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悲催了,刚才的回复没有排好版,重发一下。
———————————————————————————————————————
所引用的这篇文章文笔甚是优美,感情甚是充沛,所提的问题甚是尖锐。对于所问的问题“致良知,是趋于理性还是趋于灵魂?”楼主先不做正面回答,先来解析一下文章的作者对“理智”和“灵魂”这两个词儿的理解,这涉及到一个很流行的哲学命题的之辩论,那就是到底是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
“理智”派自然是选择前者,“灵魂”派自然是选择后者。只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辩论命题成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辩论者先入为主地将结果和过程看做了两个互相冲突、互相对立的两极,也就是非白即黑的思维的模式。
我们再来看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能很好诠释良知学说的一句诗是从泰戈尔口中发出的:不要采了花儿去保存,只管走过去,因为一路上花儿自然会盛开。为何说这句诗最恰当诠释了良知学说,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这句诗是写给一个旅行者,这譬喻的不正是走在人生之旅上的芸芸众生吗?人生是旅程,是旅程自然就有一个目的地,这里透漏出了“理智”派的讯息,因为有结果导向思维倾向,泰戈尔没有完全否认这种“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但同时,他更强调的是过程导向的思维模式。旅人如果在行程当中,只考虑着目的地的优美风景,却忽略了旅途中那柳暗花明、移步换景的万紫千红,那么,整个行程下来,即便旅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整个行程也一定会索然无味。
所以,人生,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结果只是我们享用人生的标的物,虽然也很重要,但绝对不是人生的全部。那是不是说“灵魂派”就占据了全部真理了呢?我仿佛已经看到“灵魂派”的支持者们在欢欣鼓舞地准备着来摇旗庆祝了,先慢着,泰戈尔这句诗其实就是对“灵魂派”们进行规劝的。因为从实际情形来看,“灵魂派”思维的遗毒一点不亚于“理智派”,这样说大家感觉过于抽象,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十七八岁的少男少男情窦初开,很容易陷入早恋的漩涡而不能自拔,这就仿佛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了一片特别迷人的花丛,而在此盘留,乐不思蜀,忘记了人生的目的,也忘记了人生之途是一个鲜花不断盛开的过程,痴守这一丛鲜花,而妄图将其采摘,作为永远的保存,也必将错过前面路途中其他那些一一盛开的花朵。
所以,将“理智派”和“灵魂派”完全机械地割裂为互不相干的两个部分,是沿袭西方分析主义思维的传统,阳明先生如果看到了这里,又要迫不及待地去他的口袋里摸502胶水了。享用过程,和达到目的,可以而且应该统一为一体的,也就是我前面曾经提到的一种人生态度,既要负笈前行,又要胸次洒然。
草草回复,挂一漏万,错谬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3-21 17:32:31 +0800 CST  
@沙滩孤雁
楼上朋友奖掖过甚,楼主不胜惶恐之至!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3-22 22:25:00 +0800 CST  
180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①
【原文】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泳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
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①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王阳明平定江西的动乱后,得胜班师。此文是临行前为晓喻赣南各县父老乡亲,兴立学社而颁布的文告。 刘伯颂,生平不详。
【译文】
古代的教育者,教的是做人的道理。后世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古代那些好的教育方式就消失了。现在教育儿童,应该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要务,具体的教育方法,则适宜用唱歌咏诗来诱导他们,以培养他们的意志;用学习礼仪来引导他们,以培养他们严肃的仪表;规劝他们读书,以启发他们的觉知。现在的人往往觉得学习唱歌咏诗、学习礼仪为不切实用,这都是那些没文化人的庸俗浅见,哪里知道古人教育方式的深意呢?大体上儿童的性情,喜欢嬉笑玩乐而害怕被约束拘禁。就像草木刚刚开始萌芽时,如果让其舒展通畅,就会枝叶繁茂;如果对其摧残阻挠,就会衰败萎靡。现在教导儿童,一定要让他们的心情趋向于受到鼓舞,心中感到喜悦,则他们的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是及时的雨水与和煦的春风,灌溉养育花木,则花木就无不萌发并生长,自然就会日日成长,月月变化。如果像冰霜一样去催残他们,就会生机萧落,日益变得枯槁了。所以用唱歌咏诗来诱导他们,不只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意志而已,也是为了使他们想要呼喊蹦跳的情绪发泄在唱歌咏诗中,将郁结压抑的感情抒发于抑扬顿挫的音节中。教导他们学习礼仪,也不仅仅是养成严肃的仪表,也是为了让他们在揖让行礼当中活动血脉,用起跪屈伸来强健他们的筋骨。规劝他们读书,不只是启发他们的觉知而已,也是为了让他们在反复的潜心阅读中涵养此心,在抑扬有致的诵读中宣扬他们的志向。以上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因势利导他们的心志和意向,调理他们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他们心中的鄙陋,在润物无声中消除他们的粗劣顽皮。日益让他们将行为规范纳入礼仪的轨道而不觉得是苦差事,不知不觉中将性情调理得中正平和,这就是古代那些先贤们设立教育的深意。像近代那些教育儿童的人,每天只知道督促他们在断句和模仿文法上用功,要求他们约束自己却不知道按(儿童身心的)道理来引导他们,只希望儿童聪明却不知道培养他们的善心,对他们进行鞭打捆绑,像对待被拘禁的囚徒一样,儿童将学校看做监狱一样而不肯去,将师长看做是仇敌一样而不想见,他们就躲避老师,掩饰自己的真实性情,以满足自己嬉笑玩乐的本性,撒谎捣蛋而放纵自己顽劣的天性,轻薄庸劣,
日益变得下流庸鄙。这就好像是把人往恶的方面驱赶却希望他能变善,这样能做到吗?我的教育观点,其用意正在于此。唯恐世人不能理解,将这些观点看做迂腐之见,并且我马上就要走了,所以特意地叮咛你们这些为人师者,务必要体察我的深意,并作为永远遵守的训则,不要动不动就因为时下人的言论,就更改废弃我所定下的准则,这差不多就能做到“蒙以养正”的功效了吧!切记切记!
