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图文连载,每日更新)

10、帝国挽歌
安史乱后,叛军余部退往河北,势同风中烛火;但可叹的是,朝廷大军久战疲弊,加之仆固怀恩心忧“狡兔死,走狗烹”,讨伐军也再无余力。一个是风中烛火,一个却是无风可起,两边就此妥协。叛军余部接受朝廷招安,但事实上保留了割据体制,土地、民户、军队和官员都为藩镇自有,朝廷空有虚名而已。
自安禄山发动叛乱战争以来,帝国的武力和威信都在蔓延连绵的战火中化为灰炽。昔日君临四方的天可汗之国实际上已经成为诸侯割据的干涸躯壳,从玄宗到德宗,短短二十八年间,便有十七起藩镇军的剧烈叛乱,以及五次由统领禁军的宦官势力发起的废立皇帝事变。
趁火打劫应该是所有国家的基本国策吧。当唐帝国在连续内斗中衰落下去时,四围的强悍邻居们开始了落井下石的暴烈侵袭。在南方,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占城国对交州边境进行了攻击,这些棕黑皮肤的海盗般的军队洗劫了交州的远洋贸易港口;统治着今日云贵高原和缅甸北部的南诏王以山一般的象阵引导大军向剑南东道的四川盆地大举进攻,甚至一度围攻了成都;作为曾经的安史叛军的重要成员,东北地区的契丹人和奚人重新活跃,继续成为帝国的边患;遥远西方传来大食远征军继续逼近的不快消息,早已被彻底征服的突厥各部也在草原大漠重新打出狼头大旗……但对帝国造成最大伤害的还是来自神秘高原的吐蕃。百余年来,他们对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国表面臣服,一直以外甥之国自称,却渐渐扩张成无人可以小觑的强权。当唐的国运无可避免地走向夕阳时分时,吐蕃敏锐地抓住时机,发动了全面的进攻,就连辉煌壮丽的天下之都长安城也曾沦于吐蕃军。
安史之乱虽然惨烈,但如盛夏的暴雨,转瞬即息;胡汉合一的幽燕,却是隆冬的冰雪,一时难消,终成长久之患。经历了唐朝以来数百年的迁移历程,幽燕难以挽回地成为胡人密集的地区,最终与契丹国合而为一,并陆续被女真金国、蒙古国所继承,自南北朝之后又一次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四百年胡化时代”。胡化的幽燕,更成为汉人国家的世仇,燕京城下北伐宋军的累累尸骨,替蒙古人“灭宋于此”的幽燕大将张弘范,所谓“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每念及此,岂不痛哉!
这是一曲风雨飘摇的帝国挽歌。

乱定之后,唐朝评定了八大功臣,并绘图于凌烟阁,其中功绩最著的军事统帅,无疑是出身于朔方军的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三人,史书评价为"独任朔方无限功"。在漫长的八年抗战中,这个金三角组合先后担任事实上的政府军总司令,都曾取得辉煌的战果,终于扭转乾坤、再造大唐。但在并肩闯过最为激荡的人生历程后,在金色的帷幕落下之际,三人却又走向不同的人生终点,着实令人喟叹:
闹剧者如李光弼,贵为临淮郡王,统重兵镇徐州,可谓位高权重。然而他表面性格严峻,心底里也有神经过敏的一面,老是担心"狡兔死,走狗烹",被朝廷处理掉。所以朝廷征召他入朝为相,他不去;吐蕃侵占长安,落难的唐代宗呼唤他勤王救驾,他竟然也不去。所作所为,与原来那位忠义护国的栋梁迥然有别,以至于有人怀疑他要谋反,连部将们也不再听他指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李光弼,在进退两难中抑郁而终,年仅五十七岁。
不过,李光弼的短寿未尝不是好事,至少他死后也享尽荣光。唐代宗并未计较他的抗命,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国葬,命百官步行致哀,并取了一个顶好的谥号"武穆",与岳飞一样。与之相比,仆固怀恩就是一出悲剧。为了平叛,他的亲族就战死四十多人,为了吸引回纥援军,还把女儿远嫁漠北,可谓尽心竭力了。然而,仆固怀恩的性格过于刚烈跋扈,可以说除了郭子仪谁都不服,连李光弼的帐也不买,人缘本就不好。加上平叛战争末期,他又犯了养寇自重的毛病,制止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泽潞节度使李抱玉彻底消灭叛军势力,让人落下了话柄。
比私怨更严重的是,唐朝和回纥的关系日趋恶化,让身为登里可汗岳父的仆固怀恩处境微妙。回纥人依仗助兵平叛的功劳,不但在战时大肆杀掠,形同贼匪,战后更是百般勒索,如同占领军一般作威作福,令大唐朝野为之愤慨。史载登里可汗归国时大行抄掠,沿途各地不但要好吃好喝伺候着,而且稍不如意就要杀人,史书称之"无所忌惮"。仆固怀恩正是这趟灾难之旅的陪同者。当他们经过太原时,镇将辛云京不甘受辱,闭门不纳。仆固怀恩觉得在女婿面前丢了面子,和辛云京从此势同水火。偏偏他俩又都驻防在山西,共同承担着防御回纥的重任。所以一来二去,辛云京就上奏朝廷,告仆固怀恩阴接回纥,图谋不轨,要求把他调离防区。
唐代宗是在平叛战争中一路走过来的,和这两位大将都很熟悉,自然不信,还派太监骆奉先去调解矛盾。但仆固怀恩的老妈指责骆奉先拉偏架,还把他的坐骑给藏起来。骆奉先大惊失色: 这不是摆明了要软禁我么,说不好连命都没了!于是连夜逃回长安,连哭带骂地断定仆固怀恩谋反。唐代宗又派宰相亲赴军营慰问,希望仆固怀恩远离是非,回朝享清福算了,如果不愿意,可以只派遣一个儿子入朝为官。这本是一条明路,但仆固怀恩又犯起了驴脾气,公然上书讥讽皇帝昏庸,还悍然派兵攻打辛云京。这还不算,后来他又真的劝诱女婿登里可汗,甚至勾结当时的头号国敌吐蕃,两度联兵数十万入侵唐朝,差点重来一次安史之乱。幸而大唐还有郭子仪出面镇场子,软硬兼施化险为夷。仆固怀恩造反不成,众叛亲离,最后凄凉地病死于回纥军营。直到此时,唐代宗依然不认为他是叛臣,惋惜道:"仆固怀恩并不想叛国,只是属下有人挑唆他啊",并把他的母亲接入宫中奉养至终,还让其子承袭爵位。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15 14:07:42 +0800 CST  
@阿尔萨斯_伊利丹 3014楼 2013-04-15 18:11:00
楼主终于更了,不知接下来又会写哪个朝代,貌似宋朝还没写吧
-----------------------------
唐朝还有三个章节待发:高句丽、吐蕃和阿拉伯。然后应该就是宋朝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15 23:00:21 +0800 CST  
东征高句丽

1、拍不死的小强
白额於菟踞当道,
城边日落无人过。
将军闻之毛发竖,
拔剑誓天期杀虎。
这首古诗讲的是勇士射虎、为民除害的故事。诗中的“於菟”是古代楚国方言对老虎的称谓。汉高祖刘邦及其部属是楚人出身,所以两汉流行用这个称呼。公元前108年汉军东征,一统东北、吞灭朝鲜,在广袤的白山黑水建立起帝国的统治,汉武帝下令设立汉四郡,其中第一大郡就起名为玄菟郡,“玄菟”就是“黑虎”的意思。
虎乃百兽之王、山林之主,汉武帝起这么个威猛的名字,应该是抱着“虎踞东北、镇服边荒”的厚望吧。玄菟郡不愧此名,疆域广阔,辖境囊括了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和中国辽宁、吉林两省西部,郡治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咸兴市(今天是仅次于平壤的北朝鲜第二大城市)。公元前82年,新君汉昭帝为了强化对东北诸族的统治,将玄菟郡的首府西迁到辽宁抚顺的新宾县。别看这地方现在只是个小县,古时候可是要害重地,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首都赫图阿拉城也建在这儿!
新宾县东邻就是雄峻富饶的长白山脉,世代生活着以句丽部落为首的土著濊貊人,因为是地势高耸的山区地带,他们又被称为“高夷”。早在公元前113年,这里就被玄菟郡设置为高句丽县。一百多年来,高句丽县风平浪静,一派民族团结的和谐景象。直到公元前37年,世外桃源般的平静被一群亡命之徒打破了:位于今天东北松嫩平原的夫余部落发生内乱,一位叫朱蒙的王子竞争王位失败,带着部属南逃到了高句丽县境内,随即鸠占鹊巢,征服和融合了句丽部落等土著。西汉帝国幅员辽阔,管辖的蛮夷多如牛毛,哪有闲功夫去追究这些,也就顺水推舟地封朱蒙为王,并由高句丽县令管辖。在他们眼里,县里的公务员就是顶天的官了,所以即使是高句丽称霸东北后,县府秘书长主薄依然是高官的官号。

作为逃难来的第一代移民,朱蒙忆苦思甜,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但移民二代没有老一代的苦难记忆,又见识了花花世界,很容易欲求不满、进而闹事,比如欧洲这几年就常发生移民青年大骚乱的破事。公元前19年,朱蒙的儿子类利(后人追封为“琉璃王”)继位,一心想打进县城享福去。但高句丽县紧挨着玄菟郡治所,郡里派来防暴大队一顿猛揍,撵得类利往东逃窜,于公元3年跑到鸭绿江畔的吉林省集安市落脚。此地倒是搞武装割据的宝地,外围是高岭环绕、易守难攻,里面有浑河滋润的富庶平原,浑河对岸还有海拔六百多米的陡峭险山。于是类利大搞根据地建设,在平原上建了国内城作为都城,又在山顶上修了丸都山城,平日在平原搞生产,战时上山拒守,好不逍遥!从此,这种双城制成为高句丽的特征,助其躲过了几次灭国之祸。
熬到公元8年,天下形势陡变,王莽篡汉称帝,对内大搞激进改革、对外大肆兴兵征伐,搞得四海纷扰。当时,为了讨伐辽西郡边境的匈奴人,朝廷征发了高句丽人的部队助战。类利觉得起事的机会来了,密令带兵首领延丕半路逃跑,然后趁着辽西郡太守田谭来追赶逃兵时,设伏杀死了田谭。类利自以为声威大震,谁料撩到了王莽的逆鳞,派来了名将严尤征讨。
严尤是王莽的大学同学,精通兵法。他先摆了个鸿门宴,诱杀了首犯延丕,然后挥军急袭,全歼高句丽叛军。类利只得逃入丸都山城躲避,请求宽恕。得意的王莽就下旨贬称高句丽为“下句丽”,降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不久后中原叛乱蜂起,严尤被调回内地,在著名的昆阳之战中被刘秀击败。如释重负的类利再次造反,终于在公元14年攻占了高句丽县城,随即宣布以“高”为王族姓氏,建立高句丽王国。趁中原动乱之际,他和继承人高无恤(大武神王)抢掠玄菟郡各地,甚至还袭击了设置于朝鲜半岛的乐浪郡。公元21年,高句丽王还率军打回老家扶余国,杀死了当年有夺权之恨的扶余王后裔。可惜没蹦跶多久,中原就迅速统一,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8年派辽东太守率兵万人增援玄菟郡。高无恤只得把口水咽回肚里,学老爹的样退守深山老林里的都城,然后向朝廷认罪请降。多亏刘秀是个倡导“以柔道治天下”的仁君,高氏逃过了灭族之祸,重新受封为高句丽王。

