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








【自序】


我很喜欢历史,因为历史很有趣儿,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趣的一个个片段,构成了有趣的历史。

我喜欢徜徉在这有趣的历史中,感受着,体会着,那悠长的时光隧道深处,曾经的金戈铁马、荡气回肠,曾经的英雄迟暮、黯然神伤。

这些有趣的人和事,纵然相隔千年,却依然闪耀着光芒,吸引着后人去探究,去寻找,去品味,去思考。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她从未走远。

我相信,这是每一个喜欢历史的朋友,共同的感受。

于是,我想把那些有趣的历史写下来,献给自己,也献给所有喜欢历史的朋友。

在这本书中,我用我的方式记述了从公元960年到1279年期间,两宋319年有趣的历史,可以负责任地说,书中的人和事都是基于正史的记载,既非野史,更非戏说,要知道,写历史,我是认真的。

写作本书的原始资料均来源于《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汇编》等宋朝史料,以及《涑水纪闻》、《默记》、《闻见近录》、《丁晋公谈录》等宋人笔记,当然,为了行文的流畅,也为了阅读的方便,在对历史事件、人物等进行叙述的过程中,相应的出处也就不再一一标注。

这样的做法,有个好处,能够尽量地保持阅读的连贯性,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历史的趣味性。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曾经读过太多艰涩难懂的历史古籍,也曾经读过太多学究气十足的历史著作,这样的书读得多了,往往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索然无味的感觉。

我常常在想,其实历史本来就很有趣儿,历史也可以写得很有趣儿,为什么不去和朋友们分享这种乐趣呢。

我相信,用一些有趣的文字写一部有趣的历史,一定很有趣儿!

我更相信,我不孤单,一定会有一群有趣的朋友伴我一路前行,这也一定很有趣儿!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6 22:04:16 +0800 CST  
【楔子】

国学大师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不过,在我看来,有时候,历史更像是一个任性调皮的小男孩,

因为,他总是出人意料。

就像我们即将了解的这段历史:一个辉煌王朝的开端却恰恰源于一个人落魄的流浪。

这个人名叫赵匡胤。

“匡胤”这个名字其实还是蛮讲究的:“匡”是指“匡正,救济”,“胤”则是指“子孙,后代”。

很显然,爹地妈咪给取这个名儿,就是希望小赵同学能匡时济世,福泽子孙。

可是,目前这位流浪汉同志考虑的并不是什么“匡胤”的问题,而是“匡肚”。

如何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一个流浪汉来说,吃饭才是头等大事。

流浪汉赵匡胤的兜里已经叮当作响了,异地他乡,举目无亲,这秋风也不知道向谁去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那。

可是,老天爷似乎想给他来点更刺激的。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当然就有赌徒。

路边的几个年轻人此时正赌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反正也没几个钱了,不如赌一把,兴许能绝处逢生呢。

但凡江湖人士走投无路时,多半会选择赌,孤注一掷是江湖的特色。

于是,赵匡胤决定试试。

别看这个营养不良的青年脸色不好(流浪的缘故,可以理解),可手气却是出奇的好,居然红得发紫,大杀四方。

眼瞅着那银子像着了魔似的一个劲儿地飞进赵匡胤的腰包,这下可把这伙人给惹急了。

在那个年代,有两种人是不能惹的,一个是兵,一个是匪。

很不幸,流浪汉小赵遇上了其中之一——匪。

这帮赌徒本就是当地的小混混,平常保护费收惯了,进馆子都从来不掏钱,走路都呈螃蟹状,混吃混喝是家常便饭,从来只有欺负别人的份,如今哪能受得了这鸟气,一听赵匡胤的外地口音(河南话),二话不说,一哄而上,板砖、木棍一齐招呼。

虽然赵匡胤同志也算是个练家子,武艺很是了得。

可是,俗话说得好: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双拳再强,难敌四掌啊。

面对一群急红了眼的匪徒,小赵同学也只有招架的份了。

几个回合下来,终于不敌,可怜的小赵同学被一顿海扁,抢了个精光,连兜里最后几个救命的铜板也算作“辛苦费”一块“效劳”了。

可见,赌博确实不是件好事,输了固然心情不爽,赢了也未必走得出场,弄不好还赚俩“熊猫眼”,实在是件费力不讨好的活。

钱没赢到,反而吃了一顿“排山倒海”。

人财两失,怎一个“背”字了得!

用现在的话来说,小赵同学那时混得可真够锉的!

