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与网络民族主义 (转帖)(转载)

前言

在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火了之后,明朝这个在三百多年前结束的王朝重新走进了历史的视野。对一些民族主义者而言,明朝是光荣的,它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它的建立者朱元璋赶走了被视为蛮夷的蒙古人,让中国的汉地回到了汉人手里,连五代时开始被异族统治的幽云十六州也收复了。与此同时,当年明月的书也写了万历期间的抗日援朝战争。我国在甲午战争中失去了台湾和东北的大量主权,任由日本攫取了大量资源和财富。抗日战争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国力衰弱,没能像苏联红军占领柏林那样彻底清算复仇,日本在华战死的军人和我们死去的同胞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加上大国博弈的干涉,间接导致了问题外蒙的独立。至今困扰我们的台湾问题、钓鱼岛争端,也导致我国和日本之间仍有敌意。相比之下,明朝曾经在朝鲜给予日本人沉重的打击,扬威域外,与近代以来被动挨打形成鲜明对比。相比之下 ,即使倭寇曾经肆虐东南沿海,也因为戚继光的赫赫武功,少了几分屈辱,多了一些光荣。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0:15 +0800 CST  
要对明末清初的历史进行全面的梳理,吴三桂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吴三桂的地位和多尔衮等人相比,并不算太高,即使他站在大顺或是大明的一边,也很难说就能改变什么。但是他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决定,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各方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
吴三桂的简介
他出身辽东将门,在当时的军队系统内算是地位比较高的。少年时在一次战斗中只带着很少的人冲入敌阵,英勇奋战,救出了父亲,在当时可谓勇猛无双。之后步步高升,成为明朝辽东地区的首席军政长官。在明朝生死存亡的时刻,吴三桂逡巡不进,没有救援北京的皇帝。闯王进京后,吴三桂降而复叛,在山海关大战中与清军联手击败农民军,随后就彻底成了清军的臣,彻底背叛了朱明皇室和自己的汉人身份。无论是农民军还是南明军,只要是清军的敌人,都会坚决打击。哪怕永历帝已经逃往缅甸,也被吴三桂抓来处死。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汉奸式的人物,却在人生最后的几年再一次向命运发出了挑战,在三藩之乱中占了清廷半壁江山。甚至有一种说法,若是吴三桂当初北渡长江,老百姓会群起响应,吴三桂会一举击败清廷,将其赶出关外,天下重归于汉人,中国历史就将改写。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夺取天下真的那么轻而易举,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不这样做呢?特别是这种政治和军事斗争,往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即使吴三桂对当全国的皇帝没有兴趣,但是也没道理跟自己的命和子孙后代过不去,即使在他能挡住清军南下,那他的儿子,孙子 ,就一定能守住吗?一方面抗拒削藩,不肯彻底屈服于清廷,另一方面却不愿意对敌人作进一步的打击,甚至不愿意乘胜扩大自己的优势,争取有利地位,而是任由局势恶化,这样的人在后人看来岂不是和傻子一样 ,但是,吴三桂可能是一个傻子吗?
一些人认为,吴三桂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从吴三桂造反之前的履历来看,能够混成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个胆小鬼。即使就像一些人想的那样,,吴三桂年纪大了 ,失去了勇气和进取之心,为什么不在削藩时直接投降呢?吴三桂若降,以他一直一来为清廷立下的汗马功劳,做个富家翁是不成问题的。清廷虽然残忍,但是主要是针对反抗者,面对投靠自己的汉人官员和将领,往往都会给予优待 ,像洪承畴等人,虽然出于气节问题上的考虑在评价上不会很高,但是也能善终。吴三桂若降,即使受到排挤和打压,,也好过造反失败的身死族灭。再者,所谓的胆小,很多时候是因为考虑更周,顾虑更多。就像一些人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中年了却因为父母年迈、妻儿弱小而显得畏首畏尾。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这只是来源于无知,并不是因为牛犊比老虎更厉害,甚至和老虎打起架来,有经验的老牛也比牛犊胜算更大。一些年轻时的所谓勇敢,要么是源自对敌人、对世界的无知,要么是有父母家族兜底,有着大把时间和生命可以损失。而吴三桂呢?不仅年岁已高,还有自己的家族 、手下的幕僚、将佐、士兵的前途,造反就是在行将就木之时拿无数人的荣辱生死作赌注,这样的魄力,绝非常人可比。
要知道,吴三桂在发动叛乱时已经年过花甲,在他过去的岁月里,清军,明军,农民军,既做过他的阵营,也当过他的敌人 。吴三桂战斗过得地方,从东北到西南,可谓打遍了全中国。最后吴三桂在明朝可以成为辽东地区的一把手,作为清朝的降将能够封王拜侯,割据一方,可见他在两个朝代中的人脉、地位,情商不可能不高 。当他要造反时,不仅有许多地方的官员支持他 ,还有马宝,夏国相,胡国柱等一流的将领,在三藩之乱早期,吴三桂的军队势如破竹,把南方的清军打的大败。即使最后只剩吴三桂这一支叛乱武装,清军还是花了几年,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收复了失地,昆明更是久攻不下 。最关键的是,吴三桂核心集团的成员在局势日益恶化的时候,依旧奉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为主,直到昆明城破自杀殉国。由此可见,吴三桂对时局人心的把握,在当时绝对是顶尖的。满人与汉人,官僚与百姓,士兵与将军,流寇与官府,文臣与武夫,中央与军阀。可以说经过了数十年的遍布大江南北的戎马生涯,使吴三桂对当时的各个阶层、族群、利益集团都有深刻的洞见。他止步长江,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1:22 +0800 CST  
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最重要的不是消灭某个具体的对手,而是尽可能地争取足够大的基本盘、足够多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是世家大族,地主豪强,部落武装,甚至广大贫苦百姓。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要想成为胜利者,绝对不能是孤家寡人。只要你的基本盘、支持者足够强大,你的对手就掀不起什么风浪。网络上有一个段子,说,拿破仑从流放地回到法国,当时的巴黎被他的反对者占据,巴黎的报纸从“来自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从“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拿破仑能从儒安港一路推进到巴黎夺回权位,绝不是因为拿破仑和他的随从都是龙傲天,打起来千军万马都挡不住,而是因为拿破仑拥有着全国各地的支持者,他们一路箪食壶浆,加入了拿破仑的队伍,把他迎进巴黎。一个反面例子是中国古代北魏的孝庄帝。汉献帝成了曹操的傀儡,孝庄帝成了尔朱荣的傀儡。不同的是,汉献帝最终被迫向曹家人让出了皇位,但是孝庄帝最后砍了尔朱荣。但是最终结果,并没有因为孝庄帝的奋力一搏变得更好,等着他的是疯狂的报复和屈辱的死亡。
