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三国演义> 用另外一种语言说三国,特有意思!【长篇连载】

第一章 黄天当立

自古以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下大势。
昔日,一个叫嬴政的伟大君王统一了四海,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只可惜十五年之后,被广大农民朋友们一竿子给挑翻了。接着一个叫刘邦的小混混和一个叫项羽的贵族子弟进行了四年争夺天下的战争,混混是输了再输,十胜九败,但是却赢下了最后一场,打败了贵族子弟,成了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建立起了辉煌的大汉帝国。
如今快四百年过去了,这个强大的帝国已经不复往日荣光,走向了没落。
这是自然循环……
当王朝传至东汉桓帝时,更是到了无比黑暗的时候。汉桓帝是个出了名的昏君,平常的日子里,要么是酒色,要么是睡觉,用事实告诉人们一件事,我当皇帝就是来享受的,至于朝政大事什么的,没空。
虽然汉桓帝很懒,不怎么管事,但是朝政总得要有人抓呀,不然还要不要玩下去,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两拨人,一拨叫外戚,一拨叫宦官。
这两方人可以说是死对头,很简单,掌握住权力的只能有一个,要么是你,要么是他。
于是这两边人平日尚且无事生非,明争暗斗更是不少,为了顶尖的权力,可以说恨不得直接用脚往对方脸上踩。
汉桓帝沉迷酒色,掏空了身子,不久就向列祖列宗那报到去了,他儿子汉灵帝继位。
这位汉灵帝跟死了的老爹一个德性,酒色那是一样不少的全学了过来,懒惰的本性更是父子遗传,什么大事直接撒手给别人,有什么国家大事根本就不知道,要签文书直接叫别人签字盖章就行。
皇帝都已经是这个样子,压根就不指望他还去办什么事,于是朝廷基本上就成了两大政治团体(外戚和宦官)的为主角的舞台,为了争夺权力,开展积极而有效的斗争。
胜利者将赢得帝国实际统治者的地位(皇帝基本不管事,忽略……)。
两大党派的相斗更是加深了朝政的乱象,许多大臣也开始选边站了,万恶的官僚主义衍生出了投机主义,在这场赌局当中也开始下注,但是论总体而言大部分还是站在外戚这边的。
很简单,这些外戚们都是在朝中身居要职,扎根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关系很深,而且跟皇室还带着亲戚关系呢,明正言顺。
而那些宦官不好好端茶倒水,天天给我装孙子伺候人,还骑到大家头上作威作福,大臣们从心理上就过不去。
于是当朝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计划消灭宦官,只可惜因为泄了密,还被宦官给杀了。连大将军都说杀就杀,可见这些宦官猖狂到了什么地步。
这些宦官当中主要以十个宦官当头,号称十常侍,领头的叫张让。派头大的不得了,还把皇帝置于掌心当中,汉灵帝还称张让为“阿父”,你说汉灵帝这个皇帝当得也真是够窝囊的。
东汉王朝已经如同老旧的的房屋,千疮百孔,破落不堪,摇摇欲坠,只需要一阵强风,便可轰然倒地。
在这样的情景下,广大的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不言而喻。为了找寻一条生路,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光明大道,弱小的百姓们只能拿起武器去求得生存,记住是生存,不是生活。
于是一个领导者的出现,让这一切都成了顺利成章的事。
有一个地方叫河北,河北有一个地方巨鹿郡,巨鹿郡有弟兄三人,大哥叫张角,二哥叫张宝,三弟叫张梁。
这兄弟三人将刮起一阵席卷天下的风暴,将东汉帝国间接的送入坟墓,不过此时他们还只不过是三个普通的小老百姓而已。
大哥张角本是个不第的秀才,出生和经历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后来传说遭遇了什么奇遇,得到三卷天书,叫什么《太平要术》。得了这本书之后,张角便每日熟读,竟然,竟然,竟然学成了法术。
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无所不能,当然吹是这样吹,但是事实是怎样,呵呵.....大家心里都明白,宣传需要而已。
搁到现在,就是一个神棍在到处招摇撞骗而已,但是张角注定是一个伟大的神棍,不管他是坑蒙拐骗还是怎么样,在他的理想驱动下,有数十万人愿意跟随在他的身后,追求新的人生道路,创造太平的美好世间,于是一个伟大的教派诞生了——太平道。
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底层的苦难农民,他们加入太平道只想在豪强欺压,苛政重税,食不果腹中的黑暗当中求得生存的信仰,为了一个共同生存的理想加入这里,这是他们反对黑暗,追求光明的抗争,仅仅为了活下去。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关于信仰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是信仰,信仰无外乎就是所谓的心灵寄托,不论上帝也好,如来佛祖也罢,还是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如何如何,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在现实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但是人们明明知道却仍然要信守。
明知不存在,却依旧虔诚以待。
我认为信仰最大的要义就是在于揭示了人活着的意义。
你为什么要活着,恐怕没几个人会回答出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是这些答案加起来你都不会很满意,或许我们将这些关于哲学复杂高深的问题简单化,那么有时候就显得很简单了。
我活着,就算什么都不为,也要活着。
精辟!
