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二十四史沉思录
(《史记》五帝三代卷)


天行健


序 篇

(壹)话说二十四史

拉一个清单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传承没有中断,一直延续至今。在文化典籍方面,尽管在漫长的岁月中屡遭劫难(如秦始皇焚书、历代毁于战火),但劫后幸存的典籍仍然浩如烟海,你就是活上一千岁也不能通读。从唐朝以后,图书分为经(儒家经典)、史(史学著作)、子(诸子百家之书)、集(个人文集、专著)四部,也就是四大类,其中的史书就很多。有一套大书最为璀灿夺目,那就是二十四史。
这是二十四部史书合在一起的统称。现将每部书的书名,成书朝代及作者,在下面拉一个清单。
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2. 《汉书》 东汉 班固
3. 《后汉书》 南朝宋 范晔
4. 《三国志》 晋 陈寿
5. 《晋书》 唐 房玄龄等
6. 《宋书》 南朝梁 沈约
7. 《南齐书》 南朝梁 萧子显
8. 《梁书》 唐 姚思廉
9. 《陈书》 唐 姚思廉
10. 《魏书》 北齐 魏收
11. 《北齐书》 唐 李百药
12. 《周书》 唐 令狐德棻
13. 《隋书》 唐 魏征等
14. 《南史》 唐 李延寿
15. 《北史》 唐 李延寿
16. 《旧唐书》 后晋 刘昫
17. 《新唐书》 宋 宋祁、欧阳修等
18.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20. 《宋史》 元 脱脱等
21. 《辽史》 元 脱脱等
22. 《金史》 元 脱脱等
23. 《元史》 明 宋廉、王祎
24. 《明史》 清 张廷玉等

什么是“正史”?

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大体上可以分为:
编年体:把历史过程按照年代的顺序编排起来。如《春秋》、《资治通鉴》、等。
纪事本末体: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记其本末始终,如《左传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等。
典制体:典章制度的专史,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
纪传体:这种体例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例目分为“本纪”或“纪”(帝王的编年史),“世家”(记诸侯的传袭,为《史记》独有),“列传”(或“传”,人物传记),“书”(或“志”,记典章制度),表(年表,世系表等)。二十四史是纪传体史书。
到了唐朝,把官修(或私修,经过皇帝批准的)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以区别于其它体例的史书和民间的野史。清乾隆年间,进一步确定《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也就是二十四史为“正史”,凡不经皇帝批准的不许列入。这就正式确定了二十四史的“正史”的地位。
民国九年(1920),柯绍忞(mín)所撰的《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北洋军阀的大总统徐世昌将此书批准为“正史”,合称二十五史。后来又有人把1929年发行问世的《清史稿》列为“正史”,拿掉《新元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近年出版的二十五史,就是这种版本。也有人把二十四史和《新元史》、《清史稿》合称二十六史。
按照乾隆时期的标准,《清史稿》并没有经过国家批准,是不能列入“正史”的。何况《清史稿》是由清朝的遗老遗少所编写,观点反动,美化清朝,诬蔑辛亥革命。国民党当局以及当时的文化界对它一直采取抵制的态度,打算全面修改,因为抗战爆发,国府迁都而作罢。不过,时至今日,我们只是把《清史稿》作为史料而批判地使用,至于是否“钦定”的问题,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其实,那些没有被列入“正史”的史书,如《左传》、《资治通鉴》等,在史学上的价值也不比“正史”差,我们是不应当因为它们不是“正史”而加以歧视的。但话又说回来,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毕竟取材广泛,史料丰富,它在史学上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史书也不能取代的。


庞大的史学工程

若问二十四史是多么大的一套书,请看下面的数据:
共3229卷(或3249卷)①
共约4000万字。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有人算了一下:其字数等于40部《红楼梦》,或60部《三国演义》。
有人在网上发帖询问网友:读一遍二十四史需要多长时间?
答曰:“至少需要十年。”
答曰:“要读到头发白了。”
答曰:“一遍读罢头飞雪。”
这反映了现代人已经不习惯坐下来读书,对大部头的书望而生畏的心理状态。其实,只要利用业余的时间静下来阅读,锲而不舍,每天读两卷(约两万多字),一年下来就是730卷,五年下来就可读完了。当然,这也不太容易,现代的70后、80后、90后,是很难坚持的。
过去是否有人通读过二十四史呢?有的。据人们所知: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陈寅恪(1890-1969);国学大师钱穆(1895-1990);毛泽东主席;当代台湾学者李敖等等,都通读过二十四史。其中吕思勉读过三遍,毛主席和李敖也不止读了一遍。这些人发奋读书的毅力,实在值得我们钦佩!
总之,不管怎么说,二十四史确实是一套大部头的书。
二十四史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完成的。其写作的时间,从司马迁在西汉写《史记》,到清乾隆年间设馆修《明史》,花费了大约1800年。如果再算上《清史稿》,那就是2000年左右。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建造了这么庞大的史学工程,实在值得我们中华儿女自豪!全世界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包括那些文明古国在内,在这方面,哪一个能和我们相比?
二十四史是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
是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17 20:34:00 +0800 CST  
二十四史有什么价值?

首先,它是史料的宝库。从史学的角度看,尽管我国传世的史书和其它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但二十四史毕竟是最丰富、最有系统性、连续性的史学宝库。只要是一套书在手,从黄帝到明朝,四千多年的历史过程,都会跃然纸上,有始有终,首尾相接。可以这样说:有志于学习中国历史的人,不读二十四史(通读、选读、精读),是无从谈起的。
其次,它不仅是史料的宝库,还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它把古代的经济、政治、礼制、军事、法制、科技、天文、地理、宗教、道德、文化、艺术、民俗,乃至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社会各阶层,包括皇帝、后妃、诸侯、将相、官吏、外戚、宦官、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诗人、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地主、农奴、奴婢、自耕农、商贾、工匠、士兵、游侠、刺客、卜者、术士、倡优(演员)、和尚、道士、妇女、儿童、隐者……作了全方位、大视角、多层面、立体化的反映;对少数民族和外国(朝鲜、日本、越南、缅甸……)的情况,也有专门的篇幅来记述。因而阅读此书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它同时也是百科知识的总汇和各种专史的资料来源。
第三,二十四史中的各种史书,不是单纯地记述历史过程和人物的活动,而是每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史识”,也就是历史观点,是非标准。尽管由于他们和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是迂腐的、落后的,但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会对我们有所启迪。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他们的历史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树立新的历史观点。历史是一条长河,后浪催前浪,奔流不息。在奔流中,有继承、有淘汰、也有更新。作为一种思想文化遗产,前辈史学家们的开创之功,奠基之举,是不可忽视的。

①汉书》有100卷、120卷之分,二者只是分卷不同,内容和字数是相同的。由于《汉书》不同的版本分卷不同,所以二十四史的卷数有两种不同的数据,相差20卷。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18 23:03:14 +0800 CST  
贰) 司马迁和《史记》

