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一)(转载)

最早发现《大学》版本不完整的是第一位为《大学》做注释的东汉经学家,刘备的老师郑玄。郑玄注释《大学》时发现,《礼记》中有关“八目”的解释直接从“意诚”“正心”讲起,而之前“格物”“致知”只字未提。于是郑玄给出了自己的,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格物解释: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8:18:01 +0800 CST  
简单明了的说,郑玄的解释唯心,认为事物的好坏在于人性观察,心存善念的人能从事物中看出善,心怀恶毒的人则也会从事物看出恶。好比刀剑,心存善念的人握在手中可以造福大众,心存恶念人手中一旦有了刀剑便会为非作歹。这便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也是历朝历代各大名家对“格物致知”的主流解释,郑玄之后的孔颖达,陆九渊,王阳明都属唯心解释的发越(发展、超越),唯心解释的大成者是王阳明,因为王阳明为唯心界定了标准——致良知。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8:50:48 +0800 CST  
王阳明一生受孟子影响极大,‘良知’一词最早便见于《孟子·尽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的意思是说,不经考虑便能做出的认知就叫做良知,例如看到有人掉到水里几乎所有人第一个念头都是救人,之后才会权衡该不该救,能不能救,那么救人的念头便是不虑而知的良知;还比如看到有人在忍饥挨饿,绝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都是吃穿,这人需要吃饭,需要穿衣的基本认知,之后才会权衡利弊采取下一步的行为;同理,看到有人体重超过400斤,人们的第一个念头肯定都是胖,这也是不虑而知,良知的一种。那么良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王阳明是说它是上天赋予每个人心中的本性?其实它就是孔子说的“仁”,老子说的“弗”,子思说的“中庸”,上天赋予万物生灵平衡发展的天性。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8:55:25 +0800 CST  
看到有人落水,所有人的第一个念头为什么都是救人?因为救人代表着生,落水则意味着死,反之如果这人是下去游泳,没人会多管闲事。同理,看到有人挨饿就想到这人需要吃饭,看到有人受冻就想到这人需要穿衣。看到有人体重400斤就想到这人太胖了,需要减重恢复身体机能的良性平衡。孔子说的“仁”也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晏子春秋》中也说,古时的明君具有“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的品德。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19:01:26 +0800 CST  
关于良知,佛经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释迦牟尼在世传法时有位刺客向他忏悔,忏悔自己为了钱财刺杀频婆娑罗王,被擒后频婆娑罗王非但未杀他还释放了他,因为频婆娑罗王曾经答应释迦牟尼要学会宽容。因此刺客来找佛陀皈依,寻求心灵上的解脱。佛陀是这样回答刺客的:“我的孩子,当你察觉到自己犯下罪恶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言下之意,当刺客良心发现,意识到为了钱财伤害他人的行为不对时,便已找回了良知,走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20:31:08 +0800 CST  
王阳明也说过“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哪种行为可取良知早已告诉了世人,偷窃的人都知道偷窃不对,赌博的人也都知道赌博不好,但在欲望的驱使下良知会被蒙蔽。因此王阳明说良知是行为的主张,指明了行为的方向,行为是恪守的良知的功夫,是克制欲望控制自己不退转的操守。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谁偶尔有良心发现的时候,难在终身恪守良知。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20:34:14 +0800 CST  
若没有五代宋初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格物致知”也不至于成为千古第一学案。因为如果这桩事发生,引起因诸家聚讼的格物学案不过是高兴与喜悦,哪个对愉悦心情的描述更为贴切的分内之争,但这桩事一出儿,却演变成高兴与悲伤,唯心与唯物的本质冲突。

心有灵犀的朋友应当猜到我将要说什么,没错,那便是引起少年王阳明格竹格到吐血的朱熹有关格物致知的唯物解释,这种解释看似荒谬,但201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依然采用此解:“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也因此,清末洋务学堂将西洋的物理与化学统称为“格致”,格物致知的简称。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7 21:29:00 +0800 CST  
因为王阳明的大名,世人多知王阳明与朱熹的格物之争,却未留意朱熹的格物解释传承于二程的洛学,而洛学乃至两宋理学都源于周敦颐的发端之功——《太极图说》。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09:54:13 +0800 CST  
在《太极图说》中“濂溪先生”周敦颐通过阐明太极的运行原理,提出了一个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代都匪夷所思的齐物观点——圣人与天地合德。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09:57:19 +0800 CST  
周敦颐研究失而复得的太极图后发现,圣人的品德与天地的运行规则竟然完全相同,因此在《太极图说》中言简意赅的阐明了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修身路径——天地生化本体就是人能够实践道德成为圣贤的根据。又将此修身路径传承给弟子二程,二程以此创立洛学,洛学传至南宋的朱熹,朱熹写了一本集两宋理学诸多名篇的大作——《近思录》。而《近思录》开篇,收录便是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并将《太极图说》更名为《道体》,奠定了周敦颐两宋理学开山鼻祖的学术地位。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10:10:51 +0800 CST  
‘天地生化本体”的概念便与孔子刻意回避,中华民族的世界观起源‘盘古开天辟地’有关。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世间万物均出自盘古开天辟地,由‘天之阳气’与‘地之阴形’构成,闻名遐迩的《系辞传》中也记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便是如今,中医的基础‘形神论’依然是遵循“天之阳气,地之阴形,同根互化”的原则养生诊病。周敦颐大意是说,从构成实物的本质原理当中能够证明做人处事的太极理论。认为,失而复得的太极图就是构成大千事物的基本法则。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10:37:00 +0800 CST  
两宋理学的高峰与上古三图的失而复得不无关系。

