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

楔子
近代百年,是五千年中国文明史中,最不寻常的百年;
这百年间,我们经历了最为剧烈的社会变革,参与了最为激烈的思想碰撞;
在这百年里,我们承受了空前的耻辱,于此同时,我们感受的是青春,是理想,是献身,是牺牲;
百年的沧海桑田,有太多值得我们记述的人和事,本人不才,愿意拿起自己的笔去记录这英雄辈出的年代。
之所以把本书的起点定在了1908年,是因为在这一年的11月14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清王朝的名义统治者——光绪皇帝,驾崩于瀛台涵元殿,次日,也就是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实际统治大清王朝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在中南海的仪銮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而这二人的相继离世,给予了本已风雨飘摇的封建帝国以沉重的打击,封建帝制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共和的曙光在世界的东方显现。
我一直不认同历史书中所说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论断,创造历史的重任从来是由那些有理想、有能力,有毅力的伟人来承担的,因此我们需要关心一下那几位在未来百年左右了中国政局并且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大人物,他们在本书开始的1908年,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孙中山,从1894年11月24日,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算起,他已经为推翻这个腐朽的政权奔波了十四年,从1900年,庚子国变,秘密怂恿李鸿章南方各省独立算起,已经过了八年,从1907年,潮州黄冈、惠州七女湖、安庆和镇南关连续四次起义失败,被迫避祸他乡算起,已经一年有余,而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磨灭这个矮个子书生的意志,42岁的他依然顽强的奔波于世界各国,为他理想中的共和国做着不懈的努力。
蒋介石,此时正在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2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就在这一年,在陈其美的介绍下,他加入了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洪流中。
毛泽东,1893年底出生的他,此时尚不足15岁,没有资料表明这个日后叱咤风云的枭雄,在这个时候有什么惊人之处,和其他富农中农的后代一样,他能吃饱饭,能上的起学,仅此而已,这一年对于他最大的事情就是其父毛顺生为他配婚与罗氏(罗一秀),但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
周恩来,这一年,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对其影响最大、和他最亲的养母陈氏因肺结核离世,这位日后的千古名相,现在的10岁顽童,开始感受生活的艰辛。
邓小平,这位日后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世纪老人,此时还只是一个四岁的孩童。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17:08:00 +0800 CST  
第一章 被“躲猫猫”的倒霉的皇帝

瀛台,位于北京中南海的南海,三面临水,衬以亭台楼,是帝王、后妃们避暑和休闲的地方。光绪帝在1898的初冬来到了这里,这个月份过来,他当然不是为了避暑,而且光绪此时的心境根本是拔凉拔凉的,他迫切需要有人温暖他那颗被伤害和蹂躏的心灵,可是,他没有等到这个人。1898年那个初冬,他不会知道自己将再不能享受自由,他不会知道自己将终老于此,然而漫长而无望的等待,逐渐消磨掉了他本就不够坚强的意志,他向慈禧示好,向慈禧称臣,但都没有换来他渴望的自由。
他也许很后悔也很无奈,他只是同治帝的堂弟而已,可同治的短命和无嗣,阴差阳错的使这位还在尿床的孩子成为大清帝国的皇帝。在继承了皇帝名号的同时,还有帘子后面那一对太后,特别是那位权力欲极强,控制力也极强的慈禧太后,从登基那天起,他就注定了傀儡身份,且该身份一直伴随他从幼齿顽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据说光绪帝最擅长和喜爱的是书法和音乐,本来他可以作为世袭的亲王,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可惜的是,他做了皇帝。
如果光绪只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那么锦衣玉食、无所事事的终老一生,倒也是件不错的归宿。可悲的是,光绪竟然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上进青年,1887年16岁的他亲政后,一心想摆脱慈禧太后的操纵,成为一个真正有为的皇帝,目睹国力的每况愈下,他力主变法图强,实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当大学士孙家鼎劝他不能开设议会,因为开议会则“权在民而不在君”时,他的回答竟是“朕但欲救中国尔,若能救民,朕虽无权何碍?”要知道,两千年来,皇权是专制统治者的命根子,凭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光绪帝是一位无私的爱国者,是一位具有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的开明统治者,虽然这场变法只历百日即告失败,而光绪不得不以囚徒的身份走完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但就冲这句话,就值得后人为之拘上一捧热泪。。
在他任内的34年间,他经历了太多的耻辱性的失败,强大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寄托了他太多的理想和抱负的戊戌变法,只维持了百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在他任上签订,最为可悲的是,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深宫之中,唯一给予了他男人尊严的珍妃,在他最为彷徨的时候,给予了他温存与激励的珍妃,被人害死,身为一国之君,他竟然不能做出任何的反抗,这又是怎样的痛苦,
金井一叶坠,
凄凉瑶殿旁。
残枝未零落,
映日有辉光。
沟水空流恨,
霓裳与断肠。
何如泽畔草,
犹得宿鸳鸯。
从下面这首诗里,我们或许能够感受到光绪的悲凉。

对于光绪皇帝,最为悲惨的事情还在于他的死,2008年11月2日,在用法医学的手法历时5年研究之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正式宣布其死于急性砒霜中毒,光绪被“躲猫猫”了,一段纠缠了100年的光绪死因之谜,就此破解。然而除了证明他的倒霉,早已于事无补了。
一个已经被囚禁了十年的假皇帝,他活着还能给谁带来不快和祸患呢,而这个不快和祸患,竟然要逼这个人非要杀掉这个可怜的人吗?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不用怀疑了,我们可以肯定,光绪的存在,必然对某人或某些人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最起码是某人或某些人认为,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才逼的他们痛下杀手,那么这个人可能是谁呢?
其实,光绪皇帝是被谁谋害的,对于之后中国的百年走势并不重要,本人又不是侦探,对于百年前这宗宫廷谋杀案,实在是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破解,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好事者多,猜想和结论也多,大家可以当热闹看,本人图个省事,在此带过了。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18:53:04 +0800 CST  
难道有敏感词吗?怎么后面的贴不上去啊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19:45:45 +0800 CST  
第二章 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的女人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19:50:50 +0800 CST  
1908年末,慈禧已经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她这一生,得到了人间最大的富贵,登上了权力的巅峰,然而这又是一个无限坎坷的一生,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19:58:56 +0800 CST  
世#人$多看到她的狡&诈与残&忍,而我却要给予这个风光无限,出品了诸如“宁赠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这些“千古名句”的老佛爷寄予一定的同情和肯定。

反复试验,问题就在这一句,但具体哪个字不知道,所以就瞎试一下,最后喊一句“敏感词万岁”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20:05:27 +0800 CST  
哈哈哈,终于成功了,送四个大字:什——嘛——玩——意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20:06:46 +0800 CST  
慈禧二十六岁时,咸丰就驾崩了,大家只看到她统治中国48年的风光,却少有人去想一个守寡半个世纪女人的艰辛,不光如此,还有那么多好事者依靠着捕风捉影来的那些蛛丝马迹,来证明慈禧淫乱后宫,什么叫淫乱后宫?一个风华正茂的美丽少妇,一个工于心计的智慧女人,一个大权独揽的强悍太后,扯些风花雪月的事情难道不正常吗,我就扯了,怎么地?
