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通俗幽默,超超超长篇连载,古今都付笑谈中)

@劳资依然君驴xg 2016-08-04 21:33:32
微博和QQ空间都推荐了楼主的这个帖子。 此帖必火。 楼主坚持啊!
-----------------------------
谢谢您的支持,感谢,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4 21:45:13 +0800 CST  
@zyq455 2016-08-04 20:28:03
支持一个,楼主加油。
-----------------------------
谢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4 21:45:31 +0800 CST  
@东皇日日图hd 2016-08-04 21:22:40
还没更新啊,马克
-----------------------------
继续马克的吧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4 21:45:50 +0800 CST  
@563408055 2016-08-04 21:46:28
看了一半先顶下 楼主是真正的作家 而不是什么签约写手 睿智浑厚
-----------------------------
谬赞谬赞了,作家不敢当,那在小可心中都是高山流水大师级别的人物啊,如果阁下意思是在家坐的那我算是一个。以前也有网站要去他们那连载,最后还是拒绝了,文体不合适,还是在论坛这些地方写的轻松自由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4 21:50:38 +0800 CST  
万历十四年(1586),努尔哈赤起兵的第三年,二十八岁的努尔哈赤再也不是那个立于危墙之下,十三副盔甲一百多人,谁都可以看不起,连他们的兄弟都不看好他的努尔哈赤了,这三年他攻占了很多城寨,不仅有苏可萨浒部的还有诸如浑河部等等其他部族的,他的兄弟们也都回到了他的身边,他的手下也有了数千人马。
对于女真部族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势力,努尔哈赤也成为了建州女真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一直有一个心愿没有完成:
尼堪外兰。
整日辗转反侧,没睡过一个好觉,即使尼堪外兰已经不足以威胁到他。
终于他收到消息,尼堪外兰躲藏在浑河部的鹅尔浑城,本来努尔哈赤正在率兵攻打漠河城,听到这个消息,立即不打了,“星驰往征尼堪外兰”,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尼堪外兰更重要。
众人拦住了他,因为鹅尔浑城周围的城寨都是敌人,按照以往的方式,应该先按顺序攻占周围的城寨,最后进攻鹅尔浑城。
这个道理努尔哈赤自然知道,但是等到攻占周围的城寨,尼堪外兰肯定会消失的无隐无踪,这个人最大的本领就是逃命,找了三年,怎么能轻易放弃?
努尔哈赤做了一个很不理智的决定:
不管周围的敌人,直接攻打鹅尔浑城。(越相邻为难诸部,径攻鹅尔浑城)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进攻,如果进攻受挫,那就是腹背受敌,陷入包围。
可是尼堪外兰听说努尔哈赤来了,吓的胆子都没了,根本没有抵抗,撒腿就跑,努尔哈赤直接攻占了鹅尔浑城。
找遍了城里,并没有发现尼堪外兰,突然有士兵报告,有四十个人杀出了鹅尔浑城,领头的一个人穿着像个首领。
努尔哈赤断定,领头的就是尼堪外兰。
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自己一马当先追了上去。
努尔哈赤胯下的是一匹好马,加上努尔哈赤不要命的抽打,真所谓快马加鞭,很快追上了这四十个人,也让努尔哈赤的人落在了后面。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看着这个他日思夜想了三年的仇人就在眼前,努尔哈赤血气上涌,独自一人杀进这四十人中。
当众人赶到时,看到的是八具尸体,还有十几个重伤在地,而努尔哈赤胸口和肩膀各插着两只箭,其他地方大大小小三十余处伤口。
回过神的众人一起上前,护住努尔哈赤,很快消灭了其余的人,但他们发现,这些人中没有尼堪外兰。
询问俘虏,原来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尼堪外兰已经跑到了明朝境内。
努尔哈赤派人找明朝方面交涉,遭到了明朝方面的拒绝。
“如果不遣送尼堪外兰,那么我就亲自带兵去抓尼堪外兰,抓到了才撤兵。”(遣之乃旋师)
这句话努尔哈赤是绝对不应该说的,因为这句话怎么理解都是威胁。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38:33 +0800 CST  
但是,听完这句话的明朝将领并没有勃然大怒,斥责努尔哈赤居然敢如此无礼,而是表示,自己会慎重考虑。
这是很奇怪的,无论从立场、身份、地位、形势、利弊等等方面来讲,努尔哈赤的举动都是有“谋逆”嫌疑的,尼堪外兰作为明朝扶持的建州老大,明朝应该是要支持他的,如今有人要人,态度应该是很坚定的拒绝,怎么反而表现的还有可能交人呢?
