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风云(幽默分析中国史)长篇连载

嬴政端坐在象征帝国最高权力的宝座上,俯视着大秦那壮丽的山河。但他不会有时间去嘚瑟发微信,因为他知道要巩固自己手里的权力,要保证自己明天不会被拉出去砍头,他还需要干许多事。
为了庆祝大秦帝国的建立,嬴政先生满怀诚意地证明了自己封建迷信程度之高,他特地找来了一个算卦的人来算卦,算秦朝的国祚,灭亡在谁的手里(为了斩草除根)啊等等。没有想到,那年头算卦的水平估计普遍不高,他诚心诚意请来的那位算命的是个非常差劲的半吊子。
经过一番没有意义的瞎折腾以后,那位算命的也非常有诚意的告诉他(实际上就是瞎扯淡),那个灭亡帝国的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它的名字叫做匈奴。
关于对游牧民族战斗力的研究与报告
实话实说,这位算命先生的分析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在此时,匈奴已经成为了大秦帝国的最大的敌人。
关于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那些恩恩怨怨真可谓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早在周朝的时候,那个玩女人玩疯的周幽王作死般的发布紧急战争警报,把各路诸侯叫来嗨皮,后来杀死他的人,也正是老牌游牧民族----狄戎。
要说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是值得肯定的,抢劫的认真态度是值得赞许的,而他们干的那些缺德事,却是值得批判的。
就比如,那个抢劫战争界中的杰出人物匈奴王阿提拉,带领他的群众以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东欧几百年如一日的乱砍乱砸。抢完了还不走,还顺便组织了政权,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阿提拉帝国,过了把皇帝瘾。什么时候缺东西了,就去找欧洲人民要,欧洲人民不给,就去打砸抢,作无本生意。结果阿提拉喜剧了,而欧洲人民就悲剧了。欧洲人民很愤怒,但后果却一点都不严重,原因很简单------打不过人家。没有办法,在感叹之余,欧洲人民以极其可贵的自律精神给这位打砸抢界中的领头人物起了个绰号,正是所谓的“上帝之鞭”。这个绰号在一千五百年后再次沿用,而这次得到绰号的正是那位更有名的成吉思汗。
游牧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这种说法是非常客观公正的,据说他们那的小孩几岁就会骑马,要是换做我就不行,本人已经十几岁了都不敢干那事,怕它一发威把我给摔死。而且在枯燥的放牧生活中,他们经常搞一些业余娱乐活动(比如打猎),锻炼自己的射击和砍杀能力,确保在下次集体外出抢劫时,杀的人能更多,抢的东西也能更多。还拥有“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先进战术思想,确保下次你赶来报复之前早就溜得没影。让你哑巴迟黄莲,有苦说不出。
其次就是装备问题,众所皆知,塞外骏马由于水草丰富一直都是特别强壮,加上还经常锻炼(放牧),威力自然不同凡响,不仅如此,而且它们的数量特别多,足以武装起一只浩浩荡荡的铁骑大军。相比之下,中原地区马匹稀少,而且除了出去砍人之外锻炼相比于蒙古马就比较少。想像匈奴那样全军都是骑兵,可以去做梦。装备起百万大军就显得极为吃力,后来一代抗匈名将霍去病率领的骑兵也就十几万,这几乎就是大汉帝国全部的马匹,而大汉帝国的军队数量至少有.......,比起游牧民族人手一匹马,机动力就差了不是一点,而是许多。
反映在战争上,就成了大问题。
就比如一只军队跟游牧民族相遇了,怎么办?按照我们地球人的思维就是指挥官气沉丹田,大喊一声:“冲啊!”然后几十万大军哗啦啦冲了过去,打败了赶来抢劫的游牧民族,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以上情形,本人可以很负责任的给出评语,扯淡!
本人说过游牧民族的军队机动力要比中原王朝军队机动力要强,这就意味着,游牧民族可以大胆放心在中原王朝的军队周围溜圈子,找到空子就下手——---反正中原王朝的士兵追不上他们。更缺德的是,如果中原王朝军队跑过来砍人,他们还可以带着中原王朝士兵一圈一圈的溜,溜到他们没有体力为止,玩死他们。真是天可怜哉!可怜的中原士兵只能身披几十斤中的盔甲,汗流浃背的去追赶着那神情悠闲,嚼着肉干的游牧民族军队。虽然后来中原王朝发明了一些专门克制骑兵的阵法,但阵法地主力部队还是步兵,这似乎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于是中原王朝的苦大兵们还是只能身披几十斤铁甲去追赶神情悠闲的游牧民族军队。我就不冲你的阵法,你能怎么滴啊!你当老子缺根筋,没事找抽啊!
经过几代人的沉思,中原王朝终于找到了对付游牧民族的办法。
1打不过咱就别打,你不是要东西吗,那行,东西给你,只要你不闹腾就行,甚至还能在送几个美女(王昭君)给你。代表人物:宋真宗,汉武帝
这个办法看起来很熊包,实际上也真的很熊包,不过跟每年给游牧民族的压岁钱跟游牧民族的战争花销比起来实在是九牛一毛。(本人是理性动物,请个位愤青不要拍俺的板砖)。不过这种方法的实行次数并不多,那些主张议和的人不一定全是卖国贼,但人民群众在这一点上表现了自己对此一视同仁的态度,就比如清朝鸦片战争时主张议和的琦善,他本人是皇族,有房有车有老婆,卖个甚国啊?对大清帝国忠心耿耿,就因为主张和英国和谈,推行洋务运动,被那帮动不动就拿“孔子,孟子”压人的官员喷了口水,下场也惨。到现在还是被批斗的对象。
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集结部队,抄起家伙,跟游牧民族同志斗争到底。
这一种方法相比起第一种方法要拽得很多,但是这种方法实在不是什么好方法,要知道,战争祸国殃民,我们在举个例子,就比如那个牛逼哄哄的汉武帝,估计王昭君是他初恋,为了报仇,每年都跟匈奴干仗。结果呢,汉朝国力下降,人口减半,他老祖宗攒下的那点家底全被耗光,给大汉帝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是打还是和,在嬴政的眼里,这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
打!我堂堂大秦,横扫六国,所向无敌,国泰民安,为何不打!
更何况,留着他们始终是个祸害,如果不把对帝国的威胁打压在萌芽之中,这只西北的小狗势必会成长为一头危害四方的狼,到时候再想收拾他,那可就难上加难。
远征
嬴政听信了道士的话,积极地准备这场决定大秦安危(他本人这么认为)磨刀霍霍只等那利刃出鞘的一天。
打,派谁去打。匈奴的势力并不是那么好对付,如果不是名将压阵,即便是横扫天下的秦军也没有十足的胜算如果到时候打输了,那大秦所有的名望将毁之一举。
王翦?得了吧,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上次出征楚国实属无奈,在大漠的日子并不好过,风吹雨打加阳光曝晒,万一这老头还没上战场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怎么办?
突然他想起了那道率军攻入齐都的年轻英俊的身影。
蒙恬,我已经老了,为了帝国的安危,你去吧,不要辜负我那道身上的信任。去吧,扬我大秦天威!
始皇二十三年,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讨伐匈奴,此战完全体现了大秦军队的强悍。在大多数都是步兵的情况下,蒙恬将拥有最强骑兵部队的匈奴给揍得不轻,不仅攻陷河南一带,这场战役给了匈奴很大的心理阴影,据说匈奴人再也不敢外出抢劫,可见战役之惨烈。
致此,大秦的西北边境又一次的恢复了平静。
修建长城
捷报传来,嬴政非常高兴,但高兴之余,他知道现在对游牧民族的胜利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支开国的虎狼之师会逐渐被那些一辈子都没有上过战场的少爷兵所取代,而曾经被打趴下的匈奴必然会再一次地站立起来,继续危害帝国。
怎么办?搞妥协?那不可能我大秦作为强大的中原王朝,不可能去捧人家的臭脚。
怎么办?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突然他想到了。
修建一道不可摧毁的万里长城,将那强悍的匈奴铁骑拒之门外,使大秦帝国永不受侵袭。
说干就干,嬴政集结了大秦帝国内几乎所有的壮丁去修建这道捍卫帝国,同时也是捍卫自己的防线,他们素不相识,来自五湖四海,虽然他们的年龄身份不同,但此时他们的心中只有同一个念头;为了自己的祖国,修建好这道防线!
此刻,嬴政得意的坐在大殿上,望着几十万壮丁为了他手中的权力而不断丧命,但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已经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给那燎原的起义之火铺上了一大堆干稻草。
这个错误就是急于求成。
这个错误就跟你为了使自己身体强壮,一天去操场上跑个二十圈,做一千个俯卧撑一样,你要真这么搞,累得猝死我都不同情你。不过一个王朝急于求成的后果就比这个要严重的多,这种事一旦发生轻则人口减半,重则兵祸连天,一个王朝的统治被推翻,而秦朝由于急于求成过度,最后的结局就是后者。
修长城是需要许多材料的,这钱从谁身上出?
不用问,老百姓呗!
可问题是家里的男人全都去那边砌墙了,家里没人,但秦朝政府可不管这些,去砌墙是你的义务,交税还是你的义务,两者你都要履行。于是,那些妇女们丢掉了手里的织布机去田野里耕地,时不时地还要出去卖力气。不仅如此,秦朝的赋税还很严苛,严苛到你想象不到的地步,今天交个人所得税惨无人道点也就百分之二三十,而秦朝农民却要将自己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注意这个词)交给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让人不造反实在是相当的难!
不仅如此,大多数壮丁都是“壮士一去不复还”,当年砌墙,既没有起重器,更没有挖掘机,一切只能靠铲子之类的简单工具,当时的医疗条件也不咋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平衡力不好,会要命的。一不小心从长城上摔下,轻则全身瘫痪,重则去见阎王。在这一点,嬴政先生表现了自己超高的资源利用意识,为了给这些人留个纪念,就直接把他们当成建筑材料埋进去吧。把长城搞成了一个集体公墓,节省了那些本来要用做当墓地的土地,这应该也算是土地再利用,不用白不用。
所以当我们走上那雄伟壮观的长城时,不能也不应该忘记:有一群人曾经为了这个伟大的事业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甚至还有生命。虽然他们在历史上默默无名,个别有名也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比如范喜亮),不过他们才是长城当之无愧的建设者。
那天,当我气喘吁吁的爬上长城时,一股豪迈之风顿时涌进了我的胸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一天,我梦见金戈铁马。
长城就此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真的有用吗?
嬴政先生费尽人力物力,修建了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的进攻,但在这里我突然想问一个问题;
“修建长城真的对巩固统治有效果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无厘头,在大都数人(包括嬴政),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没作用,那还修它干嘛?没事找抽啊!
不过,很遗憾,在一千年后,还有另一个人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人比嬴政名气还大,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在李世民的坚持下,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修长城的朝代,而且他对待游牧民族的政策非常开放,甚至将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吐蕃,并且他将俘虏来的那些突厥人全胳膊全腿的安置在长城边上,还经常和塞外士兵良好地举行射箭活动。当然那些不听话乱枪劫的,那就对不起了。李世民同志会用自己强大的军力让你知道“作死”俩字怎么写。可谓是萝卜加大棒,整得游牧民族同志相当服气,给他起了个绰号“天可汗”。
但是在嬴政先生的眼中,只要你是游牧民族,鬼管你是听话的不听话的,通通一勺烩,正是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也。这下游牧民族同志不干了,都是出来混的,何必呢?今天看你强大,结果秦朝一衰落,就闹起来,而终唐一代,都没有受到大规模的游牧民族袭击。
暴力带来的征服,是永远不会稳定的。只有恩威并施,才是解决问题真正的办法-------本人语。
嬴政他并不知道,本来用来稳固江山的长城,已经成为了大秦帝国的催命符。
他更不知道;唯一可以稳固自己统治的,不是火枪大炮,也不是长城,而是人心。
于是,嬴政注重暴力,不注重民心,于是秦朝国祚十五年。
于是,李世民注重民心,不注重暴力,于是唐朝国祚约是秦朝的二十倍。
这就是无可取代的道义的力量。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1-25 15:16:00 +0800 CST  
在统一六国之后,嬴政先生还要干许多事情才能彻彻底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也难怪,毕竟六国民众已经习惯了这种打来打去的生活,经过200多年的磨合,也跟自己的国君混了个脸熟,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绝对不能让他们操杆子上(学名揭竿而起)。
所以,此时必须要提前送那些在老百姓心里有威望的国君去见阎王爷。
第一个中奖的就是那位企图跟嬴政半分天下的齐王陛下,他手里拥有的势力是不可小觑的。而且齐国是诸国之中仅此于秦国的强国,如果让这位齐王兄出去折腾,估计很快坐在宝座上的屁股就不是嬴政了,可谓是首席大祸根,自然就要被优先处理。
他没有杀死齐王,而是用了一种更加残忍的方法。
想死,没那么容易!
把他扔到了蛮荒之地,昔日的国家领导人竟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这一招让他生不如死。
因为折磨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先赐予他荣华富贵,再运用一种更为残忍的方法地将他夺走。那强烈的精神反差足以让一个人发疯!
这位齐王正是如此,没等他熟练地掌握锄头技术,以前丰衣足食的他已经饿死了。我想在他临死前的那一刻是多么的不甘和怨恨吧。
这就是权力争霸的必要法则,一旦你失败,就会在你政敌的蹂郦下生不如死。要知道,斩草除根是掌权者必须要学习的规则。
除了齐国国君外,其他国君却没有遭受到这样的恶整。嬴政这一招本来就是杀猴给鸡看,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后果严重。而且,那些国君的势力比较小,大猫小猫两三只,根本抗衡不了嬴政。嬴政不是杀人狂,不会杀对自己统治没有威胁的人。
然后被整的就是儒家。实际上,嬴政应该早就想收拾儒家了。这群白面书生,整天宣传的就是那些“民贵君轻,社稷为重”之类的玩意,这不是成心招像嬴政这样的嗜权如命的人怨恨,成心作死。战国时候,由于儒家的人治国很厉害,那些诸侯国不敢得罪他们,怕他们去别的诸侯国另谋高就。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有李斯撑场,不怕),对待人的态度自然也不一样了。
相比之下,法家就好多了,本持的观念就是以法治国,皇帝至高无上。非常符合像嬴政这样的人的胃口。但李斯先生是绝对不会允许法家再出一个跟他一样杰出的官僚出现的。
老子当年为了权力,连自己的师兄(韩非子)都坑了。怎么会允许你们这帮小崽子在我头上!
实际上,更想消灭儒家的是嬴政的超级心腹李斯,确切的来说,他是诸子百家(至于法家为什么想坑,请看上面)都想消灭。
作为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在嬴政心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地位,说来就来,不打折扣。他首先向嬴政建议,把诸子百家的那些书统统一把火----烧了,谁敢读这种书,都要被砍头。只允许读一些种树种花之类的农业书籍。至于我国人民的文化水平么,这不在李丞相的考虑范围之内。
之后的李斯,终于露出了自己嗜血的魔爪。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证据,说儒家学派的人在那边讲那些老古董的东西,更狠的是,他说儒家学派的人对嬴政有些怨言,想要颠覆他的统治。
在嬴政的心中,一直有好几条红线。如果有谁敢迈过这条红线,管你是天王老子,照杀不误。而权力,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红线,谁敢冒犯他的权力,后果相当严重。
于是,在李斯的推动下。嬴政终于对这些儒生露出了自己血淋淋的屠刀。
公元前212年,嬴政又一次的证明了自己的心理变态和超高的资源利用意识。他在地上面挖了一个大坑,再把那些犯禁严重的儒生七里可擦全部扔进去,扔完以后干什么,很简单--------埋!把人家全活埋了。此外,这招还具有杀人灭口,提高土壤肥力的不二法门。
从整治齐王的事件和焚书坑儒,我们可以看见嬴政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人性特点。他就像一头嗜血的孤狼,只要谁敢侵犯他的利益,谁就会成为他的敌人(儿子也不例外)!
改革!巩固君权
整完人以后,就要干事了。首先为了重蹈周朝的覆辙。嬴政决定,取消对他权力危害最重的分封制,改为了郡县制。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什么叫分封制,什么又叫郡县制。
所谓分封制就是由于地盘太大,天子一个人既要干皇帝,由于当省长。太费事了,就想了一个办法。把那些,为他江山拼过命的,一些贵族的后代,扔到地盘上去当管理员(那时候叫诸侯)。当然了,这个管理员可不是白给你的。你每年要交东西,叫上贡。你的老大(天子)被那些游牧民族揍了,要出兵去把那些游牧民族给赶出去。其他的,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我也不管。
这个制度看上去很完美,统治者只要待在家里,很悠闲地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可依然还有很大的漏洞。
在一个朝代的终后期,由于天子太过操蛋,出了什么事都要去找诸侯国打秋风,手里的兵马还没有诸侯国的多,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名言相当适用于当时的情景,威慑力本来就差。皇帝太操蛋,男儿当自强。那些诸侯手里有兵有枪有子民,干嘛听你中央的号令。就导致诸侯国在那打来打去,打得春去秋来。中央在那边嚷着“不要打了”之类的话语,没用!没人听了!在瞎指挥,信不信老子带兵把你灭了!有的强悍的诸侯国甚至直接出兵,灭了中央(比如秦朝)。这职权,比今天的省长大了去了。
而所谓郡县制呢,跟今天的省市差不多。将自己地盘划分为好几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都派一个官员去那边管理,叫县令。但这个县令简直就是小一号的丞相,只管民生之类的,军权也被分离,甚至连刑法的权力,也派了专人去管理。这也就是说,县令如果要反朝廷,就必须要搞定管理军权的人物(不止一个)。累死累活的,缺一不可,那时候估计管理军权的人物还没搞定,自己就已经被朝廷给搞定了。自己如果被朝廷免职,连被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如果反抗,自有大刀阔斧伺候。
就这样,地方上原本统一的权力,就这样被无情地分为三块。这三块互不相干,却又息息相关。它们将一起创造一个辉煌的大秦帝国。
解决完自己手里的权力问题,就要考虑一下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了。
首先是七国百姓文字,货币,度量衡甚至连语言都不同。这可就缺了大德了!这就等于今天我们去外国,如果不学好那个国家的语言,你连跟人讲话都不会。去商店里买东西,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那时候服务员双眼圆瞪,跟看耍猴一样的看着你,很简单-------听不懂!好不夸张的说这就是国家分裂的产物,是一个无法收拾的大黑锅。我相信通过我的讲述,应该是能听懂我讲的东西吧。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没有不能够做的,只有你不想做的
但嬴政同志又一次的拿出了“老子当年打天下”的魄力,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至于怎么解决的,本人翻了许多书都不知道。也有一些其他原因,要说商鞅同志的能耐也真够大的,人都死了,依然在不断地帮助秦朝。有了商鞅变法的成功经验,干这些统一的事自然很顺利。
但即便是这样,嬴政的工作量也非常之大,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他每天批阅奏章,那些奏章的量有多少,根据史料记载,他每天批的奏章的重量(古人用的是木简)有专人去帮他称,足足有一石!问题是,跟今天的学生做作业一样,如果这位君临天下的仁兄不批完一石奏章,休息都别想。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这么玩命工作,永远也别想巩固手里的权力,而且一朝之初,百废待兴,不这么玩命工作,就不能创造一个辉煌的大秦帝国!
