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奸细身份与“好运南归”事件的真与假


对于秦桧的奸细身份与秦桧南归的事件,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秦桧“好运南归”更有多种不同版本,都明显有着事理与逻辑上的错误。下面将秦桧奸细与其南归的事件作简要的澄清说明。
一、有关秦桧奸细的史料记载。
秦桧的奸细身份,最可靠的证据就是历史典籍的记载,这是铁的事实证明秦桧受金朝派遣潜入南宋进行奸细活动的证据。
1、“天会八年冬,诸大臣会于黑龙江之柳林,陈王兀室忧宋氏之再隆,其臣如张浚、赵鼎则志在复仇,韩世忠、吴玠则习知兵事。既不可以威服,复结怨之已深,势难先屈,(阴有)欲诱以从,遂纵秦桧以归,一如忠献王之所料。及诛废其喜事贪功之将相,始定南疆北界之区画,然后方成和议……”《大金国志》卷7、卷24和《南迁录》均有记载。
2、金朝高层担心“宋氏之再隆”,难于力敌,决定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从内部瓦解南宋。认定“南臣贫薄,唯桧温实”,并“阴以桧约” (《大金国志校证》卷13),让秦桧潜回南宋作为金朝的内应。
3、“桧阴受敌嘱,力倡和议。凭恃金势,廹胁君父。诬杀将臣,易置兵柄,以破坏垂成之功”。《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十记载。
二、澄清网络对秦桧“好运南归”的讹传。
对于秦桧从金国回到南宋的经历,之前有很多荒谬的讹传,现在以简要的方式澄清其中一宗比较流行的讹传。
1、夫妻佯装吵架挞赖同情而获夫妻同归?不可能!
金朝对俘虏的宋臣秦桧特别重用,并由金主将秦桧安排到挞赖帐下任职。但不准秦桧带家属,于是秦桧通过佯装夫妻吵架而博得挞赖的同情,得以夫妻同归南国。有这么“儿戏”的军纪吗?纯属胡扯!
2、金朝规定俘虏要求返回原籍必定允许?胡编的!
讹传云:秦桧在金营“思宋心切”意欲逃回南宋,但金军守备严密难于逃走。后金帅挞赖知道秦桧想回南宋,遂对秦桧说,金朝有规定,凡是被抓来的外族人员,可以要求返回原籍,但提醒秦桧,返回南宋后会被嫌疑,叫秦桧考虑清楚。于是挞赖就这样放了秦桧及其妻子仆人等一行返回南宋。这更加是胡扯!简直是把读者当傻子!
既然俘虏可以要求返回原籍,那其他被俘的北宋朝臣呢,为什么不放回原籍? 难道他们都不想回吗?
3、仅仅卖弄是秀才而不惜冒杀头之罪?最荒谬!
讹传又云:秦桧一行从金军领地乘船回到南宋,被宋军水兵抓住,众多水兵没有人认识秦桧,见其自金国而来,认为是奸细无疑,要杀秦桧!桧大惊并表明身份,但谁也不相信他。而此时有一商铺老板,也是秀才。他也不认识秦桧,但为了摆显自己是秀才,商铺老板假装与秦桧很熟识,要求见秦桧。该老板见到秦桧即大叫,啊,秦大人很久不见了,我是某某秀才啊……就这样,水兵将秦桧一行人放了。
这件事有可能吗?水兵已经叫着有金国的奸细,而作为商铺老板的秀才也从来没有见秦桧,他仅仅为了显示一下自己是秀才,就将一个从不认识的奸细嫌疑人相认?这是冒杀头之罪,绝对不可能!
上述几项秦桧“好运南归”的内容有来自视频的“讲解”,也有文字的帖子,原文都比较详细,也很“煽情”,类似于讲故事的模式。但其主体内容没有变,无论语言艺术再动人、再煽情,但连基本的逻辑事理是不通的,完全是不可能的。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13 08:00:36 +0800 CST  
对于秦桧的奸细的证据,主帖仅仅选择了最关键的史记,还远不止这点证据。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13 08:07:48 +0800 CST  
秦桧的“好运南归”事件,在发帖前已经花了很长时间查找相关的历史记载,结果怎样也找不到,已经确定纯属是杜撰的。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13 11:00:06 +0800 CST  
一、秦桧如何叛国投敌
秦桧奸细的证据除了主帖讲到的多家史料记载外,还有大量证据记载秦桧是怎样叛国投敌的过程。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丁未年)四月,金军攻破北宋的东京,俘虏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以及皇室、朝臣、宫女等三千余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金军驱掳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北上,把张叔夜、何栗、孙傅、秦桧、司马朴、陈过庭等都一并押走。到达北方后,孙傅等人都守节不屈,唯独秦桧屈服于威逼利诱,见风转舵。 《鹤林玉露》 卷5,《格天阁》记载:秦桧“既至虏廷,情态遂变”,就是说秦桧被掳至金国后不久就叛国投敌。
徽、钦二帝和北宋王朝的其他宗室大臣在被俘北去的时候,都受尽了金兵的折磨。燕王赵俣因绝食死在路上,金兵用马槽来收敛他,马槽不够长,“犹露双足”。宋徽宗在途中口渴,也只能“摘桑堪食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徽、钦二帝在备受凌辱之后,被“移居韩州”,并且还经常遭到金人的鞭打。宗室晋康郡王赵孝骞等九百余人,也徙“至韩州同处”。金国女真人对他们不仅在政治上百般凌辱,而且在生活上也极为苛虐,“仅给田十五顷,令种莳以自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在当时的宋朝俘虏中,只有秦桧是唯一能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物。
