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计-解读搅动中国历史风云的奇女子和王后妃嫔

题记:
这个帖子是为那些搅动中国3000年历史风云的奇女子和王后妃嫔们而写的。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00:14:10 +0800 CST  
打头第一个,从我们最熟悉的慈禧太后开始。

叶赫那拉氏(公元1835年至公元1908年),她活着为家族谋富贵,死后被啃亲族们不择手段地利用炒作,发挥着最后一点剩余价值,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变成了侍女、亲戚、情人们的摇钱树。她是历史上被妖魔化程度最高的女人,人生每一步都被后人戴着有色眼镜和放大镜观察。

她生活的年代离现在不过100多年光阴,但是身世依然扑朔迷离。名字不详,连父母都考证出好几个。正史说,她出身镶蓝旗叶赫部,就是皇太极老娘的那个部落,被努尔哈赤给灭了。她爹惠征,最高职务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员,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委书记;她娘富察氏。近年有山西的学者考证说叶赫那拉其实是山西长治市一个贫下中农家庭出身的汉族姑娘,原名王小谦。因为家徒四壁,她被当牲口一样卖来卖去最后进入正在潞安府做知府的惠征家做丫环,改名玉兰。后来富察氏发现她每个脚的脚底都有一颗痔,是皇后标记,就收为干女儿养起来待价而沽。这一说法列出了一堆证据做支撑,但是说服力不够强。我们以正史的说法为准。

清朝后宫是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每隔三年,皇帝都要选一次秀女,挑一批新鲜血液进来盘活后宫的深潭。宫女在宫中五到十年如果没受到宠幸就会被送回家找对象嫁人。清朝对待宫女还比较有人文关怀。出宫时可以得到几十两银子作为青春损失费。秀女是从二十四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中选出。前朝选秀有的比较看重容貌,以至于像王娡(汉武帝之母)这种已婚已育的都混了进去。清朝选秀比较严格,更注重品行和门第。在选秀女时,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从这点来看,叶赫那拉不可能是汉女,惠征有几个脑袋敢弄个汉女进宫?然后要着旗装,由皇帝和太后亲自挑选。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00:27:48 +0800 CST  
叶赫那拉参加了1852年咸丰皇帝的选秀,被封为懿贵人。清朝后宫的等级制度与前朝差不多,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宫女。只要入选秀女,进宫就是贵人,而且是五等贵人。叶赫那拉就是五等贵人。
慈禧是为数不多留有照片的清朝王后,估计很多人都看过,老年时期的照片可以说相当幻灭。但这不足为凭,任凭再美丽的容颜最后也必将是年老色衰。入选为五等贵人说明那拉氏的整体素质应该是过硬的,容貌身材和气质应该都相当好。不然也选不上。但又说明那拉氏家的出身不够高贵。满人入关没多久,已经被汉人的门阀出身观念给毒害至深了。秀女的门第直接影响她们在后宫的地位。有一份清廷的封秀女内幕这样写:公爵、将军家庭出身的秀女封为妃,知府、员外郎出身的封为嫔。叶赫那拉作为一个地方官员的女儿,只能从最低的贵人奋斗。

关注公众号:翠羽札记,每天更新不同的内容。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00:33:29 +0800 CST  
你以为选秀是这样的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00:55:38 +0800 CST  
其实是这样的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00:56:36 +0800 CST  
那拉氏入宫后住进了长春宫。她自己曾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一个女人是否对异性有吸引力,除了容貌,还有身材、气质以及其他奇技淫巧。但那拉氏说了,“宫人以我为美”,强调了“美”这个字。美得被全体人员嫉妒砸板砖,说明慈禧的容貌应该不会差。
《十叶野闻》这样描述咸丰帝迷恋那拉氏“当文宗初幸慈禧之日,颇有惑溺之象,《长恨歌》中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者,仿佛似之。”当年李隆基迷恋杨贵妃也不过如此。而且,《清稗类钞》说她“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纪》说“以己之聪明智慧,遂蒙帝宠。”说明她不仅长得迷人,而且心思细腻,善察上意。揣摩上意是门技术活儿,不是人人都学得会。
咸丰帝非常好色,在太平天国起义闹得轰轰烈烈时,他“置不顾,方寄情声色以自娱,暇辄携妃嫔游行园中”。除了三宫六院,他还让太监挑些年轻貌美的汉族女子安置在圆明园,经常以打更值夜班的名义跑去圆明园。“文宗渔色,于圆明园隅,暗藏春色,谓之四春,世竞传之”。其中四个得宠又美貌如花的,他给起了很香艳的名号—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罗春。而且咸丰帝还是个艺术爱好者,喜欢看戏,有时还亲自粉墨登场。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16:31:54 +0800 CST  


