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智囊》

《智囊》作者冯梦龙,明末人,三言二拍的著者,智囊一书总计1061篇智慧小故事,期间还穿插着作者的点评,不仅妙趣横生,更能发人深省。我想尝试着把故事用【白话】来叙述明白,【冯评】是作者的点评,【胡说】是我的一点感悟。


1061-0001
姜太公杀华士,孔子诛少正卯


【白话】
姜太公(姜子牙/吕望)受封在齐国(今山东)。齐国有位叫华士的人,在社会上颇有些贤明声望,但此人既不臣服于国君也不和诸侯来往。太公派人召唤他很多次都被他拒绝,于是就派人将他杀掉了。周公(姬旦)听说此事后问到:“此人是齐国的高级人才啊,杀他岂不可惜了?”太公说:“此人,不顺从天子,不服务诸侯,对我即不服从又不友好,不能为我所用,就是弃民,召唤多次而不来,就是逆民,如果允许这样的人继续存在,就会有百姓把他作为榜样来效仿,请问,我这个一国之君威严何在?”


孔子开师塾教学的那会儿,在相邻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师塾老师叫少正卯的,孔子的学生总是一会儿爆棚一会儿冷清的,少正卯那儿可是一直火爆着,且不断地诱惑和动摇着孔子的学生们。后来,孔子被任命为鲁国大司寇(最高司法官员,类似今日的政法委书记)抓住一个机会把少正卯诛杀在政府衙门回廊的中间。子贡(端木赐)进言说:“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老师您不走法律程序就将他杀掉了,是否有些欠考虑啊?”孔子说:“有五种大恶之人,盗贼啥的都不算,一是聪明且阴险的人,二是行为不正且执著的人,三是内心虚伪且能言善辩的人,四是嫉妒仇恨且见识广博的人,五是桀骜不驯且到处施恩慧的人,这五种类型,只要具备一种的,是个君子都可以诛杀他,何况他少正卯兼而有之,这种人是小人中的奸雄,焉能不杀!”


【冯评】


齐国百姓很少有懒惰之人,齐国从始至终没有沦落为弱国,韩非子所著的《五蠹》论据都是据于齐国而来的啊(五蠹( dù ),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1)学者,(2)言谈者,(3)带剑者,(4)患御者,(5)工商之民)。


小人没有过人的才能就不足以乱国,如果小人有才且能受君子驱使,对国家就是有用的,君子也没必要驱赶他们。少正卯蛊惑孔子门徒,风头一度盖过了孔子,这样的人孔子怎能和他共事哪?孔子下手狠,是不让这样的人有妖言乱政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后世有人借用学术来杀人而打样立防啊。


华士虽有虚名却不能用,少正卯看似有大用却不堪为用。寻常的妄人,凡有道之主都能杀之,然而,这种戴着名人高士帽子的奸雄,非得大圣人才能明辨得出,诛杀得了啊。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大臣萧瑶痴迷佛教,太宗令其出家专心侍奉佛祖。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河南参军郑铣阳及县丞郭仙舟利用鬼神把戏献谄媚诗给皇上以求获宠,玄宗特意给这两位下了一道圣旨说:“朕阅诗文,崇尚道教,国家政事,毫不相关,敕令出家,各安所好”于是乃令二人罢官为道士。这两个小案例的做法和用意都与太公及孔子的手段和效用是相通的。假如把那些不理政事而修佛学道的官员尽数责令出家的话,士大夫之间攀比攻击所产生的异端邪说就会自然地彻底平息了。


【胡说】


作者把此文作为开篇,其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太公及孔子都是儒家系统中极力推崇、敬仰、效仿的大圣人,其事迹也堪为万世立楷模也。


从前,每读到此处,颇同意作者观点,大圣人果然就是厉害,杀伐决断,英明神武。然而,今天读到此处,忽然觉得好冷,后脊顿生凉风。原来,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里竟然藏着这许多强硬的道理,还那样的冠冕堂皇、理所当然,竟至于达到天理昭昭的地步。


华士不过就是一个隐士,有点贤名也未必是自己刻意炒作的,再说,人家就想图个幽静才隐居深山老林的,不和世俗凡夫往来,既没触犯法律,又没祸国殃民,就因为太公招之不来,脸面上挂不住了,或有挑战领导权威之嫌疑,顿时心生愤恨,遂定罪为弃民加逆民而被义正言辞的诛杀。


我所能读到的、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孔子,都是一副大圣人的面孔,和蔼、慈祥、聪明、智慧、立万世之师表等等,这则故事中的孔子真真一个狠角色,把恨忍在心底多年而不露声色,一朝掌权,迅速出手,干净利落,宛如武林高手,苦练十年,为的就是能一剑毙命,绝不缠斗。仅是狠也还不算最可怕的,偏又罗列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杀人理由,心安理得的骗人骗己吧。不知道老师是否把您的五条对照一下自己何如?


我们常说要对事不对人,我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一个庶民而言,法律永远都是大人,对于一个下属而言,做事永远要看领导,拼命爬到最高点才是梦想,否则唯有认命。

人际关系的输赢有那么重要么?对领导就有,杀人立威就是要牢牢把控权力啊,可权力是谁赋予的?更上一级的领导么?领导也可以随时干掉你的。是百姓庶民么?不是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么,但是,绝大多数的百姓奉行“出头椽子先烂”原理来明哲保身,才会出现几十个士兵处决几千人的悲剧发生。所以说,权力是养成的,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养成的而已。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2 08:39:00 +0800 CST  
@胡杨1968

1061-0002
诸葛亮不赦狱


【白话】

有人说诸葛丞相太吝啬了,从来没看见他有赦免罪犯的恩惠行为。诸葛亮听说此事后说道:“治理国家要施以大德而不是小恩小惠”。你看啊,西汉时期的丞相匡衡、东汉时期的丞相吴汉等,他们治国从来都不无故赦免。先帝(刘备)在世的时候也曾经说过:“我经常和陈元方、郑康成一起讨论治国之道,事无巨细都谈及了,他们也从来不赞成无辜赦免罪犯,像刘表父子(刘表、刘琮 )那样年年都搞什么大赦天下的,没看到有啥好效果,政事治理的也稀松平常”。诸葛亮去世以后,费祎(yi,诸葛亮去世后为军师,后为大将军)当政,开始采取温和政策,凡事都姑息求全,蜀国开始日益变弱直至灭国。

【冯评】

子产(姬侨,春秋时期郑国郑简公的上卿,时执政者,大约和孔子同时期人)对其子太叔(姬吉,子产长子,继任其父为郑国上卿)说:“唯有具备大德的人,才能以宽容来治理国家,如果达不到大德,莫不如选择刑法严厉。你看哈,火因为猛烈,谁都知道远离它,所以很少有主动被烧死的人,而水是柔弱的,大家都喜欢在水里嬉戏玩耍,然而,也因此淹死了很多人。所以说啊,宽柔的施政是最难做得好的。”等到太叔执政郑国的时候,因为不忍心过于严厉,造成了郑国盗贼遍地,太叔才开始悔悟。
孔子在给学生讲到这个案例的时候说:“宽柔施政的话百姓就养成了惰性,这时候就要慢慢的开始实施严厉政策,然而,太严厉了,百姓又开始惧怕而畏缩,这时候再慢慢地怀柔,宽柔和严厉要交替进行,调和实施,政事才会和谐。”
商鞅(春秋时期秦国变法者)在实施新法的时候,就连百姓乱倒垃圾都要动用大刑,这样也未免太狠了点吧。而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看见处决死刑的囚车在眼前经过都要于心不忍而流着眼泪下令赦免,这样也未免过于宽容了。
《论语》建议赦免小的过失,《春秋》则讥讽大的过错。如果把这两者的观点合在一起调和实施,才是政通人和的精妙之处啊。

