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人物志(原创长篇、每周更新)

先祝天涯网友们看帖愉快,祝天涯论坛红红火火!
春秋战国人物志
兵圣·孙武
孙武是谁?本系列作品讲春秋战国人物,为什么先讲孙武?我觉得首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
孙武,字长卿,尊称为孙子、孙武子,他是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后期人物,具体生卒年无可考证、只能大约推断。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极为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创作了享誉世界的著作《孙子兵法》。由于孙武有着光辉战绩、精深思想,人们习惯称其为兵圣、兵家至圣,孙武也被特定尊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我讲春秋战国人物,先讲孙武的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春秋战国乱悠悠。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动乱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的特点是诸侯混战、礼坏乐崩、发展变革、思想争鸣。烽火连天的岁月,最强硬的说服力莫过于动用武力、发动或抗击战争,以此攻城略地、争名逐利。兵家应时而生,兵家是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开始出现的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兵家的出现,深重影响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时局,自然大放光彩。孙武是兵家杰出代表人物,所以我先讲孙武。
第二,孙武对我个人的影响很深,尤其是对我的思维模式、思考方式有着重要塑造。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听讲、阅读不同版本的《孙子兵法》,最初看一些描绘《孙子兵法》的图画书和很多战例故事来了解《孙子兵法》。此后,我逐步深层次、系统化研读、学习《孙子兵法》,至写作本文之时(2018年10月上旬),我翻阅《孙子兵法》全文若干遍,抄写完全文三遍。今后,我也准备时常翻看此书。对于孙武和《孙子兵法》,我有浓厚兴趣、深厚感情。讲一代兵圣,我多少有些底子、不是门外汉。因为我极为推崇孙武、《孙子兵法》,在之前,我一直酝酿(yùn niàng)写孙武、《孙子兵法》的相关作品,所以在准备较为充足、理解较为透彻之后,我才动笔写本文。本文是我创作的第一篇以孙武、《孙子兵法》为主题的作品。
第三,孙武是春秋时期人物,他出生于齐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其国土范围大约是现今的山东省北部、中部和东部,若是按照这个国土范围来说,我也是齐国人,孙武和我都是齐国(山东)人氏。出于家乡情结,我讲春秋战国人物,更愿意先讲孙武。并且,我感觉很值得讲述孙武这位兵学大家。
已经回答了两个问题,我来具体讲孙武、《孙子兵法》。
孙武,虽然他是齐国人,但他效力之地主要在江南一带的吴国。这一点,我觉得齐国有如此能人、却不能用,很遗憾,有点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批德国科学家。二战前后,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派迫害、杀戮(lù)犹太人。爱因斯坦和幸存下来的一些犹太人科学家,原本都是德国人,然而不得不逃离德国、来到美国和其他地区。改入美国国籍的爱因斯坦,创作了《相对论》系列作品,后来,美国军事科研人员根据爱因斯坦的学说、原理而发明、研制成功核武器:原子弹、氢弹。并且,美国先研制成功原子弹后,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德国法西斯派也费劲研制核弹,却徒劳无功,其失败重要原因在于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批人才的流失。对比于爱因斯坦其人其事,孙武也是没能在故国效力而转投其他国家。据此,我认为:人才的效能十分巨大,流失人才往往等同于强大敌方而自取灭亡。
孙武从齐国离开的原因,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否受到齐国的恶劣对待,但至少,齐国没有提供给孙武施展能力的平台,吴国却对孙武一度重用。在吴国重臣伍子胥向吴王阖闾(hé lǘ,人名)鼎力推荐孙武之后,吴王阖闾面见孙武。孙武把创作的兵法十三篇献上,供吴王观阅。吴王对孙武的军事理论赞赏有加,两人交谈后,吴王脑洞大开,于是出现了三令五申这个典故:
吴王说:“先生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您可以牛刀小试、操练兵马吗?”
孙武回答:“可以。”
吴王问:“可以用妇女(作为兵马)来试一下吗?”
孙武回答:“可以。”
于是,吴王许可,调动吴国宫中美女,共得一百八十人。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用吴王宠爱的姬女二人分别担任队长,并命令都拿着戟(jǐ,一种长柄兵器)。
孙武下令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心吗?”
妇女们回答:“知道。”
孙武说:“向前,你们就看心口方向;向左,就看左手方向;向右,就看右手方向;向后,立即看背心方向。”
妇女们说:“是。”
军法已经宣布,孙武安排好准备处置不法分子的一批兵器,三番五次把军法、纪律交代清楚。
随后,击鼓命令向右。妇女们都感觉太好玩了、哈哈大笑。
孙武说:“军法不明确、约束不清楚、命令不熟悉,是将帅的罪过。”
孙武又三番五次讲明军法、纪律。
击鼓,命令向左。
妇女们又哈哈大笑。
孙武说:“军法不明确、约束不清楚、命令不熟悉,是将帅的罪过;既然已经再三讲明了,你们却不执行命令,这就是队长的罪责。”
紧接着,孙武要斩杀两个美女队长。
吴王正在从台上观看操练,一看孙武下令拉出两个宠姬要斩杀。吴王大惊,赶快派人下令,向孙武说好话:“寡人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寡人如果没有这两个宠姬,吃饭也没有味道,请不要斩杀她们。”孙武说:“我既然已经受命为指挥此次操练的将军,将军在军队中,对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便斩了两个美女队长,以此示众。
孙武挨次选用下一个美女为队长,于是重新击鼓发令。妇女们警醒起来:孙武操练,不是开玩笑的!
妇女们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等等动作,都符合了规定的要求,无人敢出声。于是,孙武派人报知吴王:“兵马操练已经整齐划一,大王可以下来观看,任凭大王想怎样用这队兵马、就怎样用,即使(让她们)赴汤蹈火也是可以的。”吴王说:“将军结束操练、回去休息吧,寡人不想下去看了。”孙武认为:吴王只是喜好兵法理论、粗解皮毛,不能实际运用。
经此三令五申一事,吴王知道孙武善于用兵,终于任命孙武为将军。
三令五申的典故,使得不少人觉得孙武不近人情、为了严明军法而杀害美女,是不是灭绝人性?我估计有些女士看了这个典故,她们会立即给孙武打上负面评价。
在网络的“百度知道”版块里面,以前有一个网友提问:三令五申的概括。我在那个提问上解答了一番,我的这条解答被选为该问题的最佳答案。至今(2018年10月上旬),该问题、解答被浏览量有一万多人次,有些意思的是,给我的这条解答点赞(支持)的有169人次,点踩(反对)的高达226人次。
我对三令五申典故的看法:军事行动中的军事演练,也容不得马虎,多次宣布了军法、号令,兵马还是不听,就应该军法从事,这是明确军法、严格训练。
有人会反对:这些军法、训练有用吗?有必要这么严厉吗?
我请大家先想一想:土匪能不能打得过正规军?品质败坏、军形散乱、训练无序、兵器杂差的土匪山贼们,碰见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一般不出意外,土匪山贼们都会被打得溃不成军。甚至,东北方言中有“山炮”一词,这个词语最初由土匪发明,起源是曾经的东北地区的土匪山贼们,他们的兵器杂乱差劲,搞了一些劣质火炮,临战开炮时,滑稽发生了:土匪山贼们手忙脚乱地开炮,常常打偏打不准;有时候开炮变成了哑炮、根本不出响、打不出炮弹;还有时候火炮炸膛(táng)、火炮自动爆炸导致杀敌不成、自损兵马……久而久之,东北方言的“山炮”指的劣质不靠谱的火炮,也可以指人头脑简单、说话办事不靠谱。问一问:土匪山贼们怎么能打得过正规军?正规军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保卫人民、保家卫国的必要条件。军队训练,必须严明军法,此为战场取胜的必备要素之一。《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重视的就是军事用兵:军事用兵是国家的大事,是军民生死安危的主宰,是国家兴败存亡的关键,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了解的。军事上,绝对不能像过家家一样;战场厮杀是拼命,敌人对我们更加严厉、更加冷酷、更加要置之死地,我们的训练、作战绝不容儿戏。如果在纯属现实的军事用兵上过家家、形同儿戏,就是对国家、军队、民众的不负责任。
讲到这里,有的读者会急切想知道:孙武整得这么军法严明,他的治国、治军、用兵都怎么样?