然而,苦难是一块试金石,有的人视它如鸿沟,无法跨越,自甘沉沦;有的人视之如垫脚石,从容面对,愈挫愈勇。

很显然,赵匡胤属于后者。

在人生最艰难的岁月中,赵匡胤咬咬牙挺了过来,并充分发扬了流浪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某一个没刷牙没洗脸外加没吃早餐的清晨(没办法,没钱啊!),面对着东方的朝霞,豪气冲天的写了一首诗:

《咏日》
欲出未出光辣达,
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
赶却流星赶却月。

怪怪的形容词——辣达——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怪怪的押韵——其实根本就不押韵;

怪怪的……

怎么感觉怪怪滴?!

不伦不类,毫无章法,这叫什么诗嘛。

这的确算不上严格意义的诗,但在我看来,它不是诗却胜似诗!

诗以抒怀,诗以言志。

这首诗(我们姑且称之为诗吧)正是赵匡胤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

流浪的生活给了他苦难,也给了他收获,让他更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更清楚了人生的价值,他开始有了更加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当然不是流浪。(请注意这句话)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首不像诗的诗却恰恰暗合了他人生的际遇,而他也正像诗中的那轮红日,即将喷薄而出,光耀一片300年的锦绣河山……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6 22:05:07 +0800 CST  


第一章 我来也!


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十六日,夜,帝都洛阳夹马营。

禁军将领赵弘殷家喜事临门,夫人杜氏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就是后来“地球人都知道的”:赵匡胤。

在古代史书中,但凡皇帝出生,总是会有异象,比如风呀,雨呀,火光冲天啊,紫气升腾啊,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变着法儿地告诉你这个人不一般,非比寻常,简直就是SUPERMAN!

仿佛这个光屁股的小子一生下来就不是喝奶滴,是天命所系,来拯救苍生黎民滴——尽管他也和所有正常的婴儿一样习惯于随地大小便。

没办法,中国特色嘛。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愚民的,皇家专利,祖传秘方,雅俗共赏,万民同乐。

赵匡胤先生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后世的史官把创新精神发扬了一下下,用粤语说,就是搞搞新意思。

于是,史书中记载,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曾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太阳落到怀中,不久就有了身孕。

赵匡胤出生的那天夜里,“赤光绕室”,满屋子放红光,邻居们还以为老赵家失火了。

尤为奇特的是,“胞衣如菡萏”,胎盘好似一朵荷花,婴儿浑身更是香气扑鼻,浓郁芬芳,而且通宵不散,故得乳名“香孩儿”。(《宋史》:“异香经宿不散。”)

不仅如此,在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还有一层令人惊异的“金色”,用《宋史》的话来说就是:“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浑身金光闪闪,而且三天不变——简直就是一个金娃娃,在古代,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不过,这种现象在今天则有一个统一的学名:新生儿黄疸。

由此可见,刚出生的赵匡胤小朋友身体似乎并不太好。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7 08:20:04 +0800 CST  


出身

身体不太好的小赵同学,出身却比较好。

赵匡胤祖上三世为官,属于典型的世宦之家。

高祖赵朓,在唐朝末期的官场里混,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的县令。
曾祖父赵珽,在唐末各地的藩镇中谋职,后逐步升官至御史中丞,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部长,虽然官名很唬人,但在唐末的乱世中,这只是藩镇大佬们给手下文官安排的一种闲职。
祖父赵敬,历任营州、蓟州、涿州三州的刺史,也算是地方实力派。

可见,赵匡胤的祖先大多出身于文官系统。

不过,到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这一代,事情有了变化,赵家开始弃文从武了。

史载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在后梁(公元907年—923年)时期开始从军,为当时的河北藩镇,地方军阀,赵王王镕的账下大将。

时值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争夺中原地区,领兵在黄河一带与后梁部队大战,两军势均力敌的关键时刻,李存勖向土豪王镕请求援军。

赵弘殷奉王镕之命率领500骑兵驰援李存勖,战斗中,赵弘殷身先士卒,锐不可当,深受李存勖赏识,于是李存勖便把赵弘殷留在账下用命。

后来,猛将兄李存勖终于打败后梁,夺了后梁的天下,定鼎中原,登基称帝,赵弘殷由此攀龙附凤,水涨船高,被李存勖任命为飞捷指挥使。

通俗一点说,就是赵弘殷从此成为了一名后唐中央禁军的将领,也就是皇帝卫队的小头头,专门负责皇上的安全,而且赵弘殷这禁军将领当得实在是有点意思,为嘛呢?

