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笄夫人


铺陈到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之后一切大致如《史记 赵世家》所述:简子“遍召”了所有的儿子来相面,怀着忐忑而激动地心情请那位高人子卿看看自己哪位犬子像支潜力股。
姑布子卿先生高深莫测的目光扫过赵家公子的队列,然后轻描淡写地说:“无为将军者。”
简子十分郁闷:妈的我这么多年流血流汗拼死拼活打下的江山为的啥呀?他失望又悲愤地问:“赵氏其灭乎?”
高人姑布子深奥地一笑:“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
正在这时,毋恤恰到好处地出现了。(来,灯光,音乐!)
像很多故事片老套的情节一样,子卿果然一跃而起,指着灰头土脸的毋恤说:“此真将军矣!”
人们震惊了。简子这时应该也是惊愕的。由于自己多年来的投标仅仅只有一点中标,他开始对自己的眼光有所反省。但毕竟还是中了一支,好歹还有一丝欣慰。不过这时他依然“谦虚”地说:“此其母贱,翟(狄)婢也,奚道贵哉?”
子卿先生神秘地微笑:“天所授,虽贱必贵。”

赵人的族邑夹在纷扰的晋土之中,北边是辽阔的戎狄国家。简子的一生几乎都在为崛起中的赵氏与势力最强大的五卿在晋国大地上打得火热。他很清楚,那时候的晋国已经是奄奄一息的死鹿了,只有下手最快的狼才能分得最大的鲜肉;只有最强的狼才不致于被群狼踩踏咬死。这之后的每一天都将极为凶险。自己盛年已过,但赵氏的家业还没有安定,作为赵氏家族的宗子,必须为家族遴选出合适的嗣子——未来的族长。纵观历史,嬴姓的赵人并不太严格遵守姬姓周人的宗法,毕竟因为生存环境的残酷和本民族的习惯,他们对嫡长继承看得不是那么严重。
从这次相面可以看出,赵简子迫不及待地想找出最贤能的儿子;当然也与另一件事有关,这要从简子的一次“七日昏迷”说起。
或许正是因为积劳成疾,简子曾得了一种怪病,七日不省人事——推测可能因为某种压力或刺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麻痹,导致暂时成为植物人。昏迷第五日的时候臣仆们都吓坏了,不知该不该马上准备丧礼。这时候著名的老中医扁鹊发话了:主君的血脉很平和,没什么问题,不用大惊小怪。当年秦穆公就这样,醒来后告诉公孙支和子舆他去了天帝那里,那两个臣子还记下了穆公从天帝那打听来的消息,是关于晋国的,后来果然应验了!(天帝也真是可爱,你说晋国的八卦新闻不告诉晋国,非找秦国的聊,不是故意搬弄是非么?)今天主君的病和秦穆公一样,肯定是天帝又找他聊天去了,你们看着吧,不到三天肯定醒来!
这段在《史记》中的记录玄之又玄,排除史料本身附会的可能,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催眠术”“致幻现象”以及“心理暗示”等似乎也可以解释。不深究了,且看下文:
后来果然如此,两天半后,简子醒来了。臣下们悲喜交加,看到简子脸上保持着神圣的微笑,纷纷诚惶诚恐地下拜。简子说:让诸位担心了,不榖没事,只不过去天帝那里了游玩了,我跟百神们游钧天、看万舞——啊,那种乐舞,不像我们夏商周三代的雅乐,那是能慑人心魄的(晕,这种描述都有些科幻意味了,难道是传说中的让人致幻的“基因音乐”?),我正听着,突然有一头熊不知从哪窜出来扑我,天帝让我射杀。我就这样把那熊射中了;突然又有一罴窜来,我又给射死了。然后呢,天帝就很高兴,赐给我一只竹笥(用来装食物的竹筐),还都配着两只小箱。对了,我还看到一个小孩子站在天帝身边。这时候帝给我一只狄国犬,说‘等你儿子长大了,把犬送给他。’,还说:‘晋国逐渐衰落,再传七代就要灭亡,嬴姓人将在范魁之西大败周人,可是你们却不能占有那里。现在我追念虞舜的功勋,到时候我将把舜后代之女孟姚嫁给你的第七代孙’。
其实,梦境作为心理的反映和思维碎片的组合,玄奥一点不足为奇,但被解梦者故弄玄虚地圆满解说后还是挺吓人的,再一上正史就成了谶言,那就更骇人了。后来,简子在一次外出中碰到一个奇怪的家伙,那人自称是简子梦中天帝身旁的人,他神神秘秘的让简子屏退左右后一一详解。此人所说的事情后来果然发生了:
赵简子射死的熊和罴是中行氏、范氏的祖先图腾,二氏后来果然被其所灭;帝赐给的“二笥皆有副”,似乎象征了赵氏的食邑之外将有附加的两个。《史记》中将其解释为“主君之子将克二国於翟,皆子姓也”,有点不知所云。不过,说到子姓国,附近正好有两个,一个是智氏,另一个是北临的狄族代国;狄犬象征着狄人之先(狄字从犬,这个蛮族是以犬做祖先图腾的)。将犬赐子,也和后来代国被他的儿子赵毋恤所灭这一事实相印证;最玄的是,他的七世孙赵武灵王后来也果然娶了吴广的女儿孟姚。
晋静公二年晋为赵魏韩所灭,那么帝所说的七代,指的是晋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静公七世。据此及年表,简子此疾在定公十一年,也就是前501年,根据赵鞅的卒年前458和他寿命七十左右的说法,他做钧天梦的那一年他应该在他二十七岁左右。即便《史记》中的这个梦过于玄虚不能让人相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赵简子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埋下了梦中提到的这些心愿。赵毋恤最终能够得到赵简子的垂青,也主要是因为他洞察了父亲的这些心愿;而赵简子也看到了,他的这位庶子也有同样坚定的心去实现这些理想。
相面事件也许是赵毋恤生平第一次受到整个家族的瞩目,这之后,简子越来越多地注意起这个不起眼的庶子了,毋恤也逐渐获得同诸位兄长一样的机会。如果说赵毋恤第一次引人注目还有些歪打正着的意思,那么此后的一次次出众表现多半都是因为他自己本身的才能,以及与父亲共同的心愿。
选嗣是件大事,简子为此多次考察儿子们的才能。有一次,他告诉诸子:“我在常山上事先藏了一个宝符,你们去找来,先得的人有赏”。
于是,赵家的儿子们纷纷策马,驰向目标常山。比赛结束了,赵公子们找了一圈也一无所获,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
——怎么,你们都没有找到吗?
赵简子失望地走过一张张垂下的面孔。诸子屏声,心里暗暗自责军事地形学没有学好。
——父亲,我找到了。
一声不大却自信的回答。是毋恤。
——禀奏。
——那宝符,就是攻伐代国的办法。常山下临代国,从山上攻伐,就可以攻取它了。
赵简子深深震撼。当然,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考察还会很多,毋恤给他的震撼肯定也不止一次,总之,最后的结果是,“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摩笄夫人作为赵简子之女、赵襄子之姊出现在《史记 赵世家》和《列女传 节义篇》中。《列女传》中但有关她的文字比卑微的河津女还少,甚至都没有交代她的名字。她出场的时间很短,而且也只有一句台词。从赵襄子的个人经历和历史事迹可以看出,这个在困境磨难和战争熏陶中长大的赵氏主君是一个坚强聪慧,阴险狡诈,以及冷酷残忍的角色。在艰难的晋阳保卫战中,赵襄子面对智伯的挑衅忍辱负重、不动声色,通过谋臣张孟的斡旋,终于在韩魏的倒戈相助下以劣势反攻,水灌智伯军并将其生擒。然后便将仇人智伯的颅骨做成了夜壶——比后来那个用月氏王头盖骨做酒盏的匈奴王还缺德。后来,赵襄子用同样残酷缺德的方式灭了代国,但奇怪的是,他却花了大气力去保护他那做了代君夫人的姐姐。历史中的政治联姻比比皆是,没有几个君王最后还会怜惜或者想办法去保护自己抛出去的红颜诱饵,但冷酷狡诈的赵毋恤却一反此常态。也许,这个从小没有父母关爱的孩子心中,那个姐姐是唯一的温暖吧。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29 05:17:18 +0800 CST  


赵简子赵鞅在“灰姑娘”津娟的故事里客串了一回白马王子,让我们差点以为他是个可爱的人。但那次浪漫邂逅不过是他轰轰烈烈一生中转瞬即逝的片刻。他当然没有多余的浪漫,他当然也有不止一个老婆,他生活的重点当然也不在那里。他的心力甚至不够完成他宏伟的理想。
有时候,历史的人性之处反而在于它对大量真相的无能为力——只要新的论据没被发现,旧的史料被没被证伪,在无悖现有史料的基础上,我们何不可以在心中大胆地保存一份美好的臆测?
我们从史料中没法知道摩笄夫人究竟是赵鞅哪一个老婆的孩子,所以,就假设她就是津娟的女儿吧——好让冰冷的历史残片显得更温和熟悉一些——好吧,谁如果找到了正史反驳,我马上推翻我的假设并认错。没有的话,我就开始情景再现:


赵简子放下手里的简册,示意门口人进来。
进来的是赵氏家族的一个庶女。她抱着一只竹篚径直走到案前,轻盈的步子不发出一点声音。
——父亲,小寝的燕礼已准备妥当。
赵鞅点头,然后继续看自己的简册。
——父亲,酒凉了,给你温一温吧?
庶女默不作声地从篚中取出方壶和酒尊,拿起几案上的觚。
——哎哟。
赵鞅抬起头。酒洒在案上,庶女正拿着布巾夸张地擦拭。
他皱皱眉却没说什么,原谅了她偶然的失误,继续低头啃那简牍。女孩子本来紧张地望着他,看他没有任何反应,似乎有些失望。
哗啦——
思路再一次被打断,赵鞅有些生气地抬起头——庶女窘迫地跪在案前,零散木简片撒了一地。赵鞅将手中的简册扔在案上,姑娘惶恐地低头。那样子竟让赵鞅心里莫名地拂过一丝熟悉的伤感,只是找不到那伤感的源头,于是叹口气,继续埋头于简册。
等着他发作的姑娘似乎有些失望。
半晌过去,赵鞅突然发觉身边还有细微的声响。循声一看,那姑娘正伏身一片一片捡着简片,捡得很是仔细,捡一片擦一片,然后还辨着次序仔细码好。他觉得有些好笑。
——不必了,你去吧。你不晓得次序。
——是……父亲。
庶女有些迟疑地抬起头,恭谨又迟疑地看着赵鞅,欲言又止的样子。
姑娘垂首正坐在那里,从窗口进来的亮光的给她的身上洒上了淡淡的金色。那身影像极了一个人……赵鞅突然愣住了。
赵鞅的一生从来都雷厉风行地度过,很少去回忆什么不相干的事情。但他的心里藏着一个少女的笑容,藏在他心中永远的河津渡头;多年前的那张明丽的面孔,如今已经悄悄地移植在眼前这张脸上。
原来这个不起眼的女儿已经长大了,长到了她母亲当年遇到自己时的年龄。从她的身上,赵鞅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天真烂熳的河津少女——她的母亲。和津娟当年一样,她也轻盈得像一片芦花,也喜欢蹑足而跑,在廊檐下的木板地上风一样掠过的时候,都几乎不发一点声音。只是这姑娘不太喜欢笑,也不像她母亲那样口齿伶俐,大多数时候总是沉默着。自己有时叫她过来询问几句,也总是垂着的眼睫,偶尔抬起点漆般的双目回答:是,父亲。
赵鞅叹息。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念起她早逝的母亲了,也很久没有打量过这家中最小的庶女了。尘封已久的往事总是突然涌泻出来——看来,自己是老了。
——父亲……公子们都已侯于堂下。
姑娘轻声说,打断了他的发愣。
——哦?哦。好,可都到齐了?
姑娘抬头看了父亲一眼,欲言又止。
——齐是不齐?
姑娘更低地低下了头,加额,拜手至地。
——伯鲁,你等都进来。
赵鞅不问了,径直抬高声音向门外喊道。不一会,阼阶那边传来了窸窣的声响。
——父亲!
庶女带着颤的声音让赵鞅回头。
——父亲,毋恤还没有到。
她怯怯地说。
毋恤是家里一个不知所终的狄婢所生,对这个庶子自己从来就没有上心过,这个没有教养的庶子也越来越野,上次因一件什么过错被罚到马厩做事,已有旬日了吧?
——我晓得,是我没有叫他来。
——那就请父亲宽恕毋恤。
她颤抖着嘴唇和睫毛,楚楚可怜地祈望着威严的赵简子。
突然场景迭加起来——津娟,她在河边跪求也是这么说:请主君宽恕我的父亲……
赵鞅心里一颤,但还是摇头。
——不必。
——父亲的心胸如此博大,怎会容不下您的亲生骨肉?父亲的眼睛如此明亮,怎会看不到这流淌着的赵氏的血脉?
赵简子哑口无言。两人对视了半晌,他终于叹气挥手:
——去叫他来吧。
庶女的脸上绽出惊喜,迅速再拜,起身,向门口跑去。赵鞅默默地盯着她翩翩飞舞的背影消失在影壁那里。他转身,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是那盛着铜尊的竹篚。窗口的阳光正好照在里面,精美的饕餮文发着幽幽的青光。

