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頭龜读《金刚经》,读《金刚经》的一些笔记

缘起



坛子里许多讲经说法的帖子,而我只是一个居士,佛教称白衣,所以我不可以僭越,不可以说我这帖子是在“讲经说法”。佛在世时,有给孤独长者,他讲法但不升座,讲讲自己对经典和佛法的体会,我不敢自诩如给孤独长者一般成就,暂且借他的这种形式来和大家谈谈体会。皈依多年,读经多年,这是一个佛弟子必须要做的功课,读经至此有一些思考笔记,也有一些体会,收录于此,成《读经笔记》。许多年来十分忙碌,虽有一些体会所知,但是无暇整理,这段时间恰好是蛰伏的岁月,也恰好得以将这些体会整理出来。所以也应该是最好的安排,经文,经典,平常读起来一定是枯燥乏味的,理解起来也不是那么有趣味。网络时代有着许多戏谑的调侃,我尽量尝试涉猎一些有关的词句互为表里来深入浅出的讲讲我的体会但愿这些文字能令大家有所发心,也通过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大家亲近佛法,取一些方便,得一些自在。(这一笔记,主要分享两部重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学习体会。)顺道提一句,由第一至第五篇,大家可能如入云雾,因为我都是在挖坑和制造问题,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好好的来谈经文的深意。





一 大医王手中自在的秘密







如果要自杀,你再多花一点时间,看完这本笔记再考虑死不死。毕竟如果错过了大医王手中自在的秘密岂不是很可惜吗?

大医王是谁,佛教把佛称为大医王,这个大医王并不是什么医学院的一级荣誉毕业,而是医中之医。假设你的肺脏有病变,你可以找心胸外科医生去开刀,你的手摔断了,可以找骨外科的医生替你解接骨。但是你要是和某一个医生说:“医生啊,今天我不高兴,不自在,怎么办啊,有什么药或者什么手术能治?”完了,这个医生就被问倒了。看官要说,我可以找心理医生呀,我再问你,心理医生要是也不开心呢,是不是再找另外一个心理医生,那么有没有一个最终的大医生,能够对治这些深深烦恼?有!有一位法师曾说过一句话:“身体交给医生,心灵交给佛陀!”。嗷!明白了!大医王就是佛,我不自在不快乐不必花钱求诸于外,只要去找佛陀要一些药就好了。

那药在何处?买药自然要去药店,在这里佛教这个宗教就和药店一样,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林林总总的药。但似乎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佛教被描述成一种消极避世的宗教,佛弟子也被塑造成一种但愿不食人家烟火对凡尘俗世避之不及的清教徒的形象,这难免让人们对佛教有了一些误解。其实,在我眼中,佛法是教你怎么去自在的方法。佛教,是宗教之名,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可以把“教”作为第一声念,就是“佛教你……”,教你什么呢,教你自在教你快乐。但是佛陀已经涅槃,难以亲见,还怎么教我呢?哈哈哈,幸运的是,佛陀的话语早已记录成佛经流传下来。

经,即是经典,梵语Sutra(sutta,修多罗)。佛陀教言的集合就是佛经,就类似于中国的《论语》是孔夫子教言的集合一样。我们通过读经,学习经文的意义,其实就和佛陀在和我们讲课一样,真是太好了,不用学费就有大导师亲自授课,赚大了。

佛教在经中讲“苦”,人生来就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取蕴。中间的六种苦很容易理解,可是一头一尾这两苦似乎有些难解。生,是一生的开始,怎么会苦呢?但是想象一下,婴儿经由产道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备受挤压,浑身血污,而且一出娘胎必须先哭一下,经由苦难的过程来到充满苦难的世界,是否是一种苦难呢?至于五取蕴,在此先不做解释,下文中谈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会有专门解释。

八苦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实际上还有“三苦”不为人所知,即是: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即是饥寒交迫所致之苦,坏苦即是先富后穷之苦,行苦即不落贫富,但只得逆来顺受之苦。以上是对三苦的简单理解,其后或有更细的讲解。其实佛教中对于“苦”的名相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看官要问了,你这里题目是“大医王手中自在的秘密”,你就在和我讲苦,是不是有些文不对题?当然不是!

不自在、不快乐是一种病,这样的病在现代人中间更多,因为这种原因现在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看来大多数看到这里的人都是“有病”的,看官看后必然暗骂:“嘿!说我有病,你有药啊?”我答:“我有药啊,你吃吗?”这个药不是我的,我只是先你们一步吃了而已,题中所提“大医王”是佛的别称,他手中有药,就看你吃不吃了。那到底那个药是什么?就是自在的秘密!自在的秘密就是佛教讲的“离苦得乐”,就是经文里的妙语连珠。

好了,知道大医王手中有着治病的药,有自在的秘密,那么到底在哪一部经典?哪一个章句?其实,三藏十二部经典洋洋洒洒诸多文字尽是解脱之道,无有高下,是佛随机而说,对不同根器而说,只是现在人的快餐文化总想一步到位,所以才会有此“到底在哪一部经典”之问。快餐文化下的众生也是众生,佛法对众生说,自然也有对应快餐文化下的教法。我选取了两部经典为主,其中穿插一下其他经典和注疏,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希望能给大家以新的体会。

而说到“自在”,这一个词语最为人所熟悉的引用就是“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或者观世自在菩萨,在中国以及各大乘佛教信仰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其有求必应寻声救苦而为人们所信仰。《西游记》中悟空遇难最先想到的救兵,《玄奘西域记》中为玄奘指引绿洲所在的大菩萨,就是这一个大慈大悲的菩萨宣说了一篇最简短而又最难懂的经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二百余字,却统摄六百卷《大般若经》,如果非要说捷径,那么读懂这一部经便算是一种捷径。提到这一部经,便不得不提另外一部著名的经典——《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即是所谓《金刚经》。这两部经典在我看来应该就是自在的秘密,乃至是秘密中的秘密。这一笔记中主要就是和你们分享我对这两部的学习体会。(注:全文均多引述汉传佛教显宗经典,毕竟藏传佛教以及密宗的经典有部分因戒律原因不能作公开开示。)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只希望我的这些文字能让你们站在我的肩上,看看不同的风景,以你们觉得适合的方式去获得属于你们的自在。希望大医王手中自在的秘密被更多不开心的人所理解和体悟。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09 15:55:00 +0800 CST  
二 般若波罗蜜的力量