同样的,吴三桂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取得长江以北广大士绅百姓的支持,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兵器、兵员补充,才能继续进行战争,击败清廷。如果北方的官员百姓坚决反对吴三桂,那么吴三桂北上就是自寻死路。如果大家欢迎吴三桂的到来,但是出工不出力,任由吴三桂和清军打的两败俱伤好坐收渔利,那吴三桂就是替他人做嫁衣,更大的可能是被清廷分化瓦解。
一些人觉得,清朝是异族,强迫汉人剃发易服,在文化上极大地伤害了民族感情。军事上一系列屠城之举,欠下了累累血债。吴三桂作为汉人反清,一定会云集响应,赢粮景从。但是无论是在那之前还是当时的局势,都生动地说明了当时并不是一个民族主义的时代。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2:13 +0800 CST  
关于国家,关于民族,当时的人和现代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在1644年,吴三桂和清军联手击败了李自成,清军通过了山海关,进入了北京城,标志着满洲军事贵族的势力正式在中原汉地发挥作用。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对汉族国家主权的侵犯,对民族利益的巨大伤害。而从地域上看,这和两百多年后日军先占东北,后侵扰华北之后再引发卢沟桥事件攻取北平有着惊人的相似。
一切都是显然的,在这个时候,汉民族应该停止内战,一致抗清。总而言之,现在汉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应该把阶级矛盾和党派对立放在一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一切资源,把满洲侵略者赶出汉族人民的土地 。残余的南明政权应该和李自成、张献忠合作,组成抗清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发动群众,早日打败异族。就像在历史上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而选择合作的国共两党,就像新上映的《权力的游戏》里为了对抗异鬼而抛弃敌对和成见共同保卫临冬城的各路诸侯。
然而,南明朝廷在清军入关之后,不是反思自己的政策得失,不是寻求和同样是汉人的农民军和解与联盟,反而把联虏平寇当做是一项基本国策,寄希望于借助清军之手为崇祯皇帝报仇,消灭农民军。当我读到顾诚先生的《南明史》的这一部分,不由得为我们汉民族感到悲哀,更为网络上所谓的“皇zzzz汉”感到不值。南明朝廷里峨冠博带的大臣们,眼中只有阶级矛盾,完全不把汉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眼中。当他们要求联虏平寇时,有没有想过在辽东惨死在努尔哈赤屠刀下的无辜百姓,有没有想过皇太极进入中原时被掳走的的大明子民,有没有想过在寒冷的辽东英勇杀敌最后倒在雪地里的汉家儿郎,有没有想过有多少人因为辽饷沦为流寇或是饿殍?北京是被李自成攻破,这一点不假,但是清军消灭了大明的大量精锐 ,耗费了大明无数钱财,间接把许多大明臣民逼到了流寇那边,如果真的要为崇祯、为大明报仇,大清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该放过的仇人 。可是南明朝廷里的人,置民族利益于不顾 ,居然想借助异族来消灭对自己不满的人民。大家想一想,如果《权力的游戏》里,狼家与剥皮家打仗,小剥皮打开东海望让异鬼南下,帮自己解了围然后南方的狮家要跟异鬼和剥皮结盟共同消灭狼家。如果这样演,那么狮家肯定会成为不折不扣的反派和恶棍,成为维斯特洛最令人厌恶的家族 ,狮子家的人也会比现在的色后、乔佛里、小剥皮更令人讨厌。如果一个人在抗1111日战争期间公然鼓吹要联合日本人消灭中11111共,这样一个人在日后的史书中肯定是和汪精卫一样,是个卑鄙可耻的反动派、卖国贼,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在明末清初这段历史中,有这样一个人,属于官僚地主阶级,指望借助清军来剿灭自己的汉族同胞,死后却成为忠臣的典范,被人所敬仰、怀念,甚至一些皇2222汉还赞美他。他就是——史可法。
史可法在政治斗争和迎立哪个皇帝的问题上姑且不论,考虑到史可法的政治地位,要求他完全置身于党争之外是完全不可能的。他为官清廉,勤勤恳恳,作为一个道德典范并不为过。他在被清军俘虏后宁死不降,忠于明室,在气节上远远胜于当时的许多文臣武将。一些人称史可法为民族英雄。关于民族英雄的讨论,许多人对有关部门把岳飞、霍去病等抗击异族的名将开除出民族英雄的行列十分不满,认为这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对这些人,我暂时不讨论。但是史可法,结合他生前的所作所为,无论是以何种标准,他都是万万配不上民族英雄这四个字 。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6:00 +0800 CST  
当清军与占领北京,大顺军西撤,当时的山东、河南等地爆发了多场打着南明的旗号反抗大顺政权的叛乱。在这时候,倘若率军北上,哪怕只是给予一些人员、物资上的支援,也是有利于南明政权稳定的。如果当时能够利用当地人民收复山东、河南,即使最后不能守住,那也能给清军巨大的消耗 ,换一个像宋金那样划淮而治的结局,也是不错的。当时有陈子龙、张怡、章正宸、蒋德璟等有识之士主张自立自强 ,不要对清军抱有太大幻想 ,即使不收复失地,也应当严加防范。然而史可法等人却只想着苟且偷安,毫无进取之心,对山东、河南不但不采取积极措施,反而处处小心,避免与清军接触,生怕影响了南明与大清的同盟关系(当然,大清有没有把南明当做盟友那是另一说 )。北方的忠义之士空有归顺报国之心,却因为得不到朝廷的援助,而不得不接受被异族统治的事实。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史可法明白江北四镇的能力和脾气,知道刘泽清等人并不愿意拿自己的部队去和清军玩命。后来的事证明了,藩镇们不要说北伐,就算是保家卫国也是指望不上的,由此可见,史可法的对大清的忍让、退缩有不得已的原因。但是有两件事却证明了他的软弱、妥协与陈腐。
其一是多尔衮曾致书史可法,信中言辞傲慢,咄咄逼人,自命正统,要求南明向大清投降。面对多尔衮的书信,起草回信的进士黄日芳针锋相对,“词颇峻”,史可法却说“不必角口也”,还亲手删润定稿,修改后的回信措辞软弱,居然为弘光朝廷的合法性进行辩解,反复表达联合起来共同讨伐流寇的愿望。如果史可法真的铁骨铮铮,面对多尔衮的威胁应该予以坚决的反击与回应。因为一切已经很明显,多尔衮已经把弘光朝廷视为敌人,不但要精简对抗大顺军的部队,转而投入到对南明的战斗中,甚至威胁说要以农民军为东征的前导。即使史可法真的只是想偏安一隅,也应当示之以刚。要知道即使是软弱如南宋,也是在岳飞、韩世忠等人坚决战斗下才保住了半壁江山。史可法想要偏安,但是却一点也没有军事斗争的思想准备,从他和多尔衮书信的一来一回中就可以看出来。这样的人,在政治立场上和几百年前的秦桧之流有何不同?
