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卦代言人——历史大赢家郭子仪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
…………
…………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每每读来,感触良多。这是一个怎样的人间惨剧?围绕着石壕村发生了何事?
犹记得第一次读到这首诗,脑海中一直有个疑问,他们村长呢?石壕村的村长呢?村长为何不出来保护他们?(请原谅我的目光短浅。在十二岁的我眼中,世界上最大的官就是村长了,因为我爸彼时是村长)
混不吝的我,举手问老师,村长呢?
老师蒙圈了!
石壕村的村长呢?
整个班的同学都蒙圈了!
最后我被老师以调皮捣蛋滑头扯淡的理由请出教室。
村长为什么不出来保护他们?这个问题困扰我很多天,甚至很多年。
今天,就以这么一个名字,作为本文的开题吧!
这篇文所介绍的人物,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郭子仪,《资治通鉴》对他的评价根本不准确,是完全从道德角度上去评价的,本人以一种人性、权力、历史等角度解读郭子仪,解读这个大唐忠臣。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1 15:50:00 +0800 CST  

序言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是《石壕吏》中抓走老妇的幕后主使!
不测之福,无妄之灾,他是无妄卦的代言人,官场沉浮无定。
关于郭子仪,我想探讨的,是他的一种人性。
历史的长河中,皇帝,臣子,牧农,盗贼,乞丐,都是历史的过客,不是主人。遗留的史册中,残存一二的名字,就像符号一样,任人解读。这些史册不会记录人的吃喝拉撒,更不会记录人如何做爱、繁衍后代,即使帝王将相也是如此。太平时节,一世百年,一笔带过,不留痕迹。当有大事发生的时候,笔墨才会多起来,一天之内就会记录很多的东西。
历史的笔墨记录到盛唐时,变得凝重,安史之乱爆发了。
在这片史料中,笔墨凝重,混乱不堪,形势动荡不安。战场之上血雨腥风,生杀不止;庙堂之上朝纲混乱,兵连祸结;战场之外,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没有看客,没有导演,没有编剧,都是演员,用生命在演绎人性的演员。
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笔墨凝重的史料中,继初唐出现的英雄潮后,又一个英雄潮出现,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张巡,长孙全绪……然而,阅览全书,蓦然回首,翻遍全书,只看到了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作为臣子、元帅、军人、同僚,郭子仪为什么能近乎完美? 一个几失兵权的人为什么能几度出山? 在诸多的谗言和陷害中,他为什么能保全自己?
在皇帝更迭中,他为什么能老而不死、鼎立于几朝最终不败? 前人栽种后人收,为什么他的家庭能与皇室有割不断的亲戚联姻关系? 岁月穿梭,江山更替,为什么几百年后的宋朝皇帝还要寻找他的后人予以封官?
他究竟有什么背景?有多大能耐?
事实上,郭子仪出生在一个貌似没有任何机遇的年代,英雄已将花名册填满,金钱、权力已被人垄断,唯一能做的就是鞍前马后,积蓄力量。几十年之后,通过不懈的奋斗,郭子仪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
郭子仪的人性玩转世人、惠泽古今、登峰造极。这种人性是被染尽了铅华的厚与黑,还是一尘不染的谦卑、厚道、自信的薄与白?
留给后人说!这就是升华后的人性。
历史上关于郭子仪的历史资料并不多,《资治通鉴》《新唐书》以及《旧唐书》,而且这些资料经过删改,已经失去原味。
本书以史料为依据,在保留史书丰富的“养分”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插入故事、段子,为枯燥、乏味的历史事实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采用野史、趣闻,让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能够给读者带去新鲜感;适当穿插容易为人接受的阴谋论,阴谋论虽然缺少证据、荒谬不合逻辑,但却让人很提神,让读者眼前一亮。通过以上种种勾勒出一代传奇郭子仪的人生。借鉴前辈的成果,力争塑造出一个完整的郭子仪形象。
此为消遣读物,语言不入大雅之堂,效果如何,请读者检验。
科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本书将围绕洋人老师的话对郭子仪的一生进行还原,即意识形态的阅读,由于个人水平所限,能力一般,无法求得十全十美,只是将重点放在“人性”二字之上。如有不当之言,敬请批评扶正。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1 15:50:35 +0800 CST  
希望各位多提意见,不吝赐教。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1 17:20:06 +0800 CST  
大唐的两步臭棋

