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图文连载,每日更新)

@叶落如刀 152楼 2012-03-19 20:22:55
正在构思西汉时代经营西域的章节,请大家也提点意见哈。
两汉四百年,多少英雄豪杰,打算选取人生轨迹和主要成就都与西域地区密切相关的十个男人,西汉五人、东汉四人,群像一人。
两汉人物,秉承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风气,文才与武略、官身与侠气、农耕与冒险、事实与奇迹,这些后世看来是迥别甚至对立的元素,都完美地融合于一人之身。
那是属于中国的地理大发现时代,那是属于中国男人的英雄时代。
1、穿越......
-----------------------------
@儒血 2747楼 2013-01-30 13:40:57
为嘛不写一个女人呢?我隐约记得有个在西域相当有名的女人的。具体是谁不记得了。希望能有。可以在十男之外另写呀。
-----------------------------
你说的是西汉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夫人吧?她确实是女中豪杰。两汉女性有很多优秀人物,比如冯夫人和班昭。我也想在正文修正时加上她。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1-30 21:58:09 +0800 CST  
听说忠州败后,朝鲜朝廷惊呼道:“今日之敌,似如神兵!”,国王李昖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竟然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于4月30日晚冒雨逃往陪都平壤。当时连王宫禁卫军也逃散一空,仓促间只找到一名军官护驾。国王一逃,王京守军纷纷把兵器自沉江底,也一哄而散。瞅着平日道貌岸然、作威作福的两班贵族弃国逃跑,王京百姓号哭震天,很多人一怒之下焚烧了王宫,朝鲜上千年积累的文化瑰宝被付之一炬,剩下的也被入城的日军抢掠殆尽。
李昖的逃亡之路凄惶之极,逃到王京北郊的碧蹄驿时,一行人粒米未食,只有一位女医官见国王可怜,于是从自己杂乱的头发里摸索出半块砂糖,冲着溪水给李昖喝了充饥。沿途城镇官民均逃亡殆尽,无人搭理,只有李昖偶尔能吃点糙米饭,从王太子以下诸人都饿着肚子。但就是这样,他们逃跑的速度还是惊人的,5月8日就逃到了数百公里外的平壤城。
随后,朝鲜流亡政府号召全国勤王,从半岛北部的半壁江山集结大军,号称有十八万之众,由宰相柳成龙、副宰相金应命和来自北部边镇的老将李镒率领防守临津江。此江位于北纬三十八度线,曾是汉朝统治朝鲜的南部界限,也是今天南北朝鲜的界河。在天险面前,日军攻势一度受挫,但朝鲜朝廷竟以为时来运转,逼令军队渡江出击。这场硬碰硬的主力决战,证明除了武器的巨大差距,承平日久的朝鲜人即使在谋略上也远逊于两百年战国锤炼的日军:日军前锋首先佯装退却,引诱朝军主帅李镒率全军追击,等到朝军刚刚过江,日军主力迅即发动围攻,先以数千武士冲散阵形,然后以大量列装的火枪部队,对冷兵器时代的朝鲜军形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厮杀半日下来,朝鲜全军溃散,李镒和柳成龙被打成了光杆司令。柳成龙在回忆录里痛切地写道:“我军弓矢数十步就坠地,而倭寇火枪却能射到,一枪甚至贯穿三四人,故而我军崩溃。”
遍地哀鸿中,只有西南部沿海地区的全罗道传来点好消息。由于日军主力打的是“闪电战”,只顾沿着从釜山到平壤的大道一路猛进,所以地理偏僻的全罗道暂时保全,还出了位抗日英雄李舜臣。李舜臣早年跟着李镒防备女真,因战败被革职查办。但他出身于显赫的两班贵族,祖父是朝鲜的儒学大师,和柳成龙等朝中重臣都是世交,所以不到三年时间就咸鱼翻身,直升为全罗道水军节度使。当时军中都轻视他是败军之余的关系户,谁料他不善陆战善水战,研发出了海战利器龟船,在玉浦、唐项浦、闲山岛等海战屡战屡胜,严重干扰了日军的后勤补给。但在古代历史上,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是陆军而不是海军。李舜臣的顶头上司全罗道总督李洸趁日军主力北上,召集南部三道兵民反攻王京,号称有八万之众,结果在龙仁城被几千日军击溃,最后一丝光复希望也就此湮灭。失去了陆地支持的李舜臣,从此漂泊海岛,只能干干游击队长的活了。

