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长篇连载)

【王允的选择】
董卓死了,朝廷的大权自然落到王允等人的手里了。但董卓的西凉集团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如何处理西凉集团就成为当下的朝廷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上文已经说过了,西凉集团是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里拥有可怕的西凉军,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是赦免还是定罪,这是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摆在朝廷面前的重大问题。此时的王允因诛杀董卓有功,录尚书事,总理朝政,朝廷的决策只有他说了算,别人说什么都不算。
董卓都被我杀了,我还怕谁呢?
居功自傲的王允,享受镁光灯的闪烁和群众的欢呼,有些飘飘然起来,自认为再没有什么患难了。每当群臣集会,在这种国家级别的公共场合,王允主持会议时很少给好的脸色给同事看,不再共同商讨权宜之计,因此在他下面的同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推崇和拥护他了。
所以本来是一个由朝廷文武百官共同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变成了一个王允个人做决定的问题。
王允作为朝廷的首席大臣,他完全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可惜他没有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虽然王允没有把握解决问题的机会,但此刻的他并没有闲着,还兢兢业业的在办公桌上加班加点,仔细的研究着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王允研究了几天,觉得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可以兵不血刃的解决了西凉集团问题,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吕布也高举双手赞同这个办法,毕竟自己杀了董卓,不知道多少西凉军对自己恨之入骨,并提议把董卓的亿万财物赏赐给公卿、将校,收买人心,让政局稳定下来,自己也可以安心睡大觉。
这时的王允不知道是不是因加班过度,哪根脑筋烧坏了,竟然又否决了自己之前的想法。他竟然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理由——这些西凉人本来无罪,只是身不由己跟着董卓做坏事罢了。现在如果突然给他们加上恶逆的罪名,然后赦免他们,那会使他们自己疑惑恐惧起来,赦免不是使他们安定的好办法。
从心理学上来说,王允这番话,无外是说给无罪的人加罪名,然后赦免会让他们产生心理落差,心理承受不了这番折磨,反而会让他们产生非法的想法。
既然不赦免西凉集团,那就把他们全部都杀掉吧。
吕布这时又抛出了这句话。毕竟吕布杀了他们的老大董卓,自己心虚,现在又不赦免他们,怕夜长梦多,谁保证他们不出来捣乱,三更半夜跳进围墙来暗杀自己啊?
当然王允又不批准吕布这个提议。王允从内心里看不起吕布,认为他只有匹夫之勇而已,以剑客对待他。
吕布自认为是一个很有水平的人,自己的功劳不在王允之下。没有我吕布的帮助,你王允能杀掉董卓吗?自己三番两次提建议,王允都不客气的否决了自己的提案,心里便郁闷起来,渐渐与王允不和了。
如果说赦免不是好办法,那好办法在哪里呢?
此时的王允正在办公室里连夜加班,研究把原来董卓的部队撤销。
有人对王允提议:“凉州人一向害怕袁氏和关东联军,现在如果一旦撤销他们的部队,西凉集团必然人人自危。现在以皇甫嵩为将军,去带领这支西凉部队,从而使留在陕地安抚他们,慢慢地与关东联军通谋,观察其变。”
这明显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建议。皇甫嵩德高望重,又长期在西凉这个地方工作,群众基础很好。他人缘极好,就是和西凉人拉拉家常都有话可以谈半天。
如果王允批准这个提议,估计我们会看到这样温馨的场面:
皇甫嵩拉着一个西凉士兵的手问道:二狗仔,你爸妈身体好吗?
二狗仔:嗯,我爸妈身体很好,二老还可以拉着牛去耕地。
你家今年收了多少粮食,还够不够吃啊?
拜托将军的福气,今年收获还可以。我家粮食不仅够吃,还攒下几斛谷子,就是来年饥荒也不用逃荒了,多谢将军的关心啦!
很好,小伙子,你努力干,为国效力是我们每个男儿的责任。
二狗仔听了皇甫嵩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估计皇甫嵩和西凉士兵见面后,用不了多久,他会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双方越说感情越好,可以在一个锅里一起打火锅了。
王允是不是因为日夜加班,睡眠不好导致脑子糊涂了,我们现在无从知道。但他竟然这样说:“这样不好。关东联军跟咱们一样,都是我的人啊,都是为了恢复大汉江山忠心报国的。现在如果据险驻兵陕地,拥有了这些部队,会让盟军以为咱们也要像董卓一样割据自守。虽然可以安抚凉州人,却使关东联军发生疑心,以为天下还要分裂。这不是咱们的初衷,阻碍了国家统一大业,这是不可以的。”
王允这个逻辑无疑是一个烧脑逻辑,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无所归依的西凉集团人人都成为惊弓之鸟,再不去赦免安抚,随时都可以变成几十万个造反者。
此时的王允还沉醉在诛杀董卓的喜悦之中,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高高在上,俯视着这一群无家可归的西凉人。
赦免又不肯赦免,安抚又不去安抚。王允的葫芦里究竟装什么药,没人知道。
这时吕布忍不住了,派骑都尉李肃去攻打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但吕布万万料不到,这个牛辅还真有两刷子,把李肃打的落花流水,败走弘农。
吕布气得大骂:你连牛辅这小子都打不过,还有脸回来见我?便把李肃斩首示众了。
后来一天夜里,牛辅的军营出了叛乱,他以为是全军都叛变了他,便悄悄的带上金银财宝和他的亲信胡赤儿逃跑。但这个胡赤儿见财卖主,不仅把主人牛辅杀死了,还把他的脑袋送到长安去请功。
牛辅至死都想不到胡赤儿是一个孬种。自己养的狗却把主人咬死了,这也只能怪自己的眼光太差了。
长安的城头悬挂着牛辅的脑袋,狰狞的头颅让董卓部下更加恐慌了。
危险正在无声的靠近,一场暴乱正在酝酿之中。但这个时候还是有机会挽救的,可惜王允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最后机会。
就在王允否定一切措施的时候,西凉集团的首领李傕派了代表来长安,乞求王允赦免他们,给他们一次从善改恶的机会。
王允看见董卓的女婿牛辅的头颅都悬挂在长安城头,心想:我之前还以为西凉人有多厉害,现在看来这群乌合之众实在是不堪一击!
王允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在上面,看着匍匐在地的李傕代表,用一个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语气嘲弄地说道:“要么降,要么滚,休想赦免!”一通臭骂把灰头盖脸的李傕代表骂走了。
王允在座位上沾沾自喜,老子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殊不知,正是他这通臭骂,把东汉王朝再一次推进了深渊里。
按医学病理来说,当时的王允56岁,可能犯了早期的老年痴呆症,病情隐潜,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开始健忘,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受损。否则为何他如此糊涂,一而再再而三拒绝了如此多的好建议,实在让人不解。
这样,和平解决问题之路彻底被堵死了。
王允不肯赦免西凉军,人们就开始八卦了,谣言就有了市场。
当王允会全部诛杀凉州人这条谣言传开时,凉州人互相恐惧骚动,以为他们的末日到来了。
作为东汉王朝的护花使者的王允,对西凉军既不赦免也不缉拿,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
这就是王允的选择。按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没有哪一个选择比这一个选择更糟糕了。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2 21:38:07 +0800 CST  
【蔡邕之死】
王允诛灭董卓后,愚蠢的干了一件让人心寒的事——处死蔡邕。
蔡邕,字伯喈,东汉末年文学家与书法家,才华横溢,在专业领域几乎是全才,一代文豪,士人领袖与楷模。值得一提的是,蔡大儒还生了一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女儿蔡文姬,蔡美女身怀的是一种让曹操都佩服不已的才华,在女流之中世所罕见。
董卓入主洛阳专政后,征召了大儒蔡邕来京都当官。董卓威胁他,若不从命,便诛灭他的三族,无奈之下,蔡邕才到董卓麾下任职,并且得到董卓的重用。
董卓被诛杀之时,蔡邕在司徒王允家中聊天,忽然之间听闻董卓被杀,脸色大变,不知不觉回想起董卓对他知遇之情而为之叹息。
王允见此勃然大怒,呵斥蔡邕说:“董卓这个国家大贼,倒行逆施几乎倾覆了汉王朝,你作为汉朝臣子,应该与大家一样为之愤怒!只是因为董贼对你好,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竟然把大节也丢了!现在诛杀有罪的国贼,你反而悲伤哀痛,难道不是与他通同叛逆吗?”当场就逮捕了蔡邕,交给廷尉审讯定罪。
蔡邕承认自己有罪,递上辞表道歉,乞求接受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酷刑,保存残命以求继续撰成汉史。
当时不少士大夫怜悯蔡邕,赞赏他的才华,有心援救他,但没有一点效果。此时的王允就如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一口咬定蔡邕就是董卓的死党,是人民的公敌怎能轻饶?
太尉马日磾听说蔡邕被下狱,急忙跑去对王允说:“伯喈有举世无双的才华,是旷世奇才,汉朝的事他知道得多,应当让他继续撰成后汉史,必定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孝素著,名声显著,若以莫须有获罪,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了人心呢!”
王允却这样回答说:“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他写成谤书,流传后世。如今国家的命运中衰,皇室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左右天子的决策。这样对天子没有好处,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王允话中所指的司马迁写成的谤书就是《史记》!《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鲁迅先生对《史记》有极高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王允不想让蔡邕把社会的真实历史记录下来,固然有他的考虑,记录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争权夺利的事情,有可能让皇室权威受损,为后世所诟。但王允忘记了一点,真实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艰难的流传下去的,后汉那些不光彩的破烂事儿不会因杀死蔡邕一人就能压制下去的。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崔杼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权臣崔杼威逼齐太史篡改此记录,但齐太史不为所动。于是崔杼连杀了三个如实记载的齐太史,但一点效果都没有。第四个接班的齐太史依然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只能无奈接受这样的记载,再杀下去我的刀刃都卷了,结果还是一样的。这短短五个字的真实历史记录,是用三条鲜活的生命才保下来,他们无疑是历史上最有血性的史官。齐国史官一家被杀的只剩一个人了,还至死不渝坚持原则,这就是古代的史官职业操守——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
当然上面这个崔杼连杀史官的故事只是题外话,但我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真正的强者,是内心强大的人,坚守自己的底线毫不让步,就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马日磾听了王允这样说,失望的离去对别人说:“王允的眼光太过于短浅了吧!他大概不能长久于世的。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楷模;重要的著作,是国家的典籍。灭掉楷模废弃典籍,难道还能长久吗?”
于是蔡邕惨死在监狱里,一代大文豪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时年六十岁。
北海大学者郑玄听说蔡邕惨死在监狱里,叹息的说:“汉朝的事情,谁能来考定啊!”
