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建宁王死后,肃宗就培养越王李係。
越王李係势力培养起来,自然会成为牵制太子的力量。但它的危机就是,永远留有玄武门事变的阴影。
唐肃宗快死时,越王李係就蠢蠢欲动的想复制秦王李世民的成功了。换而言之,抓紧时间用武力抢夺皇位继承权。
但是很不幸,越王李係没有成功。

看这段历史时,我总忍不住想,如果越王李係夺权成功,平定安史之乱的历史,恐怕会全面改写了。
一切是显然的,越王李係夺权后,肯定会夸大他当时的历史地位,这样一写,我们很容易感觉,平定安史之乱,主要就是因为天降英明神武的越王李係。

当然了,如果秦王李世民当年被清理出局,我们看到的唐初历史,肯定也是另一种形式。因为李世民被清理出局,史书在写到唐初的战争时,自然会突出李世民高级助手的作用,总而言之,李世民率军打了一系列胜仗,绝不是因为李世民多牛,而是他的行军长史、行军司马太牛了;所以李世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唐军依然所向披糜。
就算偶尔夸一夸李世民,李世民也依然是打酱油的存在,绝不会把李世民当主角去写了。因为把李世民当主角去写,太子建成上位算怎么回事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3 10:40:26 +0800 CST  
从建宁王的死,我们大约可以看到皇帝尴尬的处境。那就是坐在皇位上,至亲至近的人,也是不能相信的。

皇帝追求的目标是把天下变成他们家的私有财产,还想一世二世万世的传下去,关键是,不管自己怎么胡折腾,别人也不能让他下台。

皇帝追求的这种目标,如果没有强大的利害格局制约,试问,真有人会接受?估计没有人能接受。
面对皇帝的这种追求,不要说外人了,就是他们的亲儿子,恐怕也不会接受。因为你有能力就当坐在皇位上,没有能力就赶紧下台,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所以,唐高祖被儿子逼得提前退休了;唐太宗的太子一心抢班夺权;唐中宗、唐睿宗被母亲踢下了皇位;大圣则天皇帝最后面对了神龙政变,于是被儿子反杀了回去了;唐睿宗面对强势的儿子,只能选择提前退休;唐玄宗也让儿子抢班夺权了.....。

在许多人看来,古代人的思想道德与现代的思想道德不同,所以古代人普遍会接受皇帝追求的这种目标。
其实呢,古代人可以接受皇帝追求的这种目标,就是因为皇帝布置了各种端上不台面的利害格局。否则,古代人也不可能接受。

我们觉得,皇帝的许多行为很离奇、不可理喻。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认为,皇帝不用干各种看似倒行逆施的、脑残的行为,就可以保证大家愿意忠于他。而皇帝竟然前仆后继的都这样干,还因此惹来了太多的麻烦,他们实在太愚蠢了。
其实呢,如果制约大家的权力格局破碎,有多少会把皇帝当回事呢?从这层意义上,如果皇帝不干那些看似脑残的、不可理喻的行为,就不是简单会引来太多的麻烦,而是早就让人踢下皇位,甚至全家惨死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3 10:41:41 +0800 CST  
[注1]:上欲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使统诸将东征,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可使广平为吴太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上皇,即其事也。”
[注2]:建宁王倓,性英果,有才略,从上自马嵬北行,兵众寡弱,屡逢寇盗;倓自选骁勇,居上前后,血战以卫士。上或过时未食,倓悲泣不自胜,军中皆属目向之。
[注3]:上与泌语及齐王,欲厚加褒赠,泌请用岐、薛故事赠太子,上泣曰:“吾弟首建灵武之议,成中兴之业,岐、薛岂有此功乎!竭诚忠孝,乃为谗人所害。使尚存,朕必以为太弟。今当崇以帝号,成吾夙志。”
[注4]:建宁王谓泌曰:“先生举于上,得展臣子之效,无以报德,请为先生除害。”泌曰:“何也?”以良娣为言。泌曰:“此非人所言,愿王姑置之,勿以为先。”不从。
[注5]:于是广平王及李泌皆内惧。谋去辅国及良娣,泌曰:“不可,王不见建宁之祸乎?”曰:“窃为先生忧之。”泌曰:“泌与主上有约矣。俟平京师,则去还山,庶免于患。”曰:“先生去,则愈危矣。”泌曰:“王但尽人子之孝。良娣妇人,王委曲顺之,亦何能为!”
[注6]建宁王数于上前诋讦二人罪恶,二人谮之于上曰:“恨不得为元帅,谋害广平王。”上怒,赐死 。
[注7]:对曰:“若有此心,广平当怨之。广平每与臣言其冤,辄流涕呜咽。臣今必辞陛下去,始敢言之耳。”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夺取长安后的安禄山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3 10:42:15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秦声楚梦 、0富泽0 、涑滨野老、大有行、2016重新选择 、枫叶之国ing、郑鹤271828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五章 夺取长安后的安禄山