别误会啊,我没证据证明她扯了还是没扯,也不想去证明,我只知道用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来证明慈禧无耻的人才是真正的无耻。
我们需要关心的是,这么一个风姿卓越的皇太后,在她二十六岁,刚刚死了夫君的情况下,竟然可以身临险地而不乱,在纷繁复杂的局势纠葛中,找到了可以信赖的同盟军——恭亲王奕忻,果断的发动了“辛酉政变”,快刀斩乱麻的将“顾命八大臣”一举拿下,从此确立了“两宫垂帘”的政治格局。
有些学者们把“辛酉政变”政变的原因归结为慈禧争权,因为慈禧意欲垂帘,而八大臣不允,因此决心除掉八大臣,我认为这种想法殊为可笑,很显然脑子进水了。人家顾命八大臣,上有先皇遗诏,确立了他们合法的勤王地位,下有文武百官支持,控制着所有的军政要职,一个刚刚从贵妃升格为太后的二十六岁的少妇,怎么可能为了权力,去鸡蛋碰石头呢?除非有人证明那天慈禧的脑袋刚刚让驴踢了。
还有些学者认为,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权力欲膨胀,想趁两宫皇太后和幼子皇帝孤儿寡母之际,攫取皇权,两宫奋起反击,促成此政变,这种说法比较靠谱,但仍然不全面,因为咸丰在安排后事时,极为精巧,赐给皇后一方“御赏”印;赐给小皇帝一方“同道堂”印,此印由懿贵妃掌管。并申明,凡谕旨,起首处盖“御赏”印,即印起;结尾处盖“同道堂”印,即印讫。只有盖了这两方印鉴,谕旨方才生效。这两方印鉴非同小可,它是皇权的象征。在皇权为正统的思想左右的时代,咸丰遗诏和这两方“上方印鉴”,足可以在短期内保证两宫的权力,事实上,八大臣对皇权的凯觑虽有所表现,但在两宫的严词批驳下,还是相当收敛的,从八大臣的所作所为来看,似乎还不足以让这对寡母铤而走险。
大家都知道“辛酉政变”是两宫联合恭亲王共同发起,经此一役,两宫垂帘,恭亲王从被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外,转而升格为议政王,可以说他们三人都因本次冒险而获取了相当的收益,但细分之下则大不相同,母后皇太后慈安,虽贵为后宫之首,但此人没有什么权力欲,也没有执政的能力,对于她来说,坐在帘子后头,陪皇帝上朝,纯属受罪,因此慈安参与政变,对于她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不希望皇权旁落于外姓之手,但很显然,不管是八大臣掌权,还是同治帝亲政,她其实都可以安心做他的太后,个人利益不会有任何的差别,毕竟同治不是她生的。因此,我认为,慈安发动政变的动机并不强烈。也就是说,慈安最终参与政变,站在慈禧的一边,最大的可能是被慈禧裹挟。
再来分析另外两人,西太后并无实权,而其联合的恭亲王根本被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外,也无实权,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联手去对阵军政大权独揽的八个政界老油条,胜算不是高不高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可他二人为何还是义无反顾呢?
首先来看恭亲王奕,此人是道光的六阿哥,文韬武略各方面,都要胜过后来继位的四阿哥奕詝,也就是咸丰。据说,在道光选择继承人时,因为前三个阿哥早亡,五阿哥过继出去,其他阿哥年龄太小,因此只能在奕詝和奕之间选择,而各方面均逊于弟弟的四阿哥,依照老师杜受田之计,“藏拙示仁”,“藏拙示孝”,最终获得了皇位。在咸丰死之前,罢免了奕军机大臣的职务,并且将这个最亲的弟弟(咸丰是被奕生母静贵妃养大的,因此视静贵妃有如生母)排除在了顾命大臣之外,说明他始终对自己这个能干的弟弟怀有戒心。而他的这种安排,必将引起奕的反感,并将矛头指向八大臣,因此依靠两宫皇太后的法理权力,除掉八大臣,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可以成为奕参与政变的理由。
接着,我们来看慈禧,她除了拥有和慈安相同的理由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她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历史经验告诉慈禧,这种辅命大臣的形式,最终的结果就是架空皇帝,因此我更愿意相信,是发自内心的母爱,使得只有二十六岁的慈禧说服了慈安,联合了奕,与八大臣殊死一搏。很显然,如果成功,则皇权在握,儿子可以坐稳江山,如果失败,也不过是自己身首异处,儿子的傀儡皇帝还是做的来的,也就是说,从同治帝的角度考虑,发动政变有百利而无一害。
政变的中间环节虽然很有些惊险,但慈禧集团是幸运的,她们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在这一过程中,慈禧和奕都表现出了过人的胆识,令人钦佩。
有人会说了,你杜撰历史,慈禧老佛爷如果真是为儿子争权的话,又怎么会一直让同治当着傀儡,事无巨细都由自己负责呢?这分明是慈禧权力欲膨胀嘛。其实,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就会认为我的判断是有道理的,你是家里的独子,你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产业,当你小的时候,你们家的产业不得由父母做主啊?等你大了后,不得扶上马送一程啊?总之,全面接班只是时间问题,大家根本不用怀疑你早晚会继承这份家业,不是吗?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怀疑慈禧发动政变是为了儿子呢?
