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功臣(原创+长篇+日更)


各位版主、各位朋友:
好久不见。在下有礼。
十年前在这里发过一篇《君主社会的朝代更迭》,十年后打算再发一篇《西汉功臣》。
希望能看得下去、不浪费各位的时间。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5:27:14 +0800 CST  

《西汉功臣》初稿170多个小节、40多万字。
重点在西汉建立之后、在新政权内部、类似敌我矛盾解决之后的内部矛盾阶段,西汉功臣作为臣子——布衣将相、守尉令长——和他们的君主——刘邦及其子孙——之间长期反复博弈、乃至搏杀、清醒冷静又坚定不移捍卫自己权益;同时又从功臣集团而成功变身为社会主导阶层,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推动了社会进步。他们绝对不是为了换一个皇帝,也不是为了解放全人类或普天下穷苦人,就是为了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又绝非宫斗,大都是光明正大的博弈;和女人的关系更不大,大都是男人之间的事情。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5:34:10 +0800 CST  

今天先发《题记》和《导言》,明天发《目录》,后天开始、无甚特殊事情每日一节。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5:42:33 +0800 CST  

有一千年了吧,咱们总是站在皇帝一边看历史,满脑子打江山、坐江山;或也应该站在臣民百姓一边,看看怎样才能把小日子过好。于是发现,还真不容易。
——题记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5:47:20 +0800 CST  
导言长了一些,一次发不出来,分为几次吧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6:49:02 +0800 CST  
导言(1)
西汉功臣是照亮中国历史天空的一个璀璨星群。
咱们给予皇帝的关注已经太多、太多,尤其是那些位开国皇帝,差不多可谓人尽皆知、兆民景仰。给予臣民百姓的关注又太少、太少,便是皇帝身边的臣子,也多是因为关注皇帝才关注到他们,一鳞半爪、一闪而过。原本就缺少关注的臣民百姓,又被长期固定在皇帝身上的高光、强光、追光给黯淡了、忽略了。
中国的历史记载本就源于封建贵族的家谱,所记载的本就是各家贵族领主的言行。领主之外的成员、族中平民、隶臣妾奴仆无论多么优秀,都只能是背景。亦即,芸芸众生在咱们的历史上从一开始就很不容易得到关注。
但家谱可能又是每一个封建贵族“大家”都有,天子、公侯、大夫、士,家家都有、各记各的。普遍性无意之中就弥补了垄断性的缺陷——同样一件事情,好多家都有记载;在你家是芸芸众生在别人家可能就是堂堂祖先,在你家有所避讳的在别人家可能正是王者荣耀,事情的本来面目便总是能留在历史上。
然弥补不等于公开。家谱就是家谱,不是出版物,那个时代也还没有出版物,最多相当于家族档案,都郑重其事藏在各家各国的宗庙里,一般人、一般情况看不到,只有家、国意义而没有社会意义。
家谱的社会意义可能是从孔子开始的,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老先生虽然是第一家民办大学的校长——当然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大学的校长,是校长诸公的祖师爷——可怎么就能那么厉害?!
他等于把数百年来一直藏在鲁国宗庙里的鲁公家谱编辑出版了,还作为孔子大学的教材公开使用,也就是掌握了解释权。不仅乱臣贼子惧,正人君子也惧。人活一辈子谁没点羞于启齿的事情,自家不记的别人家都记着,一旦公开出版,所谓避讳就成掩耳盗铃了,还如何面对后世子孙保持祖宗的威严?!但天子式微、礼崩乐坏,鲁公自己已经顾不住摊了,只能听之任之。(老夫子哀叹礼崩乐坏,可没有礼崩乐坏他又怎能轻易做春秋?在这个意义上,正是礼崩乐坏成就了老夫子。)
孔子的行为很快形成羊群效应,各国的家谱都成为了公开读物。那可能是史上第一批公开图书。读书人只要舍得下功夫,差不多都可以成为王者师,或指教王侯,或坐傲王侯。诸侯试图兼并或试图抵御兼并的时候,大都得找他们咨询一番、寻找点依据。例如季氏伐颛臾,就得通过孔子的学生间接给孔子打个招呼,听听意见、看看反应。那是中国的读书人最为风光的时代。
自孔子以下春秋战国数百年,这一做法成为社会习惯、政治透明度空前绝后,是伴随着学在官府的改变而发生的重大改变,也就是孔子对古代政治的重要贡献,更是被长期忽略的重要历史现象。不然,为何只有春秋战国数百年形成了百家争鸣?此前虞夏商周数千年为何没有形成百家争鸣?此后历代皇朝两千年为何也没有形成百家争鸣?
这一时期诸侯国、家的史官为何那么厉害?也是因此。当时还没有想到保密期限这样的缓冲措施,之前等于是永不开放,之后一旦记在史册上就等于直接曝光。今天干的事情,明天就可能公之于众。这对大大小小的贵族君主形成了有力约束,同时成为华夏文明很重要的传统。压力之下,诸侯国君程度不同都成为了梁惠王——努力想要当个好国君又苦于得不到社会理解。那又是中国的国君最为难做的时代。国君的难易和读书人的风光呈现负相关关系。
最先受不了的是秦始皇嬴政和他的丞相李斯。在焚书坑儒过程中采取了一个较为彻底性的举措——“非秦记皆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自夏商周三代两千余年以来、中国社会成千上万家、国的历史记载被付之成千上万的火炬。那极有可能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在遍布中原的熊熊火焰中化为灰烬的,不仅有读书人的风光,还有历史、还有传统、还有文明。
二人此举,桌面上的原因说是儒生以古非今,桌面下的原因似乎是有不愿意载之史册的私情。结果适得其反,嬴政的父亲到底是嬴异人还是吕不韦?他母亲赵姬和嫪毐是不是有两个孩子?这点事情居然越两个千年而流传至今,且注定是要永远流传下去的,真的不可磨灭、贻羞万年了。
这样一来,焚书坑儒的真正历史作用就仅仅是其副作用了——原本为百家之言、千家之言、乃至万家之言的历史,无可奈何地成为一家之言了,原本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可以互证的中国古代历史,无可奈何地几乎都成为孤证了。例如春秋战国五百年,不仅鲁春秋有记载,其他各诸侯国也都有春秋、都有记载,老的诸侯国齐、晋、燕、宋、卫、郑有,后起的诸侯国秦、楚、韩、赵、魏也有,包括那些叫不上名字来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也都有。中国历史原本居然是如此无与伦比的博大;所谓博大原本并非是形容词,好似多方位无死角的全时空视频,那该多好!嬴政和李斯真可谓罪孽深重。但亦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说不定赵国的赵记正好有一条记载着赵姬和嫪毐之间什么事都没有,也被烧了。
司马迁应该最先体会到了焚书坑儒的严重危害,试图挽救这一传统。将《史记》的篇章结构和之前《尚书》、《国语、《战国策》的篇章结构略加比较,再和后来诸史的篇章结构略加比较,太史公显然是试图恢复百家之言的本来面目,甚至不惜使用传说弥补原始记载被焚毁后的空白。然而,历史终究只能是现实的映照。随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从一句牢骚话而成为社会现实,成千上万“大家”组成的“天下”无可奈何地成为了一家一姓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也无可奈何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皇帝的家史。
认为二十五史是皇帝的家史并不过份,那是根据君主专制大一统皇朝的需要改造中国社会的轨迹和映照。
读者如果缺乏清醒认识,极可能不知不觉地以为中国历史就是两百来个皇帝前赴后继、精心打造,越是喜欢历史、熟读历史、沉溺于古代历史的,越可能如此。二十五史确实珍贵无比,是咱们的独特财富、独特自豪,但当中又确实存在这样一个长期形成的、无意识间形成的、前赴后继形成的大坑。因为是前赴后继形成的、无意识间形成的、长期形成的,看起来就好像天然生成的、本该如此、只能这样。后人如果不能爬上来甚或尚未意识到,那就极有可能无论怎么折腾也只是在坑里折腾——不由自主、不知不觉地熟悉君主、欣赏君主、喜欢君主、习惯君主、崇拜君主、迷信君主,而对民主则不熟悉、不欣赏、不喜欢、不习惯,更不崇拜、不迷信,进而发自内心地感觉民主实在七嘴八舌、有失体统,更进而几乎本能地幻想能当一把皇帝,一旦自以为机会来了,就会模仿皇帝,甚至努力想要成为皇帝,然后因为争当皇帝而打起来,胜出者高视阔步、踏过尸山血海走上龙庭。咱们这个民族的皇帝历史特别长,别人家大都还没有,咱就有了;别人家大都已经没有了,咱的还在;好不容易没了、眼睛一眨又是一个,或就与此有关。
这有点涉及历史观了。是人民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人民和英雄各自以什么样的具体形态创造历史?人民自然不能是乌合之众,需要在领袖带领下才行。这是权威观点。可英雄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包打天下,也需要带领芸芸众生才行。如此,人民创造历史和英雄创造历史区别何在?当然,政治主张不同,亦即最终的目标、理想不同。如此,在最终的目标、理想实现之前的漫漫长路上,人民创造历史和英雄创造历史又区别何在?!