孙武和伍子胥等人一起,治理吴国、训练军队。为了吴国称霸,也为了伍子胥等人对楚国报复深仇大恨,吴国起兵攻打楚国。孙武、伍子胥等人指挥吴军三万兵马(另一说为六万兵马),较量兵力远远多于吴军的楚国大军(有说法为楚军二十万兵马)。孙武每战必胜、五战五捷,挥军深入楚国、攻占了楚国的国都,楚国被沉重打击。
对楚国作战之外,孙武治国、治军,促使吴国向北对齐国、晋国造成很大威胁,吴王名声也随之大为显扬,吴王阖闾自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最终,孙武功成身退、飘然高隐,留传下一部《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十三篇》《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创作最早、最负盛名的古代兵书。这部兵书分为十三篇,共计五六千字,内容博大精深,思想全面精要,逻辑缜密严谨,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入选中国古代第一套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之首,《孙子兵法》还与《五轮书》(日本宫本武藏著作)《战争论》(德国克劳塞维茨著作)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兵书”。至今,《孙子兵法》已经被翻译成至少二十九种文字版本,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千百年以来,广大民众称赞此书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千年兵家圣典”、“百代谈兵之祖”。历代军事家、政治家,乃至现代企业家,很多人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孙子兵法》为“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再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他更是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不少对《孙子兵法》感兴趣、但没有阅读过此书的朋友会问:《孙子兵法》讲的什么具体内容?
我多年研读、学习《孙子兵法》,总结出此书的四项核心。本文介绍这四项核心,由于单篇文章字数受限,我只讲四项核心,不展开所有内容来讲,以后时机成熟时可以写专门写一部相关于解读《孙子兵法》的书。
我总结的《孙子兵法》四项核心:强化意识、积聚实力、计算分析、行动合理。
第一,强化意识。
强化意识包括:明确正确目标、找准正确方向,在此基础上,坚定信念、凝聚士气、冷静不怒、获胜不骄、失利不馁(něi)等。
明确正确目标、找准正确方向之后,最重要的是坚定信念,无论什么困难、挫折、打击,都不被击垮,以无比的信念、无穷的信心生存下来。以长征为例,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红军长征,红军在极为困难的形势、情况下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是有正确目标、正确方向的坚定信念。信念无敌,人,可以身体被击倒、被摧毁、被粉碎,但无论何时都不能在精神信念上被打倒。精神信念只要永存,就对正确的目标、方向不言放弃。只要生存下来,即使身处逆境,也随时可能出现转机。
国家级和世界级的象棋大赛中,有一些顶尖级棋手有时会在很可能输棋情况下柳暗花明、反败为胜。有些门外汉认为是那些顶尖级棋手的运气真好、棋艺真高。其实,固然有顶尖级棋手的运气好、棋艺高,更重要的在于他们面对暂时失利的态度:只要我还没有输,我就能坚持到棋局结束,随时要找准机会扳回来,即使输了这盘棋,我还没有被击垮,我能继续钻研棋道,早晚可能赢你。
获得过十几次全国级象棋大赛冠军、蝉联十届全国象棋个人冠军的胡荣华,他总结过几点,其中有这两句:人要学会如何从胜利走向胜利,更要学会如何从失败走向胜利;一个棋手的自然年龄不能逆转,但心理年龄却可以永葆青春。
不仅对下棋,而且对人生,都是如此。即使面对病魔,也要热爱生命、不言放弃。前些年,胡荣华对一位12岁的喜爱下象棋的、身患骨癌的小朋友发过一封公开的信件,胡荣华信中的几段话,很有道理:
“……大半辈子和象棋打交道,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象棋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不是棋盘上一时的胜负,也不是大大小小的冠军和荣誉,而是对人生的感悟。
人生如棋,其实做人和下棋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哪个人的生活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麻烦,是否能够渡过难关,要看你如何面对。这就和下棋一样,碰到一个难缠的对手,你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战胜他,必须要用尽你所有的智慧和能力,这可能是一盘无法速战速决的持久战。
考验的是你的体力、耐力和毅力,最重要的,是你应有始终如一的信心和决心。你那么聪明,应该知道胡爷爷要跟你说什么,是的,对你而言,现在碰到的病魔就是一个最难缠的对手,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它,并且要为此付出最艰苦的努力。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这盘棋还要下很久,只有战胜眼前这个最难缠的对手,才能有机会迎接更多棋盘上的挑战……”
看到这里,有的读过《孙子兵法》的读者会纳闷:强化意识,还有强化意识的说明,这些是《孙子兵法》吗?我怎么在这部兵书里找不到,是不是笔者杜撰(zhuàn)出来的?
我的观点:的确,《孙子兵法》没有强化意识的专门表述,不过,我读《孙子兵法》,总是感到孙武的勃勃奋发的坚定信念,我越看越有信心。孙武写的兵书,字里行间潜藏着一种绝对生存下来、必将取胜、实现目标的信念。《孙子兵法》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即使暂时失利,也要用各种方法来下一步或最终取胜成功。都是因为《孙子兵法》的强化意识,这部兵书不断给人自信十足、自强不息的动力,这部兵书绝对没有一句让人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第二,积聚实力。
《孙子兵法》教给我们的,是尽力营造赢得战争的必然性因素。我明白孙武的要求:要以己方的绝对优势实力毫无悬念地使敌人屈服,这是最高明的方式。
孙武提出: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不用经过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武的思想很精到,我们百战百胜,很有可能对于我们是危险的。为什么?因为打了很多战争还没有安定局势,岂不是很糟糕?很多战争极为消耗己方的各种资源:兵力、人力、物力、财力等等,消耗过多会使各种资源面临用尽,若是己方资源透支了,麻烦很大,而且,即使我们能打赢,也要考虑、计算代价和收益(比如一场战争,我们打赢了,最后我们只剩了一个光杆司令、其他人全部牺牲、资源用尽,这是打赢吗)。
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不用代价来彻底解决敌人,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如敌人集体投降),既保全我们的资源,又全部获得了敌人的资源。如果做不到,其次的选择是一战即总决战,我们只打一场战争,一战而定、大获全胜,通过一场全面胜利的总决战,彻底地解决敌人。实在不行,再考虑百战百胜。
怎么做?