因为赵弘殷历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的禁军将领,也就是说赵弘殷给四个朝代的N个皇帝都站过岗,可是不管那皇宫里如何剑影刀光,刀光剑影,鸡飞狗跳,狗跳鸡飞,这位赵先生居然能获得每届新BOSS的信任,屹立不倒,继续着他那份非常有前途的保镖事业,实在是不得不让人佩服!佩服!

不过在那个充满着无厘头的时代里,赵保镖顶多算个超级打工仔,因为还有一个打工皇帝——老神仙冯道!这个史上最牛的不倒翁,还是留到后面再细谈吧。

赵弘殷虽然官职不高,可也相对稳定,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好歹也算是个中产阶级,生活比之一般的老百姓可是天上地下了。

因此,尽管处在战乱频繁,硝烟四起的年代,赵匡胤还是拥有一个比较滋润的童年。(请注意,童年的生活状况对于个人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一下后面的朱温就清楚了。)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7 08:20:33 +0800 CST  


铁头门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有个当将军的老爹,小赵同学自然从小就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舞刀弄枪,策马扬鞭就是他童年的最爱,以至于调皮捣蛋,顽劣异常。

有一件事情很能说明问题。

赵匡胤很小的时候,为了过一把将军的瘾,拽来一匹未经驯化的烈马,居然连马鞍都没套,就窜到了马背上。

马匹受惊,一路狂奔,向城门口疾驰而去,得意忘形的小赵同学,一脑门子撞在了城门洞上,直挺挺地摔了下来。

路边旁观的人,一致认为赵匡胤必死无疑。

谁知,这小子,跟没事似的,一骨碌地翻起身来,追了出去,直到驯服烈马,趾高气扬地转回来为止。

头可断,血可留,男人面子不能丢!

这铁头哥们的倔强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而“铁头门”事件也让大家对超级男生——小赵同学产生了金甲护身的错觉,小小年纪就已经小有名气了。

正应了张爱玲说的那句话:出名要趁早。

其实,小时候调皮的孩子,长大了往往能成大事,所以,孩子调皮倒并不是什么坏事。

调皮的赵匡胤小盆友就这样在喊打喊杀的军营里慢慢长大,并很快和一帮军官子弟混熟了,这其中就包括韩令坤(请记住这个人的名字)。

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身上流淌着军人的血液,最喜好的也是军事类的游戏,至于“之乎者也”显然对他们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对这群孩子来说,屁股是用来骑马的,而不是用来坐课椅的。

所以,赵匡胤同学平时最喜欢的,毫无疑问,就是和小朋友们玩兵法布阵的游戏。

他往往自任大将军,指挥手下的一帮小屁孩排兵布阵,发号施令,指挥得有板有眼,将队列排的整整齐齐,自己在队列后押阵,一路浩浩荡荡,招摇过市,旁若无人,路人见了,无不惊异。

一个人的时候,赵匡胤也闲不住,家门口附近有一个小石马,他便将这个石马当成了玩具,时不时跨上去感受一下,挥刀舞棒,“驾、驾、驾”的呼号一番,玩得昏天黑地,乐此不疲,小小的年纪,心中却有了一个驰骋疆场、跃马扬鞭的大大梦想。

受军事家庭的熏陶,赵匡胤尤其喜爱射箭和武术,偏偏这小子,天生就是个练武的料,再加上父亲赵弘殷的悉心教导,小赵同学进步神速,武艺日益精湛,终于摔打出一身好功夫。

练着练着,赵匡胤甚至搞出了一套自创拳术,这就是江湖中非常有名的太祖长拳,这套拳法后来被宋代的少林寺僧人整理之后流传下来,成为少林寺十八家拳术之一,实打实的武林秘籍啊!有木有!

不仅如此,小赵同学那颗铁头似乎自从被撞过之后,就开了窍,他居然又发明了一种特制兵器:学名“盘龙棍”。

在民间,它还有一个俗称:“双截棍”。

小赵同学发明双截棍的目的,还是与马有关,据说,这种双截棍是专门用来扫敌人马腿的,一旦缠住,顺手一拉,对方必定摔个人仰马翻,一击必中,简直就是大杀器啊!有木有!

