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图文连载,每日更新)

然后呢……不用我说您一定也猜到了,十年之后,羌人再次发动了全民暴动。此时距离东汉正式灭亡不到六十年,距离董卓进京、大乱开局只有仅仅三十年。面对接近癌症晚期的东汉,羌人铆足了劲要占大便宜。但正所谓“事不过三”,这第三次羌战却成了羌军的终结篇,连底裤都输掉了。
这一切,都源于有了力挽狂澜、终结羌战的“凉州三明”!凉州三明,乃段颎(字纪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三人是也。他们都是凉州人士,是“凉人守凉土”政策的成功执行者。
话说公元159年,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羌等八个部落再次起事,联军十万围攻金城塞,竟被护羌校尉段颎一举击溃。段颎又打破历次羌战初期“羌攻汉守”的定势,主动出击,统领一万骑兵渡过湟水,在羌部老家斩首两千、生俘万人。
挨了当头一棒的羌酋们大跌眼镜:哪里冒出来这么个魔鬼?
也难怪他们对段颎不熟悉。段颎的祖上段会宗曾出过西域都护,但那是两百年前的事情了。到他这一辈,只做了个宪陵园丞(给皇帝守坟)的小官吏。后来他奋发图强(“折节向学”这个成语典故就是说他的),当了辽东属国都尉,在与鲜卑、乌桓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直到公元159年羌乱再起,朝廷才让在外打拼多年的段颎回乡应战。
虽然长年在外打工,但作为祖祖辈辈的凉州人,段颎对惨烈的羌战历史是痛彻心肺的,百年以来,反复仇杀,直打得生灵涂炭、废墟一片。冤冤相报何时了,如何才能挣脱这个恶性循环呢?
大家都知道,对于法德世仇,德国宰相俾斯麦有句名言:“能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清谈和投票,而是铁和血。”段颎的答案大体类似,他说羌人是“狼子野心,难以恩纳……唯当长矛挟胁,白刃加颈耳”——他要以战止战、根除祸患!
公元160年正月,居住在张掖一带的烧何羌联络西羌诸部复仇,对张掖城郊的段颎军营发动突袭。当时是凌晨时分,冬雾弥漫、朔风凛冽,飘然雪花之中忽然涌出数万羌兵,狂呼怪啸冲向军营。段颎手下只有数千,却不为所乱,结阵对战。一直打到正午时分,汉军箭尽刃卷,万分危急,段颎于是下马,以示绝无逃跑之意,而与士卒们一起步战肉搏,终于撑到羌军力尽撤退。
苦战余生,段颎却没有退军修养,反倒“宜将剩勇追穷寇”,立马发动大追击。这一追就是四十多天、两千多里,史载汉军“昼夜相攻,割肉食雪”,终于在黄河之源积石山(就是著名的阿尼玛卿雪山)下追上羌军主力。招惹上这不要命的段魔鬼,羌人只能自认倒霉,一战而溃。主谋烧何部落酋长及其五千余众被斩,勒姐、零吾等部落也被斩俘三千余人,史称“积石山大捷”。
到了第二年冬天,先零、沈氐等部落出动,大举攻击并州、凉州。段颎兵力有限,于是利用“积石山大捷”的威名,招募羌族雇佣兵出战。谁知凉州刺史郭闳犯了红眼病,故意阻挠段颎,导致佣兵一哄而散。事后郭闳还倒打一耙,诬陷段颎,致其入狱。从此西羌势不可挡,形势大坏。
可惜他们高兴得太早了:走了段魔鬼,来了皇甫规。

皇甫规,凉州安定人士。和段颎的平民出身不同,他出自武将世家,爷爷是度辽将军;父亲当过扶风都尉。不光父祖牛B,他自己出名也很早。早在公元141年的羌乱中,他就预言征西将军马贤必败。事后应验,皇甫规就被任命为郡功曹,加入讨羌战事。因为成绩突出,郡里还举荐他上京参加晋职考试。眼看就要继承父祖遗志、走上名将之路的皇甫规,此时却作出一个惊人之举:在试卷里大骂梁冀!
梁冀何许人也?皇帝的小舅子兼大将军,骄横不可一世,历史上有名的“跋扈将军”。触怒了这等人,皇甫规还有什么好果子吃?遭受排挤的他干脆回乡做了私塾老师。教育事业一干就是十四年,直到159年梁冀被诛,朝廷派专车请其出任泰山太守,荡平当地叛乱。等到段颎入狱、羌乱再盛,皇甫规就志愿请缨出阵关西。
从前面的事迹可以看出,皇甫规不但是一名将门子弟,更是一个有气节、有见识的儒家士大夫。再加上还干了那么多年教书育人的事业,他的治羌思路迥异于铁血的段颎。他认为“羌戎溃叛……皆由边将失于绥御……则君侵暴”,不是汉羌之间的民族矛盾,而是官逼民反的阶级矛盾。他一到任,就罢免了凉州刺史郭闳(诬陷段颎那位)、安定太守孙俊等贪官污吏,同时大打招安牌,羌人降者达十余万。公元162年三月,沈氐羌围攻张掖、酒泉两郡,又被皇甫规率领招安的诸羌降服。
一时间,皇甫老师的好名声传遍各地,顺服的羌人增至二十多万。但表面的顺利之下,矛盾依然存在:贪官污吏可以变少,但经年的仇恨不会变少,土地粮食也不会变多。皇甫规纵然能靠人品收人心于一时,却难免人亡政息于万世。果不其然,等公元164年皇甫规调去东北工作,羌乱再度扩大化。

面对反复不定、降而复叛的羌部,东汉朝廷几乎抓狂,于是又想到了段颎。对羌人而言段颎是魔鬼,但对汉人来说就是救星。坐牢的三年间,凉州军民为他上访叫冤的数以千计。朝廷就做了个顺水人情,于公元164年冬天再度任命他为护羌校尉。
段颎一到,羌军动摇。滇那等部落闻风投降。他又纵兵击破当煎、勒姐等部,俘斩数千,凉州汉军复振。羌人灵机一动,故伎重施,于165年夏天把段颎引诱到湟中老家,然后突出重兵围困。
诱敌设伏这一招曾干掉了傅育、马贤、赵冲等多任护羌校尉,你段颎就能金刚不坏?
摆出决战姿态的羌军猛攻了三天三夜,汉军矢尽粮绝。绝境之中,段颎的头脑却无比清醒,他发现敌军忙中出乱、东南空虚,于是趁夜引军走出包围圈。更令人震撼的是,绝处逢生的段颎没有就此逃去,反倒回军反攻,从外线兜住敌军屁股一顿猛踹,斩首数千。羌军以为老段是神兵天降,惊慌奔溃。段颎哪里肯饶,穷追猛打,一直扫荡到秋天,斩首二万三千级,俘虏人数多达数万,缴获牲畜八百万头,一举获得全胜。

在段颎连年血战的同时,皇甫规也没闲着。他自己虽然不在西北了,又举荐了张奂前来。张奂,凉州敦煌人,少年时就慷慨豪言“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说到做到,他职业生涯的前半生是和北方民族打交道,曾以恩威并施的法子,仅用两百兵力就平定了鲜卑、南匈奴和东羌的联合叛乱。然后因为曾做过梁冀的幕僚,被免职究责。危难之际,是皇甫规不计前嫌,力保他来西北平乱,先做武威太守,后当护匈奴中郎将,成为皇甫路线的忠实继承人。
本来两人是各有分工:段颎在内线作战,扫荡西羌(金城郡以西)巢穴;张奂在外线警戒,镇压东羌(金城郡以东)作乱,及与鲜卑、匈奴、乌桓等勾连。但被段颎打得七零八落的羌人,冲着皇甫老师的名号,纷纷投降到张奂的门下,两人就起了矛盾。说到底,这还是一场路线斗争:段颎主剿,张奂主抚;段颎在那边高喊“奉大汉之威,建长久之策,欲绝其本根,不使能殖”,张奂在这边叹息“戎狄一气所生,不宜诛尽,流血污野,伤和致妖”……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06 12:26:03 +0800 CST  
@朝在夕不存 2012-06-07 01:39:49
lz,我对隋杨帝打高丽和台湾那段很感兴趣,可是一直没看到过相关的书籍,你会讲到吗?

-----------------------------
一定会讲到的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07 10:02:05 +0800 CST  
4、流血的伤口
公元168年早春二月,段颎彻底平定了西羌,却见张奂还在那磨磨唧唧地招安,忍不住向皇帝上书请战,誓言用三年时间平定东羌诸部。他给皇帝算了一笔经济账:张奂的招安法子不管用,羌人一定会降而复叛,想当年永初羌乱,打了十四年,花了军费二百四十亿,然后又是永和羌乱,又打了七年,用掉八十余亿……这样下去窟窿只会越来越大。长痛不如短痛,我只要五千骑兵、一万步兵、五十四亿军费,就能彻底了结祸患!
于是朝廷下诏,把张奂部队调回洛阳,把段颎调到东线主持工作。但段颎手中只有两千野战军。他征招民团、编练囚徒,好不容易凑了万把人。带着这支“正规军+蛊惑仔+小区保安”的杂牌队伍,段颎在山西高平和东羌联军展开决战。又是一次敌众我寡,段颎早见惯了,当即于阵前慷慨长啸:“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然后一马当先,冲向敌众。三军大振,奋勇争先。斩敌八千余级,缴获牲畜二十八万头,羌部溃逃。此战之后,段颎获得封侯,连头衔也从护羌校尉升级成了破羌将军。
这一年里段颎马不停蹄、人不卸甲,在奢延泽、落川,令鲜水、灵武谷等地连续作战,打得东羌诸部无喘息之机、无还手之力,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张奂却上书皇帝说:“对待羌人,靠战争可以一时取胜,但不可能彻底消灭。不如见好就收,以恩德招安之,才是万世长久之策”云云。皇帝一听也有道理,就下旨改剿为抚,派使者去招降逃散的羌部。
段颎差点晕菜:哪有这么朝令夕改的?何况是在最后的节骨眼上!功亏一篑的事俺老段可不做!
他决定抗旨——在这方面,他是有前科的。早年在辽东打鲜卑时,为了迷惑敌军、以计胜利,他就胆敢伪造皇帝命他班师的诏书,为此打了胜仗却坐了班房。如今一不做二不休,为了最后的胜利,何妨再豁出去一回!
公元169年夏天,段颎指挥全军出击,直奔东羌余众聚集的凡亭山。出人意料的是,他只派了麾下猛将田晏、夏育率区区五千人占领山头。段颎的盘算是:羌人如今是惊弓之鸟,大军一到必定逃散,那就不容易抓了,而田、夏二将久经羌战,早与羌人结下深仇,再把湟中义从羌(所谓“羌奸”)派过去,必能吸引敌军来搏杀。
这一招果然引得羌人气血激昂、悉众来攻。《后汉书》记载,战前羌军厉声咆哮:“田晏、夏育在这里吗?湟中义从羌都在这里吗?今日欲决死生!”当下热血开打。段颎趁势指挥主力突进夹击,获得大胜。羌军残兵东向逃到射虎谷,困兽犹斗。段颎来了一招瓮中捉鳖,先分兵封锁谷口,然后派千人制作宽二十步、长四十里的木栅长城,把山谷彻底包围起来。土木工程完毕,段颎于是趁夜分兵三路,田、夏等将率七千人攀上西山,司马张恺率三千人潜上东山,自己亲率中军沿水源进击。三路夹击,敌军无处循逃,被全歼于山谷之间。
至此东羌彻底平定,段颎连续作战一百八十回,斩杀三万八千余级,缴获牲畜四十二万七千头,而汉军牺牲者仅仅四百余人!真堪称羌战历史上最高效率的战争机器。

