不畏惧的来到楚国。

张仪一到楚国,楚王就把他关在狱中准备处死。此时张仪安排的楚奸靳尚发挥作用了,他找到楚王的宠妃郑袖说:“我听说秦王十分宠爱张仪,现在看到他要被杀了,准备用上庸等六个县以及其中所有美女来赎回他。大王看重土地、又尊重秦国,这个条件达成以后大王一定会宠幸秦国的美女啊。此消彼长之下,您就会遭受冷落。”

这个话说的好啊,女人的最大弱点就是嫉妒!于是郑袖日夜在楚王面前哭泣哀求:“做臣子的就是各为其主。现在您要是杀了张仪,秦国必定震怒,秦国震怒肯定发兵来打我们。我请求您让我们母子两人先迁居到江南居住,不要成为秦国刀下的鱼肉了。”楚王也是枕头风,心疼老婆孩子就赦免了张仪,还给了张仪很多好处。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2 13:49:08 +0800 CST  
可张仪不是个容易满足的主,出狱后他又开始玩弄单纯的楚王了,他找到楚王说:“现在各国联合抗秦,简直是赶着羊群去进攻猛虎,明显不靠谱。如果大王您不肯听命于秦国,秦国就会胁迫韩国、魏国来联合攻楚,那楚国可就危险了。您想啊,秦国西部有巴、蜀两地,处于长江上游,如果准备大量船只沿岷江而下,一天可行五百余里,不到十天大军就能打到楚国的腹地,这样一来黔中、巫郡的土地都不再是大王您的了。之后秦国如果再大举出兵攻出武关,楚国的北部地区就会成为绝地;秦兵再顺势向南继续攻击的话,楚国就要亡国了。楚国要等各国的救兵来帮忙,那起码要等半年以上,肯定来不及。坐等那些弱国的救援,却忘记了强秦的威胁,我真为大王您现在的做法担心啊!您要是听我的意见,我可以让楚国、秦国永结兄弟之邦,不再互相攻击,保持世代和平。”听了张仪的话,楚怀王想想也对,自己也试过确实打不过秦国,还不如服软结盟得了,就让他带着结盟的协议离开了。

小龙人说:苏秦的没落是因为盲目涉足感情纠纷,可气但是却有点真性情,有可敬的成分。张仪耍弄楚怀王看起来可笑,但把国际政治做到如此无赖,却颇有些可耻。楚怀王单纯、任性,能把一个屈大夫给气的跳河,确实可笑、可恨。这就是复杂的历史人物,这就是有趣的战国乱世。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3 18:47:07 +0800 CST  
完成了对楚国的消弱并取得了对齐国的外交胜利,张仪又开始了他的连横之旅,他的下一站——韩国。到了韩国后,张仪对韩王说:“韩国这地方险恶多山,所产五谷不是豆子就是杂麦,全国剩余的口粮积存也不够两年用 。现在韩国的士兵数量不超过二十万,秦国却有带甲之士一百余万。崤山以东国家的人要披上盔甲才敢参加战争,而秦国人个个赤膊便能上阵杀敌。在战场上秦国的士兵左手提着人头,右手夹着俘虏,勇不可当。秦国用孟贲、乌获那些勇士们来进攻不肯臣服的弱国,就像在鸟蛋上压下千钧重石,无一可以幸免。大王您如果不肯臣服于秦国,秦国将发兵占踞宜阳、扼守成皋,您的国家就会被分开两半,到时候韩国的土地都不再是您的了。为大王着想,您不如侍奉秦国而进攻楚国,既转嫁灾祸又取得秦国的欢心,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

对于韩国这样一个靠近秦国的小国来说,屈服于秦国眼前看确实会比给齐楚做肉盾强一些,韩王于是听从了张仪的意见。

取得了对韩国的外交胜利回到秦国,秦王又封赏给张仪六个城邑以示鼓励,并给他武信君的称号。接下来再接再厉,张仪又去游说齐王以加强联盟,他对齐王说:“主张合纵抗秦的人,必对您说:‘齐国有三晋作屏障,地广人多、士兵强悍,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拿齐国无可奈何。’大王也会认可这种说法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可实情却悲观的很,现在秦、楚两国互通婚姻、结为兄弟之国;韩国把宜阳献给秦国;魏国把黄河之西土地献给秦国;赵王也去朝见秦王,并割让河间的土地以讨好秦国。大王您如果不侍奉秦国,我大秦必将驱使韩国、魏国之兵进攻齐国南部;再安排赵兵倾巢而出,渡过清河,直指博关。到那时临淄、即墨等齐国的核心地带恐怕也不归您所有了。等到国家遭受攻击的时候再想讨好秦国,恐怕也来不及了!”