震惊朝野的李陵投降事件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的夏天,天气闷热,骄阳似火。一队汉军从居延(今甘肃酒泉一带)出发北上,去攻打匈奴。带队的将领是一个健壮魁梧的中年汉子——李陵。
李陵(?——公元前74),字少卿。西汉陇西郡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善于骑射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可能是由于基因再加上祖传的技艺吧,李陵武艺高强,也非常善射。当时任骑都尉,是统率羽林骑兵的高级军官,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吧。这年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北击匈奴,又派李陵带兵为李广利监护辎重(粮草和军用物资),作后勤保障工作。而李陵却自报奋勇,愿率所部直捣匈奴单于①的主力。武帝应允。李陵率五千名弓箭手,主要是步兵,北行三十日,在荒漠中经过艰苦的跋涉,到了浚稽山(在今外蒙)一带扎下营盘,先后与匈奴十多万骑兵交战多日,共杀敌一万多人。但因众寡不敌,在突围中走投无路,最后喊了一声“无面目报陛下”,投降了匈奴。在李陵所统帅的五千人中,最后只有四百人返回了汉境。
李陵投降的消息传回长安,朝野上下为之震惊,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三言五语能够说清楚的。你说李陵是软骨头吧,他以五千人对十万人,已经做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杀敌一万多人。如果那时他在战场上战死了,就不愧是彪炳千秋的英雄。
你说他是硬骨头吧,毕竟他在最后关头投降了。出水才见两腿泥。哪有这样的硬骨头?
人性,不是固定的标签。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烈士与叛徒,英雄与狗熊,往往系于最关键的一念之中。

板子应该打在谁的屁股上?

古今论者,对于李陵投降事件,在认识上颇有分歧。就是说:谁应该为李陵的投降负责?板子应该打在谁的屁股上?
有人认为:李陵投降的责任,主要应该由皇帝汉武帝负责。当李陵到达浚稽山,把军队驻扎下来以后,他当即把路径的山川地形绘成图,派快马送至长安;在与匈奴遭遇后,他又及时地把战况报告给汉武帝,以便汉武帝能够调兵遣将控制全局。但是直到李陵与匈奴血战十余日,辗转千里,汉武帝却一直不发兵相救,使李陵军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奋勇死战,直到把箭射完,走投无路,才被迫投降。
又有人认为:李陵投降的责任,主要应该由强弩都尉路博德负责。在李陵率军出征时,汉武帝同时派前伏波将军,强弩校尉路博德带领一支军队在半路负责接应。但路博德却欺骗了汉武帝,没有发过一兵一卒前去接应,造成李陵孤军深入,战败投降的后果。
还有人认为:李陵兵败的责任,应该由他个人来承担。本来汉武帝原来的意思是让李陵率兵监护粮草和作战物资,作第二线的后勤保障工作。李陵却逞强好胜,有轻敌思想,主动要求深入匈奴内地,以少击众,直捣其王庭。而且战败不能作为投降的理由。我国历史上有多少英雄人物,在兵败被俘的情况下,不是仍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没有丧死气节吗?就是与李陵同时代的苏武,由一个使节变成囚徒后,受尽了许多威胁、利诱和折磨,不是始终没有失节背汉吗?
李陵投降事件,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为了不偏离主题,我们在这里不想深入探讨。我们着重要谈的是:这件事对一位历史名人的命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位历史名人就是被尊为“中国历史之父“的司马迁。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19 21:34:14 +0800 CST  
司马迁因言得祸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县(今陕西韩城)龙门人。龙门地区因山而得名,此山在今陕西韩城北50里。
他是汉景帝至武帝时人。生卒年份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据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1927)考证: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卒于武帝最后一年(后元二年,公元前87),享年59岁。而张惟骧考证的结论则是:生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卒于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只活了42岁。(《小双寂庵刊•太史公疑年考》)不过,现代的学者多同意王国维的说法。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是主管“文史星历”的文化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国家档案馆长、兼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长、兼国家天文台长。古代官员不像现在这么人浮于事,若拿现在的编制,至少需要八个首长(党政两套),40—60个副首长,还不算党的副职。根据古代的“世卿世禄”制度,就是官员的后代世世任同一官职的接班制度,司马谈逝世之后,司马迁仍然任太史令。
且说武帝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非常愤怒,询问群臣,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群臣多是看着皇帝的脸色说话和行事的(今天的“做官经”叫作和领导保持一致),谁还敢为李陵辩护呢!只有惯于发表“右派言论”的司马迁站出来说了几句违背领导意图的话:
“李陵事奉母亲很孝顺,和士人交往讲究信用,为了国家常常奋不顾身。看他平时的一贯表现颇有国士之风。如今不幸兵败投降。大臣们为了保全自己和妻子,便罗致他的罪名,实在令人痛心!而且李陵率领步卒不满五千,深入千军万马之中,抗击匈奴数万之兵。转战千里。直到箭尽路绝,士卒们还拿空弓,冒着白刃,面向北方,争取杀死敌人。足见李陵能使部下誓死为他效命,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能超过他。他虽然以身陷阵,战败投降,但杀死敌兵之多,其功勋也足以彰明于天下。他所以不死,应该是为了有机会再报答汉朝啊!”
司马迁说出了这番话,纯粹是出于公心,并没有半点私情在内。正如后来他在答复一个在狱中的朋友——益州刺史任安的信、就是有名的《报任安书》中说:
“我和李陵一同在朝廷中任职,平日并没有什么深交,性格爱好并不相同,没有在一起喝过一杯酒,没有互相畅叙情谊的欢欣。”
这时汉武帝正在气头上,怎能听进司马迁的话?反而认为司马迁为李陵开脱,是在诋毁无功而返的贰师将军李广利。于是便把司马迁押到大牢之中,交由廷尉部门(最高法院)审理治罪。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0 21:40:07 +0800 CST  
为了史学事业甘受腐刑