【胡说】

中庸之道而不入俗流,关键在度。度是没有标准的,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就像中国菜谱的里说的“放盐少许、小火煎炒片刻”等,根本没有固定的量化,全靠自悟和自控,也就造成千差万别的“妈妈的味道”,当然也造成了烹饪大师传不出来的本事。其实,我想说的是,也就走上了过份依赖人的道路上了。
我们祖先绝顶的智慧啊,太依赖明君,太依赖圣主,太依赖大人了,也就形成了西方寻求法律裁决,很少靠明主,东方仰仗大人,法规随时调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把这两伙人带到了越走越远的两条路上了。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2 08:40:33 +0800 CST  
1061-0003
刘秀听劝,舍小求大


【白话】

汉光武帝刘秀在做大司马(相当于全国兵马大元帅或军委主席)的时候,有一次,一个自己的家奴因触犯了法律被时任军队监察官叫祭遵的抓到并处死了。刘秀听说后,大怒,命令左右抓祭遵问罪。主簿(秘书或书记官)陈副劝说:“主公您经常教育大家要严格遵守军纪,而祭遵也没有因为犯法的人是您的家奴而减弱严格执行纪律的标准,这不正是您倡导的吗?请问祭遵何罪之有?”刘秀听劝后,大悦,立刻擢升祭遵为刺奸将军,并经常对自己的部下们说:“你们应当怕祭遵啊,呵呵,我的家奴犯法都给这小子杀了,你们,他就更不会姑息喽。”

【冯评】

赏罚分明,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样才能体现领导力,才有刘秀中兴汉室的丰功伟业。

【胡说】

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丰功伟绩,世人已经说了很多了,我只想说三点:
一是刘秀是历史上为数极少的没有屠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之一,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云台二十八将均得以善终,唯有时间,才能证明这是一个善良、宽厚、仁慈、看重感情且能把这些品质保持一辈子的明主,能有幸跟随他打天下,大幸事也。
二是听劝,别小看这一点,试问听劝的领导(古今中外,无论官职大小)能有几人,何况刘秀还是手握生杀予夺权的老大,有人杀了自己家人,听劝后,居然能恶意顿消,以大局为重,舍小求大,坚决维护并持续引导着自己队伍的正能量,这就是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
三是拥有高质量且正能量的身边人,一个成大事的老大,保持一批时刻可以逆耳、制止、提醒的身边人,对成就大事业至关重要啊。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2 08:52:31 +0800 CST  

1061-0004

孔子的一堂教学课

【白话】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马匹脱缰祸害了庄稼,当地农民很是生气,抓住并扣留了马。子贡自告奋勇前往索要,说了很多谦卑的话也不得要领,没有把马要回来。孔子说:“以他听不懂的话去交流沟通,就好比用牛羊猪三牲去供奉给野兽享用,用《九韶》这样的音乐演奏给飞鸟听啊。”孔子于是又派马夫前往,马夫和农民说:“我说伙计,你要不在东海耕地,我要不在西海闲逛,你说咱俩咋能碰到一起,缘分啊,哈哈。”农户乐了,解开缰绳把马还给了马夫。

【冯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农户讨论《诗经》《尚书》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也是愚蠢的腐儒所以误国的根本。马夫的话因为在他的气质下说出来自然具备淳朴的特质,和农夫之间自然能引起共鸣,而这些话要是从子贡的口里说出来,农户仍然不买账,其原因就是交流的双方在不对等的平台上无法共鸣而已。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孔子没有直接派马夫前往索要,而是让弟子中最擅长外交辞令的子贡前往呢?那是因为,即使先派马夫顺利要回马匹,子贡一定不以为然,等到子贡前往且遇到挫折后,再派马夫去,神奇的一堂教育课才算达到目的啊。圣人能领会人情世故,所以能人尽其用,而后世的领导以文章法规束缚人,以资格能耐限定人,又希望人人都能全才并无所不能,天底下哪有那样的事嘛。

【胡说】

每次读到这段小故事,我总有一种看小品剧的感觉,不管是孔子故意设计的教学桥段还是顺其自然才发生的事件,让我反思的还是对等的重要性,这点恰恰是平凡人最容易忽视的。比如对自己而言,常常来不及审视自己的斤两就贸然应对各种事情,就是事后才明白是“逞能”的那种冲动。比如对于领导,无论事情大小,不假思索的就派出自己最得意的心腹大将而没有全盘审视其他最适合的人选等。比如找对象,比如选物品,等等,首先想的都是对方的条件是否更优秀,而没有进一步思索是否最合适自己,是否坚持对等的原则。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2 19:56:55 +0800 CST  
1061-0005
宋太祖的一次巧妙用人


【白话】

北宋初年(此时,北宋还没有统一中原,汉族区域尚有几个朝廷同时存在),“三徐”是当时民间著名的三个学者(类似现在的互联网“二马”,只是在那个时代,社会尊崇学者而已),红极一时,这三人中尤其以徐铉最为杰出。有一次,徐铉作为南朝的特使来北宋商议进贡事宜,北宋需要选择一个旗鼓相当的官员作为陪同接待。朝中大臣皆忌惮徐铉的才华,都自认辞令上根本不是其对手而不敢作为接待官,时任宰相实在是选不出来了,就请示宋太祖(赵匡胤),太祖说:“你先退下吧,这事交给我了。”过了一会儿,太祖让宫中禁卫军队长把其队中不识字的人的名字报上十来个,只见太祖红笔一挥,随意的圈点了一个人,说:“这人就行。”在场的朝廷官员都很惊讶,宰相也不敢问其选人的依据啊,就去寻找该侍卫了。该侍卫更是蒙圈了,不明所以,稀里糊涂的就前往陪伴。一路上,徐铉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旁观者皆惊愕和佩服,再看我们的这名钦点陪同官,一脸懵懂,频频点头,片语皆无。徐铉也搞不懂这位陪同官员的深浅啊,慢慢地就话语变少,直至谨小慎微,最后,倦了、累了、无话可说了。

【冯评】

多年以后,岳珂(岳飞的孙子)议论此事时说:“当时陶谷(北宋高官,历任国家教育部、司法部、人事部部长等职务)、窦仪(北宋高官,历任国家教育部部长、中央办公厅主任等职务)等有名的学者都在啊。如果派他们去陪同并对答辩论,难道会不如徐铉吗?”实际上太祖认为没有必要在口舌上逞一时之快也,大国的体统不该如此,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等策略吧。
孔子派马夫,是以愚对愚。太祖派侍卫,是以愚困智。若是用智者对付愚者,愚者永远都不可能开窍;若是用智者力拼智者,任何一方的智者永远都不会臣服。
明朝时候,当时著名学者陈公甫去拜访另一位学者庄孔易,拜会结束,庄送陈返家,送君十里全程走水路,船上有一个读书人,向来爱开玩笑,就在船上毫无顾忌地谈论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庄孔易气得不得了,几次发怒要起身制止,但陈公甫却在那个人夸夸其谈的时候,好象根本没有听见,兴致不受其干扰。因此,庄孔易非常佩服陈公甫的修养。这也就是宋太祖应付徐铉的技巧吧。

