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李清照(已出版,定期更新)

前 言
宋词就像精致万分的江南小镇,清风吹拂着温婉,烟雨倾诉着迷蒙。曾有一位女子轻巧地路过这里,留下了几行芬芳的诗意。
她欣然执笔,会牵动春花;她随心抒意,会感化秋月。这位诗词丽人,为诗词画卷增添了一笔嫣红,使文坛充满了润意和灵动。
她为宋词而来,待到文字盛开,她方离去。她的名字叫做李清照。
婉约是她与岁月不变的承诺,神韵是她与文字缠绵的传说。她的文字仿佛纤细的柳枝,沾满了细雨般的心绪。柳枝起舞,情思淋漓。人们走在她的诗路花雨中,细数凄美的雨滴,捧拾心碎的花瓣。
李清照的人生虽不算传奇,但是丰富。她曾经伫立在诗词的巅峰,也曾经徘徊于世事的低谷。她的幸福,在山水,在田园,在年少,清洌可鉴;她的辛酸,在漂泊,在孤单,在苍老,悯人悲天。她经历了爱人离世、国破家亡、谗言中伤、千金散尽、流离失所……重重苦难如同长长的秋水,与她的天空融为一色。
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写满无常,人们读过她的辛酸之后,就会明白她的文字为何能够成为经典。
李清照文笔细腻,情怀笃厚。她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领悟的女子。虽然她的前半生命运多舛,但苦涩正是蜕变的茧,最终她用一场觉醒超越了自我。李清照从清浅走向深邃,又从深邃回归淡泊。所以,她虽苦若秋叶,却也生如夏花。
她是梅花仙子,柔美而高冷,她是琉璃美人,透明而易碎。若是没有李清照,宋词是不完美的。正因有了她的婉约清丽,才有了宋词的烟雨飞花。她的风华,成就了时光里的诗风词月。她的转变,成就了人生中的柳暗花明。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19-12-02 20:26:27 +0800 CST  


第一篇 人生最美是少年

1. 泉水知己


济南有吉祥三宝。千佛山,山容神秀;大明湖,湖光旖旎;趵突泉,水色澄明。除了湖光山色之外,济南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清泉之水了。泉水云集,风神各异,济南因泉水而成为一处别样的山水胜地。
济南拥有七百座泉水,被世人称为泉都。济南为何与泉水如此有缘呢?此乃独特的地理特点所致。济南北依黄河,南临泰山,地势南高北低。地下水源由南向北顺流而下,遇到岩层阻挡上涌抬升,最终破土而出,化作琳琅满目的甘泉。
泉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那就是颇具灵性的清澈。它是照射尘寰的明珠,又是点缀绿叶的雨露。它与世隔绝,不被搅扰。无论是世间繁华还是荒凉,无论是岁月青涩还是苍老,泉水无关自我,清冽依旧。有赋赞美清泉之水的独一无二:

