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革时期的幸福生活

我在文革时期的幸福生活

与一些人的说法不同,我在文革时期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可以说是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并且不仅是精神层面,即使是物质生活,也很满足。也可能是我的要求不高,但这绝对是我的真实感受。
我的水平不高,但我保证绝对真实,绝对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毛泽东时代,我的家庭应该是比较贫穷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父亲农村出身,兄弟姐妹七个(我奶奶生了十四个,旧社会死了七个),其中五个还未成年,还在上学,家庭负担很重——我们的生活确实还不如一般家庭人。
我六岁以前,是在河南农村生活,虽然能吃饱(我爷爷经常端着碗喂我,为了能让我多吃一点,用了很多办法,比如说我肚子这里一个坑,吃两嘴什么的。总而言之,确实没有饿过肚子),但生活实在很苦,印象中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红薯——红薯面和红薯,过季后再吃红薯窖储存的红薯。新鲜红薯还好说,但再好的东西也经不起天天吃,何况更多的时候是不新鲜的,带苦丁的红薯。红薯吃过了,还有红薯干,也是红薯面和红薯干。上顿红薯面和红薯,下顿还是红薯面和红薯,基本没有菜,有时切点红薯叶做的酸菜,也不炒,直接撒的锅里。有一天,我实在是吃不下去了,对我爷爷说,能不能改善一下?我爷爷说好啊,下一顿吃玉米碜和红薯。我现在还是喜欢喝玉米碜稀饭。
所以,如果说毛泽东时代的农村,生活苦不苦,我承认相当一部分是非常苦的,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后来,有相当长的时间,我想起红薯就头疼,这辈子再也不想吃什么红薯了。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08 16:39:00 +0800 CST  
有一天,我实在是吃不下去了,对我爷爷说,能不能改善生活啊?我爷爷说好啊,下一顿改善改善,吃玉米碜和红薯。与红薯面和红薯相比,玉米碜和红薯确实好吃多了,这顿饭给我留下来深刻的记忆。直到现在,我还是非常喜欢喝玉米碜稀饭。
所以,如果说毛泽东时代的农村,生活苦不苦,我承认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生活确实非常苦,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后来,有相当长的时间,我想起红薯就头疼,这辈子再也不想吃什么红薯了。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后来结婚以后,由于我爱人对我的长期改造,后来我对红薯的态度有所转变,觉得适量吃点红薯也不错,对身体也有好处。
事情是这样的,我爱人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没有在真正的农村生活过,不像我那样曾经上一顿红薯面和红薯,下一顿接着还是红薯面和红薯的(毛泽东时代的城乡差别还是很大的)。由于我爱人比较喜欢吃红薯,经常买一些下到锅里,虽然我顽强的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吃红薯,但禁不住长期熏陶,没有办法,最后由喝汤,慢慢发展到吃一点,再慢慢发展到吃一些。不过,对红薯我始终没有达到像我爱人那样的喜欢程度。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08 20:18:56 +0800 CST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期,在河南农村的农村,虽然生活还是那样苦,但现在想来,其实社会进步的步伐一点都不慢。
简单地说,主要表现有这么几点:
1,农民家里点上了电灯
由于当时我还小,感受不算很深,只是跟在架电线的工人后面看热闹,觉得很新鲜。其实农家用上了电,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首先它可以解放相当一部分劳动力,比如机器磨面,压面,榨油,轧棉花等等,把农民从这些单调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其次,电灯远比煤油灯明亮(当时农村还是习惯把煤油叫洋油),既没有油烟熏人,也不怕风吹,确实是一大进步。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08 22:44:34 +0800 CST  
2,小广播进入各家各户
小广播进入农户,其实也是电力进入农村后才有可能出现的,所以农村用电,其实是一种深刻的革命,其意义十分深远。
当时的小广播,现在看来应该还是比较落后,是一种装在木材外壳里面的小匣子,要拉线开关控制,想听的时候,拉一下开关,不想听的时候,再拉一下开关,十分方便。不过,这种广播需要在屋里挖个坑,埋上地线,还要保持埋地线地方的潮湿。