般若波罗蜜,这个名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是接触到这个词应该都是在影视剧中,《大话西游》里,月光宝盒穿梭时空的咒语,《倩女幽魂》里燕赤霞的金刚法咒,隔着崇山峻岭,也把老蜈蚣给收拾了。看来般若波罗蜜似乎是一个拥有神秘力量的咒语一般,穿梭时空降妖除魔无所不能。

那究竟它是否有这个力量?烦您往下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下简称《金刚经》)和《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还有藏传佛教的著名经典《般若摄颂》乃至三藏十二部经中般若部六百卷《大般若经》中都有相同的一个词——般若。还有在佛教本尊中有般若佛母,是胎藏界中持明菩萨,《大智度论》中更有提及:“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以般若为母。”也就是说,般若可以作为诸佛母亲般存在,有云“能生诸佛,摄诸菩萨”,由此可见般若在佛教中可以说是一个重中之重,蕴含着能够成就诸佛的力量。说到现在估计还有看官将般若读作“ban(第一声) ruo(第四声)”,事实上应该读作“bo(第一声) re(第三声)”,因为般若同其他佛教词汇一样来源于音译,般若即是梵文中“Prajna”,也就是妙智慧的意思。

波罗蜜或者波罗密多也是音译,梵语“pāramitā”,译为“到彼岸”或者是“渡彼岸”也可以理解为“到彼岸的方法”,那么我们现在就明白了般若波罗蜜就是“以智慧到达彼岸”的方法。讲到波罗蜜我们就要再知道一个词语“六度波罗蜜”,就是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也有云“六度万行”,六度波罗蜜是许多解脱法门的六种代表,即是:“布施(檀波罗蜜)、持戒(尸罗波罗密)、忍辱(羼提波罗蜜)、精进(毗梨耶波罗蜜)、禅定(禅那波罗蜜)、般若(般若波罗蜜)”,可以看到只有禅和般若两种是不译的,是他们不会,还是因为现代人的翻译艺术比那时更加高吗?这里我们留下一个疑问,下文中会有机会去解释。

那么前文中那一句话就可以翻译为“以智慧到达彼岸的方法,就像诸佛的母亲一般,父母之中母亲功劳最大,所以说以智慧为母亲!”。那么连题目也可以改为智慧的力量!那么到底这个般若波罗蜜的力量有多大,能够使得诸佛成就,能使得诸众生离苦得乐。
佛教中不止一次提到彼岸,但从未具说从此岸到彼岸到底有多少距离,因为禅宗有讲顿悟,即一个弹指即刻开悟到达彼岸,密宗也有讲“即身成佛”,就是这一世就能开悟成佛,也有讲“经无量阿僧祇劫苦修成佛”。或许现在把成佛作为目标或者方向的现代人并不是那么多,许多人信仰佛教或者说接触佛教只是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些。般若,既然能做为诸佛之母,当然对治我们的苦恼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另一个层面来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压力更大节奏更快,我们苦或者说烦恼或许更重,“治乱世用重典”“救急病下猛药”也算是救度现代人的方便法门。

《心经》中说:“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心经》中的一句,般若波罗蜜拥有断除一切苦难的力量,这一点在他翻译《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即:现在流行的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的同本异译),其中的能断也就是断除苦难的意思。看官要问,你这里是否大话,中医讲对症下药,事件种种烦恼无日无之,岂能一罐万金油对治所有病?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曲解,种种烦恼细分若何都无所谓,它们都是烦恼,种种苦难名称千万,它们也都还是苦难,那么智慧就是对治这些问题的法宝。
人之所以烦恼,就是解决不了所遇到的问题,没有钱是问题,没有伴侣是问题,没有名声是问题……。赚钱需要智慧,找伴侣除了缘分也需要智慧,追求名声更需要智慧,看官不禁又问佛经中有教人赚钱和找女朋友的智慧吗?有,也没有。许多人讲佛经中的智慧是究竟的智慧甚深微妙的智慧是无上般若,所以和世俗的所谓成功学之类的智慧不一样,其实就如同我刚才说的智慧就是智慧,种种名称之下也是智慧。而且在我看来,佛法的智慧是一种纯朴和简单的智慧,简单得就像“1+1=2”一般。看到这里应该会有看官为之哗然,我佛的甚深智慧竟然在你眼中即是“1+1=2”?仔细想想,在数学的世界比1+1复杂得多的数学理论多如牛毛,但是前提是一点:“1+1=2”必须成立,如果这个基本的一点不成立的话数学大厦将面临崩塌,而且证明要从数学理论上证明“1+1=2”也不那么简单,这个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由1742年提出,到了1920年布朗证明了9+9,最后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至今尚未有人证明1+1。其实这和佛法不谋而合,佛法的智慧是简单的、朴素的、最纯粹的,但是又是最无从证明的,就像1+1至今未被证明,佛教的智慧至今也未被具说。1+1未被证明,但是不阻碍1+1是既定真理,佛法的智慧未被具说但并不阻碍它能解决众生的苦难。般若智慧是最简单但又是最难的。就像当你解一道几何题,用了很多深奥的数学理论都解决不了,但是突然你发现证明三角形全等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般若智慧就是“证三角形全等”。

看官又要疑惑了,照你这么说,般若智慧就是变色龙,专领功不得过?其实就是《金刚经》中说:“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般若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其实在微观的这篇文章中,般若波罗蜜的力量就体现在引起你们对它的疑问,从而我能进一步解决这些疑问,让你们得到自在。宏观的般若波罗蜜的力量就是,用最根本的智慧衍生出解决一切问题的智慧,要知道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也是从单一原子核裂变然后产生的几何增长的连锁反应而来,根本的智慧其实力量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读懂这两部经你至少能解决大部分的烦恼,从而获得自在。

其实这里就告诉你,佛教不一定是叫你成为释迦牟尼,其实佛教是教你找回自己。当你发现自己只应该拥有50块,你就不会去因为赚不到五十万而烦恼,当你发现这个伴侣并不适合你自己,你就不会因为不能和她在一起烦恼,当你明白自己并不是适合追逐名声的人,你就不会因为没有名声而烦恼。简单的逻辑,找回自己,解决大部分烦恼。

既谈到般若,我们就再深挖一下,佛教中有三种般若,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佛经即是文字般若,而经由佛经引导而进行的一切辩证思考还有观想等行为就是观照般若,而实相般若则是经过一系列思辨过程之后得窥心性知一切真实义,就是成佛前的临门一脚。这三般若是连贯的相续的。但是实际上,谈般若只能谈前两种,实相般若是不能谈不能讲的,为什么呢,这里再挖一个坑,也是等后续解决。