由于金国统帅粘罕的推荐,金国皇帝对秦桧极为赏识。在流放徽、钦二帝及其他赵宋宗室大臣时,惟独秦桧不被流放,惟秦桧“不与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并将秦桧赐给金国元帅左监军挞懒为“任用”, “任用者,犹执事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在当时的宋朝俘虏中,只有秦桧是唯一能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物。 金太祖的四太子完颜兀术,还专门宴请秦桧,而左右侍酒的人,也都是“中都贵戚王公之姬妾”(章颖著《皇宋中兴四将传》卷2《岳飞传》)。金国贵族轮流宴请秦桧,席上金国贵族的姬妾作陪,秦桧生活得十分愜意自在。 秦桧得到这样的知遇之恩,自然受宠若惊,感恩戴德,便卑躬屈膝地投靠了金国女真人,依金国权贵挞懒“以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谄事挞懒,顷心为之用”(《鹤林玉露》卷5,《格天阁》)。 挞懒也优待秦桧,“亦厚待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其夫人王氏也和兀术打得火热,秦桧不加理会。 建炎三年,南宋使者张邵出使金国,他会见挞懒时就亲眼见到“前御史中丞秦桧在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8)。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13 14:10:13 +0800 CST  
二、秦桧成为金朝的特工潜入南宋作内应
由于北宋朝臣张叔夜、孙傅等人都能守节不屈,唯桧变节。
秦桧由叛国投敌——为敌所用——最后成为间谍潜入南宋。这个过程就是表现了唯独秦桧屈服于威逼利诱,见风转舵。《鹤林玉露》卷5,《格天阁》记载:秦桧“既至虏廷,情态遂变”,就是说秦桧被掳至金国后不久就叛国投敌。秦桧,已经成为《红岩》里的浦志高一样,为敌所用,出卖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同志。
这里就对主帖里的史记作细化分析。就要对《大金国志》《南迁录》作的记载作分析。
有称为“学者”认为,《南迁录》是假史料?我擦!就是因为某人不喜欢史籍中的内容,就妄断说“假史料”!然而,金国的中心枢纽往南迁已是历史的事实,难道这些历史事件又是“假的”?我只能说那是“文痞”的胡言。
现在对主帖的内容进行细化分解,看看秦桧怎样成为间谍潜入南宋进行奸细活动。
1、《大金国志》卷7和卷24记载:天会八年,金国贵族在黑龙江柳株开会,制定了“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对宋新战略。决定向南宋派遣卧底来实施这一战略,以弥补正面战场的不足。会上有人提出派张孝纯,宗翰(粘罕)认为不妥,言道:“此人河东失节,人谁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有桧可用。”。于是秦桧被金国选定为潜回南宋的最佳人选。
2、《大金国志》卷24、《金国南迁录》均记载:……孙大鼎又疏曰:“古今殊时,事势亦异,……天会八年冬,诸大臣会于黑龙江之柳林,陈王悟室忧宋氏之再兴,其臣如张浚、赵鼎则志在复仇,韩世忠、吴玠则习知兵事。既不可以威服,复构怨之已深,势难先屈,欲诱以从,阴纵秦桧以归,一如忠献王之所料。及诛废其喜事贪功之将相,始定南疆北界之区画,然后方成和议……”。 在《大金国志》 卷7和卷24载;金国天会八年秋,金国上层在黑龙江柳株开会, 会上,金完颜阿骨打的远房侄子陈王完颜兀室,担心“宋氏之再隆”,可是单凭军事力量又“不可以威取”,于是认为要想方设法从南宋内部进行破坏。 因此决定实施“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议定让秦桧做为金国的内应潜回南宋。在这次会议上有人首先提出派张孝纯,粘罕认为不妥,言道:“此人河东失节,人谁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桧可用”。
3、《金国南迁录》中记载:金国大臣考虑南宋复仇事,议及放纵秦桧归国,鲁王说,只有放宋臣先回,才能使他“顺我”。忠献王粘罕说:这件事在我心里已酝酿三年了。只有一个秦桧可用.我喜欢秦桧这个人,所以才把他“置之军中”,不到半年,“其言皆验”,秦桧他不仅已经投靠了我们,而且还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策略。“若纵其归国,必是得志,可济吾事”。 表面上虽然拒绝,而内心中经常能“委曲顺从”。
4、《三朝北盟会编》卷220记载:天会七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太宗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商讨如何消灭南宋。这次会后,决定派出特工,作为内应,打入南宋高层内部,瓦解抗金力量,争取时间。谁能够担此重任?最后金人一致认为秦桧最合适。
5、金人决定放秦桧南归, 金国女真统治者们就把决策告知秦桧,“阴以桧约”,要他回南宋后,“俾结和议为内助”(《三朝北盟会编》卷220 )。即是要秦桧南归充当内奸,从内部破坏南宋的抗金事业。 结果不出粘罕所料,秦桧回到临安就力主和议,窃踞相位,专权擅国,残杀抗金将领。
6、南宋派魏良臣等人出使,宋高宗虽然也愿意屈膝称臣,但是金国女真人此时还不愿意立即与之和谈,所以过了一个多月,挞懒就打发魏良臣、王绘回南宋,临行时又再三地加以责难,指责南宋缺乏讲和诚意,指责南宋一面讲和,一面抵抗金军,还罢去“大好人”秦桧的官职,“一面讲和,又一面令人来掩不备”“终为将臣所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1)。