这个分析确实很准确,未来齐国就是被这样的战略部署打败了,只不过组织会战的不是强悍的秦国,而是弱小的燕国。就目前来看,既然楚魏韩都跟了秦国,齐王也只得采纳张仪的建议,彻底加入连横同盟。

张仪离开齐国后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又向西跑到赵国游说,他对赵王说:“大王您带头联合各国抵抗秦国,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侵略。大王您的威望在崤山以东传扬,我们秦国这个小国家是十分恐惧啊。所以我们缮甲厉兵、积蓄粮草,时刻不敢放松警惕,唯恐大王您兴兵前来问罪。现在我们秦国托您的福,一举攻下巴、蜀,吞并汉中,包围周天子的地盘,军队已经到达白马津。我们秦国虽然地处偏远,然而对赵国的愤怒也不止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我们秦国正有一支破烂的部队驻扎在咱们两国边境的渑池,随时准备渡过黄河、越过漳水,进据番吾,然后来邯郸城下和您相会。希望用古时的会战形式,重演武王伐纣的故事。为此,特派我来通知您和您的臣民。现在楚国与秦国已经结为兄弟之邦,韩国、魏国俯首称臣,齐国也准备向我们献出盛产鱼盐的海滨之地,这就相当于砍断了赵国的右臂。被砍断了右臂再和别人争斗,您想要不灭亡还可能么!如果秦国同时发动三支大军,一支是齐国部队,让他们渡过清河,在邯郸之东驻军;一支是韩魏两国军队,让他们驻扎在成皋,进军赵国的河外地区;第三支是秦国自己的军队,使其驻扎在渑池。然后约定四国联合同时攻赵,征服后四分其地,赵国还能存在么?我为大王您着想,不如与秦王结下盟约,使两国成为长久的兄弟之邦。”赵王被逼无奈,也只有接受了张仪的劝说和秦国结盟。

各大国家都加入了秦国同盟,最后张仪北上到达燕国,此时沟通燕国这个老牌弱国就很简单了。他对燕王说:“如今赵王已经服从了秦王,并献出河间地来满足秦国。大王您不赶快结好秦国的话,秦国就会派兵到云中、九原,驱使赵国进攻燕国,如此一来燕国西部的土地可就不是大王您的了!而且现在的齐国、赵国就像秦国的郡县一样,没有秦国允许不敢随便去攻击别国。大王您如果服从了秦国,就可以长年免除齐国和赵国的威胁了。”燕国弱小必须跟着大国混,目下的局势只能接受张仪的游说,献上五个城以向秦国求和。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4 11:20:49 +0800 CST  
完成了和各国的连横重任,张仪就准备回国报告。可不幸的是还没到咸阳,秦惠文王就去世了,其子秦武王继位。这位武王从做太子时就讨厌张仪,而且他的对外政策更直接、更野蛮,不喜欢张仪那套连横的东西。因此他一即王位,张仪的政治地位也就下降了。

“趋炎附势”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秦国的大臣们看到老大不喜欢张仪,也就开始说他的坏话了。其他的各个国家看到张仪在秦国失势,也都放弃了对秦国的许诺,再次合纵抗秦。

眼看着对外自己的多年心血全都付之东流,对内新的领导不信任自己、同事排挤自己。在这样的局面下,张仪展现出了他不同于商鞅等法家人物的执拗、强硬的性格特征,而是明哲保身、周旋从容。他向秦武王建议说:“我为大王您考虑,只有东方国家内部发生问题,您才有机会多割得土地。我听说齐王十分憎恨我,我人到哪里、齐国就会去打哪里。我建议您让我到魏国去,这样齐国必定要攻击魏国。齐国、魏国一打起来,大王您就可以乘机攻占韩国,进军三川、挟持周天子、进而控制天下,这可是成就帝王大业的机会呀!”武王本就不喜欢张仪,这下正好顺势把他送到了魏国。