该段一开始便提到般若波罗蜜可以开启月光宝盒穿梭时空,般若波罗蜜也可以降妖除魔,似乎以上文段都没解释是真是假。佛家讲自在,也言自由自在,生死自在也在其中,生死可以自在,何况来去乎?魔,有内外,内魔为之最难除去,般若波罗蜜是甚深智慧,能解心魔,内魔都可灭,何况外魔乎?这里算再挖一个坑,后续文段中会有详解,如何自在,如何灭魔。

每一个人都有开启般若波罗蜜的力量的机会,只是如宝于库待钥匙得解之,以下将会和你谈谈怎么样去获得无敌的套装,希望你能找到钥匙。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09 15:56:16 +0800 CST  
三 什么是无敌

敌,原意就是武装对抗,守卫族邑。所以敌人,就可以理解为武装对抗的人,后来引申为与我对抗的人,与我对抗即为敌。无敌是一种状态,就是没有敌人,没有敌对势力,战胜了一切,所向披靡,是否真的存在这种状态?

秦,嬴政,统一六国,最终败给了死亡。汉,刘彻,逐匈奴通西域,最终败给死亡。元,铁木真,铁蹄已经踏上欧洲大陆,最终败给死亡。似乎这样子看来,这一些所谓无敌的帝王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是无敌的,晚年的他们最惧怕的就是死亡,也就是说死亡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他们最终都败给了这个敌人。是否真正意义上的无敌并不存在?也不是的,佛经中就有一个真正的无敌——金刚,金刚梵语“Vajra”,音译为伐折罗或班匝儿,藏传佛教中金刚萨埵心咒就是:“唵(om)班匝儿(vajra)薩垛(sattva)吽(hum)”。金刚的原意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王的武器,佛教中引申为一种“能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的无敌的力量。想想,能摧毁一切,又不被任何东西所破坏,岂不是无敌么?

那么,金刚在哪里,我怎么样才能掌握这个至高无上的力量?

来,听我娓娓道来。

金刚这个词在佛教中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般若,特别在密宗中有很多地方都有应用。就连日常生活中,金刚也有应用,就像金刚石、金刚钻,似乎一切坚硬的东西都和金刚密不可分(当然了,那个大猩猩不在此列)。这里又要提到《金刚经》了,它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果要用现代的语音来翻译就是《到达彼岸的无上智慧》或者《达到彼岸之最上乘》,所以到这里就完全谈完了《金刚经》的经题,这一部经就是教授我们到达彼岸的无上智慧。那么《金刚经》到底有什么特别,能称之为无上智慧,它又怎么教授我们的无敌的法门?它又是凭什么让大乘八宗里的真言宗、法相宗、华严宗、三论宗、禅宗、天台宗都奉为本门至宝。三藏十二部经典中《楞严经》中的楞严咒称咒王,楞严咒住世一日,佛陀正法不灭,《法华经》称为经王,不读法华无知佛恩浩荡,无知一乘方便。《金刚经》应可称为法王,因为不明《金刚经》,无以明三般若,不证实相般若便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是因为《金刚经》能够教授我们无敌,所以自古以来他备受推崇,它凭借着一些似乎“大逆不道”的话语在三藏十二部经典中占有重要地位。经云:“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幸该句乃是佛祖原话,否则真是造了谤法罪啊!),经又云:“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复云:“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如是等句,常人看来似乎自相矛盾,甚至有坏佛根本之嫌。此处我们再留一个坑第五节时我们再来解读(各位读者,实在抱歉,为您增添许多烦恼),但此处我们记住一句《金刚经》的经文,即:“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这就是无敌的甚深力量!

说到敌,不能不提我,人们常说敌我双方。那么“我”到底怎么样无敌?杀!这大概是大多数人脑海中生起的第一个想法,是啊,无即是没有,杀光敌人就能无敌,连敌人的后代都斩尽杀绝,如此斩草除根方能无敌。是也不是?成吉思汗铁蹄所到之处必然屠城,如此是否无敌?前文也说到了,他依旧败给了死亡,某种层面是败给了自己。所有战将最苦恼的问题就是自己,战胜外人容易,但是战胜自己不容易。就比如说,一位所向披靡的战将他身患绝症行将就木,纵使他往日横刀立马今时今日却也不得不承受死苦。死苦,前文有说是八苦之一,也说了般若波罗蜜可以离苦得乐,既连死苦都能对付,那么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也是一种无敌。不过在这一段中我不打算提它,要说另外一种无敌的境界。无我,即无敌。敌我双方是相对而言,既然没有我,自然也就无敌了。看官要“吁!”的起哄了,又搬出“无我”的老调子了,又说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就是有我嘛,怎么就能无我呢?

简单来说,无我就是没有对于我这个个体的执着。

我尝试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说说无我即无敌的道理。

话说在一家跨国大公司里,有两个分区经理甲乙,甲资历比较浅,乙则属于开国元勋似,乙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要求很严格,甲在工作上的疏忽常被乙诟病,甲因为这样觉得乙处处针对自己,恨死了乙,便开始与乙为敌,这一斗就是许久。在公司他和乙暗里较劲,回到家算是身心俱疲。有一天他和奶奶聊天,奶奶知道了这个事情,便告诉他:“其实,你是不是该想一想他或许是对事不对人,就算他真是针对你你是否也可以把它当成对事不对人?”甲反驳道:“就是针对我,就是针对我!”奶奶又说:“如果没有你,他针对谁?”他听了奶奶的话,回家静思一夜,似乎奶奶说的也有道理。他尝试着,在面对挑剔的时候把自己独立出来,当做一个旁观者,观察自己所做的事,听一听乙所谓挑剔的言语,渐渐的他发现,似乎乙针对的只是那个事情,并不是他本人,他开始释然,开心了不少。

故事中,甲不开心的表面原因是因为乙的挑剔,实际上是他对于“我”的执着。奶奶的话是一种去除我执的朴素阐释,其实看似简单,就如同上节所说,也类似与1+1的道理。甲静思的那一夜,就是对除去我执的一个思辨过程。过后将自己当做旁观者就是对于思辨结果的一种尝试。那让我们的思维再次回归佛教经典,因为写到这里大家又明白了一点,佛经或者说八万四千法门是诸佛菩萨对于解脱的思辨过程的记录,引导我们经由一些他们已经证明的结果去证明我们最本初的命题。

这么说来,我们回归本初或者说返璞归真就是无敌?