而且,在宋使魏良臣、王绘等人返回南宋之前,金军统帅挞懒还特意交代南宋使者说:“本朝事体,秦桧皆知,若未信,且当问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2)。
南宋使者魏良臣、王绘这次出使金国,先后见到过三个金将,他们三人都异口同声地问起秦桧,并别有用心地赞扬秦桧:
金军将领聂贝勒质何南宋朝廷之所以罢秦桧相,是否是因为他从金军回去而对他有所怀疑;
挞懒亲信宵揭录有意褒扬秦桧是个大好人,
金军统帅挞懒更是要挟南宋必须信任并重用熟知金国情况的秦桧。
所有这些,当然不是偶然的事,金人“数问桧,且称其贤,乃知桧之策出于虏意也”(《三朝北盟会编》卷220)。
以上这些史实表明了金国女真人对秦桧的下落极为关心,一再打听,同时也表明了金人普遍对宋高宗罢免秦桧相位的不满。
因为秦桧被罢相,对于金人推行“以和议佐攻战,以儹逆诱叛党”的策略,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金人一见到南宋的使者,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发泄他们的不满,并特意褒扬秦桧。很明显,金人是在向南宋朝廷施加压力,要求宋高宗重新任用秦桧为相,否则,宋金和谈就休想成功。
在此,再强调说一句,有那个“文痞”说《金国南迁录》是假的?它怎样假?它的内容与《大金国志》《建炎》《三朝》等史籍的记载互相照映,而且历史上金国中心枢纽的确往南迁,这是铁的事实。金朝写部《金国南迁录》奇怪吗?作者是金朝的张师颜。这个人也是假的吗?谁见过他?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14 03:31:12 +0800 CST  
@无法获取用户 2020-07-14 09:53:20
宋金对战,金朝内有大量宋朝奸细的,如宇文虚中、洪皓等。
那么,金又怎么可能不往宋派遣奸细?这个人又是谁?非常明显。
-----------------------------
这个你看看上述的《二、秦桧成为金朝的特工潜入南宋作内应》的内容就知道。
对于秦桧潜回南宋当间谍,金朝高层是有计划,有预谋,有步骤的让秦桧潜回南宋作为内应。
金朝高层首先考虑的是双方都有内奸,因此秦桧回南宋也必须要做足措施。
1、金朝高层“阴纵秦桧以归”。首先安排秦桧随挞赖到南征军队随军而行。而秦桧的夫妻吵架也是故意做出的假象。由于碍于军纪,不方便直接让秦桧一家人随军南行,金朝预先安排,让秦桧故意与妻子王氏吵架,这是预先安排的假象。然后由挞赖的妻子来劝架,再批准秦桧一家人随军南行。这都是金朝安排的。并不是秦桧想的计策。
2、秦桧一家人随同挞赖南征军队过了云燕十六州后安营,到了夜间,由便衣金兵帮秦桧假装杀了几句金军哨兵,给秦桧制造一个逃走的假象。实际上一路都有便衣金兵护送秦桧一行回南宋。
3、如果没有便衣金兵护送,恐怕十个秦桧都不够死。别说他杀不了金兵,就算让他走出金营,又能怎样?拖家带口,还带着大量财物,怎样走?人生地不熟,到哪找码头,到哪找船,他带着了些财物,谁帮他搬运……开玩笑吗?只有金兵护送着秦桧一行,并安排船只让秦桧一家人乘船南归。
之后回到南宋,秦桧也是说他杀了金军哨兵,逃走的。因乘船而归,因水路无痕,所以金兵无法追踪——这是秦桧对赵构和朝臣说的。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14 10:54:19 +0800 CST  
秦桧做奸细还有会比宰相更大的好处吗?
不少人会问,秦桧一下之下万人之上,需要做奸细吗?他做奸细会还会比当宰相有更大的好处吗?
答案:秦桧为金朝做奸细不仅得到了金朝给予的大量金钱,还能凭恃金势得到比宰相更大的好处。现就最简单看看宋金签订和议誓约后,秦桧的权力已经达到了挟君之势。最大的问题是,秦桧若是不做奸细,就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权力。
在宋金签订和议誓约之后,宋高宗赵构这个皇帝只能算是半个皇帝,剩下半个皇帝就是秦桧。桧之权力,虽无帝之名,乃具挟帝之力也。秦桧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当然本来他是没有这个能耐,只是凭恃金势所得的利益。
很多人都认为,秦桧是南宋的宰相,权力几乎达到国之巅峰。还需要暗中协助金朝而损害南宋利益,他有必要这样做吗?看看这不是秦桧的最大好处吗——秦桧实际上已经是半个皇帝了。
不信?你看看每逢金使到南宋“指点”政事时,赵构都要对金使点头哈腰。秦桧反而不需要这样做。他所做的事情更可以架空赵构——半个皇帝都不止。
宋金的和议誓约是在绍兴十一年十一月上旬末签订的,金朝明确指令南宋,不准无罪罢免桧之相位。看到了吧,是金朝给予秦桧的权力,因为这时南宋已经向金朝称臣。
宋金和议誓约签订后接近二个月的十二月二十九,秦桧以手书纸条指令下属杀害岳飞。你说,这时秦桧擅自杀害岳飞还会怕赵构问罪吗?
然而,杀害岳飞只是秦桧诬杀将臣的高潮,并不是结束,接下来的还有很多人先后被秦桧诬杀……《建炎》载,桧擅政以来,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佞之词。是诬陷将臣之词。《建炎》又载,帝曰:“此乃大臣任意所为不欲朕知下下事耳”。这里的“大臣”指秦桧。看到了吧,秦桧为金朝做奸细有什么好处。他的权力已经相当于半个皇帝!
反之,秦桧若是不为金朝做奸细,那秦桧就什么都不是,他能做什么?他所有的权力和金钱都没有。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15 09:46:46 +0800 CST  
@袁大头很好用002 2020-07-14 11:48:52
秦桧冤枉啊,跪了上前年,应该起来了