是的,当时具备写作汉史的天底下唯有蔡邕一人!郑玄的惋惜,不仅出于对蔡邕惨死的同情,更重要的是当时没人再能续写汉史了,这种文化史上重大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
蔡邕无辜遇害,天下士人为之哭泣,甚至民间老百姓都画蔡邕的像来纪念他。
蔡邕的死去,不仅留下了一代人的遗憾,丧失一部经典著作这么简单,而且更加严重的是西凉集团对王允赦免他们彻底失去了企望。
王允此举大失人望,西凉集团就不得不为他们的后路做准备了。
西凉集团互相转告说:“蔡伯喈只因与董公相好,就都被株连获罪受死。现在既然不赦免我辈,又想把我们部队撤销。今天撤销我们部队,明天我们就为人家鱼肉,听人宰割了!”
就从这一刻起,以王允为代表的中央政府与以李傕等人为代表的西凉集团,他们所产生的矛盾已到了不可协调的地步,如同水火一样,不是你灭就是我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3 10:34:20 +0800 CST  
【反攻长安】
中央不肯赦免我们,那我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反贼了。李傕郭汜他们再没有文化,也知道当反贼是什么后果的。
那就各自逃命吧。
集体当逃犯,这只能算是一个很无奈的下策了。
李傕等人打算解散部队,各自逃归家乡。
这时有一个聪明的人出来反对了,他的名字叫做贾诩。
贾诩是一个真正的谋士。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三国时代重量级的谋士。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效力于凉州集团,供职讨虏校尉,董卓部将,曾经领兵攻打关东联军,战功显赫。
看了贾诩的这张工作履历表,我们知道他是凉州集团的智囊,也是董卓的死党之一。
贾诩听说李傕要解散部队各自当逃犯,便阻止了他的行动,老谋深算的说:“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把凉州人斩尽杀绝,如果各位弃军当逃犯,则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了;不如率军西进,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成功了,尊奉国家,挟持天子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成功,再逃跑也不迟。”
这是一条两全之策,既展示了了未来的光明之路,也把失败的退路都想好了。
既然进退这两条路都安排好,那就去试一下吧。
为了活命,就此一搏吧。
成功,可以奉国家以征天下;失败,再逃命去当西部牛仔。
这是李傕郭汜等人达成的共识。
于是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到处向西凉人散发宣传单,扬言道:“朝廷不赦免西凉人,我们应当拼死作战。攻克长安,则可以得到天下;如果攻不下,我们还可以抢夺三辅的妇女财物,西归故乡保命。”
西凉各地的散兵游勇纷纷响应,与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结盟,不几天就组建了几千人的部队。在进军长安的沿途,他们不断收集士兵,就像滚雪球一般,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
李傕等人日夜兼程赶到长安,兵临城下。
明晃晃的大刀长矛在阳光的反射之下,发出刺眼的光芒。
王允,你有种就出来吧!
手握重兵的李傕等人,再也不用怕王允了,在长安城下嚣张的叫喊着。
王允岂能容忍李傕等人在天子脚下耀武扬威?王允一声令下:迎战!
开战吧!看谁怕谁!
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董卓虽死,但西凉军还没僵,战斗力依然存在。
西凉军是董卓的嫡系部队,战斗力极强,东汉官兵不堪一击,不久就败溃退回城中。
王允低估了西凉军的战斗力,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西凉军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但一切都已经迟了!
这个时候的李傕等人,不再需要王允的赦免了,要的是王允的人头了!
长安城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这是李傕等人的判断,他们的判断大致上并没有错,但忽视了一点,那就是长安的城防坚固不易攻克。
彪悍的西凉军猛攻猛打了七八天,还是打破不了没有多少守军的长安城。
但到第八天的时候,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那就是吕布的士兵叛变了。其实这在李傕等人的眼里是一件在意料之中的事,因为这是他们搞的策反工作的显著成果。
长安城门被叛变的士兵悄悄的打开了,西凉军一拥而入。吕布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阻挡不了这如潮水般涌入的像疯子一样的狼虎之师。
战败后的吕布,割下董卓的首级,策马狂奔到青琐门,大叫王允跟着他一起逃命。
社稷都到了这个时候,老臣唯有一死谢国!
王允果断拒绝了吕布的逃命之请,坚决的留在长安。
吕布看看追兵都快要杀来,只得带着百余骑兵落荒而逃。
王允带着汉献帝刘协躲到了宣平城楼上,接待命运的审判。
我想在这一刻,王允会万分后悔自己当时没有赦免西凉集团,因自己个人的失策,导致国家又再一次陷入混乱之中。如果我当时赦免了李傕他们,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
后悔和如果,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市场。成者王败者寇,这就是决定历史的话语权的归属所在。
王允,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李傕重兵包围了宣平城楼,发出了顺利者特有的得意话语。
李傕等人看见汉献帝刘协在宣平城楼探头探脑,恐惧的望着楼下的西凉重兵,知道属于他们的历史时代到了。
虽然汉献帝刘协没有一点兵力,毕竟名义上还是大汉王朝的天子,天底下唯一拥有合法经营证的皇帝。
见到皇帝后,李傕等人还是客气的跪拜叩头,向天子行礼。
汉献帝刘协看见李傕等人,似乎还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胆子也壮了一些,便质问他们:“天子脚下,你们纵兵劫掠,滥杀无辜,到底是想干嘛?”
李傕等人回答道:“董相国公忠体国,效忠陛下,却无故被吕布所杀,我等前来为董相国报仇而已,别无他念!等到任务完成后,我等去向廷尉自首受罚。”
虽然明知李傕等人所说的都是借口,但现在人家手握重兵,你有什么办法呢?
手里握着枪杆子才有话语权,对于这一点,王允不是不知道。但光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王允,你给我滚出来!
李傕等人怒喝着,因为他们知道,正是这个王允不肯赦免他们,害得他们连日惊心掉胆,差点像逃犯一样仓皇逃命。
这次惊师动众前来反攻长安,为的就是揪出这个老家伙来千刀万剐。
没办法,王允只得出面了。
老家伙,你说董相国有什么罪名以至被杀?
李傕等人举着明晃晃的大刀咄咄逼问。
董贼之罪,天人共愤,不可胜数,他受诛之日,普天同庆,难道你们眼瞎了看不见了吗?
李傕等人又问:董相国有罪,我等有什么罪过,为什么不肯赦免?
逆贼不用多问,今日就是老夫尽忠之日!
王允这话一说完,李傕等人手起刀落,当着皇帝的面把他劈死。
他妈的,死到临头嘴还那么硬。
李傕等人骂骂咧咧的拭干了大刀上的人血,用一种胜利者的姿势跨过王允的尸体。
我一生公忠体国,呕心沥血,铲凶除暴,置生死于度外,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官清廉,我做错了什么吗?没有,应该没有。这只是命运而已,谁人都逃不过的宿命罢了。
王允引颈就戮时,望着乌云密布的长安上空,心里发出了一声不甘的喟叹。
李傕郭汜这些不入流的小混混,就这样踩着王允的尸体,踏上了东汉的政坛,开始了一段疯狂的统治。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3 19:08:19 +0800 CST  
第十四章 曹操的起家

李傕郭汜这些小混混依靠着贾诩的计谋,打败吕布部队踩着王允的尸体,入主长安把持了东汉的政坛,开始了他们的疯狂之旅,京都又陷入了混乱之中。
董卓死了,王允死了,吕布跑了,李傕来了,长安乱了,天下又开始了一番大洗牌。各地诸侯乘机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征程,各股势力也在蠢蠢欲动,另一场风雨又到来了。
此时的天下乱成了一锅粥,西边长安城里混乱不堪,东边各地区也乱哄哄的。
曹操在东郡有了一块落脚点,占据了兖州的一个郡,储蓄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开始发展自己的伟大事业。
一个东郡是远远支撑不起我的霸业的。
曹操内心深处是这样想的。
对于创业,曹操有着自己的理解: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大做强。
对于目前的情况,曹操是再清楚也不过了。自己只有一亩三分地,就是给你建旅游景点也赚不了多少钱,况且手下还有一排人等着自己发工资,与其说自己是一个老板,倒不如说是一个平民更恰当。
收支不平衡让曹操感到了莫大的压力,自己手下的那帮兄弟员工,他们到了领工资的日子可以伸手向你要钱,可是自己没饭吃找谁去要啊。
饥荒时期,谁家也没有多少余粮,就是家有余粮,别人也不一定敢借给你了,谁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还得上啊。
曹操不禁想起不久之前陈留平丘人毛玠与他的一番交谈。在兖州城外的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毛玠与曹操促膝长谈。这是一次著名的长谈,毛玠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战略规划,对曹操以后的事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著名的长谈聊了些什么内容。
毛玠:曹公您创业至今,家无余粮,手下有一排兄弟员工等着你给他们饭吃,你有什么打算?
曹操:我想听先生的看法。
毛玠:现今国家分裂,天下大乱。君主流离,民众失业,饥饿流亡,公家没有能维持一年的储备,仓廪里没有余粮,老百姓就没有安定的心思,这种状况是难于持久的。如今袁绍、刘表虽然兵民众多,力量强大,但他们目光短浅,都没有长远的考虑。这种没有树立基础、建设根本的人,虽大则小,外强内弱,是成就不了霸王之业的。用兵之事,合乎正义的才能取胜,保守权位需要财力,因此应当拥戴天子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致力于耕植业,储蓄军用物资。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把事业做大做强,霸王之业就可以成功了。
曹操:先生的看法真是太好了。
毛玠的这番话,先指出天下大乱,老百姓流离失所,这种状况是不会持久的;然后又指出了袁绍刘表之流的缺点,他们的这些致命之处决定了他们成就不了霸王之业的;最后再次分别从政治、经济和军事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纲领性规划“奉天子、修耕植、畜军资”,这个战略规划可以解决曹操创业道路上的障碍,奠定了成就霸王之业的理论基础。
毛玠的这个战略规划,实际操作性极强,堪称浓缩版的毛玠“隆中对”。
曹操听得心花怒放,喜上眉梢,连忙站起来握着毛玠的手,兴奋的说道:先生的金玉良言让我受益匪浅啊。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4 10:18:57 +0800 CST  
【曹操的第一块大地盘】
荀彧帮曹操组建了智囊团,毛玠又给曹操提出一个浓缩版的“隆中对”,战略规划与军事大纲已经有了理论上准备,只缺实际行动上的操作了。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样的道理,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是踩着无数失败者的尸体爬上去的。曹操作为这个乱世之中最伟大的创业者之一,他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的人的生命换来的。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青州黄巾军利用朝廷混乱时无人镇压他们的时机,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实力得到很大的增强。青州黄巾军在实力大增人口扩大的情况之下,急需要更大的地盘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百万之众的黄巾军把目标锁定兖州,一鼓作气连破兖州的郡县,杀死任城国相郑遂,深入东平境内。
时任兖州刺史的刘岱听闻此讯,大发雷霆之火,一群拿着锄头衣衫褴褛犹如叫花子的农民竟敢如此猖狂,看我不去揍扁他们才怪!