这是作为一个人最自然的欲望,为了活着,为了未知的人生,他们需要一种心灵寄托,作为人生当中的希望,虽然这种希望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缕缕青烟,自欺欺人,也要飞蛾扑火,不顾一切。
这一切只为保持着能够给自己带来美好的那一丝丝的憧憬,哪怕它尽管只能存在于幻想当中。
神并不存在,但是,只要我活着,神便在我心中。
张角到处在宣扬自己的神,传达着自己的理念。许多生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对张角所描绘的世界十分憧憬,他们相信只要跟着这个人走,就能够远离痛苦和欺压,于是他们慢慢的汇聚在了他的身边,张角的“道’成了他们的信仰,张角本人成为了他们心目当中的神,因为他们坚信张角口中的太平世间是存在的。
……
中平元年,瘟疫流行,威胁着无数百姓弱小的生命,就在百姓们绝望的时候。
张角大师闪亮登场了。
刚一出场,竟然施法术瞬间救活无数饱受瘟疫苦难的百姓,不得不说这张角除了讲道的功夫厉害,这道法也很是“高深”呀。张角被百姓都捧成神人了,什么天师下凡啦,百姓救星啦,仙人降临啦,反正乱七八糟的一大堆,不过张角倒也挺受用的,张角的名气那是一天盖过一天
张角这回是出了大名了,这人出了名,得有个名号才行呀,这名号可是很重要的,就跟人的脸一样,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一个。
“大贤良师”。
自封大贤良师的张角趁热打铁,广招门徒,传授五百名弟子,之后四处云游,四处开坛说法,聚众数十万人。
可以说,张角先生的太平道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了。
这神棍当到这个份上,那可以说是神棍界的巅峰人物了,张道长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但是张角的雄心大志可还不仅仅只是坐个神棍界的头把交椅,他要坐的是那位居天下顶点的宝座。
当张角有了足够的势力之后,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什么准备——造反呗。
张角其实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看透了这个腐朽的世间,在这个世间充满了不平等,到处都是被压迫的百姓发出的哀嚎,天空中没有光明的照耀,只有黑暗的云幕,老百姓在这片云幕当中苟延残喘,挣扎求生,这些都印在张角的心里。
于是有一天他发誓,要彻底削去一切不平等的存在,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世间,创建一个崭新的秩序。
然而要建立一个新秩序,就必须打倒现有的秩序,于是他选择了推翻这一切,一场乱世即将来临......
造反之前,是要做好精心准备的。张角先让自己的心腹弟子马元义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到洛阳贿赂宦官封谞,让封谞作为内应。由于一些宦官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物,内廷又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有他们做内应,就能直接取了狗皇帝的人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之后又命人赶制造反用的黄旗,作为自己队伍的标志,秘密定下起义日期。
这些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接着就等着起义的日子来临,可是好死不死,可是这关键点的时候出了点差错,造反起义的事情不小心泄了密,被朝廷给知道了。
毕竟人家对朝廷来说,哪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你张角那么一大帮人马的涌动,造了那么多造反用的兵器和黄旗,整的动静那么大,朝廷要是还察觉不到一点异色,真当朝廷里的人都是瞎子。
对于朝廷来说,任何对朝廷不利的事情都必须要狠狠的扼杀在摇篮里。
当当权的大将军何进知道有人竟然敢造反,立马就不冷静了,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便立刻杀了马元义,还捉拿了封谞。
张角知道起义的事情已经泄露,只有仓促起事了,这也是没有办法了,箭在弦上,不能不发,于是他立刻聚集众人,发生了一声雷霆巨吼,撼动整个大汉帝国。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浩浩荡荡黄巾大起义开始了。
乱世拉开了序幕……
