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之九--虞舜耕渔过的“历山、雷泽” 究竟在哪里?(转载)

由于有了“舜耕历山、渔雷泽”的文献记载,争抢“历山、雷泽”地名者也遍及了全国。仅1979年版《辞海》就注有7处历山、2处雷泽。那么,虞舜耕渔处究竟何在呢?
要想真正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一个大框架,就是虞舜所处的时代环境。我们绝不能以现代“地球村”人的眼光来衡量生产力极端低下、交通极端落后的上古时代。那时既没有“朝发夕至”数千里的高铁动车,又没有越州跨海的飞机、油轮。古人外出打工只能凭籍两条腿。“鲲鹏展翅九万里”也只不过存在于《庄子》的浪漫主义想像之中。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即便若生活所迫四处流浪的虞舜重华,其个人生活圈子也极难超出三、五百里。有了这个大框架,我们再来考定历山、雷泽区位就客观的多了。
最早载明“历山”区位者,是天下第一部地理奇书《山海经》。其《中次五经》说:历山在西距苟林山2900里的槐山东10里。可其坐标原点“苟林山”何在并不清楚。要按东周时的洛阳算,其东2900里已越过了日本的九州岛;即便是按西汉时的长安说也越过了南韩的济州岛。这显然是虞舜力所不及的。
尽管历山区位有着山东、山西、浙江、湖南等诸多说法,但依据我们上述的框架说,再联系舜所“贩常阳”“做什器于寿丘,就食于负夏”娶妻生子于“沩汭”等生活历程均未离开石家庄周边一带,可知其耕渔生活也不可能离此过远。山东、山西的平民生态已极难让交通、信息极端原始时代的石家庄先民知悉,更遑论浙江,湖南呢!山东虽衍生出了历山、雷泽、负犌等地名,可其常阳、寿丘、沩汭在哪里呢?山西虽也演绎出了历山、雷泽等地名,可他的“负常寿沩”又在哪里呢?能够满足这些关联地名的唯有石家庄地域。
“历”字来源于两个“禾”字并列,“秝”字又衍生出“歴、曆”等字。其初始概念是指的“稀疏”。笔者未能实地考察,不知那些争抢历山地名者是否都能满足“稀疏”这一地貌特征。今曲阳、行唐、新乐三县交界处的“夏令山”北距曲阳黄山、西距行唐“古华山”均在10里开外,孤伶伶突兀在太行山拥抱华北平原的最前沿,恰如“太”字中的那一小点儿。被称作新乐的“祖山”。笔者以为这正是“历山”的不二之选。尽管夏令山小的可怜,可由于她的突出区位,历来被我们的人文先祖所重视。唐虞之前的高辛国时代,由于喾帝对她的隆遇而称其“喾隆山”。至明代《新乐县志》还载其名做“现龙山”,至今山南10里仍有高辛氏命名的“高里”村名传承。由于喾隆山高不过十仞,又被称之“昆仑丘”。《庄子•天地》篇所载“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也是说的这里。那时单凭黄帝的两条腿不可能走到云南、也不可能走到青海。当时的“赤水”即指今天的新乐“涌泉沟”。涌泉沟古名“金水河、浴河”。至明清时伏羲台旁的浴河仍是“水流红艳,草映赤光”,曾为“新乐八景”之一。且从夏令山脚下流淌迩来的沙河古名“氐水”,“氐”字加三点水儿就有了“地、尺、只”三个发音,至今沙河两岸还传承着邸村、只里、赤支、於氐等村名。所以称氐水做“赤水”者自然有之。且沙河时溃流、时潜流至中同泉涌而成的涌泉沟,其源头上方是赤支,其下游交汇磁河墓道沟处、曾让孔夫子埋葬鲁昭公的古“乾堠”亦名“赤堠”。这赤支、赤堠之间的涌泉沟加上“水流红艳、草映赤光”的地貌景观,称其“赤水、丹水”不是更加名副其实吗?所以,黄帝的那次考察调研,仅仅是在新乐的沙河以北到曲阳一带巡视了一圈,又登上夏令山顶向南展望了一番,并未与当时该域的地方首领常先晤面就回涿鹿了。