在凉州三明的共同努力下,百年羌战终于划上了句号。但是,对于这场漫长而血腥的战争,凉州三明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分歧,比如段颎和张奂因为剿抚之争,就结下了梁子,以至于战后段颎当了大官,甚至想借故除掉张奂,直到张奂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悔过书才作罢。
即使在后世,也留下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比如范晔的《后汉书》就认为段颎的铁血政策是深明远见,而张奂的招安是苟且迂腐之见;司马光却在《资治通鉴》中力挺皇甫规和张奂是人道主义,而段颎虽然获得了胜利,也不是君子所为。实际上,范晔之所以挺段,是因为他生活在五胡乱华的时代,所以高度认同段颎的功绩;司马光生活在鸟语花香的北宋和谐社会,当然推崇和平共处之道。
是非功过,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凉州三明虽然办事的理念和手段不同,却达成了共同的目的:结束战争。如果再对应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灭亡的历史,就更应该对三明的功绩表达敬意了。

战争结束了,战争的毒害却没有就此消失。羌战的余波所及,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战争中积蓄了无比戾气的凉州武力集团,开始深深卷入帝国政治,并最终成为帝国毁灭的元凶。
公元168年,宦官集团伪造诏书,命令班师回京的张奂率军诛杀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幽禁窦太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事后张奂虽然后悔,但事实上开启了东汉晚期外戚集团、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之间用武力解决矛盾的先河。
公元172年,段颎出任司隶校尉(中央直辖州长官),依附于宦官集团,受命镇压太学生反抗宦官的活动。他拿出羌战时穷追猛打的战斗作风,短短几日便逮捕了上千人,成为中国历史上镇压学生运动的反面典型。凉州武力集团与主流社会的隔阂加剧。
公元184年,羌人领袖北宫伯玉见中原黄巾乱起,于是再举叛旗,攻杀护羌校尉和金城太守。在这场叛乱中,许多三国名人出场亮相:韩遂、马腾(汉羌混血儿,马超之父)加入叛军,孙坚、董卓、陶谦是政府军将领。
公元167年,董卓追随张奂参加羌战,因功拜将,踏上野心蓬勃之路,随后又在西征凉州叛军的战事中飞黄腾达。公元189年,应外戚集团首领、大将军何进之命,董卓率凉州军团进京,拉开汉末乱世的帷幕。
公元211年,马超统帅凉州及羌胡之军,东进潼关,意欲推翻曹操之霸权。这一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大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几乎改变三国历史走向;后来他率军投靠刘备,吓得坚守半年的益州牧刘璋立刻开门投降。
三国鼎立,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次北伐,至死不改“先取凉州、再图关中”的国策,使凉州继续成为争霸天下的关键所在……

凉州,帝国流血的伤口,汩汩鲜血不但淹没了羌人,也最终淹没了帝国自己。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07 10:05:14 +0800 CST  
跨越南岭:秦汉征服两广、越南

1、南下干部第一人
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向准备奔赴广东工作的中共干部发问:“知道赵佗这个人么?”,见干部们都摇头不知,毛泽东叹道:“不知道赵佗是不行的!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南下干部啊!”
草鞋干部们不知道赵佗,但都知道赵子龙。白马银枪、万人无敌的赵子龙在中国无人不知,一句“我乃常山赵子龙!”可谓振聋发聩。而在他之前三百年,还有一个做了南越国王的“常山赵佗”,在真实历史中拥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两人不但都是河北常山郡人,而且还都来自下面的真定县,很可能有可以追溯的亲缘关系。公元前240年,赵佗生于赵国真定。按照中国史书的套路,王者出生时都有异常天象,当然其中杜撰附会者居多。但赵佗的王者之象不是虚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一年“彗星光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这是人类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观测记录。
彗星俗称扫把星,古人视其为战争不祥之兆。就在这一年,秦赵爆发“老爷爷战争”,八十一岁的赵国老将庞煖大败七十岁的秦国老将蒙骜(蒙恬的爷爷),逼降秦长安君,赵国一时回光返照。但到了赵佗十二岁那年,赵国还是灭亡了,少年赵佗也就变成了秦人。
从姓氏来看,赵佗有可能出自赵国贵族之家。但“商女不知亡国恨,何况懵懂少年人”,赵佗以秦人身份茁壮成长,长大后还参加了秦军,并成为秦始皇的护驾亲军。此时秦帝国初建,始皇帝一统华夏,进窥四夷。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后,就一直筹划继续南下,征服百越。史载公元前221年,秦将屠睢率军南下平定湖南、江西各地,接着就跨越南岭,进入两广之地。颇受秦始皇赏识的赵佗就被任命为这支远征军的副将。

所谓南岭,就是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的连绵山脉,自古以来就是两广地区与内地的天然界线,也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江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也成为很多广东人眼里的南北界线。直到今天,很多广东本地人还把南岭以北的人们一概称作“北佬”。
这南岭东西纵横千里,主要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五条山岭,因此又别称“五岭”。毛泽东《长征.七律》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说在红军眼里,蜿蜒连绵的五岭只是细微的波浪罢了。但这纯属革命乐观主义,当不得真。南岭虽然平均海拔只有千余米,但体积庞大、山险林密,且有多处高达两千米的山垭隘口,实属易守难攻之地。再加上早在春秋就以彪悍善战出名的百越之族,实在不是容易对付的。
所以,面对南岭天险和南岭背后的未知领域,秦军不敢托大,据说前后动员了五十万大军参与南征。当然,秦国为了灭楚出动倾国之军,也不过六十万罢了,所以南征百越的“五十万”大军必是极大虚夸之数,而且还混杂了大量刑徒罪人、六国降人、民夫杂役之类。但无论如何,以战无不胜的秦军对付尚处蛮荒的越人,这场战争应该没有什么悬念。

战争的开局的确很顺利。据《淮南子》记载,秦军共分为五路:“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寨,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史称“五岭之戍”。根据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考征,镡城之岭即今之越城岭,九疑之寨即今之萌渚岭,番禺之都即今之骑田岭,南野之界即今之大庾岭。也就是说,本钱够大的秦军采用了“多路出击、全线突破”的战术,在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同时发起了进攻。
其中,从湖南出发,翻过越城岭进入广西的部队,是由屠睢亲自率领的主力。这越城岭又叫老山界,中学语文课本里有篇《老山界》,讲的就是红军长征路过此处的故事。五岭之中,越城岭最是难行,主峰猫儿山号称南岭最高峰,海拔高达2142米。屠睢之所以选择此地进军,是想“擒贼先擒王”,直接打击实力最强的西瓯部落。
西瓯又称瓯越,是聚居在广西一带的部落。据《汉书》记载:“蛮夷中,西有西瓯,众半羸,南面称王”。可见西瓯已建立了政权实体,甚至成为岭南部落联盟的领袖。屠睢的进军很快就被西瓯探知,于是发动大军前往狙击。两军就在越城岭下展开激战。和秦军打阵地战纯属找抽,秦军一战击杀西瓯王译吁宋,顺利广西的平坝地区。
但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直到近代,广西人还以骠悍善战著称,比如明代的广西狼兵、清末的太平军、民国的桂系军阀,无一不是天下强兵。两千年前的西瓯人也是如此,他们并未因首领战死而丧失斗志,反倒坚决和秦军死磕,转入山区打起了游击战。史载,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陷入“旷日持久,粮食绝乏”的战争泥潭。后来连主帅屠睢也中了埋伏,在一次夜袭中被杀。包括赵佗在内的秦军将士顿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危急时刻,朝廷派任嚣来接替主帅之职。任嚣的七世祖任不齐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出身楚国世族,对于南方的情势显然要熟悉许多。他一到任就制定了屯兵守卡、防守反击的策略,在今天广州番禹区一带建起城池,成为广州建城始祖。依托城池基地,他又派兵四处建立关卡要塞,逐渐拓展控制地区,压缩反抗军的活动空间。等到公元前214年,秦朝建成沟通湖南湘江和广西漓江的人工运河——灵渠,借此迅速向南征军补充了数万刑徒军和无数军械粮草,借此东风, 任嚣指挥赵佗等将大举出击,成功消灭了敌军残部。
至此,浴血奋战的秦军终于征服两广地区,把华夏版图扩展到南海之滨。秦朝在此设立了南海郡、桂阳郡、象郡三郡,劳苦功高的任嚣出任位于政治军事中心的南海郡尉。
所谓郡尉,就是一郡的军事长官,虽然官居太守之下,但由于岭南是武力征服的边疆异域,所以手握军权的郡尉任嚣才是头号实力派。南海郡下辖四县,其中龙川县西控交通咽喉大庾岭,南临统治基地珠江三角洲,实乃重镇,任嚣就举荐被他赏识的副将赵佗任龙川县令。
作为地方官,任嚣、赵佗认真地建设边疆,干出了很大成绩。他们在扩大广州筑城规模的同时,积极配合朝廷方略,修筑连接内地的道路,史称“新道”,并在新道沿线建立横浦、沤浦、阳山、湟溪等一系列关塞城防,牢牢扎下了统一根基。他们还以先兵后礼之策,转而采取“和辑百越”的缓和政策,与土著居民开展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极大地平息了战争带来的民族矛盾。同时,他们还奏请秦始皇,从中原迁移了大量移民来岭南,还特意迁来了一万五千位女子当军嫂,大大稳定了军心。
当然可以想象的是,任嚣、赵佗一边兢兢业业干革命工作,一边也盘算着如何调回内地。《史记》称“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并列为当时的两大苦差。当时的广东显然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谁还想在这打工一辈子啊!

但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大秦天下顿时陷入内战深渊。古谚有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地是抗秦的热点地区,崛起了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一大帮义军。不巧的是,楚地又横亘在中原和两广之间,等于彻底断绝了两广秦军和朝廷的联系。
如今天下大乱,岭南秦军该何去何从?这个严峻的考题摆在任嚣、赵佗面前。
楚人出身的任嚣心底深处毕竟没有对秦国的死忠之心:为秦二世这个昏君北上勤王?那太不值得了,何况楚地已不可通行;追随陈、吴后尘举起反旗?那也太有悖公务员的职业操守了,更何况天下还胜负未知呢。干脆取个折中,割据自保算了!
而要割据自保就必须先封锁北边的道路关卡,这就需要当地的龙川县令赵佗的支持。赵人出身的赵佗和任嚣一拍即合,立即以防备楚地叛军南下为由,严令横浦、阳山、湟溪等边关封闭道路,然后他俩联手诛除愚忠秦朝的官吏,很快就控制了南海郡。
到了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任嚣也病逝了。他死前对赵佗说:“秦为无道,天下苦之……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可以立国”。按照任嚣的政治遗嘱,赵佗没有向当时的诸侯领袖项羽臣服,而是竖起了独立的旗帜。他又趁着楚汉相争的四年缓冲时间,吞并了旁边的桂林郡和象郡,于是正式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1 20:37:30 +0800 CST  
从河北常山的一个亡国少年,到岭南大地的开国之君。赵佗的一生,就是演绎传奇的一生。就连他的寿命也是个传奇。正史记载,他活了一百多岁,连续熬死了秦二世、西楚霸王、汉高祖、吕后等一票大Boss,直到汉武帝时代的公元前137年才寿终正寝。特别是到了吕后时期,他大搞扩张,不但征服了闽赣南部、越南北部、云贵高原东南部等地,甚至还击败了汉朝讨伐军,于是就自称“南越武帝”,过了一把皇帝瘾。
不过既然传奇的赵佗死了,更传奇的汉武帝上台了,南越国也就熬到头了。
作为一个以军事征服起家的外来政权,南越能延续百年国运,应归功于赵佗力行的“汉越融合”政策。他在土著贵族中推广汉化教育,又吸纳汉化的诸越酋长进入国家统治机构,形成了民族融合的良性循环。但不可避免的是,诸越豪族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大。赵佗在世时尚能驾驭,他一死,国家大权就落到了以吕嘉为代表的越人豪族手中。
吕嘉出生于西瓯酋长之家,自幼又接受汉式教育,被晚年的赵佗任命为丞相,堪称“民族融合”的光辉结晶。他先后辅佐三代君王,还和赵佗之弟、镇守广西地区的苍梧秦王赵光结了亲家,是土著势力的代表。与之相对立的是太后集团。南越第三代国王赵婴齐曾在汉朝作人质,娶了邯郸樛氏女为妻。樛氏之子赵兴即位后,樛太后就成为亲汉势力代表。
公元前113年,宏图大略的汉武帝决定收服南越。在樛太后的支持下,南越国王赵兴决定降汉。吕嘉不甘心失去把持已久的权力,更妄图借机恢复土著势力的统治地位,于是起兵叛乱,杀死赵兴、樛太后等一众亲汉人物,另立有西瓯血统的赵德胜(赵婴齐的长子)为王。随后,吕嘉又设伏消灭了汉将韩千秋、樛太后弟弟樛乐率领的两千讨伐军,彻底激怒了汉武帝。公元前112年秋天,汉武帝派遣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攻南越。由于南岭地形险阻,这仗一直打了一年多,到公元前111年冬天,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终于率领水军进入珠江,然后围困番禺城。吕嘉见势不妙,带着赵建德乘船出逃,后被擒获。至此,岭南大地再次归属统一王朝之中。然后伏波将军路博德又顺势扬帆海南岛,把天涯海角也纳入大汉版图。