其实,慈禧真是个很可怜的人,二十六岁守寡,三十九岁丧子,自己又要独臂撑起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实在是需要超出常人的坚强性格的。
有人认为奕和慈禧之间有私情,才会甘冒风险,竭力帮助孤儿寡母。目前我难以找到相关证据证明这一说法,但如果我是编剧的话,我绝对会把这段不伦之恋浓墨重彩的着色一番,太有戏剧性了,奕在和四哥争皇位失败后的郁闷中,结识了年轻貌美、泼辣干练的叶赫那拉.杏贞,正当两人热恋之时,杏贞却被选入宫中,奕于是利用亲王的身份,经常去后宫与只是贵人,根本难以见到皇帝的杏贞幽会,并令杏贞怀孕,情急之下,杏贞设计得到咸丰一夜宠幸,于是名正言顺的生下了后来的同治皇帝,这才有了后面奕和慈禧不惧风险,联手做掉八大臣的英勇表现,哈哈,这个故事编的太合乎逻辑了。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20:23:13 +0800 CST  
第三章 窝囊废皇帝和他爹
1908年11月的某一天,深秋的季节,北京已经很冷了,中南海仪銮殿,慈禧老佛爷在病榻之上,秘密召见了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张之洞和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世续。
这个掌控中国半个世纪的强悍女人,也终究无法抗拒岁月的摧残,终于走到了她人生的尽头,她需要为这个国家的未来,也为了自己死后的哀荣而做最后一次安排。
张之洞和世续早就已经得到了老佛爷病危的消息,但真正到了讨论老佛爷身后事的时候,也不禁有些胆寒。按法理说,慈禧只是皇太后,皇帝还在,根本不存在立嗣的问题,慈禧如果驾崩,归政给光绪皇帝,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纵横政界近五十载的张老爷子,决不会傻到要按法理行事,他要听听老佛爷的意思。
慈禧开门见山,你们两位都是朝中干国忠良,现在我不行了,要考虑立嗣的问题,我建议“立溥仪为穆宗(同治帝)之嗣”,你们二位什么意见。就是说,让溥仪当同治的儿子,继承大宝。这里,大家可能发现了问题,光绪在后,同治在前,即使是由慈禧来选择继承人,也应该是找个人当光绪的儿子,不过同治毕竟是她老佛爷的亲儿子,光绪又得罪了老佛爷,这么安排也是人之常情。
世续和张之洞一同奏道:“国家有个大人掌管,这才是社稷之福,不如咱直接立溥仪他爸爸载沣吧。”。
两个老头为什么要违拗老佛爷的意思,而举荐载沣呢?经过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猜疑,原因如下:
溥仪年幼,尚不足三岁,很显然根本无力执掌江山,幼子登基,母后垂帘,这种本来属于权宜之计的办法已经连续了两代皇帝,光绪皇后的能力又岂能应对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呢,大清经不起继续折腾了。
另外,载沣与自己同为国家最高领导层军机处成员,此人比较宽厚,为人不张扬,且为后学,对几位老先生礼貌有加,因此二人更希望这个后生能够掌管全局。
同时他又是老佛爷的生父,也就是说等溥仪长大了,这个位置还是他的,也不算拂了老佛爷的面子。
听了二人的意见后,慈禧太后神色黯淡的说道:
“你们说的有道理啊,但不为穆宗(同治)立后,我怎么去见死者啊。我看啊,咱们立溥仪,然后让载沣主持国政,这样于公于私都有个交代啊”。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更愿意相信,慈禧的如此坚持,是寄托了一个普通母亲对已故儿子的挂念,而令载沣主持国政,可算是从善如流,给足了世、张二人面子,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是老太后听了世、张二人的推荐后,匆忙间做的决定,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其实在这之前很久,慈禧就已经在着力栽培载沣了。
张之洞闻言,也就不再坚持,只是请慈禧能够正式发布,以使载沣名正言顺,太后点头称是,问该用何名。
张之洞说道:“前朝有监国的职位,我朝建政之初也有摄政王之名,我看这两个都可以啊”。
太后道:“既然两个都不错,那就都用上吧,就叫监国摄政王吧”。
张之洞一看老太太今天脾气好,于是再接再厉,提出:
“光绪帝在位已经三十余载,咱也不能让他无后不是,古有兼祧之制,是不是咱们也仿照进行啊”,意思是这个溥仪也算光绪的儿子吧,别厚此薄彼,这个皇帝也得有后啊。当时太后沉默了良久,以眼盯着张之洞道:“做事不一定要拘泥于古礼,这件事嘛,姑且按你说的办吧”。
1908年12月2日,中国历史上窝囊废代言人,爱新觉罗.溥仪继位,号宣统,从此一个人在不恰当的时候,被搁在了一个不恰当的位子上,开始了漫长的、无奈的、不由自主的人生旅程。
这哥们儿不到三岁第一次继位,六岁第一次退位,之后的几十年,东跑西颠的瞎折腾,基本就干了两件事,继位和退位。
一个人做一次傀儡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傀儡,而且是一辈子心甘情愿做傀儡。
有人会说,他当傀儡也不是他的本意,你这么说他岂不是太恶毒了,小心人家告你。我一定要为自己辩护一下,我也对溥仪先生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这辈子没有为摆脱傀儡身份做过任何值得称道的努力,这一点,他和他的前任相比,差距巨大。只不过,在我们这部书中,这个傀儡的作用实在太小,我们就不专门说他了,多会哪个事件需要他了,咱们再拿出来示众。
要说1908年后的中国,不得不提的是载沣,作为光绪皇帝的胞弟,宣统帝的生父,他成为了继慈禧老佛爷之后,第二个操纵溥仪的人。
载沣是世袭的醇亲王,1901年,18岁那年就已经作为国家公使出访各国,应该说从政很早,并且很快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欣赏,之后步步升迁。
1903年,20岁的他成为了随扈大臣。
1907年6月19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24岁的他,终于进入了国家最高领导层——军机处,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受命为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学习行走”也就是见习之意,从此“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 “军国大计莫不总揽”,同年秋天慈禧又给了他西苑门内骑马的优赏。到了冬天,他又得到了穿嗉貂褂的恩遇。这些本来都是皇帝表示体恤臣下,给与年老体弱的大臣的尊崇,如今却给了一个年轻人。这种种迹象表明,已经风烛残年的慈禧老佛爷意欲将未来的江山托付给这个年轻人。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中,没有看出在24岁之前载沣有什么过人之处,26岁成为摄政王后更是一塌糊涂,那么他何以得到慈禧如此的看重呢?
