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 从安史之乱说起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秦声楚梦 、2016重新选择、交叉口的卡、大有行、枫叶之国ing 、彼是方生之说也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八节 玄宗在绝境中继续布局

唐玄宗作为资深的政治家,在太子擅自北上灵武、并且擅自称帝后,都做出了极大的克制,换而言之,他没有追究太子的错误,反而都事后追认太子这种行为的合法性。

但是唐玄宗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放权了。相反他还希望通过巧妙的布局,继续维持自己主导帝国的地位。

所以唐玄宗到成都后,就发布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命令。
总而言之,太子坐镇朔方,指挥沦陷区的抵抗工作;永王李璘坐镇江陵,负责长江中游的军事;盛王节制广陵,负责长江下游军事;丰王李珙节制武威,负责西北的军事。[注1]

这种布局,显然会削弱了太子的地位,因为在这种人事任命中,太子、丰王、永王、盛王地位是对等的。至少唐玄宗没有授予太子节制这几个亲王的权力。
在这种背景下,就等于唐玄宗坐镇成都,四个儿子各管一方。

这种玩法,显然是用于节制太子的。
后来,肃宗非常信任房琯,但是有人告诉肃宗说,几个皇子各执一方的战略布置,就是房琯替太上皇制订的。他这样玩,显然是忠于太上皇,而绝不是忠于您啊。[注2]于是唐肃宗遂不再信任房琯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19 19:50:05 +0800 CST  
太子擅自脱离皇帝北上后,唐玄宗就想通过提升其它皇子地位的方式制约太子。
面对唐玄宗这种玩法,有识之士自然会告诉唐玄宗,您可千万不可以这样玩。因为这太危险了。因为这有可能会把帝国弄得更四分五裂。[注3]
用冠冕堂皇的道理去分析,唐玄宗也得承认这种作法是非常错误的。但是从隐秘的权力博弈原则看,唐玄宗只有这样做,才能缓解太子渐渐架空自己的趋势,才有机会成让自己渐渐夺回主动权。

但是唐玄宗的这种努力终于失败了。因为随后不久,太子就在西北称帝了(他就是历史上的唐肃宗)。
唐肃宗上位后,河西军区[注4]、安西军区[注5]马上派军给唐肃宗助威;这本身就意味着太子握住了强大的枪杆子;而郭子仪、李光弼在前方军情紧急的情况下,依然亲率军事主力赶赴灵武给唐肃宗助威,更意味着大唐的枪杆子已完全抓在了唐肃宗手上。[注6]因为有这么强大的枪杆子支持唐肃宗,其它军区自然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一边,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你敢拒绝站在唐肃宗一边,难免会当做叛军处理掉!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19 19:50:28 +0800 CST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唐玄宗试图用这种方式节制太子的计划破产了。因为太子变成了皇帝,从法理就凌驾于其它几大皇子之上了;关键是,太子变成皇帝后,又取得了西北军的明确支持,这种地位更不可动摇了。

西北军旗帜鲜明的支持太子称帝,显然是因为如果按唐玄宗的布局,西北军的地位就比较尴尬。因为按唐玄宗的布局,帝国的权力中心就移到了西南,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军高级将领跟着太子折腾来折腾去,也很难真正挤入权力核心的。
如果太子当了皇帝,帝国的权力中心,就会渐渐移向太子坐镇的西北地区,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军高级将领的前途地位,就容易得到保证、提升。最简单而言,唐肃宗一称帝,李光弼、郭子仪马上就挤入权力核心,而地位高得,让唐肃宗都发愁,收复长安洛阳后,应该怎么赏他们了。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太子敢留在西北的重要原因。因为基于简单的利害分析,太子相信自己能取得军方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就算南下控制了帝国的钱袋子,也只能接受这种生米煮成熟饭的事实。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19 19:55:09 +0800 CST  
面对太子先斩后奏称帝的事实,唐玄宗显然保持着一个大政治家应有的胸怀。因为他知道,大唐皇族实在内讧不起了,所以他追认了这个事实的合法性。
只是他并不甘心这样出局,所以他在承认太子变成皇帝的事实,也希望儿子会对自己退一步。
总而言之,以后有啥事,皇帝可以决定,但是做出决定之后,应及时向太上皇汇报。再总而言之,现在太上皇会以最高顾问的身份,对皇帝进行一定的指导。等平定叛乱之后,太上皇再正式退居二线。[注7]
既然太上皇默认了皇帝上位的事实,皇帝也得给太上皇退一步。总而言之,我当皇帝是为了国家,绝不是想趁乱上位。所以帝国有啥重大决策,我还会时刻请示您的。