【胡说】

在这个段子中我收获了以下三点体会:其一是一根筋和多角度,绝大多数人做事就一根筋,少数聪明人才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避其锋芒,出其不备,平常人和智者的区别就在于此。其二是值不值当的问题,感性的人做事喜欢直接去面对,不考虑价值或成本。理性的人做每一件事必然计算其价值,不做无谓的牺牲,时间或人力、物力也是牺牲啊。其三是初始目标最易忘,这个才是我想说的重点,很多事情,一旦发生,其过程很难受控,其结果更是偏差的离谱。如果派出同样口才的大学者去应对徐铉,双方都会逞一时口舌之快,炫耀展现各自横溢的才华,心中还得认为是为国争光,做事得体,不输国威,这时也一定会把商议进贡的事情忘在脑后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那就是另一番结果了。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3 19:21:48 +0800 CST  

1061-0006
胡世宁身正不怕影子歪


【白话】

明孝宗时期,少保(皇帝为东宫太子设立的官职,一品,但多为虚衔,是一种高级荣誉,负责太子的文学、武术、安全,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太为正职,少为副职)胡世宁在担任左督御史(组织部长兼检察院院长兼纪检委书记)的时候,正好赶上朝廷大规模考核整顿官员,当时的纪律是负责考核的官员严禁私自接触被考核的官员,但胡却认为不妥,于是向皇帝进言说:“您派我去考察干部,但却不让我和他们接触面谈,我连面都没见过,更无法通过言谈举止来观察一个人的真实品质,判断他的为人正邪和能力的强弱啊,如果像这样的隔绝,仅仅靠只言片语的考评记录,一定会真假混淆、以管窥豹、失之公允,也就更无法达到考评激励的目的了。”皇帝很是认同,下令不禁止见面了。


【冯评】

西汉朝时期的公孙弘(汉武帝时期,官至丞相,封平津侯)自己开设高级学术协会,高薪聘请大学者,把自己年薪收入都发给宾客。其为人外表宽厚,内在深沉;表面善良,内心险恶。曾杀忠臣主父偃,流放董仲舒等。这样的人尚能开设学馆,招请贤人,而当今之世,对防范奸人做得很精密、很是下功夫,但对招揽人才却做得很疏忽、很是不给力。所以啊,一旦有事,就会发出缺乏人才的感慨了!


【胡说】

设防,还是因为没底气罢了!
国家设防是当局者害怕失去政权,企业设防是领导者害怕权威的松动,个人设防那就是对自己都没信心啊。你看吧,西方的法律是规定什么不能做,只要没在法典里说的事,你尽管做去。如果发现这事不妥,这次放过你,因为法律条文没有,你就没罪,下次法典里把这条加上就完了。东方的法律刚好相反,详细规定了什么可以干,没写的你都不能干。再看企业的各种规定,越是那种活跃的互联网公司,规矩越是松的很,因为它明白,不限制你,就是鼓励你的个性,鼓励你的个性就是要激发你的创造力,激发你的创造力,公司才有活力。在这点上,我曾经和一些领导交换过看法,结果得到的回答是,那还了得,简直无法无天了。是啊,这样做的IBM、谷歌、微软、苹果、脸书等公司是活的“无法无天”的,痛快着哪。在说说个人,对自己设防是中国人最喜欢干的事,比如说,烟酒爱好者,经常有人劝说,或自己也不断地暗示自己,为了多活几年,戒烟戒酒吧。我到不是鼓吹抽烟喝酒这事,我自己也曾经吸烟二十几年,期间戒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原因就是,如果你以戒烟为目标,去限定自己,给自己设防,然后又开始和欲望做斗争来折磨自己,结果成功的几率自然就很低。这次我又开始戒烟了,确切的说,这次不能叫戒烟,是突然不想抽了,一年多了,我没想过再吸,因为没有吸烟的欲望了,自然也没必要特意要设防了。佛祖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深奥的很,也简单的很,你要体会得了,也精妙的很。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5 18:01:31 +0800 CST  

1061-0007
韩滉冷眼察少年,钱镠细心观花匠

【白话】

唐朝末年,三吴地区的节度使(节度使,唐末的地区最高长官,有行政、司法、兵马集一身的大权,造成唐亡的直接原因之一)韩滉以用人得当而闻名。有一次,一个老朋友的儿子投奔他想谋个差事干,考校了许久也没发现这孩子有何长处。碰巧,一次大宴宾客的时候,这孩子也在席,韩滉发现他始终正襟端坐,不与左右交谈。宴会后,韩滉就让他随军做军资物品库管员。这孩子,每天都从早到晚,端坐在库门口,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军中大小官员军卒人等,从此,无人敢随便进出库房了。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时常在花园(这个花园就在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处,我曾经在这里追溯着钱王的足迹)里散步,有一次,他观察到有个叫陆仁章的小花匠不但手艺好且很有整理花园布局的智慧技巧,就暗中记下了这个人。过了几年,苏州被围困,燃眉之急的时候,钱镠想起了这个花匠,于是就派他想办法溜进苏州城给守军送信,果然,他成功的送信并救险。打那以后,钱镠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孙子一般看待了。

【冯评】

用人如果都和韩滉、钱鏐一样,人尽其才的话,天底下就没有被遗忘的人才,也没有荒废的事务了。


【胡说】

这段时间,我常常在想,一个下棋庸手和高手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拿用棋子的效力来说吧,庸手就喜欢用车来横冲直撞,无论杀马灭炮还是吃卒子,甚至将军都喜欢用车。高手下棋,棋子的使用效力是均衡的,小兵过河,各个当车。胜利的结果固然重要,战斗的过程更是享受,棋盘上每个角色都不是卑微的,都尽着各自的本分,这才是该有的棋局样子。但我知道,这完全取决于掌局者或操盘手,其实,每一个都在人生的这盘棋中,你即是一个棋子,被人操控着,你同时也是一个弈者,把控着别人,高手和庸手的差别就在于智慧的涌动和恰当自如的使用啊。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7 20:18:54 +0800 CST  

1061-0008
燕昭王诚招天下英才


【白话】

战国时期,有一次,燕昭王和群臣讨论治国之道,郭槐说到:“成就帝王之业的君主,一定是把臣下当老师来看待的;成就公侯之业的君主,把下属当朋友来对待;成就士大夫之业的人,把下属当宾客来对待;而那些呈现亡败之象的领导,也一定会把下属当呼来喝去的下人来对待啊。”燕昭王说:“我愿意虚心学习,但没有老师啊?”郭槐说:“大王既然想真心招揽天下英才,我郭槐就愿意当天下英才的开路先锋。”于是燕昭王为郭槐建造了专门的学馆宫殿,并早晚以师礼请教。结果,不到三年,苏代(齐人)从齐国前来效命,乐毅(燕人)从赵国归来,屈景从楚国投奔而来。