还不一定,因为在佛教来说,刚刚那种所谓去除我执的思辨过程应该叫做:“证人无我”,证得人无我会有什么收获?证人无我,离人我执,得阿罗汉,即是你要跳脱轮回生死自在的必要条件就是证人无我,证人无我,就是一种无敌,至少在凡夫眼中你无敌,因为你连死亡都战胜了。除了人无我还有更进一步吗?有,就是诸法无我,证法无我,离法我执,就是初地以上菩萨。嗷,原来人无我还有2.0模式法无我,而证法无我的思辨过程凝练出来就是《金刚经》和《心经》,这就类似于游戏里的无敌作弊器,拥有了这个至宝就等同于拥有了金手指!

发散了这么多,我们收摄一下,总结一下敌我。敌,现多做意动用法,解为“以……为敌”,当舍弃“我”这个本体,“以……为敌”就失去主语,也就是失去了力的源泉,没有作用力,自然也没有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看来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在不同的层面上都为我们证明了佛法的精妙,离无敌我们又近一步了。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10 22:56:58 +0800 CST  
四 放下知识,拿起智慧


许多人一定都听过或者读到过一个词——放下自在。这本笔记的初衷就是引导大家能够发心进入佛法的殿堂,最终活得自在,原来放下也可以自在!许多朋友戏谑的给我一个称号叫做“知心哥哥”或者“妇女之友”,虽是一种调侃,我却十分喜欢,因为有一些朋友(特别是女性)遇到感情问题时十分难过,十分纠结,十分痛苦,哈,此处共有三十分的不快。

然后我千篇一律地说:“你需要做的是放下,而不是折磨自己。”

她答:“可是我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他啊!”

我又说:“放下不是忘记,人生如画纸,每一段经历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你无法抹去,自然也无法忘记。”

她问:“怎么样才叫放下?”

我说:“放下就是你提起他不再怨怼,心中近乎平静的湖面,不起波澜。”

她问:“怎么放下?”

我难以一句两句去解释这一个问题,因为我的程度不够,学问也不够。网上有些心灵鸡汤说,够痛就能放下,他们用了一个比喻:说是有一个水晶的杯子,爱他人拿起就爱不释手,不愿放下,而后杯子仿佛有魔力,紧紧地贴在他手上,这回想放却不由自主。他去求禅师,禅师笑笑没说话,拿起刚刚烧好的热水倒进杯子里,那一刹那他终于放下了杯子。

这是不是一种放下?是的,也是一种放下,因痛而放下,算是一种被动的放下。这一种放下要痛的,我是一个怕痛的人,走路踢到脚趾头也会很难受啊,何况被热水烫一下!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不经过痛就能放下,主动的放下。有的人说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自己经历才能真正成长,of cause 这是一种选择,我们不能因此剥夺他人不想受痛的权利。佛经中真有如是方法,乃至还有你受了痛之后的放下方法,学习的魅力就在于此,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回忆起从学龄开始我们就进入学校,开始学习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知识,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就接触到一名言:“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这句话常常和培根的画像一道挂在学校走廊的墙上,学校的用意自然是勉励我们勤奋学习。知识的力量真的可以很大,能让人上天入地,甚至还能杀人于无形(《武林外传》里吕秀才不久这么说死了姬无命,嘿嘿,这里自然是一句玩笑)。

但是knowledge is power并不是绝对的,就比如16世纪时,四十多岁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当时的教会斥为“异端邪说”,据称最后被烧死。教会神职人员和哥白尼都是有知识的人,但是这个时候知识却起了矛盾。再比如,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三位不同时期的物理学家都在自己所在的时期一定程度的推翻了前人的一些物理定律。又比如,在17世纪,你要是和一个人说你想要飞到天上去,那么你又是一个想要挑战神权的人,有可能也逃脱不了被烧死的命运。举这些例子无非是为了证明,无论在哪一个时期,知识都有一个界限,现有的知识解释不了的问题,其实并不能绝对否定他的存在或者合理性,所以当我们完全用现有的知识去解释一切的时候,有可能我们就落入了一定程度的迷信,这就成了一种障碍。人的烦恼和不自在其中一部分就来源于此,就像之前提过的所谓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自己所知的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为我们带来了烦恼。

原来,知识除了是进步力量也为烦恼提供力量。看官要:“吁!”了,会说我这是所谓愚民之术,全世界都傻了就你聪明,你怎么不上天呢?前文我已说明,放下不是忘记,该学的你一点别落,但是你要知道一点就是“知识≠智慧”(类似于:学历≠文化)。在烦恼面前,你才会知道你的知识根本是一种无力的所在。

看官会问为什么要穿插这一篇来讲这个看似无聊的《放下知识,拿起智慧》?且待我慢慢道来。

读经的人打开经文的扉页就会看到一段开经偈,即: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相传是武则天所作,这个我们就不考证了,但是至少不能否认的是这一段开经偈倍受佛教界推崇。开经偈字义很浅显,如果把它作为一首诗,诗眼应该在哪?就是最末一句“愿解如来真实义”,仔细想想,有些奇怪。既然说佛经就是佛陀的教言,而且译经的大德要么来自印度,要么就像玄奘大师一样在印度的那烂陀寺学习三藏教言,故按理说经文就是佛陀的真实义,应该很容易就被人了解,那为什么要说“愿解”呢,直接说“当解”不就好咯?前文提到了一点,就是有三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经文就是文字般若,重复提一下,佛经是佛陀讲法的记录,做过演讲的人都知道一次的演讲要有重点,也就是说每一篇经文也有各自的侧重点,特别是读经读得多的人更有这种理解。这一点甚至在《楞伽经》中佛祖和大慧菩萨的对话中也有提及,《楞伽经》说:“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做一下简单翻译,这里讲:佛祖对大慧说:“大慧菩萨啊,我讲的如来藏和那些附佛外道说的如来是不同的,大慧啊,我有时说空,有时说无相,有时说无愿,有时说如,有时说实际、有时说法性,有时说法身,有时说涅槃,有时说离自性,有时说不生不灭,有时说本来寂静,有时说自性涅槃,等等等等。”哇,单是一句话里就出来了这么多名词,真是让人理不清头绪。大乘佛教就是这样,名相很多,其实这么多名词都是指向一个目的地,我在这里把这个目的地暂且用“实相般若”来代替。 “不生不灭”,这一个词在《心经》中就有提到,原句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他的词语因为篇幅的关系暂不去引证。我这里想说明一点,就是每一篇经典都是从一个侧面来引导大家接近佛的真实义,言下之意就是说经文是桥梁,彼岸就是佛陀的真实义,就是实相般若,就是真如。