此为笔者长期重大迷惑,幸亏恩格斯指点迷津。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年-1895年),曾经从技术层面描绘创造历史的过程:“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象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有那么若干年,咱们中国人每写文章、讲话都要先引一段马恩列斯毛的语录,视为判断是非的根据。后来,终于明白任何人的片言只语都不能视为判断是非的根据。笔者引这段话,自然也不视为判断是非的根据,而是因为确有道理、可能是迄今为止最为接近历史形成客观过程的描述,对人确有启发。
历史——宏观而言、整体而言,无论古代历史、现代历史还是中国历史、外国历史,都不可能是任何个人意志唯我独尊、乃神乃圣的恣意挥洒,而只能是众生合力——但不一定是齐心合力而往往是恩格斯所谓合力——的轨迹;无论神圣还是众生,都只是组成合力的诸多力量之一。至于微观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阶段,应该实事求是、从历史实际出发,是众生就是众生,不必牵强附会于神圣;是神圣就是神圣,也不必牵强附会于众生。无数众生和神圣的力量联系起来,就是创造历史的合力;无数微观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阶段联系起来,就是宏观的、整体的历史。
如此,长期、过度、过多、过近专注于皇帝,就会不知不觉偏离了历史的真实过程,更会形成各种非常要命的副作用。观察历史或亦如同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如果对这一点全无意识、毫无察觉,那就极有可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6:49:52 +0800 CST  
导言(2)
西汉功臣的特殊光芒并不在于揭竿而起推翻暴政。最先为中国历史打上武装起义推动朝代更迭这个logo的,毋庸置疑包括他们,之后的无论多么可歌可泣,都只是模仿;但毕竟是太多了。更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们也只能和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诸位,和叱咤风云的项羽叔侄等等六国旧贵族诸位,共同分享这一伟大荣耀。不能因为他们最终胜出了就否认这一事实、垄断这一荣耀。那不是事实,对别人也不公平。
西汉功臣在英雄辈出的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光芒,是在西汉建立之后、在新政权内部、类似敌我矛盾解决之后的内部矛盾阶段,他们作为臣子——布衣将相、守尉令长——和他们的君主——刘邦及其子孙——之间长期反复博弈、乃至搏杀、清醒冷静又坚定不移捍卫自己权益;同时又从功臣集团而成功变身为社会主导阶层,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推动了社会进步。他们绝对不是为了换一个皇帝,也不是为了解放全人类或普天下穷苦人,就是为了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又绝非宫斗,大都是光明正大的博弈;和女人的关系更不大,大都是男人之间的事情。
打江山的故事在咱们的历史上比比皆是,打下江山之后能够成功得到又能够长期持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且能够有效推动社会进步的寥寥无几。这个稿子就是他们的故事。
自秦至清,西汉功臣是一个令人敬仰的群体。司马迁曾经将西汉制度建设分为四个方面,“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再次总结的时候,又特地增加了“陆贾造《新语》” (《汉书·高帝纪》)一条,成为五个方面。二位大史家都没有如同后世一般统统概括在皇帝名下,而是明确归功于五位功臣。可见他们对于西汉制度建设的重要,亦可见西汉社会的淳朴。
后来就渐渐不如了。总的、规律性的倾向是,打天下的时候自然靠功臣、靠大家,一旦坐了天下就归功于皇帝一个人了;谁要敢多嘴,就很难全身而退。这不仅是开国皇帝的需要,守成的皇帝更需要。开国功臣能不能长享富贵,就看能不能积极主动归功于皇帝了。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6:51:40 +0800 CST  
导言(3)
西汉功臣和后世历代推动皇朝更迭的英雄好汉很难说是一回事,而是更接近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的中华先民。例如:
——西周万民。
因为第十代周天子、周厉王姬胡试图独占山泽之利,就理直气壮将他撵出王宫、又撵到大山里去。堂堂周天子说废就废了。近现代有解读为万民暴动的,翻翻古书就能明白,那是西周古王朝体制内部的、自己人的合法聚会,充其量有点情绪失控。
自己人不满意、开个会就能把堂堂天子撵走。这可谓是咱们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的第一件事情,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或就是从这件事情开始的,或可谓中国历史的第一页。有朋友觉得不像?那也怨不得你,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沧海桑田般的过程。
——帮助齐桓公姜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
姜小白主持“天下”工作了觉得原来的房子不够阔气,便在宫门口修了个照壁、殿内砌了个吧台,管仲也理直气壮在自家门口修了个照壁、砌了个吧台,惹得孔夫子口诛笔伐一直流传至今。其实,孔子对管仲影响不错、综合评价也很高,就是对这件事情不满意,认为管仲应该替君主办事情,不应该和君主比阔气。
老先生这有点五十步批百步了。他自己其实也差不多。周游列国就是向列国国君投简历,但又明确表示不能按照国君的想法办事情而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情,一言不合,抬脚就走,还得意洋洋地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左传·哀公十一年》)那可谓是上古社会读书人的普遍风采,无论宰执还是一般大臣,大都是按照自己的理念办事情、大都能保持自己人格和思想的独立性,合则留、不合则去。那是一个一言不合就炒老板的时代。(能炒老板,极有可能是百家争鸣的前提。当下中国正在加速度成为能炒老板的社会。)
——因为帮着晋文公重耳成功复国就理直气壮轮流执掌晋国朝政的狐偃等六将军。
晋国称霸天下百余年,其实是六将军和他们的子孙轮流称霸天下百余年。后来剩下的韩赵魏三家干脆把晋国瓜分了。但又并未分完、还给晋侯留了十个县,因为那是六百年前周天子封给第一代晋侯的、是人家的本钱。亦即,三家分晋分的只是他们为晋国兼并来的土地,是拿回自己劳动成果的意思。这是不是有点产权清晰、诚实守信的意思啊!