哼哼哈嘿,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截棍……

想来,周杰伦实在是应该给人家赵匡胤童鞋付点专利费的……

可见,小赵同学不仅武艺高强,兵器独门,而且还会排兵布阵,更重要的是,脑子还好使,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多年的军旅生涯,让赵弘殷觉得光懂得骑射和武艺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匹夫之勇,蛮夫之力,要想真正驰骋天下,纵横四海,还是得有点文化,于是老赵替小赵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先生——辛文悦。

赵匡胤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在辛先生的严厉教导下,还是或多或少地打下了一点文化的基础,懂得了一些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在后来的奋斗历程中,赵匡胤更是逐渐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慢慢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最终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当然,这是后话了。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7 08:21:19 +0800 CST  


奋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十九岁的那年,赵匡胤在父母的主持下成婚了,成家之后的赵匡胤显然成熟了许多,他开始思考人生。

中国人自古讲究成家立业,对于赵匡胤来说也是如此——家已经成了,可业如何立呢?

连年的战乱让赵家也饱受流离之苦,而两个弟弟还很年幼,作为家中长子的赵匡胤油然而生出一种责任感。

于是,在二十一岁那年,待业青年赵匡胤同志决定离开家,独自去寻求一条出路,好歹混口饭吃啊。

可是家里人都不同意,因为事实上,兵荒马乱的年头,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而赵弘殷多少算是禁军的中层干部,虽然级别不高,可毕竟也在朝中混了个脸熟,有这么一个当官的老爸,沿着后门溜达一圈,在爹爹的手下混个一官半职,那是小克丝啊,何必到处去挤招聘会,弄得一身臭汗,灰头土脸呢。

有捷径,为什么不走?

可赵匡胤却并不这样想,作为一个有理想有魄力有武艺还有点文化的“四有”青年,他理所当然地认为:依靠父亲的权势,算不得英雄好汉,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年轻人就要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俺赵匡胤,就是要靠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男人不怕没出身,就怕没出息,你改变不了历史,但也许可以改变未来。

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何况,别忘了,我们这位小赵童鞋曾经是头撞城墙也不回的人,因此,赵匡胤认定的事情注定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这才是魄力!这才是赵匡胤!

性格决定命运,诚哉斯言!

但是,且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摆在眼前:

世道啊,那个世道太乱了!

乱到什么程度呢?

连人吃人都算不上新闻了(史实)。

弄不好出门寻条出路就变成了自寻死路,缺胳膊断腿都有可能,万一不留神,哪个家伙的弓箭不长眼睛……

那么,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7 08:21:52 +0800 CST  






镇楼专用!!!^_^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7 08:22:46 +0800 CST  
@李成略 2017-06-27 12:27:44
宋朝有一个法医——宋慈,著有《洗冤集录 》。
-----------------------------
是的,宋慈是南宋人,31岁中进士,后历任广东、江西、广西、湖南提点刑狱使,掌管刑狱,善于断案,尤其强调证据意识,注重实地勘验,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写就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堪称法医学鼻祖。我国有一部很有名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就是以宋慈的故事为原型拍摄的。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7 13:02:38 +0800 CST  
第二章 乱世之始

大唐帝国的光辉照耀着中华大地,“天可汗”的名号映衬着帝国的荣光,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强大的中华帝国在那一刻荣耀盛开,光芒万丈。

帝国的统治者唐玄宗和他的贵妃——玉环美眉正在华清池的温泉中恣意的享受着。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自我感觉良好的唐玄宗根本没有料到一股暗流已在悄然涌动。

大唐皇帝的“干儿子”安禄山,正在猎猎寒风中,检阅着他的军队,刀光闪闪,剑戟林林,此时他大腹便便的肚子里装的可不是对干爹唐玄宗的忠心。

历史无数次的证明,干儿子往往是最靠不住的。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和史思明在范阳率15万叛军反唐,口号是老掉牙的“清君侧”,安史之乱爆发。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干儿子终于造起了干爹的反。

帝国的北方,一时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唐王朝匆匆组织起来的新军根本就不是久经战阵的叛军对手,节节败退,狼狈不堪,很快,第二年的六月,都城长安失守。

唐玄宗做梦也想不到昔日憨头憨脑的干儿子竟然会造自己的反,毫无准备之下,只能仓皇逃往帝国的后花园——四川。

后面的结果,大家就很清楚了:马嵬坡兵士哗变,祸国殃民的杨国忠被剁成肉酱,一代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遗恨千古……

随后,唐王朝在各地勤王武装的配合下,逐渐稳住阵脚,重新集结力量,开始组织反攻。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心向背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这场封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不义之战,显然没有多少人乐意捧场。