但嬴政永远不会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大秦帝国,将很快就要被那个深宫走出的一个为了复仇的人妖彻底搅乱并推着它走向灭亡之路。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1-26 17:44:38 +0800 CST  
在昨天,有一位朋友跟我交流一下历史问题。他问我:“你觉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掌握大权品德败坏的宦官是谁?”
我以我丰厚的历史常识回答他:“应该是东汉末年的特别能折腾的十位仁兄吧。”
“错了!”那个人用近乎于嘲笑的眼光看着我,“正确答案是秦朝的赵高。”
我想了一下那位仁兄干的那些“好事”,经过深思熟虑后说了一句话,“你是对的。”
出生
按照历史的定律,一般一些特别能够折腾的人(比如朱元璋)小时候都特别的穷。赵高就是典型的这样一个人。他是赵国的宗室,他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贯彻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赵襄子累死累活打下了赵国的江山,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后代也比他还会折腾一个国家的话,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啊!0但跟他却半点也沾不上边。相反,他的出生在深宫之中,很小的时候母亲不知道怎么回事,犯了事,大家都知道秦国的法律是非常严的,于是被拉出去咔擦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家好像祖传宦官事业,他的几位哥哥也是宦官。后宫也实在是个儿童不宜的地方,整天尔虞我诈,抢夺君王的宠爱,斗的是一塌糊涂。大家看看《芈月传》就能知道了。根据现在教育学家分析,一个人长大以后干的事跟他小时候的生存环境有很打得关系。这句名言非常适用于赵高先生。
后宫么,乌烟瘴气,很正常。但一个孩子在后宫里生存就不正常了。在这样不正常的环境里,你让他天真烂漫,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这样乌烟瘴气的环境下,每一天,赵高都生活在死亡的阴云中,说不定哪一天就回去见他的母亲。后宫中的阴谋永远也不会停歇,赵高自然耳濡目染也学到了许多。当他成长为一代巨监的时候,他应该会深深的感谢这段经历,让他学到了那么多斗争技巧。
那回眸一笑就能夺人性命的可怕智慧取代了童年时的木枪木马,那城府深沉,优柔焦作的女人取代了童年时那甜蜜的玩伴。是后宫中一起起不为人知,惨绝人寰的惨剧彻底冰封住了赵高那颗原本天真无邪的心。
今天那个嫔妃还是君王最宠爱的女人,是她枕边人的心头肉,明天就可能身首异处。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啊!赵高的心中发出无助而又绝望的呐喊。但他知道,他别无选择,一旦退出,他将遭受到最为惨烈的下场。
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赵高一开始连宦官都不是。说他是宦官那是抬举他。他是专门伺候人妖的人妖(听起来很绕口),是奴下奴。那年头,宦官都不怎么吃香,那么伺候他的仆人就更不吃香了。不过,更让人那以相信的是,这段经历非常短暂,因为他很快就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宦官了。
在非常贫穷的情况下,赵高同志不知道是打通了任督八脉,还是捡到了葵花宝典,无师自通,以极为认真诚恳地态度钻研自己的学问。跟他同样当差的同行非常不解,咱们都是仆人,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何必钻研这些破学问?能当饭吃啊!但事实终于证实了赵高的远见。
由于,后宫中的人均教育素质实在太低,加上赵高的学问也非常不错,在一大堆职业文盲之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获得了嬴政的信任。调入宫中步步高升,一开始还是干本职工作---扫地之类的活。但嬴政先生意识到他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贝,也是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先进的学习态度,这出现的几率,简直是比大熊猫还要稀有啊!
赵高先生用他的行动生动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多读点书总有好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么!
一个改变了赵高命运的男人
赵高先生也不愧是实力派老牌演员,连权场老狐狸应征都没有看穿他,一开始装得惟妙惟肖的,人家都以为他是一个淳朴老实善良的老头。在学术界上也是挺有两把刷子的,为了弘扬正气,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起名爱历篇。
由于赵高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品德非常高尚,嬴政非常感动。这么有德有才的一个“人才”,这年头,还有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是天要灭绝秦朝,还是多喝了几罐二锅头,嬴政兄大笔一挥让赵高去教他的二儿子,历史上著名昏君----嬴胡亥。
这是一个影响了大秦帝国命运的一个举动,当然,不是什么好的影响。嬴政先生如果知道这一举动会给大秦帝国带来什么,估计九泉之下脑袋会往墙上撞。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们俩的组合:臭味相投。
赵高以自己在深宫多年养成的敏锐目光观察着自己的学生,发现他的学生嬴胡亥不仅胆小懦弱,而且性情残忍狡诈,跟他的老爹不同:他没有任何的才能。赵高渐渐地开始知道:这是一个千年难遇的机会,只要控制他,掌握朝政,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赵高也算是个非常称职的老师,不仅教课内的东西,还教课外的一些东西,对他的学生寄予厚望,他开始在私下里教导嬴胡亥决断讼案,看这架势,是要为帝国培养继承人了
不过,可悲的是,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是在无用功。
早在嬴胡亥出生之前,嬴政就有了自己的大儿子扶苏,按照古代继承法的规定,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而扶苏正是嫡长子。要扳倒他,谈何容易啊!
赵高还没来的及去收拾扶苏,就差点被人给收拾了。原来赵高一看现在成了嬴政儿子的老师,跟当年那个低声下气的小奴仆判若两人了。立马露出了自己狐狸的尾巴,风风火火地干了一件坏事。
那年头,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这件事就传到了赵高的老板嬴政的耳朵里。
嬴政对此案表达了相当的重视,派遣了一代名将蒙恬的弟弟蒙毅去调查此事。
扶苏的麾下是有一批善于斗争的人的。蒙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知道:赵高是扶苏最大的王位竞争人嬴胡亥最能蹦跶的一个,此人虽然有嬴政的性情,但没有嬴政的能力。作为一个父亲最喜欢最像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的性情,所以他非常受宠。只要打掉他身边有能力的人,他就再也蹦跶不起来了、而赵高,根据他的观察,是嬴胡亥身边最有能力的人。所以他用非常快的办事速度给嬴政打报告,按照秦朝的法律,赵高先生的下场也不外乎是被拉出去了。蒙毅先生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将会因为这么一件事,而注定了自己悲剧英雄的下场。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吃惊的是,嬴政先生这次非常例外的开始珍惜知识分子(估计是焚书坑儒杀人杀多了),就没有杀赵高,更让人吃惊的是,没过几天赵高竟然刑满出狱,光复原职。不用意外,因为赵高的背后,有一双黑手,操控着一切,救出了赵高。
是嬴胡亥的。
嬴政一开始就觉得赵高干的那些事非常不错,对他就没有杀心。再加上嬴胡亥那边在找几个人,做做工作,求求情,人就出来了。
蒙毅丝毫没有太过惊慌失措,没关系,反正时间还长着呢,今天灭不了你,明天再灭你也不迟。
赵高经过这件事以后,越发的痛恨蒙毅,恨屋及乌,也恨上了蒙恬。他那本不纯洁的心灵又一次的被狠狠地戳了一刀,在后来他不惜有军队哗变的危险也要杀掉蒙毅和蒙恬,可见他对蒙恬蒙毅的恨之深。当然,现在他知道目前自己还没有能力跟蒙恬蒙毅斗,这两位已经算是老江湖了,跟李斯是一个级别的。就他自己能吃几两饭,别人心里不清楚赵高心里还是非常清楚的。
顺便说一句,在本次事件中扮演主角的蒙毅,也算是个名人。后来,有个叫唐季礼的仁兄看了他的故事,一拍脑袋,想出了一部电影,就是那部传奇大片《神话》,论历史价值是在瞎扯淡,但剧情也挺感人。可怜的蒙毅啊!明明对嬴政忠心耿耿,在那部电影里竟然跟嬴政的老婆玉漱公主在古墓里面谈恋爱,出演了古墓奇缘2。被后人啊咋不已。在此,本人再次声明一遍:电影情节,皆是扯淡。
在不久,胡亥集团将会发现最后获胜的曙光,李斯,胡亥,赵高将会联手将扶苏赶下王位,李斯也终于要撕下自己最后伪装的面具,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只是一个利欲熏心,心理变态,才能杰出的人渣而已而赵高将会巧妙地利用扶苏的弱点将其一举击垮,一出贪婪与野心的悲剧将会上演,扶苏党的重要人物蒙恬和蒙毅也难逃厄运。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1-27 23:05:07 +0800 CST  
在这样经过了几番没有结果的折腾后,扶苏党和胡亥党都知道自己灭绝不了对方,扶苏党麾下人才辈出(不如蒙恬),明显气势是要比胡亥党要厉害。如此看来,最后的结局无疑是:嬴政蹬脚后,扶苏按照古法成功继位,一统天下,然后赵高同志从此收起自己的那点花花肠子,老死宫中。
但是历史斗争经验告诉我们:阴谋集团往往是不会甘心自己失败的。
赵高和胡亥费尽苦心终于找到了扶苏的弱点。一个人的优点往往正是这个人的弱点。
而扶苏的优点是仁义宽厚。跟他的父亲嬴政不同,嬴政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凶残霸道的人。而扶苏则是那种宽厚仁义,内刚外柔的人。因为他的个性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人魅力,招收了一大堆人才。但因为这个个性,他注定得不到他的父亲的喜爱。
相比于扶苏,胡亥就好多了。胡亥跟他的父亲一样的无赖,一样的混账。但是扶苏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但要让他的父亲立胡亥为继承人。那依旧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扶苏的失误
扶苏看见自己的父亲因为有儒生在他背后骂人他的事而痛恨不已时,一怒之下,就准备送这帮儒生去阎王那边骂人,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咱们之前也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扶苏按捺不住自己的那颗菩萨心肠,也去劝谏。说:“皇上你杀这么多人,儒家的势力有那么强大,当心你屁股底下的板凳坐不稳。
这哪是谏言啊,这是威胁,赤裸裸地威胁。要是一般人,估计能被唬得住。但嬴政不是一般人,他对权利的欲望非常重。
结果嬴政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他本来就因为扶苏的过于仁厚而对他有些意见。没有想到,这小子还得寸进尺,敢劝谏他。多年来,他能忍得都忍了。想不到这个乖儿子竟然敢直接劝谏自己地行动。在嬴政看来这就是对他权力的最大的冒犯。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个,天真的扶苏并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经被他闭上了绝路,如果他的父亲对他妥协,那么这将会成为朝野上下最大的笑话,而百官都开始会向扶苏靠拢,这就意味着嬴政就会逐渐变成只会肯定的傀儡皇帝。说不定最后会在自己的死刑执行书上签字。如果不同意,那朝野上下都会知道他们父子不合,万一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知道,那么后果将相当严重。
而且所谓劝谏,说白了就是变相的骂人。自古以来,大臣骂皇帝的有,但儿子骂父亲倒还没有先例。扶苏先生也算开创了骂人界的新河。政治影响太差。
娘的,老子还没死。你他妈就想反天啊!
多年来的不满终于爆发了,此刻,对那些骂他的儒生的痛恨也渐渐被转嫁到扶苏的头上。多年来扶苏那宽厚仁慈的形象,成了他心目中最大的火药桶。
事发过后,嬴政先生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要是别的人知道儿子反水,那早去操家伙上了,而嬴政先生逐渐平息了自己的怒气,把他的儿子扶苏送去长城边上开荒,和蒙恬一起修建长城(这是一个苦差事)。相信儿子在边关吹会西北风,脑子就会明白点。至于皇位的事情,等他冷静下来,想明白点到时候还是得传给他的。
但他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已经改变了大秦帝国的国运。
最后一次郊游
嬴政先生除了治理国家之外也是有一些的业余爱好的,比如-----出游。
出游这个活动跟郊游差不多,但皇帝出游,就不同了。对政治家而言,出游就等于去死。有一大堆人准备给你来一下子。这个世界,是不会缺少阴谋家的。
在博浪的时候,就遇刺过(就是张良哪次),也不知道是那个拿锤子砸车的大力士视力不好,还是嬴政兄真的命不该绝,没有成功,只不过砸中了一辆副车(原来摆架势也是有好处的,让杀手眼花)。吕不韦是他辉煌的开始,而沙丘之游将会是他辉煌的结束。
在伟人死的时候,不知道是后世史官的吹捧还是真的显灵了,都会天生异象,发生许多平时压根就没有的事,用今天的话说,叫做“超自然现象”。嬴政正是如此。在他挂的前一年(公元前211年),老天爷成功的预言了他的死亡,往地上面扔了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几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要说嬴政同志的名气也真大,连老天爷也知道他。现在看来,撑死也就是有人用投石机扔了一块写好字的石头。但在古代,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要知道,这件事情撑死也就是一块写了字的石头,但是古人看来,这就是上天的旨意,俗话有云: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政治影响太坏,如果让自己那些并不安分的儿子知道,人家就会做嘛,你都快死了,我一定要拿到皇位,当皇位继承人摆在那了------扶苏,抓紧时间,赶紧坑人。加上病人不气则以,一气必愤怒,到时候储位难保。
天下父亲的爱,都是无言的,并且伟大。
这件事我相当怀疑就是赵高做的疑兵之计,浑水摸鱼,到时候就能把皇位给摸到手。让扶苏成为众矢之,把扶苏吊到靶子上打,到时候,按照宠信程度,那帮被他利用的傻缺自然不会登上储位,到时候,登上的,必定是自己的主子。但没有想到嬴政同志比他还要老狐狸,笑话,人家从出生就在阴森的政治环境下面混,就赵高那点小伎俩也能迷惑得了他,回家再修炼三十年吧。
嬴政同志在信息工作方面做得也是相当不错的,在第一时间就封锁住了消息。当然,为了信息安全,就把坠落地附近的那些居民全杀光了。(所以选好地方住很重要啊!)
在他死亡的那一年,他决定在准备郊游一次。根据史料分析,虽然此时他的身体已经不怎么行了,但他毅然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一次的看一看大秦的壮丽山河。
残阳似血,一个年迈的老人坐在金碧辉煌的座驾上,他站在山顶上,俯视着一切。当年为了这片壮丽的山河,他牺牲了太多------自己的生父,青春年华还有自己的爱情。他贪婪地望着,仿佛还没有望够一样,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对属于自己的壮丽山河的最后一眸。渐渐地,他仿佛回到了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父亲,我做到了。虽然您并不是我的生父,但是你对我的期望,我却从来也没有忘过,我完成了你的期望以及大秦列祖列宗的期望,使大秦帝国站立起来。
他仰望着苍穹,那里是他亲人的灵魂所在之地。
遗诏,大秦的希望
之后嬴政的车驾到了沙丘这个地方。而沙丘将会是他的死亡之地。
此后,嬴政先生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他自己已经料到,自己恐怕是看不到回京的那一天了,所以,他提前准备好了一道遗诏。这份遗诏的具体内容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这道遗诏估计也早就找不到了,但可以肯定一点,这是一道扶持扶苏登上皇位的遗诏。
嬴政以自己几十年的治国经验知道,自己在位的这些年,经济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扶苏上来之后肯定会是百姓休息,减轻赋税,成为一代明君。百姓的怨言即将停歇,取而代之,是一个远比自己还要辉煌灿烂的大秦帝国。
如果按照剧情在这样上演下去,陈胜吴广起义就不会上演,大秦帝国也许真的能成为像汉唐那样的超级帝国,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嬴政不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将会被一帮阴谋家彻底打乱,而他的好儿子扶苏也将身首异处。
明君?暴君?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嬴政就这么死了,似的轰轰烈烈,重于泰山。
对他的评价,现在人的看法相当统一--------暴君!十足的暴君!不打折的那种。
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他肯定不是暴君。但是再从他当年干的那些缺德事(焚书坑儒等等),他有不是一个明君。
他是一个雄才大略,兢兢业业的人,但他又是一个为了权力六亲不认,残忍的人。
众多的明亮点和阴暗点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我觉得,他是一个复杂的人。
我觉得所有的一切,不应该由我们来评论。现在人对嬴政的评价,夹杂了现代社会太多的是非。所以我觉得应该有最接近那个时代的人评价,。下面,我引用一段史记上的话,希望大家不要见外。
秦之先伯翳,尝有勋於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间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彊弩不射。楚师深入,战於鸿门,曾无籓篱之艰。於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於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於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於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於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於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2-02 14:14:01 +0800 CST  
嬴政就这样死了。死人告别世界,没事一身轻松。相比于死人,活人就痛苦难熬的多了,还要为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做殊死的斗争。
嬴政一死,胡亥集团就炸了锅了,因为嬴政临死前留下来的遗诏,确定好了皇位的主人--------不是胡亥!