司马迁在大牢中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然后被定成了死罪。
在古代,仅仅因为在皇帝面前为降将说了几句辩护的话,就被判了死罪,在今天看来,既可以理解,又不可思议。
为什么可以理解?一个当官的不会揣摩领导的意图,在今日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不会拍上级的马屁,你当的什么官?
为什么不可思议?判的太重了。在今天,这样的官员不过是不提拔、靠边站、或调离非机要部门而已。看来生在今天讲究“法制”和“人权”的社会,实在比司马迁幸运多了!
根据汉代的法律,被定为死罪的人,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赎免:
一是交纳五十万铢钱赎金。
二是受腐刑。
交赎金,司马迁办不到。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一铢钱的购买力约合今之人民币5角,那么50万铢钱,大约合今之25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家境贫寒,家产不足以自赎,亲朋好友没有人救助,皇帝左右的亲近之人也不替我说一句求情的话。”这可就没辙了。
司马迁所任的太史令,是个六品官,比七品芝麻官的县令大一品,今天算是地师级吧。月俸600石,实领70斛粮食,合今2800斤,折成粮价,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4000元(按平常年份的粮价计算)。50万铢钱(约合今25万元),就是司马迁五六年的工资。司马迁家无积蓄,太史机构是一个清水衙门,并没有什么灰色收入。何况司马迁很自律,即或有什么“潜规则”,他也不会介入的,怎么能交得起这笔天价的赎金呢!
不能花钱免死,就只剩下受腐刑的一条途径了。
腐刑,又名宫刑,阴刑。最初只是“去势”。势,外肾,就是阴囊和睾丸。最初只是割去这一部分,使受刑者失去生殖能力,断子绝孙。后来随着宦官制度的发展,便演变为把阴茎完全割去,以免淫乱后宫。这种刑罚很残酷。据司马迁自己的的描述:受刑时要脱光身子,带上枷锁镣铐,受杖击鞭打,打个半死后再施刑。受刑后要打入蚕室。蚕室,就是生火的暖室,打入蚕室是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创口愈合后才可以出来。
任何人受此奇耻大辱,心情都是非常痛苦的,何况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代名流司马迁,他的自尊心就更强,精神更加敏感呢!他在给任安的信中说:自己受刑之后,“见到狱吏(看守所官员)就以头触地,面对徒隶(狱警)便心惊肉跳不敢喘气。”他又说:
“我因为言论遭遇这样的灾祸,深为乡里所耻笑,玷污辱没了祖先,还有什么脸面再去上父母的坟墓呢!即或经过一百代,也只会使污浊的名声越加深重罢了。因此每天回肠九转,在家里恍恍惚惚,好像丢了魂儿,外出则茫然不知要往哪里去。每当想起这种耻辱,未尝不汗流浃背,湿透衣衫。”
这实在是大耻辱,大苦闷,大悲哀。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所以甘愿接受这种酷刑,忍辱苟活,并不是怕死,只是为了史学事业,只是为了自己的著作《史记》能够最后写成,流传千古,警示后人。他在《答任安书》中说:自己的著作一百三十篇,“还没有脱稿,恰好遇到这场灾祸,痛惜此书没有完成,所以接受极刑而没有怨色。如果我能完成这部著作,把它藏在名山,流传于通都大邑的人群中,那就算偿还了我先前受凌辱的债,即或被千刀万剐,岂能有什么悔恨之情!然而这些只能说给智者听,是难以对凡夫俗子讲的。”
司马迁的胸怀是广阔的,思想境界是高尚的。那时著书并没有一文钱的稿费或版税,也不能评什么职称,取得什么专家,博导的头衔,和今天那些专门以敛财为目的的所谓“学者”相比,其境界何止是天壤之别!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1 21:10:58 +0800 CST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2 11:03:47 +0800 CST  
苦难是成功之母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苦难也是成功之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了历史上因为苦难而发奋著述的例证说:
“古代有钱有势而名字湮没不闻的,不胜枚举,只有气度恢弘的非常之人才能受到称道。西伯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周易》;孔子处于困境而作《春秋》;屈原被流放而作《离骚》之赋;左丘明眼睛失明著成《国语》;孙子(孙膑)受了膑刑(挖去膝盖骨)修成《兵法》;吕不韦被迁徙到蜀地,《吕览》(《吕氏春秋》)流传于世;韩非被囚禁于秦国,《说难》、《孤愤》等篇风行于世;《诗经》三百篇,大多是圣贤为抒发愤怨之情而作。这些人都是思想上有忧郁的情结,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所以追述往事,使后来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意。我竟至像左丘明失明,孙子断脚②那样,已经不能被起用,便愤而著书,以抒发愤怨,希望通过空虚的文字来表明自己的感受。”
由此可见,《史记》也是一部发愤之作,也是苦闷的象征。但不是通过诗赋的艺术形式,而是通过对过去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不平之心,愤懑之气。所以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物不得其平则鸣。”世界上的事物,从来就存在着不公平,所以以愤怨之心,来揭露和控诉这种不公平,要求社会改革,是文学艺术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史学家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如果只是歌功颂德,只是站在既得利益的立场上说话,那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不会有文学艺术和史学的繁荣。如果按照那位“学术超女”的主张去做,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只能先反省自己的内心,而不要产生愤怨之情,那么司马迁就只能甘心作一具唯唯诺诺的太监,能够完成流传千古的《史记》吗?
苦难是坏事,也是好事。照司马迁的说法,它玉成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诗经》的作者;而我们同样可以说:它也玉成了中国历史之父司马迁。
这使我们想起了孟子的一段名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所以天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人的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志,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肚子,穷困他的身子,他做事总是倒霉,这样就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适应能力。)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2 21:23:08 +0800 CST  
《史记》是怎样写成的?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能够看到国家珍藏的“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就是各种史书以及其它的图书档案。他想根据这些资料写一部贯穿古今的史书,大约此书的大体规模,是司马谈草创的,有一些资料也是他搜集整理的,但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便逝世了。临死前抱着万分遗憾的心情,嘱咐司马迁一定要继续做成这件事,司马迁痛哭流涕地答应了。
司马迁原在朝廷中任郎中之职,是皇帝的警卫和侍从人员。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就是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37岁,继任太史令,开始了整理史料和撰写史书的工作。天汉二年(公元前99),司马迁47岁,因为有关李陵案的言论受了腐刑。这时司马迁整理和撰写史书已经十年,还没有完全脱稿,所以他宁愿忍受奇耻大辱,甘受腐刑,以便能够保存自己的生命,完成这部旷世巨著。
他受腐刑后当了宦官,又受到了汉武帝的宠信,任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在秦汉时期,这个职务都由宦官出任。他虽然离开了太史机构,仍然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撰写史书。
到了征和二年(公元前91),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宣称史书已经基本脱稿。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到这时,他整整写了十八年,才完成了这部史学巨著。以后他大约又活了三、四年,少不了还要进行修改增补。这样算起来,《史记》的写作一共花了二十多年时间。
古人治学严谨,考订详尽,再加上信息闭塞,书写条件困难,写一部大型的史书,一般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如唐•李延寿作《南北史》,用了十七年;宋•宋祁与欧阳修作《新唐书》,也用了十七年;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花了十九年。比较起来,司马迁写《史记》,时间是比较长的。
这部书原名《太史公书》,到魏晋之际,才称为《史记》。
司马迁写成这样一部彪炳千秋的史学巨著,是和五个重要条件分不开的,我们可以概括为五个“得力于”:
第一,得力于家学的传承;
第二,得力于国家所珍藏的“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第三,得力于司马迁的勤学;
第四,得力于坎坷的命运,不幸的遭遇。是苦难玉成了他。
第五,得力于他的游历和实地考察。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
“司马迁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在黄河北岸,龙门山之南耕种放牧。年纪十岁就诵读古文经书。二十岁南下游历长江、淮河流域,登上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探寻禹穴,观看九疑山(在湖南宁远南),泛舟游于沅水、湘江;北上渡过汶水、泗水,在齐鲁的旧都(今山东淄博、曲阜)讲习学业,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今山东邹城)峄山参加乡射之礼;受困于蕃县(今山东滕州)、薛县(滕州东南)、彭城(今江苏徐州),经过梁(今河南开封),楚(今湖北)而回到长安。”
据王国维考证:司马迁此次二十壮游,跨越了今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九个省,行程近三万里。
这仅仅是青年时代的一次出游,后来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官职时,曾多次跟随汉武帝巡行,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寻访了许多历史古迹和名人故居,既丰富了他写作的内容,又把神州景物之壮美以及山川灵气,融入著作之中,使这部史书更加瑰丽和生动。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3 20:14:11 +0800 CST  
《史记》的价值