高句丽人的第一次投机冒险失败了。此后八十年间,历代高氏子孙都学乖了,奉行“夹着尾巴冒充良民,鼓足干劲生儿育女”的新理念,到了东汉中期,已经积累出两万多户、十数万人的实力,再加上对周边各小族部落的征服融合,公元二世纪初叶的高句丽王高宫手下已有精兵三万,再度萌发了称雄的野心。高宫确实把握住了时机形势:此时东汉开始朝政紊乱,年仅十三岁的汉安帝幼主登基,以邓太后为首的外戚专权,和朝廷官僚集团发生了激烈争斗。与此同时,西北的羌人爆发了血腥的叛乱,羌酋颠零甚至自立为“天子”,而在更遥远的西域,随着班超的退休回国,诸蕃国也纷纷叛乱自立。东汉不得不把主要兵力投向西部地区。
趁火打劫的本性在高宫脑子里复活了。公元105年春天,高宫联合濊貊等各族蛮军举起叛旗,根据史书记载,随后的七年时间里,高句丽叛军大规模袭击玄菟郡高达十二次之多。当时的高句丽人还有着浓厚的游牧民族习气,像土匪一样频繁劫掠边民,有时一次就抢走上千人。为了解救这些无辜的受害者,东汉政府得付出每人四十匹绸缎的高额赎金。当然,银子不如刀子,对付绑匪更好的法子还是武力清剿。
高宫的眼光不错,运气却不好,遇到了度辽将军耿夔。耿夔可是追随窦宪北征匈奴、勒铭燕然的名将,三两下就打得叛军落花流水,高宫只得四处逃窜,老实了整整十余年。后来漠南的鲜卑人部落崛起反汉,耿夔调往北线应战,高宫趁机从山里窜出来,攻破了玄菟郡的华丽城。公元121年春天,幽州刺史冯焕率领玄菟、辽东两郡的驻军讨伐高宫,大获全胜。但冯焕在东汉一朝以清廉刚直闻名,得罪过许多贪官。这些家伙诬告冯焕打了败仗,鼓动少不更事的汉安帝进行处罚。等汉安帝醒悟过来时,冯焕和玄菟郡太守都已病逝狱中。高宫喜出望外,诱引鲜卑叛军八千骑入侵辽东,杀害了辽东郡太守蔡讽。同年冬天,高宫又联合了秽貊、马韩等蛮族两万围攻玄菟郡治所。在严峻的形势下,耿夔再次受任为度辽将军,率领援军击退高宫。
等耿夔又调走后,高宫立马原地复活。东汉政府也被他的死缠烂打的游击战搞疲了,难以再从战事严峻的西北、漠南前线抽兵进援,于是干脆把玄菟郡治所西迁,一走了事。高宫终于占据了玄菟郡的半壁江山,心满意足地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当然,他的脑子还是清醒的,明白过度投机会倾家荡产,严令子孙落袋为安、不得再叛,用五十多年的和平时光消化了占领区。所以在高句丽的历史上,文武双全的高宫被视为王国的真正创立者,被追封为“大王”。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19 10:36:17 +0800 CST  
五十年后,东汉终于陷入崩溃,尤其是黄巾起义之后,拥兵自重的地方诸侯纷纷割据称雄,辽东郡的世家大族公孙氏也趁机崛起。最有名的是当然是白马将军公孙瓒,依靠犀利的辽东骑兵雄踞幽州,收过刘备当小弟,还差点灭了袁绍,堪称汉末最强大的势力之一。除此以外,辽东郡公孙一族还出了很多地方豪强,比如公孙琙出任玄菟郡太守后,在乱世中和高句丽人激烈角逐,苦苦把守着帝国的边陲门户。他曾率军大胜高句丽,迫使高句丽贵族明临答夫发动政变另立新君。这位明临答夫也算一位枭雄,退入丸都山城死守,保住了国运。从此,高句丽出现了一个独特的传统,每每在历史的重大时刻,权臣就会废君甚至弑君,秉持国家大权。
公元167年,一个叫公孙度的同宗亲戚来玄菟郡投奔。中年丧子的公孙琙对十八岁的公孙度喜爱有加,任命为郡吏,还帮他请老师、娶老婆,成为他生命中的贵人。此后公孙度历经宦海浮沉,到了公元189年,董卓入京执掌朝政,在干坏事的同时也办了不少国家大事,比如任命文武双全的公孙度为辽东太守,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
衣锦还乡的公孙度大展铁血本色,一到任就诛杀了不法豪强百余家,然后向西收服乌桓部落、向南占领胶东半岛,并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他的目光自然也会投向起家之地玄菟郡,而高句丽人趁着汉末乱局也想并吞玄菟,两家遂势同水火。公元196年,高句丽老王去世,公孙度插手王族争位,趁机用兵收复了玄菟郡治所。他的儿子公孙康即位后,更是大展拳脚,派军渡过黄海进入朝鲜半岛北部,收集流民,重新恢复了乐浪郡、带方郡的统治(今朝鲜京畿道、忠清道),同时又派精骑衔枚裹蹄、趁夜奔袭高句丽都城,一举攻破了平原上的国内城,俘获高句丽王子拔奇、涓奴部落酋长等三万余人,高句丽王落荒逃入丸都山城拒守,眼睁睁地看着经营了两百年的都城被公孙军团一把火烧光。
高句丽西进、南下的道路都被公孙康封死,只能躲在残破凋零的山城里喝西北风,于是这位苦憋的国王得了个郁闷的名号“山上王”。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天下形势再度巨变,魏国权相司马懿率军东征,消灭了公孙家族。此时山上王已经死在了山上,他的儿子东川王欣喜若狂,赶忙拼凑出兵马去“助魏讨逆”,幻想着当一把战胜国捞回失地。魏国倒不稀罕他那点叫花子兵,但看他可怜也就打发了些地盘,不料高句丽人饿得太久,竟然狮子大张口要整个辽东郡!
当时的高句丽王是东川王,据史书记载,这位老兄生下来就睁着眼,按古人的说法这是不祥之兆。果不其然,他虽然睁眼早,却是个睁眼瞎,竟敢捋曹魏的虎须!公元244年,高句丽军攻占了辽东郡的西安平县。魏国大呼意外:没见过这种人,给脸不要脸,而且还不要命了!幽州刺史毌丘俭率领一万人马讨伐,东川王也亲率步骑二万人迎战。两军对阵冲锋、高下立现,高句丽人大败,于是故技重施躲入险峻的丸都山城。但毌丘俭艺高人胆大,发现丸都山北面稍缓,就派攀岩高手趁夜登顶,待转移了高句丽守军注意力后,他亲率大军“束马悬车”而进。所谓“束马悬车”,就是给马蹄包上防滑垫,把战车用铁钩钩牢,然后吊上山去,据说是春秋时齐国管仲讨伐山戎用过的法子。经过艰险刺激的登山运动,魏军成功地登上丸都山,神兵天降一般杀向城堡。高句丽军措不及防,被斩俘达八千余人。东川王带着老婆孩子策马狂奔,一溜烟逃往北大荒了。于是魏军摧毁了城堡,并在丸都山刻石记功曰“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第二年,毌丘俭命令乐浪郡太守刘茂、带方郡太守弓遵讨伐朝鲜半岛的亲高势力,讨平招降了濊貊、韩那奚等数十个部落城邦,把魏国的势力范围一直推向了日本海沿岸。
辛辛苦苦两百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高句丽算是亡国了,东川王的下场更是比他老爹还惨,在逃亡路上抑郁而死,恐怕到了地下也没脸见祖宗们。从此高句丽人开始了百年流亡史,沦落为东北边疆的边缘人。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19 10:38:32 +0800 CST  
2、乱世崛起,终成小霸
到了西晋末年,八王混战、五胡乱华,晋朝廷一路南逃到长江流域,再也顾不上遥远的东北,而北方诸胡政权也混战不已、盛衰无常。高句丽人虽然排不上档次,入不了“五胡”的名列,但经过百年蛰伏,还是积累了不小的实力,趁机搞起了复国运动。
他们先拣软柿子捏,出兵进犯朝鲜半岛北部的乐浪郡和带方郡。当时由于战乱,两郡人口大多回到内地,只剩下八千多户汉人居民。这点人力当然无法自保,就在太守张统的率领下渡海迁居辽东,依附于鲜卑慕容氏。高句丽烽上王率兵追赶,与慕容氏发生冲突。公元293年八月,鲜卑慕容氏发兵四万攻打高句丽,烽上王惨败而逃,鲜卑骑兵一直追到高句丽的大本营,挖了烽上王的祖坟,抓走了他的老妈,搞得烽上王愧恨交加、自杀了事。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烽上王倒霉,他儿子美川王却是个幸运儿,公元302年,西晋诸侯王的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幽州晋军、辽东鲜卑军事力量均卷入中原争霸,东北边防极度空虚。当年九月,美川王率三万军队乘虚攻入玄菟郡,重新修复了丸都山城,时隔近百年后重返辽东大地。他只差没得意地大喊一声“胡汉三我又回来了!”。到了公元311年六月,叛乱的南匈奴人攻破京都洛阳,西晋灭亡。两个月后消息传到东北边陲,美川王反应极快,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跳起来,立即倾巢出动袭取了要隘西安平县,四年后终于攻克玄菟城治所,重新成为辽河以东的重要势力。
美川王之所以混得这么顺,和晋朝平州刺史、护东夷校尉崔毖的默许不无关系。倒不是崔毖有多宽容,而是因为东北地区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其中鲜卑慕容氏的实力最强,而崔毖自认为是朝廷命官,也动了平定辽东、重演公孙家故事的念头。于是,他拉拢了高句丽、鲜卑段氏、宇文氏等势力,联军进攻慕容氏。这一桌麻将打下来,结局让人大跌眼镜:公元319年,慕容氏竟然连战连捷、独吃三家,宇文部落被彻底吞并,段氏残部流亡关内,而崔毖也带着三千宗族逃到高句丽国中避难。
在这场决定东北命运的大博弈中,老奸巨滑的美川王坐观成败,侥幸躲过一劫。只可惜他死后还是逃不过慕容氏的惩罚。公元337年,慕容氏建立燕国,立志争夺中原霸权,决定先行荡平后方的隐患高句丽。公元342年十一月,燕军对高句丽发动灭国之战。通往丸都山城的道路有两条,北路稍显宽敞,利于鲜卑骑兵通行,所以高句丽集中了五万精兵据守;而南路是险恶的盘山路,走人都困难。不料燕主慕容皝偏偏不走寻常路,亲领精兵四万,衔枚裹蹄从南路奇袭,一举攻破了丸都山城。燕军刨了老仇家美川王的坟,把尸体作为战利品拖回,还抓走了高句丽王的老妈、老婆和官民五万多人。
这一仗打得高句丽差点再次亡国,只好向燕国俯首称臣。慕容皝急着入关争霸中原,也就饶了他性命。从此,高句丽被打回原形,又老实了五十年。

当时间进入公元五世纪,高句丽终于出了个迷你版的“秦皇汉武”:广开土王。
广开土王顾名思义,就是抢地盘的工作干得很好。他率军北上直抵松花江流域,征服了扶余、靺鞨部落,又南下朝鲜半岛击败了杀爷仇人百济国,还把百济请来的倭国援军击退,然后又降服了新罗国,使高句丽的国力暴涨。随即,不可一世的广开土王又打起了辽东的主意:话说慕容鲜卑入关争霸后,连续遇到前秦、北魏两个大克星,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又退回东北老家。实力大不如前的慕容氏想息事宁人,封广开土王为“平州牧,辽东、带方二郡王”,但他要的不是辽东郡王的虚衔,而是实实在在的辽东土地,于是趁火打劫率军进犯。
只可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公元400年,在忍无可忍之下,燕主慕容盛亲率三万军队展开反击,一举击败广开土王,把高句丽人驱逐到辽河以东七百余里。但四年之后,继任的燕主慕容熙是个,被高句丽偷袭占据了辽东首府襄平城。当燕军反攻即将破城时,慕容熙又为了等待宠爱的女人一起进城,竟然下令将士暂缓攻势。结果襄平城再也没能夺回,直到两百多年后,大唐东征击灭高句丽,才终于收复辽东。
广开土王成功实现了列祖列宗四百年来的野望,又想进一步欺负废材慕容熙,跨过辽河西进,不巧却碰到了好汉冯拔。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20 12:16:44 +0800 CST  
和那个时代多数汉人家族的苦难经历一样,冯拔也有一本漂泊流离史。西晋永嘉之乱时,他的祖父举家迁往并州上党,准备投奔在山西坚持抗战的刘琨。不想匈奴刘氏旋即破洛阳、灭刘琨,天下糜烂不可收拾。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乱世诸胡之中,辽东的慕容鲜卑尚还尊奉晋室、崇仰汉化,冯氏一族便流离漂泊到僻远的辽东郡,从此成为慕容氏的臣僚。
慕容熙当政时,冯拔是一名禁卫军将领,还获赐了一个鲜卑语名字叫“莫里伐”,和同时代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一模一样,大概就是勇士的意思。拓跋焘这个正牌鲜卑“莫里伐”就不用多说了,武功赫赫、一统北方,但冯拔也不赖,率领二十二名结义兄夜闯禁宫,诛杀了暴虐无能的慕容熙,让一代战神慕容垂绝了种。起事成功后,冯拔拥戴燕国先君的养子慕容云为主。
这慕容云其实不是鲜卑人,自称出身于“中原名门渤海高氏”,和后来的北齐高欢是同族,但反对派嘲笑说他的祖辈其实是从高句丽抓来的战俘。长寿王听到这八卦消息后如获至宝,赶紧派使者去走亲戚套近乎。谁知慕容云很快就被鲜卑贵族势力刺杀。公元409年,冯跋镇压叛乱后,干脆自立为燕天王,成为西晋末世一百年来,统治辽东的第一位汉人君主。史载冯跋在位的二十余年间,对内“历意农桑,勤于政事,省徭薄赋”,对外和北魏、契丹、柔然诸族大搞睦邻友好,让久经战乱的辽东享有了难得的美好时光。面对这样的对手,广开土王碰壁而回,止步于辽河东岸,他的儿子长寿王也只得长叹一声“我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干脆于公元427年迁都去了平壤。
只是天意弄人,冯跋死后,弟弟冯弘为了夺位,竟然杀光了冯跋诸子百余人,逼得其余的冯氏宗亲纷纷向北魏献地投降。公元436年四月,北魏大军趁势大举进攻辽东,冯弘病急乱投医,竟然向恶邻高句丽求救。长寿王喜出望外,忙派精兵数万“进援”龙城,史载“句丽军既入城,取武库甲以给其众,城内美女皆句丽军人所掠”,然后裹挟着傻了眼的冯弘及全城百姓退入高句丽境内。
长寿王这一票真是赚大发了,白得十数万人口,财宝更是无数。按理说长寿王夺走龙城的人口财富,和北魏接下了梁子。但这家伙脑子灵光,见太武帝拓跋焘霸相外露,赶紧杀了冯拔(只有冯弘的儿子冯朗逃出生天,投奔北魏,后来冯朗的女儿还成了北魏太后,是著名的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幕后推手),还每年献给北魏两百斤黄金和四百斤白银,就像现在按揭买房分期付款,换取了北魏对他占据辽东的默许。
见钱眼开的拓拔氏被哄得满心舒坦,破天荒地授予高句丽王为护东夷校尉。别看官名只是个校尉,却是由大汉王朝开创,几百年来象征着中原帝国面对东方诸族的统治权威。宣告高句丽世荷上将,专制海外,九夷黠虏,实得征之。有了这把尚方宝剑,高句丽放手大干,着手独霸东北。当时黑龙江流域的靺鞨部落南迁,侵入位于吉林省的扶余国旧地,而南面的百济国也在全力征服新罗。高句丽趁他们打得四败俱伤,出动大军北驱靺鞨,强弩之末的靺鞨人不得不承认了高句丽的宗主权。他又向南攻占了百济国都城(今韩国首都首尔),占领了朝鲜半岛最富庶的汉江流域,百济国赶紧遣使向北魏告状求救,也被北魏皇帝婉拒。
此时高句丽疆土几乎囊括了昔日汉四郡的统治范围,史载“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一千余里”,东临日本海,西滨黄海,南到汉江流域,北抵辽河为界,一跃而为东北亚地区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北魏分裂后东西对战,统治关东的北齐成了高句丽的新邻居,这两家的关系更是好得如胶似漆,倒不是因为他们的老大都姓高,而是北齐面临柔然、北周和南朝的三面夹击,在东面折腾不起了。公元560年,北齐第二位皇帝高殷即位。和北朝历来的胡族或胡化汉人君主不同,高殷是个高级文化人,觉得高句丽这个名儿绕口,就运起神来之笔,给他们取了个好听的新名字高丽。就是因为高殷太有文化了,那些鲜卑化的贵族们看不惯,一年后就废了他。但高丽这个名号从此沿用下来。几百年后,朝鲜半岛有个叫王建的军阀开创新王朝,也叫自己高丽,这就纯属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剽窃行为了。就好像诸葛亮字孔明,有个姓孔的家伙为了沾光也取名为孔明,然后愣说自己就是诸葛亮的嫡传,这不是没文化闹笑话么!
如果说王高宫是高句丽王国的真正创立者,那么广开土王、长寿王父子就是小霸地位的缔造者。尤其是长寿王人如其名,活了近百岁。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随着中原进入了南北朝时代,长寿王及其子孙狡猾地利用了自己作为第三势力的超然地位,耐心地周旋于南北朝之间。根据史料统计,从东汉到东晋末年的四百年间,高句丽入贡只有十余次,而整个南北朝不到二百年,高句丽的入贡次数却高达一百余次。久而久之,高句丽终于获得了中原王朝对既成事实的默许。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统一是华夏文明不可抵抗的地心引力,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得以立足和发展的凝聚力。经过三百年激荡乱世的洗涤融汇,华夏帝国的重新统一已不可逆转。到南北朝末期,时代舞台上还剩下五位主要演员:雄踞西北的北周,统治关东的北齐,据守长江流域的陈国,称霸北方草原的突厥汗国,以及割据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王国。五方势力为此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在这场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大戏里,没人愿意当配角,因为他们都心知肚明:在历史的舞台上,历来是赢家通吃,要么沦为配角而亡,要么成为主角而存。
在北周即将吞灭北齐的时刻,未来中国命运的主角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博弈还远未结束,所有人都在奋力地最后一博:尽管陈国只有江南一隅,名将吴明彻依然亲率倾国之军渡江北伐,试图向强大的北周虎口夺食,瓜分北齐的遗产。强大的突厥汗国就更不用说了,在帮助北周打击北齐之后突然变脸,收容了北齐流亡皇族,公然阻挠中国统一进程。偏处东陲的高句丽两百年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东北王,如今见天下一统的战鼓声逼近东方,也无法再淡定了,悍然制造了营州高宝宁事件。
高宝宁是北齐边将,长期镇守幽州以东、辽河以西的营州,算是高句丽的老对手了。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周军进迫的局面下,高宝宁和高句丽变成了唇齿相依的盟友。当周军进伐幽州时,高保宁率领营州军援救,所属部队有大量的契丹和靺鞨骑兵,而当时契丹部落是突厥和高句丽的双重小弟,靺鞨更是高句丽的直接藩属,他们的参战实际上是高句丽对北周发动的一场代理人战争。
公元578年,突厥汗国终于出手了,派大军进犯幽州,并扶植流亡皇族高绍义复国称帝。毗邻幽州又拥有最后一支北齐正规军的高宝宁,一跃而为复辟政权的宰相。北周武帝宇文邕抱病亲征,进围响应高氏叛乱的幽州首府范阳城。高宝宁又从营州率骑兵数万来援,这次除了契丹和靺鞨人,高句丽名将温达也亲自领兵参战。这个温达据说出身贫农,靠个人奋斗荣任大将军,并娶到了美丽的公主,堪称屌丝逆袭的典范。《三国史记》甚至记载,高句丽王还亲自集结进入辽西,摆出了死保营州的架势。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20 12:20:56 +0800 CST  
3、国运的赌博:隋高争雄东北亚
宇文邕病逝后,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高句丽国也派来了祝贺使节,但未行朝贡之礼。明面上的理由是高句丽王受北齐册封,潜台词就是只认为隋朝是和高句丽一样的地方性政权,而绝不承认隋朝对北齐地盘的所有权,大有天下未定、逐鹿的挑衅意味。
高句丽的怠慢是有理由的:杨坚代周必然激起保皇派的反抗,刚显雏形的统一大业说不准就会半途夭折,要我承认你杨坚是天子?省省吧!
隋文帝忍了这口气,先集中精力打趴了北周的余党,然后着手解决北齐复辟政权,一面派卫王杨爽北征牵制突厥,一面派幽州总督阴寿东征营州,高保宁落荒东逃,被部将所杀。高句丽援军也被迫退回辽河以东。
高宝宁的灭亡,使得隋朝势力进入东北。在东北这片民族众多的辽阔土地上,隋朝和高句丽就像《中国好声音》的评委们一样,展开了激烈的招生竞赛。营州总管韦冲积极执行隋文帝“以德服人”的方针,史载“怀抚靺鞨、契丹,皆能致其死力,奚、霫畏惧,朝贡相续”,尤其是想摆脱高句丽桎梏的靺鞨人,简直把韦冲视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派往营州的使者络绎不绝。
高句丽很是不爽:刚灭了俺的盟友,又来抢俺的小弟!于是把一腔晦气狂撒,史载“驱逼靺鞨、固紧契丹”,让隋文帝很没面子。到了公元589年隋军灭陈,大江南北归于一统。高句丽闻讯大感震恐:正是因为南北朝对峙,作为第三势力的高句丽才能割据辽东、趁乱小霸!如今南朝灭亡,隋军会不会旌旗东向呢?于是下令全国动员修筑千里长城。两国外交关系也随之进入冰点,高句丽有整整十年时间都没有向隋朝遣使朝贡。隋文帝遣使进行“破冰之旅”,也被高句丽软禁在空无旁人的宾馆,史载“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隋文帝闻讯下诏指责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你就不要玩花招了!”其实隋文帝只是吓唬他的:北边的突厥才是大敌,暂时还顾不上修理高句丽。但形势发展很快,几年后东突厥汗国爆发争位内战,隋文帝明智地扶弱抗强,肢解了突厥,而高句丽支持的是另一派。公元598年,为了配合突厥盟军牵制隋朝,也为了报复营州刺使韦冲争夺小弟之恨,年轻气盛的高句丽新君高元亲率一万骑兵渡过辽河突袭营州,打响了争霸东北亚的第一枪。他当然想不到,这次规模不算大的战斗,竟然拉开了绵延半个多世纪的大战的序幕,让两个强大的国度为此赌上了国运!
隋文帝闻讯大怒:还没算高宝宁那笔帐呢,你还蹬鼻子上脸了!当即下令集结三十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反击。在历史上,隋文帝以政治权谋著称,靠政变上位,又靠外交谋略瓦解突厥,总而言之,能不用武力就不用。正所谓“自古知兵非好战”,战争在隋文帝的选项中一直排在末位,那么他为何要对高句丽的一次边境侵袭大动干戈呢?
这是因为,他心里一直有这么个声音:
自战国后期以来,辽东之地就是华夏版图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
自汉武帝以来,朝鲜半岛北部就是华夏版图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