此正所谓“赵佗身死,南越国灭”。有意思的是,赵佗生前过了一把皇帝瘾,死了一千年后,又混到了一个皇帝名。公元十三世纪,越南陈朝追封赵佗为“开天体道圣武神哲皇帝”,尊其为越南开国之君。为啥呢?只因赵佗的南越国曾经占领过越南北部地区。按照这个无厘头的逻辑,很多越南人甚至声称,连赵佗打下来的两广地区也是他们的国土。甚至到了十九世纪初,越南新王朝的统治者还企图取名叫“南越国王”,幸好清朝嘉庆帝也不是傻子,直接改其名为“越南国王”,遂成今日越南之国名由来。
由此看来,越南人的脑子,真不是一般的浆糊;越南人的居心,真不是一般的险恶。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1 20:43:09 +0800 CST  
@dym7355 2012-06-11 13:16:01
搞不懂,东汉打北匈奴轻轻松松,而打羌人却费了死劲,前后花了100多年,留了无数血,最后才搞定,整个国家也元气大伤。
-----------------------------
在下以为,东汉打匈奴之所以轻松,
一是因为建立在西汉百年对匈战争的基础上;而羌人在西汉时不太出头,一直在积累实力;二是因为羌人各不统属,没有像匈奴一样的统一实体,这固然不利于羌人的统一作战,但也导致汉朝难以实施决定性的打击,所以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局;三者,东汉迁都洛阳后,政治军事重心东移,西北羌人的压力减轻,于是出现扩张之势也。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1 20:51:08 +0800 CST  
2、南越之南
在近代以前,东南亚诸国之中,越南与中华帝国渊源最深、联系最紧,不但有长达千年的中国直接统治历史(越南史书称为“北属时期”),在文化上也属于儒家文明圈。但正所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南边,中越之间的战争也最为频繁和酷烈,除了中华民国以外(二战后国军也曾进驻越南北部,但那是接受日军投降),几乎每个中国王朝都要和越南人狠狠打上几仗。
大致说来,近代之前两千年的中越关系是一波三折、大起大落的三段论,第一段是极强期,秦朝到唐朝的一千年,越南是中国直接统治的领土,虽然在秦汉之交、两汉之交、南北朝等乱世节点也有大规模叛乱,但军事上帝国战无不胜,文化上更是有压倒优势,所以越独势力翻不起大浪;第二段是极弱期,五代十国末期到元朝的500年,越南成为独立国家,中越之间甚至连宗主-藩属关系也名存实亡,南汉、北宋对越战争的失败在政治上巩固了越南独立,而蒙古对越战争的失败更是在文化上割裂了中越;第三段是平稳期,明朝到清朝的五百年,越南保住了国家独立地位,但在政治秩序上不得不回归到帝国主导的宗藩体系中,中越关系保持基本平稳的箱体震荡。
当然,这只是鄙人在中国史书影响下形成的看法。魏征告诫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出于礼貌和理智,都得听听别人的看法。虽然在世界历史大戏中,古代越南从来只是个配角。但只要是人,都有自尊;只要是国,都想吆喝。就说越南人自己写的史书吧,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越南不愧是是中华文明的衍生品,在东南亚各国中史书编撰最早也最全,怪不得越南对东南亚其他国家一贯自称“中华”,蔑称邻国为蛮夷。最具有代表性的越南史书是黎文休于1272年编撰的《大越史记》,记载从南越国赵佗占领越南到李朝李昭皇(1225年)的历史,后经历代增修到后黎朝嘉宗德元二年(1675年)为止,最后全本定名为《大越史记全书》。近代越南权威学者陈仲金评价为:“我南国有国史,自此始。”
这本史书这样记述越南的出身来历:
远在黄帝时代,越南远在百越边地,不属于中华九州。这里生活着交趾、越裳、嘉宁、九真、日南等十五个部落。到了周成王(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时,越裳氏向周王室进贡白色野鸡,开启了越南与中国的联系。周庄王(公元前696—前682年)时,嘉宁部落出了个会玩魔术的奇人“雄王”,靠装神弄鬼慑服诸部,建立了文郎国,一共传了十八代。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公元前496年—前465年)灭吴称霸,曾招降文郎国,但被拒绝。战国后期,古蜀国被秦国吞灭,蜀国安阳王子(公元前257—前207年)率领遗民南逃,占据越裳,吞并文郎,建立瓯雒国。与之并立的还有越南土著建立的骆越国。
讲到这儿,基本属于照抄中国史书加上合理想象,没啥意思。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地名,交趾早在战国《墨子》一书就出现了:“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东西之日所出入,莫不宾服……”越南地区恐怕很早就进入了华夏之君的视野。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2 18:51:27 +0800 CST  
而下面就到精采章节了:
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觊觎南下。但瓯雒国有个神人,会制造“一张十放”的神弩,让赵佗无比恐惧。于是老赵使出美男计,派儿子去瓯雒国勾引媚珠公主,趁机毁了神弩。赵佗这才敢派兵吞灭了瓯雒。
看到这儿,鄙人大惊失色:这“一张十放”的连弩不是诸葛亮发明的么?不但《三国志》正史明载,就连老外开发的游戏《帝国时代》也把“诸葛连弩”作为中国军队的绝技啊!看来《大越史记》才是穿越体小说的鼻祖……
当然,不管越南人如何YY,赵佗还是吞并了越南,在这片红土地上建立起第一个华夏政权,其南部边界直到今越南中部的长山、大岭一线,基本囊括了越战时代北越的地盘。
公元前111年冬天,汉武帝派军消灭南越国,不但在原属南越的越南北部地区设置了交趾(今越南首都河内一带)、九真(今越南清化一带)二郡,还进一步推进到越南中部蜂腰地区,设置了日南郡。
总体而言,西汉一代,朝廷精力集中于匈奴问题,对越南三郡的统治比较宽松,采取“诸雒将(也就是当地土司)主民如故”的政策,平日输入的汉人官吏、移民、商贾构成相对独立的社会,并不过分干涉土著内部事务,以至于直到西汉末年,汉字才传入土著社区。
在这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大环境下,此地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尤其是交趾郡位于富饶肥沃的红河三角洲,自古就是东南亚地区的著名粮仓,而且紧靠北部湾的海上商路,兼有农渔商贾之利,一跃而为汉朝经营岭南的重心。早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就把今天的两广、海南、越北等地七郡并称为“交趾刺史部”,足可见交趾郡在岭表一带的首要地位。又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发展到西汉后期,交趾刺史部人口有137万,而交趾郡就占到了75万(位于广东的南海郡只有交趾郡人口的八分之一)!即使在王莽末年的混战乱世里,也保持了“交趾诸郡,闭境自守”的稳定局面。
但就是这个岭南首善之地,却于东汉建立不久的公元40年爆发了一次大叛乱。
按照越南史书的说法,当时交趾郡太守苏定为人贪暴,因为贪污索贿不成,逮捕处死了麊泠县的雒将(土司)诗索。诗索的老婆征侧、妻妹征贰就率族人起义反抗。这次叛乱迅速蔓延交趾、九真、日南、合浦(今广西北海)诸郡的六十五个城镇,征侧还自立为王。近代以来越共官方更评价其为“当地人长达一千年反抗中国统治的开始”,还把首都河内最大的行政区命名为“二征夫人区”。

但一百五十年的安宁被一朝打破,可不是一个贪官污吏的能量所致。究其根本,还在于朝廷对三郡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过百年来的统治与移民,西汉末年,朝廷已逐渐改变允许土司自治的态度,把触角伸向土著社区。王莽建立新朝后变本加厉,连匈奴单于都被改名叫“匈奴服于”,何况交趾的小小土司?他加大了移民力度,向三郡大量移徙内地罪人,使其与土著杂居生活,“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更要命的是,他还决定向土司们征收赋税、建立户籍,意图实现国家管理。这一来,岂不是要断了土司们的命根子?
大乱酝酿之中,幸好交趾郡太守锡光不满王莽篡位,割据自守,才让土司们渐渐平息。锡光又运用文化软实力,在土著社区“建立学校,导之礼义”,积极输入儒家文明,力图和平实现汉越一家亲的民族融合。东汉建国后,九真郡太守任延如法炮制,在辖地大兴学校教育和农田水利,还引入婚姻、财产等诸民事法律制度,史书赞誉道“领南华风,始于二守焉”。一时间,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一片大好之下,当地社会却已出现深刻分裂。既不愿接受朝廷管理,又不愿接受汉家文化的土司们,已被悄然排斥于主流社会之外,于是结成抗拒改革的利益集团。一旦锡光、任延这类“软硬两手都硬”的高手调走,换上苏定这种一味高压的庸才,土司集团就会趁机与朝廷摊牌。二征之乱,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产物。