赵高知道:此时摆在自己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老老实实地遵守遗诏,把扶苏请回来当皇帝,说不定,扶苏心情好,能饶自己一条狗命。从此安安静静,不要瞎折腾,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条路:篡改遗诏,把扶苏的名字给改为嬴胡亥的,然后嬴胡亥光荣登基,风风光光。到时候秋后算账,灭了扶苏。
但是,第二条路有一个致命的漏洞:扶苏的所在地。
扶苏现在是跟蒙恬在一起,而蒙恬又是什么人,边境大军的统帅,而且此人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和扶苏是多年的好搭档,万一率军叛乱,以他手底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可以轻而易举的夺取天下。现在看来,嬴政是肯定知道嬴胡亥的那点花花肠子的,所以派遣扶苏去和蒙恬做搭档,让蒙恬成为扶苏的政治盟友,俗话有云: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真的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可以放手一搏。不愧是秦朝第一老狐狸。
果然,这一天才的部署给了赵高不小的麻烦。他知道如果这一招数失效,那不仅胡亥会身首异处,而他自己也难逃厄运。
怎么办?怎么办?这是一个真正赌局,赌赢了将会飞黄腾达,而赌输了将会人头落地。赌局的关键就是扶苏是否会听从
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当初那个出生陌路的少年,一步一个坑,一步步地走到这今天。为了今天,我付出那么多努力,为了今天,我几十年如一日地学习斗争技巧。当这一天降临的时候,我却感受到了对死亡的恐惧。
我该怎么办?是隐忍还是爆发。
赵高沉思着,总结着各种情况的发生,估算这己方的胜率。
我现在是胡亥的老师,即便是不争夺皇位,那我也可以平平静静地走过一生。
但我会甘心吗?
干!大不了老子把命给豁出去了,我宁愿在爆发中灭亡,也不愿意在平静中灭亡。
天下虽大,但背后就是皇位,我已无路可退。
不登极乐,即下地狱!
干!
虽然赵高干的缺德事是很多的,但是我认为此时此刻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勇士。、
勇士是什么,用自己的勇敢战胜自己所畏惧的东西的人,都是勇士。它跟一个人的好坏没有直接的关系,在此刻赵高已经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勇士。
但勇敢的赵高依旧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渣。
他以他几十年的厚黑学水平迅速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他迅速执行了第一个步骤-------说服嬴胡亥。
他找到了嬴胡亥,在财产分割,个人利益方面(那时胡亥最感兴趣的地方0对他进行劝说:“皇上现在挂了,在诏书上没给你留半点遗产如果扶苏先生顺利登基,你连半分地都捞不着(他老爹把制度改了),你说该怎么办?”(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柰何?0
按照通常的电视剧情节发展,结果肯定是:嬴胡亥理直气壮地说:“当然是把诏书拿到手里,一通乱改,把扶苏的名字改成我的。”但嬴胡亥果然不同凡响,事实证明多年他老爹的言传身教下,他早就没种了。虽然他老爹都挂了,但人刚蹬脚,留下对他的负面影响太大。再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篡改遗诏(估计是怕他老爹在阴曹地府找他算账)。
虽然他比较傻,但是也不是太傻,自然知道他的师父来者不善。他以自己常见的不开窍模式,又从伦理和继承法问题对赵高进行了一番劝说,由于说的很长,本人很爱惜自己的手指,就不把翻译写出来了出来了。大意就是:老爹这样做,那是应该的,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内在意思我们就好理解多了;老子不蹚这个浑水,你有种来抽我啊。“
赵高先生望着眼前这个不敢下水的二百五,气就不打一处来。当他发挥出了自己的招牌绝招“我忍!”又从己方的获胜几率还加入了当上皇帝后的美好生活进行了论讨;“现在谁登上皇位的主动权都在我(顺便说一句,那封让扶苏登基的诏书是赵高写的,估计是嬴政病糊涂了加上太高估了赵高先生的道德水准)和你还有李斯的手里掌控着,你是像被人管,还是想管人你想想吧。”(不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
内在意思是:放心好了,我们肯定能赢,到时候待遇很好。
不仅如此,本着一反到底的精神他又从历史角度(真不容易啊!古代人干那些龌龊的事总是喜欢找高大上)讲了一大堆高大上的理由对此次抢夺皇位增添了合法性和正义性,当然能起到的效果也就是能安慰一下自己的良心,骗骗自己。
我就搞不懂了,明明就是想要抢皇位,找那么多理由干什么!就不能直接说明白啊!赵高先生的口才也真是好,心态更好,要是我早就一个板砖拍上去。
胡亥终于心动了,但是他想赵高提一点意见,想让他先把他老爹埋了再说。
赵高终于愤怒了,你小子在后宫那么多年怎么混的,不知道时间很宝贵啊!等你把追悼会那些玩意开完了,你手里的皇位也丢了。他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将上述内容说了出来。(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
终于说动胡亥了,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跟胡亥打了个招呼就走了接下来,他就要执行他计划的第二部分-----劝说李斯。
李斯此刻也得知了遗诏的内容,他感到非常紧张。自己在朝堂上今天斗张三,明天斗李四。成功地招惹上了一大群人,以前由于他和嬴政臭味相投,靠着嬴政的信任,还能勉强过关,而现在扶苏的性情和他大不相同,那他即便是一头狼,也奈何不住一群狗。
此时,赵高的出现给他点亮了一条明路。
由于对方的智商要比胡亥要高得多,他就不卖关子了,当然也不能点破:“皇上现在挂了,诏书是要给扶苏的,想要将他立为太子还没有人知道诏书的内容诏书在胡亥那,太子的位置就在你和我还有的嘴巴里,我们说谁就是谁,你觉得该咋办?”(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内在意思我们都明白,就不打了。
而李斯也不愧是老狐狸级别的人物,一开始装聋作哑,把球又传了过去:“这是亡国的话你这是臣子该说的话吗?”(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实际上是试探一下赵高谋反的决心。
赵高又开始帮他分析一下扶苏登基李斯的利益会怎么样,说:“你和蒙恬比起来,哪个能耐大,谁的功劳更高?谁更谋略深远而不失误?天下百姓更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李斯一听,我能和蒙恬相比吗,说:“肯定是蒙恬高啊!我哪能和他相比呢,你对我的要求也太高了。”(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
赵高一步步地把李斯引入自己的圈套,从自己的经历谈起,对李斯进行长篇大论的革命精神教导:“我就是一个奴仆,靠读过几本书进到宫中。我在二十年里见到了许多丞相被罢官后统统被砍头。你什么都不如蒙恬,那你扯什么淡啊!扶苏上位,你肯定会被炒鱿鱼回家,让蒙恬上位,那么你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胡亥非常好,你应该立他为国家继承人”内在意思是;如果你小子不听我们的话,死抱着自己的优良品质,那你就要死啦死啦地的啦。”(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
李斯依然在装傻(估计是对嬴政还有感情):“你小子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反正我不干这事,不蹚这浑水。”(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高曰:“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
接下来,李斯从自己的自身经历讲起,对赵高进行长篇大论的忠臣主义教导,由于内容太多,估计你们也没有兴趣看,就不打了。
然后赵高先生又从圣人的角度讲起,对李斯进行了一番墙头草主义教导。最后他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你小子是当不了忠臣的。”(“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李斯终于被说动了,他对死去的知己的感情彻底被现实所击碎,不管在什么时候,脑袋最重要,如果自己立扶苏为太子,那自己就惨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他把真的遗诏给了扶苏,那么他将扮演到一个搬运工的角色,什么功劳都没有,如果他立胡亥为太子,那可是最大的功劳-----拥立之功。
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核算问题。
对不起了,嬴政,为了我的利益,我只好违背你的嘱托了。只是因为......我的利益。
而赵高那紧绷着的神经依然没有松弛下来,因为他知道赌局中的关键还没有到来,是胜是负还不一定。
但是我落子无悔!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2-02 14:15:47 +0800 CST  
最后的顾虑
总算说服了那位高智商的仁兄,赵高完成了自己死亡计划的最后一步。接下来就只看扶苏的表现了,更狠的是,他竟然又伪造了一张遗诏,命令扶苏自杀。
这一点令现代许多人非常不解,这不是作死吗?一个人在对死亡的恐惧下,即便遗诏是真的,他也能颠倒黑白,说那道遗诏是假的,带领蒙恬和边境的数十万大军做最后一搏,反正造反是个死,接受旨意也是一个死。难不成,你还能把我从地底捞出来再杀一遍?
但这一点我却不敢苟同,赵高先生是在用性命作最后的赌博。
他知道:如果此次赌赢了,那我不仅会得到无上的权位,还会彻彻底底地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如果赌输了,那即便是不加上赐扶苏死的那道遗诏,他也会身首易处。既然都是身首异处,那我不如再赌大一点。
我已了无牵挂。
世界从而上有无数的赌徒就是因为这样的情怀而倾家荡产,但也有无数的赌徒暴富百万,越赌越大,一条路走到黑。
夕阳西下,赵高望着远处的那美丽的风光无限的夕阳,勒马夕阳下。
这也许就是我最后一次看着美丽的夕阳。
这一切都值得吗?值得吗?值得你去用性命去拼搏吗、
值得,我在深宫中埋没了太久,我要觉醒。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告诉那些曾经嘲笑过我的人,我不是一条只会屈身下气的狗,而是一头狼,一头嗜血的,贪婪的狼!在那执掌天下的权力面前,性命算个毛啊!要么平平凡凡地活着,要么轰轰烈烈的死去,我选择后者。
联想嬴政对赵高的种种宠信,对他的法外开恩,但赵高却去杀那个曾经器重他的人的儿子。他用自己实际行动为我们生动形象地诠释一个道理
在利益面前,除了少部分只认死理的书生,忠诚,报恩,连狗屁都不是!
扶苏先生在接到了遗诏后,惊讶之心我们可以理解。在这边好好地当建筑工,怎么把命给当没了。
这时候,他的首席谋士蒙恬走了过来,一言不发地看完了遗诏所有的内容,以几十年的斗争经验提出了赵高先生最害怕的提议:不管遗诏,率军杀入咸阳,拥立扶苏继位。
如此看来,蒙恬先生虽然常年砍人,但他却不是个大老粗。事实上,他也是跟李斯同一级别的老狐狸,斗争的事也没少做,斗争经验丰富,这种小把戏他看多了,他闭着眼睛也能猜到遗诏是谁改的,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但问题是,扶苏相信。
以当时的经验来看,这确实是上上之策。蒙恬掌管的边境军队,天天跟匈奴干仗,是秦军中的精锐部队,人数也有数十万人。以蒙恬和扶苏的号召力,如果他起兵,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让大量部队归附他。(后来陈胜吴广起义的军队浩大与这一点有直接关系)以他的军事才能,杀入咸阳那不是可能,而是肯定。后来胡亥派人赐死他的时候,在他的遗言里,清清楚楚地是这么说的。
但他千算万算漏算了一点-------扶苏的性格。
扶苏的性格是宽大仁厚。现在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同理,扶苏能获得嬴政先生的信任是这个原因,同理,扶苏先生丢掉姓名也终将因为他的性格而丢掉性命。还有,嬴政先生特别能治人,自己的儿子(除了胡亥)也不例外,其中,由于扶苏的性格,所以他被治的特别厉害,服服帖帖的。叫他坐着,绝不躺着。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叫他上刀山下火海,也照去不误。
成以性格,亡以性格,这就是他的命运。
他制止了蒙恬这种反国家反社会的行为,尽管他知道:如果自己这么做,不仅可以保住性命,还可以获得皇位。但他拒绝了。
在父亲的命令(至少他这么认为)和性命面前,他与别人不同,他选择了前者。
蒙恬长叹一声,在遗诏送来的那一刻,他就已经知道,扶苏是一定会遵照遗诏的,但他还是要提醒扶苏一句。
就这样吧,扶苏拿起了那把剑,挥剑朝自己的脖子砍去,就这么死了。
呜呼哀哉!
秦朝最后的希望就这么没了,它现在的宿命,就是在残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他的灭亡。
胡亥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一个权力斗争的不变法则:
在权力面前,兄弟又如何!煮豆燃豆萁,这个是常事。
也许是上天在冥冥中有安排,这个不认亲情的皇帝最后遭到了报应,十几年后,被那个曾经他非常信任的人给杀死。
顺便说一句,这种篡改遗诏的事,历史上据说又上演了一次,就是雍正那次。再次说明,篡改遗诏的知识产权归赵高,嬴胡亥,李斯先生所有。
终于成了!赵高先生欣喜若狂,他简直就不敢相信,扶苏竟然就这么傻,竟然真的会接受这道一手由他导演的那道遗诏。这么强大的扶苏,竟然被这道并不存在的遗诏给办了,可喜可贺啊!
李斯先生当然也很高兴,自己的饭碗竞争者终于没有了。自己也算是可以在自己的饭碗上多待一会儿。
胡亥自然更高兴,自己总算做了天下人最想做的工作了,有机会成为一个像他父亲一样的君王,但他可没有那么多精神上的追求。相反,他对物质上的追求更大一点。由于朝堂之上,都是他的人。所以就不会有人劝谏他,也不会有人阻止他,他可以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干什么,朝政交给别人管。而自己则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金迷纸醉的生活,想睡哪个妃子就睡哪个妃子。多找点美女,好让他享享福,享受艳遇。
唯一不高兴的,大家猜也猜到了,蒙恬先生。
一想到自己的主子被杀,蒙恬的心就如同刀割一般。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几十年前,一个对他最为信任年暮苍苍的老人把他的儿子交给了他,希望蒙恬好好保护他。但他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他亲眼看见自己所保护的那个人拔剑自刎,原因却是在那道根本就不存在的遗诏上。
对不起,你把儿子留给我,但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我就陪她走到底吧。
蒙恬的结局
虽然扶苏已经死了,但是赵高鲜红的那颗大石头依旧还是没有落下。原因只是一个人-----蒙恬。
蒙恬的势力太恐怖了,在赵高没有出生的时候这位老兄已经在战场上刀头舔血了。无与伦比的军功已经使他成为了大秦军界第一人。而李斯是一个并不可靠的盟友,万一哪一天不想跟自己干了去和蒙恬结盟,那自己的处境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所以,蒙恬。为了我的安全,你就必须要被抹杀掉。
但又谈何容易呢,万一蒙恬哪天多喝了几罐二锅头,激动了说那道遗诏是假的。他麾下一大堆忠心耿耿的死党将会立马行动,攻入咸阳。来个大清洗,那自己的处境可想而知了。
此时,李斯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蒙恬是自己的候选饭碗竞争人,扶苏死了,而蒙恬还活着,留着也就是个祸害。在整死扶苏之后,干人到底,将对方地头上长得那些草斩草除根。俗话有云:“斩草不出跟,春风吹又生。”
于是,李赵两人再次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合作(整人),同舟共济,为整死蒙恬做出卓越的贡献。
当年,赵高捏定毒计准备去送蒙恬去见扶苏,并且已经让自己人李斯的部下接手军队,眼看蒙恬先生的脑袋就要落下。胡亥先生果然没有远见,一听说扶苏挂了,就觉得蒙恬对他的皇位已经没有了威胁。而且,他才刚刚登基,还要做个秀,先给萝卜,再给大棒。装出一副仁慈的假象。就放蒙恬先生出牢房
李斯和赵高非常紧张,看那架势,没准过几天,蒙恬先生就要光复原职,到时候,定然要查那些坑他害他吃牢饭的人。而李斯和赵高先生定然首当其冲,到时候,随便从军队里面挑选几个高手,把他给黑了,那可就惨了。
当然,他不敢直接向蒙恬动手,在蒙恬的自留地里,也长着许多庄稼,必须要先拔出掉他们。
但他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竟然也有人敢于出面来阻止他,而这个人,正是他的好儿子,他的太子,子婴。
于是,历史又一次很有雷同的上演了,这时的子婴,就是当年的扶苏。这时的胡亥,正是当年的嬴政。讲的还是那一套,大概就是国家现在很危急,如果把他干掉了,后果很严重。还顺便拿他的名声威胁了一把。可谓是软硬兼施。
但胡亥不为所动,老子斗了几十年,就你小子那点道行,省省吧。
第一个被清理的是蒙恬的弟弟蒙毅,由赵高由于十年前(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啊!)那件旧事,记恨于他。而且,蒙毅和蒙恬是手足之情,是蒙恬的左膀右臂,对他的威胁仅此于蒙恬。于是他就派一个使者。说蒙毅他想要谋反,本来要杀他全家,现在就杀他一个人。意思是:杀你一个人,多便宜,本来要杀你全家的。蒙毅也不愧理论派干将,从自身的经历讲起,又从历史上的那些秦朝的皇帝对人才干的那些缺德事讲起,最后得出结论:老子没罪,不应该死。但使者更直接,直接把他给杀了。
蒙恬从扶苏被杀的那天起,就明白了自己必死无疑,早死晚死都得死。当蒙毅被杀死的时候,他就明白了:这个可怕的日期,距离自己又近了一步。
这一天,终于降临了。
胡亥在杀死蒙毅之后,趁热打铁,马不停蹄,又派了一个勇敢(如果蒙恬想抗旨,那他就完蛋了)的使者去宣读蒙恬的死刑判决书。罪名更搞笑:你小弟犯罪,罪名大家均分,你个做大哥的自然也要完蛋。”蒙恬又用了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了什么叫口才好,在死亡的恐惧下,他不慌不忙地痛斥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又拿了历史上一些著名暴君比较一下。实际上,他是知道自己这样做毫无意义,但他依旧要这么做--------为了自己的清白。说完后,饮毒酒而死。
胡亥不知道:他已经做出了史上所有暴君都做过的事,杀害忠臣。跟那位杀害岳飞的宋徽宗臭名程度估计有得一拼。他也会在中国的耻辱柱上,高高挂起。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2-03 09:41:25 +0800 CST  
赵高现在很爽。
自己终于把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死拽活拽拽上了皇位,还扫清了有可能威胁他权力的蒙氏兄弟。刚一上手,自然什么事都得听自己的。他知道,当年那段为他谋划心惊胆战的日子算是投资,现在是胡亥回馈给他的时候。
胡亥同样也很爽,他没有想到他爹给他留下的遗产竟然这么丰富,连可以东渡的船都有。
在他爹给他留下的一大堆金银珠宝中最值钱的无异于三个。
一支舰队,一个称号,一栋房子
东渡传奇
记不记得在前面,咱们讲过有一颗流星掉了下来,上面刻着咒嬴政早死的话。虽然,嬴政灭杀了所有的知道消息的人。但效果跟掩耳盗铃差不了多少。该死还得死,嬴政先生一琢磨;我到底该则怎么办呢,家里的钱再多,也买不了一个人的姓命啊!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嬴政先生没有认识时间可贵的觉悟。他此时唯一的愿望很淳朴也很真实;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怎么办,基因工程什么的估计还要等个几千年,各种教还要再等个几十年,估计没等到自己就先挂了。怎么办?