话说日军突破三八线后,迅速攻占中都开城,随后兵分两路,小西行长向西北方进逼平壤,负责摧毁朝鲜朝廷;加藤清正向东北方扫荡,负责消灭朝鲜防御女真部落的边镇军团。6月15日,小西行长攻陷陪都平壤,分兵占领北方各地。7月16日的海汀仓一役,加藤清正也用夜袭战术消灭朝鲜的最后一支可战边军,还捕获了朝鲜的王太子。
日本人进军神速,朝鲜朝廷更是飞毛腿,日军逼近平壤时,老百姓怕国王李昖再次逃跑,聚集在宫前哭诉阻拦,谁料李昖满口应允,第二天却趁人不备偷跑出城,一溜烟逃到了鸭绿江边的义州。
跑到中朝边境的义州时,李昖身边只有二十七人了。在他凄惶落魄的身后,数百万朝鲜生民、三千里锦绣河山,尽皆陷于倭寇之手,饱受荼毒。宰相柳成龙在回忆录《惩毖录》里沉痛地说“三都失守、八道瓦解”,数据更能说明惨况:在日本京都的“耳冢”里,埋葬着作为日军战果的18万5738枚朝鲜军人的鼻子;超过十万名朝鲜技工被掠回日本本土为奴;整个战争期间,朝鲜军民死难者高达一百三十万,流离失踪者更是无数,导致户籍人口只剩十分之四;战争初胜后,丰臣秀吉又实行“八道国割”政策,把朝鲜国土分封给各军团将领,并实施强制日语教育、改穿日本服饰等奴化措施……
如果没有奇迹发生,朝鲜民族的亡国亡种之祸,会提前三百年降临。
但朝鲜唯一的指望正是发生一个奇迹。为此李昖无日不在向神祈祷。这个神不是佛祖,也不是耶稣,而是大明帝国。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1-31 23:10:13 +0800 CST  


日军分区占领朝鲜后,丰臣秀吉派重臣主持了“八道国割”,对朝鲜各地丈量土地、统计户口,分封给日本领主。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1-31 23:15:50 +0800 CST  
自从逃到鸭绿江后,李昖就天天派人去辽东求救。不料明朝来使抛出两个问题:为何一溃千里?为何不早报敌情?
第一个问题好回答,李昖连底裤都输掉了,破罐子破摔,也不怕承认自己无能。
第二个问题就棘手了。关于日本入侵的计划,属国琉球早就向大明作了报告,连旅居日本的华侨商人也向福建政府悄悄报信。你朝鲜首当其冲,怎么可能一无所知?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朝鲜勾结倭寇,共谋大明!因此,朝鲜才知情不报,还放任倭寇长驱北进。
李昖这叫一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朝鲜之所以迟迟没向大明报告,一是确实低估了日本的野心和能力,二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担心大明落井下石、分食朝鲜领土。根据朝鲜史料《赴京日录》记载,平壤陷落以前,朝鲜副宰相尹斗寿就认为,和“天兵”(明军)相处之难甚至“万倍”于倭寇,反对明军入境。另一本史料《壬辰日录》又记载,辽东早就准备派兵援助,朝鲜义州当局却百般拒绝。作为强国夹缝中的小国,这种心思也可以理解,二战的波兰不就被希特勒和斯大林分了么!
当然,李昖打死也不敢据实汇报思想,只好哭天抢地大演悲情,搞得明使也怆然泪下。末了,李昖还不忘问一句:要是***不发兵,能不能发我一张绿卡,让我搬到辽东去住?
身为一国之君,却为保自家姓命,弃国民于不顾!要换了“君王死社稷”的崇祯皇帝,非赏他几个大耳光不可。但他运气好,碰上万历皇帝是个软心肠的好心人,当即下旨安抚,赐他两万两白银救急,还召集百官商议出兵救朝。
会上反对声浪一片。因为明朝自己也是多事之秋:南方的部队刚和鼎盛期的缅甸打了十年战争,紧接着1590年播州(今贵州中北部)土司杨应龙又举旗造反,平乱之战牵动南方数省之力,费时十年才告平息;北方也不安宁,1592年二月(日军渡海前两个月),九边重镇宁夏的蒙古族副总兵哱拜发动兵变,还勾结河套的蒙古部落入侵,明朝北方边军正全力赶赴西北应战。南北两线作战已属艰难,难道还要再加上一个东征?
再说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算将士个个是劳模,钱粮怎么办?朝鲜是压根指望不上了,各大粮仓都归了倭寇,地方官民也逃散一空,据说只有平壤以北的嘉山仓还有可怜兮兮的几百石粮食。俗话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美国打萨达姆还要用伊拉克的石油偿还军费呢,大明却得又出钱又出力!
所以毫不奇怪,主流意见是可以接纳朝鲜流亡政府,但不出国作战。奇怪的是,却有两个出乎意料的人支持出兵。
一个支持者就是万历皇帝本尊。按照某些人的说法,“明实亡于万历”,说这位皇帝隐居深宫、不理朝政、只顾享乐、搜刮民财等等,不是桀纣,至少也是陈后主了。这样一位主,怎么可能去管朝鲜的闲事!
看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缘于误解。万历帝因为想改立挚爱郑贵妃为皇后,遭到拘泥礼法的文官集团的抵制;他因腿脚残疾不愿多开会,遭到书呆子和官僚的职责;他因财政窘迫而增加对工商业的赋税,遭到天下富人的抹黑……但无论如何,万历帝绝非昏君,反而是一位聪睿明智的君主。对于朝鲜问题,万历帝的见解一针见血:“朝鲜失,则国门开”、“我***非好战之邦,乃不得已而动用战争之器!”,所以他力排众议、乾纲独断,决定出兵为朝鲜复国。
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石星。石星此人仕途坎坷,年轻时上书批评明穆宗酗酒,被杖责免官;万历初年平冤复职,竟然又弹劾权相张居正,被迫辞职回家。又过了十年,等张居正死了,石星才得复出,一直干到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公元1591年改任兵部尚书(国防部长)。按理说,石星为人耿直,又管过财政经济,曾因国库空虚而主持过裁减军费的改革,岂会为了虚名或者逢迎帝意而妄动干戈?可贵的是,石星和万历帝的见解一致:“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如果再对比甲午战争时慈禧和李鸿章的表现,万历帝和石星的光芒就出来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01 00:28:11 +0800 CST  