说起当时人们对高句丽的看法,可以拿南方的占婆国做个类比。话说在汉武帝征服南越国三百年后,日南郡的土著部落趁东汉末年的混乱独立建国,史称“占婆王国”。但中原王朝一直视其为分裂主义势力,东吴孙权、南朝君主刘裕、陈霸先等都曾派兵讨伐。到了隋文帝一统南北,更是决心收复日南故土,于公元602年派大将刘方南征,先消灭了越南北部的叛军,三年后又长驱南下攻破占婆国都,占婆王逃入海岛。隋炀帝即位后占婆人起事复国,隋军再度南征大破敌军,并设立了三郡进行统治。
对隋人而言,除了一南一北以外,高句丽和占婆没有任何区别:其人本都是中原帝国治下之民,其地本都是华夏世界固有之土,只是因逢乱世,暂时脱缰而去。所以,这不是征服战争,而是收复战争,是大一统王朝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这不仅是一统天下的隋朝君臣的心声,而且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当时整个社会的普遍看法。可作佐证的是,首先提出讨伐高句丽的就是一位南朝遗民陆知命。他出身于江东高门士族吴郡陆氏,祖上陆逊因火烧连营、大破刘备而名震青史。陈国灭亡后,陆知命主动向隋文帝上表道:“陛下当百代之末,膺千载之期,四海廓清,三边底定,唯高丽小竖,狼顾燕垂”,并请命出使高句丽以图收复辽东。
实际上,作为名将之后、士族之秀,陆知命的战略眼光是很深刻的。他除了收复故土的历史情怀,还有现实的地缘政治观,其奏章的关键词是“狼顾燕垂”:经过长期开发,自东汉以来东北地区已成为重要的势力基地,退可自保割据,进可夺据幽燕甚而争夺天下,比如汉末的公孙瓒、晋末的慕容氏,都是高句丽可以效仿的榜样;而纵观高句丽建国以来的四百年历史,一直是中国强则割据自保,中国乱则趁机扩张,竟然从一县之地起家而鲸吞白山黑水!如果大一统的隋朝不能及时击灭之,到下一个天下大乱之时,高句丽说不准就真能入关争霸了!隋文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成熟的大政治家,自然会认同陆知命的观点。所以高元的挑衅,犹如一根导火线,终于引爆了隋文帝的怒火。
但英明一世的隋文帝也难免糊涂一时,生长于西北干旱地带的他,完全想象不到辽东的地理特点:辽河是中国重要的经纬度分界线,跨过辽河往东,就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白山黑水,或者叫冰雪世界。隋文帝知道辽东气候酷寒,决定在夏季七月进军。但他只知天时却不知地理:辽东地区遍布着江河湖泊,在雨水充沛的夏季,往往会洪水泛滥,变成无边无际的沼泽,史载“东西二百余里泥淖,人马不通”,只有等严冬时节沼泽结冰,大军方能通行。
和红军长征过草地一样,隋军陷于泥泞的沼泽草地,步骑如同龟速,辎重大车更是寸步难行,盛夏时节蚊虫孳生,很快又闹起了瘟疫。还没和高句丽人接上火呢,一半的人马就成了病号,只得撤回辽西。陆军遇到沼泽,海军又遇到风灾,刚从山东的港口出海,就在渤海湾里碰上了飓风,船只大多毁损,结果连朝鲜半岛的海岸线都没望见,就郁闷地打道回府了。
这次东征虎头蛇尾、无疾而终。但愣头青高元也被吓得够呛,上书自称“辽东粪土臣元”,向隋文帝百般求饶,头低得够可以了。隋文帝见高句丽从敌对变作臣服,也就理智地接受了。

该来的总会来。隋朝和高句丽的决战推迟了十年,终于又到了摊牌的一天。
公元607年夏天,隋炀帝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北巡,史载“旗帜相望,征鼓相闻,首尾连续,千里不绝”。在五十万隋军的护卫下,隋炀帝直抵东突厥汗国启民可汗的宫廷,接受突厥人及塞外诸民族酋长的顶礼膜拜。在这大群粉丝中,隋炀帝看到了一个神色不安的家伙,一问原来是高句丽国王高元派到突厥的外交大使。
哟,让你来大隋朝拜老是推三阻四,倒和突厥人搞得挺热乎啊!
隋炀帝心生疑窦,认定高句丽是贼心不死,还想串联别国搞什么妖蛾子!随行大臣裴矩也愤然进奏道:“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臣,别为异域。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
裴矩是功勋卓著的外交界元老,用政治手段制服东西突厥的大能人。这几年下来,既往失去的边疆土地,例如西边的吐谷浑国、南边的占婆国等都被隋军收复,重新成为华夏的郡县,高句丽王国当仁不让地成为下一个目标。裴矩正谋划着用余威收服高句丽呢,于是鼓励隋炀帝道:“高句丽使者亲眼见到东突厥举国降服,必惧皇灵之远畅,虑后伏之先亡。如今正好威胁高元入朝!”他这番话更是给隋炀帝火上浇油,于是对高句丽大使怒道:“告诉高元,他要是不来大隋朝见我,我就亲自带着启民等人去高句丽找他!”谁料这番狠话适得其反,高元被吓坏了,继续做缩头乌龟,打死也不出头。
北巡结束后,隋炀帝开始着手筹备东巡。他汲取了老爹的教训,为解决东巡的后勤和气候难题,做了三方面的周密准备:一是下令开凿沟通黄河和海河的永济渠运河,把河南的粮草输送往前沿基地涿郡(今北京市南郊);二是选择在冬末初春的二月出兵,此时辽东的沼泽尚未解冻,利于通行,而气候又稍有转暖,算是两全其美的时节。这两件事说明隋炀帝是个聪明人,但第三项准备就有点扯了:天下总动员、合兵上百万,连偏远的岭南地区也要征集三万士兵,而且隋炀帝还要御驾亲征!。
为了一个高句丽,至于这样吗?想当年南征灭陈、北伐突厥也没动过这么大阵仗啊!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22 02:14:02 +0800 CST  
至于吗?至少隋炀帝觉得至于。因为他的想法压根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摆谱。
有鉴于战争的巨大伤亡和不可控性,现代国家有矛盾了,通常用军事演习互相示威,大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风范。隋炀帝显然具有前卫意识,也喜欢搞军事大游行,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北巡突厥、西巡张掖、南巡江南,每次都动员数十万甲兵陪驾,自己特有面子特过瘾,别人也诚惶诚恐赶紧臣服,真是名利双收!然而俗话说“事不过三”,当他东巡高句丽时,这一招不灵了。
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以高元不肯朝见为由,下诏东征。出兵前夕出了一件不祥之事,太原的官家养马场突发疫情,厩马大多暴毙。隋炀帝心下忐忑,派巫者去驱邪。巫者不敢动摇炀帝出兵的决心,就编了一通鬼话:“先帝命令扬素、史万岁取走了这些战马,好率领鬼兵祝您讨伐辽东!”隋炀帝哈哈大笑,率领百万大军上路了。谁能料想这百万儿郎,自己却成了鬼兵!
抵达涿郡后,隋炀帝召集了天下佛道高僧大作法事,为东征将士祈福。他还把各国朝贡使者接到涿郡,甚至包括西突厥处罗可汗、高昌王麴伯雅、吐谷浑王太子顺、伊吾吐屯设等番邦君长,史载“备设天下珍羞,盛陈女掷,罗绮丝竹,眩耀耳目”,仗还没打就搞起了庆功宴,实际上就是杀鸡儆猴,要让大伙儿看看不听话的下场。然而诡异的是,真正能为东征出力的两个藩属,东突厥汗国和百济国,虽然嘴上大拍隋炀帝的马屁,却自始至终没有出一兵一卒。作为高句丽的邻居,他们比隋炀帝清醒得多,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立国数百年的高句丽可不是那么容易打的。当时高句丽的人口已近四百万人,在全民皆兵的体制下可动员数十万大军,加上主场作战的优势,纵然隋军百万也不一定吃得下。果不其然,万国使团没看到不听话的下场,反而看到了超级大笑话。

