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一些记载来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么历害

岳飞被称为民族英雄由来已久,这种形象在许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但历史上也有人对岳飞的人格和事迹有过质疑,更别说是现在了。
要了解岳飞这个人,还得先从赵构说起,据《宋史》的《高宗本纪》记载,赵构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他能守得住南宋,证明他的确是有才干,南宋的战争,他几乎都是以指挥官的身份参与的,跟本纪的记载是相符合的。那些说赵构是无能的记载,那完全是写书的人太无能,一开始就没有用正确的态度看历史。
那么,赵构就是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为什么要杀害一个爱国,又忠心,又有战斗能力的,几乎被称做神的岳飞呢?通常英雄总会惺惺相惜,更何况岳飞是赵构的左右臂,南宋最大的威协显然是金国,兔子还没死,怎么会先把弓藏了,杀这样的岳飞完全是有损自己的安危与声誉的。赵构是不可能笨到这种地步的。
除非岳飞是个很无能,人品很差,或者说是军营中的混混,或者说是个军营中自顾自己利益的投机者。
事实上这是很有可能的,或者说岳飞根本就是这种人。首先岳飞的文化水平不高,据建炎要录记载,“飞安阳人尝为人庸耕,去为市游徼使酒不检,”《宋史》的岳飞传中也没有提到岳飞有读私塾的记载,《宋史》的《岳飞传》是有美化岳飞的倾向的,但无论哪种记录,都表明岳飞是农家子弟,家境不好,是没读过什么书的,据陆游说,宋时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岳飞很可能在“冬学”学些“村书”,这是王曾瑜是岳粉,也是这么认为岳飞一开始时读书并不多。而且岳飞成年后还“去为市游徼使酒不检”也就是大概说他在担任游徼这个职业的时候,还经常酗酒行为不检,这样的人,显然那时是没读什么书的,到后来开始从军,更是没什么时间去读书了,所以他一生才活不到40岁,文化绝不可能达到会写满江红,小重山之类词的水平的。
满江红不是他写的,这网上已证过很多(可看下本人写的有关满江红的文章),至于小重山,我认为也不会是他写的,凡是当兵打仗的人,总有一些豪情在里面,就算被冤,也会有气概,而小重山委婉隐约,根本是一个文人士大夫对自身境况悲鸣,如果是个叛国许久的将领大概有这种吐槽,但岳飞显然没这种经历,一个有高文化水平的,叛国且经历些许战役的武官也应该不会这么写。这词就艺术水平而言,绝对是上乘之作,不可能会是随便认识几个字的人写的。
还有那篇池州翠微亭诗也不可能是岳飞写的,虽然《宋史.高宗本纪》有记录,岳飞有到过池州,但这并不意味着岳飞有写这诗,池州地界,并不归岳飞鄂州管辖,好像一直是张俊和韩世宗打仗的地方,历史也没记录岳飞在那打过仗,所以岳飞从“池州入朝”仅仅是通过,入朝这事,要么皇帝诏很紧迫,岳飞不可能会敢花时间去游山玩水,没花个二、三个钟头估计回不来,即使要去玩也没必要非得夜里去,如果不是打仗非常紧迫,实在没必要会选择夜里去,夜里山里的景色实在想像不出会比白天好看,这诗大概是一个曾经驻扎在池州附近的军官在百忙中为散心去翠微亭写的,也可能是后人伪作,而且翠微亭在鄂国金佗稡书中也没收录,对此我就不想多说了,还有其它所谓岳飞写的词,基本是水准很差,伪造痕迹明显就不值一提了.
而且还有件重要的事是,岳飞文化水平如果能达到,那怕是会写诗的水平,在只用毛笔写字的宋代,如些多的岳粉,那么他必定有书法墨宝的真迹之类的东西留存后世,一个被称为能文能武几乎完美的人,不可能没这种东西的,然而到现在为止,这个国家没发现被公认的岳飞书法之类的真迹,像韩世忠他会写诗,就有书法留后世,连那个农民皇帝朱元璋都有书法流传后世。所以岳飞的综合素质应该是不高的,连南宋有名的状元,性格耿直的,宰相张浚授职的左司誎陈公辅都说,“飞本粗人”,虽然当时因岳飞私自辞职时的说法,但岳飞的素质由此可见一斑,而且岳飞人品差并不只是表现在使酒不检,这些我以后会说。
一个人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不高,肯定也决定了其它领域的水平,一个人文化修养不高,不一定其它领域水平会高,但若连文化都不高,那其它领域肯定也不会高,至少也受到限制,但如果像打仗你有一个好的军师来辅佐你,那你也可以不求很高,像朱元璋,但在南宋皇帝仍然主导着战争,而且各方有才能的将领也很多,岳飞军衔却一直不高,也没表现出比其它将领更大的功劳,所以有才能的人愿意投到岳飞下做幕僚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没有自身的修养,又没人好的人帮助,那么注定岳飞的军团打仗能力也不会很高,但是从史书记载,岳飞打过的仗还是挺多的,而且看起还是胜多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若要看这原因,当然要找较可信的,有岳飞记录的史书来就找答案,史书中,一般前面的篇章都是较早记录,而且是较真实的,到后来都是另有人作记录的,都已经跟事实有大出入了,甚至有些吹得不像话。所以我只举证一些史书中一些可信度较高的内容,比如《宋史》中的本纪,《建炎以来要录》(本文之后都简称建),《三朝北盟》,《中兴小记》(又叫中兴日历等)以及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金佗稡编》收集的书信等一些内容。
主要的历史书中,岳飞最早较详细记录,出现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著书人李心传,生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写书时间离岳飞的战史将近40年左右,写书时岳飞已平反,他的记载可信度应该是较高的。
当然这些书中引用的像林泉野记这种大都荒诞无稽的八卦书,这就不值得信了.