刘岱做为汉末群雄之一,骨子里看不起这群没知识没文化的造反农民,认为他们不堪一击,准备亲自带兵阻击,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济北国相鲍信劝阻说:“现在贼寇人过百万,正是势头锋锐之时;兖州老百姓惶恐不安,我们部队士气低落,不能与他们正面交锋;黄巾贼随营成群,携老带幼,军用物资奇缺,仅靠抢掠供给部队,如今我们应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他们求战不得,又攻城不下,势必离散。在他们撤退之时,气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利用敌散我旺的士气,我们选派精兵强将,占据险要地势,到时就可一举攻破贼寇。”
鲍信的御敌办法与红军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如出一辙,这绝对是一个好计策。
鲍信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出发,利用养精蓄锐,固守城池等有利条件,扬长避短,灵活机动,以求保存和发展自己,等到敌人疲惫不堪之时,以逸待劳之计消灭敌人,夺取最后的胜利。这其实就是《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之策。
但可惜刘岱不听,骨子里的骄傲让他失去了理智的判断。于是他便亲自带兵出城与势头锋锐的黄巾军交战,结果是被杀死。
在大敌压境的情况下,兖州急需一个长官带领他们渡过难关。如今兖州刺史刘岱死了,那谁来代替他的位置呢?
曹操手下的陈宫建议:“如今兖州处于无主状态,而朝廷任命各地官员的文书断绝,允许我去游说兖州各官员,争取他们同意您当兖州牧。事成之后,则以兖州当根据地,发展您的伟大事业,这才是真正的霸王之业。”
曹操听了陈宫的话,怦然心动,二话不说就点头同意了陈宫的建议,派陈宫火速去兖州游说。
陈宫到了兖州,看见城内人心惶惶,见此状掩不住心中的喜悦,知道他的计策已经成功了一半。于是陈宫便请来兖州别驾、治中等高层过来喝酒,借着酒席掩盖他的真实意图,漫不经心的问道:如今兖州刺史刘岱死了,你们选谁来当领导如何对付黄巾贼呢?
兖州的高层正在忧愁这个问题,又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当前这个火烧眉毛的棘手问题,便唉声叹气的答道:我们正在忧愁这个问题,不知道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呢?
陈宫对他们说道:如今天下分裂,而兖州无主;曹操雄才大略,真是救世之才!如果你们迎接他当兖州牧,在他的领导之下必定会打败黄巾贼,这样万民就会得到安定,兖州也就平安无事了。
曹操的铁杆粉丝鲍信,当场就高举双手表示欢迎曹操入主兖州当州牧。其他的人看见这个颇有名望的济北国相都表示赞同了,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便同意陈宫的话。
于是鲍信和州吏万潜等人组成了一个代表团,一起去东郡迎接曹操,请他来兖州当州牧,带领兖州军民打败黄巾贼,建设美好的兖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就这样,曹操当了兖州牧,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能够发展大事业的根据地。这是曹操的第一块大地盘,平民曹操开始向富户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兖州刺史刘岱成为曹操成功之路上的第一个垫脚石,刘岱的死,让曹操白得了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
东汉末年的头号说客陈宫,此番游说之旅不逊色于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的表现。当然,陈宫的说辞与张仪的忽悠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前者在实现个人的目的同时还考虑了老百姓的利益,而后者则是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实施赤裸裸的欺骗。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4 18:49:49 +0800 CST  
【曹操的第一支精锐部队】
当了兖州牧的曹操,第一要务便是平定入侵兖州的黄巾贼。
当时的曹操兵少将稀,能够拿出手的将领没有几个,迫不得已就让鲍信当先锋。鲍信这位仁兄也够勇敢,看见是自己的偶像曹操委他重任,便带着部队奋不顾身大喊大杀冲向黄巾贼,血洒战场,捐躯沙场。
捐躯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今日一定要赶尽杀绝这帮反贼,即使捐躯在战场上又何妨?我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如今我心愿已了,我死而无憾!
鲍信临死之前望着夕阳满天的苍穹,嘴角露出了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笑容,瞑目而死。
鲍信力战身亡的消息传来,曹操哀痛欲绝,重金悬赏遍寻鲍信尸体不果后,众人只得含泪用香木雕刻出一尊鲍信的木像,祭拜缅怀他。
曹操更衣沐浴,亲自祭奠鲍信为他招魂,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文:鲍君,汝我知己,情同兄弟,奈何天公妒人,汝英年丧命,罪在我过矣!汝在天之灵,保佑我除贼;当斩贼首,以慰汝心!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曹操祭拜后哭倒在地,眼泪犹如长江之水一样滔滔不绝,衣襟尽是泪水。曹操部下看了皆感动:鲍君之死,罪在反贼!主公仁义,感天动地!
于是曹操部队有感于心,皆纷纷呼喊出城与黄巾反贼决一死战,为鲍信报仇雪恨!
曹操汲取了上次鲍信之死的教训,避其锋锐,不再与黄巾反贼硬干,“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反贼击败,追赶他们一直到了济北,已无退路的黄巾贼只能求降。自然,曹操笑纳了这批历经沙场磨炼的黄巾军。
此时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冬天,曹操收获了他创业以来最大的收益:获黄巾降卒三十余万人,受降人口一百余万。曹操收编了其中的精锐,组成了军队,号称“青州兵”。这是曹操的第一支精锐部队,这支部队将在之后曹操的创业中,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的起家就从拥有这支精锐部队开始的!既拥有了肥沃兖州,又手持了精锐部队,一下子让曹操有了征伐天下的原始资本!曹操既出,谁与争锋?
出发!
什么都不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就从兖州这里开始我的霸王之业吧!
曹操意气风发,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让自己在残酷的世界里站稳了脚跟。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4 21:21:23 +0800 CST  
【开启地主模式】
白得了肥沃的兖州,又拥有了“青州兵”这样精锐的部队,曹操从平民一跃成为了富户,要地盘有地盘,要士兵有士兵,实力大幅度增强。
不过,曹操又面临着一个幸福的烦恼。
曹操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士兵和人口,他必须要解决一件大事,那就是吃饭问题!
吃饭也算是一件大事吗?
是的,这不折不扣是一件大事!
凡是人都要吃饭,没饭吃就会起来捣乱,规模庞大的黄巾造反,就是因为老百姓没饭吃而引起来的。可见没饭吃是一件比造反还要大的事,造反是一件大事,你能说吃饭不算是一件大事吗?
为了活命,必须要有饭吃才行;为了打仗,必须要有钱粮才行。
曹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要解决军粮和军饷,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这是一件严峻的事情,弄不好会激起民变或兵变的,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上百万的黄巾军也是人,不是一台台的太阳能机器,只用免费的阳光充充电就可以工作了。是人就得吃饭,吃饭就要粮食,可是曹操哪里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粮食,来养活这帮食量惊人的体力劳动者呢?
怎么养活上百万的黄巾军呢?
这绝对是一个大问题,也是对曹操的一个大考验。
吃饭就要粮食,那粮食是从哪里来呢?
这不是废话吗?粮食当然是从地上种出来的!
那好吧!从今天开始大伙就种地。
曹操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的办法就是屯田,讲通俗点,就是士兵们脱下军装撸上衣袖,拿着锄头去种田。
看看吧!领导的水平就是高,追根溯源,就解决了这件天大的难题。
相比袁绍等人的“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的做法,曹操的做法不知道比他们高明了多少倍!哼,袁绍那些鼠目寸光之辈,饿了就知道抢老百姓锅里的饭,饱了就把多余粮食胡乱废弃。而我曹操恰与他们相反:我们饿了就去种田自己解决吃饭问题,饱了就要把多余粮食储蓄起来备荒备战。
这就是曹操与袁绍等人的区别。请注意,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本质区别,曹操才能由弱小走向强大,由强大走向无敌!
曹操召集了大量军民,将土地分配给他们,一种是军屯,即部队自己耕种;一种是民屯,招募失地百姓耕种。但无管是哪种屯田方式,都要向他们收租,于是平民曹操也变成了地主曹操了。
封建社会里最大的地主是皇帝,而拥有兖州土地的曹操则成为了兖州地主。曹操开启地主模式,提供土地给大家耕种,让大伙们有饭吃,而向曹地主定期交税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没土地的农民现在有土地耕种了,没仗可打的时候士兵们撸起衣袖去田里干活。于是军民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在大家吃饱了饭的同时,曹操仓廪里的粮食也在悄无声息中慢慢的堆满了。
有钱有粮的地主曹操,腰杆子也站直了,至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惧怕暴发户袁绍之流了。
人生所有的好机会,都是在你全力以赴的路上遇见的。
曹操抓住了每一次的机会,充分利用好机会,让他一次次走出了困境。正是他有着敏于常人的嗅觉,用猎狗一样的鼻子闻出了好机会,然后牢牢把握住时机,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这是一个优秀创业者的素质,无疑曹操是优秀创业者中的代表人物!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5 10:04:11 +0800 CST  
第十五章 诸侯群殴

曹操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让自己拥有了创业资金和根据地,在资本市场中有一定的占有量。而后将军袁术在孙坚杀掉南阳太守张咨后,也就趁这个机会占据了南阳这块黄金地带。南阳郡人口数百万,社会稳定,百姓富庶,袁术割据淮南,实力当然不俗,成为了一个实力强悍的军阀。
乱世之中,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由于利益冲突,群殴在所难免。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说这一对老冤家:公孙瓒和袁绍,他们打架斗殴的光荣事迹。

【互殴】
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频繁如家常。
自从公孙瓒在界桥之战被袁绍先锋大将麹义痛揍一顿后,他忿恨不已,当做他毕生最大的耻辱。
公孙瓒不是一个容易认输的人,被袁绍忽悠并没有损失什么,但被打败确确实实损失了实力。公孙瓒咽不下这口气,时刻在寻求机会报这笔仇。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袁绍,你等着,老子一定会跟你算这笔帐的!
公孙瓒在心中默默的算着这笔账,要连本带利叫袁绍还回来。
既然撕破了脸,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袁绍正在调兵遣将,想乘胜一举把公孙瓒干掉,免得夜长梦多。
什么话都不用说了,那就兵戎相见吧。
袁绍在界桥之战大胜后,派部将崔巨业领兵围攻军事重镇故安,企图打破公孙瓒的地盘的南大门。如果故安失守,则公孙瓒的南大门会洞开,将无险可守老巢了。
当然公孙瓒没有给搞星象出身的崔巨业一丝机会,他亲自率领三万精兵从蓟县奔驰南下,迅速出兵增援故安。
星象学家崔巨业看见打仗起家的公孙瓒亲自来增援,不用去看星象也知道他不是公孙瓒的对手,倒也知趣,赶紧下令撤军,远离这个杀人不眨眼的仁兄。
兔崽子,你们想跑?没门!
公孙瓒带着他的精锐部队在巨马水这个地方,追上了崔巨业的退军。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那不是袁绍部队的军旗吗?士兵指着袁军的军旗对公孙瓒说道。
兄弟们,看好了,待会就大宰这帮无礼的兔崽子。
被我追上了还想跑?