晶莹淳清,淡雅剔透;言纤语细,眉清目秀;涤尽夜思,卷走乡愁;融化悲秋,缓和激流;芳华尽览,风月遍游;化浊以清,克刚以柔;清冽之王,温淑之后;梦之序曲,诗之源头;恩泽四海,惠及五洲。尝一口,清神爽心;掬一抔,沁指润手。水澹澹兮,薄缦浮光;水淙淙兮,轻纱舞袖;水潺潺兮,碧波照面;水涓涓兮,微澜映眸。容颜动人兮,琼浆漱玉;音声悦耳兮,灵液转喉。人间甘露兮,妙不可言;天上圣水兮,美不胜收。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所以很多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其实,天地万物都有知音。水是山的知音,风是沙的知音,月是日的知音,叶是花的知音,浮萍是涟漪的知音,人杰是地灵的知音。济南泉城,一曰灵秀,二曰儒雅。山清水秀之城,一定会有人杰与之相应。也许只有女子的端庄舒雅,方能配得上泉城的碧水青山。她的容颜无须羞花闭月,但求清澈照人。
泉城的知音是个女子,而对泉水而言,繁华不是知己,荣耀并非佳音。有一种美,叫做泉水的婉约。水流,婉约到极致便是泉水。文字,婉约到极致便是诗词。所以,诗词就是泉水的知音。
诗词是人世间的泉水,泉水是大自然的诗词。在泉水中,有一种诗情。而在诗词里,更有一种泉韵。泉水轻漾着水波,而诗词,就如同这脉脉的泉水,轻漾着几许往事,轻漾着几许欢愁。
泉水中,有柔柔的领悟,有轻轻的相思。诗词里,有淡淡的记忆,有浅浅的微笑。月下一片皓洁,是被朗读的诗;水中几束光影,是被传唱的词。诗词与泉水相约在一起,便是最动人的景致。
在历史的长廊里,有一段时光,布满了风轻云淡和山温水软,与泉水的细腻最为相应。在那里,处处是江山如画,时时有明月清风,那段时光叫作宋朝。人们沿着泉水的柔美,去重温属于宋朝的诗风词月。那个时代,繁华而又清雅,人与自然离得最近,人与歌声离得最近。每个人,都能在阳光的怀里感受暖暖的诗意,都能在泉水的身边聆听清清的歌声。
岁月走过了千年,经历了红衰翠减,经历了世事多变,而泉水不改清澈的容颜。泉水之所以选择了清澈,是因为看穿繁华的短暂,而深信淡泊的永恒。当世人用喧嚣去遮掩内心的不安时,泉水初心依旧,她以清澈去安抚心灵,以安然去面对一切。
古时的诗圣词贤,也许沾染了泉水的灵气,才会文采斐然。当他们把泉水赋予的清雅写进诗词中,诗词就会清丽如水,文坛因此精彩纷呈。
清泉,是明净之水。济南明水镇,一定是因清澈的泉水而得名。明水镇独有一泉,名曰“漱玉”。“漱玉”二字,清新雅致,超凡脱俗。这漱玉泉,直径三米,深约半米。泉池形若圆盘,池底水石斑驳。一池清泉,轮廓小巧而情思广博,外表清浅而意境深邃。有赋曰:

清清泉源兮,柔波藏露;脉脉水岸兮,细柳含芳。池底释珠兮,颗颗飞扬;水面载莲兮,朵朵绽放。淙淙玉水兮,洗漱琼瑶;涓涓细流兮,涤浣琳琅。叮叮咚咚兮,环佩清越;淅淅沥沥兮,琴瑟悠扬。秀水安和兮,润泽清丽;玉泉空灵兮,澄净清凉。水色楚楚兮,浮动梦想;波光粼粼兮,闪烁希望。源自清醇兮,沉静无扰;归于浩瀚兮,处变不伤。原生相貌兮,似玉如月;天然容姿兮,同尘和光。

如此泉景,定是孕育着不凡的生命。漱玉泉边,垂杨深处,是幽静的李家庭院。汩汩的泉流,昭示这个家族将拥有一个婉约的故事。月影伴随泉水的宁静,仿佛正在等待那位不同寻常的女子,等待听她诉说心事与过往,等待为她浣洗秀发和容颜。泉水,诉说着清雅,传唱着春天,娓娓道出一段美好的人文历程。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19-12-06 21:13:25 +0800 CST  
2. 春的女儿