那么佛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所谓的实相般若或者彼岸是什么呢?是七宝琉璃八功德水的极乐世界?又或者是庄严秘密的邬金刹土?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所限,不一定全都能理解同样一种东西。我们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各自抓着大象的一部分,就自称这就是大象。佛陀既然是导师,他便因材施教,这里暂且将彼岸形象化,就把他当做瞎子摸的象。假如你抓着象尾,自然佛陀便牵着你的手把你慢慢的引导,从象尾一直向前,直至摸完全貌。又比如,你抓着象耳,那么佛陀就会用另外的方向引导你摸完全貌。这就是中国所说的因材施教。

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层面都有不同,接受程度也有不同,所以佛宣说种种教法,大乘佛法也因此有了种种的善巧方便。之所以穿插这一篇,是想让大家不要起了分别妄念,法门无有高下,都是解脱之道。不要因为你能参禅,就去鄙夷只会念口称弥陀的老太太,不要因为你得到了多少次上师灌顶,而去蔑视只会念六字大明咒的老爷爷。放下了你的知识,也就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我执,放弃我执就更容易去获得智慧。毕竟最终踏上彼岸的是你自己,经文教法是佛陀所立善巧方便,真正的彼岸就似“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无法在知识的层面上去描述你喝下这杯水以后的真实感觉,文笔再高的文学家和演技再高的演员也不行,因为在这里有两个变量,一个是讲述者的水平,一个是接受者的水平。正因为你无法在知识层面去描述这种感觉,你自然也不能仅从知识层面去完全体悟彼岸。这就要说到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六祖惠能受教育程度和出身都不及五祖弘忍大师,以至于传衣钵时大家都没想到他能继承禅宗法脉。但是他作了一首偈子,就是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这一首偈子让五祖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了惠能大师。因为惠能大师悟了,弘忍大师也知道他悟了,他们通过一首诗的文字知道了他们互相之间悟到的东西竟是一样的。这就上升到了智慧的层面,因为有智慧才能够从同样的文字,经由不同的思辨模式,了知同一个境界。回到三种般若来说,相同的经文即是文字般若就类似知识,而不同的人因有不同的背景所以思辨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实相般若是统一的,所谓法无两端。再做一个比喻吧,你获得了一张藏宝图,目的地远在天边,相隔万里,你要达到目的地你可以坐车,可以坐飞机,可以骑马,可以走路,但是你要放下藏宝图,然后出发,才能到啊,途中你忘记路径或者有怀疑时你再次拿起藏宝图重温一下。这里的藏宝图就是文字般若,不同的交通工具就是各人不同的思辨过程,就是所谓观照般若,那自然宝藏就是实相般若。

放下知识是一种开始,拿起智慧也是一种开始,前者是开始修行,后者是开始证悟。我们又进一步了,可喜。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13 15:08:49 +0800 CST  
五 怎么去读经and你懂的