想来想去,也许有以下几点可能:
一. 血统纯正
载沣的父亲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七弟,慈禧太后的亲妹夫,光绪皇帝的生父,是不是有点乱啊,咱们再捋一遍啊,载沣是道光帝的亲孙子,咸丰帝的亲侄子,慈禧太后的亲外甥,光绪帝的亲弟弟,后来的宣统帝的亲爹,还没听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反正您知道他的血统非常纯正就行了。
二.光绪帝的认可
光绪虽然是个儿皇帝,傀儡皇帝,但我们前面说了,此人不甘于当儿皇帝,不甘于当一辈子傀儡,所以在作为名义上的国家最高领导的时候,他也会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安插自己信的过的人,而载沣作为他的亲弟弟,很显然是不二的人选,更重要的是,此人也比较符合慈禧的喜好,所以,我们可以合理猜想,光绪在自己被囚瀛台的时候,用自己并不是很多的话语权,帮助了载沣。
三. 听话
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了,载沣和他老爹奕譞一样,为人忠厚甚至有些懦弱,这样的性格,可以给一生树敌无数的慈禧太后以安全感,她所希望的是在她之后的执政者最起码不要为她的敌人翻案。
不管我上述的分析是否有理,反正结果是,1908年11月,载沣成为监国摄政王,从此成为这个末代王朝的最后的真正的领导人。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2 22:42:50 +0800 CST  
第四章 满汉贵族之间的利益之争
载沣上台之时,所面临的问题实在很多,但他做的第一件事,却是准备诛杀袁世凯。袁世凯何许人也,使得年轻的摄政王必欲杀之而后快?
袁世凯,时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上书,和成为摄政王前的载沣同属于清朝的“中央政治局”——军机处,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其职位应该还略高于载沣。我们通常对此人的印象,是两个响当当的称谓,一是“窃国大盗”,二是“袁大头”,关于这两个称号的来历,后面我们会详细讲解,现在先行略过,重点讲一下他和载沣的恩怨。
在下面开讲之前,大家一定要先将“窃国大盗”的帽子给他摘去,首先,笔者根本不认可“窃国大盗”这个称谓,其次,即使他真是“窃国大盗”,也是后来的事,至少在1908年之前,他的表现是神勇与智慧相济的,不然也不会成为国家领导人。
袁世凯出身行伍世家,青年时代在科举失利之后,干脆将诗书付之一炬,投奔淮军,言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从军后不久,23岁的袁世凯即以其出色的表现获得总督朝鲜的机会,在朝期间,指挥清军击溃驻朝日军,挫败了朝“开化党”人士发动的“甲申政变”,维系了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并由此得到淮军主帅李鸿章的重视。在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海路皆败的情况下,李鸿章重用袁世凯督练新军,也从此揭开了袁世凯叱咤中国政坛的序幕。
袁世凯最初在天津“小站练兵”时,只是对当时屯兵那里的5000士卒进行训练,应该说起初并不为人所知,但从现在来看,这却是中国军事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小站练兵”为起点,我们中国军队才逐渐从冷兵器时代走向了热兵器时代,这种时代的更替,绝不是简单的武器的更新,更是作战理论、训练方法、军队组织形式的全面进步。袁世凯一方面聘请德国教官训练新军,另一方面重用接受过新式军校教育的年轻将官,其中的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后来成为了袁世凯的得力干将。他采取先进的训练手段,使部队训练更加科学化。只一两年时间,这支新军就被打造成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其战斗力较之以往大幅度提升。
后来,以这只新军为为主体,编练成了“北洋常备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洋军。至1898年,戊戌变法之时,袁世凯的新军已经成为了维新党人积极争取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势力,然而在这关键时刻,袁世凯最终站在了太后一边,因为他的告密,维新党遭致了毁灭性打击。而他却因此而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之后,袁氏又经过了两次大规模训练新军,至1905年,其所统领的北洋军不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成为国内最强,其势力更是遍布整个军界。
很多人认为,载沣上台伊始,就准备拿袁世凯开刀,是因为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的告密导致了维新失败及自己的哥哥光绪被囚瀛台,于是替兄报仇,我对这种说法向来嗤之以鼻,这是拿我们市井小民之心去揣度人家政治人物了。
光绪入宫之时,这个弟弟尚未出生,两个人并无共同生活的经历,因此不可能有太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一路受慈禧太后提拔,并将自己的儿子立嗣为帝,他又怎么可能在慈禧尸骨未寒之时,做出否定慈禧太后功绩的事情呢?
要想分析出载沣和袁世凯结怨的原因,需要把这两个人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思考。
满清铁骑马上夺江山,靠的是他们的勇猛与凶悍。但与庞大的汉人族群相比,终归还是少数民族,且这个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水平极低,这就使得他无法从其族群中选用足够数量的各级干部。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满清统治者首先不得不非常注重网罗汉族的优秀人才,为己所用,比如几个著名汉奸,洪承畴、施琅、吴三桂等,另一方面,他又始终对汉人怀有戒心,努力不使汉人掌握兵、政实权。
然而等到太平天国时期,大家才惊愕的发现,原来能征惯战,能骑善射的八旗子弟竟然已经根本不会打仗,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八旗子弟”逐渐成为了那些提笼架鸟、招猫斗蛐蛐的游手好闲之辈的代名词了,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这时候,由汉人曾国藩统领的湘军异军突起,向世人展示了其强悍战力的同时,逐渐将湘淮系势力做大,同时使政府中汉人和满人的势力对比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太平天国和捻军被平灭后,各地督抚已大都由汉人担任了,也就是说地方军政首长中,汉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满人,至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执掌湘淮系时,甚至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竟然将国家的军政大权全部掌控于汉人手中,及至袁世凯以新军而坐稳,汉人的势力越来越大,满人则逐渐势微,使满清贵族危机感逐渐加重。汉人势力的膨胀,慈禧太后早已察觉,当年,袁世凯仰仗荣禄、奕劻的宠信,兵饷集于一身,倾全国之力而将其所部新军扩练为六镇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非议,御史王乃征向慈禧太后奏称:
“今日国家兵赋之大政悉听”袁世凯一人,“该督年甫四十,曾无勋绩足录”,“爪牙布于肘腋”,“腹心置于朝列”,“党援置于枢要”,“即使忠纯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臣抑以为不可,况该督之断断非其人也”,甚至大声疾呼:“满溢之戒,该督既不自知;逾分之嫌,朝廷独不加虑乎?”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袁世凯就是当年的董卓、曹操、司马昭,老佛爷您小心了。
1907年,袁世凯入值军机处兼外务部上书,有些专家认为这是慈禧太后对其明升暗降,从而剥夺了袁世凯的兵权和财权。而笔者对于这点却有所怀疑,首先,当时内忧外患,国家需要有袁世凯这样的军队实力派为国家分忧。其次,这样做,明升却不能做到暗降,因为此时的袁世凯,其党羽亲信已经遍布北洋军,其对军队的控制并不会因为他的调任而改变,第三,军机大臣的职位,使袁世凯从一个地方军政大员,一跃进入了国家的决策层,从而可以有效的影响国家决策,第四,老佛爷弥留之际,托孤大臣中就有袁世凯。所以,我认为,老佛爷对自己驾驭这匹千里马的能力还是信心满满的,他对袁世凯还是给与了充分的信任的。
然而,与自信的慈禧太后相比,那群庸庸碌碌的满清贵族可没有那么的气定神闲,历史证明,身处高位的无能之辈从来是心里不踏实的,从来会没事找事的搞点破坏的。当代表满清贵族阶层的相对强势的光绪皇帝和绝对强势的老太后相继辞世后,不足三岁的溥仪,和他那没有多少执政经验的26岁的爹,完全不能使朝中那帮无甚本领的满清贵族们放心,而载沣估计对自己驾驭袁世凯的能力也毫无自信。
另一方面,我们再来看看袁世凯的政治主张,袁世凯自拥兵自重之后,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制度,也因此得到了立宪派的支持,并鼓动曰:
“公今揽天下重兵,肩天下重任矣,宜与国家有死生休戚之谊”,“不及此日俄全局未定之先求变政体,而为揖让救焚之迂,图无及也”,意思是你老人家要兵有兵,要将有将,正应该为国家的变革做些事情。
作为拥兵自重的汉人大员,袁世凯希望借君主立宪改革,使自己进入内阁,甚至总理内阁之心是可能存在的,于公,用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取代过去的封建帝王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有利于应对外敌环伺的险恶环境,于私,其个人可以获取至高无上的权力。
综上所述,以载沣为首的满清贵族的疑虑不是空穴来风,载沣不管是受到了废物贵族们的蛊惑撺掇,还是以自己不长的从政经验得出的判断,总之他认为袁世凯的存在极大的威胁了他们父子的权威地位及整个满清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袁世凯促成国家进步,削弱皇权统治和贵族权力,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动因也是存在的。
这就形成了两个集团不可调和的矛盾。与民族利益、集团利益相比,因为袁世凯告密而导致的载沣和袁世凯之间的个人恩怨真的无足挂齿了。

在慈禧当政时代,相对较好的平衡了满族权贵集团和汉族权贵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即保证了养尊处优,碌碌无为的满族贵族们依然拥有与之能力不相符的权力和利益,同时又笼络住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有能力的汉族官员,并通过他们的全情投入,披肝沥胆,达到以汉治汉的目的。
不仅如此,老太太甚至预感到了在她离去之后,两个利益集团有可能出现矛盾的激化,于是在弥留之际留下了政治遗言,他流着泪对袁世凯,奕劻等人说道:
“你们都是先皇老臣,现在的皇帝太小,虽然有载沣摄政,但也必须依赖几位老臣才行”,
接着老太太又对载沣说道:
“你现在应该拜一下这诸位老臣,你还太年轻,要想治国一定要多听几个老臣的意见”
于是当着老太太的面,载沣与诸位老臣伏地护拜,其状甚是感人。
老佛爷在行将离去之时,最后一次展现了她的政治智慧与手腕,这一幕托孤的戏,对双方都提出了希望,特别是对载沣,告诉他,要依靠几位老臣,以度时艰。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3 07:05:22 +0800 CST  
第五章 被有病,袁世凯回籍养疴
1908年11月22日的《大公报》发布了袁世凯奏请“速开国会、实行宪政以安人心”的新闻,日本报纸《大阪朝日新闻》、《东京朝日新闻》也以显著位置分别于同日和后日登载了这一消息,也就是说袁世凯在慈禧辞世尚不足一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进他的政治主张了。
这一下,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老同志们纷纷找到刚上台的载沣,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一个意思,不能让袁世凯得逞。其中肃亲王善耆和镇国公载泽就是他们的代表,他二人便联手密告:
“现在内外军政,到处都是袁世凯的党羽,以前他还畏惧老太后,现在太后已亡,这小子认为朝中已再没人能够钳制他了,是以如此的狂妄,您如果现在不下杀手,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再想剪除难上加难,到那时养虎为患,您自己都恐遭不测啊”。
这个善耆大家都不熟悉,但他闺女却是尽人皆知,就是著名的“川岛芳子”,后面我们会详细提到,此处先按下不表。
载泽是满洲贵族中既亲且贵的人物,曾于1905年受清政府派遣专门赴国外考察宪政,于专门报告之外又上密折,可谓当时政坛上大红大紫的人物,其言论足可代表满洲贵族核心人物的政治意图。
还有个叫溥伟的,此人是第一代恭亲王奕的亲孙子,曾经是光绪三太子之一,也就是溥仪皇位的主要竞争者,本来和载沣有过结,此时也跑过来,拿着道光赐予其祖父的白虹宝刀,高喊:
“我要用先皇这口宝刀,手刃了袁世凯这王八蛋”。
载沣不是一个暴虐的人,甚至还很忠厚和平和,但有这么多皇亲国戚煽风点火,何愁脑袋不热啊。
于是载沣就急了,你袁世凯什么意思?老佛爷在的时候不都说清楚了吗?君主立宪咱一步步走,九年后咱们召开国会,你这么迫不及待想要干什么,我这位子还没坐热,你就想夺我的权,老子先要你的命。
为什么一个请求速开国会的奏章会让年轻的摄政王及其背后的老同志们暴跳如雷呢?很简单,君主立宪通俗点说就是要求皇帝出让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权力给给国会,夺权揽权的事大家都愿意,交出权力恐怕就不那么主动了,载沣也是人,所以他就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没有权利的时候总希望有权的人民主,多分给自己一些权力,一朝权在手就想独裁,希望我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谁也不要反对,而载沣正好就刚刚坐到老大的位置上,这时候你要我交权,是万万不能的,前面我们讲过了,在满清权贵们看来,袁世凯并不只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一个足以颠覆满清统治地位的汉人集团,因此如果让袁世凯得势,那么他绝不单纯是攫取了一部分皇权,接下来他就会进一步去剥夺这些贵族们因为血统而不是因为功绩而获得的利益,这是他们害怕的。因此支持载沣大权独揽,就是保证自己的利益。
说到这点,我们应该再一次向顶着压力也要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光绪皇帝致以崇高的敬意。
其实,早在1908年9月,清政府就已经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并宣布九年后正式召开国会,也就是说君主立宪已经得到了清政府的首肯,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确认,而袁世凯却在太后丧期就上书要求速开国会、实行宪政,很给人以迫不及待的感觉,这也就成了很多人认定袁世凯急于揽权的证据,因此在道德操守上先给袁打了个低分,而完全不去管袁世凯的政治主张是否于国有利,是否符合世界潮流了。
那么袁世凯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呢?