积聚实力。
《孙子兵法》有一套应对军事用兵的全面的积聚实力的方法。从联系上说,战争不是独立的,它需要很多因素的影响。我的观点:战争的胜利,需要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地理、气候、天气、人口、自然灾害、疾病情况、军需供给、实际作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是斗争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打赢战争,重要消耗的是经济因素(烧的是钱、粮!),师出有名、道义为先、动员号召、凝聚人心的是政治因素(打的是人、兵!),硬件必备是军事因素,高端辅助方式是外交因素……战前的整军备战,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是钱、粮。没有钱,很多军械兵器买不起、制作不起;没有粮,人都吃不饱,仗就很难打或是根本没法子打。农业发展、粮食收获是支持战争耗粮的重中之重。
第三,计算分析。
《始计篇》(又称《计篇》)是《孙子兵法》开篇,是类似于这部兵书的大纲文件。这篇标题中的“计”,主要指计算分析,也可以指出主意、想计谋。有些人认为这个“计”不是出主意、想计谋。我认为计算分析和出主意、想计谋是互相密切联系的。
孙武讲求全面地、精准地、预先地计算分析出所有的形势、情况。他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计算分析出己方和敌方、人力控制因素和非人力控制因素,即使不胜利,也不会失败:我们能打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为上、继续积聚实力。
我读《孙子兵法》,认定:孙武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极为出色的精算者、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他总是考虑事情滴水不漏,计算分析所有的情况、形势,并且有多套方案,还有一些备选方案,还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在孙武的世界里,孙武肯定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我有时想,人们如果和孙武交往,人们能想到的,孙武都能想到;人们想不到的,孙武也会想到;我想到的孙武,孙武在两千多年前会想到有人会这样想他。不过,孙武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表达出来:必要表现时,孙武会果断出手、面面俱到;不该行动时,孙武会静待时机、步步为营。我特别叹服孙武的兵书所暗藏的和表现的无与伦比的计算分析。
孙武提出:用兵之前已经有胜利把握的,是由于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充分。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充分的,能够取胜;计算不周密、胜利条件不充分的,不能够取胜;何况是不做计算分析的呢?我们根据这些来看,可以预见胜负的结果。
孙武思想,认为先确保胜利再作战,不能先作战而后求取胜利。毛 也深谙(ān)此道:必须注意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上有胜利之把握(引用毛 《毛泽东选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有些人知道我从小了解《孙子兵法》,一些人断定:笔者看《孙子兵法》,肯定会谋取好处、到处算计。
其实,这些人的想法,是片面的、不完全准的,有些情况会说对,还有些情况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为什么这么说?
计算,不等于算计。计算分析是中性词。很多人会或深或浅的计算,不同的人会各种不同的计算。比如,大爱者、明智者会计算,野心家、阴谋家也会计算。大爱者、明智者的计算,是褒义色彩的,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精打细算;野心家、阴谋家的计算,是贬义色彩的,是居心不良、图谋不轨、机关算尽。
同样是计算分析,要分人分事来看待,不能一概而论。分人分事来看待计算分析,本身也是一种计算分析。
第四,行动合理。
合理地行动,是孙武思想的实践观点。《孙子兵法》中有一大片实践方法,本篇只做总结。《孙子兵法》的实践观点,总的来说,是具体着来、实际着来。
具体地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情况实际对待。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物,需要不同对待。我读完《毛泽东选集》后,发现这一点上,毛 和孙武的观点共通。
《毛泽东选集》这样讲: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孙子兵法·虚实篇》如是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思是: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用兵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取胜策略。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正如水的流动没有一成不变的形态一样;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用兵、克敌制胜的,就称作用兵如神)。
行动合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情况实际对待,不拘泥于一格,方能层出不穷、克敌制胜。
楼主 千成葫芦  发布于 2018-10-09 20:47:50 +0800 CST  
老圣·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也有说法叫做老聃(dān),生卒年不详,推测其大约生活年代为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老子与孔子同时代,而又年长于孔子,曾经教导过孔子。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道教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称老子为老圣、大圣。
老子出生于苦县(古地名)。苦县,春秋时期原是陈国领地,后来陈国被楚国灭亡,苦县变为楚国领地,老子可以算作春秋时期楚国人。主流说法认为现今的苦县在河南省东部的鹿邑(yì)县境内,另一说法认为在安徽省境内,两种说法的地点相距较近。2011年,河南省鹿邑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
老子留传下《道德经》,《道德经》对我国民众和世界民众的思想影响非常巨大。老子离世后,过了若干年,道教兴起,由于道教起源是道家学派,老子又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所以老子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按照道教说法,太上老君,简称老君,也叫做道德天尊,是居于三清胜境的尊神之一。道教建筑供奉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分别对应三位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老子是天下之人,老君为天上之神,光环笼罩他的生前身后。民间盛传一句话:老君天上第一,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相传(神话传说),老子修道成仙,在河南鹿邑境内一处地点飞升成神。在这个成神地点,汉代开始建造老君台,老君台盛于唐代,又历经千百年时光,直至今日还有老君台。因为民众认为老君台是老子修道成仙之地,所以又称老君台为升仙台、拜仙台。
说了这么多介绍老子的信息,有的读者会觉得玄乎,还有的读者可能会问:讲了这么多的人物介绍和景点宣传,能不能讲点有用的?
没问题,我前面讲了好几段信息,是为了讲一下真实发生的故事: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侵华日军第4骑兵旅团藤田所部,从安徽省向西进犯,攻入河南鹿邑。6月1日上午9点多钟,这股日军气势汹汹开到鹿邑县城的城墙之外,他们看到周边有两处较大的建筑,左侧是县城城墙上的角楼建筑,右侧是一座台子建筑。这股日军误以为它们都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建筑工事,日军指挥官命令架起迫击炮(pǎi jī pào),下令炮击这两处目标建筑。
日军炮手梅川太郎(人名)受命发炮,第一炮击中左侧的角楼建筑,一炮之后,角楼被炸得粉碎。随后,梅川太郎又用迫击炮瞄准右侧台子建筑,一炮打出——炮弹打入了台子、什么声响也没有。梅川太郎接连发炮,炮弹都击中、打入台子建筑,却没有任何一发炮弹爆炸!一连打了12发炮弹,都是变成了哑弹、什么动静也没有。这股日军人人感觉奇怪不已,指挥官更是气急败坏,日军指挥官亲自开炮,打出了第13发炮弹,他们都等着听爆炸声,结果真是打脸——共打了13发炮弹,无一爆炸!
见此情景,日军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并停止了炮击。
当时,日军的同类炮弹攻打鹿邑县城,都很有爆炸威力。只有这座台子,被13发炮弹击中,却是啥事儿也没有。
之后,这股日军得知:这座台子,就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的老君台。
同样尊奉道教的这股日军,当即,人人胆战心惊、魂不附体,慌忙集体跪倒在老君台大殿之前,不约而同地向老君台磕头(kē tóu)谢罪……
两年后,逃避战乱的百姓陆续回到鹿邑县城,老君台的道士也回到老君台。当地民众和老君台道士一起,找到了12发没有爆炸的炮弹。原来,这12发炮弹都打入老君台之内,分别打中、打入了老君台的墙壁、树木、房屋大梁、老君像前神龛(shén kān;供奉神佛塑像的阁子),其中还有一发炮弹卡在了老君台里面的树杈(chà)上。几十年后,到了2003年9月5日,由于对老君台维修施工,工作人员意外地在老君台的土里发现了一发已经生锈的炮弹,经过层层请示并经过有关技术人员鉴定,这发炮弹是日军炮击老君台的炮弹之一。这样,总共13发炮弹都找到了。
不可思议的是,2003年发现的这发炮弹,在土里藏了六十多年。由于这发炮弹被腐蚀严重、不便保存,便移交给当地武装部门引爆了。谁也没有想到,转移到安全引爆地点的这发炮弹竟然被引爆成功,爆炸威力依然强劲——这明明是一发好用、能爆炸的炮弹!
1983年,那个日军炮手梅川太郎,此时已是老年人。他来到中国,特意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到老子故里、河南鹿邑“观光旅游”。被许可后,梅川太郎来到鹿邑老君台,他怀着一颗忏悔(chàn huǐ)的心,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着爬上了老君台33级台阶,在老君像前面拜了又拜。他说“我就是当年炮击老君台的那个炮手,我们的炮弹应该是打得很准的,打在老君台上的炮弹为什么不响,这不管是偶然的因素还是太上老君显灵护佑的结果,更说明我们发动的那场战争是非正义的,是赤裸裸的侵略!”他还说:“我今天之所以虔诚地跪拜中国的老祖先,是请求中国的老祖先原谅,请求中国人民原谅,向中国老祖先和人民忏悔请罪!”