袁大头很好用002:2020-07-17 08:40:48 评论
评论 杏林心经 :请问一下,人民日报大还是教育部大?课本里都说了不是你还要狡辩啊!假如考到这道题照人日的说法回答扣分谁负责?
-----------------------------------------------------
《人民日报》与教育部的教案都是一致的。哈哈,除非你的小孩遇到“文痞老师”就很难说了。下面用事实回答你的问题——
一、《人民日报》:岳飞民族英雄的定位从来没有改变。

二、教育部声明。
教育部声明:从未否定岳飞文天祥的民族英雄地位
教育部对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民族气节始终是歌颂和尊敬的,这一教育宗旨从来没有改变。只是对有分歧的讨论内容不作为教育教材。而对岳飞、文天祥的英雄事迹作为教材的内容一直没有改变。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早8点):近日,互联网上有消息说,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称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昨天指出,网上所传的内容与事实不符。
据介绍,现在全国使用的是2002年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这个新版《教学大纲》里,没有涉及到“岳飞不再被称民族英雄”的问题。教育部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及2000年的《教学大纲》(修订版)也都没有具体涉及岳飞、文天祥等不再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内容。
网上所传内容实际是指1996年《教学大纲》颁布后,为帮助教师了解历史学界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有关方面组织部分专家、学者编写了《学习指导》作为参考,《学习指导》收集的是部分专家、学者个人对涉及历史教学一些问题的看法,并不是《教学大纲》文件本身的内容。从2002年开始,1996年、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已经停止使用。
在谈到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是否重新定义“民族英雄”的问题时,这位负责人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贯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对于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中如何来评价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的问题。这位负责人指出,岳飞、文天祥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但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观点。由于学术界有分歧,因此不宜把学术讨论引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我们进行的中小学历史教育时,对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民族气节始终是歌颂和尊敬的。