在死亡面前,嬴政表现了极强的求生欲望。也体现了现代病人应有的觉悟------病急乱投医。
这个时候,有了一个人找到了他。就是那位航海界兼修道界的始祖,徐福先生。
一个人的智商在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时候往往会下降许多。嬴政就是这样的人,他第一次对世界提产生了好奇: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长生不老药啊!
而徐福这时候找到了他,并且告诉他;只要听我的话,仙丹是有的,长生不老也是有的,长生不老更是有的,只要听我的话就行。在那遥远的东方,有一座美丽的岛,叫蓬莱仙岛,那里就有了颗仙丹。
嬴政本人的封建迷信程度是很高的,有一个道士找到他说,宫室的位置绝对不能被别人知道,要不然你的神仙美梦就做不成了,长生不老药想都别想。嬴政对此深信不疑。有几个嘴欠的宦官把皇帝的行踪告诉了丞相。然后,嬴政知道后,立马干一件事情----把那些知道实情的宦官抓起来,审问他们。让嬴政不能长生不老,这可是多么大的罪过,没人赶出来当这个冤大头。嬴政得知审讯结果,嬴政丝毫也没有感到意外没有好吧,你们不承认是吧,就把你们都杀了,总没有放过。宁可错杀三千,不肯放过一个。
虽然说嬴政同志在官场方面是一只彻彻底底地老狐狸,但道教还处于孕育阶段,太上老君那些的基本没有,嬴政对此了解不多。加上徐福描绘的场景过于动人,什么长生不老,可以永永远远的统治这个世界,诱惑太大。加上兜里也不缺钱,闲的没事干。
这就缔造了中国,不!世界航海界上的一个奇迹。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为了去找长生不老药。不知道是图谋不轨,想另立政权还是装逼需要,徐福带过去了童男童女五千人(我一直搞不懂带小孩子是去干嘛的),还有一些官员士兵。
带过去这么多人最起码6000吧。
对不起,请不要问我。秦朝的史料本来就很少,对于徐福出海的资料更是少而又少,
嬴政不知道,他无意中已经创造了一个迪尼斯纪录,第一次大规模的人类航行和移民。如果他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他就会把徐福抓回来,砍掉他的头。
顺便说一句,6000人要占用多少资源。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弗吉尼亚级一艘也只能装的下3000人。6000个人(这还是往少了说的)就需要两艘弗吉尼亚级航母才能装的下。你可能觉得舰船的数量太少了。但是在古代一艘战舰最多只能只能装的下500个人。各位计算好的可以算一下,最起码需要12艘。而12艘的大规模舰队在当时的世界是首屈一指的。
当时的秦朝,跟许多人想的不同。当时的秦朝已经拥有了大规模的舰队。在当时的世界想发展跟秦朝一样强大的舰队,那几乎可以去做梦。虽然武器方面依然还是弓箭大刀。但值得夸奖的是,当时的秦朝舰队,都有一个东西------指南针。
在当时的秦朝,指南针(司南)早在几十年前就发明了。那玩意,还是我们传给欧洲。在当时的重要性,就跟现在的GPS定位的一样。就比如,如果你没带指南针,本来要率领部队去打日本的,走着走着,也不知道偏哪里去了。你本来要去打日本的,军队就有限。你偏着偏着估计是要去打欧洲了。收拾日本有余,但是你收拾欧洲那就作死了。
在这件事情中,我们也能看出嬴政一些鲜为人知的性格特点。
绝对的权力必将带来绝对的贪念,这是亘古不变的权力法则。嬴政为了自己未来长生不老的美好生活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家庭的美好生活,尤其是那五千童男童女,他们的父母又将忍受怎样的骨肉离别之苦。
自己的儿子被运到异国他乡,虽然那时候不怎么流行卖小孩的人贩子,但是由于水土不服加古人寿命太短,这一去,即是永别。
但在雄才大略的嬴政眼中,他根本不会去考虑哪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感受,他此刻脑子里想的估计都是吃到长生不老药后的美好生活。
为了我的利益,我可以不管天下任何人的死活。
为了我的利益,即便是我的生父(吕不韦)阻止我,我也不会放过他!
你也没必要就说他怎么怎么坏,事实上,许多皇帝都干过这种事。毕竟人家累死累活的搞阴谋或者打天下,累死累活只为权。这个就是天下帝王的通病。
丰功伟绩的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人的血泪----------本人语
仙丹都去哪了?
此时的徐福也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快乐之中,自己本来就是糊弄几个钱的江湖骗子,没有想到嬴政的封建迷信程度竟然如此之高。在高兴之余,他也憧憬着在东归之后的美好后景。找到仙丹------嬴政高兴-------再受重用-------荣华富贵。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现实生活走到了他的面前,给他狠狠地抽了一个耳光,说:“仙丹是没有的,荣华富贵更是没影的,但是鬼头大刀倒是有的。”
经过了好几天的航行,终于到了一个小岛。这个地方,现在呼声最高的是说:这个地方是日本。后来徐福在岛上下找乱翻的找仙丹。哎!书上不是说仙丹就在这的吗,怎么没影了。
这下,徐福知道。这篓子捅大叉了!
没有仙丹,嬴政肯定不会去当这个冤大头。这就相当于花了钱却没有拿到东西。嬴政先生不会去找神仙去要仙丹,到是很有可能送徐福去见神仙朝他要仙丹。政治影响太坏,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嬴政先生怎能被一个混市场的江湖骗子(虽然那时候人们很迷信)用了一个找仙丹的无厘头理由给骗了呢。敢拿皇帝开摔,皇帝很愤怒,后果很严重。
为了能够暂时的拖住嬴政,惊慌失措的徐福又扯了一个淡,拿了一个相当无厘头的理由搪塞了过去。说:仙丹已经找到,但就是海上面有一条大鱼(估计是基因突变的产物)不给我们把仙丹送回去。嬴政一看,管你大鱼小鱼,敢使朕没办法长生不老。给我把它灭了。当时既没有水雷,更没有反潜艇武器。但嬴政总是有办法的。让一堆人,在海边拿可以连续发射弓箭的弩(估计是诸葛连弩的前身)。每天只干一件事情------射,射死他。
也不知道是徐福命就该绝,还是老天要玩弄嬴政,那条鱼竟然真有,直接被射死了。徐福知道,自己肯定要完蛋了。下面嬴政肯定会朝他要长生不老药。长生不老药根本就是没有影的事,这次即便是神乌龟,神乌贼,神水母一起出来也救不了他了。毕竟嬴政先生虽然封建迷信,但是也不傻。能骗得了他一次,第二次,估计自己就被剁了。
但这个时候,嬴政得了大病,一来二去,估计把这件事给病忘了。没过两天就挂了。徐福们不知道这个消息,一合计估计自己回去就是挨剁的份,一咬牙一跺脚,就给留下来了。把他们带去的5000童男童女也不管什么自由恋爱了,结为夫妇,就这样生孩子发展了下来。而徐福兄呢,自然也不白干,当了他们中间的最高领导人。并且盗版了嬴政先生称号。更可笑的是,江湖骗子就是江湖骗子,为了明显压嬴政先生一头,把称号改为了“天皇”。天上的皇帝总比你人间的强吧。
并且充分发扬自己所学的知识,鼓吹自己是神的儿子(看来耶稣也算是盗版人家),把他带过去的5000多个小孩哄得一惊一乍的。自创语言,自创文字,从此单飞。
这件事,很有可能秦朝方面并不知道,如果知道了,那徐福就完了,日本就没有了。毕竟当时交通不便利,朝政上又斗得鸡飞狗跳的。没有人管这茬。毕竟对方撑死就5000人,少带点眼就放过去吧,毕竟慈悲为怀么!
秦朝的统治者不知道,正是由于他们当时一时的疏忽,在两千年后,将会加百倍的偿还。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2-07 22:39:18 +0800 CST  
胡亥登上皇位以后,以小人得志的觉悟,贪婪的性格,眼珠子里全都是满满的黄白之物,望着他老爹给他留下的一大堆财产,他依旧不知足,风风火火地败着家,掏着他老爹累死累活攒着的
这一点我们都可以理解,一个太子登上皇位,就跟今天的高考大学生拿到高考通知书差不多,那紧绷了几十年的神经终于可以松弛了下来,美好的前程在等着你们。
而胡亥先生为了登上皇位,受了太多苦,整了太多人。好不容易登上皇位,想干什么干什么,放纵一下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他之所以被后人一波波的声讨,批斗。本人总结了一下,因为他有两个问题做的太过了,一个是政治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
我们这一章讲的就是他的经济问题。
本着要没有嬴政就没有胡亥的道理,胡亥也不知是为了树立自己孝顺的形象,做个秀,还是真的对自己的老爹抱有感情,胡亥把自己的老爹埋在了骊山下,那处坟墓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王陵。
而秦王陵之所以是因为它太过神秘了。
秦王陵到现在还没有人找到过,比埃及的那个金字塔还要神秘。之前发现的那个兵马俑,有人说;那只是秦王陵的一小块地方。都知道那是一小块地盘了,但却死活也找不到,最后大家就心有灵犀的不去找了。
司马迁老先生也不知道是从哪看过秦王陵,练过挖掘事业,在他的著作《史记》里,清楚的说明着秦王陵的构造,本人看完以后深有感想,古人就是牛!
胡亥先生把七十万的罪犯召集起来,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顺便帮他的老爹挖个坟。那些罪犯永远也无法想到,自己挖完一户,那些罪该万死的人还得死,罪不至死的罪犯还是得死,不会有一个人活下来。用于那也一直挖到见水的地方(你想想,那时候没有挖掘机,而地下水在地下几百米,用铲子这种超原始的工具挖呀挖呀要挖多久)然后,为了保证不会塌方,把他亲爱的老爹给埋烂泥里了,就用青铜(注意,那时候不比现在。那时候青铜的价格跟今天的黄金差不多)来做一个支架,撑住了上面的泥土。为了是自己的老爹躺的舒服,灵魂关在这里跑不出来。本着死人与活人平等的价值观,又为自己的老爹按照生前的规格造了宫殿。把老爹的私房钱又拿了过来。堆在这里面。
更奢侈的还不是这个,万一老爹的灵魂出来后。望着这满是苍凉的黄土地很无聊怎么办。胡亥在这一点上体现了非常难得的细心关心。就拿水银(当时没有化工厂,不想今天连量体温的都用水银。当时那些皇帝才能用水银来涂抹尸体,用来防腐,一般人享受不到这个待遇)本着开创奢侈学先界的决心,在墓室里挖了许多道路,里面都装满了水银。所用的财富我们现在不难想到。
用老北京的土话来讲:瞎嘚瑟,死了也要威风一把。
不仅如此,为了使自己老爹的坟墓在未来不会被几个缺钱花的家伙给挖掉,破坏掉,让自己的老爹没法见人。胡亥先生又派遣一帮会玩机关术的人们。在秦王陵里安了许多那些机关枪(连弩),万一你一不小心,触动了机关。刷刷刷射出来几根利箭,将你射成一个特大号的地位。同时,为了信息安全,胡亥也不准备将那些囚徒和工匠领到回程的车票,顺便帮他们把坟墓给免费安了。万一你们之中有几个心怀不轨的家伙,或者你们的后世子孙中除了几个缺钱花的。又知道秦王坟的位置,又知道里面的机关长什么样。把我老爹坟给挖了怎么办。
本着这种宁可我付天下人,也绝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极度自私变态的心理,胡亥先生在前人的启发下(焚书坑儒),他们就不用上来了,埋进去和我爹做个伴呗!把那些工匠全部给埋了进去,这下嬴政获得安静的居所,但又有许多冤屈的魂魄在不停的挣扎。
在一个统治者的眼中,自己的一丝一毫永远都是比在他脚底下苦苦挣扎的小老百姓的信命要金贵的多。绝对的权力不仅会带给人们绝对的欲望,也会带给人们绝对的自私。
嬴政获得了安息,却酿造了更多惨绝人寰的惨剧,也彻底断送了秦朝的江山。
在此时的胡亥,是绝对不会想到这些的。此时的他,脑子里面只想这一个字-----捞!于是他丧心病狂的捞,不知死活的捞,最后把自己给捞完蛋了。
给死人讨了好处,是可以理解的。百善孝为先么,但是她后来干的事,实在是混蛋中的混蛋,王八蛋中的王八蛋,各种蛋中的各种蛋。
他老爹在临死前给他留了一栋还没有装修好的房子,正是后来大大有名的阿房宫。如果搞个著名建筑物知名度排行榜中至少能拿下前十。
具体的修建工程,咱就不说了。反正我可以告诉你,这块地方今天没有能够逃脱历史无情的折磨,被人给一把火给烧了。
那你可能就会骂我扯淡了,但是我可以用实据来告诉你,阿房宫是存在过的,我倒觉得给他换成另一个名字更好听“天堂”。
胡亥先生“本着这顾小家,不顾大家”的统治主义原则,加班加点经营好自己的安乐窝。估计是看厌了老爹给他留下的那些宫殿。他不禁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老爹,你怎么穷啊!”
本着不重蹈老爹的覆辙的心情,他参与了阿房宫的重新装修。让它彻底成为胡亥的人间天堂。
为了修建这座美丽的宫殿,胡亥派了许多的伐木工去蜀山(具体在哪里本人也不知道)那边砍树(古人的宫殿都喜欢用木头来建造,所以特别容易着火),砍到什么地步,蜀山那边足足被砍秃,没树了,也算是开创了历史(第一次山林沙漠化)。
。那栋宫殿是有许多房子构成的,占地面积相当惊人,一百五十公里。不是三百平方米(最多就是一栋小宫殿的规格。相当于两个故宫那么大,一百五十个篮球场。你想想能有多大),相当气派。占地面积大还不是最关键的,据说你在里面每走十步就能看见一栋高大的楼阁(比今天的小楼是要阔气多了),走五步就能看到一栋楼。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景色秀丽,甚至还有人造的河流,小桥流水胡亥,相当气派。
相比于现在,什么英伦别墅,什么颐和园,什么故宫。什么豪华装修型,看看人家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你能有一百五十平方米就可以谢天谢地了。也好意思拿出来,在胡海同志的眼中,估计他们家的厕所总面积都比你家大。也好意思沾沾自喜的拿出来,丢人。
此建筑纯属手工建成,没有挖掘机,更没有起重器。长年累月所建。是我国古建筑学也是奢侈学的典范,本着“只要气派,不论花钱”的败家子原则,胡亥先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砸了不少钱进去总算完成了这栋建筑。
在盛世的时候造这样的一栋宫殿估计都会吃不了兜着走。而胡亥在这个时候,造阿房宫,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了--------作死。
当时老百姓的心情,大家当时都是可以理解的。心中非常的愤怒,但是由于法律的缘故,谁也不敢当这个出头鸟。用一个词来形容:敢怒不敢言。
由于这个缘故,胡亥先生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觉得这帮被他所蹂郦的百姓是不会反抗的。他大可以没有顾忌的继续剥削他们。为了自己的辉煌,即便是全天下的人通通死绝,他也心甘情愿。
但他错了,当剥削到达了极限,生存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百姓的愤怒已经成为了喷发前的火山,只等一个契机,将这座不鸣则已,一鸣灭国的火山彻底的点燃,当点燃的那一天,胡亥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人间悲剧
假如你穿越到了嬴政和嬴胡亥的时期,请不要高兴,你就准备好给自己买好棺材吧。
我们就用一家人的生活来折现出当时的情况。
假如你在穿越后的名字,叫做张三。张三成年以后,嬴政先生要修长城,兄弟你就要去卖力气。假如你九死一生活着回到了家乡,请不要庆幸,更加艰难的挑战还在后头呢。
你回到家乡以后,你的老婆也被拉了出去卖力气,去转运军粮去了。这时候,你在那边种地,收获了五百斤的大米,请不要庆幸,根据法律规定,有三百多斤你是注定要捞不到了,一家人只能吃糠。
这还不算玩,嬴胡亥要修建阿房宫,他喜欢做无本交易,自然不会自己来买单,叫麻烦你老兄再去一次了。什么!你今年去过了,多去一次会死啊!滚!修完宫殿你就会发现,胡亥先生本着自己不花一毛钱的习惯,连材料钱都省了,大家均摊,加税!你一整年都在那边干活,又哪有时间去回家种地。不能种地,就没有收成,没有收成,但交税依旧是不变的。
没粮食怎么办?
凉拌!买房子呗!