万历皇帝的正装和戎装图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01 00:35:10 +0800 CST  
@上輩子是西夏人2 2767楼 2013-02-14 20:27:38
这几天忙着走亲戚拜年
直到现在才来顶
真是过意不去
来顶帖
顺道补拜个晚年
-----------------------------
谢谢西夏兄关注,新年同乐!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5 02:19:33 +0800 CST  
皇帝和主管官员意见一致,这事就定下来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明朝精兵多在宁夏平乱,朝廷就先让辽东当局探路。
6月初,辽东巡抚派宽奠堡副总兵佟养正到朝鲜义州侦探敌情。恰好有数百名日本骑兵在附近出没,把朝鲜君臣吓得不轻,佟养正看了倭寇却哈哈大笑:“若只如此,天兵一来,可以剿灭。”他可绝不是吹牛耍酷:首先日本的马种太差,号称日本最强的武田信玄的赤备骑兵,使用的马种“木曾驹”就比中国西南的马还矮小;其次日本弓箭也差,用竹子制作,又没掌握复合弓技术,所以日本弓造得比人还高,但射程却近得可怜。这样的骑兵,既做不了冲锋的重骑兵,又没有轻骑兵的骑射威力,所以战国时的西方传教士嘲笑日本骑兵是“一群骑着狗作战的猴子”。佟养正来自大明最精锐的辽东铁骑,常年和强悍的蒙古、女真骑兵干仗,所以鄙视日本骑兵也是自然。当然他不知道,倭寇的杀手锏却是步兵火枪手,正是他们造成了明军第一次平壤作战的失败。
佟养正的判断让辽东当局开始轻敌。与此同时,朝鲜使节李德馨又在辽东巡抚府邸日夜痛哭求救。于是辽东派出了一支小部队。根据朝鲜《宣祖实录》记载,6月15日,明军参将戴朝弁、游击史儒带来1029名骑兵;16日游击王守官率军506人抵达;次日副总兵祖承训又带来1319名骑兵。但就是这么三千来号人,竟然决定攻击北部日军的总部平壤城!
亲历时事的朝鲜大臣所著《乱中杂录》记载,当时朝鲜军情报局长向祖承训报告,说平壤日军主力已经南撤,城内只有千余守军,而且平壤市民随时准备杀敌报国云云。这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小西行长亲率的第一军团主力明明就在平壤城,少说也有上万人马。可惜祖承训没有间谍卫星,只能信任朝鲜人的情报,再加上朝鲜大臣一阵怂恿,自己也想立功转正,于是7月17日黎明时分,趁着大雨弥漫突袭平壤,游击史儒、千总马世龙和张国忠身先士卒,抢入城中斩杀倭寇十级。正得意间,城中街巷日军大出,火枪齐鸣,三位军官顿时身亡。明军骑兵身陷狭窄地形,又突遭优势敌军围攻,苦战不胜。做向导的五百名朝鲜军率先溃逃,城里的朝鲜市民也没有起义,反而出来不少伪军射击明军。平壤附近的黑田长政、大友义统、立花宗茂等部日军也赶来合围。
祖承训见势不妙,拼力杀开一条血路,一路北奔直过鸭绿江去了。是役明军阵亡四百余人,虽然损失不大,但让小西行长气焰大张,竟然写信给朝鲜国王劝降,说什么明军是羊群、自己是猛虎。
8月5日,败报传到北京,朝廷里的反战声浪更盛,甚至怀疑日朝通谋。万历帝派锦衣卫都指挥使黄应旸前往义州调查。朝鲜王拿出小西行长的劝降信,又拿出战争前夕丰臣秀吉想攻打大明的文书,指天发誓忠于大明。黄应旸是大特务头子,很快查明实情,回京后极力为朝鲜说好话:“朝鲜君臣,奔越草莽,宁可国灭,也不辜负天恩。不可不发兵拯救!”石星又安排朝鲜使者觐见万历帝,在朝堂之上当众恸哭。
韩剧煽情催泪的威力众所周知,万历帝随即拍板把战事升格,把战争主导权从辽东地方政府升级到兵部。有了祖承训的教训,石星认为“此贼非南方炮手不可制”,就是说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从明朝南方调来火枪部队应战。另外还要等宁夏战事平息,才能抽调北方边军到东北。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不能拖延日军行动,不但义州的朝鲜王室不保,鸭绿江防线也着实可危。石星正在苦苦思虑呢,不想却来了一个毛遂自荐的不速之客。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5 02:29:52 +0800 CST  
4、说客和将军
春秋战国之时,布衣出身的说客横行各国,以铁嘴利舌纵论国策、游说诸侯,操纵天下风云,佼佼者如张仪、苏秦甚至能荣任国相、颠倒乾坤。自秦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的巩固,这种“天下兴亡,匹夫一言”的事情就少了,平头百姓只有乖乖听话干活的份,除非你能考上公务员,否则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上不了朝堂。这种严密规范的官僚体制,就如同现在的高考制度一样,固然是一个国家成熟的标志,但也难免会埋没一些怪才。
找到石星府上的就是这样一位怪才。他叫沈惟敬,浙江嘉兴人。嘉兴曾是倭寇重灾区,俞大猷灭倭的关键之战就是在嘉兴王江泾打响的。沈惟敬自称年轻时曾经从军抗倭,甚至给抗倭主帅闽浙总督胡宗宪当过幕僚,还熟识很多曾被掠往日本后逃回的朋友,所以熟悉日本国情。一通交谈下来,石星断定他是个外交奇才,正好可以借以施展“缓兵之计”。万历帝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直接封他为正四品的神机营游击将军,好歹也是个上校军衔了。沈惟敬感激涕零,一口应承了对日外交重担。
这活可不好干,空口白牙入敌营,搞不好就掉脑袋。否则也不至于问遍公务员队伍都无人愿去,只得民间招聘了。但沈惟敬确是一条好汉,带了十来个家丁就奔赴朝鲜。根据柳成龙的《惩毖录》记载,朝鲜君臣设宴招待沈惟敬时,问他没有大队天兵护送,怎敢轻赴敌营。沈惟敬却轻松自如,笑称自有妙计。在他前往平壤的路上,朝鲜官民纷纷聚众围观,直叹为“神人”也。因为在他们眼里,倭寇纠集的平壤就是有去无回的地狱啊!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沈惟敬当然没有佛陀的觉悟,但确有超绝的胆识。尽管他被很多史书斥作“市井无赖”,但这种充满冒险精神和过人胆识的“无赖”,不正是近代以来西班牙、沙俄、大英帝国等列强崛起的先锋和功臣么?
众人皆避我独往,白衣单骑闯平壤。沈惟敬,奇士也!