《史记》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此书的价值,简单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司马迁所生活的时代——汉武帝时期,记载了大约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是古代历史的一次大总结,大汇集。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是一部大通史,其它多为断代史,或记载邻近几个朝代的小通史(如《南史》、《北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也有人认为这几部书也是断代史。)
第二,“正史”的纪传体例,是《史记》所确立。以下的二十三部史书,虽然有一些改动,但基本框架是确立起来了。司马迁(也许还要包括其父司马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第三,它不仅是一部史书,而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大总结,凡六经、诸史、诸子百家、科技、天文历法、医药等古代文化的诸多内容,无不有所总结和评介,可以称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
第四,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全面写照,对帝王、将相、各级官吏、学者文人,游侠、刺客、货殖(工商业者)……总之,社会的各阶层、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在书中都有所反映,可以称之为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大观园、万花筒。
第五,取材广泛,史料丰富。那时还没有纸、文献资料或书之竹帛(竹木简,帛书),或铭之金石(青铜器铭文、碑刻、甲骨铭文),搜寻不易,考释困难;司马迁能够搜集、整理这么丰富的史料,其工程之浩大,用功之勤奋,可想而知;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传承,功不可没;从而也就使《史记》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
第六,阅读一部史书,不仅要注意它的史料,更要赏析作者的史识,就是史学观点。东汉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评论司马迁说:
“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
(又他的是非标准与圣人有所不同,谈论大道,把黄帝、老子摆在前面,把六经放在后面;叙述游侠贬低隐居的处士而颂扬乱世的奸雄;讲述工商业崇尚权势财力而以卑贱贫穷为羞耻;这是他不明智的地方。)”(《汉书•司马迁传赞》)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崇尚道家,说司马谈“先黄老而后六经”是对的。但司马迁写《孔子世家》,把孔子与诸侯并列;又写《仲尼弟子列传》,重视孔学的传承情况;都说明他没有贬抑了儒家,可见班固的评论并不公允。至于班固说司马迁“退处士而进奸雄,崇势力而羞贫贱”,则是说到点子上了。但这恰恰是司马迁的史学观点进步的地方。他冲击了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潮,动摇了固有的价值观念。对比之下,班固则显得落后和保守了。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自称写作《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社会的变化,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观点和风格。
《史记》一书可以作证,这三条司马迁都做到了。


本章参考篇目: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李广传》附《李陵传》
《史记•田叔列传》褚先生补《任安传》
《史记•匈奴列传》
《汉书•司马迁传》
《汉书•李广传》附《李陵传》
《汉书•匈奴传》

①匈奴的君主称单于。
②古人称小腿为脚,也称胫,就是膝盖到脚跟的部分。孙膑受膑刑,挖去膝盖骨,所以称“孙子断脚”。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4 20:54:14 +0800 CST  
一、黄帝:从神话世界走来

从黄帝纪元说起

司马迁写《史记》从五帝写起。所谓“五帝”,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而司马迁根据《世本》和《大戴礼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我们常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算起的。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不仅汉族人民以黄帝为始祖,就是在神州大地上活动的少数民族,也多尊黄帝或炎帝为始祖,我们颇为自豪地称自己为“黄帝子孙”或“炎帝子孙”。
根据古代传说:黄帝和炎帝同源,二人都是少典的儿子。少典娶了有虫乔氏部落的女人,生了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旁成长,炎帝在姜水旁成长,所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国语•晋语四》)。姬水即沮水,在今陕西黄陵县;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岐山县;姬水和姜水一带,是周族的发祥地。
在清朝末年,为了推翻满清的民族革命的需要,革命党人提倡废除清朝的纪年,改用黄帝纪年。同盟会的《民报》,把1905年(清光绪31年)定为黄帝纪元4603年。按照这个说法,2010年应为黄帝纪元4706年。近几年来,清华大学许文胜教授主张恢复黄帝纪年,也就是恢复当年《民报》的算法:西元+2698年。而台湾有个轩辕党,则把黄帝元年定为公元前2734年,2010年应为黄帝纪元4744年。但由于两种说法都不够五千年之数,所以又有人主张应该定为西元+3000年,那就是距今5009年了。
但黄帝本来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传说人物,不用说何时诞生、何时即位、何时逝世,都没有准确的记载,甚至连是否真正存在过这样一个人,也是一个历史之谜,是很难说黄帝纪年始于哪一年的。而且如果使用黄帝纪年,是否要废除公元?不废除吧,两个纪年都用,实在是太麻烦;废除吧,与世界各国交往多有不便。其实,用什么纪年,只是一种符号,似乎不必太政治化了。新中国诞生后,使用了公元纪年,并没有再出现“人民共和国多少年”的纪年法,实在是一种明智之举。
但不管怎么说,黄帝纪年的提法的不断出现,说明黄帝在民族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和强烈的认同感。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5 21:28:29 +0800 CST  
黄帝档案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但上引之《国语》,又说黄帝姓姬。与周朝的王室同姓。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调和了这两种说法,说是黄帝本姓公孙,因为长于姬水,改姓了姬。
《史记》没有说黄帝诞生在什么地方。只说首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说: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号为有熊氏,又号缙云氏、帝鸿氏、帝轩氏。皇甫谧说:有熊,就是河南新郑(今新郑市)。
《史记正义》说:黄帝的母亲名叫附宝,看见巨大的闪电围绕着北斗枢星转,受到感应而怀孕,生黄帝于寿丘(在今山东曲阜市)。
这是战国至唐有关黄帝的个人档案。总结起来就是:
1、姓公孙,或姬;
2、名轩辕;
3、号称有熊氏,或缙云氏、帝鸿氏、帝轩氏;
4、生于寿丘(曲阜)。
5、首都在有熊(新郑)或涿鹿(今属河北)。《舆地志》说:“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但有熊为其父少典都城,黄帝好像应该初都有熊,后迁于涿鹿。
以上只是较古老的传说,而不是可靠的史实。至于宋朝以后的一些资料(主要是地方志),就更不足信了。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6 20:48:29 +0800 CST  
感谢顶帖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7 12:37:15 +0800 CST  
神话世界的黄帝