话说二征起事后,很快就击败了郡兵,苏定吓得一溜烟逃到广州。当时的东汉刚统一全国,形势极不稳定。就在二征起事的同时,安徽发生暴乱,皖城失陷;四川也发生叛乱,叛军甚至攻占了成都。北方的鲜卑、匈奴、乌桓等也连兵入塞。因此,东汉暂时顾不上天涯海角的交趾。于是二征就蹬鼻子上脸,公元41年,征侧在各地土司的支持下称王建国,公然打出了越独的招牌。汉光武帝刘秀闻讯大怒,下诏华南郡县制造车船,准备军粮。公元42年,他一看安徽暴乱已被伏波将军马援平定,立即命他率领八千汉军南下交趾。
马援以海陆两军相依南进,又在交趾当地招募了万余军士,然后率这两万大军长驱直入千余里,在浪泊(今越南仙山)与敌决战。只见叛军先锋骑乘大象,排山而来。汉军弓弩齐射,一举破之。然后两边贴身肉搏,血肉横飞。马援乃东汉名将,麾下是百战雄师,岂是乌合叛军可比?一战斩首数千、降者万人。二征南逃,汉军穷追不舍,连战连捷,终于在第二年正月斩杀二征,传首洛阳。
刘秀大喜,向战地派遣使者,对马援火线封侯。在庆功宴上,诸将都祝贺他封侯,他却感慨地说:“年少之时,我的堂弟曾笑话我志向太大,说人生一世,能做个小公务员、开辆经济型轿车、吃饱喝足就够啦,何必自讨苦吃呢!这次远征交趾,瘴气肆虐、一路艰辛,不禁向往起堂弟说的那种悠闲生活。如今总算获得大胜,都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啊!” 马援这番铁汉柔情的感慨,道破了在热带地区行军作战的艰难。史载,此次南征,因水土不服而死的将士竟占到了十之四五。
碍于暑气,马援暂停了南下的脚步,就地转向民政建设。他梳理了汉朝法律和土著习俗的差异,重新制定了适合民情的法令;又整顿被战争破坏的农田城郭,恢复了生产秩序。收服当地民心之后,他才在年底气候凉爽之时,南下攻入九真郡,尽数消灭了叛军余部。
公元44年秋天,马援凯旋回京。同事好友都来祝贺,免不了大拍“功成名就”之类的马屁,他却说:“我这点功劳算什么!大丈夫应该继续战斗,直到马革裹尸,岂能躺在床上、老死于夫人和儿女面前?”
好一个“马革裹尸”!马援说到做到,直到六十三岁病死于战场。
但吊诡的是,交趾之战既让马援站到荣誉巅峰,获得侯爵之封,死后却令他落入小人的诽谤。话说当年他在交趾饱受瘴气之苦,吃了当地特产薏米才得以解毒。这种原产于越南的植物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有清热排毒养颜之效。于是马援回京时就载了一车薏米种子来栽培,流传今日已成为我国普及性的保健食材。但就是这一车薏米,却被京城的权贵误认为是马援在交趾搜罗的珍宝。马援病逝后,政敌就拿这来说事,诬陷他借战贪赃,搞得刘秀一怒之下削去了他的爵位。当然,真相大白之后还是得以平反。但此事也说明,当时的官吏普遍把交趾当作聚宝盆,巧取豪夺之事相当平常,就连马援这样的正人君子也难免被误会了。所以,二征之乱虽出于土司集团的私利,可能也有“官逼民反”的群众基础吧。
更有意思的是,关于马援平叛的故事,后世越南史书说得光怪陆离。比如说马援之所以获胜,是因为他见叛军头目及精兵多为女性,于是发挥“流氓作风”,让汉军赤身裸体冲阵,吓得娘子军们花容失色、转身逃避;比如又说乱平之后,马援在边境上立下铜柱,刻字曰“铜柱折,交趾灭”,路过的越南人痛恨切齿,都向其扔石头,天长日久,以至于都垒成了小山。这些后人杜撰的奇闻逸事,权当一笑。但另一些“后事”就让人笑不起来了:话说1964年7月,周总理访问北越,竟然向二征陵墓献花圈,还称赞她们是反抗中国封建统治的英雄……
如此如此,点到为止。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2 18:52:16 +0800 CST  
3、文明的冲突
伏波将军定风波,马援之后止干戈。
二征之乱平定后,东汉政府既然已经击垮了顽固土司集团,顺势展开大规模的改革。先是把俘获的数百土司酋长都流放到湖南境内,铲除作乱的首恶;然后借机废除了世袭的土司自治体制,大力推行郡县直辖、编户齐民、移风易俗,大步把三郡融入华夏文明体系。从此,三郡开始了长期的和平时代。据《后汉书》记载,到了东汉后期,不但北部的交趾、九真郡又有了长足发展,就连南部边疆的日南郡也有了户籍人口十万!
日南郡,位于今越南中部地区,当地土著与北部两郡的越族迥然不同,自称占婆人。这个民族在人种上据说是印度移民和来自印尼群岛的马来人的混合体,在文化上信奉印度传来的婆罗门教,在风俗上据载男女“赤身露体,不知为羞”、“贵女贱男,同姓为婚”,一切的一切,都和华夏文明格格不入。在汉朝看来,日南郡的占婆人是比交趾、九真土著更加野蛮落后的少数民族。但若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三郡的华夏势力才是中南半岛上的少数派,而包括占婆在内的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土著才是主流。
所谓中南半岛,旧称印度支那半岛,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半岛。从地理上来看,它是交通枢纽,处于东亚大陆和南亚次大陆之间;从文化上来看,又处于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双重影响之下;从种族来看,半岛上更是民族林立,犬牙交错。在这片面积达两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生活着高棉人、骠人、越人、占婆人、马来人等诸多民族。在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竞争中,印度拥有地利之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捷足先登,向半岛土著输入了大到婆罗门宗教、神权政治,小到文字词汇、建筑式样、咖喱菜系等一整套文明范式。等到三百年后,汉武帝大军姗姗来迟,才在半岛东北部的三郡地区建立起华夏文明的桥头堡。
自然而然地,三郡中最靠南的日南郡就成为两种文明体系的拉锯战场。直到东汉平定二征之乱,北部越人被逐渐同化后,日南郡的占婆人依然保持着自治地位,顽固抗拒华夏文明的输入。公元100年四月,日南郡象林县的占婆人举起叛旗,聚集两千人进攻汉人聚居的城邑,还烧毁了官衙。不过他们的行为更像是一群打砸抢的暴徒,一等到郡里派兵杀其首领,就作鸟兽散了。这象林县位于日南郡的南界,是占婆人聚居区,向来是群体性事件的策源地,而且拥有海上贸易路线的重要港口,无论出于政治还是经济考量,都不容有失。于是当年五月,报经朝廷批准,日南郡太守就在象林县设立将兵长史一职,专司屯兵守备。
大军一到,点头哈腰。在象林将兵长史的军事压力面前,占婆人只得屈服。经过不断的军事进剿,公元124年,长期在日南郡边界上捣乱的占婆部落投降内附。公元131年,连与日南郡隔海相望的爪哇国也闻风慑服,派遣使者前来朝贡。
但高压锅用久了也会爆炸,设置了三十多年的象林将兵长史也有大意失荆州的一天。公元137年,占婆酋长区怜联络各方部落,聚集数万大军发起突然袭击,不但焚烧了象林县城,连将兵长史的军营也被攻破。突如其来的叛乱吓坏了交州刺史樊演。他严令邻近的交趾、九真二郡立即派军援助日南。
要知道越南地形是典型的长扁担,从北部两郡到那边的日南足有千里之遥,承平日久的两郡守军不愿南下作战,群起兵变,当地的越独势力趁机推波助澜,竟然导致两郡大乱,连附近的广西郡县也被波及。日南郡因此外援断绝,孤悬南疆,郡城被占婆叛军围困了一年有余,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
消息传到洛阳,朝廷大惊,紧急召集御前国务会议。会上百官建议动员荆、杨、兖、豫四州之力,派遣大将率四万人南征。只有李固极力反对,劝告皇帝道:“如今西北地区的羌人正在叛乱高峰,湖南的武陵蛮也大举起事,中原本就不安定了。如果强行征调四州兵力远赴万里,只怕他们也会像交趾、九真郡兵一样闹事的啊!”
李固是东汉中期名臣,见识非同一般。他这一说吓出皇帝一身冷汗:一起小小的象林叛乱,差点成为引发东汉政权危机的多米诺骨牌!于是按照李固的建议,朝廷派遣素有声名的祝良任九真太守、张乔任交趾刺史,轻车简从南下平乱。
张乔一到任,就废除了前任刺史樊演的苛令,对乱军大开招抚之门,然后又把军吏士民、兵甲钱粮都集中到相对稳定的交趾郡,建立起巩固的平叛基地。稳定了北部形势后,祝良亲自领一支精兵直趋日南,与围城的占婆军对峙。
祝良在当并州刺史时处置过南匈奴叛乱,在处理边疆事务上很有经验。他见叛军虽然人多势众,却因汉军来援而意志动摇,就决定以攻心为上。而且要做就做绝——他竟然单人匹马直入占婆大营,从容劝谕。这一招单刀赴会大出占婆人意料,区怜佩服得五体投地,顺势借坡下驴、请降息兵。祝良也因此威震南北,至今在他的家乡长沙市还有个地名叫“祝威岗”,就是纪念此一事迹的。

张乔、祝良平定叛乱后,都得以拜将封侯,时人赞誉可比马援之功。但事实上,马援的武力镇压虽然成本浩大,但确能消灭越人叛乱的根基;张、祝的和平演变看似划算,却没能伤及占婆叛军实力。果不其然,等过几年他俩调走后,日南郡很快就动荡起来。
公元144年,千余占婆叛军又攻击了象林县城,还搞起了统一战线,派人去煽动九真郡的越人叛乱。幸好此时的交阯刺史夏方也是个厉害角色,很快搞定。要说起来,张乔、祝良、夏方的接力棒,跑得还算不错,几番整治后占婆人老实多了。
眼看着日南郡磕磕绊绊奔向了新世纪,谁知到了公元178年,又出了大乱子。祖居广西的乌浒部落大举起事,又勾起了占婆人的造反欲望。他们联军数万,攻没郡县,一直打了四五年才消停。
等这一仗打完,东汉也快进棺材了。公元189年,洛阳爆发“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被宦官集团杀害,凉州军阀董卓入京篡政,拥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悲情皇帝汉献帝。第二年,关东十八路诸侯联军反董,拉开了汉末内战的帷幕。此时的朝廷自身难保,再也顾不上遥远的南国边陲了!就在这一年,日南郡象林县的占婆人区方瞅准时机,鼓动族人发动叛乱,终于独立成功,建立“林邑国”,又称“占婆王国”。

占婆王国建立后,中国陷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乱世,数百年不得安生,此地遂永成异域。独立了的占婆人不改好战本性,频频进犯交州,和中国诸侯继续交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曾派大军南征,破其国都。光缴获的黄金就有数万斤;到了隋朝重新统一中国,隋文帝意图恢复日南旧地,又派兵攻破占婆国都,连占婆国王供奉的十一尊印度教神像都被充了公。后来隋炀帝干脆灭了占婆国,分其地为三郡。
正如隋王朝是昙花一现,日南旧地也转瞬再失。隋唐之交的乱世中,占婆再次复国。唐末五代,北方的交趾、九真二郡也独立建国,号为“大越”。此后的一千多年,就是越南和占婆的战争史了。一言以概之,正如历史学家冯承钧先生所说:一部越南历史,就是一部越南和占婆的战争史,质言之,中国印度文化交争史也。直到公元1720年,越南才彻底吞并占婆国。
如今,亡国的占婆人分布在越南、柬埔寨等国,已沦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少数族裔。他们的文化网站上挂着一句标语:“只要占婆的文化存在,占婆将永存”。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4 19:52:41 +0800 CST  
@不爱辣椒啊 2012-06-15 00:59:38
@皮皮巫2010 2012-06-13 19:54:22
马克急待更新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某些人连“毛泽东为斯大林披麻戴孝”这种2B言论都信以为真,更何况周恩来一句话,断章取义一直都是某些人上网赖以装逼的最有效手段。
-----------------------------
呵呵,立场可以有很多,但事实只有一个。其实老周早就有类似谈话了,参见越南官方报纸1956年11月22日的报道,以及1957年《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召开的关于建立壮族自治区问题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纪要》等等。
此一问题,牵涉现代政治人物,为本帖生存计,不想过多讨论,谢谢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5 12:48:59 +0800 CST  
@不爱辣椒啊 2012-06-15 00:59:38
@皮皮巫2010 2012-06-13 19:54:22
马克急待更新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某些人连“毛泽东为斯大林披麻戴孝”这种2B言论都信以为真,更何况周恩来一句话,断章取义一直都是某些人上网赖以装逼的最有效手段。
-----------------------------
呵呵,我下午对你的回复被删除了,看来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立场可以不同,但事实只有一个。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5 20:52:28 +0800 CST  
沧海横流:秦汉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影响


1、流民之国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这首古诗是商朝末年贵族箕子所作。他是商纣王的叔父,屡次劝谏不成,于是东去朝鲜建国。商朝灭亡后,他去朝见周武王,看到商朝旧都的王宫废弃,已成了麦黍青青的田地,不由感伤吟唱道:“麦苗青青哟野草丛生,那个调皮的孩子啊(指商纣王),你为何不听我的话啊!”箕子吟完,商朝遗民无不动容流涕。
史载箕子念完这首诗,获得周武王的侯爵之封后,就带着一些商朝流民返回了朝鲜,是为朝鲜建国之祖。