但沈惟敬可不是匹夫之勇。以浙江人的精明,他是不会干找死的傻事的。沈惟敬决定棋行险招,先捎信到平壤城说要和谈,而且说明只带六名随从,决无兵马陪护。小西行长闻信大惊:上回祖承训还带了三千兵马呢,你竟然搞了个手无寸铁!
他既对大明和谈抱有期望,又对沈惟敬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答应见面。9月20日,小西行长在平壤郊外迎接明使,为了保险起见,他布置了一千精兵,步骑火枪俱备。哪想到沈惟敬真的只带了六个仆人,而且在刀枪丛中言笑自如,如闲庭信步。小西行长熟读中国典籍,知道“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如今亲睹其事,不由对沈惟敬佩服得五体投地。朝鲜史料记载,被震住的小西行长对沈惟敬极其恭敬,全然不似凶神恶煞,搞得朝鲜王李昖也闻讯感慨。
至于谈话内容,沈惟敬就两个字“忽悠”,四个字“死命忽悠”。他说大明已动员天兵百万,但考虑到天有好生之德,愿意和谈息兵。当然小西行长也不是傻子,他本是商人之子,就是因为善于外交才被丰臣秀吉提拔入武士阶级,一直干到了大名。小西行长于是提出要明朝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统治权。沈惟敬点点头:咱哥俩谁跟谁啊,这事好说,我可以回京面呈圣上,不过***一向文山会海,估计至少得等上五十天。
小西行长一看有门儿,忙不迭地感谢老沈。他心里盘算着,北朝鲜的冬天天寒地冻,零下二十度的气温,乖乖,可不是他的封地肥后国(今日本九州的熊本县)武士习惯出征的;再说由于交通线被朝鲜义军和李舜臣舰队骚扰,军粮补给也吃紧。根据当时日军将领的《吉野日记》记载,平壤倭寇“形容日瘦,肌无光泽,状若恶鬼”,士气很低迷。所以即便沈惟敬是忽悠,小西行长也正好将计就计、休养生息嘛。思量完了,两人便约定停战五十天,等待明朝的回信。