第一. 袁世凯时年49岁,再等九年,确实有些等不起了,当然作为一个有理想抱负的政治人物,这点完全可以理解,搁我,我也等不起。
第二. 袁世凯完全瞧不上载沣,这个26岁的毛头小伙子依仗他那点可怜的从政经验,去应对当时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政治局面,根本无法让人放心。
第三. 《钦定宪法大纲》以《大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将君主权力以法律形式合法地固定下来,君主总揽行政和司法权,民众的实际权利十分有限,对议员的资质和权限都作了大量限制,规定资政院和咨议局做出的决议都必须再经朝廷和督抚的裁夺,实际是使议会变成了一个咨询机构,心存高远的袁世凯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宪政。
第四. 袁世凯认为,慈禧新丧,最高决策层空虚,载沣尚未建立起绝对权威,此时,以自己在军中威望,加之老太后托孤之谊,他的意见当被采纳。
第五. 革命党风起云涌,如果清廷不采纳他的主张,就可能使改革派(立宪派)转投革命派,那样将对载沣更加不利。
然而,尽管袁世凯做出如此激进的选择有诸多站的住脚的理由,但最终的结果却远远偏离了他的设想。
载沣虽然对袁世凯动了杀机,但杀一个军机大臣,毕竟还是需要有个罪名的,可人家袁世凯所作的事情是启奏,是上书,都是法律允许范围内,尽一个国家重臣的本分,你可以不同意人家的意见,但总不能直接把人家杀了吧。
于是,载沣和光绪的隆裕太后思忖再三,先找来了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进行商议,说我要杀袁世凯,您看如何?
这奕劻虽然拥有爱新觉罗的皇族姓氏,但却属于旁支的旁支的旁支,从乾隆那辈就旁出去了,其实是一个庸碌无能之辈,官居要职,却没做什么大事,能上史书的就是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只不过同时代的皇亲国戚们还不如他呢,所以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晚清重臣。此人与袁世凯交好,有说是袁世凯重金贿赂了他,有说没有袁世凯他更什么也干不了,总之,他离不开袁世凯的帮助。所以当听说一把手要杀袁世凯时,只是跪伏在地,瑟瑟发抖,却不表态。
隆裕太后与光绪的关系自然抵不上珍妃,但陪着光绪在冷宫中十年,怎么能不对袁世凯咬牙切齿,所以,她要杀袁的心肯定更强烈,也更单纯,是纯洁的个人恩怨。所以,看到奕劻在那装傻充愣,即勃然大怒,说你个老小子行还是不行的,说个痛快话。
奕劻看躲不开了,才吭吭哧哧的说,这可不是小事啊,袁世凯也不是好惹的,咱听听张之洞的意见吧。
载沣得不到奕劻的支持,只好召见张之洞,张之洞和奕劻年龄相当,但做过的实事那就多了去了,单看这哥俩的履历,也能看出汉族与满族大员之间的能力差距。张之洞比袁世凯年长很多,为官也早,官位也高,自然不是袁的党羽,和袁共事的时间也短,没发现他们有什么交情,但能力高低,老先生心知肚明,袁世凯属于大清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俗语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载沣甚至“辞”都懒的找了,逻辑简单到,我认为你想篡权,所以你就得死。老爷子当然明白这是满汉权力之争,但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不能看着袁世凯杀头,一是唇亡齿寒,自己作为汉人大员,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二是国有法度,岂能滥杀功臣,三是国家处于乱世,庸才治国,国将不国。
但让老爷子直接顶着摄政王干,他还真没这个胆量,毕竟这是皇权时代,摄政王是当时皇权的代表啊,于是说道:
“国家正是大丧期间,皇上岁数又小,国家本来就不稳定,这时候杀大臣,恐怕有损国家稳定,后患无穷啊,我看找个理由让他回家算了”。
载沣又征求其他几个军机大臣的意见,结果大家也不主张杀袁。
现在基本情况是,干实事的,不管是满人汉人都不支持自己,而不干实事的是非要杀袁而后快。可干实事的除了奕劻这个旁支的旁支的旁支外,都是外姓人,而不干实事的却有着比较纯正的爱新觉罗血统,而载沣现在最怕的就是皇权被外姓人拿去,载沣可犯难喽。
要说,这载沣的政治智商也实在是不高,这么件杀人的大事,你整这么多人问计,闹的满城风雨人家袁世凯能不知道吗?那么手握重兵,得到了军机大臣及外埠重臣广泛支持的袁世凯,在得知摄政王欲杀自己而后快的消息后,将做何打算呢?
1909年1月2日,寒风刺骨。袁世凯心事重重,但还是按时到内廷来上班,自载沣上任后,每天都要召集这帮军机大臣们开会,也不知道他商讨了什么。刚走到门口,被当值太监拦住去路,此人竟然也是袁世凯的人,袁世凯的耳目之多,散布之广可见一斑。这个当值太监偷偷告诉他,摄政王今天怒形于色,听说严惩的谕旨马上就要下了,具体是什么内容我还不清楚,但恐怕对袁大军机不利,还是不要进去了,快想办法。
袁世凯二话不说,跑回家来,收拾行装,即在张怀芝等人的保护下前往火车站,投奔身在天津的直隶总督杨士骧,此人是袁世凯的亲信。为防不测,袁世凯不敢到天津本站下车,而是提前一站让张怀芝给杨士骧打电话,让他派人来接。杨士骧倒还镇定,他接到电话后让袁世凯万万不可来督署,也不能让人看见他的行踪。正当袁世凯气恼之时,杨士骧的亲信带来了北京的最新消息,说袁世凯“罪只及开缺,无性命之虞”。袁世凯听后这才长舒了一口气,随后立刻回京。
第二天,袁世凯终于见到了那道上谕“内阁军机大臣外务部袁世凯,夙承先朝屡加擢用,朕御极复予懋赏,正以其才可用,俾效驱驰。不意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艰难,难胜职任。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以示体恤之至意。”
意思是说,你能耐很大,忠心耿耿,我们正想用你呢,没想到你现在足疾严重的路都走不了了,你回家养病去吧。
三天之后,袁世凯收拾好了行囊,带着他的一妻九妾在凄风之中黯然离开了北京,离开了这个曾经寄托了他无数憧憬和理想的繁华都市,离开了中国的政治中心。
看着袁世凯落寞的背影,张之洞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那天,袁世凯没有参加军机大臣们的例会,接着大家就发现袁世凯失踪了,当时张之洞就毛了,他预感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袁世凯此次逃脱,必然调集重兵回来报复,而朝中这群废物,打小报告在行,干正经事完全无用,这可如何是好。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袁世凯回来了,而且规规矩矩的谢恩,规规矩矩的回了老家。
有人该说了,你这写的都什么啊,前面说袁世凯手握重兵,党羽遍布全国,到处都有他的耳目,又一直想攫取更多权力,而摄政王年轻阅历浅,那帮皇亲国戚一群废物点心,怎么到了动真章的时候,倒看人家载沣气定神闲,而袁世凯惶惶如丧家之犬啊。
您算说对了,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得到当值太监密报之后,袁世凯还凛然进殿,那他就是岳飞,可惜他不是,他转身就跑了,这是人之常情,咱们没资格这么去要求别人;
如果他跑了后,调齐人马,围攻紫禁城,迫使载沣交权,然后挟天子令诸侯,那他就是曹操,可惜他也不是;
如果他跑了后,调齐人马,围攻紫禁城,迫使载沣交权,从而实行他所倡导的君主立宪,那他就是一代伟人,可惜啊,历史就是这么无情,英雄和狗熊有时就是一念之差。
事实上,他什么也没做,乖乖的,没做任何反抗的交出了所有的权力。
袁世凯是什么?我想大家已经得出结论,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忠臣,尽管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在当时已经不那么合时宜了。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3 09:09:16 +0800 CST  
第六章 治国如同过家家