作为正史的元人修的宋史,有部分中内容也有其它史书没有的较可信的记载,但像秦桧传这些是明显带着元人偏见及掺杂八卦的信息写的内容就不可信了。秦桧在宋朝至少在宁宗时还是正面形象的,理宗的日历估计还来不及写。所以宋朝的官方史书《日历》(日历是什么史书?可参考本人也的其它文章)中的列传是不可能把秦桧列入奸臣的,因此元人的《宋史》中秦桧传,岳飞传都是元人写的,是极不可信的。
从这些书较可信的的部分记录来看,岳飞的功劳水分其实是很多的,从这些书中来看,可以说岳飞其实是个打仗本领不高,爱虚名,善于弄虚作假,善于钻营,自私自利,脾气爆燥,只希望在乱世中获取利益,根本没什么爱国之心的“粗人”和忽悠王。
我们先从岳飞完整的出场记录说起:
据《建》记载:“飞安阳人尝为人庸耕,去为市游徼使酒不检,上之在相州也,飞以效用从军,至北京论事罪。”
岳飞出场的形象就不太好,“使酒(酗酒)”行为不检点,“论事罪”。
这个“论事罪”,倒不是因为他行为不检点,个人以为是他向朝廷吹吹牛,弄点好处,据一些记载来看,大概是岳飞向朝廷写了封信,谈国家应该收复北方或者怎么样,表明自己爱国,结果是宋朝法律好像是“效用军”是不准越权谈国事的,所以岳飞就悲催了。作为小兵他大概以为这么说没坏处只有好处的,结果却大出他的意料,结合以后岳飞写给赵构的书信,很显然这是岳飞的第一次忽悠赵构就翻了船。
好在时逢乱世,这也不是什么大的罪,岳飞接着投军在河北招抚使张所的都统制王彦的军中。
王彦是宋朝有名的抗金爱国将领,八字军就是他创立的,后来虽然没打仗,也担任着重要的职位。飞的军旅生涯由他率领开始。
据《建》:建炎元年九月,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裨将张翼,白安民,岳飞等十一将以所部七千人渡河与金人战破之,是日遂复新兴县。岳飞此时只能算是在王彦领导下的小喽啰。
不过很快岳飞就当了逃兵。
据《建》记载: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及金人战于新乡县败绩,兵溃,彦奔太行山聚众,准备将岳飞引其部曲去自为一军。初,彦既得新乡传檄诸郡,金人以为大军之至也率众数万,薄彦垒,围之数重,矢注如雨,彦兵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輙不利,乃决围以出其众,遂溃,敌尽锐追击,彦与麾下数十人驰赴之,所向披靡转战十数里,弓矢且尽,会日暮得免,他将复渡河以还彦,收散亡得七百余人,保龚城县西山常虑变生不测,夜即徙其寝所,部曲感其义乃皆刺其面曰赤心报国,以示其诚,彦益自感励,与士卒同甘苦,未几两河响应。。。飞闻彦兵复振,单骑扣壁门请罪,左右劝彦斩之,彦惜壮其勇而惜其才,赐其厄酒而罢,自此两人始有隙。
这段是说王彦打了败仗,跑到太行山,岳飞却不跟王彦走,私自带军逃走了,而王彦和其它部下却继续跟金人转战十数里,其它人都回来了,都在脸上刺字来表示效忠王彦,而岳飞过了好久都没回来,听说王彦兵重新变强大了才回来。这显然是逃兵行为,王彦的部下都劝王彦杀了岳飞,但王彦却原谅了他,让他继续当部下。但“其勇”“其才”在哪里?无非是脸皮厚墙头草罢了,王彦历害了就回来,不历害就逃走。岳飞的本领确实是善跑。

接着《建》记载:绍兴三年正月辛酉 初河北制置使王彦既渡河,其前军准备将岳飞无所属,遂以其众千人降于东京留守杜充。
这时候王彦渡过淮河去赵构那要求北代,原来在东京的最大领导宗泽也死了,于是岳飞“降于东京留守杜充”。接着这个时候的岳飞也做了些鲜为人知的“战绩”。(这以后再说吧)
接下来看岳飞跟以后的叛将杜充混的时候的所谓一些“战绩”:
“建炎三年十月,岳飞败李成於长芦九里冈。李成据滁州,杜充命王燮征讨之,燮以本部兵驻长芦镇,整饰行伍,取瓦梁路,趋滁州留轺重舟船在长芦行之次日提点刑狱裴凛亲来犒军军戏行凛次於崇福禅院般钱绢堆贮满屋燮行之三日犹在瓦梁不敢进,贼遣轻骑五百渡茅塘取盘城路夜行径犯长芦质明到长芦轺重军人犹睡未起无一上岸者,遂急斫断缆开船而去,贼遂入崇福禅院掠僧(以行)百姓百馀人,方索金奶衣物忽闻呜锣声,贼皆退去僧行土军被执者九人贼犹以马捶催督被掠人速行,行至九里冈与岳飞相遇,初燮之进兵也。充以飞为策应飞渡宣化镇闻有贼骑五百径趋长芦飞遂往长芦,至盘城质之村人所说与宣化一同飞遂进兵疾趋九里冈贼之绰路者知官军,由盘城趋长芦恐遏归路乃报长芦贼兵鸣锣促回至九里冈相遇,飞击之贼兵尽殆夺被执人,发回长芦有中刀者有中枪者数十人,燮不至滁州而回,会充促还建康遂归建康自和芦往滁州有大路二燮直行其一而不虞其他始贼至长芦凛在崇福禅院急登舟而去贼既退钱绢尽为郡人攘取一空”。
这就是所谓败李成,来自《三朝北盟》。就不值一说了。
接下来就是岳飞跟金兵伟大的对决了,我们从他给赵构的“状”来分析他的战绩。《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中的《建康捷报》和《广德捷报》有有关岳飞跟金人打仗的信息,捷报是这样的:
武德大夫、英州刺史、御营使下统制①岳飞状申:「照对飞自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起离建康府,至广德军界,与金贼六次见阵。收复溧阳县,及於常州界以来邀击金贼,袭逐至镇江府。恭依圣旨,亲提重兵,至建康府,与金贼战斗,追杀过江,收复了当。其生擒到伪同知溧阳县事、②渤海太师李撒八,千户留哥及女真、汉儿等,今差使臣管押申解前 去。谨具申尚书省并枢密院,伏候指挥。」③此状写于建炎四年五月
恭依圣脂将带所部军马邀击金人,至广德军见阵,共斫到人头一千两百一十六级,生擒到女真,汉儿王权等二十四人,并遣差兵马收复建康府溧阳县,杀获五百余人,生擒女真,汉儿军,伪同知溧阳县事,渤海太师李撒等一十二人,金人回犯常州分遣兵马等截邀击掩杀,四次见阵,拥掩入河,弃头不斫,生擒女真万户少主孛堇,汉儿李渭等一十一人,委是屡获胜捷,谨入奏闻,伏侯敕旨。
从《金史》或是其它史料来看,此时岳飞的上司杜充在建炎四年正月已投靠金人 ,所以岳飞此时是由枢密院直接管辖的,他上了两道战报一道给枢密院,一道给赵构,对照史实,岳飞的前两道奏折说的应该是自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大概建炎四年七月间的战报。地点在广德军。广德军就是现在的安徽广德,当时属于南京路,首府是建康府,也就是现在南京,建康府下有个县就是溧阳。《建康捷报》和《广德捷报》讲的是相同的事但内容侧重不同。
岳飞说“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起离建康府”,实际上就是逃离或撤离建康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建康府出发打金人的。从打李成那段来看,岳飞跟杜充离开开封后,是在建康府驻军。
《三朝北盟》建炎三年十一月记载:二十三日丁犯杜充弃建康府渡江北走军溃。杜充在建康治兵专以残杀为政,斩人无虚日,充闻金人已渡江,诸军溃散,欲乘船出奔,方开水门士庶舟船争门拥隘不能出,充使人谕之曰:相公欲迎敌金人耳,众皆呼曰:我亦去迎敌,充不能行而止,自是市井闲喧腾,言杜充相公枉斩了多少人,及其惊急却欲先弃城走,充闻之莫敢谁何,乃命诸军各人犒赏银十两绢十匹,令诸军皆往蒋山下寨,是夜军中不整,人多夜呼质明皆溃散到东阳,诸军争入互相杀,移时方定,充渡江遁走宿州.王进王冠犹以本部兵随行至真州驻於天庆观,进冠不相协,遂分为二。充以军不协回惶未有所向,知真州向子劝充由通泰入浙,欲与之偕行,充意在归北故不从,子知其意遂乘舟弃真州而去,充檄冠知真州,自为出陆计,声言往招信县山寨,合刘位人马来杀金人,乃出西门行至天长军而去。
《三朝北盟》建炎三年十一月记载:二十九日癸酉江东安抚使陈邦光叛附於金人,通判建康府事杨邦义死之。金人自渡江数日,军马皆集遂鼓行逼建康府城下,先是杜充清野城外无屋宇皆空阙,城下望之旌旗器仗蔽郊满野,铁骑往来如云:陈邦光即具附降之状使人迎於十里亭投之。
可见,岳飞在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建康城还没陷落时就逃走了。按照状里的说法,他是怎么到广德军的呢?