沈惟敬在忽悠的同时,也仔细观察了敌情。他回到义州后,朝鲜副宰相尹根寿说探子报告平壤日军只有900人,沈惟敬大怒道:此侦探所言不实应该斩首,都他妈是这帮睁眼瞎把祖将军害得!我看要攻克平壤,至少得七万大军!
沈惟敬说的没错,光平壤城的小西行长就有一万五千人,周边城关据点还有数千倭寇。加之平壤既是陪都又是山城,城坚地险,按照《孙子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原则,七万人恐怕都不够呢。
然而,面对鲸吞朝鲜的十五万倭寇大军,大明派来的不是“天兵百万”,也不是七万人,而只有区区三万九千人。
沈惟敬的舌头可以拖延时间,但要打退倭寇还是要靠拳头。就是这点兵马,也是兵部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出来的。
大明立国以来,精兵聚于长城九边重镇防御蒙古,从东至西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经过两百年的残酷拉锯战争,公元1570年,蒙古大可汗俺答汗终于向大明称臣,受封为“顺义王”,史称“隆庆和议”,九边形势大为缓和。但俺答汗死后,蒙古诸部再次分裂,纷纷进犯明朝边境,造成万历中期边患深重。雪上加霜的是,辽东的女真人也开始不老实了,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努尔哈赤侵吞诸部、蠢蠢欲动。而西北四镇更是刚经过哱拜之乱,又相隔万里,更不可能参与朝鲜之战。
所以,迟至公元1592年年底,石星才挤牙膏一般挤出了三万九千人马,分别是骑兵两万六(辽东镇骑兵一万,宣府、大同两镇骑兵各八千),步兵一万三(蓟镇步兵五千,保定京营步兵五千,江浙征募火枪手三千)。另有从缅甸战争展露头角的四川副总兵刘铤,奉命率川军五千北上,但路途万里之遥,未能参与第一次朝鲜战争。
除了费劲凑人,石星还要耗时间等人。被等的这位名叫李如松。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5 02:33:03 +0800 CST  
李如松,辽东头号名将李成梁之子。万历年间,蒙古、女真等边患日深,戚继光和李成梁号称“绝代双骄”,一个镇河北,一个镇辽东,联手镇服北疆。尤其是李成梁,威镇辽东三十年,左拳打蒙古、右掌抽女真,努尔哈赤的爷爷和老爸都死在他手上,连努尔哈赤自己也被俘当了多年李府仆童。把这作为反明理由“七大恨”之首的满清,在编修《明史》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位仇人“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所未有”。
虽然在1591年初,李成梁刚好退了二线,但将门出将,他的儿子们都已成为帝国军界精英,尤其是长子李如松,深得其父骁勇善战之精髓,三十四岁就当上了山西总兵,1592年六月更成为讨伐宁夏叛乱的主帅,以土垒封城、水攻毁墙、敢死队突击的组合战术,一举拿下了“万历三大征”的第一仗。当年十一月,万历皇帝亲登皇极门会集百官,举行宁夏大捷庆典和献俘仪式,并对李如松大加封赏,一时大有赶超其父辉煌的声势。
封赏完了,活也来了。万历帝拍拍李如松的肩膀:“小李啊,可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现在你老家那疙瘩又出事啦!”,遂委任李如松为“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兼“防海御倭总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为副总兵官,负起东征救朝的重任。
李如松二话不说,从宁夏战场归辽后不到十日,即率军入朝参战。出征之时,风萧萧兮江水寒,将军纵马扬鞭,慷慨赋诗曰:
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5 23:58:05 +0800 CST  


一代名将李如松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5 23:59:47 +0800 CST  


公元1592年12月,李如松率四万明军渡过鸭绿江,开启了长达七年的东征平倭之役。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6 00:03:38 +0800 CST  
@求道修仙 2775楼 2013-02-16 01:10:58
刀兄敬业!在下有礼了!恭祝新年如意!

-----------------------------
修仙兄新年吉祥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6 12:00:54 +0800 CST  
公元1592年12月,李如松率大军四万渡过鸭绿江。朝鲜王李昖亲率众臣迎接,感激涕零地表示“就是挖了我的心肝肺肾,也无以报答***重恩”。但好话易说,实事难办。一谈起三件要紧事,就让李如松差点当场绝倒:
一是情报。根据朝鲜史料《宣祖实录》记载,朝鲜人打的纯粹是糊涂仗,连日军兵力都搞不清楚,国防部长尹斗寿说朝鲜半岛的日军有32万,他弟弟内政部长尹根寿却说只有5万人,实际上是15万人。至于平壤的当面之敌,朝鲜人一直坚持最多只有几千,实际上光守城的小西行长就有一万五千人。
二是军需。同样是《宣祖实录》记载,由于朝鲜饱受倭寇抢掠,加之地方行政体系完全溃乱,粮食储备仅够入朝明军应付一月,而战马的豆料更远远不足。明朝非常体谅,表示另外可以自费用白银购买朝鲜人的粮食,李昖的回答竟然是:“国俗不识货银之利,虽有银两,不得换米为军粮矣”,说白了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明军只能自己从中国国内运粮。至于弓矢、硫磺等军事物资,更是统统指望不上。
三是盟军。对于以平壤、首尔为目标的陆战,李舜臣的海上游击队帮不上忙,而各地的朝鲜义军力量分散,又被倭寇分割扫荡,也就打打酱油。可以直接支援明军的朝鲜官军只有五千余人。
没法子,到了别人的地界依然得自力更生啊!李如松立即会集诸将商议战策。打平壤可不比打宁夏:一是天时不同,打宁夏时秋高气爽,而此时正值苦寒隆冬,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二是地利不同,宁夏是平原,而平壤是江河夹峙的山城,所以难以正面强攻;三是人和不同,宁夏本是大明边镇,自可以施行攻心离间之计,而平壤的倭寇桀骜顽固,城里的朝鲜百姓也没胆子策应明军,所以只能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
三条加在一起,答案就是毛主席的教导:“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由于明朝发兵神速保密,驻扎咸镜道(朝鲜半岛东北部,和俄罗斯接壤的那块)的加藤清正部队和驻扎汉城的日军主力都不知悉,仓促间难以支援平壤。所以李如松决定集中明朝联军四万五千人,闪电突击、一举吃掉小西行长!

