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三国 那些隐藏在英雄传奇背后的历史  (修订版)


第一章 士大夫与宦官之争

第一节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官(富)二代与穷二代之间的竞争,永远是不公平的。

官二代想读书,他的父母会给他做好一切后勤,总而言之,他们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其它的事都不用操心。而穷二代呢,在一些励志故事书中,竟然需要凿壁借光、映雪读书。
官二代想读书,可以找最好的老师;穷二代呢,常常连读私塾的机会也没有。在这种背景下,穷二代想比官二代学习成绩好,本身就难之又难。
官二代处于社会上层,眼界自然非常宽广,而且有着足够的实践锻炼机会;穷二代呢,有的一辈子也连个县城也没有进过,他们就算有关心军国大事的心,凭他们的眼界、经历,恐怕也就是井底之蛙谈天空罢了。
仅这种原因,穷二代的整体素质,自然无法与官二代相比。

官二代容易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穷二代则很难拥有这种心态。
对于许多人而言,他们并不怕辛苦,也不怕付出。但是,在他们决定辛苦、付出之前,谁能告诉他们,这一切会有回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问题是,努力多半生,回首往事,却发现自己努力一生,只是修炼一些高大上的东西,最终在现实生活中毫无用处,他们是什么感想呢?世人评价他时,难免会说了,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世人评论他们时,难免会说,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孔乙己罢了。总而言之,你应该关心点正经事、干点正经事,天天整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有什么用呢?

因为类似的原因,穷二代通常很难拥有远大理想,因为现实的无奈会把他的理想渐渐磨灭。
相比而言,官二代则很少有这种顾虑,因为他们的父母会肯定的告诉他们,只要你能干出点名堂来,我们就可以保证你不会被埋没,而他们也相信自己父母的这承诺。

从家庭教育上,官二代更容易倾向于培养子弟们的政治能力、军事能力。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非常实用的学问。而穷二代在教育子弟时,却显然很少会花时间培养他们相关的能力,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三国历史上有一个优秀的将领,他在发家前,天天就琢磨军事问题,只要看到一些山头、险道、河流,就想着如何率军通过,如何安营扎寨?人们看到他天天想这种问题,都觉得可笑极了。[注1]
虽然这个优秀将领的背景资料很有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将领肯定是穷二代出身,如果他是官二代出身,成天就喜欢思考这种问题,肯定会受到周围的赞扬与鼓励,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赋非常凡啊。而他的父兄更会给他提供相关学习、实践的机会。

上述的差距,就足以穷二代难以与官N代相争了。
而他们的最大差距还在于,官二代的机会多的是;穷二代的机会不但少,也难以把握。
人混来混去,都在不同的圈子里混。人家就是在省部级一层的圈子混,你就是在市县一级的圈子里混;或是在村乡一层的圈子里混;更有甚者只是在贩夫走卒的圈子里混,你说你们的层次能一样。

诸葛亮未出山时,就被人们吹得神乎其神。如果诸葛亮出身于平民之家,他真能玩的这样潇洒吗?估计不能了。
事实上,官二代大都是像诸葛亮那样起家的。总而言之,没事就找人闲聊,聊来聊去,就聊出前途了。为什么他们闲聊,就能聊出前途呢?因为人家天天闲聊的对象,不是高官就是高官的子弟,一个人能在这种圈子里闲聊得出类拔萃,自然就有的是机会。

如果他们混的圈子比较高端,明天哪个大哥,敢让他们从县级干起,他们也会一脸的不高兴,甚至直接就撂挑子。因为,这就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丢不起这种人。因为,凭我的江湖地位,起步才给个县级,这也太欺负人了。

而且这些官二代当了官,通常也容易干出成绩来。因为人家上面有人,胡折腾时自然是没人敢管;想好好干一些成绩时,自然也没人敢随便出来捣乱。
所谓的穷二代,哪有这种机会呢?他们想当个官,自然是难之又难;就算当了官,想放开手脚干干事,也是处处受制。

刘备刀头舔血的折腾了半天,好容易混了一个副县级的官(县尉),政府却认为靠军功当官的人太多了。在这种背景下,一个督邮到了刘备所在的县里,过来就说刘备这个官,是虚冒战功得来的,更说刘备只是一个兵痞子出身,总而言之,刘备不配当这个官。

刘备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气得有些抓狂了。总而言之,我操你大爷,那些官二代们,都是屁事事也没干过,出来就当官。老子刀头舔血的混了半天,才弄了一个副县级的官。老子不配当这个官?那些官二代们,就配当那个官?

如果刘备有个好爹,谁也得承认,凭刘备的身手,当一个副县级的官,那实在是太屈材了。因为不要说刘备了,就是刘备的两个金牌小弟,去当副县级官员也太屈材了。

刘备想找这个督邮谈一谈,希望他给自己点面子。而这个督邮却是一副秉公办事的样子。总而言之,让你这种虚冒战功的兵痞子当官,就是对国家不负责、就是对老百姓不负责。再总而言之,我跟你没什么好谈的。关键是,给你面子,你有个屁的面子啊?你爹是谁,你爷爷是谁?我就没听说过。

刘备那是极有涵养的人,因为人们说刘备时,通常都说他喜怒不形于色,但是这次,刘备显然是生气了。因为刘备当时就回去,领着自己的小弟,冲进了督邮的房里,把督邮拉出来绑在一棵树上;总而言之,没头没脸的就用皮鞭打这个督邮,如果不是这个督邮苦苦哀求,刘备当时杀他的心也有了。[注2]

从刘、关、张的发家史,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穷二代想在社会上起步,是多么难。

而且刘备也不是标准的穷二代,因为刘备的祖父、父亲都曾当过官,虽然他父亲死的比较早,但是社会关系还是远远优于标准的穷二代。
而且刘备在15岁时,也曾到卢植(市级干部)那里上过学,还曾和公孙瓒(市级干部子弟)当过同学,据说关系还不错。[注3]从这层意义上,刘备比标准的穷二代起点高多了,但是就算如此,在起步时,也是一步一个坎。

[注1]: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稍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三国志.邓艾》

[注2]:“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摘自《三国志.注》)

[注3]: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三国志.先主》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后汉书.公孙瓒》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36:00 +0800 CST  
第二节  宦官政治

穷二代与官(富)二代竞争,存在太多不利的因素。但是在东汉时代,似乎有所改变了。

因为在东汉立国不久后,传说中的葵花宝典现身江湖了。
东汉帝国建立不久后,有一句广告词肯定已泛滥成灾了,那就是你想迅速摆脱穷二代的身份吗?你想出人头地吗?请挥刀自宫!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迅速摆脱穷二代的机会,你会把握吗?如果需要你挥刀自宫,你愿意吗?这真是一个残酷的问题。为了让家族改换门庭,有无数的穷二代,让自己孩子选择了挥刀自宫。

这种机会,通常只是留给穷二代的。因为,绝不会有一个官(富)二代,会走这种偏门的。

在宦官全面介入军政领域的时代里。一个人加入宦官的行列,自然容易有远大的理想,更容易有积极上进的雄心,因为穷二代在这条道上取得成功,并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梦,相反常常让人感觉,这一切是触手可及的。

进入宦官队伍,穷二代也会拥有良好的学习机会、条件。

宦官之所以让人深恶痛绝,是因为他们帮皇帝处理公务的,如果他们只是天天干杂活,就不会让人深恶痛绝了。
而帮皇帝处理公务,首先得能阅读奏章,并对相关奏章提出具体处理意见。这种知识,对于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宦官,它是最基本的知识。如果他们没有很高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皇帝也不会没事就咨询他们,更不会把具体工作交给他们。如果是这样,他们估计就只能天天在皇宫里干杂活了。


传统历史,都是由控制话语权的士大夫集团所写,所以我们总觉得,宦官政治就是皇帝昏晕的产物;当然了,宦官都是一群无知无识的,心理变态的、邪恶贪婪的人。其实呢,这完全是政治宣传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东汉宦官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比曹操、刘备、诸葛亮大多了。因为纸是谁发明的?小学生也知道,那是东汉的宦官蔡伦领衔发明的[注1]而纸对世界文明的价值有多大?小学生也知道。
东汉大宦官蔡伦在皇帝的领导下,曾做出一项伟大的发明,并推动了、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曹操、刘备、诸葛亮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这样大的影响吗?

上面的说法,也许有点搞笑。但是,我们必须得知道,宦官政治从来都是一种精心设计出来的政治格局。所以,宦官的形象之所以非常差劲,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控制话语权。

魏国的高皇帝曹腾,就是一个宦官,所以当时的御用文人,自然得承认,宦官也有好人,而且还有大好人。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终于看到一个,从善如流、忧国忧民、爱国爱民,胸襟如大海洋般宽广的大宦官。[注2]

问题是,同样是曹腾,在陈琳(当时为袁绍效力)笔下,就变得和我们所熟悉的宦官形象,没有任何差别了;总而言之,邪恶、变态、祸国殃民。再总而言之,曹操依靠干爷爷曹腾起家,他能是好东西吗?[注3]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哪个曹腾才是真实的曹腾呢?显然就看谁胜利了。
如果袁绍取得了胜利,大宦官曹腾的历史形象,估计只能以心理变态、贪婪邪恶的形象出现了。问题是曹操胜利了,大宦官曹腾的形象瞬间就高大的让人只能仰视了。

我们对当时宦官集团的了解,常常都是源于士大夫集团的一面之词,自然会觉得宦官集团就是邪恶的化身。问题是,在宦官集团控制话语权的时候,那些大宦官的形象都也是高大全的。
总而言之,他们忧国忧民,他们才华盖世。[注4]

就好像看蒋委员长一系的宣传内容,蒋委员长就是一代圣人投胎;但是看我朝从前的宣传内容,蒋委员长就是一代人渣投胎。
当然了,看我朝的宣传内容,太祖皇帝也是一代伟人;但是看欧美的丑化宣传,我朝太祖也可以称得上一代邪魔了。

事实上,对宦官比较公允的评论应该是这样的。他们从小生活在政治中枢,所以他们见多识广,熟悉典章制度;他们处于奴仆地位,做事谨慎练达;他们有好人,也有坏人。[注5]

虽然在各种丑化宦官的宣传资料中,大宦官都是没文化的人,而且又贪婪、又短视,仅仅因为会讨好皇帝,所以才会高高在上。
其实呢,成功的宦官,大都有着第一流的军事、政治、经济才能。因为他们通常扮演的角色,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事实上,只有取得这种身份,他们才有机会变得权倾朝野。

宦官到底有没有才能?我们只要知道这样一些事情,就可以知道了。当小皇帝想翻盘时,只要小皇帝把相关任务交给某些宦官,他们就会帮助皇帝把不可一世的权臣打得万劫不复。
这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复杂到了极点,因为一次成功的政变,无论从策划到执行,都是一个大工程。那可不是像武侠小说、或童话故事中所写的那样,皇帝领着他们,把权臣按倒在地喀嚓了,就可以实现。

事实上,哪个皇帝想击杀权臣,也是非常简单的。真正的困难在于,杀掉权臣后,能不能控制局势。否则杀了权臣,又有什么用?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王允、吕布是把董卓杀了,问题是,如果不是董卓的小弟还需要汉献帝当傀儡,汉献帝当时就得给董卓偿命去。当然了,策划杀董卓的王允,让董卓的小弟杀了;亲手杀董卓的吕布,如果不是跑得快,自然也会被杀掉。


[注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摘自《后汉书.宦官》

[注2]:“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时蜀郡太守因计吏赂遗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斜谷关搜得其书,上奏太守,并以劾腾,请下廷尉案罪。帝曰:“书自外来,非腾之过。”遂寝暠奏。腾不为纤介,常称暠为能吏,时人嗟美之。”。摘自《后汉书.宦官》

[注3]: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后汉书.袁绍》

[注4]: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后汉书.宦官》

[注5]:刑余之丑,理谢全生,声荣无辉于门阀,肌肤莫传于来体,推情未鉴其敝,即事易以取信,加渐染朝事,颇识典物,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或敏才给对,饰巧乱实;或借誉贞良,先时荐誉。非直苟恣凶德,止于暴横而已。然莫邪并行,情貌相越,故能回惑昏幼,迷瞀视听,盖亦有其理焉。《后汉书.宦官》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36:51 +0800 CST  
第三节 谁在用人唯亲

翻开东汉历史,表面上是士大夫与宦官在相争,实际上用现在的流行语去说,那不过是官二代与穷二代在相争罢了。

翻开那些士大夫的履历,或曰父亲曾是郡守,或曰伯父曾是刺史,或曰爷爷曾是九卿之一,再牛点,干脆就是世代两千石;或曰父亲曾是三公,祖爷曾是三公,再牛点,干脆是四世三公......。
面对此情此景,那些爹是县级、乡级;或是爷爷、叔伯是县级、乡级的人,哪敢说自己是士大夫成员呢?因为你家最大的官,也就一个县级、乡级,你也敢冒充士大夫,你真是不知羞耻二字是怎么写了?

翻开那些宦官的履历,虽然很少有人介绍他们的家世,但是就算一个字不写,我们也可以猜出来,这种人,估计全是标准的穷二代。因为家里有几个闲钱,或是老爸当点官,谁干这种工作呢?谁舍得让自己儿子干这种工作呢?

因为士大夫控制着话语权,所以我们总觉得,宦官用人唯亲。其实呢?那些标榜为国为民的士大夫,才是标准的用人唯亲。否则,所谓的四世三公、世代两千石、兄弟子侄都是高官,怎么弄出来的?