到现在为止,唐玄宗还拥有一定的主动权。
因为太上皇在法理上,还高皇帝一头,关键是,现在几大皇子都拥有巨大的权力,本身就意味着肃宗控制的范围有限,

但是唐玄宗设计的这个权力格局,很快就崩盘了。
这个权力格局,之所以很快崩盘,主要是因为坐镇江陵的永王,竟然试图割据江南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19 19:56:50 +0800 CST  
永王坐镇江陵,拥有着巨大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在那种乱世中,他身边的人,难免会希望他复制晋元帝司马睿的成功。
因为简单的看,当时的天下,与西晋末年非常相似。帝国都城丢失了,整个北方已被叛军折腾的一踏糊涂。而南方保持着稳定,并且有着庞大而稳定的资源,简单的看,永王只要趁势割据江南,就能复制晋元帝司马睿的成功。

相比而言,唐肃宗坐镇西北,虽然有着皇帝的名号,而且控制西北军,但是东面有安禄山的叛军,西边有土蕃回纥的威胁;实有点有象西晋时坐镇西北的晋愍帝;换而言之,他空有皇帝的名号,随时可能被清理出局的。
从这层意义上,只要永王控制了江南,似乎比坐镇西北的唐肃宗更有前途。[注8]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19 19:57:15 +0800 CST  
但是此时的天下,已和西晋末年,有着太大的不同。
西晋末年,江南虽然与北方实现了统一,但是它们此前分裂的时间,远比统一的时间更久。因为董卓乱政开始,南北就处于事实的分裂,直到公元司马炎灭吴统一南北;在西晋灭亡时,统一的时间不过短短30多年。在这种背景下,江南与北方割裂时,在人们心理上,就不会有太多的排斥。

更主要的是,在西晋末年,还是豪门大族占据统治地位,所以晋元帝司马睿割据江南,只要得到几个大佬级豪门首脑支持,就可以迅速实现江南的割据。
安史之乱时,天下虽然没有进入成熟的官僚政治格局,但是豪门大族显然已衰微了,至少整个江南地区,实在没有几个能拿出手的豪门大族首脑。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司马睿得到几个江南豪门首脑的支持,马上就让江南实现了割据,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后来的东晋。
而永王李呢?在自己的亲信的怂恿下也想割据江南,结果呢,来的时候气势汹汹,却瞬间被打得万劫不复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19 19:59:54 +0800 CST  
唐玄宗最后布的这个局,本身就残破不堪的。现在让永王这么一折腾,当时就破产了。
如果永王安份守己,肃宗想绕过太上皇把手伸进江南,多少有些困难。问题是,永王自己作死,肃宗以皇帝的身份讨伐他,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派人接管永王的军事政治经济资源,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样一来,唐肃宗拥有皇帝的称号,又控制着西北的军事资源,并把手伸进了江南地区,唐玄宗再想制约肃宗,实在没有什么筹码了。

到此为止,唐玄宗已彻底失势了。
当然了,如果唐玄宗父子矛盾激化,唐玄宗还有最后一招棋走,那就是割据西南。
事实上,这种危机一直存在。所以唐肃宗后来处理不当,差点引发这种危机。
收复长安后,唐肃宗为了请唐玄宗回来,就对唐玄宗说,您赶紧回来吧,我要把皇位让您。
唐玄宗一看他这样说,当时就说,我还是留在西南吧!因为你让我回去当皇帝?鬼都不会相信的!
后来,唐肃宗在首席智囊的提醒下,又重新对唐玄宗说,您赶紧回来吧,我想对您好好尽孝,让您安渡晚年!于是唐玄宗终于决定离开西南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19 20:00:35 +0800 CST  
说到永王试图割据江南的历史时,不得不提一下大诗人李白。
因为李白的名气太大,所以永王试图割据江南时,就请李白给他当参谋。
李白知道永王这种行为的性质是什么吗?应该是知道的,因为在这次站队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说李白不知道永王这种行为的性质,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问题是李白一生坎坷,突然身逢乱世,难免会想着搏一搏的;尤其是简单的看,永王就是有机会实现东晋司马睿的成就。