当时的我,对于这种能说能唱的小匣子十分好奇,怎么也想不明白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后来有大人逗我说,在广播的时候,有人顺着电线进入小匣子广播的。当时我竟然相信了,不过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这么小的小匣子,怎么能够蹲下那么多的人?这个疑问一直困扰了我很长时间。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09 07:00:48 +0800 CST  
3,拖拉机进入偏僻山乡
千百年来,农民曾经憧憬,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没想到这样的幻想,竟然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了!实际上不仅如此,我们这个偏僻的山乡,还实现了机器打场,就是用手扶拖拉机碾压麦秸。由于我当时比较小,仅仅是看看热闹而已,并不知道太多的情况。不过,我的小叔叔曾经被选到公社去培训。当时的农民普遍相信很快就会实现农业机械化。我爷爷在选择自己的墓地时,曾经专门交代,墓穴要挖深一点,避免在拖拉机犁地时出现问题(拖拉机犁地比牛犁地要深一些)。
出乎我爷爷意外的是,曾经以为很快就会实现的机械化并没有出现。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09 22:07:03 +0800 CST  
其实我爷爷当时的信心并不是没有根据的,那时国家发展很快,不仅仅是电力下了乡,广播入了户,拖拉机开进了偏僻山乡,化肥、农药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也在慢慢普及,大队还有专门的试验田,由专人负责实验或改良种子,推广新的农业技术。
我爷爷没有预料到的是,随着毛主席的逝世,到八十年代,集体经济解体,不要说什么机械化了,就是现有好好的机器都被拆分,平均分到了各家各户。
我并没有亲身经历分田到户的过程,因为我后来随军到了湖南,后来又当兵到新疆服兵役去了,没有真正的农村经历,更没有经历分田到户的过程。我只是后来在下乡和回老屋的时候,零零星星的听说了一些,有些简直是匪夷所思,极其荒唐和夸张。因为虽然实现集体化很难,但公平的分掉集体积累的财物也非常不容易。为了体现绝对的公平,确保大家谁也不吃亏,谁都别想占到便宜,有的地方干脆把桌子、板凳锯开,把铁锅砸了,把机器拆了。一些老农民心疼得不得了,但谁都没办法,因为这涉及各家各户的切身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摆平各方关系。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0 00:12:25 +0800 CST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5月25日送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下山的时候,“毛主席大声地问:你是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张平化激动地望着毛主席。大声地说:“主席,我懂了。”(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51页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0 08:46:39 +0800 CST  
4,教育大普及,大队办起了学校
教育似乎是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个软肋。一提起文革,一些人就会痛心疾首说文革耽误了一代人,有人更夸张的说,其实不止是一代人。总之,文革似乎就是不让人不读书,特别是文革摧残了中国的文化精英。
可是事实是,文革爆发前的1965年,教育系统为国家培养出的高中毕业生仅有36万人,初中毕业生仅有173万人,而到文革结束时的1976年,教育系统为国家培养出的高中毕业生达到517万,增长了14倍;初中毕业生达到1206万,增长了7倍,基本实现了为国家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战略目标。事实证明,是文革让更多的人读书,是文革的革命路线,才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工农子弟有机会接受中等教育。
广东省发明协会主办,搜狐网发起,从建国以来影响中国建设进程的数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中,评选出中国当代的“新四大发明”: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胰岛素,复方蒿甲醚。不过,所有这些成就,全部诞生在毛泽东时代,并且主要是“摧残中国文化精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0 11:04:33 +0800 CST  
回长安词客飞:我们这里的农村一般只有地富反坏,统称为“四类分子”,右派身份高贵,是有文化,拿工资的,比农民强太多。
确实,当时农村地区的“四类分子”是不幸的,但人数不多;另外,土改法规定,地主、富农是标明这些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在运动中是一个标签,当时预计过五六年这些就取消了。据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的研究,其实在1955、1956年很多地方已经给地主、富农把帽子去掉了。