一天后,明朝方面表示,你们女真人内部的事情,我们不会插手。
这已经暗示了己方的态度。
尼堪外兰被请出了城池,孤零零的面对努尔哈赤一行人。
他慌了,他拼命的嘶吼,脸上挂满了泪水和鼻涕的混合物,他央求城上的明军开门让自己进去,他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可是城上的明军只是一脸好笑的看着他。
尼堪外兰彻底死心了,其实从很早开始,他就隐隐觉得明朝在支持他自己的问题上有些含糊其辞,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落到这下场。
突然,他看到了一个云梯,这一刻,尼堪外兰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他违背了人的生理常识,用自己上半身的力量硬生生的站了起来,两条腿蹬地,猛的窜向云梯,一步比平常三步还要多。
在生存面前,人会爆发超乎寻常的潜能。
眼看就要来到梯子旁边,眼看自己就要抓住希望,眼看梯子突然凭空消失了,眼看城上的明军对城下的自己“微笑”。
在他们眼中尼堪外兰不过是一个可笑的玩物,瓷罐里的蛐蛐。
努尔哈赤手下的一名将领,骑马来到尼堪外兰身边,一刀砍下尼堪外兰的脑袋。
一个从没做过好事的人,一个只知道这样牺牲别人换取自己利益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智商极低,极度无耻的人,这样的人死掉,我不会有半点同情。
因为他该死。
不是因为他出卖同胞,不是因为他胆小懦弱,不是因为他无耻,而是因为他无能,他有着远超努尔哈赤的优势,但却只是碌碌无能之辈,就好像考试之前已经知道了答案,结果还是考了个不及格。
无耻不是错,无能也不是错,但是一个人又无耻还无能,这就不对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38:52 +0800 CST  
3.天时
万历十六年(1588),努尔哈赤攻克完颜部(王甲部)。
加上之前努尔哈赤攻克的苏克萨浒部、归降的董鄂部、哲陈部、浑河部,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的大部分势力,相当于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他完成了塔克世和王杲的愿望,统一了建州左右卫。
万历十七年,努尔哈赤被授予建州左卫都督佥事,不再是建州左卫指挥使,明朝加上了都督,这说明了明朝默许了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女真首领。
后来的兵部尚书王在晋在他的《三朝辽事实录》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有七个字:
以此遂雄长诸夷。
凭借这个都督佥事,努尔哈赤从此成为称霸女真的首领。
看起来这句话似乎没错,但是我们不妨细细品读一下,王在晋认为是明朝授予努尔哈赤都督佥事才使得努尔哈赤成为了女真的霸主。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一目了然,王在晋的意思是努尔哈赤成为女真霸主,不是因为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不是因为手底下兵强马壮,而是因为明朝封了都督佥事,也只是因为封了都督佥事。
这个观点看似中性,没有任何其他意思,但是王在晋这个评价是持批评或者说是否定的。
我们都知道,后来后金起兵,成为了明王朝灭亡的一大重要原因,兵锋势不可挡,明军屡战屡败,王在晋对于整个辽东战事是持悲观态度的,他认为辽东已经无局可守,无计可施了,而且王在晋后来退出官场,时任兵部尚书的他曾经的军事战略(固守山海关)在后世广为诟病,《三朝辽事实录》作为他晚年赋闲在家,结合他自己的经历、在庙堂之上的见闻、,写出的一本综合明朝三朝在辽东的战略布置和战事,其中有很多他的看法和意见,那么,王在晋有没有可能为自己辩护或者说为自己解释呢?
这个可能是有的。
对于辽东后来的一发不可收拾,时人很多都如王在晋一般,把帽子扣到辽东之前的地方长官头上,下一任怪上一任,上一任怪上上任,自己打不过后金是因为前任“养寇为患”,“养虎自重”。
不是后金太强大,而是前任太坑爹啊!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39:25 +0800 CST  
一来二去,这“养虎为患”的责任就落到了当时的蓟辽总督、辽东巡抚、辽东总兵的头上。
有人说李成梁是“不世之名将,万世之罪首”,是汉奸是败类,没有他就不会有努尔哈赤的崛起。
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左都督佥事,是明朝主动提出的,准确地讲,是辽东方面有人主动提出后,经中央审议批准的。
汉奸!一定是汉奸!