如果永王割据江南成功,并且建立晋元帝司马睿的成就,李白自然就不是附逆了。
就如西晋末年,晋愍帝坐镇西北;司马睿在大家的支持下割据江南,最后坐镇西北的晋愍帝被清理出局,司马睿在江南为晋朝续命,也会成为一代佳话,那些支持司马睿割据江南的人,就不是乱臣贼子,而是传说中的开国功臣。

但是很不幸,永王瞬间就失败了。
所以支持永王李的人,自然都会被定性为附逆,李白自然不能例外。
这本来是死罪,但是因为李白与郭子仪非常有渊源,而且早年对郭子仪有恩,所以在郭子仪的营救下,李白终于免除死罪,于是被流放到夜郎。[注9]

唐玄宗孙子上位时,想让李白出仕,李白却死了。
那一年,李白六十多岁。

安史之乱时,杜甫写下诸多著名诗篇;最经典的就是三吏三别。
李白呢,却是踩入政治旋涡中,跌跌撞撞的混完了残生。[注10]

欢迎大家收看下一章 肃宗北上另立中央

[注1]:丁卯,上皇制:“以太子亨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洛阳......永王璘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盛王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都使.....丰王珙充武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都使....时琦﹑珙皆不出合,惟璘赴镇。
[注2]:进明曰:“管昨于南朝为圣皇制置天下,乃以永王为江南节度,颍王为剑南节度,盛王为淮南节度,制云‘命元子北略朔方,命诸王分守重镇’。且太子出为抚军,入曰监国,管乃以枝庶悉领大籓,皇储反居边鄙,此虽于圣皇似忠,于陛下非忠也。.....。”上由是恶管,
[注3]:上皇命诸子分总天下节制,谏议大夫高适谏,以为不可;上皇不听。
[注4]:上命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将兵五千赴行在。...嗣业大惭,即白宰如数发兵,以秀实自副,将之诣行在。
[注5]:上又征兵于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励以忠义而遣之。
[注6]:子仪与光弼率步骑五万赴行在。时朝廷草昧,众单寡,军容缺然,及是国威大振。
[注7]:制:”自今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
[注8]:璘领四道节度都使,镇江陵。时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璘召募勇士数万人,日费巨万。璘生长深宫,不更人事,子襄城王玚,有勇力,好兵,有薛镠等为之谋主,以为今天下大乱,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宜据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
[注9]: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注10]: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19 20:02:49 +0800 CST  
复无它唯手熟尔:

再回复一次吧。
我也不知道按照楼主利益说,我在这个帖子发言我有啥利益追求了。
文章有几点觉得没道理。
1.楼主对几个脑残的决定,非要证明是最佳决定。不想举例。
2.楼主喜欢用后来的一件事来证明某种担心某种观点是对的。
这种文科逻辑非常脑残。
我要说某人因为担心白天被车撞,所以不想出门,然后举个某人被车撞了,所以担心是对的,所以因为这个担心,白天不出门是对的。这样也行?
3.楼主的利益无所不包,不管什么原因,不管考虑了什么,都是考虑了利益。发明或者说明一套理论,根基都没定义。
另外楼主非常啰嗦,有人说这么啰嗦还有傻子不明白楼主。
呵呵,世界观不同而已。不是不明白是不接受。越啰嗦越不接受。

=================================================

你在这个帖子里发言,有啥利益了?
你回这个帖子的具体的利益,在什么地方,我真不知道。因为这个只有你自己知道。
最简单而言,你回这个帖子,总得有点原因吧。如果你说,你回这个帖子,是害怕无知的网民受到泪痕春雨的毒害,所以不惜浪费自己的流量、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回复。我只能说,装这有啥用呢?