罢黜袁世凯的行动竟然是出乎意料的顺利,这样年轻的载沣不禁洋洋自得起来。既然袁世凯我都可以收拾的如此轻松,别人自不在话下。
于是载沣的干劲更足了,干什么?干事业呗。干什么事业?过家家呗。
有人说了,人家是政治家,是国家领导人,人家做的是军国大事,怎么到你嘴里就成过家家了,别着急啊,听我慢慢讲来。
我没就从载沣从政开始说起吧。
此人他当年作为“谢罪专使”到德国转了一圈,别的没学着,只是记住了德国皇帝威廉的一句话:皇帝要直接掌握军队。载沣越想越有道理,是啊,军队必须掌握在我们皇族手里,特别是不能让汉人拿去了,那江山必倾。于是回国就建了个陆军贵胃学堂,主要招收出身于亲贵家庭的子弟,当时载沣带头入学,他的弟弟载洵和载涛也跟着进了学堂。那个喊着要手刃袁世凯的溥伟当时也是这个学堂的学生。这下乐子可大了,一群富二代、富三代、富四五六七代外加权二代、权三代、权四五六七代,他们平时是干什么的啊,提笼架鸟的呗,招猫斗蛐蛐的呗,把这帮孙子们凑在一起,那太合他们的心意了,直接把贵胄学堂当成可以天天开的大PARTY,老师直接就当奴才那么使唤,吃的那是山珍海味,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高兴了还可以在课堂上来段京戏,靠,就这么所破学校,竟然诞生了那么多军队高级将领,你说这不是过家家,是什么?
这还是当年的事情,咱们再看看真正开始摄政后,载沣是怎么玩儿的。
1908年12月,建立了一只由载涛、毓朗和铁良担任训练大臣“禁卫军”,都是从陆军中挑选的精壮士卒,目的是用来保卫皇帝和王宫。
1909年1月,载沣指派善耆、载泽、铁良妥为筹划,意欲重整海军,而真正海军出身的萨镇冰却名列第四。
1909年7月,宣布三岁的溥仪为海陆军大元帅,并由摄政王代为执行。
接着,将军谘处从陆军部独立出来,变成一个襄助摄政王的一个专门机构,指派载涛和毓朗负责;
将海军处从陆军部中分出来,设置独立的筹办海军事务处,由载洵和萨镇冰充当筹办海军大臣。
载沣还任命排汉思想最厉害的良弼为禁卫军第一协统领官。
1909年8月,载沣又命陆军部尚书荫昌兼任近畿陆军六镇的训练大臣。
1909年12月,载沣宣布设立海军部,以载洵为海军大臣。
类似这样的安排一直折腾到1910年秋天
大家都看出来了吧,载洵为海军大臣、载涛统领禁卫军和军谘处,他自己海陆军大元帅,三个毕业于陆军贵胃大PARTY,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后生,获得了中国军队的领导权。这恐怕也创造了世界军队史上,最高级将领年轻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任人唯亲做的如此露骨,如此的不加掩饰,以为只要是自己兄弟就放心,可结果是不光让有能力的汉族官员心灰意冷,也使那些忠心耿耿的满族官员倍感受伤。于此同时,在满族贵族内部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帮派内耗,贪腐横行,而就在这时候,各地的革命党风起云涌,接长不短的发生以推翻清廷为目的起义。
面对摇摇欲坠的现实,载沣就如一个坐在波音飞机驾驶室的老农,除了把自己的农民兄弟调进驾驶室外,就只剩下对着那些花花绿绿的仪表盘发呆了。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3 21:09:27 +0800 CST  
13574825483 回复日期:2010-02-23 22:30:22
改一改-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意思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3 22:56:30 +0800 CST  
第七章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本节将记述辛亥革命前夜,各地的风起云涌反清革命运动,孙中山,黄兴,汪精卫等一批新的人物将会粉墨登场登场,敬请关注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4 09:30:13 +0800 CST  
为什么没人顶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4 15:56:13 +0800 CST  
第七章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晚清,一直有立宪和革命两股希望促成国家政体变革的势力,其中以当年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相对温和,他们寄希望于清朝统治者,希望他们能够看清国际国内形势,从善如流,穷则思变,学习先进国家的治国经验,将中国引向一条民主治国的康庄大道,事实上他们也曾接近成功,他们遇到了一位开明的皇帝,只可惜开明皇帝背后还有位不太开明的皇太后,以及她所代表的力量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1898年,戊戌变法被残酷镇压之后,原本不为大家接受的激进的革命势力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主张不妥协,不忍让,坚决推翻满清统治,对,就是造反。但与以往历次与改朝换代有关的革命不同的是,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帝国,而是要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中国近代史中,最难讲最难理解的就是这一段,立宪派好几拨,革命党数百个,尤其是革命党,一群晚清愤青,他们有理想、有知识、爱国家,爱人民,勇于现身,但又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很多人眼高手低,敏于言而讷于行,今天的敌人明天就握手,明天的同盟后天就解体,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和历次改朝换代相比,这个时候思想空前解放,行动空前混乱。
那么,从哪说起呢?从同盟会开始吧,这个组织太重要了,后来影响中国的革命与反革命大都出自这里。
1905年8月,日本东京,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将其几年前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确定为同盟会的革命政纲,并将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
这个孙中山可不一般,现如今,他的故乡被命名为中山市,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中山路,且都是该市最繁华的大道之一。
孙中山,姓孙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只因在日本时用的化名中山樵,后人才称其位中山先生,其实他自己题字写文件从来没用过这个广为人知的名字。
孙中山从小受西方教育,属于民智未开之时最早接触先进民本思想的知识分子,喜欢高谈阔论,自视甚高,曾经在1894年,二十八岁的时候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上李傅相书》,洋洋洒洒七千言,开头一大段是马屁文,奉承完李鸿章博学多才日理万机,又说我国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伟大成就,国力已经堪比欧洲,洋人有的我们都有了,我们广大群众无不欢欣鼓舞等等,要不是用古文写的,我还以为是新华社社论呢。马屁拍完,进入正题,后面应该说写的不错,用流畅的文笔,清楚的逻辑,以拳拳爱国之心,说了一大堆放之四海皆准的废话,水平大约可以相当于政教系本科的毕业论文。
不要认为我这么说是贬低革命先驱啊,革命先驱也有年轻的时候,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对于一个年轻人已经殊为不易。
当然了本科毕业论文没有引起李中堂的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许李大人根本没有看到这封信,也许看到了,懒得作秀,于是没有回信。总之,孙先生的这篇寄托了自己革命理想的大作发出后,即石沉大海。