【解析】
被喊了若干年的素质教育就像是很丰满的理想,而应试教育就像是很骨感的现实。现在看阳明先生这段文字,仿佛不是在说几百年前的中国社会,而就是在说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在这个一切都变得十分功利的时代,学校变得像是一个市侩气十足的功利场。时光虽然转换了数百年,而人心却如此的涛声依旧,重视智商,轻视情商,看重高分,忽视低能,重视体罚,轻视鼓励等等现象,古人和今人相比,并无二致。
高瞻远瞩的阳明先生一直是“良知”两字不离口,所以,在一些人心目中,阳明先生就是一副方正难亲的道学先生面孔,天天板着一张黑脸,动不动就训人要“致良知”。而这段关于教育的言论,展示的先生形象出乎大多人的意料,我相信孩子们如果看到了阳明先生这样的教学大纲,一定会很乐意就教于阳明先生的门下。阳明先生将世上一切的学问归纳为心学,而心学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就是人学,讲心学,就是讲人学。讲人学的首要条件,就是如何培养一个顺天应理的人,能够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按照规律去培养人,这岂不是正是“致良知”在教育领域的大用?
阳明先生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人,这一点和孔子十分相似,可以誉之为万世师表,在教育儿童方面,他的观点是如此大气宏通。这也同时说明了,儒学在教书育人的观念上,并不是像某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的那样只会束缚人,扼杀人,阻碍人,相反,真正的儒学,在教育人的观念上,是如此地开明,如此地体察人情,如此地循循善诱!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3-28 21:46:21 +0800 CST  
@大江东去我临风 1918楼 2013-03-29 11:04:52
楼主要坚持呀,怎么更得越来越慢了。
-----------------------------
最近比较忙啊,大家理解下,中部快要完了,马上进入下部了,感谢这么多朋友的陪伴!
有时候也有写不下去的时候,也需要沉淀一下思路等等也耽误时间的,我慢慢写,您慢慢看,修心是一辈子都不会过时的事情^-^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3-29 14:09:45 +0800 CST  
@大江东去我临风 1918楼 2013-03-29 11:04:52
楼主要坚持呀,怎么更得越来越慢了。
-----------------------------
@沙滩孤雁 1919楼 2013-03-29 14:09:45
最近比较忙啊,大家理解下,中部快要完了,马上进入下部了,感谢这么多朋友的陪伴!
有时候也有写不下去的时候,也需要沉淀一下思路等等也耽误时间的,我慢慢写,您慢慢看,修心是一辈子都不会过时的事情^-^
-----------------------------
@大江东去我临风 1925楼 2013-04-01 10:31:13
好菜不怕等,能写下去就好,坚持是一件特别知易行难的事情。感谢孤雁!