士大夫的激进派,一看到那些宦官的亲属,也想挤进上层社会,就是气得要死要活;一看到宦官,也敢像他们一样贪污腐败,更会觉得,这世界实在没有天理了。
于是,激进的士大夫,冒着让宦官报复,让皇帝惩罚的风险,也要严厉打击宦官亲戚朋友的嚣张气焰。
最经典的一个例子,有一个富商依靠宦官不可一世,当地官员直接灭了他满门,然后才向皇帝汇报。皇帝听到这种消息,自然是气得抓狂了。因为,光天化日、乾坤朗朗,官员竟然就敢擅自击杀某人满门二百多人,还有没有王法了?[注1]

类似的激进行为,永远受到士大夫们的欢呼。敢这样干的人,就算死了,也会被士大夫集团永远敬仰,他们家族的地位,也会因此更上一层楼;如果没有死,就会成为士大夫集团的精神象征,社会地位自然会得到上升。
李膺因为敢放手打击宦官,所以来拜望他的人,那是多的要把门槛都要踢断了,所以能进入李膺家的厅堂,都有登龙门一说。[注2]

那些依靠宦官起家的人,为了更好的在仕途上发展,也常常会与宦官划清界限,并积极向士大夫靠拢了。因为,一个人、一个家族,与宦官联系在一起,常常会受到整个官场的围剿、抵制。
在这种背景下,那些依靠宦官起家的人,常常也会成为打击宦官亲属的急先锋。大宦官曹腾的养孙曹操一出场(二十岁时),就用鸡毛蒜皮的罪名(违禁夜行),杀掉大宦官蹇硕叔父。[注3]

曹操击杀大宦官蹇硕叔父的行为,传统历史都解读为曹操不畏强权,实际上这就叫扯淡。
我小时候看这段历史,就觉得奇怪极了,因为违禁夜行,实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罪(至少从情理上是如此的)。既然宦官的亲属无法无天,蹇硕的叔父,怎么会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罪行,就让官员当场活活打死呢?关键是,死了还白死。事实上,就是一个普通平民,让官员这样活活打死,也得有个说法啊?

因为宦官、宦官的亲属是邪恶的化身,所以官员对他们执法时,无论多野蛮的、多粗暴、甚至是明显欺负他们,也是大快人心的。所以,看到皇帝庇护宦官时,都认为皇帝太昏庸了。
问题是,如果我们处于皇帝的角度去看,谁也会觉得,所谓的不畏强权的官员,在打击宦官亲属时,常常就是对人不对事。总而言之,老子就是要收拾你们这些依靠宦官暴发的穷二代;再总而言之,你们千万别落到老子手里,落到老子手里,你大声咳嗽一声也是罪。

士大夫的激进派,常常都被美化成不畏强权的、为国为民的好公仆;其实呢,他们严厉打击的对象,通常都是宦官或宦官的亲属。

总而言之,这个敢杀大宦官赛硕的叔叔;那个敢杀大宦官张让的哥哥;这个敢逼死大宦官侯览的哥哥;那个敢杀大宦官徐璜的侄子......。

我也相信,那些宦官的亲属,肯定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问题是,我只想知道,那些世代高官的士大夫子弟,就真的很清白?为什么一说不畏强权的官员,常常就是他们如何敢于违背法律程序击杀宦官亲属;而从来不说他们,是如何敢于违背法律程序击杀世代高官的士大夫亲属呢?

在这种背景下,穷二代即使挥刀自宫,而且侥幸爬上了高位,也很难改变穷二代的命运。
因为,他们不论怎样权倾一时,在大家眼里,也是异类。

从情感上,宦官对自己的父母、叔伯,就未必有太深厚的感情,因为不论他们怎么成功,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从小是被自己亲人推入了火坑。就如,一个女人成为一代名妓之后,就算会照顾自己的亲生父母、叔伯,但是这种照顾肯定是有限的,因为如果他的父母、叔伯真的爱他们,他们就绝不会走上这条道路,这条道路虽然让他们获得某种成就、荣耀,但是也让他们身心伤痕累累,更让世人总用不屑的眼光看着他们。

更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亲人再好,他们的亲人,也常常会以他们为耻辱的。因为,作为宦官(或妓女)的亲人,常常让他们无法抬起来头,虽然他们享受着宦官(或妓女)给他们挣来的利益,内心却也时刻想与宦官(或妓女)划清界限;尤其当他们混得比较有身份时,这种感觉就会更加强烈。
这也就是曹操一出道,就用鸡毛蒜皮的小罪,击杀大宦官蹇硕叔叔的主要原因;因为曹操希望用类似的行动证明,他也是官(富)二代,绝不是那种靠自残身体上位的穷二代;就算大家非要认为,他是靠自残身体上位的穷二代,他也会用实现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这种社会异类。

事实上,在曹操没有真正爬上权力顶峰前,他永远也没有足够的自信,承认自己的一切,就是源于大宦官曹腾所赐。当然了,人们在漫骂曹操时,最让曹操难以接受的话语,就是曹操是宦官之后。所以,陈琳替袁绍起草檄文时,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但曹操感觉他最恶毒的话语就是,陈琳竟然拿他是宦官之后说事;更把他的当宦官的干爷爷,宦官养子的父亲说得极度不堪。[注4]

但是,曹操终于爬上了权力的顶峰,而他的子孙们,也成了传说中的高祖文皇帝、烈祖明皇帝,所以他们终于有自信面对那段充满矛盾的发家史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终于在东汉历史上,也可以看到一个高大上的宦官形象了。于是面对东汉历史上的大宦官,谁也得承认,谁说宦官没好人?曹腾就是一个大好人,而且还是一个大好人。其实呢,如果张让的干孙子也这样争气,张让在历史上的形象,恐怕也会瞬间高大起来。


[注1:宛有富贾张泛者,与后宫有亲,又善雕镂玩好之物,颇以赂遗中官,以此得显位,用势纵横。岑与贼曹史张牧劝成收捕泛等;既而遇赦,竟诛之,并收其宗族宾客,杀二百余人,后乃奏闻。《资治通鉴》

[注2]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时朝廷日乱,纲纪颓,而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云。《资治通鉴》

[注3]: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摘自《三国志、注》)

[注4]: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三国志.陈琳》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37:33 +0800 CST  
第四节 贵族政治即将拉开序幕

东汉帝国的官二代们,在垄断官场时,通常都是用互相吹捧的方式进行大串联。说得具体点,就是官员之间互相吹捧成为一种时髦的风气;互相吹捧对方的儿子,也成为一种时髦的风气。
总而言之,官员们没事就是四处串门,一见面就是你夸我,我夸你;你说我道德高尚,我说你品格优良;你说我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我说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然了,官员们的子弟刚过十七八岁,也就开始四处串门,县级、市级、省级、部级的叔叔大爷们一见面,通常都会把他们夸得像朵花一样,总而言之,一看你骨格神奇,长大之后肯定是国家栋梁。当然了,凭你这种才能、道德,也不用从什么股级、科级干起了,我们以后就让你直接从处级干起来;而且你争点气,随便弄点成绩出来(如果真能干出来最好,不行就找秘书润色点出来),我们马上就可以再推荐你升职。

官员、官员子弟这样互相吹捧,就是为了当官、升官做舆论准备。所以,东汉时代比较流行的品人,也就是官二代之间流行的高雅游戏。普通人,是绝没有机会参与的。

曹操二十刚出头,也就是现在大学生的年龄。
桥玄就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何颙也对曹操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许劭也对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称赞曹操呢?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他爹是公卿级别的官员。否则,这些人认得曹操算哪根葱啊。

这些人,品评人为什么那么准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能得到他们品评的人,都是高官的二代。在那种四世三公、世代两千石的年代里,这些受到他们品评的人,如果后来只混个处级、局级,那真是死狗扶不上墙了。因为,这能对得起自己那个当高官的爹吗?

更主要的是,遥想当年,这些善于品评人的大哥们,面对来访的高官子弟,恐怕都是习惯性的摸着他们的脑袋说,一看你骨胳奇特,肯定是练武的奇材,以后拯救人类命运、保卫地球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

如果袁绍打败了曹操。那我们翻开历史书,肯定就会这样写了。总而言之,袁绍年少时,这个大哥级的人物说袁绍......;那个大哥级的人物说袁绍......;还有一个大哥级的人物,也说袁绍......。内容自然是不变的,总而言之,拯救人类命运、保卫世界和平的重任,就看你了。

当然了,袁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肯定也是如此的;公孙瓒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肯定也是如此的。
刘备取得胜利呢?估计不是如此的。因为,刘备虽然不是标准的穷二代。但是,以他的家庭背景,不要说想让桥玄、何颙、许邵夸奖几句了,就是让进人家大门,也会让赶出去的。


我这样说,无意证明官二代的道德才能,都是靠吹捧出来的,更无意说,他们的成功,只是因为有个好爹。因为我前面也曾说过,因为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而且有着良好的成长环境,所以他们更容易培养出远大的抱负、理想,高雅的气质,优秀的军政才能。

但是不论怎么说,这样发展下去,自然会有一些人走到哪里,也是一脸的牛逼样,总而言之,我家世世代代都当官的,所以我身上流的血液高人一等,你家世世代代不是农民、就是农民工,所以你身上流的血液就是卑贱的。
在这种背景下,更有人会说,我家世世代代都是两千石、都是三公,所以我身上流的血液,那是贵不可言。最后传说中的贵族、士族就出现了。

面对这种结果,穷二代自然是一脸的仇富样,皇帝对也是非常讨厌、捉急。因为这样发展下去,皇权就会渐渐受到削弱。

皇帝可以高高在上,无非是因为他可以决定别人的升降沉浮。如果谁能当官,谁能升官,就由血统决定,就由官员们互相吹捧、推荐决定,皇帝还拿什么管人呢?

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帝国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资源自然都被这些官二代牢牢把握了。这样发展到最后,是什么结果呢?只要我们看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
当血统、门第论盛行后,什么皇权、皇帝,通常都是如同狗屁一样,因为乱臣贼子那是成群结队,出了一个又一个;于是皇帝成为傀儡就是常事了,皇帝被废也是家常便饭,至于小皇帝被丑化成变态、神经病,然后被乱臣贼子拉出来替天行道,更是最常见的剧目。

面对这种混乱的历史,人们通常总认为,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思想觉悟太差劲了,都不懂得忠君爱国了,否则,神圣之极皇权、皇帝,怎么会变成这副德性呢?
面对这种混乱的历史,人们总觉得,是因为当时老天不保佑老百姓,否则,变态的、神精病的皇帝,怎么出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严重呢?真是没有最最变态、最神精病的,只有更变态、更神精病的。

其实呢,这是因为官员的升降沉浮,都由传说中的血统、门第决定了,皇帝还算个屁啊?
因为大家的权力是源于自己的血统、门第,自然不会把皇帝放在眼里了,一个不高兴,给皇帝安一些耸人听闻的罪名,直接就咔嚓了。
在这种背景下,那个年代的皇帝,自然大都昏庸变态了。因为乱臣贼子杀皇帝时,都会告诉天下人,不是我们想杀皇帝,实在是因为这皇帝的思想道德,已超越了做人的底线。

在东汉时期,官二代的现象刚刚开始普及,所以皇帝还能用一种残酷的怪招对付。这种残酷的怪招,就是让穷二代大举走上政治舞台。这种招,之所以又怪又残酷,是因为穷二代想走上政治舞台,那是需要挥刀自宫的。

你别说,皇帝用这种残酷的怪招,显然压制了官二代的扩张速度。皇帝用这种残酷的怪招,压制了官二代扩张,自然会引起官二代扑天盖地的反击。

官二代们在反对这一切时,通常的说法永远也是,宦官心理变态,宦官贪婪、邪恶,这种人不断进入官场,会全面降低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总而言之,宦官这种人,也就是配在干点杂活,哪配参与军国大事呢?
再总而言之,官二代见多识广,道德才能都是优秀,只有让官二代垄断公务员队伍,才能让提高整体公务员的素质。

表面上,大家是正义与邪恶之争,实际上都是围绕权力相争的。一切就如大宦官张让所说,我承认我们不清白,问题是,你们所谓的士大夫,谁是清白的?

说我们宦官用人唯亲,提钱就上?真是胡扯时,也不怕让雷劈了。现在把帝国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官员名单,拿出来看一看,有几个人,不是所谓的官二代?
就你们这副德性,还有脸说我们宦官用人唯亲,提钱就上,如果我们真有这种本事,你们这些所谓的士大夫,还哪有机会玩什么四世三公、世代两千石啊?