【冯评】

郭槐是个非常明白用人之术的人,也有一种做大臣的纠纠气象,不愧是为人师表的典范。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论功行赏之时,先把一个他最不喜欢的又是一员降将叫雍齿的人第一个封了官爵,其它大小官员不仅立刻停息了争论猜忌也都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因为这样的人都有官当,我们早晚都会有的。刘备对许静礼遇有加也让蜀地的将士彻底臣服归心,其作用和刘邦的做法及效果是一样的。给人才一个名份,一份尊重,回报你的就是一颗果实,一颗真心。


【胡说】

权力就像一把剑,剑锋对内,必然暗无天日,内耗到全军覆灭也毫无光彩可言,剑锋对外,自然熠熠生辉,就算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也会有人传诵你的英雄气概。所以说,目标的方向,才是一个带队老大的生死抉择。
目标是树立对内的权威,那你要斗的人就是还不想走人的人才,因为,绝大部分人才还是有些个性的,扼杀他们的个性就是剑锋对内的目标,最后,这样的老大带领没个性的团队走向谷底。目标是树立对外形象和能力的老大,那你要做的就是强大自己,团结尽可能多的高手和人才,让他们成为你的左膀右臂,去共同战斗,争取获胜的机会。
这个道理也许谁都明白,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却没几个人罢了。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8 18:55:21 +0800 CST  
1061-0009
丙吉宽容车夫、郭进不究诬告

【白话】

西汉时期,丙吉当宰相的时候,一次乘车外出,车夫因为喝醉了酒吐到车上了(当时没有禁止酒驾的法律啊),车队队长追究此事准备辞退车夫。丙吉说:“因为喝醉酒就把工作给丢了,他还有何脸面容身社会啊?,再说啦,不过是弄脏了车垫子而已,就请队长容忍他这次,可好?”就这样,车夫得以继续留在宰相府服务。说来也巧,这位车夫来自于边疆地区,熟悉边疆要塞紧急军事文书的事宜,一次出门办事,刚好就看见了一个驿使骑着快马背着红白条纹的文件袋子,他知道那是边关有最高等级的加急文书奔命而来。车夫跟着这名驿使来到驿馆刺探些情况,得知边关告急,强掳敌寇已经攻击至云中、代郡这两个地方了,于是立刻赶回宰相府,将情况告诉了丙吉,并建议说:“我还打听到云中、代郡这两个地方的守官均已年老多病,防守还行,打仗就恐怕不能胜任了,请您明察。”丙吉听取建议后,立刻向负责官吏档案的官员询查了这两个地方守官的详细情况。没多大一会儿,皇帝就召集宰相、御史、兵部等朝中大员进殿商议退敌之策。其它官员皆因事出突然,不了解情况,均无言应对,只有丙吉,详细分析了当前守城官员的情况,以及如何调度其它资源的应对之策等等,对答如流,部署得当,深得帝心。这些,难道不是车夫的知恩回报之力嘛。

宋朝时期,郭进任山西的巡检官员(类似省级公安厅及地方部队的纠察或督查),有个军校给皇帝写信告发郭进,皇帝召见并审讯后,知道他是诬告,就把这名军校交给郭进处置(意思就是让郭进杀他解恨,间接传达皇帝信任和笼络手段),当时,正好赶上边关开仗,守军和贼寇激战正酣,郭进对这名军校说:“你敢告我,说明有些胆量,今日,我就暂时赦免你的罪行,作为一名军校,把胆量用在你该用的地方去,就请立刻赶往边关,浴血杀敌,保家卫国,如能退敌获胜,我不但不怪罪于你,还保荐你入朝为官,如果不敢去的话,立即投河自尽吧,省的杀你还弄脏了我的宝剑。”这名军校二话不说,立赴战场,视死如归,英勇无敌,竟然大获全胜,解了边关危机。郭进也没有食言,保荐他入朝中为官,一时传为美谈。

【冯评】

容忍了一个人的小过失,而得到了他用特长来回报;放下了一个人的大仇恨,而得到了他用性命来回报。因为,他想酬报恩德的心一直萦绕在心中不去,一旦找到机会可以报答,一定不遗余力的去尝试,直到用尽自己全部的能力而不止。而那些因为一点小仇小恨或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一定要寻找机会报复回来,甚至都想要把对方至于死地的人,和丙吉、郭进这些人比起来,真是太渺小、太愚蠢、太不值了。

【胡说】

现代人的戾气真是越来越重,简直到了睚眦必报的地步。开车的时候,被别了一下,必须追上反别一下,算是扯平,至于交通安全已然忘在脑后。走路时候,多看对方一眼,有可能招骂一句。人多的场合,更是要莫乱说、莫乱看、莫乱碰啊,否则,说不定会招来祸端。听说更有甚者,陌生人因为点小矛盾竟然被刀捅死了。至于碰瓷横行、老人跌倒不敢扶起、路遇车祸不敢救援等等,愈演愈烈,因为,你有能被反诬告为肇事者,人心不古一至于斯。科技进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人心冷漠的衰减速度也越来越快了,难道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必然结果么?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09 21:34:29 +0800 CST  
1061-0010
秦桧启用伪造书信之人

【白话】

南宋时期,秦桧当权的时候,有个读书人伪造了一份秦桧的推荐信,拜会当时的扬州太守求官,扬州太守发现了信件是伪造的,就把信件收缴并把这名读书人押解给秦桧处置。秦桧见到其人后,不仅没追查法办,竟然授以官职。有人问起这是何故,秦桧说:“敢冒充我的推荐,这人必定有些胆量,不是寻常人可以做到的,如果不给他个一官半职的,他要么去北边金国谋职效力,要么去南边越人那里寻求机会,无论去哪一个,都不如我自己用他啊。”

