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官方语言及满语的消逝

@quiteman17 2016-03-24 18:10:25
清朝官方文字是满语,汉官也是要学的。就像港英一样,你说中文可以,但正式场合必须说英语。

吴王子孙 2016-03-24 19:21:59
呵呵,证据,史料呢?

quiteman17: 2016-03-24 20:05:57 评论
清朝重要的文件都必须有满文版,如大家喜闻乐见的雍正夺嫡故事就是看满文圣旨知道"于四阿哥"一事纯属虚构。

quiteman17: 2016-03-24 20:09:09 评论
满清皇帝和满汉大臣常用满语对答,如年羹尧和雍正之间的大量满文奏折和批复。乾隆道光都有鼓励满语学习,呵斥满语不好的侍卫的故事。

quiteman17: 2016-03-24 20:11:19 评论
清代翰林院是有专门的满语教育和考试的,就是让那些科举上来的汉人官员能说满语,用满语。六部也有大量的笔帖式文吏专门负责满汉文字翻译。

作者:吴王子孙 时间:2016-03-25 07:04:52
@quiteman17 那为何现在会说满语的几乎没有?

quiteman17: 2016-03-25 07:49:09 评论
因为汉人出了个英雄了得的人物,江湖人称"铁拳无敌孙中山",此公自创"五拳仙法""三闵诛意",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日月重开大明天。满人被打倒在地,他们原来就很粗糙落后的语言文字没有了政权的支持还有哪个傻子会浪费时间去学那个。就算正宗满人也知道那东西没用。

quiteman17: 2016-03-25 07:52:51 评论
楼主 吴王子孙  发布于 2016-03-25 08:29:00 +0800 CST  
其实我也不太信
楼主 吴王子孙  发布于 2016-03-25 12:13:46 +0800 CST  
没人来?
楼主 吴王子孙  发布于 2016-03-26 10:10:19 +0800 CST  
@quiteman17 2016-03-24 18:10:25
清朝官方文字是满语,汉官也是要学的。就像港英一样,你说中文可以,但正式场合必须说英语。
---------------------------
@黄锺大吕
2016-03-26 18:19
楼主又在扯蛋,不了解历史的话就闭嘴,或者百度一下,
在这胡说八道,只能说其心可诛!

官话一词,始见于明朝人张位所著《问奇集》中:“江南多患齿音不清,然此亦官话中乡音耳。”
官话名称通行于明、清两朝。明、清两朝做官的要遵守回避制度,即本人不得在家乡为官。官员们不在家乡做官而到外地做官,如果说家乡话,别人往往不容易听懂,这样就会影响交际,进而影响工作,因而,工作的需要迫使他们学讲大部分人都能听得懂的官话。这种官话究竟以什么语音为标准,当时并没有明确规定。
明初建都南京,官话应该跟南京话差不多,后来明迁都北京,官话语音面貌就变得和北京话差不多了。直至清末官话更名之前,官话的语音标准虽然一直没有明确规定,但人们往往把北京话以及和北京话较为接近的北方方言都看成是官话,于是官话就有了“蓝青官话”的别称。“蓝青”喻指不纯粹,人们将夹杂别地口音的北京话,如汉语言史上的“西南官话”、“西北官话”、“下江官话”等皆称作“蓝青官话”。
讲官话,起初只是官员们工作交际需要的自发行为。明确规定官员必须把官话作为公务语言,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事情。公元1728年,雍正皇帝召集朝廷一批高级官员,专门对官员率先使用官话问题发出训谕。
雍正指出:官员每每异地任职,不讲官话而用乡音会使得官民上下语言不通,老百姓不能明白长官之意,于是“吏胥从中代为传述”,“添蚀假借,百弊丛生”,“事理之贻误者多矣”。
1728年,清世宗雍正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汉民族共同语(旧称“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意思是,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一个把满语视为国语和民族标志的满族皇帝,此时却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推行汉语普通话的上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上谕颁布后,闽粤二省的各个郡县普遍建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官话,凡是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的读书人都要懂得官话。甚至一度规定,不会讲说官话的童生,不得考取秀才。

雍正帝的“推普”上谕不可谓没有远见,“推普”措施似乎不可谓不力,然而收效甚微。据记载:“初时甚为认真,无如地方官悉视为不急之务,日久皆就颓废,至嘉庆、道光时,福建仅存邵武郡城一所,然亦改科制,广东则更无闻矣。”

“推普”上谕尽管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积极作用和影响。作为“推普”的首倡者,雍正帝为后来的张之洞等提出“官音统一天下语言”的思想和举措奠定了基础。

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为清廷制定《学务纲要》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扞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

显然,张之洞等人的“推普”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雍正帝“推普”上谕的精髓,并加以发展。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

@黄锺大吕 2016-03-26 18:23
清末维新派人士梁启超是广东人,因官话讲不好,其博学无法让光绪皇帝赏识,其应赐受四品官衔因此降至六品。晚年他在清华大学讲学,因官话讲不好,让人听得很吃力,常使学生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梁启超为此伤透了脑筋,直至年老他才明白,无论是作为官员还是作为学者,都需要会讲官话。于是回到家中,学富五车的梁启超经常虚心向妻子请教官话读音。

到了清末,官话名称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去日本考察,他看到日本推行国语——东京话很成功,回国后就向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张百熙建议,学习日本经验,在中国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更名为“国语”,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同意了这一提案。从此“官话”名称不再通行。

官话名称被国语代替以后,民国时期,“五四”运动前后,全国开展过一次声势较大的“国语”运动。经过语言学者们的反复争论和探索,最终统一认识,确定以北京语音为“国语”的标准音,称为“国音”。

解放以后,“国语”于1955年更名为“普通话”。因为国语代表的是汉民族共同语,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如果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作“国语”,则可能引起民族政策方面的混淆。台湾省现仍保持汉民族共同语为“国语”之称说。

通行于明清的“官话”,民国期间改称“国语”,解放以后,“国语”又改称“普通话”。

@黄锺大吕 2016-03-26 18:30
在明朝以前,官话还有过其他一些称说。上古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官话称为“雅言”,通行于社会活动和教学之中。《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表明孔子讲学或参加社会活动时,不用鲁国方言,而用雅言。应该说,大教育家孔子开了我国古代推广官话的先河。
从秦汉到唐宋,一直到元朝,官话陆续出现过“通语”“凡语”“通名”“四方通语”“天下通语”等称说。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官场失意后,曾被贬到海南岛。他在海南岛兴办学校讲学,全用“通语”讲课,并带动当地老师也用“通语”讲课。他的学生长大后,在其倡导与示范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也纷纷用“通语”进行教学。可以说继孔子之后,文学家苏轼成为我国古代又一位对推广官话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楼主 吴王子孙  发布于 2016-03-27 13:52:59 +0800 CST  

楼主:吴王子孙

字数:2741

发表时间:2016-03-25 16: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3:18:46 +0800 CST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