4、隋炀帝的东征闹剧
隋炀帝一上来就闹了三个军事学上的大笑话:第一,为了向高句丽炫耀实力,他竟然公开宣布了隋军的进军路线和兵力规模,让敌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军事机密;第二,为了展示排场和气势,他把隋军分为二十四路进军,依次开拔上阵,光是大军出发仪式就花了整整四十天,再加上辽东地形崎岖,结果人海战术变成了车轮战,兵力优势大为削弱;第三,也是最搞笑的一点,隋炀帝为了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提倡什么“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王者之师,义存止杀”,禁止隋军将领自行展开军事行动,一切听他指挥去接受高句丽的投降,结果把战争搞成了旷日持久的示威游行。
如此自缚手脚,焉有胜理?受命为前敌总指挥的兵部尚书段文振上表劝谏道:“夷狄多诈,深须防备,口陈降款,心怀背叛……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余城自克。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兵粮又竭,强敌在前,靺鞨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段文振之言句句在理。可惜他开战不久就病逝军中,隋炀帝干脆兼任了前敌总指挥,自编自导他的荒唐大戏了。
虽然炀帝离谱,但隋军毕竟精锐,东征一开始还算顺利。在辽河遇到阻击时,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三位勇士泅水步战、勇闯敌阵,以壮烈的死战震慑了敌胆,大军随即搭桥过河,一战就击斩了上万敌军首级,随即乘胜围困辽东城。
所谓辽东城就是西汉设置的襄平城,自从战国后期燕国驱逐东胡、进取辽东以来,一直是辽东郡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帝国统治中心。在南北朝时代沦陷于高句丽后,该城成为高句丽王国的顶级重镇,也是整个辽东要塞防御体系的核心。隋炀帝带着各国番邦使节亲临城下,大感光复故土、天下一统在即,不禁豪情大发,赋诗曰: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
清歌凯捷丸都水,归宴洛阳宫。
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
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但隋炀帝高兴得早了点。高句丽人完全没有迎风归顺的意思,反而做足了战争准备,依托以辽东城为核心的城市防御体系拼死拒守。先不说品性操守如何,单以学习成绩而言,高句丽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无论是文字、礼法、官制,还是政略、兵学、武备,高句丽都汲取了中原传来的华夏文明精髓。除了保留游牧民族的骑兵传统外,他们还学习中原王朝,把城市防御体系做到了极致。
高句丽占据辽东地区长达264年,至于更边远的汉四郡之地(玄菟、乐浪、带方、真番),更是沦于其手数百年了。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高句丽不遗余力地大搞国防工程建设,把辽东(指辽河与鸭绿江之间的地域)建成了广阔的纵深防御阵地。这一带多为丘陵,地形崎岖,主要依靠河流开辟的河谷形成交通孔道,丘陵之中又往往有大山突兀而起,足以控扼交通。更关键的是,这些大山的山腰甚至巅峰多呈台地地形,也就是相对平坦,可以建筑规模不小的城堡。有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高句丽人就在水路交通枢纽大造城堡,把山城修得遍地开花,光是最南端的辽东半岛,考古发掘的高句丽山城遗址就有近六十座。这些山城不仅是牢固的防线,还可以成为高句丽进窥中原的桥头堡:从最南端的辽东半岛扬帆出发,一百二十公里外就是中原重地山东半岛,中间还有庙岛群岛作为中转基地,实可谓一衣带水!
在如此严密的城市防御体系面前,惯于攻坚的隋军也颇感棘手。数月之间,各路隋军被遍布交通路线的山城阻扰,陷入旷日持久、伤亡惨重的拔点作战。尤其是辽东城号称是固若金汤的不破之城,根据考古发掘的古墓壁画的描绘,辽东城拥有内外双重城墙,均用砖石砌成,城外还有宽广的护城河,城外山丘险要之处又加筑了许多城堡,共成犄角策应之势。由于隋炀帝愚蠢的预告行为,高句丽人早就在城里囤积了可用两年的粮草军械,制定了打持久战、消耗战的策略。他们还利用了隋炀帝“劝降优先”的诏令,每当城防告急的时候,就诈称请降。隋军将领迫于诏令不敢再攻,只能上奏请旨。结果等炀帝批阅签字回来,高句丽人已经补好城墙、重新备战了,史载“如此再三,帝终不悟”。
这场莫名其妙的攻城战一直拖到五月份,天气骤然转暖,沼泽冻冰消融,隋炀帝眼瞅着只能重蹈老爹的覆辙无功而返。他彻夜惆怅、辗转反侧,打死也不甘心。忽然之间,段文振生前的谏言闪现脑中:“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余城自克!”
呀,我当初怎么就没采纳这个法子呢?
隋炀帝顿觉灵感汹涌,拍案而起,下令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崔弘升等大将绕过辽东城,率领三十万精锐直扑高句丽国都平壤,又驰令水军总管来护儿、周法尚率领四万江淮水军从山东出海,驶往平壤会合。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23 19:49:30 +0800 CST  
段文振的点子是不错,可惜此一时、彼一时也。深入敌后的斩首行动既是奇招也是险招,如果开战之初就能急袭平壤,或许能收出其不意之奇功,但经过漫长的辽东作战,高句丽人岂无戒备?稍有不慎,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不准魏延出子午谷奇袭长安。更何况,正所谓“兵贵神速”,哪有三十万大军搞奇袭的!
水军这回运气倒是不错,一路风平浪静直抵朝鲜半岛西海岸。高句丽国王高元闻讯倾巢而出,亲率十数万精兵迎战,史载“列阵数十里,(隋军)诸将皆惧”。来护儿却兴奋地笑道:“我本以为敌军会坚城清野、固守待援,如今却自己跑来送死!咱们灭了他再吃早饭!”
真是好大的口气!
好大的口气源自好大的志气。来护儿的祖上来歙是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功臣,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其家族在南北朝时期避难到南方。作为名将之后,来护儿从小就有慷慨大志,据说上小学时就长叹道:“大丈夫在世,当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专事笔砚也!”颇有班超投笔从戎之豪气。十几岁的时候,他为报舅父被杀之仇,孤身闯入仇家的婚宴,当着数百人的面砍下了仇人首级,从此名震南国。陈国灭亡后,来护儿投顺隋朝,一直企盼着有大展拳脚的舞台。所以他见敌军蜂拥而来,不忧反喜,期盼着毕其功于一役。
高句丽军以众敌寡、主场作战,更是不会怯场。高元的王弟高建自以为骁勇绝伦,竟然只率数百精骑冲阵挑战。来护儿一看机会来了,即派武贲郎将费青奴率敢死队迎击。这个费青奴后来在隋末乱世中做了王世充的心腹干将,曾让瓦岗寨的好汉们吃了很多苦头。他不愧为一员猛将,纵马驰奔将高建斩杀,随即冲进敌军大阵奋勇击荡,让高句丽人大惊失色。来护儿趁机率领全军冲锋,一直追赶到平壤城下。
迁都两百年来,高句丽把都城平壤建成了一座大都市,光城墙就有三重,外墙更是绵延二十多公里。这么一座大城,只带了四万人马的来护儿怎么攻得下?副将周法尚谨慎持重,劝来护儿回海岸扎营,等待陆军大部队会合。此时高句丽守军突然出城迎战,激得来护儿杀性大起,一顿拼杀之后竟然围追着逃敌冲进了平壤城门!
哇噻,得来全不费功夫,就这么破城了?!来护儿被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占领外城后纵兵大掠,队伍开始散乱。惊魂稍定的高元躲在内城城墙上看到这般光景,赶紧下令全军出动反击。王太弟高建武更是亲率禁卫军冲锋肉搏,高句丽军士气大盛。经过激烈的巷战,立足未稳、以寡敌众的隋军终于支持不住,一路退往海岸泊船处,幸亏留守的周法尚已作好应敌准备,高句丽军也不敢再冒险,退回城中拒守。

水军的突袭功亏一篑,姗姗来迟的陆军也只剩半条命了。根据《新唐书》记载,当时从辽东城到平壤有八百里路,高句丽人又坚壁清野,为了保障粮草,隋炀帝命士兵们自带百日之粮,加上武器和帐篷等物,每人的后勤物资接近四百斤。长途跋涉后,运输的骡马不堪负重,纷纷倒毙,隋军又令士兵们自己背负,并规定“士卒有遗弃米粟者斩”!将帅们的出发点是好的,累死战死也比饿死强嘛,但士兵们可想不到那么远,大伙儿就趁宿营时挖坑埋粮。结果一路上破关斩将,好不容易在七月初到鸭绿江畔,大军就快断粮了,迎面却又碰到高句丽宰相乙支文德的大军阻击。
在隋军诸将中,以宇文述和于仲文地位最高,偏偏两人就意见不合。宇文述曾为隋炀帝夺位立下首功,又从不劝谏炀帝的荒唐之举,所以在史书中视为奸臣。但坏人常常也是能人,他人品不佳,眼光还是老辣的,认为军粮将尽,即使越过鸭绿江、进抵平壤城,也无法持久作战,不如回师算了。而于仲文的祖父是北周八柱国、有军神之誉的于谨,正所谓名门世家,对宇文述这样的暴发户一直看不顺眼。他嘲笑道:“数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何颜以见帝!我早就知道此行不能成功!”宇文述也厉声回应:“何以知无功?”于仲文接着说:“古之良将能成功者,军甲之事,决在一人,今人各有心,何以胜敌!”
好嘛,你是良将,就让你做主得了!
宇文述只得让步。但于仲文确实也有将才,把仅剩的粮草辎重置于队尾诱敌,然后突然回军围击偷袭的敌军,把乙支文德打得大败而逃。隋军渡过鸭绿江,随后又是七战七捷,终于逼至平壤城下。和辽东城的情况一样,高句丽人如法炮制使出诈降计。因为隋炀帝下了“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的诏令,乙支文德甚至大摇大摆地亲自到隋军大营谈判。这回宇文述和于仲文倒统一了意见,要借机拿下乙支文德,偏偏负责监军的尚书右丞刘士龙又跳出来,说什么皇帝诏令不可违、***诚信不可失,硬是放跑了他。
乙支文德这一趟有惊无险而且大有收获,摸清了隋军粮草断绝、指挥不一的底子。他劝国王高元写下投降书,声称只要隋军撤退,高元便会朝见隋炀帝以示臣服,并给于仲文送去一首马屁诗“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阿谀肉麻之至;但暗地里,他却派人在关隘之处布置伏兵,还在北撤的必经之路清川江修筑了水坝,要重演关云长水淹七军的故事!
数日攻城不下后,隋军确实断炊了,甚至开始斩杀战马充饥。饿肚子的于仲文也没了脾气,只好忍受着宇文述的白眼,同意了乙支文德的停战请求。七月二十三日,隋军退至平壤城以北一百五十里外的萨水(今朝鲜清川江)。想当年,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最东端就在萨水入海处,但如今长城不见踪影,只有高句丽人的伏兵隐伏于山林草莽之中。隋军以为和谈成功,对即将到来的噩梦浑然不觉。他们犯愁的是由于盛夏雨多、江水暴涨,萨水的水面已宽达四百多米。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士兵们连砍木头造渡船的力气也没了,只能四散寻觅浅水处徒步泅渡。好不容易寻得一处,大军便争先恐后抢渡入水,搞得将军找不到士兵、士兵顾不上武器,情况一片混乱。等到河心半渡处,高句丽伏兵突然打开水闸泄洪,隋军顿时大乱。宇文述、于仲文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怎会不知这种“半渡而击之”的小伎俩?只是他们见乙支文德亲自来军营请和,便以为高句丽人会真心诚意停战,所以一时大意。
棋差一着,满盘皆输。隋军统帅的轻信和麻痹换来了恶果。乙支文德趁机率五万骑兵追杀而至,与早先布置的伏兵前后夹击。尚未渡河的隋军后卫大将辛世雄首当其冲,苦斗良久战死沙场。其余人马由于是在渡河中突然遇袭,指挥体系完全混乱,只能各自奔命去了。这场伏击战很快变作一边倒的屠杀,昔日的雄师劲旅化为满山遍野的尸体和俘虏。史书记载,直到三十年后的唐朝贞观年间,唐朝使者见到的萨水战场依然是“骸骨相望,遍于原野”。九军之中,只有刑部尚书、右御卫大将军卫玄应变及时,率领三万部属结成方阵击退追兵,得以全军而还。其余八路人马死伤殆尽,回到辽东点名时只剩下两千七百余人。
闻知噩耗,隋炀帝不禁眼冒金星、昏天暗地。他愤怒地下令处斩监军刘世龙,撤销了宇文述的职务,于仲文也被关押后病死狱中。但追究责任已无济于事,隋炀帝只得怏怏而归。其实,大军劳师远征苦寒之地,在古今中外都是超级难题。拿破仑、希特勒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就败在远征俄国,终致身死国灭。东北和俄国都是冰雪酷寒之地,而三十万隋军从中原到辽东再到平壤,其后勤之艰难、路程之遥远更是远胜过拿破仑、希特勒进犯莫斯科。以此观之,隋军之败乃大势使然也。但是,除了天时地利的制肘和高句丽军的顽强,隋炀帝的轻敌荒唐、隋军前线指挥权的分散、来护儿和于仲文的急躁求战,也是东征失败的重要因素。
惨败的噩耗很快传遍帝国,不堪重负的民间开始流传一首著名的革命歌曲《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头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
横侵矟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食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剑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23 20:12:32 +0800 CST  
5、昏君与明君:共同的抉择
第一次东征的惨败,完全出乎隋炀帝的意料,更何况是在观战的各国番邦君主、使者眼皮底下丢丑,让***的面子往哪儿搁?偏偏隋炀帝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好面子的皇帝。于是,九月份回到洛阳后还没消停半年,他即于公元613年正月初二发布诏令“征天下兵,募民为骁果,集于涿郡”,而且修缮去年占领的几座辽东城池,作为第二次东征的军事基地。
诏令一出,天下哗然,无论贵贱士庶,群情反对。要知道,虽然隋文帝攒下了一份厚实的家底,但自从隋炀帝登基以后,营造东都、开辟驰道、修缮长城、通凿运河、巡游四方等等,总计动用劳动力高达三千万人次以上,而紧接着又东征高句丽,动用军队百万、民夫两百万,史载军民“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就是铁打的天下,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如果说征服高句丽是为了安定未来,那么暂时停战就是为了保住现在。其中的轻重缓急,不言自明。有大臣进谏“中国疲弊,万乘不宜屡动”,恼羞成怒的隋炀帝愤然道:“高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另一位大臣退一步劝他不用“亲辱大驾以临小寇”,只需派将领出征即可。谁料隋炀帝更为震怒,在朝堂上咆哮道:“我自行尚不能克,只遣人去,岂有成功也!”当年四月底,他再次率众渡过辽河,开始第二次东征。
一般来说,自负之人是经不起挫折的,不是变得颓废就是变得疯狂。隋炀帝看起来是发狂了,但实际动作还是颇有章法。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回他不再瞎指挥了,允许“诸将便宜从事”,所以打出了一些漂亮仗。例如萨水惨败的生还者王仁恭,率军进攻昔日汉魏玄菟郡的治所新城(今辽宁抚顺),仅以一千重骑兵冲击数万高句丽军的大阵,竟然阵斩上万首级,多少报了袍泽之仇。事实证明隋军野战无敌,高句丽人于是又龟缩回各城据守。隋军也一回生二回熟,采取稳扎稳打的围城战术,牢牢钉死高句丽在辽东地区的各大重镇,同时派宇文述戴罪立功,率精骑数万直插鸭绿江,把高句丽一分为二。来护儿也率水军扬帆出击平壤,牵制敌军进援辽东,史载“诸将分道攻城,贼势日蹙”。
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美。只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历史就会忘却失败的阴影,只会记住我永恒的光辉!
志在必得的隋炀帝,为激励将士,还在阵地上豪情大发地写了一首《白马篇》: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但历史就是如此不可思议:第一次东征惨败的根源是远征断粮,所以这回隋军步步为营,以保障粮食供应。但偏偏还是栽在粮食问题上!这倒不是前线部队没粮食吃,而是后方运粮的造反了。
公元613年六月,就在隋炀帝亲赴辽东城下督军的紧要关头,东征的总运粮官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鼓动粮夫叛乱。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名将杨素的嫡长子,年仅三十就封为正二品的柱国。作为顶层的既得利益者,杨玄感为何要窝里反呢?他自己的说词是“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吾为天下解倒悬之急”,好一派为民请命的君子模样!
只是,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既得利益者发动的改革或者革命,多半还是为了既得利益者自己。其实早在东征高句丽之前,杨玄感就企图趁隋炀帝西征吐谷浑时袭击行宫、废帝改立。杨玄感无非是嗅觉敏锐一些,预见到了隋朝天下的崩塌,便想仗着自己的家族势力先下手为强罢了。
更有力的证据是,杨玄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黎阳乱起,跟着杨玄感造反的也都是权贵圈里的头面人物,包括北周八柱国李穆的嫡孙李密、广平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平陈统帅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等四十多名显贵子弟,实际上是隋朝统治集团的一次内战。他们的叛乱断绝了粮道,置数十万东征军的性命于不顾,用心何其毒辣!更恶劣的是,在辽东前线督战的兵部侍郎斛斯政也是杨玄感的同党,事发后竟然投奔到高句丽,把隋军的东征机密情报和盘托出,这仗还怎么打得下去!
其实说到底,隋朝的建立就是杨坚在权贵集团拥戴下搞的一出政变,所以隋朝绝非杨坚一家的独资企业,而是包括杨素家族等都拥有股份的合资企业。杨广的夺嫡称帝本质上是权贵集团扶持下的又一出政变,更进一步增大了权贵股东们的投票权。如今企业要被董事长隋炀帝搞垮了,股东们自然想投票换人。
当然了,在古代政治生活里,靠谱的不是用手投票,而是用手里的刀枪投票。杨玄感起事后,没有听从李密“长驱急进、直奔关中”的良策,而是就近围攻东都洛阳。当时,曾在萨水战役全身而退的名将卫玄留守关中,再度使出危机管理的本事,及时率精骑驰入洛阳助守,叛军猛攻四十余日竟无进展。隋炀帝也迅速调遣宇文述、来护儿等东征主力回师平叛。两相夹击之下,两个月后杨玄感就兵败自杀了。
一个杨玄感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杨玄感站起来。从此,隋朝天下叛乱蜂起,统治集团离心离德,分崩离析之势昭然若揭,史载“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皆盗武马,始作长枪,攻陷城邑”。

