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2万元:明朝官员的工资真的很低吗?

之所以想到贴这篇文章,其实是因为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发现原来现在的官员似乎本能的对前三十年有反感,尤其是一讲到官员,那些人的感觉似乎就是前三十年对官员怎么怎么不好。


但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前三十年官员的工资很低吗?前三十年官员真的要干比工人,农民更多的活吗?前三十年的官员们的升迁真的比现在难吗?


难道叫官员不贪污,官员就那么的难过和反感吗?


贴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有识之士,也能写一篇这样的,反应前三十年官员工资福利的文章做为对比。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明朝官员的工资的实际收入应该还不止这些,就不讲用不法手段得来的钱,就说正常途径得来的钱说吧,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有地的,海瑞家里就有地,地是可以出租,明正言顺收租的。这笔钱相信作者并没有算进去。


另外,官员也是可以得到赏赐和额外的福利,这些应该是不计入工资里面的。


所以这篇文章还不算十分的详细。现在中国的一股歪曲明朝的歪风,其实质,其实就是想歪曲中国文化的。


全文如下:

【载于本刊红版2009年第九期】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所有研究明史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明代官员很穷,贪污是低薪制导致的,穷是“当贪官的理由”。


事实上,明代的俸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定下来的,后来成为有明一代的定例。朱元璋在制定工资标准的时候,难道会不给他手下的官员基本的生活费?这既不合情理,显然也不可能。而且朱元璋也认为,他给官员的工资是够他们养家糊口的,甚至可以算是优厚的。这就产生了历史的吊诡:一边是官吏们喊工资低;而另一边朱元璋则说工资已经够高了,你们若再贪污,到时候杀头抄家可别怪我狠。


那么,明朝的工资标准真的很低吗,较量两方谁的说法更可信呢?


先看朱元璋的理由。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朱元璋颁布了一份反腐教材,叫做《醒贪简要录》。这份教材详细记载了朱元璋制定官吏工资标准的理论依据。明代正一品官员的俸禄是每月支米87石,一年1044石。明代的一石米大约是现在的155市斤,按现在一斤米值2元钱算,年薪大概是32万元。在明代,正一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副总理一级,一个大国总理,年薪32万元不能算高。


但是,《醒贪简要录》的算法却让我们震惊,让我们感觉到这份工资其实并不低:米来自稻谷,加工1044石米需要2620石稻谷。而要生产2620石的稻谷,则需要用田873亩。种田需要耕牛,按一头牛耕地50亩计算,需用牛17头。田间劳作方面的人力花费,按一个人种田15亩计算,需要57个人耕种。收割之后,农夫挑一担未脱粒的稻禾只能出4斗稻谷,所以1044石米需要6550挑。如果从田里把稻禾挑到打谷场是一里路,再回去挑也要走一里路,来回就是2里,这样算下来为了挑担就得走13100里。因此,正一品官员俸禄每月87石米看起来似乎不多,但为了这份俸禄,老百姓却不知要花费多少劳力和辛苦。光是挑担就是一个万里长征的路程,你能说这份工资少吗?


“如此筋骨劳苦,方得许多粮米。”朱元璋反问道,“为官者既受朝廷重禄,尚无餍足,不肯为民造福,专一贪赃坏法,亡家果可怨乎?”


由此可知,朱元璋在制定官吏工资标准时并没有让官吏空着肚子干革命的意思,相反,他认为官员“若将所得俸禄养家,尽自有余”。


以七品县令的工资标准而论,月薪是7.5石大米,年薪只有90石,与一品官员的月薪差许多。但按照《醒贪简要录》的算法,也需要70多亩地、5个农民专门为之生产,光是挑那些稻禾就需要走1000多里地,所以,很难说这个工资标准低得让人无法接受。


若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评价方式,一般可以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支出总额)来评价一个人的生活水准,系数≤20者为极度富裕、系数20—40的为富裕。照明清时代的通常说法,一个人吃饭每天需米一升,每月需米三斗。中国古代的家庭人口数据则显示,每户平均是4—5人。县令月薪7.5石米,假如其一家是5口人,那么吃饭每月需米不过1.5石,仅占月薪的20%。米是主食,假定其他食物花费与米的价值相同或稍低,那么,按恩格尔系数计算,工资可以使县令一家处在系数≤40的水准,因此他虽然算不上极度富裕,至少也应该处在富裕水平。


这么看来,朱元璋当时制定的官吏工资标准绝不像顾炎武等人所说低得让人无法接受,反而算得上是“重禄”了。


但是,明代官员生活拮据似乎又是事实。这里面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俸禄标准执行不到位、物价上涨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这些,而在于中国古代的家庭制度,特别是妻妾制度。


以海瑞为例。海瑞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工资经七折八扣,实际领到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和360贯钞。钞很不值钱,可以忽略不计。仅以12石大米、27.49两银子来计算,它能不能使一个五口之家过上相对来说还过得去的日子呢?