这是老年慈禧的照片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16:34:21 +0800 CST  



用ai技术修复过,看得出容颜不俗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16:35:25 +0800 CST  


气场很强大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16:37:04 +0800 CST  
那拉氏深谙咸丰帝的喜好。她很努力地钻研提高自己的艺术才能。据史记载,她的字写得不错,临摹过名家的帖子,能写行书、草书,还会画兰竹。而且,慈禧与众不同的是,酷爱读书,“西后先入宫,夏日单衣,方校书卷。”夏天热得像蒸笼一样,她还在埋头苦读。这在后宫的胭脂堆里算是佼佼者。
咸丰帝整天吃喝玩乐,政务懒得理。在那拉氏得宠的时候,经常让她帮忙处理一些公务。“时时披览各省章奏,通晓大事”,有时候完全交给她代办,“常命其代笔批答章奏,然胥帝口授, (懿贵妃)仅司朱而已。”历史又一次重演,这和武则天、刘娥、萧绰等的经历多少有几分雷同。每一个垂帘听政的女强人都是由她们的老公创造参政的机会。据《慈禧外纪》记载,就是她劝说咸丰帝“用曾国藩,节制各师,借给湘军粮饷,无有缺乏。”启用汉族大臣去镇压汉族草根造反,这个以毒攻毒的计策已经泄露出那拉氏的政治手腕何等高明。又妩媚又能干,引起了咸丰帝的警觉。历史上太多这样的例子,清朝的祖训是坚决不允许女人干政。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那拉氏锋芒露得太过了,咸丰“厌之,尝从容为孝贞后言妃机诈”。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弄不好会被赐死。但那拉氏命中该有她的天下,不偏不倚不早不晚就踩在那个点儿上,她怀孕了。

关注公众号:翠羽札记,每天更新不同的内容。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16:38:08 +0800 CST  
1856年4月27日,她生了个儿子,取名载淳。儿子的降临让她的命运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那拉氏的这个孩子是咸丰惟一的儿子。虽然他对那拉氏的心机隐约感到不安,但母以子贵,她还是被晋封为懿妃,没过多久再次晋封到懿贵妃,成为后宫的二把手。咸丰掉以轻心了,也许他觉得自己不至于人丁稀少到只有一个儿子,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儿子接踵而来,不用担心接班人的问题。有野史说载淳是那拉氏和奕的私生子,还有说是她狸猫换太子从后宫某氏那里抢来的。这些都不足信,现在的清宫解密档案有那拉氏生孩子的详细记录,连生前的胎动、用药回奶等细节都记录在案,可见野史都是冲她泼粪水极力想搞臭她。
1860年,英法联军6000多人攻打北京,咸丰帝望风而逃,跑得比兔子还快。当年永乐帝迁都北京,就是因为北京的战略地位重要,他要“天子守国门”,以防外敌入侵。明末亡国之君崇祯帝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拒绝逃跑,选择上吊自杀。相比之下,咸丰帝真是个一点气节没有的孬种,6000多洋人就把他吓得乱窜滚回了满人起源的东三省。他带领老婆儿子、王公贵族逃之夭夭,还不忘粉饰,说自己是去“巡狩”,到热河检查工作。

楼主的公众号: 翠羽札记。每天更新不同的内容。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16:40:29 +0800 CST  
到热河之后,洋人的枪炮打不着他,总该调兵遣将扫除外患了吧。他阁下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还在包场看戏,天天锣鼓喧天,夜夜美女伴随,活的麻木不仁。要说他此时不想雪耻,那是冤枉了。他是有心无力,没那个本事没那个能耐,只能麻醉自己。1861年3月,咸丰帝薨。官方说法是得痨病死,但坊间一直传言他是自杀。清朝皇族、书法家启功就这样说。自杀不太可信,因为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他这么做。一是儿子太小,那拉氏又野心勃勃,城府很深,他不会放心把江山交到他们手里;二是曾经跟自己争皇位的恭亲王奕正值壮年,智勇双全,随时可能把儿子的江山抢过去自己管理。要他杀了自己怕是不甘心。但纵情声色却在客观上加速了他的死亡。
怎么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死后江山怎么处理。在咽气之前,他确定了一个看似十分完美的权力制衡机制。太子交给肃顺,朝政交给载垣、端华、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七个大臣,然后给钮祜禄氏和那拉氏各一个印章,“御赏”和“同道堂”。奕这会儿正在北京和洋人和谈,就被踢出局了。其中载垣和端华是铁帽子王;景寿是驸马;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是军机大臣,焦祐瀛是肃顺的人。肃顺等对政事的处理意见必须加盖两个印章才能生效。这个机制让那拉氏、肃顺互相制约,如果运行得好可以让国家太平。但是如果某一方坐大,那就形同虚设。

楼主的公众号: 翠羽札记。每天更新不同的内容。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17:05:31 +0800 CST  