风雨飘摇之中,隋炀帝竟然还对东征念念不忘。公元614年二月,他下诏百官商议再伐高句丽,还批评东征诸将“临三军犹儿戏,视人命如草芥,遂令死亡者众”,把自己的责任全栽到别人头上。这一来大臣们已是无话可说,于是集体沉默,表达无声的抗议。但炀帝已经走火入魔,于七月二十日再度亲临辽河水畔,他还厚着脸拉大旗作虎皮,为自己辩解道“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诸侯,令行天下”。
你是黄帝、成汤?也不自己照照镜子!
现在没人再信他的美丽词藻了。如果说第一次东征让老百姓开始造反,第二次东征让贵族们造反了,这第三次东征逼得军队也动乱起来,将领们大多拖延不至,士卒更是大量逃亡。逃兵们的战斗力和破坏力可比农民、粮夫强多了,著名的反王窦建德、刘弘基等就是为了逃避东征兵役落草为寇的,后来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也都是如此。于是乎,东征军基本上自行瓦解,只有来护儿的水军在辽东半岛登陆,打了几场胜仗。但高句丽一方也吃不消了,连续三年遭受隋军围攻,丁壮死于役、庄稼没法种,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炀帝到辽河后仅仅八天,国王高元就上表乞降,并把叛逃的斛斯政送还。
三次东征搞得死伤无数、天下骚乱,却只得到一纸空文的降表,隋炀帝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在回师路上,隋炀帝的御营竟然还遭到叛军的抢劫,被劫去四十多匹御马,可知天下已混乱如此,炀帝已狼狈如此!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一生事业的转折点。因为东征的失败,隋朝国运大损,隋炀帝也被归入“昏君”、“暴君”之列,一生功业几乎被全盘否定,被时人骂作“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可谓历史上最恶劣的评语了。其中的悔恨酸楚、百味杂陈,大概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话说炀帝回宫后饮酒大醉,借着醉意写了首五言诗,并命宫女反复吟诵其中的一句“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史载“帝泣下沾襟”。
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
大势已去,徒叹奈何。隋炀帝从此由疯狂转而颓废,恣意于酒色享乐,直到三年后被兵变所杀。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24 21:38:13 +0800 CST  
炀帝死后群雄逐鹿。曾跟随炀帝东征的将领罗艺也趁机割据幽州,并占据了辽河西岸的营州地区。《隋唐演义》说罗艺的儿子罗成是天下第七条好汉,当然是虚构人物,其实罗艺才是闻名天下的好汉。在他的铁腕治下,想到营州浑水摸鱼的高句丽军都被击退。后来在唐臣温彦博的游说下,罗艺投顺了唐高祖李渊。到了公元624年,唐军平定江南,李渊一统天下已成定局,当时的高句丽新君正是当年巷战击败来护儿、拯救了平壤城的高建武。他是个有勇也有谋的人,见中原形势已然明朗,赶紧派使臣来贺,并提出希望借鉴历史、展望未来,打造新时代的睦邻友好关系云云。
这是自炀帝东征以来,高句丽第一次主动向中原示好,堪称双边关系的破冰之旅。但李渊可是政治老手了,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自高句丽立国以来,虽然叛服不常,但至少名义上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藩臣,而草创的唐朝根基并不牢固,自己还要向东突厥汗国纳贡呢,凭什么当高句丽的宗主?所以,高建武所谓的建立新关系,无非是想趁唐朝初立、实力最为微弱的时机,一举摆脱这种附庸地位,成为和大唐平起平坐的地区大国,并且彻底杜绝中原王朝东进的口实。
俗话说“巴掌不打笑脸人”,高句丽使者虽然来者不善,李渊却也无可奈何。他自己也是炀帝东征的亲历者,曾在辽东前线负责督运军粮,当时他和隋炀帝近臣宇文士及(宇文述之子)进行了一次密谈,得出了隋朝国运将因高句丽战争而崩溃的共识,从而才萌发了争雄天下的壮志。殷鉴不远,后事之师啊。于是李渊的脑海里响起一种声音:历史是包袱,能扔就扔,才能轻装上阵往前走嘛。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今天不也有很多人这样指点中日关系么!
就在李渊准备放弃宗主身份时,温彦博出面反对了。他说降罗艺后曾任幽州总管府长史,深谙东北形势,谏道:“辽东本来是周朝诸侯箕子之国,汉代设立玄菟郡。如果今天高句丽摆脱了藩属之位,那么四边的蛮夷岂不会纷纷效仿?”,不但辽东故土再也收不回,连传统的东亚世界秩序也将土崩瓦解!一番诤言总算让李渊清醒过来,于是下诏册封高建武为辽东郡王、高丽王,总算在形式上维系住了宗藩关系。而“辽东郡王”的称号等于认可了高句丽对辽东地区的统治,所以高建武也挺满意的。
但出乎高建武意料的是,几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竟然小宇宙大爆发,一举击灭强大的东突厥汗国!高建武震恐之下,遣使奉贺并献上高句丽疆域图,算是又把宗藩关系给坐实了。唐太宗派遣使者回访时,顺便收殓了隋军阵亡将士的遗骸,还摧毁了高句丽用数万隋军尸体建筑的京观。这本来没什么,美国人和越南恢复外交关系后,不也派人到越南丛林里寻找越战遗骸嘛。但高建武毕竟是做贼心虚,觉得唐太宗可能征服突厥之威觊觎本国,于是下令修筑千里长城,史载“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有余里”,虽然没有大一统王朝的万里长城雄长,但已足够把高句丽的边疆包裹起来了。
这道千里长城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一直修到贞观二十年(646年),历时十六年、倾尽国力方才完成。最后一任监工是高句丽东部大酋长泉盖苏文,一位将成为高建武的克星,也是唐太宗死敌的枭雄。

史载泉盖苏文“须貌甚伟,形体魁杰,身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十足的枭雄范儿。他不仅人长得彪悍,背景也很雄厚。话说高句丽立国的根基是五大部落,其中位于东部地区的顺奴部落大酋长就是泉氏家族。在隋炀帝东征的熊熊战火中,高句丽虽然保住了国脉,但也造成了王室实力衰败、贵族割据称雄的后遗症,尤其是东部的泉氏因为远离战火,实力得以保全,一跃而为五大部落之首。泉盖苏文的祖父和父亲连任高句丽的莫离支(即宰相)之职,成为王权的最大威胁。当过战争英雄的高建武当然不喜欢大权旁落的感觉,一心要铲除泉氏。公元642年,泉盖苏文的父亲去世,高建武不准泉盖苏文继任莫离支,还使出调虎离山之计,把他打发到西部边境去修长城。面临危局,泉盖苏文显露出枭雄本色,当众向国王磕头谢罪,麻痹对方,然后在送别宴席上大起伏兵,袭杀了百余高官显贵,并亲率本部落兵马驰入王宫,干掉了高建武。
可怜高建武没死在隋军手上,到头来被权臣所弑!泉盖苏文立了一个小孩子高藏当傀儡王,自己大权独揽,成为高句丽王国的董卓、曹操。为了漂白政变,泉盖苏文还向唐太宗请求册封。当时东突厥汗国的遗民正在乙毗咄陆可汗的率领下造反,一度还打进了安西都护府,忙于平乱的唐太宗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泉盖苏文。第二年正月,太宗派使者相里玄奖出使册封,顺便劝其不要欺负邻国新罗。谁知泉盖苏文霸道惯了,竟然强词夺理道:“昔日隋炀帝攻打我国,新罗趁人之危霸占我土,现在我们出兵是为了收复故土!”相里玄奖也是个牙尖嘴利的角色,立即反驳道:“辽东是我华夏故土,高句丽全国都是汉晋郡县,按你这么说,我大唐也可以出兵收复故土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宾主吵得不欢而散。唐太宗闻讯大怒,即于四月诏令征讨高句丽。这道诏令是炀帝东征三十年后,中原王朝第一次对高句丽宣战。按理说“昏君”已死,“明君”已立,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明君”唐太宗和“昏君”隋炀帝的态度几乎一模一样:不灭高句丽誓不罢休!唐太宗和他的儿子唐高宗前赴后继,在二十四年间发动了六次东征,其执著和投入丝毫不亚于隋炀帝。
究其原因,相里玄奖其实是说出了唐太宗的心声。太宗曾亲自召集长安民众代表,解释东征缘由:“辽东故中国地”,如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当为中国复子弟之仇”,因此是华夏统一战争必须完成的尾声。另外,地缘政治的因素也同等重要,高句丽击败隋军后国际地位上升,隐然有分庭抗礼之势,再加上摊上泉盖苏文这样一位刁蛮枭雄,难免会成为大患。所以,当有大臣反对时,太宗又解释道:“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太宗用民族复兴的理想鼓舞群众,用地缘政治的现实说服精英,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技巧。不巧的是,东征诏令刚出来就发生了太子李承乾、齐王李佑(太宗第七子)、汉王李元昌(太宗之弟)等一连串预谋叛乱事件。所以拖了整整两年后,唐太宗才准备停当,于公元645年正月出兵。东征军兵分两路,海路以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庞孝泰、程名振等将领和南方士卒四万余人从山东莱州渡黄海,直趋平壤;陆路由唐太宗亲自挂帅,带着开国名将英国公徐世勣、江夏王李道宗,以及尉迟敬德、张士贵(玄武门功臣)、执失思力(东突厥大贵族)、契苾何力(东突厥大贵族)、阿史那弥射(西突厥大贵族)等当朝红人,共六万步骑攻打辽东地区,同时诏令契丹、奚、新罗、百济等番邦君长领兵助战。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4-24 21:42:58 +0800 CST  
大国博弈:唐与阿拉伯在中亚的竞争
(本节介于突厥和安史之乱章节之间)

1、来自西方的难民
自从公元657年,苏定方将军彻底征服西突厥汗国后,帝国疆域向西大幅伸展,史载“是时中国富强,从长安安远门至唐境西陲远达一万三千里”。辽阔的西域大地统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处处传唱着帝国的荣耀: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如草收奇功。
这是李白送族弟李绾从军时的送别诗。李绾从军的目的地是大唐安西都护府,辖下的碎叶城正是李白出生的地方。生性慷慨洒脱的诗仙李白,也一直向往立功边塞,所以才把浪漫的骑士之梦寄托在族弟身上吧。其实,在那个壮丽激昂的时代,安西,这个帝国最遥远的边疆,成为诗人们最向往的梦想。鼎鼎大名的边塞派诗人岺参、高适等都曾去那里挥洒青春。

突然之间,比安西更西方的地区进入了大动乱的时代。许多年来西方之地最强大的波斯帝国,突然遭遇了从沙漠崛起的阿拉伯人。
公元637年5月底的卡文迪西战役,十万波斯大军被阿拉伯人全歼,波斯宰相和许多名将也战死沙场。正是在这场战役中,波斯帝国军魂的象征,据说传承了数百年的卡莱战旗被阿拉伯人缴获。从此,波斯军队就像失去了灵魂的空壳一样,再也未能作出像样的抵抗。6月中旬,阿拉伯军队乘胜进军位于伊拉克的波斯首都泰西封,皇帝叶兹德三世手无寸兵,只得弃城而逃。四年后,在波斯人的老家伊朗高原,叶兹德三世做了最后的努力,召集帝国仅余的勤王军发动尼哈旺德战役,不幸又被打得全军覆没。
此时的唐太宗已经征服东突厥汗国,天可汗的威名传入西域。于是,公元647年,走投无路的叶兹德三世向遥远的大唐遣使求援。唐太宗仔细考虑了一番,回书婉拒道:“国君相救,确在情理之中。但据我所知,阿拉伯族人民忠信,首领得力,焉有不胜之理?你只能想法获取他们的欢心了。”
对于勃然兴起的阿拉伯民族,唐太宗的夸奖并不过份。但他真正的顾虑倒不是这些,而是因为波斯与大唐之间还隔着一个敌对的西突厥汗国呢,总不能让兵马坐飞机空降过去吧?再说了,为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波斯,犯得上两肋插刀么?
公元651年,倒霉的叶兹德三世在逃亡路上被劫匪杀死,波斯帝国宣告覆灭。太子卑路斯逃到东部边境的吐火罗地区避难,好不容易熬到阿拉伯人内讧了:话说当年穆罕默德升天之时,走得太突然,竟然没有指定继承人。一开始还好说,都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嘛,四个大弟子轮流坐庄,史称四大哈里发时代。可是后来就出问题了,一派坚持血统论,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血脉后裔才能当哈里发,发展成今天的什叶派。另一派是大贵族倭马亚家族,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谁拳头硬谁当家。公元661年,什叶派领袖阿里(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养子)遇刺身亡,阿拉伯帝国爆发大规模内战。趁着敌人内讧,卑路斯王子鼓起余勇,出兵收复了波斯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并向大唐遣使求援。
说起来,卑路斯的运气真是比老爹好多了,这时苏定方已经彻底消灭了西突厥汗国,大唐帝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延伸到波斯边境,成了阿波战争的利益相关者。于是,唐高宗本着捡便宜、收小弟的心态,册封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但唐高宗其实是敷衍了事,派去的册封使者王名远竟然只是个县令,而且一直口惠而实不至。不过也不怪他,唐军正忙着东征高句丽,西打吐蕃国呢,也只能给予精神支援了。
公元667年,心狠手黑的倭马亚家族连打带骗地搞翻了圣人后裔,建立了倭马亚王朝的牢固统治,紧接着发兵东征呼罗珊,又派大将阿西比进军吐火罗,一路追击波斯复国势力。卑路斯王子苦撑数年,最后只能带着几百名波斯贵族万里长征,逃到长安当起了政治难民。王子以右武卫将军的虚衔客居长安,其人身形俊美,举止优雅,神情却很憔悴落寞,让唐朝的友人们也为之潸然。