让我想,你回这个帖子的利益大约有两种可能。
一种原因是你当时很无聊。为了驱散无聊的感觉,你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回回帖子,这种无聊的感觉就可以消失,于是你回了这个帖子,而在此过程中,你无聊的感觉可能就消失了。
一种原因,是你当时缺乏存在感,为了获得存在感,你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回回帖子,万一还能找到点存在感。于是你回了这个帖子,而在此过程中,你多少得到了一点存在感。

为了消除无聊,为了获得存在感,而进行的努力,算不算追求利益呢?
当然算了。
最简单而言,现在你很无聊,而且你很有钱。有人对你说,你花一百万块钱就能消除这种无聊感,你花不花?你肯定花的,事实上,每个人用于消除无聊的消费,都占很大的比重(当然了,不遗余力努力,温饱都难满足的人除外)。
再简单而言,现在你很缺乏存在感,关键是你很有钱,有人对你说,你花一百万块钱,就能让你找到存在感,你花不花?你肯定花的,事实上,每个人用于追求存在感的消费,都占很大的比重。

利益是什么?
难道一说利益,你只能想到最底层的一些欲望追求?稍微高点层次的欲望追求,你都不会想到?就是消除个无聊、追求个存在感,你都认为这都与利益无关?


在我的逻辑中,从来没有什么最佳的决定,最佳的决定,只在上帝那里,凡人怎么可能做出最佳的决定的?
我只是说,一个社会经验丰富、人生阅历丰富的人,而且有着庞大的智囊团,他的决定虽然不敢说是最佳的 ,但肯定不是脑残的。关键是,我们看历史,看来看去只是居高临下的说,这个太脑残,那个太弱智了,那个太邪恶了,那个太变态了,总而言之,换个正常人根本不会发生这种事,我们看历史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一个真理,你只要有正常人的智商道德就可以叱咤风云了?于是面对自己现实的不成功,常常只能幻想如果穿越回那个遍地脑残的古代多好啊?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0 10:12:42 +0800 CST  
复凤翔万里2013:

楼主的言辞里不时流露出对高大上的东西的的不屑一顾,我要说既然你说的利益包括不止物质的东西,那你就得承认这个世界上的利益有高下之别,有的人追求的利益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为此可以放弃一切,这种精神你不承认不等于它不存在。我估计楼主的字典里没有见义勇为这个词,遇到事你肯定先要考虑我受伤了怎么办,医药费谁出?但是社会上就是有这样的人,弘扬正气就是他们的利益。

==========================================

我从来不否定利益有高下之别。
我什么时候说过,利益不存在高下之别了?如果我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希望你指出来。
利益有长远利益,有眼前的利益;利益有个人的利益,有群体的利益;利益有物质的利益,有精神的利益.....。

你所说的国家、民族利益云云。人们之所以会为这种利益努力,原因非常简单,那是因为从普遍意义上,普遍个体的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共通的,我们只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才能最好的维护和我们自己的利益。
说得毫不夸张点,如果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与维护个体的利益并无一致、共通的地方,那就让国家民族的利益见鬼去吧!
当然了,这种观点,在某些卫道之士眼中,肯定是大逆不道的;甚至还想呼叫有关部门出来管一管。
问题是,除了强权,谁也得承认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换而言之,不论什么组织与个人,在要求大家付出时,也必须得让大家享受相应的权利,否则,那就叫强权的逻辑!