在东汉时期,豪门大族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皇帝还敢用宦官政治(也就是让穷二代大举进入政治舞台方法)打压豪门大族;汉帝国灭亡后,社会一直比较动荡,所以唯才是举的口号还有人敢提;等三国建立之后,豪门大族就开始生根了,在这种背景下,曹丕一当皇帝,就无奈的亲手拉开了贵族政治的序幕。

从此以后,官二代就不叫官二代了,而改叫士族、贵族了。在这种年代里,人们拼爹时,就拼得比较神圣而庄严了,因为没个好爹,不要说你很难成功了,就算你成功了,人们也会觉得,你这叫土鳖成精了。而有个好爹,混得再失败,也可以一脸牛逼样,总而言之,我的血统、我的门第高人一等。

当然了,进入了这种时代后,皇权就没有什么圣可言了。
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皇帝,那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所谓的帝国也是如同走马灯一样来回换。
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乱臣贼子,那是成群结队的来一批又一批;所谓的昏君,那是被杀了一批又一批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皇帝,看到东汉帝国的皇帝,竟然能通过重用宦官,就可以把威胁自己的权臣消灭掉,肯定是羡慕的两眼都是泪光。因为,我怎么不能用这种方法,把威胁我的权臣消灭掉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38:22 +0800 CST  
第五节 不同的主角 雷同的故事


简单的看,东汉历史非常奇怪,因为一拨接一拨的外戚,爬上历史舞台的顶端,然后一拨接一拨的,被皇帝利用宦官清理出局。
看着这种不断上演的、非常雷同的历史大剧,我上初中时,就觉得奇怪极了,因为简单的去看,当时出场的历史主角,都好像弱智一样。因为,从表面的内容去看,随便拉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上去,就可以完全改写相关历史。

对此,我们看一下,柏杨先生《中国人史纲》中的评论。

这是一个使人感慨的单调场景,第一批新贵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昂首阔步,不可一世,不久全被拖到刑场,像杀猪一样地杀掉。第二批新贵也靠女人的关系煊赫上台,昂首阔步,不可一世,不久也全被拖到刑场,像杀猪一样的也都杀掉。以后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我们相信外戚中也有非常聪明的才智之士,如窦宪、邓骘,不可能毫无警觉。但权力的迷惑太大,使他们自以为可以控制局势。

面对这些简单的、雷同的历史内容,我们如果为了省事,自然可以像柏杨先生一样,发表一通居高临下的感叹就可以了。事实上,大多数历史学者,都是这样处理相关内容的。
问题是,历史在某个时期,不同的主角,类似的事件,竟然一直这样简单的、雷同的重复着,真是因为当事人愚蠢吗?显然不是的。

以前,一直不理解唯心史观、唯物史观到底有什么差别。后来,我渐渐发现,在许多时候,历史的主角虽然不同,但是历史常常会出简单的、雷同重复。
最经典的就是,在小农社会里,不论权力怎样交替,也是一个皇帝倒下了,另一个皇帝站起来;在工商社会里,不论谁爬上了权力顶峰,也不敢再玩什么帝制了。


为什么历史会出现这种简单的、雷同的重复呢?
有人认为在同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智力、道德相似;所以历史舞台虽然不断变化主角,但发生的故事却是大同小异。
有人则认为,当时的利害环境类似,所以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换了一个又一个,即使他们的人格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上演的剧目却是大同小异。

他们谁的观点正确呢,我认为后者正确。如果有人认为不对,我也不强求。在这里,我只想说,第一种观点显然是唯心的,第二种观点显然是唯物的。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书归正传,继续说外戚、宦官轮流坐庄吧。

如果我们把历史当童话看,那些曾权倾朝野的外戚都太傻了,因为看着简单而乏味的历史事实,拉出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都知道,专权的外戚,都是在小皇帝与宦官的联手打击下,走向毁灭。而那些曾权倾朝野的外戚,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种事实,都也无法避开这种近于宿命的结局。

从表面的内容去看,外戚想避免这种命运,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们向前看,西汉外戚专权时,皇帝无法联合宦官夺回权力,相反,西汉王朝竟因此无疾而终了。
我们向后看,曹氏专权时,皇帝无法联合宦官夺回权力;司马氏专权时,皇帝也无法联合宦官夺回权力;相反东汉王朝、曹魏帝国也因此无疾而终了。
至于再往后看,两晋南北朝沦为傀儡、死于非命的皇帝,那是多的去了,但是没有一个皇帝能联合宦官夺回权力。

既然如此,东汉那些曾权倾朝野的权臣,为什么总是无法斗过宦官呢?简单的去看,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外戚,脑袋都好像让驴踢过。因为一个智商正常的人,处于外戚的位置上,都会想办法把宦官集团铲除的;而且简单的去看,以梁冀等人的实力,应该也是可以轻易做到这一点的。

皇帝说了一句“跋扈将军”,就让梁冀给弄死了;而且想立谁当皇帝,也是梁冀一句话的事。[注1]以梁冀的实力,为什么最后会让宦官给打败了呢?要知道,在梁冀之前,已有好几个外戚,被宦官集团灭掉了,梁冀面对这种简单的历史事实,怎么是一点警觉性也没有呢?

小时候看东汉历史,我总觉得,如果我处于梁冀等人的位置上,我一定会在权势如日中天之时,把宦官集团清洗出局。因为,皇帝随时可能依赖宦官集团翻局,几乎成了傻子也能看明白的事。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社会经验越来越多,我却没有这种自信了。因为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这种随便拉出一个小朋友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当时的人,就想不明白?


如果我们把历史当童话看,东汉的皇帝也实在太傻了。

东汉帝国开始后,汉质帝只因说梁冀是跋扈将军,就被梁冀毒死了;汉顺帝作为先帝唯一的儿子,而且早已立为太子,就因为他不能让外戚阎氏满意,就无法继承皇位,直到宦官集团灭掉阎氏后才登上皇位。
从这层意义上,皇帝的命运就掌握在了外戚手上。更主要的是,西汉帝国无疾而终,也是外戚王莽专权的结果。

从表面上看,如果东汉的皇帝,有着正常人的智商,就肯定不会重用外戚了。但是,东汉的皇帝,几乎是毫无例外的重用外戚,于是专权的外戚一个接一个的出现,皇帝的命运就在外戚的掌控中,毫无保障的听天由命,说得具体点,如果没有宦官在关键的时候帮他们一把,帝国随时都有可能变颜色的。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东汉的皇帝为什么总喜欢重用外戚呢?因为简单的去看,皇帝没有必要一定这样做啊。因为,没有外戚专权的王朝实在太多了。

小时候看东汉历史,我总觉得,如果我是皇帝,我肯定不会重用外戚,因为,重用外戚的危害实在太明显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社会经验越来越多,我却没有这种自信了。因为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这种随便拉出一个小朋友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当时的人,就想不明白?


如果把历史当童话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地球人人都知道,宦官专权就会危害天下,但是东汉的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却都信任宦官。
表面上看,这似乎可以证明东汉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问题是,最惊人的历史事实却是,历史上沦为傀儡的皇帝多的去了,但是除了东汉皇帝,有一个傀儡皇帝曾依靠宦官翻盘吗?显然是没有的!

东汉的小皇帝,一个接一个的,都可以利用宦官的支持,在绝境中翻盘成功,把控制自己的权臣打得万劫不复。其它时代的小皇帝,竟然没有一个能复制这种成功。

我相信,两晋南北朝的皇帝们,只要看过东汉的历史,肯定会羡慕的两眼都是泪光。因为,东汉帝国的小皇帝,大都可以在绝境中,利用宦官这个大杀器翻盘成功,而两晋南北朝的小皇帝,大多数都被权臣欺负的毫无反抗之力;所以帝国就如走马灯一样;皇帝被废被杀成了家常便饭。

其实,从这个最简单的事实,我们大约就可以看出来,外戚、宦官轮流坐庄,是一种精心设计出来的政治格局,否则它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小皇帝对付权臣的杀手锏。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汉献帝依然拥有这种杀手锏,他与曹操博弈时,筹码就会更多了;如果曹髦拥有这种杀手锏,他与司马昭博弈时,筹码也会更多了。但是,他们都也没有这种杀手锏,所以面对曹操、司马昭只能无可奈何,甚至血溅五步了。

基于皇权政治的利益,它永远也不希望人们能看清政治博弈的真正内幕,因为人们对相关内幕了解的太多了,自然不会觉得皇权有多么神圣了,因为一切是显然的,皇帝可以高高在上,仅仅是现实利益博弈的结果。
如果帝国的强势皇帝,不能设计出对自己家族有利的政治格局;如果客观环境决定,强势皇帝也无法设计出对自己家族有利的政治格局,乱臣贼子就会成群结队的出来,沦为傀儡、死于非命的皇帝也会成群结队的出现。在这种背景下,通常都是老皇帝一死,小皇帝就会沦为傀儡、或死于非命,甚至是全家都被拉上刑场。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了。


只有明白这个基本事实,我们才可以知道,外戚、太监相互制约,是东汉帝国的基本国策。换而言之,这种事实虽然被人们非议的一塌糊涂,却没有一个东汉皇帝会试图改变它。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在亲政前,虽然饱受外戚专权之苦;在亲政后,也会继续重用外戚。因为这种政治格局虽然充满了缺点,但是想设计出一种比这更好的政治制度,却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种背景下,权倾朝野的外戚,虽然都知道,自己全家的性命,以后可能会终结在宦官手中,却无法改变这种命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宦官作为帝国最举足轻重的军政集团,是受到制度保护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东汉历史就在一个怪圈中轮回,那就是外戚与宦官轮流坐庄;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怪圈子实在不可思议,但是东汉帝国就是在这种怪圈中长久的存在着。

[注1]: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三国志.梁冀》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38:59 +0800 CST  
第六节 士大夫、宦官集团轮流坐庄

东汉的政治格局,粗略的去看,有些类似两党执政。

从出身而言,士大夫集团通常都是官二代,因为士大夫集团的代表人物,通常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子弟,普通人家的子弟,估计很难挤进这种圈子。
从出身而言,宦官集团通常都是穷二代,因为一个人家里稍微有点钱,就绝不会让自己儿子挥刀自宫谋取前途的。

东汉帝国,始终是这两大政治集团并存。
皇帝年幼时,士大夫集团在外戚的率领下,处于执政地位;宦官集团暂时处于了在野的位置。
皇帝成年后,宦官集团在皇帝的率领下,处于了执政的地位,士大夫集团有意无意的处于了在野的位置。

为什么成年的皇帝,总会重用宦官集团呢?

在皇帝眼中,宦官集团(穷二代集团)永远是值得他信任的力量。因为宦官的权力,通常源于皇帝的信任用重用,宦官本身,并不具备与皇权分庭抗礼的能力,更不具备威胁皇权的能力。

在皇帝的眼中,士大夫集团(官二代集团)永远是不可以信任的,因为士大夫的权力,通常是源于自己家族的影响、和豪门圈子的博弈,这种力量越来越强大,必然会威胁皇帝的权力。

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年富力强时,宦官集团的权力就会受到强化;皇帝幼小时,宦官集团的权力虽然会受到削弱。
但是,因为宦官集团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任何试图铲除他们的力量,都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对此,只要看一下外戚窦武权倾朝野,试图用武力铲除宦官集团,却让宦官集团打得灰飞烟灭就可以看出来了。[注1]

在宦官、士大夫两大势集团并存的格局下,皇帝即使年幼,皇权也依然高高在上,因为这两大势力集团总会存在竞争,所以皇帝成年后,想打击谁,也不是什么难事。


关于外戚的政治属性,这说起来比较复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外戚与士大夫集团,通常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是无法成为外戚的。对此,只要看看窦氏是如何成为汉桓帝的外戚,就可以知道了。[注2]

因为类似的原因,外戚在政治上,自然倾向于士大夫集团,因为穷二代通常是没有机会成为外戚的。在这种背景下,外戚主持工作时,自然会全面打压宦官集团,而小皇帝长大后,总会利用宦官集团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但是,从另一方面去说,外戚对皇权也存在一定的依附性,因为他们之所以会成为一种远远高于普通士大夫成员的政治力量,就是因为他们的女儿、妹妹是皇后、皇太后。
更主要的是,当他们拥有了挑战皇权的实力后,自然也会成为士大夫集团的另类,因为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常常会侵犯士大夫集团的利益。正是因为这种原因,皇帝在成年后,联合宦官集团打击他们时,他们总是无力招架,因为他们在士大夫集团内,也会树立太多的敌人。


如果外戚的身份只是这样,它还不算复杂。问题是,当皇帝感觉士大夫集团势力越来越大,为了堵住士大夫集团扩张的道路,皇帝也会一意孤行的让穷二代当外戚。比如,三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何进兄妹,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注3]


表面上,何进的妹妹能成为皇后,就是因为她漂亮,也会讨皇帝的欢心,更是因为他会生儿子。实际上,这显然是现实政治博弈的结果。事实上,何氏兄妹的崛起,是宦官集团运作出来的结果,也是皇帝试图压制士大夫集团的结果。失去这种背景下,且不说何进的妹妹无法成为皇后了,就是成为皇后,也早就让废了。[注4]

皇帝让何氏当皇后,让何进主持国事,宦官集团对此一致支持,显然是因为以何进兄妹的出身,一时很难溶入士大夫集团。而何氏兄妹,后来怪招频出,就是因为他们这种尴尬的身份所致;因为他们想溶入士大夫集团,却又觉得无法溶入,他们想站宦官集团一边,又觉得这样好像没有前途。

从通常意义上,外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他永远是在士大夫集团、宦官集团夹缝中存在。
因为外戚的特殊身份,所以他们常常可以处于宦官、士大夫两大利益集团的平衡点,自然变得风光无限,好像无所不能了。但是,他们显然都也无法超越这种政治格局,最后都是死在这种无法超越的夹缝里面。

[注1]:甫兵渐盛,使其士大呼武军曰:“窦武反,汝皆禁兵,当宿卫宫省,何故随反者乎!先降有赏!”营府兵素畏服中官,于是武军稍稍归甫,自旦至食时,兵降略尽。武、绍走,诸军追围之,皆自杀,枭首雒阳都亭;收捕宗亲宾客姻属,悉诛之,及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皆夷其族。《资治通鉴》

[注2]:采女田圣有宠于帝,帝将立之为后。司隶校尉应奉上书曰:“母后之重,兴废所因;汉立飞燕,胤礼泯绝。宜思《关雎》之所求,远五禁这所忌。”太尉陈蕃亦以田氏卑微,窦族良家,争之甚固。帝不得已,辛巳,立窦贵人为皇后,拜武为特进、城门校尉,封槐里侯。《资治通鉴》

[注3]后本南阳屠家,以选入掖庭,生皇子辨,故立之。《资治通鉴》

[注4]:何皇后性强忌,后宫王美人生皇子协,后鸩杀美人。帝大怒,欲废后;诸中官固请,得止。《资治通鉴》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39:19 +0800 CST  
第七节 年幼的皇帝一再出现


东汉帝国的政治斗争,一直以一种离奇的、独特的形式出现。因为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轮流坐庄的事,只发生在东汉帝国,其它王朝、帝国,从来都没有发生这种怪事。
为什么东汉帝国,会以这种奇特的政治形式存在呢?许多人总认为,这是因为老天爷不保佑东汉帝国,所以东汉皇帝一个死的比一个早,在这种背景下,总会出现幼小的皇帝继位。而幼小的皇帝一继位,小皇帝的母亲、舅舅、外公就专权了;幼小的皇帝一长大,就依靠宦官夺权,并且重用宦官了。

这种观点,我不知道是怎么流行起来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人就是把《后汉书》的皇帝本纪看完,也不应该得出这种离奇的结论。

为了证明这种流行的观点有多么幼稚,我们就从桓、灵二帝说起吧。

汉桓帝为什么能继承皇位呢?因为他爹是皇帝吗?不是。是因为他爷爷是皇帝吧,也不是。他为什么能继承皇位呢?就是因为他抓住大奖了。
汉灵帝为什么能继承皇位呢?因为他爹是皇帝吗?不是。是因为他爷爷是皇帝吗,也不是。他为什么能继承皇位呢?也是因为他们抓住大奖了。

虽然和刘备相比,汉桓帝、汉灵帝是货真价实的皇族成员,但是他们与皇室的关系,也实在太远了。

从桓、灵二帝继位的历史里,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东汉在选择新皇帝时,从来也不被什么狗屁礼法所拘泥。因为,桓、灵二帝都是皇帝的远房亲戚,但是因为有人支持他们,他们马上就爬上了皇位。[注1]


按理说,选择皇位继承人时,选择范围这样大,怎么也可以选一个年长的、道德才能都不错的皇族成员继承皇位。问题是,桓帝继位时15岁,灵帝继位时12岁;关键是这两个人都成了后世昏君的代名词,总而言之,怎么看这两个人,脑袋也好像让驴踢过;因为这爷俩干的事,就不是正常人可能干出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事呢?显然是因为,拥有选举权的大佬们,大都不希望出现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否则,不拘一格的在皇族中寻找皇位继承人,怎么会让两个年幼的皇族成员,当皇帝呢?