《三朝北盟》建炎三年十二月记载:二十五日戚方杀後军统制扈成於金坛。
初建康军溃於蒋山也。统制刘经、扈成、岳飞皆入茅山。经屯上观,成屯中观,飞屯下观,皆从(删此二字)兵(下添者字)虏掠为资(删此二字)飞与经、成议移军入广德军锺村,经与成皆许之。岳飞与经引兵先行,飞等既行,成按军在路下摆拨不劝。飞与经军马已行尽。成乃往金坛县与其将李璋等议入镇江,会李滑槌之军将士从之,成留老小在金坛以共众往镇江,李滑槌闭门不纳而出银帛犒成军,军复回至丹阳得报。戚方趋金坛寨尽虏老小而去,成大怒,有吞戚方之意,急越金坛。有统领官谷俊者背成投方,告其事方勒兵马为备。又中夜乡导二人迷路,质明始悟,成益怒斩乡导二人,成使克择日筮之曰:缓则吉成曰:事已如此何可稍缓。又命斩之命寻路而回中途与方隔水相遇,方下马拜成,成亦下马答拜成曰:军老小在金坛何故见侵?方曰:死罪死罪,戚方安敢作此,乃其下小人有相累者。成曰:然愿得军中老小见还如何?方谢曰:既蒙宽恕谨当尽以老小交付不敢稍有侵损,约日交还,已定,方先期令人於桥下掘大坑伏精锐数十人,斯日尽刷老小鳞次而行。若将交还者,成以车马迎之,方隔水言曰:戚方今日尽将老小交还统制何用军马,岂非欲见陵侵乎!成曰:不然,遂约其军马皆退,而成与方各进马方稍缓其行,成先至桥侧伏兵出遂杀成,成既死方乃进兵其军散走,方尽取成父母妻子皆杀之,於是统领庞荣收成馀众往宜兴县投水军统制郭吉。
《三朝北盟》建炎四年正月七日岳飞屯於宜兴县。
依这些记载可得知,岳飞从建康城逃到了蒋山,抢了些物资,然后就跟刘经跑到广德军锺村去了。这跟他在自己的状里所说的地方吻合。既“起离建康府,至广德军界”。
岳飞行军路线是:建康(南京)-蒋山(钟山)-茅山(句容)-金坛或金坛与溧阳之间-直达或经宜兴-广德军(广德军界锺村)。
这时金兀术在干嘛呢?看以下记载:
以下是《三朝北盟》建炎三年十二月记载:
七日辛巳金人陷广德军。兀术(改作乌珠)既得建康府区处已定,乃率众焚溧水(现在南京江宁区接壤)建平路趋杭州,一路居民但知溃散之乱军(删此字)兵,不虞是金人(下添军字),故聚集居民及乡兵。若将捍御者金人以为拒战,所以溧水建平皆焚烧杀戮而去,将近广德军知军周烈亦未知是金人,谓为溃兵遣人以好语迎之,许其犒军。且约其不扰,金人许之,故烈无虞心,俄顷金人传箭至招其投拜,烈大惊索马而奔,金人追至二十里,被执至杭州杀之,金人陷广德军,焚烧罄尽。安吉县相去八十里犹未知报。
八日戊午金人陷安吉县。
十日甲申金人寇(改作攻)杭州浙江安抚司康允之弃杭州。
二十五日已亥张俊败金人於明州。
以下是《宋史》金人在南方的主力从建康府起的进攻路线:
壬戌,金人犯建康府,陷溧水,县尉潘振死之。
甲子,杜充遣都统制陈淬、岳飞等及金人战于马家渡,王燮以军先遁,淬败绩,死之。
(参看以上记载和其它记载,这段记载是错误的,马家渡地名现已不查,但是据,《宋史.陈淬传》,“金兵遂犯板桥,诸军皆溃,淬独与战,势穷力尽”来看,马家渡在板桥一带,应在今南京雨花台区,靠近长江边,而溧水跟江宁区接壤另一边,是跟浙江方向的高渟区接壤,离长江更远,所以杜充不可能等敌人上岸,等敌人主力过了建康城,才组织在在马家渡打,所以这里时间是错误的,元人大概想抬高岳飞所以这么写,至于岳飞应该是趁乱逃走回城了,《建》记载:。。充惧命军士人犒银绢十匹两,时陈淬已战死,夜岳飞等皆引去,不过上面《三朝北盟》的记载是充自己下的命令, 肯定的是王是没回到建康城的,岳飞到底有没有回到建康城不得而知。我判断应该没有,因为马家渡败后,金人直接越过建康城,攻破建康城后的溧水县了,建康城等于被围,民众都想出城,这个时候不但危险,而且想进去也不容易,所以岳飞应该是没等到杜充的命令就逃走了。至于岳飞战绩,即然“诸军皆溃”,说历害也是吹的)

辛巳,金人陷常州,守臣周杞遣赤心队官刘晏击走之。金人陷广德军。杀守臣周烈。
金兀术大致进军路线,马家渡-建康城(没攻宋人就献城了)-溧水县-广德军-建平(安徽郎溪县,属宣城)-安吉县(浙江湖洲)-杭州-明州(宁波)