还由于夏令山曾是埋葬过喾尧舜三代帝王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作“不老(死)山”以致明清时代仍载其名“童山”。这在《隋图经》、《畿辅通志》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其实此山最早是被人文始祖初名“氐山”的。“氐山、氐水、邸村”才是其最初的搭档。氐宿是“天根星”、氐水是“地脉水”、氐山是“人祖山”,山东南万米处的伏羲台建有“人祖庙”。在此埋葬喾尧舜不是理所当然吗?关于喾尧舜的葬地,《山海经》还给出了“喾葬狄山之阴,舜葬狄山之阳”;喾尧舜均葬“岳山”;舜与叔均葬于“赤水之东、苍梧之野”等说法。虽然《山海经》从宏观整体上看是部类似于《庄子•逍遥游》那样的浪漫主义作品,可从其“高是之山,兹水出焉,南流注于滹沱”等微观元素来看,还是组合了不少客观因子的。因为任何主观创造都是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存在的。一个未经任何社会熏染的胎儿,是不可能在娘肚子里成为天才作家的。套用一句网络热词,就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而唯一能够满足《山海经》这些说辞的只有夏令山及其周边一带。要说生活圈难出石家庄地域的舜帝在交通闭塞的上古时代远葬九疑山是绝对不可能的。九疑山当是舜帝的后裔带去的“灵牌”葬地,而其尸骸葬地则由于其后人陆续出走逐渐被淡化、湮灭了。说夏令山满足《山海经》说辞:一是这里一直为鲜虞戎狄人的地盘,称其做与“氐山”同音的“狄山”并无掰扯,只是后来又被《东周列国志》讹做了乐羊子攻打中山国的“秋山”;二是此山东距辛唐虞时代的地方酋长“四岳”之一的北岳陈锋氏—即喾帝岳父、尧帝外公的家族居第—今新乐“大岳镇”不足20里,当时称其“岳山”亦在情理之中;三是夏令山脚下流淌迩来的沙河始名“氐水”—亦有“赤水”一种发音,《史记》也记载着这里的“鴟之塞”地名,至今其东南沿河15里还传承着赤支、凤鸣等村名。没有梧桐树,何招凤凰鸣。所以当时该地西临赤水、凤栖桐林,恰是“苍梧之野”的绝佳胜地。
由于喾尧舜葬此,使得毫不起眼的夏令山不仅可谓新乐的祖山,又无愧于中华民族的祖山。这才被塑造成了神话中的“昆仑山”,又被西拓大西北的周族先民“度漆沮、逾梁山”,将其文化概念带到大西北、带给了一座更大的山。随着人类活动的伸展、视野的不断开阔,原来的昆仑丘也逐渐被人所藐视、以致视而不见了。至于其“夏令山”之名称由来则是源自夏禹在此治水。按照《墨子•兼爱》中篇记载:为了解除西河诸水对唐虞帝都的水患威胁,大禹奉了舜帝之命先在平山、灵寿、行唐找了些大坑,泄掉了“渠孙皇”—即滹磁郜三水;又“北防原泒”—即将郜河自行唐至新乐汇沙河段的泒水分流,一股注入伏羲台北边的“后之邸”,一股泻向帝都南边的“虖池”大坑;还“洒为砥柱,凿为龙门”—即将夏令山两侧凿开,使其成为氐水中流的石柱、当作沙河自龙泉关经此达潴龙河的一大门户。至今近旁还传承着“龙兑—龙岗”地名。保障了初创“中国”的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首度腾飞。由此又演绎出了“砥柱山、龙门山”等地名,而原地仍传承着夏禹令其开门立柱的“夏令山”和“中流砥柱”成语。
再说“雷泽”。笔者手头的1979年版《辞海》注明的雷泽一是鲁南的“雷夏泽”;一是晋南的“雷水”。虽各自都说是虞舜曾打过鱼的地方,可明显都带着十二分的牵强。2006年兰州大学的张志强先生曾考证说雷泽就是《山海经》上的“稷泽”,亦称其“渗泽”。这就给雷泽在石家庄地域又添加了一大铁证。《山海经》说:不周山西北420里有座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峚”字当是“埊”字脱错迩来。同是指的“地”字,亦当是说的与“埊”字同音的“狄山、氐山”。既然我们前边说《山海经》属于浪漫主义作品,那么他自然是用了不少夸张、反义、嫁接和移植等手法的,我们只要挤干其水分、反话正看还是可以找到不少蛛丝马迹的。倘使我们驾车沿无繁路由行唐达阜平,一过许由就会看到自口头至鳌鱼间的地貌恰是一张东南低、西北高的半躺大簸箕。这既是许由隐居其东的“箕山”,又是共工不满女娲的女皇统治、怒而所触的“不周之山”。也只有这里才更符合“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地貌特征,找遍新疆西南,连同乌兹别克、塔吉克恐怕也难觅此种地貌。而口头东南42里也正是发源赤水、丹水的峚山—狄山、夏令山;赤、丹水东南流汇磁河墓道沟后更恰恰是注入无极、深泽的。深泽县境西距新乐邯邰不足三、四十里,无极更是与邯邰接壤。而邯邰则正是后稷姬弃的生地加封地。所以后稷的封地当包括无极深泽一带而称其“稷泽”。始居东岳村、当时同为“四岳”之一的“东岳有邰氏”家族因不满舜帝推行合国改革伤害自家的既得利益、并将该域全部封给外甥子后稷做“采邑”,在排斥后稷之子不隘自蹿于新乐西部的“戎狄之间”后,又愤而将“稷泽”更名做“无稷渗泽”。