对每一个民族来说,认祖归宗都是件顶重要的事,谁都不想成为来历不明的物体。比如中国人是炎黄子孙,犹太人把亚伯拉罕当作祖先,罗马人说祖上是从特洛伊逃来的王子,印度人说自己是“高贵的”雅利安人……无论如何,总归是要找出有据可考的人类祖宗来。只有像日本人这样来历不明的民族,因为实在搞不清自己的祖宗,就只能玩神话故事,干脆瞎说自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朝鲜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十三世纪的一个朝鲜和尚编了本《三国遗事》,宣扬朝鲜人的祖先是天神桓雄之子檀君,现在南、北朝鲜的历史教科书都采用此说法,韩国人甚至把檀君大神的建国时间精确地“设计”为公元前2333年,还说檀君在位长达1500 年,活了1908 岁……很明显,这走的是类似日本的玄幻路线。反正是神仙的事情,只要脸皮够厚,就往死命吹吧!
但杯具的是,在海里离群索居的日本人可以自欺欺人,朝鲜连自欺欺人也做不到:因为身边就有个历史记录狂——中国。
中国古籍《山海经》最早记录了朝鲜之名:“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这还不够,《尚书大传》明确记载周武王封商朝遗族箕子为侯爵,迁于朝鲜之地。也就是说,商朝末年的中国贵族箕子才是朝鲜的开国之君,史称“箕子朝鲜”。在正史和神话之间,连《三国遗事》的作者自己也颇觉尴尬,于是自圆其说道,檀君的后人不愿与箕子冲突,所以主动搬家南迁,演化成南方的三韩部落。
由于上述虚妄之词,即使在古代朝鲜社会中,《三国遗事》也被视为类似《封神榜》的志怪小说,不足为史。直到二战后,独立了的半岛被虚火冲昏头脑,大肆喧嚷什么“朝鲜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为了“证明”这个奇谈怪论,1993年,北朝鲜政府还宣称在平壤发现了檀君墓,甚至发掘出了檀君和他老婆的遗骨!真是耸人听闻。一山不容二虎,既然要立檀君的牌坊,就容不下箕子的坟墓了。1958年10月,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撤离朝鲜,第二年金日成就下令摧毁了有千年历史的箕子衣冠陵,还叫嚣:“中国为了侵略古朝鲜就凭空捏造出箕子建国的谣传……把朝鲜民族看成箕子的后裔是对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我们民族的侮辱”……此等做派,真是把《三国遗事》的无知无耻之精神发扬光大了。

实际上,既能尊重历史,又能照顾邻居面子的说法应该是:商朝末年,箕子率领五千中国移民占据了半岛北部,以朝鲜土著作为臣民,另有部分土著逃出向南迁移,于是南北各自发展。其中,北部的箕子朝鲜显然处于文明上的优越地位,制定了朝鲜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朝鲜民犯禁八条》,还广泛推广中原的农耕技术、礼乐教育等,统治搞得有声有色。
作为周朝的名义诸侯,箕子朝鲜也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与东北诸侯燕国。到了战国后期,箕子朝鲜曾遣使劝告燕国要尊重周天子,不要僭越称王。燕国变法崛起后,就派大将秦开进军朝鲜,把燕国国界推进到鸭绿江边。再后来秦朝灭燕,燕国末代君主逃亡到辽东边地,还是被秦军擒杀。隔壁的朝鲜王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幸好秦军懒得搭理他,转而南下打齐国去了(就这个事,还曾被韩国人拿去YY,说是复仇的朝鲜灭亡了燕国云云)。
箕子朝鲜王忙不迭地向秦称臣,但不敢入京拜觐,不过秦始皇正忙着“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对遥远偏僻的朝鲜人也不感兴趣——要说有兴趣的话,也只是对那里的神仙有兴趣。他曾派出大批使者入海东去,寻求海中仙山神人,日本、韩国都有其踪迹,比如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东去日本的故事。其实,除了求仙使者,更多的入海者是逃避秦朝暴政的流民,《古事记》、《日本书纪》、《三国史记》等邻国史籍都多有记载。根据现代学者考证,从山东、辽东各地或乘船或步行,抵达朝鲜半岛的秦朝民众就有数万人之多。这段血泪斑斑而又波澜壮阔的东迁移民史,史称“秦民东渡”。
由于地理和风向关系,从海路东渡的秦人大多飘到了朝鲜半岛南部。他们进入三韩部落的领地,几经辗转,在半岛东南部建立起一个新的移民国家:辰韩。对此,陈寿的《三国志》记载道:“辰韩在马韩之东,其耆老传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来适韩国,马韩割其东界地与之。有城栅,其言语不与马韩同”。当然,这些中国流民与三韩土著渐渐融合,但他们传播而来的先进文化技术,对半岛南部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几百年后,正是辰韩的后裔新罗国,第一次统一了朝鲜半岛。
到了秦末汉初的乱世,流民东迁的浪潮更为迅猛,还出了一个猛人卫满。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8 19:35:56 +0800 CST  
卫满,燕地之人,是汉初诸侯燕王卢绾的手下。卢绾本是刘邦的同乡发小,从穿开裆裤起就是死党,在诸多功臣中最受厚待,连萧何、张良等人也无法望其项背。但后来他担心被铲除,就和匈奴勾结造反,兵败后逃亡到匈奴。树倒猢狲散,大概就在这一时期,卫满领着一千多败兵向东逃亡,躲到旧时秦朝修筑的辽东边墙之外。和上司卢绾相比,卫满的逃跑眼光明显高明一筹。他早就盘算好了,隔壁的箕子朝鲜已立国数百年,尽显衰败之像,柿子还是要拣软的捏啊。
卫满派人拜见当时的箕子朝鲜王,请求册封官爵,并愿意为朝鲜守卫西部边境。朝鲜王只把卫满当作“秦民东渡”的一分子,见他的书信里文采不错,就封他作“博士”(秦汉封给知识分子的官职,类似今天的两院院士)。但卫满同志不是文质彬彬的博士,而是杀气腾腾的武夫。他在边境上大肆招揽中原流民,很快聚集起一股强大势力。公元前195年,卫满联合朝鲜国内的反对派,突然率军急袭,一举攻破朝鲜王城,建立了卫氏朝鲜国。
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据《汉书》记载,亡了国的朝鲜王逃到南部后,不久就征服了三韩中的马韩部落,再立新国。半岛上形成大致的三分格局:北部是汉朝流亡叛军统治的卫氏朝鲜,西南是箕子朝鲜后裔征服土著所建的马韩国,东南是秦代移民和土著融合的辰韩国,另外还散处着一些濊貊、真番、牟韩等土著部落。

卫满及其开国功勋们都是卢绾叛军出身,篡夺朝鲜国后一直惴惴不安,生怕汉高祖刘邦闻讯派兵追杀。但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公元前195年四月,在朝鲜王座上屁股还没坐热,卫满就接到惊天利好:皇帝刘邦驾崩了。转过第二年,连名义上的羁绊、老首长卢绾也在长城塞外病死。两座大山倒塌,卫满再不用在中间受夹板气,顿觉海阔天空。他很有政治眼光,立即恭顺地向汉朝辽东郡(今辽宁省一带)太守承诺,愿意作为外臣保护边境秩序,获得了汉惠帝和吕后的好感,从此可以埋头经营自己的家业了。
当然,除了卫满的恭顺姿态,汉朝之所以优容卫氏朝鲜,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付匈奴。当时,从河北到东北一带都是匈奴左贤王的活动范围,辽东郡一直遭受匈奴进犯,能多一个像朝鲜这样的友邦总是好事嘛。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后,卫满秉承“闷声发大财”的原则,立即挥军南下追击箕子朝鲜残余势力,征服了朝鲜中部礼成江、汉江之间的真番部落,把国境推进到马韩边境。然后又在东南方向扩张,吞并了从东北迁居至此的濊人部落。等卫满去世时,其国已扩地数千里,成为朝鲜半岛上的第一强权。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从一个朝不保夕的流亡叛军成为异国改朝换代之君,卫满的成功秘诀就是卓绝的政治眼光。所以,他没有盲目地追随卢绾逃亡匈奴,没有老实地当箕子朝鲜的雇佣军,最重要的是没有去招惹汉朝。如果他的子孙都能继承这种天赋,还真有可能像箕子一样延续数百年的国运呢。
可惜的是,这种眼光是很难继承的,卫氏还是应了“富不过三代”那句谚语,栽在了他孙子卫右渠手里。

到了卫右渠的时代,卫氏朝鲜已经传国三代,势力更加膨胀。他在汉朝和匈奴两边投机取巧,虽然捞到了不少好处,但也逐渐破坏了和汉朝之间的和睦关系。此时汉朝进入了汉武帝时代,正式拉开了汉匈决战的大幕。为了构筑对匈奴的国际包围圈,汉武帝派遣张骞开拓西域,东边的外交任务就交给了彭吴。
公元前128年,张骞还没回来,彭吴已经交出了满分答卷:他历尽艰险,成功穿越了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找到了当地的土著民族濊貊人。濊貊酋长南闾正苦于卫右渠的欺压,闻听汉使彭吴光临,立即决定傍大款,率领属下的二十八万族人投奔了汉朝,于是汉武帝在其属地设置沧海郡,辖地包括今天吉林延边、牡丹江地区和朝鲜江原道、威镜道及俄国滨海地区。这里多说一句闲话,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曾流亡到东方,从沧海君那里获得一名大力士,可挥动重百二十斤的大铁椎,于是相约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这段千古流芳的刺客故事,据说就是中原与濊貊早有交往的证据。
沧海郡屹立于匈奴左贤王身后,实现了汉武帝从侧翼包围匈奴的地缘政治意图。但它也压在卫氏朝鲜的头上,让卫右渠大感威胁:难道汉朝想动自己么?
到了公元前126年,汉朝击败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为了集中力量建设朔方郡,汉朝又撤销了包括沧海郡在内的的一些边远郡县。但卫右渠对汉朝的猜忌对抗之心却越积越重。他见真番、辰韩等小弟也渐渐不听招呼,竟敢擅自越级上访,直接去找汉朝进贡,就派兵镇压拦截。在严防资产流失的同时,他还大搞资产并购,而且搞到了汉朝头上,史载其“所诱汉亡人滋多”,成了很多汉朝逃犯、债户的流亡天堂。他的这些行为也让汉武帝很不爽。
到了公元前110年,汉朝已经取得对匈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大汉帝国独步天下,志得意满的汉武帝于是封禅泰山,又率领十八万铁骑北巡边疆,祭奠华夏始祖黄帝之陵。他正享受着四夷来服、唯我独尊的无上快感呢,却发现卫右渠没有来祝贺。
这小子,怎么就没一点他爷爷的眼力劲儿?
汉武帝一怒之下,派使臣涉何去找卫右渠觐见。卫右渠一口回绝,没面子的涉何越想越来气,回程时就在鸭绿江边模仿荆轲之举,于监护他的朝鲜众军之中刺杀了领头的大贵族!公元前109年,卫右渠听说涉何在辽东郡当东部都尉,就发动数万大军进攻辽东,击杀涉何。
想当年卫满开国之时,汉朝何等衰弱,连吕后都被冒顿调戏,卫满尚且做到恭顺有加;如今大汉击破匈奴,已成独霸之势,卫右渠竟作意气之争,主动入侵大汉郡县!要是泉下有知,卫满恐怕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大骂:你个不成器的败家玩意儿!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8 19:44:09 +0800 CST  
2、乐浪之歌
东汉末年的大才子蔡邕,编过一本琴曲合集《琴操》,其中录有一首哀婉的《箜篌引》,就是当时朝鲜的民歌: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这首民歌的背景故事是这样的:朝鲜有一个“津卒”(管理渡口的士兵),早上值勤时看到一个老头拎着酒壶直奔渡口,想要徒步渡河,后面有位老大娘高喊着阻止他“不要走到河里去啊”,倔强的老头还是走进了河里,结果被汹涌的洪水所吞没。老大娘痛哭失声,取出箜篌(一种古代乐器)弹唱哀歌,曲毕亦投河自尽。津卒回家聊起这事,有才的老婆就作词作曲,写成这曲催人泪下的《箜篌引》,甚至流传到了京都洛阳。
看起来,也许是老头酒醉狂奔,老妻阻止不及,而酿成的家庭悲剧。但卫右渠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那个失去理智的愚蠢老头子呢?