由上看,建康城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癸酉才由江东安抚使陈邦光献城投降,而岳飞在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建康城还没破时,不守建康,就开始往广德军去了。而此时金兀术还在建康城。岳飞显然是为了逃跑才去广德军的,无论如何岳飞也挡不住金人洗劫了广德军,接着长驱直入。这时候你还说比金兀术历害,赢了,显然是自欺欺人。如果岳飞跟金兀术有正面对决,只能说岳飞被打败了,如果说金兀术被砍了一千多女真士兵,那岳飞没损失就见鬼了。再说《建》《三朝北盟》《宋史.高宗本纪》《金史》都没有岳飞广德军胜利的记载.但都有兀术在这次进攻被张俊在明州打败记载。
因此岳飞说在广德军“与金贼六次见阵”,“ 共斫到人头一千两百一十六级,生擒到女真,汉儿王权等二十四人”,明显是忽悠人,如果一定有,那也捡捡漏,等大军过去,跟在后面打下兀术留下的牵制宋军的一些没什么战斗力的“汉儿”也就是伪军,或者是被强迫剃了头的的宋人充当的殿后的兵士,另外加几个看住他们的几个女真人而已。既然岳飞说溧阳县有伪知县,汉儿,那么广德军有些伪军也不奇怪了。但如果岳飞能搞掉一千多的金军的主力女真兵士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金史》怎么会少了“岳爷爷”的这些光荣事迹呢。至于所谓收复溧阳县,情况跟广德军肯定差不多,金人的主力不是金兀术那,就是在建康城,没必要在溧阳弄五百个金兵等人家来攻。对照以后的两个奏状,会发现,前面的广德军大捷并没有写“共斫到人头一千两百一十六级,生擒到女真,汉儿王权等二十四人”,大概岳飞觉得老实的说法并没有引起枢密院官员的注意,干脆再添油加醋对赵构说,除此之外还不知有其它更合理的说法,可见岳飞奏状中广德军和收复溧阳县的水分了。
那么岳飞状中“於常州界以来邀击金贼”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看看当时常州的情况。
《建》建炎元年秋七月:“朝请郎周杞知常州”。
《三朝北盟》建炎四年四月:十四日乙酉溃军戚方攻宣州。
戚方勇悍善射,初投为教骏兵士军兴盗贼起,在九朵花徒党行伍中未知名,方杀其为首人,遂率众归建康,投杜充用为准备将,留在帐前建康失利诸军皆散,方走至金坛界与建康统制扈成相遇,方欲夺成军乃谋杀成,遂伏众於蓧中皆执长枪,令曰:扈统制过则杀,俄而成果至,伏发以长枪成,成死,统领庞荣率其众闻岳飞在宜兴,乃以其众归飞以荣为右军统制。方率众入常州为刘宴所败,乃犯宣州,知州李光遣兵马监押吕执中斋书招之,方佯受书,实欲攻城也。。。
十日辛亥直龙图阁刘宴与戚方战於宣州城下被杀,戚方围宣州知州李光乞援於朝诏刘宴解围宣州,。。。初宴在常州驻军,方率众自西门突入,欲作过,宴自城中杀出之,。。。方大惊走,宴恃勇欲生致方,乃单骑追之。。。
中兴姓氏忠义录曰:刘宴燕山府人也。建炎二年,随刘正彦掌赤心队,降丁进有功,正彦败,宴降於韩世忠累迁直龙图阁,四年戚方反常州,适宴兵至击方大败,及戚方之寇宣,知州军事李光固守其城,宴追方至宣州大败方,解其国方败走,宴追击之不胜力战而死。时称其忠勇立庙於常山。
《建》建炎四年三月:
壬子金人犯常州,守臣右文殿修撰周杞闻敌至弃城走宜兴县,敌遂入常州。
由上可知,常州在建炎元年到四年,金人回犯常州时的知府是周杞,他的守军叫赤心队,带领这只队伍的长官是刘晏,这刘晏也是个很历害的人物,在建炎年间金人第一次入侵常州时,就击退了金人,建炎四年又“单骑”追戚方,结果中埋伏而死。兀术退军经过常州时刘晏已死,刘晏的上司周杞听到兀术要到常州时,就弃城跑去了岳飞当时的大本营宜兴县。
再看兀术的回军路线:
《三朝北盟》建炎四年二月:
十三日丙戌金人屠杭州退兵。金人侵入兀术(改作乌珠)率众亲至明州而还其在越州也。
十八日辛卯金人陷秀州,权知州军事赵士翳死之。
二十五日戊戌金人陷平江府。
《三朝北盟》建炎四年三月:
十日壬子金人陷常州。
金人在建康韩世忠屯兵江上,屡腾捷奏,乃遣张俊为两浙西路江南东路制置使节制浙西军马策应世忠,俊虽受命未进发,人皆切齿。
由上兀术的回军路线是:明州-杭州-秀州-平江(苏州一些地区)-常州-建康(或建康靠近镇江处)
岳飞在兀术回军时,在哪里呢?