5、大炮破火枪,天兵克平壤
公元1593年的春节,四万明军将士没能看到彩灯焰火,没能吃上美酒佳肴,更没能和父母妻儿温馨同堂看春晚。他们在异乡的原野上,冒着纷飞的大雪,人衔枚、马裹蹄,悄然前进至平壤以北八十里的肃州城。在此三百五十年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踏着前辈的足迹,再次进入这片血与火的雪原。不知两代英魂相隔数百年,是否聚首于此?壮哉,悼哉!
直到此时,日军还毫无察觉。他们窝在平壤城里,享用着朝鲜的美女醇酒,畅想着日后的锦绣生活,一个个做着在朝鲜当地主、进大明开洋荤的美梦。只有他们的统帅小西行长面色凝重、心情低落。小西行长出身豪商世家,对赚钱的兴趣比打仗大,他的女婿对马岛藩主宗义智又垄断了日朝贸易,所以内心深处一直想见好就收。至于打进北王京、占领大明国之类的鬼话,他才不信呢!
所以,对于年前和沈惟敬达成的停战合约,小西行长真是满怀期待。他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老沈再来访。但年关降临,老沈还是没来拜年。他怀着被涮的失落和怒气,盘算着是不是开春就杀到义州、一了百了。正煎熬着呢,正月初四来了好消息,大明使团来啦!当然了,使者不是沈惟敬,而是李如松的密探。使者与小西行长好言寒暄,诳得他喜笑颜开,自以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小西行长随即派副将远藤右次郎北上迎接使团团长。走到北郊五十里外的顺安镇时,恰好明军先锋查大受抵达,本想着擒捉灭口,谁料远藤右次郎这家伙可不简单,号称“战国第一神枪手”,能手持两把短枪左右开火,手下二十个武士也来自以火枪闻名的“杂贺众”佣兵团。仓促之间,明军只斩下三颗首级,余者逃回平壤。
搞笑的是,李如松正要责罚查大受办事不力呢,小西行长又屁颠屁颠地派人迎接来了。原来他以为是远藤右次郎闹了误会,所以特派重臣内藤如安前来道歉。李如松好言宽慰,答应第二天去平壤谈判签约。
哈哈!小西行长和属下都欣喜若狂,狗头军师景辙玄苏(是个和尚,却偏偏帮着杀人)还作了一首打油诗:
扶桑战息中华服,四海九州一家同。
喜气忽消窗外雪,乾坤春早太平花。
正月初六一大早,小西行长就派诸将亲随穿上节日盛装,列队迎候于平壤城外。他又登上平壤最高的建筑风月楼,遥望北方。这一望不打紧,却望见遮天蔽地的大明军团!幸好他也留了一手,急令众军上城据守。
经过祖承训初战之败,又加上前日查大受伏击不成,所以对日军的火枪之利、武士之悍,明军心已了然。再加上出征明军多数是骑兵,并不善于攻城。《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明军三比一的兵力优势既远不足以困死平壤,也难以快速攻克此城吧。
小西行长就是这样分析的,所以他分派飞骑向附近凤山的大友义统、开城的黑田长政等部求援,又向城北制高点牡丹峰加派兵力,意图固守待援,说不定还能打出个史诗胜利呢!当然,小西行长能想到的,李如松也都考虑过了。他的对策是三板斧:
围三缺一,大炮轰击,伪装突击!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6 12:02:15 +0800 CST  
三缺一是麻将界的术语,围三缺一是军事界的常识。李如松首先派游击吴惟忠和朝鲜僧兵首领休静大师攻打城外北郊的牡丹峰,然后分遣副总兵杨元、张世爵攻打西北的七星门,副总兵李如柏、参将李芳春攻打正西方向的普通门,副总兵祖承训攻打东南的含毬门,朝鲜军攻打西南的芦门,至于东边的两道城门是日军的退路,又毗邻宽阔的大同江、难以攻击,所以网开一面,但密派查大受率兵三千设伏。
战斗首先在牡丹峰打响。此峰自古号称“朝鲜八景”之一,是平壤的第一名胜,险峰之上还筑有高达数米的堡垒,驻扎着平户藩大名松浦镇信的两千精兵,实乃易守难攻之地。但联军也非等闲之辈,僧兵首领休静大师是朝鲜李朝最著名的高僧大德,三十五岁就成为朝鲜佛教判事(类似现在的佛教协会会长),更提出了佛教史上有名的儒、佛、道三教统合论。倭寇入犯后,年近六旬的他出山救国,组织了一千五百名弟子支援明军。明军将领吴惟忠也是年近花甲的老将,他是戚继光将军在浙江义乌招募的第一批战士,转战东南抗倭前线,后又随戚将军调防北方边镇,属下的三千步兵都是依《纪效新书》锤炼的戚家军嫡传。两人分别领兵仰攻牡丹峰,从早晨激战到黄昏,吴惟忠胸部中弹,却重伤不下火线,一直坚持到突破敌营,斩杀倭将日高喜(武田信玄老家甲斐的太守),松浦镇信率残兵逃入平壤城。
拿下牡丹峰的同时,明军主力也开始迫近平壤城。小西行长亲自上阵指挥抵抗,在各门都布置了两千以上的兵力。他估摸着,全日本能和平壤媲美的大城也就是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了,当年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两大名将都攻不下来,1590年主公丰臣秀吉集结全国二十二万大军围攻小田原,围了整整半年呢,要不是北条家族内讧投降,恐怕也没有破城的把握吧。如今我有坚城火枪,守个小半年都不成问题!
他正给自己打气呢,突然听得震天动地的炸响,只见城外五六里地方火光腾起、硝烟弥漫,须臾间“嗖嗖”之声直冲耳际,然后就见平壤城内外四处爆炸,直如世界末日之势。不仅肉身的士兵被炸得粉身碎骨,连巨石筑就的城墙也动摇起来。
“国崩!哪来这么多的国崩啊!”小西行长惊呼起来。日本战国时曾引进葡萄牙火炮,因有“能使敌国崩溃”的威力,故名“国崩”。但这玩意儿购价昂贵,日本的铸造技术又难以支持国产化,所以实际应用少得可怜。根据日本史料,丰臣秀吉倾尽国力也只弄到40门。而大明就不同了,因为海军战舰众多,北部边防压力又大,所以大量使用火炮,而且实现了批量国产化。这次李如松一口气就带来大型的大将军炮上百门、中型的灭虏炮两百门,小型火炮虎蹲炮(长得像现在的迫击炮)、火药推动的神机火箭等更是无数。如此多的火炮齐轰,怎能不让倭寇在升天前大开眼界!观战的朝鲜宰相柳成龙也惊讶道:“炮声震地,数十里山岳皆为动摇”,并感叹“和明军火炮相比,朝鲜的武器真是儿戏。”
这样难怪,当时朝鲜的火器是最落后的,所谓火器施放的竟然是木制长箭,连铁弹丸都没有。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所谓“国崩”使用的也是石头炮弹。在明军铺天盖地的钢铁杀器面前,平壤城注定无法复制小田原的奇迹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6 12:06:47 +0800 CST  