在开题之前,先讨论下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粉丝众多,史书也公认其是封建社会的巅峰。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虽然期间出过一些明君,但始终无法带唐朝重回巅峰。这本书的主角郭子仪,他的活动轨迹就在安史之乱前后。
在安史之乱前,唐王朝已经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得益于唐王朝的强大,这些矛盾并没有引起重视。唐玄宗在任期间,将始于南朝并一直沿用的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也就是将业余兵全部改成了专业兵。原本的业余兵都来自农村,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就参加训练,有仗要打的时候,自己带干粮、武器上战场火拼。这种制度很方便,全名皆兵,但业余兵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募兵制是政府出面公开招收平民当兵,以军人为职业,发粮饷、装备,长期训练,优点是战斗力强。原本募兵制只是作为一种补充的制度,在唐玄宗时全面扩招。
这种方式能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能提高战斗力,并不是坏事。可在某些人或者特定条件之下,好事就变成了坏事。将好事变成坏事的人,就是李林甫。
李林甫是公认的资深流氓,反派人物,够精明也够狠。凭借过人的手段,跻身一线权力行列。当时的边疆,已经几十年没打过仗了。和平年代,将军很难判断谁功劳大,谁功劳小。这种局面下,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边疆带兵的将军,熬够资历后,都能由将入相。物以稀为贵,整个朝堂只有一个相,影响力非同凡响,有八个十个就不值钱了。作为资深流氓,李林甫最担心的不是敌人,而是担心别的流氓比他聪明,比他会拍马屁。对李林甫来说,这些由将入相的将军,对他都是威胁。他告诉唐玄宗,让文人当将军,战斗力不行,一旦打仗了,恐怕还得陛下你亲自抄家伙上阵。不如用蛮人,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个个是打仗的能手,陛下封他们当将军,他们感恩戴德,一旦有外敌来犯,势必以死保卫国土。更重要的,他们可不会结党营私。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李林甫还将自己领任的朔方节度使给了安思顺,也就是安禄山的族弟。
唐玄宗觉得很有道理,这个制度就实施下去了。李林甫多聪明,他明白这些蛮夷之人不识字,出身低贱,根本没机会威胁他的相位。
一个募兵制,一个起用蛮夷为将,这两个政策正好让驻守边疆的蕃族有了大展拳脚、招兵买马的机会。蕃族本就对唐朝的国土虎视眈眈,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岂能放过?
历史长河中,总有些片段看着无关紧要,而事实上却牵动了大局。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1 21:26:55 +0800 CST  
安史之乱为何没灭掉大唐?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唐王朝灭亡,尽管中唐、晚唐各种颓废,但仍存在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这究竟是为何?
首先,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转折点,由盛转衰,原本走的是上坡路,安史之乱开始走下坡路,但并没有一步到山脚。说白了,这属于雇佣军造反,并没有那么致命,既不是外族入侵,也不是农民起义,根没有死,还能长叶开花。
从军事和经济来说会更具体,军事上,当皇帝最好使的是一支听话的且强大的军队,这样就没人敢反叛了。安史之乱发生的很突然,虽然逼的皇帝丢了大本营,表面看唐王朝狼狈不堪,颜面尽失。但唐朝自成立起,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威胁,比历朝历代都多,为应对威胁,也建立了很强大且完整的军队体系。因此,当唐玄宗得到喘息的机会后,平叛大军很快就组织起来了。
再者,经济上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历朝历代中原王权遭到打击后都会选择退守南方。安史之乱后,河北河南这两个地方,财政和人口都丢了,但维持住了江淮一代,这一点至关重要。江淮一带能够提供财政支持和粮食供给,起到直接输血救命的效果,尤其是唐朝对北方地区的控制力直线下滑的情况下。如果这两个地方丢了,就彻底困死了,皇帝也甭站在城头盼粮食了。前如隋朝杨广,若当初退回江南,天下局势还不能轻易盖棺定论;后如明朝崇祯,若退守南方,南明也不至于分崩离析,甚至有机会再度北上也说不定。只是杨广的后路被宇文化及断了,崇祯的后路被自己的暴脾气断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就是所谓的民心。尽管任何朝代的存在,都是皇帝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但是汉民族的皇权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对大唐的认知感比较强烈,突然换了一个人当皇帝,而且是通过暴力手段得来的,总归名不正言不顺,会产生抵触情绪。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1 21:29:47 +0800 CST  