细细体味春秋战国的兼并,追根溯源大多都有一番道理,并非蛮不讲理、一味用强、拳头大的说了算。真正长期一贯、始终坚持蛮不讲理、一味用强、靠拳头说话的唯有秦国,所以六国都对它不满意,所以它将六国吞并了,所以六国又将它推翻了。
——田氏代齐的田氏。
田氏的祖先从陈国逃到齐国后,十代人长期辛苦经营、善待乡民,自家的土地和民众越来越多、比国君的还多了,便理直气壮将姜尚的后人请往海边居住、自己做了国君。大部分土地和民众都是我家的了,你凭什么给我家当王呢?这岂不有点古典版的股份制的意思?!后来有多少人敢这样讲道理?(更重要的是,辛苦经营怎么就能土地和民众越来越多、比国君还多?那是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国君和封国内的土地和民众又是什么样的关系?长期以来,咱们对于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包括曲沃并晋背后的经济关系、社会运转机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讨论兼并也往往是人云亦云,大都没有接触到事实。)
类似事件,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可谓触目皆是。
西汉功臣和后世的英雄好汉显然不是一回事——双方讲的不是一套道理、基本理念不同。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6:52:41 +0800 CST  
导言(4)
走近西汉功臣,首先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那是一个和后人已经习以为常、常常一概而论的中国有诸多不同的中国,后来弥漫、蔓延、渗透、充斥炎黄子孙生活空间的、决定中国社会基本面貌的、众生以为自古如此、只能如此的重要特征都尚未建立起来。这就真的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但又确实比较枯燥,且条举如下,权为不大熟悉这一段历史的读者朋友当指引:
——长期以来而绝非近现代以来,咱们所接受的中国历史一直是一元化的、一个中心的,都有一个总的渊源,对历史的探索也就不知不觉地成为沿着一元化的、一个中心的追根溯源,只是为了证明某个既定结论。这样一来,咱们的大量探索、诸多解读就有意无意成为封闭的了,本质上没有给新的发现、新的探索、新的解读留出必要的余地。
但是,对二十五史的深入解读、二十五史之外的史料、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又越来越强烈地提醒我们,咱们的历史极有可能从一开始恰恰就是多元的、多中心的而不是一元的、一个中心的,极可能并没有一个总的渊源。将如此浩瀚史料用于证明某个既定结论,是莫大浪费。
最先尝试一元化、一个中心的就是秦始皇嬴政。他的基本手段是,只能有他这一个中心,其余的中心全部消灭;只能有秦国的一部史书,其余的全部烧毁。这种过于笨拙、过于强势、过于令人难以接受的一元化、一个中心,在多元化、多中心的普遍强烈反弹面前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西汉的建立,是多元、多中心的全面回归。直至隋唐、唐宋之间的社会巨变之前,古代中国长期是多元的、多中心的。这可能是西汉功臣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战国秦汉之际,是对社会治理架构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并大气磅礴、反复探索的一个时期。
从政治技术层面而不是政治主张层面考察,治理架构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后世视为神圣、视为祖制、视为自古如此、视为不可动摇的好些东西,在他们看来都可以讨论、有多种选择。
尧舜禹汤时代简单,只是在自然生成的部族之间加了个联席会议性质的部族联盟,一般没有问题,但每逢权力更迭往往不能和平解决,先民们还是不满意。西周古王朝初期的最高统治者周公姬旦尤其不满意,也就最先找到了和平手段,即封建诸侯(贵族领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但到春秋时期就不行了,从贵族阶梯上跌落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能忍受。管仲改为诸侯联盟制度,哪个诸侯最强大、既能尊重周天子又能为大家接受,就当盟主;内部增加了选官制度,给跌落者提供了一条上升通道。到战国时联盟制就又不行了,兼并战争就是没有办法和平产生盟主,非得打到杀人盈野才行。
秦皇朝依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成功兼并六国,信心满满决定选择这个办法治理天下。孰不知,这套办法在野蛮落后的西陲行,在文明先进的中原不行,大家根本不能接受,一哄而起便将刚刚建立的秦皇朝推翻了。
反秦联军首领项羽决定采用更为松散的诸侯国家联盟制,可还是找不到和平更替盟主的办法,楚汉相争就是用暴力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刘邦胜出后,采用介乎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松散的诸侯国家联盟制之间的郡国制,但他自己又想成为和秦始皇差不多的皇帝,功臣们又只想让他成为齐桓、晋文那样的联盟长,就导致君臣之间长期的博弈、搏杀、斗争、战争。这便是自西汉成为全国政权至刘邦去世期间西汉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本书稿的重要内容。
——所谓西汉功臣,这里主要指楚汉战争胜出后幸存的60万汉军将士。
他们成功兑现了以功劳行田宅的军功爵制、分享了天下土地和民众,60万大大小小的功臣整体转化成为60万大大小小的封君以及小土地经营者。所谓封君,就是传统的受民受土;是既领土又领民,也就既是地主又是人主,不是周扒皮那样单一的地主。之前的贵族已经在长期战争中整体消亡,秦皇朝的行政官员也已经被整体消灭,剩余的天下富户又被集中迁徙到了关中,60万功臣的封邑自然而然成为了新的社会基本单元、主要成分。他们无意之中重新结构了中国社会,成为了社会主导阶层,长期稳定巩固了自家的土地和民众,成为超越皇朝更迭而延续了大约一千年的世家阶层。
60万封君分布天下意味着什么呢?