卑鲁斯王子死后,他的长子泥涅师被封为羽林军左威卫将军。公元679年,唐高宗又作了一次努力,派名臣裴行俭为波斯道行军总管。
所谓波斯道行军,顾名思义就是以波斯国土为目标的作战行动。但泥涅师想不到的是,压根没打算为他复国,而是假途伐琥,打着送他回国的旗号袭击西突厥人。当时朝廷争议的时务就是:如何应对波斯乞援复国的请求?主流的意见是,西方之大敌,不在遥远的大食,而在复兴的突厥和旺盛的吐蕃。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心里话吧。放着眼前的敌人不顾,徒然耗损大量的国力,去收复和维系一片属于别人的遥远国土,很难说得上明智吧?
所以,老成谋国的裴行俭率领数万唐军大张旗鼓远行万里,在经过西突厥人的首都碎叶城时突然进攻,把还在喝酒作乐的谋反贵族们一网打尽。随后,裴行俭只派了几千骑兵作保镖,护送泥涅师穿越了河中、吐火罗等地,进入波斯西南部的俾路支地区。这片土地是干旱的不毛之地,比阿拉伯人的老家好不到哪去,所以他们暂时没心情料理这鬼地方。就在这片安全却贫瘠的土地上,泥涅师王子孤寂地立起了萨珊波斯的旗帜。
在唐高宗的支持下,泥涅师一开始还能勉力支撑。但到了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武则天君临天下,帝国陷入改朝换代的内忧,再也无人关注唐高宗的许诺。又过了三年,吐蕃大军攻陷安西四镇,占据了南疆塔里木盆地,随即,后突厥汗国又西征北疆草原,一直打到了锡尔河流域。大唐与吐蕃、后突厥陷入三国混战,再也无法向中亚投送力量,所以波斯复国的梦想也就彻底湮灭了。到了公元707年,泥涅师实在寂寞难耐,只得万里迢迢地回长安养老去了。
至此,倭马亚王朝终于彻底吃掉了波斯,随即变本加厉。马立克哈里发在向西征服西班牙、向北进攻拜占庭之外,派遣大军东征波斯以外的诸国,并对东征将领许诺道:你们谁先征服了中国,谁就是中国的总督!
真是好大的口气!你这是羊肉串吃多了上火吧!
但他们自己还真当真了,一只部队向东南出击,征服了印度北部;另一只军队从呼罗珊出征东北方的河中地区。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7-15 16:48:04 +0800 CST  
2、大河浊浪:河中沦亡史
历史上的呼罗珊是一片广袤富饶的平原,包括了今天伊朗的呼罗珊省,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马累,阿富汗西北部诸地,传统上一直是波斯帝国的东北边疆重镇,类似于幽燕之地对于中国的意义。从地理来看,它是波斯高原与中亚草原绿洲的分水岭,从文化来讲,它是高度发达的波斯文明与中亚游牧文明的融合地。几千年以来,两者相互冲撞,也相互交融,有时是波斯帝国的骑士和农夫从呼罗珊出发,征服和开垦中亚的沙漠绿洲与雪山盆地,有时是北方的游牧人呼啸着席卷过中亚的城邦,然后闯入呼罗珊大肆劫掠,甚至征服波斯帝国本身。
从呼罗珊的东北边境前行,就是荒凉干旱的卡拉库姆沙漠。幸而老天慈悲,在这片沙漠里留下来一个规模可观的绿洲,也就是今天土库曼斯坦的最大城市马雷。马雷是呼罗珊地区最遥远的边陲重镇了,在它的补给支撑下,继续跋涉两百公里穿越沙漠,直到金黄的沙丘逐渐变为草木稀疏的土坡,然后眼前就会出现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阿姆河。
阿姆河不可思议地把沙漠隔离在南方,所以阿姆河的波斯语意为疯狂的大河。而在它北边数百里外,还有一条差不多平行的锡尔河,再往北就是游牧民族的干旱草地了。这两条大河是亲密的兄弟,都是源于帕米尔高原的高山冰川,又都从东向西横贯千里,一起奔赴遥远的咸海,仿佛上天伸出的两条仁慈的臂膀,把人们从沙漠和干旱中保护起来。因在两河之中,这片幸运的土地被叫做河中地区。在这里,波斯移民终于找到了天堂,于是在河流的帮助下,发展出中亚最丰满的粮仓,最富庶的商铺,也是最发达的文化体系。波斯国教拜火教的创始人琐罗亚斯德就诞生于此。
然而,在锡尔河以北的中亚草原上,各种肤色和面孔的游牧人投来了贪婪的目光,塞种人,月氏人,匈奴人,铁勒人,然后是突厥人,一波波的入侵者征服过河中,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久而久之,这里的人们融合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史称粟特人。他们既是像波斯人一样耕田种地的农夫,也是像游牧人一样热衷远行游荡的自由人。当然,他们的远行不是为了征服,而是做生意,西到波斯,东到中国,几乎垄断了丝绸之路的转口贸易。
到了隋唐时期,河中分为许多城邦小国,史称昭武九姓。西突厥汗国长期充当它们的宗主国和保护人,直到大唐龙腾,一举吞灭西突厥汗国后,河中诸国又俯首于大唐的宗主权威之下,成了华夏册封体系下的都督府和州县。当然了,富庶文明的大唐是一个更好的主人,既不横征暴敛,也不过分干涉内政,只是通过安西都护府进行羁縻统治。
但老天不长眼,河中人的好日子没过多久,一群比西突厥汗国更加横暴的征服者又从西方而来:那就是倭马亚王朝的东征大军。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7-15 16:52:01 +0800 CST  
对不住各位朋友了,接下来继续更新

从地理形势来看,河中地区大致分为两个相互区隔的板块:西部地区是沙漠与大河交汇的低地绿洲,主要邦国有安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和康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以及曹国,米国,史国,何国等小邦。与之隔着数百里的荒漠,东部地区是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包裹的山间盆地,主要包括石国(乌兹别克坦首都塔什干)和拔汗那国(费尔干纳盆地)。话说在巩固了对波斯的统治后,倭马亚王朝就以呼罗珊地区为军事基地,继续东征河中西部诸国。
东征的统帅是阿拉伯名将古太白。他以镇压波斯复国运动起家,公元704年升任呼罗珊总督,哈里发还许诺,只要他攻占了中国,就让他当中国总督。古太白干劲倍增,旋即出兵河中,用十年时间征服了安国、火寻国、康国等西部诸国。随后,他又向河中东部进军,冲向大唐西域的门户。阿拉伯史学大家塔巴里的《年代记》甚至吹嘘说,古太白大军翻越帕米尔高原,东征到了大唐安西都护府境内的喀什。事实上,在公元712年,古太白确实征服了河中东部的石国,并占据了拔汗那国的西部领土。不巧的是,这时,后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力图重新统一东西突厥人,也正在向石国方向进军,倒霉的古太白遭到突厥大军的迎头痛击,被迫退回西部的康国一带。
从大沙漠里钻出来的阿拉伯人也许是穷怕了,一占领中亚就横征暴敛、竭泽而渔,规定土地税是农民的一半收成,所有的异教徒还要交纳繁重的人头税。根据波斯史学家纳尔沙的记载,阿拉伯人征服安国后,一次性就掠夺了相当于安国五年的税入,对康国索要得更多,还得外加三千名奴隶。而且每攻占一地,阿拉伯军就鸠占鹊巢。俄国史学家巴尔托里德描述道:“古太白强迫布哈拉的居民们将内城房屋的一半让给阿拉伯人……撒马尔罕的人民也被迫从城镇中完全撤出”。
随着伊斯兰教阿拉伯人的迅猛东进,中亚各国纷纷沦陷。虽然中间经历了长期而惨烈的攻防拉锯,但终唐一代,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终于在这一区域站稳了脚跟。由于宗教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信奉拜火教的萨珊波斯人、信奉佛教的中亚城邦诸国的粟特人、信奉原始萨满教的中亚草原的突厥人等,出现了大量向东逃亡的战争难民。根据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的估计,作为战争难民和逃亡者来华的波斯人、薛延陀人和昭武九姓粟特人等等,从中唐到晚唐,不下百万之众!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河中诸国官民,盼星星、盼月亮,盼望大唐来解放!

公元712年,二十八岁的唐玄宗登基即位,结束了自武则天改朝换代以来持续二十年的乱局。唐玄宗年轻气盛,意欲开拓四边,重振帝国天可汗的声威。西方万里之外,也进入了他的视野。几乎与此同时,倭马亚王朝也换掌门人了,新君苏莱曼哈里发斥责古太白骄横跋扈,吓得他携带家属逃离呼罗珊的总督府,然后进入河中军营发动叛乱。公元715年春,古太白被部将刺杀,他一手打下的河中诸国开始力图挣脱枷锁,向曾经的宗主大唐求救。
在受害最深的安国和康国率领下,中亚诸国国王联名上书大唐求援,凄凉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今大食来侵,吐火罗及安国、石国、康国、拔汗那国并属大食。臣国内库藏珍宝,及部落百姓物,并被大食征税将去……伏乞天恩兹泽,委送多少汉兵来此,救助臣等苦难!大食只合一百年强盛,今年合满,如有汉兵来此,臣等必是破得大食!”
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同年五月,唐玄宗任命右骁骑大将军阿史那献为定远道行军大总管,统管安西、北庭兵马分南、北两路西征。北路由阿史那献亲率北庭镇兵和西突厥部落骑兵三万人,沿碎叶河西越天山,先打垮了投靠倭马亚王朝的西突厥胡禄屋部落,然后南渡锡尔河直入河中西部地区,与平定了古太白叛乱的名将耶济德在康国、米国北境激战。
而南路虽是偏师,其实更加紧要,因为拔汗那国与安西四镇只隔着天山山脉,实乃门户之邦,必须从倭马亚帝国手中夺回。南路军统帅是监察御史张孝嵩,他是科举进士出身,本是文化人一个,但难耐“投笔从戎”的激情,向唐玄宗请愿从征安西。从长安出发前,他的诗文好友张九龄、贺知章、王翰等都赋诗相送,今天还保留下来的是王翰(他写下了千古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送别诗:
紫绶尚书印,朱輧丞相车。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
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
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
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
当时,拔汗那国王遏波之被阿拉伯军驱逐,流亡到安西都护府。张孝嵩对安西都护说:“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自愿统率安西镇兵万余人,从塔里木盆地出发,长驱数千里,跋涉百余日,三战三捷大破倭马亚与伪军联军,把当初古太白扶植的傀儡王阿了达赶进了深山老林。随后张孝嵩传檄诸国,一时威震西域,邻近的石国也。两年后,阿了达在阿拉伯军的护卫下重新登基,但旋即在唐军的压力下反正。从此,阿拉伯人的势力被彻底逐出了河中东部地区。

南路偏师大获全胜,北路的主力却半途而废。这倒不是因为倭马亚军队有多能打,而是突骑施部落在后方闹事了。
突骑施是西突厥人的古老部族,盛唐名将哥舒翰的祖辈就出自突骑施部落的哥舒氏族。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中,突骑施逐渐强大起来。他们游牧于碎叶城一带,受大唐安西都护府管辖,其首领受封为唐朝郡王,可谓铁杆藩属。所以,后突厥汗国视之为眼中钉,于公元八世纪初出兵杀死了突骑施首领娑葛。不久后,在唐朝支持下,娑葛的部将苏禄收拾残部,重振旗鼓,受封为唐左羽林卫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他一面积极配合唐军围攻世仇后突厥汗国,大得唐玄宗的信任和赏识,实际上却借着唐的旗号大展雄才,号令和收服西突厥各部落。公元716年,就在唐军西征的时候,苏禄竟然自称可汗了!
可汗这个尊号,历来只能由唐朝皇帝赐予阿史那家族,其他的突厥杂牌外人不得染指。苏禄的僭越称汗,让阿史那献非常不爽。他立即带着部队赶回碎叶,要和苏禄一决雌雄,导致西征功亏一篑。倭马亚军队随后大肆报复,杀害了曾与阿史那献通信求助的米国王,并野蛮摧毁了米国都城(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市),让这座丝路重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当然,他们也只敢窝里横,因为畏惧唐军再来,当年六月,苏莱曼哈里发就遣使到长安求和了。
话说阿史那献与苏禄交手几回,被打得鼻青脸肿,于是上书请求朝廷调军围剿。苏禄也不甘坐以待毙,企图联系倭马亚呼罗珊总督耶济德联军进攻安西。形势一时波诡云谲。
但开元盛世不是凭空而来,唐玄宗的伟大功绩也不能因为安史之乱就一笔抹黑。当时的唐玄宗虽然年青,头脑却非常成熟老道。他没有拘泥陈规,而是审时度势之后作出了明智的判断:河中西部的诸国路途遥远,唐军主力还得留镇安西防御吐蕃,与其亲力西征,不如“以夷制夷”,打一场代理人战争,而这苏禄的确是个枭雄,但在乱世之中,与其把苏禄推向敌方,还不如为我所用!
于是在公元719年,唐玄宗下诏,把阿史那献召回长安养老,并册封苏禄为忠顺可汗,为了让他的汗位名正言顺,还把交河公主(原西突厥汗国王族后裔)嫁给他。唐玄宗给他的另一项官职是金方道经略大使。所谓“金主西方”,金方道经略大使就是对西面事务的大总管,唐玄宗通过“以夷制夷”的策略,冀望苏禄能成为遏制倭马亚势力的防洪大堤。
事实证明,苏禄没有辜负唐玄宗的厚望。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7-20 13:51:44 +0800 CST  
3、代理人战争:顶撞者苏禄
时任哈里发是欧麦尔二世,史书评价此君“公正廉洁,广施仁政,实行宗教宽容政策”,被誉为倭马亚王朝最开明的哈里发。他的仁政之一,就是为了在征服地区推广伊斯兰教,规定只要入教就能免收人头税。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任呼罗珊总督加拉赫在中亚历史上以贪暴狡诈闻名。他看到呼罗珊和河中民众大量入教后,赋税骤减,心里那叫一个钻心地疼,于是悍然规定只有行了割礼且能通读《古兰经》的才能免税。
河中民众立马就出离愤怒了:所谓割礼就是要割去包皮,对当地人来说无疑是难堪而且危险的流血事件,更离谱的是,当时的《古兰经》都是阿拉伯文版本,你当俺们是天才,个个都会外语?这不是耍猴是什么!
于是,公元719年初,群众们为了保护下半身的自由,也为了保护自己的钱袋子,愤然造反了。加拉赫立刻报以老拳,发动圣战镇压起义,一直打到了锡尔河流域。骄狂之下,他还狂言要打到中国当总督。而苏禄可汗也是新官上任,正在兴头上呢,于是率数万铁骑驰援河中诸国,一战击溃阿拉伯军主力,并把加拉赫重重围困在城堡中。加拉赫只好把多年搜刮的金银珠宝作为赎金,落了一个人财两空的下场。苏禄的胜利为唐玄宗大长了脸面,第二年七月,被阿拉伯入侵的印度人也派来了使者,史载“南天竺国王尸利那罗鲁伽摩请以大象兵马讨大食及吐蕃,仍求有以名其军制。玄宗嘉之,名为怀德军。”