怎么去读经?这个题目本应是第一节就应该去讲的,但是此处我有一些不一样的考量。因为经文较之我们的白话文难懂一些,而且佛经是讲理论的不免有些枯燥,读者能坚持前四节而到此说明是一个可以耐心读经的人,如果机缘未至还是读不下去,那么也不要去阻碍读者的时间来读我更多的笔记。
常人说佛经难懂,其实也不尽然。佛经原本是梵文的,而梵文本就是一种极口语化的语言,就算经过了译经的三藏法师们翻译也并非译成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实际上也是当时的口语。只是古人说话的确和我们有区别所以我们会觉得有些难懂,而且有些人读经的因缘尚未成熟,所以一翻开经文就觉得看不下去,这一类的情况也不少。实际上读经难在哪里呢?基本上难点就在于词语上的难以理解,最难理解的当然是专有名词,诸如:般若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有人名地名,诸如:祗树给孤独园、须菩提、大慧……
那么怎么解决,是不是遇到难的地方就干脆不读,又或者读错了会有什么罪过吗?
首先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可以选择去查阅《佛学大辞典》之类的工具书,或者去看一些善知识的开示,又或者你比较自信或者懒你可以暂时不管他,继续读。至于说读错了有没有罪过,那倒不会,佛菩萨这么慈悲,怎么会因为你读错了经文而去责怪你呢。其实这就类似于,80后理解不了70后的世界,90后理解不了00后的三观一样,只存在时间差异而起的代沟,并不存在智慧上的难以接受。
中国有句古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当然也适用于佛经,而且佛经要读懂阅读量(词汇量)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回忆起中学时期英语老师的一些话?“做阅读理解题,词汇量很重要!”),就比如前文引述过的《金刚经》中的一段经文:“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一句其实不难理解,唯独其中“如筏喻者”一句,真是让人读不清楚。当你点头称是时,我便知道你至少没有读过《中阿含经》的《大品阿梨吒经第九》,不是我神通广大,而是所谓“如筏喻者”在《中阿含经》中已经有解释了,实际上你也可以从字面去理解,“如筏喻者”就说的是“就像我说舟筏的比喻一样”,读过《中阿含经》理解的自然会更透彻,没读过也并不障碍。
好了,基本的说的差不多了,进一步分享一下主题,那就是怎么样去读《金刚经》和《心经》,我们首先当然要知道题目讲的是什么。《金刚经》的经题内容早在之前的几节就已经谈过,我们现在谈谈《心经》。《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只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少了“金刚”二字,多了“摩诃”和“心”。这个“摩诃”是梵文“Maha”,指圆满广大的意思,而这个心呢就是译者对佛经的意译(鸠摩罗什译本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这个心就是心要的意思,姑且全部译成现代汉语,即《以智慧到彼岸的圆满心要》。由此可知《心经》《金刚经》都是讲以智慧到彼岸的方法。
知道了经题下一步就要通篇了解经文的讨论主体,先谈《金刚经》,该篇经文的讨论主题就是“法”,讲一切法空,进而空有不二。《心经》则更进一步从单一生命体的角度讲空,直指人心,所以它讲是“心要”,可谓一步到位的讲了“人法无我,色空不二”。
那么,他们各自的思辨形式是怎么样的呢?《金刚经》主体是在用“假有→非有→妙有”这样的思辨形式去引导我们了解佛陀的真实义,《心经》是先将一切和合现象统一起来,然后用“假和皆空→因素各空→色空不二”这样对立统一的思辨形式引导我们了解“人法无我”的究竟意义。
那至于什么是空,什么是色,什么是色空不二,什么是真有,佛教中的空是不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悲观思维,到底证悟佛陀的真实义或者学习经典的智慧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这一些问题经中将有解释,以下的将会解答。
提一句比较重要的,读经首先要明白一下“第一义谛”!
以下我们尝试一下以“你懂的”来敲一敲第一义谛的门。
还记得“你懂的”的典故吗?在中央打虎时有关周老虎的新闻发布会,当时的发言人并未直接说当事人的名字,但是很多的人都已经知道他在说谁,当然了也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之所以引述这么一个事其实就是为了来谈第一义谛(当然用这个故事做比喻并不恰当)。
第一义谛是对第二义谛所说,即是“真谛”与“俗谛(世俗谛)”,第一义谛是不可说不可讨论的,某种意义上就和你懂的一样,只有懂得的人才能知道具体要表达的是什么。第二义谛是落入语言、文字、次第的一种不究竟法,而第一义谛是超越语言文字乃至次第的究竟法门,为什么第一义谛无可言说?我们尝试先从空的角度去讲一讲,对了,附带提一句,我在本节中尽量用一些容易理解的概念去“偷换”一下,第一义谛是不能分析得明白的,只是说要大家知道了这一个知识点读起经文来更容易理解。
所谓“析色不成空,集空不成色”,这才是佛教的空观。佛教所理解的空,并不是我们常人所理解的空。简单来说佛教的空是不可分析的空,就是一种境界的代名词,你可以叫他空可以叫他无色可以叫他无相当然也可以叫他无愿,这一种境界简而言之是不对一物执着的状态,体悟体性本空空无自性。让我们再次落入文字的观念,来解释一下“析色不成空”,分析分析分而析之,分解析疑,将一块冰糖每次取二分之一,在我们的知识层面将会有一个尽头即所谓基本粒子,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样粒子叫做夸克,分到夸克就不能再继续分了。但是佛教不这么看,认为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即所谓《华严经》云:““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这和道家《庄子》云:“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不谋而合,所以如果你固步自封于现代物理学,你就难以理解这一点。靠分析是没有穷尽,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佛教的“真空”是分析不出来的,而我们所认为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是一种“断灭见”。所谓“集空不成色”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空并没有一样实有可以把它叫做空,无论是什么空皆是一空,唯一的究竟的境界,并没有说你空我空他空,更不会有a空+b空=c空。所以所谓的空,并不是无一物,是一种究竟义,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所以不要理解错误。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小乘的分水岭,小乘承认一种分析的尽头即是所谓颗粒微尘,这个和现代物理学承认的基本粒子有些类似。小乘的涅槃只要六根不攀缘六尘,根尘不偶,证得人无我。同一样“所谓实有”,恰如魔女,凡夫见之当有贪爱,乃至起淫念;若修不净观的人见魔女便会觉得臭秽不堪,尽是不净;若证四果阿罗汉的大阿罗汉见到魔女,因为他们的六根不去攀缘六尘,所以他们会尽见颗粒微尘;若是大菩萨呢,大菩萨见到就会空无一物,连颗粒微尘当下就是空的,连颗粒微尘都透视了;如果是世尊,世尊就会笑而不语。为什么?因为说有不对,落入有见,说没有不对,落入断灭见。对于空的含义《金刚经》中未免众人有这种误解,所以在《金刚经》中说:“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教讲的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除“究竟涅槃”无一是恒常不灭的,当下即有无量生住灭,《楞伽经》中对于生、住、灭讲得清楚,讲得很细,生住灭略有两种,相生、相住、相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一切假合色相都是不断变化中,大方向都是趋于破败和毁灭的(佛教讲成住坏空也合此意),既然是趋于败坏,那么就不需要执着。这就是佛教的空在世俗社会的最大意义,空的意义学生需要了解、情侣需要了解、白领需要了解、老板需要了解、自杀者需要了解……何以故?知道了空,学生就知道无需去执着这一次成绩失准,自己还有得改变;情侣就知道一时的纷争无需执着,分歧最终会过去;白领就知道无需执着于领导责骂,毕竟你不可能一直为他打工,他的责骂或许是你进步的一种鞭策呢?老板知道了就无需执着于一时生意场的胜负,输得起,壮士断腕有时候确实是一种以退为进呢;自杀者知道了功德就大了,他不再执着于自杀的诱因,他放下了就等于自救了。所以你可能不一定能亲证第一义谛,不能真正悟入佛的真实义,但是你懂得了这个道理,至少在处理很多问题上可以多一种方法,不会钻入牛角尖。
佛陀的究竟义是不可言说的,如果可以说就没有意义了。那么既然说是不可说的那么三藏十二部经典岂非在做无用功?那么我们要谈一谈所谓第二义谛,第二义谛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向下门”,则不言而喻第一义谛便是“向上门”,因为第二义谛是世俗谛,对世俗所用,为世俗所悟,要落入语言文字的观念去解释去解析,其实就是一种方便法门,即所谓“不可说,亦要方便说”,所以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一种方便,一种桥梁。由此我们可知,如来(或者说空)不是六度波罗蜜,但是不离六度波罗蜜,不是一切法,不离一切法。只有知道了这一点,那么我们算是可以算是一种“进阶的读经”了。只有如此才能更把经文理顺,更容易契入第一义谛。
至此我们看过了封面,理解了扉页,也拿起了敲门砖,下一节开始我们就应该开始读经了,谢谢大家还能坚持看下去。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17 00:09:11 +0800 CST  
@韩伟A 2016-05-17 10:22:49
@縮頭龜 5楼 2016-05-17 00:09:00
五 怎么去读经and你懂的
怎么去读经?这个题目本应是第一节就应该去讲的,但是此处我有一些不一样的考量。因为经文较之我们的白话文难懂一些,而且佛经是讲理论的不免有些枯燥,读者能坚持前四节而到此说明是一个可以耐心读经的人,如果机缘未至还是读不下去,那么也不要去阻碍读者的时间来读我更多的笔记。
常人说佛经难懂,其实也不尽然。佛经原本是梵文的,而梵文本......
-----------------------------
您谬赞了,读《金刚经》以成文字者,古来逾八百家,我这算是一家之言,我这搬砖痴儿也只是“抛我红泥砖,引尔大慧玉”。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17 13:27:29 +0800 CST  
@piaofudeshijie 2016-05-17 10:51:48
想自杀者入空门
-----------------------------
或改“想自杀者扣心门”会否恰当些?(哈哈,一笑)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17 13:28:21 +0800 CST  
@piaofudeshijie 2016-05-17 10:51:48