在战国以前的典籍中,并见不到黄帝的影子,只是到了战国以后,有关黄帝的记载才多了起来。但那些记载大多充满了神秘、离奇的色彩。
我们先从“帝”字说起。
战国晚期以后,“帝”才逐渐成为人君的称号。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开始称“皇帝”,从此中国才有了皇帝的称号。而这个“皇帝”,原来只是上帝的意思,也称为昊天上帝,皇天上帝,指的是统治宇宙的至上的人格神,相当于犹太人的耶和华,阿拉伯人的安拉。到了战国以后,随着阴阳五行观念的出现,与五行、五色、五方的观念相配合,出现了五色之帝:
青帝:太皥(音号),东方,木。
赤帝:炎帝,南方,火。
白帝:少昊(音号),西方,金。
黑帝:颛硕,北方,水。
黄帝:轩辕:中央,土。
可见黄帝是五行、五色、五方之帝当中的一个。因为他是中央之神,统辖着四方,所以在五帝中,地位是最高的。
在各种古籍中,关于黄帝的神话很多,下面我们就举出一些:
黄帝长着四张脸,天下四方都在他的监视之下。(《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
黄帝原来本着养性爱民的精神,不愿意发动战争。而四帝都以四方、四色纷纷独立,并且合兵进攻黄帝。黄帝因为“君危于上,民不安于下”,不得不出兵消灭了四帝。(《太平御览》卷七九引《蒋子万机论》
黄帝住在昆仑山上。这个昆仑山,不是现在绵亘于新疆、西藏、青海的昆仑山,而是一座神话中的山。这山方圆八百里,高万仞(八尺为仞),每一面有九眼井,九道门,门由开明兽把守。开明兽像虎一般大,长着九个脑袋,面孔和人一样。西边还有凤凰和鸾鸟(一种五色的神鸟),它们头上顶着蛇,脚下踩着蛇,胸前还挂着红蛇。北边有不死之树,花果可以制成不死之药。(《山海经•海内西经》)
黄帝生禺号,禺号生禺京。禺京也称禺强,人面鸟身,耳朵上戴着两条青蛇,脚下踩着两条红蛇。出行时骑着两条龙。(《山海经•大荒东经》、《海外北经》)
黄帝坐着由大象驾的车,由六条蛟龙拉着。一种人面、一只脚,叫作毕方的神鸟,坐在车旁。 龙在前面开路,风伯(风神)打扫道路,雨师(雨神)往道路上洒水。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传说中会飞的神蛇)在地上爬行凤凰在空中盘旋。奏着《清角》的乐曲,到泰山之上会合鬼神。(《韩非子•十过》)
类似这样的神话还有很多,为了节省篇幅,不多举了。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7 21:13:35 +0800 CST  
从天帝到人帝

司马迁在写黄帝的过程中,感到很困惑而难以下笔。他在《五帝本纪赞》①中说: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了。”
(学者多好称述五帝,这距离我们太久远了。但是《尚书》只是记载了尧以来的事,而百家谈黄帝,他们的文词多数是不典雅的,是士君子难以说出口的。)
不雅驯,不典雅,也就是太玄乎,太离谱。其实神话就是那个样子的,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我们知道:远古的先民,因为生产力水平低,征服自然的能力也非常低下,许多自然灾害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他们很想征服自然,而苦于现实的手段难以达到目的,因而企图利用想像力来征服自然,于是便产生了神话。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是在神话的思维中来渡过自己的童年的。
司马迁写《五帝本纪》,有两部书对他影响很大:一部是《世本》,一部是《大戴礼记》,都是在汉初整理成书的。这两部书都按照儒家的观点,把远古的神话传说做了理性化,历史化的解释,把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神,改造为人间的帝王,而且还编织了他们的世系。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赞》中,谈到黄帝传说的“不雅驯”之后,又接下来说:
“余……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我……选择黄帝传说中比较典雅的部分,写在《五帝本纪》里,做为本书的开头。)
这就是说:司马迁承袭了《大戴礼记》和《世本》的做法,把黄帝的神话进一步理性化、历史化、世系化了,黄帝传说由“不雅驯”而“雅驯”了。这样一来,黄帝便由天帝变成了人帝,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后世讲中华文明史,便从黄帝开始讲起了。

司马迁笔下的黄帝事迹

在黄帝的传说中,神话性的内容较多,历史性的内容很少,司马迁选择较为“雅驯”的,也就是较为理性的、历史化的内容,写入《五帝本纪》中。现在我们就看一看司马迁笔下的黄帝及其时代吧。
(一)黄帝时代的疆域
东到大海(山东);
西到空桐山(甘肃酒泉);
南到长江和湘山(在今湖南益阳)。
北到釜山(在今河北涿鹿)以北蒙古草原的边缘。
这大体上是黄土层覆盖地区,和战国时期的疆域基本相当。
(二)黄炎之战
黄帝以前,由神农氏的后代来统治天下。当时神农氏的统治日趋衰落,各地诸侯互相征伐,暴虐百姓,神农氏的后代没有能力征伐,于是轩辕便率兵征伐四方,诸侯大多宾服。只有力量强大的炎帝②和蚩尤两个诸侯没有宾服。于是轩辕训练好熊、罴(音皮,熊的一种),貔(音皮),貅(音休)③,蚩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大战三次,才取得了胜利,合并了炎帝的部落。而蚩尤仍在继续作乱,于是又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擒杀了蚩尤。这时轩辕已经统一了天下,于是诸侯们便推举他做了天子,称为黄帝。
有许多学者认为:黄帝战炎帝,战蚩尤,应该是一件事,甚有见地。因为第一,根据传说,蚩尤是炎帝的后裔,炎帝也是族名,蚩尤也可以称为炎帝。第二,战炎帝的阪泉之野和战蚩尤的涿鹿之野,二者是一个地方。第三,炎帝又称赤帝,赤,蚩二字音同。
黄炎之争的故事,司马迁把它“雅驯”化了。其实根据其它古书记载,是充满了神话色彩的。如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都是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以沙子和石子为食物。(《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又说人首鸟形的九天玄女向黄帝传授了战法(《太平御览》卷十五引《黄帝玄女战法》)。还说蚩尤利用法术下起了大雾,黄帝命令风后(风神)制造了指南车,使军队能够辨别方向。(《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
尽管这些神话听起来很荒诞,但它却更符合远古先民的思维的特点;而那些“雅驯”的说法,反而不足为据了。
(三)黄帝的政绩
1、迁徙往来没有固定的地方——以游牧生活为主。
2、百官都用云来命名,军队称为云师。——似乎是一种图腾制度。
3、设立左右大监,监察万国。——部落联盟领导各部落,氏族。
4、举行祭祀鬼神山川的封禅大典,万国的首领多来参加。——祭祀是部落联盟的大事,是团结近亲部落、氏族的重要手段。
5、获得宝鼎,推算时日历数。——天文历法的萌芽。
6、推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治理百姓。——出现了脱产的公职人员,这是官僚机构的前身。
7、按时种植百谷草木,驯化鸟兽昆虫。——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
8、节用水火和一切物资——勤俭节约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美德,也是原始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从《史记》的这些简单的记载,可以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大体上具有部落联盟的特点。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8 21:29:41 +0800 CST  
黄帝升天

关于黄帝的结局,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没有具体的情节,因为那是颇富于神话性的,不“雅驯”的;而在《史记•封禅书》中却有记载,因为《封禅书》是专写祭祀和神话、仙话的篇章。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黄帝采集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北)之铜,在荆山(今陕西富平西南)之下铸造宝鼎。鼎铸成之后,有垂着胡须的龙自天而下,来迎接黄帝上天。黄帝骑上了龙,群臣和后宫跟随黄帝骑上龙的有七十多人,龙便拖着黄帝等人飞上天空。其余的小臣,没有骑上龙,便都扯着龙的胡须。胡须折断了,小臣们都坠落下来,还坠下黄帝的一条弓。百姓们仰望着黄帝上了天,便抱着弓和龙须哭号起来。后世便把黄帝上天这个地方称为“鼎湖”,坠下的弓称为“乌号”。黄帝的墓在桥山(在今陕西黄陵县),而按照黄帝升天的传说,桥山的黄帝墓并没有埋着黄帝的真身,那不过只是一座衣冠冡而已。