这“汉奸”有两位:一位是辽东最高军政长官,蓟辽总督张国彦;另一位是辽东最高行政长官,辽东巡抚顾养谦。
他们之所以主动提出,不是因为收了努尔哈赤的银子,而是因为努尔哈赤确确实实符合升官的要求:
第一条,努尔哈赤平日表现很好。有时候手下人抢劫了汉人的财物牛羊,俘虏了百姓,努尔哈赤立即送还,严令部下不得再犯,并把屡教不改的五十人处死,以头颅送给明朝,表明自己的忠心,是“内向诚矣”。
第二条,关于努尔哈赤祖、父的死因,事实是误杀,而辽东方面的奏报却并非这样。他们上奏给中央的是:
觉昌安塔克世在征讨逆酋阿台的战役中作为我军的向导,不幸一起死于战火(并死于战火),努尔哈赤作为他们的后人,祖上是有功劳的(盖世有其劳),不是无名的蛮夷假冒的。
凭借这一点,在努尔哈赤袭职的时候给予建州左卫都督佥事,都是没有问题的。(即当与之都督,亦不为过)
第三条,按照程序应该晋升。根据《大明会典》,女真三部如果送还被虏的汉人百姓,给赏赐;不愿意领赏的,按照情况给予百户、千户、指挥;如果处死自己部族内进犯汉人地区的属下,把进犯汉人劫掠汉人的属下交给朝廷,向朝廷报告情况给朝廷带路替朝廷消灭逆酋,凭借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可以晋升都督。
这三点,努尔哈赤都做到了。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祖上为明效劳,自己忠顺有佳,也立下了功劳,所以应该给予努尔哈赤都督签事的职位。
而在两年之前,顾养谦还上书朝廷,谈到努尔哈赤恐怕会成为一个祸患,建议朝廷多加考虑,如今却上书为努尔哈赤求官,能让他的态度这样转变,只有一个原因:
努尔哈赤确实忠顺有佳,不容他视而不见。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39:48 +0800 CST  
4.扶持计划
这世界有公也有私,二者看似对立,但很多事情却是“公私不分”,不能分也没法分。
张国彦顾养谦和努尔哈赤的关系如果是公的话,那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关系私的成分就比较多了。
也正因为这所谓的“私”,李成梁被冠上了“千秋之功臣,万世之罪首”的帽子,虽然与戚继光并称“南戚北李”,但却永远被绑在了历史荣辱柱反面的那一面。
据一些史书记载,努尔哈赤被塔克世赶出家门后,自己在外历练,参加了明军,还成为了李成梁的亲兵乃至亲兵队长,甚至还有人说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的干儿子,种种说法,而努尔哈赤自由出入总兵府,这也是实情。
努尔哈赤迫于生计,参军入伍,这说得过去;努尔哈赤身强体壮,弓马娴熟,在军中表现耀眼,这也正常;李成梁出于政治考虑,笼络塔克世,稳定建州左卫,让努尔哈赤做自己的亲兵,这也可以理解。
以上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如果说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关系“亲密化”乃至“畸形化”,为李成梁带来非议,那就是从塔克世觉昌安之死开始。
当时塔克世已死,按照规定,他的职位可以由儿子继承,也就是袭职,子承父业,所以努尔哈赤成了建州左卫指挥使。
但是,按照女真当时的惯例,身为长子的努尔哈赤不应该继承建州左卫指挥使,或者说继承的可能性不大。
比起汉族的“长子继承制”,女真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是“幼子守产制”。比较而言,长子继承制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家族的稳定、传承、秩序,而幼子守产制也很好理解,父母偏爱最小的孩子,最小的孩子能力差,单纯的只是父母疼小儿子,把财产交给小儿子,没有考虑太多其他方面。
塔克世当时最小的儿子是巴雅喇,是他的第二任老婆,也就是努尔哈赤继母所生,那么,按照惯例,应该是此子袭职。
但是,李成梁的操作下,朝廷知道的只是努尔哈赤,自然袭职的也只是努尔哈赤。
先说公。
当时的巴雅喇只是一个七岁的幼童,孤儿寡母,可以执掌建州左卫吗?答案很明显,到时候一定是争权夺利,鸡飞狗跳。
努尔哈赤袭职后面临的也是这样情况,既然如此,二者有何区别?