第二件事,则体现在高杰遇害之后。高杰曾经是李自成的部下,后来投降了明朝,飞黄腾达,成为江北四镇之一。1645年,史可法亲自安排高杰率军北上,意在对农民军的战争中充当清军的盟友。可惜的是,高杰被河南总兵许定国设宴杀死。高杰死后军中无主,乱成一团。史可法到军中善后时,高杰的妻子邢夫人想让史可法来当高杰儿子的义父。史可法身居高位 ,在士林中也有很高的声望,一旦当上少主的义父,对高杰的旧部而言,拉近了与中央政府的距离,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更高的地位;对史可法来说,加强对一支军队的掌握,于公,可以增强南明政权的稳定性,增强对抗清军和农民军的实力;于私,可以增加在朝堂斗争的筹码,提高话语权。但是,史可法出于对流寇的偏见拒绝了。当时的北方地区,清廷统治未稳,抗清活动遍布四面八方,史可法若利用军中主帅遇害、同仇敌忾的机会,利用少主义父的身份控制住军队,以史可法的在南明政府中的地位必然在山东、河南等地一呼百应,足以掀起一场巨浪。要知道许定国诱杀高杰后投降清朝,这就意味着清朝与弘光朝廷之间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联虏平寇之策只是一场梦幻,史可法趁此机会向清廷发难,完全师出有名。即使害怕得不到朝廷的支持,那么在控制住军队之后,招揽各地的抗清志士共同南归,为清廷可能发起的进攻做好防守准备,也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项。但是史可法不但放弃了控制高杰军队的机会,还仓皇南逃。沛县文人阎尔梅劝他收复河南、山东的建议完全不被采纳,就连“稍留徐州为河北望”这样保守的意见也不听从,只知道逃回扬州。这样的人,不要说民族英雄,抗清英雄也是配不上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7:10 +0800 CST  
史可法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深刻地表现出了古代的忠臣的本质。从民族的角度看,史可法是联虏平寇的主要倡导者,对满清统治集团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哪怕是在图穷匕见的时候,还有着非常软弱无能的表现和举动。他在清军入关后既不主张收复失地,也不愿意对可能地入侵的严加防范。诚然,当时的情况有许多事情是史可法个人不能左右的,但是当机会到来时,他甚至不愿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高杰事件)。在同样艰难甚至在后来更艰难的时局下,许多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给予清军沉重的打击,其功绩强于史可法百倍不止。然而后来的许多人把史可法视为忠臣和爱国者,无非是在殉节者中史可法地位最高,私德上无可挑剔,符合了封建时代的道德要求。在封建社会,忠诚是对君主的忠诚。只要你忠于皇帝,无论是残酷镇压自己的同族,还是和异族合作,都是不值一提的。史可法忠于明室,城破殉节,就足以成为忠臣的典范。什么?你说他曾经想和野蛮人一起镇压本民族劳动人民、杀害自己的同胞?一群吃不饱饭的造反的农民,早该全都杀了,谁和他们是自己人?怎么会因为民族这样的小事,玷污了我们史阁部的牌坊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史可法一无是处。考虑到后来各大军阀的不战而降,史可法反对收复北方,可能也是基于对藩镇的理解,知道藩镇们不愿意为收复失地流血牺牲。但是,在同样的时代,有陈子龙等有识之士提出了自强之道,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击败敌人,陈子龙最后也死于抗清斗争。相比之下,史可法对清朝卑躬屈膝,完全不愿意做最坏的打算,甚至没有发表过什么自立自强的言论,就连做高杰儿子的义父都出于偏见不愿答应。评价一个人时,我通常是怀着较为谦虚的态度,如果他做了很多事但是取得的成就很小,我往往会先看他所处环境和具备的客观条件。但是如果一个人毫无作为,那随之而来的恶果只能是咎由自取 。不管实际效果如何,史可法生前并没有试着为汉民族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哪怕和后来的许多抗清志士相比,无论是主观目的还是客观行动,都称不上对民族有益。连德高望重的史阁部都如此,何况其他人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7:45 +0800 CST  
在无数抗清势力中,李定国作为原张献忠的部下,最后能以民族为重,与南明联合,在 永历帝被俘虏后依然不肯投降,作为汉民族的英雄是当之无愧的;郑成功不愿意和父亲一起投降,远赴台湾,赶走荷兰人 ,以宝岛为抗清基地,始终奉明室为正朔,无论是主观目的还是客观影响,都是值得敬佩和铭记的。但是有一些人,他们死于抗清斗争 ,却实在让人一言难尽。
李成栋,原本是农民军中高杰的部下,后随高杰投降大明,弘光时任徐州总兵。清军南下后,李成栋投降清朝,在清朝在南方的军事行动中战功显赫,镇压了许多抗清起义,满清大屠杀中的典型“嘉定三屠”就是李成栋所为。后来因为清廷没有让他担任两广总督而把这个位置给了辽东人佟养甲叛清归明(一说是因为受到抗清志士的感召,还有爱妾的劝说,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利益使然)。在一次战斗中,李成栋被清军击败,李成栋在和部队一起突围时被落水淹死 。
金声恒,原是明宁南左侯左良玉的部下,左良玉死后,他随着其子左梦庚降清。清军攻打江西,他出力不少,曾经和柯永盛一道制造了赣州之屠,占领了许多地区。然而,清廷却没有给予他期望的封赏。金声恒带着江西省再次效忠南明,给予清军沉重打击。但是,由于南明政府派系林立,互相倾轧,没能给予及时的支援,没能形成统一的力量,最终金声恒难逃败亡的命运。
吴胜兆,辽东人,曾是明军指挥,降清后随多铎南下,在吴江县与太湖义军作战时大肆抢掠,因此受罚。后来因与同驻苏州的清江宁巡抚土国宝有矛盾,在加上曾经是义军首领的部下挑拨,也走上了反叛的道路。最终结果当然不会好。
笔者选取立下了典型,是因为这些人作为汉人,曾经在汉人政权里任职,投降了清朝后都为清朝征服汉民族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们降清的原因,不外乎对自己在清朝的地位、对清朝给予的封赏的不满,还有和同僚关不和。这样的人,不过是乱世中的投机分子,即使在反叛后暂时不被清军剿灭,如果南明政府给他们的待遇不能让他们满意,很难保证这些人不会再次倒戈。考虑到南明政府一直以来内斗不断,掌握的地盘和力量也在清军的打击下削弱,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穿越回去,参与到抗清斗争中,你会信任这些人吗?金声恒在安民布告上写着“劳苦功高,不惟寸功之见录,反受有司之百凌。血气难平,不得已效命原主”这就好像贾队长带着部下加入了抗日的队伍,还告诉乡亲们:“老子为皇军鞍前马后,打下那么多地盘,杀了那么多八路,结果皇军全不记着我的好,升官发财轮不到我,有好处没我的份,黑藤太君看不起我,连黄金标都骑在我头上。老子咽不下这口气,不得已只能投靠八路了。”哦,你抗日就因为鬼子给你官不大钱不多,我们就得让你升官发财呀?你和黄金标关系不好,投了八路就是为了想当大爷啊?如果抗清的人都是这德性,那汉民族就真的没指望了。事实是,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当时汉民族的确是没希望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8:20 +0800 CST  
我不知道吴三桂对这些人和事的了解有多少,,但是老天爷似乎害怕吴三桂不能以史为鉴,不能及时止步长江,在现实斗争中还给吴三桂上了一节大课,估计就是这些“老师”们让吴三桂真的对自己的民族同胞失去了信心,只能满足于割据一方了。
一盘散沙的诸侯,不得人心的平西王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云南巡抚叫做朱国治。朱国治在历史上是个贪官,搜刮无度,被称为“朱白地”,著名文学家金圣叹就是他处死的。但是当吴三桂邀其反叛时,朱国治断然拒绝,《清史稿》上说他“骂贼尤烈,即时遇害”。就连这样一个贪官污吏,都选择为清廷殉国 ,其他人更是不用说了。
马雄镇,时任广西巡抚。孙延龄以广西为根据地起兵叛清,马雄镇欲搬救兵不得,为孙延龄所囚,暗中把一个儿子送到了京城,另一个没有送成。两次试图自杀未果。吴三桂杀死孙延龄,攻破广西后,想逼迫马雄镇屈服于自己,马雄镇宁死不屈。吴三桂当着他的面杀了他的两个儿子,却也只是让他骂得更加严厉。最终和全家人和随从一起被杀害。