对人生和内心思考得比较多的人,多少会有些孤独感。这可能也是知行合一境界未到,表达不畅,事上磨得不够。感谢楼主创造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互相研习切磋砥砺。德不孤,必有邻。
-----------------------------
“德不孤,必有邻”,说得好,楼主现在工作的地方——汕头,是一个商业氛围很浓的地方,人们的话题三句话不离“生意”,现实中很难找到切磋共进的挚友,起始对选择在这片疑似是“文化沙漠”的地方工作倍感失落,但宁静独处时我曾这样问自己,阳明先生处此境,他会如何相对?先生的答案不外乎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于是,我尝试在商业氛围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在生意场中去致良知,体验稍深之后,我发现,“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并不一定要到山野田园才能体验到,即便是在闹市通衢,把持得此心“执一守中”,则无处不“南山”,无处不“东篱”,反之,此心妄动,即使让你长住九寨沟,也不过是梦幻空花。传统的俗儒,对工商行业有一种没有来由的偏见,但从致良知的角度看,世上没有三六九等的行业,只有三六九等的被私欲遮盖的心体。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2 22:38:53 +0800 CST  
181
教约
【原文】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译文】
每日清晨,学生们参拜行礼完毕,教师依次询问诸位学生,在家时关爱亲人,尊敬长辈的用心,能做到没有懈怠,心意真切吗?温凊定省的礼仪,能做到没有欠妥,笃实践行吗?在街道上行走时的仪表,能做到没有放荡,而能谨慎持重吗?一切的言行心思,能做到没有欺妄邪念,而能忠信笃敬吗?各位童子务必要据实回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还应该依据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因势利导地加以点拨教导,然后让学生们各自回到座位上学习。
【解析】
这篇教约,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阳明先生制定的一个教学手册,其中具体说明了学校中的老师应该按照什么流程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段是这个教学手册的第一段,我们可以通过和现代教育方式进行比较来看下古今的异同。
现在的小学生进了课堂,老师首先关心的是布置的家庭作业作了没有,小红,你的作业写了吗?写了,很好,坐下吧!小强,你的呢,没写?好吧,教室后墙跟罚站一节课!大体上现在的老师都是按这么个套路开始一天的教学的,可以看出,现在的老师,关注的重点是技能的培训,数学老师关注的是你能否运用数字进行计算,语文老师关注的是你能否恰当使用语言文字,英语老师关注的是你记住了几个单词,基本就是诸如此类。
阳明这篇教读的开篇,上来关注的重点就是做人,直接抓住的是学生的思想灵魂,而其着眼点却都是学生身边最切近的事情,你一天的日常生活可以不运用四则运算,可以不用ABCD,但是在家庭之中,总会面对家庭成员,出门上街,总会和各种人各种事各种物进行交接碰触,在这些天天都避免不了的事情中,培养爱亲敬长,学习待人接物的交接之道,是一辈子都用得上的事情。
我们再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在学校中下大力气去学习的东西,在我们离开校门后,有多少是对我们真有助益的?是不是毕业之后将当年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呢?有人问了,那是不是说我们现在学校的那些技能教育就不重要了呢?当然也不是这样,技能教育完全可以纳入做人教育的范围来开展,学生克服来偷懒怠惰之心,自然知道去学习各种专门的技能;学生有了是非之心,自然知道身无一技,会被他人轻看耻笑;有了笃实诚敬之心,自然知道在没有师长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于自律。
数学也好,语文也好,地理也好,历史也好,这些东西如果追溯其课程的来源,无一不是依据于人的需要而来的,人能有真切的求学上进之心,则学什么都可以不待扬鞭自奋蹄。阳明先生这段完全是讲做人的,乍看之下,好像疏远迂阔,细思之后,才能感受的其中“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深意。
中国古代的教育讲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意是只有学生自己想要弄明白时才去开导他,才去启发他。而阳明先生这里要求教师询问童子的那些问题,都是与他们身边最贴近的事情相关联的,在这些事情上启发引导童子去思考,是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完全是填鸭式的,无论你想不想要,我都要硬塞给你,殊不知,这种硬塞进去的东西终究还是不能和受教育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许多人十年寒窗下来,年华徒逝,踏进社会,依然感到两手空空,这完全是教育不当误人啊!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6 11:19:42 +0800 CST  
@yolanda1479 1931楼 2013-04-06 18:44:22
买了一本传习录,每天看完几章 再来看楼主的解析,在人生的一个低谷时期,让我浮躁的心变得平静很多,看透了很多,也释怀了。这几乎成了我坚强的动力源。真的很感激有这样修身养性的机会,也很佩服楼主的博学,一直会支持!