事实上,谁能当皇帝,通常都是各大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东汉幼小皇帝不断出现,更显然是各大利益集团博弈出来的结果,它和老皇帝死的早不早,并没有直接关系。

皇帝活的比较大,而且儿子也成年了,新皇帝就一定是个成年人吗?显然未必。
汉武帝高寿,所以汉武帝死时,成年的儿子、孙子多的去了,但是汉武帝死后,8岁的汉昭帝继位了。
孙权也高寿,所以孙权死的时候,成的儿子、孙子多的去了。但是最后继承皇位的,却是9岁的小儿子孙亮。

就算老皇帝活的比较大,而且有一大堆儿子,新皇帝就一定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吗?显然也未必。
晋武帝死时有一大堆儿子,但是智力有问题的司马衷继承了皇位。李世民死时,魏王李泰、吴王李恪都是英果类李世民的人,但是最后继位的却是柔弱的晋王李治。

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多的去了,在这里,我们只说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其它的例子,就不列举了。


从情理上,老皇帝死的早,而且没有儿子,它更容易选择一个优秀的皇位继承人,因为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范围无形中会扩大许多。
但是,谁能当皇帝?什么样的人能当皇帝?主要是看现实的利益博弈,所以优秀的皇族成员有一大堆,但是大佬们、甚至老皇帝就要选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继承皇位,大家也没有办法;所以年长的皇族成员放一大堆,但是大佬们、甚至老皇帝就是选一个幼儿继承皇位,大家也没办法。

当然了,绝不是因为老皇帝死的早才会出现这种怪现象,所以汉武帝有机会亲自指定接班人,依然无法避免8岁的弗陵继承皇位;当然了,晋武帝有机会亲自指定接班人,依然无法避免智有问题的司马衷继承皇位。


甚至汉献帝可以上位,也是各大利益集团博弈出来的结果。最初,董卓认为汉献上位最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于汉献帝就成了大汉帝国的新皇帝。
简单的去看,董卓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军阀,他一手拥立的皇帝有什么合法性可言呢?事实上,袁绍第一个对此提出了异议,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再拥立一个新皇帝,因为汉献帝是董卓拥立的,而且现在只有10岁,他懂得个屁啊?所以,我提议让刘虞当皇帝!

简单的去看,袁绍这种提议,完全合情合理。因为,刘虞是汉室宗亲,而且他的道德、才能、威望,都是世人共睹的,这可绝不是袁绍自己说的,无论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甚至从相关历史去看,刘虞就是一个人们理想中的统治者形象。[注2]
更主要的是,虽然刘虞失败了。但是,二百多年后,许多人依然认为,刘虞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换而言之,刘虞虽然失败了,但并不能证明他无能,只能证明他命不好罢了。[注3]


问题是,汉献帝不但是一个小屁孩,而且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刘虞是当时最主要的实力派之一,要兵有兵,要地盘有地盘,而且又有威望。
你说,那些拥兵大佬们,会喜欢谁当皇帝呢?自然是喜欢汉献帝啊!

汉献帝当皇帝,自然缺乏真正管他们的能力;拥立汉献帝的董卓,又是一个妖魔化的大军阀,所以自然也缺乏真正管他们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大佬们难免会觉得,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说得直白点,以后谁能当皇帝,谁敢说“安知非仆”呢?就算不敢奢望真正的皇位,但是天下没有了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大家也都有机会当土皇帝啊!
如果让刘虞那样的人当皇帝,一切估计就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了,因为以刘虞的实力、地位、威望,大家再一致拥戴他当皇帝,所有的拥兵大佬,估计就得都俯首称臣了;在这种背景下,董卓自然不能抗衡了,关键是,这样一折腾,刘虞作为强势皇帝,事后自然会进行一系列削藩之策,更会进行各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你说这样一折腾,大家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甜呢?

所以,人们听到袁绍提议刘虞当皇帝时,都是群起而攻之。

在这种背景下,刘虞面对袁绍对自己的拥戴,自然不敢接受了。因为,各地大佬都拥戴汉献帝,刘虞就敢在乱臣贼子袁绍的拥戴下上位,他肯定是不想活了。

[注1]:桓自宗支,越跻天禄。《后汉书.桓帝》
汉桓帝是宗室的远房支系。但汉桓帝的父亲,好歹也是个侯爵,而汉灵帝的父亲,只是一个亭侯(也就是村级的贵族)。

[注2]: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敝衣绳屦,食无兼肉,务存宽政,劝督农桑,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青、徐士庶避难归虞者百余万口,虞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徒焉。
瓒传虞首于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虞以恩厚得众心,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资治通鉴》

[注3]:西凉公问中庸曰:“我何如索嗣?”中庸曰:“未可量也。”曰:“嗣才度若敌我者,我何能于千里之外以长绳绞其颈邪?”中庸曰:“智有短长,命有成败。殿下之与索嗣,得失之理,臣实未之能详。若以身死为负,计行为胜,则公孙瓒岂贤于刘虞邪?”默然。《资治通鉴》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39:46 +0800 CST  
第八节 官场变得越来越江湖


在东汉末年,整个官场,变得越来越像江湖了;因为官员的拉帮结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在这种背景下,官员变得越来越像江湖大佬了。

官员拉帮结派时,有一种常见的具体行为,就是一些有文化的高级官员,经常开馆授徒。表面上这是高级官员在教大家文化知识,实际上,这是官场变得越来越像江湖了。因为,人们到官员那里学习,通常绝不是冲着学问去的,而主要是为了和高级官员能搭上关系。所以高级官员开馆授徒,通常与黑社会开香堂并没有明确界限。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现今有一些高级官员,敢干这种事,肯定会让抓起来的。因为,身为政府官员,你不好好按组织程序工作,就玩这种黑社会把戏,你这是想干什么呢?就是退休的高级官员,敢干这种事,估计也会被抓起来。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某个市长、省长(甚至只是退休的市长、省长)开馆授徒,那前来报名的人肯定会人山人海,因为就市俗的利益而言,什么清华北大、牛津剑桥,那就是浮云,肯定不如到这个市长、省长开的班里上学。
如果越来越多的市长、省长都这样玩,国家还不乱套了?

那些开馆授徒的高级官员;与那些擅长品评人的高级官员,通常都是帝国的地下组织部大佬。
如果那些善于品人的大佬,对你的评语是,骨格奇特,一看就是国家栋梁;你明天不想当官,估计都有些难了。在这种背景下,就算你想苟全于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难免会有人到草庐中请你出山的。
当然了,如果你是某个高级官员亲自教出来的学生,明天你想当官的时候,自然是从哪也能找到门路。事实上,类似的教育活动,本身就含有拉帮结派的意思,你能进入这种圈子,自然会拥有普通人没有的机会。一切就如在大上海混的时候,江湖大哥自然是喜欢收徒弟,出道混的人,同样也喜欢找江湖大哥拜师。


官员在拉帮结派时,还有一种常见的具体行为,就是一个官员丢了官,他的学生、下属,常常也马上跟着离职;就算政府对此明令禁止,也常常无济于事。当然了,他的恩师、上司复出了,或是升官了,他们才会跟着出来。[注1]

因为政府已被各种大小帮派所控制,所以对于官员这样讲江湖义气,自然受到官场的热烈吹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上司对你知遇之恩,而你却不愿意和上司讲江湖义气,就很难在官场上混了。
这样弄的结果,就是官员们变得,越来越像自己上司的私属了。

我们必须得知道,官员对自己的恩师、主管,都这样大讲江湖义气,那些天天在大佬家吃白饭的宾客、食客;那些货真价实的奴仆、部曲,就更不用说了。总而言之,这种人如果连最基本的江湖义气不懂的讲,估计就没法在社会上混了。


官员在拉帮结派时,还有一种常见的行为,就是为了自己利益集团的大佬,他们常常是不惜两肋插刀,甚至不惜触犯政府法律。因为官场已变得如同江湖各大帮派争地盘了,所以愿意这样讲江湖义气的官员,通常总会受到官场的热烈吹捧,当然了,也就更容易上位。[注2]

类似的行为,自然更会受到政府的严厉打击,因为帝国政府不是黑社会,身为政府官员,不好好按政府组织程序工作,就天天玩这种黑社会把戏,那还了得。
问题是,官员们在干类似事情时,常常都是打着高大上的旗号,而且摆在桌面上时,还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所以政府一味打击他们,常常会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的。因为,维系皇权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忠,皇帝现在打击忠于自己的上司、主管的官员,那让忠于皇帝的臣子做何感想呢?


张俭和大宦官侯览斗得昏天黑地,最后未经政府批准,就把侯览的母亲杀了;更有一种说法是,张俭率人把侯览全家杀了。[注3]

桓帝一怒,于是张俭成了国家A级通缉犯,所以谁敢收留、协助他跑路,同样有罪。问题是在这种背景下,张俭在逃亡的途中,也跟旅游一样。总而言之,张俭在逃亡的路上,需要休息时,通常是见门就进;从来也没有举报过他。总而言之,政府虽然全力缉拿张俭,但是张俭依然逍遥法外。
皇帝面对这种事实,实在震惊了。因为,政府发出的A级通缉令,就如同一张废纸了,根本没有人把它当回事。总而言之,这个国家A级通缉犯,就如同出门旅游一样,潇潇洒洒的就逃出了政府的控制范围。虽然政府明确召令天下,谁敢帮这个国家A级通缉犯跑路,一律严惩不贷,却似乎没有人把它当回事。[注4]

在士大夫集团的说词中,这是因为张俭太伟大了,所以大家都宁愿冒着坐监狱的危险,也会收留他,帮助他继续逃路。其实呢,之所以会出现类似的事,恐怕就是因为官场越来越像江湖了。
这就好像江湖大哥跑路,普通老百姓知道了,也不敢随便举报啊。因为,你不举报这个江湖大哥,也许有事。问题是,你敢举报这个江湖大哥,肯定会有事的。至于江湖同道朋友,就更不敢干这种不忠不义的事了。我的意思是说,这个江湖大哥所隶属的势力依然盘根错节时。
失去这种背景下,官员就是再代表正义,估计也没有人敢这样帮他跑路的,偶尔出几个人帮他,这可以理解,人们都冒着全家被抓的风险帮他,就不可思议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彭大将军在后世历史书中,那就是最正直、最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员,问题是,如果彭大将军需要跑路,大家觉得,有多少人会为他提供帮助?

当然了,官员们在拉帮结派时,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方式,就是以血缘、婚姻为纽带。
在这种背景下,帝国就会渐渐形成众多,以血亲为纽带的家族势力,以姻亲为纽带的几大家族联盟;更会形成众多拥有大量私属(主要是门生、故吏、食客、奴仆)的利益集团。这样发展的结果,官员自然不再是普通的官员了,而是以家族为背景,以帮派为背景的大佬了。

谁处于皇帝的位置,也会渐渐发现,这样发展下去,自己对帝国的控制将越来越虚弱无力。因为,皇帝渐渐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普通的、可以让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官员,而是一个个渐渐能与他分庭抗礼的家族首脑或利益集团代表人物。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终于决定对官员结党的行为,开始严打了。总而言之,凡是拉帮结派的官员,一经发现,重则抓起来判刑,轻则终身不得录用为官。这就是传说中的党锢!
换而言之,大家想当官,就好好按政府的组织程序干事,没事私自拉帮结派,把政府搞得好像黑社会一样,这是想干什么呢?