1997年9月19日,梅川太郎最后一次来到鹿邑。他把从日本运来的白色碑柱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前,并在老君像前长跪不起、虔诚谢罪,衷心祈祷中日永无战争、全世界人民永久和平。
梅川太郎等人立的“谢罪碑”,碑体的四面,分别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英文四种文字书写“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
(有一种说法,梅川太郎立碑谢罪、返回日本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虽然包括梅川太郎在内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但鹿邑县人民还是以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把梅川太郎立的“谢罪碑”名称改为“和平碑”,表明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和向往。
故事讲完了,上述一连串故事,都是真实的。听完故事,我感觉读者朋友们都会有些感慨、感动吧!
老子的战争观,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结尾这样讲:苍天之道、自然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它们;圣人之道,在于做什么事情都不与人争夺、争斗(原文: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想,若是用在老君台被日军13发炮弹炮击事件上,也许老子在天有灵,他不与日军争斗,套用现代一句话,可以对日军说是“我就静静地看着你开炮,从来都不会打断你”;我又想,也许老子根本不想理睬这股日军;我继续想,也许老子连不想理睬这股日军的想法也没有,老子已然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老子的事迹、行踪,缥缈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做过东周时期周王朝的国家档案馆、藏书馆的馆长。东周时期,大体分为(不完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东周时期,诸侯混战、战乱频仍、九州辐裂。老子长期住在周王朝都城,他见到周王室衰微,于是他离开周王朝都城,西行出关。
老子出关:
一天,日出东方、紫气东来。
老子骑着青牛,气定神闲、不疾不徐,来到函谷关之前,准备出关云游隐居。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人名),他见到老子,对老子说:“您将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部书吧!”
老子应允,写了一本五千多字的讲明道德本意的书,随后骑着青牛、飘然西去,没有人知道他后来的行踪……
司马迁写《史记》时,还讲: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老子能够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司马迁这样写,他也不知道老子究竟活了多少岁。但不管是司马迁的说法,还是其他人的一些说法,所有的说法都指明:老子很长寿。(但是,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二百多岁两说,是夸张了。)
老子留传下的讲明道德本意的书,就是《道德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此书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为两部分:上篇《道经》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下篇《德经》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不过,根据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考古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代帛书《老子》(帛,bó;帛书,是我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帛书《老子》,是写在这种丝织物上的书),分为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一些古本《老子》也称《德道经》。中文版《老子》有两种大版本《道德经》《德道经》,又细分为若干小版本,不同版本的字、词、句子是有不少差别的,是由于留传时出现的各种原因造成的版本不统一。所以,我在下文列举的《老子》(主要用通行书名《道德经》)原文,只是我个人比较认同的版本,另有一些版本是与之不同的。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历来被很多名家贤达赞赏不已,有些书法家还专门抄写《道德经》并留传下来。还有一些高人(比如毛 、章太炎、郭沫若),他们认同《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国际上,有相关机构统计,《道德经》是《圣经》之外的被翻译成别国文字版本、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道德经》被翻译成很多种不同文字版本,有的同一种文字的《道德经》,又分为很多版本。以德文版《道德经》为例,目前,德文版《道德经》至少有八十多个版本(有的说法为一百多个版本)。《道德经》在德国很普及,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本或多本德文版《道德经》。这个现象比较有趣,德国既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社会主义思想),也产生了希特勒政治主张(纳粹主义思想),德国人还很尊重来自中国古代的老子哲学思想。
我觉得一些德国名人对老子、《道德经》的评价,也较有说服力。
德国哲学家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jí)桶,唾(tuò)手可得。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曾经的德国总理施罗德: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接下啦,我介绍《道德经》的内容。我认为,《道德经》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自然宇宙、治国用兵、人生哲学。
先用《道德经》分析上文讲的老君台被日军13发炮弹击中、却安然无事的一连串故事。我先以老子的用兵思想来分析:
用兵的人曾经讲过:“我不敢主动进攻,只愿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只愿后退一尺。”于是,敌人打进来,他们想摆开阵势、却没有阵势可以摆,他们想举起胳膊、却没有胳膊可以举;他们持有兵器、却没有兵器可以持有;他们想要进攻、却找不到敌人进攻。(《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还可以解释成:我们摆出阵势却像没有阵势,我们举起胳膊却像没有胳膊,我们持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我们在进攻中实现无敌于世。
等于说,炮击老君台的日军,他们气势汹汹、持有枪炮,却等于没有枪炮——开炮对老君台没有任何作用。
很多人会想到:老子思想,就是这么清静无为,他清静得很、不去管枪炮。
我的观点:老子思想,清静无为、无所不为。老子确实讲求清静无为,但他更讲求所有事情都实现有为的效果。
大道永远是无所作为,却又无所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只有不参与争斗,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相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正因为不争斗,所以天下没有什么能与之相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原文: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的看法,具体地说,老子的清静无为、无所不为,过程和方式是无为,结果和目的是完全有为。还是日军炮击、老君台安然无事的故事,老子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到最后,那股日军只有集体精神崩溃而向老君台悔悟谢罪,梅川太郎还在感化之下,自动成为宣传和平的使者。老子的方式是如此清静,达到的目的是如此有为。
有为、无为,是一组对立的词语。在老子思想中有丰富的辩证法:很多互相矛盾对立的观念、事物,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些观念、事物的优劣存亡,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自然宇宙:
可以用语言描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名称称呼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有,是芸芸众生的根源……无、有,此两者同出一源而表现不一样,它们同样深奥玄妙。(《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治国用兵:
过于强硬用兵,会有被灭亡的危险;树木过于刚直了,会有被摧折的可能。(《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原文: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人生哲学:
灾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福运;福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灾祸:福祸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原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关于互相矛盾对立的观念、事物,老子总结过:
有无,在对立中互相生成;难易,在对立中互相转化;长短,在对立中互相显现;高下,在对立中互相依存;音声,在对立中互相和谐;前后,在对立中互相统一。(《道德经·第二章》原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刚与柔的对立转化。这个舌存齿亡的故事,有各种版本。比较流行的故事情节是:
有一天,老子的老师(或朋友)常枞(枞,cōng;常枞,人名),他张开嘴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回答:“在。”
常枞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回答说:“不在了。”
老子从而领悟到柔弱者生命力可能比刚强者还强的道理。牙齿可以咬碎食物而吃掉,舌头可以分泌唾液而协助消化。刚强者容易被磨损折断,柔弱者常能保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刚,有时需要柔,有时需要刚柔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看到这里,可能与不少读者一样,我心中的老子形象,他是随时能够保持冷静的样子,他总是冷静地思考一切、洞悉一切。用比较文艺化的句子形容: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如果用网络上有人用古代老子画像配上的字幕来形容:然而老子早就看穿了一切!