【冯评】

北宋时期,正值西夏国派兵侵犯。有张、李两位奇人高士,想为当时的宰相韩琦及参政知事范仲淹出谋划策,但又羞于毛遂自荐,于是,就把自己做的诗词刻在一块石碑上,让人拽着,从韩琦、范仲淹的车马前走来走去。可是,韩、范二人心存疑虑,一直没有召见张、李二人。时间一长,张、李二人感觉希望渺茫,于是就转投西夏国,并化名张元、李昊(当时西夏国王叫元昊),来到西夏后,二人便开始四处题诗。西夏国王元昊听说这件事情后,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派人把张、李二人请来(不是抓来哦),一番交谈后,大喜过望,当即就将二人加封官职并成为西夏国的主要谋士。从此,这二人也就成为了北宋边界的一大祸患啊。此时回头再看秦桧对伪书者的所作所为,似乎比韩琦、范仲淹要高明的多啊。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奸诈人也一样有上上智 吧。
再说一个韩琦的故事,曾经有人仿照韩琦(宰相)的书信,去拜见蔡襄(地方最高长官),蔡襄虽然对此事有些疑惑,但见来人举止言谈之中都充满了豪气,也就没有多想,还给了他3000铜钱并给韩琦写了封回信,还准备了一些果品让这人一同给韩琦带过去,并派四名兵士一路保护随行。到了京城,那人无计可施只能硬着头皮去拜见了韩琦并当面谢罪。没想到韩琦没有勃然大怒,反而缓慢的说:“蔡襄出手真是不够大方,恐怕不能如先生所望,夏太尉(国家军事最高长官)目前在长安,你可以前往拜见他。”说罢,特意亲自书写了一封推荐信给他。韩琦的子弟对他的做法都非常的不理解,认为宽容原谅此人也就足够了,大可不必再为他写什么推荐信。韩琦解释说:“这个人能够仿照我的书信又能够令蔡襄相信他,才智必定不同凡响。”后来,这个人见了夏太尉后,竟然被加封了官职,还颇有建树。看来,此人不仅手段高明,才华也确实是出众。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年间,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州,刚刚到任不久,一个主管税务的官员就押了一个偷税的人交给苏东坡处置,偷税的是一个乡试举人,名叫吴味道,他随身携带了两件巨大的行李,都贴着封条,封条上写的货物主人名字居然是苏东坡,并写明要送到京城的苏辙(苏东坡弟弟,此时在京城任副部长)手里。苏东坡就立刻传讯吴味道,询问行李中装的是什么东西?吴味道紧锁着眉头上前答话:“大人容禀,今年秋天,承蒙乡里推荐,可以到京城去参加殿试,临行前,众位乡亲为我筹集了一些钱去京城应试用,我呢,就斗胆卖了200匹纺纱,准备到京城销售,以便换取更高的利益。但是,您知道这一路上的税赋太重,等到了京城,价值必定减损大半,所剩无几了。我就想啊,咱们读书人,大家都推崇您苏东坡和苏辙兄弟二人,如果我借用您的大名贴行李封条携带而行,纵然事情败露,也会得到您的原谅和宽恕的,于是,我就这么做了。没想到先生您已经离开京城到此地上任并被您抓个正着,我深知此事罪责难逃,就请先生您发落吧!”苏东坡听完后,把这个吴味道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忽然大笑起来,接着就叫掌管文书的官员,把行李上的旧封条去掉,换上了苏东坡新官衔的封条,同时还在封条上写明发往京城苏辙住处的详细地址,并给弟弟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了吴味道,还玩笑着说:“先生这回就是到天上去也没有问题了”第二年,这个吴味道果然就考中进士,之后还特地回到杭州答谢了苏东坡。
这几个小故事,很值得一读再读啊,读完后无形中会大大增长我们的智慧和肚量的。

【胡说】

宽容的态度和容忍的肚量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使用者看来可能是一件小事儿,但被使用者就是一件大事儿。那些拿着法律的条条框框去约束人的人,固然正确,且无可辩驳,但是,在讲究人情世故的文化环境下,就显得有些刻板了。在非大奸大恶且不违背道德的情形下,适当的法外容情也是颇具人情味的智慧的狡黠。何况,有些时候,此消彼涨,连锁反应,蝴蝶效应等等,都在一念之间,非事前设计可掌控和左右的。但是,能做到容忍和肚量,确可极大的消弭事情向反方向而行的机会的。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10 21:23:31 +0800 CST  

1061-0011

楚王绝冠樱 袁盎赠侍妾

【白话】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庄王大宴群臣,席间让美女们斟酒并伴舞助兴。不知不觉间天就黑了,蜡烛也全熄灭了,就在这时,有一个美女的衣服被人拉扯了一下,她很警觉的顺手折断这个人帽盔上的红缨,然后,悄悄地走到大王身旁,要求大王点亮蜡烛,以头盔断樱为证据,捉拿此人治罪。楚庄王喝道:“因为要保全你妇人的名节而损害我一员大将的名声么?”于是大声说道:“今天,寡人宴请众爱将,大家都要喝的尽兴、玩的开心,不把冠樱弄断的都不算,哈哈。”众将都大声应和,折樱而舞,酒酣而歌,极欢而散。过了段时间,在围堵郑国的战役中,有一员大将誓死跟在楚庄王左右,杀入敌阵五进五出,斩获敌首,一举获胜。大王问他名字,他说:“大王,那晚冠樱被折断的人就是我啊”。

西汉时期,袁盎在给吴王刘濞当丞相(封国的相)的时候,袁盎的一个从史(高级幕僚随从官,类似副官)和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后并没有追究。可是,却有个无事生非的家伙拿这事来要挟恐吓这个从史,从史心虚,怕被问罪,就偷偷地跑掉了。袁盎亲自把他追了回来,并把这名侍妾赠与从史,对他的信任也一如从前。过了一些年,袁盎已经在汉景帝朝中担任太常(掌管国家宗庙祭祀的官员,九卿之一,地位很高),有一次,袁盎奉天子诏出使吴王,正赶上吴王刘濞准备起兵谋反,既然撞上枪口,刘濞就想杀掉袁盎灭口,就派了500兵士将袁盎的驻地悄悄地围住,到了这时,袁盎竟然没有发觉事情有何异样。说来也巧,当初的那个从史就是这队兵士的长官。当晚,他就置办了丰盛的美酒佳肴,把这500多名士兵喝的酩酊大醉,皆睡卧不能起。他才潜入到袁盎的帐内说:“请您赶快逃跑吧,天一亮,吴王就要斩杀您了”“您是何人?为什么救我?”“我就是当年私通您的侍妾,您不但不追究,还把她赠给我的那个从史啊。”于是,袁盎有惊无险地逃脱得生。

【冯评】

后梁的葛从周(后梁太祖时的大将军)、宋朝的种世衡(北宋的边防大将)都有类似的故事,也都取得了出奇的效果。至于张说(唐朝政府秘书长)避祸的事,更是因为处事得当才得到的福报啊。而那个金兀术(金太祖第四子)不杀小卒的妻子,也算是胡人中的豪杰了。

南北朝时期,一次,后梁大将葛从周在大帐内与宠爱的美女一起喝酒,有个士兵目不转睛地盯着美女,因为看的太投入了,以至于答不上葛从周的问话,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罪,但葛从周并没有责骂他。后来,葛从周带兵与后唐军队作战,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这个士兵奋勇杀敌,竟然转败为胜。事后葛从周就把那个美女嫁给了这个士兵。

北宋时期,北方的胡人部落以苏慕恩一族最为强大。北宋负责镇守边关的大将种世衡有一次约苏慕恩前来喝酒,特地找来几个侍女劝酒助兴。席间种世衡有事离席了一会儿,苏慕恩就趁机偷偷地调戏了一名侍女,恰好被刚刚回来的种世衡当场撞见,苏慕恩因而惭愧地请罪。种世衡笑着说:“你很想要她吗?”不等苏慕恩回答,就把这名侍女送给了他。从此以后,一旦发现北方的其它胡人部落有贰心的,只要派苏慕恩出马,没有不能平定的。

唐朝的中书令(政府秘书长)张说有一个宠爱的婢女,被他的一个学生偷偷地带走了,张说捉住后想用法律来制裁他。这名学生大声说到:“先生,难道你以后就没有紧急用人的时候吗?何必吝惜一个婢女哪!”张说觉得他的话也很有道理,就把婢女送他并打发他走了。此后也不知道这名学生哪里去了。多年以后,张说遭受姚崇(唐玄宗时为宰相)的陷害,随时都可能大祸临门。有一天夜里,忽然有人敲门,进来的竟然是这个失踪已久的学生,他带来了一颗夜明珠,拜倒并说到:“我知道当今皇上最爱九公主,九公主最喜爱稀世珍宝,请您把这颗夜明珠送与公主,并请她在圣上面前多多美言,定能化解奸人陷害的。”张说照办,真的就化解了这场祸事。

