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读王阳明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读什么?





【此文是我的王阳明新传记的序言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学的所谓复兴,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逐渐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题目,很多人都是带着现时的困惑,希望能从这位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千古完人”这里,得到一些滋润心灵的启发和智慧。
不过其中也许掺杂了很多人的功利主义动机,这也许是对于儒学尤其是王阳明最大的亵渎,因为儒家最核心的价值标准就是道德与道义,这也是当下中国最为或缺的,其实也正是我们今天来重新学习儒学、学习王阳明的最大价值诉求!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有一个时期)出于对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化的误解,将儒家贬低得一文不值,甚至于把它当成中国野蛮、落后的罪魁祸首,其实这正是他们忽略了儒家所宣扬的道德至上、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核心价值观,而错把一些诸如法家的思想算到了儒家头上,因为儒家之所以发挥坏作用,正是因为它被迫绑在了法家所构建的这套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坏制度上的;中国进入两千多年的秦制以后,正是因为这套儒表法里的变态制度,才导致儒家被迫替法家背上了黑锅。
儒家有其维护现行秩序的一面,但主要还是出于社会稳定的考量,其出发点也不同于法家的不仁不义。可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帮接受了日本二道启蒙的文人学者,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却公然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号,又有留美学者、国学根底浅薄的胡适等人也跟着起哄(后有悔悟)。这些虽是出自改良的热忱,却不免失之于浮躁,令当时身在美国游学的陈寅恪深痛于心,也终于酿成“亡天下”的悲剧。
法家与儒家的特殊关系,科举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体现 ,科举的内容虽然是儒家的,但其形式、框架却是法家的,这种一元化、一统化的进行思想控制的能力,儒家本身是不具备的,而其依托正是以法家思想为凭借所打造出的这套国家体制。
我们试看晚清时期,诸如徐继畬、郭嵩焘、张树声、谭嗣同一类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人物,一旦其深入接触西方的文化与制度,叹羡之余,他们更觉得这是儒家先贤理想的实现!比如徐继畬在其《瀛寰志略》中这样称赏华盛顿的事功:“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越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可不谓人杰矣哉!”
时至今日,我们再试看在现代的民主转型中,儒家文化圈里的日本、韩国、台湾甚至包括新加坡等,哪一个可以忽略儒家的积极作用?这正如基督教一样,它在世界史尤其是中世纪也扮演过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但那更主要是当时的政治制度、宗教制度所造成的,基督教至今依然是西方文明起码的道德伦理基石。
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而言,文化固然重要,但制度才是根本,尽管也会有一种文化的支脉会为坏制度辩护。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偏柔性的,可以适度兼容外来文化,比如我们曾经吸收佛教的元素;我们的文化本就是活水,我们今天也完全可以吸收基督教文明,而不必过于保守。
有人总是说法家源于儒家与道家,且不论其中到底有多少渊源可言,但是法家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东西,与儒家是非常对立的,所以朱熹等大儒都极端反感法家,儒法之争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问题。
不过儒家也是分为各种流派的,比如受到法家深刻影响的汉代大儒董仲舒,他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法儒”;再如主张人性恶的荀子,就曾受到谭嗣同的严厉批判:“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见《仁学》第二十九篇)
王阳明可谓是孟子的明代传人,他也不喜荀子,单单从明太祖朱元璋删减《孟子》一事上看,就可见出法家统治与儒家思想的一种深刻矛盾。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除了为整个中华文化提供必要的道义支撑和伦理基础外,最为形而下的,当然还是对于个人品格的一种塑造,以及对个人奋斗的一种鼓舞!
当人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很多传统思想家都回答过这一问题。而孟子认为磨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所以人要在其中坚定信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还有一种担当天下的自觉、自信意识,“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且“万物皆备于我”,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到的呢?
王阳明也是如此,他认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就是受孟子性善论、良知良能等学说的直接影响。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更把每个人都视作一位“准圣人”,只要功夫下到,就不愁成不了圣人!
此外,王阳明之学历来与陆九渊的心学并称为“陆王心学”,可见二者之间必有深厚的渊源。在王阳明还未创立自己的心学之前,他的知交湛若水对他的影响就很深,而湛若水正是一位陆氏心学的信徒。
为此,王阳明赞叹陆氏之学道:“象山之学简易直截,孟子之后一人。其学问思辩,致知格物之说,虽亦未免沿袭之累,然其大本大原断非余子所及也。”但是阳明心学主要还是自我体悟、自我求索的结果:“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自然,王阳明的主张会与陆学有很多不同,比如陆主张知先行后,王则主张知行合一(阳明自己的思想也常有变化)。在心学集大成者的王阳明看来,“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包括湛若水等人在内,也都不是对陆氏之学亦步亦趋,而是有所创造性的发挥。
另外,陆王心学在方法上与禅宗有些近似,这一点陆、王二人并不否认,但是终究目的不同;而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让自己的思想充满活力,诚如朱熹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行文至此,笔者还是要强调,其实王阳明的一生比他的学说还要吸引人,还要精彩,也更直接、更有说服力和启发意义;而且从本质上说,王阳明如同孔子一样,是个“述而不作”的人,他起伏跌宕、不断进取的一生才是他真正的著述!
因此说,研究阳明之学,首要的还是应该对王阳明本人的一生有所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欲做圣人(却唯恐不能得)的焦虑——这种欲求“不朽”的焦虑,在今天的一些人身上也都是存在的,比如笔者个人,多年以来都为此苦恼不堪,不仅仅是想着如何才能“人过留名”、将自身价值最大化,而更是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施展所长,让自己做到一种人莫能比的极致!
如此一来,大家也许就会觉得:其实,阳明之学并没有那么神秘,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尽管每个人的理解总脱不出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违背阳明的基本宗旨:心学是一门德行、事功之实践的学问,而把他的学说知识化、琐碎化、虚伪化,甚至神秘化,把他看作神一样的人物,那都是大谬不然的,也是他本人坚决反对的!
楼主 明小河  发布于 2016-04-29 16:42:00 +0800 CST  
@shujunf 2016-05-01 00:40:16
如果只是从孔子,从儒家来看王阳明,那么,如同站在山脚看山顶。
楼主只是从道德,从知行合一这种文字上看,确实很肤浅。也许没有读懂道德经,没有对佛学习一定的修炼,是无法理解何为心学。
读懂心学,要从王阳明的诗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去恶为善是格物
这首诗四句话,后面三句是意念的动向,是并列的关系,写出不同的形态,
但是心学的本质上无善无......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2016-05-01 08:48:37
深刻!赞一个~~心学的本质是无善无恶,这可是继承却颠覆儒家核心理论,矛盾吧?也不矛盾。。
-----------------------------
四句教对不对?依照现代的人性分析,肯定是不正确的,人性、人心是偏于自私和懒惰的,是容易被权力、物欲俘获的,因此要防止人作恶,要有民主的权力制衡和法治的规范,这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基本常识。