皇帝让臣民忠于自己时,必须得让臣民享受相应的权利;国家让百姓付出时,也得让百姓享受相应在的权利。
这是最基本的社会常识、政治常只!当然了,强权从来会无视这种常识,并且会严厉打击普及这种常识的人。因为人们都有这种常识,皇帝也好、国家也好也好,就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了。问题是,强权如果愿意承担一定的义务,就不叫强权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2 15:20:05 +0800 CST  
至于见义勇为的存在,是因为人们对社会有信心,是因为人们相信见义勇会得到社会各种形式的奖励。如果没有这层原因,见义勇为肯定会渐渐消失的。

总而言之,如果见义勇为的结果,注定就是又流血又流泪,社会就没有资格要求人们见义勇为;在这种背景下依然要求人们见义勇为,还理直气壮,那不过是把无耻当成有理罢了。
更主要的,如果人们都相信见义勇为的结果,就是既流血又流泪,人们再扯什么高大上的内容,见义勇为也会渐渐消失的。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变态到这种境地。如果一个社会变态到这种境地,还奢谈什么道德云云呢?

所以,一个社会想让社会遍布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得让人们这种信心不会消失。换而言之,从大概率上,见义勇为会获得各种形式的奖励。
当然了,我的这种观点,在你看来实在太小无耻了,因为想让人见义勇为,就得从大概率上让见义勇为的人获得利益,这叫什么事?

问题是,我实在想知道,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有什么理由让见义勇为的人注定又流血又流泪呢?更有什么理由,在这种背景下,还要求人们见义勇为呢?

事实上,一个社会再变态、再邪恶,也不可能让见义勇为注定会又流血又流泪的。所以见义勇为的事,永远也不会消失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2 15:22:53 +0800 CST  
复眼睛羊:

拿历史大势说事的先明确一下什么叫历史大势吧,安史之乱这种事算不算历史大势?从记载看安禄山应该是糖尿病晚期了,他早发病一年半载,安史之乱就发生不了,历史大势这么容易改变?

===================

我文章中一再说,安史之乱的本质,是随着豪门贵族势力衰弱,军人势力渐渐失控的必然产物。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藩镇割据持续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出现过众多优秀的政治人物,都不能有效打压军人失控的局面。
类似的观点,表达的都让人觉得,我怎么老把读者当弱智看呢,因为你说一遍,大家就清楚了,你翻过来掉过去的说,有意思吗?
问题是,你怎么还和我开口闭口,如果安禄山死了,就会如何如之何?

安禄山死了,无非是历史上的相关变乱,不安X之乱,而叫李X之乱、张X之乱罢了.....
因为不论安禄山是死是活,军人势力失控已成为难以改变的事实。这个绝对是历史大势。否则,军人失控的局面,绝不会持续二百多年了。
如果军人势力失控二百多年,就是皇帝无能的结果。那按你的意思,赵匡胤早生二百年,随便请人喝一顿酒,军人失控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唐玄宗时代是中国历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那段历史时期,豪门贵族政治渐渐结束了。从那时起,什么门第、血统、豪门、诸王、外戚渐渐不再是历史的高频词、与主角了。但它的结果就是藩镇、军人、宦官成为高频词、与主角了。
这种转折,显然不能从皇帝的能力上寻找。如果皇帝的能力有这样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此前几百年的历史上,主角就是豪门、诸王、外戚呢?而随后就消失了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2 15:34:13 +0800 CST  
复眼睛羊:

泪痕之前说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杀刘邦对项羽不利,这个分析是不错的。但是从鸿门宴的记载看项羽集团内有杀刘邦的意图,而且有能力干掉刘邦,问题就在于杀刘邦后会引起其他诸侯的反弹,所以项羽最后做出的决定是放刘邦。
那么我们事后看这件事,项羽杀不杀刘邦都是有利有弊,但是他放刘邦走的结果是几年后就身首异处,可以说他当场杀了刘邦,从其他诸侯和诸侯将领的才能看,再怎么反弹,他还有统一天下的可能,最起码不至于几年就丢命。
从这个角度上说,项羽对刘邦和刘邦集团威胁性明显认识不足,所以做出错误的结论。
===========================

如果项羽杀了刘邦,诸侯迅速实现联手,项羽有可能当场崩盘、并身首异处的。你想得太乐观了。
千万不要说项羽神功无敌,神功无敌的结果,是你能实现统战联盟。如果大家都反对你,你有什么神功无敌的?你会吸星大法,还是有三尸脑神丹啊。
项羽神功无敌的结果,就是拥有天下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取得了分封诸王的主动权,结果呢?折腾到死,也奈何不了一心与他作对的英布、彭越、韩信、刘邦,最后只能跑到乌江边自杀。
也千万不要说刘邦多牛,如果不能实现统战联盟,刘邦算个屁啊。如果刘邦真牛的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怎么快五十岁呀,还在沛县厮混呢?