1957年是一个转折点,地富的帽子不摘了,因为这时才突然发现这些人还是靠不住的,他们还是想变天,还想回到过去的旧秩序,还想把工农干部都赶下来。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王绍光花了很长时间看原始的材料,集中看武汉的报纸,武汉的《长江日报》、《湖北日报》从49年一直看到66年前后。看的结果是非常震撼:百花齐放的时候,说让工农干部去休息、去学习、开除党籍,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是一堆人这么说。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0 17:25:50 +0800 CST  
当时,我当然不知道这些说法,因为我虽然只有三四岁,但也开始上学了,地点是离家三四里远的大队办的育红学校。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这个育红学校究竟是什么性质:说是小学吧,我仅仅才三四岁;说是幼儿园吧,可老师要求必须写作业,并且写不好、写不完还不让回家吃饭。
我当时傻乎乎的,三四岁的小孩子嘛,不知道怎样写作业,只知道随便乱写乱画。结果是老师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后果之一就是老师把我留在学校,不让回家吃饭。我当时虽然小,但性格还挺倔,宁肯不回家,但无论如何就是不写作业。
也不知僵持了多长时间。终于,我爷爷到学校找我来了。我爷爷当时是我们公社的贫下中农协会的主席,威信很高。由于我爷爷亲自出面求情,老师最后还是答应让我先回家吃饭。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0 21:17:45 +0800 CST  
我爷爷受了一辈子的苦,没有享过一天的福,这是最让我的长辈们唏嘘的。
在旧社会,我爷爷虽然上过很短时间的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但由于家里穷,没有多少地,始终靠租种别人的地,日子一直过得非常艰难。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首先是尽可能的紧缩各种开支,把一分钱掰开当几分钱来花;其次是给别人做苦力,尽量多挣点钱,也就是所谓的“开源节流”吧。后来我听我舅爷讲,为了挣一点辛苦钱,我爷爷年轻时帮别人挑盐,挑着沉重的担子,从四川一步步走回河南,吃尽了苦头。
我爷爷的威信之所以那么高,主要是他能够先人后己,遇事首先想到的是别人,宁肯自己吃亏,也要帮助别人。我舅爷曾告诉过我:抗战时,日本鬼子打到了我的家乡,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是一盘散沙。鬼子一来,老百姓只有乱哄哄的逃难,我们把这这里叫“跑老日”。有一次“跑老日”时,因为人多,挤不下,我舅爷找不到可以躲藏的地方,急得直哭。我爷爷看到后,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我舅爷,然后自己重新再去找避难的地方。这件事,我舅爷感动了一辈子,念叨了好多次,因为这是在生死关头,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0 21:58:44 +0800 CST  
我母亲也给我说过一件事:那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次我父亲探家,从南方背回来一点糯米,准备做汤圆吃。我们这里,不要说糯米,即使是大米,也是很难吃到的,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吃。我奶奶高高兴兴的忙活了半天,由于没有经验,汤圆做成了一锅米糊糊。我奶奶心疼得不得了,唠叨个没完。我爷爷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一边吃,一边连连说“好吃好吃”。我母亲说,其实根本就不好吃,我爷爷是安慰大家,才这么说的。
我爷爷之所以过早去世,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一年夏天,一个麦收季节,正在打场呢,突然就变了天,不一会时间,又是电闪雷鸣,又是瓢泼大雨,生产队麦场上正在晾晒的麦子眼看就要泡在白雨之中。当时正在忙着脱粒、收麦的社员,包括一些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一下子全都跑开了,大家都急急忙忙的各自寻找躲雨的地方,谁也不愿冲进雨中去抢收麦子。眼看一年的辛苦要遭受损失,我爷爷毫不犹疑的冲进白雨之中,在我爷爷的带动想,其他人也纷纷冲进白中。然而我爷爷却在当天夜里中风,在偏瘫了几年之后,最终去世。
我爷爷在去世之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由当时的公社书记致悼词。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1 00:24:41 +0800 CST  
值得我爷爷欣慰的是,就在我爷爷去世几年后,他的孩子们陆续成年,有好几个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还成为高级领导干部,也算是对我爷爷的安慰吧!