公孙瓒怒喝崔巨业。
既然跑不了,那就开打吧。
崔巨业看见跑不了,也叫部队摆起阵势来应战。
马蹄声、杀喊声、刀剑声,一时响遍四野,血水染红了大地,尸体堆满了巨马水。这一战下来,公孙瓒大胜,歼敌七八千人,崔巨业大败而归。
公孙瓒猛揍了一顿袁绍部队,不仅挽回了一些界桥之战失利的面子,而且趁机乘胜追击至平原,把势力范围向南推进。
崔巨业败北,七八千人被歼灭,袁绍心疼不已,老子花了多少钱才能再弄一个师回来啊?袁老板有点后悔让这个星象学家带兵,如果我派猛将麹义、张郃带兵出战,那结果又如何呢?
打了胜仗的公孙瓒,稍作休整后,又想把战果进一步扩大,不久之后就再次出兵,向袁绍发起攻击,派兵长驱挺进龙凑地区。
巨马水之战的失败让袁绍不敢再大意,于是亲自带上精兵猛将,率军北上寻找公孙瓒的主力,要和公孙瓒好好的算上一笔账,看看究竟是谁亏欠谁的!
于是在龙凑地区,双方又再一次碰面了。老熟人见面,免不了要来一番对话,即使他们是仇人也不例外。
袁绍问道:公孙仁兄,你为何三番两次和我作对?
公孙瓒答道:袁老板,你这话这样说就不对了。你忽悠我,我就忍了,你还派部将杀死我堂弟,不是你先和我作对的吗?
袁绍辩道:你的堂弟公孙越的死,我深感遗憾,但那是一个意外,你怎么能赖在我的头上呢?
公孙瓒怒道:欠债还钱,杀人还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袁绍问道:那你想怎么样呢?
公孙瓒答道:要你血债血偿!
袁绍怒道:你们来的正好,老子还想去找你算账呢。
什么也不用再说了,那就决战吧!
袁绍又耍了一个诡计,故计重施,改进界桥之战的成功方案,让老弱残兵在前面诱敌。被胜利冲昏脑子的公孙瓒,看见袁绍摆出了这些老弱残兵,还以为自己在巨马水之战消灭了袁绍的主力,又不加分析就带着部队大砍大杀冲上来。
就这样,袁绍通过迷魂阵法的诱惑,隐藏了自己的主力,等到公孙瓒主力冲杀时,袁老板令旗一挥,袁军主力突然四面八方围杀上来。公孙瓒不敌,大败而走,退还幽州。
巨马水之战和龙凑之战是界桥之战的延续,此后双方仍然争战不断,互相发动群殴事件,各有胜负。
双方在名分未定的青州地区,对峙僵持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到头来这笔怨账还是算不清,越算越繁杂,一边算账一边打到了“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的地步。
两个高官这样闹下去还像样吗?远在长安的中央政府都看不下去了,派调解员过来调解,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大说特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远亲不如近邻,邻居要以和为贵的道理。
在中央朝廷调解员的撮合之下,袁绍和公孙瓒看见家中再也没有余粮了,再打下去都不用被对方打死,自己都会饿死了,便顺水推舟给中央政府一个面子,暂时和解了,各自引兵退回自己的地盘去。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6 10:45:34 +0800 CST  
【幽州大决战】
引兵退回自己的地盘的公孙瓒,又与幽州牧刘虞产生了不可调解的矛盾。其实公孙瓒与刘虞早已矛盾重重了,只不过这次双方已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了。
公孙瓒撤回勃海,与堂弟公孙范合兵一处,他们退守蓟县。公孙瓒在大城的东南面又筑起一座小城,与刘虞的幽州相邻而望,这对老冤家互怀怨恨地对峙着。
早上公孙瓒起床洗完脸后,他可以把洗脸水泼给刘虞;
晚上刘虞睡觉洗完脚后,他也可以把洗脚水泼还公孙瓒;
反正,这对老冤家就这样大眼瞪小眼,谁也奈何不了谁。
公孙瓒本来是幽州牧刘虞的属下,但做为好战分子的公孙瓒常常为和平主义者刘虞所诟病。刘虞认为公孙瓒和袁绍连年的作战是对百姓严重的迫害,要对其穷兵赎武行为加以节制,他再没有耐心和公孙瓒这样的无赖之徒,你来我去泼洗脚水这样斗气,决定这次玩真的,来一次男人之间的决斗。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秋,刘虞纠集幽州辖下各郡屯兵十万人,组成了一支表面上空前强大的军队,进攻公孙瓒,想一举把这个死性不改的好战分子公孙瓒干掉,为万民除害。
但行军前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刘虞手下从事公孙纪因被公孙瓒厚待,趁夜跑到公孙瓒大营,告发刘虞的“秘密计划”。如此看来,刘虞的军事行动保密工作,可谓是差到姥姥家了。
得知刘虞的“秘密计划”的公孙瓒,着实吓了一把冷汗。因为当时公孙瓒的部众都散布在外面,蓟县里只有几千人马,兵力不够刘虞的十分之一。
这战还怎么打?按孙子兵法的“十则围之”的谋略,理论上来说就是不用打,单是围城也可以把你困死。
仓卒之间,面对即将压境的十万大军,公孙瓒自觉不敌,于是掘东城地道,本想逃走。但这时传来一个令公孙瓒欣喜若狂的消息。
是什么消息令公孙瓒如此兴奋呢?
这个消息就是刘虞的一则军令——我们这次出兵不要伤害其他人,只杀公孙瓒一人而已!
当公孙瓒听到刘虞的这一则军令,不仅打消了逃跑这个想法,并仰天长啸道:刘虞,你这糟老头这下子死定了!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要杀一人,有可能做得到吗?这好比在万军之中,只杀对方主帅一人,其余人你不能动人家一根毫毛,碰到就算你输了,定这样的规则给你,就是给十倍的人数给你,也只能无能为力!
刘虞给自己的军队定如此“荒唐”的规则,从这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
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就是一种诡诈之术,不是请客吃饭与人为善。讲得通俗点,动刀动枪时不是你要我的命,就是我要你的命,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幽州大决战即将打!
这是一场实力不对称的战争,也是一场精彩的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
刘虞结集了声势庞大的十万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直扑蓟县而来。当他们万万想不到的,他们不是来砍人的,而是来给公孙瓒送人头的。
只杀公孙瓒一人,此命令无异于刘虞叫士兵带着脚镣攻城。这道命令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刘虞的士兵一边带着脚镣,一边缓慢攻城。刘虞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主帅刘虞的种种昏招使出来,加上了诸多不必要的限制,结果是士兵不擅于作战,十万大军竟然久攻不下只有几千人守军的蓟县。
于是公孙瓒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组成敢死队,在一天深夜里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刘虞大营。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人借火势,火借风势,火烧连营,乘风火攻,刘虞大败!
刘虞带着残兵败将往北逃到居庸县,龟缩在城中。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公孙瓒不是西楚霸王,他不可能像项羽那样放纵敌人刘邦,痛揍“穷寇”刘虞才是他最应该做的事。痛追残敌,不要虚名,这是公孙瓒的一贯原则,而现在有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岂能错过?
于是公孙瓒乘胜连夜追击,以优势兵力攻城。公孙瓒打仗超猛,能力出众,比刘虞利索多了,三天就拿下了刘虞拒守的居庸县,三日城陷后抓住了老好人刘虞,刘虞全家被俘虏。
公孙瓒问道:老好人刘虞,你是怎样在这个乱世中活了这么久?
刘虞喊道:败军之将,要杀要剐,任凭处置,废话少说!
想让我杀死你,没那么容易!
公孙瓒是一个唯利主义者,他看出刘虞的身上还有巨大的剩余价值,咱得好好的利用一下。于是胜利者公孙瓒让失败者刘虞当傀儡,给一个公章给他盖印,管理幽州的事务。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令其督统六州,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让他能合法行使北方四州的军政大权。
做完了这一切,公孙瓒满足了,刘虞完蛋了。
刘虞在被公孙瓒榨干了所有政治价值之后,公孙瓒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我还要这个废物干嘛?留他活命都是浪费粮食!
于是公孙瓒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等人合谋要当皇帝,咒骂道:“如果刘虞真的是天子之命,上天应当刮风下雨来相救他。”当时干旱已久,大地龟裂,上天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下雨呢?这纯粹就是公孙瓒要斩杀刘虞的借口。
刘虞又不是窦娥,他怎么可能感天动地让老天爷在他行刑之时刮风下雨?
于是公孙瓒把砍头刀递给朝廷使者段训,胁迫他将刘虞斩首示众,把这个假冒的天之子“绳之于法”。无奈之下,段训只得按照公孙瓒的命令将刘虞杀死了。
老好人刘虞丧命幽州暗战,第一个致命弱点是他没有军事能力,第二个致命弱点是他太过于善良太过于迂腐,第三个致命弱点就是他根本不了解他的对手是怎么样的人。
“汉末首席好人”刘虞的灭亡只是沧海一粟,因为善良之人不可能在乱世之中长久生存下去。善良只能用来对待善良之人,刘虞因为想法过于天真而覆灭,过早消失在历史舞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6 17:52:50 +0800 CST  
第十六章 烽火再起

诸侯在群殴,烽火再起,全国大半地区都处于混战状态。而曹操凭借着兖州这块大的根据地,发展耕植业,储蓄军用物资,让兖州第一产业位居全国前茅,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混得风生水起。曹操连续打败袁术、黑山军以及南匈奴,把暴发户袁术赶得满世界跑,有效的巩固了他在兖州的统治。
粮食有了,士兵有了,地盘也有了。曹操的实力得到质的飞跃,如今的曹操再也不是小时候的那个顽劣的小阿瞒了,而是一个拥兵数十万的中原诸侯。
曹操经过多年的奋斗,干出了一番不凡的成就,他想让他的老爹也过来兖州分享儿子的成功。此时曹操的心态,犹如现代在外地打拼的男人,奋斗了多年终于可以买房买车,在城里站稳了脚跟,也想把在农村的老爹接到城里来享受,让他沾沾自己的光,顺便炫耀一下自己的能力,显摆一下自己的事业。于是曹操给在琅邪躲避战乱的父亲曹嵩写了一封信,叫他率全家来兖州享福。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说过:“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由此可见锦衣还乡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夙愿。但此时的曹操是一个大忙人,暂时不能荣归故里,但在曹操看来,叫全家人来大城市享福和衣锦荣归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此时的曹操心满意足,期盼着父亲的到来。曹操想起了他小时候由于顽劣而被叔父看不起,想起了自己父亲的包容与宠爱,自己有今日父亲功不可没。曹操诗意兴起,在房间低唱浅斟:
慈父眼中爱,游子身上衣。
临行多叮嘱,意恐迟迟归。
离家二十年,一朝有出息。
父凭子荣耀,报得三春晖。
请父来兖州,试看今日儿!