迄今为止,全中国大陆地区的行政村大概保持在60万-70万个之间。考虑到西汉的版图,那就意味着,60万封君封邑就是西汉,西汉就是60万封君封邑。这是一。
再则,现有行政村有相当一部分是古村落。逻辑而言,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古村落的历史就有多长;且一定有比中国历史还长的。60万封君,就或是当了某个既有古村落的村长,或是带领着自己的封民建立了一个新村落。这些村落,大都会流传下来、沿袭至今。
60万封君的社会作用、长期稳定,可能都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当然,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一不小心居然下了这么一盘影响千年的大棋,更绝非有意,既非刘邦有意也非功臣有意。当时还没有那般敢想敢干的伟大棋手,而是恩格斯所谓“合力”使然。
——西汉的土地和劳动者可能都是双重所有的。
土地是皇帝的,又是大小封君的;劳动者是国家的,又是大小封君的。(参见拙文:《双重所有的土地制度和中国特色的君主政治》,《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与新知》,2008-11-17。)
领民和皇帝是君臣关系,和自己的封君也是君臣关系,且由于同在一个“大家”之中而更紧密、更实际、更重要。后来出现的“主公”这个称谓,就反映了这种关系:大家共有一个皇帝,又各有各的主公;皇帝是大家的,主公是自家的;皇帝和主公发生矛盾的时候,大都是站在主公一边;胆敢站在皇帝一边的,甚至会被主公处死。
三国两晋南北朝那样的乱世,在制度和理念层面,就是因此。
——以编户齐民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基本单元、以郡县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化社会结构都尚未建立起来。
秦皇朝的编户齐民制度和郡县制度,只是极为短暂的尝试,后来有些评价太高了,高得离谱、脱离了基本事实。
真正将编户齐民制度建立起来的是八百年之后的隋朝。高颎以开国宰相之尊亲自负责“大索貌阅”(《隋书·食货》),就是干这个事。没有“大索貌阅”,哪里能有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落实了,郡县制才能落实。可靠的根据是:朝廷掌握的户口突然增长;朝廷收缴的粮食突然多的没地方放了,刚刚建立的隋朝不得不宣布免税一年。他们不是神仙,并没有解放了生产力,不可能是粮食单产突然提高,而是朝廷集中粮食的能力突然提高了,原来属于数十万大大小小世家的依附民和余粮,随着编户齐民制度和郡县制度建立突然一律收归朝廷所有了。谁家也没有余粮了,唯独朝廷有余粮。更可靠的根据是——考古发现的远超之前历代皇朝的大量巨型粮仓。原来为何没有这样大量的巨型粮仓,隋朝为何就有了?这极有可能是隋朝完成郡县制的可靠佐证。
——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基本特征的大一统政治体制尚未建立起来。
秦始皇嬴政的尝试失败了,真正将中央集权建立起来的是千年之后的宋朝。操盘手也不是开国皇帝赵匡胤,而是开国宰相赵普。杯酒释兵权,就是他的建议,文官制度因此建立起来了。有文官制度不一定就能有中央集权大一统,没有文官制度却一定不能有中央集权大一统。此人和高颎一样,和此前的管仲、萧何、霍光、王导,和此后的王安石、张居正、曾国藩一样,都是治国理政的高手,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高于绝大多数君主。说臣民的光芒不一定亚于皇帝,他们就是一个系列的例证。
一般印象,赵普大概和高颎、王安石、张居正、曾国藩类似,不如管仲、萧何、霍光、王导光彩照人。那可能正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大一统有没有建立起来的不同。只要有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大一统,人世间最伟大的就一定是、只能是、真的是皇帝。
——以三纲五常、皇权至上为基本特征的政治理念尚未建立起来,无条件的忠君思想更尚未出现。
后世长期严重误读,给人感觉中国人天生就有皇权思想,自开天辟地就是不可一日无君,不可或缺、甘之如饴、好似嗷嗷待哺的婴孩离不得娘,那实在是糟蹋中国人。中国人怎么可能开天辟地就是不给人磕头就不能过日子?!膝关节是为磕头专门设计的、不磕头就要出毛病?!后来那种令人尴尬的状态,其实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非常痛苦的改造过程。西汉社会、尤其是汉初,思想上的藩篱还很少,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是如此。
——儒家思想远未被程朱理学改造,和社会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专制理教也就远未出现。
大家内心都比较反感又都无可奈何、表面反而还得竞相标榜的一些虚伪的道德理念也就尚未污染社会生活、尚未笼罩中国社会,更尚未形成无处不在的社会压力。
当下中国人程度不同都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那是善意提醒大家看人看事都要注意先去除包装、伪装,反过来等于说咱们大家程度不同都有点装。但在西汉相反,和后来相比,大家可谓都不装,无论政治立场、经济状况如何,人们活得都比较淳朴、真实、率性、轻松。
——早期儒家思想正在从民间意识形态上升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还没有成为统治手段。
这时的儒家思想总的政治倾向更接近于公道自在人心的人心、天理良心的天良,顺理成章、很容易就被社会各阶层接受了,所以才有西汉以春秋经义决狱。这可能是咱们历史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民间意识形态、官方意识形态较为接近的一个阶段。各方面、各阶层的想法比较接近,社会就容易和谐。
——教育主要靠民办。
汉初的太学每年招生不过50人,地方政府办学到西汉中期才出现。更没有朝廷颁发的统一教材,《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应该就是最初的民办学校自编教材。孔孟之徒学着老师开门收徒、收点腊肉。否则,编它干甚?!
大家都是民办教育的产品,功臣如此,刘邦本人也如此。双方意识形态趋向对立是后来的事情。
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想法从哪里来?极有可能是要求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看齐,而不大可能是他自己忽发奇想。
——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度都尚未出现。
中央政府任命的只是朝廷各部门和县以上主官,其余都由主官“自置吏”,如同家臣。双方是明确的君臣关系、主仆关系,主官对属吏有生杀予夺之权,主官死后,属吏需持服行孝。
——官营经济尚未出现。
寓税于价,朝廷垄断生产生活必需品的经营,掐着老百姓脖子、雁过拔毛、敲骨吸髓,看上去无税,实则已经包含在价格里,税率奇高,数倍甚至十数倍,当然也是西汉的发明创造。但要到西汉建立百余年后,拍板的是汉武帝刘彻。且是阶段性的,很快就逐步取消了。
——社会商品化程度还比较低。
西汉的法定货币五铢钱还需百余年才出现,且年均铸造量不过2.2亿枚,以西汉人口最高峰计算,人均不过4枚;且钱币分布极不均匀,基本为各级权贵占有。(所谓有钱人就是有“钱”、是家里存放有大量铜钱的意思。)
直到唐天宝年间,社会商品化程度也还很低,年均铸钱仅3.27亿枚。
古代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在北宋,年均铸币量达到30亿至60亿枚之间。北宋版图大不如两汉、隋唐,两汉、隋唐的经济大不如北宋,那是官僚群体成为社会主导阶层后最为成功的尝试,也是中华先民智慧的结晶。
——社会饮食习惯还是一日两餐。
一日三餐已经出现,但还只是极少数权贵的特权,甚至需要皇帝亲自决定能否享用。全社会的饮食习惯成为一日三餐,大约在百年之后、霍光执政期间。也还不是特别稳定,因饥荒而倒退回一日两餐的情况,宋元更迭之后几乎每一朝代都有。
——作为汉语重要特色的成语,还不是太多。
沿用至今的大量成语,相当一部分就产生在两汉。而语言的丰富发展,是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汉语成语形成与分布,或是一个很轻松的论文课题。本书稿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或都可以当论文课题,但不一定都轻松。)
——庞大的常备军尚未出现。
西汉国家主要是依靠信用维系而不是暴力维系,整体仍然处于孔子所谓取信于民的阶段。
庞大的常备军实际是到北宋才建立起来,而真正依靠庞大的常备军维系国家是从元朝开始的。此前数量都很少,西汉只有数万;东汉只有数千;唐朝的府兵更接近于后世的预备役、也还不是常备军。
咱们的历史上确实有过主要依靠信用维系国家的阶段。那是古典版的中国特色、是古老中国令人自豪的、璀璨夺目的光芒。所谓文明,斯言诚哉。当然,后来被认为野蛮,也不冤枉。
——西汉的制度可能不是“汉承秦制”。
所谓“汉承秦制”(《后汉书·舆服》),主要是指官制;所谓“伐秦继周”(《汉书·律历志》),主要是指律历。对于西汉的制度建设,班固当时就明确概括为“创制天下”(《汉书·高帝纪》),认为西汉的基本行政制度并非继承了秦皇朝短暂尝试的中央集权郡县制,而是自己创造的郡国制,政治倾向更接近于西周封建制和春秋联盟制,类似自下而上的自治联邦。(欧美国家体制大多与此相似,但也不要轻易说人家就是向咱们的老祖宗学来的。不能想当然,要有根据。这极可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现象。好似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是两条腿、直立行走,不能说是谁向谁学来的。)
西汉郡国制的技术优势,在于兼顾了中央和地方、发展与稳定两大难题。那可能是全部中国历史上对于这两种关系处理较好的一个时期。后来直至隋唐,古文明辉煌的政治技术原因在此;后来出现的突出社会问题、例如东汉末年的“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三国志·吕布传》),政治技术原因也在此。
——由于以上诸多不同,西汉的君臣矛盾普遍而持久。
不是后来多数皇朝那样,皇帝狠下心来杀一通,问题大概就解决了,就能稳定数十年、上百年。
西汉不是这样。给西汉功臣当皇帝,确实头疼。但总体比较,利大于弊。
汉初七个异姓诸侯王有五个旗帜鲜明造反、还有一个准备刺杀刘邦,形成了一场长达七年的连续内战;整个汉军的中高级军官——跟着刘邦打江山的骨干力量——曾经在洛阳南宫广场公开聚集、以谋反威胁刘邦,直至刘邦让步、迅速全面兑现了军功爵制。
但刘邦临终,还是发布公开诏书,将西汉政权和自家儿孙托付给了整个功臣集团。惠帝刘盈也还就是依靠功臣集团平安无事。文帝刘恒更是依靠功臣集团继承皇位,并成为史上第一个仁君。刘邦后裔中的刘恒一系,就是依靠功臣集团而稳定承袭了皇位。
刘邦的重孙子武帝刘彻继位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不择手段搜刮民财,主要对象自然只能是大大小小的封君;大功臣后裔大都已经衰败,中小功臣后裔本能地行动起来也不择手段和他周旋,甚至不惜武装起义,但不是要改朝换代,就是要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是不给朝廷缴纳算缗(家庭财产税)。刘彻没办法对付这帮叔叔大爷,最终无可奈何只得宣布改弦更张、恢复汉初政策。
霍光执政期间社会舆论对皇位继承人选的顽强干预以及争取发展权利的盐铁会议,背后不是他们又能是谁?!