我深入了解老子思想,是在我读高中一年级开始的。当时,我购买了一本《老子全译》,这本书包含了《道德经》全文校对本、全文译文和不同的古本《道德经》对比。我对这本《老子全译》很感兴趣,至今(2018年10月中旬),我已经抄写完这个版本的《道德经》全文三遍,其中有的章节抄写过十几遍,还背诵过一些章节。最初,我对《道德经》的文笔很喜欢,尤其是书里的押韵文、排比文、对偶文、联珠文,更是对我的文笔产生了重要影响。老子是楚人,他的用词用句,运用了很多他那个时代的楚国文风的文笔技巧。我的高中三年生活,翻看次数最多的一本书就是这本《老子全译》,经常随身携带它,随时抽空看一看、背一背、想一想。逐步了解《道德经》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精深。
我读高二那一年,有一次,有一位教授来我校演讲,我也同台参与了一番。我在场上,贴合实际地引用了《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几句: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意思是:最方正的事物,好像没有棱角;最贵重完美的事物,好像最后完成;最大的声响,好像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好像没有形状。大道精微幽隐、没有名称。只有大道,善于产生一切、成就一切)。
《道德经》一书,认真研读、仔细领悟,足可以衍(yǎn)生无穷无尽智慧、幻化包罗万象玄机。《道德经》中的自然宇宙、治国用兵、人生哲学,是互相联系的,组成一个整体思想体系。
大道产生混元一气,混元一气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产生阴阳和合的第三者,继而产生万事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然后,老子把这个观点反过来、回归大道自然:
人效法大地,大地效法苍天,苍天效法大道,大道效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同样逻辑:
天地没有情感仁义,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祀用的草扎的狗(相当于现今的葬礼花圈,只是摆设)一样,任其自生自灭;圣人(效法天地)也没有情感仁义,对待百姓也不干预,任其自然发展。(《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若有情天亦老,老子认为圣人也应该无情、清静。老子还把清静引申到治国:
治理国家,好比是烹煮(pēng zhǔ)小鱼。(《道德经·第六十章》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对此,我的看法:治理国家,不要过于好战多战,不要过于劳民伤财。如同烹煮小鱼一样,要文火慢熬,不能用锅铲翻过来翻过去,不断地大动作、翻来翻去,小鱼都成了鱼渣。治理国家,也不能任意发布大措施,即使是国家国力雄厚,也吃不住不断营建大工程、不断发动耗费国力的战争。
《道德经》一书,老子讲了太多的否定词汇,常常看到他在说“不、不、不……”、“别、别、别……”,出现这些词汇的原因,在于老子看穿世事、洞悉万物之后,对于一部分观念、事物,老子来了一个全盘否定。
那么,老子有没有要我们尽量做什么?
有,比如,回归婴儿欲望、上善若水。
《道德经》多次提到,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欲望达到知足状态,如婴儿欲望一样。心理状态尽量保持婴儿达到的程度,回归淳朴、回归自然状态,同时老子提倡婴儿心理状态的思考、静悟。
有人会问:回归婴儿欲望?有用吗?
用一个真实故事来说明:意大利歌唱家、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人名),他曾经苦恼于自己的高音发音不能持久有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帕瓦罗蒂听到了一个婴儿在哇哇大哭、嗓音始终不哑。帕瓦罗蒂从婴儿哭泣当中学到了要回归自然、丹田发音,后来帕瓦罗蒂锻炼这种自然式的发音,果然声音持久、洪亮有力。
婴儿,欲望少、自然程度高,会自然而然地发音,也是帕瓦罗蒂学到的。
老子极为推崇的,莫过于上善若水。
至高至好的善,像水一样。水的善,在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甘心处在众人都不愿意在的低洼之地,所以它是最接近于道的。处世要像水一样因地而安,内心要像水一样深沉平静,交往要像水一样亲爱柔和,言谈要像水一样真诚可信,为政要像水一样条理清晰,做事要像水一样灵活圆通,行动要像水一样相时而行。只有不与万物相争,才能没有过错。(《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解读上善若水:水,自由自在,能刚能柔,遇冷结成冰,常温保持水,遇热化成水蒸气。水在持续滴下的条件下,水滴穿石;水在大量汇聚的条件下,洪水滔天。水可以纯净无物,也可以洗净万物,还可以容纳任何干净的、脏污的东西。人最上乘的境界,大概就是水的境界吧!
我觉得,老子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通天彻地、智慧卓绝的程度。
老子曾经与孔子见过面,还教导过孔子。孔子在领受老子教导后,对孔门弟子感叹: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对于会飞的鸟,可以用弓箭射它;对于会游的鱼,可以制成渔具钓它;对于会跑的兽,可以织网捕它。至于对龙,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他大概就是上天入海的龙吧!
楼主 千成葫芦  发布于 2018-10-12 19:05:52 +0800 CST  
学人·青少年孔子
想起来是那么遥远,
仿佛都已是从前。
那不曾破灭的梦幻,
依然蕴(yùn)藏在心间。
是谁在默默地呼唤,
激起了心中的波澜……
上述几句歌词,出自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分为三部分内容,这是第一部分的开头。每当这首充满爱意的公益歌曲回响在耳中,每一位心中有爱的听众,都会被爱的呼唤激起心中的波澜。我觉得,这首歌曲如同是给孔子量身定做,伴随孔子的生前身后,奏响了一曲连绵不绝的《让世界充满爱》。
那么,让我也用三个部分《学人·青少年孔子》《至圣·中年孔子》《万世师表·老年孔子》,来总结孔子的生前身后,也希望世界充满爱。
想起来是那么遥远,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孔子祖先家族没落后,来到鲁国。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他的父亲是叔梁纥(hé),母亲是颜征在。
明眼人看到上一段,会反应出来:孔子,父亲是叔梁纥?怎么不是同一姓?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即便是同一家族、同一血脉的人,称呼起来也不一样。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关于孔子的出生,《史记·孔子世家》开头一段,有一句很刺眼的话: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叔梁纥和颜征在于郊野之处交合,之后生下了孔子。还可以理解为:叔梁纥和颜征在有了不符合礼制的婚姻,之后生下了孔子。
对此,我认为,必须正名、也必须说明:《史记》作者司马迁,他对孔子很尊崇,不会无缘无故地侮辱、贬低孔子的出身。真相只有一个:孔子的父亲与母亲,是当时的符合风俗的、合法的、合情的结合。
为了说明这个真相,我讲一下。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不少地区可以有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真正的中国古代情人节,是农历三月三,并不是农历七月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农历三月三前后,莺飞草长、柳绿花繁,正是当时合情合法的私会时节,郊野之上充满爱,一对对两情相悦、四目相视的青年男女互相赠送小礼物、手拉手步入山谷、河滩、丛林……
两条清澈的河流,春水流动,水流哗哗。
小伙儿与姑娘,手中捧着兰花。
姑娘一脸娇羞,对小伙儿小声说:“要不,我们一起去小树林看看……”
小伙儿说:“不是看过了吗?”
姑娘俏皮道:“嗯~再去一次嘛……”
小伙儿与姑娘,又是说来又是笑,含情脉脉、互赠芍药(sháo yào,一种香草)。
这些情景的描写,来自于孔子整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当中的一篇,也就是《诗经·国风·郑风·溱洧(zhēn wěi)》。那两条清澈的河流,就是溱水、洧水。孔子汇编《诗经》,《诗经》有305篇诗歌,书里很多篇有男女情爱的描写。按照孔子的说法:《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情思深深,思想纯正而没有邪念(《论语·为政》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的父亲与母亲,是在这种风俗之中结合的。
不过,还会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叔梁纥,生卒年为约公元前622年—约公元前549年;颜征在,生卒年为约公元前568年—公元前535年:比较之下,叔梁纥比颜征在年龄大了五十多岁,两人成婚时,叔梁纥六七十岁,颜征在十几岁。叔梁纥原先有正妻、也有妾,他和正妻只生有九个女儿,叔梁纥和妾生有一子,名叫孟皮,孟皮有点足部残疾,依照当时礼仪、孟皮不宜继承叔梁纥血脉正支。后来,六七十岁的叔梁纥与十几岁的颜征在成婚,颜征在生孔子之前,曾经到尼丘山(山名)祈祷,后来生下了孔子。孔子是庶出,但继承叔梁纥血脉正支,因为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兄长孟皮,所以世人也常常对孔子称呼:孔老二。
叔梁纥人品出众、魄力惊人,曾经,五六十岁的他,在攻城行动的危急关头,独自托起从城门上方落下的大闸门,在另一次军事行动中率领少数人成功突围,以勇力闻名于各个诸侯国。并且,叔梁纥与其他两位鲁国将军,被并称为“鲁国三虎将”。
叔梁纥生活的时代,婚姻的“一夫一妻制”没有规定合法化,所以他娶了一正妻、两妾,我们不能只用现代的婚姻规定来看待。叔梁纥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孔武有力、老当益壮,他不仅是战场英雄,还是情场胜利者——他获取了花季少女颜征在的芳心(没有任何记载说是叔梁纥逼迫颜征在)。但是,由于两人年龄相差过大,在当时也有些不符合礼制。
孔子生下来,排行老二(叫做仲)。孔子天生头顶比较奇特——头顶中间略微低于头顶四周,又因为孔子出生在尼丘山一带地区,尼丘山的山顶也是中间低于四周,于是,孔子的名字:名丘,字仲尼。
孔子叫孔丘了,尼丘山反而避讳孔子的名、被改名,叫做尼山。
如果没有孔子,尼丘山不必被改名。
如果没有孔子,尼山也不会成名。
孔子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到了孔子十七岁时,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青少年孔子,在人们的眼中和孔子自己的眼中,分别是什么人?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换成现今的身高,是一米八以上,也可能超过一米九,人们都惊奇于他的身高,叫孔子为“长人”。
各位读者朋友猜想一下:孔子是怎么看待青少年时期的自己呢?