后来才演化成了当今的“无极”和“深泽”。而其前的“渗泽”也恰恰是依据太行山东麓无数山溪渗漏过广袤“神道滩”后又渗涌而成大片水泽而名之的。在后稷“封地于邰”而有“稷泽”之名前,称其“雷泽”也是极其自然之事。至今在与深泽接壤的晋州北部还传承着“雷陈”地名。就这样由虞舜打鱼的“雷泽”、到封给后稷的“稷泽”、再到有邰人更名后的“渗泽”,一路演化成了当今的“深泽”。而原来的“稷泽”之名被南迁的人群带到巨鹿之南化作当今的“鸡泽”;“雷泽”之名则被带到山东、山西去了。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舜帝重华一生基本上都未离开过石家庄地域。虽典籍记载着他是“冀州人”,可当时的冀州绝不仅仅限于今天的冀县,也是包括石家庄一带的。足见其是生于斯、长于斯、又葬于斯的。年幼时曾当找工儿做农活儿于曲阳羊马、新乐正莫到行唐高里一带;曾打鱼于无极深泽一带;曾烧陶于滹沱河畔的古城一带;曾练摊儿做买卖于封龙山前的南左,殷村一带;曾打家具做木器于平山三汲一带;20岁上在藁城只甲一带讨饭吃时被“四岳”之一的南岳娵訾氏举荐给尧帝;尧招其为婿后安家在灵寿慈釉北20里、古“沩水”汇磁河拐弯处,以便其就近向隐居在行唐的许由学习治国方略。学成后“摄行天子之政”,经两度合国改革打造出了初始的“中国”—即“合和万国”并凌驾于各诸侯国之上的“唐虞中央帝国”。死后又被埋在了新乐赤支,凤鸣一带的“苍梧之野”。
如此集中、完备的证据链同时也充分证实着喾尧舜绝非仅仅只是个传说,而是确凿的历史存在。不然那样规模广泛又相互关联的地名传承,是何人有那么大的能力编排的出、又推广的开呢?要是全然对此视而不见,信使承认的夏代王朝不就真的成了无源之水吗?找不到出土佐证,我们就只能把夏代的开创者全部当成石头缝里钻出来的孙悟空吗?鉴此,喾尧舜的历史存在还只能是那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附注:本篇所涉活动、地名,如舜“贩常阳”、“居沩汭”、“就食于负夏”;大禹治水的“龙门西河、渠孙皇、原泒、后之邸”;邠人西走的“漆沮、梁山”以及“四岳”所居的四个“岳村”等笔者均有专篇或关联考证。)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
——黄炎培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12 17:51:17 +0800 CST  
这是笔者十余年前写的一篇东西,随着材料的积累可知内中亦有需要勘误之处:比如说黄帝游赤水、登昆仑后“回”涿鹿,依然是受了“积非成是”所形成的“常识”所左右。其实,以黄帝有熊国时代的行政手段,恐怕是难于辖及张家口的。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13 10:58:46 +0800 CST  
依据石家庄地域集聚的大陆(打鹿)、束鹿、获鹿,“涿鹿”--即“捉鹿”亦当距此不远!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14 12:00:09 +0800 CST  
为啥石家庄地域的“尧舜史存”证据链如此完备?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14 18:31:37 +0800 CST  
发源“兹水”的驼梁山何以被《山海经》载名为“高是(氏)之山”?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15 10:39:58 +0800 CST  
神化先祖与毁灭历史是异曲同工!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16 11:36:08 +0800 CST  
孟老夫子“北方的学者未有或之先也!”一句话压制了河北两千多年。难道河北的学者们就永远甘当“上不去墙的”赖狗吗?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17 10:13:37 +0800 CST  
@风雨下江州 2019-10-17 13:29:18
历山不是在济南么?