青山与绿水相加,等于天宝物华。山高随水远,人杰伴地灵。
李格非(1045—1105年),字文叔,济南明水人。身居山水的人,必然拥有山水的气质。李格非临泉而居,他品性清澈,玉树临风。
早年李格非随其父投身于宰相韩琦(1008—1075年)门下。韩琦为北宋重臣,他不仅是位政治家,也是一位词人。韩琦为人宽厚,内敛沉稳。李格非品学兼优,无人出其右,韩琦对他青睐有加。
李格非就是一颗读书种子。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他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大关,取得了进士头衔。李格非考中进士不久,引起了宰相王珪(1019—1085年)的注意。王珪为翰林学士,为人清正。当他见到这位聪慧的男子,顿时心生欢喜,遂托人说媒将长女嫁予了他。李格非本就有相府背景,娶得王珪的长女,也算是门当户对。
非凡之人降世的时候,往往天有异象。李清照的出生不至于惊天动地,但是当千古第一才女下凡人间时,她的降生之地定会有所感应。方圆几里,应有吉兆显现。或花开艳丽,或泉水激增,或鹊跃枝头,或云霞满天。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三月,春风演奏着绿色的古典乐,万物在温润之中享受着煦暖与清爽。农历三月十三,阳历四月二十,李清照应时而生。她出生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她是春天的女儿。
李清照出生时,李格非已经三十九岁。年近不惑的他将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清照”二字,婉丽优雅,清新脱俗,这是李格非亲自为爱女起的名字。李格非是儒士,是诗者,我们断定李清照的名字来自诗词。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对宋代文人影响颇深,山水诗人之中成就最高的当属王维,李格非不可能不熟谙那首《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才华飘逸,他用文字绘制空山新雨和春芳秋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句意境幽长。清泉水和白月光,一个是人间的诗意,一个是上苍的柔肠,将二者叠合在一起,也算是巧夺天工了。不知这句诗是不是李清照名字的来源,但“清照”二字就是白月光与清泉水组成的景象。月光的柔情和泉水的澄清,不正是李清照的雅致吗?
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年之后,“李清照”这个名字能够响彻词坛,能够撼动风月。她用文字镂月裁云、绣叶雕花,宋朝的文学天空开始下起一场细润之雨,开始吹起一阵清丽之风。这位文华绝代的女子,把宋词带向了更为婉约、更为清爽的天地。
因为生于春天长于春天,注定了李清照对春色的依恋。在春意盎然之中,她的诗情开始萌芽,并渐渐开花。惜春伤春之情在李清照的诗词中随处可见。天地间的春色疏雨和远山薄暮,已将她的才华催发出来。她在《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里,把春景化为思念。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庭院,窗格,探尽春色。帷幔重重,是无法摆脱的幽暗和寂寞。而正当人们陶醉在李清照的春色里,忽而一声琴瑟,又增添了她的优雅。此时才女西楼抚琴,弹奏出一个精致的黄昏。清风细雨,琴瑟佳人,这已是最美的春景了。
远山如黛,暮色将沉。清风吹散细雨,弹破阴云。李清照手拂春的衣袖,只想将其挽留,却徒劳无功,最终梨花谢了春红。眼看所有的依依不舍都化作无奈,人们只能用与她同步的心跳去安慰那些多愁善感。
李清照踏春而来,春天的女儿对春天一往情深。有多少春色,就有多少不舍,在她诗句中接连出现“帝里春晚”、“髻子伤春”、“淡荡春光”。对春天最深的留恋,当属她的《点绛唇·寂寞深闺》了。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
望断归来路。

山中几许催花雨,人间多少过隙春。春光马不停蹄,花儿随雨飘落。倚栏望天涯,芳草遮断归路。
李清照的诗句,就是一片情深深雨蒙蒙。有人说,李清照有太多小情致小苦涩,她将自己锁在烟雨迷蒙的小世界里走不出来。曾几何时,或许如是。但那些数不清的小情致小苦涩,对她来说是春雨,是花红,是一个女子的浪漫情衷。她只是用生命里的有情有义,去体会尘世间的无边无垠。
李清照伫立在她的小院闲窗,听雨观云,拈星捧月,她愿意做清风手里安然不惊的宝贝,愿意做阳光怀中纯一无杂的少年。因为遇见了她的诗词,所以人们遇见了最清新的诗意。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19-12-11 18:51:25 +0800 CST  
3. 秋千往事

李清照是玉叶金枝,在人生的花季雨季时节,她拥有令人羡慕的闲时光与慢生活。年幼的她不曾邂逅风雨,不曾经历雪霜,只是披一身锦绣,履一时繁华。她在这种无扰的天地里焚香插花、读书写字,心无旁骛地度过了人生中最青涩的时光。
这位闺阁中走出的诗词丽人,言语细腻如水,诗词婉约如花。她给世人带来一场闺苑诗雨,展示了一个优雅清丽的闺阁世界。那里有秋千荡漾,也有朦胧的忧伤。那些细琐的闺阁往事,在她笔下变成一朵朵优雅的花儿,在岁月中释放美丽。
荡秋千也许是贵族年轻女子最喜欢的游戏和运动了。一副纤柔的秋千架上,缀满了青春。
在李清照的诗词中,秋千虽然安静而又零星,然而让她的诗词花苑又生出一分婉约。《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中的那副秋千,是暖暖的问候,是徐徐的清风,曾载过她的花样年华。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春光悠闲舒缓,寒食细雨连绵。焚香玉炉中是轻盈的沉水香,醒来时金花头饰落在枕边。燕未归巢,而窗外的人们在斗草作乐。江梅开始凋谢,柳絮开始纷飞。黄昏里,雨水潺潺,淋湿秋千。一个女子静静地伫立在屋檐下,看雨水冷却了绳索上手的余温,淹没了横板上足的印痕。秋千停泊在雨中,而她希望春天停泊在青春和闺阁。然而春光短暂,她的秋千轻轻荡过一丝忧伤。既然留不住时光,姑且留住回忆吧。
黄昏疏雨无瑕,院落秋千阑珊,这精致的一幕,到底是被李清照捕捉到了。如果没有洁净如水、柔软如霜的情致,如何能将这素雅的景色挽留在诗中呢?
青涩的年华,清新的词风。除了《如梦令》之外,她的《点绛唇》就是一副欢快的秋千,荡漾着少女时光,荡漾着欢乐的过往。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沾衣透。