明军围攻平壤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6 12:08:18 +0800 CST  


攻克牡丹峰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6 12:36:44 +0800 CST  
虽然日本人的武士道厉害,大有和炮弹顶牛的脾气。当时临战的明朝军医记载道:“每落炮一发,倭兵辄死伤数百,然毫不在意,仍蚁聚而突之,直至中炮仆地乃止。”但拿肉身顶炮弹,就是用鸡蛋碰石头。眼见情势危急,小西行长亲自到主战场七星门督战,手持火枪喝令兵将拼死拒守。日本史料《日本外史》描述为“如松益用大炮火箭,毒烟蔽城,日兵殊死战”。李如松也二话不说上了火线,在七星门外立马督阵,激励将士爬城攻门。但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进入了近战环节,明军大炮就无法使用了,而日军的火枪却能居高临下,开始占据战场优势。当时在日本传教的葡萄牙教士弗洛伊斯描述,入朝明军以骑兵和弓箭为主,虽然也有数量庞大的火枪,但这种火枪难以杀伤日军。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明朝南北风土大异,类似日本火枪的鸟嘴铳主要流行于南方步兵,而北方边镇的敌人是蒙古、女真骑兵,所以北军惯用的是“三眼铳”。这种武器是较落后的火门枪,杀伤距离短,准头较差,但根据明朝《兵录》解释:“北方地寒风冷,一旦火门开而风甚猛,(鸟嘴铳)信药已先吹去,一放而虏骑如风至,执之拒敌甚为不便……三眼铳一杆三铳,伺敌三十步内对准而放,一炮三放其声不绝……虏马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此次出征的明军基本调自北方边镇,所持的“三眼铳”是骑战利器,但攻城时必然敌不过日军火枪,所以攻城一度受挫,连李如松的战马也被火枪所伤,他弟弟李如柏的头盔更被枪弹击中。
僵局之中,李如松却镇定自若。他换了坐骑,一面严令后退者斩,一面又颁令“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
五千两是什么概念?按照明朝军制,斩获一颗首级赏银三两,五千两相当于斩首近两千人,恐怕关羽、张飞都不可能;又根据万历年间《宛署杂记》记载,当时一两白银可以买两石大米。折合现在的米价大概七百多元。五千两就是三百多万人民币啊!
为将之基,无非赏罚分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明军将士士气大振,踊跃发起全面总攻。神机营参将骆尚志本来是管炮兵的,也一下奔到前线抢功。他外号“骆千斤”,天生神力。朝鲜《壬辰日录》记载,骆尚志刚到朝鲜时,碰见十二个朝鲜兵抬不动火箭发射器,于是夹在胳膊下就走,轻松走了五六里地,“就像夹着一捆柴禾”,把朝鲜人都看呆掉了。这骆千斤不虚此名,左手持巨盾、右手挥长戟,如天神一般直登云梯,运起神力横扫倭兵,竟然真的登上了七星门城头!骆千斤一登城,明军欢声雷动,纷纷奋力上攻,七星门顿时危如累卵。小西行长急忙下令把含毬门和芦门的守军调来增援。
为啥调这两个地方的兵呢?因为日军发现攻打两门的竟然是朝鲜军。在他们眼里,朝鲜人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随便吓唬吓唬就行了。当大部守军赶去七星门救火后,含毬门前的朝鲜军突然发起了冲击。留守的日军不屑地鸣枪警告,谁料朝鲜军非但不像往常一样掉头逃命,还一边冲一边脱衣服!
今***鲜人反常啊,是吃兴奋剂了么?还敢学许褚赤膊上阵?
日军正在愕然,却赫然发现敌人露出了明军的铠甲!原来李如松早已定下“避实击虚、伪装突击”的妙计,一边加强七星门主战场的攻势吸引敌军,一边密令祖承训所部换上朝鲜军服,麻痹敌军之后抢占含毬门。果不其然,日军眼见天兵降临,吓得手软脚软。祖承训誓报上次平壤败战之耻,身先士卒冲上城头,切瓜斩菜般吞灭了残敌。