因为头裹黄巾,所以便称黄巾军,张角也给自己立了个新名号,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开始了他们理想中伟大的黄天大业。
在张角的率领下,黄巾军迅速呈席卷之势,朝廷的那帮官军个个闻风而逃,抱头鼠窜,声势震天,起义也达到了初期的效果。
而此时身在洛阳的汉灵帝得黄巾军造反之后的消息之后,压根就没在心上,只不过是一帮泥腿子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在朝廷大军面前,消灭他们不就是几下的事情而已,所以连大将都懒得派了,就只派了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领兵去剿灭黄巾军,总之就是你们下面的人去忙活吧,皇上我去睡觉了。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黄巾军越打越猛,声势越来越大,官军怎么剿灭也剿不尽,反而越剿越多,一下子有了好几十万人,这回朝廷算是真的慌了。
本以为就是一帮小农民在那瞎闹事,哪知道整出那么大的麻烦,但是麻烦都已经那么大了,总要想个办法才是。
大将军何进这时候就抖机灵,向汉灵帝谏言,建议让各地自行募兵抵御黄巾军,这样的话各地都有兵抵挡,便能够减缓朝廷官军的压力。
汉灵帝也是个二愣子,治国打仗什么也不懂,既然你大将军这样说了,那就这样办吧,于是让各地自行募兵的圣旨迅速下发到了各地。
从实际情况上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黄巾军经常流动性作战,今天打这里,明天攻这里,到处走。官军就算人再多,也防不住那么多地方呀,所以只能给予地方自行募兵之权,这样黄巾军到哪里,哪里就有人打你。
只是让汉灵帝和何进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建议虽然平定了黄巾蟊贼,但是却将四百年大汉彻底推向了覆亡之地,这真的也许就是天意吧。
转向另一边,张角大军的已经进入到了幽州的地界。而幽州太守名叫刘焉,是汉室宗。一听到黄巾军来了,急得团团转,黄巾军人多势众,得赶紧想个办法呀,不然幽州可久着呢玩不下去了,于是召手下校尉邹靖前来商议。
邹靖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立马说到:“人家黄巾军人多,我们兵少,所以大人您还是立即发榜招军应战才对,这手上没兵,啥也没用呀“。
刘焉也同意他的说法,随即发榜招募义兵。

第二章 桃园结义


刘焉募兵榜文立刻发到下属各地,当榜文发到涿郡,将我们故事的其中一个重要人物给引了出来,从而开始了我们所有的故事。
那个主人公不太喜欢读书,性情宽和,一向不喜欢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一向胸怀大志,特别喜欢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尤其是那两只耳朵,直接垂肩(耳朵垂肩,夸张了点吧),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如涂脂(除去那双耳朵,绝对是个仪表堂堂的帅哥)乃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叫什么——刘备是也。
刘备,未来的蜀汉开国皇帝,不过现在还在街上到处卖鞋卖席呢,我们先看一下这位刘备先生的履历:
刘备,字玄德,虽然是汉室宗亲,顶着皇家的名头,但家族传到他这一代,早就家道中落了,汉室子孙那么多,别妄想是每个都是富贵人家,皇帝不照样也有穷亲戚嘛。
刘备家里穷,为了生计,只能贩卖草鞋织席为业,没办法,汉室子孙的面子又不能当饭吃,再说了又有几个人认得你是汉室宗亲,说不定看你这寒酸模样,还以为是招摇撞骗的呢。
刘备家住本县楼桑村,在他家的东南,有一棵大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好像一个车盖,这么大的一棵桑树,恐怕还没人见过吧,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奇景了。
有一天一个看相的人经过那,看相的人立马说到:“这家必出贵人。不过没想到,这相士还真的一语成谶,结果竟然出了一个皇帝,当然这还只是后话。
刘玄德小时候,与乡中的小孩子易在树下玩耍,说:“我为天子,当乘这辆车盖。”这就是刘备小时候的豪言壮语,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孩子的戏言,但小刘备的叔父刘元起他的话感到十分惊奇,当时就说:“这孩子不是普通人啊!。”
的确,他长大之后的所作所为的确证明他的非凡。
当他知道刘备贫穷,二话不说立刻资助他上学,还让他拜在在郑玄、卢植的门下,还与后来的大军阀公孙瓒等还成了朋友。
当刘焉发榜招兵到涿县时,刘备当时就见了榜文,可一向胸怀大志的他竟然慨然长叹。为啥?