看到皇帝这样做,官僚集团当时就为炸窝了。因为,结党怎么了?结党也得看是要干什么,如果结党是为了贪污腐败、是为了升官发财,政府自然应该严打。问题是,我们结党,是为了更好的为为国效力、为人民服务,政府凭什么要严厉打击我们?
皇帝对于这种,敢公然为官员结党大声叫好的人,通常也是绝不手软。总而言之,不给你们的颜色,你们还真以这个社会没人管了;于是党锢并没有因此解除,相反执行的彻底了。[注5]

[注1]:太守刘君坐事槛车征,官法不听吏下亲近,瓚乃改容服,诈称侍卒,身执徒养,御车到洛阳。太守当徙日南,瓚具豚酒于北芒上,祭辞先人,酹觞祝曰:“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既行,于道得赦。瓚还郡,举孝廉,除辽东属国长史。《后汉书.公孙瓒》

[注2]: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三国志》

我小时候看到相关内容,就觉得奇怪极了。因为,夏侯惇这是标准的故意杀人;问题是,杀人之后呢?好像啥事也没有,相反还赢得不小的社会地位。我只想知道,当时的社会,有人管没人管?
我们通常的理解,夏侯惇的老师只是一个普通儒者,实际上,更符合情理的事实是,夏侯惇的老师有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或江湖地位),所以有人侮辱他,他的学生就愿意为他两肋插刀。关键是,他的学生这样故意杀人后,因为官字两个口,私下谁也承认这是夏侯惇故意杀人,并且为他这种江湖行为大声叫好,而摆到桌面上说时,却都说夏侯惇是防卫过当,所以应该略加惩戒就可以了。

[注3]:是时,山阳张俭杀常侍侯览母,案其宗党宾客,或有迸匿太山界者,康既常疾阉官,因此皆穷相收掩,无得遗脱。《后汉书.张俭》

俭行至平陵,逢览母乘轩,道从盈衢。俭官属呵,不避路。俭按剑怒曰:“何等女子干督〔邮〕,此非贼邪!”使吏卒收览母,杀之,追擒览家属、宾客,死者百余人,皆僵尸道路。伐其园宅,井堙木刊,鸡犬器物,悉无余类。《后汉纪》

[注4]:张俭亡命困迫,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笃导俭以北海戏子然家,遂入渔阳出塞。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连引收考者布遍天下,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资治通鉴》

[注5]:永昌太守曹鸾上书曰:“夫党人者,或耆年渊德,或衣冠英贤,皆宜股肱王室,左右大猷者也;而久被禁锢,辱在涂泥。谋反大逆尚蒙赦宥,党人何罪,独不开恕乎!所以灾异屡见,水旱荐臻,皆由于斯。宜加沛然,以副天心。”帝省奏,大怒,即诏司隶、益州槛车收鸾,送槐里狱,掠杀之。于是诏州郡更考党人们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悉免官禁锢,及五属。《资治通鉴》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0:11 +0800 CST  
第二节 灵帝卖官


据说,灵帝与他信任的宦官,为了更好的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就开始公开挂牌卖官了。

这种内容,其实一看就是政治宣传的内容。为什么我敢这样肯定呢?对此,我只想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我们处于灵帝的位置上,我们会干这种不着调的事吗?肯定不会,因为我们的脑袋没有让驴踢过,问题是,灵帝和他亲信的宦官,脑袋就让驴踢过?

表面上,皇帝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罪过,问题是,哪个皇帝不是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呢?从这层意义上,如果汉灵帝只迷恋纸醉金迷的生活,保持宫廷的既有开销就可以了。

汉桓帝作为一代帝王,他每年合法的生活费,本身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宫廷的生活,肯定已是极尽奢侈、豪华之能了。
汉灵帝因为抓了大奖,以一个亭侯(村级的贵族)的身份,从县城进入皇宫,都会感觉皇帝的钱不够花,以至于天天都想着捞外快。那大汉前几任皇帝,实在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因为,堂堂大汉皇帝的私人生活,竟然会让一个村级的底层贵族都觉得寒酸,这得伟大到什么境界呢?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灵帝为什么要卖官呢?在说灵帝为什么会公开挂牌卖官时,我们先说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故事。

晋武帝曾问他的一个亲信,“我能和古代哪个皇帝相比?”这个亲信告诉晋武帝,“你能与桓灵二帝相比。”晋武帝一听非常不高兴,因为桓灵二帝在通常的说法中,那就是昏君的代名词。
这个亲信说,桓灵二帝卖官,钱都进了公家的库房,您卖官,钱都进了私人的库房,这样说来,您还不如桓灵二帝呢。晋武帝对此一时默然,最后只能自嘲的说,桓灵二帝身边,肯定没有你这样敢直言的臣子,这样说来,我应该还是比桓灵二帝强啊。[注1]

我们许多人在理解这段话时,常常认为晋武帝也曾公开挂牌卖官,所以晋武帝是一个非常昏晕的皇帝。其实呢,这是一种典型的误解。因为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晋武帝曾公开挂牌卖过官。但是相关的内容,却显然证明,桓灵二帝卖官的钱,并没有装入私人腰包。

所以这段话的正解应该是这样的。晋武帝的那个亲信说了:桓灵二帝公开挂牌卖官,自然可耻.问题是我们大晋帝国,虽然没有公开挂牌卖官,但是谁敢说,一个人不花钱运作,也能当官?
桓灵二帝公开挂牌卖官,所以相关的收入都是有账可查的,而且都被政府掌控着。我们现在买官卖官,都是豪门贵族私下操作,所以相关收入都进了豪门贵族的私人库房。


我们对于卖官的事,感觉不可思议,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士大夫集团的一面之词。如果宦官集团也有话语权,桓灵二帝卖官的故事,应该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第一,汉帝国当时有财政危机了,这是任何一个帝国在后期,都自然而然的会出现的事。
第二,汉帝国早已买官卖官成风了,只是相关行为,一直是以潜规则的形式,在暗中运行罢了。大家在谋求升迁时,肯定也会花数额不菲的公关费用;只是相关运作,都是以潜规则的形式进行。
第三,你别看那些士大集团成员一个比一个装的清高,但是谁的家里,也堆着大量的非法收入。而且他们的子弟在运作官位时,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卖官,其实就是变相向官员逼捐罢了。

在明末也有一个官场败类,建议崇祯皇帝向各级官员逼捐。总而言之,现在的官员那是无贪不官、无官不贪,什么东林党、阉党,家里都堆着大量的非法所得。所以皇帝应该按官员级别大小,让所有的官员都捐出一大笔钱出来;这样一来,自然可以不加税,也能暂时解决帝国的财政危机。
崇祯皇帝一想,也真是这么回事,就试着去执行。结果呢?官员们都是纷纷出来哭穷了,总而言之,他们都是遵章守纪的好公民、好官员,哪能拿出这样一笔钱呢?再说了,你这样逼官员们交钱,这不是逼着官员去贪污腐败吗?最后折腾来折腾去,弄了一地鸡毛,却是什么结果也没有。


汉灵帝在向官员逼捐时,用的方法非常高明;如果崇祯也这样玩,官员们估计也得给皇帝乖乖交钱。

汉灵帝的态度非常简单,那就是,你们谁也别跟我哭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你们家里,没有大量的不明财产,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不会相信啊。
我现在希望你们按级别,给政府捐一点钱,如果你们不想捐,我也绝不勉强你们。问题是,你们总有求到我头上的时候,等你们求到我头上的时候,咱们慢慢再谈。

说得直白点,就算你能打通各种关节,并且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官职,但是皇帝不在你的委任状上盖个大印,你也是白搭!
总而言之,你不给政府捐一笔款(你们说这是买官钱也好,说这是黑钱也行),你就慢慢坐在家里等这个委任状。咱们看看谁着急?

汉灵帝这一招玩的实在叫阴损,你想吧,官场如战场,大家为了谋求一个官职,那是十八般武艺全部使上。在这种背景下,什么官二代,那就叫扯淡;因为官二代与穷二代相比,才叫官二代。你觉得你是官二代,问题是,和你出来竞争官职的人,全是官二代,你也趁早别扯自己是什么官二代,因为这实在有点丢人。

在这种背景下,那个贪财如命的昏君,谁给钱,就让谁当官;你现在为了省两个钱,就和这个昏君一个劲的穷耗,能有结果吗?
俗语说了,夜长梦多。你和这个昏君哭穷,就是不舍得出这笔钱,有人却悄悄的把钱送给了这个昏君,明天政府正式公布人事变动时,你估计只能靠边站了。
这种玩法,显然让官员们陷入了囚徒的困境中,因为你不想花钱,你的竞争者想花钱。你能有什么好结果。

[注1]: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晋书.刘毅》)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1:02 +0800 CST  
第三节 官场如市场

三国末年,司马懿执政时,太尉蒋济主管的部门,也是在私下半公开的买官卖官,而且当时有民谣说了,“欲求牙门,当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意是说,军官想要担任牙门将这样的军职,必须送护军蒋济一千匹帛;就算是百人督的这种低级军官,也需要五百匹帛。
司马懿与蒋济的私人关系非常好,所以就问蒋济,相关民谣所说的话,真有这么回事吗?蒋济对此自然是尴尬极了,因为这是公开的秘密,蒋济否认也不是,承认也不是。于是蒋济就开玩笑的说:“在洛阳市场上买东西,少一钱也买不到啊。”蒋济说完后,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而司马懿也忍不住笑了。[注1]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任何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中,都是普遍的、半公开的存在着。虽然这种事,在冠冕堂皇场合说起来,那实在是太耸人听闻了,也太离奇了。但是,在台下面,相信谁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因为类似的原因,晋武帝的亲信才会说,我们大晋帝国,虽然没有公开挂牌卖官,但是整个官场,也是买官卖官成风;对此,晋武帝只能用自嘲的方式绕过去。
因为类似的原因,蒋济面对司马懿的私下质询,也只能以开玩笑的方式,把它岔过去,却不能否定它;而司马懿对此,也只是一笑而过。

桓灵二帝时,官员们与皇帝的私交显然没有这样亲密,所以看到皇帝把这种事端到桌面上,他们自然是尴尬的无地自容。所以,他们除了跟皇帝装逼,扯淡外,就是王顾左右而言它了,但是他们也实在不能矢口否定这种事实;因为这就是公开的秘密。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公开挂牌卖官,就是一种变相逼捐了。总而言之,你们公开贪污腐败,已是公开的事实了,我管吧,那是无从下手;抓吧,那是抓不胜抓。现在政府非常缺钱,所以希望你们把相关贪污腐败的钱财,给政府上交一部分吧。

桓灵二帝之所以可以在漫天风雨中一直卖官,就是因为当时有两个最基本的事实,是大家谁也不能否定的。
第一、帝国的财政危机不论是怎么引起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无官不贪、无贪不官是普遍存在的事实,甚至都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的清白的。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大家觉得皇帝把这种潜规则,端到桌面上未免太过离奇,但也合情合理。


也许有人会说,皇帝这样公开挂牌卖官,会降低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其实,这都是坐在书斋中想问题罢了。事实上,官是什么东西?它真是拿着钱就能买到的东西?显然不是的。

事实上,不论怎样买官卖官,官员的选拔,也仍然需要走正常程序(当然了,所谓的正常程序,有明规则,也有潜规则;皇帝卖不卖官,相关程序也是这样走下来的),你无法通过正常程序,你再有钱,也不可能买到这个官。
也正因为这种原因,灵帝虽然公开挂牌卖官,但是当官的人,通常还是士大夫集团互相标榜的人。换而言之,虽然一个三公之位只卖一千万钱,但是也绝没有一个底层土豪,能爬上三公之位。

更主要的是,如果灵帝真的是在卖官(不讲组织选拔程序,谁给钱多,就把官卖给谁);那一个两千石的官员,只卖两千万钱,也实在便宜的如同的卖大白菜了;至于一个三公只卖一千万钱,更便宜的更成了跳楼价。[注2]

因为,一千万钱、两千万钱,用来买馒头、馅饼,自然是个天文数字。但是用于官场交易,那就是毛毛雨雨啊。

看过《水浒传》的人,大约都知道,梁中书给自己岳父送的生日礼物,就是十万贯的珠宝。十万贯相当于多少钱呢?答案是一亿钱!

相信大家也都听过一句俗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十万两白银,折合多少钱呢?按通常的算法,也是折合一亿钱。

如果上面的数字,距汉末比较远。我们再看一条汉灵帝时期的物价。

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后汉书.灵帝》

当时一匹马,就值二百万钱。
这样说来,一个郡守,也就值十匹马的钱;一个三公呢,也就值五匹马的钱;如果讨价还价,也就值两匹半的马钱;一个部长呢,通常就值两匹半的马钱。

如果灵帝真是在公开挂牌卖官,某天来一个大土豪,牵着两百匹马过来,得买走帝国多少官职啊?
总而言之,我这里有二百匹马,我先用五十匹马,把三公、九卿全买了;剩下那一百五十匹,再买它十来个郡守玩一玩,这样说来,岂不是等于二百匹马,就可以让一个土豪变成顶尖豪门?如果他牵过五百匹马来,那大汉帝国,岂不是当时就被和平演变了?

其实,只要我们能明白这一点,自然就会知道,所谓的汉灵帝卖官,实际上只是一种变相的逼捐。
简单去的说,也就是让三公级的官员,给帝国捐五匹马的钱;郡守一级的官员,给帝国捐十匹马的钱的;部长级的官员,给帝国捐两匹的钱。

对于皇帝这种以潜规则对潜规则的方法,士大夫集团的内心那是充满了矛盾。因为,他们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为国为民的公仆,但是在当官前,都需要给皇帝交一笔黑钱;当他们交出这笔黑钱时,其实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因为你交这笔黑钱,就等于承认在无官不贪的社会中,自己也不能免俗。否则,你们怎么能拿出这样一大笔钱呢?