王莽其实是依靠48万读书人拥戴执政的,其中绝大多数是且只能是他们。一旦发觉此人只是个嘴炮,立即蜂拥而上,将其撕了个粉碎。王莽紧着答应改正错误、推倒重来也无济于事。
西汉是史上唯一被推翻又很快站起来的政权。成功称帝的刘秀就出身中小世家,手下将领大都是功臣后裔、中小世家子弟,其余各路义军自然不是对手。后世突出了刘秀乃神乃圣、乃文乃武,忽略了真正原因在中小世家根深蒂固、难以撼动。
——西汉功臣的故事您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相当一部分事件和人物已经渗入了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当中,广泛流传、长久流传、知名度极高,所以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
但是,以戊戌维新为界,之前对中国历史的解读基本是以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皇朝模式格式化过的,之后对中国历史的解读基本是以机械进化论的欧洲模式格式化过的,大量真正中国特色的东西都被格掉了,所以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例如,韩信死在刘邦夫妇手中大家都知道,牵头拥戴刘邦称帝的也是韩信就不一定,而刘邦从一开始就不领这份情、反倒因此而更加怀疑韩信就更不一定。无疑,这些事情一直都记在史籍上,只是被两种模式格掉了,好似戴了有色眼镜。(也不要轻易认为这两种模式就都不好、都应该否定,那都是人类认识自身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那是一个几乎在所有方面和后来中国都有所不同、甚至全然不同的社会。西汉功臣及其后裔和他们的君主就是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中演绎了自己的故事。
将古代历史视为朝代循环的观点将悠久的中国历史简单化了,容易使人狂妄,以为懂得了一个朝代就懂得了所有的朝代、了解了一个皇帝就了解了所有的皇帝;也容易使人自卑,以为自秦至清这两千年来中国历史真的就是朝代循环、原地打转、没有进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拙著《千古兴亡-破译君主社会朝代更迭的密码》,东方出版社,2012年。)近现代以来,咱们对自己的历史不够尊重、甚至是很不尊重,看不起自己的历史、甚至是鄙视自己的历史,主要就是这一观点潜移默化的结果。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6:53:59 +0800 CST  
导言(5)
最后是若干技术性说明:
——非穿越、非杜撰。所有事件和人物都有历史根据,出处随引文逐一注明。
——非故事、非小说、非论文。可谓不伦不类。故事,谁还能讲过蔡东潘?小说,似不适宜表现这般历时数百年的题材。论文,除了导师谁看?传统文化本来文史不分。笔者的出发点是有人看。一定要比照现代体裁归类,感觉更接近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相对于架空、穿越,或可谓历史纪实作品。
——非借古喻今,更非以古非今。传统政治是经验政治,自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以下,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指着秃子骂和尚确实成为发泄不满情绪或攻击特定对象乃至辩论、吵架、骂人的常用手段,应该也能算是古典版的中国特色。惟近现代以来,咱们的历史是非陷入了不稳定状态。例如某个皇帝,原来认为是暴君,骂某个皇帝确有可能是暗指在位的皇帝;后来又认为是千古一帝,再骂某个皇帝就有可能是表扬在位的皇帝了;不同观点双方就得先讨论某个皇帝到底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这种讨论又往往是鸡同鸭讲、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非常耗费时日,以古非今自然就被放下了,成为被遗忘的、过时的、没有意义的、逐渐尘封的工具。谁还去用它呢?一不小心,先就搞得自己灰头土脸的。
——不站在刘邦及其子孙一边,也不站在西汉功臣及其后裔一边。预设了政治立场就只能从一个侧面走近历史,且一个侧面的历史故事早已汗牛充栋,又何必再浪费大家时间?!传统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秉笔直书、平心而论,笔者心向往之。
——史料有异议的,均以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为准。该书作者大都是各领域专家,观点自然不一定都正确,但对待事实大都比较严谨。其中未涉及的、或是有疑点的,为笔者自己考证。例如举报韩信的变告被刘邦误读,再如汉初废立太子时、强请张良出面的是吕泽还是吕释之,等等,都会特地说明,以求教于大家。
——笔者非专家、非权威,切勿以为一定有道理。充其量是一得之见、一孔之见,欢迎批评指正。咱们绝大多数人都难逃认知偏见的陷阱。贴近历史的客观解读,是且只能是若干人的若干一得之见、一孔之见的互相启发、共同累积。如果某人单独承包了客观,那就或是神仙,或是已经跌入了认知偏见的陷阱。认识历史或亦如创造历史,是平行四边形的合力?!
以上权为指引,希望能帮助有兴趣的读者朋友走近西汉功臣。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3 16:56:02 +0800 CST  

一过十年,天涯仿佛又是一番风景了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4 10:56:36 +0800 CST  

我相信认识历史或亦如创造历史、是平行四边形的合力,天涯煮酒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4 12:32:33 +0800 CST  
今天发目录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4 15:16:24 +0800 CST  
《西汉功臣》目录
导言
1 牵头拥戴刘邦称帝的是韩信,韩信又是史上拥戴第一人,可谓始作俑者
2 韩信原本没有想到让刘邦称帝
3 韩信为何又主动牵头拥戴刘邦当皇帝?
4 刘邦自己为何也选择称皇帝?