据《三朝北盟》建炎四年,“正月七日岳飞屯於宜兴县”,
又据《三朝北盟》建炎四年四月二十四起记载:兵飞杀刘泾并其军。
先是岳飞与刘泾合军屯戍宜兴。。。
以上看来,兀术回军时,岳飞的大本营一直是在宜兴县。宜兴县依一般地图摆设看来,左边是溧阳,右边是太湖,后面是广德军,左前面是金坛,右前面就是在运河另一边的常州了。比起建康城,宜兴离常州近,所以岳飞跑到常州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依我看岳飞也不敢无中生有,他应该确实是有到过常州的。
据《三朝北盟》记载:金人取常州路经过不住。若奔牛吕城官吏禁其闸断其绊放练湖水使乾,则金人舟船皆不可行,惜乎!官奔吏窜而闸犹俨然,故金人长驱而无阻碍也。
由前面和这里可知,金人在常州知府弃城后,经过常州就过去了,没有逗留。岳飞前面是拦不住了,大概也是跟在金人后,等金人快过河了,就跑过去厮杀一番,捡捡漏,金人在退却的时候让你捡的便宜实在是有限,这段也说了,没有一个宋军是在前面拦截金人的,那怕把“闸断其绊,放练湖水使乾”。至于“袭逐至镇江府”,不用说顶多是跟着金人再跑一段,无攻而返而已,因为常州前面就是镇江了,那是韩世忠的地盘,就已经不劳烦岳飞了。因为岳飞也没写功绩,由此也可想而知这两处岳飞的战绩了。
至于“恭依圣旨,亲提重兵,至建康府,与金贼战斗,追杀过江,收复了当。”又是什么?依我看说的就是史书记载的静安镇大捷。
《宋史》淮南宣抚司统制岳飞邀击于静安镇,败之。
《建》建炎四年五月壬子记载“是日金人焚建康府,掠人民,掳财物,执李棁陈邦光自静安渡宣化而去,时完颜宗弼屯六合县,敌之辎重,自瓜步口舳舻相衔至六合不绝,建康城中悉为煨烬,棁道死,宗弼以邦光归于刘豫淮南,宣抚司右军统制岳飞闻敌去,以所部邀击于静安,胜之,飞还屯溧阳。
后军统制刘经欲杀飞而并其军,飞诱经杀之。初金人既渡江,淮东犹无警,安抚使直宝文阁张缜尚守扬州,节制濠州军马刘位领众在横山军中惟饮博而巳,逮金人据六合,于是真州为群贼所扰不可居,守臣王冠率军民渡江。驻于溧水溧阳之间,敌又入真州,而扬州亦不可守,张缜乃弃扬州,敌在建康凡半年,自采石至和州(包括扬州一些地区)道路往来不绝。宗弼既犯浙西和州,粗留兵戍守,然无一官军乘虚至城下者,水军统制邵青屯竹篠港谍知建康敌骑绝少,欲引兵入之,会青为牛所伤疮甚遂不能行,有都团陈德结众欲杀金人,部勒已定前期为其徒所告,德举家被害,兵马都监金沔死之,岳飞之击敌于静安也,通直郎权通判建康府钱需紏率乡兵邀敌之后,遂从飞入城因权府事,此时建康守臣诸书皆不见日历。
“。。。焚建康府。。。执李棁陈邦光自静安渡宣化而去”,表明静安无疑是在建康府地区,敌人再怎么逃不会沿江跑很长路才跑过江去,静安是金人最后逃离的地方。那么岳飞“邀击”(既拦截)静安镇显然就是建康府的战斗。那么岳飞“恭依圣旨,亲提重兵,至建康府,与金贼战斗,”再加上“收复了当”,说的肯定是这里了,也就是收复了建康府。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3-29 21:26:37 +0800 CST  
@西夏云天 2020-04-01 14:32:01
楼主认为,武将皆文化低,作战武将没时间学文化。既有,也达不到写诗水平,以此来否定《满江红》、《小重山》并非岳所作。显然这是偏见,而且无知。为了黑岳飞,凭空臆造,否定他的一切。
史上,杰出战将高文化者极多。《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作者孙武、孙膑皆为战将;唐之李靖、明之戚继光所著兵书,同上二本兵法一样,成为后世兵家必读书。德寇悍将隆美尔所著《士兵突击》是德军校教材,连美悍将巴顿将军也读。
......
-----------------------------
非吴下阿蒙也不表示他的水平很高,发奋读书是不是说明阿蒙本来就有底子的?我不是说武将就是没文化,而是综合岳飞的事迹所做的考量。首先,岳飞是个混社会的,在古代这样的人一般没文化,满江红不是岳飞的水平证明不是他写的,而是满江红 踏贺兰山的内容决定不是岳飞写的。贺兰山不在金国而在夏国。所以这么写明显不伦不类。三没笔墨传世,宋朝许多人都有。还有吕蒙十五岁就参军了。不凭文化,凭经验也能有一定本领。但岳飞到张所参军,根据他死不到40的年龄,岳飞当时差不多三十岁左右了。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4-01 18:01:36 +0800 CST  
@知名主持人 2020-04-01 01:24:50
你这黑岳水平,对一点不懂那段历史的人来说,估计还能忽悠住几个。
对于稍微了解一点的人来说,就是当笑话看的料。
相对于孟子邹的马家渡岳飞逃跑论来说,你这个东西要黑的高明一点,高明在表达不清,让人迷迷糊糊的就觉得岳飞似乎是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具体是啥,却又不清不楚。
我看了半天也没看懂你确切在表达啥。。反正似乎好像就是岳飞不对的感觉。
-----------------------------
你看不懂我也没办法啊。你又指不出我哪里不对。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4-01 18:03:35 +0800 CST  
@知名主持人 2020-03-29 23:19:54
“那些说赵构是无能的记载,那完全是写书的人太无能,一开始就没有用正确的态度看历史。”——这什么玩意?
-----------------------------
有什么不对吗?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4-01 18:05:05 +0800 CST  
@知名主持人 2020-04-03 10:40:17
“《宋史》的《岳飞传》是有美化岳飞的倾向的
这是王曾瑜是岳粉,”
为啥都是岳粉?什么宋朝吹岳飞,元朝吹岳飞,明朝吹岳飞,连清朝也吹岳飞。人人都吹岳飞。
你们自己心里就一点数没有么?还是装傻?