第一节 进退失据的安禄山

占据长安城后,安禄山站在了战略的十字路口上,因为现在的安禄山,应该怎么办呢?
简单的思考,安禄山自然应该大举调动军事主力深入西北,然后把大燕帝国的都城迁到长安。再然后呢,大张旗鼓的争夺西北地区,再分兵深入西南,总而言之,先把大唐帝国打崩盘了,再掉头正式角逐天下。
想当年,李渊就是这样玩的。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李渊杀入长安后,距离控制西北地区,也有很远的距离。因为西北还有两大实力派存在,他们是陇右的薛举、凉州的李轨。
李渊坐镇长安城后,在西北面对的敌人,是两个割据一隅之地的军阀。且不说薛举、李轨两个军阀本身就无法实现联合,更主要的是,这两个军阀也不可能从西南、江南获得充足的后勤支持。
就算如此,李渊真正控制西北,也用了一年多时间,而且也历经曲折,才把薛举、李轨兼并了。[注1]

而安禄山在西北的敌人呢?那是大唐皇帝统一领导下的西北军集团;而且这个西北军集团还能从西南、江南获得源源不断的后勤供给。
从这层意义上,就算安禄山亲自坐镇长安城,想统一西北,恐怕也是无法想象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4:48 +0800 CST  
李渊敢把军政中心移到长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渊在关东、江南的敌人,是众多割据一隅之地的草头王;在这种背景下,李渊一心先夺取西北、西南,并没有什么紧迫感,因为东部地区遍地草头,折腾来折腾去,也翻不起什么了不起的风浪。
而安禄山在关东、江南的敌人,那是挂着大唐旗帜的统一集团。如果安禄山也是一心先夺取西北、西南,显然很容易进退失据的。因为安禄山敢这样玩,且不说他能控制西北、西南的概率本身就很低;关键是,这样一折腾,恐怕整个关东地区,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所以安禄山夺取长安后,并没有调集军队大举向西扩大战果,更不要说迁都长安,亲自坐镇西北了。
在这种背景下,攻克长安后,安禄山继续坐镇洛阳、史思明全力镇压河北,只是让孙从哲等人坐镇长安。这本身证明安禄山不敢执行先西后东的战略。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背景,自然就会知道,为什么叛军攻克长安后,只能占据长安为中心的一隅之地,任由政府军发动一轮接一轮的进攻。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5:08 +0800 CST  
因为叛军进入长安太容易了,所以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大唐帝国的西北军事主力,因为各种原因早就残废了;否则叛军怎么会如此容易攻克长安呢?
其实呢,如果大唐西北的军事主力早已残废了,土蕃、回纥早就席卷西北了。
当然了,如果大唐西北军事主力早已残废了,安禄山夺取长安后,肯定也早就席卷西北了。
更主要的是,如果大唐西北军事主力早已残废了,大唐太子敢留在西北地区,就算他头顶太子(皇帝)的光环,肯定也会让人打得满地找牙。
既然大唐帝国在西北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什么唐玄宗要逃离长安,我前面分析的太多、重复的太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整个西北战场上。换算成现在的行政地理单位,叛军只占据着陕西省的部分地区,广阔的西北地区(陕西、青海、甘肃、新疆)都控制在大唐政府手中。[注2]