赵毋恤,号襄子,在赵国的历史上,与他的父亲赵简子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他颇有传奇性的经历以及一生的功业在青史上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但毕竟在我要讲的故事里只是个配角,就不再赘述了。
毋恤的身上虽然也流着赵简子的血,却从小没有得到过多少父爱,他几乎是家中被遗忘的成员。在他每天过着同仆役没多大差别的生活的时候,绝不会想到未来的自己将越过众多嫡出兄长,成为赵氏家族的嗣子。同样不会这样想到的还有赵简子本人,在他眼里,那个由一个早就厌弃的“贱狄婢”所生的,相貌怪异的庶子不过是赵氏家族一缕多余的血脉。除了庶出之身带给毋恤天生的卑微之外,更有与生俱来的戎狄血统让他再低人一等。因此,他是没法和他那些嫡出的兄长们一同学习起居。《史记 赵世家》提到,赵简子请贤人姑布子卿给他的诸子相面,“遍召诸子相之”,都没有包括可怜的毋恤,可见,他的父亲根本没有把他当作自己的骨肉对待。

——毋恤,快来!
气喘吁吁的姑娘扶着马厩的门朝一个弯着腰的灰色身影喊道。声音里有抑制不住的兴奋。
少年放下手中的铡刀和干草,揉着腰直起身,向她展开笑容。
——阿姐,你来了?
姑娘一把将他拉出黑魆魆的茅舍,一边拍打着他短褐上的草屑一边抚平他乱蓬蓬的头发。毋恤这两年飞快地长高长壮,从背影看和一个成年男人已经没什么差别了,然而却依然腆着一张羞赧的孩子脸,再加上少年的“总角”发型,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很是滑稽。高大的毋恤被他娇小的姐姐拍打得晃来晃去,茫然而笨拙地踉跄着。
——毋恤,父亲要你也去呢。
——去哪里?做什么?
——父亲三日前就斋戒沐浴,请一位贤者为家中的公子相面。
——阿姐,我早就知道,其实几日前就有兄长告诉我这件事。但他说,父亲唯独没有提到我。
——瞎说,父亲这不是要我叫你去!
——阿姐,别为毋恤费心了,别叫父亲因此责罚你。毋恤这样不是很好么?当不当赵氏的子孙有什么要紧。只要有阿姐陪着,毋恤就知足了……
——瞎说!阿姐哪能陪你一辈子!
——去有什么用?父亲的心意你还不清楚?
——你忘了前些日子在途中遇到的那位老丈啦?他说你有异相,贵不可量。
——哈哈,什么异相?是说毋恤貌丑吧?
姑娘抿嘴笑起来,在弟弟的头上使劲拍了一下。
——阿姐不嫌弃毋恤丑就行了……
——别多话了,快走……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29 05:19:00 +0800 CST  

阿姐对毋恤说过,她不能陪他一辈子。那时候毋恤并不在意,因为在他记事起,阿姐就是唯一的温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温暖。可是,这一天终于到了。赵氏的宗庙中传来丝竹的和鸣,那是阿姐的笄礼。
毋恤呆呆地站在阶下。等会阿姐出来后,就不再梳着小姑娘的双鬟髻了,她的长发将被挽起在头顶,插上一支一尺二长的笄。这样,就可以嫁人了……毋恤默默地蹲在墙角,直勾勾地盯着那些新铸出的金铜礼器。他摸着一只簋,上面赫然镌刻:
“晋赵大夫鞅作季女代嬴簋,子孙永保用享……”
那字在他眼前模糊起来。

毋恤用尽所有的气力奔跑,跑得心肺要炸裂,他一头撞进父亲的寝室。
——为什么……为什么要把阿姐嫁往代国?
——毋恤,如此无礼!
——父亲,你知道,终有一天,我们要灭代的!
——好,记住你的允诺,毋恤。
毋恤攥紧拳头。
——毋恤,你知道,我赵家世代侍晋,为肱股栋梁,几度沉浮,生死一线,下宫之难险遭断绝……如今天下大乱,晋室将衰,为父戎马一生,行将就木却未能中兴祖业。鞅……有愧祖德啊……记住你的允诺,毋恤。为你父亲,也为你阿姐。