张仪来到魏国后,齐国果然出兵魏国来找他的麻烦,对此魏王十分害怕。张仪安慰他说:“大王您不要担心!让我来退掉齐兵。”这次张仪的使出计策充分体现了他外交家的天才。

张仪先是派手下人到楚国,做通了楚国使臣的工作,借楚国使臣之口对齐王说:“大王对张仪真不错啊。”齐王奇怪的问到:“此话怎讲?”楚国使者说:“难道不是么?张仪离开秦国本来就是与秦王定下的计谋,想让齐、魏两国互相攻击而秦国乘机夺取三川地方。现在大王您果然攻打魏国,正是对内劳民伤财、对外和邻国为仇啊,这不是使张仪重新获得秦王的信任么。”齐王听罢这才醒悟,立刻下令退兵。就这样,张仪安安稳稳的在魏国做了一年国相后,便安详的去世了。

《通鉴》里面对“纵横家”有评价说:苏秦张仪以合纵、连横的政治路线游说各国,达到富贵的高位。他们不用像吴起、商鞅等法家一般辛劳付出,又凄惨收场;也不像孙膑等兵家那样,劳心劳力带兵打仗还有战场危险。他们动动嘴皮子谁也不得罪就得到了荣华富贵,这种好事谁不要啊。于是天下人纷纷争相效法,还有个魏国人公孙衍,名号犀首,也以能说会道著称。其余的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流,纷纷而起、遍于天下,多得举不胜举。然而这些人当中还要数张仪、苏秦、公孙衍在当时名声最为显赫。

对这些纵横家,孟老夫子也有评价。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汉代的扬子在其代表作《法言》中也有论断。有人问:“苏秦张仪跟鬼谷子学习合纵连横,让中国得到十几年的安定,是这样吗?”回答说:“骗人的技巧而已,圣人是厌恶的。”又问:“那学习孔子的书而做张仪、苏秦那样的事,怎么样呢?”回答说:“这好像有凤凰般的嗓音却长着凶鸟的羽毛!”问:“子贡不也是这样干的吗?”回答说:“子贡这么做为的是排难解纷,是高尚的;张仪、苏秦为的是谋取富贵,是耻辱的。”问:“张仪、苏秦能独树一帜不学前人,也算是有才干了吧?”回答说:“上古时的明君对品质不好之人加以拒绝,能说不考虑才干吗?他们的这种才干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才干!”

小龙人说:现代考古发现,张仪比苏秦早死二十多年,而不是通鉴上的记载苏秦比张仪早。所以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张仪的故事实际是后来公孙衍的故事,而苏秦的故事很多是苏代、苏厉的故事。可是不管怎么说,“合纵连横”确实是战国一段时期内的外交主题。

这个主题是单纯的靠苏秦张仪两兄弟炒作出来的么?时代需要而已!秦国虽已然崛起,但又没有实力同时应对东方六国;东方六国有矛盾但是更不愿意看到秦国欺辱自己。在这样的背景下,外交战就成为各国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纵横家才会登上历史舞台。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成时事!”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5 11:51:32 +0800 CST  
第十篇 大秦征战


前面我们说了秦国的变法、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外交战,贯穿其中的主题就是秦国对六国的征伐与国力的逐步强盛。今天我们挑选几个故事来看看秦国这个国家发展的特点。

先说对巴蜀的侵略。前面张仪出使楚国的时候曾专门给楚王分析过,秦国现在有巴蜀之地了,坐船顺江而下就可以打你。那巴蜀是如何落入秦国手中的呢?此事还要从巴蜀这两个国家的背景说起。

巴蜀这两家和楚国的出身一样,都不是周人分封的国家;属于自己成长起来的政权,只是尊周王为老大而已。到了战国之世,周王已经不管事,诸侯们开始兼并纷争、争雄夺霸,这哥俩也跟风打了起来,希望争出一个西南霸主。就在打的难分难解之时,哥俩同时想出来一个馊主意——向秦国告急求救。