大唐帝国控制的广阔西北地方,最大的优点就是精兵良马云集。
虽然说,这些地区也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缺点,但是在特定的时候,这两个缺点其实更象是优点。
第一、这里经济比较落后,但是因为大唐帝国控制着广阔的西南江南地区,而且物流通道还保持畅通,所以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更主要的是,这里经济相对落后,对大唐帝国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优点。因为从利益上,西北军区肯定普遍希望大唐帝国保持稳定、统一,因为只有如此,他们才可以依靠大唐帝国的经济、政治体系,获取源源不断的稳定的后勤供给。
第二、这里与土蕃、回纥相接。在与叛军相争时,随时可能腹背受敌。但是只要大唐帝国愿意接受疆域适当缩水,并且与他们建立某种默契的外交关系,这个问题是,也不是什么的问题。甚至还能从这里取得某种支援。
整体而言,大唐帝国在西北地区占据绝对的优势,所以大唐帝国的大反攻,就是从西北开始,而且一旦正式开始,就是一副摧枯拉朽的架式。

从这层意义上,叛军夺取长安,主要是政治意义上的,在军事上并没有实现多大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叛军夺取长安城,就如当年的国军夺取了延安城一样,你说放弃了吧,实在有点不甘心;留着吧,会成为累赘。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6:17 +0800 CST  
对安禄山而言,占据长安后可以选择的上策(最激进冒险的选择),就大举向前追击,先不计代价的把大唐打崩盘,然后再回师巩固根本。
但是这样的危险在于,就是向前无法席卷西北,向后一看,河北也丢失了,那可傻眼了。
在这种背景下,夺取长安后,安禄山并没有借这种天下震动的机会,率军大举深入西北扩大战果;也没有集中兵力蓄势刺穿江淮;而是借这种胜利之机,全力回师镇压河北的义军。

叛军的这种战略,细分起来,实在太过复杂;而且分析的越多,我们越容易感觉一头雾水,所以我们看基本的历史事,就可以了。

唐玄宗6月中旬就逃离了长安城。
直到叛军被赶出西北时,叛军也只控制着长安城为中心的一隅之地,而且一直只是被动的防守着,至少不能打破政府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这本身证明,叛军主力并没有向西北大举调动。
在南线呢?叛军攻克颖川、雍丘,都是在叛军夺取长安半年后的事;换而言之,也就是叛军镇压河北义军之后的事。[注3]
要知道,颖川大致相当于三国时的许昌;而雍丘则在汴梁附近,这种地方,叛军都是在镇压河北义军后,才能攻克。这本身证明,叛军夺取长安后,主力也没有大举向南线调动。

而在这个阶段,河北地区呢?叛军随后的捷报那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先是攻克常山、再攻克河间、景城、乐安、平原、博平、信都、饶阳.....。[注4]
这本身证明叛军的主力一直大举云集于河北,否则,怎么可能接连取得这种胜利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6:33 +0800 CST  
我这样说,难免会有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会从史书中复制各种内容证明,叛军夺取长安后,并没有把军事主力用于河北。
问题是,许多时候,一段历史越看越糊涂,就是因为我们总喜欢把目光集中在各种云遮雾罩的细节之上。最后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样,永远也无法知道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
有时候,为了更容易看清一段历史,我们应该学会梳理出简单的历史年表,然后参照几份比较可靠的历史地图(在一个清晰的时间、空间里面),去试着理解这段历史。
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看清楚这段历史,否则看来看去,我们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历史知识,结果呢,无非是了解了一大堆历史段子。于是说起历史时,难免总是绘声绘色的讲一些正义邪恶、智者愚人争斗的故事。

只要看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就可以知道。在攻克长安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叛军在西北、中原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胜利,这本身证明他们在这两个战场都采取守势;而河北战场上那是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这本身证明叛军把战略重心放在了河北地区。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7:01 +0800 CST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回头说史思明率军平定河北的战争。
在叛军刚刚夺取长安时,站在大唐政府一边的军政长官,能不能继续在河北站住脚,甚至能不能在河北地区取得更大的胜利,就看安禄山下一步如何做了?
一切是显然的,只要安禄山敢依靠夺取长安的声势,把战略重心放在西北地区,那叛军在河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就不会增强,相反还有可能削弱。
只要叛军敢这样玩,站在大唐政府一边的军政长官,自然有的是机会在河北地区继续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叛军会怎么玩呢?这个谁也无法确定!