5 两种大一统
6 最后的贵族
7 最后的贵族之最后的战斗
8 季布逃过一劫更多缘于当时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9 燕王臧荼可能是制度转换期间的第一个屈死鬼
10 变事
11 韩信谋反可能是一桩无头公案
12 刘邦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13 刘邦最为重用的、最不信任的都是韩信
14 无计可施的对策会议
15 陈平的对策
16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17 群体性骚动
18 随机应变
19 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20 群体性耦语
21 张良是个真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物
22 大策略家的策略
23 血缘王取代功臣王
24 韩王信率先谋反
25 西汉功臣接连谋反的原因
26 叔孙通制礼仪的主要原因是刘邦需要
27 司马光批驳叔孙通
28 韩信无意贬低了皇帝
29 皇帝决心要证明自己很可怕
30 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谋反
31 燕赵多义士
32 韩信策反
33 陈豨造反
34 萧何出面
35 韩信之死
36 迟到的辩护
37 迟到的明白
38 萧何是个精明人
39 刘邦始终不能放心的是萧何
40 最冤的是梁王彭越
41 义士栾布
42 淮南王英布造反
43 刘邦的心机与迟到的变化
44 薛公献计
45 英雄的英布
46 刘邦的发小、燕王卢绾造反
47 刘邦连襟樊哙谋反
49 樊哙谋反不了了之
50 西汉功臣谋反的突出特征是大都不冤枉
51刘邦废立
52 刘邦废立失败
53 刘邦废立失败的深层原因
54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废立之争比较
55 隋唐两宋元明废立之争比较
56 满清将皇位继承的政治倒退制度化
57 陆贾的理念和刘邦的转变
58 动摇刘邦的最后一根稻草
59 白马之盟——君臣之间的平等契约
60 共同打天下、共同坐天下
61 鸿门宴的前因
62 鸿门宴的过程
63 鸿门宴的后果
64 楚汉相争并非无足轻重
65 张楚功臣集团和西汉功臣集团比较
66 楚汉相争的结局是平民胜出
66 军功爵制对于秦末社会很重要
67 西汉复员军人安置办法的本质是全面兑现军功爵制
68 西汉功臣分享了天下土地和民众
69 西汉功臣无意之中改变了社会形态
70 古代中国传统道理的DNA是以民为本,最迟在三代古王朝时期已经成型
71 近现代外国学者对于民本思想的评价比我们要高
72 早期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是春秋战国各阶层民众自主选择的结果
73 秦皇朝焚书坑儒是传统道理、中华文化第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74 早期儒家思想是推翻秦皇朝的批判的武器
75 刘邦祭孔是早期儒家思想从民间道理上升为官方道理的标志
76 早期儒家思想从民间道理上升为官方道理是西汉功臣的历史贡献
77 三老制度
78 轻徭薄赋
79 选举
80 上书制度
81 郡国制
82 西汉实行郡国制的原因
83 宰相制度
84 “汉承秦制”影响广泛却很难成立
85 咱们对于秦汉制度关系的认识显然失之偏颇
86 无为而治不是不管事、少管事,也不是抓大放小,而是从下到上各管各的事
87 刘邦一生(西汉建立前后)决策的70%以上缘自西汉功臣
88 刘邦一生(西汉建立前后)决策的70以上%缘自西汉功臣分析
89 吕雉和刘邦长期分居为何还能成为皇后?
90 吕雉未遂政变
91 萧何四两拨千斤
92 萧何将西汉社会从长期战争引入长期和平
93 西汉功臣的第一个和平生长期
94 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
95 周昌辜负重托
96 周昌为何辜负重托?
97 吕后王诸吕,遭遇王陵抵制
98 吕后成功王诸吕的幕后策划兼窗口指导可能是陈平
99 吕后的临终安排
100 吕氏诸王的愚蠢首秀
101 陈平和周勃的恩怨
102 西汉功臣集团一大特征
103 陆贾主动化解陈周恩怨
104 陈平其人
105 陈平成为功臣集团领袖
106 陈平、周勃联手推出和平方案
107 第三方率先动手
108 大将灌婴
109 功臣集团从一开始就是两手准备
110 灭诸吕其实没有打起来
111 废黜小皇帝
112 否决齐王刘襄
113 排除淮南王刘长
114 选举代王刘恒当皇帝
115 刘恒进长安
116 灭诸吕的未尽事宜
117 未尽事宜的背后是西汉功臣的独立性
118 古代武装废立典型案例比较之一
119 古代武装废立典型案例比较之二
120 刘恒错认恩主
121 陈平自贬一级
122 西汉功臣选皇帝好似一道在历史天空中转瞬即逝的闪电
123 周勃“欺负”皇帝两口子
124 贾谊入朝——刘恒君臣初过招
125 周勃下狱——刘恒君臣再过招
126 薄昭赐死——文帝君臣三过招
127 张苍罢相——文帝君臣四过招
128 新垣平灭族——文帝君臣五过招
129 申屠嘉用权——文帝君臣六过招
130 刘恒是个好皇帝
131 刘恒完全可能成为坏皇帝
132 皇帝的好坏与丞相的打造
134 置身西汉看皇权弱势及其缘由
135 申屠嘉死后君相关系逆转
136 周亚夫是西汉前期最后一个传统丞相
137 窦漪房是西汉第一个专制统治者
138 刘彻颠覆以民为本、无为而治
139 刘彻的经济政策是竭泽而渔、重赋于民
140 第二把手的痛苦
141 充分品尝第二把手痛苦的是张汤
142 刘彻的丞相下场大都不好
143 西汉的兼并和抑制兼并是三方博弈
144 文景两朝与武帝一朝抑制兼并的不同
145 太子刘据的宾客到底是些什么人?
146 刘彻父子二人成为两条不同“路线”的代表
147 天家父子大战的原因之一:有人敢于肆无忌惮利用天家父子矛盾
148 天家父子大战的原因之二:太子少傅石德对天家父子矛盾旗帜鲜明、鼓动太子抢先下手
149 天家父子大战的原因之三:集权专制体制特有的欺上瞒下已经相当严重
150 天家父子大战的原因之四:卫皇后义无反顾支持太子武装对抗
151 天家父子大战
152 天家父子大战惨烈收官
153 刘彻晚年特殊的农民起义
154 刘彻晚年的农民起义为何如此特殊?
155 刘彻轮台罪己
156 霍光改弦更张
157 盐铁会议是古典版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世家大族要求朝廷还利于民、是一种我们疏远已久、非常陌生、甚至难以理解的政治生态
158 伪太子事件
159 伪太子事件背后的社会情绪
160 霍光废立之一:汉武帝刘彻确曾打算杀了嫡亲曾孙刘病己
161 霍光废立之二:霍光选择刘贺继位就是为了避开刘病己
162 霍光废立之三:废黜刘贺的社会舆论从何而来?