历史的影子

黄帝原是神话人物,是天上的上帝。他降自于天,后来又骑龙回到了天宫。但如此说来,黄帝是否只是生活在虚无飘渺的神话世界,而毫无真实的历史内涵呢?不能这么简单地看问题。我们知道:世界上一切民族的较为原始的神话,看起来好像是脱离现实,不着边际的,但那都是通过人的观念创造出来的,是客观事物对人的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它虽然不能直接而完全地反映历史的现实,却可以间接地、曲折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历史情况。有时好像历史的倒影,也像在水波激荡下的若明若暗,若隐若现的影像。学者们通常称之为史影——历史的影子。
尽管黄帝的神话很神奇,有的在今天看起来很荒诞,但它毕竟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史影。这是一个从原始社会逐渐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在考古学上相当于仰韶文化的晚期,约在公元前4000-3000年左右。它的中心地区是黄河中游,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影响所及,西到甘肃,东到山东,北到蒙古草原的边缘,南到两湖。
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完成了许多发明创造。
第二,部落战争扩大化,部落之间的联合与兼并,发展为规模较大的部落联盟,也就是国家的前身。
第三,有了图画文字或早期的象形文字。
第四,黄炎两大部落(或部落联盟)的融合,为汉民族的形成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黄帝是神还是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符号也好,是一种观念也好,总是民族之根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坚强的凝聚力,为国内乃至全世界广大的华人所认同,这就必然会在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五帝本纪》
2、《国语•晋语四》
3、《山海经•海内西经》、《大荒东经》、《海外北经》

①赞,又称论赞。一般都放在史书每个篇章的后面。主要是作者发表评论的部分,间有补充,提示的内容。
②古代学者多认为神农就是炎帝。但司马迁并没有采用这种说法。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神农自是神农,炎帝只是炎帝。
③貔貅,是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或曰似豹,或曰似狸,似虎,似熊。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29 20:52:23 +0800 CST  
二、尧天舜日:古典的乌托邦
孔子赞颂尧舜

南朝•梁•沈约在《四时白纻歌》中吟咏道:
“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佩带和服用仙草使容颜永不衰老,在尧舜的年代里人们有无穷的欢乐。)
清•钱彩《说岳全传》有诗曰:
“尧天舜日庆三多,鼓腹含哺遍地歌”(在尧舜的年代里,人们都庆幸有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鼓着吃饱的肚皮,嘴里含着饭,遍地响起欢歌笑语。)
尧舜时代是古人所憧憬的黄金时代,有关尧舜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乌托邦。
从我们所能看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最早称颂尧舜的,当属春秋末期的孔子(前551—47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孔子说:尧作为君王,该有多么伟大呀!太崇高了,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能够取法于天。他的恩德浩荡啊,百姓们不知道该怎样称颂他。他的功绩太卓著了,他的典章制度焕发着光彩。)
这里说尧可以“则天”(取法于天),武则天的尊号就是这么来的。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能够做到无为而治的,不就是舜吗?他干什么了?不过是恭恭敬敬地面南而坐罢了。)

哙炙人口的三首古诗

孔子以后,赞颂尧舜的人就更多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几乎人人都谈尧舜,但他们都是按照自己学派的理念来谈尧舜,取舍各有不同。不过尧舜故事的主流,还是和儒家的理念分不开的。有三首哙灸人口的古诗,可以把我们的思绪带到古人所幻想的尧舜时代。
1、《击壤歌》
据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有一位八九十岁的老寿星击壤而歌。就是在田地里劳动时,一面用原始的农具击碎土块,一面唱着歌。用今天的话来说,唱的是“原生态”的民歌。歌词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太阳出来便开始干活,太阳落山便休息。凿井就能喝上水,耕种田地就能吃上饭。帝王对我有什么作用呢?)
这首纯朴的歌谣,反映的是帝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自食其力的闲适安逸的生活。尽管生活水平不那么高,但只要没有战乱、天灾、没有政府对人民的干预与盘剥,能够取得温饱与平安,他们便满足了。虽然这只是一种低标准的满足,却是几千年来劳苦大众的一种理想。直到近现代,不是仍然以“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为满足吗?直到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的大潮才冲破了这种自给自足的乌托邦。
2.《卿云歌》
据《尚书大传•虞夏传》记载:帝舜登位的第十五年,大宴群臣,在席间与群臣唱和,唱出了一首《卿云歌》: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灿烂的彩色祥云啊,萦绕漂浮绵延不绝啊。
日月的光辉,日复一日,永照人间。)
帝舜唱罢,叹息道:“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是时候了!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啊!)
据说这时帝舜打算像当年帝尧把帝位禅让给自己一样,正打算把帝位禅让给禹。所以歌中表现了一个帝王的“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同时也是尧舜时代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一个写照。
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正式国会开会时,就把这首《卿云歌》作为临时国歌,袁世凯执政后被废止。1921年7月,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把《卿云歌》定为正式国歌。1927年,国民政府蒋介石上台后,《卿云歌》被废止。
这里捎带着提示一下:上海复旦大学的校名,就是来源于《卿云歌》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3.《南风歌》
这也是一首古代的歌谣,见于《尸子》和《孔子家语》的著录,大约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说是帝舜弹着五弦琴,唱出这首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和暖的南风啊,可以化解我的人民的愁怨。
南风来的正是时候啊,可以为我的人民增加财源。)
这首歌和前面的两首歌立意有所不同,前者只是歌功颂德,赞扬盛世,内容显得空洞和肤浅;这首歌却提出了两个实际问题:“解民之愠”与“阜民之财”。
“解民之愠”,就是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不公正、不公平、平息百姓的怨气,化解社会矛盾。
“阜民之财”,就是发展生产,振兴经济,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良方。
光是歌功颂德,对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熟视无睹,当然也就不可能加以解决;又不能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那么所谓建设和谐社会,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30 21:30:19 +0800 CST  
司马迁笔下的尧舜