这一首打油诗虽然不是曹诗人的原创,但此打油诗极好的形容了曹操当时的愉悦得意的心情。
曹嵩接到儿子曹操的来信,大喜过望,在乱世之中,他知道去儿子曹操的地盘自己就更安全了,再说自己一把年纪了,也该到了享福的时候了。
曹嵩带着全家人,携带辎重一百余车,浩浩荡荡的从琅邪赶往兖州。曹操也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带兵在半路迎接曹嵩,把他的老爹安全送到兖州来。但是想不到有一件意外发生了。当曹嵩的车队来到徐州地盘时,在阴平县驻守的陶谦一个部将见财起意,唆使一些士兵:曹嵩的一百余辆车子装的都是金银珠宝,只要我们抢杀了他们,抢到了这大量的财宝,就可以逍遥快活一辈子了。于是在华县与费县的交界处,陶谦部将带领士兵假扮强盗突然发动袭击,劫杀了曹嵩和他的小儿子曹德,抢走了这一百余车财物,分红后各自逃散去逍遥快活。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来此话是不错的。
泰山太守应劭在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官位也不要了,赶紧跑到袁绍那里保命,免得大怒的曹操追究自己“护驾”不周的责任而砍自己的脑袋。
当曹操接到老爹被陶谦部将劫杀的消息后,怒火冲天,咬牙切齿喊道:杀父之仇,不戴共天。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杀人犯跑了,但是陶谦跑不了。曹操把全部的怒火都洒在陶谦的身上,认为陶谦是杀害自己父亲的罪魁祸首。
于是徐州牧陶谦成了替罪羊,成为了杀害曹嵩的罪犯。
我要血洗徐州,把陶谦这个老小子千刀万剐方解我心头之恨!
曹操怒不可遏,现在父亲已经死了,自己尽孝的对象也没有了,怎能不恨陶谦?
出发!向这个目标挺进。
曹操一声令下,复仇之师浩浩荡荡从兖州出发,直奔徐州而去。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7 09:41:40 +0800 CST  
【目标:徐州!】
陶谦因管教无方导致部将劫杀了曹嵩,惹祸上身,但这也是陶谦不能控制的事情。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秋,曹操亲自率领精兵强将直奔徐州,沿路攻城拔寨,大开杀戒,每攻下一城就下令屠城,取虑、雎陵、夏丘等县城都遭到了曹军的屠杀。曹军先后攻拔徐州十余城,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曹操前锋大将曹仁打败陶谦部将吕由,过境屠城以示威。陶谦亲自引军迎击曹军,却遭到了曹仁与曹操合兵击败。遭遇大败的陶谦,只得带着残兵败将逃离彭城,退保城池坚固的东海郯城。
曹操乘机打破彭城、傅阳,大肆杀戮当地居民。数万人被驱赶到泗水河中淹死,尸体阻塞了泗水整个河道,导致河水为之断流。
《后汉书》记载“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数十万人被屠杀,泗水整个河道被死尸堆满而出现断流。从此五县地界之内,再没有人的踪影,鸡犬不鸣,这堪称是东汉末年的徐州大屠杀。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唐朝曹松的这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时期,因战乱殃及江汉流域,千千万万的人死于非命,血水染红江水,悲惨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将军的战功是用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换来的,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和人民的生命!无数森森白骨垒砌构成了一员将领的赫赫战功,每一具白骨都是将军们功劳薄上的一笔功劳,每一个死亡符号都是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战争之无情莫过于此。
乱世之中,受害最多的就是无辜的平民。手无寸铁的平民,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只能逆来顺受。
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将军们宝剑之下的鲜血头颅,功劳薄之上的计功行赏,多少死去的生命让神灵都发愁!人类社会战争一旦启动,老百姓就是想要打柴割草度日也不能!所以自古以来,和平永远是广大老百姓所向往的。
曹操个人丧父的痛苦让他发疯,他把这种痛苦发泄在广大老百姓身上,让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也跟着遭殃。
曹操以优势兵力大破徐州各县城,势不可挡,徐州危在旦夕!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二月,徐州牧陶谦在危急存亡之际向公孙瓒部将田楷求救。田楷接到求救信后,就与同在公孙瓒部下任平原相的刘备一起救援陶谦。
当时刘备自己有一千多的兵卒,再加上幽州乌丸一些少数民族的骑兵以及跟随他的饥民,共凑成数千人的救援大队,跟着田楷赶赴徐州援救。
在曹军经过郯城时,陶谦的部将曹豹和刘备率军截击曹军,但被曹操打败。刘备的杂牌军当然不是曹操的对手,不过随后陶谦又调拨四千丹杨士兵和一批军资物品给刘备,升级刘备部队装备,以便帮他抵挡曹操的进攻。此时的陶谦,把关系徐州的安危重任寄托在刘备的身上。于是刘备离开田楷归附陶谦,帮陶省长抵抗外敌的入侵。做为回报,陶谦打一份报告给朝廷,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驻扎小沛,与他为犄角之势,共同抵抗曹操的进攻。
曹军兵临城下,陶谦瑟瑟发抖。曹操身穿缟素,纵马出阵,扬鞭大骂道:陶谦你这老匹夫给我听好了,你杀我的父亲,我就要你的命!
陶谦泪眼涟涟的答道:此乃老夫部将所为,与老夫无关。实在抱歉令尊大人不幸身亡,老夫深表遗憾。曹公明察秋毫之末,岂能不见舆薪?
曹操大怒道:老匹夫,你死在临头,尚敢胡言乱语,且语言当中有讥讽之意!
陶谦抬眼遥望曹军兵强马壮,阵容整齐,大军中间大书“报仇雪恨”的大纛,在大风吹拂之下猎猎作响,仿佛一道催命符。陶谦情知不敌曹军,便紧闭城门,不敢应战。
曹操出征前的目标是要拿下整个徐州,但想不到就在战斗趋于白热化,并且战局越来越有利于自己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因为兖州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叛乱,让他不得不撤军回去。恰好此时,刘备派使者来为陶谦与操讲和,曹操担心兖州失守自己无家可归,便正好卖一个人情与刘备,撤军回去收拾吕布了。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7 18:12:59 +0800 CST  
【意想不到的背叛】
曹操在打败刘备后,又乘胜攻下襄贲县,所经之处,进行残酷的屠杀,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曹操在前线打胜仗时,他决计想不到他的后院着火。这是一场烧他的老巢的大火——东郡守备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等人同谋叛乱,引领吕布入主兖州为牧。
曹操不仅有屠杀人民的嗜好,还有拿名士开刀的坏习惯。他曾经下令处死数名兖州名士,包括九江原太守边让,都因一些小事被曹操杀死。而在被曹操下令处死的名士中,就有陈宫的朋友在内。
陈宫是一个讲义气的性情刚烈的人,素与兖州名士们往来,他们有着友好的情谊,他看见曹操下令处死他的朋友,他无能为力去援救。借此次曹操带着大部队出征徐州之际,陈宫遂与曹操反目。
不仅陈宫背叛了曹操,从事中郎许汜、王楷也背叛了曹操,他们早已看不惯曹操的所作所为。他们共同商议背叛曹操,觉得要成功反水曹操,必须要有精兵强将,才有成功的可能。于是陈宫找到张邈的弟弟张超,说出自己的计划,这两人交情本不错,便一拍即合。为了壮大势力,为了计划的成功实施,还必须更多的人来参与倒曹行动。通过张超的引见,陈宫跑过去想把张邈也拉下水。
张邈与曹操本是好朋友,他们互相敬重。曹操在征讨陶谦前还对家人说:“我如果在战场上挂掉了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张邈,在他那里蹭饭吃不成问题。”可见他们的亲密关系是不同一般的。陈宫想把张邈拉下水似乎有点难度。
但这点难度在陈宫的眼里看来,一点也不难,他是这样做张邈的思想工作的:“当今雄才四起,天下分争,您拥有那么宽广的土地和众多的兵士,处于四面受敌的处境,抚剑四顾,也可称得上是人中豪杰,却反而受制于人,在夹缝里讨生存,不是有损身份吗?如今兖州城里的军队东征,城内没有士兵,空虚得要命,就只剩下几个守大门的文臣。吕布是位猛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果暂且将他迎来,共同占据兖州,静观天下形势,相机行事,只要我们勇敢迈出这一步,这样就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呢!”
陈宫这算盘给张邈打得叮当响,仔细分析了曹操家里没有留下几个士兵,只有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看家。只要张邈迎接吕布过来,就可以一举占据整个兖州,把曹操赶到西北去喝西北风。
我有点怀疑陈宫是会计出身,曹操家里还剩下几个兵几个官他都数得一清二楚。
张邈听了陈宫的分析,联想到不久之前吕布离开袁绍去投奔张杨,经过他的地盘时,吕布去他的住处蹭了一顿酒饭,两人喝得醉醺醺时拉着手,立下了与袁绍斗争到底的誓言。本来中国人在酒席上说的话,并没有多少的可靠度。但袁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听说这件事后无比气愤,便把张邈视为自己的眼中钉。张邈酒醒之后,知道自己醉酒时的狂言传到袁绍耳中,担心袁绍这个器小之人会唆使曹操杀掉自己,于是心中总是疑神疑鬼,不得安宁。现在张邈听了陈宫的话,觉得在夹缝里生存随时都可能被别人夹成饼馅,便听从了陈宫。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关系。”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一句名言,在历史中屡屡被证实,尤其是在狼烟四起的时代,利益至上,爱情可以抛弃,亲情可以反目,友情自然也可以背叛。在权利面前,一切都是如此渺小。张邈的行动对这句名言起到了很好的诠释作用。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感情不感情,只有利益最实情。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只有懂得利益交换原则,才会有永远的友好关系。
于是陈宫带领着留守东郡士兵,与张邈等人叛乱曹操,领着人马东迎接吕布入主兖州,让吕布做了新任兖州牧。反正这世道已经乱了,谁当省长都不再需要中央的委任书了,只有手中有枪杆子就可以了。
兖州各县纷纷投靠吕布,树立起倒曹大旗,一时兖州各级官员跟风反叛曹操。兖州只有鄄城、东阿、范县这三个县城在荀彧、程昱和夏侯惇等人的强力坚守下,杀掉反叛曹操的人,才没有陷落。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槌。许多人看见曹操势危,便纷纷投降吕布。兖州几十个县城都沦陷了,只有这三个县城还在孤零零坚守,曹军还能顶得多久?看来曹操就要快要破产了,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其实吕布也是这样想的,曹操家里那几个看家人他闭着眼睛都能数出来,那几个书生还能顶得多久呢?只要自己再跨出一步,曹操就完蛋了,他只能收拾好行李滚出兖州!