对于这个情况,芈月的老公惠文王开始纠结了。一方面他想借机出兵讨伐蜀国,在西南获得利益;可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条路险峻难行,而且补给线还可能遭受韩国的侵犯,因此犹豫不决。朝廷上下也因此分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

其中正方代表就是司马错。说起这位司马错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名将,为秦国打下了无数的胜仗,不过我认为他更厉害的是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司马家族的传奇。这里面有名臣司马懿以及其后的晋朝皇室;史学家司马迁、司马光;文学家司马相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原小姓氏,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而反方是时任秦国丞相的张仪,他的建议是把矛头指向韩国。张仪论述说:“从战略上看,我们首先应该与魏国、楚国亲善友好;然后出兵黄河、伊水、洛水一带,攻取韩国的新城、宜阳;随后兵临周王的都城,控制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天下版图,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诸侯,这才是称霸的大业。咱们不去天下的中心去争雄,反而参与千里之外的戎狄争斗,这可不是做大事的态度啊!”

司马错当场反驳说:“您说的不对。要知道,想要国家富强必先开拓疆土、想要军队强大必先让百姓富庶、想要成就帝王大业必先树立德望,这三个条件如果同时具备,帝王大业也就成了。现在咱们是国小民贫,所以我建议应先从容易的事情做起,别急着谈帝业这样的大空话。”

“蜀国是西南的国家,又是那里戎狄之族首领。这个国家政治昏乱,国力弱小;以咱们秦国的部队攻蜀,就像狼入羊群一样容易成功。而获得的好处却很多,攻占它的土地可以扩大秦国疆域、夺取它的财富可以赡养咱们的百姓,而且我们的军队也不会有大的伤亡。这样一来我们既吞并了一个国家,也不会让天下各国说我们强暴、对我们痛恨,可谓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可假如我们去打韩国、去劫持周天子,就会臭名远扬,而且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实际利益。担着不义之名去攻占土地,可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周王室现在虽然落魄,毕竟还是天下尊崇的主人;齐国也是韩国的亲睦友邦。周王室自知要失去象征权力的九鼎、韩国自知要失去伊洛一带的土地,两国必将齐心合力、共同谋划,再去请求齐国、赵国的援助,甚至能和有旧怨的楚国、魏国和解。这样六国就很可能再次合作进攻我们,到那时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攻打蜀国才是十拿九稳的上策。”

经过对这两位重臣不同意见的分析考量,惠文王最终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听从司马错的建议起兵伐蜀。事实也确实如司马错所预料,秦军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蜀国全境、收获了这片天府之地,并把蜀王降为侯、又任命陈庄担任蜀国国相,使蜀国成为其附庸。由此获得了大片的粮食产区,使得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从这个故事可见,秦国在对虚名和实利的选择中,习惯挑选后者。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6 12:39:26 +0800 CST  
第二个我们再讲讲秦国进攻韩国的故事。发生这次战争的时候,英明的秦惠文王已经死了,接替他的是秦武王,也就是《芈月传》里那个傻傻的嬴荡。能被尊为“武王”,就说明这个人热衷于战争,他一上台就指派新到秦国打工的甘茂进攻韩国。

对这个安排甘茂却提出了异议,他对秦王说:“我希望大王您不要去进攻韩国!”秦王很奇怪问他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虽说是个县,其实按照规模应属郡一级的编制。对这样一个战略要地,我们不远千里发兵进攻,恐怕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过去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邻居就去告诉曾参的母亲,他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仍旧织布、泰然自若。可等到后来有三个人告诉她同样的事情时,曾参的母亲也扔下纺布的机杼,跳墙逃走了。我不如曾参贤良、大王您对我的信任又不如曾参的母亲、而咱们国内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个,所以我怕大王您也会有扔下机杼的举动而不再信任我。”

“当年魏文侯任命乐羊为大将进攻中山国,打了三年才成功。回来封赏的时候魏文侯向乐羊出示了整整一大筐状告的报告,乐羊见此一再叩头行礼说:‘这次胜利真不是靠我的军事才能,实在要归功于您对我的信任啊!’现在我甘茂只是个寄居秦国的外籍人,率军长期在外作战,樗里子他们将来一定会背后攻击我,大王您也一定会听信他们。到那时攻打宜阳的任务必将前功尽弃,结果是大王您失去了战争、而我遭受了怨恨。”