郭氏族谱中的第一人

郭氏族谱,因为郭姓出了个郭子仪,说法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好事都往脸上贴金,脏水都往外泼。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有个好爸爸和好的家世背景,真的很重要。郭子仪不靠拼爹出名,但也得到他爸的庇荫。这一点,他必须承认。根据《郭氏家庙碑》中的记载,郭子仪的祖先,一直都有官员背景,郭氏中出名最早的是郭亭,先前是楚国的一个小官,后投奔刘邦,跟着刘邦打天下。
郭亭身高体壮,武艺高强,作战勇敢。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大字不识几个,郭亭两个字在一起,知道是自己的名字,分开了就认识两个“口”。千万别以为不识字没文化的人就一定傻,不是这回事儿。郭亭是粗中有细,很有心眼,私下里从流民中挑选出一批强壮的年轻人,默默训练,为自己所用。
在“还定三秦”的战争中,他以区区千余人的军队,帮刘邦啃掉了一个硬骨头。在一个关隘前,敌军布下箭雨阵,一时间箭如雨下,大军寸步难行。刘邦大喊,谁能帮我端掉他们。主动请缨的几个将军在箭雨面前都败下阵来。
刘邦傻眼了!
郭亭主动请缨,信心十足的表示,给我二十套铠甲,我半个时辰拿下它。刘邦点头应允了。
郭亭的信心来自他麾下的一千多名精壮士兵,这些士兵在郭亭的训练下,已经从食不果腹的流民变成了一个个只知道杀戮的机器。
郭亭的动员很简单,想不想喝酒?
想!
想不想吃肉?
想!
想不想有女人?
想!
拿下他们,喝酒、吃肉、睡女人!杀呀!
这些口号如此直白,完全唤醒了这些不识字的流民的斗志,给他们最需要的,是调动他们积极性最好的方式,比那些国家、民族大义强多了。
抱着对生理最基本的需求,郭亭和他的部下出发了。穿铠甲的二十人走在最前面,其余的人掩藏在身后,一溜烟的时间,这些人就钻到这些弓箭手的营地中挥刀猛砍,刘邦的大军顺利地闯过这个关隘。
从郭亭战前鼓舞士气,战中有铠甲兵突前中,可以看出郭家的有勇有谋,也依稀看到郭子仪日后评定叛军的英勇无畏的影子。
刘邦得天下后,论功封赏,郭亭被封为阿陵顷候,在位24年,直至老死。刘邦建立了大汉朝,和后来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两人都很不厚道,都喜欢干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事,有功之臣被杀的七七八八。
在有仗打的时候,向上的通道就是通过战争、通过军功,怎么在立功后不被杀,一直都是一个难题。郭亭的成分高,且是外来户,立功的机会有限。
郭亭死后,他儿子郭欧继承,儿子的儿子郭客接着继承。郭客继承8年后,因为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伍,爵位被免了。爵位被免几年后郭延居接着被封爵,在位15年,郭则继续继承,在位18年。公元前109年,因为欠税问题,爵位又被免了。51年后,郭亭的玄孙郭乘,人品很好,郭家被免得爵位又得以恢复。一个爵位能在封建社会反反复复存在百年左右,郭家在适应能力方法确实有过人之处。要知道,在一个人说了算的国家,因为错误倒下去的,很难能够再站起来。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1 22:11:45 +0800 CST  
自己顶上去。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2 08:03:35 +0800 CST  

了不起的郭氏子孙

郭亭的曾孙郭广义,是汉武帝秘书团中的一员,他儿子郭孟儒任职左冯翊,类似今天的省长,后来迁徙到郑县,世代在那里繁衍。此后因为战乱频繁,家谱被毁。
郭广义的历史资料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这个在史书上一句话就交代一生的人,极有可能是郭子仪成为人生赢家的一个转折点。
郭广义成为汉武帝秘书团的一员,这句话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文武兼备。郭氏家族武士出身,到了郭广义这一代,却换了个户口本,走下了马背,以另一种方式在历史中生存。
北魏末年,郭氏家族又出现了一个大名人郭文智,郭氏的族谱又续上了。接下来的几位,既有在短暂的隋朝做官的,也有跟李渊关系不错的。高祖是隋朝金州司仓参军,曾祖郭昶,是唐朝凉州司法参军,祖父郭通,是兵部尚书,父亲郭敬之曾先后任四州刺史。郭家在各个朝代都能立足,由此可见郭氏家族在历史中的适应能力又增强了,也依稀看到郭子仪日后人生赢家的影子。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潮流中,能力强大并不是生存的法则,适应能力才是生存的关键所在。
那时知识属于垄断产业,只有达官贵人、民间名流才有机会学习知识,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很有限。家族垄断知识,代代相传,形成家学,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形成以血缘家庭为单位的全部文化、技能及价值体系。正是家族在为人臣子的阅历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成为郭氏家族的财富。
关于家族传承下来的东西,我认为应该归咎于一种基因,也就是做官做的稳、做得久是基因决定的,他们擅长跟人打交道,不管对方是君子、小人,抑或清官、贪官,抑或九世天子、三世阶囚,他们都能轻而易举地应付。
在唐朝,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文武两方究竟谁更胜一筹,还真的很难说。尽管唐朝重武轻文,单从郭子仪的前半生来说,军人身份并非明智之举;从郭子仪的后半生来看,军人身份真绝对是价值连城。军人的身份助他步入权力殿堂,郭氏家族在为人臣子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让郭子仪步入人生巅峰。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2 08:33:37 +0800 CST  
@东郊大同 2016-04-11 17:20:06
希望各位多提意见,不吝赐教。
-----------------------------
@迷途一书生 2016-04-11 20:17:11
就是一个忠臣,算不上良臣。
-----------------------------
忠臣,为报知遇之恩;良臣,为天下黎民百姓。做良臣要有做良臣的社会大背景,治世时可作良臣,乱世时最好做忠臣,不然不会善终。你认为呢?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2 10:42:36 +0800 CST  