但是阳明的这种学说,又绝不能随意否定,因为它是那种时代的产物,愿望相当美好,也确实可以感召一小部分人,只是力量微小,道德的力量终不如制度的力量。但是,道德又有其不可或缺的一面。
楼主 明小河  发布于 2016-05-01 13:21:05 +0800 CST  
@新昌仁慧1 2016-05-02 09:17:45
从怀疑起步的王阳明先生的内心越来越坚定,最后成就了一块铁石,他的心学最后发展出善恶之道,
-----------

好长啊。

反正我现在将儒家视为保守派,从政治到道德,儒家都是保守主义的,【我们今天依然有很多保守派,如不许堕胎、不许同性恋等,以未来的眼光看,这些人也许是落后的,但其价值不容否定】
楼主 明小河  发布于 2016-05-02 20:52:54 +0800 CST  
@象山大仙 2016-05-03 16:46:28
心学是体悟出来的。是禅坐,冥想的产物。与佛主普提树下,老子,基督耶稣旷野辟谷,得出一致的结论。。但心学又是入世论,主张在人事上修炼,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行动指南。
-----------------------------
看看阳明的回复。



在回去的船上,门人张元冲问阳明道:“释、老二氏与圣人之学所差毫厘,谓其皆有得于性命也。但二氏于性命中著些私利,便谬千里矣。今观二氏作用,亦有功于吾身者,不知亦须兼取否?”
阳明对这个问题思考已久,早已不再迷惑,他首先指出了弟子在说法上的错误:“说兼取,便不是。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
接着阳明又指出了世人所犯的一桩重大错误:“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儒者不知皆吾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中间,皆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原来在阳明心目中,真正的圣人之学是无所不包的,根本不须与佛、老划清界限,若儒者要强调这种“界限”,便是自我狭隘了。不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此时的阳明对待佛老的态度已经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即不再像当年那样排斥了,而是重新认识到了其合理的一面。
楼主 明小河  发布于 2016-05-06 14:35:35 +0800 CST  

楼主:明小河

字数:3687

发表时间:2016-04-30 00: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3 22:46:10 +0800 CST

评论数: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