-----------------------------
感谢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6 19:52:31 +0800 CST  
182
【原文】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纳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知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译文】
凡是唱歌咏诗,须要端正仪容,气定神闲,发音清晰洪亮,节律抑扬有致,不急不躁,不狂不叫,不怯不缓,坚持久了就会精神舒畅,心气平和,每个学校,根据学生的多少分为四个班,每天轮换一个班唱歌咏诗,其余的学生均坐在座位上肃容端听。第五天则在学校里让四个班轮流唱歌咏诗,每月的初一、十五就集合各校在书院里唱歌咏诗。
凡是学习礼仪需要静心、严肃,细审礼节,把持好容貌行止,不要怠忽,不要偷懒,不要自满,不要羞怯,不要任性,不要粗野,从容而又不失之迂缓,修持谨慎而又不失之于拘谨局促。时间久了,举止仪表就会趋于纯熟,德性就坚定,儿童们的班次就像唱歌咏诗一样,每换一天就换一班练习礼仪,其余的都在座位上严肃地坐着观看。学习礼仪的日子,可以免去仿写的课程。每十天就让四个班在学校里依次练习,每月初一和十五就集合各学校在书院里练习。
凡是讲授书,不求数量多,而贵能精熟,根据学生的禀赋,能够讲授二百字的只可以讲授给他一百字,常常使他的精神力量有余,就没有厌学怕苦之弊,而却有学有所获之感。在诵读的时候,力争让他们专心致志,口中所诵,心中所想,字字句句,反复涵泳。让音节抑扬有致,让心意宽阔虚静。时间久了,就会使义理遍及(血肉骨髓),聪明也就日益增长了。
每天做功夫,要先考察品德,然后再背书诵书,再之后是练习礼仪或者上仿写课程,再接着是又诵读书并讲解书,其后是唱歌咏诗。像学习礼仪唱歌咏诗这些活动,都是用来存养童子的心,让他们乐意学习,没有厌倦,而无暇去沾染那些邪僻的思想念头。教师了解了以上这些,就知道如何施教了。话虽如此,上面所说的也只是个大略而已。运用之妙,还要看各人的发挥了。
【解析】
这里讲了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唱歌咏诗、学习礼仪、讲授书。可以看出,阳明关注的重点在于学习的实际效果和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唱歌咏诗讲究精神舒畅,心气平和,学习礼仪要静心、严肃,讲授书贵在精熟。
其中蕴含的重要教育思想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童如璞玉,教师如琢玉之人,务必要根据璞玉本身的材质而谨慎下刀。任何简单粗暴的教育,都可能扼杀这些学童的天性,而将他们逼到与教育者初衷背道而驰的一端。所以,阳明认为,在教育学童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呵护,宽严适度。
刚才出门办事,看到路边一家食品店前的长凳上坐了一群男孩子,依年龄判断也不过是小学生,其中一个个头弱小的孩子手里夹着一支香烟,自以为很潇洒地坐在那里边吐烟圈边和伙伴们侃大山,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叛逆少年”。是什么让这些孩子走上了叛逆呢?我想责任还是在教育者一方,压抑、沉闷、死板的学校教育,也许能暂时管制住这些孩子的身体,但是无法收复他们的心,他们很难在那种环境中找到他们真正想要的满足和快乐。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组织起由自己同龄人构成的小社会,然后通过模仿大社会上那些不良行为来发泄心中的压抑和苦闷,然后在同伴之间互相熏陶感染之下丢掉了罪恶感,并在这个小集体中寻找到了久违的“家庭般温暖”的存在感。
如果将孩子比喻为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如果不能装进去纯净水,那么污水就必定会乘虚而入。这就是阳明这段说的“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的原因。学校、教育工作者,不能用“乐习不倦”的方式挽留住孩子的心,他们自然就会将心投入到“邪僻”的领域里来。
阳明先生讲“致良知”,重点要求每个人能自觉、自发去“致”自己心中的良知,但是,在对待儿童教育这个问题上,阳明并没有迂阔地要求每个儿童要自觉自发“致”每个人的良知,这并不是说阳明认为儿童没有良知可以致,而是儿童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很难自觉主动地向“致良知”的方面靠拢,反而一些发自私欲的诱惑很容易让他们步入歧途,此时,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他这里实际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春秋责备贤者”的传统进行了引申,认为教育儿童的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呵护好、开发好每个儿童天赋的“良知”,让这些“良知”像春雨之苗一样,茁壮生长,这其中体现的是一种“良知”通过代际传播而发扬流传的思想——教师通过“致”自己的良知,正确引导了儿童的良知健康生发,这些成长起来的儿童会将“良知之学”发扬光大,成为有用之才,进一步将“良知之学”发扬传承。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7 10:21:11 +0800 CST  
@qk3003qk 1934楼 2013-04-06 20:46:05
阳明心学,亦被视为伦理唯心主义,所针对的是正如先生所说“人情事变”领域。而四句教,三大表述:“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所说的道理是一以贯之的,是先生在生命的不同时期的感悟。心即理是学说的基石,是区分理学的标志,是内求还是外求的方向问题。“知行合一”中知行无界限,无次序,支离两者就是错误的。“致良知”是先生学说的最精湛的表述,是本体和工夫合一的完美诠释--“致”既有名词“达到”之意,又表......
-----------------------------
嗯,少见的有质量的回复,感谢讨论!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7 10:22:31 +0800 CST  
@沙滩孤雁的粉丝 1901楼 2013-03-21 12:03:00
@沙滩孤雁
老师您好,为了回复您的帖子我特意在天涯注册了一个账号:)看了您的帖子受益匪浅,特意回帖向您表示谢意,学生斗胆想向您索要一份已整理好的帖子用作学习,邮箱号[email protected],恳请回复为盼
-----------------------------
@沙滩孤雁 1905楼 2013-03-21 16:10:33
您过谦了,亲,楼主一直不敢以老师自居哦,已经发送,请查收,感谢您的支持!