母鸡也能打鸣

在郭子仪出生的前几年,李唐江山出现了一个插曲,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时,牝鸡司晨这个成语,因为武则天的称帝,几乎是妇孺皆知。原本打鸣报晓是公鸡干的事,如今母鸡夺了差事,街头巷尾都在讨论。
武则天上台后,在执行前几任皇帝制定的政策的基础上,对唐朝的文武百官进行大洗牌,凡是不拥护自己的,一律撤职。在她的努力之下,盛唐的繁荣往前又迈了一大步。遗憾的是,就这么一个大人物,始终扛不过男权文化传统。武则天以一种前无古人的姿态当了皇帝,成为龙椅上的王者。但是她的龙椅却传不下去。在男权制的社会里,她没有办法将龙椅传给女子。如果传给男人,又不能传给姓武的,因为姓武的是她侄子。如果传给儿子,儿子又偏偏姓李,再怎样儿子也比侄子亲。可这样一来,江山又回到姓李的手中,又复活了。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2 15:15:49 +0800 CST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2 15:17:44 +0800 CST  
千年不变的公式

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人人都相信。这个说法就是凡是有点儿名声的人物,他妈生他的时候,都会有异象。
所谓异象,是他妈生他的时候,他家里或家人总要碰到些怪事,比如突然狂风来袭,飞沙走石,比如天降彩虹,比如看到些怪光、听到些怪声怪调,实在没异象,就做个怪梦……总之非常玄幻,由不得你不信,听起来怪吓人的。
比如光武帝刘秀出生时,一屋子红光;李白出生前,他妈梦到了长庚星;岳飞出生时屋梁上飞来一只大鹏鸟;李世民出生时,两条巨龙环绕李宅。
这种异象并不可怕,这是祥瑞,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又称为生有异禀。
按照这种说法,一个人出生时,如果跟平时没什么两样,那这辈子也就那样了,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你看到这里,应该赶紧把书放下,问问你妈或者其它长辈,你生下来的时候,家里有没有发生怪事,有没有看到巨龙绕梁?有没有天降彩光?听到些怪声怪调?再不济是否做了些怪梦?如果没有,你让他们仔细想想看,如果实在一点也没有印象,那你就是凡人一个啦,这辈子就这样了。
聪明人都知道,这在历史上都成了一个固定的公式了,一提到某个名人,都会用公式套一下。明知是虚构的,可都不说破。听听就行了,可千万别当真。像袁世凯那样,真相信自己是一个大金龙卧倒在床上,结局卧不卧不敢说,倒是肯定的。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2 21:32:51 +0800 CST  
@zmdcyp 2016-04-12 22:01:12
@东郊大同 感谢楼主,很好的题材
-----------------------------
谢谢鼓励!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3 08:43:10 +0800 CST  