有。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0:15 +0800 CST  
巴雅喇的母亲,是叶赫首领的养女,她的身份注定他的儿子不能袭职。
叶赫部是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不同于建州女真的部族割据,多而弱,海西女真只分为四部,少而强,每个部都有上万铁骑。
海西四部之前的霸主,是哈达部的首领王台,他的势力最大,难得的是对明朝忠顺有佳,可是他已经去世了,哈达部迅速衰弱,而代替哈达部的正是叶赫部。
叶赫成了海西女真的霸主,但并没有王台对明朝的忠顺,他们有时自己劫掠,有时联合土蛮、泰宁等蒙古部族进犯辽东,比起王杲的危害,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阿台劫掠的过程中也有他们的影子。
对于明朝来讲,叶赫算是半个敌人,怎么可能让他的势力继续做大做强,继续给辽东带来更大的威胁?而建州左卫孤儿寡母,巴雅喇的母亲是叶赫首领的女儿,作为姥爷舅舅的怎么会袖手旁观,不帮着小外孙小侄子打理建州左卫呢?打理的打理,建州左卫也就姓了叶赫,这只猛虎也就名正言顺的插足了建州女真,而建州女真部族众多,势力分散,也没有像王杲塔克世这样大家公认的首领,群龙无首,怎么能抵抗得住叶赫的兼并?到时候叶赫统一建州,势力坐大,在借势转回头攻打海西的另外三部,说不上手到擒来,但也是十拿九稳。
作为明朝,是绝对不希望看到这样庞大的一个女真部落的。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0:34 +0800 CST  
所以,李成梁和当时的辽东地方官员,出于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布局,为了女真内部的平衡,为了辽东的稳定,为了明朝,他们绝对不容许叶赫做大,他们实行了遏制叶赫的战略计划,让努尔哈赤袭职从而不让叶赫染指建州只是这个计划的一步棋。
努尔哈赤吞并萨尔浒城的当年冬季,李成梁和巡抚李松定下计划,允许叶赫部落贡市,前往开原交易。
其实不管女真还是蒙古,对于贡市都是很有需求的,除非一些野心家,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不开放贡市的情况下用战争代替,但比起战争的成本和风险,用吴思先生的“血酬定律”分析,李成梁以前辽东明军战斗力低,就是打败仗,想怎么抢怎么抢,可李成梁不一样,谁来了都能给你打趴下,回报没有,成本损失却很大,所以贡市无疑是最划算的,甚至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1:03 +0800 CST  
叶赫的首领清佳砮(明称逞加奴)、扬佳努(明称仰加奴)二兄弟亲自带队,习惯了大排场的哥俩多了个心眼,身边带了两千骑兵。
如果他们在两千后面多加一个零,可能还有点用。
到了开原城,进入市场,被市场的管理人员拦住了,市场是交易的地方,两千人不能都进去,双方讨价还价,清佳努兄弟带了三百人。
一进市场,咚咚两声炮响,两兄弟还心想,这是放炮迎接我们呢?可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追魂炮,是杀人的。
两兄弟眼睁睁的看着早已埋伏在四面八方伏兵杀出来“迎接”他们,只好奋力拼杀,希望杀出个突破口,和城外剩下的大部队汇合,夺路而走。
“李成梁你给我等着!”