以上有《人民日报》和教育部的声明,你慢慢看,是不是一致。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18 00:44:23 +0800 CST  
@袁大头很好用002:黑名单 举报 2020-07-19 13:48:35 评论
评论 杏林心经 :不要说那么些不靠谱的,坐标0535,课堂上、提纲里明确的写明白,岳飞,文天祥都不是民族英雄,本人没那么大本事去和人日,教育部探讨,能探讨的就是孩子需要分数,答错了就会少三分,少三分就有可能上不了211,这就是事实!
--------------------------------------------------
教育部声明:从未否定岳飞文天祥的民族英雄地位
教育部对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民族气节始终是歌颂和尊敬的,这一教育宗旨从来没有改变。只是对有分歧的讨论内容不作为教育教材。而对岳飞、文天祥的英雄事迹作为教材的内容一直没有改变。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早8点):近日,互联网上有消息说,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称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昨天指出,网上所传的内容与事实不符。
据介绍,现在全国使用的是2002年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这个新版《教学大纲》里,没有涉及到“岳飞不再被称民族英雄”的问题。教育部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及2000年的《教学大纲》(修订版)也都没有具体涉及岳飞、文天祥等不再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内容。
网上所传内容实际是指1996年《教学大纲》颁布后,为帮助教师了解历史学界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有关方面组织部分专家、学者编写了《学习指导》作为参考,《学习指导》收集的是部分专家、学者个人对涉及历史教学一些问题的看法,并不是《教学大纲》文件本身的内容。从2002年开始,1996年、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已经停止使用。
在谈到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是否重新定义“民族英雄”的问题时,这位负责人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贯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对于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中如何来评价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的问题。这位负责人指出,岳飞、文天祥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但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观点。由于学术界有分歧,因此不宜把学术讨论引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我们进行的中小学历史教育时,对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民族气节始终是歌颂和尊敬的。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20 01:46:21 +0800 CST  
@袁大头很好用002 2020-07-20 17:47:35 评论
本人不和你说了,你这人太犟。这是学习好坏的事吗?孩子背下来即可,照本宣科就行。再重复一遍,坐标山东烟台芝罘区,初一历史,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撒谎死全家,死一户口本
-----------------------------------------
“袁大头很好用002”,你不止撒谎那么简单,可以理解为浑水摸鱼式的造谣!为什么你不敢将试卷录入让大家看?因为你的试卷是讲黄海的甲午海战的事,怎么会与岳飞有关?
现在我帮你将试卷录入让大家看看你讲的是什么年代的事——

上述是试卷截图,忽略了一部分,因为它全是讲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我们看看下划线的文字——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括号是用来填空,提示有: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关天培。
这是指黄海的甲午海战牺牲的民族英雄,当然不是岳飞,而是邓世昌。
已经屡次叫“袁大头很好用002”录入试题或教案,但他就是避开这个话题,还信誓旦旦的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这样说就大错特错了!
甲午海战牺牲的民族英雄不是岳飞,而是邓世昌。只能说岳飞不是这宗战事牺牲的英雄。但不能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再次说明,教育部声明没有错,《人民日报》的报道与教育部的教案也没有冲突。上述的试题只是描述历史事件的时间与岳飞无关,并不等于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民族英雄定位从来没有改变。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21 02:25:25 +0800 CST  
三、秦桧诬杀将臣,以及屡次解救金兵于危难之时。
看到秦桧为金兵解救危难,似乎匪夷所思,但历史确实是这样。
而更离谱的是秦桧诬杀将臣,以调整军制为由将南宋军队搞垮!
1、解救金兵于危难之时。
岳飞在郾城大捷和朱仙镇大捷后,金兵精锐尽失,岳飞正欲围攻汴京扩大战果时,秦桧怂恿高宗以十二道金牌调回岳飞,使之功亏一篑。
《宋史》载:“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1141年秋,吴璘取得了剡家湾大捷,在腊家城困住了近3万金兵,又是秦桧以朝廷的名义勒令他“撤兵归戍”,再次功亏一篑。
“十一年,兀术再举,取寿春,入庐州,诸将邵隆、王德、关师古等连战皆捷。杨沂中战拓皋,又破之。桧忽谕沂中及张俊遽班师。韩世忠闻之,止濠州不进;刘锜闻之,弃寿春而归。自是不复出兵。”(《宋史•秦桧传》)
往往金兵在危难之时,秦桧总是能够及时出手相救。难道是秦桧制定的“南宋国策”?如果是这样,就明显的过度仁慈了。
2、秦桧以调整军制为名,瓦解宋军的战斗力。
稍有军事常识都知道,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离不开严格的训练。而南宋时期各将领的军队都是根据主帅的兵法特点对军队进行训练。如岳家军的“阵法”变换训练、背嵬军训练、骑射训练等等,都要经过长期性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古代的军队训练,基本都是按照其主帅掌握的军事特点进行相应的训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秦桧在大敌当前,以调整军制为由,煽动各路将帅的矛盾,然后整治这个,罢免那个,再将各路军队互相调换……这样一来,宋军就无法根据主帅的特点做到步调一致,全军与新兵无异,大大的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
3、秦桧阴受敌嘱,诬杀将臣。
秦桧诬杀将臣最关键的是矫诏杀岳飞,这是一项暗中执行敌方的指令进行的。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宋史》
秦桧杀岳飞是执行金兀术的密令——必杀飞。
秦桧矫诏杀岳飞的史籍记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初……桧以书付狱,(万俟)卨卒致飞于死”。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O七》记载:“桧以书付禼卒致飞于死”。
《宋史》记载:“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显然,是秦桧以手书纸条的方式命令其下属杀害岳飞,而秦桧的手书纸条并不是皇帝要赐死岳飞的圣旨。这是秦桧谋杀岳飞,也可以理解为秦桧矫诏杀岳飞。
当然,史籍记载也不乏“癸巳,岳飞赐死于大理寺”,但经过查实,那是在秦桧谋杀了岳飞的半个月后才补填的“赐死圣旨”。那是属于“倒填圣旨”。
秦桧杀害岳飞只是表现了他诬杀将臣的高潮,而并非结局,接下来,还会有很多将臣被秦桧所诬杀。