163 霍光废立之四:提名刘病己的三位大臣都是在废黜刘贺、局势已经明朗之后
164 霍光废立之五:霍光重新选择刘病己是无可奈何
165 霍光废立之六:复杂的背叛
166 西汉兼并日趋严重又始终不能有效抑制兼并
167王莽是在全社会拥戴的基础上迈开了取代西汉皇朝的步伐
168 王莽轻易成功登顶的背后是功臣后裔
169 王莽轻易跌落的背后还是功臣后裔
170 东汉的建立是西汉功臣的最高政治成就
171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一:打造了君臣共治的世家社会
172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二:恢复了远古传统的、自然的以“大家”为基本单元的经济制度
173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三:恢复了传统的、自然的以“大家”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结构
174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四:改造了传统的、自然的以“大家”为基本单元的社会主导阶层
175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五:对封建与集权矛盾的成功探索
176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六:富国与富民融为一体
177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七:形成了中国古代在政治进步、长期稳定两方面最为突出的社会治理模式
177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七:一日三餐
178 西汉功臣的积极贡献之:丝绸之路
179 西汉功臣的消极作用
180 西汉功臣的成功缘于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本能选择


附1:通过《四民月令》看封君世家内部形态
附2:河东薛氏八百年变迁
附3:汉史新得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4 16:34:12 +0800 CST  

导言和目录都长了一些,随后会照顾到碎片化阅读的需要,每一小节大都在三千字左右。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4 16:50:52 +0800 CST  
@和运超 2021-03-24 17:38:32
如果没有记错,河东薛氏是三国蜀汉从蜀地迁往河东才形成大族望族,但西汉东汉本来也有一些薛姓名人,却基本不算河东人,貌似还是汉家丰沛故里的比较多,
-----------------------------
谢谢这位朋友。是的,由楚而蜀,由蜀而河东,壮大起来、成为在历史上较为突出的世家大族是在河东。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4 18:06:58 +0800 CST  
@和运超 2021-03-24 21:45:54
感觉楼主的书应该不错,只不过以功臣为题目,在汉武一段,为何没有军功方面的人物??比如从李广到卫霍,包括李广利赵破奴等,实际关于巫蛊刘据一幕,撇开卫霍两家的恩恩怨怨,好像从江充利用父子矛盾钻空子是说不清的,尤其汉武和刘据到底矛盾是什么,父子两人实际不仅仅是个性不和啊,喜好不同啊这方面的问题。非常复杂,既有大政方针的问题,也有卫霍两家以此分道扬镳,还有李广利、李夫人、刘屈氂等人的盘算,是一次巨大......
-----------------------------
故事围绕君臣之间的博弈展开,材料也据此取舍。这些人大都有、包括李陵,但大都是从君臣博弈角度。
刘彻父子之间确实不是性格不和,也不是权力之争,主要的还就是大政方针不同。。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5 12:01:01 +0800 CST  
今天开始正文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5 13:09:36 +0800 CST  

1 牵头拥戴刘邦称帝的是韩信,又是史上拥戴第一人,可谓始作俑者
==========================================
臣相对于君而言。西汉功臣作为一个整体、和他们的君主刘邦之间的君臣名分,是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在定陶(今山东曹县一带)正式确定下来的。(本小节引文出自《史记》、《汉书》刘邦、韩信传记的不一一加注。)
牵头操办这件事情的是汉军前敌总指挥、楚王、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军事大家韩信(约前231年-前196年)。
他和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一起,七位诸侯王联名拥戴汉王刘邦称皇帝。上书曰:
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刘邦的回复诏书很快就下来了:
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
这是《汉书》的记载,上书人和《史记》不同。司马迁分别记为“诸侯及将相”、“群臣”,班固明确记为七位诸侯王。这里选择《汉书》记载的理由是:1、马在前、班在后,班固改动应该有根据。2、垓下大战最终胜出后,刘邦刚刚重新、正式分封了七位诸侯王,他们所以上书拥戴,此为事情的前因后果。3、刘邦和麾下多数将领的正式名分从一开始就是主仆。他们可能还没有资格管这个事。所以,这件事情应该是刘邦和七位诸侯王之间的事情,积极性最高的是牵头上书的韩信,主要是他和刘邦之间的事情。
《资治通鉴》中关于刘邦称帝只有一句话,“诸侯王皆上书请尊汉王为皇帝”(《资治通鉴》第十一卷),具体过程全无记载。如此省略,客观后果有二:1、淡化了韩信的牵头作用;对于只看《资质通鉴》者等于否定了韩信牵头的历史事实。2、绝大多数读者读到这句话,大概都是下意识地等同于后世朝代更迭之际都有的作秀一般、走过场那样的拥戴,忽略了这是第一次、是首创。
拥戴这件事情的知识产权极有可能就属于韩信。
在此之前,自尧舜禹汤、至战国结束大约三千年间,咱们中国没有皇帝,最高统治者称王而不称帝。称王和称帝的不同,在理念层面、主要是恃德和恃力的不同;在实践层面,王直接领有、享有产权和治理权的只是千里王畿,而不是普天之下。亦即,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这三千年间都没有皇帝。
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嬴政,但并非拥戴而来,《史记》记载得很清楚。灭六国后,他觉得继续称王和丰功伟绩不相称了,下令重新讨论。丞相们建议称“太皇”,他自己改为皇帝。显然,提议的、做决定的,都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不存在拥戴。
这样一来,韩信牵头拥戴刘邦称帝、与后世拥戴的不同就很明白了——无先例可循。后世都是模仿、都有借鉴,他是开创。
韩信为何要拥戴刘邦称皇帝?
上书说的很明白:大王您是王,我们也是王,没有个上下之分不好;您的功劳最大,您当皇帝吧。再说白一些,就是您封了我们了、我们也得封您才对,就是大家互相封的意思。如果是后世历朝、尤其是两宋之后历朝臣子,一眼就能看出不妥当,根本就不会这样写。但韩信认为很合适,还是一番好意、满腔热情,说不定还希望由此改善和刘邦的关系。
刘邦显然不领这份情、更不吃这一套,书面答复将信将疑、不冷不热、不轻不重但又是明明白白地回了一句:我听说皇帝不是靠功劳当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们谁比我的功劳大,难道就可以当皇帝?!然后毫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表示:只是一个名义的皇帝,我也不想当。最后更咄咄逼人地责问:你们准备让我当这个皇帝,又准备怎样当臣子呢?!
这些问题好似箭一般嗖嗖嗖就过来了,韩信根本没有想到过,更无法回答。
他那个脑袋里、从读书时候开始、大多数时间都在琢磨打仗,从古人打的仗到别人打的仗再到自己打的仗,随着战事减少,又从自己打的仗到别人打的仗又回到古人打的仗,非如此不能成为兵家,既成为兵家在其他方面就不免反应慢、甚或有点不够数。他疏忽了、也许完全没有想到,这个话别人能说,他不能说。如果论功劳当皇帝,他韩信就是第一个比刘邦功劳大的,大半个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在后世看来,这岂不是要命的疏漏?!当时人看还不至于这么严重,但也是以下犯上,是很严重的问题。
韩信啊,智商足够高,情商实在低。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不由回想到年少之时、投军之前在淮阴城下、淮河岸边遇到的漂母。
那时,他的人生轨迹难堪到了极点,吃饭问题没了着落,一连几日无以果腹。好像也想过乞讨,但面子比肚子重要,终是不能开口。无可奈何,徘徊到城北河边,尝试钓鱼。人走背字的时候,鱼儿也总不上钩。饥饿难耐,一筹莫展。河边有替人漂洗的妇女,其中一位面善的大婶看出来了,将飧食分给他一半。(当时一日两餐。第一餐称“朝食”或“饔”,第二餐称“飧”或“食”。饭点也是两个,上午7至9时为“食时”,下午3至5时为“餔时”。)他谢了。
这事情本不可以重复;否则就是乞讨了,这点道理他也懂。可饥肠难耐,第二天下午又徘徊到了河边,也还是不能开口,但又不由自主地盯着人家带饭的陶罐。漂母又将飧食分给他一半。一连数十日,都是如此。他感激不尽,感激漂母分食,更感激能够无需他开口而分食,给他留下了读书人最后的颜面。
下定决心投军之时,他满腔感激之情、郑重其事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没想到漂母居然恼了,很不高兴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他一时竟然无言以对、迟迟不能转身。
如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非常尴尬。堂堂汉军前方统帅,居然有过那样的时候!