-----------------------------
济南有历山不错,但说重华在济南种地则有待研考。重华并非由冀州赴新疆摘棉花的“现代农民工”。在交通全凭两条腿的远古时代,要想叫重华时而在济南种地、时而在石家庄打渔练摊儿做买卖,是不是必须还要给他配备一部手机、一付哪吒风火轮?您说哩?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19 09:33:00 +0800 CST  
@皖南山人20161 2019-10-19 12:40:49
无独有偶,咱家乡长江边上的东至县也有座山叫舜耕山(现名历山)。去年咱还与朋友因事在此绕了个圈。如此重迭,太多口水,究竞谁在自做多情?恐怕只有天晓得了!
-----------------------------
口水多,说明影响广。再多重叠必有一真。如果您是游客则不必求真,如果您是严肃学人也极易晓得。拿出七个历山来比一比吗!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是吗?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0-30 19:20:01 +0800 CST  
虚胖的“燕赵文化”霸权掩盖了如此厚重的人文资源!罪过!罪过!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1-10 19:18:51 +0800 CST  
“燕赵文化霸权”遮蔽下的“薄虞文化、冀直文化”更厚重、更宝贵!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1-28 18:21:24 +0800 CST  
@明月照边疆 2019-11-17 21:45:43
黄河流域,
农耕考古最早的是粟米,
距今7千年...
湖南农耕考古最早是水稻,
距今1万8千年!
以东的江西仙人洞以及两广地区,
人工种植水稻都有1万多年历史,
湖南常德城头山古城,
是中国考古发掘最早的城市,
距今6300年;
从事分子人类学研究的李辉教授,
通过研究古今大量例证,
得出结论:
父系基因O3的祖源就在湖南高庙以及城头山古城!
-----------------------------
胡编不是历史!考古考出的是遗址、遗物,这些东西不编能成史吗?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1-29 20:58:26 +0800 CST  
@通今晓古 2019-12-04 15:45:40
有文章认为夏朝以前是虞朝,所以帝舜不止一人,帝舜有好几个呢。
-----------------------------
都有谁?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2-05 09:29:18 +0800 CST  
“禹行自冀州始”,为什么?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19-12-24 10:45:01 +0800 CST  
@等而闲之 2019-12-29 09:55:33
后代迁徙,有可能把故乡的地名带去
-----------------------------
驰名广东的“东阳市”与无名河北的“东阳村”,究竟是谁把名字带给谁的?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20-01-26 18:30:04 +0800 CST  
@鲜虞郭峰 2019-11-29 20:58:26
胡编不是历史!考古考出的是遗址、遗物,这些东西不编能成史吗?
-----------------------------
@明月照边疆 2019-11-30 02:36:46
编史也要基于考古文物和历史文献相结合啊,
岂能玩个拆字游戏就可以牵强性胡编乱写?
就可以当“历史”?