-----------------------------
@喵哥哥 1935楼 2013-04-07 08:54:19
我也要,我也要。。。。 [email protected]
-----------------------------
你好,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7 10:26:33 +0800 CST  
中卷完结,感谢一直跟帖的朋友,下卷的内容将继续更新,请多多支持,孤雁拜谢!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7 10:37:04 +0800 CST  
开谈《传习录》下部
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王阳明的门人钱德洪于安徽宁国水西精舍刊刻《传习续录》(在此之前,钱的同年曾才汉已先于湖北荆州刊刻了《遗言》,钱在此基础上进行删定而定《传习续录》刻本)。此刻本即今本之下卷。
次年,钱德洪统前三录付黄梅尹张君刻于湖北蕲春的崇正书院,分上、中、下三卷,《传习录》始成规模。

陈九川录
183
【原文】
正德乙亥①,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②。先生与甘泉③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先生曰:“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旧说之是。先生又论“尽心”一章,九川一闻却遂无疑。后家居,复以格物遗质先生,答云:“但能实地用功,久当自释。”山间乃自录《大学》旧本读之,觉朱子格物之说非是。然亦疑先生以意之所在为物,物字未明。
已卯④归自京师,再见先生于洪都⑤。先生兵务倥偬,乘隙讲授,首问近年用功何如?九川曰:“近年体验得‘明明德’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推入根源,到‘诚意’上再去不得,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后又体验,觉得意之诚伪必先知觉乃可,以颜子‘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为证,豁然若无疑。却又多了格物工夫。
又思来吾心之灵,何有不知意之善恶?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始能如颜子未尝不知耳。又自疑功夫颠倒,与诚意不成片段。后问希颜⑥。希颜曰:‘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
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乃释然破数年之疑。
又问:“甘泉近亦信用《大学》古本,谓格物犹言造道,又谓穷理如穷其巢穴之穷,以身至之也,故格物亦只是随处体认天理。似与先生之说渐同。” 先生曰:“甘泉用功,所以转得来。当时与说‘亲民’字不须改,他亦不信。今论‘格物’亦近,但不须换‘物’字作‘理’字,只还他一‘物’字便是。”
后有人问九川曰:“今何不疑物字?”曰:“《中庸》曰:‘不诚无物。’程子曰:‘物来顺应。’又如‘物各付物⑦’,‘胸中无物⑧’之类。皆古人常用字也。”他日先生亦云然。
①正德乙亥:指正德十年(1515),时年阳明四十四岁。
②龙江:即现在的南京。
③甘泉:湛若水(1466—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少时从学于陈献章(1428—1500,世称白沙先生),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有《湛甘泉集》传世。
④已卯:正德十四年(1519)。
⑤洪都:今江西南昌。
⑥希颜:王阳明学生。
⑦物各付物: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⑧胸中无物:语出《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一。
【译文】
正德乙亥(1515)年,九川我在龙江初次见到了(阳明)先生。先生和甘泉先生讨论“格物”的学说。甘泉先生坚持旧有的说法,先生说:“这是向外去寻求了。”甘泉说:“如果将‘格’事物的理认为是‘外’,是自己小看了自己的心了。”我也很赞同旧有说法是对的。先生又谈论了《孟子.尽心》一章,我听过后,随即对先生的说法再没有怀疑了。后来在家里居住时,又拿“格物”的问题请教先生,先生回答说:“只要能实打实地用功,时间久了自然就理解了。”到了山间,就自己抄录了《大学》的旧本来读,才感觉到朱熹先生关于“格物”的说法不对,但是也怀疑先生的“意之所在为物”的说法中,“物”字还没有讲明确。
乙卯(1519)年从京城归来,在洪都再次见到先生。先生军务繁忙,抽空给我讲解,首先问我近年来用功如何?我回答说:“近年来体验到‘明明德’的功夫只是‘诚意’,从‘明明德于天下’,一步步推入到根源,到了‘诚意’这里再也推不下去了,为何在‘诚意’之前又有一个‘格物致知’的功夫?后来又体验到,觉得‘意’的诚伪必须先知觉到了才行,可以用颜子的‘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作为证明,一时豁然开朗好像没有疑问了,却又多了个‘格物’的功夫。又想到,凭借着自己心中自有的灵明,又怎么会不知道‘意’的善恶呢?只不过是被物欲蒙蔽了。必须格去物欲,才能做到颜子那样的“未尝不知”。我又怀疑自己将功夫做颠倒了,不能和‘诚意’构成一个体系。后来又问希颜,希颜说:‘先生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讲的很好!’我问:‘为什么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希颜让我再思索体悟一番。我却始终没办法领悟,请先生开示一下。”
先生说:“可惜啊!这是一句话就可以说破的,你所举的颜子的事情就是对的,只要知道身、心、意、知、物是一个东西就行了。”
我满怀狐疑地问道:“物在外,怎么能说和身、心、意、知是一个东西呢?”