甘文焜,时任云贵总督。吴三桂起兵反叛时,他在贵州想让李本深抵抗叛军,结果李本深也造反了 。贵州的守军很多也被吴三桂收买,甘文焜不但得不到兵力的支持 ,还被叛将江义围在吉祥寺。甘文焜在自杀前,儿子国城夺过他的刀先行自刎,甘文焜在赞扬了儿子的勇气后,也自尽而死。
除此之外,还有党务礼、傅洪烈、李兴元等人,在面对汉人同胞威逼利诱,保持了对满洲人的大清的忠诚,最终殉难。对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在金朝和元朝灭亡时,也有一些汉人大臣、将领、乡绅,选择了为异族人的王朝殉难,比如金朝的张天纲,元朝的陈友定等人。在史书上,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忠烈的典范。按照民族主义叙事,这些人与汉奸无异。无论怎么看,在三藩之乱时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时清廷的统治已经得了相当多的民心、士心,华夷之辩已经让位于传统的三钢五常。即使是满洲人,康熙皇帝也和前明皇帝一样,成了中华大地上的合法统治者 。吴三桂虽然是汉人,却未必能够以民族主义的旗号,获得广泛的支持。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8:49 +0800 CST  
有人反对我可能会拿史料打脸,三藩之乱的时候分明是民变四起,各地都爆发了反对清廷势力的斗争,是汉民族千载难逢的机会。连康熙都说“吴三桂初叛时,散步伪札,煽惑人心,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吴三桂没能抓住机会,就是他愚蠢、胆小的表现。的确,当时不满清朝统治的人不少,奋起反抗的也大有人在。但是,要想打败清廷,光靠着任何一方势力单打独斗都是不可能取胜的,只有把各方势力统一、整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战争机器,才能碾碎大清皇帝的龙椅。如果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拆台,不但不能打败清军,反而会被分化瓦解,收买利用。南明的历史就是证据。然而,三藩之乱深刻地证明了,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能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永远不会吸取教训,只能一遍遍重蹈覆辙。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各个反抗力量都是什么货色。
东南方向的郑经,是台湾的最高军政长官,也是国姓爷郑成功的儿子。郑成功是我们公认的民族英雄和抗清英雄,不仅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在大陆也曾经给清军沉重打击。在三藩之乱中,郑经做的事实在是让人觉得,辱没了国姓爷的英明。在耿精忠起兵反清之后,原本耿、郑两家结成的同盟很快就因为郑经不甘心居于耿精忠之下而破裂,不但不帮助耿精忠对抗清军,反而不停地进攻耿精忠的地盘,把耿精忠、尚之信打的大败。结果呢,耿精忠面对郑经和清军的双重打击不得已投降了清朝,郑经从汉人盟友手里夺走的地盘最后也被清军占去。郑经在三藩之乱中,没见给清军带来多大威胁,反而把反清的汉人军阀逼到了清朝那边。吴三桂派人调解,无济于事。当然,考虑到郑经和耿精忠的矛盾,两家交恶并不意外。只是明明有着共同的敌人,还有互相拆台。吴三桂看到这样,估计心都凉了-------最有理由、最有力量抗清的人都这么个德性,还是不要做光复汉家江山、当朱元璋第二的美梦了。
西北的王辅臣,曾是吴三桂部下,骁勇善战。当吴三桂邀其共同反清的信札和使者送到王辅臣处,王辅臣拿下使者,让儿子王继贞送到北京,受到嘉奖,因此还引起了同僚张勇的嫉妒。后因与朝廷派来的大臣莫洛不和,杀莫洛反清,占据平凉,后被逼降。对于他投降的说法,有人说他是首鼠两端,拥兵自重以观局势,也有人说是因莫洛的欺压。无论怎么说,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王辅臣并不会坚定抗清,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利益罢了。如果是因为莫洛造反的,那么还能说明王辅臣对清廷有一定的忠心,只是不像其他殉国者那样愿意做大清鬼罢了。
最后提一下两个人,孙延龄和尚之信。孙延龄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孔有德被李定国杀死后,孙延龄作为女婿继承了老丈人的部曲,成为清廷的广西将军。因为怨恨都统王永年的参劾,反叛大清,不过是借吴三桂的势力来逞私怨,吴三桂想让他出兵湖南帮助自己,都遭到了拒绝。后在妻子孔四贞和好友傅弘烈的劝说下重新归顺清廷,没多久被吴三桂侦知。吴三桂孙子吴世综领兵杀死了孙延龄。
尚之信是平南王尚可喜的儿子,因酗酒好杀,为父亲所厌恶。尚可喜想传位于次子尚之孝,引发尚之信极大不满。后在吴三桂的收买下,发动兵变,夺取了父亲的权利,参加到抗清的队伍中。后因吴三桂索重金助饷,加上吴军战事不利,主动投降了清廷。尚之信降清后拒绝了清廷多次提出的要他派兵助战的要求,最终在叛乱平定后被赐死。
笔者之所以列举这些人的事迹,是因为这些人最有代表性。从阵营上,这些人在三藩之乱中选择了造大清的反,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站在了汉民族的一边;从实力上看,这些人有钱有人,有地有兵,是除了吴三桂之外的极其重要的抗清力量,是吴三桂必须要争取和团结的对象。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49:37 +0800 CST  
基于利害角度分析,康熙的削藩之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汉人军阀、对前明降将的打击,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在清军南下过程中,由于南方气候湿热,久居苦寒之地的满洲人不能适应,再加上民情复杂,抵抗强烈,因此攻略南方的任务主要交给了投诚的汉人。这样一来,即使不能征服南方,死伤的是汉人,作为基本盘的满洲八旗不会有太大损失,在与南方的汉人政权议和时,可以保留较多的筹码,确保北方地区掌控在清廷手里。在平定了南明后,出于维持边疆安定、节约成本的考虑,清廷自然会给在南方的汉人将领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应对反叛势力,吴三桂等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反抗势力的消亡,这些军阀已经逐渐失去了对清廷的作用。无论是出于政治稳定还是增加国库收入的考虑,将曾经赋予这些军阀的各项权力逐渐剥夺,把这些地区的财赋、军政、土地、人口等纳入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文官行政体系的管理之下 ,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即使坐在龙椅上的是汉人也不会例外。燕王朱棣在建文帝削藩时起兵反叛,在夺取天下后也是严格限制了藩王的权力。对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稳定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然会对地方势力的既有利益造成损害。地方势力为了对抗中央,往往会实现一定程度的联合。吴三桂起兵后可以有这么多人响应,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但是,致命的地方也在这里。对割据一方的军阀而言,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特权,保证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掌控之中,至于夺取天下问鼎中原,并不是一个急需考虑的问题。事实上,当地方势力相对多元时,这种想法是应当尽力避免的。毕竟,哪个军阀真心愿意拿自己的士兵、钱粮去为另一个军阀坐江山拼命呢?在上述几个人中,郑经只知道扩大自己的势力,没有把抗清当做首要目标,客观上还帮着清廷逼耿精忠投降;孙延龄、王辅臣造反是出于和清朝官员的私人恩怨,尚之信是为了自己的爵位继承权。他们和清廷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就是清廷的一员。他们的反叛与其说是民族大义,更不如说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这样一些人,是不可能支持吴三桂北上消灭清廷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吴三桂真的有能力把大清赶出关内,那么吴三桂成为中国皇帝后,会容许耿精忠等人继续割据一方吗?估计是不会的。对这些军阀而言,只要自己的权力得到保障就行,并不需要非得把康熙拉下马。甚至说,假如吴三桂全力北上,后方空虚,他们更有可能进攻湖南、广西等地,把吴三桂的地盘抢过来,以更大的势力作为和清廷讨价还价的筹码。就像当年孙权曾经与刘备结盟共同抗曹,却在在刘备忙于争夺关中、关羽北上攻樊城时背刺夺取荆州一样。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50:07 +0800 CST  