见客入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人荡秋千,酣畅淋漓之后有些困倦,下秋千来轻揉双手。此时,露珠傲花瓣,微汗湿轻衣。欢乐之余,她也不忘记写下纤手和露珠。而她为何要将少女的美态融进诗句中呢?也许是因为她初心不改,毕竟她是个爱美的姑娘;也许是因为情窦初开,毕竟她到了当嫁的年龄。
李清照是大家闺秀,自然多循礼教。客人突然来访,她猝不及防,当会退避。荡秋千是需要脱鞋的,她退避时羞怯慌乱,鞋子来不及穿,金钗滑落于地。然而,她拥有少女的活泼与好奇,她跑出几步又停下来倚门回望,装作嗅青梅,实为望来客。
数年过去,她在《怨王孙·帝里春晚》中再次提及秋千。然而此时,秋千滑过,记忆成舟,载入了许多愁。

怨王孙
帝里春晚,
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
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
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
难拼舍,
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
皎月初斜,
浸梨花。

帝都晚春,重门沉沉,庭院深深。碧草布满阶前,天已暮,雁已远。望眼欲穿无书信,此恨绵绵无绝期。因为多愁善感,才会招来烦恼幽怨。情与愁,其实是形影不离的。此时又到寒食,春已无多。墙内秋千墙外道,好一个秋千泊孤寂、皎月浸梨花。
少年时的李清照心怀清清浅浅的绿色涉足文坛,她那些委婉的心事从闺阁中探身出来,似水般清澈,如玉般清纯,给了人们一次清新优雅的目光洗礼。轻舟和阳光,春花和溪水,还有那副秋千,让她年轻的世界满是清风和绿茵。
有人说,生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年少时的李清照,拥有简单的欢乐和简单的悲伤。那时的她,简单无瑕,梦里没有落花。人似秋千,心如皎月。纵然流年似水,李清照一如既往地延续着优雅。
心中有爱的人,即便是邂逅风雨飘摇,也不会长久地低沉下去。所以,当李清照翻阅往事的时候,她可以将少年美好的记忆信手拈来安慰自己,可以用秋千上荡漾的青春往事驱走眼前的物是人非。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19-12-14 08:22:02 +0800 CST  
4. 山水足迹