如同当年想要报答漂母是肺腑之言一样,如今拥戴汉王当皇帝也是一片真心;可又如同当年弄不明白漂母怎么就恼了一样,如今也弄不明白汉王怎么就毫不领情呢?
这又一番尴尬有韩信性格上的缘由,又不仅仅是韩信性格上的缘由。二人之间的笔墨官司也就不是传统意义上、形式化、程式化的拥戴和推让了。
西汉功臣的故事,就从这儿开始。
在此之前的汉五年十二月,韩信刚刚指挥汉军在垓下围歼了西楚霸王项羽,五年楚汉战争宣告结束。(秦皇朝以十月为岁首、正月。灭秦后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都如同春秋战国诸侯国君一样各自纪年,项羽没有改岁首,刘邦等诸侯王也没有改。所以,汉的纪年是在刘邦称帝之前、被项羽封为汉王的时候就有了,纪年沿用下来,以十月为岁首也沿用下来。百余年后,西汉改行太初历以一月为岁首,《史记》、《汉书》又都把之前的记载改了,所以汉五年十二月到了汉五年二月之前。)
垓下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但韩信和刘邦都不大高兴。两人都心知肚明,他们之间的矛盾加深了。
刘邦原本没有打算让韩信统一指挥垓下大战。春秋战国社会崇尚军功,他又算是打仗起家、自以为军人,骨子里很是希望能直接指挥打胜仗、大胜仗。可自楚汉开战以来,他自己直接指挥的是打一仗败一仗。战争就要结束了,他决心自己打这一仗,事先就没有让韩信参与谋划,也没有请韩信参战。可怎么盘算怎么能赢的仗,就是打不赢。实在打不下来了,才调韩信大军参战;还是不行,才请韩信。可韩信并没有召之即来,他以为是坐地起价。军师张良也认为韩信是对空头齐王不满意。他只得明确齐王封地。韩信果然率军而来、轻松取胜。
垓下大战胜利了,楚汉战争结束了,刘邦对韩信的意见更大了。站在中间看这个事,他这是只兴他对别人耍心眼、不兴别人和他斗心眼,理直气壮认为别人不应该和他讲平等。已经有点皇帝心理了,只是他自己不一定意识到。
韩信意识到了,但没有觉得有多严重,所以直到现在还看不明白刘邦答复的诏书。
汉军是垓下大战后转移到定陶来的。
韩信大军部署在定陶城西左岗一带。属下禀报驻地时,他只是点了点头。这里是大兵家吴起的故乡。到达那天,就曾前去拜谒,已经只有残垣断壁了,但也还是在门前树下坐了好一会儿。征战经年,每逢路过古代兵家故里,他都要看一看、待一会儿,孙膑、庞涓、狐偃、赵盾、廉颇、李牧、司马错、白起、尉缭、王翦的故里,他都去过。他不迷信他们,但喜欢他们、发自内心尊重他们。带兵打仗越是久,越是不迷信,但越是喜欢、越是尊重。每逢谋划战事,他不由自主就会想到前辈兵家会如何处置,常常不免意识到他们当年哪一仗的哪一招并不太好、有点臭,甚至有很臭的,但也还是喜欢、尊重,甚至更加喜欢、尊重。他其实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一直生活在他心中。
还有一个历史名人坟墓也在这附近,范蠡。不知为何,身边人没有提,他自己也没有提。但每次路过都会看一眼,心生羡慕又心生惆怅。
韩信的幄帐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长方形,五脊四阿式顶,内部没有立柱,顶盖采用桁架结构,用102件铜质鎏金构件插接起来,可以快速组装、快速拆卸。(所谓运筹帷幄的帷幄,就是这个东西。直到两千年之后、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咱们的军帐总体没有超过这个技术水平。河北省博物院有两套类似的出土文物,曾经盘桓、叹为观止。)韩信这一套是战利品。他的军队打仗多、打胜仗多,缴获也就多,武器装备和后勤设施都是汉军中最好的。他们一般都不住民宅,韩信也是一样,走到哪里都呆在自己的幄帐中。身边郎中、大夫也都有自己的幄帐。
他想请蒯彻来商量。一生南征北战,身边并没有军师一类人物。如同中华远古统帅一样,大都并非身高丈二、膀臂三尺的壮汉,往往是手无搏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远古战争多是斗智而少是斗勇,统帅大多自己就是军师。但他身边有高参,主要的就是蒯彻。可蒯彻早已经不辞而别。便是在、会说什么,他也很清楚。
人啊,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犯了错误,越是自信的人越是如此,便是犯错误的苗头已经显露也不愿意相信,更不愿意相信会有很糟糕的结局。自信的人一旦犯错都很难回头,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他又想请诸侯王来商量。可他们又会说什么呢?英布会直截了当取笑他,舔屁股犯了割舌头的罪。臧荼也会直截了当取笑他,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彭越会非常同情地取笑他:你吐的是真红血,旁人以为是小豆水啊。韩王信则会很含蓄地来一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吴芮可能会王顾左右而言他。张敖一定是说:唯各位叔王马首是瞻。
如同战时一样,无计可施了,只能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韩信叫来了值班大夫。帐下工作人员按王的规制配置,高级的为大夫,中低级的为郎中,与刘邦身边相同。
身边大夫对于他和刘邦的微妙关系都了然于胸,他也知道他们都了然于胸,只是都没有说破。他又是个想得很多而说得很少的人,越是想得多的时候越是说得少。大家都跟着他趟过尸山血海,都懂他,更适应他。不然,也呆不到现在。
韩信大帐多数时候都是静悄悄的、像个书房,进出者也都不由自主轻手轻脚,不似后来那么金戈铁马、明火执仗。他将刘邦诏书交给值班大夫,什么也没有交待;值班大夫也什么都不问,接过诏书、心领神会而去。
帐下大夫郎中都是立马草诏的角色。很快就起草好了:
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真正旁观者清啊。值班大夫准确读懂了刘邦的诏书,刘邦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大王您不是靠功劳当皇帝;诸侯王的功劳都是您给的,封土封民更是您给的,哪能和您相比!你当皇帝再合适不过了,请您当皇帝是为了造福天下。
韩信心中模模糊糊的感觉渐渐清晰起来。挥挥手,让拿去走程序:请诸侯王一一审阅用玺,誊抄,送往刘邦大帐。
值班大夫奉命而去,大帐恢复了宁静、威严。
韩信没有想到的是,汉王的第二道回复诏书几乎是立即就到了,且极为简短:
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
韩信惊呆了,是被内容惊呆了,更是被这个速度惊呆了。
汉王要的就是这个?!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5 13:17:18 +0800 CST  


楼主 振古如兹  发布于 2021-03-25 18:41:30 +0800 CST  

楼主:振古如兹

字数:28030

发表时间:2021-03-23 23:27:1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2:08:52 +0800 CST

评论数: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