笔者个人认为,三藩之乱对清廷的威胁一定程度上被夸大了。吴三桂在早期能取得一连串的军事胜利,是因为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距离他在云南的老巢更近,可以及时运输军饷和粮草,维持强有力的攻势。南方地区由于征服时间短,清廷的统治基础还很薄弱,地方官员、将领很多是在清军南下时迫于兵威而屈服,或是在早期投降清朝的政治投机分子(吴三桂就是)。在三藩、孙延龄、李本深等地方实力派的影响下,他们接受了清朝的官职和统治,却并不愿意做大清鬼,为大清流血牺牲。面对锋芒正盛的吴三桂、耿精忠等叛军,远在北方的清廷很难给予及时的支援。如果不愿意为大清而死,那就只能选择投降或是一起造反了。毕竟和满洲的军事贵族比起来,这些靠着功劳取得地位的藩王和自己要相似得多。
但是,哪怕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始终无法扩大自己的基本盘。各大反清势力之间矛盾很深,甚至互相拆台,让他们听吴三桂节制、配合吴三桂,实在是让人看不到希望。一些汉人官员宁死不屈,也让吴三桂对自己能否获得文官集团的支持产生了怀疑。吴三桂既无法有效整合南方的抗清力量,也无法在士林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愿意追随他的,只有自己在云南苦心经营的军队、将领和谋士(关宁铁骑在山海关大战和后来的战争中早已消耗殆尽)。在深受军阀势力影响的南方尚且如此,长江以北远离自己的大本营,受清廷的控制更深。光靠现有的兵力进入江北,必然是凶多吉少。虽然江北发生了各种民变,但是真的能为己所用吗?老百姓反对的,是异族的统治,还是仅仅是赵老爷、王县官的压迫?北上后,这些“义军”愿意听吴三桂指挥吗?如果赵老爷、王县官来投降,是该杀了他们获得底层百姓的拥戴,还是帮着地主阶级平叛,以获得士大夫们的支持呢?已经占领的湖南、广西是否已经彻底降服,会不会有人密谋归顺清廷给自己背后一刀呢?北上后如何让耿精忠、尚之信配合行动,而不是趁着后方空虚进攻自己的地盘?
吴三桂从决定造反的那一刻起,就走上了不归路。这条活了六十年的老狐狸不会不明白,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当时的民族矛盾真的深重到望风响应的地步,即使自己想要和清廷妥协,估计也是难以做到,更大的可能是被有野心的将领、孙子抛弃乃至杀害,并不能阻止汉族军队北上。但是,造反后吴三桂看到的是,很多官员宁死也不愿意投靠自己,各地的抗清力量一盘散沙。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吴三桂有恢复汉家江山的鸿鹄之志,解决不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也只能止步长江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50:29 +0800 CST  
对吴三桂本人来说,他根本上只能算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并没有能力成为汉族的领袖,也无法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无论是在明朝还是清朝,官职、地位、名望与吴三桂相若、比吴三桂高的大有人在,吴三桂并不能让这些人听命于自己。吴三桂打击南明政权、杀死永历帝、压迫西南的土司和少数民族,在起兵造反之后已经可以说已经丧失了所有潜在的支持者。有人说,如果能立朱家后裔为帝,奉明为正朔,就能如何如之何,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南明政权历任四帝一监国,谁也没能调解抗清势力的矛盾,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支又一支的军队或是被消灭,或是投降大清,国土一片又一片地沦入敌手。再往远了说,崇祯皇帝还在的时候,面对西进的李自成,各个边镇不战而降,把北京拱手相让。要知道当时崇祯是合法上位的皇帝,并不是像弘光这种靠江北四镇支持上位的虚君。如果连崇祯都不能让军头听命于自己,那么即使吴三桂真的找一个姓朱的登上皇位,恐怕耿精忠等人也是不会认这么个皇帝的
说到底,真正愿意和吴三桂造反的,也就只有吴三桂的手下。他们跟着大帅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吴三桂的地位高,他们的地位自然也不会低。相反的,如果吴三桂被削藩,那么他们可能会被裁员,失去官职、军饷以及作为吴三桂部下的种种特权。即使保留了编制,也难免被朝廷新派来的官员打压、欺负。吴三桂起兵造反,占领湖南等地,倘若清廷能够承认吴三桂的势力范围以换取和平,这些将官士兵的权力、财富不但得到了巩固,反而大大增加了。假如吴三桂执意北上,如果成功,那固然可以位列三公,封王拜侯,但这也意味着他们要抛弃自己的大后方,舍弃留在南部的既得利益,在广大地区和清军长期苦战。运气差一点,可能到最后战死疆场,大帅登基后,能给自己的子孙一个爵位,一块封地。要是老天爷再不眷顾自己,估计就是什么也没捞着,南方的基业也没了,老婆孩子全家上刑场,,做清军的刀下鬼罢了。吴三桂能让大伙追随自己,当然是要顾及他们的利益的。
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吴三桂在三藩之乱中并没有什么愚蠢的决定。止步长江看似愚蠢,让人怒其不争,其实在背后也是充满了无奈。三藩之乱虽然有一定的民族战争色彩,但是从根本上看,还是地方军阀与中央政府的战争,是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力度不断加强的、引发地方汉人势力反弹的必然结果。在那个年代,民族主义并不是意识形态的主流,用民族主义来解释这段历史、衡量人物的行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吴三桂在花甲之年又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其手段、魄力可谓一绝。笔者妄言,吴三桂想造反,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是一个想要把握住自己命运的人。他愿意为人所驱使,愿意为清朝统一中国鞍前马后,却绝不愿意把命运交到别人手中。他平西王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从山海关到昆明湖一路浴血奋战而来。当清廷要夺去他一生奋斗得来的一切时,他还是像过去一样不屈服,用军事上的胜利表明了自己的实力和态度。但是他低估了康熙的政治才能和清廷掌控的战争潜力,高估了抗清力量的团结性和斗争性。也许他并没有错误估计什么,只是在选择奋力一搏后做了所有该做的事。历史的进程难以阻挡,吴三桂再怎么骁勇善战,长袖善舞,终究敌不过统一与和平的历史大势,一代枭雄只能就这样离开了历史舞台。
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50:49 +0800 CST  
笔者在网络上看到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在谈论任何历史事件时,都离不开民族主义叙事。诚然,这在讨论近代史、现代史的时候,民族主义、国家至上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成功,深入到了大多数人的心里。但是必须提到的是,民族主义并不是自古以来恒常不变的,它是近代以来人类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如果我们忽略了古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观念,用民族主义来解释古代的各种矛盾冲突 ,是非常荒谬的。近年来,网络民族主义兴起,提出所谓“元清、满蒙非中国论”,把中国历史上的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相提并论。就连五胡乱华、安史之乱这样的动乱,仅仅因为主要参与者有胡人,就都解释成民族冲突。如此荒唐的思维,能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也难免有人会觉得 ,吴三桂过江会一呼百应了。