比如你所说的昆仑丘,
竟然被玩拆字游戏编到河北,
昆仑山在中国经四省,
新疆、西藏、青海、四川,
没有经河北省任何一地,
《山海经》中的黄帝所在的轩辕之国,
在江山以南为栖息地!
江水在《水经注》里是岷江!
而江山即岷山!
赤水河更不用说了,
长江支......
-----------------------------
并非昆仑山“跑到”冀州去了,而是“率西水浒”的古公亶父们把祖籍冀西的“窟窿山”山名就像用“沩水”命名“渭水”那样命名给了一座更大的山!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20-02-22 09:31:37 +0800 CST  
@鲜虞郭峰 2019-11-29 20:58:26
胡编不是历史!考古考出的是遗址、遗物,这些东西不编能成史吗?
-----------------------------
@明月照边疆 2019-11-30 02:36:46
编史也要基于考古文物和历史文献相结合啊,
岂能玩个拆字游戏就可以牵强性胡编乱写?
就可以当“历史”?
比如你所说的昆仑丘,
竟然被玩拆字游戏编到河北,
昆仑山在中国经四省,
新疆、西藏、青海、四川,
没有经河北省任何一地,
《山海经》中的黄帝所在的轩辕之国,
在江山以南为栖息地!
江水在《水经注》里是岷江!
而江山即岷山!
赤水河更不用说了,
长江支......
-----------------------------
“北狄之国”在岷山?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20-04-06 21:15:09 +0800 CST  
@鲜虞郭峰 2019-11-29 20:58:26
胡编不是历史!考古考出的是遗址、遗物,这些东西不编能成史吗?
-----------------------------
@明月照边疆 2019-11-30 02:36:46
编史也要基于考古文物和历史文献相结合啊,
岂能玩个拆字游戏就可以牵强性胡编乱写?
就可以当“历史”?
比如你所说的昆仑丘,
竟然被玩拆字游戏编到河北,
昆仑山在中国经四省,
新疆、西藏、青海、四川,
没有经河北省任何一地,
《山海经》中的黄帝所在的轩辕之国,
在江山以南为栖息地!
江水在《水经注》里是岷江!
而江山即岷山!
赤水河更不用说了,
长江支......
-----------------------------
@鲜虞郭峰 2020-02-22 09:31:37
并非昆仑山“跑到”冀州去了,而是“率西水浒”的古公亶父们把祖籍冀西的“窟窿山”山名就像用“沩水”命名“渭水”那样命名给了一座更大的山!
-----------------------------
与“昆仑山”一起诞生的还有其孪生兄弟“崆峒山”。均应属“窟窿山”的再生山名。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20-06-08 10:19:56 +0800 CST  
@鲜虞郭峰 2019-11-29 20:58:26
胡编不是历史!考古考出的是遗址、遗物,这些东西不编能成史吗?
-----------------------------
@明月照边疆 2019-11-30 02:36:46
编史也要基于考古文物和历史文献相结合啊,
岂能玩个拆字游戏就可以牵强性胡编乱写?
就可以当“历史”?
比如你所说的昆仑丘,
竟然被玩拆字游戏编到河北,
昆仑山在中国经四省,
新疆、西藏、青海、四川,
没有经河北省任何一地,
《山海经》中的黄帝所在的轩辕之国,
在江山以南为栖息地!
江水在《水经注》里是岷江!
而江山即岷山!
赤水河更不用说了,
长江支......
-----------------------------
@鲜虞郭峰 2020-02-22 09:31:37
并非昆仑山“跑到”冀州去了,而是“率西水浒”的古公亶父们把祖籍冀西的“窟窿山”山名就像用“沩水”命名“渭水”那样命名给了一座更大的山!
-----------------------------
@鲜虞郭峰 2020-06-08 10:19:56
与“昆仑山”一起诞生的还有其孪生兄弟“崆峒山”。均应属“窟窿山”的再生山名。
-----------------------------
“崆峒与昆仑”究竟是“兄弟”还是“父子”?
楼主 鲜虞郭峰  发布于 2020-06-22 20:51:50 +0800 CST  

楼主:鲜虞郭峰

字数:6691

发表时间:2019-10-13 01:51: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16:43:54 +0800 CST

评论数: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