想自杀者入空门


—————————————————
@縮頭龜 2016-05-17 13:28:21

或改“想自杀者扣心门”会否恰当些?(哈哈,一笑)


—————————————————
@piaofudeshijie 12楼 2016-05-18 10:17:00

是扣心问吧?
—————————————————
问不问的再说,也得他愿意扣响心门才行,门都不开问啥。嘿嘿。嘿嘿??。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18 11:04:06 +0800 CST  
六 开篇的无限智慧

从梁昭明太子时起,他为了方便母亲读经遂将《金刚经》分成现在流通的三十二分版本,我个人读经时是不将“法会因由分”“善现启请分”这些读出来的,所以之后的体会分享不一定全部按照所谓的“某某某某分”来做销文示意,总之我尽全力把所谓“不可说”做一下“方便说”,还是那句话望大家能由此发心自行证悟!

《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看官要问,一段讲述佛陀日常行动的经文有何要义,笔者竟将其与真实义划上等号?这个要提及一下禅宗,接触过禅宗的朋友们都知道有所谓:“行住坐卧皆是禅”,经行是禅,跑香是禅……佛祖就是这么一个来回的时间就表了法,表了真实义。

在这里暂不解释,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我也忘了是在哪里听到的了。话说有两位大禅师相约某日为弟子说法,弟子们很是欢喜啊,提早很多天就开始准备了。到了那天禅师甲就等着禅师乙到来,禅师乙来了,具足威仪。两位禅师的弟子都在翘首以盼,期待两位大德妙语连珠讲经说法,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禅师甲问禅师乙:“嗷,你来了?”禅师乙:“嗯,我来了!”然后就开始喝茶,一直喝了许久,这时禅师乙要走了,禅师甲问:“嗷,你走了?”禅师乙:“嗯,我走了!”这一天的说法就这么结束了!到了晚上禅师甲的弟子忍不住心中疑惑便去问师父,说:“师父,今天二位法师说要讲经说法的啊,怎么竟只统共讲了四句话?”禅师甲说:“其实我们已经讲啦,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如如不动不来不去,讲到这里其实已经讲完了,根器利的就受益咯!”弟子这才恍然大悟!
回归经文开篇的内容,看过了那个故事大家应该更容易明白了吧。佛陀的“还至本处”实际上就是找到真实的自己,证悟宇宙的真实相!其实读到这里我们就应该知道要遵守一定的规律我们才能更自在,强调一下我们说的自在并不是随心所欲去任何地方和做任何事情,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和不受束缚!

说到内心的平静,我就想起一句台词:“Inner peace!Inner peace!”这是《功夫熊猫》里Master Oogway(乌龟大师)和Master shifu(师傅)都在念叨着的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内心的平静,要是他们俩有因缘读到《金刚经》我想他们会明白,一直念叨着:“Inner peace!”是难以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的。因为念叨着:“Inner peace!”就是一种妄念,在究竟处,这一个妄念都会寂灭!也就是妄念越多离究竟义越远,也可说离自在越远。佛陀有条不紊的生活就告诉我们《金刚经》读到这里应该就需要当下受益了,不管是否佛教徒读到这里都应有收获,该你吃饭的时候吃饭,该你回家的时候回家,吃完饭好好洗碗收拾,脚脏了就要洗洗注意个人卫生,这样有条不紊的生活怎么能说不是一种禅,怎么能说不是一种自在呢?就说吃完饭洗碗这个事吧,丈夫们吃完饭要是主动洗个碗,你们的老婆大人应该会少找你们的麻烦,你们说这是否一种自在呢?

烦恼的一个来源就是妄念,我们的生活中就因为有了太多的妄念,自然也就有了许多的分别心,因为我们所处的立场不同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演绎或者理解。诸如以下的几组句子:“兔子不食窝边草PK近水楼台先得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PK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PK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每一句都有他们的道理,我竟无法反驳!佛教讲的“无我”断了我执,自然也就少了许多分别,少了许多妄念。凡夫是少不了有妄念,有立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无法消灭就只有退而求其次,减少得多少算多少吧,毕竟要凡夫证悟究竟义的确是困难的,我也不止一次讲过所谓的“究竟义”是形而上的,无法言说,一切言说都只能无限靠近不能完全描述。其实之前也说过某种层面上“无我即无敌”,也可以引申为“无我”的这种立场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无我是随顺众生,自然也就是以大团体的利益为先,在职场中这种原则是很有必要的,许多职场中人就是没有明白这一点所以自寻烦恼。企业家不明白这一点就绝对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集团领袖。一切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佛陀的表法也是希望我们会明白这一点。

该吃时候吃,该坐时候坐,看似简单,我们凡夫又岂能完全做到?《狮子王》中丁满和彭彭算是个中代表,所以我们发现他俩真的很自在。比如,你的能力确实未能胜任一个职位,但是你偏偏要强求这个所谓职位,那么这时你的烦恼你的妄念来了,日日纠结自讨苦吃,何苦来着呢?试想,男女吵架,其实是因为一些误会,这个时候该做什么,该有一个人先低头去认错,这是这时候该干的,可是偏不这么干,那么也许这段情就断了,试想这会不会又是一种烦恼妄念的开端呢?至此我们可以明白《金刚经》原来也具有生活的智慧啊。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18 21:10:23 +0800 CST  
七 由西西弗斯到《欢乐颂》