-----------------------------
没听过啥是造神运动吗?真不真不重要,主要是可以吹就行。而岳飞由于种原因成为了可以吹的对象,不表示他就是个传说中那么完美历害的人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4-03 17:28:00 +0800 CST  
@苏武霂阳 2020-04-05 19:15:53
西溪寨将官子弟(宋)
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
丹心似石凭谁诉,空自游魂遍九州。
建康人(宋)
强金扰扰我提兵,血战中原恨未平。
大厦已斜支一木,岂期长脚误苍生。
武昌军士(宋)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
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这是岳飞遇害时民间所写并流传的诗,未署名,可见当时白色恐怖,风波亭当时重兵把守,深怕愤怒的南宋军民劫法场。
......
-----------------------------
是你眼太瞎,这几首打油诗明显是后人炮制的,全宋诗也没有武昌军士这首,其它我还没找,不过看这风格,肯定出自同一人手笔。但我找到了这首:又代上张帅太尉_百度汉语

作者:沈继祖

三杰人材有重轻,子房呼字不呼名。
天授家传此韬略,固应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张仲在,惟忠与孝一心纯。
英姿鹦鹉洲前见,异日麒麟合上人。
挟纩皆由一主温,吮疽效命亦前闻。
听得武昌军士说,张家军比岳家军。
元颜辛巳寇边日,十骑能收唐邓州。
奈何养兵一百万,岁以金缯遗虏囚。
春秋尚复九世讎,和议于今六十秋。
这里是首写张太尉的诗,明显是肯定张太尉,张太尉就是张俊,作者明显是说张俊比岳飞历害,脸痛吗?快去敷脸吧!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5-24 18:24:08 +0800 CST  


现在有煞笔说给岳飞的十二道金牌,是一天每隔二刻钟连续发出的。我们先看看岳飞传的记载:
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这么看起来,似乎也说得通,好像是一天收到了十二道,但岳飞收到金字牌的这一天,肯定是几天后,根据那煞笔的说法。是十天后收到的,也就是赵构在某一天,每隔二刻钟发出一道金牌后,过来约十天后,岳飞在约十天后的某一天收到了十二道金牌,也就是“一日奉十二金字牌”。
那煞笔也说了,因为路途远,路上有风险,所以一天下十二道金牌,是为了保证能送到。但是这种路远有风险的情况,岳飞又能怎么保证在同一天收到十二道金牌呢,既然如此又怎么说是“一日奉十二金字牌”。虽然赵构能每隔二刻钟发出一道金牌,但是运送的过程中,很显然第一道是跟第二道人运送的距离不可能保证是二刻钟的路程啊。很可能第一道运送的人上午岳飞能收到,而第二道运送的人可能岳飞下午才收到了。由此可见岳飞是不可能刚好一天能收到十二道金牌的。
岳飞第一天收到一道,或是二道、三道等都有可能。岳飞一天没收到十二道金牌,也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如果岳飞一天没收到十二道金牌,那么根据那煞笔的说法,就没办法给岳飞有班师约束力,那怎么办呢,难道等最后一道金牌送到才行?所以十二道金牌,是一天每隔二刻钟连续发出的是很傻B的说法。
还那煞笔说十二道金牌十天才收到,岳飞真这么历害的话,还没收到就打赢了,还送个屁啊。十天打不下来,秦桧又怎么知道岳飞会赢呢,送金牌给岳飞鼓励打吗?五毛真是又蠢又恶劣。骂了人还不敢承认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5-31 19:41:05 +0800 CST  
百度的心经360不是天涯的杏林心经?不管是谁这两人都一样恶劣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5-31 19:50:01 +0800 CST  
注:宋廷给岳飞发送十二道金牌是在一日内发送,与路途远近无关。
(二)每隔二刻钟发一次,一日之内发十二次,并不需要往返十二趟。
十二道金牌的间隔时间是每隔二刻钟发一次,连续性发送。注意:这个“连续性”并不等于跑十二趟来回,而是在同一日,十二道金牌都在路上飞奔传送,最终,岳飞就会在同一日的不同时间连续接到十二道金牌。
在一日之内连续发十二次金牌,而金牌到达目的地时,也是在一日内连续收到十二道金牌,无需跑十二趟往返,而是十二道金牌总共只跑一趟。
无论路途有多远,都是跑一趟,算一下路途也无妨。
由杭州临安到朱仙镇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宋里,如果按照上述的速度,大约四天左右可送达到岳飞军营。但古代的道路不是那么畅顺的,实际需要十天时间左右。
(三)为什么要一日发十二道金牌?
1、军情万分重要,预防路上有意外,保障军令务必送达。古代路上很多劫匪,就算部分传件人遇劫,其他的令牌也会送达岳飞军营。
2、连续性发令牌明显也是不让收件人回复。试想一下,当时岳飞在朱仙镇已经等着军令准备进攻汴京,如果不是连续性发令牌,岳飞肯定会回复,要求抓住战机进一步扩大战果。但连续性发十二道金牌诏令班师回朝,岳飞就没有机会回复。
3、连续性的十二道金牌,也是一种必须服从的最高军令,是意味着就算天塌下来都要服从命令。结果岳飞不得不放弃进攻汴京的机会,服从军令班师回朝。
4、十二道金牌是一种最高军令的方式,并不等于朝廷催促岳飞十二次,而是给岳飞下发了一次必须服从的最高军令。
上述已经说明了十二道金牌的原理与意义,历史记载并没有假。之所以说“有争议”、“不合事理”等说法,都是因为不懂这个十二道金牌的性质,总是认为路途遥远不可能往返跑十二次,其实就是理解错误。
朝廷以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以及朱仙镇大捷的历史事件没有假。历史记载已经走过了八百多年的历程,到现在只是部分人不理解,但通过细致的研究历史,就会发现这些历史事件真实无误。

这是某位专业拿钱说话的人士说的。
这位专业人士脑洞我真的不明白啊,为什么要把十二道金牌说成每隔2刻发一道,你每隔两刻发一道,但在运送过程中,也会有原因,有快慢的啊,如果两个人遇到一起怎么办,难道说,兄弟你先等着,让我先走?或者干脆一起走?那为什么不干脆十二个人一起走,有必要分开吗?人多路上还有照应。分开走东西就不会丢就能送到,一起走反而送不到?
