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失败?详细解释

李自成与刘邦、朱元璋一样都是白手起家,为何刘、朱二人,功成立业,而李却最终败亡?刘邦年代太久远,这里只拿朱元璋与李自成相对比,感觉李自成(败亡)与朱元璋(成功)的差距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无充分准备和方案成就千秋事业。  李自成一直是以一种饥民领袖“流寇”的姿态出现在明末的政治舞台上。生存壮大的根基就是广大百姓的认同和支持。他也曾几起几落,直到1639年李自成重出商洛山时才几千人马,到了1644年入京灭亡明朝只用了五年时间。他在暂时成功的辉煌时期与当时的天时(灾荒不断、朝廷混乱)、地利(据河洛、占潼关,进可攻退可守)、人和(提出了正确的“均田免赋”政策,百姓支持)有很大关系。试想一下:因为灾荒不断,朝廷根本无心思赈灾抚民,只知催钱要饷;中原百姓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饿死,二是Z反。当闯王打着不纳粮还开仓放赈旗号出现时,完全可以做到一呼百应,席卷天下。而当他打到北京城下时,还没有要定鼎河山的心理准备。记得当时他给崇祯开出的条件是:“明朝封李自成为王,赐银一百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其封国;李自成则负责平定国内其他起义军,并为明朝抗击清人,保卫辽东。”在他速胜前后后没有明确的建国、收拾河山、民心(当然主要指治国需要依靠的士族之心)想法和作为,迷失方向,甚至倒行逆施,如何不败亡?  相比之下老朱同志的大局观和深谋远虑真是太到位了。他对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对策,一步步,在几乎长达20年的征战中击败了一个个对手,早早就脱离了原先的低层次发展范畴,站在治国高度上看问题。(同样是苦出身,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二是胸怀是否足够宽阔,能否正确使用人才。  李自成在这个方面非常差劲,他给人的感觉就是饥民义军的领袖,打到那里算那里,没有一定要做成什么的想法。在用人方面武将里除了一起起义的苦哈哈,没有别的什么人帮忙,文人资源更是欠缺,除了破落举人牛金星、装神道人宋献策外,上得台面的给我们留有印象的文武双全的只有李岩一人。而他在革M没有成功时,就先对他地位构成威胁的人动手了。先是进京前杀掉与之合兵的“曹操”罗汝才,败出京后杀掉认为威胁他皇位的李岩。根本没有可用的人才辅助成事。  性格决定命运。朱元璋在小时候就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无双的雄心壮志。他非常有识人之明。他能够把天下贤才不分阶级和贵贱,都能吸引到他的身边为他所用,他能把徐达、常遇春、汤和等等一批能征善战武将和刘基、朱升这些饱学之士,聚拢在身边为他服务。直到国家稳定了,才考虑清除功臣的威胁。  三是在关键时刻能否保持清醒头脑,做对关键的事。  李闯从出兵潼关到攻克北京,短短几年时间里除了在军事上依靠群众支持,人海战术、蝗虫战术取得成功,在安民治国方面口头虽提出了“均田免赋”等政策,但从未有具体的均田免粮的政策和举措。几乎做的都是错事。例如进京后对待京城士大夫们采用的是:“拷掠助饷”;对百姓是军纪废弛、抢劫杀人。极端血腥,京城弄得一片白色恐怖;对未曾安稳的边关吴三桂,派降将去招降,占他的爱妾。哪有一点远见?哪有一点长久眼光坐天下的样子啊?分明就是一群穷疯了的强盗!过把瘾就死的气势一显无疑。  北方局势不可收拾之后,不思改正过错。败退出京后,放火烧城,沿路烧抢,乌合之相暴露无疑。这下更快了,直奔死亡而去了。
楼主 springnice  发布于 2018-10-01 19:16:13 +0800 CST  

楼主:springnice

字数:1342

发表时间:2018-10-02 03:16: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03 17:35:33 +0800 CST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