先生回答说:“耳、目、口、鼻、四肢,属于身,但是没有心能够看、听、说话、行动吗?心想要看、听、说话、行动,没有耳、目、口、鼻、四肢也做不到,所以说没有心也就没有身(的功用),没有身也没有心(的功用)。从物质的存在性上来说称之为‘身’,从主宰性上来说称之为‘心’,用来指明心的发动之处称之为‘意’,用来指明意的灵明之处称之为‘知’,用来指明意的关涉之处称之为‘物’,只是一个东西。‘意’没有悬空的,必定会附着于事物之上,所以想要‘诚意’,就要随着‘意’所在的某件事而格物,格去私欲而回归到天理,而在这件事上的良知,也就没有蒙蔽而被‘致“了,这就是‘诚意’的功夫。”我这才恍然大悟,破除了几年来的疑问。
我又问先生:“甘泉先生近来也采信了古本《大学》,说‘格物’就像‘造道’,又说‘穷理’的‘穷’字犹如‘穷其巢穴’的‘穷’字,要亲历亲至,所以‘格物’也只是随处体认天理。好像和先生的说法逐渐趋同了。”
先生说:“甘泉是下功夫了,所以能转得过来。之前我对他说过‘亲民’不用改,他还不信,(这不)现在论起‘格物’,不也和我的说法相近了吗?(小样,早信我不得了吗!)但是他也用不着把‘物’字换做‘理’字来解,还是还它原来的‘物’字就行了。”
随后有人问我:“现在你为何不怀疑‘物’字?”
我回答说:“《中庸》中说‘不诚无物’,程颐先生说‘物来顺应’,又如他说的‘物各付物’、‘胸中无物’之类,都是古人的常用字眼。(所以我不怀疑‘物’字。)”后来先生也赞同了我的说法。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8 11:43:11 +0800 CST  
【解析】
首先说明一下,陈九川引用的那句“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中,前半句“有不善未尝知之”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改为“有不善未尝不知”才能说得通,这里极可能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讹误,否则在文意上就无法解释通。
这段探讨的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新意,其内容和第160节的《答罗整庵少宰书》中的内容大体相同,请大家参照来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他的学说思想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简易真切”,“简易”我们就不说了,阳明一生的学说可以归纳为“致良知”三个字,够简易了吧!关于“真切”这两个字,可以说一下,词典中对“真切”的解释是“真实确切,清楚明白。”阳明中年时常常强调“诚意”,但是到了晚年,逐渐强调“格物致知”,而不再突出“诚意”,这就是他学说往“真切”方向发展的,用阳明的话来说“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也就是说,“格物致知”是“诚意”内容的具体展开。
阳明之所以有这种讲学趋势上的变化,是因为他注意到了只强调“诚意”所产生的弊端,那就是一些人往往只抓住这个“意”来“诚”,逐渐流入了“喜静厌动”的苦禅境地。这和阳明提倡良知之学的主旨是背道而驰了,将“诚意”细化为“格物致知”,是突出了“意”不是悬空的,而是必须和具体事为相结合,这样让人将下功夫的焦点转入到事上磨练上来,如此,可以随时随地就心中意念发起之处下“格物致知”的功夫,使得功夫的入手之处明确可行。
所以说白了,强调“格物致知”实际就是为了将目标明确化,有意思的是,现代西方成功学中的一条首要的法则也正是“定下明确的目标”,竟然和阳明先生的意思不谋而合,可见,真理有时候真的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8 11:43:38 +0800 CST  
@vincent2600 1942楼 2013-04-07 20:01:38
加油
-----------------------------
多谢鼓励,一定加油!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8 11:58:52 +0800 CST  
@沙滩孤雁 1940楼 2013-04-07 10:37:04
中卷完结,感谢一直跟帖的朋友,下卷的内容将继续更新,请多多支持,孤雁拜谢!
-----------------------------
@15064502 1941楼 2013-04-07 17:46:29
请沙滩楼主给我也发一份,时常抽空学习学习。[email protected]
谢谢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8 17:33:28 +0800 CST  
@沙滩孤雁 432楼 2012-05-17 10:49:28
058
【原文]】
问:“名物度数①,亦须先讲求否?”