打趴了匈奴,汉武帝这两年腾出手,先后收拾了闽越(今福建一带)、南越(今两广一带和越南北部)等小国,轮也该轮到朝鲜了。这下可好,边郡被侵、命官被杀,汉武帝的满腔怒火终于找到了出口。
公元前109年秋天,他下令出动海陆大军,征伐朝鲜。左将军荀彘率领四万陆军,从辽东郡出发攻入朝鲜西部边境;七千海军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山东蓬莱渡过渤海,直扑朝鲜都城王俭城(今北朝鲜平壤附近)。
在这场海陆竞赛中,杨仆的海军抢先达到了王俭城。为什么呢?这就得看看地图了:
从地图上看,朝鲜半岛长得象只兔子:北朝鲜的东北滨海地区是兔子的长耳朵,一直延伸到俄国边境,搞得偌大的中国东北三省在日本海方向没有一个出海口;北朝鲜的主干地区是兔子脑袋,一口兔唇正对着中国山东半岛。
所以,杨仆的海军从山东半岛扬帆起航,可以如离弦利箭般直插兔子脑袋,打击兔子的要害中枢;而从辽东出发的荀彘,一路遭遇朝鲜西北部的崇山峻岭和要塞城防,远没有杨仆的海路来得顺畅。几百年后唐军攻伐高句丽,也是从山东半岛出发的海军陆战队发挥了关键作用。
楼船将军杨仆这两年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是收服南越、东越的功臣,深受武帝赏识。这次他卯足了劲要再立新功,没等荀彘军队到来,他就率领水军登陆发起进攻。想必他是汲取了南越战争的经验:当年他率领水军顺着珠江东下,突然包围番禺城后,南越君臣大惊失色,被吓得弃城出逃,正所谓出奇制胜也。
可惜卫右渠早就做好了对汉战争预案,估计也研究过两年前南越覆亡的案例,对突然出现的杨仆军,他没有弃城出逃,而是据城坚守。派探子查清汉军虚实后,卫右渠顿时猴急了:我晕!你杨仆当年灭南越带了好几万人,如今却只带七千人来打我,太伤自尊了!
俗话说“兔子急了也咬人”,急火攻心的卫右渠派全军出城反击,以绝对优势兵力打败了汉军。杨仆只好带着败兵退到平壤郊区的山中,立寨防守。

海陆两军都进展不利,汉武帝就改用软的一手,派使者卫山去劝降。出人意料的是,卫右渠答应得非常爽快,还说要派王太子去朝见皇帝,并献上马匹五千、钱粮无数。可到了跟前一看,卫山疑窦丛生:朝鲜王太子啊,你上京面圣,带几个丫鬟仆从也就罢了,为啥要带青壮男丁一万多人?你想摆阔多多带人也就罢了,那为啥这些人都是全副武装的?
卫山和荀彘一合计,一致认为朝鲜太子是打着进贡的旗号,想趁机偷袭汉军。那边厢朝鲜王太子也大喊:“手里没枪、心里发慌”,不肯解除武器。于是和谈崩溃,卫山无功而返,被恼怒的汉武帝砍了脑袋。
这朝鲜还真是软硬不吃?朕还不信这个邪了!汉武帝严令荀、杨两军再次进攻,一连攻打数月,王俭城渐渐危险了。卫右渠眼珠一转,坏水再次涌上心头。这次他使用的是离间计,派人单独与杨仆议和,故意撩拨起荀彘的猜忌之心。杨仆、荀彘两将不和,进攻自然就又耽搁下来。汉武帝赶忙派济南太守公孙遂浮海东渡,去调查原因。荀彘向钦差细细举报杨仆“与敌私通、拖延战机”,促使公孙遂逮捕了杨仆,把军权都交到了荀彘手中。
领导班子和谐了,小弟们干活也就卖力了。在荀彘的统一指挥下,汉军攻势如潮,很多朝鲜贵族决定投降。公元前108年夏,贵族们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卫右渠,献出了王俭城。荀彘又命令卫右渠的儿子去劝告民众归顺汉朝,终于平定朝鲜。汉朝于此设置了乐浪(今北朝鲜平安南道)、玄菟(今北朝鲜咸镜道)、真番(今南北朝鲜交界处,包括韩国首都首尔)、临屯(今朝鲜江原道),史称“汉四郡”。
四郡并列的体制维系了二十余年,到了公元前82年,汉武帝死后的西汉朝廷为了休养国力、精简政府机构,就撤销了边远的真番、临屯二郡,又将玄菟郡西迁至容易交通的辽东地区。于是朝鲜半岛的四郡之地都合并给了乐浪郡。经过长期的和平发展,到西汉末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郡的户籍人口已有四十一万之众。

王莽篡位后,天下大乱,乐浪郡也发生了动荡,豪强王调杀死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公元30年,光武帝刘秀派兵东征辽东,乐浪郡中的中国山东移民王闳发动起义,杀死王调,归顺东汉。
不久后,乐浪郡又遇到了新麻烦:在西汉末年的乱局中,东北土著民族之一的濊貊人开始趁机崛起,特别是位于今天东北松嫩平原的夫余部落,大规模地向西方和南方迁移扩张。西迁的一支进入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县,于公元前37年发动叛乱建立了高句丽王国,随后就渡过鸭绿江进犯乐浪郡,虽然被汉军击退,但贼心不死;南迁的一支进入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于公元前10年建立了百济王国。三百年后,它俩终于趁五胡乱华之机侵占了乐浪郡,到数百年后更是给隋唐制造了大麻烦。
当然了,在强盛的东汉时代,这两个恶邻只是土匪性质的疥癣小疾,乐浪郡依然是半岛地区无可争议的霸者。公元44年,半岛南部的三韩酋长苏马諟也到乐浪郡进贡,请求内属。光武帝封其为邑君,把汉朝的势力范围深入到今日韩国的腹心之地。
明代大学者王夫之有一句著名论断:“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即使到了东汉末年,大汉天威还是势不可挡。公元189年,辽东郡太守公孙度以地方军阀的一己之力,居然还是征服了嚣张的高句丽国,然后乘势吞并了乐浪郡(公孙度是野心奇大之人,在曹操击败袁绍后,公孙度曾计划率军千里远袭,与曹操争夺河北)。他儿子公孙康继位后,派公孙模、张敞等将领南下击破三韩、濊貊,新设了带方郡(今朝鲜京畿道和忠清道),据《三国志》记载“是后倭韩遂属带方”,把影响力推进到了半岛南缘乃至日本一带。
在把袁绍两个儿子的首级献给曹操后,公孙家族获得了乐浪公的封爵。到了公元238年,公孙家族与东吴勾连,称王叛魏,被司马懿率军消灭。乐浪、带方二郡成为曹魏之地。 但两郡陷入北部高句丽和南部三韩的夹击,形势很不稳定。公元245年,趁着带方郡太守弓遵征讨濊貊,郡内三韩部落发动叛乱,弓遵战死。此后两郡动乱不安,人口大量内迁,按《晋书》统计,到了公元276年,乐浪郡只剩下户籍居民三千七百户,带方郡剩下四千九百户,仅到西汉末年人口的十分之一。而据考证,当时三韩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已有人口二十万户、近百万人之多!高句丽也重新复国,拥有铁骑十万之多。
在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下,两郡的维系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好不容易熬到三国统一,不争气的西晋又爆发了八王之乱,然后就是五胡乱华,朝廷自身难保,再也顾不上孤悬海东的数万子民了。公元311年六月,叛乱的南匈奴人攻破京都洛阳,西晋灭亡。第二年年初,噩耗传到了乐浪郡,太守张统终于放弃了最后的坚守意志,率领遗民千余户撤退到辽西地区,投靠慕容鲜卑部落。随后,四郡故地被高句丽和三韩瓜分,此地便成为他们的竞技场了。后来,百济王馀句还曾被东晋授予“乐浪太守”的名号,但已纯属名义上的宗藩关系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19 16:34:27 +0800 CST  
3、启蒙时代
汉四郡虽然最终消失了,但华夏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强烈影响永不消逝,并经此直达日本列岛,构筑起东亚统一文化圈的基石。
请再次翻开地图,看看兔子一般的朝鲜半岛,现代韩国就是兔子的身子,面向中国的山东、江苏,而屁股则对着日本九州岛,身下拉出的那个粪球就是济州岛了。半岛南部的韩国之地,正是连结中华帝国和海中日本的桥梁枢纽。
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据《新唐书》记载,其国古名“倭国”,到了唐朝时,他们学会了汉语,觉得此名不雅,就改作了华丽丽的日本。
在中国史籍里,“倭”确实是对日本人的本来称呼。早在先秦史籍《山海经?海内北经》就有记载:“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想来战国晚期燕国疆土已进抵鸭绿江畔,和日本也就隔着朝鲜半岛,有所往来也是正常的。东汉的《论衡》甚至说西周成王时,就有“倭人”来进贡。也许就是在这些接触中,古人归纳出对日本的印象,取名为“倭”——根据《说文解字》,“倭”字有三个原始含义:一是“态度柔顺”,二是“地理遥远”,三是“外形矮小”,确实都是古代日本的真实写照。
然而,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人对日本的印象还是肤浅了点,没有发现在他们看似柔顺的躯体之下,却有一颗猥琐的心。

仰望浩瀚星空,人们总会想起一个问题:我们从何而来?
这个人类起源命题,衍生出世界各民族的创世神话。比如几个文明古国,中国、古巴比伦(包括更古远的苏美尔人)、古希腊都说是神仙用泥巴捏出了人;北欧和波斯民族都认为人是从植物变成的;古埃及人、犹太人说人类是神仙呼唤出来的;还有更讲“科学”的,比如印第安人、澳洲毛利人以及我国藏族神话,说人是从动物甚至是猴子变来的……也有恶心版本的,比如印度人说人类是从神仙的身体里钻出来的,甚至一些非洲部落认为人是神仙胃痛发作时呕吐出来的。
正所谓“想象无极限,神话无底线”,林林总总的造人传说中,日本人的最为特立独行——因为他们是AV版本的:传说有互为兄妹的两尊天神,哥哥极力引诱妹妹,最后交配生子,人物对话和场景描述都极有画面感,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自行查阅。
仅从创世神话的比较来看,古代日本人的文明程度确是非常低下的。怪不得连朝鲜人都鄙视他们。古代朝鲜王朝一直讥笑日本“不通王化,自窜海荒”,现代朝鲜人则大谈日本人的所有礼仪文化都是朝鲜输送的,甚至连日本天皇家族也是朝鲜移民云云。
狗咬狗,一嘴毛。虽然朝鲜人的大嘴巴天下闻名,但也多少道出了一个事实:在文明世界中,古代日本确实是一个姗姗来迟的落后分子。