上述都是根据史籍记载进行简要性录入,没有个人臆想的成人,可以说,秦桧奸细的身份铁证如山。历史并没有冤枉秦桧,这就是历史。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22 02:15:47 +0800 CST  
三、秦桧诬杀将臣,以及屡次解救金兵于危难之时。
看到秦桧为金兵解救危难,似乎匪夷所思,但历史确实是这样。
而更离谱的是秦桧诬杀将臣,以调整军制为由将南宋军队搞垮!
1、解救金兵于危难之时。
岳飞在郾城大捷和朱仙镇大捷后,金兵精锐尽失,岳飞正欲围攻汴京扩大战果时,秦桧怂恿高宗以十二道金牌调回岳飞,使之功亏一篑。
《宋史》载:“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风台臣请班师。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1141年秋,吴璘取得了剡家湾大捷,在腊家城困住了近3万金兵,又是秦桧以朝廷的名义勒令他“撤兵归戍”,再次功亏一篑。
“十一年,兀术再举,取寿春,入庐州,诸将邵隆、王德、关师古等连战皆捷。杨沂中战拓皋,又破之。桧忽谕沂中及张俊遽班师。韩世忠闻之,止濠州不进;刘锜闻之,弃寿春而归。自是不复出兵。”(《宋史•秦桧传》)
往往金兵在危难之时,秦桧总是能够及时出手相救。难道是秦桧制定的“南宋国策”?如果是这样,就明显的过度仁慈了。
2、秦桧以调整军制为名,瓦解宋军的战斗力。
稍有军事常识都知道,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离不开严格的训练。而南宋时期各将领的军队都是根据主帅的兵法特点对军队进行训练。如岳家军的“阵法”变换训练、背嵬军训练、骑射训练等等,都要经过长期性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古代的军队训练,基本都是按照其主帅掌握的军事特点进行相应的训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秦桧在大敌当前,以调整军制为由,煽动各路将帅的矛盾,然后整治这个,罢免那个,再将各路军队互相调换……这样一来,宋军就无法根据主帅的特点做到步调一致,全军与新兵无异,大大的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
3、秦桧阴受敌嘱,诬杀将臣。
秦桧诬杀将臣最关键的是矫诏杀岳飞,这是一项暗中执行敌方的指令进行的。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宋史》
秦桧杀岳飞是执行金兀术的密令——必杀飞。
秦桧矫诏杀岳飞的史籍记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初……桧以书付狱,(万俟)卨卒致飞于死”。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O七》记载:“桧以书付禼卒致飞于死”。
《宋史》记载:“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显然,是秦桧以手书纸条的方式命令其下属杀害岳飞,而秦桧的手书纸条并不是皇帝要赐死岳飞的圣旨。这是秦桧谋杀岳飞,也可以理解为秦桧矫诏杀岳飞。
当然,史籍记载也不乏“癸巳,岳飞赐死于大理寺”,但经过查实,那是在秦桧谋杀了岳飞的半个月后才补填的“赐死圣旨”。那是属于“倒填圣旨”。
秦桧杀害岳飞只是表现了他诬杀将臣的高潮,而并非结局,接下来,还会有很多将臣被秦桧所诬杀。

上述都是根据史籍记载进行简要性录入,没有个人臆想的成人,可以说,秦桧奸细的身份铁证如山。历史并没有冤枉秦桧,这就是历史。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22 02:17:20 +0800 CST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23 12:06:23 +0800 CST  
@袁大头很好用002 2020-07-25 00:36:58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 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指哪一组人物?
A. 李渊、赵构、铁木真 B. 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
C. 唐玄宗、赵构、忽必烈 D. 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
2. 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代指当时侵入宋朝的北方某少数民族,它是
A. 匈奴族 B. 契丹族 C. 党项族 D. 女真族
3.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赵匡胤
4.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繁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D. 南方社会经济㈩现了繁荣的局面
5. 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
A. 宋高宗、宋真宗 B. 宋徽宗、宋钦宗
C. 宋高宗、宋钦宗 D. 宋徽宗、宋高宗
6. 宋金的分界线(  )
A.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 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 珠江至大散关一线 D. 黄河上游至大散关一线
7. 下列关于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澶渊之盟给双方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B. 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C. 它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D. 结束了宋辽间几十年的战争
8.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不包括(  )
A.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B. 人口大量南迁既增加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 南方城市发展
D. 南方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好的社会环境
9. 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10. (  )
11.
A. 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 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2. 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 B. 市舶司 C. 行省 D. 宣政院
13.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 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
C. 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14. 如果我生活在宋代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
15. ①在浙江一带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16. ②在泉州坐海船出海
17. ③在黄河流域种植大片棉花
18. ④带纸币在四川经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 “辽阔的大漠草原上,有一匹铁骑在奔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震环宇撼九霄”.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统一了蒙古各部 B. 建立了蒙古汗国
C. “他”就是铁木真 D. 他灭掉了南宋
20.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A. 行省制度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21. 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2.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 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 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 人们颂赞“画圣”吴道子的名画《送子天王图》精美绝伦
D. 人们在瓦子中谈论军机处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的事情。
23. 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24.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华佗制成“麻沸散”
C.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5. 在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天的:
A. 北京地区 B. 洛阳地区 C. 西安地区 D. 南京地区
26.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 宋朝
27. 同学们在复习历史时,常常会借助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来化繁为简,构建知识网络。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设计的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朝代顺序,哪一项设计得最好?(  )
A. 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 B. 隋-唐- -北宋-南宋
C. 隋-唐-五代-十国- D. 隋-唐- -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8. 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9. 材料一 如图一、图二所示
30. 材料二 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1. 材料三 如图三所示
32. 材料四 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33. 请回答:
34. (1)写出材料一所示唐代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35. (2)根据材料二所引谚语,宋代哪两个地方已成为重要的粮仓?
36.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是哪个朝代?
37. (4)根据材料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38.
39.
40.
41.
42.
43.
44.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5. 阅读下列材料:
46.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47.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如图所示
48. 请回答:
49. (1)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是指?这段话体现了他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50. (2)材料二图中的吐蕃是 ______ 族的祖先;为唐朝和该民族之间的友好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公主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51. (3)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唐朝时,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或现实意义)?