听了这个话,武王当即大咧咧的说道:“没问题,我向你发誓不会那样!”见老大都发誓了,甘茂才放心的带兵前去攻打宜阳。

事情果然不出甘茂所料,此次战争真的不容易,大军进攻宜阳打了五个月还没有攻克,这时樗里子、公孙衍也开始指责他了。武王也就动了心,派人去召甘茂罢兵回国。对使臣,甘茂回答的也很简单:“您回去问问老大,我们原来的誓言还在吧?”得到这个消息武王才恍然大悟,于是下定决心,征发全国兵力去协助甘茂。最后一战成功,杀死韩军六万人,并攻陷宜阳。

这一场韩国之战可是秦武王最后的辉煌了。武王这个人不止喜欢打仗,也是个武术爱好者。在他的治下除了甘茂这样的人才外,还有一些武林高手,比如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这些人也都先后做了大官。刚获得宜阳不久,武王有一次和大力士孟说举大铜鼎比赛,结果一不小心用力过猛,竟然血管破裂而死。他这一死可不要紧,和他一起锻炼身体的孟说及其家族全部被杀。

武王的英年早逝对秦国的政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从此一个女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因为武王年轻没有儿子,只能让他在燕国做人质的异母弟弟嬴稷回来接班,这就是秦昭襄王。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芈月,因为儿子成了国君,母以子贵被封为宣太后。这位芈八子有着湘妹子特有的泼辣,再加上她有几个能干的兄弟,于是很快掌握了秦国上下的权力。秦国接下来数年进入了女主统治时期。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7 19:10:23 +0800 CST  
说起来芈月做了秦国的国母、掌握了权力就该对自己娘家人好点,可是在她的治下秦国继续对楚国恣意欺辱,甚至变本加厉。此时的楚国国君还是那位受尽欺辱的楚怀王,这位老哥也真可怜,一辈子被秦惠文王和张仪耍弄欺负。好不容易熬到惠文王死了、张仪死了、武王上位几天也死了,熬到自己芈家的姐妹带着小国君登上秦国的统治位置。没想到这自家姐妹竟然继续欺负自己,而且变本加厉。

此时的战国局势已经明朗,就是秦楚两强争霸。合纵每次都是楚国做老大,秦国的连横也是以联系楚国为主;换句话说楚国决定着秦国是要面对六国同盟还是一盘散沙。这个局面下楚国的立场就非常重要。而在当下这一刻,楚怀王又在搞合纵了。

破这次合纵,秦国的方法也直接——先打后揉。秦国先是攻打楚国,夺取了八座城市。然后以秦王名义派人给楚怀王送信,建议道:“咱们两国当年约为兄弟之邦。曾经有约定,您要派楚太子到秦国为人质。不料楚国太子在我国竟然辱杀大臣,然后不辞而别,这样我才派兵攻入你的境内。现在又听说你让太子到齐国去充当人质,这是什么意思?说实话咱们两家互相接壤、而且结为儿女亲家,要是咱们两家关系恶化了,还如何号令其他国家啊?我想和你在武关见一面,大家谈谈,然后再定个合约。”

对于秦国的邀请,楚怀王是十分为难的。他知道秦国太不遵守信用了,赴约怕落入圈套、可是不去又怕秦国更加恼怒。在纠结的时候,大臣昭睢对他说:“大王您不能去,咱们调兵固守边关就可以了。秦是虎狼之国,残忍狡诈,我们被骗过几次了,这样的国家绝对不可信任!”可是另一方面,儿子芈兰却劝怀王去秦国。这位怀王归谁神差竟听了儿子的话,真的去了秦国。

结果毫不意外,芈月统治下的秦国照样耍无赖。让一位将军假扮秦王把楚怀王骗进武关,然后就把他劫持到了咸阳。怀王到咸阳后没了人身自由,被秦国的大臣要求对秦王行君臣之礼、并割让巫郡和黔中郡两块土地。