第一次不交,打!第二次不交,对不起,明晃晃的鬼头大刀会等着你。
无数老百姓就这样被玩死玩残的,与阿房宫天堂的景象相对比的,是宫墙外人吃人的地狱。
当胡亥先生想明天要修那个宫殿的时候,有无数的农民再为自己的生存所挣扎。当嬴政在地下安息的时候,有无数倒毙街头的农民尸体无人清理。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曾有过美好的憧憬,幸福的家庭,生儿育女过。有过属于自己的快乐。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了------只是因为一个人的利益。
繁华的背后是无数灾民的哀嚎。
胡亥,我们恨你!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2-27 19:31:57 +0800 CST  
李斯先生开始越来越看不惯赵高了。
这种感觉,已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了。
如果论等级的话,李斯先生无疑是有本领,没良知,有追求,没道德纯度极高的超级大坏蛋。而赵高先生的和胡亥先生的表现就无疑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四个眼睛全盯着白花花的银子。
李斯先生可是谁啊?专业混迹官场三十年。嬴政那时候的猛人一波波的逆流而上,在他的手下一波波的完蛋。整死的猛人估计只有阎王数的清。什么韩非子啊,蒙恬啊,都成了过去的事。而胡亥和赵高先生就是靠去改遗诏才走入了政治的中心。整死的人,一只手掌就能数得过来。也就像扶苏那样的政治白痴能够整死,换个懂点事的,他们就完蛋去也。
胡亥和赵高先生在获得权力之后的表现非常为李斯所不齿,整一个小人得志得模样。胡亥先生三天没吃饭般的,拼了命的往自己的怀里折腾干货。而赵高先生自然也不甘落后,一个劲的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他就这点追求(在李斯先生看来)。
如果说李斯先生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手拿牛排刀。细细的品尝着大秦帝国朝堂这块芳香四溢的大牛排。而胡亥和赵高就是两个三天没吃饭的进城农民工,看到这块牛排就受不了了,拿起手来就把牛排往自己的嘴巴里塞。这样的“吃相”自然不可能讨老牌绅士李斯先生的喜欢。
但他不知道,赵高先生是一头凶残而贪婪的恶狼。当现有的利益无法满足他贪婪的欲望的时候,他将会把自己的獠牙,伸向那些曾经帮过的他的那些人。
而且,他还有一个绝活------伪装。
当年在嬴政时期,她连老奸巨猾修炼的近似于妖的嬴政先生都能欺骗掉,让他相信自己是一个天真烂漫的老头。连欺骗嬴政都能够做到,欺骗李斯自然不在话下。他故意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目光短浅,喜爱金钱的贪婪的人。李斯对这种人一般都是非常放心的。
就这点追求,满足他就是了。
他不知道,赵高早就磨刀霍霍。就等着他老人家来试试刀呢。他与赵高合作,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与虎谋皮。在李斯的眼中,赵高或许就是一条狗,只要将它喂饱,成为自己的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赵高知道:自己暂时还没有能力去跟李斯去相抗衡。李斯执掌朝政已经几十年了,作为一个根基稳固的帝国宰相,手里面自然有一些忠心耿耿的狗腿子。而纵观自己这边,虽说胡亥是自己的人,但也架不住一帮官员的口水炸弹。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调转枪头对准自己。
赵高就像一位绝世的造剑师,费尽心机磨制出一把利剑,隐藏锋芒,只等利刃出鞘的那一天。
十年磨一剑,霸刃曾未试!
李斯先生此时对自己的处境相当乐观,此时的赵高是不会动手的,他们之间的政治合作伙伴关系还没有结束,他的根基并不稳固,此时动手必定是必死无疑。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多被世人说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些事情经过实际验证以后,往往都是可行的。
赵高先生就是要对李斯动手。
赵高先生一直把自己给埋藏的很深,他对权力的欲望丝毫不逊于当年的嬴政。事实上,人们对赵高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赵高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宦官,他是一个正常的人。所以,他对权力的欲望已经达到了巅峰造级。当现有的权力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时候,他就会清除他权力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嬴政时期,当现有的权力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时候,他杀了扶苏。
在胡亥时期,当现有的权力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时候,他杀了.....
现在的李斯,已经成为了他权力之路上的绊脚石,不管他曾经对他做过什么,就都要死!
这才是真正的赵高,一个利欲熏心的赵高,一个不择手段的赵高,一个噬权如命的赵高。
瓦解敌方政治集团的第一步是先要斩除对方的党羽。赵高先生虽然没有学过,但明显无师自通。他就像一名绝世的剑客,用他亲手铸就的宝剑展开死亡之刺,不刺则以一刺必重伤。他这一刺,将毁掉李斯进村的基业
于是,他向胡亥告状,先讲了一堆的大道理,最后点明中心,那帮嬴政时期的旧人(除赵高以外)都不能用,还有你的那帮兄弟姊妹,也信不过。只有长年累月的“清洗”(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以后去辞职)朝堂。
有人看前面的那条到可以,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需要建立自己的小班底,再加上嬴政时期的那帮大臣智商太高,胡亥先生需要寻找跟自己智商跟自己相同的人,要不然实在是吃不消。那剩下一条,简直就是欠揍,你竟然都管到皇上的家务事来了。
那些正常登基的皇帝肯定早是就把赵高拉出去打屁股了,但是胡亥不一样,一跟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一样,他的皇位改遗诏改出来的。阴谋家总会把自己的那点花花肠子拿出来看别人。天知道,万一有人也趁胡亥挂了的时候给他来一下子。至于姐妹为什么也要杀了,估计是害怕出像芈月那样的极品吧。
赵高先生正是用这一条来换取胡亥的信任,使胡亥完全听从了他的意见。以十几个人的死亡来换取自己的辉煌,梅长苏做不到,任何有良知的人也做不到。但赵高先生不是梅长苏。也没有良知,自然就能做到。
于是新一轮的批斗运动开始了,不断有一些因为犯了一点(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小事而人头落地,家产全部归朝廷所有。赵高先生估计也从中捞了不少钱,那些大臣也都成了为保持工作认真的替罪羊。胡亥先生积极贯彻商鞅变法的主要政策,于是严刑峻法又一次的试行,百姓可以不活了。
李斯此时终于感受到了一股刺骨的寒战,这还是赵高吗?他仿佛再一次的看见了嬴政的影子。他就像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正默默注视着他。怎么办?他的党羽都被强制下岗。手头里紧握着的棋子接连被吃。战火很快将会降临到李斯的头上。李斯终于慌乱了。
此时,李斯终于意识到了再这样下去,秦朝就会完蛋。于是他少有的爱国之心终于在此时激发了出来,他不顾胡亥对他的不信任,向他提出了意见,虽然他知道这个意见很快将会被驳回,但他依然要放手一试。他希望胡亥能够空松一点法律,不要在这么紧张了。胡亥先生是跟嬴政一样的嗜血和混蛋,自然将这个意见给驳回了。还顺势骂了他一顿。
此时的赵高已经全面占据了上风,朝堂上下所有李斯的人已经全部都被搜请,胡亥也不会在信任他。而李斯先生也知道了距离自己下岗的时间也不长了。但是他依旧还是要待在丞相的位置上。他知道:退休代表着权力游戏的弃权,弃权则代表着失败,如果弃权,以赵高的心狠手辣,肯定是不会放过他,吕不韦血淋淋的案子就摆在眼前。他绝对不能弃权,他要死撑着自己最后的防线。
根据敌我力量分析,李斯是绝对干不掉赵高的。赵高在胡亥身边几十年,无私地陪伴着他,在胡亥的心中的地位跟他的老爹已经差不了多少了。而对李斯这位老爹给他留下的老人,就对他充满了猜忌。此时的赵高可谓是上有皇帝撑腰,下有大臣磕头,根基稳固。而纵观李斯先生要啥啥没有,脸皮多得是,根基早在嬴政挂的那天就不稳了。此时的李斯,唯一的办法就是装孙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装会孙子会死啊!装完孙子以后,在想招把他灭了不就成了。但李斯先生自负太深,从来只有别人给他装孙子的,没有他给别人装孙子,现实落差太大,受不了。
死撑的结果就是撑不住了,撑死。
李斯集团即将对赵高进行生死一搏,。
最后的攻击
这 位坑人三十年的老狐狸即将发出决死的攻击。
他用自己惊人的预言能力上书揭露了赵高的短处,说赵高先生位封太尊贵了,又列举了古人的几个血淋淋的事例,劝告胡亥,你要是再不处理赵高,下一个被杀的就是你了。
果然,在几年后,这一预言竟然真的实现了。
而胡亥先生又拿赵高先生的身份来为他开脱,说赵高是个宦官(他难道不知道赵高先生连儿子都有了吗)。然后有夸奖赵高怎么怎么好。又话里带刺的说道:我觉得他是贤才(观察能力太差),你怀疑他,是什么原因(内在意思是说你小子想要谋反,别以为我不知道)
而李斯对赵高进行了最为准确的预言:赵高出生卑贱,他的位分仅次于你,追求权利的心是不会变的。这样是很危险的。意思是说:赵高已经仅次于你了,万一他还想进步,就会把你给干掉(不然。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此时胡亥的脑子里全都是赵高的甜言蜜语。一看李斯那样,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再看看赵高,明显就正派多了。再加上从小到大,都是赵高在辅导他(类似于家教)。敢说老师的坏话,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赵高先生明显影响力比李老头的影响力要大,又出了一招狠的:李斯就是想干掉我,干掉我以后,他权力的道路上就没有阻碍了,就好顺便把你也给干掉了。(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胡亥先生野心很大,但脑子很小。想起李斯坑掉的那么多人,难保那天就把自己给杀了。下定了决心:把李斯抓起来。
李斯先生想不到:自己竟然没有办得了赵高,竟然还把自己也给办了。办理自己案的人竟然正是自己的老冤家赵高。这下李斯不死也难了。
换做一般的小罪又没办法判李斯先生的罪 由于造反这个罪名名声最大,料又足(判了就是死刑)所以赵高决定就用它。
他坐在监狱里,体会着那些被自己坑进监狱里的人的心情。赵高也不愧为人渣之名,拿李斯的身体做物理学与人体学实验。把秦朝的那些让人生不如死的一样不差的弄到李斯的突身上。然他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在这一席讲话的最后,他对秦国的国祚进行了准确的预言:起义军必将杀到咸阳,而灭掉秦朝,到时候,连麋鹿也能在荒废了的朝堂行走。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2-27 19:34:05 +0800 CST  
就在胡亥在那边瞎搞,斗得稀里糊涂的时候,一个即将毁灭帝国的人已经出现了,虽然说他没有彻彻底底地推翻秦朝,但是是他掀起了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他的名字我们不用猜就能想到了。陈胜吴广,他们已经在幕后埋伏好几年了,终于要轮到他们,在历史的戏台上,痛痛快快地唱出好戏了。
伟人的青年时
先说陈胜。陈胜跟许多帝王都不一样,他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在青年时期,当我们在对自己的未来陷入迷茫的时候,陈胜也不愧是非常能闹腾的人,他已经有了极高的精神追求------当皇帝。
一个人如果不树立自己的梦想,就会很快陷入迷茫,就像没有指南针的舰队,找不到方向,根据我们读史书的经验,一个人树立自己的梦想,往往是越大越好。但你不能说你一个要饭的,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梦想是当国家主席。那就不是梦想了,应该改一个名字,叫梦幻。
梦想是自己的现实处境以及未来的计划融合而成的产物,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陈胜先生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虚幻干不过现实,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不使自己在实现梦想前就活活饿死。他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苦的帮地主耕种土地。望着这些每天游手好闲,每天却丰衣足食养的跟猪似的地主们,再看看自己每天早起晚归,却只能获得只能果腹的食物,人比人气死人,陈胜无比厌恶这种人,但却又无比向往这种人的生活。
有一天,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他跟几个工友一边干活一边聊天。陈胜先生壮怀激烈:“如果将来有哪位兄弟发达了,不要忘了让大家共同进步的哈!”那些工友一个个都大笑了起来,是那种不可思议的笑。他们跟陈胜不一样,他们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已经渐渐磨灭了自己的激情,现在只甘心于现在安逸的生活。说:“我们都是这个社会中最底层的农民,怎么可能会获得社会呢,扯淡啊!”
陈胜此时终于知道了他的这帮工友的“雄心壮志”,他知道:在这个社会中,像他这样胸怀大志的人,除了上边的那波人外,几乎都死绝了。感叹了一句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燕雀安知鸿郝之志!”也是像他这样鹏程万里的人,他的一生注定不会平凡。在他的眼里自己就是一条龙,可惜现在龙困浅滩。你能咋办?
一个人在小时候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愿望,什么当科学家啊,当宇航员啊,渐渐地,当你真正走入了这个残酷的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曾经想出的理想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多么是的幼稚可笑是多么的困难。这时候,你就会犹豫到底是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平平庸庸的走过一生。这是真正的人生赌局,如果你输了,将会变得一无所有,承受别人刺耳的嘲笑。如果你赢了,也不会怎么样。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个选择。但这个世界上天生就有这样的一种人,头撞南墙不后悔,见了棺材不掉泪,他们天生就只为这个理想而活着,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即使变成了人妖也绝对不会放弃。你所认识的1那些历史人物,赵高李斯,也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敢于赌博自己的一生,即便是失败,不论他人品怎么样,他们也依然是可敬的。像这样的人,我们有个称呼‘二愣子”,至少他们是一个执着的人。
陈胜正是这样的一个执着的人。
他默默的收敛着自己的锋芒,注射着政局上发生的一切。他知道现在还没到时候,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跟这个强大的帝国对抗。
上天注定是不会亏待有志气的人,它非常够意思的没有让陈胜多等,没过多久,胡亥上位。后来发生的事我们都清楚,为了自己的好活。就天天折腾百姓,百姓受不了,但也没辙。当时百姓都比较胆小怕死,造反那是要死人。他们就只好默默地忍耐着,他们还没有胆子去和这个外强中干的王朝相抗衡。于是,胡亥先生真以为他们不敢造反,一次比一次强的继续折腾。整个社会的气氛就像一个超大型的火药桶,当它爆炸的时候,即是这个王朝的灭亡之日。
胡亥先生越发放肆的笑着,他相信;这帮卑贱的农民是绝对不敢造反的,他可以越发大胆的压榨他们,榨干他们身上的血汗。他要纸迷金醉的活着,百姓就要一清二白的死去。他就像一头永远也吃不饱的饕餮,不断地吞噬老百姓的血汗,压榨永无止境
百姓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姓赢的,你凭什么!
此时,只要有一个人敢做第一个发动农民起义的人,这只巨大的火药桶将会被彻底的点燃
元年七月,大秦帝国的丧钟终于要被敲响了。
此时的陈胜正在服兵役,跟今天的当兵制度不同,今天当兵是你想当就当兵(通过体检的那波人),不想当就拉倒。而秦朝时候的法律就相当严苛了,你想当兵就去当兵,不想当兵还得去当兵。在那时,当兵和交税一样,都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陈胜先生自然光荣入伍,也不知道得罪什么人了,去渔阳那边防守边疆。
那时候的渔阳和今天并不一样,是一个在秦朝时非常著名的死亡之地。游牧民族同志要是想到中原大陆抢劫,这块地方就是必经之地。匈奴强大以后,没钱,就经常跑过来抢劫。战争是要死人的,每年抢三次,不死都很难。在那充军,十有八九都回不来。
也不知道是陈胜先生搞得人工降雨,还是老天爷是真的想要灭绝秦朝,在去渔阳的道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当时雨伞这类玩意也没有普及开来。再加上当时的道路不像是今天的沥青路,是超原始的泥土路,这种路有一种坏处,平时还不错,一旦下雨,就会变得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全是烂泥,你想拔都拔不出来。再这样的情况下,你想要按时到达目的地就几乎不可能的了。
这种迟到的行为在今天也就是给个处分,在秦朝,那可就不得了了,要被拖出去砍了。你说下雨没办法。他点头。但该杀的还是得杀反然现在反叛也得死,陈胜之所以不跟秦朝作对,不就是因为他不想死。没有想到你不找它的麻烦,它就找你的麻烦。所谓柿子得挑软的捏是也。现在好了,反叛得死不反叛也得死。那就反把,到时候还能流传青史,死的轰轰烈烈,永垂不朽。明天不过日子了!