再加上叛军暴虐成性,滥杀无辜,老百姓吃尽了叛军的苦头,于是,人心思唐、众望所归也就是当然的结果了。

而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倒行逆施,终至众叛亲离,先后被自己的儿子砍了脑袋(看来亲生儿子也不一定靠得住啊),叛军开始逐步瓦解。

公元762年,名将郭子仪与李光弼在回鹘铁骑的帮助下合力剿灭了叛军,安史之乱终于平息。

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成为了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拐点。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8 07:55:53 +0800 CST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8 07:58:04 +0800 CST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8 07:58:35 +0800 CST  
【后遗症】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唐王朝经此变乱,从此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藩镇割据,类似于半身不遂。

长时间的叛乱,使得各地节度使在战争中逐步坐大,渐成尾大不掉之势,钱粮赋税擅自截留,将官校佐随意任免,心情好了,讨个封号,心情不好,搞点恐吓,有时甚至吆三喝五,要挟中央,大有“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

而中央政府为了平息叛乱,不得不委曲求全,虚以委蛇,从而形成了唐朝后期藩镇长期割据,中央政府日渐衰微的局面。

藩镇割据成为了大唐王朝一颗挥之不去的毒瘤,并最终要了大唐王朝的命。

伴随着藩镇割据的愈演愈烈,大唐王朝的另一个并发症也出现了——宦官专权,类似于间歇性脑瘫。

对于大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来说,安史之乱后的政治局势可以用简单的两句话来概括:

外面藩镇打架,里面朋党吵架。

大家都在忙着搞武斗、搞党争、抢地盘、抢势力,打架的打得不可开交,吵架的吵得不亦乐乎,皇帝突然发现自己很孤单!

帝国的统治者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偌大的国家似乎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

而在他无助的眼神里,却突然瞄见了环伺四周的小可爱——太监!

这些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的太监,在大唐皇帝的眼里实在是贴心人。

别的不说,就那一声娇滴滴、粉嫩嫩的“奴才”,已经让主子听着周身舒坦,受用不尽了。

还是奴才贴心啊!

帝国统治者的思维很简单:宦官毕竟是家奴,身份卑微,就算想篡位也没人捧场,而且没有生殖能力,就算一时得点好处也无法承继(谁让他生不出儿子呢),因此只有依附皇帝才有生存的空间(逐出皇宫就是废人一个),较之藩镇割据的武将和朋党之争的文官,更加容易控制,表面上看似乎也更加衷心。

领导,都喜欢乖的嘛,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然而,事实却是,丧失了性欲的宦官,却往往对一种叫权力的东西充满了畸形的欲望!

于是,在皇帝的默许甚至是怂恿下,宦官渐渐进入了帝国的权力核心,他们(或她们?)把持禁军,宣诏承旨,成为了帝国的实际控制者。

于是,唐后期,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三个帝国的统治者:顺宗,宪宗,敬宗均死于宦官之手,另外还有七个皇帝——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由宦官拥立。

曾经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被巨大的阴影笼罩着……

公元873年,帝国的接力棒在颤颤巍巍中交到了年仅12岁的唐僖宗手里。

还是个孩子的唐僖宗玩点泥巴还行,怎会晓得治国安邦?

风雨飘摇中的大唐王朝,即将迎来一场更大的风暴……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8 07:59:05 +0800 CST  

【科举的副作用】

长安城。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大唐科举放榜的日子。

张贴皇榜的地方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一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挤在人群中,瞪圆了眼睛,搜寻了N遍,诺大的榜单上,哪里有他的名字啊。

本来想考个公务员,混个铁饭碗,无奈侯门深似海啊,考了N次,连门都没摸着。

年轻人彻底崩溃!

他狠狠地留下了一首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二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杀气腾腾的诗,还好不是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否则有十颗脑袋恐怕都砍光了。

这个小愤青就是黄巢,山东曹州冤句人(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史载世代贩盐,地地道道的犯罪世家,真不知道唐朝的POLICE是怎么监管的,这么一个职业犯罪家族,居然就漏了。

贩卖私盐,是古代的一项古老的、非法的、高风险的,但是(请注意这个词)绝对暴利的职业,尤其为古时候的黑社会所热爱,著名的黑道大佬——程咬金同志就是干这行出身的,当然,程咬金同志也光荣地成为了这一行业成功人士的杰出代表。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中央财政日益紧张,一方面是由于战乱的破坏加之地方藩镇的截留,另一方面则是皇帝和大臣们养小老婆的缘故——人家也得有点买化妆品的钱呀。