从中国的战国后期到三国时代,也就是大约公元前300—公元300年的数百年间,日本处于所谓的“弥生时代”,实质上是“启蒙时代”。直到这一时期,从中国大陆经由朝鲜半岛,青铜器、水稻耕种、国家体制等文明成果才传入日本,使其跨越了从蒙昧到文明的历史门槛。不仅比中国本土,即使和中国流民统治下的朝鲜中北部地区相比,日本也落后了不知多少个世代。
时光流逝,到了公元一世纪中叶,东汉王朝重新确立了对朝鲜中北部地区的统治,公元44年,连半岛最南部的三韩部落也到乐浪郡进贡臣服。当时的日本刚刚进入奴隶社会,林立着一百多个小国。其中,位于日本九州岛的邦国与朝鲜半岛仅一水之隔。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从三韩部落那里听说了“大汉帝国”的强大与先进,不由得产生了搞“改革开放”的念头。公元57年正月,九州邦国派遣贵族到乐浪郡,请求进京朝拜。
远夷来服,自然让身处晚年的光武帝刘秀非常高兴。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秀慷慨地册封九州邦国之主为“汉倭奴国王”,正式建立了宗藩关系。所谓“汉倭奴国王”,顾名思义就是“汉朝管辖的诸侯日本王”,其级别近似于汉朝宗室诸侯王,其性质等同于汉朝控制的附庸国。
近代以来,日本人成了暴发户,极力否认存在“附庸中国”的历史。可惜他们自己打了自己耳光,1784年,九州福冈县农民在挖水渠时发现了一枚金印,赫然刻着“汉委奴国王”五字(“委”即“倭”的异体写法)。这枚金印和中国境内出土的“滇王之印”、“广陵王玺”等具有同样的形制和质地,无可辩驳,在那些热衷于篡改历史的日本人的脑门上,盖上了抹不去的“中华附庸”印记。
当然,虽然给了王爵之封,汉朝对日本骨子里还是非常轻视的,就像蔑称匈奴一样,对倭国也加了一个“奴”字。伟人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而且还会被鄙视啊!
当然,作为以“态度柔顺”出名的民族,日本人一向有“要钱不要脸”的优秀品质。他们从汉朝那里获得了铁剑、铜镜、玉佩等稀罕玩意儿,高兴得合不拢嘴,到处向人炫耀:“我们有大汉皇帝罩着,你瞧这些就是信物!”犯了红眼病的各地日本贵族都争相恐后地向中国遣使(例如公元107年,倭王帅升进贡奴隶一百六十人,以求拜见),导致弥生时代的大贵族坟墓中,铁剑和铜镜几乎成了殉葬的必备宝器。久而久之,连后来的日本天皇家族也把铁剑、铜镜、玉佩称作“三神器”(所谓的草薙剑、八咫镜和八坂琼曲玉,日本人简称为“剑、镜、玺”),作为皇权和神权的无上象征。

后来东汉灭亡,三国纷争,但日本对中国文明痴心不改。公元238年,曹魏吞并割据辽东、乐浪一带的公孙家族,成为面向日韩的新主人。当年六月,嗅觉灵敏的邪马台国(一说在日本九州,一说在日本本州神奈川县)女王卑弥呼赶紧遣使朝贡,抢到了头彩。
据《三国志》记载,卑弥呼善于鬼神之术,且终身未婚,还有弟弟辅佐治国。由此估计,她自己应该是个女祭司,以宗教领袖的身份领导国民,而男性亲属掌握政治军事权力。这是文明启蒙时期的一种典型国家体制。这一传统也被日后的天皇家族继承,大凡新天皇即位,都会选一位姊妹或女儿去家庙伊势神宫出家。
在三国竞争的时代,远夷进贡有利于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于是魏明帝仿效光武帝旧例,册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又封赏正使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副使都市牛利为“率善校尉”,还赏赐了大量的宝刀、铜镜、黄金、真珠、布匹染料之类。此后九年间,卑弥呼先后五次向曹魏遣使进贡,曹魏也命令带方郡三次派人去邪马台国回访。结成了相当密切的关系。靠着曹魏的物质支援和精神加持,卑弥呼成了日本三十多个小国的盟主。
但邪马台国称霸后,南方的狗奴国不服,一直煽动各部抗衡卑弥呼。公元247年,卑弥呼派人到带方郡告状,控诉狗奴国侵犯邪马台。朝廷就派使者携带诏书去调停。谁料第二年卑弥呼就死了,继任女王为感谢曹魏的帮助,就派二十名使者护送魏使回国,并贡献三十个奴隶、二十匹杂锦和五千枚珍珠。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21 01:18:58 +0800 CST  
卑弥呼死后,邪马台和狗奴国继续交火。狗奴国之所以能和邪马台抗衡,很可能是经由东吴获得了对应的物资支持。
三国孙吴政权一直致力于海上交通,曾派康泰和朱应出使南海各国,撰成《吴时外国传》一书,其中明确记载驾驶七帆大船,只要一个月可以航行到大秦(东罗马帝国)。隔壁的日本当然不在话下。早在公元230年,孙权就派人去寻找夷洲和亶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岛;亶洲是秦始皇的求仙使者徐福留居之地,也就是日本列岛。
不过,孙权的目的可不是求仙问药,而是抓奴隶!
在战争年代,人力是最宝贵的资源,史载孙权听说“亶洲有民数万家”,就想全抓回来做劳工。名将陆逊认为“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欲益更损,欲利反害”,孙权不听,派了一支万人大舰队东航。舰队顺利抵达台湾,掳获数千土著,但随后就遭遇风暴和疾病,未能抵达日本,否则很可能就成为对日本主张领土主权的历史依据了。
孙权舰队没去成,东吴商人却带着物资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日本南部地区。直到几百年后,日本古书《古事记》、《日本书记》等还把中国南方称为“吴国”,连和服也叫作“吴服”。
位于邪马台以南的狗奴国,正好位于东吴贸易线上,从中一定大有获益。两国打了一百多年后,其中一方(到底是谁获胜,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最终统一了日本,史称“大和国”,成为今天日本民族和王室的来源。

根据日本最早史书《古事记》记载,大和国的开国之君叫“神倭天皇”(稍后成书的《日本书纪》觉得伤自尊,就改称“神武天皇”),既然带着“倭”字,可能与东汉光武帝册封的“汉倭奴国王”有点关系。当然,更可能是日本人杜撰的神话人物。无论如何,大和国统一日本后,就迅速重启与中国的朝贡关系。公元413年,倭王赞向东晋遣使进贡,此后直到公元502年的南梁时代,大和国连续五任君主向南朝各代进贡达十三次,史称“倭五王”。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这倭五王相当于从应神天皇到雄略天皇的时代。这也是统一后的日本野心勃发,欲图向朝鲜半岛扩张的时代。倭王之所以频频向中国称臣请封,正是打算狐假虎威,获得征战朝鲜的权力。
自从中国因为五胡乱华退出朝鲜半岛后,半岛地盘逐渐被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家瓜分。其中高句丽和新罗结盟,打得百济丧师失地,连王子都被抓走。公元399年,复仇心切的百济王就和新兴的大和国结成军事同盟,还把南部四县之地割让给倭军驻扎。于是倭王赞派出数万大军登陆朝鲜,和百济联军入侵新罗。公元400年,高句丽出兵五万援助新罗,倭军大败,一直溃退到南部海滨。虽然出师不利,但征伐朝鲜继续成为日本扩张的国策。倭军盘踞在半岛南部四县,建立了殖民政权“任那倭府”,以此为基地参与半岛战争。公元404年,倭军甚至航海远袭,打到了高句丽占据的带方郡故地。
和朝鲜半岛类似,当时的中国也处于五胡乱华后的分裂混战之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分裂的中国仍然是公认的老大,高句丽、新罗、百济、日本纷纷向中国进贡请封,竞争正统名份。其中,日本因为从东汉、曹魏获得过国王封号,就把继承了魏晋正朔的南朝各代视为宗主。
但是,南朝希望拉拢高句丽来牵制北方胡人势力,所以一直不愿表态支持倭国。面对热脸贴上冷屁股的窘境,倭王赞发扬了“要钱不要脸”的传统作风,十七年间就进贡了四次,就古代交通条件而言,已算殷勤卖力到极点了。到了公元438年,他弟弟倭王珍继位后,继续进贡,宋文帝实在过意不去了,就打算给他个官当。
倭王早有准备,立马乐颠颠地献上所求的官职名号。谁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然是“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贪多求长倒是不要紧,关键是两个名号:一是“使持节”,就是可以代表皇帝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二是“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就是赐予了倭王统治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权力,连新罗、百济也一起成其附庸。也就是说,倭王可以打着中华帝国的旗号,堂而皇之地侵入朝鲜、斩杀敌将了。
此时的刘宋刚经历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失败北伐,当然不愿抛弃高句丽这样的北方盟友,于是来了一着“虚与委蛇”,只授予倭王珍“安东将军、倭国王”之职。倭王珍不甘心,又死皮赖脸地为重臣显贵求得了平西、征虏、冠军、辅国将军等十三个官号。
到公元451年,因为高句丽向北魏称臣,刘宋转而明确支持日本,把“使持节”和“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赐予了倭王济。倭国这叫一个举国欢腾。但好景不长,公元502年,南朝梁朝又恢复了均势外交政策,分别赐封高句丽王、百济王、倭王武以同级别的大将军职位。到头来日本人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失望的倭王武就此停止入贡,直到中国也将进入又一个大一统时代:隋唐王朝。
这个倭王武,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雄略天皇。此人性格严酷,日本史书评价为“强暴无度,喜怒无常”,他在内为了稳固王位杀尽兄弟,在外频繁入侵朝鲜半岛,并因为不满梁朝的平衡政策而断绝了中日宗藩关系。但经历了五代倭王的华夏文化输入后,雄略天皇又精通文化,被誉为日本“和歌”之祖,日本最早诗歌合集《万叶集》(类似我国《诗经》)的第一首就是雄略天皇用汉字写成的。

顺带提一句,不能正视历史是日本人从娘胎里带来的毛病。后世的日本史书对于“倭五王”称臣之事百般避讳,竟然记作“吴国遣使贡献”之类,把南朝各代的册封使诬蔑成“贡使”,其无耻无赖之举,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21 01:28:35 +0800 CST  
@闲游僧 2012-06-21 08:11:02
刚看完,新鲜出炉的,还热乎着,好看
-----------------------------
谢谢闲游、人民英雄、西夏、山神等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哈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21 10:48:13 +0800 CST  
说明一下,接下来是写两汉征服西域的故事,也是“先秦—两汉”卷的终结篇了。然后依次写是“两晋南北朝—隋唐”卷、“宋—明”卷,一共三卷。
变相编写了这么久,在行文风格、题材选择等方面,也请大家提点建议,谢谢。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21 13:59:35 +0800 CST  
英雄时代:两汉对西域地区的征服

1、向西去,有风和沙的地方

向西去,有风和沙的地方;
向西去,落日染红的地方;
矗立着亘古的沉默。
追寻着一个遥远而真切的梦

很喜欢雷光夏的这首歌。歌中所唱,即是西域。
所谓西域,一般是指亚洲中部地区,即包括今天的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部分地区,狭义上则以帕米尔高原为西界,专指新疆地区。其实,“新疆”这个名字是清末才启用的,据说是取“故土新归”之意。当时沙俄和中亚布哈拉汗国趁着太平天国之乱,出兵侵华。六十多岁的左宗棠亲率湘军西征,收复西域,上奏建言“他族逼迫,故土新归”,应该“设行省、改郡县,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于是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
好一个“故土新归”,一语道尽沧桑事,光阴回溯看历史!
在这片神秘而辽阔的大地上,中国人已挺立了两千年,以后还将延续许多个千年。
这里的每一处河山,都镌刻着我们祖先的足迹;
这里的每一粒风沙,都裹含着我们祖先的呼吸;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了我们祖先的血气!
我们不是候鸟,冬去春归;我们是胡杨,扎根于此。