阿姐启程那天的黄昏风很大,风把火炬及庭燎的焰拉得很长,看起来像一条狰狞的蛇。
——父亲,代嬴走了。
即将成为代君夫人的阿姐对父亲行了四拜大礼之后缓缓说。
——去吧,孩子……保重自己。
赵简子颤抖着白发苍苍的脑袋,好像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他站在宗庙的屋檐下看着将要成为代君夫人的女儿一步步走下去——按规矩,昏礼上父亲是不能送下阶的。
——阿姐!
毋恤不知从哪里冲出来,一把甩开扶着阿姐上车的代国国君,狠狠地睕他了一眼,然后径自转向代嬴。
——毋恤无以相赠。这箭镞曾穿过毋恤的肉饮过毋恤的血,如今将它做成发笄一枚,粗糙得很,阿姐不嫌弃就让它伴着你吧。
——毋恤,你长大了,阿姐这一走也能放心了。
她微笑,眼泪突然滚下来。
——代赵两地近邻,相见……终有时日。
毋恤在她的车后吼道。


十年后,代地传来了赵简子病卒的消息,同时得到的还有:与赵氏素有积怨的范氏、中行氏乘机发难,在中牟一带举兵攻伐、煽动叛乱。
代夫人一身齐衰丧服立于空旷的中庭,仰望着南归的鸿雁。远处的马蹄声已经完全消失了——代国的军队,带着马匹和粮草,已经过了夏屋山了吧?她知道,作为赵国的联姻盟友,在这次中牟之乱中将坚定地和赵氏站在一起。
毋恤,你现在已经继位成为真正的赵氏之主了吧?十年不见,也不知道你的模样变了多少?她抚摸着头上那用箭镞做成的发笄,凄凄一笑。
中牟之乱很快平定,代军也在代王的亲率下胜利凯旋。

——父亲已经入葬,我已替夫人祭拜过;我与夫人之弟一见如故,痛饮夤夜,大醉到险些上不了马;对了,毋恤还说,一直思念阿姐,是该相见的时候了。
她摸了摸头上的箭镞发笄,然后抬起头,用如水的眼睛感激地看着夫君。
三月不到,赵君又捎来了信。毋恤说:因思念阿姐,又感激姐夫在艰难中相助,将亲自前来夏屋山备宴酬谢——只是,请姐夫先一人前来,开怀畅饮之后再接阿姐赴宴。
代夫人蹙起眉来。
——我同你一起去。
——不必,男人之间喝酒就要喝到不拘形骸。你在,我们都喝不痛快。
她于是默默地为他整理衣冠,默默地目送他的车队离开,心里涌上一股说不清的不舍。
一夜未眠。她辗转反侧,想起了很多很多过去的事情。

第二日,有车队来接她,气氛奇怪的压抑。
——代王,我夫君在哪里?
——与主君在一起,夏屋山。
她于是上车。

马蹄声震耳欲聋,激荡在整个山谷,夹杂着士兵的嘶喊声。
她猛地掀开车帘,四周密密麻麻排满了急行的军队——赵国的军队——向着北边奔驰。
——停车!
她跳下车,向前奔去。作车御的军吏上前施礼。
——代王已被我赵军伏击击杀,主君要末将护送夫人回去。
一声霹雳。
回去?回哪里?代?赵?
代夫人推开那军吏,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前面,是阔别了十载的赵地的方向。她取下那枚箭镞做成的发笄,轻轻地抚摸。
毋恤啊毋恤,这笄,穿过你的肉饮过你的血。这笄,伴了我十年。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29 05:20:58 +0800 CST  

尾声1:
赵襄子于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诈请代王赴宴,密令宰人于席间用铜勺“击杀代王及其从官”,成功地实施了一场政治谋杀,然后“遂兴兵平代地”。史称,闻知代王死后,代夫人“泣天呼地,摩笄而死”。摩笄,是说她在山岩上摩尖了发笄,用簪刺太阳穴。后人感其忠,将她葬于摩笄而死的山旁,而这座山也因此被称为摩笄山,其人则称为摩笄夫人。

尾声2:赵氏灭代,实现了赵简子一生未竟的愿望,实现了两代人北进拓疆的夙愿。经过赵氏两代人的努力,赵邑北部疆域从此扩大到治水(今桑干河)和雁门水(今洋河)一线,这对赵国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国时期的代地大致以代城(今蔚县代王城)为中心,包括定襄、云中、雁门、五原等地,属于畜牧或农牧兼作的经济区,与赵国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形成了必要的互补。襄子灭代奠定了以后进一步拓展赵国版图的物质基础,后来赵武灵王翦灭林胡、楼烦、中山,赵孝成王时李牧破东胡、击匈奴,代地都是重要的后勤中心。 。