可孙中山显然将这看做了李中堂的傲慢,于是跑到美国檀香山,创建了一个叫“兴中会”的组织,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本来想报效朝廷,结果不给老子机会,老子推翻了你。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5 08:46:01 +0800 CST  
linkpad 回复日期:2010-02-25 08:50:42
很好,前排占位,就看后面怎么写了

淫熊拖拉机之夜已经一拖再拖,民怨载道了
————————————————————————
我现在越写越顺,感觉思如泉涌,而且这段历史确实太有意思了,目前来看,写到1911年武昌起义,估计得写两万五千字,这种写法,如果写到2008,起码50万字。
第一部 1908-1949,比较好写,我骂溥仪窝囊废,估计也没人告我,告我也不怕,但第二部,1949-1979,就有些危险,第三部1979之后的,我写是不写呢?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5 09:11:48 +0800 CST  
看的人越多,顶的人越多,我写起来就更来劲,大家支持我啊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5 11:35:45 +0800 CST  
几个月之后的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兼并了“辅仁文社”的兴中会在香港正式成立总会,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
这个誓言的前两句,概括起来就四个字——反清复明,后两句概括起来六个字——等贵贱,均贫富,有人说,你就扯吧,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驱难道狭隘到和韦小宝一样吗?难道就会拾人牙慧,拿宋朝农民起义领袖的政纲直接照搬吗?
你还别说,孙先生后来加入了洪门,而许多资料显示,这个洪门就是当年的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韦小宝同志是天地会青木堂堂主,孙中山同志是洪门致公堂洪棍,二人职位相当。
这里要表明一下本人观点,本人绝对不认为孙先生这四句口号狭隘,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反清复明”这个口号是狭隘的,“驱除鞑虏”就是大汉族主义,纯粹是这些年错误的历史教育造成的。
元朝,清朝作为我们中国国土上曾经出现过的历史时期,是客观存在的,于是我们弱智的历史教科书的编撰者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竟然简单的将这两个朝代的入替等同于中国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根本抹杀了侵略者以武力征服弱小,以野蛮强奸文明的罪恶,在CCTV一套竟然在黄金时间播出《施琅大将军》,公然将一个先投降侵略者,后又狐假虎威,帮侵略者将祖国最后一个据点攻陷的大汉奸涂抹成民族英雄,这是纯粹的颠倒黑白。
所以说,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很有见地的,以反抗侵略者为由,不仅可以得到广大大汉族群众的共鸣,也更容易化解汉人知识阶层、汉人官僚阶层的敌意,应该说这是一个和大汉族主义无关的政治正确、效果显著的政治口号。
如果您不同意我上述的历史观,那就不用往下看了,因为我后面会讲到很多很多的抗日英雄,如果以现在那帮弱智历史学家的观点,薛岳还打什么长沙会战,直接投降,然后率领虎狼之师一举攻克重庆,大东亚共荣圈建立后,也许也可以拍一部《薛岳大将军》的电视剧在黄金时间播出,岂不扯淡。
至于“等贵贱”,与人本思想,与人权思想相符合,与资产阶级革命“人生而平等”的观点相符合,是及其积极的,是我们大家至今还在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均贫富”则有其历史局限,这一点,待咱们讲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践”时,会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5 22:38:17 +0800 CST  
言归正传,接着说我们的孙先生,从这之后,孙中山就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在游历列国,宣讲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也在逐渐完善自己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已经不再是给李中堂写毕业论文时候的毛头小伙子了。
及至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孙中山的地位日隆,此时的他及他的战友们已经不满足于零敲碎打的宣传革命了,他们准备主动的向保守的立宪派,也就是保皇派发起论战,《民报》于是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们的阵地,孙中山在这个阵地上发出了第一声呐喊,在这里他首次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也就是“三民主义”,这次为《民报》所写的发刊词,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与十年前那份洋洋洒洒的“毕业论文”已经是天壤之别。
清末的革命党与历次农民起义不同,晚清的革命党不是官逼民反的下层群众,正相反,他们是一群衣食无忧,且大都有过留洋经历前景看好的年轻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更多的具有理想主义的光辉,记住这些人物吧,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其美、张继、章太炎、陶成章、汪精卫、朱执信、廖仲恺、陈天华、黄侃,他们是同盟会的第一批会员,他们那时都很年轻,不知是清末的摄影技术高,还是这些革命家真的都具备了偶像明星的气质,一个个文弱清秀中又透着勃勃英气,单看照片,你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这是一群坚定的暴力革命的信仰者、鼓吹者,更不能把他们和心狠手辣的暗杀活动联系起来。
可是,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一群精英组成的团体,也许是最没有效率的团体,没有强势领导的一群精英组成的团体则肯定是没有效率的团体,很遗憾,在这一群自视甚高,也确实十分有才的愤青之中,孙中山确实还没有让所有人心悦诚服的资本,而未经众议,私自收受日本政府的资助离开日本,则导致了成立不足两年的中国同盟会分裂。
不过分分合合在晚清革命党当中确属常见,于是孙中山没有气馁,似乎所有人都没有气馁,大家在折腾中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之后几年,革命党最主要的成绩就是组织了无数次失败的武装起义。


第七章 连载完,将原来的章节名“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改为“爱国愤青孙中山”,原因是写起来,东西越写越多,本来准备描述的革命党的牺牲只能往后了。

楼主 剑气豪情  发布于 2010-02-26 11:45:19 +0800 CST  

楼主:剑气豪情

字数:1834151

发表时间:2010-02-23 01: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2 14:30:23 +0800 CST

评论数:319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