扎根西域的中华之树,播种始于两千年前的汉朝。
两汉是中国的青春期,精力旺盛、率直勇敢,大胆宣告惊人的梦想,纵情挥洒旺盛的活力。史学界有云:“强汉盛唐”,王夫之《读通鉴论》评价:“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这就好比,饿死的人很多,但撑死的就这一个。
所谓秦朝与隋朝,两世而亡,英年早逝,让人无话可说;所谓盛唐,京城也曾被吐蕃军队占领;宋朝更不用提了,一败再败直到亡天下;明朝表现还算合格,三百年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硬气得很,但收官之战败于数十万满洲部落,着实难堪;清朝前期扩张猛烈,后期却来了个自由落体,百年国难羞于重提。两千年专制王朝历史,有且只有汉朝,四百年一强到底,直到东汉末年诸侯混战,三国鼎立,周边各国各族还是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两汉四百年,多少英雄豪杰!
下面就聊聊人生轨迹和主要成就都与西域地区密切相关的英雄人物。这些两汉人物,秉承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彪悍风气,把文才与武略、官身与侠气、理想与欲望、农耕与冒险、事功与奇迹,这些后世看来是迥别甚至对立的元素,都完美地融合于一人之身。
那是属于中国的地理大发现时代,那是属于中国男人的英雄时代。
我们缺的不是英雄,缺的是对英雄的怀念。
他们,在那天山的高处,在那西域的深处。

早在先秦时代,西域和中原就有往来。《尚书》、《竹书纪年》、《山海经》、《楚辞》等古老典籍都有对西域人情地理的描述,《穆天子传》还记载了周穆王西行万里,与西王母相会的美妙故事。繁荣的商业贸易把西域和中原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来自新疆和田的“昆山之玉”是华夏王公贵族的挚爱,周穆王就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满载而归,久而久之,西域美玉就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的丝绸等特产也传向西域各地,撒播着文明古国的美好声名。据近代学者苏曼殊先生考证,早在公元前十世纪的印度史诗就以梵文Cina称呼中国,而这个词的原义是“智巧”。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崛起于西方,西征戎狄、扩地千里,威名随着战败的戎狄西迁而传播于西域,“秦”之国名就逐渐成为华夏的代名词,逐渐变成阿拉伯语Sin、希腊语Sinai、拉丁语Sinae以及后世法语Chine、英语China等单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蒙恬北征河套、驱逐匈奴,向西北方逃亡的匈奴人又给秦朝做了免费宣传员,秦的威名更是响亮。当时,秦朝西部边境外生活着月氏等白种人部落,不少人在战争中被秦军俘获,秦始皇兵马俑葬坑就曾发现过具有白种人特征的骸骨,据推测就是从西部抓来的“洋劳工”。

秦末汉初,中国衰弱,匈奴则出了冒顿单于这样的大牛人,向西驱逐月氏、控制了河西走廊,彻底断绝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路线。然后,匈奴人又挥军西征,靠暴力成为西域各国的宗主,还扶植乌孙作为西域地区的金牌打手。到汉武帝登基之初,西域地区的形势大致可以形容为“四三二一”:四种文明(人和)、三个地区(地利)、两种体制(天时)、一个霸主。
所谓四种文明,是说西域处于亚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是华夏文明、波斯文明、北亚游牧文明和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区,历来是经济文化之往来枢纽、政治军事的竞争要地。 在西边,代表波斯文明的帕提亚帝国蓬勃复兴(中国史书称“安息”),不但扫除了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的中亚希腊化国家,还在公元前115年把势力范围向东推进到木鹿绿洲(今土库曼斯坦马里市);在南边,印度刚经历了其古代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孔雀王朝,刚刚分裂为几个地方政权,其影响力逐渐让位于从中国西北迁移来的大月氏(到西汉末年终于发展为强大的贵霜帝国);在东边,大汉帝国经过长达百年的卧薪尝胆,正如黎明晨雾中的磅礴朝日,即将绽放万丈光芒;在北边,匈奴人领导下的游牧帝国已经历了三代单于、八十余年的鼎盛期。
所谓三个地区,是从地形来看,广袤的西域以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为天然界线,大致分为三部分。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山地和沙漠绿洲,历史上属于波斯文明的影响范围,商业贸易和灌溉农业都较繁荣;天山以北的大草原是游牧民族的牧场,广袤无垠、牧草丰盛,传统上是历代游牧霸权的领地,譬如从汉代的匈奴到清代的准格尔;天山以南、帕米尔高原以东是“铁锅”状的塔里木盆地,锅底是世界第二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锅的边缘是一系列高耸山脉,在这大漠边缘、高山脚下,靠着融化的雪水滋润出一系列的绿洲城邦,散布在大漠的南北两边,在一些中国史书中又称为“西域南北两道”。
所谓两种体制,是说西域气候南北相异,北部是温带草原气候,南部是温带沙漠和高原高寒气候,所以自古以来,北方人就是游牧人(譬如汉代的匈奴、塞种人、大月氏人、乌孙人),南方人则是定居的农人与商贾(譬如汉代西域都护府管辖的三十六国吐火罗人以及李广利远征的大宛国),无论国情政体、语言文化、民俗风情等,都存在南北鸿沟。对于这种“一区两制”的情势,中国史书概括为北方草原游牧人的“行国”与南部绿洲城镇的“城郭诸国”。
所谓一个霸主,特指从冒顿崛起到汉武开边,数十年间,匈奴汗国是西域最强大的势力,堪称霸主。在那个时代,波斯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在西线反复拉锯,无力东进深入;南边的大月氏贵霜国本就是被匈奴人撵跑的手下败将,而印度人从来只是霸权争夺战的看客;至于东边的汉帝国还远在万里之外呢。所以,无论是北边的游牧部落,还是南面的绿洲邦国,无不对匈奴单于俯首称臣。

那么,远在万里之外的汉武帝,为什么会对西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配合对匈战争。所谓“合纵联横”、“远交近攻”,是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外交策略,早已被中国人玩得滚瓜烂熟。汉武帝气魄够大,“远交”远到了西域:一个一直在古老传说里游荡、在异国珍宝上证明,却从来不曾亲眼目睹的地方,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万里路缥缈,千年未相识。欲通西域,路在何方?
在汉武帝构筑通往西域之路的事业中,张骞和霍去病是两位最重要的奠基人。从公元前138年到公元119前,二十年间,这两个男人奇迹般地凿通了西行之路:张骞两次西行出使,开辟了联通西域各国的交通线路和外交关系;霍去病攻占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建立了面向西域的前进基地。
有意思的是,在这两个男人以血汗所建的西行之路上,最早的旅人却是两个女人: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25 12:20:25 +0800 CST  
2、公主与使者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哀婉伤感的诗歌《黄鹄歌》,正是出自细君公主笔下,也是她一生不幸的真切写照。她的父亲江都王刘建是西汉有名的浪荡公子哥,后因谋反自杀,其母也被牵连处死。年幼的细君作为孤儿苟活于民间,后来被叔父广陵王找回收养。没有幸福多久,公元前105年,才满十六岁的细君又被汉武帝嫁给了远在西域的乌孙国王猎骄靡。
史载,细君公主这首伤感的《黄鹄歌》传到汉武帝耳中后,雄才大略的武帝也不禁潸然泪下。那么,一向以汉匈和亲为耻的汉武帝,为何如此急于结好乌孙呢?

自从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决战后,虽然匈奴势力远远退出了汉朝边境,但霍去病、卫青也先后去世,汉军新一代统帅赵破奴、李广利等出击匈奴,都是劳而无功,汉匈战争一时陷入僵持。为了打破僵局,汉武帝决定采纳张骞“和亲乌孙,以断匈奴右臂”的围攻策略。
《汉书》记载乌孙人口达六十三万,军队有十八万人,立国于西域中心之地的伊犁河谷,是匈奴一手扶植起来的西域大国,也是匈奴在西方的得力干将。
经过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铺垫,公元前110年,乌孙国遣使请求和亲。为了策反匈奴的这位头牌小弟,汉武帝下了大本钱:把细君这样一位货真价实的宗室公主嫁给外族,可是连匈奴人也没享受过的破格待遇!
话说细君公主嫁给猎骄靡后,匈奴单于急了眼,赶紧也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逼迫乌孙选边站。慑于匈奴积威,猎骄靡只得把匈奴公主立为左夫人(乌孙以左为尊),委屈细君公主当了小老婆。猎骄靡死后,深谙华夏伦理的细君公主不愿按照游牧人的习俗转嫁给猎骄靡的儿子,汉武帝出于大局,要求细君遵从乌孙风俗。结果,忍辱负重的细君公主芳龄二十就病逝于异国他乡。
细君公主死后,乌孙又向汉朝请求续亲,又娶到了解忧公主。命运惊人的相似,和细君公主一样,解忧公主的祖父楚王刘戊因参与“七国之乱”而自杀,从小生活在监视与不安之中。但比细君幸运的是,她在乌孙国历经三朝,儿女成才,大儿子继承乌孙王位,二儿子当了莎车国王,大女儿也成为龟兹王后,堪称西域。更幸运的是,她还拥有一位传奇的丫环冯嫽,以聪慧沉稳著称,被西域各国尊称为"冯夫人",多次奉汉朝和解忧公主之命化解外交危机。在她俩的成功运作下,乌孙终于脱离匈奴、倒向汉朝。
公元前72年,在解忧公主的支持下,乌孙王与汉朝结盟联军,大败匈奴军队。随后几年,在汉朝的武力援助下,乌孙、丁零、乌桓等国群起围攻,导致匈奴人口损失十分之三,就此一蹶不振,西域霸权也土崩瓦解。汉武帝的和亲之策取得了完全成功。
当然,一提到和亲,总会引起争论。支持者会一脸天真地兴奋高呼“用婚礼替代战争,太划算了”,反对者则苦大仇深地激昂怒斥“用肉体换和平,太贱了!”
要是觉得上述争论者属于“不明真相的群众”,那就请出两位超重量级辩手吧:
正方——唐太宗李世民:“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在唐太宗的教导下,唐朝一共送出二十一位公主,嫁给了大到突厥、吐蕃、回鹘,小到吐谷浑、契丹、南诏等十余个异族。
反方——明成祖朱棣:“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成祖的态度为子孙所继承,明朝终其276年国运,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李世民、朱棣两位同志都属于“千古一帝”的级别,对“和亲”的态度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为何两人观点迥然不同呢?而就其效果而言,是否和亲似乎也没啥区别,唐朝和明朝无论国际地位还是王朝寿命都难分伯仲。
其实,拨开意气之争的迷雾,和亲政策的实质无非两个字:利与力,也就是西方人说的“胡萝卜和大棒”。作为政治联姻,和亲与尊严无关,与爱情也无关,只是出于国家利益的需求,而对国家力量进行组合而已。汉武帝、唐太宗之所以和亲,是为了寻找盟友以对抗强敌;明成祖拒绝和亲,是觉得以明朝国力之强大,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无论和亲的对错利弊,和亲的女人们都是很难幸福的。万幸的是,解忧公主总算有个美满的结局。公元前51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赴长安觐见汉宣帝,宣告了汉朝对匈战争的完胜。解忧公主闻知喜极而泣。这五十年来,她心中无时不在吟唱着细君公主的《黄鹄歌》,如今使命已成,再无羁绊,落叶归根的思乡之情再也无需压制了。她上书汉宣帝,直言“年老思土,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汉宣帝至为感动,立刻应允,还亲自到长安郊外迎接。解忧公主还带回来三个年少的孙子孙女,在长安静享天伦之乐,三年乃逝。
就让我借用唐朝诗人常建的这首《塞下曲》,来怀念这位伟大的女性吧: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6-25 19:48:24 +0800 CST  

楼主:叶落如刀

字数:650927

发表时间:2012-03-03 21: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4 16:08:49 +0800 CST

评论数:3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