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②,自然无施不可。苟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则近道’③。”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④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
-----------------------------
@vincent2600 1950楼 2013-04-08 21:14:50
孤雁兄,最近在参照着本文研读岳麓版的《传习录》,看到你在58节关于“名物度数”和“心体”的解释,有收获也有困惑,是不是按照先生的哲学,是不是擦亮形体后就能玩转于各方领域呢,拿到现在来说就是既可以成为一软件工程师,又能在经济金融领域游走无忌呢,很俗的说法,很现实的问题,请兄台指教~
-----------------------------
兄台过谦了,很好的问题,心学不是拿来吟风弄月的,解决实际问题正是心学魅力所在,所以没有“很俗”这一说。从纯理论上说,心体养得纯净无瑕,一尘不染,无论做哪一行都是无往而不利的。但是阳明同时也注意到了人在资性上的差别,提倡根据每个人资质兴趣的不同以及实际的环境遭际的不同而在不同的领域成才,就拿阳明自己来说,他如果肯在文章上用力,很可能以文学家而留名后世(实际上先生的文章已经足以比肩唐宋八大家),如果在书法上用力,很可能以书法家而留名后世,但是阳明所处的时代正是儒学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的时代,所以他就力求突破,倡明“良知之学”,成一代硕儒;他所处的时代恰好又碰到很多场变乱,他就平叛剿匪,护国安民,成一代名帅。对普通人来说,最切实的“致良知”之处莫过于先照顾好自己,这自然也包括谋一份职业先求衣食之安,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去指望他去照顾好家国天下,难矣!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08 22:33:15 +0800 CST  
184
【原文】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①’?”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本体也。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②’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①“定之”句:参见第130节注释六。
②“维天”二句:见《诗经.周颂.维天之命》,大意是感叹天命幽远,生生不息。
【翻译】
陈九川问:“近年来因为厌烦泛泛之学,每每想要静坐,以求摒除掉心中的念头和思虑,不但不能,而且感觉更加纷扰,该怎么办呢?”
阳明先生说:“念头怎么能停息下来呢?关键是念头要正。”
九川说:“是否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呢?”
阳明先生说:“实在是没有无念头的时候。”
九川说:“这样的话,又怎么解释‘静’这种情况呢?”
阳明先生说:“‘静’未尝就是指不动,‘动’也未尝就是不静。戒谨恐惧即是(正)念,又分什么动静呢?”
九川说:“周敦颐先生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阳明先生说:“没有(私)欲所以才能静,(周敦颐这句话中的‘定’字)是‘静亦定,动亦定’中那个‘定’字的意思,‘住’指其本体。戒谨恐惧的念头,是活力四射的,这是天机生生不息的体现处,也就是《诗经》中所说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的意思。一旦停息就会死去,不是本体发出的念头就是私念。”
【解析】
又是讨论“动静”的问题,之前的篇章中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探讨了,比如第067节、136节等等。请大家参看相关内容,这里不再啰嗦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11 15:04:45 +0800 CST  
183
【原文】
又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
曰:“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曰:“昔有人静坐,其子隔壁读书,不知其勤惰。程子称其甚敬。何如?”
曰:“伊川恐亦是讥他。”
【译文】
九川又问:“用功收敛此心时,如果有美声、美色在面前,用平时的心态去听、去看,恐怕就不是‘专一’的功夫了。”
阳明先生说:“面对声色,怎么能做到不想去听,不想去看呢?除非这个人是槁木死灰,或者是耳聋目盲才能做到。关键是要做到虽然听到了、看到了但是不陷溺进去就行了。”
九川说:“从前有人静坐,他儿子在隔壁读书,这个人不知道儿子到底是在用功还是在偷懒。程颐先生称赞这个人能‘持敬’。这件事您怎么看?”
阳明先生说:“程伊川恐怕是在讥讽他。”
【解析】
欢迎大家进入《传习录》中难得一见的轻松一刻,这段陈九川就程颐先生对某人某事的评价请教阳明先生,不经意间碰撞出了乌龙效果般的喜感。
对“声色”之类这些外诱,陈九川的看法是很有代表性的,那就是担心这些外诱妨碍自己做“专一”的功夫,基本上初学心学的人都有类似的担心。但是我们知道,心学最强调的不是躲进深山老林,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自我修炼,而是强调“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明.陈继儒《小窗幽记》语)”所以,阳明向陈九川强调“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阳明所回答的虽然也是事实,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适用对象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之前阳明先生也曾强调从静坐息心入手。《菜根谭》上有这样一句: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这句讲的就比阳明这里的回答要系统得多,对于初学者,还不能做到在“声色”外诱之下站稳脚,就主动和外诱保持距离,先用“静坐息心”的功夫。等到静中养心的功夫稍微纯熟了,就可以“混迹风尘”,在花繁柳密处试炼此心,做到“见可欲而亦不乱”,功夫才算做完整了。这里阳明先生显然没有将陈九川当做初学者来看,而是直接给他指点出了下半截的功夫。