可能有人会想:圣人啊!青少年孔子肯定有崇高理想。孔子是圣人,这都不知道?太没有文化了。
孔子没有认定过他自己是圣人,他提出的是:讲到两个尊称:圣、仁,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工作学 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仅此而已(《论语·述而》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而已。”)。
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但在当时就有人猜测孔子是圣人:
一个长官向孔子的学生子贡询问:“孔夫子恐怕是圣人吧?他怎么这么多才多艺?”
子贡说:“本来就是老天爷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
孔子得知此事,便说:“那个长官知道我吗?我年少时穷苦低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贱的技艺。那些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们,他们会这么多技艺吗?是不会的。”
(此故事见于《论语·子罕》。)
查阅年少时期的孔子资料,会发现,孔子是实话实说——孔子年少时,丧父丧母,生活必须自立自强,他管过仓库、养过牲畜、做过会计,都干得井井有条。在生活实践中,孔子不断学习,还逐步掌握、精通六艺;也正是有生活实践,孔子愈发珍惜生活,他的思想也逐渐深刻成熟,也由此成为学人:学会生活,学会技能,学会爱人。
六艺分为两类:小六艺、大六艺。
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掌握技能比较全面,礼仪、音乐、射箭、驾车、写字、算数,六艺皆学,二三十岁时,孔子已经是六艺专家了。
《论语·子罕》记载了一件事:
有一次,有个人说:“大伟大了,孔子!学识广博,不过呢,样样都通、样样稀松。”(原文: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孔子听说了,对孔门弟子说:“我应该做哪一种技能呢?是驾马车呢?还是弓箭射击呢?我还是主要选择驾马车吧!”(原文: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什么意思?
所谓驾马车,就是到处跑,可以全方位地进行技能的学习、成为全能型人才,而所谓弓箭射击,就是集中于局部一点,围绕单独一项技能深入研究、成为单科目专家。孔子更加赞同的,是他要成为全能型人才。
大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生前,汇编、整理、增补、传授了六部经典著作《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乐经》《春秋》。孔子晚年,他披读《易经》,达到了韦编三绝的程度:他读的《易经》,是用牛皮绳把刻字的竹简编联起来,孔子勤奋不断地翻看此书,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孔子读过《易经》,赞叹不已,亲自写了一系列文章,合集为《易传》,《易经》《易传》被合称为《周易》。
一次,楚国一个官员问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为人怎么样?
子路不回答。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将会到来,如此罢了。’”
(此故事见于《论语·述而》,原文中一句流传甚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现今生活中,有些人对学习不屑一顾,也不想阅读经典书籍,甚至有些排斥。我的建议:请这些对学习不看重的人先想一想,如果诸位的孩子们都不上学、不识字、不学习知识、不掌握技能,诸位有多少会同意的?
当然,我与一些人有交流,还有些人喜欢文化娱乐化,他们只喜欢看玄幻小说、言情小说、都市小说。我也有建议:请这些人也先想一想,如果诸位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开始,上学期间主要阅读这些玄幻小说、言情小说、都市小说,而不学经典书籍、知识常识,诸位又有多少会同意的?
孔子,是学人,终生坚持学习。他从年少时便立志学习,正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引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之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论语·公冶长》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有许多老师,从这位老师学一点,从那位老师学一点,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引用《论语·述而》)。”很有意思的是,孔子没有正式学历,但他是中国历史上的头号教书匠,也正是孔子创办了中华民族第一所学校,身后又成为万世师表。孔子,一位没有任何学历的人物,开创了本民族的教育行业大发展。
不少人见到别人有些学问,就怀疑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有学问的人回答没有特定的一些老师,那些人有时会认定有学问的人是文化骗子。春秋时期,也有人怀疑孔子的学问来源:
一个卫国官员问子贡: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子贡回答:“周文王、周武王的思想道理,没有失传,都在人间……我的老师孔夫子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特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
(此故事见于《论语·子张》。)
孔子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大师级人物,最重要的是他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达到融会贯通、超群绝伦。按照我的观点:什么叫做大师?有容乃大!可法曰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取得各门各派所长,又兼容并蓄、集大家之所成,这就是大;易学易教、可法曰师,能够简易地模仿学习、教导指点,这就是师:文化领域的有容乃大、可法曰师,合称文化大师。孔子,是顶级文化大师。
有些人对我提出:学习是苦活。
我不这样认为。
孔子提出:学习和以学习为指导的实践,都应当是快乐的。我赞同:尽量不要搞得学海无涯苦作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用《论语·雍也》),说的是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引用《论语·学而》),开篇的第一句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曾经有些人对我表示:热爱学习,根本没有用。也有人知道我喜爱阅读学习,于是评论:就是个迂腐(yū fǔ)的书呆子。还有人干脆嘲讽我:空谈误国。
我的观点:热爱学习,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一种重要表现。因为爱自己,所以不断学习、使自己更善更美;因为爱他人,所以坚持学习、从他人长处学得经验:不仅独善其身,还可兼济天下。阅读学 比无所事事好得多、充实得多,不管做什么事情,做得过度、做得僵化,都是呆子,不光有书呆子,还有各种呆子,所以不光是阅读学习,很多事情都要掌握方法方式。而且,对于把所有读书人都看作迂腐的书呆子的人,我倒是觉得这人思想僵化、挺迂腐的——治理好国家、靠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文盲吗?至于是不是空谈误国,提出这种嘲讽的人本身就是在空谈,他们根本找不出我误国的证明、事例,只能摇唇鼓舌、说一些空话、大话。
理解了孔子的好学,也就理解了上述观点。
孔子,当之无愧,千古学人。
楼主 千成葫芦  发布于 2018-10-18 19:24:45 +0800 CST  
至圣·中年孔子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伴随着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第二部分的开场,中年孔子,步入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
按照孔子的说法:(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中年孔子,三十岁,懂得仁义礼乐,言行举止都很得当;四十岁,经历过人生磨练,有丰富经验,掌握知识礼仪,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通晓自然规律,明白天命所在。
历史上,有儒者提出看法:孔子在四十岁前,处于修炼自我的修境;五十知天命,处于领悟人生的悟境;六十至七十,处于解脱大化的证境。
现今,有不少人认为:孔子三十而立,是孔子顶天立地、聚成家庭、创立事业、立下学说的开端,成家立业的孔子,之后又经历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步入老年。
这些看法都对。
孔子十九岁成婚,二十岁有了儿子孔鲤,逐渐进入中年。
中年孔子,有了他一生之中最关心、最重视、最核心的主张:仁。
仁是什么?
我们来看《论语·颜渊》记载的孔子和几位孔门弟子的对话:
有一次,樊迟(人名,也叫樊须)问:“什么是仁?”