这两声炮响,不是为了耍威风,而是李松与李成梁约定好的信号,听到炮声,李成梁就率军负责歼灭外围的叶赫骑兵。
里面的清佳努兄弟身单力薄,被围个里三重外三重,力战而亡;外面的叶赫骑兵群龙无首,有的选择抵抗明军,有的选择往里面冲救首领,一片混乱,被明军斩杀一千五百人,剩下的两百来人杀白马,举刀对天盟誓以后再也不进犯辽东,这才捡回条命。
综合上述,选择努尔哈赤,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明朝的利益,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辽东的稳定、维持女真内部势力的平衡,直接目的是为了遏制削弱逐渐崛起且不安分的叶赫部落,是出于战略考量和政治布局的举措。
世上有很多公私对立的事情,但更多的是难分公私,分不开也不能分开,努尔哈赤的崛起就是如此,我们之前所谈都是公,接下来就要说说私,这个私和李成梁自己有关。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1:22 +0800 CST  
4.1.努尔哈赤背后的那个男人
如果说张居正是李成梁心中的神,又敬又畏,那李成梁对戚继光有的只是尊敬,在李成梁没有袭职没有崭露头角没有名满天下的时候,戚继光17岁袭职20岁崭露头角35岁名满天下,那时候的李成梁还只是一个整日不知前途为何物的穷逼武生,就是个满怀志向的屌丝。
即使后来李成梁青云直上,渐渐追赶上了戚继光,甚至并驾齐驱,李成梁对戚继光的尊敬也没有丝毫减少,不过那种尊敬已非之前的小人物对大人物,而是一种平等的尊敬,带有几分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味道。
张居正、戚继光,都是李成梁佩服的人,前者身居庙堂中枢,运筹帷幄,公私分明,以一己之力操控整个大明王朝;后者战功赫赫,灭倭寇,御北虏,天下闻名。
但前者死后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与其关系甚密的大臣武将无不遭受牵连,改革的功绩只字不提,改革的功劳却被尽收囊中,改革的弊端被无限放大,全盘否定张居正;而不同于李成梁的是,后者正好是前者“关系甚密的大臣武将”,所以戚继光被调回故乡,半年后因言官攻击旧事重提被罢官,1588年1月在贫困与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一代名将就这样黯然离世。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成梁,心中久久不能自已。
如果说张居正的经历让李成梁开始“堕落”,那戚继光的经历便使得李成梁的“堕落”无法挽回,李成梁抛去了自己之前坚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他心里,阴暗面正在逐渐扩大。
“我为大明做的已经够多了。”
这是他的内心想法。
这个“堕落”,在我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无关李成梁。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1:40 +0800 CST  
首先,李成梁认识到了群体的重要性,他之前也知道因为自己战功赫赫客观上很多官员都沾了自己的光,倒张运动中这些人也没有攻击自己,李成梁开始拉拢他们,送钱送东西,结交朝里的王公大臣,维系自己背后的利益集团,形成了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官官相护”,用金钱换取朝中官员对自己的庇护和支持。
其次,在用兵上,李成梁一改之前的方针,对于俘虏和百姓也痛下杀手,以此夸大战果,史书中常常见到“杀掠人畜几尽”的描述,因为李成梁在辽军中密布的势力,很少有人知道,即使知道也畏于权势不敢上报,即使上报也有兵部等官员来负责打扫。
最后,辽东问题。李成梁兴于辽东,一切功劳都建立在辽东,这让李成梁深刻的意识到,辽东是他的护身符,辽东的兴衰是他个人荣辱的晴雨表,辽东必须掌握在他的手里。
这个问题,不仅考验智商,也考验情商。
男女朋友怎么维系关系呢?两个人天天在一起,或许甜蜜,或许恩爱,或许可以增加感情,但有过经验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这种模式很快会造成分手。
那冷淡处理呢?一个星期不打一个电话,三天不见一次面,除非必要就不联系,这种模式的结果就是没有经验的朋友都可以想到。
辽东问题就是这样,按照一般人的思维,自己为了向朝廷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把辽东整治的一片肃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俨然一片乐土,没有战火,百姓安居乐业,李成梁就应该这样做。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1:58 +0800 CST  