于是帝国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实行食盐国家专卖,盐利成为了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然而,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垄断将导致一个必然的结果:行业腐败和行业倒退。

对比一下当时的盐价就很清楚了:唐玄宗时,盐价每斗才十钱,肃宗时,每斗一百一十钱,德宗时已经高达每斗三百七十钱,注意这还只是官方定价,而实际上市场上的盐价,有时候甚至比官方定价还要高出一倍——这自然逼得不少穷苦老百姓只能吃得清淡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当时真实的社会写照。

而唐朝政府为了保护高额的垄断利润,对私盐贩子自然是毫不手软。

唐律规定:私人贩卖食盐一石以上(大概100斤左右),就处以死刑。

但是即便如此,贩卖私盐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尤其是黄巢的老家——山东。

其实道理很简单,山东靠海,海水往那一放,不晒白不晒,晒干了就能卖钱,简直就是暴利,马克思说了:有300%的利润时,刀山火海都有人跳,所以民间私盐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

况且,唐朝官盐往往质量次,价格高,弄不好还崩掉两颗门牙——俺是垄断俺怕谁,爱咋咋地!

而私盐呢?价格低,口感好,我们一直用它!

于是,黄巢家通过世代贩盐,积累了不少财富。

有了钱,小黄同学也就有机会接受教育(读书在那时还是很奢侈的事情),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黄巢当然也想着混个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彻底洗清家族历史,洗白了上岸,可惜人家老李家的门不好迈啊。

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国取士,不过硬币总是有两面的,古板苛刻的科举制度其实也是造反派的生产线(黄巢、洪秀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屡试不第的黄巢心中憋着一口恶气。

恰逢那年头官府查禁私盐风声日紧,私盐行当越来越难混了。

公元875年,山东最大的私盐贩子——王仙芝揭竿而起,聚众起义。

小愤青黄巢立马拉起人马响应——贩私盐的队伍是现成的,于是两个私盐贩子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8 20:50:34 +0800 CST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8 20:56:35 +0800 CST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8 20:57:02 +0800 CST  






【失败的招安】

起义军走州过县、杀富济贫、开仓放粮、赈济灾民,队伍迅速壮大,而朝廷派出的各路进剿军却各怀鬼胎,行动迟缓,以至于坐失良机,频频受挫。

帝国政府在连吃败仗后,抛出了诱饵——招安——你们也别瞎折腾了,不就是要个官嘛,咱老李家别的不多,官帽子多啊。

帽子的确准备了,可惜却忘了黄巢的。

不过,这也难怪,谁让你小黄那时候的名头还不够猛呢。

唐僖宗下诏任命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这个官职听上去挺唬人,可惜水分太大,说白了就是让王仙芝当个中央禁军的小头头兼八品的言官,大概类似于“弼马温”这样的角色。

这样的芝麻绿豆大的官,老王倒是不嫌弃,反倒很兴奋——到底是个私盐贩子!

这边厢,新科王御史正美滋滋地忙着与昔日的对手称兄道弟。

那边厢,黄愤青已经跳起来了:

靠!闹了半天,原来没我小黄什么事啊!!!

黄巢怒而指责王仙芝:“当初你把俺们拉下水,现在你洗洗手,拍拍屁股做官去了,把我们这群跟着你混饭吃的兄弟晾在这喝西北风那?!”(“当初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君独取官而去,试问五万余众,何处安身?”)

在场的其他首领也都群情激愤,喧哗不已。

黄愤青一激动,抡起拳头就把王仙芝一顿暴锤,打得老王满地找牙,鼻青脸肿。

众怒难犯,王仙芝见势不妙,只好暂时的放弃招安念头,继续入伙。

至此以后,黄巢与王仙芝分道扬镳,各率一只义军转战南北,后来,倒霉的王仙芝在湖北黄梅战死,于是手下的一票人投奔了新BOSS——黄巢。

满城尽带黄金甲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各路农民军公推黄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灵感来自黄巢当年的那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改元“王霸”——称王称霸的意思。

此时的黄巢,还只是希望能称霸一方,做个土地主就OK,因此对于唐王朝招安的美梦并没有完全破灭。

于是,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五月,黄巢率军转战至岭南,大军兵临广州城下时,他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向朝廷抛了个媚眼——要求封为广州节度使。

谁知中央政府压根不来电,愣是给了个“率府率”的闲职——一个五品的陪皇太子玩的闲官,手握数十万大军的黄巢自然没那么傻,而中央的态度,彻底激怒了这个私盐贩子:

你不给,难道我就不能自己取吗?!