孔子回答:“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
孔子回答:“知人。”
另一次,颜回(人名,也叫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控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原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实践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颜回问:“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纲目。”
孔子继续说:“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合于礼的事不听,不合于礼的事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原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回道:“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按照您的教诲去做吧。”
还有一次,冉雍(rǎn yōng;人名,也叫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做事、使用民力都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身处何地,也不管身居何位,都不怨恨,也都没有人怨恨自己。”
冉雍道:“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按照您的教诲去做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爱待人:如果自己都不愿意承受这种事情,推己及人,自己不要把这种事情强加于人;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别人此般对待,设身处地,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现代世界,联合国以及世界人民将孔子列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说明孔子对世界人类有广泛的思想文化影响。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称为世界人权的基础,对当今世界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上个世纪(20世纪),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权宣言》,宣言中的不少内容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出一辙。有一种说法,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翻译成英文,此条英文被悬挂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面。
人权,是生而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应当一律平等,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尊重人权的对待,这就是仁爱待人。
今年(2018年),我看到一些相似的新闻:
有的网约出租车司机,提前在出租车车内隐蔽了摄像录音的工具,在开车拉乘客过程中,司机不告诉乘客而进行车内摄像录音的直播。在乘客们(多数为女乘客)毫不知“被直播”的情况下,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交流互动、打探乘客隐私,比如询问乘客的年龄、职业等信息。自始至终,乘客们不知道“被直播”。根据直播数据显示,有的女乘客上车前,出租车司机开着的隐蔽的网络直播间参与人数不多(有时为等待看“新鲜”的几百人,有时大约千人),女乘客上车后,直播间“人气”暴涨至数千人、有时上万人。
在这样的网络直播间里,观众们骚动起来。按照道理,这种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犯罪,这种行为侵害了毫不知情的乘客们的肖像权和隐私权。然而,这样的直播间中的很多观众下流无耻,纷纷在直播间聊天文字中发言,有时出现了满屏幕的针对女乘客的污言秽语。
情节较轻的,以其中一名女大学生乘客为例,她在乘坐出租车时“被直播”,司机开着隐蔽直播,并询问了这名女乘客的家乡、年级、所学专业、喜欢什么类型的男孩等等问题。直播间观众们纷纷发文字弹幕,“品评”起女孩,诸如“很可爱”、“牙太小了”,起哄“都成年人了,聊天色情点”、“注意加大尺度”以及要求司机用什么方式强吻女乘客等等。
至于情节严重的,则是有时出现的直播间满屏幕不堪入目的观众们的聊天文字。
对此,我的观点:这些隐蔽直播的出租车司机和起哄的众多观众,他们毫不尊重人权,可以说是皆为厚颜无耻之徒。有些相关的直播平台对这样的直播间进行封号、处罚,都是应该的。本文发布之后,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在上述直播间的司机、观众,他们也许会看到本文,也许对我的观点不屑一顾。
我坚持我的观点,观点也很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是在那样的直播间里“被直播”的是那些观众们的母亲、妻子、热恋女友、女儿,我倒想看看这些满嘴污言秽语的观众面对他们的母亲、妻子、热恋女友、女儿说什么。我估计一旦如此,这些观众只要还不是白痴,他们也会有强烈的道德意识——不能侵犯人权!推己及人,人人都有亲近的女士女生,自己不希望自己亲近的女士女生被侵犯人权,为什么要去起哄、参与侵犯别人亲近的女士女生的人权?这么多观众里,可能会有“狗血剧情”,他们在起哄、参与侵犯人权的时候,他们的妻女也被侵犯人权,甚至可能有的“被直播”的乘客里有他们亲近的女士女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每个人的道德必修课程,也是世界人人和谐相处的准则。
怎么做?
仁。
爱人。
让世界充满爱。
还是孔子和孔门弟子的对话:
樊迟问怎么做到仁。
孔子回答:“仁者,先付出一定的努力,然后收获成果,也可以只问耕耘(gēng yún)、不问收获,便可以说是仁德了啊。”
(此对话见于《论语·雍也》。)
子贡(人名,本名端木赐,字子贡)也问怎么做到仁。
孔子回答:“工匠要想把活计做好,必须先把工具磨得锋利(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住在同一个国家,要敬奉大夫中的贤人,和士人中的仁德之人交朋友。”
(此对话见于《论语·卫灵公》。)
子张(人名,孔子的一位弟子,字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到仁。
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人了。”
子张问:“请问哪五种?”
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快敏捷就会有成就,慈祥施恩惠就能够使用民力。”
(此对话见于《论语·阳货》。)
仁,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互相仁爱,感受爱的力量。
每次看到《论语》当中孔子的话语,我感觉像是和一位亲切的中年大叔在温馨交流,也有着同一样的爱:
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是的,温暖保持着,爱也珍存着:孔子之爱,始终不死,薪火相传,感动世界。
孔子被世人尊奉为文圣、至圣,即便孔子自己不承认,我们还是认定他是圣人。
常人心中的孔子,往往是老成持重、忠厚长者的形象。但是,面对春秋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孔子却一改常态:
根据《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有一次,孔子破口大骂:“始作俑(yǒng)者,其无后乎!”
孔子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第一个制作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来搞殉葬(xùn zàng)的人,这个家伙断子绝孙!”
孔子为什么这么骂人?对于只是用木头或陶土为材料制作俑人(比如秦始皇兵马俑里面的俑人)来殉葬,又不是用活人殉葬,孔子怎么这样骂?
我来说明:殉葬制度,是一种非常残酷、极度侵害人权的制度。从商代开始,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代,一直到明代、清代,都有殉葬制度。在权贵人物或名人死亡后,活埋或直接杀死活人,或是逼迫活人自杀,陪葬于墓主人。非常残忍、极不人道的这种制度,受到孔子的严厉抵制。俑人陪葬,虽然不是用活人陪葬,但是俑人像活人,且象征活人。用俑人陪葬,是希望有人陪葬的恶念恶习。孔子反对俑人陪葬,其实是彻底地反对殉葬制度。因此,孔子才会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世界稳定和谐,需要充满爱,而不是用残忍的制度来统治。
中年孔子,在仕途和教育上,都有建树。孔子的父母之邦是鲁国,鲁国是否稳定和谐?
孔子中年时,鲁国既不稳定、又不和谐,内忧外患纷起不断。鲁国内部有三家卿大夫祸乱鲁国、把控国政,我称之为“三桓乱鲁”;外部也乱,鲁国又小又弱,依附南方楚国,则北方晋国怒气加之,依附晋国,则楚国来攻打,鲁国还要向东方齐国不断示好,齐国也随时找时机来打鲁国。
孔子三十岁时,已经有些名气。齐国国君齐景公和齐国杰出宰相晏婴(yàn yīng;人名,人称晏子)来访鲁国。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与孔子交流后,齐景公很愉悦。
由于鲁国内乱,三十五岁的孔子避乱来到齐国。据《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去齐国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
孔子一行人经过泰山脚下,见到一位妇人哀伤地在坟墓前哭泣。孔子扶着车子前边的横木、默默地听,过了一会儿,孔子让学生子路去问这位妇人:“您这样哭,好像是有连续的伤心事啊。”
妇人说:“是啊!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老虎口中。”
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统治。”
孔子叹道:“要记住啊!苛刻(kē kè)残暴的政令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苛政猛于虎,是这则故事的中心思想。孔子更加坚定了他主张的仁政理念。
据《史记·孔子世家》《论语·颜渊》记载,孔子来到齐国,齐景公再次向孔子询问政治。
孔子回答:“做君主的要像做君主的样子,做臣民的要像做臣民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做儿子的样子(原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说:“说得好啊!若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这做国君的能吃得着吗?”