毕竟上中下三策,哪一策也是有利有弊的。
乐观的看,叛军现在敢放手大干,就是有机会把大唐帝国打崩盘的。只要把大唐帝国打崩盘了,叛军才有胜利的希望,否则以河北、河南一隅之地,与庞大的大唐帝国对抗,怎么看也是慢慢被耗死的节奏。

在这种背景下,站在大唐政府一边的河北军政长官,又开始站在了十字路口上徘徊了。因为他们是继续站在大唐帝国一边呢?还是再站回安禄山一边呢?

在这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主战主降之争。
最经典的就其常山郡,常山郡太守王篏认为应该站回安禄山一边。
但是很不幸,常山郡的主战派势力很强大,所以主降的常山郡太守被主战派谋杀了。[注5]

主战派谋杀了主降的常山太守,事后却没人敢追究他们的责任,显然是因为主战派的势力也不可小视。
但是常山郡的主战派在处死主降派领衔人物时,不敢采取光明正大的形式(我说是宣布他为汉奸,然后处死他),显然是因为主降派势力也很强大。
但是总的来说,常山郡暂时是主战派占据了上风。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7:17 +0800 CST  
常山郡派主战派占据上风后,马上派人和信都的乌承恩联系。
当时信都的乌承恩,有三千精锐的职业军人;常山郡的主战派希望乌承恩赶紧率军到常山郡。
总而言之,你现在手上有三千精锐的职业军人(朔方军人);常山、信都两郡怎么也有两三万半职业军人(参战超过半年的军人)吧;我们以此为骨干,在河北地区高举主战大旗,怎么也能组织起十万大军吧。
这样一来,您就是河北主战派的领衔人物了;只要抗战胜利了,你的前途实在不可限量的。
你千万不要被安禄山的强大外表迷惑,更不要被身边的投降派所迷惑,现在抗战形势一片大好。你看我们常山郡太守主降,当时就让人弄死了!

但是信都最高军政长官乌承恩,却有着自己的盘算。
乌承恩的父亲是史思明的上司,所以他与史思明的私交非常不错,关键是他对河北的整体情形并不看好,因为只要安禄山对西北采取守势,集中兵力平定河北,他与叛军死磕,后果会非常可怕。

所以,乌承恩就以没有接到中央政府指令,不敢随便调动军队到常山郡为理由,拒绝了常山郡主战派的邀请。[注6]
这样一来,常山郡再度陷入孤立之中。
史思明率军攻打常山郡时,常山郡很快沦陷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7:50 +0800 CST  
乌承恩在整个安史之乱中,是标准的骑墙选择。
最初他站在大唐政府一边,长安失守后,他又站到了叛军一边。后来,大唐大反攻时,他又站回了大唐一边。
而且在此过程中,乌承恩一直啥事都没有,一直是舞照跳马照跑。关键是职务还上升了。安禄山之乱时,乌承恩是信都太守;安禄山之乱平定后,乌承恩的职务是范阳节度副使。

但是乌承恩终于还是玩砸了。因为打败安禄山的叛乱后,大唐皇帝交给乌承恩一个光荣的任务,那就是让他以史思明副手的身份,想办法把史思明清理出局,然让他接替史思明的位置。
乌承恩接到这种任务,就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但是很不幸,他的这种图谋,让史思明发现了,于是被史思明杀掉。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8:04 +0800 CST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
叛军攻克常山郡后,一路趁胜转战河北各地,把挂大唐帝国旗帜的城池都平定了。
这段时间,在军事止大约持续了四个月时间;因为六月夺取长安,九月才夺取常山郡,十月叛军在河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才算结束。[注7]

安禄山的这种战略显然失之于保守,但是我们复盘重看,我们也不能说这种选择有什么明显错误。因为这种选择,为安禄山一系后来割据河北150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单就这一点说,就是事后诸葛亮的分析,我们也得说这是最优解。
事实上,按史书记载,安禄山初期在制定战略就有类似的思考。总而言之,顺利的话就夺取天下,不顺利的话也可以割据河北;就算再退一步,割据河北也可能无法实现,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也得耗它个十年二十年;这样风风光光混上十年二十年,死也不也枉此生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8:27 +0800 CST  
夺取长安城后,叛军主力回师河北,用了近半年时间才算把河北平定了。
平定河北后,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显然有两个方向选择,一个方向就是越过中原一鼓作气刺穿江淮。一个方向就是夺取山西,然后大举深入西北。