仅仅一天时间,广州城破,唐岭南道节度使李迢被生俘,12万在广州经商的外国商人成了黄巢泄愤的刀下冤魂。

从此,黄同学“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随后,黄巢率军由南至北,横扫长江流域,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九月,渡过淮河,义军兵锋所指,州县望风归附。

十一月,大唐王朝的东都洛阳,不战而降,唐朝洛阳市长(东都留守)刘允章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黄巢大军。

兵败如山倒,仅仅十六天之后,帝国首都长安也失陷了。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当年的豪言,今日终于实现!

起义军连夜发布安民告示:黄巢大王起兵,本来就是为了老百姓的,我们义军不会像姓李的那样不爱惜人民,你们只管安心的生活,不用担心。(“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义军主动示好的姿态,感染了长安市民,因此黄巢率军初进长安城的时候,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黄巢一激动(黄巢的显著特点)就把抢来的大量金银财宝分发给了穷苦的市民,赢得了长安百姓的好感。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8 20:57:43 +0800 CST  


第三章 转折

可是,进入繁华的帝国都城没几天,农民起义军的老毛病就犯了。

他们以杀唐官、惩民贼为名,到处烧杀淫掠,强取豪夺。

史载:“各出大掠,焚市肆”。

长安城再次遭劫,帝国都城一片混乱。

而此时他们的头——黄巢则连腿上的泥都来不及洗干净,就已经爬上了皇帝的龙床。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于含元殿匆匆忙忙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

被糖衣炮弹打得晕头转向的起义军,迅速腐化堕落。

起义军开始肆无忌惮地享用起帝国诱人的遗产,至于追剿帝国那个逃亡皇帝的事情早就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集结号

而此时,跑路的皇帝——唐僖宗,循着一百年前唐玄宗跑过的老路,跌跌撞撞跑到了四川——这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帝国避难所——终于远离了叛军的威胁。

趁着这个时机,大唐王朝稳住了阵脚,并迅速吹响“集结号”,号召天下勤王,诸路大军在长安混乱的形势下开始向农民军进逼。

而此时,持续的抢劫已经造成了长安城内的粮荒,农民军抢劫的最终结果是把自己抢的没东西吃了。

当来自四面八方的军队,已经对长安形成包围态势的时候,正在皇宫里享受“齐人之福”的大齐皇帝黄巢这才意识到几十万大军困守孤城的危险。

4月5日,黄巢主动率领大军撤出长安。

各地勤王军自然不会放过这复国第一功的机会,争先恐后地进入“光复”后的长安。

受尽了农民军劫掠之苦的长安百姓原以为政府军回来了,世道能太平点,于是纷纷欢呼迎接。谁承想,官军抢起来也颇有一套,而且较之农民军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一场更大规模的劫掠又开始了。

这次抢劫让老百姓懂得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官军和农军没什么区别,都是匪,至于打什么旗号其实并不重要。

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说农民军的抢劫是把自己抢的没的吃了,那么这次官军的抢劫则更搞笑,因为官军抢到最后把自己吃饭的家伙给抢没了。

原来就在政府军抢掠到兴头上,已经混乱到没有建制的时候,刚刚退出长安城还惊魂未定的大齐军却意外地发现政府军并没有后续的增援部队,于是,黄巢又率军重新杀回了城里,来了一出教科书般的关门打狗。

那些只顾着抢钱而完全没有防备的政府军,措手不及,还没明白过来,吃饭的家伙就稀里糊涂地没了。

黄巢二进宫。

这下可苦了长安城的百姓。

黄巢回到长安后,对于老百姓欢迎唐军一事,切齿痛恨,一激动(老毛病了)就纵兵进行报复性地屠杀,并称之为“洗城”,整个长安城顿时血流成河,十室九空。

长安百姓纷纷外逃,躲避战乱,偌大的一个帝都顷刻间变得空空荡荡。

黄巢的几十万大军困守在长安城里,民心尽失,形势开始日渐不利。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一个投机分子爬上了历史的舞台。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29 23:38:41 +0800 CST  






【我叫朱三】

朱温,安徽砀山(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人,因为家里排行第三,故得乳名朱三。

朱三的老爸是个乡村的穷教书匠,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又可惜老朱命不长,朱三还未成年,老朱就驾鹤西游了,扔下朱家娘崽四个相依为命。