明清时代的社会经济史研究表明,当时普通百姓五口之家每年如果有30两银子,日子已经可以过得不错了。


有学者曾推算过清代江南人的年生活费支出,大致情况如下:


1.每年每户(以一家五口计)日常生活所需口粮为15石~18石(以常年米价1石值银1两为准,约需银15两~18两)。


2.副食(包括油盐、肉荤、菜蔬之类),全年每户支出约银7两。


3.全年每家用布支出约银3两。


4.燃料每年支出约银3两。这样,全年生活费支出为银30两左右。


以海瑞的年薪,一家的生活不应该出现困难。那么,为什么海瑞连两斤肉都买不起呢?原因主要在于:海瑞家人口多,与老百姓一家五口没法比。


海瑞在淳安的时候,除了老母、妻子之外,还有两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加上家仆、婢女,可能还有奶妈,总共有十来口人。十来口人用这些工资,生活就不免有些拮据了。因此,明代官员哭穷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工资低,而是因为家口庞大。海瑞的家庭结构已经算是非常简单的,生活标准也不算高,但已显得捉襟见肘了,至于其他官员就可想而知了。


明清时代官员工资显得低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纳妾制度。海瑞75岁去世的时候,身边有两个小妾。明清时代纳一个小妾不会少于百两银子。这大概也是海瑞身居二品官员(都察院右都御史)而死时没有多少银子的原因,否则凭工资和他相对节俭的生活,是不应该如此的。


由上可知,所谓明清时代官吏工资过低,实际上是相对于官员庞大的家口以及纳妾等家庭问题才显示出来的。


但国家支付官吏工资,并没有理由连官员纳妾的钱都支付。据说现下被查出的贪官95%包二奶、三奶,本来他们已经可以“工资基本不用”,之所以还要贪污,显然也不是因为工资太低,而是相对于包二奶、三奶的大笔费用工资才显出不够用的。现实如此,历史亦然。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即官吏生活大多奢侈,国家好像也没有理由要为此埋单。官吏不能像老百姓一样生活,那是他们的事,至于因生活标准过高而工资不够,如果这也能成为“当贪官的理由”的话,那么“理由”永远是存在的。(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03 20:43:00 +0800 CST  
作者:走马落花 回复日期:2011-02-03 21:11:27

我相信楼主说这些话经过了思考.但我不敢苟同楼主的看法.因为那些制度都是封建制度下的所必须的习俗.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因此根据楼主的格调.导致工资低的原因封建制度.也可以说在这种环境下,工资是很低的.对吧

---------------------

现在我们听说某人家里请2个保姆就会觉得那人很有钱,但在那个年代家里有10个佣人都没脸说有钱。古今的思想差异太大了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05 10:08:33 +0800 CST  
作者:一剑中请1 回复日期:2011-02-03 21:23:16

古代
一个官员在交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去异地任职
楼主以为只带几个家人可能吗
------------------------------

沿途有驿站,到地方住衙门,不用付房租。

问一句:官员就应该有那么多的仆人伺候?那我们现在是不是也要支付官员养保姆、二奶的钱?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05 10:15:37 +0800 CST  
海瑞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工资经七折八扣,实际领到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和360贯钞。钞很不值钱,可以忽略不计。仅以12石大米、27.49两银子来计算,它能不能使一个五口之家过上相对来说还过得去的日子呢?通过计算,以海瑞的年薪,一家的生活不应该出现困难。关键是海瑞家里的人口比较多,海瑞在淳安的时候,除了老母、妻子之外,还有两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加上家仆、婢女,可能还有奶妈,总共有十来口人。十来口人用这些工资,生活就不免有些拮据了。

现在如果有人家里有二个保姆,我们就觉得他家很有钱了;这些官员家里有那么多的佣人,居然还在那里哭穷?!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07 19:54:24 +0800 CST  
作者:祛痘不留印 回复日期:2011-02-07 21:00:25

海瑞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工资经七折八扣,实际领到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和360贯钞。
------------------------------------
这个工资,大约是普通人家一年花费的三倍。

------------------------------------------------------
阁下认为海瑞的工资大约是普通人家一年花费的三倍,生活水平应该很不错了

明朝官僚集团利益不断扩张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他们定的工资实际就是太低了。因为做为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也得娶个三妻四妾,还得养一大堆奴仆(抬轿的、跟班的、打杂的、丫环、保姆、做饭的、养马的),还得保证自己亲人都能过上“有闲”阶层的日子,还得隔三岔五的向上司拉关系送钱,更得保证大笔用于应酬、交际的酒水钱、、、、、。

如果官员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标准是这样的,那明太祖给他们定的工资的确太低了!而官员们的这种生活标准,后来在人们看来简直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如此,他们除了撒开手贪污、受贿之外,还能有别的办法吗?既然如此,他们贪污、受贿能不算合情、合理的吗?