人们从《点绛唇·蹴罢秋千》中已经知道,李清照是个性情开朗的女子。天赋卓越的她,不仅仅对文字有十足的敏感,而且对山水有特殊的情愫。李清照拥有伶俐的性格,她静可习文走笔,动可越水翻山。她有时像一朵白莲花,在水中央安静地吐露着优雅。有时又像一只百灵鸟,衔着文字的甜美飞翔在碧空。李清照的活动范围不可能局限于狭小的闺阁之中,外面的世界对这个女子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万千山水中,镶嵌着万千文人的足迹。但凡文人与山水相遇,就会生发美丽的诗篇。足迹就像一枝纤细的笔,描写着一卷青山和一帘绿水,表露着文人对山水的挚爱和虔诚。
李清照的三分心扉,一分给了相思,一分给了花儿,剩下的一分给了山水。她在《如梦令》中所提到的溪亭是指济南的溪亭泉。据记载,古时的溪亭泉北接大明湖,旁依濯缨湖。当年此处水势旺盛,湖水中荷花映日、莲叶接天,是当地的一处胜景。当时人们多在此踏水行舟,观亭赏荷。只是时隔千年,今非昔比,如今这里不见了潺潺湖水,只剩一处清泉。
既然是一处景观,就有足够的人文气息。何况这里叫做溪亭,所以定有一座别致的亭榭。这所亭榭或在岸边,或在湖心。夕阳之下,水面漾影逐波,风光无限。亭榭檐角宛如一叶芭蕉。夕阳驻足在蕉叶上,就像明珠落盘,夕阳停留在亭柱间,仿佛青灯摄心。
一个灵意十足的女子,怎会疏离这样一种景致?李清照的心停留在了那片金色的山水里。在闲暇时,她邀朋携友泛舟游玩。她的灵感轻拍水的微澜,晕开了花一般的诗意。那首《如梦令》,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藕花。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真是词苑一束花淡雅,文坛几道水清新。该词文隽秀丽质,仿佛是一层淡淡的轻纱,聚敛着夕阳里的烟霞。舟的双桨摇曳欢畅,水的波浪翻腾笑语。每当读到这首词的时候,竟忘记了李清照堪为孤舟的后半生。在她生命里似乎从未有过悲伤的痕迹,只有一艘优雅欢快的小船。
李清照的言语清淡却不失意境。日暮湖水,亭榭远山,半面山水如诗画,一只轻舟若柳芽,年轻的人儿在此享受清风和斜阳。天色已暗,李清照仍旧流连在风景中,一时想不起来时的路。湖水中荷花丛生,水路狭窄而交错。一行人掣桨推波,却误入了荷花丛。于是争渡回桨,摇晃的小舟打散了水波,惊扰了休憩的鸥鹭。
诗词若是她的双桨,溪亭泉便是她的一曲清唱,美丽的涟漪成了她年轻的记忆。李清照文字的天真,尽情飞扬起童年的欢乐。美景面前,时光在沉醉与笑声中飞逝。
既是“常记”,就是回忆,并非当地当时所写。李清照的这首词不一定是她最早的作品,但却是至今公认的她的成名之作。这首词格律严谨,平仄分明,字面清浅,人们读来倍觉清新。清新的年华,清新的词文,宋朝文坛因为李清照的到来而变得绿意盎然。她在文学途中显露锋芒,从此一发不可收。
大明湖畔,令人忘返。今人对大明湖高度评价,一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表现出这一方山水的灵气和底蕴。李清照正是济南人,近水楼台的她绝不会冷落了这片山色湖光。李清照喜欢欣赏蜡梅风中开,喜欢感受锦鲤水中游,逐步将风景纳入心灵。
秋色并非一种疏远,冰雪亦有一片善意,李清照愿意在山水中留下足迹与欢歌。《怨王孙》是她再次游溪亭泉时所写,而此时的文笔,比那年的青涩沉稳了许多。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稍作推敲就会发现,这首词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姊妹篇,看得出她对这片湖光山色是多么用心。湖水、荷叶、鸥鹭,眼前风光依然,而人已非昨。当李清照信步归来再次泛舟时,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女孩子。随着成长,她已经懂得了伤春悲秋,已经懂得用情感与风景交流。所以此时她对风景的描写比以往更为细腻,更为深沉。
最深刻的记忆,不是曾经到过的彼岸或山脊,而是在行程之中的呼吸与足迹。当接近春光秋色时,当偎依水软山温时,一定体会得到落叶里的情愫和清水中的真理。山水轻易就可以将人间的悲喜视若黄花,让它随风卷入天涯。李清照愿意流转在山水和书香之中,用足迹凝聚生命,在山水找寻心语。不管走过多远,当她清瘦的身影归于山水之时,她永远都是少年。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19-12-15 11:57:21 +0800 CST  
5. 似水容颜



李清照的文字好像被天上的愁海灌溉过,而后化作一场伤心雨,淋透了人们内心的苍茫与柔弱。虽然她的文字带来的悲伤多于喜悦,但人们依然会情不自禁地徜徉在李清照的凄美词意之中,去叠合她的伤感,去细品她的茶香。而人们常会想象,一代婉约宗主会拥有怎样的容颜呢?
都说红颜薄命,似乎只有红颜才可以承担命运带来的伤痛。李清照的人生历尽沧桑,而她的文字又是那么柔美。透过她婉约的文字,总会隐隐感觉这位女子宛如芙蓉出水,容颜惊为天人。人们常会想象她的样子:

目似静水,沐浴春泽;眉似轻舟,迎候秋月。面如皓玉,轻轻传递温润;唇若晚霞,微微泛起光辉。一山一水皆肃穆在顷刻的沉思,一花一草皆沉醉于弥久的嫣然。莞尔时分宛若山中轻唱,凝眸一刻犹如花间低喃。回眸一霎碧草镶露,舒袖之间细柳含烟。举步时万水注目,望眼时千山凝神,凝眉时众芳惊艳,翘首时群星慕容。流水停歇,时光凝绝,倾慕似水容颜;飞云安住,岁月无痕,叹咏如花风采。

然而,尘网对待红颜是苛刻的,那些容颜绝代的女子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放逐在逸闻野史中,她们的宿命充满了浪漫与迷情。如果李清照真是这么一位绝色佳人,岁月一定会为人们留下更为丰满的传奇故事。但是时光偏偏只记住了她的才华,在文字的沧海里,描写她容貌的竟是只言片语。一代才女的容颜在千年岁月里悄然如风,如雾般朦胧。
李清照被称为“三瘦词人”,是因为她写下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正是因为一个“瘦”字,她的文字看起来是那么纤细和骨感。
都说“心宽体胖”,对于那种生活自由自在、内心无忧无虑之人,想必不会很苗条。抛开她文字的清秀,李清照本人应是位窈窕女子。这位女子太容易感伤,她能随一朵花而凋零,能随一片叶而飘落。她能为花朵镶上露珠,能为细雨笼上烟云。如同花蕊细叶般细腻的人,不太可能有一副臃肿之态。而李清照曾几度深陷爱别离而茶饭不思,所以饱尝相思苦的人,就是那个瘦若黄花的人。
纵然李清照没有千秋绝色,但她也绝不会是容颜平庸的女子。她爱雪中的梅,爱天空的月,她爱诗风词月,爱云水禅心。她可以云鬓斜簪,堪比花颜。那些不失粉黛的花朵在她的容颜照耀下也会黯然失色。
在后人编著的《漱玉词》中有一副李清照的肖像画,据说这是她的夫君赵明诚请人于青州归来堂为李清照画的。画像题为“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上有赵明诚亲笔题词“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在画中,李清照仪态端雅,亭亭而立,神情自若,目视前方,其貌不俗:

眉像弯月,眼如银杏,睫似羽扇,口若樱颗。山髻云鬓,细面瘦颊,天庭饱满,下颌丰隆。鼻峰高挺,人中深细。腕裹细镯,耳饰玉坠。左手斜垂,右手持花。静若清云,洁如晓露,丰神绰约,风采如虹。身姿若清风明月,尽显秋韵,目光如碧波斜阳,绽放流光。指如柔荑,挼一缕清雅,心若溪泉,掬一池宁谧。笔锋赞叹花容月貌,水墨尽显卷气书香。

此画倒是应了人们的推断,李清照是位纤瘦佳人。她是游遍山水心渐远的儒雅仙子,是饱览诗书情更幽的灵秀女郎。而她柔软的目光,蕴含了三千才华。这如莲似水般的女子该是漫步天河,怎会落入这尘世之中呢?是什么让她毅然抛弃了天界往事,而选择下凡来做了诗词皇后?容颜的美丽或是心灵的高远,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人因为善良才美丽,心因为沉静才高远。她手中的花朵,似菊亦似兰,正是她的蕙质兰心。
虽然也有人质疑这幅画的真实性,但我们宁可相信画中人就是李清照。她就是那朵傲骨的梅花,也是那棵高洁的兰草。
做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女子实在是太容易了,不必拥有蕙质,更不必拥有豪情,只需平淡地过好每一天。而要想不被洪荒岁月所淹没,除了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也要超越容颜而存在。在李清照看来,做盛世红颜不如做文海词仙。用温情打动岁月,用才华超越容颜,是她一生的追求。纵使她娇美如虹,她的容颜也必定会被诗词的光华所取代。所以,人们与李清照在诗词里相逢,是一种最美的遇见。
李清照的明眸善睐,如同夜里绵延的灯烛,把暖和光倾洒在人们的心里。她是那样安然似水,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苦伶仃。她的诗句推开秋的门,打开春的窗,人们看到了她的沉静、她的辛酸,还有欢愉或是悲伤的故事。月光如洗,清风拂动成诗,轻唱这如花落日,叹咏这似水流年,愿她容颜不改。