首先,这个难度很大,保证女真和蒙古不劫掠,这是办不到的,即使李成梁可以办到,但也万万不会这样做。
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杀驴,过河拆桥,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从某种程度来讲商鞅韩信张居正这些位就是以上的各种动物;其次也是同样的性质,但结果比他们要好,那就是飞鸟尽良弓藏,遇到个好皇帝,例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在某些事情上,如造反、改革、打江山等等中国古代史上没几个人干的事情一旦完成,他们也就失去了其相应的价值,或是身死或是隐居或是做个安乐翁,自己退出历史的舞台或是死在历史的舞台。
如果这些事情只做了一半,他们会死吗?起码不会因为以上原因而死,因为他们的价值还在。
如果辽东安稳,对明朝来说是好事,但对李成梁来说却是一个噩梦,因为他的价值不存在或者说无法体现价值,那时候等待他的只有飞鸟尽良弓藏这一条路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2:14 +0800 CST  
那李成梁反其道而行之,让辽东遍地烽火,狼烟四起,然后自己亲率大军平定战祸,这样就显示出李成梁的价值。
首先,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但那得是嘉靖隆庆时期,不能是万历时期。
嘉靖隆庆时期,辽东和蓟州大同等地,经常受到蒙古的劫掠,这个情况被张居正在重用李成梁戚继光的战略下平定了。
可如今李成梁镇守辽东,突然狼烟四起,之前李成梁屡败进犯的蒙古各部,说明了李成梁的才能,这样一来不等于自己打自己脸,自己否定自己?或者说你李成梁老了,控制不住辽东了,那朝廷让李成梁退休吧。
辽东一味风平浪静,辽东一味战火不休,等待李成梁的都不是好事,这点李成梁很清楚。
该平稳的时候平稳,该闹腾的时候闹腾,平稳可以堵住有些人的嘴,闹腾可以彰显自己的价值,正所谓张弛有道,女朋友想你了,你的电话正好打来,女朋友觉得你烦了,迅速保持距离,这才是大师。
可平稳好说,不打仗就是平稳,而战火就难办了,蒙古人不听你的,人家吃完饭饭碗一扔拎刀就过来打你,也有可能放牧放半年也不见踪影,这种不可预见性,李成梁没办法。
李成梁的眼光只好放在了女真身上,首先女真势力整体上讲是分散的,易于控制;其次女真首领和明朝有着名义的上下级关系,女真首领很多都被明朝授予官职,自己和女真来往也不会授人以柄。
此刻的李成梁就如同一个导演,握着他自编自导的剧本,寻找一个称心如意的演员,来配合他演出一场好戏,还是连续剧。
看到这里你可能猜到了,李成梁看上了努尔哈赤。
没错,但努尔哈赤不是第一个,第一个应该是尼堪外兰,听话易于控制,可就是脑子和能力不行。
李成梁本来就有顾虑,就想考验考验尼堪外兰,放出风去说自己支持尼堪外兰统一建州女真,看看尼堪外兰办事效率如何,结果被努尔哈赤领两三百号人打的屁滚尿流。
找演员,要易于控制,岂不是越傻越好?为什么要找聪明的呢?
李成梁需要的,是一个在女真内部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员,这样才能起到效果,傻子确实易于控制,聪明的人往往变数太多,但能做事的只有聪明人,傻子能做的只是坏事。
想要在女真内部取得一定的影响力,就得有势力,明朝支持也罢,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能力。
芸芸众生只会抱怨着社会的不公,一边痛斥二代一边咒骂自己不会投胎,错误的以为背景就可以决定一切,没有能力却看不起能力,这正是悲哀。
所以,李成梁授意放弃毫无能力的尼堪外兰。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2:41 +0800 CST  
李成梁第二个候选人还不是努尔哈赤,是哈达万汗王台的长子——虎儿罕。
可惜虎儿罕也是能力不足,再加上当时哈达内部形势极其复杂,叶赫插足哈达,王台的儿子们内斗,即使明朝三令五申数次公开帮助虎儿罕,但还是大事去矣,叶赫不顾明朝警告吞并了大量哈达的人口财物,这也是后来辽东高层决定对叶赫用兵的一个重要原因,虎儿罕不久悲愤交加而死。
这下,轮到努尔哈赤了。
李成梁了解努尔哈赤,他发现努尔哈赤在行军打仗上极有天赋,头脑灵活,具有创造性思维,不拘泥于兵书。
兵书可以后天学习,但思维并非如此,后天的学习经验可以影响改变人的思维,但穷极一生也无法造就人先天的思维。
李成梁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不过是二十岁的自己,或许是往日的触景生情,或许是爱才心切,或许是如李辅般不愿意看到一个英雄默默无闻,就好像看到了一块璞玉,不雕琢成美玉心里就百爪挠心,李成梁平日闲时就指点一下努尔哈赤,教导他一些兵书战策。
在李成梁这样当世名将的教导,是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美梦,而李成梁的战术思维也深深影响了努尔哈赤,对于以后努尔哈赤的行军打仗起到了重要的帮助。