与我爷爷的大度相比,我奶奶的嘴就零碎多了。不过我奶奶是过日子的好手,极善于精打细算,所以我们家尽管孩子多,负担重,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窘境,始终是稍有节余。
由于长期的极度贫困,我奶奶养成了极度节俭的习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几瓣。有几次,我的小姑姑不小心丢了一点钱,我也不清楚是丢了一分还是几分钱。就这么一件小事,我奶奶却能连续骂上几天,而且骂的极其难听。
最反映我奶奶性格的,还是在抗战时期。有一次“跑老日”,大家都跑出村子了,我奶奶突然想起忘了一件也不算多么值钱东西。她不顾我爷爷的坚决劝阻甚至责骂,硬是冒着生命危险,拧着一双缠着裹脚的小脚,跑回去把东西拿了出来。很多年过去了,我姑姑们还在感叹我奶奶真是要钱不要命。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1 08:08:18 +0800 CST  
最反映我奶奶性格的,还是在抗战时期。有一次“跑老日”,大家都跑出村子了,我奶奶突然想起忘了一件也不算多么值钱东西。她不顾我爷爷的坚决劝阻甚至责骂,硬是冒着生命危险,拧着一双缠着裹脚的小脚,跑回去把东西拿了出来。很多年过去了,我姑姑们还在感叹我奶奶真是要财不要命。
不过,我奶奶虽然对自己异常苛刻,常常是把一分钱掰成几瓣来花。但对邻里,对其他人却非常大方,从不吝啬,并且常常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与其他人分享。我奶奶饭做得好,煎饼摊得好,面条也擀得又薄又匀称,待人热情大方,所以公社干部下乡,一般都喜欢到我们家吃饭。
文革时期的干部,非常廉洁,威信很高,与老百姓的关系也很融洽。在我的印象中,干部下乡到社员家吃派饭,吃饭给钱、给粮票这个规矩好像遵守得非常严格,没人敢于违反。但吃的标准并不统一,比较含糊。不过,那时的社员一般都非常尊重干部,往往都是用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1 10:17:07 +0800 CST  
作为一个小孩,我是很喜欢家里来客人的,因为这个时候往往能吃到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
我在家里的地位很特殊,因为我是长子长孙,当时家里就我一个孙子,农村人也在意这些,所以全家人都宠着我,比如晚上吃面条的时候,首先用筷子给我爷爷捞一碗,然后再用筷子给我盛一碗,其余的人一律不准再使用筷子捞面条了,只能用勺子盛面条。我小叔叔会用勺子在锅里搅,三搅两搅的,用勺子把缠一些面条盛到碗里,其他人就只能吃短节的稀面条汤了。唉,那个时候我实在是太小,太傻,太不懂事,根本就没想到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1 12:15:36 +0800 CST  
有人可能会不相信,不相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竟然能经常吃到面条,因为网上有太多太多毛泽东时代的负面东西,又是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又是什么不堪回首,简直是暗无天日,一无是处……我无法证实这些东西究竟是真是假,因为这些年来,有太多太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东西,我们不得不怀疑所谓的这些负面东西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究竟有多少是有人故意歪曲编造的假冒伪劣?因为假如毛泽东时代真的是不堪回首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发自内心的拥戴、崇敬毛泽东?有人可能说,那时的人太蒙昧、太无知等等等等……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奇谈怪论,我只有呵呵了,因为上述这些说法如果真的成立的话,那就是说,亿万人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还不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瞎编乱造和道听途说。换句话说,就是一些人可以随心所欲的瞎编乱造,肆意造谣,愚弄人民,而广大的亿万草民、屁民则只有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接受这样的说教,从而安安分分、、高高兴兴、逆来顺受的做一个顺民?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1 14:00:23 +0800 CST  
毛泽东时代的农民生活确实非常的苦,劳动强度也非常的大。当时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和号召变冬闲为冬忙,利用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大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造福子孙后代。过去几千年来,一般的传统是,一收了秋,天气一凉,农民就进入了“猫冬”时节,无所事事。
在毛泽东时代,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勒紧裤带集中力量,先后对淮河、黄河、长江、运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水系进行规划治理,整修、新修河堤、圩垸、海塘等堤防长度十六万五千公里,修建水库八万六千多座,农田灌溉面积由一九四九年的二亿九千九百三十八万五千亩增加到一九七八年的六亿七千四百四十七万五千亩,增长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点二九,大大提高了我国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发挥了减灾防灾的巨大效益。在历史上,黄河曾经是三年两决口,给中下游流域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然而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黄河大堤却做到了岁岁安澜,至今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决口。类似这样由自己这一代承担所有的一切苦难,并且无怨无悔,然而却泽荫子子孙孙、千秋万代的事情,毛泽东还做了很多。
所以尽管毛泽东时代的农民非常非常的苦,但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无怨无悔,这种幸福和自豪,岂是一些满脑子自私自利心思的所能理解的?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2 12:07:05 +0800 CST  


语言的力量是苍白的,下面上一组图片
2016年9月9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2 15:34:00 +0800 CST  


2016年9月9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2 15:36:53 +0800 CST  


2016年9月9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
楼主 行者老黄  发布于 2016-09-12 15:40:02 +0800 CST  

楼主:行者老黄

字数:14068

发表时间:2016-09-09 00: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6 10:59:25 +0800 CST

评论数:16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