“孑然一身,又能作甚。”(啥也没有,能干啥,去打仗连个兵器都没有)
现实就是如此,典型的有劲儿但愣是没地方使。
就在此时,突然身后一声大吼,“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为什么长叹息”。
刘备吓得回头一看,看见一人,好家伙,这人竟然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如巨雷,势如奔马,这模样就是出来吓人的呀。
刘备见他相貌寒掺,或者直接说怪异,便好奇问他什么姓名。
“我姓张,名叫飞,字翼德,家也是在涿郡,也是个卖酒杀猪,平时就特别喜欢结交朋友。刚刚看你对着榜文叹息,所以想问有什么事呀。
于是刘备高兴坏了,立刻带着张飞进店喝酒,兄弟嘛,什么最能促进感情,酒嘛。
这两个人一坐下来,就感觉就像是失踪了几十年的亲兄弟一样,甚至比亲兄弟还亲,不人家刘备自己叹息关你什么事,偏要过来问问,可见张飞平时是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主儿。
听张飞这么一问,刘备坦言道:
“我本是汉室宗亲,姓刘,名备。现在听说黄巾作乱,有志要破贼安民,遗憾没有能力,所以长叹罢了。”
听到刘备这样一说,张飞就充分发挥出他那江湖人的仗义本色了。当即就直接告诉刘备,“我有钱,你要招募乡勇,我想和您一起干,怎么样”。
意思就是两个人一起 搭伙,一起干。
刘备一听,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出了一趟门,找到了钱路,又找到了人路,今天真是行了大运了,不答应,那不就傻子吗
亦乐乎。
就在刘备和张飞兴高采烈的喝酒的时候,,看到一个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口停了,入店坐了下来,便叫酒保:
“快斟美酒来吃,我要赶入城去投奔军。”
刘备立马就看到那人,刘备的第一个判断就是:此人不凡呀!
身高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这时的刘备第一感觉于是立刻就邀他同坐,好奇问他的姓名。
“我姓关名羽,字云长。”这位红脸大汉回答道。
就这样,一位日后名动天下,勇冠三军的名将,一位不贪图功利,一身忠义的英雄,一位不顾一切,矢志追随落难兄长的好兄弟来到了刘备的面前。
尽管他现在默默无名,放到人群中,除了那长胡子和红脸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他的名字和威仪将会在日后名震天下。
刘备听关羽说因为本地土豪仗势欺人,被他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了。现在听说这个地方招军攻破贼,特来应募。(算是当逃犯逃到这儿的)
刘备见这个关云长也想着去投军,便寻思着想把他给拉过来,于是便把自己想法告诉他,一听刘备述说自己的“美好理想”,云长大哥立即被感动的一塌糊涂,非常高兴,立马决定要跟着刘备干,就这样,刘备又忽悠了一个人到这边来。
三个人吃得酒足饭饱之后,就一同到张飞庄上,共同商议未来的去向。聊着聊着,三个人越来越相投,既然志同道合,张飞就说:
“我庄后有一个桃园,花开正盛;明天园中祭告天地,我们三人结为兄弟,同心协力,然后图谋大事,如何。
“好,”刘备和关羽齐声应道。
第二天,在桃园中,摆下牲礼,敬告天地,三人烧香拜了两拜,对天起誓: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刘,关,张三人正式结为了异姓兄弟,世称“桃园结义”,
这是一个值得令人铭记的历史性时刻,一个织席贩履的没落皇族,一个杀人逃难的义气好汉,一个闹市宰猪卖肉的涿郡屠户,在因缘际会之下,聚集在了一起,开始了他们即将不平凡的道路,而未来不知会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们,他们又将怎样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来完成他们自己的人生逆袭。
在一些俗套的结义词说完之后,三人相互敬礼。刘备年纪最大,自然是大哥的位置,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弟。祭祀结束天地,再宰牛摆酒,聚集乡里勇士,有三百多人,在桃园中痛饮一醉,再明天收拾兵器,但是一个问题摆在了他们的眼前——没有马匹可以乘。
这没有马,那怎么行,处处都靠两条腿,光是到幽州,就得花不少时间。
正考虑中,有人报告有两个朋友,赶着一群马,正投庄上来。
马....“这是上天保佑我啊”,刘备大哥高呼,三兄弟二话不说立即出庄迎接。原来两个客人就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个名叫苏双,每年去北边贩马,近来因为到处打仗做不成生意只好回来。