虽然两千万钱、一千万钱,对于他们那个层次的人而言,实在如同毛毛雨罢了。但是,端到桌面上,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拿他们的工资去说,不吃不喝,也得攒几十年啊。

面对皇帝这样耍无赖,官员的内心自然是矛盾极了。如果给皇帝交这笔钱,本身就证明自己不是传说中清官;如果不给皇帝交这笔钱,就会丧失当官、升官的机会,他们自然也不甘心的。
虽然士大夫集团对皇帝把潜规则搬到桌面玩的方法,那是又气又急,但终于还是无奈的接受了相关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官员想从皇帝手中拿到委任状,都得先给皇帝交一笔数额不菲的钱。对此,许多有气节的官员,都是又哭又喊,因为皇帝这样做,实在是等于公开打他们的脸;虽然现在无官不贪、无贪不官,但是老臣的气节,那是举世公认的,你这样当面打老臣的脸,老臣可实在没脸活了。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大家都公认的清官,皇帝也会给他们打点折扣的;总而言之,打个半价,不行打个三折。[注2]

对于桓灵二帝公开卖官的行为,最大的非议之声,自然是皇帝这样做,等于鼓励官员们贪污腐败。

其实呢,官员们贪污腐败时的真正动力,是贪污腐败的成本非常低,如果贪污腐败抓住就判刑、严重的就枪毙,而且被抓住的几率很大,自然没有多少官员敢贪污腐败了。如果贪污腐败通常啥事也没有,谁坐在官员的位置上,也难免食指大动的。在这种背景下,皇帝默许他们贪污腐败也好,还是天天高呼反腐倡廉,结果也是一样的;总而言之,贪污腐败就是半公开的存在着。

而且所谓皇帝公开挂牌卖官(实际上就是逼捐),等于纵容官员们贪污腐败,那也是不成立的。

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官员把工作干得一塌糊涂时,难道他真敢跟皇帝说,我当官前,曾给你花过一笔钱,所以我工作虽然干得一塌糊涂,你也不能撤我的职,更不能惩罚我。当然了,他更不可能敢跟皇帝说,不是我想贪污,实在是因为我当官前给你花过一笔钱,所以当了官,怎么也得收回相关的成本啊。
如果官员真敢这样胡说八道,皇帝肯定会让宦官打得他满脸都是血,因为这就是他想反天了。

如果是这样,他肯定会通过秘密渠道,接到大宦官的质问。总而言之,你在贪污腐败时有点谱,就能收回成本,还能大赚一笔钱,这是公开的秘密,你以为皇帝不知道?
而且明人不说暗话,我也是天天干这种事的人。处于你这个级别,通过各种潜规则,一年可以收多少钱,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以为皇帝和你们要钱时,真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

你竟然敢说出这种话来,你是不是真觉得,皇帝就是传说中的昏君?你是不是真觉得,皇帝跟你收钱,就是鼓励你贪污腐败啊?你是不是真觉得,皇帝向你们收这笔钱,就是为了自己吃喝玩乐啊?我操你大爷的,就凭你这样胡说八道,枪毙你全家都不冤枉你。

你竟然敢把自己贪污腐败的原因,归于皇帝跟你们要钱上?你们还知道羞耻二字是怎么写的吗?
你们贪污腐败的钱都堆成山了,皇帝根本不用审判,把你们全拉去枪毙,估计也不会冤枉一个。皇帝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让你们交出一部分黑钱共渡国难,你们竟然就敢颠倒黑白的说,皇帝这是逼着你们贪污腐败,你还有人性吗?

[注1]: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言“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宣王与济善,间以问济,济无以解之,因戏曰:“洛中市买,一钱不足则不行。”遂相对欢笑。《三国志.注》

[注2]:是岁,初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或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资治通鉴》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1:31 +0800 CST  
第四节 泛滥成灾的黄巾叛乱

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转相诳诱,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资治通鉴》

简单的看相关内容,自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你仔细一看,它的问题就多了。

我们必须得知道,不要说在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年代里,就是在交通、媒介相对发达的近现代。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在发动之前,能准备的如此充足,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时的黄巾叛乱已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在接到这个黄巾叛徒的告密后,帝国政府在洛阳城内,就抓捕了一千多个黄巾成员,相关成员,涉及众多政府官员、宫廷宦官,还有禁军将领。这些人的黄巾身份(当然了,此时还没有黄巾这个词)一旦被确定,自然都被从快、从严的就地正法了。[注1]

当时的黄巾叛乱已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帝国各大城市的府衙门上,都写上了发动叛乱的暗号;并且武装暴动,已进入倒计时了。[注2]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帝国的情报系统,为什么会一直处于半休眠状态之中呢?要知道,只要帝国的情报系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如火如荼的叛乱,也不可能直到最后倒计时,才会被帝国政府发现。

比较符合情理的推测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灵帝实行党锢,重用宦官,严重侵害了士大夫集团的既得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士大夫集团对于这种危及国家安全的事件,自然报以了某种默许与纵容。

士大夫集团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希望灵帝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帝国的安全是毫无保障的;他们的目的也没什么复杂的,那就是等帝国乱的无法收局时,再由他们出面收拾局面,到了那时,皇帝自然无法压制他们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这纯粹是膻想历史。因为士大夫集团疯了,他们怎么会想出这种不着调的方法呢?
事实上,士大夫集团现在干的这种事,还算比较着调,因为士大夫集团在这轮博弈中,虽然弄得天下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它显然让士大夫集团夺回了政治主动权。因为黄巾之乱一起,皇帝马上就开放了党锢,而士大夫集团在帝国政府,又开始占据了主动权。

而士大夫集团后来干的事,那才叫真的不着调了,因为在这一轮博弈中,士大夫集团并没有彻底打败宦官集团。所以,在汉灵帝死后,他们又趁皇帝年幼,开始计划对宦官集团进行第二轮攻击。
这次,他们是放任军阀势力走到政治舞台前排,希望借助军阀的力量,把宦官集团彻底清理出局。结果呢?这次玩的那才叫真的太大了。因为,他们这样玩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宦官集团被清理出局了,问题是,军阀势力突然间失控了。

张角一伙,可以秘密准备那样久,而且进行的那样无法无天。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张角一伙人所干的事,就是政府职能范围的事。
因为,帝国发生了大瘟疫、大灾荒,政府本身就应该出面组织治疗、救灾。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政府的相关职能都处于半瘫痪状态中;在这种背景下,张角代表的民间组织,于是自发的通过各种方式,代表政府履行相关职能了。

简单的去看,张角一伙是在装神弄鬼,其实呢,张角一伙肯定具备非常实用的医学知识,只是他们把相关医学知识神秘化了,让人认为他们遏制瘟疫、或治疗普遍存在的疾病,是神力的表现,而不是医学知识的应用。

但不论怎么说,因为政府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所以相关社会职能就由张角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去履行了。
而这种民间组织的出现,并不是简单的代替政府遏制瘟疫的蔓延;更可以让帝国出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效果;换而言之,大家都教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我们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说得具体点就是,这个民间组织可以募捐到大量的钱财米粮,并把它用于各地的赈灾工作中。

如果抛开政治形态去说,张角一伙所干的事,谁也得承认,那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因为他们的存在,弥补了许多政府缺乏的职能;也让普通底层老百姓享受到了切实的利益。

问题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越来越多人参加的组织出现,对政府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威胁。如果统治集团内部利益一致(至少不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组织就很难发展起来,因为历代统治集团,对这种事都是非常敏感。

当然了,如果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类似的组织出现,很容易取得下层社会的支持,因为底层老百姓肯定会从这里,获得比较实质性的利益。如果上层社会再有许多人故意模糊它的政治危害,而是一味强调它的社会职能(总而言之,他们这是热心公益,政府应该支持他们,而不应该打压他们),那相关组织自然会迅速向整个帝国蔓延。


受到皇帝压制的士大夫集团,自然会为张角一伙传教大开绿灯,总而言之,从舆论上,他们会高度肯定张角等人热心公益的品德[注3],在这种背景下,其它力量想打击张角一伙时,就容易面对道德大棒的打压。
一切是显然的,帝国大范围出现瘟疫、灾荒,帝国政府反应迟钝,凭由瘟疫蔓延,任由灾荒存在,张角这个大善人,不辞辛苦的四处奔波,组织热心公益的人们阻止瘟疫蔓延,周济受灾的群众。对于张角这种行为,你不积极支持、鼓励,相反还从阴谋论的角度说张角一伙心怀鬼胎,如果不早早打击,后果不堪设想,你还有人性吗?
士大夫集团一味从公益的角度评价张角一伙,自然是唯恐天下不乱,总而言之,他们希望皇帝明白,没有他们的支持,帝国政府永远也无法有效控制社会。

因为大家都对张角非法传教麻木不仁,所以官员说起相关事情的危害时,自然都是一口一个据传闻,或是只在私下说,从不会放到桌面上讨论。在这种背景下,张角一伙建立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反政府的性质越来越明显,却无法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
终于有一天,士大夫集团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如果再拖延下去,就有可能真的无法收局了,于是黄巾叛乱的人证、物证马上全出来;而且相关人证、物证那是越查越多,政府遂开始了全面的严打.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2:23 +0800 CST  
皇帝面对这种事实,肯定是感觉晴天打了一个霹雳。因为,简单的去看,帝国政府直到此时,才获得黄巾叛乱的确实证据,自然是因为张角一伙的组织太严密了。但是,事情显然没有这样简单,因为它本身证明帝国政府的情报系统,从前一直处于半休眠状态中。
政府的情报系统,为什么会处于半休眠状态中呢?马上就有人告诉皇帝答案了。其实,在这个答案出现之前,皇帝就已猜到了;因为相关内容,就是老声长谈罢了。

这个答案就是:皇帝一直信任宦官,并对士大夫集团采取了党锢政策。所以才会出现今天的事。只要皇帝严厉打击宦官集团,全面起用被压制的士大夫集团,黄巾之乱自然很快就会平息。
表面去听,这些话只是老声长谈;但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却显然充满了威胁的意味,换而言之,如果皇帝不能取得士大夫集团的支持,就依靠那些宦官,肯定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注4]

面对此情此景,皇帝对宦官集团,也是突然失望到了顶点。士大夫集团在中间瞎捣乱,皇帝可以理解,这些宦官呢?[注5]
但是,皇帝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一切也不能全怪宦官。

表面上,帝国政府对宦官集团(穷二代的代表人物),那实在是太好了;所以,面对张角一伙的阴谋,宦官集团应该义无反顾的站在皇帝一边,换而言之,绝不应该害怕士大夫集团用道德大棒打压,就一味装聋作哑;更不应该卷入相关阴谋。
但是,仔细起下去,帝国政府对宦官集团(穷二代的代表人物),有个狗屁的好?因为,帝国设计出这种残忍、缺乏人性的制度,让众多男人只有挥刀自宫才能上位,皇帝有什么脸说帝国对他们非常好呢?

什么谁忠于谁,一切不过是现实利益的博弈。皇帝高高在上,处于天下利益的汇集点上,他的风光、他的享受,世人都能看到,但是谁能看到他的心酸与痛苦呢?表面上,所有的人都最爱他、最关心他,实际上,他们有多少是发自真心,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所以,皇帝先是对张让一伙大发雷霆;之后呢?皇帝终于原谅了他们。因为张让一伙自然不能完全信赖,那些士大夫集团成员就值得依赖?
如果把宦官集团的势力打压下去,皇帝又靠什么控制那些豪门贵族的代表人物呢?虽然,在需要士大夫集团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背景下,皇帝暂时对宦官集团进行了一些打压,但是随后又变成加利的重用宦官集团了。


[注1]:“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收马元义,车裂于洛阳。诏三公、司隶按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资治通鉴》

[注2]: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资治通鉴》

[注3]:郡县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资治通鉴》

[注4]:上问计于中常侍吕强,对曰:“党锢久积,人情怨愤,若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今请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则盗无不平矣。”帝惧而从之。壬子,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资治通鉴》

[注5]:上诘责诸常侍曰:“汝曹常言党人欲为不轨,皆令禁锢,或有伏诛者。今党人更为国用,汝曹反与张角通,为可斩未?”皆叩头曰:“此王甫、侯览所为也!”于是诸常侍人人求退,各自征还宗亲、子弟在州郡者。《资治通鉴》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2:47 +0800 CST  
第五节 虎头蛇尾的黄巾叛乱

翻开中国历史,甚至是翻开人类历史,像黄巾之乱这样准备充分的叛乱,也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在一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社会。在叛乱发动之前,已有二三十万叛乱分子准备就绪,而且是准备在帝国各个地方全面开花。
更主要的是,在叛乱前夕,政府突然发现了这个惊天大阴谋,于是并迅速投入镇压。但是,这场叛乱还是在帝国内部四面开花了。


问题是,这样准备充足,出手就先声夺人、声势浩大的叛乱,结果是什么呢?答案是很快就被政府剿灭了。
因为九个月以后,帝国政府就宣布,叛乱基本平定。因为在九个月后,匪首张角、张梁、张宝全部正法,大股匪徒全部清理出局,只剩下小部分匪寇还在负隅顽抗。[注1]

紧接着,在三四个月之后,随着张燕(原名禇燕,后改为张燕,人称张飞燕)为代表的黄巾残余力量接受招安,黄巾叛乱已算基本平定了。[注2]

从整个平叛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来,黄巾叛乱显然是上层社会一直纵容的结果,因为它的组织严密程度、社会基础,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它一开始先声夺人,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满打满算一年时间)就被政府镇压下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黄巾叛乱虽然名气大,但也实在太不堪一击了。

许多人常常拿下面的内容,证明黄巾叛乱的社会基础多么广阔、生命力多么顽强。

自张角之乱,所在盗贼并起,博陵张牛角、常山褚飞燕及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文八、平汉大计、司隶缘城、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之徒,不可胜数,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人。

就我理解,就好像真正的高手,从来不需要、也不会玩太多的花拳绣腿,真正社会基础广阔的叛乱、真正生命力顽强的叛乱,也用不着这样罗列一大堆所谓的首领。因为,真正社会基础广阔的叛乱,真正生命力顽强的叛乱,只需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了,那就是李自成类似的人物,开始渐渐登上历史舞台了。

前面这一大堆叛乱首领的名字,不要说对于普通读者了,就是对于专门研究相关历史的学者而言,恐怕也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阿猫、阿狗没有任何区别,因为这只是一个个历史书字缝里的符号罢了。
上面罗列的这一大堆首领,最后大约都归在了张燕的大旗下,而张燕呢,在张角兄弟死后三四个月,也接受了政府的招安。
更主要的是,张燕是何许人也?恐怕知道的人也实在不多。相关力量集大成者的张燕,尚且只是汉末三国时代的一个边缘人物,那些给张燕当小弟的人物,就更不用说了。


在黄巾叛乱基本平定之后,皇帝认为,平定黄巾叛乱,很大一部分功劳,就是宦官集团积极工作的结果;于是,就开始封赏宦官首领。[注3]