但是总的来说,叛军战略先手现在已丧失了。因为夺取长安半年之后,大唐帝国在西线、南线都构建起了稳定的战线。叛军再想迅速取得明显突破,多少有些不现实了。
总的来说,战争进行到此时,叛军的战略进攻期,已彻底过去了,现在叛军只能一步一个血脚印的向前挪动,即使在某个地方费尽血本的可以向前挪动一小步,在其它地方有可能也会无奈的退回一大步。

关键是又方的整体资源相差太过悬殊,所以战争进行到这种阶段,如果没有意外,叛军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中原战场 巨星闪耀下的历史
[注1]:讨薛举,战浅水原,八总管军皆没,唯弘基一军战力,矢尽,为贼拘。帝以临难不屈,优护其家。
秦王大破薛仁杲于浅水原,降之,陇右平。乙巳,凉王李轨僭称天子于凉州。
[注2]:贼兵力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江﹑淮奏请贡献之蜀﹑之灵武者,皆自襄阳取上津路抵扶风,道路无壅,皆薛景仙之功也。
[注3]:安禄山遣兵攻颍川。城中兵少,无蓄积,太守薛愿、长史庞坚悉力拒守,绕城百里庐舍、林木皆尽。期年,救兵不至,禄山使阿史那承庆益兵攻之,昼夜死鬬十五日,城陷,执愿、坚送洛阳,禄山缚于洛滨冰上,冻杀之。...........是月,鲁、东平、济阴陷于贼。贼将杨朝宗帅马步二万,将袭宁陵,断巡后。巡遂拔雍丘,东守宁陵以待之,始与睢阳太守许远相见。
[注4]:九月,壬子,史思明围赵郡,丙辰,拔之;又围常山,旬日,城陷,杀数千人。尹子奇围河间,四十余日不下,史圈明引兵会之。颜真卿遣其将和琳将万二千人救河间,思明逆击,擒之,遂陷河间;执李奂送洛阳,杀之。
又陷景城,太守李暐赴湛水死。
思明使两骑赍尺书以招乐安,乐安实时举郡降。
又使其将康没野坡将先锋攻平原,兵未至,颜真卿知力不敌,壬寅,弃郡渡河南走。思明即以平原兵攻清河、博平,皆陷之。
思明引兵围乌承恩于信都,承恩降,亲导思明入城,交兵马、仓库,马三千匹、兵万人。思明送承恩诣洛阳,禄山复其官爵。
饶阳裨将束鹿张兴,力举千钧,性复明辨;贼攻饶阳,弥年不能下。及诸郡皆陷,思明并力围之,外救俱绝,太守李系窘迫,赴火死,城遂陷。思明擒兴,立于马前,谓曰:「将军真壮士,能与我共富贵乎﹖
[注5]:河北诸郡犹为唐守,常山太守王篏欲降贼,诸将怒,因击球,纵马践杀之。
[注6]:时信都太守乌承恩麾下有朔方兵三千人,诸将遣使者宗仙运帅父老诣信都,迎承恩镇常山。承恩辞以无诏命。
[注7]:思明将卒颇精锐,皆平卢战士,南拔常山、赵郡,又攻河间。....又攻景城,擒李暐,暐投河而死。遂使康没野波攻平原。真卿觉之,兵马既尽,渡河而南。攻清河,粮尽城陷,擒太守王怀忠以献禄山。将军庄嗣贤围乌承恩于信都。承恩母、妻先为安禄山所获,思明获其男从则,使谕承恩,承恩遂降,思明与之把臂饮酒。饶阳陷,李系投火死。河北悉陷。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5 10:39:02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大有行、涑滨野老、枫叶之国ing 、秦声楚梦 、2016重新选择 、男人不能穷1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二节 中原战场 巨星闪耀下的历史

叛军巩固河北之后,唯一获胜的机会,其实就是在中原战场上,一路向南推进,把江南打穿了,打乱了。只要实现这一步,大唐帝国就没有巩固的大后方了。
退而求其次,就是把江南通往西北的后勤通道掐断了,这样一来,西北地区就会因为后勤问题而陷入被动,到时叛军就可以通过政治、外交、军事的努力夺取西北。
但是叛军终于还是无法实现这一步。