道不完的是笑语泪痕,
诉不尽的是情浓悲深。
多少往事只是独步黄昏,
最终匆匆如夕阳沉沦。
雨中花谢只是安忍,
风中叶落亦是归根,
切莫牵连愁闷。
人生即是火焰,
只有赴汤蹈火才炼得金身,
只有千凿万磨才扭转乾坤。
人非圣贤,
曾是真假难分。
只待将功折过,
换得一个美梦成真。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19-12-21 17:22:11 +0800 CST  
@饮马秋风大散关 2019-12-22 00:54:27
是这个人嘛





-----------------------------


这个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19-12-22 19:20:04 +0800 CST  
6. 书影案香



每个热爱文字的人,喜欢用书香的水沏一杯心灵的茶,饮下一帘时光,慢慢体会文字的俊秀与神奇。那些美好的文字是非常玄妙的,能够让时间静止,能够指引心灵抵达熟悉的海角与陌生的天涯。文字的点点阳光漫过心灵,空虚会像薄雾一般散去。
精神世界若是一件工艺品,李清照就是精益求精的匠人。她不想心无所恃,不想让心灵的世界寸草不生。少年时的李清照尽情享受着书香的盛宴,有了文字滋养,她的生命开始有了阳光雨露,纵有忧伤,但从未枯萎。
李清照与书本如此有缘,这与父亲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李格非是一位经学家,丘壑辽远,纵横古今。他坐拥书城,偎依三更灯火,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辉煌。李格非用书香搭了一座桥,李清照在桥上静看流水和落花。
竹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称“花中四君子”,苏轼亦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坚韧挺拔,气节高尚。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对竹子情有所钟,他的师弟晁补之在《有竹堂记》中有记载,李格非在府邸种下许多竹子以明其志,并将府邸命名为“有竹堂”。他的书房旁侧绿竹成排,在茂林修竹的掩映之下,景致应不亚于唐代诗人常建笔下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书香萦绕,陶冶了两代人。父亲的书房就是李清照才华的起源地,她沐浴着书香渐渐成长起来,出落成一位优雅万分的女子。
一个人习惯了书影案香,无论在哪里,都会倾力打造这一室清雅。在成年之后,才女李清照肯定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这间书房也会有一个雅致的名字。雅室中,有碧云茶,有瑞脑香,有感动一切的宁静和韵味:

身披素净,手拂清凉,唤醒诗意,掸落忧伤。一壶茶韵,几盏烛光,一部拓本,几缕篆香。笔墨纸砚,烘托宁谧,书卷字画,展露芬芳。诗词文赋,歌风颂月,梅兰竹菊,傲雪凌霜。天高路遥,初心未染,水长山远,真情无恙。书香圣域,诗韵仙坊。明月净地,清风画廊。

夜色注视着轻舞的烛光,李清照在书房安静地阅读。窗外月光如洗,风儿轻巧无痕,书香轻轻飘进心的轩窗,洒下一片烟花雨蕊,托起一片水景云梦。
上苍是比较青睐李清照的,所以让她降生于书香门第耳濡琴瑟、目染诗词。她为读书而生,为写作而来,其才华在女子之中无人能及,许多男子也对她甘拜下风。守住寂寞方能腹有诗书。能拥有这种卓越的气质,说明她曾经是一个不怕孤单的女子,更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佳人。除了秀丽的山水与闺园的秋千,陪伴她最多的想必就是那间幽静的书房了。
李清照喜欢亲近案上的笔墨纸砚,喜欢体味书中的离合悲欢,她义无反顾地徜徉在书香世界。她在书香中博闻强识,将所有美丽章节一点点渗透进生命。
书影案香若是美丽的花瓣,感悟就是花瓣上晶莹的露珠。李清照相信每颗露珠都有沧桑,每片花瓣都有往事,无论是花还是露,都被她视为珍宝。所以,她能够把花瓣装进记忆,把露珠写进年华。
李清照踏着书香的石阶,顺着时光的水流,用文字的清雅启动了曼妙的文学历程。李清照在诗词纵横的阡陌上徘徊与思量,以文字为针,以时光做线,绣着她的秋水春泽和冬雪夏花。她常常会把见闻和感触倾泻于笔尖,从中甄选最美的一句。经过书香的沐浴,她笔下的诗词宛如一朵朵出水芙蓉。
一个安静似水、笔墨成诗的女子,原来是那么美好。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19-12-28 08:24:08 +0800 CST  
第二篇 雨落空阶湿红尘