正因为如此,李成梁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和自己关系亲密的努尔哈赤,因为除了欣赏和亲密,李成梁知道努尔哈赤的斤两。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可是,他没得选,能力不足的如尼堪外兰虎儿罕,既无法稳定女真的平衡,也无法在个人上帮助李成梁;能力有余的便是如叶赫清佳努,野心极大,对明朝极为敌视,控制不住。
努尔哈赤能力足够,有野心也只是自己的推测,姑且一试吧。
万历十七年,蓟辽总督张国彦联名辽东巡抚顾养谦,上奏建议封努尔哈赤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
前文说过,这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内向诚矣”“世有其劳”“能制东夷”三个原因综合下的结果。
这些年努尔哈赤的所作所为李成梁看在眼里,他的疑虑也渐渐打消,和其他人一样,他认为努尔哈赤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王台。
“或许,我走了一步好棋。”
只是,以后的变化是谁也无法预料到的。
一枚棋子会因为整个棋局的变化而变化,不重要而变得至关重要。
况且像努尔哈赤这样的人是不甘心做棋子的。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3:02 +0800 CST  
.撕破脸
万历十八年,努尔哈赤率领商队,第一次入京进贡,这种到北京做生意的行为,我们管它叫做“朝贡”,朝是指朝拜,朝圣,好像一个虔诚的教徒到耶路撒冷一样,代表的是虔诚,神圣;贡,是指进贡,努尔哈赤带来很多东西,通常这种行为意味着臣服,而出于鼓励,明朝也会给与等量的赏赐,大家其实就是互相做生意,不过一方需要物质一方需要满足自己上国的心理。
努尔哈赤的第一次朝贡打消了明朝上下的顾虑,这次朝贡是圆满的。
万历十九年,努尔哈赤率兵攻打长白山鸭绿江部,这是建州女真最后一个独立的部落,这也标志着努尔哈赤完全统一了建州女真。
自打建州女真出现,从明成祖那代,建州女真就没统一过,可见复杂和困难,如今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确实了不起;对努尔哈赤来说,也确实是好事。
福无双至,好事带来的往往都不是什么好事。
叶赫的使者来到了努尔哈赤所在的阿拉城,带来了叶赫首领的原话。
“乌拉、哈达、叶赫、辉发、满洲(建州,这是后来皇太极改号的一大原因),大家说的话都一样,就好像一个国家,都是一家人嘛。”
努尔哈赤皱了皱眉,知道这重点在后面。
使者笑了笑,继续说:
“都是一家人,怎么还可以有五个首领互相对立呢?现在论国土,你满洲多我叶赫少,所以把额尔敏、扎库木两地,我叶赫也通情理,不都要,你选一处,送给我们叶赫。”
问别人要东西还摆出一副没关系我不介意我很通情达理的架势。
“我们是建州国,你们是扈伦国(海西女真也称扈伦四部)。”
这句话对应的是叶赫使者的“语言相通,形同一国”,我们是我们,你们是你们,别跟我们拉关系套近乎。
“你们国家大,我们不能要;我们国家大,你们也不能要。这土地又不是牲畜,怎么能分割呢?”
一番话打发走了叶赫使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告一段落,叶赫看努尔哈赤敬酒不吃,便联合哈达、辉发二部,三部联合一起找努尔哈赤商谈。
三家使者一到,努尔哈赤就明白意思了,和着这是要一起上,三缺一,就剩自己了。
双方落座,叶赫使者第一个开口。
只见叶赫使者一脸为难,虽然来之前纳林布禄已经教给了他怎么说,但他决定还是酝酿一下说辞,纳林布禄那句话他不敢说,因为在他看来这句话都很过分,更别提努尔哈赤了,说不定自己说完就被推出去杀了。
可是张口又不能不说话,只能先铺垫一下,让努尔哈赤有个准备。
“我是奉命前来,怕说出惹你生气的话遭到责怪。”
努尔哈赤一听就懂了,纳林布禄给自己带话了,使者不敢说,害怕因为这话使得自己把他拉出去砍了。
在使者看来,这话,不把自己砍了才怪。
“你们首领的话和你没有关系,怎么会责怪你呢?”
你是个带话的,没事。
“不过如果你们主人带来的是不顺耳的话,那我也将以同样的话回应他。”
表明立场,亮出态度。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3:20 +0800 CST  
这下有了努尔哈赤的表态,叶赫使者心里有底,纳林布禄的话他心里憋了好久,一口气就说完了。
说的时候如同背书,低的头不敢看努尔哈赤。
话不多,但很有分量。
纳林布禄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前些日子问你要土地你不给,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两国一旦开战,只有我军的战马能践踏你的土地,给你十个胆子你的军队敢在我的土地上行走吗?”