这一节,想了半天,改了半天,题目如是,内容如是。深夜,想了想还是写到哪算哪。
《金刚经》其中有一个重点就是:“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须菩提是谁?是佛祖座下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那么须菩提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让大导师给我们划出了这么一个重点?须菩提问佛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如何降伏其心?”原来须菩提尊者是代一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问的这个问题,问佛陀,应该如何护持安住自己的心以及降服烦恼的妄念。佛陀划出的重点之前实际上还有一句回答,这个重点可作为第一次回答的一个总结,即是:“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说完这个,才是那句重点。
那么,重点讲的是什么问题,就是“无我”,看到这里各位看官且莫烦躁,也先别骂我说:“你这臭小子又拿‘无我’的调子忽悠我们,揍他!!!!”,这不怪我啊,这《金刚经》来来去去就是弹着“人无我”“法无我”的调子,前文我的确提到了无我,也讲了无我就是放下对于我的执着。
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是一个希腊神话,主人公叫做西西弗斯。西西弗斯为了让人间没有死亡,绑架死神,因而触怒了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便被诸神降下惩罚,这个惩罚就是让他无日无之的将一个巨大的石球由山脚推到山顶,可是山很陡,每每临到山顶时那一个石球又会滚落山底,诸神认为这样永无止境的重复动作实在是最好不过的惩罚了。
为什么要讲起这个故事,因为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西西弗斯是一个悲情英雄,其实把本不属于自己的负担背在了自己的肩上,有点既悲情又可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一种悲剧式的英雄情怀,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只不过西西弗斯的惩罚来源于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而我们的惩罚则来源于我们自己。人太善于树立观念和分别了,我们树立了很多观念和分别,因此便造就了很多的对立和矛盾。就比如阶级的对立、文化的冲突、教派的争端等等。但是实际上这些有必要吗?我有一个朋友,她偶尔会和我说:“我不知道我的这一种到底是自我保护还是一种局限。”这是她在形容自己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时的名称,总之是一种不自在的状态吧。我回答她:“为什么要给‘它’安一个名字呢?最终找到自在不就好咯?”是啊在这个问题上其实矛盾的主体就在于自在与否,而我的这个朋友却将脑子用在了如何确切命名这一种不自在,仿佛只有正确的命名,才能够去解脱自在。但是实际上呢,据我观察似乎并没有。就比如你困在了一个死胡同里,你却在思考胡同的名称以及历史,可是这个时候更应该想的不是选择倒车离去或者踩油门撞出去吗?其实仔细想想,有没有发现我们都在执着于一些根本对解决大问题不着边际的事情?其实这正正是因为我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执着衍生出来的一切副产品。而《金刚经》里对于“我”的执着衍生出的问题便总结出一句重点,就是刚刚说的:“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在此我们先提一提所谓相是什么,相即相状,在《楞伽经》中有云:“此中相者,为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那么照这样来说,所谓“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是“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一切众生的相状、看似长久的相状”咯?只对了一部分,其实这四相是佛陀为我们做了一个投影演示,就是“我”以及“我”的衍生,所以会存在下面这样一个推导过程:我的相状→由我为本,投射出你,投射出别人的相状→由我投射出别人,投射出众人,投射出与我有别的众生的相状→由我投射出来的一切在这一期生命中的各种相状。显然,四相不应该是被割裂来谈的,是一个有递进关系的一个整体。
佛陀讲,如果还有这对于这四层关系的执着,就不是菩萨,菩萨是什么,梵语菩提萨埵(梵语读作:bodhi-sattva),翻译过来就是觉有情,觉有情含两个状态,自我的觉悟和令他人觉悟的能力。佛陀说:“只要还有那四个层次相状的执着就还不是菩萨。”佛陀是不会空口说白话,他现身说法,用自己作为例子,他说:“我要教所有众生离相寂灭度彼岸,当都去到彼岸时,其实没有一个众生是由我度彼岸的!”哟呵,这是不是一种逻辑上存在矛盾的表述?Of cause not!灭度,即离相寂灭度彼岸。怎么去理解这个逻辑上看似有矛盾的句子?我试着用另一种方法做一下变形(高中数学老师提供的一种解决办法,变形解题法),如果把佛陀和当机请法的须菩提换一下,换成了史蒂芬霍金的物理老师和史蒂芬霍金,这样子会好一些。那么可以变形成如下情景:
物理老师:我教授我的所有学生同一样的物理学知识,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在物理学范畴有所成就。
霍金:哎哟!我终于在物理学上有成就了!
物理老师:实际上这个成就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是把一些过程告诉你和其他学生而已。
霍金:但是没有你,我却不能打下这个基础。
这样子我们便对经文中的那一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原谅我的思维又一次跳跃,因为我想起最近的一部热剧就是《欢乐颂》,里边有一句台词,它大概是这么说的(原句不记得了,但是大概意思我还是记得):“我们总习惯于取某些人群的某种相同点,然后来用两个字或者三个字来概括这些人,但是往往忽略了这些人群中的个体差异。”是啊,我们总会碍于一些莫须有的“名相”,诸如“富二代”“官二代”“艳星”“坏学生”“穷人”等等。那么我们就会有一种潜意识去趋向于某种“名相”所描述的样子,那么很大的可能我们就陷入了思维的桎梏,这一种莫须有的限制就会阻碍我们解决问题的脚步和效率。我记得我初三时候有一道数学题,应该是函数图像题来的,求解析式。我是怎么解就是解不出来,我问了我的数学老师她也解不出,后来还是隔壁班的数学老师来了他用平移图像坐平行四边形来解答这一道题,唉呀妈呀,居然给他解出来了,我的老师感叹自己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也不要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去执着,简单的原则就是不违法和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金刚经》中讲的:“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其实你不觉得吗《金刚经》除了是明心见性的宝典,还是一部实用的生活指南,或者说正因为里边的圆满无碍的智慧,才能够让它在各种层面都能展示出正确的解决方式。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明了菩萨(觉有情)的标准以及行为模式,总结来说就是不执著于因“我”所衍生的一切副产品,也不执著于某一种名相或者方式的局限。因为我们的生活本就已经太多的局限,也太多的负担,不要再为自己去增加界限和负担了。不要对因为由“我”而起的无数衍生投射的执着而折磨自己,而且要知道真正的错不在外,在内。也不要再添加那些框架界限,因为再这么下去你只能把你脚下的大地越圈越小,直至无立锥之地,这就是所谓被“无明烦恼”打死。知道了这一点,仿佛离自在又进一步。哈,我写扯这么多杂七杂八的来引导大家读《金刚经》,是不是也属于“不住相布施”?哟呵,莫不是我也有菩萨的智慧?哈哈哈,原谅我的一句玩笑话,希望大家真的由此发心,读一读《金刚经》有所得的必然是你自己!(未完待续)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20 15:25:18 +0800 CST  
@164546524 18楼 2016-05-20 20:41:00

不住于法行于布施,楼主功德无量。
—————————————————
我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吧,哈哈
楼主 縮頭龜  发布于 2016-05-20 20:55:25 +0800 CST  

楼主:縮頭龜

字数:20356

发表时间:2016-05-09 23: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09:35:37 +0800 CST

评论数: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