孔子之后的一些儒者,更是宣扬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说,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于君主,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于父亲,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于丈夫。我听到有人对我讲:“看到没有?这是伦理纲常,现代社会,你们子女必须听从家长的话。”
我的观点:这是单方面说法,有时像是胡扯,根本不是孔子原意。孔子所讲的君臣父子,是有两种关系:对等关系、顺序关系。先看对等关系,不光要求臣民、儿子,还要求有君主、父亲的对等的对待,君臣父子互相是态度对等的,但孔子也认为:只是对等,不是平等。再看顺序关系,先有君主和父亲做得像个样子,接下来才是臣民、儿子做得像个样子,前提都是君主、父亲的好的所作所为。若是君主暴虐(nüè)无道,完全可以推翻或是驱逐。孔子赞扬商代开国君主商汤王,还赞扬周代开国父子周文王、周武王,要知道,商汤王、周文王都是臣子起兵反抗暴虐的君主统治。换言之,君主不好,臣民可以起义,不容许暴君的存在。孔子的原意,绝对不是那些儒者宣传的必须服从的三纲。至于现代社会生活,家长说得对的,子女应当听;若是家长说得错、做得也错,子女为什么一定要听从?
有人对我讲:“一辈传一辈,我就是以前被我爹揍过,所以我教育子女,也要打骂子女。”
我的观点:这很荒唐。身为父母,被长辈打骂过,然后如法炮制、打骂子女,这是错上加错。打骂子女,经常解决不了事情,除了特殊情况,尽量不应该用打骂方式对待子女。这些人被长辈打骂过,然后不思考长辈是否应该打骂自己,不会判断是非、不会独立思考,然后盲目跟从长辈做法,打骂自己的子女时还振振有词,貌似很有道理、很有继承传统作风的意味。按照这些人的逻辑,假设这些人犯了罪、被绳之以法,是不是也要一辈传一辈,让没有犯罪的子女也被绳之以法?
孔子的观念,显然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而不是互相打骂、互相敌视。
又有一天,齐景公继续向孔子问政治。
孔子回答:“为政的要点,在于节约财力、杜绝浪费。”
齐景公听了孔子的连番谈话,很开心,准备把齐国一块土地封给孔子、让孔子为齐国效力。
齐景公的想法,遭到了晏婴的反对:“像孔子这样的儒者,能言善辩,不受法律管制;他们傲慢自大,也不是做下属的好人选;他们掌握着繁多的知识、繁复的礼仪,都不适合齐国的风俗:总之,这些儒者不大靠得住。”
后来,齐景公慢慢疏远了孔子,齐国的官员想要加害孔子。
齐景公对孔子说:“我老了呀!不能用先生了。”
于是,孔子返回鲁国。
三十多岁到五十岁左右,孔子在鲁国,主要在教育行业和文化行业大做贡献。
《庄子·渔父》描述:孔子游于缁帏(zī wéi)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孔子游览景色,来到一片景色优美的树林中,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
后世,人们建造杏坛,杏坛是为了纪念孔子讲学而建,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
鲍鹏山先生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过几句精彩的论述:
在天下无道之时,他们“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他们以自己的快乐,向这个残酷的世道送去轻蔑的眼神;
他们以自己的从容,向这个混乱的世道展示静穆的伟大;
他们以自己的言论,向这个刀剑的世道呈现思想的力量。
孔子和孔门弟子,如同鲍鹏山先生所说,共同展示了思想文化的伟大力量。
孔子教育弟子,有教无类,名声越来越大,远近四方都不断有学生赶来接受孔子教导。
孔子五十岁左右的时候,他被鲁国国君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官名)。中都,是鲁国的一个不算大的城乡。中都宰,是中都的行政长官。
孔子在中都任职一年以后,当地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大受欢迎,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来效仿。
之后,孔子被提升为小司空(官名)。司空,掌管水利建设和土木工程,还负责一些祭祀礼仪事项。小司空,是司空的副职。司空相当于现今的正部级干部,小司空相当于部长助理或司长。
由于孔子任职司空政绩很好,五十多岁的孔子又被提升为鲁国大司寇(官名;寇,kòu)。大司寇,是当时的最高司法长官。
不久,鲁国与齐国在外交上的局势缓和下来。齐国黎大夫(齐国的一位官员,姓黎)对齐景公说:“鲁国起用孔丘,势必危及齐国。”于是,齐景公派出使者,说是要与鲁国国君友好会盟,并约定好会盟地点。
这时,孔子以鲁国大司寇的身份,代理鲁国国相(代理鲁国总理),兼办会盟典礼事宜。孔子对鲁定公说:“我听说办理文事必须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必须有外交配合。从前,诸侯出了他们的疆土,必须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请求您一定安排好这一些官员一起去。”
鲁定公同意。
于是,鲁国众人与齐国众人一起相会,互相登上结盟的土坛。
一些外交礼仪过后,齐国管事官员请示:“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音乐。”
齐景公说:“好。”
接着,齐国乐队以旗子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有的身穿皮衣,还有些手持武器,一拥而上,往土坛上前进。
孔子见状,冲过来,指挥鲁国卫队上来保护鲁国国君。孔子不卑不亢,对两国国君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友好而会盟,为什么要进行夷狄外邦的舞乐?请命令齐国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
齐国管事官员让齐国乐队下去,乐队不肯走,都在看齐景公和晏婴。
齐景公心里惭愧,挥手让齐国乐队退下去。乐队撤走了。
过了一会儿,齐国管事官员又来说:“请演奏宫中的乐曲。”
齐景公说:“好的。”
随后,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侏儒(zhū rú;身材异常矮小的人)都前来表演了。
孔子跑来,忙说:“一些匹夫平民,胆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诛,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
主事官员依照法令,把他们处以腰斩,这些小丑都变为两截、手足异处。
齐景公大为恐惧,被深深触动,知道道理上不如孔子。孔子趁机索还齐国曾经侵占的鲁国领地。
齐景公回国后,经过调解,齐国退还了之前侵占的鲁国三座城池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之后,孔子在鲁国开始压制权贵势力、维护鲁国国君地位,还成功平定了由此引发的鲁国内部不小规模的武装暴乱。
孔子大约五十六岁时,他以鲁国大司寇身份,办理国相事务、主持鲁国国政,很有一番大作为的势头。闻知这个消息,齐国人害怕起来,他们纷纷传言:“孔子在鲁国主政,鲁国必会称霸。一旦鲁国称霸,我们距离鲁国近,他们必定首先来吞并我们。”齐国黎大夫和齐国人一起,找了八十名美女,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之舞蹈,还搜罗了纹上漂亮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都送给了鲁国国君和鲁国权贵。鲁国国君和鲁国权贵都抵不住诱惑,终于声色犬马,荒怠(dài)国政、疏远孔子。
孔子和孔门弟子都很失望,学生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说是再看看。
不过,鲁国国君和鲁国权贵之后的表现,更让孔子等人失望。
五十多岁的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传播思想文化,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人生奔波、周游列国……
祝福孔子,也祝福所有在人生路途中奔波的人: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
无论在眼前在天边,
真心地为你祝愿,
祝愿你幸福平安!
楼主 千成葫芦  发布于 2018-10-24 21:25:06 +0800 CST  
各位读者、各位朋友:周末愉快,我通知一下,本帖子已经更新了四篇,因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我需要进行其他作品的创作,所以本帖暂时停止更新,以后本帖更新的时候会另行通知,希望大家理解,谢谢支持!
楼主 千成葫芦  发布于 2018-11-03 00:15:04 +0800 CST  
各位读者、各位朋友:晚上愉快,我通知一下,本帖子已经更新了四篇,因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我需要进行其他作品的创作,所以本帖暂时停止更新,以后本帖更新的时候会另行通知,希望大家理解,谢谢支持!
楼主 千成葫芦  发布于 2018-11-06 23:19:58 +0800 CST  

楼主:千成葫芦

字数:26447

发表时间:2018-10-10 04:47:5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6 21:38:27 +0800 CST

评论数:38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