虽然说巩固河北后,叛军在中原战场上一直咄咄逼人,而且也算取得了一些突破。(夺取雍丘,把张巡打得退守睢阳;夺取南阳,把鲁炅打得退守襄阳);但是这距刺穿江南实在差着太远,甚至距掐断江淮到西北的后勤通道也差着一大段距离。

因为张巡的故事太深入人心,所以我们总有意无意的认为,安史叛军无法南下,就是张巡只手托天的结果。

还真不是吹,我小时看看这段历史,就觉得非常奇怪。
因为一座孤城,就能把叛军阻止的无法南下,这也未免太神奇了。因为叛军兵力那样占优势,他们分兵也可以杀入南方啊。

后来,看的历史书多了,自然知道,这里面肯定隐藏了太多细节。
而当你翻开比较详细的历史,把视角稍微调大之后,自然会发现当时有很多力量站在大唐政府一边。只是在张巡的万丈光芒之下,他们的存在、作用都变得可有可无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8 18:41:16 +0800 CST  
当时的中原战场,其实分为三个部分。
西部以南阳、襄阳为中心;中部以睢阳为中心;东部以彭城为中心。

在西部地区,叛军突破了南阳,算是杀出河南。但是刚刚越过河南,就钝兵于襄阳无法南下了。
在中部地区,叛军始终无法真正越过河南一线,因为受阻于睢阳就无法向南前进了。
在东部地区,叛军算是越过了河南,但是刚刚越过河南,也无法向前了,因为政府军主力一直在彭城一线,叛军连接近都无法真正接近。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叛军表面上很牛X,但是折腾来折腾去,就是无法在南线打开局面。

许叔冀、贺兰进明之类的人,之所以会被史书说得非常不堪,无非是因为他们后来都越混越差。
如果许叔冀、贺兰进明后来混得很牛X,他们拒绝救援张巡,也不是多大的事了。因为这种选择,在军事上也是有讲究的,想当年周亚夫拒绝救援梁王,也没有人指责啊;至于为了胜利,牺牲一座城池,有什么了不起的?

关键是,他们没有救援张巡,结果就是在政府军大举反攻叛军时,分分钟钟把叛军彻底打垮了。
如果他们当时救援睢阳,会是什么结果?没有人知道,因为会不会因为中了叛军围点打援的阴谋,而让南线战场陷入被动呢?
从这层意义上,我们很难说当年许叔冀、贺兰进明不救援睢阳一定是错误的。至少,如果许叔冀、贺兰进明控制着话语权,肯定会把自己这种行为解释的非常高大上,总而言之,我们是以大局为重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8 18:42:28 +0800 CST  
虽然相关的史料,因为张巡的光芒太耀眼,所以变得很少,但是从当时的情形,我们也可以推想出,贺兰进明用什么理由拒绝救援睢阳。因为他们扯来扯去,肯定都是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而绝不可能用营营苟苟的理由拒绝。
总而言之,我们绝不能中了叛军围点打援的圈套;也不能中了他的鳄鱼战术。换而言之,我们大家都各据自己的阵地内,叛军一个钉子一个钉子的拔,他即使会取得一些胜利,也无法取得重大突破。如果我们贸然出战,有可能会破坏帝国制订的总体战略。
总而言之,现在不出战,就可以拖更长的时间。如果出战,有可能会小不忍而乱了大谋的。

如果贺兰进明、许叔冀后来混得越来越牛,相关的理由肯定非常流行的。

记得有一部战争片中。
匪徒的狙击手,故意打伤了我方一个军官。然后呢,就等着我方的人去营救,不用问,所有的营救行动,只是让更多的人进入匪徒狙击手的射程之内。看着一个接一个的战友倒下,那个受伤的军官一再告诉自己的战友,不要管我;他想自杀,但是手再次被匪徒的狙击手射中;他想让战友打死自己,但是没有战友能下得了手....
如果说得冠冕堂皇一些,睢阳城有可能就是一个吸引政府军的陷坑。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8 18:42:59 +0800 CST  
中原战场大举反攻时,领衔人物不再是贺兰进明,而是一个临时空降到中原战场的高级文职官员,这是不是可以证明中央政府认为贺兰进明此前的工作非常失败呢?显然是不能的。
事实上,这是中央政府控制军队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为随后削藩作准备的。就如皇帝后来让大太监鱼朝恩在河北战场节制郭子仪、李光弼,绝不是因为皇帝认为郭子仪、李光弼从前的工作非常失败,而是因为害怕他们失控。