他对秦朝的时间霎时间被之前痛苦的回忆给冲毁了。修长城,修阿房宫......各种各样的坏事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多年来压积这的怒火如同火山般终于爆发了。
这里也要顺便夸奖一下陈胜先生,虽然他此时非常的愤怒,但他知道。此时,自己一个人揭竿而起并没有什么用,他们手里压根就没有兵器,唯一带兵器的是那两个带队的军官,他们有着高官厚禄,是绝对不会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卖命的。他们可以轻松杀掉赤手空拳的陈胜。
此时,他遇见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黄金搭档-------吴广。现在看来,吴广绝对不是那种老实巴交的农民,他的脑袋后面同样长着反骨。遇到陈胜自然大喜过望,总算遇到同仁了。他们首先对对方进行了革命主义教育:“现在你不造反得死,造反还是得死。”陈生先生一看就知道反复研究过造反的具体步骤,一肚子坏水:“全天下都特别反对秦朝,我听说胡亥没有儿子(后宫机密,谁能告诉我,他怎么知道的)本来他不该上位的,今天上位了,还干掉了老是劝谏他没有一点罪过的扶苏。百姓们都知道他很牛,但由于信息工作不流畅,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扶苏已经挂了。项燕也很牛,有功劳,但没人知道他是死是活。我们只要搞起谣言(谣言害死人那)说我们就是项燕扶苏(这牛皮吹大了,脸皮厚的,我没话可说。而且由此可见,他们是不怕诈尸的),天下都知道,就有很很多人响应。”(“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就这样,可能八辈子是土里刨食的陈胜和吴广一个老爹变成了嬴政,(这事要是嬴政知道了,恐怕会把棺材啃穿。),一个成了楚国贵族。
跟许多造反的人一样,他们先找了一个算命的算命,那个算命估计也不是什么善茬,对他们提出了指导意见;“你们都将会成功,这件事要去找鬼去问一下。”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暗示,这个算命的也是怕被人给杀了,顺便考察一下陈生先生的智商。而陈生先生智商不低,立马猜出了其中的暗示;“我们必须要将那些跟我们一起去的人给HOLD住。”
在装神弄鬼方面上,陈胜吴广先生也可总算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他们先买通了厨子,在做饭的鱼里面塞了张纸条,这张纸条简直可以当成革命主义传单来用,上面写着三个字“陈胜王(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三个字就可以当反动传单来用)”把这一帮迷信的哥们给唬得一惊一乍。哎呀妈呀,这可不得了,陈胜是要当王的,我们都去加入他吧。不仅如此,陈胜先生本着一装到底的原则每天傍晚,跑到树林里面大喊,装成狐狸的叫声(看来陈胜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算是奇才):“大楚兴,陈胜王。”继续忽悠这些迷信人士,他们都很害怕,在暗地里对陈胜指手画脚,都指着陈胜。
造势工作结束,下面该干正事了。摔杯为号太困难了,陈胜先生没有功夫玩这类死亡艺术,一刀捅不就行了。
有一天,陈胜先生找那几个军官喝酒,喝完以后,故意去侮辱他们。当兵的脾气自然很冲,当官的自然也是,更何况既是当兵的又是当官的(军官),直接把剑给拔出来了,看样子,是不想要让陈胜见到明天的太阳。
他不知道,陈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吴广更加直接夺过他手里的剑,(估计是彩排过)剑法非常了得,把那些军官全都给杀了。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2-28 18:11:17 +0800 CST  
就这样,在死亡的胁迫下,陈胜,吴广和那一帮被他们欺骗的二愣子农民工一起踏上了这条不归之路。
在此之前,本着不破不立的精神,这帮一处根据地都没有的哥们竟然还建起了政权。也不愧是农民出生的,陈胜等人被眼前情景乐坏了。忙不迭建立起了政权,过一把当了将军的瘾。此外,为了让老天爷注意到自己,顺便在抱一下监管他们的私仇,陈胜特地拿了那两个尉级军官的脑袋拿来祭天。那两个尉级军官在今天也就是个连团级别的军官。大家都是苦命人,陈胜明显没有这个觉悟。就这两个连长,陈胜还拿他们来祭天,我也算是醉了。
陈胜此时的心情真可谓是五味杂陈,自己已经走上了这条帝王之路,这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路,没有回头,一旦回头就将必死无疑。没有休息,没有感情,没有良知,一旦你走上去,那就一直走,直到你死亡的那一天。
陈胜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自豪,当年那个农家少年,当年那个面对压迫,不敢说出来,只敢暗自垂泪的少年,今天终于成长到了这一布。即便是起义失败,他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注定也会名垂青史。他终于战胜了对死亡的畏惧,走上了那条无比光辉,却又艰难的道路。
而陈胜将是这条路的开阔者。
残阳似血,陈胜望着在他身后缓缓前进的队伍。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苍凉。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中,这只队伍还有多少人能够活下来,自己又能不能活下来。陈胜跟其他人不同,他是有远见的。他知道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如果失败,那他将必死无疑,万劫不复。
他知道,他面对的将会是从没有失败过得,精锐的近似于无敌的大秦军队。就凭着自己手下的这些苦农民,而且数量稀少,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团。还不够人家喝上一壶。
不过,在他的心中,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他只能够再赌一把。赌在他起义过后,那些饱受政府压榨的那帮农民兄弟可以倒戈一把,帮他给顶上去。如果这帮农民革命觉悟不高,不敢拼命,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要命的人往往都是少数。或者他们还来不及响应陈胜的号召,陈胜就被灭了。要知道,陈胜带的是九百个人,而不是九百个超人。在秦朝统治者的眼中,九百个人闹腾,也就是个小土匪,能翻起什么浪啊,周围的郡县一出兵捎带点手就能把他给灭了。
罢了,就这样定吧。走一步,是一步。
要建设自己的势力,必须要找一个根据地才行。陈胜对这一点明显非常了解。
他带领麾下的那一帮农民工们先攻下了一个大泽乡,一个乡里面能有多少军队,于是陈胜的农民工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攻下一个村)。那些老百姓们自然对这帮压迫他们的秦朝非常不满,现在难得有这么个好机会,加上陈胜那边也特别需要人手,九百来人,你打下一个城市给我看看。在召集(或者是强征)了大泽乡的壮丁。于是陈胜的军队又壮大了。
壮大完了以后,陈胜继续向光明前进。又攻陷下了很多的地盘,打到陈这块地盘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牛了。看那架势,估计没过几天就可以建国了。军队也越来越多,竟然拥有了士兵三万,骑兵都有了几千人。战车(不是坦克)几百辆。可谓是风光无限,无限辉煌,万人瞩目。
此外,为了加强自己的影响力,顺便过把帝王(上次当的是将军)的瘾。在攻陷了陈(抱歉本人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在那些贤人,还有那些希望高攀一把的小老百姓(估计是群众演员)的共同推举下,陈胜先生心满意足的再次进步,坐上了王位。而那些劝他当王的那帮人,自然也没白给。金鹰珠宝,当官发财。
当然明白人也不是没有的,陈胜先生的智囊团中,还是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为陈胜先生的顶级智囊,张耳和陈馀这两个人是当地(以前的魏国)有名的贤人。。刚刚入门(主动投靠陈胜的),自然是要提出几个合理化意见,来增加自己在领导中的威信。但他们两个没想到,自己的手竟然拍到了马腿上。
他们两个在对局势进行了种种分析后,向陈胜先生建议:“秦朝对百姓干的那些事情太缺德了,你不怕死,为民着想(先带高帽子,增加成功性)应该把他给灭了增加一下你的正义性。(合理建议)你还可以利用那些六国(没灭多久)残留的威信力,去扶立六国的那些王子王孙当王(估计是傀儡)。这样秦朝就不会把你当出头鸟,就要分散自己的兵力。你不会挨打的太惨(分析的很好)。你的士兵将会很多,还会有一大波秦朝的那些官员直接不干了,前来投靠你。你把秦朝首都给打下来,在露出自己的嘴脸。号令那些王侯(估计是当官)。那些王侯被秦朝揍得太惨却能得到很高的地位,再用仁德(到时候估计不会怎么仁德)服众,你就能当皇帝了。”在话题的最后他们两个又对现在称王举动的后果做出了分析。“你要是这么搞,那么全天下都会对你失望,懒得搭理你。
综合这条意见,马屁和马腿的比例刚刚好。本人看来,跟孔明兄弟的隆中对也差不了多少了。说话的技巧在这两位仁兄的口中变得出神入化。如果陈胜先生要是采用这条意见估计历史都会改写的。可惜,陈胜兄不是刘备,自然也没有刘备的智商和觉悟。刚打下几块地,都不知道自己能够吃几两饭了。当皇帝思想非常膨胀。尤其是最后一条,已经严重的伤害了陈胜先生那颗幼小的心灵。
建立政权自然需要一个名字,这可是要比但给自己家的小孩起名字还要重要。这毕竟是要被人叫个几百年的(这个问题后来被秦朝的军队给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在一大帮职业文盲和小学文化者绞尽脑汁的思考下,终于想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号,跟我们常说的一个字国号不同。本着字数越多越好越特殊的原则,他的国号竟然有两个字:张楚。(没看懂什么意思)
与此同时,周围的百姓们也没有闲着,以陈胜为榜样,纷纷抄起家伙,干掉那帮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员。
辉煌的再后面就是倒霉了。
大秦的天才
随着陈胜闹腾的范围慢慢扩大,大秦帝国的诸位头头们也渐渐知道了,在那遥远的的、东方,有一个非常难打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陈胜。
此时的陈胜虽说风光无限,但很快就要倒霉无限了。他此时称王,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作死。
估计是打XX县令之类的废物打多了,这只东方来的土包子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吃几两饭了,真觉得自己武运长久,无敌于天下。也觉得大秦帝国还真没有什么人才了。小人暴富的第一个表现就沾沾自喜。而小人就是小人(注意这里的小人指的是见识浅的人),再盛世还能混的开,在乱世还想称王,也就只能死路一条了。
随着他的称王了,秦朝的诸位头头们也渐渐了解到了,在那遥远的东方,有个特别闹腾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陈胜。而胡亥先生也对这个世界产生了疑问:不是当初已经把扶苏给干掉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了一个。反正扶苏一世都干掉了,扶苏二世那肯定也能干掉。结果没想到这个“扶苏二世’更能闹腾。
陈胜建国的严重性无异于今天的台湾独立。敢跟秦朝抢地盘,秦朝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严重是体现在行动上的,秦朝的诸位头头虽说智商欠缺了点,但是也绝对不是光说不练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动员了大秦的所有军队。
之前的小打小闹随着陈胜的建国已经彻底结束了,取之代也的是几十万更加精锐的大秦帝国军队。
渐渐地,当年平定六国的锐气渐渐在他们的血液复苏了,之前的久疏战阵的气质已经完全消失了,秦军的战斗力已经直线上升。
只要拿起刀,我们依旧是那支征服天下的大秦军队。
此时,几十万狼虎之师在大秦帝国第一名将(蒙恬已经挂了)章邯的带领下,宛如一头凶恶的猛虎,扑向了新生的张楚政权。
章邯。这个名字将以非常高的频率出现在史书上。他每一次的出现,几乎都是陈胜吴广等人的受难日。他的出现,将会慢慢挽回这个强悍的帝国。平息各处暴乱。这个时代,能和他匹敌的人,在我看来,绝对不会超过5个。也就是刘某,项某,韩某等等几个人。他的统帅军队的能力,是陈胜兄万万不能及的。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3-05 14:11:18 +0800 CST  
现在的那些店铺开店,一开始一般发展的特别猛,所谓“新店上市三把火”是也,等把自己的激情烧完,该干嘛干嘛去。国家就是一盘更大的店铺,而陈胜先生为了给自己的那家店铺打个广告,增加影响力。顺便给旁边的秦朝店铺叫嚣,小兔崽子别激动,老子来了!
刚一建国,陈胜全然没有像现在一样放国庆节的样子,反而更加疯狂的抢着土地。很显然,虽说到了中年,但是他的心中依然还有很大的野心。他要更多的土地和子民,要把那个腐朽的帝国继续吞噬殆尽,赶尽杀绝。
但他错了,大秦毕竟是一个强悍的老牌帝国。几百年来它积累的民心,威望士气。一直在那边慢慢的沉淀,酝酿。俗话有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朝算是一头骆驼,而陈胜先生连马都算不上,顶多算头小牛犊------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那个从西北走出来的小流氓登上历史用残酷的事实告诉陈胜和他手底下得那帮农民军,你们不行。
确实,当时陈胜的地盘也可谓是巴掌大的,而且手底下,也就几个像陈余那样的名士贤人实在是太少了。数量也就是够凑个卧龙凤雏。手底下面混过来吃干饭的人比比皆是,除了陈胜,葛婴之外基本上都不怎么能打。手底下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你想想一群吃不饱饭的没经过正规训练的农民,跟吃饱喝足,身经百战的大秦军队对砍,那不是作死吗但他们有个好处-------人多力量大。从打大泽乡到攻打陈县,陈胜一直都在光荣的贯彻这条理念。靠人海战术,堆也堆死你,即便你没有战斗力也不要紧,当炮灰也行。所谓好汉难敌四手是也。
陈胜先生的乐天派精神也是值得鼓励的,虽说地盘没有占得了多少,但是他的这个陈王也当的滋滋有味的。还真把自己当成当成王了。好了,陈胜先生混成王了,诸位弟兄可以混个将军的干活。而陈胜先生的适应能力也可真是相当的强。刚一当王,立马就完成了从小农民到帝王的转变。
当帝王的标准规则就是杀戮那些将自己扶上位,所谓卸磨杀驴,帝国破谋臣灭是也。而陈胜先生明显无师自通,但是却通打岔了。帝国还没有灭,他就要先灭了自己的谋臣。
第一个中奖的是他手下的第一名将葛婴。葛婴先生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他却是此刻农民军中凤毛麟角的名将。不仅如此,三百年后,他还有一个特别牛的子孙。此人姓诸葛,名亮。儿子好汉爹英雄,葛婴先生自然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但是他却不是对陈胜忠心耿耿的名将。
他率领士兵攻下了九江,为了追求正统(给自己找一个好主人,陈胜他不配),葛婴先生扶立了六国中楚国的皇室襄强为王。这件事明显是背着陈胜干的,但是却并不违法,陈胜还没有称王,跟他算不上君臣关系,最多也是个领导关系。自己暂时投靠他,但也没有退出。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来说,只不过他摔了一次两面派,干了一份兼职一脚踏了两船的事。这但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报!陈胜建立了政权。”这可就坑了葛婴先生。你可以做兼职,但是你不可以同时侍奉于两个国家。忠臣不事二主,这下子可难倒葛婴。
而葛婴先生在经过短暂的(请注意这个词)犹豫和挣扎过后,综合种种情况分析,发觉跟着陈胜的前途更光明一点。于是,他把自己翻脸不认人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他不仅退出了襄强集团,并且为了出于礼貌,还顺便带走了襄强先生的脑袋作为送给陈胜的见面礼。
这可就算是缺德了!陈胜先生愤怒了,自己的手底下竟然有着一个这么近似于流氓的将军。阴奉阳为,也就罢了,竟然连自己曾经的主人都敢杀死。她太可怕了,你如果比他强他就会打别人,而你实力比他弱的话,他掉过头来就把你给灭了。在这群雄逐鹿的时代,实力很有可能就衰落下来,有他在身边,东山再起是不可能。在襄强的眼中,陈胜的脑袋可以买个大价钱。
谁也不知道哪天襄强会对自己玩这套,所以说,襄强必须要死。
于是,襄强就这样被送去陪自己的主人了。
实际上,我觉得陈胜先生现在就杀也太早了,至少.....至少也得让他帮自己打完天下再剁了他。
襄强就这样被拉出去砍头了,没有一个人同情他,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杀死了无比信任襄强的那个人,被他自己因为利益给杀了。像他这样脑后长反骨的人死了就死了呗。
好了,死人挂了就挂了。活人还要继续奋斗。陈胜先生渐渐发现自己手底下的人手渐渐地越来越不够用了。没办法,在这支农民军中,平均文化水平实在是太低,一堆文盲中出不来名将(少数实践派除外)
公元前二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才!
于是,陈胜先生又开始招募广大管理层人士,大肆招收招聘,不亦乐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招募到了他理想中的贤人-----周文。
这位周大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就是个闲人,死跑龙套的。算了,本着让书友们看着舒服的原则,本人就把周文是何许人也跟大家说一遍。
周文现在听起来可能名气还没有项羽刘邦这帮造反精英名气大,但在当时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远远要比项羽刘邦这波人名气大。
周文先生也算是个牛人,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大闲人。据说,他以前曾经给芈月的初恋黄歇先生当过门客(这一点好比你给鲁迅当过秘书,没过几年你的名气就蹭蹭蹭上去了。)这次,突然也不知道那根铉错了,好好的学者不当偏偏要去当将军。
更搞笑的是陈胜先生既然同意了。我一直认为陈胜先生把这位周贤人叫来是为了让他当自己的秘书,军师之类的玩意。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这位一直在家里一直钻研学术问题的仁兄竟然真的想跻身军界。没想到,陈胜竟然满足了他这个幼稚的要求,任命他为将军,跟秦军作战。顺便还能得到一个礼贤下士的善名,何乐而不为呢?
在陈胜的眼中,这位大贤者起到的作用也就是当个广告(人家周文都参加起义军了,你也上啊!),让他过过将军的瘾把,估计没过几天,这位仁兄就会知难而退自己辞职不干了。虽说派他打仗出去有点危险。虽说他不可怜周文但是他可怜周文麾下的那支部队。万一真的全军覆没那就真的不好了,但他又想了想,秦军的战斗力已经不断地下降,要不然为什么自己还能打那么多胜仗(嘘,不要告诉他,全都是靠自己的人还战术打的),即便周文的指挥水平再次,他手底下的那波高素质的士兵也能帮他顶上去。而且像他这样杀鸡还怕溅到血的白面书生,在战场上不用打就能知道自己能吃几两饭,然后乖乖的跑过来向陈胜请罪,最后在乖乖的成为陈胜的智囊,军师。结果没想到,这位仁兄是个二愣子,全然没有自知之明,还真把自己当成诸葛孔明了,
但他错了,什么岗位上的人都能错位,但就是将军不能错位,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就把握在将军,的手里,如果担任将军的这个人是个二愣子,那么后果将非常严重!
不过,情况看上去远没有我说的严重。毕竟秦朝的那波名将病死的病死,老死的老死。蒙恬如果还在,陈胜先生估计还要忌惮他三分。可问题是,蒙恬已经被那两个不识货的家伙给干掉了。这下子,在陈胜的眼中:秦朝手里的名将早就死光光了,能够跟他匹敌的那波人也早就已经死绝了。剩下的那些二流货色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全部收拾掉。陈胜先生打到咸阳做皇帝的日期已经可以进行倒计时了,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等把秦朝的那波强悍的士兵打完死完,他就可以继续进步当皇帝了。一想到嬴政先生干的那些事,他的心中不由得有一些小happy
但他错了,一个强悍的敌人正在等待着他,他即将会拿陈胜先生的心肝宝贝周文先生的脑袋;来向全世界宣告:那些垃圾的起义军们,老子来了。
他的名字叫做章邯。
善攻者藏于九天之上
章邯的出场并不像那些著名历史人物那样华丽,在陈胜吴广闹起来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少府。所谓少府是什么玩意呢?是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说白了就是掌管皇帝私房钱的和国土资源的。相当于今天的国土资源部,而他的出场,将会逆转秦军与起义军的战局。
预知下事如何,请看下集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3-05 14:12:03 +0800 CST  
章邯,这个神秘的人。神秘到史书上面都没有他的列传。只能从别人的传记中去寻找他的蛛丝马迹。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但凡历史上那些有能耐的人,出名的人都会有一个专门的传记。如果没有章邯,估计陈胜能混个皇帝干干。而后来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也不会发生。
而按照章邯先生干的那些事,混个世家之类的应该没有问题。最起码也能混个XX传。
我开始相信一件事情;
隐藏在黑暗中的,往往是最牛的高手。
首战告捷
此时此刻,周文的心情只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爽!