1.梦定今生



都说前世若不相欠,今生便不相见。凡事皆有因果,红尘之中的任何相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今世一次擦肩,基于前世五百次回眸。而前世五百次擦肩,才换来今世一次相遇。红尘滚滚,谁在反复追寻金风玉露情,谁又在痴痴等待才子佳人梦?到底谁是今生的梦中人?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停留。
李清照下笔如有神,才情动万物。当她莞然,风吹花香水泛涟漪;当她悲恸,雨有叹息云会哭泣。李清照委婉得像一首诗,她渴望找到最美的韵脚。而那个韵脚,是情感的矢志不渝。
宋朝的女孩子到了十四岁便可以谈婚论嫁,一般在二十岁之前完婚。李清照是在1101年完婚的,当年她十七周岁,虽然正值芳华,却也不算年幼。
北宋是中华历史上的一朵清雅之花,那是个相对开放的朝代。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算低下,她们可以接受教育,也可以寄情山水。她们从不掩饰对美好的向往,也从不掩饰对爱情的渴望。
李清照虽无倾国之貌,但有倾城之才,她在婚前已是名噪一方。这么一位举世罕见的词女,曾一度受到追捧,所以李府不乏提亲者。李清照也相过亲,但她性情孤高,无论男子家境多么优越,若是胸无点墨,就很难得到她的眷顾。只有那种文质彬彬、志向高雅的男子,才是她的意中人。
赵明诚(1081—1129年),字德甫,山东诸城人。他是当朝重臣赵挺之(1040—1107年)的三公子。赵明诚家教优越,求学于宋代最高学府太学。赵明诚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就对金石碑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长期以来,他醉心研究钟鼎碑碣、古玩字画,立志要做一名金石学者。金石文字是历代名家留下的墨宝,金石学也是一门书法艺术。赵明诚擅长考古,也写得一手好字。他风度翩翩,学有所长,偏爱琴棋书画。
总之,缘分是躲不掉的。据说两个人在京城相国寺的元宵灯会上相识,自从与李清照相识,赵明诚记住了她明媚的笑脸和清澈的眼波。她是李清照,是当今赫赫有名的才女。她胸怀诗意,清秀脱俗,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诗韵。
李清照的气质,深深打动了赵明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翩翩少年郎非常倾慕这位诗词丽人。天意太过委婉,两人因一梦而定今生。《琅嬛记》中有记载,赵明诚梦中遇见一道字谜:“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赵明诚年少懵懂,不得其解,于是向父亲赵挺之求教。赵挺之绝顶聪明,不一会儿就解出了字谜。“言与司合”乃“词”,“安上已脱”乃“女”,“芝芙草拔”乃“之夫”,谜底为“词女之夫”。
爱是潮水,心是水石。当潮水漫过,水石斑斓无尘。李清照是一位率真的女子,当爱的潮水向她袭来,她丝毫不去遮掩,只让甜蜜恣意流溢在笔尖。花前月下是爱的相约,李清照只愿动用一番诗意。一首《浣溪沙》道出了热恋中女子的喜悦。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花月夜,有情人,组成了脉脉红尘。香腮凝脂,眼波传情,月下花前佳人有约。一面风情引明月,半笺娇恨寄春花。此刻文无绚丽,只有情深。李清照是一位性情中人,她缠绵的心语在爱的阳光里随意奔流。
早期李清照深受花间词派影响,这首词具有浓郁的柔靡风格。人在热恋中甘之如饴,如胶似漆,而李清照性情率真,当面对爱情的时候,她不会那么矜持。当上苍送予她甜蜜时,她定会报之以诗。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20-01-05 08:52:35 +0800 CST  
@海州书生 2020-01-05 10:29:06
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
谁说女子不如男
楼主 张晋阁  发布于 2020-01-05 12:15:21 +0800 CST  

楼主:张晋阁

字数:11441

发表时间:2019-12-03 04:26:2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6 14:21:10 +0800 CST

评论数: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