于是吕布一到兖州就进攻鄄城,攻城不下后领兵向西,驻扎在濮阳,却不去占领要道,凭险要地势拦击曹操。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对部下说道:“吕布短时间就占据了一州,却不占领东平,切断亢父、泰山之间的通道,凭借险要地势拦击我,反而驻兵濮阳,由此观之,我断定他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8 10:52:13 +0800 CST  
【濮阳大战】
曹操的这番分析无疑是正确的。综合分析吕布这几年来的混社会经历,我相信读者们会发现吕布是一个有勇无谋只会看见眼前利益的人,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凑热闹,趁机分一杯羹,他不是一个有长久考虑的人。对于这一点,曹操心知肚明,明白他的对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曹操向部下说了这番话后,便迅速率军来到濮阳攻打吕布,想揍扁这个无信无义的小子。
吕布看见曹军到来,便亲自出战,先派骑兵冲散曹操的“青州兵”。曹军阵势大乱,曹操的疲劳之师不是吕布以逸待劳之军的对手,遂大败而走,折了好些人马,输了一阵,退兵三四十里扎寨。
曹操闷闷不乐的回寨与众将商议,如何才能把吕布打死,夺回兖州。曹军众将对吕布在背后向曹操捅黑刀的行为深恶痛绝,也想打死陈宫这个吃里扒外的家贼。可是现在足智多谋的陈宫给勇冠三军的吕布当谋士,己方有几分胜算打败吕布,谁心中也没有底。
就在大家沉吟不语时,密探呈上了一封密信。
曹操打开密信一看,笑逐颜开的说:“上天助我得濮阳!”
众将问道:“主公因何事而喜?”
曹操把密信递给众将观看。原来这封密信是濮阳城中巨户田氏写给曹操的,密信大概内容是:吕布残暴不仁,民心大怨;如今他已移兵黎阳,仅留下几个武将看家,濮阳城内空虚得要命。曹公可以连夜进兵,我作为内应,濮阳举手可得。万望速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切记切记。
有的部将看了这封密信,提醒曹操说,此信所说的军情不知是真是假,我们无从辨认,还是谨慎点为好。
曹操眯着细眼想了一想,说道:濮阳城中的富户田氏,家僮千百,为一郡之巨室,他的话应该可以相信。
就这样,曹操根据这个不可靠的情报,冲动的带兵闯进濮阳城内。
曹操万万想不到,这是陈宫令田氏所使的反间计,以诈降作内应,引诱曹操入城,关门抓鳖。
等到大伙吃完晚饭后,曹操带着大部队轻松杀入城内,未至郡府,还没看见田氏的人影时,只听见炮声大响,金鼓齐鸣,紧接着四方火起,四门伏兵尽出,火光中杀出吕布的大队精锐骑兵,喊杀声如翻江倒海,恰似钱塘江的滚滚浪潮席卷而来。
见此情形,曹军大乱。慌乱之际,曹操喊出了一句名言:中计!
曹操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此时的他也无能为力了。掉进人家的陷阱里了,唯有逃命要紧。曹操飞马冒火突围,直走北门被截杀,又趋南门也被拦阻。曹操复转北门,只见火光里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曹操大吃一惊,以手掩面,快马加鞭,一纵跃马而去。
吕布从后面拍马赶来,挺戟在曹操的头盔上一击,问道:“曹操那厮在哪里?”
曹操反指答道:“前面骑黄马的那个人就是他。”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吕布听了,舍弃了曹操,鞭马向前追赶骑黄马的那个人。
机智的曹操拨转马头,望东门逃命而去。慌乱之中,曹操掉下马来,烧伤了左手掌。行军司马楼异搀扶曹操上马,带他逃命。当时东门城楼大火燃起,情况十分危险,幸有曹营保镖团的大队长典韦来接应。典韦拥护曹操,逢火开路,逢兵砍杀,杀出一条血路,一路开挂来到城门边。此时火焰大盛,城楼上又推下柴草来,遍地都是熊熊大火。
典韦用戟拨开大火,一马当先冒烟突火开出一条生路,得以冲出重围。曹操冒烈火浓烟冲出东门,但左臂已被烧伤,须发尽被烧焦。
狼狈不堪的曹操带伤回到大营,强自支撑带伤慰问部队众将士。在曹操未到营地之前,众将因不知曹老大的死活情况如何,都十分害怕。曹操的平安归来,稳定了军心。
曹操败回营中,痛定思痛,将计就计,诈称他被烧伤身亡。于是曹营全军挂孝发丧,哀嚎遍野,搞得有模有样,真像死了主帅的样子。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入了濮阳城中。吕布听了大喜过望,这是一个好消息:现在曹操已经死了,是时候收拾他的虾兵蟹将了。
得到曹操死讯的吕布,也不动脑筋想一想:曹操是何许人也,岂能这么容易就挂掉了?
于是吕布随即点起本部的军马,马不停蹄的向曹营大喊大叫的杀过来。
吕布来了吗?
曹操问道。
回主公话,吕布正在杀过来了。
众将答道。
弓箭刀枪备好了吗?
曹操又问道。
弩箭已经上弓,刀枪已经磨利,只等待吕布这条大鱼上钩了!
众将兴奋的答道。
非常好!就开始你们的杀人表演吧!
曹操向众将微笑道。
吕布兴冲冲带着军马冲进曹军大营,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曹营空无一人!
大营没有人,有没有搞错啊?曹操的虾兵蟹将不可能这么快就撤回去了吧——昨天我还听见他们奏唱哀歌,为曹操披麻戴孝呢!
还没等吕布反应过来,曹军大营四周伏军涌起,飞箭如雨下,刀枪如雷劈,吕布的兵马纷纷挂彩而死。
吕布看见被伏军团团围住,男人的肾上激素猛增,大发神威,死战得脱,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濮阳城中。这一战,吕布折损了很多兵马,导致士气低沉。
曹操看见吕布龟缩在城中不出战,命令部队日夜加工,赶做攻城的器械,准备再次攻打濮阳城,把吕布赶出兖州,恢复失地。
就这样,双方对峙着,两军相持一百多天。夏去秋来,蝗虫忽起,食尽禾谷。不仅老百姓饥饿不堪,双方众将士也饥饿不堪。吕布军中的粮食吃光了,曹操粮缸里也没有几斛谷米了。
这一年东郡谷米一斛值五十多万钱,人民相食,以至于“人吃人”这种悲惨人寰的现象层出不穷。两军粮绝,无力再战,只能暂且罢兵。
于是双方各自撤兵,濮阳大战暂时告一段落。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8 18:12:27 +0800 CST  
第十七章 乘机而起

曹操与吕布在濮阳鏖战,在秋季蝗虫食尽禾谷后,双方粮绝,不得不暂且罢兵,濮阳大战暂时告一段落。
此时各地的英雄豪杰,纷纷乘机而起。其中有两个人,他们将在以后的岁月里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这两个人就是孙策和刘备,他们都是当世豪杰,汉末群雄的代表人物。
东汉末年注定是一个热闹的时代,无数的风流人物在这个时代诞生,无数的社会精英在这个时代创业。他们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前辈创业者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在残酷的斗争中如何杀出一条血路,他们的奋斗经历值得我们思考。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9 10:03:59 +0800 CST  
【小霸王孙策】
我们先来介绍一位弱冠之年的伟大创业者:
孙策,字伯符,175年生人,吴郡富春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江东集团实际创始人。
自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孙坚被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孙策将父亲孙坚葬在曲阿后,他举家渡江迁到江都。
在江都为父亲守孝的孙策,他冷眼看着局势的变化,待时而动。孙策其人武勇犹如西楚霸王项羽,江湖人称“小霸王”。孙策的武力指数可以和项羽李元霸等人有得一拼,但是我们知道,仅靠武勇是不太可能在这个乱世之中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最多也只能给别人当一个高级别的打工仔。孙策少年时已经结交了很多社会上流人物,江淮一带很多名士都是他的好朋友,其中周瑜就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孙策是一个富有激情的创业者,他有勇有谋,年轻有为,他时刻把父亲孙坚的遗业牢记在心里。
但自从孙坚死后,孙家的创业团队连跳槽手续都没有向孙策办理,全部投奔了新老板袁术,去袁老板那里干活。孙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孙坚的员工跑到袁术那里干活。人情冷暖,世态淡凉,这是未成年人孙策在父亲员工走光后的体会。
等到三年守孝期结束后,孙策到寿春找袁术,打算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老员工,自己创业并为父报仇。
孙策对袁术说道:“亡父以前从长沙带着弟兄们出发讨伐奸臣董卓,与您相会于南阳,同盟结为好朋友,共同讨伐董卓。后来亡父不幸身亡,以致于事业不能完成。我有感于先人的旧恩,要为亡父报仇雪恨,但愿您能理解我的心情,我不胜感激!”孙策的言外之意无非是说:袁老板,您财大气粗,您行行好吧,把我的父亲的那点老员工还给我。
袁术是一个精明的老板,他知道孙策的意思,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把孙坚那批久经沙场磨练的老员工交给孙策呢?但袁术也没有当面拒绝孙策的请求,便这样答道:“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现今丹阳是出产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招兵买马。”这无疑就是一个推辞,就像现在许多精明老板对要求加薪的员工说道:你去非洲开拓新市场,那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干好了自然给你加薪。
年轻的孙策终于明白了人情世故,在乱世之中,利益至上,其他的一切都是虚的。
没办法,孙策只能把母亲迁居曲阿,带着朋友吕范等人一起投靠舅父吴景。在舅父吴景的帮助下,孙策在丹阳武装部门口竖起了征兵大旗,召募得几百人。后来孙策在讨伐泾县山贼头子祖郎时,差点被祖郎砍掉了。这下子孙策明白了新兵蛋子的战斗力如此不堪一击,都不如草寇强。
孙策只能带着这几百名残兵重新回到袁术那里,把所有的情况详细的向袁术汇报了,强烈要求袁老板无论如何都要交还他老爸的旧员工。袁术看着灰头土面的孙策,觉得再独占人家的老员工会被他人看不起,才不情愿的把孙坚一千多名业务精熟的老员工交还给孙策。就这样,孙策有了自己的第一支创业团队。
有了创业团队的孙策,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袁术,而是继续留在他的手下干活。孙策天生就是一个创业者,干起活来不知疲倦,把每一件事都干得有声有色,甚至连袁术的资深管理人员乔蕤、张勋等人都自叹不如,倾心敬重孙策。
袁术看见孙策这么能干,常常叹息道:“如果我袁术有孙策这样能干的儿子,就是死也瞑目,人生无憾啊!”
天底下能折服骄慢的袁术的人没有几个,而弱冠之年的孙策能彻底让袁老板打心底下佩服,难怪乔蕤、张勋这些老油条倾心敬重孙策这个后辈。从袁术这句话中,可见孙策在袁术手下干活有多么出色了!