司马迁写《五帝本纪》,根据《世本》和《大戴礼记》,把五帝中的其他四帝:颛顼、帝喾、尧、舜,都说成是黄帝的子孙。其世系是:
玄嚣—虫乔 极—帝喾—尧
黄帝 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
昌意—颛顼
鲧—禹
按照这个世系,尧是帝喾之子,黄帝的五世孙。舜是颛顼的七世孙,黄帝的九世孙,辈份和年代显然不合。但这个世系本来是编造的,我们对此也不必深究,下面且着重谈一谈司马迁笔下尧舜故事的梗概。
帝尧,名放勋①。帝喾死,尧的异母兄挚继位为帝。帝挚没有治理好国家,把帝位让给放勋,就是帝尧。帝尧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君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天文、历法、农事、法制诸方面多有建树,并且起用了许多有用的人才。在他的统治下,九族敦睦、百姓安居、万国和谐、天下太平,堪称盛世。司马迁称颂帝尧说: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他的仁德好像天,他的智慧好像神。接近他,像太阳一样温暖;仰望他,像憧憬能降下甘霖雨露的云彩一样。)
帝尧在位七十年,已经老了,而他的儿子丹朱品德和才能都不行,不是当天子的材料。尧想把帝位禅让给四岳(主管四方诸侯的官员),四岳不受,向帝尧推荐了舜。
舜名重华,因为他的封地在虞(今山西永济境内),所以又称为虞舜②。
他的父亲瞽叟(应该是绰号),是一个心术不正的瞎老头子。舜母早死,瞽叟又续了一房妻子,生下了象。舜的这个异母弟,狂傲而邪恶。瞽叟偏爱象,和后妻、象等合谋,想要杀害舜,始终没有得手。舜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仍然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弟弟。他在历山种过地,在雷泽打过鱼,在河滨制造过陶器,在寿丘做过日用什器,在负夏做过商贩。他不仅是一个劳动能手,还能以自己的道德风貌影响别人,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在历山耕地时,农民们不再侵占别人的土地,反而互相让出边界。在雷泽打鱼时,渔民们都要互相让出场地。在河滨制造陶器时,那里的陶器质量都是上乘的。人们都愿意靠近舜居住,所以舜所居住的地方,一年成聚(村落),二年成邑(乡镇),三年成都(都会)。
尧为了考察舜,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从内部来考察;又让九个儿子作舜的朋友,从外部来了解。又试用舜辅佐自己处理政务,进一步考察他的能力。舜对各种表章制度很熟悉,对百官的事务都能胜任。在一个风雨交加,闪电雷鸣的日子里,尧让舜到一个深山老林中去,而舜却能够不迷失方向。(这是原始的渔猎经济条件下部落首领必须具备的本领)。
舜被考察试用了二十年,尧已经九十岁了,舜已经五十岁了。尧因为自己年纪太老了,而他又确信舜已经具备了接班的能力,可以授与天下了,于是便命舜摄行(代理)天子事,自己则退居于二线。又过了八年,尧以九十八岁的高龄逝世了。舜为之服孝三年,然后把帝位交给尧的儿子丹朱。但诸侯和百姓不拥护丹朱而拥护舜,于是舜便正式即位为天子,这时他已经六十一岁了。
舜在位共三十九年,在他统治期间,政通人和,凤凰来翔,是空前的盛世。而他的儿子商均却是个无德无才的窝囊肺。所以舜年老时,也仿照尧的作法,起用了治水有功的禹,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一百岁那年,他到南方去巡视,死在了苍梧之野。苍梧,山名,就是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山的九个山峰都相似,难以辨别,所以称为九疑。舜死后就葬在九疑山下的旷野上。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5-31 21:23:52 +0800 CST  
尧舜传说溯源

以上是《史记•五帝本纪》关于尧舜故事的梗概。司马迁所根据的主要是《世本》、《尚书》、《大戴礼记》、《孟子》、《墨子》等,他所采用的都是“雅驯”的内容。但溯本追源,尧舜的原型却都是神话人物。
尧的神话原型,至今已经模糊不清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古史辨”派学者(如顾颉刚、杨宽等)认为尧就是颛顼,是一个人(神)在传说过程中的衍化,是中国古代西方的天帝。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这位颛顼很了不起,按照《国语•周语下》的说法,日、月、星辰运行的秩序都是他所建立的。除了天帝,什么人间帝王有这么大的神通?
舜,就是帝喾,也就是《山海经》中常常提到的帝俊,他是东夷神话系统中的天帝。按照《山海经》的说法,他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另一妻子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她们常常在甘渊为自己的孩子太阳和月亮洗澡。侍卫帝俊的神叫屠比尸,生得人面、犬耳、兽身,耳朵上挂了两条青蛇。帝俊座席的下面有两个神坛,由五色之鸟来管理。帝俊的子孙众多:一个脑袋、三个身子的三身国;以野兽为食的季厘之国;男的不婚,女的不嫁,通过互相感应而生孩子的司幽之国;以及播种百谷的后稷、造车的奚仲、吉光、造琴瑟的宴龙、能工巧匠倕等等,都是帝俊的子孙。可见作为日月之父和众族之祖的帝俊,当然是天帝无疑了。而他就是帝喾,也就是帝舜的原型。

舜的神圣家族

舜的两个妻子、尧的二女娥皇和女英,其实也是神话人物。学者们早已指出:这两个人(神)就是羲和和常羲的转化。在神话中,她俩是帝俊的妻子,太阳和月亮的母亲;而在《尚书•尧典》中,却变成了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也就是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和副台长。
《史记•五帝本纪》所写的瞽叟和象陷害舜的故事,主要来源于《孟子》,已经理性化、历史化了。而按照其它古书③的记载,则颇有神话色彩:
瞽叟命舜抹仓房,舜登上房顶,他们便在下面撤去梯子,堆上柴草,点着了火,想要把舜烧死。但舜的两个妻子早有提防,事前交给舜一件画着鸟形彩纹的衣服让他穿上,当瞽叟等人在下面纵火时,舜竟像飞鸟一样,张开了翅膀飞下来了。
瞽叟等人一计未成,又生二计,命舜去淘井。舜的两个妻子事前交给舜一件龙形彩纹的衣服让他穿上。届时瞽叟等人填了井,舜变成了一条龙,钻进地下水层,从其它井口飞出来了。
关于舜的这两个夫人,还有一些动人的传说,也具有神话性:
据说舜南巡时,二妃没有跟从。她俩听到舜死在苍梧的消息,急忙南下。因为伤心过度,自溺于湘江,死后成为湘江之神,称湘夫人。
有一种竹子,上面带有斑点,据说就是舜的二妃的眼泪溅到竹子上,形成了斑点。这种竹子称为斑竹,也叫湘妃竹。
舜的弟弟象,在神话中应该是一头大象,而不是人。但因为古代神话资料的丧失,我们今天已经难以证实了。但从一些古书记载的蛛丝马迹中,仍然可以间接地透露出某些信息来。《论衡•偶会篇》说:
“舜葬苍梧,象为之耕。”
这是说:舜葬在苍梧(今湖南宁远东南),大象为他的墓地锄草。早年民间流行的《二十四孝图》,就有一幅大舜耕田的画,所用的牲口就是大象,看来民间是早有这种传说的。《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
“舜弟象封于有鼻。”
又引《括地志》说:“在营道县(今湖南宁远西)北六十里,离舜墓不远处,有个鼻亭神祠。舜死后,象来到这一带,后人为他立了神祠。又引《舆地志》说:零陵郡应阳县(今湖南东安县北)山上有象庙。另据王隐《晋书》说:泉陵县(今湖南永州市)东有鼻墟,是象的封地。
无论是有鼻之地也好,鼻墟也好,鼻亭神祠也好,都突出了一个“鼻”字,这不正反映了神话中的大象的影子吗?
不过,娥皇、女英的神话以及舜的家庭矛盾的神话,以至象的神话,都是后来衍生的晚期神话,而天帝帝俊和他的两个妻子生育出日月以及众多族类的神话,才接近原始神话的本来面貌。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6-01 20:45:34 +0800 CST  
诸神聚会