金国大元帅兀术喜欢上他手下一个士卒的妻子,就杀死这名士卒夺走了他的妻子,十分宠爱。有一天,在半梦半醒之间,朦胧中忽然看见这个妇人拿着利刃对着自己,兀术慌忙起身喝问,她说:“我要为死去的丈夫报仇!”兀术沉默不语,挥手叫她退去,当天晚上在宴请众将士的时候,把这个妇人叫了出来,当众说道:“本来要杀你,可又念你事出有因,也算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可我不能再留你了,就随你在诸位将士中挑选一个嫁了吧。”于是,把妇人任指一将士。兀术这样做,一来是恩惠其部将,二来是让这名妇人不再怀恨啊。

【胡说】

这六则智慧小故事说的都是英雄美女的事情,表面看都是大英雄不惜美女且获得福报的因果,其实,追究其根源无外乎是摒弃私欲的能力,你可别小看这一瞬的决断,这确需要具备大定力、大格局、大智慧的,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需是长期积累养成的。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13 20:34:49 +0800 CST  
1061---0012

王猛宽赦部将为全局


【白话】

南北朝时期,王猛(前秦的丞相)率领十六万兵马进攻前燕,当时慕容评(前燕主帅)屯兵于潞州。在与慕容评对峙之时,王猛派部将徐成去刺探燕军的情况,约定中午回营,但徐成直到黄昏才回来。王猛很生气,要杀徐成。部将邓羌求情道:“敌众我寡,情况复杂,明早就要作战了,还请将军能原谅徐成。”王猛说:“不杀徐成,军法威严何在?” 邓羌再三地求情说:“徐成是我的部将,虽然违背约定的时间应该问斩,但是,我愿意和徐成并肩作战杀敌以赎罪,可否?” 王猛还是不肯。邓羌大怒,回营后,击鼓整军,率领自己的部属攻击王猛。 王猛认为邓羌是个重情重义且义勇双全的人,就派人告诉他:“将军暂且停兵,我现在就赦免徐成。”徐成得到赦免后,邓羌亲自来向王猛谢罪。王猛握着邓羌的手笑着说:“将军何必当真呢,我只是试试你罢了,将军对部将都这么重视,何况是国家呢?”


【冯评】

违反法令还强求宽赦,就是偏私的表现。击鼓整军,攻击自己人,这是强悍且不当的行为。在被自己人攻击的时候,能顺势低头且化解不必要的损失,难道会损害主帅的威严吗?可是,邓羌要和徐成一起以大败燕军来回报主帅的恩惠及抵消违法的处罚,这和主帅的威严及法律的贯彻比起来,孰轻孰重呢?军法固然要重要,但又有什么能比奋勇杀敌的人更可贵呢? 所以啊,兵法上说,才智如果运用得巧妙,效果是灵妙无穷的!


【胡说】

严格执法没有错,如果法度松懈或因人而变的话,以后还能约束谁去,这是法家的铁律。儒家就会认为宽以待人,法外容情,这样才会广施恩德之心,社会才会充盈着正能量。执法和容情这对矛盾历来争辩不绝,很难判断谁对谁错。不过本故事里的王猛肯定是要执行法家铁律的,奈何邓羌要用武力替兄弟出头,如果一怒之下引兵对战,就算自己有能力镇压,损失也必然各半,况且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是天底下最蚀本的买卖了,何况当时还处在大敌当前的背景下,稍有差错,或被敌军利用,可能会导致全军覆灭的危险。王猛断然不惜低头且化解纷争于无形,真真需要大魄力,就冲着这点,他就无愧于主帅的位置。如果还能做到事后不追究,烟消云散,一如既往的话,就永远值得人们敬仰和效仿的。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14 20:12:20 +0800 CST  
@天际之雷 15楼 2016-03-13 23:15:00

支持!
—————————————————
谢谢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14 20:13:49 +0800 CST  

1061-0013

魏元忠以盗治盗


【白话】

唐高宗李治有一次想去洛阳行宫小住几日,恰好赶上大灾之年,天下贼寇横行,皇上颇忧虑路上有所闪失,就命令监察御史(检察院院长兼公安部部长)魏元忠随行保护。接到命令后,魏元忠立即前往国家监狱,经过筛选,看好了一个盗贼,此人神采飞扬、语出惊人、不同凡响。于是,命令左右给其去掉枷锁刑具,清洁整理后,换上差役的衣服跟着魏元忠的保安队伍一同吃住办事,并告诉他,这次出行期间的盗贼防范事宜由他负责,该人微笑着点头。等到了洛阳的这些时日里,数万兵马的钱粮杂物竟然一丝一毫都没有丢失。

【冯评】

真正的因材施用,就连盗贼都有其作用。而那些凡夫俗子总是不屑地评价别人“鸡鸣狗盗之徒也”,殊不知,你说这话的时候,就连鸡鸣狗盗之徒都没有的用啊。


【胡说】

这则小故事和前面提到的孔子用车夫索马,韩愰用少年管库,钱镠派花匠送信,宋太祖巧选陪同官都是一样的道理和效果。选人用人不拘泥,不拘一格,眼光独到,用最小成本,取得最优效果,且处理事情的时候,其思维开阔和通达,这确实是这些大人物不同常人的地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些道理,说的时候都头头是道的,关键时候,能恰当使用的,能有几人?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就是任何时候都能用最恰当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处理事情或应对突发。
用当下的互联网思维来分析,在这几则小故事中,魏元忠、孔子、韩愰、钱镠、赵匡胤等人,如使用自己的人去做事就是调动自己的资源,如果选用其它人去做事,就是整合社会资源,从效果来看,整合资源消耗成本最小,效率最大,收益也自然最好。看来,这种思维思想自古就有之,且早就运用自如了,只不过今日都被冠以互联网之名翻新炒作罢了。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15 21:26:40 +0800 CST  
1061-0014
柳玭鼓励赞赏士子努力学习


【白话】

唐朝御史大夫(纪检委书记)栁玭被贬为庐州太守的时候,在辖区渝州有一位叫牟糜的秀才,他是都校(衙门监察官)牟居厚的儿子,虽然考中了秀才,可是文章水平不是很高。然而,他每次拿着自己的文章来拜见栁玭请求给予指导的时候,栁玭都倍加鼓励和赞赏。栁玭的学生们都认为,这人文章水平一般,您却夸说很好,这样做,实在是太过分了。可栁玭却解释说:“巴山蜀地这个地方的人大多都喜做豪强,而咱们这位衙役的儿子却与众不同,偏偏喜好读书做文章,如果不加以循序渐进地诱导,他的志向和兴趣,就会逐渐的磨灭和消退。况且,因为我的赞赏,他周围的年青人就会更看重他,并还可能暗中去效仿他,从而在巴蜀这个地方,减少了几个年青人成为豪强的机会啊,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冯评】




【胡说】

当一个领导者或具备社会影响力的人,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动自觉地上升到社会责任的时候,其境界已然高出那些就事论事的人不止数万倍了,也就永远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19 14:39:48 +0800 CST  
1061-0015