袁术看见孙策工作这么出色,答允让他升职,去九江当市委书记。可是让孙策想不到的是,袁老板的委任书下来后,九江市委书记的人选变为丹杨人陈纪了。
袁老板的变卦,让孙策觉得很不爽。但不爽归不爽,生气归生气,此时的孙策还在袁老板手下干活,只能把这种不满隐藏在心底,就像现在的打工仔们在老板手下打工,即使对老板不公平的待遇不满,在跳槽之前也不能过分表现出来。
在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之后,不久袁老板又看上了徐州这块地盘,想把它占为己有。在出兵之前,袁老板要求庐江太守陆康免费提供三万斛军粮给他。袁老板这行为有点像《水浒传》里的山大王一样,出兵外出打劫了,还要求附近的大户人家给他提供军粮。陆康当然不理睬这无理要求,于是袁老板勃然大怒。
这时候袁术听说孙策以前曾求见过陆康,陆康只让自己的秘书接待他。孙策认为陆康看不起他,因此对陆康怀有恨心。袁术知道孙策对陆康怀恨在心,便对孙策说:“先前我错用陈纪当九江市委书记,常恨我的本意未能兑现。如今你如果能搞定陆康,庐江的市委书记这个位子就非你莫属了。”
孙策得到袁术的承诺后,兴奋的带兵攻打陆康,很快就搞定了陆康,把整个庐江都打下来了。就在孙策还在兴奋的等待袁术的正式委任书时,却传来的一个让孙策傻眼的消息:袁老板任用他的资深老员工刘勋为庐江新任市委书记!
袁术再一次食言了,孙策更加失望了,明白跟随袁术这种不讲信用的老板是没有前途可言的。袁术给孙策开了两张空头支票,毫无考虑到孙策的感受,尽情的忽悠了孙策。如果说袁老板第一次签名时手抖了签错了字,还可以理解,但第二次签字时总不能拿眼花或健忘来搪塞了,换做谁都不会再相信了。
从这一刻起,孙策心中就有自立门户的念头,坚信只有靠自己的奋斗,才可能成功的。
这次孙策成功攻陷庐江,扬州刺史刘繇忧心忡忡,因为他曾经与孙策的舅父和堂兄有过摩擦,把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都撵走了。因此刘繇看见孙策攻陷了庐江,自己的地盘与庐江近在咫尺,担心他们与袁术、孙策联手吞并自己,便派樊能、于麋东往驻扎横江津,张英驻扎当利口,以抵御袁术等人的攻击。
袁术调兵遣将,派惠衢、吴景与孙贲共同领兵攻打张英等人,久攻不下,毫无进展。吴郡都尉朱治原来是孙坚的老员工,发现袁术政德不立,就暗中去拜访孙策,劝说孙策趁机收取江东,把江东做为自己的根据地来创业。孙策于是对袁术说道:“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意过江帮助我舅父打败张英等人,平定江东后我就在本地召募士兵,至少可召募三万兵马,到时候我再率领部队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用来辅佐您匡扶汉室。”其话的潜台词是:袁老板您赶紧我孙策去干掉刘繇,成功后我就在当地招兵买马,至于是不是再继续回来给您打工到时候再说。
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孙策渡江去攻打刘繇未必能成功,就答应了孙策的请求。为了表达自己的气度,袁术上表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但只给孙策配备一千多名的士兵,几十匹战马,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的一个低配置的独立团。孙团长就这样带着千把人几十辆破烂的“摩托车”(战马),外加愿意跟随的几百号宾客,开始了他的南征北战之旅。
孙团长来到了历阳,对于他来说,经过在丹杨募兵的磨练,如今拉壮丁入伙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很快他的独立团就发展到五六千人的部队,差不多就变成了一个加强旅。这时孙策派人快马加鞭送信告知好朋友周瑜,他已到了历阳,于是周瑜也领着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前来迎接孙策。
孙策见状握着周瑜的手,十分高兴地说:“我得到了周郎,大事就顺利了。”
整编了部队后的孙策,然后渡江转战,所向披靡,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孙策部队纪律严明,军容严整,所过之境秋毫无犯,广大老百姓们都争先恐后依附他。
现在的孙策,他不再只拥有装备落后的一千多人的部队,而是拥有了一支六千人的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不再是孤立无援的孙策了,而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新老板了。
此时孙策的手下,将才云集,兵强马壮,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过来给孙老板打工,尽心尽力的干活,大伙们都愿意效死于他。
孙策正式开始了他的霸业,在江东创业,成立了江东集团,他即将完成了父亲孙坚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9 12:32:02 +0800 CST  
【刘备入主徐州】
在孙策开始了他的霸业的同时,也有一个人迎来了他的幸运之旅。他就是刘备。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十二月,徐州牧陶谦病逝,在临死之前对秘书长糜竺说:“没有刘备来治理,徐州是不得安定的。”
在陶谦死后,糜竺立即率领外交团去小沛迎请刘备来徐州当州牧。
刘备对糜竺的外交团说道:“刘某人水平低下,实在不堪重任啊!”
下邳人陈登对刘备说道:“当今汉室衰颓,天下大乱,建功立业,即在今日。徐州是殷实富庶之地,百万人口,这是一块黄金地盘,您要是在这里创业,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刘备答道:“袁术近在寿春,他家四代有五人担任三公职位,天下人心仰归,您可以把徐州托付给他。我的水平实在有限,不敢担任这个省部级干部啊。”
陈登耐心的说:“袁术骄横自负,不是治理乱世的人才。现在大家计划为您招募十万步骑兵,这样进可匡扶朝廷、安民济世,建树五霸功业;退可割地称雄,功垂青史。大家诚心诚意辅佐你,如果您不答应我们的请求,那么我陈登也就难以接受您的意见了。”
大名士孔融也劝道:“袁术算什么东西?他除了有祖上的那块金字招牌,水平低得要命。再说他岂是一位忧国忘家之人!他不过是坟墓中的枯骨,根本不值一提。当今时势,百姓拥戴贤能者为主,对上天之赐辞而不受,将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啊。”
刘备听了孔融这话,不再推辞了,糜竺立即捧上徐州的牌印交送给他,正式当上了徐州牧。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东汉末年官员办理业务效率真高啊,即使是省部级干部入职,手续也简单有效,连向中央报告的程序都免了。
至于刘备推辞接管徐州是真心实意的,还是口是心非的,这已经无关重要了。就这样,刘备入主徐州,当了徐州牧,把他的创业团队从小沛搬入了徐州政府大厅,暂时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这一年,刘备三十四岁。
顺便提一下,当年十二月,益州牧刘焉病死,其子刘璋子承父位,袭位当上新的益州牧,成为偏隅一方的土皇帝。刘璋成了新任益州土皇帝,过着他幸福的生活,嘴里哼着调子:山高皇帝远,你能奈我何?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帝国中兴已经无望。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09 19:18:10 +0800 CST  
第十八章 帝王的悲哀

吕布与曹操在濮阳打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时,长安城里也暗涛汹涌,一场斗争在酝酿之中,京华狼烟即将再起。
住在长安这个临时都城中的汉献帝刘协,他有一种预感,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是为了狂风暴雨的到来做准备的。
于是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春正月十一,汉献帝刘协大赦天下,为的就是祈求上天能保佑这个动荡的国家,也保佑他这个不幸的皇帝过上好日子。
自从李傕郭汜等人占领长安后,威逼皇帝给他们封官赐爵,便把持了朝廷大权。
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汉献帝刘协,他真实的感受到了这个帝国在乱臣贼子的控制之下,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10 15:42:52 +0800 CST  
【权力游戏】
山河破碎风飘絮,帝国飘摇雨打萍。
大汉的江山支离破碎恰如被风吹散的柳絮;帝国集团摇晃得如同风吹雨打中的浮萍。
国家破碎无可挽回,帝国大夏既倾将倒。
这个内心敏感的少年皇帝刘协看着千疮百孔的国家,一阵悲凉之感渗透内心深处。
风雨飘摇之中的帝国,皇帝的安危又有谁人来关心?
西凉集团自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反攻长安,入主了长安城后,他们的头头脑脑们就玩起了权力游戏。他们威逼汉献帝刘协给他们拜将封侯。于是李傕当了车骑将军,封为池阳侯,领司隶校尉,统领全国兵马;郭汜当了后将军,封为美阳侯;樊稠当了右将军,封为万年侯。张济当了骠骑将军,封为平阳侯。他们从默默无闻的校尉一下子就跃为堂堂的大汉将军,一步跳过龙门,走上了升官发财的阳关大道。
李郭樊张这四人顺其自然的成为后董卓时代的“四驾马车”,朝廷的一切权力都在他们的手中。他们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生杀予夺之权全部在他们手中。
权力就像烈马,如今李郭樊张这四人同时乘坐在由四匹烈马驾驶的“马车”上,兴致勃勃的玩一个名叫权力的游戏。
李傕叫道:马车向东行驶。
郭汜叫道:马车向西行驶。
樊稠叫道:马车向南行驶。
张济叫道:马车向北行驶。
权力就是这么神奇,它可以把看似是亲密无比紧绑在一起的战友,使他们轻而易举的分散开了。
由于李郭樊张这四人玩不和谐这个名叫权力的游戏,不久他们就产生了矛盾。
这个矛盾的产生,直接让“四驾马车”变成了“三驾马车”——樊稠被李傕砍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经过吧!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征西将军马腾因有私事求于李傕,但李傕不客气的拒绝其请求。因此马腾与李傕有隙,于是联合韩遂举兵进攻李傕,教训这个来自边陲地区的小混混。
在长安的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等人听到马腾起兵进攻李傕,便策划让马腾袭击长安,他们为内应来诛灭李傕这帮无恶无作的小混混。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书生内应,三天泄密!就在马腾、韩遂率军进驻距长安只有五十里的长平观,直逼长安时,种邵等人的计划就泄露了,这保密工作做得真是差到姥姥家了。种邵等人虽然没有当潜伏人员的潜力,但他们绝对有当田径运动员的潜质。他们一听到内应计划泄露了,还没等到裁判员李傕的发令枪声响起,就争先恐后从长安城起跑,一口气跑到了槐里才刹住了脚步。
由于种邵等人里应外合的秘密泄露,马腾失去了内应。李傕看见马腾、韩遂率军来攻打他,便派樊稠、郭汜以及自己的侄子李利出兵进攻马腾、韩遂。
在进攻马腾、韩遂时,李利出工不出力,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樊稠见状便斥责他说:“人家跑过来是要砍你叔父的脑袋,在战场上你还胆敢如此松懈,难道我不能砍你项上人头吗?”