这时候我们的倒霉蛋怀王却显示出了大贵族特有的风范,我虽然单纯、昏庸,但是我不会卑躬屈膝。对秦国的索求他绝不回答,只愿意按原计划举行盟誓。对此秦王坚持要楚国先割地再谈,怀王十分愤怒地斥责说:“秦王已经欺骗了我,竟还想用强暴逼迫我割地!?”于是再不搭话。秦国没办法只能把他长期扣留下来。

秦国用欺诈的方式对待一国首脑、用绑票的方式赚取他国利益,这种行为不要说对比周礼,拿到哪里也都够得上无耻了。可是更让人遗憾的是,秦国这种做法在后世还经常被人推崇和模仿,而且美其名曰:为了高尚的目标可以用卑鄙的手段。

楚国方面,大臣们对于发生的变故都十分震惊,大家商议说:“我们的君主被扣在秦国回不来;我们的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国家的正副元首一下子全被外国控制了,这个时候如果齐国和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楚国就完了。”于是大家打算拥立一位在国内的王子继位为王。

这时昭睢又出来反对说:“老大和太子都被困在外国,我们却违背老大的意志而另立其他儿子,这太不仗义了。”于是主持大局,假称楚王已经去世,以这样的理由到齐国要求迎回太子。

对楚国的请求,齐王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建议:“不如扣下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齐国国相却说:“不可以如此,如果楚国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反而另立一王,我们手里的人质就没有价值了。反而落得个天下指责的坏名声。”那人又说:“不怕,如果楚国新立国王,我们就可以和新王作交易:‘给我土地,我们就替你杀死太子;不然的话,我们就联合其他国家立太子为楚王,把你赶下台。’”

这时候就见道德水平的高低了,齐国毕竟不是秦国那样的虎狼之国,还讲点礼仪道德,齐王最终选择了国相的意见,归还楚太子。楚太子回国后便被立为新的楚王,稳定了楚国政局。

小龙人说:这三个故事都是秦国扩张中的重要事件,分别体现了秦国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务实不务虚、其次是君臣有良好沟通、最后是为了达成目标不择手段。这些特征保证了秦国可以统一六国,但是不择手段的做法长期一定难以持久。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8 20:09:34 +0800 CST  
第十一篇 孟尝君
波澜壮阔的战国历史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身贵族、富可敌国、权势熏天、仗义疏财。而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门客满门,说白了就是养了一大堆闲人供自己使用,这些人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所谓“战国四大公子”。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人影响了战国历史,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第一位——孟尝君。孟尝君是齐国的大贵族,其发家史要追溯到他的父亲。当年齐国国君把一块叫薛的地方封给了一位叫做田婴的王族,并给他封号称靖郭君。这位靖郭君很受齐王的喜爱,他得到封号后给齐王提了一个重要建议:“要做好国君、把国家发展好,需要事必躬亲。对于大臣的报告,您应该每天亲自了解、批示。”

齐王听了这个建议也觉得有道理,但做了几天就烦了。说来也不奇怪,一个国家事情那么复杂、官员那么多,要真的做到听每一个报告、研究每一个问题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说到这里我们要向事必躬亲的几位帝王致敬,那绝对是劳模,比如说秦始皇、朱元璋、雍正帝等,但辩证的看这种劳模因为太辛苦心里也都多少有些疾病。

回到正题,齐王因为厌烦了,也就把这些工作全部委托给靖郭君去做。于是,齐国的大权全部落到田婴手中。这样的故事后来在中国历史上也不断发生,只是再也很少交给皇族去办了,一般都是交给三类人:大臣、女人、太监,这也就造成了所谓的权臣当道、牝鸡司晨、阉党乱政。其实根源都只有一个——当君主太累。

田婴得到了齐国大权就也想生活的体面些、把自己的权势保护的更周道些,于是他准备在自己的封地薛建一座大城。这时一个门客劝阻他说:“您有没有看到海里的大鱼?这种大鱼海网罩不住它、鱼钩也牵不住它,然而它一离开海水,连小蚂蚁也可以制它于死地。今天的齐国就是您的大海,您能长期控制住齐国,又要薛城做什么!反过来说如果失去齐国大权,即使把薛城的城墙修到天上也保不住自己!”