后晋天福四年,既公元939年之前上古三图“河图”“洛书”“太极图”处于失佚状态,虽然《尚书》《系辞》《庄子》等先秦古籍中多有记载,但具体图示却早已不知所踪,直至公元939年“白云先生”陈抟游历峨眉山期间,拜民间一位不知名的麻衣相者为师(也有说是源于盗墓),才有幸重得上古三图。后来陈抟将上古三图传给自己的学生种放,种放传穆修、李志才,穆修传周敦颐,周敦颐依此传承写出《太极图说》等大作,开北宋理学之先河。李志才则传邵雍,邵雍著《皇极经世》与《梅花书》等作,重开上古象数玄门。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便于这两本书有关。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10:41:42 +0800 CST  
王阳明的朱熹的格物之争其实是王阳明与周敦颐的学术分歧。因为写《近思录》之初朱熹就认为将《太极图说》列为首章恐有不妥,并说这篇文章犹如顿兵坚城之下,恐怕很少有人能看的懂。要知道,首章有奠基之效,要点明两宋理学的学术基础,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明显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从事物的构成原理,既从现代科学所说的分子与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构成规则中总结理性知识,这不荒谬吗?于是朱熹请吕祖谦为《太极图说》做了一些说明,并引用了周敦颐嫡传弟子二程的解释,并更名为《道体》,作为首章牵强附会的收录到《近思录》中。
但二程的解释我也仔细研究过,已经不能算是的唯物观点,最多算是客观唯心,有条有理的唯心论。
但朱熹决然想不到,几百年后有个死脑筋,自小便立志做圣贤,并蠢兮兮的实践了周敦颐的唯物解释,那便是盯着竹子傻看了七天,看到吐血的王阳明。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11:15:47 +0800 CST  
王阳明的一生颇为传奇,传奇在做事情固执异常,但他的固执有别于死脑筋,而是喜欢钻研,迷恋下棋就废寝忘食的天天下棋,迷恋养生哪怕是耽误了婚期也要跟路遇的高人练习打坐吐纳。但最为迷恋当属做圣贤,王阳明曾询问先生人生的第一等大事是什么?先生回答当然是考取功名,王阳明则认为是读书做圣贤,先生愕然的说你的志向太过远大,一般人做来。言下之意认为王阳明不能脚踏实地。但后人都记得王阳明其人其事,而这位先生是谁已无人记得,诚如朱熹所言读书的目的决定着未来的格局,更如孟子所言“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王阳明立志做圣贤的远大志向,便源于《孟子·离娄章句》。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15:03:34 +0800 CST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的本意是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舜是人我也是人,舜帝可以传法于天下并留于后世成为天下效法的榜样,而我却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情。但后世却把“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简单的理解为君子思虑的是长远的大事,而不是眼前的小事。如此解释虽然没错,但却掩盖住了先秦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至高人格理想。掩盖住了大人之学(《大学》)的首要宗旨——明明德!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21:22:52 +0800 CST  
那么什么是尧舜之法?无他“天下无讼,国泰民安”,能使天下无争少讼的价值理念便是尧舜两帝施行的明君之法。也只有得到广泛共识的价值理念,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至高社会理想——大同。但这样的价值理念存吗?存在,那便是自然科学,失传的上古象数文化。如果有一天物理公式可以开口说话,告诉我们那种行为更合理,更有效,更加符合自然变化,我想从那一天开始几千来的纷争都将偃旗息鼓,共创大同。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8 21:57:32 +0800 CST  
“象数”为分“象”与“数”两个部分,失传的只是其中的“数”,而“象”一直未曾失传。《大象传》中记载的“天性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阐述的均是中华祖先取象自然,效法自然现象原生价值理念。《道德经·三十五章》也阐述过此取象自然的问题,所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中的“大象”,指的便是《大象传》中“天行健”等自然形象。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9 10:10:21 +0800 CST  
象数文化认为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认为自然变化均可形象后效法,比如一颗小小种子从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便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取象的自然现象。“滋”指的便是生发改变的过程,这并不难理解,难在滋后有数,对自然形象的数字计算。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9 10:32:22 +0800 CST  
说到古人计算自然数字变化的方法,首先要了解古人所使用计算构架,如同现代数学使用加减乘数等规则作为构架进行运算,古人的运算构架是太极三要,对立、统一、互化。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9 10:49:43 +0800 CST  
“对立”既我们之前讲述的阴阳平衡之理,阳与阴,天与地的对等对称的数字形态。既阴除算阳或阳除算阴。得数为一。
“统一”说的则是阳与阴,天与地虽然对等对称(对立),但言天既地,言地既天,天地阴阳是无法分割的统一整体,数字形态为阳乘积阳,或阴乘积阳,得数同样为一。
这时您肯定糊涂了,怎么乘积与除算得数都为一?怎么可能?没错,这就是上古象数文化现代科学的最大不同,因为古者认为阴阳反背,阳与阴,天与地,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

楼主 梨花居士  发布于 2020-03-19 11:13:36 +0800 CST  

楼主:梨花居士

字数:8883

发表时间:2020-03-17 06:53:3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21 23:21:22 +0800 CST

评论数: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