------------------------------------------

附一:《列女传 节义篇 代赵夫人》

代赵夫人者,赵卫子(简子)之女,襄子之姊,代王之夫人也。卫子既葬,襄子未除服,地登夏屋,诱代王,使厨人持斗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一斗击杀代王及从者。因举兵平代地而迎其姊赵夫人,夫人曰:“吾受先君之命事代之王,今十有余年矣。代无大故,而主君残之。今代已亡,吾将奚归?且吾闻之,妇人之义无二夫。吾岂有二夫哉!欲迎我何之?以弟慢夫,非义也。以夫怨弟,非仁也。吾不敢怨,然亦不归,遂泣而呼天,自杀于靡笄之地。代人皆怀之。君子谓赵夫人善处夫妇之间。诗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此之谓也。
颂曰:惟赵襄子,代夫人弟,袭灭代王,迎取其姊,姊引义理,称引节礼,不归不怨,遂留野死。

附二:节选自《史记 赵世家》

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正义音斗。其形方,有柄,取斟水器。说文云勺也)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

附三:《咏史诗 摩笄山》[唐] 胡曾

春草绵绵岱日低,山边立马看摩笄。
黄莺也解追前事,来向夫人死处啼。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29 05:25:42 +0800 CST  
"以弟慢夫,非义也。以夫怨弟,非仁也。吾不敢怨,然亦不归."——历来都解释为妇人之节之德,其实那是心里的煎熬。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30 18:34:50 +0800 CST  
作者:杨童舒 回复日期:2007-9-30 10:43:44
余乃邯郸人氏,甚怀于赵之事。
---------------------------------
您的ID……
真让人怀念啊,那是我很喜欢的女演员。她在《太平天国》中饰演傅善祥的样子让人惊艳,后来在《战国》第二部《魏宫惊梦》中饰魏文侯夫人,更是让我惊为天人——觉得先秦女子都该那样……
可惜的是,后来怎么老接一些不怎么样的片子?唉……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30 19:06:19 +0800 CST  
感谢楼上的XDJM....

其实写个文,明白了一件事:要明白先秦时代的感情,就首先要跳出当今西方审美影响——我们现在被感动的好像只是爱情,所以,常常不会被一种叫做“恩义”的感情所感动。所谓“恩义”是什么,我现在还说不清楚,但是纵观左传、国语等等等等,到处都是。摩笄夫人的故事,没有爱情的悲剧,但是就是让人难过。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30 21:19:41 +0800 CST  
欲望...嗯,貌似那时候的男人很辛苦,没有欲望,欲望不宏伟都要被人嘲笑的...赵襄子这个磨难中长大的孩子肯定是欲望和意志都超强的人.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30 21:25:38 +0800 CST  
作者:清溪斋主人 回复日期:2007-9-30 20:57:23

于襄子来说,他完成了当年的诺言,奠定了赵国后来的基业,但是,也同时毁掉了他最爱的姐姐的一生幸福。大叹~~
------------------
呵呵,在我这个故事里,其实我觉得,襄子不仅仅是为了父亲的诺言,更是对姐姐出嫁时的诺言“相见……终有时日”。他这个人是自私的。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30 21:39:56 +0800 CST  
作者:清溪斋主人 回复日期:2007-9-30 20:52:54
天帝就很高兴,赐给我一只竹笥(用来装食物的竹筐),还都配着两只小箱。
~~~
是在看过《史记》之后看到的这句翻译过来的话,不由得无厘头一下,箱子难道就是“襄子”的寓意么?
哈哈,虽然我知道那个时候箱子不会用现在的箱子的称呼,就算是写做“箱子”,也和“襄子”不会是一个读音。不过,我还是不由得遐想了一下。难道说,是襄子他爸爸简子冥冥中给现代人设的密码么?哇哈哈哈……对不起,好像有点偏题了。拉回来。

===================

好复杂的谶言,还要有现代汉语翻译这一道密码的工序。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09-30 21:42:51 +0800 CST  
师兄,好久不见,哪敢让你拜读,等回去拜见你倒是。
楼主 蒹葭从风  发布于 2007-11-10 19:28:22 +0800 CST  

楼主:蒹葭从风

字数:8930

发表时间:2007-09-29 13: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2 21:57:08 +0800 CST

评论数: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