民族主义产生,要想真正弄清其来龙去脉,即使写三天三夜也不能尽其分毫。何况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只能以自己的理解去阐述一二,错漏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民族主义被一些观点认为起源于欧洲,部分人认为源于法国。欧洲地形破碎,又有其他地方的蛮族入侵,使得定居在欧洲各地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是民族产生的基础,是划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来源。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各地的生产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没有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生产力水平远高于平均值,足以让自身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把周边的民族视为野蛮人。也就是说,中国特有的华夷之辨很难在欧洲出现了。例如,法国的高卢人、德国的日耳曼人曾经被罗马人视为蛮族,但是随着法国、德国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进步,那里已经不能再说是一个蛮荒之地了。(这里的法国、德国指的是历史上对应于今天两国疆域的地区,为行文简便如此称呼,望读者海涵)。
在中古时期的欧洲,是典型的贵族政治,土地、人民是贵族的私人财产,为贵族所占有。这些土地、人民的继承与归属在法理上取决于贵族之间的血缘关系,而不是文化、风俗的认同。只要你和某个贵族大人的血缘关系符合当时的礼法要求,那你就有权利继承这位大人的领地与财产。哪怕你从来没有到过那里,甚至和你的亲戚说着完全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一样可以对继承权提出要求。但这样的贵族政治一直受到挑战,最严重的一次挑战,是举世闻名的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的起因,就是法国王位的争夺。卡佩王朝的查理四世死后,没有留下后代。空出的王位由查理四世的堂兄安茹伯爵腓力继承,是为瓦卢瓦王朝太祖腓力六世。与此同时,查理四世的外甥、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也提出了法国王位的继承要求。在双方矛盾无法调和、各自有着许多支持者的情况下,英法两国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战争。
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收复了被英国占领的领土(除加来)。就连长期在英国统治下的阿基坦也落入了法国手中,英国的盟友勃艮第、波尔多也站在了法王这一边。在长达百年的战乱中,无论是贵族国王还是平民百姓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圣女贞德的出现、英军在法国领土上的暴行、军事制度的改革,让法国人意识到了贵族联姻为纽带的贵族政治具有的深层弊端,没有人希望再因为王位继承权而导致生灵涂炭,因此开启了一系列主要用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变革,也是法国民族主义开始。在几百年后的法国大革命,革命者们把贵族、教士、国王送上断头台,发表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宣言,极大地提高了法国人民的民族认同。凭借民族主义的精神力量,拿破仑率领法军横扫欧陆,把民族主义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即使后来法国多次战败甚至被攻入巴黎,依旧是欧洲大陆不容忽视的大国、强国。这里当然有客观原因,但是法国的民族主义深入人心,在战争时可以更加充分地动员兵力,使周围列强不可征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中国的民族主义出现要远远比法国晚得多。虽然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华夷之辨、夷夏之防,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华夏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周边地区和少数民族,是一种源于自身文化的优越性。文化和礼仪才是区分华夷的标志,血缘和地域是第二位的。古代所谓忠,更多的是对君主、主公的忠,其实这在史书对一些名人的态度上也看得出来。
早在汉朝时,金日僤作为匈奴人,却成为汉武帝死后成为大汉朝廷的重臣。五胡乱华时,石勒的谋士张宾、符坚的谋士王猛都是汉人。他们作为汉人,却效命于胡主,从民族的角度来说是汉奸无疑。在传统史书上,这两个人却都是一代名臣的形象,并没有因为他们主公的胡人身份而降了历史地位。唐朝时,颜真卿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王猛位列其中。宋朝的七十二名将庙、以及后来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猛包括在内。由此可见,即使是侍奉胡人,只要你忠心耿耿,为主公立下功劳,那你在历史书上的形象也是光辉的。唐朝的官员、将领也有很多是胡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李光弼就是契丹人。说明了在当时很长时间里,胡汉之间并没有非常深的隔阂。胡人侍奉汉主,汉人侍奉胡主,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值得非议的事。
南北朝时期,对于石勒、符坚这样的胡人君主,历史书上向来是褒贬参半,既肯定他们能征善战、善于用人、发展生产、尊崇文化等优点,也对他们残忍好杀、猜忌刻薄的缺陷予以批判。总的来说,和秦皇汉武之类的大帝相比差了不少档次,但也没有太差,大概和曹操这样的枭雄、奸雄一个水平,石勒就和刘聪、王墩(王导的堂兄)、祖约(祖逖的胞弟)并称为一时之豪,王敦、祖约都是叛乱者,名声很差,但是起码都是汉人。石勒和这些人并称,当然不是夸他,但也说明了史书并没有因为石勒的胡人身份区别对待 。在五代时,后唐、后晋、后汉的皇帝都是沙陀族,但是却一直被视为正统,反倒是由汉人建立的吴、南唐、蜀等南方政权被视为割据势力,难道史官全都是逆向民族主义者吗?在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在描述李存勖的成功与失败时,说了一堆“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大道理,难道不仅仅是因为李存勖是胡人,不配享有天下吗?
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明太祖朱元璋对元朝的态度可谓精神分裂。在北上讨元的檄文中,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胡虏无百年之运”、“夷狄何得而治哉”等民族主义口号,令人热血沸腾。朱元璋把蒙古统治者赶出中原,收复早早被异族占领的幽云地区,说是汉族的民族英雄不为过。但是在后来的一些记载中,朱元璋并不以民族主义者自居。在平定张士诚的檄文里,朱元璋指责张士诚背叛元朝,对元不忠,不贡钱粮,杀害元官。明实录中,朱元璋抓到元朝的皇族成员,拒绝羞辱敌人的献俘之礼,对捷报中对元朝的“浮薄之言”表达不满。除了对余阙等为元朝死节的士大夫表达赞美,甚至说出了“乐生于有元之世”(《明实录卷53》)这样的话。朱元璋对当时陈友谅、张士诚等汉人割据武装的指责,远远多于对元朝。甚至说,自己的土地、江山来自于群雄之手,并非反对元朝(《大明日历序》“始取土地群雄之手而安辑之”)。这和清朝皇帝说,我们不是抢了大明朝的江山,我们是从流寇手上夺了江山,还为大明报了君父之仇一样,充满了虚伪。清朝以满洲人入主中原,面对明朝遗民的夷夏之防,以及对故国的怀念,为了笼络人心,这么说并不难理解。你朱元璋作为汉人去驱逐胡虏,也这么说,难不成,“百姓无不怀念我大元”?