《史记•五帝本纪》谈到舜设官分职。其实他所任用的一些重要官员,原来也都是神话人物:
1、禹为司空,主平水土。相当于今之水利部长。关于禹的神话性,下面有专文论及。
2、弃为后稷,主“播时百谷”。相当于今之农业部长。
弃是周族传说中的始祖。他的母亲姜原,在野外踩了巨人的脚印,因而怀孕,生下了一个肉蛋。以为不吉祥,丢弃在小巷,马牛路过都避而不踩。丢弃在冰上,飞鸟下来用翼覆盖之。肉蛋破了,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姜原只好收回来抚养。因为他曾经被丢弃,所以起名叫弃。长大后善于农艺,从天上取来百谷之种播育在人间,死后被尊为农业之神。他母亲所踩的脚印,是天帝帝喾(舜)的脚印,因而他是天帝之子。
3、契为司徒,主管教化百姓。相当于今之民政部长。
契是商族传说中的始祖。他的母亲简狄,见玄鸟(燕子,或曰凤凰)堕卵,吞而食之,有孕而生契。玄鸟是天帝帝喾(舜)的化身,也是生殖器的象征。按照这个神话,商族当然是天帝的后裔了。
4、皋陶(音摇)为士,主管刑法,相当于今之司法部长。
皋陶长相奇特,马嘴,脸色青绿,好像削了皮的瓜,他拥有一个一只脚的神羊(一说神牛),叫作解廌(音谢治),用它来断案。遇有疑难案情,神羊便用角抵触有罪之人,无罪者不触。
5、垂为共工,主管手工制作。相当于今之工业部长。
垂,通常写作倕,又称工倕,巧倕,传说中的能工巧匠。据《山海经•海内经》说:他是帝俊的孙子,就是义均。传说中的舜子商均,就是这个人(神)。
6、益为虞,主草木鸟兽。相当于今之林业部长。
益,就是伯益,柏翳,大业。母亲名女修,吞食了玄鸟堕卵而生大业,是秦人的祖先。这与契出生的传说同出一源。
7、伯夷为秩宗,郊庙祭祀。今无此官。宗教事务委员会或许沾点边?据《尚书》,伯夷又是刑法之神,天帝曾命伯夷把法典颁赐人间。他可能与益、伯益、伯翳都是一个人(神)的衍化。
8、夔(音奎)为典乐,主管音乐。略似今文化部主管音乐的副部长。
根据古代神话,原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一只脚,其声如雷,出入必兴大风雨。黄帝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后来在传说中演化为尧舜的乐官。
9、龙为纳言,主颁发政令、反映民情。略似今之媒体或信访部门,新闻司、政府发言人等。
龙是传说中的神话动物,天上的神仙常以龙为坐骑,如祝融、句芒、颛顼、帝喾等都是乘龙的,黄帝也有乘龙上天的故事。
通过以上的考察,可见尧舜时这些显赫的大臣,原来都是神和神兽,以及有神气的部族祖先,现在都集合到尧舜的朝廷里袍笏登场了。这就是神话理性化、历史化的结果。

有尧舜及其朝代吗?

中国历史上真有尧舜其人和他们的朝代吗?长期以来,对此就有着不同的认识。
一种意见认为:在中国的远古历史中,确实存在过尧舜及其朝代。那是一个黄金时代,后来人们逐渐变坏,那个黄金时代便破灭了。
又有一种意见认为:在中国的远古历史中,并没有尧舜其人和尧舜的朝代,那不过是从原始神话演变过来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那不过是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情况,尧和舜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但这段史实,后来被人们夸大和神话化了。
古代的学者(包括孔子),多持第一种观点,以尧舜为古代圣君的楷模。
近代的学者,在疑古思潮和比较神话学的影响下,多持第二种观点。
当代(“五四”至现在)的学者,受摩尔根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始社会理论的影响,多持第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太迂腐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信奉了。
后两种观点,都有其科学性,但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二种观点,神话学的观点,把远古的一些神话,还原其神话的本来面目,按照神话本身的特点来说明它们,自然是对的;但他们只是就神话论神话,而不能揭示在神话外衣覆盖下的深层次的背景与根源。
第三种观点,摩尔根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远古神话放在原始社会的背景中去考察,揭示了神话产生的根源,他们的初衷自然是合理的、科学的;但从我国史学界的实践来看,它被简单化、庸俗化了。
例如:黄帝战蚩尤这个神话,说它反映了远古的部落战争,这样说是对的;但如果认为:当时在中原大地上,确实存在着黄帝、蚩尤及其部落,就像确实存在着晋文公和楚成王以及晋国和楚国一样;确实存在着涿鹿之战,就像确实存在着城濮之战一样;那就错了。毛泽东主席在《矛盾论》中说:
“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逐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和《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鬼狐变人的故事等等,这种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④
我们通常说远古的神话传说只是“史影”(历史的影子),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神话所反映的并不是具体的、真实的远古历史事件,而只是远古历史的隐约的、虚幻的反映,不是直射,而是折射。
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才能懂得远古的神话,才能懂得远古神话与远古历史的关系。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6-02 20:37:43 +0800 CST  
天下太平的幻想

尧舜的神话传说,大约产生于春秋时期,丰富于战国时期。那是个诸侯割据,大国争霸时期,虽然有周天子为共主,但那只是名义上的,对各路诸侯已经没有什么约束力。当时国家分裂、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上的人力、财力损耗至巨。于是儒墨等学派,以古代神话传说为依托,在幻想中构建出一个唐虞盛世来。司马迁写《五帝本纪》,主要根据《尚书•尧典》。唐虞盛世的主要内容是:
1、“合和万国”: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缔造统一的国家。
2、设立隶属于中央的十二个州。(以后大禹又划为九州。)
3、建立巡狩和朝觐制度。天子五年一巡狩(视察地方),州牧四年一朝觐(入朝向天子报告工作情况)。
4、“敬授民时”:制定统一的历法,颁赐各地,百姓按季节安排劳动与生活。
5、自然灾害由国家统一治理,命大禹治理了洪水。
6、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7、公布统一的刑法。
9、最高统治权力的更替,采取“传贤不传子”的禅让制度。
10、“敷奏以言”:向天下宣告统一的政令。
11、“明试以功”:实行监察制,考察各地的政绩。
12、“车服以庸”:实行奖励制度,根据政绩赏赐车马服饰。
13、处治“四罪”:共工、驩兜、三苗、鲧;流放“四凶”:浑沌、穷奇、梼杌、饕餮(音涛铁)。那时也有“专政”手段,也有“严打”斗争。
14、起用人材:举“八恺”、“八元”(十六个家族的拔尖人才)以及禹、后稷、皋陶等杰出人才。
15、设官分职: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等等。
可见这是一个大一统的天下太平的政治蓝图。只有统一才有和平,只有和平才能有秩序,只有有秩序才能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这是多少代人所憧憬的一个梦想。尽管这梦想是朴素的、要求不高的、绝无一点奢望的,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唐虞盛世的理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成为人们所向往的黄金时代。

本章主要参考篇目:
1、《史记•五帝本纪》
2、《史记•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
3、《尚书•尧典》
4、《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海内经》

①《史记索隐》说:尧,是谥号(死后的称号)。姓伊祁氏。《史让正义》引徐广曰:号陶唐氏。《帝王世纪》说: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②《史记索隐》说:舜,也是谥号。
③《列女传》、《史记正义》引《通史》、《宋书•符瑞志》。
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楼主 _天_行_健_  发布于 2010-06-04 07:03:07 +0800 CST  

楼主:_天_行_健_

字数:369238

发表时间:2010-05-18 04: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8:48:21 +0800 CST

评论数:439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