含毬门失陷的消息传来,小西行长眼一黑,差点栽倒在地。这才半天工夫,固若金汤的平壤怎么就破城了呢?这速度,都快赶上半年前的朝鲜人了!
他沮丧地下达了撤退令,把残军都收缩到城内的土堡。占领平壤这么久,日军并没闲着,而是大搞城市建设,在市内修筑起十余处大型堡垒,大的可以容纳数千人,小的也能藏兵数百。这些土堡其实就是日式城堡的缩小版,选择练光亭、浮碧楼、风月楼等凭高峙险的高大建筑,环绕加筑三到四层石墙,墙面上开出无数枪眼,朝鲜史料称“望之如蜂巢”,比平壤的城墙更加难攻,而且都建在街道狭窄的高地之处,明军大炮也无法轰击。如此巷战之艰险惨烈,可想而知。明军一开始组织敢死队突袭,用堆柴放火的法子焚烧七星门附近的密台土堡,把数百日军全部烧死,但随着天色渐晚、冬雪飘飞,这招也不灵了。
此时明军的形势颇为微妙。驻有六千日军的凤山城距平壤仅几十里地,不到三百里外的开城还有黑田长政的上万大军。最迟两日,他们便可赶来援救。更不用说在平壤侧后方的咸镜道,日军猛将加藤清正随时可能回军逆袭。如果这样,平壤之战就会形成“反包围”:明军在城内包围小西行长,日本援军在城外包围明军。所以,李如松必须速战速决。
李如松早有考虑,所以一开始的部署就是围三缺一,把面向大同江的退路让出来了,还给小西行长修书一封,告诫他赶快逃命去吧。小西行长不是傻子,天下哪来这种好事!但他派往凤山、开城的使者刚好回来,说开城的黑田长政认为援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拒绝发兵;凤山的大友义统倒是领军来援,可在半道上听见明军大炮雷鸣,竟被吓得失魂落魄、扭头逃往开城去了!
这也难怪,大友家族世代盘踞海滨,大友义统的老爸在1551年时就买到了葡萄牙火炮,是第一个开洋荤的大名,连“国崩”这个名字都是他们家起的呢。这两门炮可是大友家的传家之宝,曾创下两发炮弹吓溃岛津家两千精兵的辉煌。正所谓“外行听热闹、内行听门道”,如今大友义统一听竟有上百门炮的声势,怎还敢去平壤送死?
小西行长见外援无望,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趁着半夜从大同江逃命去了。明军趁势狙击,查大受的伏兵又在江畔截击,日军再次遭受重创,最后只剩下几千残兵。明朝的官方日报《万历邸钞》记载平壤一战明军斩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淹毙溺杀五千有余。与之印证,日本江户时代的民族主义学者川口长孺写了部歌颂侵略的《征韩伟略》,也承认平壤战后残军“不满五千”。现代日军参谋本部编撰的军事教科书《日本战史》也记载,平壤战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高达11300余人。天壤地别的是,明军的伤亡才区区796人而已。
亲眼目睹明军大胜的柳成龙,不由激动地写道:“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丰臣秀吉则挨了当头一棒,只能拿可怜的大友义统出气,废了他的大名藩位。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7 13:38:07 +0800 CST  


明军车载火炮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7 13:56:19 +0800 CST  


祖承训部乔装突袭,一举突破含毬门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7 13:57:55 +0800 CST  


平壤攻城战示意图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3-02-17 15:36:47 +0800 CST  

楼主:叶落如刀

字数:650927

发表时间:2012-03-03 21: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4 16:08:49 +0800 CST

评论数:3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