以上的历史事实已经很明了,在中国古代,对君王的忠诚是第一位的,民族要排在后面。对臣子来说,重要的是他能不能给主君带来好处,愿不愿意在主君蒙难时不离不弃,甚至主君死后为之殉节;对胡人皇帝而言,更多的是看他的军事成就和为政举措,不会因为是胡人而妄加贬斥。元朝的统治时间长,统治相对稳定(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而言),统治范围广,元朝的皇帝也就被公认为中华大地的合法统治者。出于维护皇权的地位和神圣性的目的,朱元璋必须对元朝的统治者表达一定程度上的尊崇,从而教育臣下要忠于自己。从有关资料来看,朱元璋认为他的皇位和元朝皇帝的一样,是上天授予的,是天命所归,并不是因为他拯救了汉民族,赶走了蒙古人。这也深刻说明了,民族主义在当时并没有市场,华夷之辩终究比不过三纲五常。
对一般的古代中国老百姓而言,除非是位于边境地区,时常面对游牧民族的劫掠,或是和内地的少数民族存在生存资源的争夺,大多数人是对国家、民族、天下没有概念的。一切都是显然的,古代的贫下中农,没有条件读书识字,当时的交通条件、治安状况也很难支持老百姓的自由迁徙。如果不发生灾祸,那么一个农民的一生就会限制在村庄的周围,最多去一趟县城,一辈子也很难接触到外面的信息。对国家政权的了解,最多也就知道个赵老爷、王县官。至于皇帝,在农民的想象中恐怕也就是个是用金锄头耕田、猪肉白面随便吃的地主富农罢了,什么九五之尊、名教领袖,那是完全没概念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51:29 +0800 CST  
民族主义能够深入人心,到现在大家都能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首先是因为近代以来火车、电报等先进的通讯交通工具使中国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辛亥革命终结了清王朝,传播了先进的民族主义思想,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上层建筑。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荼毒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苦难的同时,也让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空前的团结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开展扫盲运动,普及基础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社会、世界有了充分了解后,才全面构建起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由此观之,中国的民族主义在中国产生、发展到落地生根的时间并不长,拿近代以来的思想观念来衡量古代、古人,是大错特错的。在姚雪垠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中,主人公王哑巴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了逃命带上太阳旗,还把日军称为北军、国军称为南军。之所以如此,可能是有国军的军纪十分恶劣、经常祸害老百姓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对世界的无知,不知道这是两个国家间的战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民族这一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和中国人特别是底层百姓无缘的。
有人以此批评中国人,说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人的奴性,跪久了占不起来,只知道有皇帝不知有国家,中国人是一群羔羊,只会屈服于权威,所以活该落后那么久,获该挨打,甚至一些汉奸走狗高呼,应当让中国被西方国家占领殖民。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先不急着否认,先将其推而广之。如果带着这样的眼光来看世界史,那么可以这么说,全世界的人都是汉奸走狗的后人,全世界的人都有膝盖问题,全世界的人有奴性,都是奴才。您若不信,看看英国是怎么做的。
元清非中国论的荒谬
公元1066年,也就是北宋治平三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在黑斯廷斯打败了英国国王哈罗德二世,是为诺曼底王朝太祖。如今诺曼底是法国领土,在当时也不说英语 。如果按照元清非中国论的逻辑进行分析,那么这是英国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是不列颠陆沉,“黑斯廷斯之后无英伦”,英国人民应当对这一段历史痛心疾首才对。可是,英国人并没有把这段历史当做耻辱,而是坦然把诺曼底王朝当做英国的朝代 ,把战争的胜利者威廉称为“征服者”。更有甚者,有人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历史的开端。如此不尊重历史的行为,居然也能大行其道,为英国人所接受。英国人此举可谓不知羞耻,把打败自己、压迫自己的人视为英雄。在当时,哈罗德和他的支持者们还有千千万万盎格鲁撒克逊人看诺曼人,和后来的英国人看不列颠的外国敌人差不多。倘若当年拿破仑打赢了海战,是不是就是“征服者拿破仑”、“拿破仑王朝”了呢?我以为只有中国人这样做,没想到英国人也是如此,真是咄咄怪事。
英国历史上的光荣革命,是历史爱好者们熟悉的一段历史。如果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所谓 “光荣革命”一点也不光荣。当时的议会废了詹姆斯二世,立其女婿荷兰执政、奥乔治亲王为英国之君。要知道,不久前英国和荷兰因为海洋贸易的冲突打了三场战争,无数大英帝国的大好儿郎为国捐躯葬身大海。好不容易打败了荷兰,现在议会要把一个荷兰人扶上王位,由他来做英国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上的诸公要向他行礼,军队要对他宣誓效忠,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屈辱的吗?别和我说什么血缘关系,要这么说,难道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难道松赞干布就能当大唐的皇帝了?议员们这是赤裸裸的卖国啊。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相比之下秦桧简直是 一个忠臣先良了。
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统一,那更过分,因为这是君主卖国啊。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是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的。英、苏之前还因为各种利益冲突爆发了多场战争,电影《勇敢的心》就反映了英苏相争的历史。在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死后,王位传给了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总有种欲说还休的感觉。想想看,假如某位汉朝皇帝没有儿子,人们会让一个和汉朝皇室有姻亲关系的匈奴单于来当大汉天子吗?这显然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这确实发生在英国。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戏言。有关事件的性质,历史界早有定论。笔者在此胡言乱语,并不会改变什么,只是想说明,拿着民族主义史观取解读古代史,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 ,都会得出与主流史学界大相径庭的荒唐结论,只会贻笑大方。那为什么近年来这种荒谬的读史方式能大行其道,以至于网络上充斥着相关观点的文章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51:54 +0800 CST  
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地形复杂,内部文化差异巨大。一些人对国家的民族划分政策十分反感,认为这助长了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但不能忽略的是,我国确实存在着许多个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这种差异是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的,即使不做划分,这种差异也无法消除。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封建王朝一样笼络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把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交给土司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同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又有外敌,一昧地进行民族压迫、全盘汉化,只会激起少数民族的反抗,危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把中国变成中东(先前老阿萨德、萨达姆等中东强人残酷压迫库尔德人,如今库尔德人要求独自建国,并成为中东地区一股强大的力量,使中东和平更加渺茫)。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汉族与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政治上建立民族自治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允许少数民族行使一定的自治权利,是提高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的重要举措。笔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长大,女友是壮族人,能说壮语,身边的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他们都非常爱国,并没有什么民族隔阂。出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往往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聚居 、生存,经济条件、教育水平较差,所以国家对少数民族在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待,也是为了提高其社会竞争力,让少数民族也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之中。否则,汉族不仅人口占大多数,文化也有绝对优势,如果不对少数民族进行一定的扶持,那么有可能会将相当多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同胞边缘化,享受不到发展的果实,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也显现出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民族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了,但是各项优待政策并没有太大变化。在一些汉族、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十分常见。为了能得到优待,其后代的民族往往填写少数民族的一方。当一个汉族人看到身边的人和自己差别不大甚至过得比自己好,却因为民族身份而享有更多的好处的时候,难免心里不平衡。一些少数民族不法分子利用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少数民族身份从事非法活动,执法部门为了维稳,没能及时有效打击,让那些生活受到影响的汉族群众十分不满。而一些文学作品过度拔高少数民族的优点的同时,对汉民族进行贬低、矮化(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甚至在把岳飞开除出民族英雄的行列时,没能对民族主义、民族英雄的含义进行充分解释,把宋金战争说成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是“兄弟打架”。这种不尊重历史的行为,让汉族人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尊严受到了损害(笔者作为广西人,看到秦始皇征服百越也没觉得是受了侵略啊),这才导致网络汉民族主义盛行,是对有关宣传不满的体现。