郭子仪的出生

有关郭子仪出生前后的异象,野史有很多说法,很有趣。野史一般为民间传说,美化和猜测的成分较高,谣言的成分多。引进本书,多增乐趣,如有雷同,纯属心有灵犀。
野史传,郭子仪出生前,郭家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道士,自称来自白虎道观,为修葺道观前来化缘。正在这时,狂风骤起,电闪雷鸣,郭敬之邀道士进郭府避雨。
交谈中,郭敬之让道士给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祈福,讨个吉利,道士欣然应允。这时,郭敬之身怀六甲的夫人来到大厅,道士见状,眉毛一皱,脸色陡然一变,郭敬之连忙询问原因。道士沉思片刻,默默地点点头。随即从行李中拿出一副画像,画中的人是个身材魁梧、容貌俊美的少年,仔细看去,和郭敬之有几分相像。道士说,画像中人,越老越年轻。在麟儿出世之时,将画像正对紫薇星挂起,三日后我会前来取回画像。
郭敬之吩咐账房给道士一些钱财。账房去账房取钱,但又不知道取多少,思来想去,就取出半吊钱藏在衣袖里,视情况给道士。来到道士面前,账房从衣袖里抓出一大把铜钱,放在道士的缘瓢里,道士低头一看,58枚铜钱。道士摇摇头,亏了亏了!账房不知道什么意思,看了一眼主人,希望能得到一些指示,发现主人也是一脸茫然,又从衣袖里抓了一把铜钱,放在道士的缘瓢里,道士低头一看,这次有85枚铜钱。道士点点头,不亏不亏!账房又将手伸向衣袖里,抓出了一把铜钱,准备再放进缘瓢里。可缘瓢已经满了,这些铜钱撒在桌子上,又从桌子上掉到地上。道士微笑着点点头,恩惠无边,郭氏子孙,遍地开花。
账房茫然地看着主人,主人示意他回避。这时,云开雾散,道士准备离去,郭敬之毕恭毕敬将道士送出门。
郭子仪出生时正赶上深夜,万里无云,天上繁星点点,郭敬之赶紧将画像正对紫薇星挂起。出生的过程很顺利,是个男孩,啼哭声响亮,郭敬之喜不自禁。
第二天天刚亮,突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挂着的画像随风摇摆,仿佛随时都要被吹落。原本安静的婴儿,大哭不止,这可愁坏了郭敬之。他顾不上画像是否被吹落,吩咐管家去找郎中。他们将附近有名的郎中都请遍了,也没能止住婴儿的哭泣。这一哭,就是两天。
第三日一大早,郭敬之正在烦恼时,几天前慈眉善目的道士出现了。他先是看了看挂在高处的画像,微笑着点点头。然后,他径直走到婴儿身边,抱过婴儿口中念念有词:不要哭,不要闹,你的前世我知道;不要哭,不要闹,你的今生有人保。道士连念几遍之后,婴儿很快安静下来,破涕为笑。
这一切,郭敬之夫妇都看呆了。
道士将婴儿放下,走出屋子到院子里取下画像。郭敬之跟在身后,在道士取下画像的时候,他定睛一看,惊奇地发现画像上的年轻人不见了。道士收好画卷,口中默念:事既成,事已成。
在郭敬之的追问下,道士道出缘由,原来,郭敬之这个儿子乃白虎星下凡。白虎星因前两世皆不得善终,不愿意再下凡历经劫难,幸亏太白金星力保善终,并亲自下凡为谪仙李白,在唐王驾前保荐,白虎星才答应下凡。
道士说完后快步走出郭府,郭敬之反应过来后,连忙追出去,发现道士已经不见了。
野史传郭子仪是白虎星下凡,帮助唐王朝续命。画像中的年轻人,则是本书的主人公郭子仪,只有画像中人,才是人越老越年轻。他从画中走出来,帮助唐王朝续命。至于第一次捐给道士的58枚铜钱,预示着郭子仪在58岁才出人头地,因此,道士觉得亏了!捐给道士的85枚铜钱,预示着郭子仪福禄双全,在85岁才寿终正寝,道士才会说不亏。至于撒在地上的铜钱,则预示着郭子仪恩泽绵长,让郭氏子孙受益匪浅。当然,这只是野史。正史是写在书上的,野史是口头相传的,都是历史。至于到底是怎样的历史情节,我们就不得而知,只能猜测了。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3 10:36:36 +0800 CST  