如果中原战场大举反攻时,总指挥权授予当地资深的军政长官,这个军政长官就有可能利用当的资源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而中央政府也很难制约他。
如果让一个军降的高级文职官员担任当地总指挥,政府相对更有信心控制他,因为他在当地没有根。
而当地的资深军政长官想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时,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源有限,而且当地有众多与他们权力地位相当的权力者并存,他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从这层意义上,贺兰进明等人后来的失势,只是政府削藩的结果,至于鲁炅、来瑱之死,更明显是政府削藩的结果。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8 18:57:14 +0800 CST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
中央政府空降了一个高级文职官员到中原战场后不久,就开始大举反攻了。当然了,进攻一开始,也是一副摧枯拉朽的全胜收场。
如果大反攻进行的稍微顺利一点、迅速一点,睢阳城就不会失守了。

甚至而言,睢阳城后来被攻破,主要是因为政府军大举反攻时,有一个指挥官依然行动迟缓所致。如果这个指挥官行动稍微迅速一点,睢阳城可能就不会沦陷了。因为政府军反攻到睢阳城下时,睢阳城刚刚沦陷三天。
因为类似的原因,那个在大反攻开始后,救援睢阳不及时的指挥官,被总指挥杀死了。[注1]

从这层意义上,张巡后来的地位可以无限拔高,主要是因为后来许叔冀、贺兰进明混得太失败了。
所以为了拔高张巡,贬低他们,并没有什么。否则,无限拔高张巡,贬低他们,谁敢这样做呢?
总的来说,安禄山无法刺穿江淮,绝不是因为张巡只手托天。仅仅是因为历史渐渐被抽象成几个英雄故事,于是相关的历史人物,除了几个英雄人物,其它当事人都被模糊了、甚至是丑化了;于是人们难免有意无意的感觉,这段历史就是某个英雄只手托天的结果。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8 18:57:52 +0800 CST  
只要我们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就会知道,张巡等人死守睢阳城的主要动力,恐怕就是,从整体战略上,大唐帝国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坚持下去,就可以撑到胜利的那一天。从结果去看,张巡等人的估计没有错。甚至而言,他们只要再多撑三五天,就会看到最后的胜利,只是很不幸,他们终于没有撑到那一天。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在安史之乱时,张巡撑过了今天的残酷,也撑过了明天的残酷,甚至撑到了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只是张巡等人还是没有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张巡死前,大唐政府军就开始大举反攻了。
张安死前十多天,大唐政府军就收复了长安城。张巡死后,仅仅十天,大唐政府就收复了洛阳城。[注2]
而且还有一种记载,睢阳城破前,大唐政府军不但收复了长安城,连洛阳城也收复了。[注3]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8 18:58:18 +0800 CST  
更主要的是,张巡死后仅仅三天,大唐政府军就兵临睢阳城下。[注4]
如果张巡再多坚持三五天时间,会是什么结果呢?没有人会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张巡等人不用死了。
如果张巡等人不用死,那我们看到的睢阳保卫战,肯定就是另一副样子。至少,史书上绝不会说,张巡等人在睢阳保卫战中,吃过三万人。

张巡等人死了,就算有人说,他们在睢阳城内吃了三万老百姓,人们也不能大肆非议他们了,因为死者为大;更主要的是,他们都为国捐躯了,人们怎么能肆意非议他们呢?
问题是,如果张巡等人活着。政府肯定会让他们升官加爵吧!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你说他们的官爵,是怎么来的?似乎是拿无数老百姓生命换来的。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他们没有吃三万无辜老百姓,肯定无法取得这种成功。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9-08 18:58:55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310376

发表时间:2018-06-01 18:51: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04 05:14:18 +0800 CST

评论数:89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