李利被樊稠当众骂的狗血淋头,只能脸红红的低着头站着受骂。虽然他不敢顶嘴,但他心中已经埋伏下了报复樊稠的想法。
樊稠勇猛无比,肌肉发达得像一个拳击运动员,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好料,打仗很有几把刷子。他率领部队把马腾、韩遂联军打得落花流水,退走凉州。樊稠率军追击败军,在马腾、韩遂的屁股后面穷追猛打,一直追到了陈仓。
韩遂看见樊稠像一个跟屁虫一样,甩也甩不掉,自己跑也跑不了,再这么耗下去,自己的军队就会被樊稠沿途吃光了,到时自己只能回凉州当光杆司令了。韩遂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摆脱的好办法。于是韩遂干脆不再跑路了,摆着酒席坐着迎接樊稠的到来。
樊稠看见韩遂这个模样,心中有点诧异,不知道韩遂的葫芦里卖什么药?韩遂看见樊稠带着部队来了,便满脸笑容骑着高头大马迎接上去说道:“天下之事反覆无常,就是孔圣人也难以预料!今天咱们虽有些小摩擦,所争的并非私怨,都是一些国家的事。咱们是老乡,抬头不见低头见,喝着同一条河水,乡里乡亲啊!如今就要分开了,咱们应该好好叙一叙老乡的交情,应当善言好语彼此告别。万一以后我们还会碰面,我们也不会尴尬了,所以我想和老兄你谈一谈。”
樊稠听了韩遂这番话,觉得也有点道理,老乡嘛,关系也不能搞得太僵。再说韩遂的部队的士兵也是西凉子弟,说不定他们当中有的人还是自己远房十八代亲戚,怎么能赶尽杀绝呢?
别人敬我一尺,我尊别人一丈。于是心地淳朴的樊稠叫自己的部队放下手中的大砍刀,不要再砍杀韩遂部队的西凉子弟兵。
他们二人并马拉着手臂,走到士兵们听不见但能看得见的地方,用家乡话聊了很多有趣的事儿。
韩遂问道:樊稠老兄,你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被邻居家的小丽姑娘看见了,吓得我们捂着胯部逃跑这事儿?
樊稠答道:韩遂老弟,我怎能记不得呢?我还看见你朝小丽姑娘扮鬼脸,吓得人家闺女脸都红到了脖子上了。
于是韩遂与樊稠哈哈大笑,说笑了很久,才意犹未尽握着手告别了。
班师回朝后,李利告诉叔父李傕这事儿,把韩遂与樊稠交谈的场面绘声绘色的叙说了一遍,并提醒道:“樊稠与韩遂并马说笑,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话,但看着他们的表情神态,就像一家人一样。他们的关系很亲密,叔父您要防备一下。”
李傕听了侄儿李利这话,又联想到为樊稠作战勇猛,部属都很拥戴他,并把他当偶像来崇拜。种种迹象表明,樊稠有可能对自己无利,于是李傕对樊稠有猜忌之心。
但李傕还是无动声色,让朝廷加樊稠开府的权利,给予他参与选拔举荐官吏的权力。这是李傕的缓兵之计,他在暗中调查樊稠的举止行动,想找出樊稠蛛丝马迹的过分举动。
到了第二年二月,樊稠准备率领部队东出函谷关,防御关东诸侯,于是便催促李傕给他增兵。李傕想起了当初樊稠私自放走了韩遂,如今樊稠又要增兵,很像图谋不轨的样子。于是李傕叫人给樊稠传话,叫他带着董卓部将李蒙过来参加军事会议,大家一起聊天喝酒讨论目前的军事形势。于是樊稠带着李蒙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李傕看见樊稠和李蒙过来了,亲手递了一杯美酒给樊稠,说道:樊老弟,多日不见了,你好像变瘦了。
樊稠一口喝尽杯中的美酒,答道:如今军务繁重,吃喝无味睡觉不好,所以变瘦了。
李傕脸色一变,问道:你要那么多兵干嘛?
樊稠惊讶道:难道李大哥明知故问吗?当然是带兵到函谷关去打关东那群小贼啊。
李傕听了这话,手中酒杯掉落在地,当的一声。
以摔杯为号的刀斧手见状,马上跳了出来包围了樊稠和李蒙。
樊稠和李蒙傻眼了,这种事情他们见多了,马上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李傕外甥骑都尉胡封就这样在会议上刺死了樊稠和李蒙,顺其自然李傕兼并了樊稠和李蒙的部队。
但是李傕却不知道,他的这个举动传达出了一个非常不友好的信号——我想杀谁,就能杀谁!于是诸将更加相互猜忌,渐渐与李傕离心了。
在李傕杀死了樊稠时,郭汜张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张济则是冷眼旁观。他们虽然不讨厌樊稠,但也没有反对李傕杀死了樊稠,好像樊稠的死活与他们无关。
当时张济在“四驾马车”中力量最弱,所以外出领兵驻守弘农,朝政由李傕、郭汜和樊稠三人掌管,如今樊稠被李傕干掉了,朝中只剩下了“两驾马车”。张济冷眼旁观着长安所发生的一切变故,不动声色。
樊稠在这个权力游戏中彻底失败,而李傕也只是暂时胜利罢了。至于郭汜张济等人,他们也会在这个权力游戏中输光家底的,只不过慢输了一两年而已。因为人一旦陷入了争权夺势的权力游戏当中,很少有人能幸免的,玩权力游戏就像赌博一样,输家很多,最终的赢家没有几个。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10 21:04:19 +0800 CST  
【吃醋的女人是可怕的】
李傕干掉了樊稠,非法继承了樊稠的遗产,怕别人对他不服气,便极力拉拢郭汜。
郭汜看见李傕把他当兄弟来看待,三日一小席五日一大宴,好酒好菜的款待他,便也对李傕充满了好感。于是他们称兄道弟,每日花天酒地,从早喝到晚,乐此不疲!有时候郭汜喝大了,干脆在李傕家睡觉,睡醒了再继续喝。李傕包吃包住,郭汜喝醉就睡,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如此一来,郭汜就经常夜不归宿,把老婆一人留在家里空守闺房。长夜漫漫,寂寞孤独,郭汜老婆望着孤灯冷月,苦等老公回家,犹如日本妻子一样等待着下班后的老公回家吃饭。但是喝嗨了的郭汜,已经完全忘记了家庭,忘记了空守闺房的老婆。
不久郭汜老婆发现了李傕婢妾长得很好看,害怕她老公色迷心窍,暗中和这个狐狸精有一腿,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她更加害怕自己被夺爱,就有了离间郭汜与李傕的想法。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苦等,一次次的冷落,郭汜老婆吃醋了。吃醋的女人是可怕的,吃醋的女人是有嫉妒之心的。
有一次,李傕派人送给郭汜一些美食特产。郭汜一看这些色味俱佳的美食,就要拿起来解馋。他的老婆制止道:“食物从外边送来的,都要小心提防别人下毒。”边说边用手指夹起里面的一粒豆豉,展示给郭汜瞧瞧,告诉老公这就是毒药,谁吃了立马倒毙。
郭汜仔细瞧着这粒黑不溜秋的豆豉,越看越像传说中的索命丸,于是郭汜也起了疑心。他老婆还提醒道:“一山不容二虎,小心李傕有不轨之心,否则到时候追悔莫及!”
郭汜联想樊稠事件,自此郭汜在心里也对李傕有所防备了。
但是郭汜是一个酒鬼。酒鬼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忘记他所说过的话。过了几天,李傕再次宴请郭汜来他家喝酒。郭汜一听到有美酒喝,便忘记了他老婆的话,屁颠屁颠的跑到李傕家去喝酒。
我们知道,酒鬼喝酒就是酒到杯干的,自然这次郭汜也喝的不省人事,酩酊大醉。酒醒以后,郭汜觉得有点不舒服,浑身无力,想到自己醉酒时东倒西歪的模样,认为李傕一定给自己下了毒药。人醉酒后有点不舒服,就犹如运动过量后肌肉酸痛一样,这是正常的生理状况。但郭汜智商分数和认知水平只能让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口咬定李傕给自己下了毒药。
郭汜想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解毒办法——找来粪汁喝了解毒,用粪味强行来了一次催吐,相当于现在医院给中毒者的洗肠项目。(过程自行理解,吃饭勿喷!)
喝了粪汁,大吐后酒劲也就过去了,喝粪汁催吐解酒后的郭汜觉得整个人舒服多了。这更加坚定了郭汜心中的想法——李傕就是想毒死自己,兼并自己的部队!
郭汜老婆又不失时机对她的老公说:我说的话没有错吧?
什么也不用再说了。李傕,你休想毒死我!我和你有不戴共天之仇!
郭汜终于火山大爆发了,率兵主动攻打李傕。
就这样,在郭汜老婆的挑拨下,郭汜与李傕的关系产生了裂痕,由亲密走向怀疑,由怀疑走向提防,由提防走向猜忌,最后由猜忌走向反目。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11 12:32:14 +0800 CST  
【巷战】
李傕岂是一个容易欺负的人?不由分说,李傕点起本部兵马,来杀郭汜。
李傕郭汜的矛盾终于激发了,上演了一场场长安街头大械斗。在长安城内,李傕与郭汜为我们演绎了什么叫做巷战!
李傕郭汜不是巷战的首创者,但纵观历史,他们绝对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二月,李傕和郭汜反目成仇,各自率领部队在长安城互相攻击。
李傕和郭汜都是西凉集团的大佬,各拥有数万兵马,手下精兵猛将如云。这两个大佬一生气起来,就纵兵在长安城内混战。
双方数万人马在城内大混战,在街巷之间逐街砍杀,在居民屋顶逐屋射击,进行着一场以建筑物为参考物的争夺战。
在巷战中,想分清敌我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数万人就拥挤在大街小巷之中,每一座房屋、每一堆瓦砾、每一堵矮墙,都有双方的士兵。巷战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敌我混杂、犬牙交错,危险性强;二是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三是机动性差、逃跑困难,死耗到底。
一时之间,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之中都是贴身肉搏短兵相接的士兵,把整个长安城挤得水泄不通,犹如今天“十一黄金旅游周”的八达岭长城一样壮观,双方可以互闻对方的汗味。当然这不是在欣赏美景,这是在战场,双方自然可以肆无忌惮互砍对方的脑袋,长安城内每一寸土地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其实,我们从微观角度来看,李傕部队与郭汜部队的巷战,也可以看做是街头帮派的群殴。
顾名思义,群殴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打人揍人,许多人在一起大打出手。群殴基本特点是是贴身肉搏,一人倒地十人踩踏,血与肉的搏击。
看过90年代古惑仔系列电影的读者,应该清楚的记得,浩南哥山鸡兄带着一帮手拿钢管手持菜刀的弟兄们,出去和对方打群架时,山鸡兄总是热血地冲在最前头,为的就是己方能从气势上压倒对方,震慑对方的小混混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不过长安街头的混战,它的残酷性在于,参战的士兵就是尿急也得憋着,你不能解开裤子撒尿,因为对手的砍头刀就在旁边候着。
长安城的这次巷战的精彩程度,绝对不亚于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巷战和柏林巷战。长安巷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巷战,一个用累累白骨堆成的战役。
楼主 蓝水飞舟  发布于 2019-09-11 18:10:18 +0800 CST  

楼主:蓝水飞舟

字数:332432

发表时间:2019-08-19 21:49:0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6 16:50:56 +0800 CST

评论数:859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