5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出此时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4分)
(2)材料一反映事件在历史上称什么?(2分)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2分)
(4)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2分)


现在我将试卷全部录入(共四页),没有你的内容。你的内容是网络上的讨论内容,而非考试卷的内容。不知你从哪得来的。
我这是根据你的试卷标题找到相应的真正的试卷,看你还较什么真!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25 02:14:12 +0800 CST  
@袁大头很好用002 2020-07-25 00:36:58

试卷截图如下,内容见上一层,没有你的那些内容。再说一遍,你那些内容是在网络上讨论并争议的内容,绝对不是教育拟定的教案!




上述四张图片就是试卷的截图,详细内容见上一层,没有问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之说。教育部的声明早已说得很明白,而且《人民日报》也有报道。现在就是根据“袁大头很好用002”的所谓“试卷”,查找到相对应的真正《试卷》,以纠正谬误。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25 02:40:42 +0800 CST  
@袁大头很好用002 2020-07-25 08:14:34

-----------------------------
你这样将来源摆出来,我查到了但要注意几个问题——

请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它是属于《家教网》提供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它不是正规“教育部”出版的教案。只能让学生作参考。
第二、该《家教网》标示的试题答案,是作参考之用,也就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启发。而且既然是参考就不能作百分之百准确。
第三、即使是这样,你出示的学生答案,也只是选择“岳飞是抗英雄”,但没有肯定岳飞不是民族英雄。这个你必须看清楚。也就是说岳飞民族英雄之称,该学生还是保留,并没有否定。
第四、先前已经发布了《人民日报》的报道、教育部的声明,都已经第一证实岳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个已经是肯定的。
如下用《共青团中央网》发布的帖子让你你看看,同样也证实岳飞是民族英雄——

