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故事逛巢湖:第十节 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一)

第十节 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

【关键词】昭关 伍子胥 楚平王 费无极

在巢湖北岸,含山县北,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叫昭关。但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名气大得出奇,史书典籍、文学戏剧、民间传说都能听到它的名字。司马迁的《史记》有《伍子胥列传》记载过它;京剧有《文昭关》提到它;歇后语“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的典故,说的也是这个地方发生的故事。虽然全国有不少地方都在争“昭关”的归属权,但我还是更相信现在的“公认”。
含山县很小,它的中部是属于江淮丘陵的一组海拔不超过500米的山脉组成的姑且称之为太湖山脉的山系。别看不高,地势却很重要。北宋诗人郭祥正曾称含山为“内险之地”,“当江淮水陆之衢”,“故锐师宿将尚屯营于此”。县南有裕溪河,古称“濡湏河”,沟通巢湖和长江。太湖山与裕溪河相交的地方,历代设有“东关”“西关”两座关口,是战时的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吴在此反复争夺。由此可见,含山的位置之重要。更何况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号称“吴头楚尾”,一段时间属楚,一段时间又被吴夺去的情况就很常见了。
这回我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楚平王时期,这儿属于吴、楚的交界处,界山就是太湖山。地点不是发生在水路,因为水路盘查太紧,无法混过;而是发生在陆路,就是在两山对峙之间的昭关。这个事件后续的结果影响了多国,影响了几十年,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故事的主角叫伍员,字子胥。但事情的起因则要追叙得更远。
按最可信的正史《史记》记载,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还有一个哥哥叫伍尚。因几代事楚,“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伍奢被楚平王任命为太子建的太傅,也就是太子建的老师,不可谓不信任。太子建还有一位老师,少傅费无忌。但费无忌和太子建的关系却不是不好,“不忠于太子建”。
楚平王是楚国有名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的孙子。但他没继承到祖父的雄才大略,倒是有一个爱好非常有名:好色!好色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色”令智昏!这就为小人的进谗提供了机会。
楚平王派费无忌到秦国去为太子建迎娶新妇于秦。这个秦女长得非常漂亮,一直想离开太子建另觅“大腿”的费无忌从中看到了希望。他回到郢都的第一件事是“驰归报平王”,说:“这个秦女太美了,大王您可以自己娶过来,再另外给太子娶个媳妇。”好色的楚平王哪架得住“有心”的费无极的蛊惑?就不顾礼仪,把这个秦女娶了过来,并且“绝爱幸之,生子轸”,为太子另外娶妇。太子建忍了,也认了。
费无忌因此事达成了“去太子而事平王”的目标,但他还有担心:一旦平王驾崩太子登位,会不会不杀了自己?与其留下祸患,不如趁早斩草除根!于是,这位费无极时时在平王跟前进谗言陷害太子建。太子建的母亲,是小国蔡国人,现在有了新宠的平王当然对她看不上眼。加上自知心虚,平王不想让太子建老在自己眼前出现,就找了个借口把他派到北边边城城父,“备边兵”。
楚平王的这一本来是无脑的决定,却把费无极吓了一大跳。你把儿子“贬”出去,你清净了,我怎么办?你是他老子他是你儿子,你活着他不敢动,但你死了以后呢?他是太子,他不照样回来继承王位?到时候我更无法活了!费无极觉得自己没有退路了,只能变本加厉了。于是他在平王跟前说太子建的坏话:“太子因为您强夺了他的新妇秦女,不可能没有怨恨,大王您自己要当心了。自从太子去了城父,掌管了军队,对外交结诸侯,我猜测他是要入都作乱了。”
平王一听,还有这事?于是就召来太子建的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道是费无忌在平王跟前进的谗言,就问平王:“大王您难道只因为谗贼小臣的几句话,就不相信您的骨肉之亲了?”费无忌这时也顾不得其他了,他在朝堂就语带威胁:“大王您今天不能控制伍奢和太子,他们的计划就将要成功了,大王您就将被他们拿下了。”于是平王大怒之下,囚禁了伍奢,又使城父司马奋扬前往城父杀死太子。好在奋扬良心未泯,他不敢违抗王命,但他在动身前派人先去告知太子:“太子您赶快逃命吧,不然将会被杀了!”太子建只得逃亡到邻近的宋国。
这“根”还是未除啊!一旦将来太子建在他国帮助下返国,内再有伍氏策应,我还是无法保全呀。我还得继续斩草除根!于是,费无忌又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有本事,不杀了他们,将成为楚国的隐忧。大王何不用伍奢作为人质,召他的两个儿子来都,以除后患。平王这时脑袋全长在费无极身上了,派人对伍奢说:“你如果能把你的两个儿子找回来,就让你活命;否则就处死你。”伍奢听了,还能不知是怎么回事吗?他长叹一声,对平王说:“伍尚为人仁孝,闻召必来。但伍员为人刚愎暴戾,忍辱负重,是能做大事的材料,他知道来都的结果是一家都被抓住,我估计他肯定不会来。如此,事不可收拾了!”平王不听,坚持派人去召,并威胁道:“你们回来,吾放了你父亲;不来,我就杀了他!”
果如伍奢所料,伍尚一听,就要前往郢都。但伍子胥阻止道:“楚王召我兄弟回去,并不是真要放了父亲,是担心有逃脱的,以后会生祸患,所以用父亲为人质,托词召我们。我们俩一到,就是父子俱死的结局。这对父亲的死有什么用处呢?去,只能让仇不能得报!不如我们投奔他国,借助外力以雪父耻。一同去死,没任何用处。”伍尚说:“我也知道回去最终不能保全父命,但我怕父亲召我回去来求得活命而我们却不回去,让父亲引以为憾。假如以后不能雪耻,最终会被天下人讥笑啊。所以,你逃走吧,你能报杀父之仇;我呢,准备回去陪父亲受死。”
使者到了城父。伍尚被抓住后,使者又去抓捕伍子胥。伍子胥拉弓搭箭指向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因此得以逃走。听说太子建已经逃到宋国,就前往依附。伍尚一回到楚都,楚平王就将他父子处死。
伍子胥来到宋国,正赶上宋国有华氏之乱,就与太子建一同逃亡去郑国。郑国人倒是很友好的收留了他们,但不想得罪楚国,并没有帮助他们的意思。于是太子建又去了晋国。晋顷公倒是很干脆,直接要太子建利用郑国对他的信任来作晋国的内应,灭郑以封太子。事被从者告诉了郑国,郑定公与子产就诛杀了太子建。
知道了消息的伍子胥害怕郑国的追杀,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又往南准备逃到吴国。就这样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昭关。至此时,故事基本上大同小异。但在昭关时,各种版本的说法就多起来了。
伍子胥过昭关时,发生了哪些故事,《史记》说得很少:“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独身步走,几不得脱”,没说到一夜急白了头。
《韩非子·说林上》比这具体得多,也生动得多:“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用白话说就是:伍子胥来到关前,受到昭关守军的盘查,伍子胥急中生智,谎称说:“平王搜捕伍某,是因为我携有美珠。如今美珠已失,你们若抓捕我,我将说美珠已被你们搜去,据为私有。”关吏畏惧,无奈放行。
楼主 大唐羽衣  发布于 2018-07-23 19:37:27 +0800 CST  

楼主:大唐羽衣

字数:2816

发表时间:2018-07-24 03:37:2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5 18:08:37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