咸丰帝。清朝皇帝的画像都是瓜子脸,八字眉,很消瘦。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17:10:45 +0800 CST  
载淳登基后,钮祜禄氏和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根据《清稗类钞》记载,咸丰帝在临死前想学刘彻赐死钩弋夫人那样处理掉那拉氏。某天,他春日泛舟,那拉氏毛遂自荐说自己在江南呆过很长时间,划船在行,“乃亲理篙楫以侍”,亲自摇橹。划船也是技术活,那拉氏可能太久没玩过变生手了。“讵文宗立未定,而后篙遽下舟为之侧,文宗颠堕水”,竟然把咸丰摇水里去了。咸丰很不爽,不少人趁机挑拨离间,“以那拉将覆满洲诅咒之说进”。
话说1619年,海西女真的叶赫部,也就是皇太极的外公家,被努尔哈赤消灭时,最后一代贝勒布扬古说了句话“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掉建州女真!”正史中没有记载这句。诅咒在皇太极时开始受到重视。皇太极在位时,翻新沈阳的旧行宫。挖房基时发现一块二尺长一尺宽的石板,上刻八个大字:“灭大清者叶赫那拉”。皇太极觉得外公家族阴魂不散,于是规定,皇帝不得以叶赫家族之女为妃,更不可封为皇后。

楼主公众号:翠羽札记,明天更新,敬请关注。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22:29:09 +0800 CST  
此时有人重提这个诅咒。咸丰心里也犯憷,“乃拟致之死”,打算赐死那拉氏。他这个想法曾经跟肃顺提起过,“ 朕不日将效汉武帝之于钩弋夫人故事,卿谓何如?”这是他的家事,谁敢乱发言。肃顺“不敢置一词”。不说话那就是默认,这事传到了那拉氏耳朵里,“衔肃”,恨死他了。如果咸丰杀了那拉氏还好说,他后来又犹豫了怜香惜玉了,这可就把肃顺给坑苦了。
咸丰设计的八大大臣辅政方案一投入实施,就出了问题。八大臣想过把皇帝瘾,“擅政”。两宫皇太后在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与托孤八大臣召开第一次最高会议,讨论公文流转的具体操作办法。尤其是报告、请示和干部任免等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八位大臣没把两个女人放在眼里,不就是30不到的两个少妇嘛,头发长见识短。他们提出,圣旨由大臣草拟,太后盖章但不能修改。下面打得报告你们俩也不能看。这样一来,她们俩就成了管公章的小保管员了。钮祜禄氏和那拉氏都不傻,坚决不同意。原则性问题没有讨论的余地,她们要求拥有审核权、修改权、否决权,并决定盖不盖章。八大臣说什么也不能答应这样的要求,那不等于她俩就是皇上嘛。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争了四天后,八大臣让步,同意了她们的要求。这次会议让两宫太后看清了八个大臣的野心,她们俩拧成一股绳,打算除掉他们。恭亲王奕进入了两人的视野。

楼主公众号:翠羽札记,每天更新,敬请关注。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6 22:34:47 +0800 CST  
恭亲王是咸丰的弟弟,也是皇族里面最能干的人才。在咸丰病重的时候,北京有个谣言说洋人想用恭亲王代替咸丰。经过肃顺这些与恭亲王不合的大臣添油加醋一掰活,恭亲王被排斥在了托孤大臣行列。肃顺还以载淳的名义要求恭亲王留在北京,不让参加咸丰的丧礼。
被挤出最高权力机构之外,恭亲王当然不服气不甘心。太后通过密函的形式联络恭亲王,他立刻对两宫抛来的橄榄枝做出了反应,快马加鞭来到热河,祭奠咸丰,然后单独和两宫太后见了面。这里出现个问题,肃顺等八大臣掌权后,对恭亲王是小心防范,明文不让他赴热河的。恭亲王抗旨到热河,肃顺竟然没有警觉没有任何反应?是大意还是出现了什么变故?没有史料佐证,总之是见了。单独会面长达两小时,主题就是除掉顾命八大臣。会面结束后不久,两宫太后突然要求回銮北京。肃顺感觉事情不大对头,他以洋人未撤走回京有危险为理由坚决不让回銮。两宫太后早就想到他会阻拦,那拉氏直说,回京后如有意外,不与你们相干。她必须回到北京,热河是肃顺的地盘,北京有众多同情和支持恭亲王的势力,只有回到北京才能动手。肃顺还是掉以轻心了,两个小女人“彼何能为”。

楼主公众号:翠羽札记,欢迎关注,每天同步更新。




楼主 明翠羽  发布于 2020-02-27 14:04:06 +0800 CST  

楼主:明翠羽

字数:4701

发表时间:2020-02-26 08:14:1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7 16:16:18 +0800 CST

评论数: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