刘备请二人到庄,好酒好肉的招待,在酒宴上刘备大谈自己匡扶天下,讨贼安民的伟大理想。张世平和苏双两个人可以说被刘备感动的一塌糊涂,没想到玄德兄竟然有如此济世情怀,自己有力不出力,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当即就送了五十匹马给刘备,光送马还够,还继续给了五百两白银,一千斤铁,真是大手笔。
刘备这下了真是翻了身了,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马有马,该要的东西都有了。刘备告别了张世平和苏双之后,就开始整装待发了。
打仗手上当然得有兵器,既然有了一千斤铁,就不怕没材料打造兵器了。刘备命令工匠打造了一把两股剑,关二哥就造了一把青龙偃月刀,光重量就有八十二斤,张飞是一把丈八蛇矛。还打造了全身铠甲,聚齐众人,竟然有五百多号,人也算是不少了。
一切都准备完成之后,刘关张三人带着那五百多号人风风火火的离开了了涿县,走向了幽州,开始了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和一段段传奇的故事。
刘备来到了幽州,不可能直接见到刘焉,于是线见到了校尉邹靖,邹靖就带着刘备他们几个面见了太守刘焉。
三人参拜完毕,各报姓名。当刘焉一听刘备是汉室宗亲,立刻攀起了关系,显得非常高当场就认刘备为自己的侄子。
其实刘太守这样热情也很容易想得通,人家过来是来帮你守家门的,你对别人好,别人能不为你更加卖命吗。
说白点就是假客气。
就这样刘备就在刘焉的麾下安顿下来,安顿下来之后刘备也是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大干一场,出来就是干架的,没事做那可不行,不然上哪立军功呀,上哪扬名立万。
果然没过几天,刘备的机会就来了。
忽然来报黄巾军将领程远志统率五万军队来侵犯涿郡。刘焉立刻命邹靖引刘备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应敌。
刘备的第一场战斗就这样快的来到了他的面前。
刘备自然欣然领军前往,他等这个机会不知道多久了,他立刻率军直到大兴山下,与叛贼面对面相见。
五百对五万,这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黄巾军们各个披头散发,黄巾裹头。两军对峙,刘备坐在马上,左边是关羽,右边张飞,当场就扬鞭大骂:“你们这些谋反国家的叛逆,还不早点投降!(反国逆贼,何不早降)
对面黄巾军的主将程远志一听立刻大怒,哪里冒出来的人竟敢这样大言不惭,敢这样说话,我背后可是五万大军,就你那点人马,还要我们投降,那位仁兄你是来搞笑的吗。
既然那么想找死,那就成全你,于是程志远派遣副将邓茂出战。
而这边,看见对面有人出来,自己这边自然也要有人迎战,不过不是刘备,他身边的张飞早就拿着丈八蛇矛直接冲了过去,直直的刺中邓茂心窝,邓茂当即翻身落马,死了。这还没对上一招,就结束了,这也太厉害。
对面的程志远一看知道,这会碰上个硬茬子了,但是我程志远可不是一个孬种,立即驾马持刀,直冲张飞。本来这是张飞和程志远的对决,可是边上的关羽可耐不住寂寞了,自己三弟斩了敌将,出了风头,自己这二哥也该露露脸了。
关羽舞动自己的青龙偃月刀,直接冲向了迎面而来的程远志。程远志见了,吃了一惊,措手不及,被当场砍成两段,很不幸的成了关二爷的第一个刀下亡魂。两兄弟本以为会打个过瘾,没想到对方那么不禁打,真是没趣。而刘备见对方主将被斩,话不多说,立即挥师进攻。
连主将都没了,黄巾军的众位仁兄哪还有什么战意呀,当即撒开了脚丫子跑,瞬时四处溃散,刘备大获全胜,赢下了他人生的第一场仗。
刘备大获全胜回到幽州,太守刘焉立即亲自迎接,对刘备是好生问候,大大夸赞了刘备的一番,晚上还特地为刘备接风洗尘,让刘备自己的心里得到极大地满足,可是胜利的喜悦还没多久,事情又来了。
第二天,刘焉就接到青州太守龚景的求救信,说黄巾贼围困青州,恐怕撑不了多久,希望老兄您拉兄弟一把,速发援兵呀。
虽然黄巾贼打的是青州而不是幽州,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是很懂得,再说你要是不救,万一朝廷追究下来,丢了脑袋怎么办,于是刘焉决定发出援兵。
刘焉找来了刘备,和他商量,希望刘备能够前去援救。刘备一听二话不说,当即就愿意出兵援救,在刘备看来,这机会巴不得呢,正愁接下来没有建功的机会,一下子机会就来了。
楼主 wen347899271  发布于 2016-05-12 13:06:00 +0800 CST  

楼主:wen347899271

字数:8147

发表时间:2016-05-12 21: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0:13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