从前有人在家中静坐,他儿子在隔壁读书,这个人只顾得自己“持敬”,连儿子到底是在用功还是在偷懒都不知道,程颐说,亲,你看这位老兄多么“敬”啊!程颐的本意到底是在讥讽此人还是夸赞此人,后人倒也不完全认同阳明这里的看法,我们仅仅按照阳明的思路分析这里的意思。
那位老兄一心修持心中的“敬”,完全是一付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他所用的功夫其实正是我们上面讨论的功夫的上半截,即“绝迹尘嚣”的功夫,这种功夫虽然也不能说是错,但是毕竟还是没能养得心体圆满,只能说是一种阶段性的修心途径。况且,如果沉湎于这种阶段的功夫而不知道往更高一层的“见可欲而亦不乱”的阶段迈进,同样也是走人了歧途。
正是从这层意义上,阳明认为程颐是在讥讽这位老兄。因为在静中“持敬”,用功稍久,会感到“敬”的对象缺失所造成的虚无感,此时,心习惯于“虚寂”,从个人内心感受上,可能会误认为这种“虚寂”是功夫所达成的境界,殊不知,这种惯于“虚寂”实质是私欲作祟。所以,守静的功夫一旦做久了,一定要知时知量地“走出去”,不失时机地投入到事为上来,这就好像是一个人小学毕业了,绝对不能再在小学空耗下去,一定要升到更高一级的初中去学习一样。
所以,阳明先生意思不外是,与其在那里空收一个“敬”,还不如在管教儿子这种具体的“齐家”的实际事物上去“持敬”,因为一味沉湎于静中的那个“敬”,遇到事变之来,依然是丝毫派不上用场。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12 11:04:03 +0800 CST  
@沙滩孤雁 1953楼 2013-04-11 15:04:45
184
【原文】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①’?”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
-----------------------------
@vincent2600 1955楼 2013-04-12 08:36:40
最近一边研习《传习录》一边省察可治,正心体,致良知。就在昨天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一位5、60岁的一个男子叫住我说他出来办事钱丢了,请我给他点零钱坐地铁回家,这种事我碰到太多了,通常我是扭头走人的,但想到了致良知,心体不为私欲左右,虽然说有可能受骗,但也就是10元钱的事,如果对方是真的帮帮也不错,当时就给了十元。之后在路上反复玩味,我到底做得对吗,这是致良知的作法吗?
-----------------------------
“恻隐之心”正是良知之发端,致得此端之心,自然是良知的流行之处,但是“良知”最底层的功用是见事之明,犹如阳明先生说的“物来皆照”,就兄台所遇到的情况看,虽然也可能是真的遇到了需要帮助之人,但是从你个人的人生经验上看,遇到骗子的可能性也是甚大,对其判断就靠自己的人生经验了,我上学时,也曾遇到类似的例子,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妇在学校门口遇到我,向我开口借钱,说他们从很远的家里来学校找孩子,结果孩子没找到,身上带的盘缠也花光了,并且兼之以凄凄惨惨之神情体貌,但是当我问到他们的孩子是哪个系时,他们支支吾吾说了一个系别的名称,就闪躲其辞,避开了我的追问,当时我涉世甚浅,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给予了他们十几元钱,钱虽然不多,但是我自己当时的家庭条件也很不好,那十几元也不过是牙缝里省下的伙食费。但是,事后我发现这一对夫妇继续在校园四周向学生要钱,联想到他们刚才闪烁其辞的回答,知道自己上当了。
鲁迅说“并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我觉得,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依然适用,“仁”应该施之于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良知之学”也并不是要把人都变成东郭先生,社会上有太多利用人的善心来牟利的骗子,能识破他们,揭发他们,遏制不劳而获的侥幸之心,才是“良知”的大用。当然,在提倡惩恶扬善之前,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同样是良知之用。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12 12:01:21 +0800 CST  
@沙滩孤雁 1953楼 2013-04-11 15:04:45
184
【原文】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①’?”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
-----------------------------
@vincent2600 1955楼 2013-04-12 08:36:40
最近一边研习《传习录》一边省察可治,正心体,致良知。就在昨天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一位5、60岁的一个男子叫住我说他出来办事钱丢了,请我给他点零钱坐地铁回家,这种事我碰到太多了,通常我是扭头走人的,但想到了致良知,心体不为私欲左右,虽然说有可能受骗,但也就是10元钱的事,如果对方是真的帮帮也不错,当时就给了十元。之后在路上反复玩味,我到底做得对吗,这是致良知的作法吗?
-----------------------------
@沙滩孤雁 1957楼 2013-04-12 12:01:21
“恻隐之心”正是良知之发端,致得此端之心,自然是良知的流行之处,但是“良知”最底层的功用是见事之明,犹如阳明先生说的“物来皆照”,就兄台所遇到的情况看,虽然也可能是真的遇到了需要帮助之人,但是从你个人的人生经验上看,遇到骗子的可能性也是甚大,对其判断就靠自己的人生经验了,我上学时,也曾遇到类似的例子,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妇在学校门口遇到我,向我开口借钱,说他们从很远的家里来学校找孩子,结果孩子......
-----------------------------
@vincent2600 1958楼 2013-04-12 12:37:28
受教!不知哪儿有更多关于“物来皆照”的内容 ~
-----------------------------
比如上卷《陆澄录》中的第024节,就有类似内容,其他散落在《传习录》中也有,不一一列举。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4-12 15:08:50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