这是该帖文的截图,只能看导语(编者按)。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25 10:52:48 +0800 CST  
岳飞之死,究竟是赵构下令杀的,还是秦桧杀害的?
对此,部分对历史不了解的都会认为,没有皇帝的授意,秦桧怎能擅自杀害岳飞?但我们要搞清楚几件事:
一、首先,秦桧是金朝派来潜入南宋的奸细,这个在主帖和回复栏的分析,已经有充分的依据所证实。
二、秦桧矫诏杀岳飞已经是有大量史籍记载所证实。
1、秦桧矫诏杀岳飞为什么不怕赵构问罪?因为当时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特殊的事件——宋金签订和议《誓约》是在绍兴十一年十一月上旬,宋皇赵构接受金主的册封,南宋向金朝称臣。金朝向南宋指定,不得无罪更换秦桧的宰相职位,秦桧明显有特权。
2、秦桧矫诏杀岳飞是执行金兀术的密令——必杀飞。
3、当时宋廷掌握军权的枢密院只有秦桧一人,也就是秦桧一人掌握南宋的军权。而且宋廷的大部分朝臣均是秦桧的亲身。
你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秦桧矫诏杀了岳飞,还会不会怕赵构问罪?而赵构又有什么资本向秦桧问罪?
三、岳飞之死不是赵构下令杀的,至少从程序上不是赵构下令杀岳飞的,而是秦桧矫诏杀害了岳飞。至于有史料记载岳飞被“赐死”之说,已经查实,是岳飞被的半个月后进行补充、理顺岳飞案程序时所补填的圣旨。也就是“倒填圣旨”。
但赵构有纵容秦桧诬杀岳飞之嫌。按理说,赵构要杀岳飞,直接下旨就是,根本不需要“授意”别人去做。赵构为什么要纵容秦桧杀岳飞?这个理由是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至于那些【秦桧坟墓遗嘱、迎回二帝、功高震主、劝皇帝立储、岳飞谋反、淮西误军罪……】等论点已经证实不成立的。在此,有作赘述。
对于岳飞之死,赵构必须承担相应的历史罪责!
四、多家史籍记载秦桧矫诏杀害岳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初……桧以书付狱,(万俟)卨卒致飞于死”。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O七》记载:“桧以书付禼卒致飞于死”。
《宋史》记载:“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显然,是秦桧以手书纸条的方式命令其下属杀害岳飞,而秦桧的手书纸条并不是皇帝要赐死岳飞的圣旨。这是秦桧谋杀岳飞,也可以理解为秦桧矫诏杀岳飞。
五、正史记载秦桧诬杀岳飞的动机与过程: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以谏议大夫万俟禼与飞有怨,风禼劾飞,又风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交章弹论,大率谓:“今春金人攻淮西,飞略至舒、蕲而不进,比与俊按兵淮上,又欲弃山阳而不守。”飞累章请罢枢柄,寻还两镇节,充万寿观使、奉朝请。桧志未伸也,又谕张俊令劫王贵、诱王俊诬告张宪谋还飞兵。
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使者至,飞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无左验,铸明其无辜。改命万俟禼。禼诬:飞与宪书,令虚申探报以动朝廷,云与宪书,令措置使飞还军;且言其书已焚。
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或教禼以台章所指淮西事为言,禼喜白桧,簿录飞家,取当时御札藏之以灭迹。又逼孙革等证飞受诏逗遛,命评事元龟年取行军时日杂定之,傅会其狱。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云弃市。籍家赀,徙家岭南。幕属于鹏等从坐者六人。
初,飞在狱,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并言飞无罪,禼俱劾去。宗正卿士亻褭请以百口保飞,禼亦劾之,窜死建州。布衣刘允升上书讼飞冤,下棘寺以死。凡傅成其狱者,皆迁转有差。】——《宋史》
译解:
金兀术送给秦桧的信中说:“你整天都在请求和议,但岳飞却在图谋进攻河北,必须杀掉岳飞,然后才可议和”。秦桧也认为岳飞不死,终究要阻碍和议,自己也必然会遭到祸害,因此极力要谋杀岳飞。由于谏议大夫万俟禼与岳飞早有怨,就暗示万俟禼弹劾岳飞,又指示御史何铸、侍御史罗汝楫接连上章弹劾论说,大致意思是说:“今年春天金军进攻淮西,岳飞进军至舒州、蕲州而不再前进。近来他和张俊在淮河一带视察军队,又打算放弃山阳而不加防守”。
岳飞多次上章请求罢免自己的枢密副使职务,不久又交还两镇节度使的官位,充任万寿观使、奉朝请。
秦桧的意图还没有得到满足,又指示张俊下令胁迫王贵,引诱王俊诬告张宪策划迫使朝廷把兵权交还岳飞。
秦桧派人羁押岳飞父子要证明张宪之事,岳飞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当初秦桧命何铸审理岳飞这件案,岳飞卸下衣裳,露出背部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且字体颜色深入皮肤,属于锈刺永久性保留的字体。何铸有所动容,并认真查阅了有关岳飞案的资料后,确认岳飞等人均是无辜。
秦桧又改命万俟禼重审岳飞案。万俟禼诬陷岳飞与张宪通过书信联系岳云,进行胁迫朝廷交还岳飞的兵权。而万俟禼又诬说张宪与岳云的书信已经烧毁。
岳飞被关押两个月,也没有找到他有罪的证据。有人教唆万俟禼,以御史台奏章所指责的淮西一事为借口陷害岳飞,万俟禼高兴地将此事报告秦桧,于是查抄登记岳飞的家产,取走当时高宗写给岳飞的书信收藏起来以灭迹。
又胁迫孙革等人证明岳飞接到高宗诏令后仍逗留不进,命令大理寺评事元龟年把岳飞行军日程颠倒排定,用来附会岳飞冤案。
年底,案子也定不了。秦桧亲自写了一张纸条交给监狱官,监狱官旋即报告已处死岳飞,当时年仅三十九岁。岳云被斩首弃于闹市,登记并没收岳飞的全部家产,全家被迁徙到岭南。岳飞的幕僚于鹏等六人也被牵连定罪。
当初,岳飞被关在狱中时,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大理卿薛仁辅等都说岳飞无罪,万俟禼都把他们弹劾赶走。
宗正卿赵士请求以全家老少百口人的性命担保岳飞,万俟禼也弹劾他,赵士被贬逐建州而死。平民刘允升上书朝廷为岳飞鸣冤,被关到大理寺处死。
凡是附会凑成岳飞冤狱的人,都不同等级地升了官。

楼主 杏林心经  发布于 2020-07-30 02:56:14 +0800 CST  

楼主:杏林心经

字数:16509

发表时间:2020-07-13 16:00:3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3 11:35:56 +0800 CST

评论数:2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