迫于生计,朱母只好到萧县地主刘崇家做老妈子,也就是当佣人,顺便把三张吃饭的嘴也捎上了。

当然,地主家的饭是不能白吃的,于是老大老二被分配去放牛,而朱三呢,运气不错,被分配去伺候本家——养猪。

寄人篱下的日子本来就不太好过,可是朱三又偏偏喜欢惹是生非,好勇斗狠,于是乡亲们愈加看不起他,朱三就在众人的蔑视和责骂中长大,逐渐养成了狡猾奸诈的性格,而低人一等的环境也让不择手段出人头地的念头在朱三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黄巢起义军经过朱三的家乡,在“跟着我,有肉吃”的诱惑下,朱三和二哥朱存加入了起义军。(朱存后来战死)

朱三在起义军中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舞台,狡猾奸诈的性格让他在历次作战中如鱼得水,凭着军功节节高升,逐渐成为了黄巢手下的一员大将。

当长安城里菊花盛开时,身为同州警备区司令(同州防御使)的朱温正负责大齐帝国东面的安全。

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是帝都长安的东大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也正是因为如此,唐朝调集重兵,拼命围攻,试图打开通往都城的道路,朱温渐渐顶不住了,向老板频频求援。

可是求援遇到了障碍,负责军事的高级官员孟楷将朱温的求援信全部截留,不予通报,黄巢压根不知情,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就算黄巢知道了,也是无济于事。

因为此时的黄巢也正被唐军在长安死死地拖住,哪里抽得出身,长安城内已经人吃人了(史实),朝不保夕,如何支援朱三。

朱温左等等不来粮草,右等等不来援兵,身边却还有个大苍蝇在天天鼓噪,WHO?

黄巢派来的监军——太监!

原来皇宫的太监们又在黄老板那找到了新工作——监军,对于这份工作太监们太熟悉了,这本来就是大唐王朝的必修课嘛,于是轻车熟路,皆大欢喜。

老朱没等来援兵,没等来粮草,却等来了一个该死的太监,这个郁闷那!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30 23:22:59 +0800 CST  


【反水】

面对着微妙的局势,谋士谢瞳趁机进言:

ONE,黄巢只是个草莽之徒,不过趁着乱世捞一把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跟着他,没肉吃;

TWO,唐僖宗虽然跑路了,可是各路的唐军还很多,正在积极筹划复国,老百姓的心还是向着唐朝的,200多年的江山不是说玩完就玩完的(请注意这句话);

THREE,现在朝廷里勾心斗角,小人当道,尤其是那个姓孟的家伙有意作梗,你老朱在外面为老黄家小老婆的脂粉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有谁能听见呢?古代的秦将章邯不就是因为这样才背秦归楚的吗?

SO,反水是正解!

朱温此时也看出了农民军的颓势,决定叛变,于是果断而迅速地把死太监剁了祭旗,并派使者向老对手——唐朝河中战区总司令(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递交了“合作意向书”,“顺便”认了王重荣当舅舅(朱温的生母姓王)。

朱温的使者向大唐王朝衷心地表达了老朱誓做反骨仔的坚定决心,并对双方的合作愿景尤其是官帽的大小表示了无限的期待。

王重荣亲切会见了来宾,并代表大唐帝国向老朱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勉励朱三同志继续做好杀人的本职工作,为大唐王朝伟大的封建主义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后台老板唐僖宗闻讯欣喜若狂,在政府军与反政府军势均力敌的关键时刻,左右时局的朱三反水,无疑是个大大的利好,于是他迅速而果断地抓住了这根稻草,因为在他看来这实在是一根大唐王朝的救命稻草,然而,事实证明,他错了。

朱三的确是一根稻草,可惜不是救命的,却是压垮唐朝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不管怎么样,帝国总算是暂时找到了苟延残喘的机会,于是,签字画押,合作愉快!

唐僖宗迅速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战区副司令长官(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对朱温寄予了无限美好的期待――赐名“朱全忠”。

而朱三则麻利地举起了屠刀,毫不犹豫地向昔日的兄弟砍了过去,事实足以证明,朱全忠既不会忠于黄巢,也不会忠于大唐,他只忠于他自己。

对于朱三来说,忠义仁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30 23:23:20 +0800 CST  
@mmm0071 2017-06-30 11:22:43
写的不错,补一下唐朝末年的历史
-----------------------------
谢谢支持!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7-06-30 23:34:20 +0800 CST  

楼主:月润江南

字数:725627

发表时间:2017-06-27 06:04:1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6 09:23:01 +0800 CST

评论数:166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