按你的观点看双十会谈,是不是可以这样评论?老蒋如果当时摔杯为号如何如之何,就算有什么反弹,也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可能,起码不至于三年就输得只剩下小裤衩。从这个角度,老蒋对武皇帝的威胁明显认识不足。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2 15:44:26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枫叶之国ing、大有行、交叉口的卡 、伞打雨下、秦声楚梦、2016重新选择、怪盗基德OJ 、枪王KingHenry、大汉魏武帝、彼是方生之说也 、郑鹤271828、郑鹤271828、小蛇十三、长翅膀的小公猫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四章 肃宗北上另立中央

第一节 肃宗为什么能控制西北军头

唐肃宗初到灵武时,军头那是一副无法无天的样子。因为皇帝就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只要他们愿意,好像上手抽皇帝的脸,皇帝也只能认命。
问题是,真当皇帝把脸给他们伸过去时,他们肯定会知道,现在的皇帝绝不是汉献帝。

话说,在唐肃宗刚上位时,有一个将领在朝堂之上,竟然背对皇帝坐着,而且谈笑自若。一个文职官员直接就参奏他说,这是标准的大不敬,总而言之,先抓起来再说!
这个将领当时就傻了,因为这才是多大点事啊?
问题是,这真是小事吗?显然不是小事!最简单而言,在皇帝拥有绝对权威之时,在朝堂之上,真有人敢这样嚣张吗?肯定是没有人的,因为这种行为,不用上纲上线,也妥妥的就是死罪!
不要说在皇权时代了,就是在民权时代,大哥在上面主持会议,小弟背对大哥坐着,肆无忌惮的谈笑自若,肯定也是不想混了。因为你的组织性、纪律在什么地方?关键是,就算在民权时代,哪个小弟敢这样嚣张呢?

当然了,唐肃宗此时地位毕竟还不是很稳,所以并没有按律严惩那个武将。
总而言之,这位将军固然犯了大罪,但考虑他是不懂朝廷礼仪的粗人,所以可以原谅他一次。当然了,以前你们可以说自己不明白朝廷礼仪,但是以后你们再犯类似的错,那可不能原谅了。当然了,你们千万不要以为犯了这种错,降个职就能了账,因为不用上纲上线,这也是死罪![注1]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3 10:00:32 +0800 CST  
在武将嚣张跋扈的时代,在皇帝是傀儡的时代,文职官员敢这样上纲上线吓唬拥兵大佬,通常就是作死的前奏。
因为文职官员教唆皇帝以大不敬的罪名法办官员,这就是标准的奸臣啊。总而言之,皇帝成为邪恶变态的代名词,就是这种奸臣给给教唆出来的。因为屁大点事,你也能上纲上线到杀头大罪上,按你种逻辑,皇帝在上面发表重要讲话时,下面有人大声咳嗽,或是随地吐痰,是不是也应该杀头啊!
你也别说,从理论上,皇帝在上面发表重要讲话时,你在下大声咳嗽、随地吐痰,这还真是死罪。
别说是皇权时代了,在民权时代,大哥在上面发表重要讲话下时,下面的小弟就这副德性,他肯定也不是想混了。因为他这种表现,本身就证明,他就没把大哥当回事。

但是在皇权衰弱,有人敢拿这种逻辑说事,那就是他想找死了。因为你这样教唆皇帝,皇帝迟早会变成暴君的。因为屁大点事,就上纲上线要给人定罪,你这是想干什么?
南明时代,有一个拥兵大佬在朝堂上之上,摇着扇子一副潇洒之极的样子。有一个文职官员就制止他,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大不敬啊!虽然这个文职官员并没有建议皇帝把这个拥兵大佬抓起来,也直接捅了马蜂窝,所以只能主动辞职回家。问题是,你这样给皇帝当狗腿子,主动辞职回家就没事了?拥兵大佬派人在道上,把他的耳朵割了,总而言之,这就是给皇帝当狗腿子的下场。[注2]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3 10:01:23 +0800 CST  
为什么安史之乱时的将帅,不敢肆无忌惮的对皇帝呢?
显然是因为豪门贵族早已成为历史,而军阀集团并没有真正兴起。

