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汉兴的那些年

引言
从来对历史都很感兴趣,煮酒论坛上也看了不少各位大神的作品,受益良多。
自己也准备了很久,想写关于从秦朝统一后灭亡到汉朝建立这段历史。从来没写过长篇,不知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28 09:05:00 +0800 CST  
公元前256年,乙巳年,周郝王59年12月的一天,沛县丰邑中阳里,有一刘姓人家,添了个男丁。这家户主人,后人都称他刘太公。刘太公给这个男孩取名为刘季。
刘季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汉高祖——刘邦。
伟大的人物总要吹嘘一个神奇的出生方式,才能与他后来的功绩相匹配。
至于刘季的出生不应该说神奇,而应该说诡异。
他的母亲刘媪(当时对妇女的称呼,与现在的大娘、大妈同)。在湖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合(这个不好查证),是时天昏地暗,刘太公去找刘媪,竟然见一蛟龙在她身上,真是咄咄怪事。刘媪回家没多久,发现自己怀孕,之后生下刘季。
刘季的长相和上面的事情很能沾上边,据说他的相貌和龙很像,额头像龙一样丰满,胡须也很漂亮,虽然不像关二爷的胡须漂亮的出了名,整体来说,用当年的评价标准是小伙子长得很帅。
刘季并且有物证为凭,左大腿长了七十二颗黑痣。
可见刘邦在编造的时候还用了点心。
有的人编的时候一点也不符合自身条件,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编的就有些漫不经心,说他出生的时候,房中布满香气,而且一整夜都不曾散去(异香经宿不散)。
细想想这个黑胖子(参见画像),怎么也给异香搭不上边。他这样说的原因,是根本让人无法查证。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28 09:25:49 +0800 CST  
刘季是刘太公的第三子,长子刘伯,次子刘仲。古时候排序伯(老大)、仲(老二)、季(老小)。
也可以称他们,刘老大,刘老二,刘老小。
刘太公给刘季取得名字并没有特殊的含义,不像现在给儿子取名,一家人围在一起,把本新华字典翻得哗哗响,然后争的面红耳赤,给儿子取了一个自认为很有含义的名字。
更有甚者,跑到算卦的摊前,根据“五行八卦”结合孩子的出生年月,推断孩子该叫什么名字,好让孩子沾着名字的运,将来好飞黄腾达。
刘太公虽然给儿子名字取的随意,并不妨碍刘太公对儿子的爱,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代,刘季被他的父亲送去读书。
刘季小时候是懂事孩子,刘太公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自己的祖坟能冒次青烟,将来刘季能出人头地,光复刘家从前的荣光。
刘太公听自己的父亲说过,自己的祖父刘清,曾做过魏国的大夫。
他毕竟低估了他这个儿子的能力,按他的想法,他家的祖坟应该成了火焰山,因为他这个儿子将成为一位名垂青史,改变历史的人物。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28 10:29:31 +0800 CST  
偶像的影响
刘季年轻的时候毫无成大事的征兆,他净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
刘季常和沛县的豪强王陵待在一起,是王陵的跟班(以兄事之)。
王陵是死心眼又很要面子(后面会提到)的人,但他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讲义气,他对刘季的影响很大。
刘季从王陵那里常听他讲侠义的道理,王陵在刘季面前经常提起一个人——信陵君。
王陵每次说到信陵君的事迹,眼神中满是崇拜。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28 15:00:23 +0800 CST  
刘季对信陵君极为神往,视之为偶像,即使日后刘季成为皇帝,只要路过信陵君的墓地,总会亲往祭拜。
信陵君是封号,真实名字叫魏无忌,魏国贵公子。在当年要比现在的刘德华还要出名,他窃符救赵,知死而往的勇气,在游侠之风盛行的时代算得上全民偶像。
千载之后,其名犹存,“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李白也认为如能与信陵君相交,当为人生一大快事。
刘季视侠义为人生追求,他的疯狂举动,差点让刘太公背过气去。
刘季不惧路途遥远,为追信陵君遗踪,只剩身来到魏地,在外黄县(今民权县),刘季结识了名人张耳(以后会提到),在张耳的家中,常常一住数月。
这样的游历,刘季曾有多次。
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因为秦国的制度,扼杀了刘季的游侠梦。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29 09:32:37 +0800 CST  
秦国是依法治国,一切皆决于法,对于刘季这样的浪荡之士,专门有对应的《游士律》,不允许闲杂人员乱窜。纵然是公务人员出差,也要持有符节。
符节是身份证明和通行凭证,类似于今天身份证的功能。
如果在一个地方呆闷了,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对不起,你走不了。
需要先向当地政府申请“符传”证明自己的合法。
除了做生意的需要四处进货,普通老百姓一般都会很老实的待在原籍种地。
做生意的地位低,政府有意识的压制,不像今天对生意人推崇备至。
由于其中有巨大的利润,无论何时,总会有很多人愿意从事此行业。
秦政府对于生意人也有专门的法律,不是你想做生意,去工商局扯张纸挂在墙上就能开张。
先要查查你有没有违法乱纪的事,若有案底,那你就死了做生意的心吧!