传统与创新的博弈

这一年是公元697年,是女人当皇帝的年代,武则天的很多政策为社会注入一股新鲜剂,很多社会底层、毫无背景的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以一种新的身份活跃在权力殿堂。这些对于幼儿时期的郭子仪来说,并不懂是什么。哪怕是战火烽飞的年代,死亡百万人的战争在一个四五岁的眼中,还不如一个玩具对他的吸引力大。
说武则天注入的新鲜剂之前,先来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后推出的一些政策。隋唐时,科举的出现,士族失去了政治上的特权,选官、品人时,不需要参考族谱,看看你出身正不正,有没有当官的基因。
李世民当皇帝后,提倡修族谱,一时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修族谱的风气。李世民的用意很明显,培植一个新的士族。说白了,李唐江山不是祖上传下来的,是抢来的,不正统,名不正言不顺。你的拳头硬,抢别人的江山,拳头比你硬的人,也能抢你的江山。李世民想通过族谱证明李唐江山是正统的,老李家有皇帝的基因,有皇帝的根,是正统的,你看我们的族谱,我们是轩辕黄帝七舅姥爷大侄子的远房亲戚的次子的后人。下次再有人议论我们老李家的江山是抢来的,我就拿族谱去扇你的嘴。
武则天呢?她是第一个女皇帝,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再怎么修族谱,也不可能修个女皇帝出来。既然修族谱走不通,干脆走另一条道路,摒弃族谱,加入更新鲜的东西。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4 08:51:18 +0800 CST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4 09:44:29 +0800 CST  

不一样的政策

武则天在管理国家方面很有一套,称帝前已经在皇帝岗位上实习三十多年,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称帝后更将自己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在用人方法,不管你什么出身,不管你过去干过什么,只能你有才,只要你敢来,我就敢用。同时,还开创了“我选我”的方式,过去你想当官,有才还不行,还得有人担保、推荐,在武则天这儿不用。比如李小青是长安城的城管队长。前几天,他巡查街道时被打死了。今天开人才选拔会,人事专员让大家补选一名城管队长。选谁呢?会场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专员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掀摊子,爱追赶小商小贩,我要像他一样跟小商小贩打成一片,王宁的话刚说完,会场里响起一片掌声。专员很不高兴,我选我是小孩子才玩的游戏,我们都是大人了,怎么还能玩呢?
王宁并不着急,我选我符合规则。昔日毛遂我选我,让赵王捡到宝,今天我学习毛遂,一是出自对大周的热爱,二是响应皇帝的号召。
武则天全面打开向上通道,极大的调动最底层参与朝廷的积极性,这是以前的皇帝没有做到的。
武则天还首创了殿试,就是皇帝亲自面试,比如皇帝说你自己看着办、朕再仔细想想,皇帝是什么意思,看你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能够揣摩上司的意思。
另外,还开创了武举。以前武将多半被武将家庭垄断,归拢到基因一块。孔子说,有文事必有武备,开创武举,笼络了民间武术人才。至于武举考试如何进行,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周星驰主演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有武举考试的桥段,有气力、射箭、马枪等,和当时的武举项目很接近。
在这些新的政策中,武举对郭子仪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5 15:17:46 +0800 CST  
@桔梗119 2016-04-14 16:23:10
马克一下。
-----------------------------
O(∩_∩)O谢谢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5 15:18:57 +0800 CST  
@豺狗花 2016-04-15 15:44:34
少了点
加油
-----------------------------
谢谢,后面还有很多。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5 20:14:44 +0800 CST  

郭子仪的童年

郭子仪的爸一直在地方上当官,且调动频繁,成年之前的郭子仪,跟着他爸走南闯北,奔波各地。这样的经历,对郭子仪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唐朝的文化很繁荣,知识分子很吃香,社会气氛比较宽松,文化人活动更频繁,想说什么说什么,涌现出一大批的诗人。这让郭敬之很羡慕,他一心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名士。可想而知,郭子仪前半生的主旋律应该是读书,这种生活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枯燥的。
跟现在的父母很相似,郭敬之希望孩子在起跑线就开始领先,灌输各种知识,不管能不能吸收,先塞进脑袋里再说。学论语累了,学三字经歇歇脑子;学孝经累了,就背背唐诗;学箭术学累了,学马术疏松筋骨……
但凡做不成龙凤的爸妈,总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这样的爸妈未免太不厚道了,至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是这样理解的。
郭子仪的爸就是这种不厚道的人。也正是有不厚道的爸,才让郭子仪有了更多的选择。
郭子仪家中兄弟8人,加上爸妈,是名副其实的十口之家,不说现在,在计划生育前都很少有这样的大家庭存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郭子仪爸妈的感情很好,家庭是温馨家庭。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比较健全,这也是郭子仪未来能够能够立足的关键所在。
楼主 东郊大同  发布于 2016-04-15 21:20:52 +0800 CST  

楼主:东郊大同

字数:33285

发表时间:2016-04-11 23: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3 22:46:21 +0800 CST

评论数:1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