廉希宪以导向社会风气为己任


【白话】

元朝的廉希宪在做中书平章事(这个职务在宋朝相当于宰相,到了元朝降格了,官居丞相下,相当于今副总理)的时候,一天,朝中高官刘整前来拜访他,廉希宪竟然没有请他坐下叙话。等到刘整告辞离开后,又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前朝读书人,带着自己所做的诗词文章求见指点。廉希宪急忙把他迎进屋里并请他坐下,很快地与他聊了起来,从诗词歌赋聊到饮食劳做,无话不说,无所不谈,那情景,仿佛是遇到了知己一般。等那个读书人告退之后,廉希宪的弟子们不解的问道:“刘整是当朝的大官儿,您却非常怠慢他,疏于礼节,可是那位读书人不过是一介寒士,而您却视为上宾,以礼相待,您能告诉我们,这是什么缘故吗?”廉希宪答到:“这事情啊,并不像你们所看到的那样简单。我作为朝廷的重臣,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导向,那刘整虽然是朝中高官,但却是一个背叛前朝的投降官员。而刚才的那位,虽然也是前朝落魄书生,但是没有任何污点,我有什么理由像对待囚犯那样对待他。现在,我们的元朝,刚刚从荒蛮的沙漠中崛起,如果我不厚待这些士儒,那么,儒家的思想就会因此而慢慢地衰落了。”


【冯评】




【胡说】

和前一个故事一样,都是把树立和影响社会风气为己任的大智慧者。只是,为何对待降臣和寒士的态度有着180度的大转弯,这岂不是有分别心了,还是另有用心?虽然想表现出爱恨分明给别人看,但还是让人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吧。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20 19:47:20 +0800 CST  
1061-0016

范仲淹的用人之道


【白话】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在选人用人上非常看重一个人大是大非的气节,但却不太注意小事小节。在他镇守边塞的时候很少重用那些所谓的幕僚或政客们,而是特别偏爱那些被朝廷贬职但却很有能力的人。属下们对此事很是不解,就向范仲淹提出了疑问,他解释道:“一个人,如果有才能,同时还没有过失,朝廷自然会重用这样的人。而还有一些有才之人,却被朝中官员无端的议论贬低,失去其作用。如果这时,没有人懂得他们,且想办法启用他们,他们从此就可能真的成为废人了。”范仲淹正是使用了这种做法,得到了很多的能人及可用之才啊。


【冯评】

假如天下没有废置的人才,那么朝廷也就不会有废置的事情。如果不是有远见卓识的人,是万万做不到这一点。


【胡说】

人才啊,炙手可热的时候去争去抢,一定没有受委屈的时候去关心和启用的性价比来的高呗。好比王冠上的美玉珍珠,炫目的光芒后面是多少血海尸山堆积着,可明明大家都懂得的事情,仍然会有人奋不顾身、前仆后继。而那些沙土中的黄金美玉,那可就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地挖掘和打磨了。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21 19:17:14 +0800 CST  
1061-0017

徐阶有知错即改的雅量


【白话】

明朝人徐存斋(徐阶,明嘉靖期间弹劾奸相严嵩,后继任首辅大学士)以翰林的身份到江浙一带督察学政的时候年纪都不到三十岁。有一个秀才在考卷上的文章中引用“颜苦孔之卓”(颜渊学习孔子的时候发出感慨,老师啊,您实在太卓越了,让我们高山仰止、无法企及啊。)的句子。徐存斋在考卷上用红笔写上“杜撰”两字,并给他评了个四等不及格的成绩。这个书生受到徐存斋的批评很是不服气,就拿着考卷找他说:“老师,您的指教固然是好。但“颜苦孔之卓”也并非学生一时杜撰,是有出处的,出自扬子(扬雄)《法言》。”徐存斋听到这样的解释后,马上站起来说:“本官过分年轻,学问不足,就当此高位,实在惶恐,今天承蒙指教,感激不尽啊。”于是重新把该生的卷子改评为一等。一时间,不但没人取笑他,反而大家都称赞他的肚量之大堪比宰相啊。

【冯评】

大凡是有些名望的宰相一般都有容人和改错的气度及雅量。

听说明朝万历初年,有一书生在考卷作文题目“怨慕声”(此题出自《孟子·万章上》,孟子说舜思慕父母的意思)的文中引用了“为舜也父者,为舜也母者”一句。被当时的主考官评为四等,评语为“不通”。事后,这名考生分辨说:“此句出在《礼记·檀弓》”主考官听到这样的辩解后更加生气了并大声训斥说:“只有你读过《檀弓》!么?”反而给他的文章降为五等。

人的度量啊,相差何止千万里。

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因点小事生一个大臣赵师民的气,要处他杖刑(用木棍打屁股)。赵师民申诉说:“臣是大学士啊,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享有很高美誉的,今天,皇上要杖刑我,视乎太不雅观吧。”太祖听到此言不禁莞尔,当场就放过了他。

我还听说了一件关于徐阶的故事,还是他在浙江督学的时候,有两个书生为了争取贡生的位置,在公堂下吵闹,徐公则专注地阅卷,不为所动。过了一会儿,又有两个书生却为了推让贡生的位置,在公堂下大声喧哗,徐公也不理会。等批阅完毕后,徐公把他们四人都叫到面前来,说:“我不希望有人争夺,也不希望有人推让。诸位没有读过学规吗?连我的职权在学规里也有明确规定,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诸位只须按学规行事就好了。”于是争让的事得以平息。徐公的作风一向如此。


【胡说】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是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属,也许就太正常不过了,正常是相对于前者而言的,后者能接受且有所行动,依然需要些动力才行,这动力多半也是要成为前者。所以,身为上级,身为老师,身为高官,身为所谓的上等人,能够接受所谓下等人的批评指教,并能虚心认错、改错,这等容人的雅量也确实极为稀有和珍贵,因为,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已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差序文化、尊卑体系,面子,在所谓上等人中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值得用生命去维护的。这样一个虚无甚至虚伪的东西,绝大部分所谓上等人会拼命的用尽一切办法去死守和维护它,可到头来,换来的只是自己内心的荣耀罢了。只有极少数的大智慧者才会懂得,放下的同时才是真正的拥有,拥有了什么哪?当然不是为了再次赢回尊严,而是,拥有了一颗清明澄净的心,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空屋一样,一切都亮了起来。再次印证了佛祖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也许才是人类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真理,或许也是社会的终极规律吧。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23 10:34:23 +0800 CST  

1061-0018


幽默的屠枰石巧妙惩治爱打小报告的人




【白话】

明朝时候,屠枰石先生在江浙一带督学,一向以严守法令办案著称。一天,他巡察到杭州时,总会有些爱告状的小人趁机去搜罗秀才们的过失,并以告状整人为乐的。碰巧,有一个秀才夜宿在妓女家,保甲(街道的片警)在次日天刚亮时,就把秀才和妓女两人捉了,捆绑结实送到衙门来。其实,衙役也好,街坊也罢,大家都有点同情那个秀才,却因为法律就约定禁止的事情,也就没有人敢释放他们。衙门开门后,保甲带人上堂。刚迈进大门,就大声地诉说事情的经过,屠公假装没有听见,照常处理文书,保甲心中恐慌就跪下并慢慢地膝行向前,距离那秀才和妓女也就越来越远。屠公就用眼睛狡黠地眨了几下[好玩],示意身旁的差役,聪明的差役立刻明白了,悄悄过去,把秀才带出门,解开绑绳,敦促他快点离开,做这些的时候,保甲却一点都不知情。看着秀才离去后,屠公抬头问道:“人呢?”保甲回头一看,不见了秀才,吓得魂飞魄散、浑身颤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屠公便罚打他三十大板,铐上枷锁,并把妓女也赶了回去。后来,保甲经常对人讲起此事的时候,总是喃喃的说“难道我捉到鬼了?”[有趣]这件事上,秀才们都纷纷议论说,感谢屠公包涵一个读书人,虽然他是个酒色之徒,但至少没有因为这事毁了他的一生啊。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刁恶的风气竟然平息下来,秀才们也能从此事上引以为戒,洁身自爱了。而那个幸免处罚的秀才,主动不去参加选拔考试,甘愿奉献才学,自贬为乡间私塾教师。