作为一个文人,他非常向往着横刀立马的生活。文人从军--------出生入死-------战功赫赫------混上爵位-----扬名立万。多好,对周文来讲,此时此刻的生活就是一部交响曲,即将演到了最为激烈的部分----加官进爵!如果按照惯例,他还真能混上一点军功。毕竟陈胜先生给他的军队,在砍人上造诣很高,即便是他的只会在那边拿着把羽扇在那边耍酷,他的部下也会用自己对付秦军多年的经验,来帮他混上战功。
可惜,他遇上了章邯。
秦国的境内,距离章邯比较近的的部队几乎没有。而章邯先生却毫不气馁,没有军队。没关系,自己招!
由于大多数民众对秦朝都怀有刻骨的仇恨。人家都巴不得陈胜军队赶紧冲过来解放自己,还能帮着你去打陈胜军队。而且现在良民的素质普遍不高,去打仗无疑就是在给人家送菜。所以说,要想招兵,那些良民是大大地不行的。
就在章邯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波非良民人群-----囚犯。
在秦朝时,由于法家的人普遍心理变态。偷个西瓜,现在无非就是个治安处罚,而当时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商鞅曾经在一条河边处决犯人,说明一下,那条河出水量很高,但商鞅兄这一阵乱砍。这叫血流成河啊!据说当时关着的犯人足足有二三十万人。而且这波人在监狱里久了,自然会被那些穷凶极恶的前辈给带坏,好勇斗狠。素质也比那些平民要高。
本着慈悲为怀,废物利用的决心,章邯在得到胡亥同志的同意后。告诉这帮囚犯,你们可以不被杀头,甚至连坐牢都不用。只要你们上前线去打仗就行。虽说打仗九死一生,但是留在这里却是必死无疑。这帮囚犯们在死亡面前表现了极大的求生心理。当即表示今后就跟着章大人了,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来。
很好。章邯非常满意。在给这帮兄弟装备好兵器后。就立马上路。这中间,没有任何正规军的训练。这支军队,也真可谓是一只杂牌军。还好,因为陈胜吴广的军队同样也是杂牌军。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道上混的谁怕谁!这只杂牌军的士气非常的高,还保留着如蒙大赦的兴奋。而此时此刻的陈胜军队,由于都是一些农民,没经历过大富大贵。眼睛里都充满了欲望。金钱,美女我们来了。早就丧失了当初起兵抗秦的勇敢和士气。
再此我还是总结出了他们的一些一样的地方,相当的有趣:
同样都是杂牌,同样都是没打过仗的军事菜鸟指挥。
但在这个奇特的世界上,总有一帮人。不用苦读兵书,不用剑舞黄沙。也可以指挥如神。这种人,我们只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天才,绝对的天才。
而章邯就是这浩浩荡荡的天才队伍里杰出的一员,一个国土资源局局长。一夜之间就能变成一位名将。连换衣服都不用。
相比之下,周文先生无疑就是一个军事蠢材。指挥能力反应在行动上。
很可惜,周文先生的处女战就遇到了这位军事天才。那些见惯秦军落荒而逃的农民军们,一见到那帮黑社会死囚(当然穿上了秦军的盔甲)们朝自己冲过来,一个个都下意识的捏了捏自己的脸,不是在做梦吧。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在追秦军,现在他们竟然主动冲过来了。那亮亮的刀锋证明了他们没有做梦。周文率领的农民军瞬间就被士气如虹的秦军冲散,狮子和绵羊的身份进行了第一次,当然不是最后一次调换。秦军一个个闪着凶光,在周文的军队里大砍大杀。
那些不怎么老实巴交的农民第一次感受到道上的人的厉害,被打的溃不成军,落荒而逃。周文当即率军跑路。但章邯先生向来没有不打读书人的传统,一点都不客气,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大败。
而章邯先生麾下的那波小流氓们,向来不尊重读书人。周文先生不擅长砍人,但也有点骨气,知道自己回去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可以吃,索性就自杀了。还算是工伤,真够狠的。
残阳似血,大军正向着下一个目标挺近。章邯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心中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期盼。自己不废吹灰之力就灭掉了陈胜的大军。我只要拼尽全力,就能够拯救这个没落的王朝,名垂青史。
但可惜,大秦就像一列火车往一条不归路上行走。而章邯等人的努力,只能够延缓这个帝国衰亡的速度。并不能真正改变这个帝国前进的方向。此时此刻,唯一可以改变秦朝灭亡方向的只有胡亥一个人。
胡亥此时也已经知道了章邯的实力,他的眼睛透过层层金碧辉煌,看向了他。但是她没有直接简单的去提拔他。他还要看看他是否是凑上了运气。但是他已经深深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可怜的章邯并不知道,被他一直认为是敌人的陈胜此时此刻竟然根本没有工夫去搭理他。自从当上了国王以后,他就把攻城略地这些事教给手下的人。自己专心致志的进行和其他王的政治斗争。
在陈胜的阵营中,有不少人怀的都是跟当年葛婴的心思。把陈胜这块地方当成了一块跳槽的地方,没过一会就会离开陈胜。这真的不能怪陈胜,要怪就怪陈胜没有投胎到一户好人家。
陈胜先生是农民出生,自然被那些六国中的贵族所看不起。但是由于贵族的家教良好,除了陈胜等少数实践派之外,那些能打一点的几乎都是六国中的贵族。而且,那个时代也没有义务教育。像陈胜这类的土包子自然读不起书,又没有李密牛角挂书的情怀,家里也买不起书。毕竟填报肚子才是最大的学问。所以治国文化方面几乎就是扯淡,是百分百的纯文盲。所以他们造反的绝心最大,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怕你不成。而六国中的贵族就不一样了。家里藏书万卷,什么书都有。文化程度特别高,而他们的心中一直就有着一个无比高打上的理由-------复国!重新恢复自己的贵族身份。但有个好处就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特别高,就特别会治国。而那些自学成才的土包子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但是,却有一个副作用。那些曾经的贵族一个个心高气傲。就好比现在,我老爹是财政部部长,他老爹是XX企业的副总裁。而你呢,你总不好意思说你老爹是农民吧。那些贵族们一直都有着我老爹可是XX的觉悟。就不会让一帮农民骑在他们脖子上拉屎的。
一个贵族不管落魄到什么地步都不会把一个小小的农民给看在眼里。这些贵族投奔到陈胜的麾下,那是迫于情势。要不然,他们才懒得搭理这个河南土包子。在他们的心中,陈胜只不过就是一个工具只要他们找到了他们曾经主人的子孙,立马就会一哄而散。纷纷率领自己的部下去拥戴他为王。缺德一点甚至会把以前骑在他们脖子上拉屎的陈胜先生给干掉。如果此时不及时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那么陈胜集团将会土崩瓦解。
他麾下有一个叫武臣的哥们,野心那是相当的大。跟陈胜有一拼。率领军队军队攻下了以前赵国的首都,邯郸。一看自己的部下。此次出征,陈胜几乎把自己的左膀右臂全戴上了。一看,身边有城池,有文臣,有军队。完全就是一个微型的国家,这个时候,武臣先生的野心就暴露无疑了。
望着这个小型国度,武臣先生就立马就显示出了自己的人品败坏,这年头,换个老板很正常。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老板。眼睛里就盯着那辉煌的王座。而陈胜的两个大谋士,陈余和张耳也觉得跟着陈胜干活没有什么前途,还是跟着武臣好。
于是武臣先生自立为赵王,他对陈余和张耳表现感到非常的满意。让比较能打的陈余当大将军(军界第二人,是个肥差)。让张耳和另一个谋士召骚当千百万人向往的文官领袖丞相。
此时的武臣兄千算万算,算漏了一招。他的老婆孩子还在陈胜的手里了。
陈胜先生对手下人反水表达了相当的重视,鉴于此时此刻武臣兄正在那边当着赵王,又不好直接翻脸。人人都像你这样那我还活不活了。太坑爹了。为弘扬正义,让手下人见识一下什么叫血的代价,就直接拿武臣的老婆孩子开刀问斩。让武臣先生常常光棍的滋味。
如果此时,陈胜真这么干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武臣先生虽说自立为王,但也没有敌对的意思,但是如果陈胜兄真的二愣子精神发作,把他的家属砍了的话。那么战略联盟伙伴关系也可以宣布破裂。武臣先生正好可以找借口跟陈胜死磕。要知道,当年不比现在,老婆的问题非常好解决,抢个美女就行了。
就在此时,明眼人也是有的。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3-05 15:57:43 +0800 CST  
眼看武臣先生即将变成光棍,而彻底和陈胜闹掰的时候。陈胜先生礼贤下士终于礼 出了效果。手下的上国柱(不好意思,此人太过默默无名,实在查不出他的姓名)向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弄死他的家人也就是起到个心理作用,出口恶气而已,其不可乱出,出了会死人的,你不如卖个人情给他,就顺水推舟给他一个王干干,大家都是朋友,别打架么!
怎么样?眼熟吧,陈胜先生已经变成了玉皇大帝,而这位上国柱也已经变成了太白金星,武臣兄也成了孙猴子。这位和事老怎么也不会想到,武臣先生真的就是孙猴子,要了还想再要。一开始,他就把目标定在金碧大殿上的那把椅子。像这样的人,唯一的办法不是收买,你看孙猴子,一开始玉皇大帝从弼马温到齐天大圣,从从不入流到入流,结果呢?孙猴子一开始就盯着那把椅子流口水,最后如来一压,经过短暂的磨合期,服了。所谓萝卜加大棒要考虑对象,这位武猴子显然是那种纯属找抽,好脸不要要破脸的那种人。不管萝卜是多少吨,他都不会满足。唯一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耳光,狠狠地睬他,问他;“孙子,听不听话、”答案肯定是肯定的。
果不其然,当一大堆仪式搞定以后,武臣就召集他的那帮智囊团们,在那商量,算计着那个给他王位的陈王陛下“陈胜这小子给我们王位那是情势所迫,没按什么好心,这次还想让我们一起去蹚浑水,跟秦朝死磕,多坏!我们应该先把我们后方的那一大片土地先给吃下去,在那边喝饮料观看陈胜与秦朝的大赛。如果陈胜赢了,我们已经占了那么多地盘,肯定不敢和我们厮杀。我们就可以中分天下,偏安一隅。如果陈胜K不过秦朝,那他到时候肯定会去拉外援,来器重我们。那我们就好办了,把秦朝给灭了皇帝自然是由我们来做。于是乎,武臣先生深以为然,决定跟陈胜分道走,你打你的秦朝,我抢我的地盘。他们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也算是名存实亡了。于是,武臣们拿起了爆米花,观看这幕中原上演的大戏。
最令陈胜没有想到的是,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武臣先生的成功经历非常成功的启发了广大有志少年。只要手里有两杆枪的,是六国贵族的,都可以当王,而且还不会掉脑袋。赚王的买卖,鬼才不干。
一个叫韩广的六国贵族,果然被天上掉的馅饼给砸了脑袋。那些以前燕国的那些父老土豪们,本着投机的目的,未来当上丞相的梦想,推举这位韩广为王。在乱世中,想陈胜那样给闹事的有,但和平主义者也不是没有。这位韩广兄就没有当年他祖宗的雄心壮志。他一直都想安安心心地当个鸵鸟。
就立马找借口推辞;“不行,不行。我妈还在陈胜的手中,万一让他知道我自己当王了,那他还不把我妈给弄死!不行不行。”
这些一心想当官的哥们智商也不低,一听就知道韩广在敷衍他们,你不想当,就不想当,干嘛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孝子的形象。武臣先生的成功案例就在眼前,他当王,他的九族还不是没事吗,就用哄小孩的方式哄他:“没关系,武臣先生当王了,他的九族还不是没事的吗。”暗藏的意思就好理解多了:你别装了,露馅了。赶紧当王。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位韩广兄在不断的劝说忽悠下,终于勉为其难的当上了燕王。远在千里之外的陈胜当即吐血,你们都想玩这一出,那我不就成光杆司令了吗?但吐血归吐血,他还真的不好对这两位的亲属下手,,撕破脸皮。说不定把他们的家人宰了,这两位会比陈胜先生还要高兴。无事一身轻,正好。陈胜你把我们的家人宰了啊!行!我们就群殴你,看你会不会死。陈胜只能把他们的家属好好伺候,浪费粮食,可谓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于此同时,远在百里之外的章邯先生也相当的配合。击败周大闲人以后,又遇到了在前线攻击荥阳的吴广从这在跟陈胜老哥们的吴广对阵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动手,吴广就已经挂了。
挂的原因自然不是章邯派出了忍者之类的玩意,而是吴光辉下的田碱跟手下的智囊们商议:“周章已经完蛋了,秦朝的军队很快就冲了过来。我们攻打荥阳有攻不下来,这该咋办办呢?我们就把那些老弱病残给留下来,然后率领精锐部队跟章邯死磕。而指挥我们的是陈胜的好哥们吴广,但他除了是陈胜的好哥们也没个屁用。我们不能和这种人商量,直接把他给咔擦得了。”
于是,吴广先生就这样挂了。
不仅如此,田碱先生没有爱惜死人的觉悟,直接就把自己老领导的脑袋给砍了下来,献给了陈胜。不知道陈胜先生看到自己老哥们的人头,会作何感想啊!
没有办法,为了稳住军心陈胜只能把军权交给了田碱。田碱先生有了军权,一切都按照自己的部署的进行。
这时候,章邯来了。
章邯跟田碱干了一仗,这事完全体现了章邯的强悍,田碱的军队一触即溃,田碱先生逃跑技术欠佳,被人一刀给干掉了。(“周章军已破矣①,秦兵旦暮至②,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③,足以守(荧)〔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④,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⑤,献其首于陈王。)
然后,他又遇到了邓悦。
邓悦是何许人也,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跟章邯的一支军队(注意这个词)干了一仗,没有跑掉,也挂了。
此时的陈胜先生的事业黄金期已经过完了。接下来就是无尽的折磨。那两位的成功经历启发了更多的人,于是战国七雄竟然全部满血复活,还多了许多不知名的小国家。甚至陈胜麾下的人在被“叛军”击败后都直接反水
这些哥们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道理:所谓忠诚,信任在王位面前,狗屁都不如!之前匡扶天下的雄心壮志早就被丢到茅厕里了。取之代也的,是无穷无尽的野心和欲望。大家乱成一团,甚至连他们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岌岌可危。大家眼睛里都紧盯着土地。管你是朋友还是敌人,只要敢你敢侵犯我的利益,我就跟你玩命。由于秦朝有了章邯,这些人就发觉秦朝不好惹了,这时候要想在有土地,就只能把眼睛放在自己的伙伴身上了。本着欺软怕硬的原则,诸侯们互相攻杀。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丘吉尔
时间一下子就穿越到了几百年前,春秋战国时代。那段混乱的历史在几十年后有重出江湖。
不仅如此,有一个沉重打击而来。他有几个好哥们,他们没有跟随陈胜一起创业,而是自立门户。也打下了一块不小的地盘。陈胜先生不太厚道,想要派个人 把大家的劳动成果给吞了。于是乎,大家群情激奋,将陈胜派来的那个人给弄死了。
从此之后,陈胜先生再也不信任他的那帮老哥们。陈胜先生此时可谓是火烧眉毛,内忧外患,身边的人又接连反水,这下就没法办了。他的事业彻底跌入低谷。此时的他已经变得非常疯狂,具体表现为;看谁不顺眼,见谁杀谁。
有个陈胜的老哥们过来找他,陈胜先生见到自己很高兴。跟他同乘一辆车给走(过去不比现在,同乘一辆车是很尊贵的一件事。万一这位老哥们是秦朝派来的刺客,那陈胜先生可就玩玩;了),看见陈胜那宏伟的宫殿说你家房子真好。这句话也无所谓,陈胜先生还没有变态到那个地步。他又天天跟那些人说陈胜的往事。一个农民的往事能有什么?陈胜一看:真不降低我的威严吗!j就把他给咔擦了。
这下子陈胜可就捅了篓子,那些老朋友都不来找他了。甚至说他的部下,部将都开始恐惧。怕这位疯狂的仁兄什么时候看自己不顺眼把自己给干掉了、此时的陈胜真可谓始众叛亲离。随着古代帝王的通病-----心理变态越来越重。他开始变得喜怒无常。想杀谁就杀谁。
章邯先生越杀越给力,不断的杀死陈胜的部将。在陈胜的军帐里,唯一可以和章邯匹敌的只有一个人-----陈胜他自己。
于是陈胜先生御驾亲征,率领军队跟章邯干了一仗。结果没有想到,陈胜军队大败而逃。陈胜先生终究没有拿到回程的车票,直接被他的司机给干掉了。
陈胜先生开创了农民起义的先河,但他也死在这个上面,也算是死的敬业,死得其所。在这个风云时代,他终究还是一个二流角色。他亲手燃起了秦朝灭亡的火焰,但他也被火焰给烧死了。
我看到的是他的一生:那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那个风云的将军,那个残暴的君王,都是同一个人。
一个无比复杂的人。我对陈胜的评语。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3-13 10:16:40 +0800 CST  
有人吗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3-13 14:45:30 +0800 CST  
陈胜老大死后,手下的诸多小弟王爷自然还是得混,尤其是那些王爷,秦朝的统治者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知道这波以前曾是自己手下败将的六国王室的影响力之大,敢跟秦朝搞分裂,剁了你算是便宜你了。自然不会又不能投降秦朝。但是又干不过章邯麾下的那帮亡命之徒,这可咋办?