如果你是清白的人,会给你一张“市籍”,证明你是合法经营。要是外出进货,也要有符传,在途中过境,要交过境费。
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制规范秩序。
所以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只能在户籍地活动。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29 09:57:16 +0800 CST  
刘季不得已,中止了自己热爱的游侠事业。
虽然政府有各项限制,刘季依旧是不经商、不种地、不读书,他不知从何处得来一把三尺长的破剑,天天绑在腰间到处晃悠。
用现在的话说,整个一个“二流子”,确实招人厌。
这样的人,自然不敢有人把女儿嫁给他。
刘太公曾生气的指着刘季说:“你看看你二哥,朝夕劳作,挣得偌大的家业,你瞧瞧自己,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
这样的话很伤人,我是身有体会。
记得小时候,一家人正其乐融融的吃饭,忽然父亲说起邻居的“二狗子”,在这次考试中又得了第一名,接着是拿我和二狗子比较。父亲会由成绩在涉及到各方面,说到激动处,父亲会放下碗筷,扭着我的耳朵,来发泄他对我的不满。第二天,如果见到二狗子,我恨不得上前去殴打他。
对于刘太公这样伤自尊的话,刘季一直耿耿于怀,多年以后,他都不曾忘却,在他当上皇帝之后,他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还提起这事,来调侃他的父亲。
自己的父亲都这样评价他,乡里乡亲的人,对刘季也有评价——无赖。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29 13:43:58 +0800 CST  
说刘季无赖,确实有些冤枉他,他除了不干活,不工作,好吃懒做,喝酒吹牛等具有无赖身上的典型特征外和评价标准外,他还有一样无赖身上没有的特征。
是他经常犯法,无赖一般是不怎么敢犯法的。
刘季是经常犯法,犯法之后他经常躲到他大哥刘伯的家中,而且去的时候,刘季还要带些兄弟。
刘季混了多年,见过些许世面,外加他为人比较讲义气,算得上片区的带头大哥。既然是大哥,自然要承担兄弟的吃喝,不然谁会跟你混?当年信陵君招门客,不仅承担门客的食宿,并给予一定的工资。
刘伯不是信陵君,没那么大的家业,可是对于他这个弟弟的到来,总是倾其所有。
刘伯是个好哥哥,刘季却不是个好弟弟。
在刘伯死后,刘季又一次领着他的狐朋狗友到刘伯家蹭饭,这次接待他的是大嫂。
刘伯虽然去世了,家中常得刘太公的接济,也能吃上饭。但是肯定架不住刘季这帮五大三粗壮年男子这样来吃。
这次到吃饭的时间,刘季和他的兄弟和往常一样,在饭桌前等了很久,都没等到食物。
忽然从厨房中传来,勺子刮锅底的尖锐刺耳之声,这是大嫂告诉众人,锅中已无粥,饭我们已经在厨房吃完了。
大家都知道大嫂的意思,都讪讪的告辞离去。
刘季走到厨房,见锅中尚有粥。一时羞愤交加在厨房门前呆呆的站了半响。
之后,刘季拂袖而去。
这次丢人确实丢到了家,伤自尊太伤自尊了。经常白吃白喝,他还有了脾气!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30 07:57:53 +0800 CST  
刘季不这样认为,自己仅存的一点自尊也被人损伤殆尽。
这次确实伤了刘季的心。
心是身体最坚硬的地方,可以坚比铁石。也还是人最柔软的部分,亲人往往更容易让柔弱的心受伤。
父亲不喜欢自己,家人羞辱自己,邻里厌恶自己,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也不容易。
刘季决定改变自己,他要让看不起他的人洗眼来看。进入仕途,这是刘季唯一的选择。
刘季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主要是他有这个条件,这还从秦朝的官员制度说起。
这是个枯燥乏味的话题,但这种制度对以后农民起义的迅速壮大,以及秦王朝的轰然崩溃都有莫大的关系。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30 16:40:46 +0800 CST  
@李明词 2019-06-30 17:03:25
-  -  -
-----------------------------
后续还有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6-30 17:16:48 +0800 CST  
秦国统一天下后,把中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
当时的郡相当于现在的省。