但是,我们从士大夫集团的视角,看到的内容却是,黄巾叛乱之所以兴起,就是宦官集团瞎折腾的结果,甚至就是宦官集团私通黄巾叛乱的结果。[注4]更有甚者,如果没有宦官集团在旁边瞎捣乱,政府军早就把黄巾叛乱平定了。[注5]

一切是是非非,我们实在无法辨别清楚,因为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士大夫集团的一面之词。如果宦官集团也拥有话语权,他们自然会说了,黄巾叛乱之所以会兴起,就是士大夫集团瞎折腾的结果,士大夫集团也与黄巾之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不是宦官集团一心忠于帝国,黄巾之乱就无可抑制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3:02 +0800 CST  
在整个平定黄巾叛乱的过程中,虽然皇帝、宦官、士大夫一直磕磕碰碰,但是黄巾叛乱还是很快就被镇压了。

平定黄巾叛乱之后,东汉帝国应该看不到灭亡的迹象;因为黄巾叛乱的社会基础比较薄弱,所以缺乏此起彼伏的后劲;而且他的组织也实在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严密,所以在帝国政府军的一轮严打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几个值得一提的代表人物。

其实到此为止,如果人们不知道后来的历史,也很难猜到东汉帝国的砖崩瓦解就在眼前了。

但是,黄巾叛乱基本平定之后。帝国西北、东北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却开始遍布不稳定因素了,而且叛乱的规模越来越大。后来,虽然平定下来了。但是,董卓、马腾、韩遂、公孙瓒等军阀,却因此呈现尾大难掉之势。[注6]

在黄巾叛乱被平定后第三年,因为帝国西北、东北边远地区的叛乱此起彼伏,黄巾残余力量,才又抓住机会,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但是,也仅仅是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因为,我们再没有听说过,有一个名动天下的黄巾大佬。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黄巾叛乱时,士大夫集团是想借下层叛乱的力量,逼帝国政府放弃打压他们的政策;虽然对帝国而言,代价非常大,但对士大夫集团而言,也算比较成功。因为,黄巾叛乱兴起后,帝国政府马上放弃了打压士大集团的政策。

后来呢,士大夫集团竟然想借助军阀的力量,逼帝国政府彻底铲除一直制约自己的宦官集团。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喀嚓一声响,东汉帝国瞬间就砖崩瓦解了。关键是,整个士大夫集团的利益,也受到空前的重创。

其实,在董卓进京的前一年,士大夫集团就试图通过武装政变的方式,结束宦官政治。但是,因为倡议者(冀州刺史王芬;陈藩的儿子陈逸)提出的方案是拘捕汉灵帝、另立一个他们可以控制的皇帝;所以没有多少人敢支持这种方案。历史书在记录相关内容时,自然会突出皇权的神圣性,当然了,也就隐藏了人们真正反对这种方案的真实理由。[注7]
其实呢,这种方案之所以没有人敢支持,那是因为在新兴军阀已走上历史舞台的背景下,士大夫集团敢干这种事,各大军阀打着保卫皇帝的旗号杀向洛阳城,士大夫集团拿什么对抗呢?说得具体点,如果士大夫集团真敢干这种事,同样也是给董卓之类的人作一道菜,只是董卓之类的人吃起来更简单、更可口一些罢了。


[注1]:十月,皇甫嵩与张角弟梁战于广宗,......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角先已病死,剖棺戮尸,传首京师。十一月,嵩复攻角弟宝于下曲阳,斩之,斩获十余万人。《资治通鉴》

[注2]:.....燕乃遣使至京师,奏书乞降;遂拜燕平难中郎将,使领河北诸山谷事,岁得举孝廉、计吏。《资治通鉴》

[注3]:以讨张角功,封中常侍张让等十二人为列侯。《资治通鉴》

[注4]:豫州刺史太原王允破黄巾,得张让宾客书,与黄巾交通,上之。上责怒让;让叩头陈谢,竟亦不能罪也。《资治通鉴》

[注5]:北中郎将卢植连战破张角,斩获万余人,角等走保广宗。植筑围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帝遣小黄门左丰视军,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帝怒,槛车徵植,减死一等;遣东中郎将陇西董卓代之。《资治通鉴》

[注6]:“张温将诸郡兵步骑十余万屯美阳,边章、韩遂亦进兵美阳,温与战,辄不利。十一月,董卓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攻章、遂,大破之,章、遂走榆中。”
“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叛,与遂连和。《资治通鉴》

“初,张温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以讨凉州,故中山相渔阳张纯请将之,温不听,而使涿令辽西公孙瓒将之。军到蓟中,乌桓以牢禀逋县,多叛还本国。张纯忿不得将,乃与同郡故泰山太守张举及乌桓大人丘力居等连盟,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众至十余万,屯肥如。《资治通鉴》

[注7]:故太傅陈蕃子逸与术士襄楷会于冀州刺史王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因与豪杰转相招合,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欲因以起兵。会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以兵徵劫,诛诸常侍、黄门,因废帝,立合肥侯。《资治通鉴》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3:31 +0800 CST  
第六节 刘备出场


我前面说了,东汉社会流行品评人,但通常都是官二代之间里流行的高雅游戏。
所以,在刘备出道前,从来也没有一个善于品人的大佬,曾对刘备说过,一看你骨格神奇,就是练武的奇材。因为刘备的社交圈子,就没有那样高。

但是用底层的角度看,刘备也可以算作官二代。所以,也有一些县里的富户、土豪对刘备说过,你骨胳神奇,一看就是练武的奇材。因为,刘备的社交圈子就这样高,所以刘备起家的道,虽然比曹操、孔明之类的官二代要艰难曲折,却比严格意义上的穷二代要顺利。

因为类似的原因,刘备在15岁时,就可以到卢植(市级官员)那里求学,还能和公孙瓒(市级官员的子弟)一个教室上课。这种机会,绝不是标准穷二代有机会得到的。

在演义故事中,刘备走到哪里,都是开口闭口的,我是中山靖王之后。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肯定不会这样说的,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这样说话,肯定会让人当成二货看的。

中山靖王是何许人也呢?中山靖王是三百年前的一个人物!所以,所谓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应该只会在官样文章中出现。因为这种说法拿到现实生活中,谁听到也会觉得非常搞笑。
且不说,中山靖王的刘,与光武帝刘秀的刘,本身就隔着一条大沟。更主要的是,他与中山靖王相隔的年代实在太久远了,而且在过去的三百年时间里,刘备连一个真正有身份的祖先都说不上来。以至司马光在说到刘备与中山靖王的关系时,是这样说的。

昭烈之天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运,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是非难辨......。《资治通鉴》

按司马光的意思,刘备所谓的汉室宗亲,估计与曹操是曹参之后,并没有本质区别。总而言之,都是御用文人为他做的修饰之词。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3:58 +0800 CST  
因为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大家都是同姓,那五百年前没准就是一家人,中山靖王虽然不是五百年前的人物,却显然是三百多年前的人物。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一个村、一个县城住的人,只要姓刘,恐怕大都能自豪的说,你别看我现在屁也没有一条,可我也是中山靖王之后。因为,刘备的本家兄弟、叔伯(因为曾资助刘备,而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刘德然、刘元起父子),自然都是中山靖王之后,就是和刘备八杆子、十八杆子才能打到关系的刘姓亲戚,也全是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身在底层社会,却动则说什么中山靖王之后,肯定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所以,刘备在现实生活中最多说的话,估计是我曾求学于卢植,而且还和公孙瓒是同桌,甚至睡过上下铺。因为这种社会关系,才有可能让人们高看一眼,因为不论怎么说,这也证明刘备的社会关系,远远高于普通底层社会混的人。
虽然这种社会关系本身,未必多么有价值,但是如果利用的好了,它的价值自然是不能低估的;尤其是人们看到刘备走到哪里,都是一副大哥的派头,更会觉得,以刘备的本事,再加上这种社会关系,想发达,那是迟早的事情。

人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总觉得刘备一出场,就是一个中年人。其实呢,黄巾之乱那一年,刘备刚刚23岁,放到现在,也就是一个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当然了,在那一年,关羽、张飞也是二十刚出头。
从刘备的资历去看,放到现在也算名牌大学毕业(因为是一代大儒卢植亲自开班教出来的学生),当然了,也等于是省军级大佬(卢植在黄巾之乱那一年是中郎将)的学生,更是公孙瓒那种省军级大佬(黄巾之乱那一年,公孙瓒是骑都尉,比两千石;随后不久也升为中郎将)好朋友。

许多人总觉得很奇怪,以刘备的身份,怎么可能一见面,就让关羽、张飞拜为大哥呢?
那是因为在演义故事中,过多的强调了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而这种身份,谁也会觉得,实在不足以让关、张拜在脚下。
问题是,刘备是当时省军级大佬卢植的学生,省军级大佬公孙瓒的同桌好友。一个人有这种身份,和两个县里的土豪合作时,坐在头把交椅上,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吧。

黄巾之乱暴发那一年,刘备23岁,在那一年,刘备拉起一支队伍,开始报效国家了。
刘备能拉起一支队伍,自然与他出众的组织领导才能分不开,更主要的是,恐怕也是因为大家都相信,刘备也算有上层关系的人(这种关系,绝不是什么中山靖王之后,而是卢植、公孙瓒那种省军级的大佬,或是刘备的授业恩师,或是刘备的同桌好友),所以跟着刘备混,应该是有前途的。

许多时候,尤其是有理想、有野心的年青人,也未必真害怕把头撇在裤腰带上混事,但是,他们在这样做之前,必须得有人告诉他们,他们这样做非常值得。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伤了、死了,最后只能得几百块抚恤金;就算有幸活下来了,也是继续回家该干嘛还干嘛;恐怕谁也没有这样高的觉悟。如果觉得玩命,会非常有前途,愿意玩命的人自然很多,不要说跟着刘备走正道了,就是跟着张角等人走邪道的人,也是漫山遍野的一眼望不到头。

因为,刘备从来都是大哥做派,而且对小弟们也非常讲义气;关键是说起来,刘备也算上面有人;所以他的小弟们,自然相信跟着刘备出去玩命,以后就会有前途。在这种背景下,关羽张飞等人自然也愿意跟着刘备为国效力。
在当时背景下,类似的土豪肯定不在少数。只是真正脱颖而出的人物,恐怕只有刘备等少数人。

看到刘备这样一副牛气冲天的样子,自然就有一些土豪出来锦上添花了。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三国志.刘备》

张世平、苏双的名字的,似乎只在这里出现过一次。但是,刘备显然会经常说起这件事,几十年后,人们为刘备作传时,就不会专门提及这件事了。

刘备34岁时,就是徐州刺史。而且从此以后,不论刘备怎样失败,但是谁说起刘备来,也是一世之雄。
张世平、苏双(或他们的小弟、子侄),以后在商业领域混的时候,人们只要知道张世平、苏双与刘备的这段往事,任谁也得高看一眼。仅此而言,张世平、苏双的这项投资,已是利润惊人了。

刘备走到哪里也是大哥派头,就是因为一个人只要跟着刘备混,刘备就不会让他失望。所以,刘备一再摔倒,一再狼狈的爬起,而且常常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但是慕名给他当小弟的人,却是数也数不清。

当然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据说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才会气得亲自鞭打督邮。因为,你们这样做事时,有没有考虑过我刘备的感受,我刘备丢了官不要紧,问题是,我刘备怎么向我的小弟交待?我领着小弟们出来混的时候,可没有告诉他们,以后就是这种结局啊。关键是,我刘备不能向我的小弟交待,我他妈的以后还混个屁啊?!
刘备鞭打督邮,那是标准的大哥做派,总而言之,你不给我面子,我可以不和你计较,如果你不能让我向小弟交待,我绝不会退半步的。在鞭打督邮后,刘备自然还会向小弟们保证,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咱们一条心,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于是,刘备领着自己的小弟离开那个并没有呆多久的安喜县。那一年刘备也就二十四岁。

因为刘备领着一把小弟,关键是还有关羽、张飞那种优秀的金牌小弟;自然也没有人敢真正追究刘备鞭打督邮的罪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这是政府理亏在前;更主要的是,政府不追究刘备的这种罪行,刘备领着那一大把小弟,还愿意给政府效力,至少不会公然给政府找麻烦,如果政府敢追究刘备的这种罪行,刘备不当贼寇,还有选择吗?而且这样一来,也会让那些有志于为政府效力的热血青年,感觉心拔凉拔凉的。所以,刘备离开安喜县后,很快又加入了政府军。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4:39 +0800 CST  
第三章 董卓入洛阳

第一节 军阀势力的兴起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军长,你能让全军上下都听你的命令吗?肯定是不能的。
因为通常时候,在你的军队内部,还有与你地位相当的参谋长、政委。在这种背景下,这枝军队内部谁是老大,那还不了一定呢。
就算在特定的时候,政委、参谋长只是你这个军长的副手,但是这两个人的升降沉浮,显然不是你这个军长可以决定的。所以,就算这两个人是你的副手,但是他们认为你的命令不对,自然也敢、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示拒绝,关键是,凭你手中的权力,也不能奈何这两个人。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政府突然派人拿着圣旨,赐你一死。你能依靠手中的军权反抗吗?肯定是不能的,因为政府的相关命令,并没有危害到政委、参谋长的利益,这两个自然不会陪你去玩命的。
在军队内部,有两个与你地位相当的人制约你,你自然只有乖乖接受赐你一死的圣旨,反抗只会遭来更残酷的打击,而且也是一点看不到希望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你虽然是军队,但是你想控制这枝军队,起码得先把这两个与你地位相当的人拔掉,或是让他们变成你真正意义上的下属。否则,你别看你是军长,皇帝想砍你的头,跟杀一只鸡没有太大区别。


顺着上面的例子,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皇帝基于军事上的需要,愿意给你这个军长,更大的自主权;我的意思是说,取消政委、参谋长对你的制约;总而言之,让这两个人无条件听从你的命令,只要他们不服你,你当场杀了他们,也是可以的;甚至而言,你让自己的亲信担任这两个职务,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你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控制这枝军队了?显然也不是的。