在豪门贵族政治下。帝国的上层利益集团并不害怕皇权为代表的权力秩序崩盘,因为豪门贵族的权力通常源于血缘、姻缘捆绑起来的家族势力。在这种背景下,帝国灭亡也好、皇帝被废杀也好,他们常常会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因为这并不会损伤他们的根本利益。
所以在豪门贵族占据主流的社会中,皇权通常很脆弱,因为基于上层利益集团的利益,就缺乏积极维护皇权的动力。
对此,只要看看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唐玄宗之前)的历史就可以知道,总而言之,帝国如走马灯一样,皇帝被废被杀、被弄成傀儡那就是如同儿戏一样的事。

在军阀政治下。帝国占据主流的军方大佬,也不会担心皇权为代表的权力秩序崩盘,因为他们的权力通常是源于自己的军事集团。而这种军事集团,早已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行政、经济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帝国灭亡也好、皇帝被废杀也好,他们通常都会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因为这并不会损伤他们的根本利益。
所以在军阀兴起的时代,皇权通常也很脆弱,因为拥有最多权力资源的军阀集团,就缺乏维护皇权的足够动机。
对此,只要看一下黄巢之乱后的大唐帝国,或是崇祯死后的大明帝国就可以了。

当然了,豪门大佬也好,军阀大佬也好,常常也会高举皇帝的大旗。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还真不会把皇帝当回事。
至少,在那种年代,皇帝想和这些大哥们摆皇帝的谱,通常是分分钟钟都会让打脸的。因为人们给你面子,叫你一声皇帝、给你磕两个头,那是可以的,但是你想因此骑在大家头上摆皇帝的谱,那就是你想作死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3 10:02:49 +0800 CST  
但是在官僚政治相对成熟的社会中。行政经济领域的官员,权力主要是源于皇权为代表的秩序,如果皇权为代表的秩序崩溃了,他们的权力就会失去基础。
对于行政经济领域的官员而言,皇权为代表的权力秩序存在,他们就是一个强大的、庞大的权力系统一分子,他们的所有行劝动,都会得到这个强大的、庞大的系统支持。
处于这个系统之中,你是省长、部长自然可以风光无限。这个系统突然崩盘了,你头上顶着的省长、部长头衔,到底还有多少含金量,恐怕谁也不敢保证。

当然了,在官僚政治相对成熟的社会中,高级将领的权力,也主要是源于皇权为代表的秩序。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将帅可以高高在上,就是因为皇帝为代表的权力秩序给他们站台;如果皇帝为代表的权力秩序不给他们站台,他们能不能控制自己的小弟,都是个问题。
最经典的就是,李光弼后来与皇帝分庭抗礼,于是手下的小弟听他的号令,李光弼也没有什么办法。[注3]
没有皇帝为代表的权力秩序给你站台,千万不要说你是大帅、更别说你是大将。如果砍了你,皇帝不追究人们的责任,还会得到皇帝的奖励,有几个大帅、大将敢说自己的小弟不敢砍他?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3 10:04:17 +0800 CST  
从这层意义上,唐肃宗上位的背景,与后来宋高宗赵构上位的时的背景类似。
都没有豪门大族控制中央地方权力;都没有军阀势力控制各地行政、经济系统。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作为皇帝,就有足够的空间从容布局。虽然简单的看,他们身边的直属力量并不大,但是依然有机会控制天下。
因为帝国上层利益集团,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与皇权捆绑在一起。只要皇权依然高高在上,他们的既得利益就可以保持;如果皇权崩盘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就会失去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军事将领只要愿意站在皇帝一边,背后就会有强大的造血机器给他们输血,不论他们受到多少损失,也会马上生机勃勃的再度满血出现。因为皇帝身后的庞大行政、经济系统,会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如果他们试图背叛皇帝,这个就比较难说了。因为皇帝身后那个强大的造血机器就会中断给他们输血。到时,他们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神功无敌,因为没有背后强大的造血机器给他们源源不断的输血,他们当时就可能狗屁都不是了!
关键是,马上会众多始终满血出战的军事集团过来围剿你;以前皇帝支持你,你也容易保持满血出战的状态,现在皇帝不支持你了,一切就倒过来了。
说得具体点就是,你随时可能因为失血无法补充而摔倒,你的对手通常总能保持满血的状态。