郡中除了郡守、郡尉、郡监(监御史)由中央委派,其余人员由郡守负责向社会招聘。
如果把秦国中央比作总公司,那么郡相当分公司。郡守是分公司的总经理,分公司除了总公司派的人外,其余的人员,有总经理招聘,工资待遇根据总公司的规定统一发放。
分公司总经理可以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但是这要在不违背总公司意志和制度的前提下。
可见郡守的权利对国家的影响。
郡守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总理全郡的所有事物。当然,古代和现在官员没有可比性,义务虽然不一样,但权利差不多。
郡尉,负责全郡的甲兵训练和管理,以及全郡的治安状况。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和省公安厅长相加。
郡监,又称郡御史,主要监察整个郡的官吏。和现在的省纪委书记差不多,之所以说差不多,是因为郡御史是由皇帝委派,权利很大,牛一点的御史,还要插手地方上的军事。如泗水郡的御史监平,曾直接率兵打仗,后面会提到这位兄弟。
郡下设县,县中除县令(或县长)由中央委派外,其余也是社会招聘。
委派的成为官,招聘的称为吏,如后来的宋江大哥,常自称为——郓城小吏。
在秦朝,招聘吏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学校内部考试,各郡和中央设有专门的学校,专门教授为吏之道和秦朝的法律。毕业的学生至少要会写5000个字,还要通晓秦朝的法律。
毕业考试中,成绩最优秀的到中央去工作,一般的待在郡内或县内,差的滚蛋。
没有补考,如果在考试那天,正好赶上你跑肚拉稀、头疼脑热、只好自认倒霉。
刘季对于考试,基本没戏。学校招收的学生,大约年龄在17岁左右,刘季已经三十多岁,将近四十,算得上严重超龄,已经没有培养价值。
所以刘季想做小吏,只能走第二种途径。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1 08:04:07 +0800 CST  
正在努力更新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1 09:41:07 +0800 CST  
是周赧王——周赧王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1 10:40:17 +0800 CST  
第二种,是被推择为吏。
这一种,条件简单,三十岁以上(当壮以上),有一定的善行(没人遵守),县令向郡守举荐,郡守没功夫一个一个考察,一般都会按县令的举荐文书批准。
这种方式,关乎广大百姓的根本利益。因为县令所举荐的人,大多都是些当地的豪强、无赖、二流子之类的货色,目的很简单,这帮人能干活。
秦国之所以不停的打仗,兼并六国,是为了增加土地,土地多了,人口也就多了,国家的税收相应的也增加。
收税的时候,如果只是些刚出学校,只知律法知识的年青人,很难完成秦朝的重税指标。
老百姓,每天都吃不上饭,哪有钱交税。
年青人脸皮薄,动作比较文雅,容易被糊弄。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1 13:38:24 +0800 CST  
负人,背后有政府的支持,更加的无法无天。你家里养了几只鸡,他们可能都清楚。
咣、咣、咣,“开门收租税。”
“什么,没钱?那哥们就拿东西,家里有值钱的统统拿走。”
“没东西,把人带走,关牢房,到时候拿钱来赎人。”
“管你吃上饭,吃不上饭,先要保住老子的饭碗。”
这种制度在中国古代,存在了几千年。国家太平的时候,需要依靠他们压榨百姓。
在法律不可触及的远方,在权力出现真空的地方,解决的方式,就是这种野蛮的制度。
这种推选为吏的方式,还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家庭贫困者不能为吏。当年韩信同志,之所以做不成小吏,就是因为家庭贫困,连饭都吃不上(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这样的目的为了稳固统治。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1 13:41:30 +0800 CST  
@秋风故国 2019-07-01 13:38:24
第二种,是被推择为吏。
这一种,条件简单,三十岁以上(当壮以上),有一定的善行(没人遵守),县令向郡守举荐,郡守没功夫一个一个考察,一般都会按县令的举荐文书批准。
这种方式,关乎广大百姓的根本利益。因为县令所举荐的人,大多都是些当地的豪强、无赖、二流子之类的货色,目的很简单,这帮人能干活。
秦国之所以不停的打仗,兼并六国,是为了增加土地,土地多了,人口也就多了,国家的税收相应的也增......