公元723年底,第十任哈里发沙希姆登基。这位老兄是倭马亚王朝有名的中兴之主,曾派远征军翻越比利牛斯山脉,攻入法兰克王国腹心,直到在普瓦提埃(今法国中部城市)被法兰克宰相“铁锤”查理击败。普瓦提埃战役被视为拯救欧洲命运的伟大战役,“铁锤”查理的家族也因此兴旺发达,他的儿子丕平得以篡权称帝(很像曹操、曹丕父子),孙子更了不得,就是一统欧洲的查理大帝。
西有查理,东有苏禄。与西线的普瓦提埃战役一样,沙希姆哈里发在东方的扩张也遭到了狙击。
公元724年初,他刚一即位就决心洗雪加拉赫的前耻,派呼罗珊总督赛义德率十万圣战大军再度东征,兵锋甚至进入河中东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围攻了拔汗那国都城渴塞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沙赫里萨布兹市),直接威胁到了安西四镇的门户。于是唐玄宗立即下诏,命苏禄率突骑施骑兵救援。这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阿拉伯骑兵不善射箭、只善马刀近战的缺点暴露无遗,在野战骑兵对攻中被突骑施人暴风雨般的利箭射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总督赛义德只得狼狈西逃。在阿姆河北岸的荒漠里,阿拉伯军残部又被突骑施、石国、拔汗那国联军伏击围困,数日之间无水可饮,仅干渴而死者就达数千人,所以被阿拉伯史学家冠以“渴水日之战”这个可怖的名字。最后赛义德抛弃了全部辎重,付出后卫大将战死的代价,才得以突围逃回呼罗珊,旋即被沙希姆哈里发撤职流放。
随后,苏禄乘胜进军,反攻入阿拉伯人的地盘。公元727年,吐火罗国向唐玄宗求救道:“听说天可汗您已经委任突骑施处理西方事务,其事若实,就请天可汗下诏发兵除掉大食(阿拉伯帝国)……奴身缘大食税急,不救不得好物奉进”。苏禄可汗立即奉诏出征,攻克了阿拉伯人在中亚的统治重镇布哈拉,解放了安国官民,并帮助吐火罗人赶走了阿拉伯驻军。苏禄在整个中亚威名大振,获得了全体西突厥人的臣服,并为河中诸国视为救星。当时唐玄宗在长安皇宫的丹凤楼大会四海番邦,就特别称赞了苏禄的功绩,突骑施使者也得意地说道:“今日之宴,为我设也”!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7-20 13:52:28 +0800 CST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3113楼 2013-07-16 17:42:47
终于更新了
我可是每天都会看一遍
还等着楼主把这个写完了填之前写西域的那个坑
-----------------------------
谢谢英雄兄,开帖以来一直在啊。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7-20 14:46:11 +0800 CST  
@hyflux12345 3121楼 2013-07-22 15:22:34
刀兄你终于回归了!!!还以为你沉迷办公室权力斗争不可自拔了呢

-----------------------------
呵呵,没有权力,何来斗争啊。

公元728年,沙希姆哈里发总算派来个明白人阿什拉斯.苏莱曼任呼罗珊总督。他深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宣布所有入教者都免交人头税。这一招的效果立竿见影,河中叛乱开始减弱。但粟特人不用交税了,你让阿拉伯占领军喝西北风去?苏莱曼被同胞们的口水狂轰,只得恢复陈规。公元730年,苏禄联合河中义军,把苏莱曼包围在布哈拉城。
沙希姆哈里发急忙就近调兵,任命刚刚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名将居纳德为新任总督,率军四万疾速北上进援。苏禄见敌军锐气正盛,明智地撤围而退,引着居纳德在草原大兜圈子。游击战持续到第二年年初时,吐火罗国又起兵策应苏禄,开辟第二战线。眼见后院起火,可怜的居纳德总督只得掉头南下平叛。苏禄趁机再度南下,统率西突厥各部联军十万,围攻阿拉伯人最后的据点撒马尔罕城,当地的康国国王乌勒伽也起义呼应。
这不是把我当猴耍嘛!
气极败坏的居纳德又气喘吁吁地还军北上。为了抄近道,他决定翻越险峻的查拉夫山脉,打苏禄一个措手不及。但历险突袭的招数不是谁都玩得转的,居纳德显然比李靖、苏定方差了不少等级,早被突骑施轻骑兵侦知了进军路线。于是苏禄将计就计,暂时放下撒马尔罕城,赶到查拉夫山口设伏。险峻的关隘成为阿拉伯人的坟场,突厥人的利箭和飞骑让他们进退无路,纷纷倒毙在砾石陈杂的山口上。居纳德只得立营固守,又被苏禄派骑兵切断水源,然后遭到火箭攻击,烈焰焚烧之下营寨告破,最后仅有不到千人逃出生天。沙希姆哈里发闻讯大惊,从京城大马士革发兵十万驰援,才得以接应居纳德残部逃回。此战在阿拉伯史书中称为“关隘之战”。
关隘之战后,撒马尔罕城光复,河中西部诸国终于挣脱了阿拉伯帝国的枷锁,失魂落魄的阿拉伯人敬畏地称苏禄为“阿布穆扎依”,意思是“顶撞者”。就是像大象、野牛一样横冲直撞的猛兽。
至此,苏禄的势力范围向南推至阿姆河一线,把阿拉伯人赶回了波斯。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苏禄的迅速崛起,使他成为列强竭力拉拢的对象,也使得苏禄的野望像气球一般迅速膨胀起来。
“顶撞者”苏禄,现在要反过来顶撞老板大唐了。

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苏禄与大唐的反目成仇,导火索是一次贿赂事件:不是唐朝官吏索贿,而是拒绝贿赂。
当时的安西都护郭虔瓘是一位老牌名将,与西突厥各部酋长互不服气,把官司打到了中央,于是唐玄宗派监察御史杜暹前往调查。苏禄对于领导的视察非常重视,盛宴款待之余,还向杜暹馈赠黄金。但杜暹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史书赞为“清廉有节”,怎么可能在办案过程中收受当事人的贿赂?他就把黄金埋到住宿的账篷地下,直到启程离开后,才写信让突骑施人取回。这一手堪比关云长挂印封金,实乃高风亮节啊!
杜暹还金之事传开后,朝野无不称誉,可是苏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杜暹太不给面子了,甚至怀疑他对自己有看法。公元726年,杜暹出任安西都护,史称“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欢心”,一副青天大老爷的光明形象。但他很不巧又和苏禄顶牛上了。当时苏禄的老婆派人去安西卖马,为了得到关照,就找到杜暹疏通关系。刚直不阿的杜暹勃然大怒,竟然杖责了使者。打狗也要看主人啊,当时苏禄刚打赢了“渴水日之战”,风头正劲,再加上老婆梨花带雨地吹枕头风,哪受得了这份委屈!于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于公元727年悍然派兵攻打杜暹。唐玄宗还是顾全大局的,把杜暹调回朝中任职,苏禄只得悻悻撤兵,但心中依然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作为大唐的主要竞争对手,吐蕃、倭马亚王朝见苏禄与唐朝中央起了嫌隙,赶紧祭出挖墙角的招数,纷纷把公主嫁给苏禄,并馈赠厚礼、备加吹捧。尤其是立国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一直想北越唐古拉山,攻占安西四镇所在的塔里木盆地,竭力地要把苏禄拉到反唐阵营。在此背景下,苏禄难免飘飘然,有了更大的雄心壮志:摆脱唐朝的百年统治,恢复伟大的西突厥汗国!
公元734年夏天,苏禄正式起兵反唐,打出了突厥人大可汗的旗帜,并联合吐蕃大军进攻安西。在风云变幻的时势面前,“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条冷酷的政治原则显灵了。倭马亚王朝的新任呼罗珊总督叫阿萨德,早年曾追随古太白征战中亚,是一员熟悉中亚形势、眼光老辣的老将。他立即遣使安西都护府,表示愿联手共灭苏禄,还把呼罗珊的首府从马雷北迁到阿姆河南岸的巴里黑,摆出了北上进攻的架势。而面对安西的燃眉之急,阿拉伯的威胁就不得不暂放一边。唐玄宗祭出远交近攻的法子,认为阿拉伯人“此虽远蕃,亦是强国,观其意理,似存信义”,于是派使者张舒耀访问呼罗珊,商定同时出兵反击。
苏禄虽是一代豪杰,但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同时与东西方两大帝国开战!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苏禄的狂妄和愚蠢终于给自己的辉煌,也给突骑施部落的霸业带来灭顶之灾。公元736年正月二十六日,大唐北庭都护盖嘉运从北疆草原出征,千里急袭苏禄的老窝碎叶城,一举击破敌军主力。稍后,阿萨德也从背后下了黑手,趁苏禄被唐军击败的时机,率大军进攻撒马尔罕城,大破突骑施与康国联军,这一战役被誉为“阿拉伯在中亚命运的转折点”。被左右开弓打得眼冒金星的苏禄,总算是清醒了。当年八月初七,苏禄遣使向唐玄宗赔罪请降,发誓继续作大唐的忠实门卫,专力对付阿拉伯人。
只可惜后悔来得太迟了。由于苏禄的一意孤行,使得突骑施人从巅峰突然坠落,招来了贵族们的满腹恨意。公元738年,部分突骑施贵族发动政变,杀死了苏禄,随即内战爆发,突骑施全面衰落。盖嘉运统率北庭精兵及石国、史国藩属军,一举攻占碎叶城,追击擒获苏禄的儿子吐火仙叶护、弟弟顿阿波叶护等显贵;疏勒镇守使夫蒙灵詧也率安西军团和拔汗那国兵马击破怛罗斯城,生俘了交河公主以及苏禄从吐蕃、阿拉伯娶的老婆。
大唐击灭苏禄一役,确保了安西、北庭两地的安全,而且巩固了对石国、拔汗那国等河中东部地区的统治。倭马亚王朝也渔翁得利,重新征服了河中西部的康国、安国。两强的势力范围重新接壤,不可避免地要直接对撞。天意玄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乱暂缓了冲突。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7-26 22:22:21 +0800 CST  
4、绝代双骄:高仙芝与阿布?穆斯林
前面说过,倭马亚王朝实行彻头彻尾的民族歧视政策,阿拉伯人高高在上,而被征服的其它民族只有被剥削的份。这种日积月累的矛盾,终将洪水般淹没王朝。这股洪流的主力正是呼罗珊的波斯起义军。
起义军的领袖是波斯人阿布?穆斯林。此人出生于呼罗珊地区,曾是阿拉伯贵族的奴隶,后来到麦加朝圣时遇到了贵人艾布?阿拔斯。阿拔斯的祖上是穆罕默德的叔父,算是圣人族裔,所以一直指责倭马亚家族篡教夺权,要求还政于先知家族。在他的指使下,阿布?穆斯林返回呼罗珊煽动民众、掀起革命。公元747年12月,阿布?穆斯林攻克呼罗珊首府马雷,倭马亚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宣告崩溃。大乱之下,阿拉伯人自顾不暇,唐朝无需西防,就集中力量打击南面的吐蕃了。
野心勃勃的吐蕃人一直觊觎西域,尤其是与青藏高原相邻的南疆安西四镇。早在唐高宗时代,吐蕃大军就于公元 670年策反于阗国,并攻陷安西都护坐镇的龟兹国,迫使唐朝撤除了安西四镇的驻军。随后,唐高宗策划了规模宏大的两路反击,派大将阿史那忠为西域道行军大总管,出兵收复安西四镇,又派薛仁贵为逻些道行军大总管,统军十万直接进攻吐蕃本土。然而在大非川(今青海共和)一战,薛仁贵先获大胜,却因辎重失陷,被迫与吐蕃约和而还。失去策应的西域道行军也只能草草结束。直到公元679年,裴行俭平定西突厥酋长阿史那都支的叛乱后,又借战胜之威重设安西四镇,但旋即在公元 686年又被吐蕃大军攻陷,吐蕃势力甚至远进至中亚草原,扶植了西突厥可汗后裔为傀儡。公元692年,大非川之战的战俘王孝杰发动复仇之战,借助长期留居吐蕃、熟悉敌情的优势,率军奇袭大破吐蕃驻军,再次收复安西四镇。从此,唐朝在四镇设立安西节度使,派驻汉军两万四千人镇守,西域得以安定下来。
在苏禄之乱中,吐蕃人企图联合突骑施的力量,重新染指安西。苏禄败亡后,唐朝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扩展战线,打击吐蕃在安西外围的蕃属国。首选对象是小勃律国和大勃律国,这两个国家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特区的中北部,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路,也是吐蕃人北上安西的要道。所以吐蕃王不惜把公主下嫁两国,又派军驻扎于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的兰加尔),以此为据点使“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三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眢都派兵讨伐,但因为要翻越险峻庞大的帕米尔高原,结果无功而返。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通俗点讲,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这就是人才!
公元747年三月,安西节度副使高仙芝毅然请命,率军万人从疏勒镇(今新疆喀什)出征,开始了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行军。远征军征服了平均海拔6100米的东帕米尔高原,经过了号称“冰川之父”、冰层厚达一百多米的慕士塔格峰,然后沿着山势险峻的兴都库什山脉向西疾行,艰苦跋涉三个多月,终于逼近了连云堡。
七月十三日,唐军不顾长征的疲惫,对连云堡发动了突袭。当时大雨淋漓,河水暴涨,众人都觉得难以攻击,高仙芝却下令速战速决,每人只允许带三天干粮,史载将士们“皆以为狂”,以为高仙芝发神经病了。但正是这种“豁出去”的冒险精神,让高仙芝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吐蕃守军打死也想不到唐军会出现在面前,慌作一团,陌刀将李嗣业手持战旗,率领陌刀手奋力冲锋,大军继而跟进,激战半日就斩首五千余级,俘虏千人,成功破城。
随即,高仙芝亲率六千精锐疾行三日,在敌人增援之前通过了海拔4688米的德尔果德山口。从山口下去需要攀下两道冰川,稍不留神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唐军又不是职业攀岩高手,都惧而不动。高仙芝心生一计,先派几个勇士攀下冰川,然后假装成小勃律使者来迎接唐军,鼓舞起士气后得以继续进军,终于逼降了险要的阿弩越城。次日,高仙芝进围小勃律都城,又派人砍断了通往吐蕃的藤桥。小勃律王见神兵天降,外援又绝,只得带着吐蕃公主一起投降。从此,唐军在中亚声威大震,史载“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高仙芝本人也被吐蕃、阿拉伯等强敌敬畏地尊称为“山地之王”。
战后高仙芝升任安西节度使,成为大唐西域的主宰者。通过奇迹般的帕米尔远征,高仙芝成功地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南线,把竞争对手吐蕃挤出局。接下来,他的目光转向丝绸之路的中线,而那里的形势更加复杂。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7-26 22:26:27 +0800 CST  
丝绸之路的中线,是沿着天山山脉的河谷通道西进,进入中亚草原的南沿,在经过碎叶城、怛罗斯城两座重镇后向南越过锡尔河,最终抵达河中东部的石国和拔汗那国。这条线路要经过西突厥人的游牧区域,曾因苏禄作乱而中断。唐军重创突骑施人后,把碎叶一带的牧场赏赐给了助战有功的葛逻禄部落,并允许石国接管了怛罗斯城。谁料石国欲壑难填,竟然和突骑施余党勾勾搭搭,图谋独占商路利益。到了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迅速恢复了在河中西部的统治后,石国更是变成骑墙派,在阿拉伯帝国和大唐之间首鼠两端,甚至企图吞并拔汗那。根据阿拉伯史学家伊本的记载,石国和拔汗那国因为领土纠纷相互攻击,拔汗那国王伊赫希德招架不住,就向唐朝求救。
一直以来,石国和拔汗那国都是唐朝的小弟,以往遭到倭马亚王朝数次进犯,都被唐朝发力顶了回去。但这回两个小弟自己打起来了,当大哥的就得犯难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总不能拉偏架吧?
拔汗那国就是汉朝时的大宛国,从汉武帝派李广利远征此地后,该国就一直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同时兼作丝绸转口贸易,数百年的友好互利关系绵延不绝,可谓情比金坚。在唐朝对苏禄的战争中,由于河中诸国见识过苏禄的厉害,所以大多首鼠两端,只有拔汗那一如既往地忠诚,还倾其所有出兵出粮,所以胜利之后,唐玄宗把俘获的数万人众都赏赐给了拔汗那王,而且为显恩宠,还赐名拔汗那国为宁远国,赐拔汗那王族姓窦。窦氏是唐朝的三代外戚,其姓氏极其尊贵,由此可见唐玄宗已经把拔汗那王看作自家亲戚了。这还不算,他还把宗室女和义公主下嫁给拔汗那王,待遇之高,在河中诸国是独一份!
有了这层关系,高仙芝总得拉皇帝的女婿一把。他赶紧命令石国退兵言和,不料完全不起作用,石国变本加厉,打到了拔汗那国都附近,而且还发兵占据了怛罗斯城!这一下形势更微妙了:怛罗斯城(吉尔吉斯斯坦塔拉斯市)以草原贸易据点闻名东西,其波斯语意即为“织物”,它位于河中地区的东北边境,紧挨着就是突厥人游牧的中亚草原,当时突骑施部落虽已衰落,但对唐朝一直怀有怨恨,难不成石国是想联合突骑施余部造反?
伊赫希德趁机火上浇油,揭发石国是要联合阿拉伯、突骑施吞并拔汗那,然后进军安西、图谋大唐啊!
不听招呼,还里通外敌,这还了得!
高仙芝大怒,斥责石国无蕃臣礼,决定收拾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当年十二月,高仙芝率领一万兵马翻越天山山脉,长驱围困石国都城塔什干。石国大惊震恐,慌忙请降。但通敌悖逆的嫌疑是洗不清了,国王被押送长安,然后就被盛怒的唐玄宗处斩了。根据唐书记载,高仙芝对石国进行了冷酷的大清洗,掠走了一众显贵和无数财宝,并另立亲唐的副王掌权。在回军路上,他又率领轻骑直扑碎叶,顺便收拾了突骑施一把,斩下了他们自立的可汗的脑袋。
一战擒双王,珍宝满行囊。高仙芝真是名利双收,好不得意。但他回到安西后不久,就收到了布置在中亚的间谍的情报:阿拔斯帝国要出手了!