根据那货说法,无论怎么送,岳飞最终收到的是十二道金牌而不是一道,至少会收到很多枚,你不可能十二个人有十一个挂了。
一下子收到很多枚,显然已经很不正常,至少秦桧给岳飞的金牌数量不是正常的数量,根据岳粉一般的想法,秦桧送这么多,是有意催岳飞回来的。难道现在那货想说,十二道金牌是正常的,为了不丢失,将领收到十二道是常事?那么史书中强调的十二道金牌跟这货的想法明显不同。史书也明显是说,秦桧为了催岳飞回来,一下子给岳飞送了这么多金牌。而这货现在想说秦桧给岳飞的是正常的金牌,其实是想送一道?
你们该信这货的脑洞,还是信史书的所说?
宋史:
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6-01 17:34:03 +0800 CST  
顶起来,正义不应该被煞笔和和诣抹杀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6-27 20:01:22 +0800 CST  
在秦桧与岳飞的这事上,竟然还有人自称五毛的,真是恬不知耻,你说你讲得有道理,
那做五毛也是不好说不好的,但胡说八道竟然还到处说自己是五毛。这是赤裸裸的支持造假啊。为了五毛钱,何必作贱自己,你有这种胡说八道的嫌工夫,不如端正态度,努力学习,没什么事情做不好的。何必去造假昧良心赚钱。
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怕一代造假,下一代还会继续造假,还不如去做街上乞丐,至少乞丐的钱是别人自愿给的,钱也干净。更没有害人害已,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7-25 17:47:55 +0800 CST  
@十字架的再救赎 2020-08-24 11:27:10
一个历史人物如果真这么不堪的话,为何会去吹嘘他?抗金名将多的是,为何单单吹捧岳飞??虽然我一直不相信岳飞真是传说中的那样,要不然跟结局就是自相矛盾了。。。但绝不会像楼主说的这么不堪。。夸岳飞的史料不可信,那不夸岳飞的史料就一定可信了??不建议过度解读一个历史人物,,得出来的结果只能是自相矛盾。
-----------------------------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主要是岳飞很会忽悠,搞得自己很历害似的,实际上从他自己给赵构的奏折来看,最多杀敌也就五百人,其它的杀敌什么漫山遍野,不计基数,这些都是些将领忽悠人的话,在宋朝并不罕见,虽然他没什么战绩,但也不是有什么大罪,至少在现在看起来是,赵构也抓不到他什么大的把柄,后来金军再次南侵,赵构就把他的家属和蔡京的家属放了,这就给岳飞平反起来开头,后来经过孙子岳珂的吹嘘,再因为一些历史事件就成英雄了。好好看看我的一些文章,你会找到答案的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9-05 20:00:06 +0800 CST  
@湘江边上一闲人 2020-08-26 10:26:31
按照楼主的理论,我也觉得于谦没有传说中那么历害,那首石灰吟也不是他写的,要不然英宗又没有被俘的嗜好,当时土木堡的时候怎么就不带他去呢?他要去了还有王振什么事?
石亨说他谋立襄王之子,很有可能是真的,英宗都已经复辟了,他还在折腾个啥?不是找死吗?
何况他自诩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这分明就是不会搞群众关系嘛,这样的人不死还有天理吗?
明英宗是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为什么要杀害一个爱国,又......
-----------------------------
这是什么屁话,你根本不懂什么逻辑就来瞎胡扯,岳飞跟于谦能比吗?一个是让他去打仗,一个是拥立新皇帝去打仗,岳飞拥立过赵构吗?当年赵构被金军打得到处跑的时候,岳飞跟赵构隔了十万八千里。当时还是杜充手下刚出来的小货色。自己去查就知道,不要像某个煞笔,啥都要我找出来给他,叫他自己找反而骂起人来。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9-05 20:08:49 +0800 CST  
@2020多事之秋 2020-09-04 17:28:37

-----------------------------
你有什么论据,或是有什么道理的话就请讲,别在这里废话。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9-05 22:31:36 +0800 CST  
这国家只会骂人的垃圾好多啊,怎么都没人管,举报了也迟迟不作处理。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09-05 22:33:33 +0800 CST  
@兰亭清远 2020-10-16 11:01:46
天涯就是汉奸窝子
-----------------------------
戴高帽是不行的
楼主 莫沃洲1  发布于 2020-10-18 23:45:16 +0800 CST  

楼主:莫沃洲1

字数:13706

发表时间:2020-03-30 05:26:3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8 06:24:44 +0800 CST

评论数:75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