【冯评】

唐朝人李西平带着妓女同行,被节度使张延赏追回,从此,这事儿竟然成了两个人的心病,别扭一辈子都解不开。明朝人赵清离职时带着妓女回故乡,宋朝人胡铨贬官海外得以侥幸生还,还恋恋不舍当地的黎族美女情妇。我讲这些案例就是想说,连朝中大官或贤者都避免不了这样的风流韵事,却拿来要求一般读书人绝对禁止,能做得到的有几人?宋朝人韩亿在担任丞相的时候,每逢见到各地有人检举官吏细小过失的,往往很不高兴,说:“当今天下太平,君主圣明仁慈,臣工宽厚明理,百姓安居乐业,大家各得其所。大官希望进爵,小官盼望当大官,就是衙役仆从,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啊。怎么可以因为一点轻微的过错,或无伤大雅的行为,而让人的希望泯灭了呢?”屠枰石和韩亿这种大智慧者,想来心意是相通的吧。


【胡说】

我不好,你也别想好,我好了,你也别想好,没事打个小报告,编传点瞎话,诬告整人为乐,等等,这些事真是千古未绝,人性中的劣根似乎还越演越厉,这东西,还真的就像病毒或幽灵一样,一代代的传承繁衍不衰,如今,借助互联网工具传播的就更快更广了。

屠枰石和韩亿的这两则小故事,真是大智慧中的大者,直接剑指人性中最恶劣的东西,气势凛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大快人心,通体舒泰啊。后生晚辈惟愿能穿越千年的迷障,举杯遥敬二位先生了。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24 19:47:13 +0800 CST  

0019&0020&0021

1061-0019
李孝寿宋元献责罚告状的恶仆

【白话】

宋朝人李孝寿任开封府尹的时候,有个举子受到仆人的欺凌,心里很愤怒,就写好了讼状想到开封府控诉恶仆,同行的另一个书生劝了他很久,才消气作罢。一时兴起,拿出讼状,模仿李孝寿的笔法写上判决:“不必审查,罚打二十大板。”两人哈哈一乐,并没有真打。没想到,第二天,那个仆人拿着这张讼状到府衙,控告主人模仿府尹大人的判决并私自用刑。李孝寿把那个举子叫来问话,了解了事情的前后经过后,说到:“嗯,判决正合我意,来人啊,打恶仆二十大板。”[痛快!]并命令仆人当场向主人道歉。此事后,都城里的数千个仆人,没有一个敢再放肆的。

宋朝人宋元献辞去丞相之职后镇守洛阳。有一个举人行李中有藏有漏税的东西,竟被自己的仆人检举控告。宋公说:“举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行囊中夹带点东西,也属常情,不可重罚。但是,奴仆控告主人,此风却断不可长!”于是,只把举人送到税务部门如数缴税完事,那名告状的恶仆则被处以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冯评】



1061-0020

胡霆桂智断婆媳案

【白话】

宋朝人胡霆桂在任铅山县主簿(县秘书长)时候,当时国家规定严禁私家酿酒,一经发现,重重责罚。有一个妇人控告自己的婆婆私自酿酒。胡霆桂问她:“你侍奉婆婆孝顺吗?”她说:“当然孝顺。”胡霆桂说:“既然孝顺,你就代替婆婆受罚吧。”然后按照私酿的法令来责打她。此事传开之后,官府的政令变得畅通无阻了,铅山县因而逐渐得以大治。


【冯评】



1061-0021

尹源上书替主将洗脱罪名

【白话】

宋朝人尹源在担任泾州通判(中央政府派到府州协助地方长官管理军事的官员)的时候,听说沧州太守刘涣因私自杀部卒而被降为密州知州。尹源就给皇帝上书说:“刘涣是地方主将,其部卒有罪,却不肯受罚,鞭打他,他就大叫万岁,因此,刘涣斩他并不过分。然而,因这事而贬刘涣的官,恐怕边塞的士卒会更加骄纵,从此会更加轻视主将,将令不行,士卒骄纵,这种影响实在不小啊。”皇上认同尹源的分析,于是将刘涣赦免,官复原职。


【冯评】

禁止秀才夜宿娼妓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既不能回避法律的硬性规定,也不能助长揭人隐私的风气。而仿造府尹的判决、漏税、私酿、未奉命而杀部卒,则是不合法的。然而,奴仆不可僭越主人,媳妇不可欺凌婆婆,士卒不可反抗元帅,舍弃繁琐的法律规定而成全大义,没有大智慧的人还真是无法做到的。

【胡说】

这三则小故事说的都是大智慧者如何处理以下犯上的案例,把它们捏在一起说了。除了佩服四位先生的机智和看问题的角度外,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其一是:人和法的博弈,法是人制定的,也要靠人来执行,然而,法毕竟是死的,而人却是活的,执行法的人必然因为其自身的境界、道德观、世界观的不同来理解法和执行法,也就产生了千差万别的结果。被触犯了或违背了利益的那些人,一定会说他徇私舞弊处理的不对,获得了或符合了利益的那部分人也必然会说他英明神武处理的对极了。遵循了法家就难免太冷酷,顺应了儒家就会太仁慈,如果兼顾两头,不偏不倚,就有人说你中庸,俗语叫老好人。我的观点还是要坚持人是核心的准则,只要符合弘扬人性光辉的就值得法外容情,这也是博弈的中心点。

其二是:下和上的博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长幼尊卑的差序文化是很重要的,甚至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一,时值今日,依然根深蒂固。平等自由和差序尊卑也确实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和冲突,虽然站在21世纪的今天,理性要求我们在文明和尊重的基础上来看待差序尊卑,但是,由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居上者严重反感居下者挑战他的权威,居下者坚决无法忍受居上者不给其应有的尊严。然而,上对下的所作所为就一定都是对的么?下对上质疑和检举就一定是错的么?如果本故事中主人是恶主,仆人是柔弱哪?故事的走向和结果又该如何?我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恶主弱仆的机会和案例要远远大于弱主恶仆吧,可是,弱仆战胜恶主的还真没见流传下几个故事来。我的观点依然同上,只有围绕人性的光辉这个中心点去博弈,其结果才可能是正能量的叠加,反之,背离人性的光辉,只能把这个世界弄的更冷酷。


楼主 胡杨1968  发布于 2016-03-26 20:00:02 +0800 CST  

楼主:胡杨1968

字数:40981

发表时间:2016-03-02 16: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10:05:06 +0800 CST

评论数: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