正在这时,一支神奇的军队出现了。不管秦军有多么能打,在他们的手里也只能一条小命向东流。这只军队的领导者正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老熟人-----项羽同志。
项羽,如果说这个时代最强大的谋将是刘邦的第一大将韩信,最强的谋士是范增(不要小看此人,这个人对厚黑学政治学的了解会令人大吃,连项羽都叫他亚父,如果项羽完全听信他的话,刘邦早就玩完了,天下也就姓项了)和张良,最强的经济学学家,治国能才是萧何,那么最强大的战将(注意这个词)就是项羽。
历史上,有许多牛人都是名人之后,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而项羽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爷爷正是楚国的名将项燕(想知道此人多厉害,去问王翦吧,当年为了对付一个小小的楚国,不惜出动六十万大军,才将楚国给干掉,想想此人得有多厉害),虽说后代家世中落,但瘦死的骆头比马大,项羽小时候虽说父母双亡,成了孤儿,但是他有个好叔父项梁,小时候也是衣食无缺,要有啥有啥。
每过多久,项羽就得去上学(私塾)。这在当时没有义务教育的年代,对那些连饭都吃不起的家庭来说,那可是奢望。但是项羽虽说智商很高,但实在不是学习的料子,想他这样的小霸王想要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念;“子曰,诗云”那可是相当的难啊。没过多久,老师就像家长(项梁)告状了:“你家项羽老是不听话,你个做家长的要管管他。”
项梁知道后,跟现在的家长差不多,直接就去把项羽给揍了一顿,皮带子,小木棍,这些家长常用的刑罚估计都用上了(假如那个时代有的话)现在小学生经常经历的场景又一次的穿越了时空,到了项羽身上,现在想想都令人胆寒,那宽厚的大巴掌以每秒N米的加速度落到雪白的大屁股上。
项梁在暴怒中非常无意地问了项羽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家长也经常用):“你小子不相符读书,到底想干什么!”
项羽兄也真的算是牛人一个,别人在这个时候早就畏畏缩缩不敢吱声,而项羽的脑子在几秒中之后迅速想到了标准答案:“读那些玩意有个屁用,我要学剑法。”项梁比较溺爱孩子,加上他们家族的骄傲----项燕先生也不是砍人看出来的,他们项家,也算是砍人世家,于是项叔叔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从此项羽的生活就改变了,项梁每天就教项羽一些剑法,而项羽兄对什么事也可谓真是三分钟热度,也不知道是厌倦了这种枯燥的生活,还是真的胸有大志,没过一会,项羽同学就对项叔叔提了意见:“读书只要会写自己姓名就够了,而剑术最多只能砍个阿猫阿狗,几个人,你还是教我兵法把。”项梁先生也着实不是什么良民,听到之后非常高兴。毕竟他们的祖先正是被这杀千刀的秦王朝给砍了脑袋,项梁先生对秦朝是不会有什么好印象。于是乎,他就开始叫项羽同学兵法。结果项羽同学的老毛病又犯了,刚开始两天上课还认真听讲,但没过多久在了解兵法的大意了以后就不肯再学了。
人们读到这里都会夸奖项羽好学,有远大的志向。但我看到的则是项羽几十年后的悲剧下场。
因为不学无术,所以他缺少治国的方正,只懂一昧的猛打猛杀,跟《芈月传》里面那个超大号肌肉男,被九鼎牌哑铃给砸死的嬴荡同志一样。又不重视那些治国的人才,觉得治国没有什么用。更重要的是,读书还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可以理性的思考,而项羽缺乏的正是理性的思考。只图一时之快,不顾后来会发生的后果,就像后来明知道楚怀王这个权力的傀儡还有剩余的价值,杀了他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但项羽就因为他老是扶持刘邦对抗自己,一怒之下,就把他给杀了。
莽撞是他最大的弱点,容易意气用事更是直接送掉了他唯一一次可以轻而易举剁了刘邦的机会,以及他的命,他如果能当一个将军的话还能活下去,封妻荫子,死后混个虚名,而要让他当王,去学习帝王心术,治国方略,那可谓是抓瞎。
永远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即使做也要有足够的把握------本人云。
后来,每过多久,项梁叔叔住准备带他去见见世面,嬴政先生非常热爱旅游这个运动,而皇帝旅游自然不能和我们现在旅游相提并论。每次自然是车马围绕,大军护卫相当气派。项梁就带他去那边看看热闹,同时再给他无形中讲一个道理:你看看当皇帝这么气派,造反尚未开始,同志仍需努力啊!项羽先生明显非常聪明,当这他叔叔的面,在那边大喊:“我可以造反,把他从皇位上面踹下来,我来当皇帝。”
你们没有听错,这真是一个12岁少年的的真心表白。
项梁的表现非常简单,一个大嘴巴子拍上去,捂住他的嘴(这跟现在人差不多)“不要这么狂妄,小心人家把你的九族给灭了!”(毋妄言,族矣)隐含的意思就好理解多了:“再忍忍,现在还不是时候。
实际上,项梁的内心应该是相当舒服的,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志向,嗯,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至于秦朝,那是迟早的事吗。
项羽也丝毫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十二岁那年,他就已经是重量级举重选手,不知从哪找到一口大鼎,七里咔擦给举了起来,(那时候举鼎是相当危险的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4-02 14:24:56 +0800 CST  
,如果一不小心手一滑鼎直接砸了下来,又没有什么安全措施,被砸中的话,轻则瘫痪,重的就直接到阎王那去练举重了,嬴荡先生正是其中的典范),不像我,我现在连个饮用水桶都举不起来。
没过多少年,项梁先生一直苦苦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由于胡亥先生的一同乱搞,各地民愤不断,造反之人比比皆是,一些秦朝的官吏也在考虑站队问题,所谓忠君爱国在他们的眼里统统归结为两个字-----------放屁!
项梁和项羽居住在会稽,历史上这块地方可是大大地有名,是以前越国的首都,造反条件相当好,在长江边上,物资丰裕。眼看自己脚下踩得秦朝这条破船已经要沉了,作为秦朝的重视员工的会稽太守可坐不住了,万一把自己也给拉下水那可就惨了。久而久之他也动了点花心思,准备脱离秦朝,自立门户,另开新店。他的心思动的不错,中原那边已经打得昏天黑地。虽然地理条件优越那个时候南方的经济情况也不咋得,人口远远低于北方。中原还没决出胜负,鬼才有心思去攻打南方这些穷乡僻壤。
等到十年以后,中原那边打到鱼死网破的时候,我就出手把他们给收拾掉。会稽太守这么想,也打算这么做。
造反第一步:就是将自己脚下踩得这片土地给彻彻底底的掌握。
此时的会稽,距离造反只差一步。说不定自己还没有造反,就被那些造反的农民给干死了,那可就跳进长江洗不清了。于是乎,他就准备先安抚好会稽的民心,再做打算。
安定民心的第一步,就是联合那些前六国公司的高级管理层。
由于会稽以前是楚国的地盘,一向给楚国打工的项氏家族声望那可不是相当的高,一户烧了三百多年的茶不可能再短短的几年之内彻底不冒泡,加上嬴胡亥先生的倾力火烧。会稽此时可谓是人心思项。
如果说他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估计打死他也不会把项羽给叫过来了。像项羽项梁这样造反的人才怎么可能听从于一个小小的市长。不把他干死那才是见鬼了。他们眼睛里盯得,是这位市长屁股下面坐的板凳。
市长先生丝毫没有将轿弑主这样的高级觉悟,项梁一进门,他就撕下了自己的面具,双方都知道对方想要干嘛,就不需要掩饰,“天下都在造反,秦朝很快就要完蛋了,趁着那帮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老子准备率领部队造反。准备让你和桓楚当将军来帮我打天下。”(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项梁准备找自己的侄子项羽商议,就故意推脱,至于商议什么,自然是如何把这位市长先生干掉说:“桓楚这货失踪了,找不到了。只有我的侄子项羽才能找的到.”市长先生野心很大,智商却很低,被这个武侠小说般的说法唬的一愣一愣的。项梁刚走出县衙就看见一个人,正是项羽同学。项梁让项羽拿剑。看这架势,是想以摔杯为号,打声招呼,冲进去干掉市长大人。
项梁又走了进去,说:‘希望你能把项羽(那时候叫项藉)给叫进来,让他来告诉你。”市长大人同意了他的请求,项羽就拿着剑进来了。我很怀疑,这位市长大人是不是脑残,看见人家拿着剑进来也不跑。估计是对自己手下的保卫工作感到非常满意把。没过多久项梁就打出了行动暗号:“可以了。”(行动暗号)项羽一句话没说,一刀就把这位有追求的仁兄给剁了。(我一直以为项梁先生可以把此次刺杀搞的更有艺术感一点,至少把桓楚的行踪告诉他再把人家给剁了,真缺德),市长的手下惊呆了,这是咋回事?谈话变成刺杀了。x项梁先生没有尊重私人的觉悟,拿着市长的头和大印,就走。项羽在旁边相当配合,他的的剑法也不是盖的,凭着早年学的三两招干掉了对方一百多人,实在生猛。
惊现程度跟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差的太远,但也算是惊心动魄,如果说项羽先生的剑法比较菜,就被市长手下的公安干警(那时候叫捕快)给杀掉了。
项梁先生很开心,就召集那些在会稽里面有权有势的人,开了一个会。会议一直决定另立乾坤,开始造反。得到了精锐部队8000人。(这就是项羽所说的8000子弟)这就是项羽事业上的第一桶金。(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由于学习关系,本人只能每周更一章,请书友见谅,帮本人往死里顶。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4-03 10:01:10 +0800 CST  
杀掉了天真无邪的会稽市市长,项梁(此时他是起义军的领导者,他死之后从轮到项羽接班)率领着自己的军队,会稽已经落入了他的掌握之中,在众人的“推举”下,项梁当上了将军,而项羽自然也没有闲着,混了个武官干干。当然为了回报那些推荐自己当将军的那波人,项梁非常仁慈地让这些豪强都当上了官。
当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上官,一天有一个人走了过来,希望自己能够官场进步,说白了就是想当官。而项梁先生深深地打量这个人:“你小子前几天连个丧事都办不了,就你那样也能当官。”把他给撵出去了。
干完了这一切以后,安定好了人心,他开始深深的思考一个问题,我现在是建国还是不建国,是自己当王还是扶持六国后代当王。
这个问题在正常人看起来极为脑残,自己累死累活打江山,多少有个盼头,不就是为了自己当上王的吗?扶持别人当王,这多掉价。万一哪天吃力不讨好被自己一手拥戴的领导给收拾了,那不就自掘坟墓。
有这样思想的人在那样的年代,只配吃屎。
首先你造反造起来了,缺乏号召力。手下的农民军不服,你我都是土里刨施地,你算老几?凭什么领导我们。太过缺少号召力后果就相当严重。而且当时的六国民众都盼着自己以前的王室来领导自己。你个祖祖先先都是农民的家伙,你有什么资格。也就是说,本来跟自己站在同一战线的民众也不会支持你,那你该怎么办?除非你个人影响力非常高,那些人才也不会投靠你,刘备招诸葛亮凭的还是自己西汉皇室的身份招的,跟你在一起的那些聊天有余,治国不足的老相好来治理国家?
做梦!
于是,立一个六国皇室就成了你最好的选择。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威慑力那可是相当的强啊!到时候,把他当傀儡皇帝。要人得人,要钱得钱。在名义上还有“复国”的光荣大名,通知下的老百姓也会死忠死忠的,不会出现暴动之类烦人景象发生。可谓是爽爽的。到时候,统一天下以后,直接把这位傀儡先生给做掉或者逼他退位,名正言顺还可以让自己过把皇帝的瘾。
当然拥立皇帝也不是没有风险的,要知道那些贤才效忠的是皇帝而不是你,万一让这波人掌握了实权,你要想对付皇帝是基本不可能的了,万一那个皇帝还是高智商,你恐怕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就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拥立了汉献帝上位,挟天子以令诸侯,使他获得了成功。但汉献帝的智商那可不是盖的,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哥们准备把曹操给弄死,要不是曹操先知先觉,几十年后的天下就不姓曹了。不仅如此,为了保险起见,曹操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本来是要把自己的女儿当做监视器,来监视汉献帝的,结果没想到汉献帝以自己极为强大的魅力征服了这两位女性。让他们成为了自己反监视的武器,如果不是曹操同志修炼都快成精了,早就被这位仁兄给弄死了。为此,曹操甚至把自己的谋士荀彧都往死里整,你想想,这得有多惨。
就在他在那边思考战略的时候,一个大馅饼已经不折不扣地砸到了他的头上,这是真事。
话说陈胜先生挂了以后,诸位小弟还得混,就赶紧出去抱大腿,去投靠其他一些有实力的人,要么就是自立门户。广陵人召平正是其中的优秀带表。听到陈胜先生完蛋以后,他理所当然的发扬墙头草的个性,义无反顾地投靠了项梁。此时的项梁可谓是瞌睡了送枕头。此时他现在唯一的身份就是项燕的子孙,但这个身份只在楚国这一小块地方上试用,虽说项燕在大秦天下还是有一定名气的,但几十年都过去了,记得项燕的人也几乎死的差不多了。他始终没有一个公开的著名身份。万一打下了整个楚国以前的地盘,进军中原的时候,总不能拿项燕子孙的身份到处摇摆把,人家会问:“项燕,何许人也?"
再此也要夸奖一下召平同志,在那个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鉴于陈胜先生估计都已经变成骨头了,他以不怕诈尸的大无畏精神轰轰烈烈的假传了一次圣旨。封项梁先生为张楚王朝的上国柱,也就是说,项梁同志已经正式进入张楚集团的高级管理层了,这名号够想的。
这时候,他听到一个消息:跟他抢地盘的不知秦朝,还有一个叫陈婴的。他的成分相当高,在乡里素有威望。有一天,一个青年人一时雄起,干掉了他们所在地方的县长大人。为了扩大影响,他们拥护陈婴做他们的老大,说白了就是拉人下水。在经过多次假惺惺的固定把戏------托辞以后,陈婴就这样成了县长。那个县不错,等级跟今天的市级地区差不多。一下子,就拥有了两万多人的军队。
有兵了,有地盘了,有身份了,有钱了,诸位拥戴陈婴的豪强的脑子里就充满了当王的各种思想,他们拥戴陈婴,绝对不会是慈善行为。陈婴兄当上王以后,诸位豪强也可以混个公爵干干。站一座城市就干称王,这不是作死吗。问题是,秦朝正在跟新战国七雄打个不停,那些农民军当王思想膨胀,遍地都是王实在没空搭理这种小鱼小虾。
但中国是礼仪之邦,做啥事都要讲个礼仪,尤其是当王这种大事。首先是要众人推举,毛遂自荐之类的可以省省了,去祭天,拜祖宗(估计都冒青烟了),感谢祖宗给你的一切。还要搞卷诏书,即使自己就是个白痴,也要把自己夸得跟花似的,表现自己继位的合理性以及合法性,还要搞个继位大典。一大堆礼仪搞完,不累死你不算完。搞完以上内容以后,你就合法的当上皇帝了。
可问题是陈婴不想干。
陈婴也就是个老实人,没有大梦想。也就是想老老实实混日子的那种人,没啥大理想,但也被眼前的光辉场景激动地不行,忘了自己可以吃几两干饭。还真以为没过几年自己就可以当上皇帝。这时候他的老妈毫不客气地把一桶凉水浇到了他的头上,对他说;“儿子,你翻翻家谱,我们家没出过一个伟人。要冒青烟的话早就冒了。今天你拥有这么大名气,不吉祥(封建迷行害死人)。你还不如去当人家的小弟。成功了你还可以当一个公爵干干,光宗耀祖,丰衣足食,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有大哥帮你给扛着,也不会当出头鸟,被全中国的人骂来骂去,你顶多算是个帮凶。那年头什么都不好找,老板最好找,没事。”
佩服佩服,陈婴老妈没白活几十年,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妇女,竟然连这么黑暗的政治法则她都懂,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陈婴被自己老妈这种讲鬼故事般的口气唬的不轻,当即表示自己再也不敢当王了,告诉自己的手下,“项家非常有名气,投靠他,就能把大家深恶痛绝的秦朝给灭掉,吃香的喝辣的。”提前预定好了老板------项梁。(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適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一下子,在当年那个人口稀少的年代,项梁一下就拥有了六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去打人-------打了一把自己的人。
本着柿子得挑软的捏的原则,项梁先生终于找到了一个非常好捏的柿子------楚王景驹。
陈胜先生也真是牛,都挂了还是可以遥控政局。手下小弟有一个叫秦嘉的,一看陈老大死了,就自己制造了一个老大。拥戴了景驹当上了楚王,名义上的老大景驹先生也就是秦嘉先生的一个傀儡。这件事是在陈胜还活着的时候发生的,由于陈胜先生和秦军打得正嗨,自己都快被秦军干掉,实在没工夫管理小弟反水这些破事。就随着他们乱搞了。
项梁一看,正可好了,连出兵的理由都有了,又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陈王(这里指陈胜)在那边跟秦军干仗的时候,他小子在那边看热闹。今天这个姓秦的竟然敢背叛陈胜拥戴楚王,太不要脸了大逆不道。”(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
于是麾下小弟再接再厉干掉了无辜的傀儡景驹先生和那位大逆不道的秦嘉,抢到了地盘。
云淡风轻,项梁仰望天空,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当年那个身负家族血仇的少年,如今也成长为了一代名将。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4-10 09:52:07 +0800 CST  
但问题是当时的儒家并不吃香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4-10 12:00:37 +0800 CST  
在当时那个满地狼烟的天下,你觉得那些野心勃勃的独裁者会搞民贵君轻吗
楼主 那时耀阳  发布于 2016-04-10 12:01:37 +0800 CST  

楼主:那时耀阳

字数:61008

发表时间:2016-01-25 23: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4:21 +0800 CST

评论数: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