从世界角度而言,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有着华夷之辨,对自己的文明有着强大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哪怕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以“诸夏”自居。清朝刚开始与列强打交道的时候,对割地赔款并不觉得屈辱,反而对跪拜礼、大使馆这样的细枝末节分外在意,无他,这些西洋蛮夷怎么能与我大清皇帝、天朝上国平起平坐呢?然而近代以来一系列的失败证明了西方的先进,中国的落后,让国人产生了深深的自卑。经过百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我们已经独立自主,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在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下,很多人有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重新拾起了自信。但是,我们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国际上话语权很小,不尊重中国的举动在全球范围内时有发生。我国的南海、钓鱼岛、藏南、台湾等领土还没有收回,祖国统一尚未完成。因此,一些人对现状不满,感到憋屈。这些事情又无法短期内得到解决,只能在网上寻找寄托。汉唐的政治经济成就,霍去病、岳飞的武功,寄托着爱国者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渴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以洋为尚”的不良现象 ,比如很多楼盘都套上一个“洋地名”,一款普通的商品取了一个洋名字便显得高端,“进口货比国产好”的消费观念在广大消费者中非常普遍(当然我承认很多外国商品有着更好的质量,但很多人是出于刻板的观念而非对产品的了解),一些在华外国人本来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却因为外国人的身份受到追捧和崇拜,就连理发师们也被称为Tony老师、Kevin老师。国人对外国文化的过度追捧,也让一些民族主义者感到愤慨,觉得本国文化受到了侮辱,伤害了文化自尊。
正确的态度
首先,我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与国家现在推崇的价值观基本一致。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现在任何试图挑拨、煽动民族矛盾的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满遗”还是“皇汉”,都是非蠢既坏。我们已经共同生活了很久,享受着同样的现代生活,都在辛勤工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华夷之辩在当代已经没有了市场,再把它拿出来也无助于现有问题的解决。在历史文化教育上,我们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对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少数民族领袖,在批判他们的血腥杀戮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历史功绩给予肯定。同时,对汉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不要因为现在的民族关系得到了发展 ,就对岳飞、霍去病等人进行贬低 ,毕竟这些人和曾经防备游牧民族的万里长城一样,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非仅仅是汉族的英雄,就连作为满洲人的乾隆皇帝 ,对岳飞也是不吝溢美之词。在对少数民族的优待政策上,笔者曾经到过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必须承认相当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还生活在封闭、落后的环境中,需要我们去改善。对少数民族的优待并无不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事情起了变化,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与时俱进,确保国家的资源能够用在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对违法犯罪活动吗,各民族应一视同仁,无论是哪个民族,一旦犯法,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不能因为个别不法分子 ,影响了一个民族的形象。
对外国,我们应该有不亢不卑的态度。现在已经不是1840年,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人民完全可以挺直腰板,和世界各国的人民平等交流。我们也承认,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不高,在很多领域 ,我国和西方国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要承认、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我们不挑衅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也无意侵略、称霸,我们希望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友好往来,和平共处。但是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必须坚决维护,决不容外人侵犯我们的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52:20 +0800 CST  
结尾
笔者在接触网络上的历史观点时,也对历史教科书嗤之以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深入,想法发生了改变。首先,我国目前还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任务还是经济的建设、物质财富的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也决定了理科相对文科的优势地位。和语文、英语相比,历史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少。所以在中学阶段,历史只会是一门副科,作为政治教育的辅助而存在,其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也只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即使如此,历史课本还是保留了唯物史观。古代史的主要内容以一些影响较大的事件、政策和生产水平为主,并没有精彩纷呈的感觉。原因是政治斗争非常复杂,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篇幅内让十几岁的学生充分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历史课本无权也无法定论。对西方列强,在揭露、批判他们对中国犯下罪行的同时,也肯定他们对世界发展的作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但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都给予了正面评价)。甚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版块,主要也是批判日本法西斯政权和国民党反动派,对日本人民和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并无恶意。宣扬爱国主义,宣传国家地位至高无上,却也承认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有消亡的 一天(共产主义)。历史教科书史观之正,至今读任何一本书,任何一篇文章,看任何一个人的观点,无一比得过。
我们现在的世界,划分为两百多个国家,无数个民族。在当代,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政治正确,是每一个中国人拥有的宝贵品德。这是由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因为国家、民族是亘古不变的神圣之物。古人生活的历史背景和今人不同,我们不能拿今人的标准衡量古人 ,也不能把古人的思想观念当做金科玉律,拿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了解历史。即使最后国家消亡,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现实,也不能说明我们今天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是错误的、狭隘的。每一位皇帝,每一个朝代,它的政策不管在后世看来影响如何,根本目的是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并不是为了在几百年、几千年后造福子孙。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能知道今天做的决定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一代人只能说一代人的话,做一代人的事,有一代人的思想 。我们的时代注定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就是如此,不必因为与过去不同、与未来不合产生怀疑 。古人、后人也会面对不同的情况,必然和今人不一样。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读历史,都不要忘记这一点。
关于吴三桂个人详细的历史,我推荐李治亭先生的《吴三桂大传》。李治亭先生作为一名学者,多次在央视的历史栏目进行解说。他作为一名大学的老师 ,他的言论必须符合某样宣传口径,一些人对他的观点不认可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但是抛开观点,从获取历史知识和材料的角度出发,李先生的作品有着许多干货,包含着一名学者的心血,其学术造诣是远远超过一般的历史爱好者的。在吴三桂的生平上,笔者把李先生的作品作为史料来源。因为笔者才疏学浅,史料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有限,阅读文言文史料时,我认为我的翻译和理解水平是做不到比专家们更加准确的。所以在写作本文时,笔者的史料论点来源于顾诚先生的《南明史》、李治亭先生的《吴三桂大传》、还有勒庞的《乌合之众》。其余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查阅网络即可得知,不单独写出来源。

全文完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9-06-06 11:52:48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18556

发表时间:2019-06-06 19:40:1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11:30:16 +0800 CST

评论数:3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