-----------------------------
这些长期生活在百姓中间的无赖,二流子等混蛋王八蛋之徒,他们没事还要欺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1 13:42:48 +0800 CST  
——周赧王——周赧王——周赧王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1 15:55:45 +0800 CST  
这是真正的阶级划分。
郡守和县令都是外地人,在本地只能依靠这帮人来干活,可是一旦这帮家伙造反不听话,当官的会很被动。
刘季恰好符合被推择为吏的条件,刘季在沛县地头熟,认识的人多,符合要求和指标,经人推荐。刘季成了一名光荣的泗水亭亭长。
秦朝的行政划分,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以刘季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股长,有人说,应该是派出所的所长,倒不是兄弟我不给他升级,现在一个乡镇,仅一位所长,而当年一个乡却有十位亭长。
说他是股长,都有些勉强。
刘季做百姓不合格,做亭长却如鱼得水,很得民心。
刘季做亭长,对他影响深远,他的骨鲠大臣很多都是他在当亭长的时候所结识,如萧何、曹参等。
有次县令的好友吕公迁居沛县,县中官吏、豪强都来送礼祝贺。
县令派主吏萧何去帮助吕公接待客人。
领导的朋友也是领导,萧何在吕公家中很卖力。
来的客人多,带的礼物厚薄不一,萧何定了一条例,凡送钱,满一千的客人坐堂上,不满一千钱的坐在院中。
萧何这条看似合理的条例,被一人的到来给打破了。
刘季不知从哪里得来消息,特来混顿酒喝。
刘季知道萧何定的规矩后,在门口扯着嗓子喊道:“泗水亭亭长,刘季持贺钱一万。”
院内的吕公听到,惊的瞠目结舌,心内纳罕,不知刘季是什么人?这么给面子,亲自来到门口迎接。
萧何心中嘀咕,刘季这小子,是位喝酒都要赊账的主,就是当了裤子,也不可能有一万钱。
萧何赶紧拉住吕公说:“刘季这小子一定在吹牛,您老别当真。(季固大言)
刘季在沛县也算知名人物,这次来的人很多都认识刘季,刘季仍能脸不红心不跳的喊出“贺钱一万”。心里素质不是一般的强,脸皮厚度不是一般的厚。
脸皮的厚度和牛皮的大小往往成正比。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2 08:09:01 +0800 CST  
吕公见到刘季本人,仍面色如常,心中感叹,自己阅人无数,有如此脸皮厚度的人,自己从未见过。
这哪是脸皮厚,根本是不要脸。
刘季进到堂上,也不礼让,直接坐在席中上首,席上都是县中有名的人物。刘季一个泗水亭亭长,非在编的试用员工,竟坐在最尊贵的座位上。
最可气的是,刘季时不时拿同桌的客人来调侃。
若是有人请客吃饭,来一陌生人,什么也不带,大大咧咧的坐在首席,有事没事拿主人的贵客取笑逗闷。主人不拿板砖拍你,那是算你运气好,碰到了有素质的人。
吕公不仅没有拿板砖拍刘季的意思,反倒是几次使眼色示意刘季吃完饭留下来。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2 13:47:51 +0800 CST  
正努力更新
楼主 秋风故国  发布于 2019-07-02 17:21:08 +0800 CST  

楼主:秋风故国

字数:64912

发表时间:2019-06-28 17: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4 13:20:30 +0800 CST

评论数:145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