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一声令下,各地的行政、经济、军事长官通常都会响应。
在这种背景下,即使偶尔出现不长识相的人想挑战皇权,也会逐个被清理出局。

如果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北宋没有强大的野战部队存在,所以成熟的官僚政治只能保证皇权容易高高在上,却不能保证北方不沦陷,并不能保证南方不受攻南。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3 10:05:23 +0800 CST  
因为皇帝拥有这种主动权,所以皇帝为了更有效的控制军事将领,就可以经常干一些看起来倒得逆施,却可以让自己权力越来越大的事。

最经典的就是,皇帝让太监不断进入军事领域,并且让他们凌驾于军事将领之上;当然了,玩的文明一点,皇帝也会派文职官员进入军事领域,并让他们凌驾于军事将领之上;玩的再文明一点,也会军事将领之间设置各种罗圈套罗圈的各种相互牵制。
比如,唐肃宗李亨、宋高宗赵构,都一再干这种倒行逆施的事,各大军将领也只能接受,不想接受就随时可能被清理出局。
用大道理去看历史,自然是皇帝如果不这样玩,人们就会更忠于皇帝;其实呢,用隐秘的权力博弈内容去看,皇帝如果不这样,很可能就变成傀儡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3 10:05:52 +0800 CST  
唐肃宗、宋高宗为什么能这样玩呢?
简单的看,这是因为他们走了狗屎运,因为这是他们遇到一群愚忠的军事将领,换上汉末、南明的军事将领,他们敢这样玩,那就是作死的前奏啊。因为军方大佬你脸,你却偏偏不要脸,这能怪军方大佬收拾你?
当然了,按这种逻辑看历史,如果汉献帝、南明隆武帝遇到众多愚忠的军事将领,也不用受拥兵大佬的欺负了。

其实呢,唐肃宗、宋高宗能这样玩,主要是因为当时豪门贵族、军阀势力没有占据主流。否则,他们敢这样倒行逆施,大家分分钟钟就能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因为,老子天天对你高呼万岁,还见面就磕头,这面子给你够大吧。你他X的,给脸不要脸,竟然派几外狗太监、几个狗屁不是文人凌驾于我们头,你还叫东西呢?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汉献帝敢让几个太监指导曹操工作,曹操分分钟钟都会教汉献帝怎么作人的。
千万不要说曹操是乱臣贼子,所以才会这样对皇帝。就是刘阿斗敢让太监指导诸葛亮工作,诸葛亮那种圣人级的大忠臣,肯定也会分分钟钟教会刘阿斗怎么作人的;甚至一个不高兴,直接废了刘阿斗,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当然了,如果隆武帝敢让太监指导郑芝龙之类的大哥工作,结果也是一样的。

至于说,汉献帝之流的皇帝,想杀曹操、郑芝龙,更不用说了;因为这就是他想死了。
千万不要说,曹操、郑芝龙是乱臣贼子,就是刘阿斗想杀诸葛亮那种圣人级的忠臣,恐怕也是他想死了。
当然了,在许多人眼中,我这样说,就是在污蔑诸葛亮。因为诸葛亮那样的大忠臣,怎么可能会产生这种大逆不道的念头呢?
总而言之,岳武穆面对皇帝倒行逆施、重用奸臣,那是宁死不反抗;诸葛孔明面对皇帝倒行逆施、一心要杀他,就会奋起反击?你这不是标准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8-08-23 10:07:33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310376

发表时间:2018-06-01 18:51: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04 05:14:18 +0800 CST

评论数:89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