话说在高仙芝成为“山地之王”的同时,阿布?穆斯林也登上了荣耀的巅峰。他率领呼罗珊起义军西征,一路击破倭马亚王朝军队的阻击,于公元750年攻占帝国京城大马士革,随即又追到埃及砍下了末代哈里发的脑袋,几乎把倭马亚家族斩尽杀绝,只有一位小王子逃往天涯海角的西班牙占领区苟延残喘,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在阿布?穆斯林的武力支持下,阿拔斯得以建立新朝,史称阿拔斯王朝,中国史书里称为“黑衣大食”。
为啥叫“黑衣大食”呢?因为他是靠呼罗珊波斯人的力量上位的,而波斯的传统是崇尚黑色,所以阿拔斯王朝的服饰、旗帜等都采用黑色,与传统阿拉伯文化的白色崇拜形成鲜明对比。更有实际意义的是,阿拔斯王朝的政府、军队甚至文化领域都被波斯人控制了,从朝廷宰相到诗人作家,几乎清一色的波斯面孔,阿布?穆斯林统帅下的呼罗珊波斯骑兵更是帝国的武力支柱。所以,阿拔斯王朝又被称为“阿拉伯哈里发的波斯帝国”。为了适应这种格局,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也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向东迁移,在波斯的千年古都泰西封遗址附近建立起新都巴格达。
阿拉伯帝国重心东移后,波斯成为腹心领地,而呼罗珊及河中地区也成为最紧要的边防重镇。如果说倭马亚王朝出兵河中是出于征服的欲望,那么阿拔斯王朝就是为了安身立命了。另一个原因是,河中地区偏偏是什叶派乱党的聚集地!他们当年受倭马亚王朝的迫害,相率到偏远的河中定居,在推翻倭马亚王朝的斗争中曾出过大力。但他们固执地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子孙才有资格当哈里发,而阿拔斯的祖上是穆罕默德的叔父,到阿拔斯这一代顶多只是远房亲戚,却竟然和逆贼倭马亚家族一样篡权称帝!是可忍,孰不可忍?
公元751年,河中地区布哈拉城的什叶派阿拉伯人,聚众三万造反了。对于新生的阿拔斯帝国而言,阿布穆斯林就相当于西汉的韩信、唐初的李靖、明初的徐达,实在是第一名将。所以,帝国的龙兴之地呼罗珊也就交给他统治。他紧急出任呼罗珊总督赶回老家。他派头号干将齐雅德率领两万波斯铁骑讨伐布哈拉,阿拉伯人拼死抵抗,激战了三十七天不分胜负。幸而,当地的安国人和这些什叶派阿拉伯人是老冤家了,根据波斯史学家纳尔沙希的《布哈拉史》记载,当年古太白征服安国后,安国的贵族百姓都被迫搬出布哈拉城,把房屋全部献给阿拉伯人居住,自己只能在城外建了七百座坞堡栖身。如今眼见阿拉伯人被围攻,安国上下无不企望清算旧账、收回祖屋,于是安国国王库特巴率一万军队加入战斗,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协助齐雅德攻破城池。齐雅德下令放火烧城,烟火连天,三日不息。齐雅德又转战康国,消灭了撒马尔罕城里的什叶派势力,阿布?穆斯林随即率呼罗珊援军抵达,亲自坐镇撒马尔罕。
作为呼罗珊本地人,阿布?穆斯林是真心想实现河中的长治久安的。他一到河中就干了件大事:修长城。沿着锡尔河南岸的险要处修筑城墙工事和兵站基地,绵延达数百里之长,以抵御对岸的突厥游牧民侵袭。根据阿拉伯史学家伊本的记载,仅布哈拉城附近就建立了一千多个兵站,由当地人和帝国驻军共同据守。通过这样的措施,安国、康国等本地居民逐渐和阿拔斯王朝联系在一起,帝国的凝聚力得以提升。
修好长城后,阿布?穆斯林又筹划了更大胆的行动:派遣头号干将齐雅德越过锡尔河,直接攻击中亚草原的突厥部落。作为一名呼罗珊人,他深知两百年来,突厥骑兵对河中乃至波斯造成的巨大伤害,更不用说苏禄的事迹了。如果他能扬威草原,不仅可以保卫最新的征服成果,还可以把河中人拉入抗突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啊。甚至,圣战大军可以继续东进,染指大唐安西,彻底消除这个在幕后操纵的竞争对手!
唯一的麻烦是,继续东进的必经之路石国在大唐的控制下。但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阿布?穆斯林很快就心想事成:石国王子竟然主动投怀送抱来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8-09 10:14:34 +0800 CST  
5、强兵大对决,激战怛罗斯
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石国被唐军征服后,一位石国王子向西逃亡,一溜烟跑到撒马尔罕城。作为阿拔斯王朝的开国元勋,阿布穆斯林的革命斗争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一个能超越倭马亚王朝功绩、征服河中东部的机遇!
不出意料之外,在阿布穆斯林的指使下,石国王子到处开诉苦大会,控诉唐军残暴无理,成功地用眼泪赢得了诸国人心。当然了,比眼泪更重要的是武力,阿布穆斯林已经残酷地镇压了诸国的反抗,砍掉了康国、史国、米国三个国王的脑袋,即便是帮过大忙的盟友安国国王也被监视居住了。软硬兼施之下,傀儡王们纷纷表示不比不知道、一比还是阿布好,都发誓愿跟着他匡扶正义。于是高仙芝前脚一走,石国王子后脚就回国复辟了。
石国反唐势力复辟,随时可能引导阿拔斯大军进攻拔汗那国,而拔汗那不保则安西门户洞开。高仙芝顿感形势严峻。
与其坐以待敌,不如先发制人。把战争带到敌人的家里,这才是高仙芝的风格。
风格是犀利的,但困难也是巨大的:
一是久战疲敝。就在公元750年春天,高仙芝应吐火罗国王的求助,进行了第二次帕米尔远征,深入到比小勃律国更遥远的克什米尔中部,降服了大勃律国,又消灭了吐蕃支持的朅师国,然后年底移兵北上征服石国。虽然两次远征都取得辉煌的胜利,但部队的能量也受到了严重的损耗。正所谓事不过三,再而衰,三而竭,如今仅仅隔了三四个月,又要远征河中,就是铁打的身板恐怕也吃不消啊。
二是军力有限。在当时的边镇节度使中,高仙芝虽然威名赫赫,但统帅的军力其实是最小的之一。大唐九镇边军共有四十九万人,安西军团只有两万四千人,而且还要负责守卫安西四镇,防范吐蕃的反扑,能够抽出来远征的精兵实在有限。所以两次帕米尔远征和进攻石国,都不过万余兵马。这回因为可能要对阵阿拔斯王朝的主力精英,高仙芝给了破格待遇,也才抽出不到两万唐军,加上征调的葛逻禄雇佣军和拔汗那盟军,也不超过三万。
三是路远无援。帕米尔远征虽然路途艰险,但大敌吐蕃到小勃律国也尽是穷山恶水,险要处只靠着一座藤桥相连,要想出兵援救同样困难。所以唐军一旦突袭消灭了连云堡的吐蕃驻军,再斩断藤桥,吐蕃也就爱莫能助了。但河中形势截然相反,唐军从安西四镇出发,需要四个月才能抵达河中地区的门户怛罗斯城。而阿拔斯军队驻扎的布哈拉城到石国首都塔什干只有四百多公里,撒马尔罕到塔什干更是不到三百公里,一路上又尽是平原旷野,骑兵急驰数日即到,更不用说他们很可能已经在怛罗斯城里以逸待劳了。
如此一算,唐军远征的胜算实在低得可怜。但高仙芝硬是不信邪:
帕米尔远征的胜利,不就是一个奇迹吗!
但这一次,命运之神还会站在他这边吗?
即使真像敌人说的那样,他们是天神的信徒,而神站到了我的对立面,那我也绝不畏惧。因为我坚信,命运不在神的手中,而在我自己的脚下!
在这一刻,历史老人把左手给了阿拔斯帝国,把右手给了大唐帝国,牵引着他们走向宿命的对决。

公元751年初,高仙芝着手筹备西征。为防止突骑施余部趁虚突袭安西,高仙芝奏报朝廷许可,从陇右节度使所部天威军抽调四千精兵北上,进驻碎叶城一线。在保障了侧翼安全后,他于四月开始集结部队,去内地出差的部属也纷纷归队。大诗人岺参就曾在河西武威郡遇到一位李副使赶赴安西军营,并为之赋诗壮行道: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当时的岺参是高仙芝的幕僚,但由于公务无法参与西征,遗憾之余,他只能为高将军赋诗一首: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诗是好诗,大气磅礴,但高仙芝可没有“甲兵二百万”,只能抽出安西镇军一万八千人出征。五月,他行军至碎叶城,召集了数千葛逻禄骑兵,然后西赴费尔干纳盆地,会合了拔汗那兵马数千,一共三万人马奔向怛罗斯,到得城下时已是夏季七月二十二日了。
远处高山之巅白雪恺恺,山腰却绿茵繁盛,奇雄俊秀犹如天神;雪融之水汇聚成河,碧波百里,于无边金黄的沙漠中滋润出广袤绿洲,牛羊成群,果木成荫,人烟稠密,良田千顷。这就是美丽的怛罗斯城。
唐人是熟悉这座城市的。耶律楚材《西游录》记载:“又西三百里,怛罗斯城外皆平原可田,唐时凿道南山,夹为石闸以行水……有唐节度参谋检校刑部员外郞假绯鱼袋太原王济之碑”,唐朝曾在这里设官治理,并兴修水利。
高仙芝也是熟悉这座城市的。正是在这里,十年之前,他追随前任安西节度使夫蒙灵眢击败并斩杀了苏禄的长子、突骑施汗国的继承人,也正是在这里,就在大半年前,高仙芝亲率轻骑奔袭,一举擒获突骑施最后的可汗,彻底埋葬了西突厥人复兴的希望。
但眼前的这座城市却又变得如此陌生,城墙上飘扬着无数黑色的战旗,城市中响彻着呼唤真主保佑的呼喊,看来阿拔斯军队真的已经进驻了!
原来,在唐军漫长的进军路上,阿布穆斯林已获悉了情报。他立即命令大将侯梅德率领数千先锋进驻怛罗斯城,会同石国守军阻击唐军,然后又指示大将齐雅德在布哈拉整顿兵马、兼程驰援。他自己则坐镇撒马尔罕指挥全局。
如果说倭马亚王朝还是阿拉伯部落的游牧文化,平时吃喝玩乐,遇到打仗就操家伙一起上,打赢了就用战利品发奖金。阿拔斯王朝则深受波斯文明的影响,学着建立了由国家发工资的十三万常备军,主要就是革命功臣呼罗珊骑兵。但除此以外,老祖宗的优良传统也没丢,战时依然征发地方领主和各部族充军,兵力可迅速扩张数倍。例如它与拜占庭对峙的常备军只有两万五千人,但重要战役可以动员出十万人的大军。在呼罗珊附近的东部战线,阿拔斯王朝的战争动员能力更是巨大。齐雅德从布哈拉一路西进,沿途召集了各附庸国军队,最后竟然动员出浩浩荡荡的十余万大军。
但齐雅德不愧为百战宿将,深知一旦让唐军攻克了怛罗斯城,然后据城自守,自己就麻烦了。毕竟阿拔斯军的优势兵种是骑兵,更利于野战制敌。所以,齐雅德决定不等步兵大队,身率精骑径直奔向怛罗斯。经过三天的疾驰,七月二十三日正午,齐雅德军团抵达怛罗斯郊外十里,突然出现在攻城唐军的背后。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8-09 10:16:28 +0800 CST  

楼主:叶落如刀

字数:650927

发表时间:2012-03-03 21: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4 16:08:49 +0800 CST

评论数:3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