因为你是军长,你下面的几个师长、副师长,都是你的嫡系吗?如果不是。明天皇帝想杀你,还是派个使者拿着圣旨,就可以赐你一死了。因为政府的相关命令,并没有威胁到师长、副师长的利益,他们与你也没有建立难以分割的利益关系,自然不可能陪你和皇帝玩命。甚至,这几个师长、副师长还想借此机会上位呢。在军队内部,你不能让自己最主要的下属,变成自己的私属,你别看你是军长,也没有政委、参谋长制约,皇帝想砍你的头,也跟杀只鸡没有多大的区别。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5:05 +0800 CST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军队内部既没有政委、参谋长制约你,下面的师长也都是你的嫡系。你是不是就算军阀了?应该是可以算作军阀了。但这仅仅是军阀的初级阶段。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皇帝想制约你时,还有很多筹码。

军队上上下下都是你的人,无非是意味着你控制了军队系统;更主要的是,无非意味着你控制了一枝军队。
最简单而言,你驻军附近的市长、县长,归你管吗?附近军区的军长、司令,和你建立了攻守同盟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如果敢跟皇帝叫板,你下面的军官,都也不敢跟你胡来的。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皇帝一声令下,附近军区的军队就会过来围剿你。关键是,你的后勤马上就会中断,因为你驻军附近的市长、县长马上就会和你划清界限。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你的军队集结在一起,你能收到的后勤物资是有限的(因为,附近的市长、县长,自然不会配合你,支持你);如果你的军队分散开了,自然可能胁迫这些人配合你,问题是,你的军队真的分散开了,随时会被政府军逐个歼灭。

在官渡之战时,我们看到曹操一方的粮草越来越少,袁绍一方的粮草始终很充足,总认为袁绍的地盘,都是高产粮区,而且天天风调雨顺;总认为曹操的地盘都是低产粮区,而且天天闹自然灾害。更有人因此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袁绍主动进攻曹操就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袁绍不主动打曹操,耗也能把曹操耗死。其实呢,他们产生这种离奇的观点,只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弄明白,曹操一方的粮草供应,为什么会越来越少。

曹操后来打败袁绍,发现众多与袁绍暗通的书信。许多人总是认为这是曹操身边的某些主要配角给袁绍写的。其实呢,这些人绝大多数,恐怕在历史书上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来。因为,曹操当时统治范围内的市、县多的去了;而有几个市级、县级的人物,能在史书上留下过名字?但是在关键时候,这些人都不给曹操积极筹集后勤物资,曹操虽说用兵如神,也会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当然了,这是后话。我这里说到这些,只是希望大家看到,以曹操的权力、势力,在关键时候只要各层行政、经济主管不配合他,他也会随时陷入危机之中。刚刚进入军阀初级阶段的大佬,如果面对这种危机,就更不用说了。

从某种意义上,帝国在建立的过程中,就是想办法削弱部队的军阀性的过程。
而在初级阶段,就是严禁军方把手伸进行政、经济领域。换而言之,在初级阶段,军方大佬在自己的军队内部,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但是,军方大佬如果想插手行政、经济领域,就有可能受到皇帝的谴责,如果军方大佬继续一意孤行,就有可能被皇帝宣布为叛军了。

只要实现了这一步,皇帝再与军方大佬博弈时,筹码就比较多了。而皇帝在此基础上,自然可以继续布局。而继续布局的方式,自然就是重赏、重用军队内的后起之秀(常常就是中低级军官)。
只要中低层将领,都愿意接受中央政府的这种好意(重赏、重用),而军方大佬又无力制止中央政府这样做,本身就意味着,军方大佬对自己军队内部的人事权力,变得越来越有限了。


反过来说,政府在瓦解的过程中,常常也就是部队渐渐军阀化的过程,比如东汉帝国末期,随着内乱、外乱交替出现。帝国的政府军队纷纷行动起来,在此过程中,就面临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皇帝应不应该给予将帅更多的权力?
面对这个问题,皇帝通常是处于两难之中的。因为,给予自然不对;不给予同样不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让将帅率军平定叛乱时,皇帝是不是应该继续保持,军事长官、政治委员、参谋长相互制约的格局?
基于军事上的需要,显然是应该适当放开这种控制,否则军队很难有效发挥战斗力,因为这几个主管,难免动则互相扯皮、各行其事,在这种背景下,面对比较强大的敌人,后果常常是灾难性的。
问题是,基于皇帝对军队的控制而言,显然是应该保持这种传统的。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没有了这种制约,这个将领就已迈出了军阀化的第一步。

再比如,在让将平定叛乱时,皇帝是不是应该授予将帅更多的权力?我的意思是说,当下属不听将帅的命令时,将帅可不可以,不经上报就可以惩罚他们、甚至杀掉他们。
如果不给将帅这种权力,军队很难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因为在关键的时候,他下面的高级军官,有可能会和他互相扯皮、各行其事的。如果一个统帅下面的高级军官,都这副德性,这个统帅再会打仗,估计也是没有用的。
问题是,给予了将帅类似的权力,自然可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但是相关将帅也会变得越来越像军阀了。

当然了,在特殊的情况下,皇帝应不应该,让将帅把手伸进行政、经济领域呢?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军队驻扎、行军附近的市长、县长敢不配合将帅,将帅能不能不经上报就先惩罚他们,甚至先杀掉他们呢?

从军事的需要去看,统帅显然应该拥有这种权力,否则,军队的后勤就容易出现问题。一切是显然的,有时候军事主管那是急的要死要活,而有义务配合他工作的各层行政、经济主管却是不慌不忙咬文嚼字,甚至是故意不使坏。作为一个统帅,任你多会打仗,一旦受到这种困扰,也是没有用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常常处于两难之间。
因为,你想加强军队的控制,就有可能会削弱军队的战斗力。但是,你想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就有可能让军队渐渐军阀化。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5:21 +0800 CST  
第二节 削夺董卓的兵权


汉末军阀混战,绝不是因为董卓进京的偶然事件造成。从某种意义上,董卓不进京,汉末的军阀混战,也是听之欲出了。
在平定帝国内地、边疆的叛乱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军队渐渐军阀化了。这意味着,不论帝国后来的局势怎样演变,军阀已作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开始登场了。

在帝国内乱、外乱基本结束的时候,面对已经军阀化的将领,汉灵帝自然开始想办法削夺他们的兵权了。但是,汉灵帝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就突然驾崩了。所以,我们只看到汉灵帝试图削夺董卓的兵权,而且也没有成功。

从古到今,削弱将领的兵权,通常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自然是杯酒释兵权。总而言之,你手握重兵,皇帝有些睡不着觉。为了能让皇帝可以睡个安稳觉,也为了你可以远离皇帝的猜忌,你就提前退休吧。当然了,作为回报,你退休后的工资待遇,只会比在职时高,绝不会比在职时低。

用这种方式削夺兵权,最成功的人莫过于宋太祖赵匡胤,许多人总认为赵匡胤聪明、仁慈,所以才会想出、并应用如此天才的方法成功削夺兵权。
说这种话的人,肯定认为政治斗争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总而言之,传说中的拥兵大佬都是吃素的人,他们的智商也就停留在幼儿园小朋友的境界。所以皇帝给他们几块糖,他们就会乖乖把手中的权力交出来。


因为削夺拥兵大佬的兵权,是一件非常困难、危险的事。所以东汉中央政府自然不敢相信,传说中的杯酒就可以解除董卓的兵权。因为东汉中央政府敢让董卓提前退休,董卓肯定敢操东汉中央政府的大祖宗,总而言之,革命尚未成功,帝国还在内忧外患之中,你们急不可耐的想让我提前退休,这是想干什么呢?当然了,如果你们非让老子提前退休,这也好办,只要老子率军把皇帝身边的奸臣都给清理干净,再退休也不迟。

赵匡胤可以用这种方式轻松削夺手下将领的兵权,就是因为他手下的将令,已丧失了对抗赵匡胤的条件。否则,赵匡胤敢说让手下大佬提前退休,估计当时就有翻船的可能性。到时,历史书说到赵匡胤失败的原因,自然会说他猜忌功臣,所以才遭到这种失败。因为这样明目张胆的削夺将帅兵权,这不是没事找死吗?


削夺手下大佬的兵权,还有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大家也非常熟悉,因为有一个成语叫做明升暗降。换而言之,帝国中央政府明天就让你升官。当然了,不论怎么升,结果都是你交出兵权。如果在此过程中,你能让帝国政府满意,自然会得到一个肥差;如果在此过程中,你不能让帝国政府满意,自然会被扔到一个清水衙门当差;如果在此过程中,你让帝国政府感觉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帝国政府自然会给你按几条莫须有的罪名,然后拉到刑场上。

用这种方式削夺兵权,最成功的人莫过于宋高宗赵构。许多人总认为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等人,一心巴结皇帝,或是太过愚忠,所以才会任由皇帝摆布。
说这种话的人,肯定认为那些能在乱世中指挥千军万马、杀人不眨眼的拥兵大佬,都是传说中的安善良民,甚至就是傻子;总而言之,一个狗屁不如的皇帝一声令下,就可以让他们无条件的服从。

用这种方法削夺兵权,还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那就是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慈禧太后恩威交重,成功解散了湘军;结果是他们实现了双赢,因为曾国藩交出了兵权,却成了朝中重臣。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5:39 +0800 CST  
汉灵帝活着的时候,董卓就有尾大不掉的迹象,所以汉灵帝就决定给董卓升官了。但是,在一个官二代越来越有理的社会中,董卓这种出身的人,自然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在这种背景下,董卓永远无法变成曾国藩,因为董卓没有一个好爹。

在汉末,拼爹已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行为了,所以袁绍名片上最牛的一个字眼,就是四世三公。我们总觉得,曹操英明神武,所以才会成为时代的主角。问题是,曹操的老爸从前当过什么官呢?太尉!也是传说中的三公之一。曹操的干爷爷是谁呢?就是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曹腾,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没有这样牛逼闪闪的老爸、干爷爷,曹操想前排就坐,谈何容易?

董卓的老爸、爷爷呢?虽然也不是平头老百姓,但是与袁绍、曹操、杨彪的老爸、爷爷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了。在这种背景下,东汉政府虽然想削夺董卓的兵权,也实在无法给董卓一个牛逼闪闪的职务。因为,当时帝国前排就坐的人(除了挥刀自宫的穷二代),谁没有一个牛逼闪闪的老爸呢?没有一个牛逼闪闪的老爸,也得有一个牛逼闪闪的女婿、妹夫啊!

所以,东汉政府虽然想和董卓玩个明升暗降,却也实在不能给董卓弄一个比较满意的官职来。最初,东汉政府想调董卓到中央政府当一个少府。
少府是什么职务,说起来比较复杂,也没有什么意义。在这里,我们只要知道,少府绝不是一个可以让董卓心动的职务。至少,曾国藩交出兵权后,如果就能混个这种官职,谁也会为他叫屈的。所以,董卓一看帝国政府,就拿这种职务想让他交出兵权,自然是只想问候帝国政府的大祖宗。但是,董卓在回复中央政府时,显然不能乱爆粗口。

所以董卓就对皇帝上书说:听到皇帝让我到中央政府工作,我非常高兴,我也作好了准备要进京当官。可是,我刚赶着马车出门,下面的将领就拉住了我的马车,说死说活不让我走;他们说,政府亏欠他们的东西太多了。如果皇帝想让我到中央政府,先把这些年亏欠将士们的东西都补齐了,否则下面的将士们借此生事,那可要坏事了;我下面的将士,都是没文化的粗人,还有很多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他们这种人一着急,那是啥事也能干出来,你们这样随随便便调我离任,到时捅出娄子来,你们可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们。[注1]

东汉政府一看用一个少府的职务,无法让董卓乖乖交出兵权,于是就调董卓当并州牧,当然了,董卓到并州赴职时,必须得把兵权交给皇甫嵩(西北资深将领,当时地位与董卓相当,而且还是董卓的老上司)。帝国政府这样做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利用皇甫嵩的力量迫使董卓交出兵权。

董卓对此,自然还是想操帝国政府的大祖宗,因为这个并州牧虽然算个比较牛逼的职务,问题是,当时丁原(也就是吕布的第一个干爹)是并州刺史。在这种背景下,董卓把兵权交出去,去当这个并州牧到底能有少含金量,恐怕傻子也知道。
所以董卓就上书皇帝说,我和我的将士感情太深了,所以并州牧这个职务我接受了,但是交出兵权,就免了吧。如果你想让我到并州赴职,我就把军队也带到并州去。而且董卓说干就干,当时就率领军队越过了黄河。[注2] 这样一来,政府削夺董卓兵权不成,反而让董卓名正言顺的率军向帝国都城又靠近了一步。这真是传说中的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啊。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了,你不是说削夺军阀化将领有三种方法,第三种方法是什么呢?第三种方法,自然就是用武力迫使军阀化的交出兵权。总而言之,让你提前退休,你也不接受;把你升官,你也不接受。你这是想造反啊?既然你想造反,帝国就派大军围剿你。

所以吴三桂不愿意光荣退休,就被大清皇帝消灭了;当然了,彭越、英布不想乖乖交出兵权;就被刘邦率军消灭了。
许多时候,拥兵大佬总觉得,我有十万雄兵,而且我也身经百战,中央政府算个鸟啊,你如果敢让我交出兵权,我当时就会给你好看。但是真的翻了脸,常常还真是不知鹿死谁手了。当然了,因为强行解除拥兵大佬的兵权,常常会让他们狗急跳墙,所以中央政府也真不敢轻易这样干。


[注1]:征卓为少府,不肯就,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后汉书.董卓》

[注2]:及灵帝寑疾,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曰:“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后汉书.董卓》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6-10-08 22:46:09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77843

发表时间:2016-10-09 06:3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12 14:59:44 +0800 CST

评论数:1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