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在意识形态上当然也要占统治地位;所以代表他们利益的思想虽然荒谬、荒唐、无耻,但在当时、甚至在后世看来也是完全正确的。所谓明末官员工资太低,所以贪污、受贿合情、合理的思想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08 17:32:16 +0800 CST  
本文还没有揭开问题的实质。

明代是粮食价格奇贵的时代。而且官价是二石粮食一两银子。明末粮食价格上涨到一石粮食一两银子

至于银子的购买力,按照黄仁宇《十六世纪的财政与税收》中的论述,灾年半两银子可以买一亩地,平时是2两银子一亩地。

按照《金瓶梅》,南京狮子林的铺面房35-120两银子,买一个大姑娘当丫头或者老婆是5、6两银子。

所以官员年薪45两白银是很高的。顾炎武是以他官僚士大夫的立场说话的。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11 17:39:04 +0800 CST  
作者:祛痘不留印 回复日期:2011-02-11 17:45:57

建议楼上去看看“醒世姻缘”这部小说。

这部书大约成书于康熙年间,也有说成书于崇祯年间。


里面关于物价的描写很多,山东章丘这个地方,一亩旱地的正常价格是4两白银。

大米正常年份是一两二钱一石,大丰收时,米价极低贱的时候,也有过一两银子两石米的价格,但这是极个别时间。
--------------------------------

明末清初战争频繁,物价暴涨很正常,不能代表明朝大多数时期的物价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12 19:04:04 +0800 CST  
作者:东河水 回复日期:2011-02-11 21:15:21

你以为象现在呀~明清时代衙门里人要自己雇的~光师爷就得俩~

-------------------

衙役等人是国家编制,国家付工资的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12 19:08:32 +0800 CST  
作者:天外不飞仙 回复日期:2011-02-12 13:37:49

楼主最好去找找大明宝钞的资料,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相当大比例是用大明宝钞支付的,可是大明宝钞发行时没有考虑准备金等问题,就像后来的金圆券一样,由于滥发而贬值,明初发行的一贯面额,在洪武时候好像就要4张(即4贯)纸钞才能换一贯铜钱,到中期更是一贯只能换一二文铜钱,而俸禄里用大明宝钞支付的比例大概有70%。另外好像还有各种折色,反正就是不发现钱,用各种东西顶账,顶的时候又定的是很不合理的价格,反正就是剥削官员,所以朱元璋定的数字是达不到的。给个链接自己看吧
--------------------

明朝中后期皇权衰弱,文官集团把持政权,居然会自己剥削自己,天下奇闻!?

官僚成员的实际收入、实际享受的福利,在他们经过种种合法的、半合法的、完全违法的努力后,早已远远超出了帝国政府所规定的范围。他们为自己这种行为辩护的理由是,明太祖为他们定的工资标准实在太低了。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12 19:17:01 +0800 CST  
官员收入低,仅仅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水准(他们认为应该享有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了。当然了,通常中央政府的清水衙门最先哭穷;因为县令、甚至乡长之类的芝麻、绿豆一样的官,通常都可以享受到上述官员的生活标准(因为这些芝麻绿豆大的官,敛财的机会、渠道非常多),而他们这些级别非常高的官员,如果按工资去消费,永远也达不到上述的官员生活标准。于是他们自然会大喊小叫,有机会、渠道捞取钱财的官员们,为了让整个官僚集团站在一条战线上,就自然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中央、地方的各个清水衙门都分上一杯羹。韩一良在奏章中说:“臣两月之内推辞书仪五百两,臣寡交于交际犹然如此,其余可以类推”。

最后大家都通过这种非法的手段,普遍享受到了官员们应该享有的标准;最后大家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于是就编造种种贪污有理、受贿无罪的理论。

而这种无耻的理论一旦成为社会主流的思想,那帝国官员在贪污、侵蚀帝国政府资源时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呢?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18 20:38:12 +0800 CST  
按照《金瓶梅》,南京狮子林的铺面房35-120两银子,换算成现在的房价,南京狮子林的铺面房是多少钱?明朝的商品经济也是很繁荣的,房价不可能便宜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25 20:05:37 +0800 CST  
官员1-3年的俸禄就可以买下大城市繁华地段的铺面房了,明朝的俸禄其实是非常高的,他们嫌俸禄低,仅仅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水准(他们认为应该享有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了。

明朝官僚集团利益不断扩张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他们定的工资实际就是太低了。因为做为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也得娶个三妻四妾,还得养一大堆奴仆(抬轿的、跟班的、打杂的、丫环、保姆、做饭的、养马的),还得保证自己亲人都能过上“有闲”阶层的日子,还得隔三岔五的向上司拉关系送钱,更得保证大笔用于应酬、交际的酒水钱、、、、、。

如果官员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标准是这样的,那明太祖给他们定的工资的确太低了!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2-25 20:10:36 +0800 CST  
3
楼主 不要二分法  发布于 2011-09-17 08:33:53 +0800 CST  

楼主:不要二分法

字数:5703

发表时间:2011-02-04 04: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5 11:40:45 +0800 CST

评论数:1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