田婴能独揽大权,还是有些水平的,他一听懂了,立刻放弃了这个扩建计划,果然也进一步加强了在齐国的权势。

田婴有钱有势,自然也是三妻四妾,光儿子就生了四十个。其中有一个小妾生的儿子叫田文,按照礼制这个叫田文的孩子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嫡出,本该默默无闻的活一辈子。可他有本事,为人风流通达、富有智谋,还给父亲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很得田婴的欣赏。

田婴看儿子那么能干就让他主持家政、管理门客,一接手工作田文干的也很好。门客们都在田婴面前称赞田文,甚至建议让他做继承人。就这样,田婴琢磨再三,为了保证自己这支宗族的长治久安,他死后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田文,号为孟尝君。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19 22:57:57 +0800 CST  
有了钱又有了地位,小田文便开始经营自己的爱好——交朋友。他四处招揽、收留各国的文人和犯罪出逃的勇士。对于这些招揽来的门客,孟尝君既给他们丰厚的薪水待遇,还救济他们的亲戚,平常也不用他们做事情。这么好的待遇谁不喜欢啊?就像《水浒》里的柴进,不管是林冲还是宋江,反正养了一大堆闲人。到最后,孟尝君门下收养的食客越来越多,达到几千人,他的慷慨美名也传遍天下。

对孟尝君,司马光老先生也有个评价,他说:君子之所以收养士人,是为了百姓的利益。《易经》说:“圣人养贤,以及万民。”而真正值得养的士人,其道德足以匡正风俗、其才干足以整顿纲常、其见识足以见微知著、其强悍足以感动他人。这样的人往大处说可以有利于天下,往小处说也可以有利于一国。所以君子才用丰厚的待遇来养他们,用高贵的爵位来敬他们。蓄养一个这样的人就能惠及万人,这才是养贤之道。然而孟尝君的养士,不分聪明愚笨、不论好人坏人,一概收留。他用君主的俸禄,建立自己的私党、求得虚名,对上是欺辱国君、对下是盘剥百姓,这只是一个奸雄,不值得尊重!《尚书》说:“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也就是说商纣王是收留天下罪人的藏污纳垢的匪巢,孟尝君也是这样。

虽然司马老先生不屑,但齐王却很重视田文,一方面让他在国内抓内政、另一面还让他管外交。这不,这次就让他代表齐国到楚国做友好访问的工作。看到大名人孟尝君来访,后面又是实力强劲的战略同盟齐国,楚王当然热情接待,并很爽快的送了他一张象牙床。

象牙床可是好宝贝,即使像孟尝君这样的贵人都没见过,于是很珍惜的命令一个叫做登徒直的门客护送象牙床回齐国。登徒直这个人很聪明,知道这是个苦差事,不愿意做这个工作,便对孟尝君的另一个门人公孙戌说:“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把老婆孩子都赔进去也赔不起啊!你要是有本身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就把家祖传的宝剑送给你。”

公孙戌也是贪财就答应了,他跑去求见孟尝君说:“现在天下很多国家都想请您担任他们的国相,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您愿意帮助弱小,大家都钦佩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这样的厚礼,那些您还没去过的国家又拿什么来款待您呢!”孟尝君一听也有道理,于是决定拒绝楚王这个贵重的礼物。

本来事情结束就完了,可这位公孙戌太轻浮,一看计策成功,便高兴的小碎步往外跑。这个小动作表现出来的兴奋情绪立刻被孟尝君发现,他还没出小门,就被叫了回来。孟尝君问道:“你为什么如此兴奋呢?”公孙戌也没隐瞒,直接把赚了宝剑的事如实汇报。听了这个话孟尝君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令人在门上写道:“只要能扬我田文的名声、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是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

对这件事司马光的评价就客观很多,他说:孟尝君可以算善于纳谏的人了。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使是别有用心,也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毫无私心的尽忠之言呢!《诗经》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我们要的是花,何必管根长得如何呢?)孟尝君有这样的气魄啊。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6-02-21 08:07:58 +0800 CST  

楼主:小龙人X

字数:305256

发表时间:2016-02-02 05: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8:27:52 +0800 CST

评论数:2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