话音刚落,随之而起的是“啪”的一声和杯盘摔落的声音,原来是努尔哈赤一刀把面前的桌子砍成了两半。
“你们叶赫两兄弟,什么时候与人马头相交你来我回,甲胄被敌人打的破烂,他们经历过这样的一战吗?之前你们吞并哈达,不过是因为哈达内讧,孟格布禄和歹商叔侄相互争斗,好像两个孩子抢骨头一般,你们叶赫才趁机袭取哈达,所以你们觉得攻打我们建州也和攻打哈达一样容易?”
“我努尔哈赤祖、父被大明误杀,大明国给我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送还尸首,后来给予左都督敕书,每年赏赐白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你们父亲也被大明所杀,他们的尸骸你们收取了吗?”
这戳到了叶赫的痛处,清佳努兄弟死后,儿子纳林布禄和布寨成为叶赫的新首领,和努尔哈赤比,这两人势力大,名声响,但胆识却差那么一点,二人连个使者都没派,父亲的尸体就放在明朝那边,不管不顾,后来一心想着怎么侵吞哈达,被李成梁率军狠狠打了一下,发誓永远不侵吞哈达,从此之后想的是怎么巴结李成梁,更不敢提要回父亲尸体的事了。
一没种,二没孝。
这也成了纳林布禄和布寨两兄弟的逆鳞,任何人都不敢在他们面前提,要是被他们知道了,立即处死。
叶赫讨了个没趣,其他两部也简单说了几句,表明了态度,灰溜溜的各回各家。
而和叶赫使者一起回家的,还有建州使者,这个使者受了努尔哈赤的命令,在纳林布禄面前又高盛朗读了一遍努尔哈赤的话。
“汝父亦被大明所杀,其尸骸汝得收取否?”
读到这里,特意放慢语速,加一个声调,带入感情,仿佛把纳林布禄带回了真实的场景,身临其境一般,纳林布禄听的脸色煞白。
当使者表示自己接到命令是在纳林布禄和布寨两兄弟面前一起诵读,如今布寨不在,自己还得找布寨,纳林布禄知道自己兄弟的脾气,赶忙给使者好烟好酒好招待,打发回了建州。
纳林布禄决定,用武力堵住努尔哈赤的嘴。
努尔哈赤和纳林布禄,建州和海西,大战一触即发。
同年十一月,李成梁的宁远伯太子太保兼太子少保左都督辽东总兵这一串名衔中,辽东总兵消失了。
他卸任了。
李成梁的离开,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似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却对后来辽东的形势造成了重大影响。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3:42 +0800 CST  
5.多事之秋
5.1离去
李成梁的离开是因为有人上书万历,谈了谈李成梁。
按理说万历器重李成梁,前首辅申时行(前一年离任)现首辅王家屏都很信任李成梁,李成梁在朝中还有一个庞大的“后援团”,下到六部郎中这些小职员,上到六部尚书侍郎,谁弹劾李成梁,基本可以按照从小到大,从郎中到尚书到首辅,“层层阻击”,不仅舆论处于绝对优势,就是车轮战也把弹劾的人累个半死。
但这次,他们都不敢说话了。
因为上书的人不是弹劾李成梁,而是指出了一个问题:
李氏军权太盛。
大家在这个问题上都三缄其口,一个是原因是避嫌,还因为大家都知道,即使证明李成梁主观上不会造反,但客观上李成梁还是有造反的能力,这就够了。
拥有,有时候就是一种罪责。
用御史的话说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父子兄弟列据宣、辽、蓟、保,悉有尾大之患”,“环神京左右,莫可摇动”。
北京周围,都是李成梁家族的人担任着军队要职,或是子侄,或是故旧,或是总兵,或是副将参将。
顺便提一下,上书的这个人叫张鹤鸣,以后还要出场。

面对这种情况,李成梁必须上书辞职,证明自己光明磊落,没有造反的嫌疑,如果没这样做,那就耐人深思了。
所以,65岁的李成梁上书辞去辽东总兵的职位,在他的心中,也早有颐养天年的想法。
“或许,我该歇歇了。”
1591年,万历十九年,李成梁卸任辽东总兵。
这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却后果深远的事情。
没有了李成梁的辽东,会是一个不一样的辽东,这个不一样不是好的不一样,不是欣欣向荣,是急转直下。
本就重要的辽东在李成梁离开后处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风口浪尖之上。
万历三大征。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05 12:44:34 +0800 CST  

楼主:一只支

字数:196251

发表时间:2016-08-04 19: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6 12:43:00 +0800 CST

评论数:20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